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二元性

2024-11-02

社会保障二元性(共7篇)

社会保障二元性 篇1

1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从2011年到2015年, 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 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 平均每年递增0.54%。就2012年, 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390万人, 占总人口的14.3%,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 占总人口的9.4%。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 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 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 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 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

伴随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 其中大多是青壮年劳动力, 也因此导致了三类留守人员的出现, 他们有着不同的特征。中国在向现代化转型这一过程中, 上亿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改变了传统的农村家庭养老结构, 削弱了家庭和社区的养老功能, 恶化了留守老人的福利状况, 留守老人及其家庭并不能完全通过能动应对来克服, 因此对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不利影响。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我国城乡在户籍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制度等方面都面临巨大的差异, 社会保障制度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化特征, 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因为社会保障制度而有明显的好转。

农村留守老人大多体弱多病、生活缺少照料。留守老人中的高龄老人面临的困难更大, 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和快速老龄化的时期。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目前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与城市相比, 中国农村老年人口基数更大, 这预示着新世纪农村老龄问题将会比城市更严重, 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为了保障民生、惠泽民生, 从而使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加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 更好地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建设, 必须高度重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问题。只有留守老人问题彻底解决才能更好地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留守老人的生活问题、健康问题、社会保障等问题就成为转型时期的突出问题, 农村地区留守老人的健康问题成为中国目前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是涉及中国人口安全、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新的历史时期, 留守老人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甚至会影响整个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国内外学者对影响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做了大量研究, 发现社会保障的二元性对于农村尤其是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着很强的解释力, 已有研究从“社会学”、“人口经济学”、“卫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探究了社会保障二元性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性。

邬沧萍 (2002) 认为,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老年人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老年人生命 (生存) 质量, 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老年人口的素质和老年人充分享有权利的总和。80.9%的留守老人依靠自己的劳动自养, 但劳动收入仅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甚至不足以自养;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是负面的;很多农村留守老人不仅基本的养老需求无法获得满足, 承受沉重的劳动负担, 还要肩负抚养孙辈的压力 (叶敬忠和贺聪志, 2008) 。归结其原因, 李春艳和贺聪志 (2010) 认为, 农村留守老人可以获得的政府支持非常有限, 政府的角色仍然处于缺位状态, 迄今为止并没有调整社会政策来填补家庭功能的缺失, 留守老人的福利保障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贺聪志和安苗 (2011) 认为, 越强化村庄的开放性和流动性, 却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留守老人面对的福利困境, 从而导致其养老结构出现“断裂”, 成为被现代化“抛弃”的群体。

实际上, 生活质量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 欧美国家相继制定了几套公认的指标体系。包括美国社会卫生组织提出的ASH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美国海外开发署提出的PQLI生活质量指数方法, 评价现代化社会的十项指标, 人文发展指数, 以及痛苦指数等。这些指标体系都极大地推进了生活质量的量化研究, 但它们包含的指标数目有限, 因此对生活质量各方面的涵盖并不充分, 达不到全面研究生活质量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也展开了生活质量研究, 具有代表性的是1992年由国家统计局提出的小康生活质量量化标准。张卫东 (2002) 研究表明, 良好身体健康状况、行为调适能力以及家庭—社区养老环境对促进老人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陈建宝 (2010) 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指标包括:核心指标体系 (收入、支出、住房、健康、教育、耐用消费品、饮水、能源、社会保险) 、外延指标体系 (交通、通信和电力、文教和医疗环境、环境卫生、旅游、市场、农田水利设施) 和心理指标体系 (满意度) 。何资桥和曹中平 (2006) 采用整群抽样, 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74) 对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入户调查。王玉环等 (2010) 应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 (SF-36) 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对529名失能老年人进行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陈建宝 (2010) 利用相关数据和主成份分析方法, 实际测评了我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农村居民的核心、外延和综合生活质量。

2 社会保障制度二元性在农村的表现

郑功成在《社会保障学》 (2008) 一书中认为, 社会保障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指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 由国家和社会举办的, 对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生育等丧失劳动能力、中断就业机会以及遭受自然灾害时所给予的物质帮助, 以此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 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系统。在中国, 社会保障则是各种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福利、医疗保障、福利服务以及各种政府或企业补助、社会互助等社会措施的总称。这一定义包括了如下必备要素: (1) 依法建立, 即现代社会保障制度遵循的是立法先行的原则, 是通过社会保障立法来确立社会保障制度。 (2) 突出以人为本, 它以保障改善国民生活、增进国民福利为宗旨。 (3) 具有经济福利性, 即从直接的经济利益来看, 因有政府、雇主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分担责任, 受益者的所得大于所费。 (4) 属于社会化行为, 即有官方机构或社会团体来承担社会保障的实施任务, 而非供给者与受益者的直接对应行为。

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必然导致二元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进而造成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的失衡。农民受到不公平的社会保障待遇, 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的边缘。农村留守老人作为更底层的弱势群体, 在乡城迁移的大背景下, 其生活质量更无法保障。他们在社会保障方面处于边缘化的表现有:

2.1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欠缺

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来看,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 各项目之间缺乏有机联系, 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 供给性差, 难以构成整体优势。郑功成指出:“在城乡居民中, 存在着社会保障项目多寡与水平高低等差异。”

从理论上讲, 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应包括:农业生产保险、农村社会保险 (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农村社会福利、农村社会救助 (含农村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救济、救灾和扶贫) 、优抚安置和资源补充保障等内容, 而且社会化保障项目比较多。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仍主要由农村家庭来承担。实际上, 农村社会保障以家庭保障为主既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基本要求, 也不符合农村人口支出要求。目前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 没有在全国大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 这对于乡城迁移背景下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保障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资料来源:石宏伟《中国城乡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创新》,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 9.

2.2 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不足

当前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进行, 并没有按法律、政策的规定, 把凡是符合条件的农民都纳入社会保障。很多农村留守老人并没有被纳入农村社会保障网络之内, 全国一半以上地区的农村没有合作医疗保障, 在仅有的合作医疗保障地区, 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一般仅为30%左右, 远远达不到满足农民对医疗保障的要求。

农村留守老人一般被认为是常住农村的老人, 年龄≥60周岁;其子女及子女配偶因外出工作均常年不在本村居住者, 老人生活受到影响且具有老人特征的群体。据查证资料可知, 农村留守老人常年患病的比率高达70%以上, 许多人是多病缠身。一方面, 农村医疗机构少, 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落后;另一方面, 看病贵同时缺乏医疗保障的现状也大大降低了农村留守老人的身体健康指数。另外, 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2009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23549.9万, 基金累计结余12526.1亿元;农村养老保险年末参保人数仅7277.3万, 当年领取养老金农民人数仅为1335.2万。

3 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述描述和分析可以看出,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存在着明显的二元性, 这一二元性是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能否提高的重要因素, 而社会保障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实现的。

本文认为, 基于社会保障二元性及其影响的考虑, 要切实从社会层面改善农村留守老人生活质量, 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第一,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遵循我国特有的经济运动规律和特有的人口规律, 进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 紧密地从我国实际出发, 与时俱进, 发展创新, 在法律和制度层面逐渐消除我国二元体制, 成功应对老龄化问题、新农村建设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

第二, 在现有农村养老保险的基础之上, 完善养老保险、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设立新项目、新险种, 加快发展农村的社会化养老。在政府不能完全承担这一义务之前, 可以鼓励农村较富裕的农户以及各慈善组织在农村捐建各种养老院、老人之家等, 用作农村留守老人的社会养老机构。政府对于这一类举措应给予大力支持, 如减免相关费用、简化办理手续的过程等等。

参考文献

[1]叶敬忠, 贺聪志.静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M].北京: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 2008.

[2]李春艳, 贺聪志.农村留守老人的政府支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27 (1) :113-120.

[3]贺聪志, 安苗.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28 (3) :120-126.

[4]邬沧萍.提高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科学认识[J].人口研究, 2002, 26 (5) :1-5.

[5]张卫东.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SEM研究[J].心理科学, 2002, 25 (3) :307-309.

[6]陈建宝.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生活质量评价研究[J].中国经济问题, 2010, (4) :11-18.

[7]王玉环, 刘艳慧, 黄方超.失能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0) :80-82.

[8]何资桥, 曹中平.湖南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 (5) :532-534.

[9]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3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

二元转换理论的原理性探讨 篇2

关键词:元认知,二语习得,二元转换理论

引言

近年来, 随着外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和重视。在“聋哑英语”问题日益显现的今天, 研究人员越来越清晰地看到听说能力在外语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外语教学的主导思想逐步变为“听说为先, 综合培养听、说、读、写、译各种能力”, 听说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对于如何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 国内外学者们进行了各种探讨。元认知和二语习得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的二元转换理论作为重要的思维理论日益被学者发展和完善。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元认知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 (1974) 首次提出的, 他认为, 元认知是“个人关于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或其他相关事情的知识”, 以及“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 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检测以及连续的调节或协调”。O’Mallev&Chamot (1990) 指出元认知策略对于听力理解水平的提高具有潜在的重要作用, 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在听力学习中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规范。许梅英 (2008) 指出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指出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元认知知识是进行自我监控活动的基础, 而元认知监控又能进一步丰富已有的元认知知识。高伟华 (2010) 根据元认知的运作方式, 从理论上构建了新的大学英语听说学习模式。目前, 国内研究者把元认知概念界定为“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这是目前关于元认知概念的一种新的解释, 也是一种广为接受和引用的新观点, 他们认为元认知又称“认知的认知”, 是指以认识策略为基础, 人类以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认知对象, 对主体的认知过程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

Rod Ellis (1994) 出版了巨著《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经典教科书。Bill Van Patten (2007)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探讨了听说能力从输入到输出的心理过程和机制。贾冠杰 (2005) 提出了二语习得新理论——对话论。胡柏翠 (2010) 提出英语教学应该以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为指导, 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 将理论运用于教学,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多元化听说教学模式。

从对研究现状的介绍和研究成果上来看, 目前国内外针对中国学生所进行的听说研究抑或是从元认知角度展开, 抑或是从二语习得角度展开, 虽然两者在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听说能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缺点:他们没有探讨学生英语听说水平的差异,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 他们仍采用同样的理论指导, 因而使得这两个理论的应用效果有了一定的局限性。因此, 如果将两个理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针对不同听说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 将会是一项有益的尝试。

二、二元转换理论的理论框架

随着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二元转换理论逐渐被学者发现和研究。二元转换理论的理论基础即元认知和二语习得。高伟华针对“聋哑英语的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一个新理论——二元转换理论 (2012) 。

二元转换理论的原理性探讨。所谓二元, 就是元认知理论和二语习得理论。元认知, 就是对认知的认知, 具体地说, 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有意识地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以及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二语习得, 是指学习者通过与外界的交际实践, 无意识地吸收到第二种语言, 并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流利正确地使用该语言。

三、二元转换理论的优势

第一, 从探讨学生听说水平差异入手, 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理论指导。二元转换理论将元认知和二语习得两个理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针对不同听说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指导。

第二, 有效地解决了元认知和二语习得理论的局限性。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思维体系的截然不同, 以及大学生听说能力较薄弱的特点, 因此元认知理论较适合于英语听说能力初级阶段的训练, 即有意识地通过自我检测来提高听说能力;而二语习得理论适合于英语听说能力高级阶段的训练, 即适合于有一定的听说基础的学生, 因为这些学生已经较为适应英语的思维体系, 可以无意识地使用英语。将元认知和二语习得结合起来, 即二元转换理论, 这一举措能有效地解决元认知及二语习得这两个理论所具有的局限性。

第三, 以二元转换理论为基础建设英语听说能力标准化测试量具。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标准化测试量具在设计上确保能够准确地体现学生听说能力的进步, 所选语料规范、地道, 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有现实感和现代感,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四、结语

二元转换理论的构建将有效地解决针对“聋哑英语”所出现的问题, 为学生听说能力的提高创建了理论基础, 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为今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思维体系。

参考文献

[1]Brown, A.L.Knowing When, Where, and How to remember:AProblem of Metacognition.R.Glaser.Advances in InstructionalPsychology.Hillsdale, NJ:Erlbaum, 1978.

[2]Brown, A., Bransford, J.D., Ferrara R.&Campione, J.C.Learning, Remembering and Understanding.J.H.Flavell&E.M.Markman.Carmichael’s Manual of Child Psychology.NewYork:Wiley, 1983.

[3]Flavell, J.H.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L.B.Resnick.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Hillsdale, NJ:Erlbaum, 1976.

[4]Flavell, J.H.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A NewAr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

[5]杜爱红.二语习得与元认知理论关系研究回顾与展望[J].教学与管理, 2007.

[6]高伟华.关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元认知策略构建听说学习模式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7) .

[7]高伟华, 刘艳丽, 朱丹.新形势下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C].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2011.9.

[8]高伟华, 李庆玲.浅谈在CET-4中听力理解的应试策略[J].考试周刊, 2010 (10) .

[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社会保障二元性 篇3

二元函数与一元函数相比,似乎仅比一元函数多了一个自变量,但其定义域已从一维空间扩充到了二维空间,几何意义从二维空间改变到了三维空间,各种分析性质( 连续性,可导性,可微性等) 之间的影响变得很复杂.

下面探讨二元函数在定点处的可微条件,引起注意.

一、定义

这是z = f( x,y) 在点P( x0,y0) 可微的充要条件.

二、z = f( x,y) 在点P( x0,y0) 可微的几个条件

定理1如果二元函数z = f( x,y) 在点P( x0,y0) 可微,则它在点P( x0,y0) 连续.

定理2如果二元函数z = f( x,y) 在点P( x0,y0) 可微,则它在点P( x0,y0) 的两个偏导数存在,且定义中的A =f'x( x0,y0) ,B = f'y( x0,y0) .

无论是二元函数z = f( x,y) 在点P( x0,y0) 连续,还是其在点P( x0,y0) 存在偏导数都仅仅是其可微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所以对一般的二元函数在定点处的可微性问题,仅计算出两个偏导数A = f'x( x0,y0) ,B = f'y( x0,y0) ,就得出z = f( x,y) 在点P( x0,y0) 可微的结论,甚至说z = f( x,y)在点P( x0,y0) 处的全微分是dz = f'x( x0,y0) Δx + f'y( x0,y0)Δy,是错误的. 当且仅当二元函数z = f( x,y) 在点P( x0,y0)可微时,才把f'x( x0,y0) Δx + f'y( x0,y0) Δy称作是z = f( x,y)在点P( x0,y0) 处的全微分.

如果定理2的条件再加强,就得到一个z = f( x,y) 在点P( x0,y0) 可微的另一个条件.

定理3二元函数z = f( x,y) 在点P( x0,y0) 的某邻域内存在偏导数,且f'x( x,y) ,f'y( x,y) 在P( x0,y0) 连续,则z = f( x,y) 在点P( x0,y0) 可微.

定理3扩大了考虑范围,却指出了z = f ( x,y) 在点P( x0,y0) 可微的充分条件.

三、结合例子分析条件

例1考察函数在点( 0,0) 处的情形.

解析点P( x,y) 沿y = kx轴趋向( 0,0) 时,

它随k的值变化. 此函数在( 0,0) 点连极限都不存在,当然谈不到连续.

在点( 0,0) 处,

f( x,y) 在( 0,0) 处的两个偏导数存在.

不满足定理1,但满足定理2,因而不可微.

如果从定理3方面考虑,则

当( x,y) ≠( 0,0) 时,用偏导数的求导公式,有

可知f'x( x,y) ,f'y( x,y) 在( 0,0) 不连续,则z = f( x,y) 是点不满足定理3的充分条件.

是否可以认为二元函数z = f( x,y) 在点P( x0,y0) 不满足定理3的条件时,一定不可微?

事实上,在( 0,0) 处给自变量增量( Δx,Δy) ( Δx≠0,Δy≠0) 时,有

例2考察在( 0,0) 的情形.

但所给函数在点( 0,0) 可微. 事实上

即f( 0 + Δx,0 + Δy) - f( 0,0) = f'x( 0,0) Δx + f'y( 0,0) Δy+ o( ρ) ,则此函数在点( 0,0) 可微.

这时满足的是定义,或者说是另外的充分条件.

使一个事实成立的充分条件有时有几个,只要满足其中的一个即可.

摘要:本文列出了二元函数在定点处可微的几个条件并指出其作用,通过例子进一步明确这些条件的使用规则,以便在应用中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社会保障二元性 篇4

一、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 城乡收入和消费水平差距拉大

城镇社会保障项目多、覆盖面广、待遇水平高,来自制度化保障的收入高于农村,差距在不断拉大。收入水平直接影响着消费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自然会高,而农村居民消费低靡。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差距不断拉大,农村消费品市场化和城镇消费品市场的等级也在不断拉大,城镇市场已趋于饱和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受农民收入低的影响,无法向缺乏有效需求的农村市场转移,使农村的相当一部分潜在需求无法转为现实需要。

2. 城市与农村人口畸形发展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使人们都向往城镇社会保障,希望自己也纳入其中。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短期内很难做到像西方国家那样把总人口的60%——70%吸纳到城市中心,由“村民”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土离乡,涌入城市,到那时农村人口急剧萎缩,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城市将不堪重负,极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3. 激化社会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的变迁强化了城乡之间的互动关系。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居民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体系之外,这层无形的壁垒必将损害城乡之间的关系,激化社会矛盾,削弱党和政府在农村居民中的威望。更何况现在农村居民的非农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各种具有不同利益要求和经济特征的阶层开始形成,参政议政,表达愿望的能力不断增强,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政府在广大农村的调控能力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对策

1. 改革城乡户籍制度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转轨,原有户籍制度的不合理性日益显现,并成为人口合理流动的障碍,也是农与非农之间的一条鸿沟。户籍制度的改革应适应人口的自由流动和城镇化要求,方向应该是依据居住地来登记户口,实现人口的自由迁移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不再区分农业户口与非农户口,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只以居住地来加以区别,实现户籍制度一元化。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推进有关政策的调整,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的机会平等和身份统一。

2. 国家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转变政府职能,改革现有的财政制度,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出力度,不仅要有量的增加,还要有质的提高。资金问题是社会保障尤其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问题。在国家、地方两个层次上积极稳妥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为基本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现阶段由于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大,需要更加注重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投入,让城乡居民共享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3. 强化企业、集体的投入

国家财力有限,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显然无法满足,这就要求广拓渠道,多形式的筹措社会保障资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已初步建立,能够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社会保障也随之推向市场,实现市场化。企业要为职工的社会保障筹集资金,让职工工作和退休后都有生活保障,同时集体也应为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减轻农民负担。发挥企业、集体在市场中的作用,强化其为社会保障的投入,做的既有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又有利于生产发展。

4. 社会保障的跨地区转移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项目存在着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缴费标准不统一,待遇水平不同的现象,由此出现了劳动力流动时难以转移社会保障关系的现象,阻碍了劳动力自由流动。因此实现社会保障的跨区域统筹十分必要。这主要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而言,他们参加了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离开城市回乡的,个人账户积累额应可以转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内,享受农村社会保障的一条件。对于社会保障关系无法转移的,可暂时封存其账户,待达到养老年龄时将个人账户转移至户口所在地。要消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状况,继续提高城乡社会保障的统筹,建立正常的社会流动机制。

摘要:城乡二元结构使居民的社会保障不统一,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滞后,与城市居民有很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社会的文明进步。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城乡一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政策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金丽馥,石宏伟.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2]陈迪平.对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反思[J].湖南社会科学,2004(4).

[3]杨玉民.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02(7).

社会保障二元性 篇5

关键词:《驴皮记》,人生观,价值取向

《驴皮记》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巨著《人间喜剧》的系列作品。在这部作品里, 神秘荒诞的形式非但没有妨碍作者表达对现实矛盾的感受, 而且比纯粹的真实更加强烈、更加深刻、更加激动人心。《驴皮记》是巴尔扎克在经历了十年闯荡, 尝尽了人世的辛酸, 亲身体验过金钱的威力和贫穷的痛苦以后写成的。巴尔扎克在《驴皮记》中刻画了一个生命像流星一样短暂而火热的人物———拉法埃尔·德·瓦仑丹。在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身上, 作者寄予了自己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价值取向。巴尔扎克创作这部小说的目的是探讨当时法国社会万象产生的原因, 寻找隐藏在丰富多彩的人物和纷繁复杂的事件背后的意义。分析《驴皮记》的价值取向对读者和外国文学学习者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丰富的启发价值。

一、《驴皮记》的启示:过度追求金钱、权力和物质享受会窒息心灵

巴尔扎克创作的时代, 正是法国贵族阶级渐趋没落、资产阶级力量逐步上升的时代, 金钱成为社会的主宰, 人的精神诉求越来越贫乏。为什么人变得如此猥琐、庸俗?为什么社会从上到下无一不弥漫着铜臭?什么样的追求才是有意义的?巴尔扎克以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的犀利和深刻观察思考, 在《驴皮记》中得出了结论:是“欲”和“能”带来了社会罪恶。人类对金钱、荣誉、男女的贪欲和不择手段的追求、攫取, 导致了弱肉强食的疯狂现状。血腥的战争、无尽的诉讼、可怕的欺骗、青年的夭折, 一切的一切都来自对金钱和欲望的追逐。《驴皮记》的创作就是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 它的价值取向是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现状密切相关的。

巴尔扎克把“欲”和人们追求欲望满足的“能”看做造成人间悲剧的根源, 而以“知”规劝人们复归平静的生活。老古董商之所以健康地活了102岁, 是因为他理智, 弃欲绝念。“我不是把我的生命寄托在容易衰萎的感官上, 而是把它寄托在不会用坏比其他一切器官寿命都长的头脑里。”巴尔扎克用“知”抵制欲望拒绝强烈的欢乐和使生活丰富的痛苦。

巴尔扎克长期受到天启论者圣马丁、斯威登堡的影响, 然而天主教没有离开过他的作品。一方面, 他利用基督教灵感之美给他的故事以一种诗意的色彩;另一方面, 宗教提供了压制人的堕落倾向的完整体系。他试图以清静超脱的宗教情怀熄灭横流的人欲, 救治疯狂的社会。这种思想可以从其作品的描写中反映出来, 在《驴皮记》中他怀着厌恶的心情描绘了纵欲狂欢后人们灰白、干枯的丑陋外貌, 称堕落生活为“穿着破衣的骷髅, 罪恶的化身”, 甚至把所有高尚的热情和卑贱的欲望都看成能致人死命的诱因, 让纯洁的爱情和社会的无情逼迫在拉法埃尔的死亡事件中承担相同的责任。

这种安排显然表现了作者试图以宗教情怀和“知”抵制强烈欲望的诱惑的思想倾向, 为达目的甚至不惜矫枉过正。因此, 巴尔扎克对社会、欲望、痛苦的理解是清晰的、理性的。但是, 巴尔扎克的精神世界是丰富而矛盾重重的, 他自己真的能选择宁静单纯的生活吗?《驴皮记》也从另一方面表现了作者的人生取向。如果驴皮让你的欲望无所遁形的话, 那么它也能成为你的一只警钟, 巴尔扎克同样希望用这样一块驴皮来提醒人们:不要过度沉迷金钱、权力、物质的享受, 它们最终只会吞噬人们的心灵

二、选择奋斗, 追求生命质量, 探索生活的意义

西方文学基本上是关于人的文学, “人”的问题可以说从古希腊起就有了。从18世纪开始, 西方文学走在了探索人应该怎样更好地生活的路上, 人性问题成为西方文学中的焦点问题, 几乎每部作品都在对个体进行解读。《驴皮记》的归类说明作者最初的创作动机是提醒、规劝, 希望以宁静淡泊的宗教情怀淡化人世间累累的欲望, 复归社会的宁静, 引导人间道德的回归。但文本中的描写在客观上却流露出作者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 对生命质量和生活意义义无反顾地追求。一颗流星划破黑暗的夜空, 形成一道亮丽耀眼的弧线, 转眼间消失了。流星虽转瞬即逝, 但它燃烧过、灿烂过, 它体内积聚的能量没有在长期的淡烟中缓慢消散, 而是爆发为明亮的火焰, 在广袤的宇宙中书写了自己的存在。从更深的层次上看, 《驴皮记》表现了作者对流星一样强烈生活的追求。

巴尔扎克像《驴皮记》中的主人公一样, 是个充满精神矛盾的个体。他希望用超脱清静的宗教纯洁社会风气, 他自己也极其需要在平和宁静的生活中松弛一下疲惫不堪的大脑。可是他更渴望强烈而丰富的生活, 渴望绚丽而明亮的人生。“你想快乐吗?你有欲望吗?那么就以你的生命为代价去争取吧!”在《驴皮记》中, 拉法埃尔最终没有抵挡住爱情的诱惑, 宁愿在相爱中死去。对巴尔扎克这个不安分的灵魂来说, 根本没有中间道路可走。拉法埃尔因畏惧死亡而不敢运用驴皮, 自愿放弃欲望, 我们从中可以读到巴尔扎克敛心息欲、宁静养身、纯洁世风的劝告, 但是, “权杖在儿童手里是玩具, 在黎希留手里是板斧, 在拿破仑手里是世界倾斜的杠杆”, “它只是使伟大的人物更伟大, 拉法埃尔本来可以无所不为, 他却什么都没有做”。文本的语言透露出作者深深的遗憾, 在主观上的规劝之外, 客观上显示了作者相反的人生价值观。这种表现从他自己的人生道路选择中也得以凸显。

巴尔扎克不仅用笔而且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取向, 在追求强烈的体验、追求绚丽的人生这条道路上, 他比拉法埃尔更坚决, 也走得更远。他拒绝父母安排的稳定的司法界职业, 义无反顾地投身文学创作这种前途无法预测的生活。他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权杖, 不让生命虚度一分钟, 而要让生命之光燃烧得更强烈。他一生追求财富、名誉和爱情, 丝毫不节制自己的欲望。他苦苦追求韩斯基夫人17年之久, 可是, 当他最终实现了宿愿, 与韩斯基夫人缔结良缘时, 他的健康已被长期的过度操劳损坏了, 他的生命已被预支殆尽, 5个月后巴尔扎克就英年早逝。他选择了迅速燃烧的生活。所以, 他笔下无意地流露出了这种倾向:对拉法埃尔来说, 最可怕的不是死的恐惧, 而是宁愿整天在昏睡中延捱生命以逃避欲望的那种行尸走肉的生活。

三、平和淡定与勇于追求, 二元价值观的启示

通过《驴皮记》我们可以看到巴尔扎克对于生活独特的理解:幸福与情欲是对立的, 为了长寿而扼杀感情或者甘愿做情绪的牺牲品而夭折, 这是我们面临的两难选择, 但也是我们的命运。

巴尔扎克别出心裁地用一张驴皮来象征拉法埃尔无法逃避的悲剧命运, 象征人的欲望和生命之间无法调和的矛盾。果然, 驴皮成了拉法埃尔生命的物质表现, 它把人的欲望和生命间的有机联系用非常具体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 表现得那么鲜明、那么直接, 不能不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巴尔扎克用其实践昭示了他自己的生命选择。他运用了生命赋予他的全部权力, 使自己的一生在高度浓缩的状态下度过。《驴皮记》一书深刻地反映了巴尔扎克的人生观、价值观, 书中关于“欲”和“能”的思想几乎贯穿他的全部作品。《驴皮记》的结论是什么?是通过拉法埃尔的形象提倡一种清净无为的人生哲学吗?似乎如此, 但其实不然。在这部小说中, 真正让人产生深刻印象的与其说是死的恐怖, 不如说是那种行尸走肉式的生活的痛苦。拉法埃尔慑于死亡的威胁, 几乎不敢运用驴皮赋予他的权力, 作者显然对此深感遗憾。巴尔扎克的一生与此相反, 他充分运用了生命赋予他的权力。《驴皮记》的价值取向和巴尔扎克的人生选择启发当代大学生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 大胆确定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平和的生活态度之外要敢于追求生命的绚烂和意义, 创造属于自己的亮丽人生。

参考文献

[1]巴尔扎克著, 梁均译.驴皮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社会保障二元性 篇6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一股股民工潮涌入沿海城市, “二等公民”现象也出现了, 一方面是城市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没有普照到外来务工人员身上, 另一方面是农民在当地的某些社会保障又无法跟随农民工进入城市。这不但损害了农民工的利益, 最终也让城市成为受害者, 此次的“用工荒”现象就是证明。从“用工潮”走向“用工荒”, 表面上看, 是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造成的, 其实是片面追求廉价劳动力所致。“用工荒”是众企业自种的“恶果”, 同时更是二元化社会长期不对等的劳务关系所致。然而, 当我们寻找如何纠正这种劳务关系时, 会发现企业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截然相反的心理存在。企业如此“盘剥压榨”的对象, 往往不会落在本地人身上, 而外来务工人员普遍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用工荒”所反映出的是二元化社会劳务关系走向的问题。

社会保障二元性 篇7

目前在我国, 社会和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十分明显, 它造成了城市和农村之间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显著差异, 这些都是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和市场经济制度的, 它的存在严重阻碍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绊脚石。而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 也受到这种结构的影响, 尤其在义务教育领域, 城乡差别特别明显, 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

所谓公平是指公正和平等, 从教育在社会中所起的工具作用出发, 则强调受教育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教育是实现人人平等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平等, 可以缩小贫富差距, 改善人们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和命运, 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缓和社会不平等的作用, 从而促进社会向公平正义方向发展。同时, 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和谐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优化社会环境。因此能公平地接受教育和保证教育的公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发展会深刻的受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而不利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则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二元结构在各个方面上将发展城市置于首要地位, 结果使农村在整体上远远落后于城市。这在教育方面也得到明显反映, 表现为城市教育在各个方面明显优于农村教育。

一、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一) 不同身份的受教育者的教育起点不公平

在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下, 城镇户口子弟与农村户口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是有很大差别的。农业户口子弟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不仅不能享受城市户口子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相关待遇, 而且甚至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保证。另一方面, 一些城市的学生通过特权进入中小学重点学校、大学, 享受着优越的教育资源, 这些都是身份差异所带来的教育起点不公平的表现。

(二)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的物质条件相比在很多方面相差悬殊

在我国, 作为学校的基础设施, 有些农村学校常常没有正规的校舍, 即使有校舍建造校舍使用的材料也比城市学校的落后。此外由于经费方面的原因, 农村校舍的维护也很不好, 致使农村校舍破旧不堪, 而且常常成为危房。根据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 农村中小学按教学大纲所开出的课程不足标准课程的70%, 课桌椅残缺不全普遍存在, 实验教学仪器大多不全甚至根本没有, 而大部分的城市学校是根本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的。

(三) 教师的水平城乡差异明显

由于高层次的师资培训机构都在城市中, 城市中的学校受益最大。但是由于我国受教育人数猛增, 教育投入又不足, 受过培训的教师人数始终满足不了基础教育的需要。受过培训的、合格的教师大多愿留在学校条件好、社会环境优越、个人发展有前景的城市学校工作, 导致农村学校教师不足, 水平参差不齐、合格教师更少, 有些科目没有教师, 一个老师教几门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教师工作条件差, 工资低而且常常没有保障, 缺少进修、晋升和培训的机会, 个人发展比较困难, 他们往往不安心于在农村工作, 大都想迁往条件更好的城镇, 或想放弃教师职业, 人员流失严重, 因此农村教师配备严重不足。

(四) 学校分布的城乡差距

在城市里学校多、分布广、密度大, 而且由于交通便利, 学生可以使用各种交通工具到学校上学, 所以城市中各级学校入学率都比农村高。我国农村地区大多缺少教育机构, 学校分布十分稀疏, 即便是小学生有时也要走很远的路到外村或镇上去上学。农村的交通也普遍不便利, 村与村之间基本没有交通工具, 道路又不好, 有时儿童上学还要翻山越岭、过河等, 农村儿童失学率明显高于城市。

(五) 教育价值的取向均是以城市为主导

目前, 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主要着眼于城市教育, 教育的决策权、话语权均以城市为中心, 农村的教育状况常常被忽视。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教育应该也必须实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减轻学业压力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无疑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 但是弱化考试功能的素质教育, 乃至现今的热点创新教育等流行的教育话语, 大多是代表了城市教育的呼声, 并不能真正代表广大农村教育的声音。

二、解决教育不公平的对策

(一)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做好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科学规划

实施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即改变城乡教育分治的做法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 按城乡协调、城乡结合的原则, 把城市教育和乡村教育纳入统一的教育发展系统, 建立新型城乡协调关系, 可以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达到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整体进步。通过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普遍提高城乡人口的整体素质, 尤其是农村地区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素质, 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以达到教育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 完善教育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教,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的有效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平发展, 需要政府来推动和促进, 更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义务教育法》是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行动准则, 它标志着推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法律责任。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城乡义务教育认真贯彻实施。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促进解决教育活动中的不公平问题的主导力量。完善教育政策的公平性, 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教育活动的内在要求。

(三)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应该逐步提高

各级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以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变“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 建立中央和省、市为支撑, 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财政体制。制定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拨款标准、教师工资标准、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 加大对贫困地区、边远地区的资金扶持力度等。

(四) 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 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师资的良好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改善农村教师工作环境, 确保工资到位, 以便建立一支高水平稳定的教师队伍。特别要对贫困地区的教师实施优惠政策, 鼓励大学生到农村任教, 促进城乡教师交流等保证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

(五) 完善教育公平环境

为推动教育公平的发展, 必须培养全体公民的民主平等意识, 完善教育活动中的公平性和透明性, 扩大广大公民参与教育选择和治理的权利。保证弱势群体的教育利益能及时、全面地反映到教育活动中, 从而提高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摘要:中国的城乡二元社会是用行政手段把人民分成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这就造成了我国社会的畸形发展。在这种城乡二元社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教育制度也是畸形的不公平的。文章主要阐述了由于城乡二元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 研究城乡二元社会所引发教育不公平问题, 有助于我们找到解决农村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城乡二元社会,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王莹.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研究回顾[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 (1) 72-73.

[2]何家栋.城乡二元社会是怎样形成的[J].书屋, 2003. (5) 4-6.

[3]徐华.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及其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1. (9) 155-156.

[4]闵昊.我国义务教育公平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6-7.

[5]刘汉霞.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1) 68-69.

[6]朱超华.教育公平的本质及其社会价值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3. (7) 26-27.

[7]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 2001, (8) .

上一篇:儿童哮喘的治疗体会下一篇:日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