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主权论文

2024-08-04

学习主权论文(精选12篇)

学习主权论文 篇1

一位媒体记者问我,近年来为什么会出现留学低龄化倾向,是不是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基础教育比我国水平高?根据我的观察,美国、加拿大的基础教育质量并无多大优势,其对中国学生和家庭的吸引力在于它的选择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这既避免了某些学科变为所谓的“豆芽课”,也避免了学生被纳入一个模式,强迫学习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实现了其创造力的解放,也真正让学生“减负”,尤其是减轻了没有自主空间所带来的学习的精神负担。

这一问题,显然已经被我国基础教育界所关注,如果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按照目前的方式推进,难以破解我国教育为何难以培养创新人才的难题。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实施的“快乐活动日”,就是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全区结合区域特色,为学校提供了“五大系列”活动套餐,供各学校选用。各学校又依据自身特色,开设了有针对性的活动,如武宁路小学推出的菜单式活动,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策划、自主实施、自主评价、自主管理”;金鼎学校从校情出发,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社团,为学生量身定做更多活动课程;曹杨小学更是将校本课程转化为区内资源共享。这些做法的最大价值就是把选择权交给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育,对办学者和教育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校必须提供更多的课程、活动内容供学生选择,这意味着学校必须增加投入、整合资源,如果课程很少、活动有限,那学生的选择权也有限;其次,必须改变课程、活动的组织方式,从过去的灌输、管教转向交互、探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体验学习与活动的乐趣;再次,必须改变评价方式,打破原来的用分数单一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引入多元评价。从普陀区的尝试中,我们看到了学校在教学组织、活动开展中发生的转变。以整合资源为例,该区可谓想尽办法,本校教师资源、家长资源、社区资源,以及大学生志愿者资源都运用到了。

当然,毋庸讳言的是,在当前中考和高考整体评价与选拔制度未变的情况下,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探索空间是有限的。目前,学生还只能在“快乐活动日”中有选择,而在其他学习日中,还必须以中考和高考的主要科目作为学习的重点。总体看来,“快乐活动日”还只是补充。如果“快乐活动日”这种方式能普遍推广,在我国中小学构建起类似美国、加拿大学分制教育的模式,那么,我国的基础教育将改变现在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多样的选择,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个性和兴趣发展。

这就需要深入推进我国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给予学校充分的教学自主权。依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将“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如果这一改革深入推进,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快乐活动日”的活动模式,将成为未来中小学教育的主要方式。

学习主权论文 篇2

主权解释

【意思】: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主权造句:

1、这个超级大国经常无视别国的独立和主权。

2、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平等,是国际法上的一项根本原则。

3、主权风险必须作为权益成本的一部分加以考虑。

4、所有这些自由不仅意味着封建制度的结束,而且也意味着主权国家愿意将这样的权力转让给非国家行为体。

5、这可以通过将其主权债务的大部分转换为欧元债券来实现。

6、主权财富基金可以加入我们,甚至和我们联合投资,不是作为又一个发展援助来源,而是作为长期投资者。

7、对于一些资产管理机构,特别是主权财富基金,这正是其前进的方向.8、然而这么做的前提条件就是承认他们的独立,因为这种条约只能和主权国家签订。

9、萨默斯是否会由于花在这家对冲基金、它的投资者,以及主权财富基金的时间太长久,以至于他开始想他们所想?

10、衡量这个自由的尺度,与这个自由的象征,就是主权国家。

11、这对于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主权是至关重要的;

12、我们尊重你们的主权,以及你们为自己的国家做出的重大牺牲。

13、如果你是一个类似美国、英国,或日本那样的国家,可以货币化自身的财政赤字,那么,你将不会发生主权债务问题,取而代之的是稀释公债价值的高通货膨胀。

14、希腊是首先将出现主权债务违约的国家。

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篇3

一、高效课堂的特征

1.还学生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传统课堂上,教师是课堂和知识的绝对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学习,自然不可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何谈学习的主动性。“先学后导,精讲多练”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泼有序

高效课堂绝不是一言堂,而应是群言堂。教师要放手,要从“台前”转到“幕后”,从“牵牛”式变为“放马”式,从讲坛的“霸主”转变成“学长”,转变成启发者、引导者。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参与的最好办法就是合作学习与精讲多练的学习方式。

3.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应对问题机敏智慧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也体现在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是否灵活多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反映出教师的不求创新、思维僵化、教学倦怠,只会给学生带来学习的疲劳、效率的降低。如果不断改进方法,不仅学生感到新鲜,教师也会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这就是常教常新的奥秘。让课堂教学始终充满创新的意识,课堂的效果自然就会提高。

4.学生全员参与,关注个体差异

课堂上,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多关心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尝试着鼓励他们勇敢表述自己的意见,对他们的回答要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自己既不是同学的陪衬,也不是教师遗忘的对象。“我参与,我进步,我快乐”的意识一旦在心中扎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将会被极大地激发,成绩也会在不断的巩固和夯实中得到提高。

二、高效课堂应避免的误区

1.课堂内容容量大就是高效

高效的课堂当然要追求效率,而关键是教师设计的大容量问题是不是被学生掌握了。

先学后导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很多教师现在正在用的。通过先学后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先学—后导”提供课堂时空。树立先学后导理念,要以“学”为中心去预设,主要解决学什么、怎样学的问题。

2.课堂提问密度大就是高效

提问不等于解决问题,关键是看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否找到了学生的困惑点,是否有助于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否则满堂开花式的提问,只能营造一种虚假的“繁荣”,完全背离了高效课堂的宗旨。要提问中下水平的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暴露疑难问题。

3.课堂进行讨论探究就是高效

自主、讨论、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但是,讨论探究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必须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如果讨论探究搞成了表演,那就不仅无效,而且有害了。

4.课堂进行当堂训练就是高效

知识讲授完毕后进行必要的当堂训练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但不是评判课堂是否高效的依据。高效的当堂训练是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不搞死记硬背;训练的形式要如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地、快节奏地完成。否则,随意的讲讲练练也不过是一种过场而已。

5.课堂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高效

多媒体辅助教学无疑对教学有促进作用,对调动学生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它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形式而非内容。试想,数学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定理、推导公式的过程被多媒体课件完整呈现,数学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又将体现在哪里?辅助而非替代,高效而非包办,更不是形式。

三、高效课堂的实施策略

1.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从他们的兴趣和愿望出发,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教师要平等地参与学生的活动,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一起设计方案,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给学生以启发、诱导,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2.实施“三低两重”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实施“三低两重”的教学策略,即教学的起点要低、坡度要低、难度要低,教学过程中既要重基础,更要重落实。教师课堂教学要具有针对性,要适当减小梯度,实现让大多数学生听得懂、跟得上、学得会的基本目标,这是提高学生知识到能力转化的关键。

3.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

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留给学生三个“等待时”。即: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的时间供学生读书、思考,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急着指定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听学生说完,不随便插话,但可以用眼神、提示语进行指导和鼓励;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也要等待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回味、反思,等没有学生发言了才能评价学生的回答或提出下一个问题。

4.作业改革与学科作业量的协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保证

学习主权论文 篇4

在省内外诸多的草根探索中, 长兴县实验初中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在琳琅满目的学案别名 (导学案、导学稿、讲学稿、预习单、任务单等) 中, 长兴县实验初中的提法是“助学单”。此中鲜明地体现了他们对此的价值认识, 同时也反映了他们所期待的运用方式。

2011年3月, 我们曾深入长兴县实验初中调研, 以了解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轨迹与现实, 分析学校教学改革的路径与特点。其中不乏有许多启示之处, 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长兴县实验初中自2003年建校以来, 滚动开展了三项教学改革课题。

第一项课题是“运用尝试教学提高课堂效率的研究”。他们重视学生的“课前学习与自主学习”, 并发现“先练后讲、尝试学习”相对来说更适用于理科学习。

第二项课题是“新课程理念下互助式课堂学习策略的研究”。当时的切入点是探索“互助式学习”, 推动合作学习。不过, 这一阶段的重要成果应该是对“问题前置”的认识及其设计与运用, 这也为推行学案导学作了铺垫。

第三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助学单”为载体的备课研究。他们提出了“三助” (自助、互助、扶助) 、“三审” (对助学单三次审核) 、“三备” (备通用性、备独创性、备示范性) 、“三式” (引导助学、开放助学、训练助学) 等操作性的规定与要求, 并透过这些操作细节, 提炼出颇有思想穿透力的“三观”:“教学平衡观”的实质是教学相长;“关注过程观”体现了“把折叠的课堂展开来”的想法, 这将为课堂改革“暴露”更多有操作意义的切入点;“全面效益观”则是对评价环境的挑战, 是课堂改革持续推进的未雨绸缪。因为有“三观”的理解与坚持, 长兴县实验初中的教学改革便不只是教学技法的改进, 而可能是学习机制的进步。

下面笔者试对作为“全程助学法”核心内容的“助学单”作一分析。

一、“助学单”的学习意义

“助学单”的运用, 源于我们对教与学关系的反思、源于我们对国内典型教学改革成果的辩证借鉴, 其核心是克服重教轻学, 把支持学作为教的出发点。其学习意义主要有:

(一) “助学单”是学习设计的一种呈现

过去教师常提的教学设计, 更多的是教的设计。而“助学单”反映的则是学生学习活动与学习任务的设计, 而非教师的课堂台词。它比原来的教案更靠近学的方面, 更多地体现学的立场。我们姑且称此为“学习设计”。它为教师们研讨完善教学设计提供新的介质, 并能与课堂学习活动相“映射”。

(二) “助学单”的任务是搭设“思维的台阶”

“助学单”的主要部分是教师提示学生课前思考或回答的问题。其实质不是提前作业, 而是突破学习难点的“思维的台阶”。其关键在于启发思考, 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地预习”, 而非简单的、以练习检验学生是否知会。当前, 只提简单意义的预习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重视预习是否“有意义”。这可能就是有效课堂的重要瓶颈。

(三) “助学单”是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介质

没有参与就没有学习。“助学单”在一定程度上, 将浅参与的“听”, 变为深度参与的思考和经历;将学生跟随教师的接受式学习, 变为学生有一定步调控制权的自主学习。这对于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意义重大。

(四) “助学单”是促进学生学习生成的学习支架

“助学单”一般都有课前学习、课中学习与课后学习等部分。它除了引导学生思考与理解外, 还应帮助学生记录学习进展的轨迹和学习过程的生成。这是学生学习收获的体现。

(五) “助学单”是开展学习方法指导的一种载体

实际上, 教师提出的预习要求常常包含了体现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助学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逐渐将这些方法变成习惯。当然, “助学单”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而进行区别化的学习方法提示。

二、改进“助学单”的若干建议

在今天变革课堂教学的努力中, “助学单”应该只是其中的一个操作因子。不过, 其研制与运用却可能是影响还“教”于“学”的关键。如何更好地体现“助学单”的学习意义, 以下建议可供参考。

(一) 要克服“学案练习化”的倾向

“助学单”所支持的是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思考, 而不是操练。但目前在使用的大量学案, 以知识点为线索的练习堆积还比较严重。因而, 课前做学案、课上对答案的现象还颇为普遍, 不少学生停留在浅层练习, 甚至“有练习无学习”的状态。这也是学案导学被一些专业人士诟病的原因。编制“助学单”能否超越一般的练习, 并以学习要点的理解为纲是其中的关键。

(二) 要立足于整体设计与“全程助学”

不少学校将学案定位于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材料。但长兴县实验初中却强调课前、课中、课后学习的整体设计, 将“助学单”作为全程助学的材料, 这是有道理的。如他们的科学“助学单”的主要栏目有:“目标与学法提示”“课前尝试”“课堂学习”“随堂练习”“课后整理”“课后作业”“勇于挑战”等。这相当于某一学习单元的全程支架。当然这种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特别是“课堂学习”与“随堂练习”, 常常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三) 要注意“课前尝试”与“课堂学习”的内在配合

“课前尝试”不能只为“导入”服务, 它应该是为课堂学习作经验与思考的铺垫, 是将学习点拆解成若干思考的台阶以暴露学生思考的过程, 是课堂上难以组织的学习活动的分散开展, 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学解决的问题。它的内在线索应与“课堂学习”相配合, 以为支持“课堂学习”作必要和可能的准备。

(四) 要尊重学科特点, 防止统一模板与划一的操作模式

对于不同学科、同一学科中的不同学习内容, 学习设计应该各有特点。但这是目前相对忽视的。这也是当前推广学案导学中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语文、英语的学习就应该与数学、科学不同, 甚至“助学单”的栏目设置都应有所变化。关键是栏目功能要明确, 结构要简明。在具体栏目中, 应注意体现学科特点的学习方式的说明, 而不能仅仅呈现为填空与简答。譬如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还有实验、思考、猜想、比较 (填表) 、讨论等。在“助学单”提出任务要求时, 应作简要说明, 让学生以更准确的方式开展学习活动。

(五) 要合理地为学生解答、记录与整理留空

与教科书传递信息与结论不同, “助学单”更像是一种促进生成的工具。教师设置了许多留待学生钻研后补充的空白, 让学生在完成这些补白的过程中悄悄拾级而上。除了我们通常熟悉的解答式问题外, “助学单”中还应该设置一些记录性的空白, 以有利于学生及时保留重要的课堂生成。还有一类空白是整理性的空白, 以帮助学生在后续进行的及时复习中进行梳理与提炼, 包括一些题型分类与变式注释等。这些记录可能是将来的复习资料。

(六) 要处理好“助学单”与教材、作业本和教案的关系

“助学单”的本质是教材与作业本的“学习化设计”。如果没有新的学习设计, 那就没有必要重新编制, 只要用好教材即可。今天不少学校通过集体备课, 形成统一学案, 或者引进其他地区或学校的现成学案, 是不足取的。因为“助学单”的价值在于教师钻研课标与教材, 开展“有意义预习”的研究, 并进行学习设计的过程。集体备课可以是一种帮助, 但不可以是一种替代。当然“助学单”也不同于教案, 它应该是无须提示学生就能读懂的文本。但今天有一种“学案成人化”的倾向, 许多生涩的、多余的成人词汇充斥“跳跃”其中。这是应该注意克服的。

另外, 编制“助学单”后, 是否还需要编制教案呢?我们认为, 引入“助学单”, 不能增加教师的负担, 它应该是教师备课的载体。不过对于有些教师来说, 可以在学案基础上, 追加必要的教师使用说明。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把握能力。

论互相尊重主权原则 篇5

互相尊重主权原则,即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法重要的原则,是当代国际法律关系的基础。互相尊重主权原则意味着相互尊重各国主权地位的政治原则和法律原则;意味着一国有尊重和承认他国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任何国家一律平等,相互独立,有彼此尊重的权利和义务;意味着一个国家在完全不受外来干扰,威胁,恐吓,破坏下,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以独立的国格与世界各国交往,独立处理解决一切内外事务的权力和权利;意味着各国平等,即使一个强大的国家也并不具备控制弱小国家的权利,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意味着国家存在发展的自由,意味着一国的自由同时是另一国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有效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主权,独立,平等,自由密切相关,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弱小国家在国家主权问题上对国际法,国际社会强烈呼吁的同时,一些霸权国家却以主权有限或者某种借口来破坏国际契约对主权的规定性,由此引发的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可见,国际社会的法律政治关系和谐发展的前提即在于尊重各国主权。

二. 互相尊重主权原则的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围绕着互相尊重主权原则,需要说明以下几个问题:

1.主权与领土的关系

冷战后出现的民族冲突,领土争端和地区性冲突,使得领土主权的问题更加敏感。

依照现代国际法学的通常观念,国家领土是指处于国家支配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包括地下及上空。换句话说,国家领土就是国家行使主权的空间。[7]领土主权不可侵犯原则是国际法的重要原则,《联合国宪章》规定:“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使用威胁或武力,……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尽管理论上如此规定,但实际上领土主权原则被改变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使国家领土的不可侵犯性遭到破坏。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弱小国家领土主权被践踏就是一个事实,不仅战争期间,甚至在和平年代,国家领土被占领也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国际法国际条约对国家领土也设有一些限制,比如领土主权问题的“共管”,“租借”还有“国际地役”问题。90年代以来伊拉克的“禁飞区”就是对领土主权的不可分割的挑战。领土的争端,归根到底,其实就是主权的争端,中东地区的领土冲突,中国与日本关于钓鱼岛归属之争,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于南沙群岛问题的争论,其实都是主权问题。

领土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存在的特定前提,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但是,在国际现实中,我们却经常可以看到弱小国家在维持领土原则问题上的诸多无奈,领土被侵犯时有发生,甚至有人认为,国家领土主权的不可侵犯只是一种理论的梦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重视这一原则,只有如此,才能切实履行国家主权原则,才能保障正常的国际秩序。

2.主权与人权

二战结束以来,人权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联合国以“促进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作为其基本宗旨之一。冷战期间,西方国家推行“人权外交”,当今世界,东西方国家关于人权与主权问题的论战仍在激烈进行。

在人权保护的措施和方法上,西方社会强调,由于人权原则已经载入《联合国宪章》承认已向国际法原则,因而人权问题便不再是以国内管辖的问题,应当以国际社会的名义处理和关切人权问题,但广大落后国家担心因此会是西方国家以人权问题为突破口,再次重回近代西方社会的殖民时代,而不断拒绝和反对西方人的主张。

人权高于主权的人说:“我们并非随意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也并非否定所有国家的`主权,但“当一个国家的政府实行残暴统治,践踏人权时”,这个国家的主权也就失去了“道义上的支持”“文明国际社会不能对这种政权袖手旁观”,外部干涉就有了“人道主义的依据”。[8]于是,美国打伊拉克就有了冠冕堂皇的借口,美国说是为了对恐怖主义进行打击,是为了推进民主的进程,为此,可以牺牲被干涉国的主权,可以依照他自己的意识形态来改造伊拉克,推翻萨达姆,造成无辜民众的伤亡。为了干涉中国的内政,以人权为借口来对中国的内政问题指手画脚,而这一切,都严重动摇了互相尊重主权原则,挑战和动摇了国际法。

关于人权和主权的关系,联合国前任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说:“在人权问题上,不仅不需要新的理论,而且新的理论可能破坏现有的了解。”“侵犯人权显然会危及和平,而漠视国家主权则一定会真正造成混乱。在维护人权问题时必须尽量谨慎,以免保护人权被用来侵犯各国基本管辖权和破坏各国主权的跳板。”[9]

实际上,人权之争并不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争的实质,其背后真正的动机在与西方国家基于自身的利益,即与控制相关国家的命运,推行人权政策,干涉别国内政。人权问题的冲突,实际上是主权问题的冲突,而这更显得互相尊重主权原则的重要性。

3.互相尊重主权原则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关系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一项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更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核心,其第一项原则是互相尊重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将一国主权的客观存在前提领土完整单独提出来,表明了

学习主权论文 篇6

因此我对自己的课堂进行大胆改革,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一节年级的研究课上,我执教“反比例的意义”时就做了一种积极的尝试和探索,按照新课改理念,最大限度为学生拓宽探究学习的空间,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我为了防止问题提得过“瘦”过“小”,思路过于狭窄,学生容易读懂学会,但没有问题,没有矛盾,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在例题的表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表格:

例题表格:

增加的表格(1):

增加的表格(2):

我让学生先自学,结合课本例题合作自主探究几个表中相关联的两个量的关系。结果,学生在汇报交流时,一改平时的安静,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前两个表格中的数量关系,学生在例题的指引下没有任何争议,说明对正反比例的意义已能基本区分,但当分析到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的关系表格时,大家开始争论起来。

生1:剩下的路程随着已行路程的扩大而缩小,随着已行路程的缩小而扩大,但它们的乘积不一定,和前两个表格中两个量的关系不一样。

生2:已行路程+剩下路程=总路程(一定),和一定到底是什么关系?

生3:当两个相关联的量的比值(商)一定时,它们成正比例关系;当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第三个表格中,只是已行路程和剩下路程的和不变(一定),这两个相关联的量既不是商一定,也不是积一定,所以我认为它们既不是正比例关系,也不是反比例关系。(全班掌声响起)

生3的发言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认可,学生在辨中思,辨中悟,辨中懂,最后通过对比大家达成共识,反比例的意义迎刃而解,课堂进入小高潮。我尝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发言的甜滋味,在随后的练习中设计了这样一道拓展题:“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先写在本子上再集体交流。”学生争先恐后举出了许多的例子,其中“正方形的边长×边长=面积(一定),边长和边长成反比例。”引起了争论,我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引发问题:“你的理由呢?”学生解释说:“因为边长乘边长的积一定,所以边长和边长成反比例关系。”面对如此答案,有的学生赞许、有的学生摇头……一名学生突然站起来说:“不对,边长不会随着边长的扩大而缩小,这是一种量!”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恍然大悟:“对呀!它们不是相关联的两种量,尽管它们的积一定,但不成反比例关系。”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当学生举出“发芽种子数一定时,实验种子数和发芽率成反比例关系”时,我顿时愣了,课前没有想过学生会举这例子,于是问学生:“你们同意么?”结果学生异口同声:“同意同意!”我盯着关系式,放慢语速说:“我怎么觉得不对劲呀?”学生依然齐声回答:“没有。”大约20多秒钟后,一个学生说:“我觉得不对,发芽率不会跟随实验种子的增多而缩小。”另一个学生紧跟着说:“对,种子的发芽率是相对不变的!”这时,其他同学才反应过来,明白“实验种子和发芽率不是相关联的量,它们不成反比例关系”。接下来,又有学生举例:“正方形的周长一定时,边长和4成反比例。”……这些例子正是许多教师所面对的疑难题,但是学生却偏偏在这些例子中“七嘴八舌”,把课堂高潮后置,在辩论中升华了认识,矫正了偏差。我在其中把民主、和谐、宽松、自由完全还给学生,充分体现了矛盾、问题从学生中来和到学生中解决的教学理念,发挥学生自由创造的才能,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七嘴八舌”,或许有的教师会认为这是学生自由散漫的举止,但从积极的角度分析,应该说这是学生反应灵敏,有主见、有个性的表现,我们应该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发出不同的声音,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的观念不改变,总让学生困在“填鸭式”的空间里,学生的潜能怎能体现呢?

这样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所带来的是生机勃勃的课堂,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子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独特的自我。我们教师必须以学习者的角色去解读学生,只有了解学生最佳的学习方式,才能找到自己最佳的教学方式。

新一轮的课堂改革,将为我们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平台,让我们为学生开辟更宽的思考与探索的空间,让学生早日走出数学学习的沙丘,尽情享受课堂的生机吧!

学习主权论文 篇7

我们尖草坪区为新课程省级实验区, 走进新课程已有九年历史, 新课程的一些理念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全区发展极不平衡, 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仍然“放”不开, 包办现象时有发生, 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程度非常有限, 致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张扬个性等方面的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 急需发现和提炼出一些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 发挥好专业引领作用。前段时间赴区实验中学, 发现王老师的一节几何课的教学, 很有借鉴推广价值, 她教的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的第一课时, 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现将其教学的主要流程归纳如下。

二、典型案例

首先, 王老师引领学生复习回顾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并导入新课, 板书: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

其次, 安排了系列探索活动, 要求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交流、研讨, 最后小组派代表展示。

任务一:探索四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展示:

方法1.如图1, 任意画一个四边形ABCD, 用量角器测量出每个内角的度数, 发现其内角和∠A+∠B+∠C+∠D=360°。

方法2.如图2, 两个相同的三角板可以拼成四边形, 受其启示, 做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 可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360°。

任务二:探索五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展示:

方法1.如图3, 过点A作五边形ABCDE的对角线AD、AC, 则将其分成了三个三角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540°。

方法2.如图4, 在五边形ABCDE内部任取一点P, 连接PA、PB、PC、PD、PE, 则将其分成五个三角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5-360°=540°。

方法3.如图5, 在五边形ABCDE任一边 (如AB) 上任取一点P, 连接PE、PD、PC, 则将其分成四个三角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180°=540°。

方法4.如图6, 作一条对角线EC, 可将五边形ABCDE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 ∴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60°=540°。

任务三:找规律, 探索n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经过了约10分钟的思考、讨论后展示:

三角形内角和=180°

四边形内角和=180°×2=360°

五边形内角和=180°×3=540°

六边形内角和=180°×4=720°

九边形内角和=180°×7=1260°

十边形内角和=180°×8=1440°

n边形的内角和=180°× (n-2) = (n-2) ×180°。

结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n-2) ×180°。

三、案例分析

上述教学案例, 可以提炼出如下探索性教学模式:任务 (问题) 引领—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研讨—选出代表展示。采用上述案例 (模式) 进行教学, 笔者认为最起码有如下优点:

1. 符合认知规律

王老师从学生已知的基础和经验“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出发, 为学生设计了有明显梯度的系列探索活动, 且任务明确, 遵循了发展心理学“形成有意注意的两个因素: (1) 目的和任务的明确程度; (2) 是否有操作活动”的要求,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 去发现、去归纳。学生在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 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从被动地听讲, 转变到了主动地思考, 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做”事情, 在“做”中经历了知识 (规律) 的发生、发展和发现过程, 获得了知识, 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意识、归纳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2. 教育教学理念先进

从本案例中可以看出, 王老师比较“放”得开, 很好地体现了“相信学生有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和能力”的先进理念, 坚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然后在小组中交流、研讨, 关注每个学生的感受, 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展示自己的发现, 辅之以激励评价, 最大可能地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和尊严感, 增强了自信心。符合心理学家马斯洛关于人的发展层次论学说的高端需求, 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合作而得到成功 (发现了知识、规律) 的喜悦, 发展了学生倾听、共享的品质, 致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得自然, 非常有利于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忠实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3. 学科教育特色明显

学习主权论文 篇8

一“、东圃自主教育”文化基础深厚

1. 沉淀深厚的东圃农耕文化。东圃中学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部, 此地自古为羊城葱茏繁茂之地, 具有悠久的农耕文化历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发展农业, 不辞劳苦。历经时光的积淀,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孕育了自主个性的文化品格, 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陶冶了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暗自契合了其名“东圃”所独具的文化内涵“。东圃”之“东”指方位, 且含旭日东升之意“;圃”指苗圃, 金文形象地描摹了植物在田园中自由自在生长的状态“。圃”恰是这座圃园发展至今独具自然和谐、凸显自我、自主发展品格的写照。

2. 充满活力的科技软件园创新文化。随着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推进, 东圃中学所在的东圃地区正逐步发展为以东部天河城、高德汇等为地标的现代商业文化中心, 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新客家文化等多元文化融合的人文社区, 以高塘现代软件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现代智慧城。商业繁荣带来新的社会需求, 文化融合带来新的观念更新, 高新科技带来新的改革动力。新兴的知识经济文化催生了自主创新、积极争先的现代理念, 这样的背景下, 东圃地区的环境改变促使了人们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3. 历史文化品格与现代创新精神呼唤自主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海纳科技创新理念, 圃园文化和现代创新精神以它深厚的内涵和强大的文化张力, 为东圃中学自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机。

正是根植于东圃如此深厚的农耕文化土壤, 和得力于科技软件园的创新文化, 东圃中学提出了“自主教育”的理念, 始终遵循自然规律, 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以培养学生的自信、自主、自律、自强作为东圃中学课程设置的主导方向, 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我们的根本目标。

同时, 东圃地区的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有了更高的需求, 他们认识到孩子们的学识修养不足、意志力不强、缺少自信心和自主性, 已经难于适应瞬息万变的知识经济时代, 自主创新、积极进取才是真正的出路。

二“、东圃自主教育”社会资源丰富

东圃中学位于天河区, 拥有独特的地域优势, 汇聚了各大顶尖企业、名牌学府、奥体中心的资源力量。首先, 附近的天河软件园内高新科技企业众多, 其中不乏领跑世界的一流企业, 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机制催生了“自主创新”的现代理念, 不仅提升了从业人员的思维品质, 也引领了我们的精神追求。其次, 广州高校密集区内,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与东圃中学都有着密切的交流合作, “思想独立, 学术自由”的大学文化深入人心, 这些丰富的智力资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再者, 东圃地区具有悠久的体育文化传统, 毗邻而居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历年举办的各类大型赛事, 不仅为我们传达了“更高、更快、更强”不断进取的奥林匹克精神, 更塑造了东圃中学学生“自我服务、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志愿服务理念, 有力促进了自主发展的校园文化的形成。

东圃中学地域文化图

三、“东圃自主教育”教 学基础良好

东圃中学 的办学理 念是“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有以下三个层面的含义 :

第一, “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个体, 尊重个体的自主发展, 即“以人的自主发展为本”。高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

第二, “和谐”有两层意义, 首先是环境的和谐, 其次是个体内心的和谐。既要营造好统筹协调的“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形成满足人的成长需求的教育生态系统 ;又要培植好尊重个体自主、增强个体探求自我提升、推动个体自主发展的土壤。

第三, “共进”就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 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 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新时期,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 :培养具有自主个性、创新精神的现代公民。在“以人为本、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引领下, 在新的育人目标的导向下, 东圃中学的办学目标、教学理念、德育理念和校风校训个性鲜明, 校徽、校歌、校服、校旗、校花、校刊、学校规章等都形成了我们特有的文化标识。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软件上为自主教 育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教学基础。

东圃中学现有两个校区, 初中部位于黄村西路东圃广场对面, 高中部坐落在广园东路车陂高架桥侧, 与广东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遥相呼应。学校有设备齐全的功能室, 有装备完善的运动场和体育馆, 有藏书丰富的图书馆, 可供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学科拓展活动, 学校还特别配置了机器人室和科学探究实验室。这些都从硬件上为学校开展自主教育实践提 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四“、东圃自主教育特色课程探索

1. 课程设置与分类实施。根据育人目标, 学校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技能和方法出发, 设置了自主精神课程、自主能力课程和自主发展课程三大课程系列。自主精神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自主能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发展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自主行为。其中, 自主精神课程是基础, 自主能力课程是方法手段, 自主发展课程是行为表现。自主教育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 :一是树立自主精神, 能够有自我认知的观念、自我控制的习惯、自强不息的志向 ;二是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等自主学习方法, 具备“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是学会自主选择, 形成自主发展的追求, 促成自主发展的行动 ;四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人格和创新精神, 为学生今后自我实现打下基础。

三大系列课程则由普修课程和专修课程构成。普修课程面向全体开设, 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专修课程供学生选修, 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通过普修课程和专修课程, 让学生在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中培养自主人格和创新精神。

(1) 普修课程。以培养“自主精神、自主能力”为目标方向, 设计一系列的显性课程, 配合各项隐性课程构建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

第一, 自主精神课程。显性课程有 :《悦纳自我》《我自主我自律》《我自主我自强》等。

隐性课程有 :制度文化, 即“和谐、自主、优质”的教学理念 ; 管理文化, 即学生自主管理体系, 学生在参与学校管理、年级管理, 主持班级管理、社团管理过程中践行着自主教育。

第二, 自主能力课程。显性课程有 :《自主学习》《中学生职业规划》等。

隐性课程有 :课堂文化, 即在国家课程的执行过程中, 东圃中学构建的“一堂一案、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在自主和合作中进行学习。

(2) 专修课程。东圃中学精心开设开发了近五十门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通过聘请专家和安排专任教师进行教学工作, 充分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第三, 自主发展课程。有《中学学生干部修养》、选修II课程等。具体而言, 包含学科拓展类的《红楼梦诗歌鉴赏》《唐诗鉴赏技巧探微》;艺术类的《视唱》《基础乐理》;体育类的《手球》《高考体育指导》;科技类的《机器人》《计算机平面设计基础教程》;综合类的《集邮》《历史手工小制作》等。

课程将结合普修与专修课程三年一贯实施执行。普修类课程又分为专题类和综合实践类。专题类含新生入学教育、高中各学科学法指导、学生选修选课指导、学生文理分科指导、学生志愿填报指导、学生社团管理指导、学生干部培训, 聘请专家或安排专职教师开展讲座。开设《中学生职业规划》《自主学习》等培养自主能力的课程, 安排专职教师进行教学。《我自主我自律》《悦纳自我》《我自主我自强》等德育课程安排班主任在主题班会课进行教学。综合实践类则根据学生相关自选课程, 安排相关教师进行指导, 教学方式以专题讲座、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性学习开展。专修类课程安排专职教师进行教学。课时安排上, 普修类每学年共80课时, 专修类每学年共160课时。

高一年级课程实施 :学生入学, 以快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为主要目标。第一是以专题形式进行学习, 让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高中生活 ;第二是以《悦纳自我》为学习内容, 培养悦纳自我, 提升自信等自主精神 ;第三是以《自主学习》为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开设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发展个性特长, 进行个性发展。

高二年级课程实施 :高二年级的学生易产生分化情况, 以《我自主我自律》学习内容为主, 以《我自主我自强》为辅。一方面提高学生自律意识,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等自主精神, 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保障 ;另一方面强化学生自强不息的自主精神, 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动力。开设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 发展个性特长, 进行个性发展。

高三年级课程实施 :高三是毕业年级, 是全面实现“东圃”目标的年级, 课程上以《中学生职业规划》为主, 强化自主学习的实践, 不断完善自我, 规划自已的人生, 真正实现《东圃自主教育》课程的目标。

同时, 课程实施后有相应的课程评价。即表现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主要采用档案袋法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例如 :《我自主我自律》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评, 定量为主, 自律方面通过扣分来进行, 自主管理则通过加分进行鼓励 ;还借助档案袋法、家校合评来进行定性评价。《中学生职业规划》的评价方式侧重于自主选择方面, 考试和考核相结合。

2. 课程实施的资源要素。三大系列课程的实施已拥有丰富的文本资源和人力资源。

根据“东圃自主教育”课程目标, 东圃中学已开发的普修课程有 :《悦纳自我》《我自主我自律》《我自主我自强》和《自主学习》等。专修课程有 :《中学学生干部修养》等。另还选用了《中学生职业规划》 ( 作者 : 吴志兰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10年4月1日出版) 作为自主选择模块方向的教学内容。此外还有大量的专修选修教材。再加上东圃中学图书馆馆藏书 丰富, 能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自主学习提供有效的文献资料 ;电子阅览室的电脑设备与市教科网网络接入能满足学生网上查阅资料的需要。

为保障课程的实施, 学校成立了“东圃自主教育”高中特色课程领导小组。学校领导任组长, 成员由科组长组成。此外, 东圃中学还借助系列地域资源组建了强大的自主教育课程教学团队。

此外, 特色课程的开发还获得了大学和社会机构的大力支持, 并签订了相关协议。其中, 广州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基地还以东圃中学为基地, 针对“东圃自主教育”课程的开展进行学生学习心理变化的研究工作。他们认为东圃中学 “东圃自主教育”特色课程有助于培养自信、自主、自律、自强的现代中学生, 与高校的选才标准和培养目标是一致的, 为高中学校和高校衔接做了有益的尝试 ;与天河软件园管委会也进行了课程共建, 为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发展寻求技术支持。另外, 东圃中学与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广东工业大学商学院进行了沟通, 在学生培养、生源输送等方面签订一系列相关的协议, 为特色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满足学生个性化自主发展的需求,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方向与高校对人才要求的方向基本吻合。完善自主 教育评价体系, 构建自主教育的高效管理模式, 形成一支有名师带头的自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五、“东圃自主教育” 初步成果

学生在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上大有提升, 高考本科上线率完成广州市教育局下达任务的150%, 重点本科完成200%, 进入天河区前三名, 并收获了区总分状元以及理科数学、文科数学、理科综合状元 ;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在各类科技创新大赛、学科竞赛中曾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及省市奖项, 还培养出了空军飞行员、中学生亚运火炬手等稀缺优秀人才。这都是“自主教育”意识从自发走向自觉的良好效果。

六、“东圃自主教育”实践展望

东圃中学自主教育特色课程体系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 我们将继续推动教育课程从零散走向系统, 继续扎实推进自主精神课程、自主能力课程、自主发展课程等三大系列课程。为此, 东圃中学又提出了一系列开发计划。

全面落实高中特色课程建设要求, 利用三至五年时间, 探索和完善目标科学、内容充实、保障有力的“东圃自主教育”课程体系, 开发一批彰显学校文化内涵的自主教育教材、构建多元化的自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高效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 ;打造一批以专家型教师、名师为引领的教学团队 ;形成具有东圃中学特色的自主教育教学模式 ;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精神, 自主能力, 自主发展”等自主人格和创新精神的现代中学生 ;最终推动学校成为特色学校乃至品牌学校。

第一步 :初步构建促进学生发展的《东圃自主教育》课程体系, 开发一批自主教育的课程, 初步探究国家课程的本土化、课程的特色化、德育活动的课程化之路, 探索与高校课程共建和生源衔接之路。初步构建自主教育的评价体系, 探索立足在学校文化上的自主教育的管理模式, 形成自主教育专业教师团队, 探究自主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课程学习, 力争培养具有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学生。

第二步 :继续完善《东圃自主教育》课程体系, 基本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构建自主教育评价体系, 完善自主教育管理模式, 形成一支自主教育专业教学团队, 初步形成自主教育的教学模式, 探索培养学生自主精神和自主能力的高效途径。进一步与高校加强联系, 挖掘高校优势, 定点定向培养, 从课程和学生特质两方面为中学与高校顺利衔接打下基础。通过课程学习, 培养具有自主人格和具备一定创新精神的学生。

学习主权论文 篇9

一、提高对文化及文化主权的重视,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作为当今各国重要的软实力之一,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精神力量, 但又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今天,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在国际政治学中, 对于文化的关注和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经济、政治、文化在国际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很多学者关注文化领域的变迁, “文化主权”的概念就出现于这一时期。谈到主权, 人们往往会想到领土、领海、资源这些实实在在的内容。可是对于一个国家来说, 这些都只是躯体, 文化主权却是她的精神。一个人的身体遭受伤害还可以修复, 精神上的损害是永远难以弥补的。因为文化主权体现着国家的文化个性与品格, 代表国家的文化核心利益, 它与政治主权、经济主权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国家主权整体。“文化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 文化主权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也在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 要求人们不断根据发展变化着的国内、国际形势及国家关系、文化现实, 确定不同时期的文化主权建设重点及主要任务, 使之更好地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与主权服务。”[1]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祖国文化, 提高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二、学习西方的同时, 要注意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近代的许多运动和革命, 一个严重缺陷就是过于迷信西方文化和制度, 也就是崇洋媚外, 这从某种意义上助长了欧美文化中心主义的蔓延和扩张。在今天, 西方国家更是把文化霸权作为一种可以操作的政治资源, 有意识、有目的地将其作为实现国家利益的一种特殊工具予以运用, 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战略去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并且, 在全球化背景下, 他们为了维护现存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使用文化霸权来进行干涉的做法可能会越来越频繁,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本土文化正受到压抑, 失去“活性”, 处于被西方文化吞噬的危险境地。

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每一种文化都是当地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 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结果。诚然我们要学习西方, 但并不是要放弃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基, 陷入到民族虚无主义、全盘西化之中。今天我们担忧文化主权的丧失, 并非杞人忧天,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曾指出:“信息革命全球化的结果, 是以牺牲地球生活的丰富性来换取人类精神的解放……现在, 我们必须找到有助于本土文化幸存和繁荣的办法。”[2]

因此, 在全球化过程中, 抵制西方国家的“文化吞噬”, 维护文化主权将是我们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随着中国的崛起, 以及中国特色的意识形态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持, 中国已经成为西方世界推行文化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的巨大阻力, 也正因如此, 中国被西方世界推到攻击和遏制的风口浪尖。中国在进一步向世界开放的条件下, 如何在融入现代世界体系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本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 自然成为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中国以及所有第三世界广大国家都应该思考并始终捍卫自己的文化主权, 如果任由西方世界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单一化, 那将是人类文明的灾难。

三、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出现的争议使维护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会受到一些冲击, “如传统的‘道德至上’观念受到市场经济功利主义冲击, 传统的‘中庸之道’受到竞争观念的冲击, 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受到西方文化‘贫富差异’的冲击, 以及传统文化中的‘节俭观念’受到西方新消费观的冲击, 与市场经济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本意相悖”[3], 这使得今天一些年轻人对中华传统文化不屑一顾, 而醉心于学习西方。于是我们看到麦当劳、肯德基等饮食文化, 网络游戏、动漫, 国外影视作品等休闲文化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

而与此同时, 我们也看到咄咄逼人的邻国对中华文化的觊觎, 它们抢注汉服、中医、端午。在07年曾引起巨大争论的, 是一则题为“中国神话源自韩国”的消息, 这进而在网上引出“韩大学教授称孔子西施李时珍是韩国人”的言论。虽然这些新闻不断出现又被不断否定, 但它提醒了我们:一些有着共同文化因子的国家在对同质文化的认同上已经出现了争议, 这使得我们重视和维护本国文化主权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 在韩国某些人大肆渲染中医、针炙来自于韩国, 混淆视听, 以至于世卫组织不得不就韩国针灸成国际标准言论向中国致歉, 而在这一年中国正出现着大规模的要求“废除中医”的网上签名。———这样的对比令我们深深感叹一些中国民众,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淡漠, 对国家文化主权的忽视。因此, 一些来自民俗、法律、互联网界的专家指出, 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提前、全面的保护, 以防遭遇流失危机。在全球化浪潮中, 中国只有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 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 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在汲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保持自身应有的特色, 并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四、采取切实有效的行动,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保持民族性, 体现时代性……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对此, 我们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一) 实施走出去战略

我们要走出国门, 主动参与国际文化交流, 让中华文化通过学术交流、文化产品贸易、文艺展演等形式走出国门, 与全球文化境外对话, 扩大影响力;加快在海外建立以传播中国文化为目的的文化实体, 如建立电台电视台、创办报纸杂志、建造学校及中国城等, 实现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无距离宣传, 决胜境外。同时, 争取在我国建立各种国际文化组织、中心、论坛, 承担文化大国的责任, 履行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应有的责任、义务, 维护并推行我们的价值观、审美观;建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体系, 强化对优秀遗产的国际性保护与利用, 增强文化自信力、自豪感、自尊心。

(二) 加大请进来力度

我们要吸引留学、就业、旅游、学术研究、文化产业投资等方面的人员来华学习、考察、开发中国文化及其资源, 培育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最大限度地缩小国际文化反华、排华活动的空间。但是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对外文化交流政策、法规, 牢牢把握文化引进的主动权, 严禁腐朽文化、庸俗文化、殖民文化入境, 加强对外来文化经营活动和文化产品的管理。

(三) 培养当代大学生对文化主权意识的认同感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和主要建设者, 他们的思想和心态, 他们对文化的需求和对国家利益的认同, 将直接决定这个国家的前途和方向。关注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主权意识, 树立国家利益观念将是一个非常重要和艰巨的任务, 但又是我们的必由之路。“学校教育应承担起向大学生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阐释民族文化精神、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的使命;应提高大学生对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担当起传承和重建中国传统文化及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任务。”[4]学校教育应该坚持核心价值观与审美观, 继承与固守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遗产, 发展符合国家利益的主流文化, 抗拒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 粉碎他们和平演变的战略。

总之, 重视国家文化主权, 重塑国家文化主权意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我们必须有重点、有规划、有措施, 争取主动, 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 吸纳又排斥、融合又斗争、渗透又抵御的历史条件下, 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思想领域的指导地位,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加强网络建设, 恪守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基本品质, 在建设中维护和发展国家文化主权, 使中华民族在21世纪实现伟大振兴, 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白庚胜.进一步加强国家文化主权建设[J].西北民族研究, 2006 (1) .

[2]花建.软权利之争: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化潮流[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 .

[3]郑文静.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输出战略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影响[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6 (2) .

[4]石中英.学校教育与国家文化安全[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11) .

[5]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

学习主权论文 篇10

目前, 学者多从信用评级指标选择、影响因素、模型构建等方面研究国家信用风险。缺乏对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关系的研究。本文在目前研究的基础上, 运用反身性原理和危机加强论论证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三者逻辑关系。

二、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 (1) 定义

国家信用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发生由国家控制而非私人企业控制的风险事件造成的损失。

主权信用评级 (又称主权评级) , 即评级机构依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对主权机构政治、经济和信用等进行测量和排名, 给出一定级别。

主权债务危机是指一国无力偿还以本国主权为担保的债务。

(2) 三者关系一般论证

主权信用评级与国家信用风险具有相关性, 主权评级预测国家未来信用风险, 而未来风险, 今天人们一无所知, 评级只能给出各国信用风险的相对测量。主权债务危机表现为一国对其主权债务违约, 主权信用评级反映一国主权债务违约可能性。

1. 主权信用评级对主权债务危机的预测性

评级机构发布的主权信用评级信息应致力于预测各国可能发生的债务危机, 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主权信用评级在预测各国债务危机时的效果并不明显。

2. 主权信用评级的滥用诱发危机

由于评级的不透明性, 缺乏应有的独立、公正、客观与科学性, 不仅难以及时、准确地发挥预警功能, 相反时常加剧金融市场的动荡。

3. 主权信用评级的滞后性及危机加强论 (1) 主权信用评级的滞后性

主权评级具有滞后性,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酝酿之时, 评级公司未能发出任何警告, 等到危机爆发后, 才慌张应对, 降级过激, 加剧市场恐慌。

(2) 危机加强论

如果主权评级有市场影响力, 却滞后而不是领先金融市场, 那么, 在高峰期调高评级会加强乐观预期, 刺激私人资本过度流动。在低谷期, 调低评级增加投资者恐慌, 驱使资本外流和主权利差上升, 加剧投资者行为的羊群效应。

2009年12月中旬爆发的希腊债务危机正是从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开始。在希腊债务危机逐步升级并演变成欧洲债务危机过程中, 评级机构不负责任地下调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级别, 加剧金融市场动荡和不安情绪。

三、反身性原理论证三者关系

主权评级预估国家信用风险, 主权债务危机是国家信用风险的实现, 主权评级对危机有加强效应, 有时是危机的直接诱因。评级降低预估危险增加, 危机预期加强。用反身性原理说明, 评级影响人们的预期 (认识) , 预期影响情境, 情境又影响评级, 这是一个动态的循环。预期 (认识) 的实现, 其实不是未来现象证实了现在的预期, 而是预期导致了预期在未来的实现。用x代表评级, y代表人们预期 (认识) , z代表情境, 即评级所依赖的国家政治、经济状况等。用公式表示如下:

y=f (x) 评级影响预期;x=φ (z) 情境影响评级;z=φ (y) 预期影响情境。

所以, y=f[φ (φ (y) ) ]z=φ[f (φ (z) ) ]

总之, 主权信用评级影响人们对国家信用风险 (或主权债务危机) 的认识, 而评级往往是建立在综合考虑一国经济结构、政策稳定性、突发政治事件等多种情境因素的基础上, 而人们对风险 (或危机) 的认识又会反过来影响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境。这样的循环影响不会有最终的均衡, 只有永无止期的变化过程。

四、总结

本文重点分析国家信用风险、主权债务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结论是:无风险无评级, 国家信用风险的存在需要主权评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主权评级影响人们的预期, 未来风险的实现、危机的产生不是预期被证实, 相反正是预期导致了预期的实现。因为, 评级准确性影响评级的权威性, 其实评级本就是一个预测, 无论其是否正确, 只要市场认为其正确, 就会产生预期的结果。而国家信用风险, 关键是一个“信与不信”的问题, 而不能也难以确认“可信与不可信”的问题。所以, 本文列举近年来金融危机的实例论证评级难以预测危机, 有时甚至是诱发危机的罪魁祸首, 其滞后性往往对危机有“加强效应”。最后本文尝试用“反身性理论”分析论证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只是论证目前有些简略, 有待进一步改进。

摘要:本文运用反身性原理分析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与主权债务危机逻辑关系。评估国家信用风险需要主权信用评级, 主权信用评级不能预测主权债务危机, 现实是评级的突然下调常是债务危机的直接诱因, 或是其滞后性导致危机的加强。

关键词:国家信用风险,主权信用评级,主权债务危机

参考文献

[1]康英, 薛惠锋.国家信用风险评估模型[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09 (8) 第29卷第四期[1]康英, 薛惠锋.国家信用风险评估模型[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09 (8) 第29卷第四期

[2]周宝义, 李政丹.主权信用评级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融资[J].中国金融, 2002 (06) [2]周宝义, 李政丹.主权信用评级与发展中国家国际融资[J].中国金融, 2002 (06)

“主权在民”泛谈 篇11

在反对封建制度,挑战王权的过程中,产生出对国家进行新的设计和控制的必要,于是作为表达国家统治权对内具有最高性、对外具有独立性的“主权”慨念应运而生。当时,人们最为关心的是一国的主权归谁所有。以洛克、卢梭为代表的民主思想家破天荒提出了“主权在民”的理论,该理论的逻辑是:处于一定地域,在自然和自由状态下生活着的个人,为了自己的生存,通过社会契约自愿组合起来,这种社会组织就是国家;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所有的个人)的委托,因此人民才是真正的主权者。

怎样才能真正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如何通过民主方式使国家组织起来,运转起来。最为实际的问题是,如何防止国家活动侵犯民主,特别是侵犯公民权利。从各国宪政的实践分析,用民主和法制控制国家的基本点主要有:

通过直接民主方式制定和修改宪法,确立宪法在社会生活中的最高权威。民主理念的基石是人的权利,不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国家是实现人权的手段,国家权力的存在以满足人权保障的需要为限。怎样才能使作为目的的人权与作为手段的国家相统一呢?最为重要的问题是要使每个人的意志都能平等得到表达,不允许国家为执政者或少数人的利益行使权力。为此人们创造了集中表达人权保障与国家权力行使关系的宪法规范。通过宪法把人权转化为公民基本权利,这样就使得人权与法律平等融为一体,从而也使得人权保障与法律约束不可分离,在用法律限制特权的同时,把法律统治也推向权威化。这样一来,宪法不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了对人权的直接保障性,而且在法律体系中具有了最高效力性。正是因为宪法所具有的这种性质,所以一些国家对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采取全民讨论、全民投票的直接民主形式。这样做,一来可以使每一方面的利益都得到平等表达,从而使其国家主权者的地位得以平等体现,另一方面可以树立宪法的绝对权威,实现法律统治。

以间接民主方式组成代表会议,形成权力机构,直接掌握立法权,并组织和监督其他国家机关实施法律。就一般的逻辑推理而言,每个人都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管理,就实现了“主权在民”。然而,这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做到的。首先,当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还不发达,劳动还是谋生的第一手段,个人不可能抽出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从事政治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其次,在一个国家,特别是较大的国家,把一切政治、经济、文化管理问题全部直接交由公众决策或处理,既无效率,也无切实可行的方式和方法。另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包括社会管理在内的人的一切活动越来越趋向专业化,一个人想从事一切涉及到他自己的利益的活动成为不可能。因此代表制不可避免地與“主权在民”原则联系在了一起。代表制是间接民主的典型形式,公民通过选举,产生出自己的代表,由这些代表去专门从事国家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代表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自己的代表。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系统,通过会议形式展开活动。在公民意志至上,法律表现民主,依法治国思想观念的指导下,代表会议往往直接执掌立法权,通过立法把人民的意志外化为法律。可见,代表和代表会议制度是宪政的根本形式,是落实“主权在民”,实现法制的基本通道。因此被称之为基本政治制度,即政体。

通过宪法对国家权力进行划分,使各种权力相互制衡,保证国家权力按民主要求运作,保障公民权利不受国家权力的侵犯,使国家活动始终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任何国家权力最终都是要由具体的人来执掌的,基于历史的教训,人们形成了宁可信于法,不可信于人的信条。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佛逊明确指出:“信赖,在任何场所都是专制之父。自由的政府,不是以信赖,而是以猜疑为基础建立的。我们用制约性的宪法约束受托于权力的人们,这不是出自信赖,而是来自猜疑。……因此,在权力问题上,不是倾听对人的信赖,而是需要用宪法之锁加以约束,以防止其行为不端。”这段话充分表达了立宪主义的实质就是要通过法律来限制国家权力的行使,以实现“主权在民”的理想。另外,面对强大的国家权力,公民权利往往处于很容易被侵犯的状态,国家在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时打折扣,个人也往往无能为力,所以必须防止国家权力的滥用。为此,孟德斯鸠设计了著名的“为了不让权力得以滥用,必须制定以权力抑制权力的社会形态”的宪政方案。现代以来,各国宪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根据对法制作用的不同,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执法权和司法权等,并组织起不同的机构分别加以实施,使各种国家权力之间围绕着实现“主权在民”,保障公民权利,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上大体相似。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表示,要对“政府和公民关系”进行“理顺”。该如何“理”才会“顺”?如何才能修补社会结构的裂痕?学者石勇先生认为,关键的一点是,必须回到“公民权利与政府义务”的逻辑原点。人们在成立政府时,以宪法或其它法律法规约定了公民权利和政府回应、尊重这些公民权利的各种政治义务,成为人民同意政府治理的政治契约。政府对这些政治义务的履行,乃是一种政治德性,表明是讲道德的。

论主权债务危机 篇12

关键词:主权债务危机,原因,条件,路径,新特点,应对措施治理

无论2009年的冰岛、迪拜还是2010年的希腊, 这些一度渴望通过主权债务担保来加快本国发展的难兄难弟们, 还是在此轮世界经济衰退中摇摇欲坠。实际上, 还有大量的发展中国家在高债务风险中风雨飘摇。主权债务危机的频繁发生当然首先要怪世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得原本良好的发展预期变得不确定;其次要怪主权国家对经济全球化和发达国家承诺的过分依赖;最后要怪的是自身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足以抵御风险。主权债务危机首先是债务危机, 就是在资金借贷链条中某个环节的借款人不能按时还得起钱, 而在主权债务危机中的借款人则是主权政府。主权政府的信用水平应该是最高的, 因此主权债务的规模也容易很大。尽管发生债务危机后, 主权政府的回旋余地也较大, 但还是会对市场信心造成毁灭性破坏, 引起本国和相关经济体的经济震荡。这一轮世界金融危机让许多主权财政捉襟见肘, 一方面是前期较好的发展预期驱使主权债务增加以把握好本民族发展机遇, 另一方面是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使主权债务在短期内迅速增加。而经济衰退使主权政府的还款能力持续降低, 随着时间的推移, 谁的负债率较低, 或者谁的经济受危机影响程度较小, 或者谁的经济复苏较快, 那么谁更有可能承受主权债务危机压力。

一、主权债务危机发生的原因分析

主权债务危机在战后的发生已经屡见不鲜, 从依靠美国的拉美经济到依靠日本的东南亚经济都有过类似经历, 而且危机的发生过程也大致相同:大量举债——产业转移——产业泡沫——金融泡沫——突发事件——金融危机——产业萎缩——财政赤字——偿债困难。这是后发劣势导致的经济发展悖论呢, 还是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引起的正常迂回发展呢?巴菲特说:“只有当潮水退去的时候, 才知道是谁在裸泳。”经历这一轮世界经济萧条的洗礼之后, 我们看到的是欧洲。欧盟成立之时, 大多数中东欧国家喜不自禁, 纷纷在政治上追随西方, 成立的主权政府依靠发达国家的恩惠和承诺大量举债发展本国经济。显然, 这种资金和贸易的便利性远远超过了任何欧盟之外的发展中国家。然而,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 中东欧国家承接了来自于西欧国家以至美国的落后产能, 这些已经被发达国家淘汰的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形成了各式各样的经济泡沫。这些泡沫在西方发达金融体系的支撑下越吹越大, 直到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这种金融幻境破灭, 中东欧国家经济终究受到了莫大伤害。国内产值迅速下降, 资金链吃紧, 财政赤字庞大, 信用评级下降, 主权债务危机发生。

那么, 主权债务危机究竟怎么发生了, 或者说它为什么会发生?沿着下面的一系列问题或许能找出一些答案来。

1. 政府为什么要借债?

政府融资考虑的是维持财政收支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 财政收支大致平衡, 个别年份出现的财政赤字都会在其他年份通过财政盈余抵平, 这期间发生的国债数量一般不会太大。在经济面临衰退压力或者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时期, 许多国家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的财政扩张去引导扶持产业发展、担保贴息提供信用贷款、补贴竞争性出口商品等, 他们期望一旦积极财政计划成功, 日后通过财政收入盈余实现财政平衡。但是这种期望常常会受到干扰, 一方面, 经济的发展有周期性, 难免会遇到低谷冲击;另一方面, 政府像市场一样都会失灵, 而且在经济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政府永远比不上市场, 在资源配置的过程中政府介入太多容易导致要素配置扭曲, 扼杀经济成长的内在动力。

2. 政府拿什么来还债?

为了获得持续的良好的信用条件, 政府的收入必须具有连贯性和可预测性。连贯性和可预测性的基础是通过合理的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成功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否则宏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偏离过大, 容易导致经济进一步衰退和税收下降, 宏观经济政策欲速则不达, 主权债务危机发生。

3. 政府不能以债还债吗?

债务危机发生的条件是, 资金链条上有一个环节发生当期收入还不起应期债务, 从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 出现债务危机。假如资金链条上每一个主体都能够不断融资的话, 债务危机显然就不会发生了。政府是经济中信用最强的主体, 它的融资成本较小、规模较大而且效率较高, 因此, 政府是最有可能实现不断融资的主体。但是, 情况并非人们想象得那么简单, 政府的融资能量也存在约束条件。如果政府借用内债, 为了债务的顺利兑现, 一般需要自己的中央银行进行配合;中央银行为保证一个宽松的市场流动性必然会增加货币投放。政府的成功融资终究要投入市场的, 如果政府不断地利用这种融资便利性多次、大量发行国债的话, 市场流动性一定会超出合理水平导致通货膨胀。如果政府借用外债, 当然存在约束。外国政府、跨国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可能无限放贷, 一旦本期债务不能按时偿还的话, 再次融资的可能性将会变得很小。

4. 主权债务危机不可避免吗?

主权债务危机一般是系统性的债务危机, 因为主权债务的投资一般涉及到一个经济体的基础产业, 并且享用这部分资金的企业数量较多, 其中个别环节的经营不善, 不会引起整个财政受益范围的资金链紧张, 这一点也符合主权债务的高信用的特征。也就是说, 主权债务危机一般不易发生, 一旦发生则破坏性极强。它为什么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却频频发生呢?说明上一轮世界经济发展得极不平衡, 在资本跨国牵引下的世界资源配置严重扭曲, 而且大多数高负债经营的国家陷入畸形增长而不可自拔, 只好在岌岌可危中等待流动性状况的好转。因此可以肯定的说, 有人或者说有一种机制在忽悠着世界。主权债务危机一般发生在世界经济的非预期衰退时期, 这种时候为了保增长必然产生高赤字, 在一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很大时则濒临主权债务危机, 此时在保增长和减赤字之间需要世界协调。一般来说, 财政状况好的国家的经济复苏也较快, 而财政状况差的国家的经济复苏进程较慢;显然, 只有财政状况好的国家做出一定的让步才能保证世界经济的整体复苏, 此时需要制定出退出刺激和降低赤字的统一行动路径。2010年6月底在多伦多召开的G20峰会的宣言首次提到了发达国家的量化减债目标, 即发达经济体总体上要到2013年将债务削减至少一半, 并在2016年左右实现债务占GDP比重持稳或是有所下降。

二、跨国银行为谁开

现代世界经济明显具有资本帝国主义特征,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是在世界范围内存在资本所引领的, 资本走到哪里, 经济统治就会走到哪里。跨国银行的逐利要求和主权国家的发展要求一拍即合, 他们一开始都会认为自己稳赚。一方面, 跨国银行充裕的资金足以保证任何一个国家的一个行业的兴起, 即使不管未来的收益会怎样, 至少所投的固定资产不会贬值, 只要大量资金支撑, 所持有资产必然会升值。另一方面, 主权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渴望在新一轮世界产业转移中承接尽可能多的订单, 它们善于利用别人的钱解决自己的经济增长和高就业, 哪怕已经预感到一些产业的泡沫, 但也别无他选。无论控制资产价格, 还是引导资本向其他行业流动, 都将触动许多人的既成利益;倒不如继续融资, 一部分钱用来挽救非泡沫行业的工人的基本生活, 一部分钱用来还越来越高的到期利息。跨国银行和主权政府二者一拍即合, 显然在这对矛盾体中银行占据了主要地位, 也就是说正是银行绑架了产业, 而非产业绑架了银行。债务危机表面上看是产业的倒塌拖垮了银行, 而实际上是银行资金的过度追捧部分产业发展, 银行的资金绑架了产业, 当产业倒坍的时候反过来连累银行。显然, 金融的无节制发展特别是跨国金融的无节制发展伤害了世界经济。

现代金融的发展出现了脱离实际产业而独自膨胀的现象, 跨国银行在支撑金融泡沫的过程中比支撑产业泡沫收益会更快更大。风险是金融产品定价的基础, 风险大小是衡量金融市场活跃程度的核心尺度, 当一个金融市场活跃到了以追捧高风险为乐趣时, 就会出现潜在的金融危机或债务危机。当主权债务占GDP的比重很高时或者政府收入出现下滑时, 高风险就开始出现。比如这次欧洲债务危机积累到如此程度才暴露是因为, 欧洲只存在统一的货币, 而没有统一的财政, 各国财政融资成本的承受力差异很大。一部分来自过去财政政策的习惯和立法存在较大差异, 一部分来自经济运行和财政收支情况不同步, 还有一部分来自政府的风险偏好和金融监管水平差异很大。欧元的诞生给欧盟经济体注入了强有力的内部流动性, 各主权政府在欧盟框架的保护下获得了更高信用评级。西欧和美国的大银行跃跃欲试, 向急需发展资金的中东欧国家慷慨解囊。相对较高的市场利率和对欧盟的信心使得大量资金涌入中东欧国家, 同时跨国银行在资产价格持续上升中赚得盆满钵满, 欧盟经济的增长也使欧元一度与美元相媲美。国际清算银行2010年6月的数据显示, 欧元区在葡萄牙、爱尔兰、希腊与西班牙等欧洲四国的债务高达1.58万亿欧元, 其中法国和德国银行占61%。然而, 随着资产泡沫的扩大, 跨国银行意识到放贷风险加大, 开始再度返回本土去投新兴产业。意气风发的中东欧经济遇到资金链腰折, 利率上升, 外债增加, 企业成本上涨, 泡沫岌岌可危。一旦经济衰退迹象明朗, 世界流动性收紧, 跨国银行必然将大量资金抽回国内以保护其原始产业。这样, 中东欧国家的政府一面丢掉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税收红利, 一面失去了进一步融资的机会, 债务危机终于来临。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

市场中任何一个经济体的生存之道是不断改进或开辟新产业, 或者是维持传统产业把它做大做强;在世界市场中, 国家的产业也应当尊重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既有国际分工。这里所说的发挥比较优势不等于是恪守国际分工而不思产业升级, 而是要保持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参与新的国际分工。这样的市场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稳定的市场, 这样的世界经济才是一个相对均衡发展的、可持续的经济体。

1. 经济的发展不能单纯地靠资本引入来实现, 还要注重转化更新和战略布局。转化更新就是把恰当的产业引入本土后, 在规模化和产业集群化中再创新;战略布局就是引导资本进入既能发挥比较优势又能促进产业升级的行业。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局部产业泡沫化, 利用有限资金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和持续性, 在世界产业转移和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 应该始终坚信, 承接市场的活的主体是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基于利润最大化的个体经营决策是整个市场有效运行的不可替代的基础, 它们在价格机制和公平规则的引导下自由竞争能够最大程度地焕发市场的动力, 而且从长期看也有利于保持市场的稳定。因此奠定坚实的民营经济基础和经济技术条件是保证一个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基础, 而且这样成长起来的经济一般不会存在太大的结构性失衡, 抵抗风险的能力也是最强的。

3. 代表政府行为的主权债务或主权基金的投资方向要配合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以保护本国的优势产业、稳定本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和抵御国际经济危机为主, 而不应该成为扼杀市场公平竞争的、发展垄断产业的和培植个别产业势力的领头羊, 更不应该成为政治集团和既得利益群体维护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保护伞。否则, 一方面会造就宏观经济扭曲发展和经济虚增的空中楼阁, 另一方面造成要素配置效率低和容易发生经济危机的忧患。

四、我国防控潜在地方债务危机风险的对策建议

面对此次世界金融危机, 中国政府实施了强有力的经济刺激计划, 其中有一支力量不容忽视, 那就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运作起来的地方债务。长期掣肘于财政收入的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在中央政府的默许下, 充分运用这种融资的便利性, 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使地方债务规模迅速扩大。2010年7月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超过7万亿元, 约占2009年GDP的23%和全国财政收入的107.74%, 占地方本级财政收入的226.38%。国家审计署调查的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 截至2009年底的2.79万亿元地方存量债务中, 有1.04万亿元是2009年新增债务;而且在新增债务中, 仅有8.92%用于中央扩内需新增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 有相当部分用于建设2008年前已开工的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调查还显示, 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 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 财政资金偿债能力明显不足。因为中国实行的集中式财政体制, 如此庞大的、快速膨胀的地方债务终究要中央财政去偿还, 地方债务的大量增加使中国的主权债务压力迅速增大。

但我们应当正确地认识当前地方债务规模的扩大。

1. 中国地方债务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地方事权不断扩大。首先,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期, 大量工业投资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其次, 地方间在争夺优势产业中竞争异常激烈, 而且GDP和形象工程被作为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 因此各地竭尽所能去解决经济增长问题。再次, 各种主题政策如降低能耗、促进产业升级、举办国际大型活动、援助落后地区和应对自然灾害等也会增加地方事权。地方财权相对缩小。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 地方财政收入占比不断下降, 很多地方仅能维持政府日常运转和基本公共服务支出, 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已是捉襟见肘, 对中央级财政项目和转移支付趋之若鹜。可见, 依赖融资平台、土地出让金等渠道解决资金缺口, 客观上也属无奈之举。在应对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计划中, 地方政府具体落实中央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得到了对地方融资放松管制的默许, 导致地方债务激增。

2. 中国的总体债务比起大多数国家来说并不严重而且容易化解。

尽管存在着一定的潜在风险, 但地方债务加上中央政府的6万多亿元国债和近4000多亿美元的外债一起占中国GDP的比重还不到60%的国际警戒线。中国地方债务和西方主权债务存在一定差别, 西方负债主要用于社会福利方面, 而中国地方债务主要用于长期投资, 一旦经济环境好转, 未来财政收入流将会稳定增长。负债率较高的地方政府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地方, 可以通过加大中央财政对这些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和建立区域间援助机制逐步缓解这些地方的财政压力。承担大部分地方债务任务的地方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债转股和上市融资等资本市场手段改制, 把地方政府债务转嫁给社会, 从而消除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

可见, 地方债务是特定条件下的产物, 它在保持经济增长和抵御外来冲击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一方面, 地方债务所筹资金的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地方的要素禀赋, 有效发挥不同地方的特色资源, 有针对性地发展地方经济;另一方面, 地方资金的运用更加贴近于市场运行本身和微观主体, 能够更加有效地执行和落实中央宏观经济政策。然而, 鉴于目前地方融资平台和地方债务出现的扩张速度过快和资金使用效率下降的情况, 可以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以防控潜在风险的发生。一是加强转移支付和财政援助, 逐步完善财税体制, 保持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平衡。中央要给予地方政府稳定的财权, 建立适应新形势下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促进地方财政公开化, 加大对地方融资的审核和监督, 督促地方资金合理使用。二是制定有区别的地方政府债务风控标准, 对地方债务的实施有效监管。要在摸清地方政府债务实际情况后, 逐步清理存量债务, 严格控制增量债务;对地方金融机构进行指导, 警惕地方债务风险;对借用地方融资平台的高风险项目实施去杠杆化或重组整合。三是以市场化、公司化等手段对现有融资平台进行清理和整合, 使地方融资平台更加高效和有序地继续发挥作用。要清理整合现有融资平台公司, 规范融资平台公司的设立、经营和筹资行为, 鼓励地方融资平台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摆脱依赖银行融资的单一模式。

参考文献

[1].余永定.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启示.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06.21

[2].巴曙松.不宜夸大地方投融资风险.中国经济和信息化, 2010.04

上一篇:单片机课程下一篇:提升机车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