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喻理论

2024-10-03

转喻理论(精选9篇)

转喻理论 篇1

一、引言

转喻, 作为语言修辞的一种方式, 指的是某一事物基于时间、空间、逻辑等方面的相关、相邻性而从另一事物中获得意义的行为, 其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事物在推理过程中从本来事物转换到另一种事物。在语言学研究中, 相对于隐喻研究, 转喻研究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实际上, 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转喻更具本源性, 在很多情况下, 转喻是隐喻映射的基础。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探讨转喻的生成机制及其分类, 有利于加深语言认知语义研究。

二、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在批判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首先要建立在一系列所谓的充要条件的基础之上;一个范畴有明确的边界;范畴特征是一分为二的;范畴里所有的成员都具备相同的范畴特征。这种抽象的二分法方式很难解释词语的多义性。

认知语言学家对一些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实证研究, 发现“原型”在范畴化中的关键作用, 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原型理论。“原型”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Rosch和她的同事们提出的, 其后经过一些语言学家和哲学家的补充, 其理论日趋成熟。其主要观点为:一个范畴中有一些中心的或典型的成员, 也有是不那么典型的、边缘性的成员, “原型”指的就是范畴内的最佳成员或典型代表。一个范畴的边界是可变的、模糊的、不明确的。其特点表现为:1) 同一范畴的成员不是由共同特性决定的;2) 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呈现出家族相似性, 不同成员的家族相似性程度大小是不同的;3) 具有更多的家族相似性的成员是典型成员, 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 并非所有成员都具有同样的代表性[6]。

原型理论有两个基本要素:原型和范畴。人类一般从两个基本层面去认识世界, 第一个是基本范畴, 人从中间层面开始, 向更高或更低层面认识世界;第二个是从具体事物的原型向外扩展到范畴边缘成员甚至是更抽象的事物和概念[9]。基本范畴和原型紧密结合, 基本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 原型在基本范畴层次得到最好的体现。

三、转喻的本质及认知原则

转喻的定义最早出现在《修辞和解释》一书中:“转喻是一种修辞格, 它从邻近和联系紧密的事物中获得语言形式, 通过这一语言形式我们能理解不被该词语命名的事物。”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 对转喻的传统解释是基于“邻近” (contiguity) 的概念。但大部分的转喻研究都集中关于Jakoboson的横向轴和纵向轴的双轴理论。随着认知科学和实验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人们对转喻本质的认识更加倾向于概念联系的观点, 这一观点对以后的转喻研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 也是一种思维方式, 是人们认知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在认知语言学中, Lakoff (1987) 指出转喻是“理想认识模型” (ICM) 的一种形式, 构建了转喻认知模型[2]。ICM是一个有组织的概念结构认识域。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映现 (conceptual mapping) , 这一映现包括的“替代” (standfor) 关系主要是指称。

Langacker (1993) 认为, 转喻是一个参照点现象 (reference point phenomenon) , 即人们通过一个实体建立起与另一个实体的联系。Alac和Coulson (2004) 指出, 不同的转喻由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 中心的和高度凸显的事物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他不那么凸显的事物。参照点是语篇中凸显的成分,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个语境。在这一语境中, 一个正在进行概念化的人与语篇中其他不那么凸显的成分建立了联系[8]。

Lakoff和Langacker分别强调了转喻的两个不同侧面, 但是都阐释了转喻的本质, 即用凸显、重要、易感知、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转喻之所以被理解是因为凸显的转体能激活转喻目标, 或提供了了解该目标的心理通道。

综合分析各种关于转喻本质的论述和观点, 可知转喻的认知原则为邻近性原则、相对凸显原则、可及性原则。邻近性是大多数转喻定义中最核心的概念。在认知上, 距离相近的事物容易被视为一个单位, 因此, 在同一认知域的两个事物常属于同一或相似范畴, 两者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转喻的凸显性是指人的认知常常更加容易注意到事物中最突出的、最容易理解的属性, 即相对凸显的属性;可及性是指说话者会在所说的话语中使用表示不同属性的可及性的指为词语, 而听众解读该指为关系的重要过程就是要构建起间接语境。

四、原型结构范畴角度的转喻分析

Peirsman和Geeraerts认为转喻是一个具有原型结构的范畴 (a prototypically structured category) , 概念邻近关系是对其进行分类的重要变量。在这个范畴中, 部分-整体邻近性是范畴的核心或原型。转喻依据接触力度 (strength o contact) 、有界性 (boundendness) 和认知域 (domain) 三个层面向外拓展, 形成转喻范畴。接触力度由部分—整体的包容关系到物理接触再到没有接触的靠近, 有界性由部分-整体拓展到无界的整体和部分, 认知域从空间到时间再到时间认知域拓展。Peirsman和Geeraerts详细梳理了各种转喻类型之间的关系, 从原型结构范畴角度对转喻进行了分析研究。

1. 空间和物质域中的转喻

Peirsman和Geeraerts假设原型的空间邻近性关系由部分和整体性构成。接触力度和有界性建构了空间和物质转喻的分类。接触力度使我们在包容、接触和邻近的方向上拓展原型的核心, 有界性可以使我们把有界的客体概念化为无界客体的一部分[5]。Peirsman和Geeraerts (2006) 将接触力度与有界性结合起来, 得出空间与物质转喻以原型为基础的分类:部分—整体、包容、接触、邻近。

邻近性是转喻定义的核心, 概念邻近性中的空间和物质邻近性是原型的核心。许多转喻模式都以空间和物质邻近性为基础。

(1) Tony Blair is the Prime Minister of England.

(2) George Bush is the president of America.

(3) There is cat all over the road.

(4) glass代表“眼镜”, iron代表“熨斗”。

例 (1) 中, 英格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句中被用以指整个联合王国, 属于部分—整体的转喻类型。而在例 (2) 中, 美洲的国家不仅有美国, 还有加拿大、墨西哥、古巴等, 在此它用来指称美国, 是属于整体-部分转喻类型。例 (3) 是客体代替物质, 例 (4) 是物质代客体。

2. 时间域中的转喻

时间的概念化和空间的概念化是密不可分的。Lakoff和Johnson (1980) 指出, 时间是通过空间隐喻来概念化的。Perisman和Geeraerts指出, 空间认知域中发现的邻近性在时间认知域中则以隐喻的形式体现出来, 邻近性的空间类型与时间类型是相互对应的。

(5) 9-11 will never be forgotten.

例 (5) 中, 时间9-11表示发生在当时的时间, 具体指发生在美国的恐怖袭击事件。

3. 行为、事件和过程域中的转喻

行为、事件和过程中的邻近性与时间域和空间域的参与成分结合起来:一方面邻近性包括了行为/事件/过程的时间实体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又包括了其中大部分的空间参与者。

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 (action/event/process&participant) 转喻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沿着“接触力度”向包容方向的拓展。这一转喻中, 容器不是时空实体, 而是行为/事件/过程, 参与者是内容。这一转喻模式最典型的参与者是施事, 积极的参与者可以转喻地指称其实施的行为;反之亦然。例如在行为/事件/过程代施事中, “教授”原只是指教授的行为、事件、过程, 后来转为指称这一行为/事件/过程的施事, 即具有“教授”这一指称的人。由于行为可以有一组参与者, 因此行为/事件/过程与参与者转喻具有较强的能产性:施动者代行为, 如“编辑”、“看守”、“调度”、“警卫”等;受事者代行为, 如“摆设”、“穿戴”和“负担”等;与事代行为, 如“同学”、“同谋”和“相好”等;工具代行为, 如“补贴”、“救济”、“开头”“绑腿”等[8]。

五、结语

转喻是一种修辞方式, 也是一种认知方式。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 转喻化过程是人类语言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语言中所体现的转喻模式有着内在和自然的联系, 是一个内部连贯的范畴。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转喻进行探索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转喻的本质、生成机制及其功能, 以进一步剖析语言中的转喻现象。

摘要: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表达方式, 也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 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在原型范畴理论框架下对转喻进行探索研究, 有助于全面理解转喻的本质、生成机制及其功能, 以进一步剖析语言中的转喻现象。

关键词:隐喻,原型范畴,认知

参考文献

[1]Alac, M.&Coulson, S.The man, the key, or the car:Whoor what is parked out back?Cognitive Online, 2004.

[2]Langacker, R.W.Concept, Image and Symbol:The Cog-nitive Basis of Grammar[M].Mouton de Gruyte, 1991.

[3]Lakoff, G.The Invariance Hypothesis:Is abstract reasonbased on image-schemas?Cognitive Linguisitcs, 1990.

[4]Panther, K.-U.&Thornburg L., L.&Barcelona, A.Metonymyand Metaphor in Grammar.Amsterdam:John Benjamins, 2009.

[5]Peirsman&Geeraerts Metonymy as a Prototypical Cat-egory[J].Cognitive Linguistics, 2006.

[6]Taylor John.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Linguistics Theor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Ungerer, F&Schmid,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Linguistics[M].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8]张辉, 卢卫中.认知转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0.

[9]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9.

认知突显与转喻习语 篇2

关键词:认知 突显 习语 转喻

一、认知视角下的转喻

(一)转喻的认知本质

隐喻与转喻都是认知语言学的研究重点。随着认知语言学地位的日益提高,转喻研究也受到更多重视。1980年,Lakoff与Johnson在他们的学术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首次挑战传统理论而提出对转喻的新阐释。之后,语言学家们对转喻的认知解读在认知语言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一些学者认为转喻比隐喻要更为根本(Panther&Radden,1999)。总结以往学者的观点,Radden& Kovecses(1999)给概念转喻下了一个学界认可度较高的定义: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转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转喻目标)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转引自李芸,2011:78)。

(二)认知突显(salience)与转喻的关系

赵艳芳认为,转喻所涉及的是一种“接近”和“突显”的关系。突显注意到焦点不同,因而可以突显不同的侧面(2001:115,139)。此处的“接近”及“contiguity”是大多数研究者所说的“邻近性”。“邻近性”是大多数转喻理论的核心观念,因为邻近性更易于使物体特点突显出来。对于转喻的产生,学者们有不同的表述方式,而突显与参照点是他们观点中的共同之处。Alac和Coulson(2004)强调了“突显”,指出不同的转喻由相对突显(relative salience)的认知原则提供理据,基本观点是:中心的和高度突显的项目作为认知参照点,来唤起其他不那么突显的项目(许向辉、王楠,2012)。也有学者认为,施喻者是用突显的概念实体物代替相邻近或相关联的概念实体……转体相对于转喻目标而言是突显的,才被施喻者有限的注意资源注意到,从而激活对相邻近或相关联事物的认识(徐艳,2010:62)。由此可以得出,突显在转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在比较英汉转喻习语异同时将着重讨论“突显”这一因素。

二、转喻习语

习语的意义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一般认识,并在人们的概念系统中得以重构。认知语言学认为,英语习语是概念系统的产物,其生成和理解机制在于概念结构的映射(张明杰、房晶,2010:22)。

本文提及的转喻习语指的是包含有转喻现象的习语,如“She is a new hand.”其中“new hand”是英文中的习语,在汉语中有相对应的习语“新手”,指的是新参加某份工作的人。英语与汉语中都将“hand”作为突显事物,而新工作的人则是转喻目标。这是由于在工作中,最为突出的身体部位就是“手”,且因为手与整个人有邻近关系,因此“手”可以被突显出来从而形成转喻。

三、认知突显与英汉转喻性习语比较

人类的认知始于范畴化,人们在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中,可从相同角度来认识空间、事体、事件等,但也可从不同角度来认识它们的不同特征,并对其进行词汇化(王寅,2005:55)。英汉习语对同一事物相同或不同的表述,直接原因是词汇化的相同或差异,而最终则来自于认知视角的相同或差异,其中突显是关键。

英语习语与汉语习语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通过比较英语与汉语的转喻习语,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等关系分成以下4类:1.英汉转喻习语中表达意思上能够相互对等或基本对等的习语,如英语中的习语“live by one's pen”(“以笔杆子为生”)。2.英汉的转喻习语在语义上对等却不能在形式上对等,“shoulder to shoulder”(“齐心协力”)。3.有的英文中的习语在汉语中找不到对等习语,如“save one's skin”(“保全生命”)。4.有的汉语习语在英文中找不到合适的对等习语,如汉语中的“眉来眼去”在英语中则找不到对应的习语。本文将通过对上述几类英汉转喻习语的比较,探究英汉习语中相同与差异的认知原因以及英汉思维方式的异同。

在英汉转喻习语中,占比重最大的是与身体器官有关的习语。这是由于人的认知与自身体验有关。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互动性体验的最基本形式是依赖于对身体部位、空间关系、力量运动的感知互动而逐步形成的(王寅,2005:65)。因此,人对自身的感知以及通過自身形成对他人、对环境的感知,成为转喻习语最根本的来源。

(一)英汉转喻习语完全对等或基本对等

这里的对等指的是英语与汉语中的习语所包含的身体部位词是相同的。

以“头”(head)来说,英语关于“头”的转喻习语有“hold one's head high”,汉语中与之对应的是“昂首挺胸”,都表示人的自信与勇气。在形容一个人能勇敢面对困难时的精神面貌时,英语中的“head”及汉语“头/首”高昂起来的动作作为喻体被着重突显了出来,预示着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状态。

“口/嘴”(mouth)在身体转喻中是十分常见的。举例来说,“She has got five mouths to feed”的意思是“她得养活五口人”。可见,英语中“feed the mouth”显然不应解释为“喂东西吃”,而是“供养”的意思。在汉语中对应的习语是“养家糊口”。很显然,这一习语中,英语与汉语都选择了人体用于吃的器官来代替整个人。这是由于“吃”是身体本能的需要。一般来说,赚来的钱最基本的用途就是买食物以满足人的生理需要。“食”是人生命的根本,人的其它日常活动“衣、住、行”上的花费与“食”相比就没那么迫切,因此没有得到突显。而吃所用到的身体器官“口/嘴”(mouth)得到了突显强化,用以比喻“人”。

英汉身体部位转喻习语中还有其它许多的对等。比如“face to face”——“面对面”,“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等等。这些形式和内容都基本对等的英汉习语反映出人们拥有相同或相似的体验,并且突显的角度相同,以致最终形成了相对应的习语。

(二)有对应转喻性习语但形式不对等

英语中的习语“have no roof on the head”(无容身之处)指没有住的地方,而在汉语中则没有用到“头”这个字。从表达同等或类似意思时英语与汉语所选用的身体部位不同,可以看出英汉不同的认知方式。英语的这个习语中不仅“head”为转喻,“roof”也是转喻,指代住所。这个习语选用“head”作为着重点,可见英国人将屋顶看成是整个房屋十分突出的一部分,这可能是由于英国是一个多雨的国家。遮雨是房屋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因此最先淋到雨也是最需要保护而不被雨水冲袭的头部就突显了出来,代替了整个身体或整个人。而汉语习语中“容身”一词则是突显了整个人身体所占用的空间,以身体来衡量住所。

“give someone a black eye”对等的汉语习语可以说“把某人打得鼻青脸肿”。这两个习语都是通过部分器官代替整个面部打架后的受伤情况。英语选用“eye”这个器官作为喻体,而汉语则选“鼻”与“脸”。这体现出英汉的认知角度差异,英语突显眼睛部位,而汉语则突显了鼻子与脸部。

与此相类似的英汉习语还有“keep one’s eyes skined”——“不动声色”,“neck to neck”——“齐头并进”等等。这些习语的对比很好地反映出对待同一事物,英汉不同的认知视角。

(三)英语转喻习语无对应汉语转喻习语

英语中有些习语中带有转喻,但在汉语中也许只是普通的表达。如英语习语“allow the heart to rule head”直译为“让心统治头脑”,对应的汉语是“感情用事,不够理智”。英语里非常巧妙地把“心”作为感情的体验器官,而“head”转喻“mind”作为思考的器官,体现了理性服从于感性之意。

“go under the hammer”,指的是“被拍卖”。“Hammer”是主持拍卖者手上握的小榔头,小榔头敲下之时就表示被拍卖的商品成交,“hammer”是整个拍卖环节中极为突出的物体,因此被突显出来。“go under the hammer”也就转喻成了“被拍卖”这一整个事件。

(四)汉语转喻习语无对应英语转喻习语

汉语同样有许多转喻习语在英语中不易找到对应习语。如与眉毛有关的“愁眉苦脸”“横眉冷对”“喜上眉梢”“眉开眼笑”“柳眉倒竖”“低眉顺眼”等等。这些转喻习语中“眉毛”都是突显物,转喻目标则为情绪。从如此多的关于“眉毛”的习语,可以看出汉语中对“眉毛”这一身体部位的重视。显然,中国人认为感情的变化会带来眉毛的变化,反之,眉毛的不同形态可表示人的不同情绪。可以说“眉”是汉语中表达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部位。如“紧锁的眉”是思考或是心情不好的体现;“眉梢上翘、飞扬”是喜悦的表现;“眉毛竖起”是愤怒的表现。上述习语在英语转喻习语中一般仅仅会用眼神“eye”来体现。

除此之外,汉语表达情感“肝肠寸断”“肝胆俱裂”“剖肝沥胆”“牵肠挂肚”等等,在英语中基本上找不到牵涉到如“肝肠”之类词的转喻性习语。英汉转喻习语中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体现了英汉思维中的共性与个性。

四、结语

本文从认知视角下的转喻出发,分析了转喻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邻近性与突显。其中突显是转喻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比英汉身体部位的转喻习语,根据两者之间的对等关系将其分成四类。从认知突显的角度分析了英汉转喻习语的不同对等程度存在的原因,以及英汉思维认知方式的异同。

参考文献:

[1]Lakoff,G.& Joho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Panther&Radden.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C].Amsterdam:

John Benjamins,1999.

[3]李蕓.从认知角度看英汉五官词语的转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

学报,2011,(4).

[4]徐艳.隐喻和转喻中突显性的对比分析[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0,(2).

[5]许向辉,王楠.英汉习语中的概念转喻机制研究[J].黑龙江科技

信息,2012,(10).

[6]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7]张明杰,房晶.英语习语的概念转喻阐释[J].语文学刊(下半

月),2010,(7).

[8]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9]李勇忠.转喻的概念本质及其语用学意义[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5,(8).

转喻翻译研究综述 篇3

关键词:转喻翻译,文学文本,实用文本

1、引言

认知科学和认知语言学的不断发展, 转喻由最初修辞手段到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不断得到重视。有些学者认为, 转喻比隐喻更基本, 是隐喻映射的基础, 是比隐喻更基本的意义扩展方式。沈家煊论证了汉语“的”字结构转指中心语本质是一种“语法转喻”, 指出语法中“转指”本质是“转喻”。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开始关注转喻, 转喻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 是两种语言的心理转换, 翻译过程必然涉及双语信息转换加工的认知过程。近年来, 翻译学与认知科学之间结合态势日益明显, 取得了卓著成果。与隐喻翻译相比, 转喻与翻译结合比较晚, 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

文章对中国知网上转喻翻译的期刊论文进行了统计, 通过主题“转喻翻译”进行论文搜索, 经过筛选整理, 查询出10 篇核心期刊, 20 篇硕士论文, 1 篇博士论文, 共77 篇。

转喻翻译研究起步较晚, 最早见于2006 年, 近几年有发展趋势, 但总数仍不多, 核心期刊少, 转喻翻译研究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

2、研究概况

认知转喻翻译领域研究起步较晚, 最早将认知转喻与翻译结合的是张德让, 论述了改写的普遍性和各种转喻性, 指出翻译转喻性有助于解释翻译与原文矛盾之处, 精确分析译文, 阐释翻译文化功能, 道出改写背后权力话语。对转喻翻译相关文章进行分类, 发现转喻翻译文章无非三种, 一是不结合文本的转喻翻译研究, 作者称其为纯粹转喻翻译, 研究转喻翻译通用的翻译理论或策略;二是结合文学文本的转喻翻译, 研究古诗词或文学作品中转喻是如何处理的;三是结合实用文本的转喻翻译, 研究实用文本中转喻的处理。

2.1 纯粹转喻翻译

纯粹转喻翻译研究不涉及文本类型, 该类转喻翻译在研究中最常见, 研究目的是寻找有效的转喻翻译策略。邓国栋提出了“转喻认知模式的对等激活”、“转喻认知模式的附加激活”、“转喻认知模式对等激活加注”和“转喻认知模式激活的归化”四种转喻翻译策略。谭业升阐释了转喻图式- 例示级阶与翻译转换、翻译变体的联系, 提出转喻翻译研究要利用转喻图式的多样性例示实现创造性翻译。王瑛、谭业升将视觉化翻译与转喻结合, 认为转喻关系具有偶然性, 某一概念框架下潜在的邻接关系具有多样性, 翻译中有很大认知创造的自由空间。10]卢卫中探讨了转喻翻译的认知基础与策略, 证明了“目的语对应喻体翻译”、“目的语特有喻体翻译”、“源语喻体+喻标”、“源语喻体+注解/ 按语”和“源语喻体的舍弃”是转喻翻译有效方法, 指出采取哪些方法取决于具体语境。卢卫中等指出翻译技巧背后认知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从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互指的角度分析了替换等传统翻译技巧背后的转喻机制。指出翻译转喻研究的是为了阐明译入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的认知关系;翻译过程中译入语与源语对应项之间存在转喻关系;主张转喻是替换等翻译技巧背后的重要动因和认知机制。

2.2 文学文体转喻翻译

文学文体转喻翻译主要研究文学作品或古诗词中的转喻翻译, 文学讲究审美意蕴传神, 会隐含一些信息, 翻译这些隐含信息实则是一种转喻翻译。江莉针对转喻认知机制下文学隐含信息的翻译, 提出译者应保持源语中转喻思维, 传递异国语言文化特色, 实际翻译过程中还应考虑隐含信息所蕴含的文化默认值, 译语读者认知偏好。范祥涛从原型转喻理论视角, 考查汉语散文中转喻及英译方法, 发现西方语言转喻理论部分适用汉语语篇研究, 转喻研究一些理论需深入探讨;转喻有语境和文化依赖性, 直接翻译程度低, 多意译或省略。周珊指出转喻是委婉语生成与理解的重要认知机制, 在认知转喻的照应下委婉语的翻译策略得以突破, 为《红楼梦》中委婉语翻译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古典诗词讲究用“字”, 一个字词就是一种意象, 可以表达更多含义是一种转喻。杨文滢从认知转喻视角考察古典诗词“凭阑”意象的美学运作与翻译, 指出“凭阑”是事件转喻, 发现转喻概念生成机制可以揭示“凭阑”意象言简义丰的认知理据;从概念转喻的体验性、凸显性与完型性探讨意象的可译性。

2.3 实用文体转喻翻译

实用文体包括财经、法律、合同、新闻、旅游等, 涉及文本类型比较多, 国内对实用文体转喻翻译研究并不多见。张志慧对奥巴马获胜演讲中转喻翻译做了研究, 认为演讲中转喻翻译主要是两种模式:一是基于认知语言学体验原则的喻体等值翻译。二是基于关联原则的喻体诠释性翻译, 对奥巴马获胜演讲中转喻进行解读和翻译。朱莹探讨了旅游宣传册的隐喻和转喻现象, 指出翻译的认知动态过程, 即译者的思维模式在关联理论下运作过程, 提出了隐转喻翻译策略背后动机和原则——释意相似和最佳新奇。冯梅对医学冠名术语的转喻翻译作了研究, 指出医学冠名术语是一个或多个真实或虚构的人名转喻, 基于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单义性和简明性, 主张医学冠名术语应尽量整体意译, 不可为时采用零翻译人名、意译其他。转喻与不同文本类型结合, 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均有所不同, 转喻认知模式在各种文体翻译中的运作, 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翻译的“信”“达”“雅”。

3、结语

《围城》小说叙事的认知转喻研究 篇4

关键词:转喻《围城》小说叙事凸显性一、引言

本文主要探究转喻在小说《围城》中的叙事分析。小说作为典型的叙事形式,作者在叙事过程中选择信息进行意义表征而构建小说,而读者在理解过程中结合知识背景选择性地理解和吸收小说内涵。这一构建和理解的过程符合概念转喻的思维和推理过程。而传统叙事学停留在语言层面研究而忽视了叙事及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研究。本文试用概念转喻理论以小说《围城》为例分析其小说叙事中的转喻现象,探究转喻在小说《围城》的叙事构建和理解中的作用,为小说叙事研究提供一种认知分析方法,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转喻及转喻思维的认识。

二、转喻的运作机制

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和一种思维存在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行动。Radden和Kovecses(1999)将转喻理解为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转喻的认知基础在于认知凸显性和概念邻近性,其认知运作机制有映射、凸显或者认知参照点。转喻是一种在相同认知域中的概念映射,这种映射发生在概念实体的源域和靶域之间(Lakoff和Turner,1989)。Croft(1993)把转喻看作是在认知域矩阵(domain matrix)中某个认知域的凸显过程。Langacker(1993)认为高度凸显的实体作为认知参照点唤起其它不那么凸显的实体,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

三、小说叙事的转喻可行性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雷科夫和约翰逊的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问世以来,转喻被认为是一种概念现象、人类思维的重要方式而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语言和思维中。Gibbs(1994)提出,转喻是人类概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倾向于利用食物某个易理解或感知的方面来指代事物的整体。而其认知基础在于认知凸显性和概念的邻近性,其使用是有理据的。Gibbs(1999)强调,用转喻进行思维和说话是我们日常经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成了我们思维和表达的方式,也是文学和艺术的符号象征论的基础。

小说是一种典型的叙事形式,作者创作过程中对信息进行选择,而被选定而叙述出来的信息必然是在特定情境下相关的、最突出的信息,而读者接收到的信息是叙事世界中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时间的一部分。转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为整个叙事世界的构建及读者对叙事的理解提供可及性。而小说构建的选择性和可及性与转喻的两种运作机制凸显性(salience)和心理通道(mental access)相吻合。因此,把转喻用于小说叙事研究有极大的可行性。

四、《围城》小说叙事的转喻方式研究

《围城》是中国著名小说家钱钟书的杰作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作者在叙事过程中运用了转喻及转喻思维,具体体现在转喻指称、转喻描写及转喻事件上。

(一)转喻指称

Langacker(1993)认为转喻由相对凸显的原则提供理据。小说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选择凸显信息来指称整个信息。这种转喻思维体现在“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具体代抽象”“容器代内容”等原则基础上。

1.部分代整体

(1)东洋留学生捧苏曼殊,西洋留学生捧黄公度。(钱钟书,2002:90)

(2)鸿渐莫名其妙,正要问他缘故,只听得照相机嗒嗒声,蓝眼镜放松手,原来迎面还有一个人把快镜对着自己。(ibid:30)

(3)行李陆续运来,今天来个箱子,明天来个铺盖,他们每天下午得去汽车站去领。(ibid:152)

(4)大前天早晨,该死的听差收拾房间,不小心打翻墨水瓶,把行政院淹得昏天暗地。(ibid:193)

其中,苏曼殊和黄公度是小说中两位人物谈论的这两位作者所著的诗篇,而不仅仅是两位作者;蓝眼镜指戴蓝眼镜的人;箱子和铺盖整体代指他们运来的所有行李;行政院不是一个机构,指代有行政院三个字的整个信封。这几个例子是由部分的凸显属性来指代整体,与转喻思维相吻合。

2.整体代部分

(5)他当时也没想到这外国老婆是在中国娶的白俄。(ibid:196)

(6)辛楣因为韩学愈没请自己,……,说:“国际贵宾回来了!饭吃得好啊?是中国菜还是西菜?洋太太招待得好不好?”(ibid:198)

(7)他出了旅馆,说:“你有大半年没吃西菜了,我请你吃澳洲馆子。”(ibid:270)

Barcelona(2002)指出转喻是在同一域内部分到整体、整体到部分的映射。以上几个例子都是整体代部分,也就是整体结构的内部成分、特征及属性映射到部分中。白俄在这里并非指代整个白俄罗斯人,而是转喻指称为小说中一个人物韩学愈的妻子;同样,国际贵宾指代小说主人公方鸿渐;澳洲馆子指称的是在此类餐馆做的食物。

3.具体代抽象

(8)那么得赶快找个眼科医生,把眼光验一下;会这样看东西的眼睛,一定有毛病。(ibid:50)

(9)我喜欢用自己的头脑,不喜欢用人家的头脑来思想。(ibid:87)

(10)苏小姐嫌鸿渐太没面子了,心痒痒地要为他挽回体面。(ibid:90)

(11)辛楣出路很多,进可以做官,退可以办报,也去坐冷板凳,我替他惋惜。(ibid:123)

(12)高校长待人厚道,好几个电报把我催来,现在你们各位又来了,学校渐渐上轨道,我好意思拆他台么?(ibid:193)

眼光在这里抽象为品味、洞察力;头脑指代思维和智慧,用一个器官来指称其功能;面子意味着威望和名誉;根据小说内容,人物辛楣本可以有更好的工作选择,他却选择教书,所以冷板凳在此指代教书这项选择;轨道和台在小说语境里不是指代其具体事物,上轨道指学校运转顺利,拆台指拖垮某人。小说文本中运用此类转喻有助于增加语言的丰富性,体现转喻思维的凸显及邻近原则。

4.职业代人

(13)斜川叫跑堂收拾地下,拿手巾,自己先倒杯茶给他漱口。(ibid:92)

(14)汽车到周家,苏小姐命令门房帮自己汽车夫扶鸿渐进去。(ibid:94)

(15)周太太因为枉费了克己功夫,脾气发得加倍的大,骂鸿渐混账,说:“就是住旅馆,出去也得吩咐茶房一声……”(ibid:105)

(16)向旅馆账房打听,知道银行怕空袭,下午四点才开门,这时候正办公。(ibid:169)

职业是人的整体属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职业称呼人既经济又易于辨别。跑堂、门房、茶房、账房很形象地通过职业属性指代了做此职业的人。这种叙事方式体现了转喻思维,突出了人物特点。

除此之外,还有“容器代内容”“作者代作品”等转喻思维及应用。例如在小说第89页中“一杯”“一两口”转喻指称为有此容量的酒,以及第291页“腰包”指代装在口袋里的钱。这种转喻模式是建立在转喻原则邻近性基础之上的一种词义扩展,以此丰富小说语言。小说第7页的叔本华及第229页的曹禺并非指作者本人,根据转喻思维,在由作者引起的ICM中,人们很容易联想到此作者的著作,所以此处指代两位作者所创作的作品。

综上所述,小说叙事中不乏转喻指称,作者在特定语境中用凸显或邻近事物来指称其他事物,烘托了创作意图,增加了语言的经济性及生动性。

(二)转喻描写

小说叙事中的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情景描写,而在描写的过程中通常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以凸显成分的描写来替代整个描写。本节探讨这种转喻思维是如何运用于小说叙事的。

1.转喻式人物描写

人物是小说叙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小说人物描写可通过对外貌、外形及服饰等的描写来突出人物身份、性格、特征等,烘托创作主题。这种描写不可能将人物所有部位或服饰穷尽,而是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部分凸显的部位进行描述。比如:

(17)鲍小姐纤腰一束,正合《天方夜谭》里阿拉伯诗人所歌颂的美人条件:“身围瘦,后部重,站立的时候沉得腰肢酸痛。”长睫毛下一双欲眠似醉、含笑、带梦的大眼睛,圆满的上嘴唇好像鼓着在跟爱人使性子。(ibid:12)

(18)孙小姐长圆脸,旧象牙色的颧颊上微有雀斑,两眼分得太开,使得她常带着惊异的表情;打扮甚为素净,怕生得一句话也不敢讲,脸上滚滚不断的红晕。(ibid:122)

(19)苏文纨比去年更时髦了,脸也丰腴得多。旗袍搀合西式,紧俏伶俐,袍上的花纹是淡红浅绿横条子间着白条子,花得像欧洲大陆上小国的国旗。手边茶几上搁一顶阔边大草帽,当然是她的,衬得柔嘉手里的小阳伞落伍了一个时代。(ibid:280)

这三个例子是作者对小说中三位女性角色的刻画。例句(17)中,纤腰、身围、后部、眼睛、嘴唇的挑选描绘能够代表鲍小姐集美貌、性感、时髦、炫耀与虚假于一身的特点。例句(18)对孙小姐的描写突出在脸上,圆脸、颧颊、两眼让读者容易联想到她温柔单纯却精明虚荣的形象。例句(19)代表性地描绘了苏文纨的脸、旗袍、大草帽,形象地展示了其时髦高雅却世俗肤浅。这几个例子都是通过“部分代整体”“凸显属性代人”的转喻思维手段来进行人物描写和塑造。

2.转喻式情境描写

小说对于情境的描写可以选择其中的凸显部分来代替整个情境。例如:

(20)用人出来请进小客室,布置还精致,壁上挂好几个大镜框。有赵辛楣去世的父亲的大照相、赵辛楣硕士制服手执文凭的大照相。赵辛楣美国老师的签字照相。(ibid:118)

(21)汪家租的黑转半西式平屋是校舍以外本地最好的建筑,跟校舍隔一条溪。……汪家的客堂很显敞,砖地上铺了席,红木做的老式桌椅,大方结实,是汪处厚向镇上一个军官家里买的,万一离校别有高就,可以卖给学校。(ibid:220)

两段例句中,作者描绘了两个人物家的情境。分别从情境中着重描写了小客室、壁上、大镜框及平屋、客堂、砖地、桌椅,通过这些挑选出的方面把情境的整体呈现了出来。这种描写跟小说背景及展现人物特征有关,是“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模式,表现出了转喻思维的特点。

(三)转喻事件

在文学叙事中,作者可以选择提供必要的、突出的信息,而忽略不必要呈现的、读者可以自己提供的信息。Abbot(2002:81)把这种叙事叫做“narrative gap”(叙事空白),而这种空白读者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及小说背景很容易推理出来,也就是人们可以通过读一系列动作中的某个突出部分(salient subpart)来推断事件的整个过程Gibbs(1994)。这种作者省略信息,读者推理未提及信息的过程都体现了人的转喻思维。Dirven(1999)把这种部分事件代替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SUBEVENTS FOR WHOLE EVENT)的转喻叫做“事件图示转喻”(event-schema metonymy)。在本部小说中不乏这种转喻,例如:

(22)方鸿渐慌得道歉,鲍小姐嚷头痛,要回船休息。鸿渐一路上陪小心,鲍小姐只无精打采。送她回舱后,鸿渐也睡了两个钟点。(ibid:17)

这段叙事中,对于鲍小姐想回船休息这一事件,作者仅描述了她要回船和回舱后这两个环节,至于中间怎样回舱这一环节,作者没有提及。但是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图示取回这一环节。这种叙事符合“起始/终结次事件代整个事件”(INITIAL AND FINAL SUBEVENTS FOR THE WHOLE EVENT)的转喻模式。

(23)可是这一次鸿渐抗议说,这是大家的事,不该老让辛楣一个人破钞,结果改为聚餐。吃饭时议定九月二十日坐意大利公司的船到宁波。辛楣说船票五张由他去买,都买大菜间,将来再算账。李顾两位没说什么。吃完饭,侍者送上账单,顾先生抢着归他一个人付账,还说他久蓄此心,要请诸同人一聚,今天最巧没有了。(ibid:122)

此例句中,作者把实际的吃饭环节去餐馆-吃饭-吃完饭省略为两个环节吃饭-吃完饭,这是基于“中间/终结次事件代整个事件”(MEDIAL AND FINAL SUBEVENTS FOR WHOLE EVENT)的转喻模式,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图示将中间的部分和细节还原回来,重构对事件的完整理解。

五、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转喻作为一种思维在《围城》小说具体叙事的构建和理解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该小说在指称、呈现事件、背景和人物描写过程中对于细节方面的选择上。在指称方面,作者选择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等叙事与转喻思维相吻合。在人物或背景的描写方面,可以选择突出的身体特点或外貌特征、突出的地点来描写整个人物或背景。作者在刻画事件时,可以选择凸显的子事件来替代整个事件的过程,这样不仅避免了细节上的累赘,又不妨碍读者根据特定背景理解小说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一定的转喻思维,证明概念转喻是该小说叙事的一种重要方式。这对于小说的理解和概念转喻研究都将起到相应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Abbot,H.P.The Cambridge introduction to narrativ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Barcelona,A.Clarifying and applying the notion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within cognitive linguistics:An update.In R.Dirven & R.Porings(Eds.),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pp.207-277).Berlin /New York:Mouton de,2002.

[3]Croft,W.The role of domain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s and metonymies.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335-371.

[4]Dirven,R.Conversion as a metonymy of event schemata.In K.-U.Panther & G.Radden(Ed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pp.275-288).Amsterdam/Philadelphia:Benjamins, 1999.

[5]Gibbs,R.W.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language,and understand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6]Gibbs,R.W.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ts. Amsterdam/Philadelphia:Benjamins,1999.

[7]Lakoff,G.&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8]Lakoff,G.& Turner,M.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

[9]Langacker,R.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1-38.

[10]Radden,G.& Kovecses,Z.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 In Klaus-Uwe Panther & Radden,G.(Eds.).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Amsterdam/Philadelphia:Benjamins,1999.

[11]程琪龙.转喻种种[J].外语教学,2010,(3).

[12]刘玉华.小说叙事的概念转喻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钱钟书.围城[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4]沈家煊.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1999,(1).

[15]束定芳.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J].外国语,2004,(3).

[16]熊学亮.试论转喻的指示功能[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

转喻与语篇的连贯 篇5

关键词:转喻,认知机制,语篇连贯

1. 引言

对隐喻和转喻研究从传统修辞学的角度切入较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家开始将隐喻和转喻看作构成人类许多概念形成基础的心理机制。相对于大量的隐喻研究,学者们对于转喻的关注较少。转喻研究的重心主要集中在转喻的定义和分类和转喻图式的语用推理上。本文主要讨论转喻的本质及其内部的运作机制,并阐释转喻在语篇连贯方面的重要作用。

2. 转喻的本质及认知机制

转喻是日常言语的一个普遍特征,在文学语言和日常语言中都具有系统性的体现。隐喻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而转喻是在同一认知域中用一个凸显的事物代替另一事物,通常为同一认知域内易感知、易理解的部分,代表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赵艳芳,2001),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或内容之间的代替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语言中大量的转喻反映了人们普遍的思维模式。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在转喻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Lakoff (1987)认为,人的认知模型是以命题和各种意象的方式贮存在大脑中,认知模型在人与世界的交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贮存信息,而且对输入的信息进行重组。转喻的生成和理解与理想化认知模型密切相关。在转喻中,转体充当参照点并能激活或提供认知转喻目标的心理通道。Langacker (1999)认为,转喻就是一个参照点现象。由转喻词语指定的实体作为一个参照点,为被描述的目标提供心理可及,并同时把听读者的注意力引导到目标上。

3. 转喻的分类

Gibbs (1994)把转喻分为两大类,一是命题式(propositional)转喻,这一类转喻又可分为指称式(referential)和谓词式(predicational)两类;二是言语行为(illocutionary)转喻。

指称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这一类型的转喻是指称转换的现象。比如下例中的China指代中国人民:China is all excited about the Beijing Olympics.谓词转喻是指用一种表达式借代另一种表达式,如:(1) She was able to win the speech contest代(2) She won the speech contest.人们很多情况下用(1)句在表达与(2)句完全相同的命题内容。

Panther与Thornburg (1998)将认知与语用相结合,提出了言语行为转喻的概念。通过这种转喻,一种以言行事被用来代替另一种以言行事。Panther与Thornburg把言语行为转喻的概念与另一个必不可少的概念行为场境(action scenario)结合了起来。场境是专用来描述一系列连续事件的认知模式。Panther与Thornburg认为一个“行为场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部分。前段,用来陈述行为发生所需满足的条件,是行为的准备阶段。核心段,描述行为的基本特征。结果段(result),描述若行为被恰当实施的即时结果。后段,表示行为预期的(intended)或非预期的(unintended)后果(consequences)。行为场境的每个组成部分与整个场境之间都具有转喻关系(metonymic relation),也就是说场境的每个部分都能够转喻地代表整个场境。

4. 转喻对语篇连贯的阐释

尽管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衔接对语篇的连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Halliday&Hasan),然而许多没有衔接手段的语篇也具有连贯性。Givon认为连贯是一种心理现象,他指出我们真正要研究的连贯不是外在语篇(external text)的连贯,而是能生成、能提取内在语篇(mental text)的心理连贯(朱永生,2001)。转喻在构建心理连贯中起了重要作用。

转喻是人们思维的反应,转喻所依赖的认知框架是以经验相关为基础的。指称转喻正是建立在一种心理可及性的基础上取得心理连贯的,听话人或读者在具体的语境中构建起认知框架,由指称词汇激活指称对象。例如:

The ham sandwich is at table 7.

在餐馆的背景下,服务员对于顾客所知甚少,顾客所点的餐点是餐馆这一认知模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区别顾客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这里服务员将顾客用“ham sandwich”指代,对于参与交际的人来说意思非常清晰,交际目的可以达到,即送餐给7号台的客人。并且这里遵循了经济的原则,用最鲜明的特征最简洁的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

言语行为的转喻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也随处可见,重要的原因也是由于它符合人们的推理思维,或者说它是人们思维的产物,人们通过理解话语的言外之意获得话语的连贯。Widdowson (1978)认为真正决定话语连贯的是言外之意。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词语仅可激活言语行为脚本中的一个成分,但是由于该成分与其他成分和脚本整体之间存在着互为结构的关系,可以在推理时以脚本中诸成分所指的概念为对象,行使借代功能,从而保证话语的深层连贯。在实际生活中只要能达到交际的目的,无需全面具体地把行为场景一一交代清楚。例如:

(1) A:Why can’t you come on time?

B:I didn’t expect the traffic was so terrible.I left my office half an hour ago.

A, B两人之间的对话不存在衔接手段,但话语意义是连贯的。这里转喻在话语的连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交际中通过话语信息对行为脚本的激活,用此话语代替彼话语从而引导听话人建立起话语的关联。B没有料到交通状况如此差,尽管半小时前就出门还是迟到了。此处符合概念转喻“原因代结果”(cause for effect)的认知规律。

vegetarian就隐含着不食肉类,转喻委婉拒绝邀请的意思。这类用法都符合转喻的言语行为脚本模式,听话人也能成功获得信息。

(2) A:Do you like some meat?

B:I am a vegetarian.

5. 结语

转喻是一种认知操作,以来源义作为背景凸显出目标义。转喻来源于人们的普遍性转喻思维。三种转喻对语篇的连贯都起着重要作用,言语行为场境理论对言语行为转喻有很好的解释作用,阐释了通过转喻获得心理连贯的过程。转喻符合语言交际的信息最大化和经济最大化原则和礼貌原则。人们有时候会采用转喻以较礼貌委婉的方式交流信息,比如用wash the hands指代上厕所。通过一定的语境理解转喻是得到语篇连贯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Gibbs, Raymond W., Jr.The Poetics of Mind:Figurative Thought, Language, and Understand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2]Lakoff, G.Woma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3]Langacker, R.Grammar and Conceptualization[M].Berlin/New York:Moulton de Gruyter, 1999.

[4]Panther, K.U., Thornburg, L.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ferencing in Conversation[J].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 (30) :755-769.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转喻思维的内涵外延传承模型 篇6

转喻的研究从修辞学研究走到认知语言学的“自然推理模式”认识, 历经了研究范式的转换, 是个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变革。目前, 认知语言学对于转喻的研究, 仍纠缠在概念互动的问题上, 局限在不同转喻模式 (patterns) 的罗列。Panther开创了转喻在间接言语行为中的场境解释, 提出了高层转喻思维在话语构建中的普遍性存在。上述研究的一个共同问题是, 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对转喻思维的广义的和概观层面上的思考。概念转喻和转喻思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话语中抽象出来的具体模式, 后者是广泛存在的普遍思维模式, 体现在话语含义获取、语篇衔接连贯等非词汇句法层面。

一、转喻思维再探

目前认知领域将转喻分为“狭义”和“广义”。狭义观点认为, 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 是认知机制和过程, 在理想认知模式中操作。区别性特征是:转喻两域之间的关系是“部分代整体”或“整体代部分”, 如“手”代替“人”或相反。随着研究的深入, 不少学者认为, 转喻不仅是概念的互动问题, 而是话语、语篇中普遍存在的思维方式, 其中的“部分—整体”和“整体—部分”关系也是抽象多样的, 以类层级形式体现出来, 说明转喻可以在更高、更广的层面成为诸多语言现象的认知机制解释。

广义的转喻思维的研究始于Panther&Thornburg (1998) 的场境理论, 是将间接言语行为整体事件认知域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其中任何一部分都可以转喻地激活整体, 这就大大地增加了转喻的解释范围。Ruiz de Mendoza (2002) 的高层转喻思维观, 将转喻“部分—整体”的思维方式运用到抽象的思维层面, 拓宽了认知角度解释语法的途径。本文中的转喻思维是遵循了Panther的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研究中的界定方法, 将转喻思维的界定焦点放在“语义替代关系”的广义界定。陈香兰 (2008) 对转喻思维的界定是: (1) 两域间有“部分整体”、“整体部分”关系; (2) 二者有语义替代关系。只要符合这两条中的一条, 就是转喻思维。符合两条就是典型的转喻思维。这充分体现了转喻是普遍的思维模式这一假说。

二、内涵外延传承模型

任何话语使用操作都需要推理完成, 有的是一步推理Wilson and Sperber (1992) , Gibbs (1986, 1994) , Gibbs and Gerrig (1989) , Gibbs and O’Brien (1991) and Jorgensen et.al (1984) , 有的为二步推理 (Searle, Grice) 。转喻思维在话语中有时体现为一步推理, 体现在“新手”指代“新员工”的低层转喻倾向中, 推理程度不大;有时体现为两步推理。我们的研究问题之一, 是解释转喻思维操作中, 为什么以及怎么样使用推理。在“心理模型”基础上的“转喻内涵外延模型”中, 探究转喻思维运作情况, 这是对转喻作为识解方式的认知语用尝试。

内涵外延模型的确定根据是: (1) 根据法国语言学组织Group mu的转喻内涵说; (2) Osterwalder在其“Between metaphor and metonymy”一文中的转喻外延说; (3) 徐盛桓的内涵外延传承说。内涵外延是话语含义获取过程的必然两指向, 是同一指类范畴内的两个次域, 彼此是相邻关系, 含义获取就是在内涵外延上选择其一, 然后进一步在所激活的所有内涵或者外延目标域中, 取值达成理解。在转喻的研究历程中, 这种模式还是首次提出, 这不同于概念整合、跨域映射的说法。这也是本文有别于他人的地方。

具体说来, 在类层级知识结构中, 下位类的实体可以是其上位类实体的外延或内涵层面, 而且, 根据指类机制的研究, 上位类的属性和内涵都可以由其下位类实体承接。在转喻中, X FOR Y, x和y可看做是各自从其上位类承接了属性和内涵的实体。

根据指类机制中的内涵外延传承, 转喻为什么可能的问题可做如下的解释。 (1) 两个实体都从不同的上位类继承了各自的内涵; (2) y实体可认为与x实体相邻, 因为他们承接了同样的内涵; (3) 这可解释为x和y引进了二者更高层面上的或者更加抽象的联系; (4) 根据徐盛桓的格式塔相邻相似率, x是话语u中的成分, 如果x与y在特定语境下相邻, 那么, x有可能内在在蕴涵了y (Xu 2007:2-9) ; (5) 因此, x可以代替y。此类层级的内涵外延传承受说法不同于Lakoff的跨域映射和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

基于模型的认知机制如下:心理模型是人们心智中知识结构的组织形式, 心智中的知识是人们对事物间的常规关系的认识, 体现为以相邻/相似关系的抽象知识为维度组织起来的类知识, 并分解为小型知识集, 语用推理是通过心理建模对感知的话语进行下向因果求索, 需要从长期记忆和工作记忆中抽取和整合推理的前提, 求索的切合点是泛因果关系。Al-Sharafi认为 (2005) , 转喻在篇章理解中有两个相关原则:相邻和因果。概念的类层级性特征体现转喻的相邻性;内涵外延体现转喻的因果求索。话语识解是塑模过程, 转喻是话语识解的认知方式, 其操作也必然是心理模型推理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知的也是语用的, 这就是为什么本文是以认知—语用为导向的认知机制研究。具体说来内涵外延模型的操作是: (1) 根据初始条件约束和边界条件约束, 设Y为下向因果关系域; (2) 根据常规关系, 话语显性表述H在Y域内被因果化; (3) 据此认定隐性表述I; (4) I有内涵外延两指向, C和D; (5) 在C或D中条件取值, 获得对H在域内的合理性解释。

约束条件: (1) 初始条件约束, 即话语H提供的约束; (2) 边界条件约束, 即从对语境认定提供的约束。

结语

由上, 我们分析了机制和模型的关系, 提出“心理模型”解释认知机制的合理性, 采用的视角是哲学和社会学的“机制”观。“心理模型”不同于“机械模型”, 前者是动态操作的。但是, 心理模型在某种程度上与数学模型类似, 即可用定律的形式表征该模型。具体说来, 心理模型是在常规关系制约下建模, 常规关系大致分为相邻和相似两个维度, 统一在六条引理的相邻率下。相邻率定律解释模型操作, 是定律和模型的完美结合, 是简约地形式表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 是数学逻辑的推导形式。指类机制的操作方式是:相邻率+内涵外延, 那么, 转喻思维, 尤其是高层转喻的操作过程也承袭了指类机制的总体特点, 即从相邻和内涵外延两方面作出解释。这主要是因为转喻中涉及的两个必然原则导向:相邻性和因果性。总体说来, 转喻思维操作的解释话语含义获取过程是以相邻率为基础, 做内涵外延的分析, 溯因解释话语含义获取中的为什么“以此代彼”的广义转喻思维操作。

参考文献

[1]徐盛桓.常规推理与“格赖斯循环”的消解[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3) :163-170.

[2]徐盛桓.话语理解的意向性解释[J].中国外语, 2006, (4) :33-37.

[3]徐盛桓.自主和依存——语言表达形式生成机理的一种分析框架[J].外语学刊, 2007, (2) :34-40.

[4]徐盛桓.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J].外国语, 2007, (3) :2-9.

[5]徐盛桓.认知语用学研究论纲[J].外语教学, 2007, (3) :1-6.

[6]徐盛桓.说“拈连”[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4) :1-6.

[7]徐盛桓.心理模型与类层级结构[R].认知语言学讲习班 (长沙湖南大学, 2007:5) 讲课提纲, 2007.

[8]邹春玲.诗词生成的自主依存分析模式[J].外语学刊, 2007, (5) .

“心”的概念转喻认知研究 篇7

Lakoff&Johnson (1980) 将转喻定义为:通过与其它事物的关系来概念化一个事物的过程, 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和基本的思维方式。Radden&Kovecses (1999)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转喻定义: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式中, 一个概念实体 (转喻喻体) 为另一个概念实体 (目标实体) 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过程。转喻喻体和目标实体之间是一种替代的关系, 与邻近原则及突显原则有关, 即人们容易将距离相近的事物看作是一个单位, 以及人们容易观察到事物的突显特征 (张建理, 2005) 。

心是人体中最重要、起主导作用的器官。英汉语中关于“心”的表达非常丰富, 而且由于心具有内在不可见性, 不同于其他外在身体器官, 人们一直把心看作是情感、情绪的发源地和精神活动的中心, 常常把心与感情联系在一起, 所以就有了“心是人、思维、性格、情感”的概念转喻 (赵学德, 2010) 。

1“心”的概念转喻分析

1.1 心转喻人

心是人们表达感情的最重要的人体器官, 心脏停止跳动意味着生命的终结, 所以“心”可以转喻为最心爱或最疼爱的人, 强调对自己的重要性。例如汉语中的“心肝宝贝、心肝儿肉、心头肉、心上人”都是指代珍爱的对象, “心腹”指代亲近信任的人。英语中也有类似表达, 如“sweet heart, dear heart”等。

1.2 心转喻思维、思想

古代人认为心是思维的器官, 因此有“心之官则思”这一说法 (古敬恒, 2000) 。用“心”来映射思维是一种转喻认知, 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张建理, 2006) 。因此, “心”在很多表达中被概念化为思维、思想、想法, 表示交流想法, 进行思想活动, 开动脑筋等。例如:“心不在焉、心猿意马”指思想不集中, 胡思乱想;“促膝谈心、交心”指交流思想和想法, 说知心话;“呕心沥血、劳心费神”指费劲心思和精力等。英语中, 此类表达不如汉语多, 如“read one’heart, lay sth to heart, imprint on one’s heart”等。

由于英汉语中对“思维”的认知和表达方式呈一对多, 因此, “心”的思维义的能产性相对较大 (张建理, 2006) , 具体表现在意念和愿望、良知和意识以及记忆三个方面。

1.2.1 心转喻意念、愿望

心的思维义可以具体转喻为做某事的意念和愿望, 体现对某一特定物的欲望、向往或强烈倾向。表示集中或分散注意力的表达有“一心一意、三心二意、同心共济、万众一心、全心全意、留心、收心、分心、粗心”等;表示某种欲望和向往的表达有“好心、收心、决心、恒心、事业心”等;同样, 也可以用“心”来表达各种邪念, 如“心术不正、心怀鬼胎、居心叵测、用心险恶、黑心、歹心、贼心、野心”等。英语的表达有:“set one’s heart on sth, have no heart to do sth, to one’s content, after one’s heart, near one’s heart”等。

1.2.2 心转喻良知、公正

心的思维义可以具体转喻为良知和公正, 即对自身行为以及社会事件的评价和看法。最典型的例子是“良心”:个人内心的是非感和对自己行为、意图或性格好坏的认识。违背良心就是“违心、昧心、亏心”;扪心自问, 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就会“问心无愧、心安理得”;做了坏事就会感到害怕, “理亏心虚、做贼心虚”。此外, “利欲熏心、狼心狗肺”以及英语中“search one’s heart”也都表达了此类意思。

1.2.3 心转喻记忆

心的思维义还可以具体转喻为记忆, 即心可以存储信息, 并记忆信息。汉语中这样的表达有:“刻骨铭心、工于心计、铭记在心”等;英语中则有:“learn sth by heart, ring in one’s heart, on one’s heart”等。

1.3 心转喻本性、性格

无论汉语或英语都经常使用“心”来表示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本性或天性, 即性格、生性。因此, 我们用“心地善良、心眼儿好”来形容一个本性好的人, 而对于冷酷无情的人, 则用“铁石心肠”来形容。描述一个人的性格特征, 经常会用“宅心仁厚、心细如发、热心肠、心粗胆大、心直口快、心浮气躁、小心眼儿、心软、心狠”等。类似的表达还有:“仁慈之心、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心慈手软、心宽、心窄、清心寡欲”等。

英语中类似的表达也有很多, 并且常用“a形容词heart, 形容词at heart, 形容词-hearted”这样的复合形式来表示某种天性或心情, 如“a soft heart, a cold heart, a cruel heart, warm-hearted, big-hearted, hard-hearted, glad at heart, sad at heart, pure in heart, heart of gold”等。

勇气属于性格的一部分, 是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勇往直前的气魄和敢想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英语中用“心”转喻勇气的表达比较多, 而汉语则缺少这种表达。英语中的“勇气”源于古英语, 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逐渐被赋予新的表达方式 (张建理, 2006) 。例如:“lose heart, take/gather heart, steel one’s heart, brace one’s heart, take the heart out of sb, pluck up one’s heart, one’s heart sinks/fails, have the heart to do sth”等。

1.4 心转喻情感、情绪

如前所述, 心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是思维器官和精神活动的中心, 外界各种刺激都会引起心脏的反应和心跳的变化 (赵学德, 2010) 。因此, 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表达和传递感情, 是情感和情绪的发源地。由于情感是丰富多彩的, 含“心”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大致可以分为爱慕、喜悦、悲伤、恐惧和厌恶等。

1.4.1 表爱慕

与“心”联系最密切的情感就是爱, 古今中外, “心”都是爱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经常用红色的心形来表达和传递爱, 恋人之间经常互送心形的礼物来表达对彼此的喜爱, 这些都是“心”最直观、最清晰地表达爱的方式。汉语和英语中, 用“心”表达爱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汉语中的表达有“心爱、心仪、痴心、一见倾心、心心相印、心醉神迷、心头鹿撞、心有灵犀、心荡神驰”等;英语中的表达有“win one’s heart, capture one’s heart, lose one’s heart, wear one’s heart on one’s sleeve”等。

1.4.2 表喜悦

“心”表示喜悦的例子有“开心、舒心、心花怒放、心旷神愉、大快人心、见猎心喜、心宽体胖”等;英语中则有“in good heart, do one’s heart good, heart leaps for joy, with a light heart, brighten one’s heart”等 (赵学德, 2010) 。

1.4.3 表悲伤

俗话说: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人作为情感的动物, 心情总是有喜有悲, 悲喜交加。悲伤、难过是心的情感义的另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汉语中此类表达有“伤心、心痛、心灰意冷、心寒、心如刀割、万箭穿心、心碎欲绝、痛入心脾”等;英语中此类表达有“break one’s heart, tear at one’s heart, have one’s heart in one’s boot, heartbroken, heartsick, with a heavy heart”等。

1.4.4 表恐惧

心脏会对外部刺激产生反应, 当人感到恐惧时, 心脏就会剧烈加速运动。汉语中“心”表示恐惧的表达有“心惊胆战、触目惊心、提心吊胆、惊心动魄、心惊肉跳、戳心灌髓、心有余悸、钻心刺骨”等。英语中此类表达有“have one’s heart in one’s mouth, strike fear/terror into one’s heart, heart quake”等 (赵学德, 2010) 。

“心”的情感义除了表示上述的爱慕、喜悦、悲伤、恐惧之外, 还可以表示平和稳定, 如“心平气和、臣心如水、清心寡欲、心安神泰、set one’s heart at rest”等;也可以表示忧虑难过, 如“心焦、心急如火、心乱如麻、心神不宁、心烦意乱、忧心忡忡、心事重重”等。英语中则缺少此类表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在“心”的情感表达方面, 汉语明显比英语更丰富、更广泛。英语“心”的情感以主要集中在爱慕、喜悦、悲伤义上;汉语的“心”不仅有这些情感义, 还有恐惧、忧虑、平和之义, 最后两义的英语语例则很少 (张建理, 2006) 。

2 结束语

本文运用概念转喻认知理论, 以“心”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英汉语中“心”的惯用表达方式和概念转喻意义, 包括人、思维、性格、情感等。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转喻是基于经验的思维方式, 是丰富语言的重要手段。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 对于词汇的学习, 我们除了要了解词汇的固定结构之外, 还要关注生成和使用词汇时所涉及到的认知过程, 如语境条件和制约因素, 从而高效地学习和使用词汇。

摘要:转喻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与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发展密切相关。转喻的发展经历了从修辞手段到认知方式的转变。心作为人体最重要的器官, 是情感的发源地和精神活动的中心, 英汉语中有关“心”的表达都异常丰富。该文以“心”为研究对象, 从概念转喻的角度分析英汉语中“心”的惯用表达方式和概念转喻意义。

关键词:认知,概念转喻,心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Radden G, Z Kovecses.Towards a Theory of Metonymy[A].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27-59.

[3]古敬恒.人体词与人的秘密[M].北京:团结出版社, 2000.

[4]李福印.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5]张建理.汉语“心”的多义网络:转喻与隐喻[J].修辞学习, 2005 (1) .

[6]张建理.英汉“心”的多义网络对比[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5) .

从转喻和概念整合看科普文章 篇8

本文仅对分析本篇章所用到的认知语言学理论做简要综述,对各个理论的具体分类不一一展开阐述。对于本文所用到的各个具体概念,会在后面的篇章分析中详细说明。

(一 )转喻 (Metonymy)

转喻具有指示功能,用一物指示另一物。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从本质上是认知的,也是基于体验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方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部分—整体 (Part-Whole): (1) 事物与部分之间 ; (2) 标量转喻;(3)成分转喻;(4)事件转喻;(5)范畴—成员转喻;(6)范畴—特征转喻;(7)缩减转喻。

2.部分—部分 (Part-Part):(1)行为转喻 ;(2)感知转喻 :感知者—感受物;(3)生产转喻;(4)控制转喻;(5)所属转喻;(6)容器转喻;(7)地点转喻;(8)因果转喻。

(二 )概念整合 (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

概念整合 (或概念融合) 理论至少涉及四个心理空间(Mental Space), 两个输入 空间 (Input Space), 一个类属 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整合空间 (Blended Space)。“认知主体有选择的从两个输入空间提取部分信息进行匹配并映射入融合空间;类属空间包括两个输入空间所共有的抽象信息”;“整合空间将 整个事件 整合成一 个更为复 杂的事件 ” ( 王寅 ,2006)。

(一 )转喻

1.Google在 “云 ”上 有优势 ,但在 “端 ”上处于下风 。

“云指代‘电脑云’的技术”。

“端指代客户端的技术”。

二者都是容器转喻,容器指代容器里的东西。在语篇前文介绍了“云”和“端”的概念后,这里直接用这个两个概念指代它们分别所包含的科学技术,更显得语篇前后连贯,读起来也亲切自然。

2.要么耗费巨资购买计算资源 ,用过一次就闲置起来 。

“计算能力指代计算机”。 容器转喻 ,容器里的东西指代容器。

这里,计算机被当做一个容器,计算能力,是包含在计算机这个容器里的。结合语篇上下文,这里说的是,要完成这项巨大的计算任务,可以花巨资买高级的计算机,利用计算机的计算资源,但用过一次之后,这计算资源就闲置了。

类似的转喻举例:“刚去珠江路买了几个游戏”,其实是指买了几个光盘,光盘里有游戏程序。也是以容器里的东西指代容器。

3.公司的创始人沃森说过 :这世界上只需要5台电脑就够了。

“电脑指代电脑云”。部分整体转喻。

沃森的预言里,其实是说,世界上只需要5片“电脑云”就行了。鉴于当时“云计算”的概念还未成熟,所以,他只用“电脑”这一组成“电脑云”的部分,指代“电脑云”。

4.然而从市场的角度看 。

“市场指代参与者”。 地点转喻 ,活动地点指代活动参与者。

这也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用法。仅用一个“市场”,指代市场中包含着的参与者,竞争者,消费者,市场规则,等等。既简洁,又全面。

(二 )概念整合

1.云计算 :一片“电脑云”里的浪漫。

类属空间:人、云、行为、心情。

输入空间1:人、电脑云、使用、方便、轻松、快捷。

输入空间2:人、风、景云、欣赏、赏心悦目、浪漫。

整合空间:人使用、电脑云、赏心悦目、浪漫。

人们大都把科学技术当做一门枯燥的学问看待, 实在想不出它能和“浪漫”这个概念有什么关系。不过我们通过概念整合理论进行分析,就容易理解了。

(1)“电脑云”里有一个“云”字 ,“云”与“浪漫”是很有关联的。 “云”和“浪漫”共同激活了一个心理空间,也就是输入空间2。“云”是飘逸的 ,美丽的 ,经常出现在表现浪漫、愉快心情的诗歌、文字、电影电视镜头中。人的认知系统里存有这样一种体验,“云”是一种风景,当仰望蓝天,欣赏白云朵朵的时候,定是赏心悦目,心生浪漫的。

(2)在输入空间1中 ,电脑云是一种高端的科学技术 ,提供强大的计算资源,人们使用电脑云的时候,享受到的是方便、轻松、快捷。

(3)类属空间中包含了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共同的信息 ,第一个便是“云”,将“电脑云”与用以观赏的“风景云”联系起来;再就是“人”,“人”与这两种“云”之间的行为联系起来,一个是“使用电脑云”,一个是“欣赏风景云”;最后是两种行为都能给人带来一种心情体验。

(4)通过类属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联系 ,在整合空间中新创了一种感受,就是人在使用电脑云的时候,心情愉悦,乃至产生了浪漫的感觉。

2.自 由 、平等 ,这些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精神 , 将会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类属空间:群体、优良特征。

输入空间1:人类社会、自由、平等、博爱。

输入空间2:计算机网络、方便、快捷、信息分享、资源共享。

整合空间:人、在计算机网络里享受、自由、平等、(博爱)。

(1)输入空间1中是人们所熟知的 , 人类社会所尊奉的三种精神,自由,平等,博爱。输入空间2中恰恰是计算机网络世界所拥有的特点:方便,快捷,信息分享,计算资源共享。

(2 ) 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共同点由类属空间联系起来 , 即“群体拥有优良特征”。 人类社会的三种精神 ,正好又与计算机网络世界的特点相类似。

(3) 整合空间新创出来的心理空间便是 , 在“云计算” 时代,人们在网络世界里,方便快捷地共享着计算资源,就如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自由,平等,博爱”精神一样。

3.曾 经有人说 ,到了云计算时代 , 世界上只需 5 片 电脑云就够了:微软,Google,IBM,SUN,Amazon,各撑一片(电脑云)。

类属空间:某重要人物、维持、某种重要状态。

输入空间1:IT公司、经营、各自的电脑云。

输入空间2:巨人、撑起、一片天。

整合空间:IT巨头、撑起、一片片电脑云、意义重大。

(1)先看输入空间2,一般提到“撑起一片”,就会激起人们认知系统里的“撑起一片天”这个概念。表示有能力,有力量的人,如传说中的盘古,肩负着巨大任务,为其他人提供支持,提供保障。

(2)输入空间1中 ,这5家IT公司 ,各自建立起 ,并经营各自的“电脑云”系统。

(3)类属空间联系了两个输入空间的共同点 , 即 : 某重要人物,以自身的能力,维持着某种重要状态。

(4)整合空间中 ,5家IT公司 ,即5个“IT巨头”,各撑起一片重要的电脑云,维持着整个“云计算”时代的计算资源。

(三 )其他概念隐喻 、转喻等举例

本语篇中, 也包含其他一些常见的概念隐喻、转喻等现象,如:

1.在最近的几年里 。 结构性隐喻 。 “时间 是 空间 ”。

2.这 项工作只有两条路可走 。 结构性隐喻 。 “工作 是 旅程”。

3.早 在60多 年前 ,他就看出了云计算 。 结构性隐喻 。 “预测是 观看”。

4.国内著名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宣布 。 所 属转喻 。 “公司指代 经营者”。

摘要:科普文章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学道理呈现给普通大众的文章。本文以科学松鼠会中的《云计算:一片“电脑云”里的浪漫》一文为例,从认知语言学角度,通过转喻、概念整合等工具,分析了其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原因,旨在推广这种“科学松鼠会”式的写作方法,让科学道理与人民大众走得更近。

小议词汇的转喻性与隐喻性 篇9

【关键词】词汇;转喻隐喻性

On the Importance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Gong Cong-gui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the teaching method of English vocabula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and argues that ,to enlarge students’ vocabulary and improve their reading comprehension, it’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apply metaphor and metonymy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vocabulary .

Key words: Vocabulary; metonymy; metaphor

转喻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是润饰辞藻的一种修饰手段。人类对转喻的传统观点是词语的替代关系:不直接说出入或事物的本来名称,而借用和该人或事物密切相关的词去代替。Lakoff首先提出转喻是基于人类实践经验、服从于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普遍和系统的原则与结构的日常思维的一部分,明确指出转喻不仅具有指称功能,同时具有理解功能,转喻性概念是我们表达、思维和行动常用的方式之一。当代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由经验域内一种经验域(源域)向另一种经验域(靶域)的概念投射,或者由于映射所引起的靶域的心理激活。

比如英语单词mother,其全部意义需要参照其不同的认知域来理解。当mother作为动词时,She is mothering her baby,就要从哺育域的角度去理解。但在Necessity is the mother of invention中,对mother的理解需从出身域的视角考虑。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隐喻思维能力是随着人的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是认知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认识抽象事物不可缺少的一种认识能力”。人类首先认识自我,然后认识到周围的事物,进而认识到较远的事物,再开始认识抽象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人类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范畴中的成员越来越多,这时人脑采用一种经济的认知手法——隐喻,即利用事物间的相关性,将语言的表达从一种概念域投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形成认知性投射。人们常常把人体部位的词用来喻指其他意义:例如:人的头(head)常被用来喻指某单位的领导或某物的顶部,诸如head of the office, head of the page.再如mouth常被用来指代某物的开口,入口等。诸如mouth of a river, mouth of a cave等等。

Lakoff于1987年列举了以下例证阐述了over一词的隐喻功能。

(a)She has a strange power over me.

(b)Sam was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

(c)}Harry still hasn’t got over his divorce.

从(a)句可以看出意象图式由物体空间域向权力关系域的投射。拥有权利,并对别人施加影响的人构成了射体,其位置高于地标。而(b)中存在两个概念性隐喻:即Control is up; lake o control is down和being passed over for promotion可联想控制他人的意像。再看(c)中也有两个隐喻:Life is a journev和Problems in life are obstacles in a iourney,生活就像充满坎坷的旅途,离婚是一个挫折,为了继续生活,就必须战胜它,摆脱它。此句中,Harrry是射体,为了继续人生的旅途,就必须跨越离婚这一人生的暂时困难。

从上述分析可中不难以看出转喻和隐喻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具体的英语汇教学中,重视补充转喻和隐喻认知手段,可以很好地解释一些词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Langacker R.w.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I: 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 M: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2]Barcelona, Antonico. On the Possibility of Claiming a Metonymic Motivation for Concept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Crosswords C. Berlin, York: Mouton de Guyter,2000

[3]趙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李莉文,任长蕙.大学英语词汇爿得及对教学的肩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l(6).

[5]汪榕培.英语词汇学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龚从贵(1959——)男,江苏淮安人,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问题作文下一篇:本质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