语文中的音乐性

2024-10-14

语文中的音乐性(共12篇)

语文中的音乐性 篇1

我轻轻地打开语文书, 沐浴在饱含书香的阳光下, 徜徉在富于美感的文字中, 陶醉在作者和人物的喜怒哀乐里, 思考着:如何把文中的美感、精神传达给学生?我一直在寻找着某种纽带。传统的语文教学单靠教师和黑板来完成, 未免显得枯燥乏味。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学习经验, 给了我不少启示。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我找到了音乐做助手, 把这种美的元素注入课堂。为什么选择音乐?因为这两者有着天然的水乳交融的关系。音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冲击力, 它拥有动人的曲调、唯美的歌词,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它不仅能启迪智慧, 熏陶情感, 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发散学生的思维, 让他们超越时空的限制, 飞进那美妙多姿的艺术殿堂。承载语文的汉语本身既表音又表意, 这就意味着语文富有音乐感, 抑扬顿挫, 铿锵有力。这两者都是美的化身, 都能给人审美的散文, 一堂好课更是一段美妙的乐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运用音乐艺术手段来激活语文课堂, 使语文与音乐的和谐统一, 既可让语文生动起来, 又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提高其审美能力, 还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音乐导入, 营造氛围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心灵上, 激志学生思想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 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的确, 如于老师所言, 在教师将学生引领到未知领域的征程中, 敲好这“第一锤”, 敲响这“第一锤”, 显得至关重要。用音乐导入, 可以营造与课文意境相和谐的气氛, 创设情境, 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赏析文本奠定感情基调。

我校吴老师在教学《你一定会听见的》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文时, 选取了鸟鸣、海浪、婴儿的声音导入, 简单勾勒出了丰富而美妙的声音世界, 关注到了自然之声和人类之声, 声音的选取极富代表性, 一下子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进入了“听”的情境。世界正是有了声音才变得精彩而奇妙, 学生也饶有兴趣地想去奇妙无穷的声音世界探索一番。

我校程老师在教读《智取生辰纲》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一文时, 于课间播放刘欢的《好汉歌》, 耳熟能详的歌曲, 引得学生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 恰是不经意的哼唱, 叩击着他们的心灵, 震撼着他们的心海。“该出手时就出手, 风风火火闯九州”的豪情烙于心间, 侠肝义胆、忠勇豪迈的水浒英雄形象呼之欲出。文本与读者的距离拉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 对英雄的崇拜感油然而生。

她们的导入借助音乐, 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氛围, 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被吸引住了, 后面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更加轻松自如了。当语文遇上音乐, 为课堂建构了“良好的开端”。

二、配乐朗读, 唤醒情感

语文不应该是无声的字符, 而应该是有声的艺术。语文教学是非常注重诵读的, 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诵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因为它能调动口、眼、耳、心多种感官, 从而达到记忆、理解甚至内化的效果。然而, 我经过多次试验, 发现一味机械地反复诵读收效甚微, 不尽如人意, 枯燥的朗读反而使学生兴味索然。于是我尝试着让音乐飘进语文课堂, 满载着诗情画意的音乐和琅琅的读书声相应和, 孕育出的是充满美感的课堂。每个学生对美的事物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在美妙音乐的陪伴下, 学生用心地读着、有感情地读着, 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溢满了他们对文本的独特诠释。

在初读《说“屏”》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一文时, 我就被课文雅致的、诗意化的语言打动了, 很想把我的切身感受传递给学生, 于是找到了与课文心有灵犀的音乐———古筝曲《知音》, 古朴典雅的音乐如流水潺潺地流淌在学生的心田, 静态的文字也变得立体丰满起来。音乐、文字、语言的和谐统一, 使整个课堂荡漾在诗情画意里, 学生就自然而然地对屏“心生向往之情”, 为能深入地了解“屏”营造了情感空间。

《黄河颂》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语言生动涵厚, 文字渗透着宏伟、壮丽的艺术特色。在诵读过程中我选取了《黄河前奏主曲》作为配乐, 由舒缓到激昂的旋律, 营造了宏大的气势, 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 引发了学生的共鸣, 惊涛嘭湃、气势恢宏的黄河如在眼前, 孩子们感受到了黄河的雄壮、博大、厚重, 在心底为黄河唱起了自豪的赞歌, 铿锵有力的读书声抒写着对母亲河的无比崇敬和赞美之情。

事实证明, 配乐朗诵的感染力远胜于教师的讲解或是枯燥的范读, 我曾经尝试着放弃配乐, 发现朗读效果大相径庭, 诵读声音不够洪亮, 情绪调动困难, 情感投入自然不到位。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一篇文章, 读出声音来, 读出抑扬顿挫来, 读出语调神情来, 比单用眼睛看, 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对于文章的思想感情, 领会得要透彻得多, 从中受到的感染要强得多。”而要达成这一点, 使用音乐可以事半功倍。当语文遇上音乐, 可以催生相应的情感, 对把握作品主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讲读入乐, 促进理解

讲读是为了理解, 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我们会发现, 由于学生情感经验的缺失, 理解文本难免肤浅甚至有困难。有人说:“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 它往往通过直感式的体验, 让听者从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教师在讲读中引入音乐, 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带着自己的独特体验去解读文本。

我校特级教师唐江澎上《生命的意义》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一课时, 请学生朗读一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当临死的时候,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 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七年级的学生在朗读这段话时是用饱满激昂的语气来读的, 显然没有理解此刻保尔的心情。唐老师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样读, 而是引导学生进入保尔的心灵。唐老师颇为动情地讲述了一则父亲舍身救子的“生命的故事”, 紧接着引入韩红的歌曲《天亮了》, 空灵哀婉的音乐声, 使得学生顿时静默无声。在故事、音乐的感染下, 学生学会了换位思考, 用自身情感去体察潘子浩的情感、保尔的情感, 对生命也有了更深的体悟。学生再次诵读时语调深沉, 饱含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之情, 那便是真正地领悟了生命的真谛。

在教读《音乐巨人贝多芬》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文时, 我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着贝多芬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他的遭遇如何不幸, 他的意志如何坚强, 可是学生反应不够热烈, 一时间我陷入了迷惘。后来在另一个班找到了音乐作为我的辅助工具, 让学生聆听《命运交响曲》, 随着旋律的跌宕起伏, 学生听懂了贝多芬鲜活的心灵世界, 听出了他从苦闷—绝望—不甘—抗争的生命历程。当再次让他们分析其形象时, 他们能够从表层深入到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从每个细节中去分析贝多芬生活遭际、个性气质和特有的精神世界。

教师在讲读过程中渗透合适的音乐, 可以为学生理解文本创设情境, 在融入音乐的同时, 将自己置身在与文本相统一的环境中, 积极地去寻找相应的心理体验。有了这种体验作铺垫, 学生就不再局限于自己的情感世界, 而会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那么理解课文自然就容易得多了。当语文遇上音乐, 可以为学生深入地理解文本搭起桥梁。

四、音乐作结, 画龙点睛

语文教学是美的艺术而不应该只是技术。一篇美文, 往往会产生“余音绕梁”的美感。一堂好课也是如此。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文似看山不喜平”, 我们应让课堂波澜起伏, 用音乐妙助结尾, 这样可以为课堂创设高潮, 使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另一个高度, 而且学生的思想也会在音乐声中得到升华,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教读《散步》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时, 学生品过“散步”这一细节后, 犹如进行了一次道德洗礼, 懂得了如何感受亲情、感受生命、承担责任。这时候, 教室里回荡起了《相亲相爱》的音乐声:“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 有难必然同当, 用相知相守换地久天长。处处为你用心, 一直最有默契, 请你相信, 这份感情值得感激。”柔和悦耳的节奏、高低起伏的旋律、美妙动人的歌词, 引得学生满怀感动地哼唱起来, 此时此刻再让学生拾起笔来, 诉说属于自己的亲情故事时, 文字便如汩汩清泉自然地在纸上流淌。显然, 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对亲情、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整个课堂也在此刻达到了高潮。

《邓稼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一文, 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 它是以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民族精神作为背景的。读懂它、读透它, 把这种精神读进骨子里, 那么学习本课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联系文中的一句歌词“古今多少奇丈夫”, 我让学生读一读邓稼先“奇”在何处?奇就奇在:他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却又鲜为人知, 智慧超群却又忠厚平实, 甘于奉献却又无怨无悔……我想这时候只有刘欢的《人生无悔》才能诠释邓稼先的灵魂, 乐声响起:“绿叶无悔, 扑向那大地, 是报答泥土芬芳的轻盈;鲜花无悔, 凋落于风雨, 因为它有一段生命的美丽。苦也无悔, 累也无悔, 只有无悔的人生, 才能奉献自己……”此时, 学生的心跟邓稼先靠得更近了, 跟祖国贴得更紧了, 感动的泪水中充满了对邓稼先的景仰。

课堂是需要亮点的, 教师在合适的时间引入与课文相呼应的音乐, 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使课文的精髓与音乐的灵魂融为一体。由此产生的巨大的感染力自然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单纯的文字, 还是文字背后的深厚情感。课堂上能够激起学生共鸣的环节, 应该称得上是亮点了。当语文遇上音乐, 可以为课堂创造精彩。

总之, 当语文遇上音乐, 会荡起美丽的涟漪;当语文遇上音乐, 会激起感人的浪花;当语文遇上音乐, 会萌发智慧的火花;当语文遇上音乐, 会掀起全新的高潮……两者相遇就能创造出如此美妙的效果。当然, 并非每篇课文都可以配乐, 音乐的使用一定要适切, 并且要把握好契机, 音乐只能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不可以喧宾夺主。我们只有完美地将两者相结合, 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的、高效的课堂。

摘要:如何给传统的语文课堂增添活力,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是语文教学的最现实问题。运用音乐这种手段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当语文遇上音乐, 可以为课堂构建“良好的开端”;当语文遇上音乐, 可以激发情感, 有助于把握中心;当语文遇上音乐, 可以唤醒心理体验, 为理解文本搭建桥梁;当语文遇上音乐, 可以渲染气氛, 为课堂创造精彩。

关键词:语文,音乐,语文教学

语文中的音乐性 篇2

【内容摘要】将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念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总要的作用。恰当运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创造优美的意境;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可以开启学生的顿悟之门;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陶冶学生的情操。

【关键字】音乐 语文教学 激趣 煽情 启智 审美

语文是一门闪耀着人文光芒的学科,要让语文成为人文的歌手,诗意的栖居,让课堂充满诗意,教师首先要点燃学生飞扬地激情。音乐,便成为点燃学生激情的有效媒介。

语文和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优美的语言本身就具有音乐美,好的文章有音乐般的韵律美和旋律美,生动的课堂具有音乐般的节奏美和结构美。无疑,将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无论是激发学生兴趣还是启发学生心智,无论是煽动学生情感体念还是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都有着十分总要的作用。

运用音乐导入新课,可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兴趣。

我们知道,每首歌都一个过门、前奏,其作用就是为整首歌奠定一个情感基调,从听一首歌的过门、前奏就能很快进入它的某种特定的氛围。课堂亦然。导入新课的音乐一开始就要给学生制造一种气氛,让学生自然而迅速地进入状态。我在教《在大海中永生》时,考虑到这是一篇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新闻报道,是一篇深情并茂的祭文,是对伟人辞世的哀恸,是一曲对伟人的激情澎湃的颂歌,是对他伟大人格力量的赞美。教这样的文章,首先要让学生能沉浸到一种“悲”的气氛中,于是我选择了新闻播报的形式,用低沉、缓慢、悲伤的语调播报一则邓小平骨灰撒放大海的消息,同时配以哀乐作为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上《鸿门宴》之前,我先播放了古乐曲《十面埋伏》。这一曲子紧张激烈,扣人心弦,能让人体会到杀声四起,危机四伏。教师在一边旁白:鸿门宴上,刘邦究竟能否突破项羽为其布下的罗网而生还?勇士樊哙是否能凭其勇气护主成功?这样使学生带着种种忧虑,很快进入了鸿门宴上那种紧张激烈的斗争氛围中。

学习《赤壁之战》时,将毛阿敏演唱的《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暗谈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作为导语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这一长篇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进入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

可见,教师借音乐导入,即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同时使课文一开始,就直抵学生心灵。

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创造优美的意境。肖邦曾用音乐,把一批调皮的孩子带到夜色朦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然后他用琴声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大森林的故事,竟使这些调皮的孩子静下来,并进入梦想。这足以说明音乐对意境的渲染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课堂上利用音乐营造氛围,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诗歌及散文教学的核心就是对作品意境和基调把握。如能恰当运用音乐便能营造一种优美的意境,从而加深对诗歌情感的理解。教《荷塘月色》时,上完了文章主体部分之后,让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想像自己就是朱自清,跨越时空界限,来到1927年的清华园。这时,优美的小提琴《梦幻曲》旋律在教室里回

荡,再配上老师抑扬顿挫的朗读,学生就会身临其境,为情所动,很快进入角色,仿佛也感受到作者在荷塘边,月光下独处的淡淡喜悦又夹杂着淡淡哀愁之情。在学习南朝山水小品佳作《赤壁赋》时,我反复播放古乐曲《渔舟唱晚》,乐曲宁静舒缓,古筝琴声描绘出夕阳西下时湖边的美景及渔民喜悦的心情。于是我先让学生在音乐中自读,再请一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朗读,最后大家评价,找出不足并谈理由。最后全班同学在乐曲声中齐读,在朗读声中有不少学生和着音乐摇头晃脑,一副陶醉在其中的模样。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提高了对美的感悟能力

恰当地运用音乐,可以加强学生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理解。

我在教《琵琶行》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音乐形象和琵琶女内心情感的变化,我借用了一段古琵琶曲;教《窦娥冤》时,选取了一段陕西秦腔《窦娥冤》,我以为唯有陕西的秦腔可以将人物这种悲愤心理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在教《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领悟史铁生“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勇气,我播放了一段春节晚会上由邰丽华领舞的《牵手观音》。课文的第二部分写到了作者的母亲。作者由于身体的残废,几乎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他非常痛苦。然而还有一个人比他更痛苦,那就是作者的母亲。让学生找出文中写母亲的文字,并加以赏析。让学生感触颇深的就是“母亲”带着老花眼镜到地坛寻“我”的那一段文字。体会到“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在学生的眼里这位“母亲”是一位敢于承担苦难,坚强地生活的伟大的母亲。然而因为“我”的倔强,在“母亲”生前“我”没能回报她,没能体会她那默默的、深深的爱。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这伟大的母爱和他的歉疚之情,我选取了满文军的《懂你》歌中这样唱道:“你静静地离去,一步一步孤单的背影。多想伴着你,告诉你我心里多么地爱你,花静静地绽放,在我忽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其实你一直都是我的奇迹。一年一年风霜遮盖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够体会。是不是春花秋月无情,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的苦与乐。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多想告诉你,你的寂寞,我的心痛在一起。”

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开启学生的顿悟之门。有的作品主题较深,恰当运用音乐可以开启学生智慧之门,使学生形成顿悟,从而领悟作品主旨。我在教《项链》一文时,努力让学会发现作品中的人性美,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学生发现主人公玛蒂尔德具有诚实、勤劳、坚韧等美好品质后,却很难找到她有如此大的转变的原因,这时我即兴给同学们演唱了一首台湾歌手苏芮的《牵手》。歌曲中这样写道:“因为爱着你的爱,因为梦着你的梦,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因为路过你的路,因为苦过你的苦,所以快乐着你的快乐,追逐着你的追逐,因为誓言不敢听,因为承诺不敢信,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去说服明天的命运,没有风雨躲的过,没有坎坷不必走,所以安心的牵你的手,不去想该不该回头,也许牵了手的手,前生不一定好走,也许有了伴的路,今生还要更忙碌,所以牵了手得手,来生还要一起走,所以有了伴的路,没有岁月可回头。”学生似乎有了顿悟,其实这样美好的人格不仅缘于他的本性,更因为他的丈夫对她无私的爱,然后通过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了:爱她,就要成全她;爱她,就要包容她;爱她,就要承担她。如果没有《项链》,学生不会对《牵手》有那么深刻的感悟;如果没有《牵手》,学生也不会对《项链》有那么真挚的感动;我们在学生与作品中找到了切合点,那就是音乐。

恰当运用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

音乐是形象的思维,对音乐的欣赏更需要将跳动的音符幻化成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画面,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文学作品具有高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这种艺术的魅力,达到教学目的,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靠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大大发展、拓宽思维,提高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尤其是经过老师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音乐,就更能促使学生思维向广阔性发展,充分挖掘课文所表现的深远内容,提高学生对文章内容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在一次写母爱的作文教学中,因为学生总是找不到典型感人地细节而空洞无物,于是,我借用了于文华的MTV片《想起老妈妈》,让学生去发现影片中的细节,然后和歌词比较,看MTV是如何将抽象而朴实的歌词通过感人的细节表现出来的。在后来的《雨霖铃》和《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我都采用了这种通过想象,自编脚本,自拍MTV,自己配音的方式,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对语文的兴趣。

恰当运用音乐,能加强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

美的教育途径是多方面的,美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语文课文几乎无不包涵审美教育。《白毛女》《打渔杀家》给人以悲壮美,《白杨礼赞》给人以自然美、崇高美„„作为教者,如何把这种美的形式传递给学生,实现美感渗透,除了讲解分析这一手段外,有选择地及时用音乐进行美的熏染,也显得格外重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欣赏音乐,达到审美教育是完全可行的。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能用音乐本身的力量,使学生置身于作品所反映的境界中,入情、入境、想象、体验、感受,理解作品描绘的千情万态和感情基调,在审美享受中完成审美创造,达到审美教育,把这种活动长期运用实践,也能使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美的境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发展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用欣赏音乐进行审美教育,一要注意选择好音乐作品,使之与文章的格调基本相同,表现美的形式吻合;二要针对学生的欣赏能力,不能拔高,能领会其实质即可,不能像音乐课那样,具有专业性。而是通过学生美的情感,丰富思想、智慧,深入学生的心灵,持久地发挥作用。在教课文《白毛女》选场时,我分别选择了喜儿和杨白劳及黄世仁的几个唱段,以及《白毛女》的主旋律“北风吹”。同时还让学生欣赏了著名艺人阿柄的《二泉映月》,使他们体会封建社会穷人受剥削、受压迫的境况。将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音乐欣赏在初中语文教学的作用,正如诗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在长期而又不间断的训练中发生积极的作用,影响着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也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

音乐在语文教学中的魅力 篇3

一、渲染气氛

音乐以其特定的音调、乐器音色、风格,把听众引入特定的情境之中。如虞大明老师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课,其中有一部分是万分紧急状况下,船长与大副、机械师之间的对话。在没有配乐的情况之下,学生的朗读是那样苍白无力。而此时,虞老师说:“同学们,老师给你配上遇难时那嘈杂的音乐,你会怎么读?”学生在音乐响起的一瞬间提高了嗓门,完全融入了当时的险境,朗读时感情是那么投入,表情是那么到位。用音乐来渲染气氛,好的课堂氛围可以给教师极大的激情,学生也能觉得非常轻松。在这样一种情境中,师生都可能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生则以一种愉悦的心态接受了丰富的知识以及感情的熏陶。

二、贯串结构

同样的旋律反复出现,在课堂教学发展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课堂结构完整统一,又能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前后一致的协调感。如课文《梅花魂》,塑造了一个旅居国外却时刻心系祖国的老人,这被老人视若珍宝的梅花实际上是老人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如何让这些不经世事的学生们真正懂得老人的心呢?我以外祖父的三次落泪作为教学的重点,以三次落泪的教学来贯串全文,三个环节都配以歌曲《中国心》,或让学生聆听歌曲,或让学生配乐朗读。“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淡淡的愁绪弥漫了整个课堂,浓浓的爱国情便油然而生。最后我补充了老人过世的资料:“老人去世后,家人根据老人的心愿把骨灰葬在一棵梅花树下,老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同时再次出示了歌曲《中国心》,学生们的神情变得很肃穆,情感充分地被激发了出来,此刻他们深深理解了老人那一颗沉甸甸的爱国心,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三、诱发想象

想象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训练的一个方面。课堂中,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作一番心灵的游历,充分感受美的魅力,对提高课堂效果无疑是大有裨益的。想象力可以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又有创造力,但是诱发想象需要一定的媒介和触发点。音乐这个媒介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想象的天空,给学生以充分的享受,让学生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同时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时,为了体会作者对音乐的描写,我引入了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节奏的高低起伏,让学生闭眼遐思,既了解了课文,感受了语言的魅力,也感受了音乐的感染力;教学古诗李清照的《绝句》时,引入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为学生栩栩如生地展示古战场刀光剑影、万军厮杀的激烈战斗场面,进一步了解了项羽的英雄气概;教学《桂林山水甲天下》时,为了体味桂林水的特点,我播放了清新优美的古筝小调,让学生闭上眼睛在音乐中去感受桂林漓江水的静、清、绿……这样教学,效果特别好。

四、净化心灵

音乐作用于人的情感,引起联想、想象、激动、共鸣,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使人接受某种道德情操、精神品质、意识观念的熏陶渗透,从而使人们达到崇高的思想境界。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主题是亲情。我让学生先回忆让他们感受至深的亲情事件,然后让他们来口头讲述,结果却大出我的意料,举手的学生寥寥无几,大多数学生感受不到身边亲情的存在,或者说是他们缺少一颗感恩的心。于是,在第二天上课时,我特意准备了几篇描写感人的亲情文章声情并茂地朗读给他们听,教室里已一片静默。不知不觉中,满文军演唱的歌曲《懂你》缓缓响起,音乐在教室里回荡,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样一个充满深情的音乐感染下,谁的心灵之弦不会被拨动呢?那一句句歌词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学生的脸上能清晰的展示出他们内心的激动与歉疚,甚至可以看到有人的眼睛里已经噙满了泪水,可想而知他们的心里此时已经是心潮澎湃。接下来的写作异常的顺利,那一次的作文情真意切。

语文教学中的音乐魅力 篇4

一、用音乐导入语文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用音乐导入语文课, 能创设一种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不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激活学生的想象力, 能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为整堂课打下了一个情感学习基调。比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 我让孩子们闭上眼睛, 欣赏一曲《蒙古人》, 那乐曲旋律在教室里舒缓地流淌, 轻轻地流进学生的心田, 使他们在享受音乐带给他们奇妙的听觉效果的同时, 一幅幅富有草原风光的画面随之展现在学生眼前:蓝天、白云, 一碧千里的草原, 奔驰的骏马、成群的牛羊……如诗如画的意境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 他们一下子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 “今天就带大家到腾格尔的家乡《草原》去看看。”正是恰当的借助音乐这一媒介物, 让学生得到生动形象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感体验, 很快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课文,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学习《赤壁之战》时, 先以一曲铿锵雄壮的《十面埋伏》开场, 一下把学生的情绪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再让学生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然后顺势引入课题。在音乐的引导下, 学生学习兴趣高涨, 对整堂课的教学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二、配乐朗读, 体会语言意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名人佳作, 小学生年龄较小, 教学中光靠品析语言是不够的, 我们要通过朗读, 将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 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如果选择合适的音乐作为朗读背景, 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 更能将学生的情感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如在教学《中华少年》时, 我特意精选了《我的中国心》的旋律, 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音乐。乐曲情绪饱满, 时而舒缓, 时而激昂, 与课文优美的文字相结合, 让学生不仅领略了祖国山川的壮丽, 东方文化的美丽, 还感受到民族历史的苦难, 更唤起孩子们作为中华少年立志报孝祖国的决心,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愉悦的学习中得到提升。又如, 在教学《凡卡》时, 为了充分表现出凡卡的悲惨命运, 我特地播放了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在乐曲哀婉悲凉的旋律烘托下, 当学生读了描写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及其他哀求爷爷带他离开鞋店的相关片段, 为学生渲染出一个强烈的伤感氛围。听着听着, 许多学生不由潸然泪下, 对凡卡悲惨的命运寄予深深的同情。

当然, 在进行配乐朗读时, 要与课文内容相协调, 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 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运用配乐朗读时, 最好选用学生不太熟悉的乐曲, 否则会对学生的注意力产生负面迁移, 而冲淡主题。

三、聆听音乐, 寻找写作灵感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 写作文是学生最头痛的事情, 老师一布置作文, 许多学生不是照书抄就是找同学抄。的确, 作文是综合知识的运用, 平时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 写出的文章不是词藻堆砌, 就是空洞乏味。作文来自生活, 来自大自然, 可是学生的空间实在太窄了。这时, 不妨借助音乐, 利用音乐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为他们创造写作材料。如一次作文是写春天里的一处景色, 当时正是秋天, 哪有春天的景色呢?于是, 我连续播放了《春天来了》这首歌曲, 在旁作适当的点拨, 学生边听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内容, 发挥想象力进行作文, 当时, 教室里只看见学生在悠扬婉转的音乐声中, 尽情的写作, 其效果很好。又一次, 我给学生反复播放一首音乐童话故事《龟兔赛跑》要求学生根据对音乐的理解写一篇《龟兔赛跑》的想象作文, 学生在欣赏音乐时, 我适当给他们作出一些必要的提示, 如小白兔的音乐形象是活泼、顽皮、敏捷、灵活、神气活现, 乌龟的音乐形象是憨厚、勤恳、踏实、速度缓慢。根据音乐的表现, 指导学生辨听不同的音乐形象, 学生边听音乐, 边作文。结果, 每个孩子都能根据龟、兔各自不同性格特点, 利用对话形式, 按要求, 完整的写好一篇童话似的作文, 并且效果很好。

确立十种新的教学观中明确指出:“当学生有兴趣时, 学生能够学得好。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 学生能够学得好。当教学内容能够通过多种方式呈现时, 学生能够学得好。”是的, 语文教师要彻底转变旧的教育观念, 要改变语文课就是识字、写字、读书、作业等单一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教学内容要丰富多彩。音乐的旋律是一种激情声音, 音乐中的歌词是一种激情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 选取合适的音乐导入语文课, 能集中学生注意力, 激起学习兴趣, 引发学习动机。选取合适的乐曲而配乐朗读课文, 更能读出文章的语言背景, 更能揭示文章的中心思想。选取合适的音乐播放在写作训练中, 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灵感。让音乐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它独特的魅力, 当个好帮手。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 将音乐艺术运用于课堂, 通过歌曲欣赏、配乐朗读、听音乐写作文等形式, 把语文和音乐融合在一起, 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语文,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1]吴效锋主编:《新课程怎样教》, 沈阳出版社, 2004-04。

[2]张文全、阎桂芬主编:《小学教师教学技能训练》,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06。

[4]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教学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04。

语文中的音乐性 篇5

王文丽 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语文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首届名师工程培养对象。曾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劳模”等光荣称号。在全国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在北京市阅读教学大赛中获得特等奖。

从教24年,植根课堂,潜心研究教学,逐步形成了“亲和、淳美、细腻、清晰”的教学风格,其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娴熟的教育教学技术受到专家的大力肯定和一线教师的热烈欢迎。曾应邀到全国百余个省市及马来西亚、印尼等地讲学几百场,出版教学专著《语文让我如此美丽》《课堂飘香是茉莉》等。

一、音乐对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教改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语文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新课标倡导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将音乐引入语文学习之中,使其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发挥作用,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课程资源意识以及语文学习的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教育将音乐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这说明我们的先祖已经发现音乐在人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乐记》中“乐者,德之华也”已论证了音乐的启迪作用。

音乐的功用主要包括感染性、愉悦性和教育性三个方面,也可以说,音乐可以给人以心理上的共振、感情上的激发、情操上的熏陶和哲理上的启迪。而语文教学中,不正包含着这些内容吗?

二、音乐与语文教学的关系

1.音乐和文学:对美的领会和诠释

从美学意义视角来讲,音乐和文学具有一样的内涵,它们都是对美的领会和诠释。音乐运用“流动”的声音音响来展现其存在,文学是运用静态的文学语言展现文学的存在。文学语言运用或高或低、或粗或细、或大或小的语调表现来展现其情感的表达,这一点类似音乐中的音效和音响。事实上,优秀的古诗词都被认为具有极佳的音乐性。

诗词有乐感,散文亦如此。小学语文课本第12册选入了朱自清的《匆匆》。在这篇散文中,维持了音乐通常运用的手段――复沓。所谓“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显示出诗人感慨的遥深,又增加了诗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在文中反复出现,一种幽怨之情反复回荡。“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相同的意思,句子的重叠,使感情层层推进,在参差中又显出整齐的美,收到了一唱三叹的效果。

所以,我们在教学文学作品时,关注其本身的乐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这样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不是停留于枯燥的字面上,文字的美就能够被充分地挖掘,从而使作品的整体美感被牢牢把握。

2.音乐与“情境教学法”

李吉林老师在她的“情境教学法”中提出: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是一种抒情功能极强的艺术形式,通过乐曲进行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当它以音响的运动形式作用于人的听觉,产生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时,必然会唤起听者心理上类似的反应,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因此,通过音乐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在语文教学中,把音乐与文学结合起来,使选取的音乐与教材语言达成一致性或相似,尤其在整个基调、意境上以及情节的发展上二者和谐、协调,当它们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作用于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时,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而达到以音乐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

例如:我在教学北京版教材第六册《锡林郭勒大草原》一课时,一开课就播放了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MTV,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唤起共鸣的目的。(插入视频)草绿花香、蜂飞蝶舞、牛闲马奔,把学生引进了广袤无边、景色别致的大草原,学生如身临其境,对于文本的言语自然就有了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在这节课中,我还带领学生用手敲击桌面,模仿马蹄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的声响,感受草原的辽阔、广袤;在结尾处以教师的演唱指导朗读“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一句,让学生感受到马儿奔跑的尽情和欢畅。

3.歌曲与语文:让教学变得更加艺术

歌曲是由歌词和乐曲组成的,具有较强的文学性、音乐性和易传播性等特点。一首好的歌曲能在社会上广泛而又持久地流行,并能影响某个时代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合理利用歌曲,把歌曲引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例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为我们塑造了白求恩这样的人物形象――一个尽职尽责的医生,一个勇敢无畏的战士。或许是那段历史离今天的学生过于久远,因此让这个人物清晰、真切地出现在学生眼前,从而产生崇敬和感恩之心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为了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我除了给学生播放视频,了解了白求恩在什么情况下来到中国,还在展示白求恩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一年九个月的图片时插入了一首歌曲――《怀念白求恩》。

在充满怀念的忧伤的旋律中,在平白如话却真情洋溢的歌词的浸润下,学生这样写道:“我们不能忘记白求恩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不远万里来到了我们身边,不能忘记他手术台旁鞠躬尽瘁的身影,还不能忘记他因为操劳过度而头发花白、面容苍白,更不能忘记他把生命都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这种认识和歌词中所说的“不远万里,你带来和平的希望,出生入死,你拯救战争的创伤,生生不息,你走在英雄的路上,永永远远,你活在我们心上”是极为吻合的。这样就使得课文和歌词相互映照,一个坚毅、果敢、充满仁爱的白求恩的形象树立在了学生的心中。

三、用特色课程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多次提及语文课程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鉴于音乐与文学诸多的共同特质,将音乐资源引入语文课程成了不少语文教师不约而同的选择。但是,包括我在内的同行们已有的探索,使得乐曲常常只在这几方面发挥着作用:(1)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身心得到放松,营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通过播放适当的歌曲使学生大概了解文章的主题,达到抛砖引玉、营造氛围的效果。(2)阐释课文。音乐可以阐释文章主题,使主题变得深刻隽永,也可以使文章中的主人公形象更加具体。(3)结课、点题。有的是重申主题,画龙点睛;有的是水到渠成,自然结篇;还有的推波助澜,巧留余韵。音乐资源的确为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学生也从中得到启迪,产生灵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素质、情感素养等。但是,音乐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中仅仅止于此吗?仅仅是起到“锦上添花”的点缀功效吗?在语文课程中,音乐资源是否还可以成为语文教学内容本身,从而更切实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还提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需要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来支撑。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无论在课内还是在课外,都能够使语文的学习面向生活,面向时代,使教学灵动而有趣味。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要善于将自然与社会广阔天地里的资源巧妙而恰当地引入语文课程。

1.歌曲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载体

一般情况下,学生识字主要以文本为依托,尤其是低年段的教材,编者常常会选取诗歌、韵文作为课文,成为学生识字的载体。一些歌曲也常常具备作为识字载体的特征,歌词的内容浅显,贴近儿童,富有情趣,字词和语汇反复出现,尤其是好的歌曲旋律与歌词达成一致,创设情境,学生能在音乐与文字共同构成的意境中不知不觉地识字。

2.歌曲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们常常号召学生阅读经典、阅读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教材中也常常有名著中的节选。事实上,这些名著和经典也早已与音乐这种艺术形式达成了默契。无论是《枉凝眉》《葬花吟》还是《敢问路在何方》《红梅赞》,这些歌曲都是从名著中生发出来的,它们浑然一体,让人感到妥帖、舒服,人们一说到“此”,自然就会联想到“彼”。我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时,就在开课伊始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刘欢演唱的《好汉歌》,由此引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学们,梁山有108个好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主人公林冲就是第一个出场的好汉,课文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什么事情呢?”结课时这首歌再次响起,我又说道:“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梁山好汉的故事,请你回去之后自己阅读《水浒传》。”再一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从歌曲走向文本,从课内走向课外。

3.歌曲可以引领学生体察生活,学会表达

很多儿童歌曲描写了儿童的快乐生活,如《小鸟,小鸟》《快乐的节日》《让我们荡起双桨》等。一些成人歌曲,虽然说的是成人的体验和感受,但是也能够触及学生心灵,引发他们对人、对事、对生活,乃至对生命的思考。记得我曾经让学生写过一篇题为《妈妈》的作文,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妈妈送给自己生日礼物”“妈妈陪伴在生病的自己身边”这样的事例,其实生活中妈妈对自己的关爱无微不至,无处不在。于是我给他们播放了《母亲》这首歌:“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你身在他乡中,有人在牵挂;你回到家里面,有人沏热茶;你躺在病床上,有人掉眼泪;你露出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在这样一首歌的启迪下,学生再写妈妈时,就学会了从细微处、从多个角度观察妈妈,通过一个个小事例把对妈妈的感激和爱表达得更加真切、自然。

4.歌词有助于学生学习修辞

有人认为:“歌词是与小说、散文、诗歌等一样具有独特的叙述方式,独特的审美角度,独特的结构形态的艺术表达形式。”罗大佑就把歌词比作是“语言的花朵”,歌词意境的美除了语言本身的美和感情的真挚以外,很大一部分还来自修辞的独具匠心的运用。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修辞手法就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好的歌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这些修辞手法的范例和空间、机会,具有超乎寻常的教学价值。曾经有人问过我:教材中的文本难道不能提供这样的范例和空间吗?为什么要以歌词作为语文学习的载体呢?我想:生活即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生活即是学习语文的课本,教师应该打破语文学习的界限,善于把生活中那些对学生学习有益的东西拿到课堂上来为学生所用,为教学所用,真正体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

5.歌曲历练学生的人格品性

人们喜欢一首歌,通常对歌词有同感,人们是被歌词感动了,旋律只是帮助人们记忆。好的歌词既有深厚的诗词功力,又充满了灵性灵感。其实,诗与歌词在某种程度上境界是一样的,两者的区别在于诗的受众比较小,更在乎个人感受,而歌词要唱给大家听,要将个人情感融入大众情感,由此也可以说“歌词是送给大众的精神食粮,让思想插上歌声的翅膀”。好的歌词往往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情怀,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做公民、做儿女、做学生、做朋友、做自己。例如“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拥抱过就有了默契,你会爱上这里;不管远近都是客人,请不用客气;相约好了在一起,我们欢迎你”。这首《北京欢迎你》就把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礼仪之邦,迎接四海宾朋的热情和迎来奥运盛事的喜悦充分表达了出来。

6.歌曲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歌词通常是押韵的、对仗的,读起来朗朗上口,有节奏感。肖川在《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中这样写道:“让学生赏析歌词,我觉得是中小学校本课程开设非常好的一个选题,歌词不同于诗词,不同于学术语言,它比较平实和舒展;又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语言,它比较凝练和雅致;更不同于市井、俚俗的语言,它可以陶冶性情、培养趣味,让人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我曾经执教过《月之故乡》一课,这节课的重点就是以歌词为例,培养学生的语感、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听过这节课的老师大概对这样三处环节还有印象:(1)开课听写歌词,教师有意漏掉两句,让学生将其补充完整;(2)学前隐去歌曲的题目,请学生根据内容概括题目;(3)模仿歌词中的句子,写出自己对月亮和故乡的理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个性得到了尊重,语感得到了培养,能力得到了提升。

又如执教《送别》时,我仍然是结合六年级第六单元提出的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选择了一首歌词来教,目的在于:(1)复习、回顾、整理、积累小学阶段学过的关于“送别”的诗词;(2)以李叔同的《送别》为例,初步懂得什么叫诗歌中的意象,以及送别诗中为什么会常出现“长亭”“芳草”“古道”等意象,丰富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李叔同的这首歌词语言清新淡雅、情真意挚、凄美柔婉,歌词长短参差、朗朗上口,句式充满了变化。尤其难得的是把“长亭、古道、折柳、夕阳、芳草离”这些千百年来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以短短的一首词集中起来,恰好体现了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评价建议”中写道:“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第三、四学段,可以通过考查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这也就意味着在第三学段的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欣赏,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6

关键词:音乐;小学语文;教学

音乐与语文的有机结合,是在学科间综合教学法中新颖且典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适应了当前教育事业与国际接轨的潮流,符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一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音乐的感染力,使语文教学更加灵活、更加生动且富有情趣,从课程的导入到课程的结束,每个环节都能展开音乐与语文融合的教学。“音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活跃了单调的语文教学气氛,为学生提供了良好语文学习体验的新途径,借助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母语学习的情感。本文就针对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供读者思考。

一、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1.有助于渲染气氛,印象深刻

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注意力和精力都较为分散和有限,音乐有助于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避免产生不良的学习情感,通过音乐的浸润,改变单枯燥乏味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游戏式”的情境中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化解抽象难懂的语文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2.增强参与感,活跃思维,激发潜力

语文教学同样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只有在双方充分的理解之下,才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作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在语文学习中必须体现其“主人翁”的意识和态度,通过音乐的介入,可以辅助学生发挥其表演和表达欲望。同时,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探索中,通过音乐调动多种感官,通过旋律的起伏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语文教学的直接性和丰富性。

二、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加强教师音乐鉴赏力

在语文日常教学过程中,一线教师要善于鉴别适合儿童的音乐素材,在众多的音乐素材中,我们不难发现,适合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并适合语文辅助教学的音乐题材并不多,需要语文教师一一甄别,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有敏锐的音乐鉴赏能力。错误的音乐选择很可能会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误导,反而造成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得不偿失。

2.适当引入课程

通过一线教师对音乐素材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之后,就进入音乐在语文课程的导入阶段。首先,针对儿童的天性和心理特征,在课前可以播放一段轻快柔和的音乐背景,稳定和舒缓学生的情绪,逐步且较快地进入课程学习的状态;其次,在导入新的课程时,可以伴随与课文中心思想相适应的音乐,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良好的情境,奠定与该教学相适应的感情基调,利于学生对文章脉络的理解。

3.阅读、朗诵两相宜

音乐和朗诵的共通之处都是有较强的“韵律”,在现行人教版语文基础教材中,其文学作品同样也极具语言的韵律美和节奏美,配上与其节奏相适应的音乐,一定会深化文章的情感,强化文章的思想和寓意,激发作者与学生之间情感的共鸣。根据语文区别于其他科目的特征,音乐配合阅读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加强对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朗读无疑是一个心灵碰撞的精彩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情感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

4.低吟浅唱情趣深

除了朗诵以外,由于文学作品极强的音律美,也可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词,易于学生的背诵和理解,例如,在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中,“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当学生看到文字时,就会不由自主地哼唱起起来,同样也起到了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同时充满了情趣,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在诗情画意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音乐在语文课中的效用 篇7

一.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 不要把他们引入一种疲劳和对一切都漠不关心的态度, 而要使他们整个身心充满欢乐。”因此, 根据情感驱动原理, 利用移情作用, 情境教育能促使学生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 并在加深情感体验中陶冶情操。导课时, 如果放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音乐, 让音乐唤起学生对头脑中储存的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影视故事、人物形象等特殊情感的回忆, 特定的学习情景立即就营造出来了, 如在教学《失街亭》一课时, 首先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那深沉、浑厚的乐曲将学生带入万马奔腾、惊心动魄的战争氛围之中, 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 各军事集团间斗智斗勇的情形仿佛历历在目。这样, 歌曲带领学生感受雄浑的历史, 使其进入课文情境。

二.用音乐烘托主题

德国音乐家奈特哈特曾说:“音乐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乐音及其节奏, 比最好的演说家还好地引起各种激情。”因此, 在语文新课教学中, 适时恰当地借用音乐, 在乐曲所营造的特定教学情境中, 从而激发其兴趣, 调动其情感, 加深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思想内涵的理解等。

高中语文课本中, 许多文章都是经典名家的力作, 如《我与地坛》, 在讲课时, 放一曲满文军的《懂你》, 让学生聆听歌曲的同时, 加深对母爱的认识和理解;又如《林黛玉进贾府》在宝黛初会时, 让学生听一遍《枉凝眉》, 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宝黛二人的爱情, 也更能深入地分析他们的悲剧情感。又如在学习《祖国山川颂》时, 可让学生听一曲《我爱你中国》, 在文字与乐曲声中激发其对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和抚育的祖国的热爱之情。艺术是相通的, 一个素质良好的学生, 应该有一颗对艺术敏感的心, 在悠扬的乐曲中使其加深对文学作品主题的理解。

三.用音乐延长收束

下课铃声预示着一节课的物质形式的结束, 而真正好的课堂不会随铃声戛然而止, 其精神层面会随着思想“不绝如缕”, 而要达到如此的效果, 音乐便是很好的介质, 它能给学生带来“余音绕梁, 三日不绝”的奇效。

如在教学《虞美人》时, 在介绍完作者、写作背景及作品内容后, 播放徐小凤演唱的同名歌曲, 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唱中, 学生也沉浸在南唐后主李煜的奔腾汹涌、滔滔滚滚的无穷哀愁中, 绵延不绝。又如在学习《赤壁赋》的时候, 笔者带领学生领略了“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的美景, 感受了“客”“哀吾生之须臾”的感慨, 体味了东坡的豪放豁达, 师生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于是, 在下课时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历史的天空》:“兴亡谁人定, 盛衰岂无凭, 一页风云散, 变幻了时空……”此时此刻, 此课此景, 此歌此情, 让人情不自禁, 流连忘返。下课铃响, 情无止境。这样的课堂收束可谓影响悠远。

音乐是有魔力的。我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认为:“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 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 旋律的起伏变化, 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 用直感的方式, 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

音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歌曲导入,奠定基调

音乐能激发人的情感,在语文课堂上善于利用音乐,能奠定课文的基调。如教学《春联》一课时,教师先让孩子们听一段乐曲《喜洋洋》,并让孩子们想想在什么时候能经常听见它。接下来,适时讲述导入:“春节里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门上还会张贴大红春联……”这样开始一节课的学习,奠定过年时喜气洋洋的基调,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被调动起来。再如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一位教师用歌曲《为了谁》进行导入。激荡人心的乐曲、感人至深的旋律瞬间抓住了学生的心,将学生带入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抗洪大战中去。学生听着激荡的乐曲心潮澎湃,奠定了感人肺腑的基调。

二、营造氛围,进入情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音乐恰有传情的作用,能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如教学《长江之歌》时,教师先请学生欣赏歌曲《长江之歌》,让学生感受长江那“磅礴的气势”“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而教学《赶海》时,让学生听听《赶海的小姑娘》,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回忆的闸门打开了, 仿佛自己已置身于“松软软的海滩,脚踩着金黄黄的沙,珊瑚礁上捡起了一枚海螺,抓住了水洼里一只对虾”的情境,都全部投入到课文描述的情境中去。

三、配乐朗读,增光添彩

朗读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在朗读中恰当地配上音乐,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教学《在大海中永生》,大海的呜咽、奔腾的浪花、低飞的海鸥……仿佛都在痛悼伟人的离去。让学生们配着哀乐读课文,悲伤的音乐合着人们悲痛的心境,读着读着,对伟人的敬仰、内心的不舍让几个孩子眼睛湿润,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而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孩子们配着阿炳的《二泉映月》二胡曲读课文。音乐回响,随着那跌宕起伏的旋律,学生心中似乎出现了一位饱尝人间心酸的老人,他戴着墨镜,在清冷的月光下,在叮咚的泉水边,通过手中的二胡向人们倾诉着激愤与不平、痛苦和悲伤……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的魅力已深深感染了学生,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到了阿炳苦难的一生,更深切地理解了文章内容和蕴含的情感。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音乐和文学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很多时候,音乐能创设特定的情境,从而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课堂结尾时,在《烛光里的妈妈》音乐声中,教师动情地讲述“: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妈妈,从怀胎十月到呱呱坠地,从嗷嗷待哺到长大上学,妈妈为我们付出了多少心血、汗水和辛劳。也许, 我们认为这是妈妈应该做的,自己已经习以为常了。但学了今天的这篇课文,你还认为妈妈为我们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吗?”不少孩子陷入了沉思,看得出来,他们在回忆,在反思,在碰撞。他们有感而发,写下了对妈妈想说的话。有的说:“妈妈是个温暖的字眼,想到妈妈,心里顿时暖乎乎的。爸爸远在外地, 妈妈,您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不容易,我却从没想过去照顾您,我真是太粗心了!”有的说:“妈妈,我记得每天早上那变着花样的早餐,也记得晚上您等我回家的灯光,而我却还没为您做过一顿饭呢,我真惭愧!”从孩子们一句句反思、感恩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妈妈爱我、我爱妈妈的情感升华了。

五、缓解疲劳,修身养性

科学研究表明:音乐能让人心情放松。抒情缓慢的音乐就像一剂镇定剂,可调节人的心情。在写字课时,可以让学生们听听钢琴或古筝曲,在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中,降低学生的疲劳程度,使其身心愉快,避免写字时的单调乏味,达到了“心静则笔安”的境界。教学《水调歌头·中秋》时,在优美的古筝曲中,让学生们进入情境,再听听王菲的《明月几时有》,使诗和乐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生动的画面和盎然的诗趣。将音乐引入课堂,应注意以下事项。(1)要适可而止。语文姓“语”,应当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将音乐引入语文课堂,是为语文课服务的, 切忌将语文课上成了音乐课。另外,不必追求课堂表面的喧嚣、 热闹,不需要引入音乐的课文坚决不用。(2)要目的明确。在让学生听音乐的时候,目的要明确,应使学生明白,此时听音乐的目的是什么。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课堂结尾时,让学生听听《烛光里的妈妈》,体会妈妈对儿女的一片深情,同时想想自己的妈妈,想想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学生听音乐的目的明确, 才能有感而发,真实写出对妈妈想说的心里话,才能让母亲爱我、我爱母爱的情感升华。(3)要增光添彩。语文课堂引入音乐是为语文课堂服务的,并在奠定基调、营造氛围、配乐朗读、升华情感等方面起到增光添彩的作用。如果此时运用音乐作用不大或是累赘,则要慎用。

六、结束语

“音乐欣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9

结合在小学从事音乐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我认为把名歌名曲引入课堂教学是一个可以推行的途径:在语文课中可以创设“音乐课堂”实施“音乐欣赏”。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组织教学似乎已经形成几个固定模式:或以鼓励为主,表扬某位同学坐得端正,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或是教师采取沉默的方式,环视一周,等待学生安静下来;或是课前学生齐唱歌曲。这些形式固然有作用:可把注意力从课外转入课内,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等等。但不可否认其弊端的存在:长期重复几首歌曲,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歌唱仅仅是一种机械的应付。当一首歌曲被唱了许多遍后,究竟还能留给学生什么呢?值得注意的是课中的过渡环节,当小学生在课堂上觉得疲劳的时候,该如何有效消除呢?可分为两种:其一是不闻不问;其二是通过游戏等活动调节。这两种做法能否有效地消除疲劳呢?此外,课末的扫尾工作也值得注意。上完一篇课文后,小结语必不可少,怎样用小结语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上述的教学环节,能否试着用音乐完成呢?实践中,我一直努力尝试在语文课堂上创设音乐情境,通过实施“音乐欣赏”这一做法,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音乐欣赏”就是让我们认识美好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此处的“音乐欣赏”是让学生体会音乐中的美,以此吸引或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艺术的相通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涵。

一、欣赏美,平静心情

课前的“音乐欣赏”,既可以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消除上一节课所引起的疲劳,又可以让学生及时进入后面的学习中。这就要求学生在音乐响起的时候,闭目静坐,教师则在教室中缓缓巡视,安定学生情绪。必要时,要适当地做好音乐欣赏的讲话。虽然新异的事物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但若不能被学生理解则仍然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非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其道理就在于此。

那么此时的“音乐欣赏”到底欣赏什么呢?小学生生性好动,课间往往会进行较大活动,释放上节课的压抑,上课后,一时很难从课间的兴奋状态转入安静状态,这就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困难。鉴于此,课前的“音乐欣赏”作用就是转移大脑的兴奋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欣赏的曲目就必须达到这样的效果。科学家研究表明:小提琴、钢琴演奏曲对人有镇静安抚的特效。此外,用这些古朴悠远的华夏音乐感染学生,必将使学生产生对炎黄文化的无限仰慕之情。

二、感受美,陶冶心情

课中的“音乐欣赏”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积极休息,调整身心,以充沛的精力再次投入到学习中去。心理学告诉我们,有效的活动需要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共同参与,相互配合和交替。如果一节课中只有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和疲劳。有研究表明:一小时之内,脑力工作能力有三次高峰,第一次在10到15分钟,第二次在20分钟到25分钟,第三次在35分钟至40分钟。小学生的脑神经易疲劳,意志力薄弱,如果再加上外部环境有各种刺激物的干扰,2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很难集中,投入程度不高。如果继续学习,则效率势必下降。如何科学地组织学生度过这个阶段,实施课中的“音乐欣赏”?科学研究表明,长笛演奏曲对放松人体有特效。长笛的音色或华丽有力,或明亮柔和,或清晰明朗。长笛短奏曲对放松学生的脑神经,调整学生的情绪有明显的效果。如在教学完新知部分的内容后,在小组轻声讨论、默读、或写字练习时,我一般播放一些活泼、明快的长笛乐曲,让学生在轻松的音乐中快乐地学习,使学生感到此时的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三、感悟美,升华感情

课末的“音乐欣赏”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感情基调一致),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文的小节语能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点名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定的环境和时代下所产生的情感要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体会有一定的困难。借助音乐,实施“音乐欣赏”,使学生有木可攀,沉浸在音乐所创造的氛围中体会作者的情感,那婉转缠绵的乐曲,会使学生沉浸在作者对故乡及大陆人民的无限热爱、无限思恋的思想感情之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本的编排具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以形象为主的课文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的文学味为主。小学低段课本多是趣味性强且浅显的课文,而中高段则渐渐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音乐欣赏”在内容及组织方式的选择上以此特点为依据,选择的曲目要符合儿童让学生欣赏的特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使其愉快地学习。

四、“美”中不足

以上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创设“音乐课堂”的一些尝试,达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有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如课中“请你欣赏”的曲目是学生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合适呢?曲目的来源?如何从正式的讲读中转入进行这一教学而不漏痕迹,使过渡自然流畅?教师如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使其顺畅地进入名曲的意境中?诸多的问题需要在实践中去发现,去解决。

音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篇10

一、探究音乐优化语文课堂的基本运用方法

(1)音乐导入新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导入新课是相当重要的。课前,根据所授内容,采用播放相关的音乐导入课题,创设情境,吸引孩子们读课题,提问题,然后在读中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的目标。

(2)音乐创设情境。课前,把所学内容与特定的音乐结合,从中选择一些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的情境进行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学气氛,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要重视教学情境、教学气氛的营造,并且善于运用各种道具和手段模拟课文情境。

(3)进行配乐朗诵。配乐朗读容易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文章中去感受文章的内蕴,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达到少讲,甚至以读代讲的效果。教学中,配以和谐音乐的朗读,能够大大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4)音乐辅助背诵。指导学生在欣赏音乐曲目的基础上进行背诵,提高背诵质量和效率。可以将已经谱成曲的作品引入教学,这样,既可以背诵诗词,又学会了歌曲。

二、形成运用音乐优化语文课堂的基本模式

(1)课前要预设。音乐不是随便拿起来就能用的,也不是在任何教学中都能用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提前预设情境。

(2)课中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学是一个充满情境化的专业活动,其过程是复杂多变、不可预知的。那么怎样才能创造性地使用音乐呢?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我在上课时采用谈话导入:“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烟花三月》,你听懂了什么呢?”学生显得异常活跃,有的问:“谁送谁下扬州?”有的问:“他们为什么那么依依不舍”……

三、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根据语文教材的特点,根据不同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选择哪类音乐为哪篇课文哪个段落朗读配置情景,渲染气氛,增强感召力,深化意境,使之成为最佳的媒体呈现形式,我一直在语文课堂中探索。经过一些实践,发现音乐在语文课堂中能起到暗示的作用,使每一个教学环节能够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可在音乐的氛围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变“厌学”为“乐学”。激发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调动了思维的主动性。同时,也促进学习质量和语文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提高师生的审美能力

初步提高学生感受课文的能力。近两年来的实践表明,本课题的开展与实施,对提高学生感受课文内容的能力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其一,本课题的开展与实施,提高了教师用音乐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是培养学生的感受力,积极用音乐创设教学情境。师生在特定的音乐审美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其二,通过不断地探索研究发现,音乐在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三、通过实践探索发现音乐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审美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音乐走进课堂,又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的情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

五、问题与期望

(1)音乐的适当运用。1关于音乐的取舍。注意音乐播放的时机和时长,并不是所有的课文教学都用音乐,都需要音乐,我们必须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精心选择音乐,细致地进行操作。2注意音乐的选择。在语文课堂中使用音乐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要与音乐课区分开来,所以选曲尤为重要。

(2)对未来的展望。虽然在课题研究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1由于农村学校的条件限制,有时不能满足情境创设的需要。2教师队伍老龄化,年轻教师太少,任课负担重,用于课题研究的时间少,不能给课题研究足够的时间保证。

浅谈音乐在语文课堂中的妙用 篇11

关键词:音乐入境;音乐煞尾;吟唱教学;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34-1

一、课之初始,音乐入境,春风化雨

人的情感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一定的情境,儿童更是如此。课文是以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为媒介和手段的,因而在阅读过程中,需要读者有一定的理解力,才能在想像中构造起作者所描绘的艺术形象、艺术情境。语言文字的抽象性往往使孩子一时难以想像文字描述的情境,也难以体验文字描写的情感。而音乐轻重缓急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未成曲调先有情,能给他们更为直接、更为生动、更为丰富的感受,它所唤起的联想是从情感激发中自由展开的,能帮助孩子们克服语言文字的抽象性所带来的困难。课堂教学一开始就让学生能够聆听到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乐曲,是很快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坡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奠定课堂教学良好的情感基调。

如在第13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望月》这一课时,简单理清文章结构之后,便让学生赏读“江中月”的片段。老师配上了《高山流水》的音乐,让学生轻轻地读,柔柔地读,美美地读。学生在如此美妙的乐声中,怎能不读得柔美而有韵味?伴随着这样的乐声,学生也仿佛身临其境,不知不觉中融入到了那一片清幽旷远的江天月色之中了。整个课堂便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开始,一直沉浸其中。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做好了充分的情感铺垫和形象的心理准备,这种利用音乐进行的形象化暗示和启发胜过对文本千言万语的讲解分析。可以说:上课伊始音乐打头,有“感染引发,春风化雨”的功效。

二、歌声收尾,余音绕梁,意味丰厚

1.水到渠成,升华主题。如我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一课时,结束段落是:大江,永远铭记着1998年的夏天,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我顺势总结:大江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人民群众更铭记着我英勇的人民子弟兵,一曲《为了谁》传唱大江南北,就是最好的证明!接着我播放了这首歌,从学生眼里闪烁的泪光中我感受到那一份感动,那一份触动。音乐的烘托与感染对于升华课内主题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余音绕梁,不绝三日。曾经听过一位老师执教《钱学森》这一课,在结束之时,教师深情演唱一首《我的中国心》结束全文。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基础上,感受到了钱学森的一颗真挚的爱国心,而教师的深情演唱,更是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从而更好地感染了学生,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之中,学习了语文,更升华了情感。一曲高歌让所有的学生及听课教师都有一种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感。

三、吟唱古诗,入情入境,古韵幽香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颇多彩的话题,各式古诗教学法皆有。著名作家叶文玲说过:“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在第14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戴建荣老师的《静夜思》的古诗吟唱教学,感受到了吟唱的魅力所在。“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情感是诗的灵魂,如果没有对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就无法真正感受诗中所蕴含的意象、情趣之美。戴建荣老师认为,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和情感共鸣,仅有读是不够的。中国古人在读诗时不仅“高声朗读,以昌其气”,还讲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咏,歌也,吟,呻也。在高声朗诵之后,古人又通过吟唱的方式,进一步人诗境、悟诗心、品诗味,这一点值得后人认真学习和借鉴。

对于《静夜思》这首诗,从字面理解意思并不是很难,但又有几个老师真的能让学生入情入境,真切感受诗人的内心情感。戴老师在整个课堂之中,并没有像平常诗歌教学中那样,逐字逐句带学生理解。而是先教给学生平仄的规律,一声二声为平声,三声四声为仄声,平长仄短,简单介绍之后让学生在课题上标平仄。根据平长仄短的基本调式来指导学生读好“静夜思”三个字。读完了平仄又教吟,他的吟诵加入了自己对古诗的独特感悟,引用得出神入化,把我们自然地带进了诗境之中。之后介绍李白的故乡资料,与诗呼应说明很久没回家的李白多么想念家乡。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再次吟诵,反复吟诵。带领学生在反复吟唱中,逐步走进诗人内心的感情世界,触摸到诗人吟诗时的复杂心情。

那低徊不尽的吟唱让整个课堂沉侵在一个古韵幽香、无尽的思乡之情中。这抛开一味的咬文嚼字,抛开一味的剖析明理的古诗教学是如此的流畅美妙。这样的经典传送才能真正让孩子领悟古诗的魅力、经典的芳华,更深切、更具创造性地领悟诗的内涵,激发学古诗的兴趣古诗。在戴老师的吟唱之下,一首简单的古诗已成了一幅画、一支曲、一段舞,成了在每个人心中回荡的妙曼之音。

语文中的音乐性 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音乐,整合

在知识经济到来,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 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 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源于优质的教育。目前的语文教学, 因为应试, 忽视了语感的培养, 更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 把知识的传授强调到了不应有的程度, 使学生成为了做题的机器, 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以及语文所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

音乐与文学的亲缘关系渊源已久, 从因乐音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到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 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 (词) 到诙谐的“元散曲”……音乐与文学一直相伴成长。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情文并茂的名品佳作, 有部分课文直接就是一首歌的歌词, 而音乐长于表达情感, 她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恰当地使用音乐, 能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趣味盎然, 更能引领学生走进一种美好的境界, 把老师怎么也讲不清, 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达给学生。因此, 音乐与语文的整合, 可以启迪智慧, 陶冶情操, 训练思维, 调剂学生的精神状态, 还可以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 课程门类过多, 缺乏整合的偏向, 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 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基于以上理论思想, 我们试图把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特点有机地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 以恰当的音乐为手段, 通过师生互动, 使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化、情趣化,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及语感、习作等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一、利用音乐辅助阅读教学, 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

1. 在一堂课的开始, 用音乐导入新课, 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的开始, 学生的心中总是充满期待。此时, 我们可以放一段合适的音乐作为开场白, 利用音乐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 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这样做既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又能调节学生的情绪, 为整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

2. 在讲解课文时播放音乐, 使学生进入情境, 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讲读课文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 但课文中的有些语句, 教师很难用语言讲解清楚。比如, 古诗词中描绘的意境, 学生单凭借文字很难想象出来, 此时我们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同步播放, 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将学生拉入乐曲所交汇的海洋中神游, 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 想象出画面, 此时的乐曲能将老师想表达而没法表达出来的东西传授到学生心中。音乐引入低年级课堂教学效果更明显。如教学《小小的船》时, 这篇课文本来就是一首歌的歌词, 教学时配上音乐让学生们唱唱演演, 孩子学得快乐, 理解透彻, 记得牢固, 又怎能不爱上语文课?

3. 在朗读课文时播放音乐, 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起情感。

学生有时读不出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此时, 老师配以恰当的音乐, 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 丰富学生的情感空间, 使学生在美好的旋律中进入语言情境, 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一个新境界。

二、利用音乐辅助作文教学, 为学生的习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1. 低年级听音乐讲故事。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低年级学生惧怕写作的现象比较普遍, 我们可以借助充满童趣的音乐进行教学, 让孩子听音乐讲故事。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2. 中年级听音乐写作文。

小学中年级学生都感觉作文难, 而且构思更难。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听音乐再写作文, 这种方法能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比如:指导学生写关于妈妈的爱为题材的作文时, 可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 先让学生在歌曲中回忆妈妈疼爱自己的点点滴滴, 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 语言自然源源不断。

2.高年级欣赏音乐, 想象写作。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写作技能和鉴赏能力, 我们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想象。可以放一首乐曲, 比如音乐教材中有二胡独奏曲《赛马》等, 放给学生听, 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也许根本没去过草原, 但他们通过聆听音乐, 展开想象, 会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三、利用音乐增强记忆效果, 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学语言。

语文注重文学积累是大家的共识, 然而学生最烦的就是背书。这个难题用音乐来尝试解决, 效果要好得多。

小学阶段古诗文背诵积累是小学生必做的功课。我在请学生背诗前不说请他们背诗而是请他们听歌, 学生顿时兴趣盎然。比如:想请他们背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 我先请他们听、学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学生不但想学, 而且背得极快。对于没被谱成歌的诗文, 我让学生自由用他们会唱的歌曲进行改词。学生觉得好玩, 背起来要顺畅得多。

四、利用音乐消除听课时的疲倦感,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得轻松自然。

音乐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环节间起一个过渡的作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持久性不足, 穿插优美抒情的音乐, 能让学生舒展紧绷的脑神经, 得到放松, 从而消除疲劳。在高年级课堂教学进行中插入音乐, 在调节放松学生神经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在课中或课尾, 学生学习疲倦时穿插一首与课文联系紧密的乐曲, 既能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倦感, 又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 让学生浸润在语文与音乐整合的海洋中。

1. 为了使课题研究收到更好的效果, 我们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 让学生浸润在语文与音乐整合的海洋中。

我们取得校领导的支持, 将上、下课铃换成音乐声。早上在学校到校时, 中午午饭前, 晚上放学时, 寄宿生熄灯前, 我们都用校广播室播放音乐或是配乐朗读带等。中午20分钟练字时, 我们也放古筝一类的乐曲, 让学生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练字, 使学生的心宁静下来, 提高写字水平。

2. 家校联手, 创造和谐的整合氛围。

我们通过开家长会, 办家长学校, 与家长合作。请家长利用早、中、晚学习空余时间为孩子播放乐曲或配乐朗读带, 营造一种身心和谐的氛围, 引导学生爱上语文, 爱上音乐。

上一篇:初中美术教学评价下一篇:权限管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