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声像(精选10篇)
企业声像 篇1
企业声像档案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和从事本单位工作活动中形成的, 具有保存利用价值的照片、底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磁盘等载体形式的材料, 由于采用了声音、影像的记录方式, 改变了传统档案单纯依靠文字, 缺乏直观性、形象性、记录性等缺陷, 使其直观地记录事物的面貌, 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历史记录, 是企业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办公条件的改善, 企业在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 同时也出现了声像档案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等问题, 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能。下面, 笔者就如何加强企业声像档案管理工作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加强宣传教育, 提高声像档案意识
声像档案意识淡薄是影响声像档案规范、深入开展的重要原因。受传统档案管理观念及工作模式的影响, 企业普遍仅注重文书档案、经营管理类档案等企业业务主体档案管理工作, 对于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照片、录音、录像带等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未形成良好的声像档案工作氛围, 使得企业员工对声像档案的功能价值及其在档案工作中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全面。因此, 企业声像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充分利用网络宣传、展览、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 广泛宣传声像档案的重要作用, 提高声像档案全员意识, 使其能够充分认识声像档案对于企业及自身发展的重要性, 积极支持、主动参与企业档案部门对声像档案的管理工作。
二、健全制度体系, 理顺声像档案管理流程
一要对企业声像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 明确规定企业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所有声像档案均应在整理归档后向企业档案部门移交, 进行统一管理。这样能够有效改变目前多数企业声像档案分散在各部门混乱管理的状况。二要建立健全企业声像档案管理制度。企业档案部门应根据国家声像档案管理相关规范标准, 并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声像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 规范声像档案管理行为, 如制定企业声像档案收集制度, 明确声像档案形成部门和管理人员在档案收集时应履行的职责、声像档案收集范围、程序与途径等, 使声像档案的收集工作有章可循, 理顺声像档案管理流程。
三、完善收集手段, 确保声像档案齐全完整
一要行政、经济手段并举。行政手段就是企业档案部门通过行政方式给企业职能部门下达声像档案的收集任务。下达收集声像档案任务, 必须做到有的放矢, 明确声像档案的具体收集范围和上交时限。经济手段就是企业应对声像档案收集工作给予一定的经费投入, 用于对声像档案收集工作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表彰奖励, 从而调动收集、上交声像档案的积极性, 为收集声像档案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二要跟踪收集与定期整理立卷并举。跟踪收集是指企业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本单位的工作动态, 对企业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形成的声像材料的收集工作进行跟踪指导。要根据企业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预先与承办部门及其有关参与人员沟通, 明确所需收集归档的声像档案的范围、内容和要求, 使承办单位和参与人员有思想准备, 心中有数, 为声像档案收集工作打好基础。活动过后, 档案人员要及时催交, 必要时可亲自上门收集。定期整理归档是指企业档案部门应对收集到的声像档案进行定期的阶段性整理、立卷和归档, 这一方面有利于声像档案的保管;另一方面有利于检验声像档案收集是否完整准确, 以便及时补收, 从而保证声像档案完整齐全。三要直接参与重大活动。企业档案部门可直接参与声像档案的制作, 即指派专人直接参与重大活动的摄影、摄像和录音工作。有目的的参与, 能够及时、迅速掌握整个事件 (活动) 的第一手资料, 主动出击, 加大收集归档的主动性。
四、完善基础设施, 改善声像档案保管条件
企业应从永久保管和长远利用的角度, 并结合企业实际发展状况, 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强声像档案基础设施建设, 逐步改善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 配备符合声像档案保管要求的档案设施设备, 达到防磁、防尘、恒温、防火、防潮等“八防”要求。首先, 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 使用防磁柜单独存放;其次, 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 远离光线、磁场等, 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由于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加严格, 所以可利用光盘保存声像档案副本, 就不需要每次都提取照片和底片原件, 既方便快捷, 又有利于照片和底片原件的永久性保存。对长期保存不常利用的录像带、录音带要定期复制;对正常保存的磁性载体档案也要按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对一些变黄褪色的照片和黏连的底片要及时加工修复。
五、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声像档案队伍建设
声像档案人员要掌握声像档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 要熟悉声像档案载体方面的知识, 能够根据不同载体形式声像档案的特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要培养档案人员制作网页、幻灯片、电视专题片的技能, 以便对声像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和进行高层次编研。有条件的企业档案部门还可以培养档案人员掌握摄录技能, 直接参与声像档案的采集工作, 获得完整、准确的第一手声像资料。
声像档案异质备份研究 篇2
关键词:声像档案异质备份档案安全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声像档案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声像档案的保管与安全问题亦日益凸显。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着重强调了档案安全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全面落实“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安全第一”三大战略,加强声像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中面临的一项考验。异质备份是声像档案安全保管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新技术条件下确保档案安全的迫切需要。
一、声像档案异质备份的必要性
声像档案直观形象、活灵活现地反映客观事物,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是纸质档案所不能比拟的。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声像档案一旦损失,不可再生。因此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声像档案的保管、安全尤为重要,声像档案异质备份迫在眉睫。
(一)存储介质老化或损坏,影响声像档案质量
声像档案主要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载体,以音像为主要反映方式。常见的声像档案介质包括:胶片、磁带、照片等,介质的老化、变质直接影响着声音、影像的质量。不适宜的库房温湿度、强烈长久的日照、尘土等威胁着声像档案的寿命。在调阅、利用的过程中,人为损坏及调阅时温湿度的反差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声像档案的寿命往往达不到理论数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声像档案的寿命逐渐缩减,异质备份的需求显而易见。
(二)数字技术给声像档案带来安全隐患
电子档案、数字化副本的形成,依赖于特定设备,具有易复制、易修改、易删除等特点。其存储依托于磁介质或光存取介质,受保管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信息存储较不稳定。一旦发生丢失、篡改、盗用等情况,档案价值会完全丧失,甚至无法补救。
因此,无论是传统声像档案的介质还是数字化方式,都不能保证档案实体、信息的安全,单一介质的备份不能满足声像档案资源长久存储的需求,异质备份势在必行。
二、声像档案异质备份的实施方式
声像档案的载体类型多种多样,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声像档案载体类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方式,以达到异质备份的目的。
(一)照片档案的异质备份照片档案的异质备份主要有三种方式。
1.照片档案转化为数字化副本2005年4月,国家档案局发布了纸质档案数字化技术规范(DA/T 31—2005),2010年12月北京市《档案数字化规范》地方标准发布,对照片档案的数字化工作进行了详细要求,使此项工作更加规范与完善。
(1)扫描。对于保存完整的底片,推荐采用胶片扫描的方式进行转化。135底片需要高精度的扫描仪来完成扫描,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运用软件提供的工具,调整色彩效果,以达到最佳的扫描质量,维持照片原状。
(2)翻拍。部分照片尺寸不规整,不能用扫描仪操作,这部分照片可通过翻拍技术实现照片至数字化副本的转换。翻拍时可使用专用翻拍机,也可以使用一般的单反相机。照片翻拍操作简便,但在操作中需注意白平衡的调节,以达到预期效果。
2.数码照片冲洗为实体照片数码照片转化为实体有两种方法:冲洗和打印。作为档案保存的照片宜用冲洗方式,色彩饱和度较高,清晰度较好,固色稳定。在实际工作中,冲洗后的照片与计算机中所显示的颜色往往有偏差,一是因为计算机中的看图软件色彩还原度有色差,二是与显示器的色彩有关。因此,建议使用显示器校色设备或软件,对色彩进行校正和调节,以保证照片冲洗质量。
3.数码照片转化为胶片胶片输出,即通过胶片输出仪将数码照片“打印”到胶片上。胶片输出时需要注意对机器定期校准,保证仪器处于正常且良好的工作状态。仪器设置及参数设定上的一点小问题,都会引起胶片的浪费和输出效率的降低,还会导致胶片色彩偏差、层次丢失等问题出现。因此操作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时时注意仪器的状态和设置,并定期维护保养。
(二)录音档案、录像档案的异质备份
1.录音带、录像带转化为数字化副本录音带、录像带的数字化即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通过视(音)频采集进行转化。录音、录像数字化过程中要严格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由于录音带、录像带的存放时间过久,磁带带基老化变质,部分磁带变脆、变硬,磁粉受潮脱落,致使在录音机、录像机中无法正常播放。这种情况下,应对录音带、录像带进行修复,以保证其正常播放,保证数字化工作质量。
2.数字录像输出为录像带现今数字摄录一体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这类机型只通过存储卡对视频进行数字存储,在档案保管上来说并不安全,可输出录像带另存。通过i.link接口与录像机连接,将视频和音频信号以数字方式传送,直接输出录像带,达到异质备份的目的。另外,也可通过采集卡,将数字图像采集至计算机中,根据素材时长,整合输出为录像带加以保存。
面对声像档案载体类型多样、复杂的特点,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调研、科学决策,选择最为适宜的方式实现异质备份,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为声像档案自动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必要条件,实现声像档案的安全保管、长期保存。
三、声像档案异质备份的保障条件
(一)预留存储空间
多种介质备份致使存储方式翻倍,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档案库房需留足充分空间。档案管理人员需计算实体档案的预增量,提前预留库房存放位置,保障各类载体声像档案的有序存放。同时,应加以标识区分档案原件与备份件,方便日后调阅利用。其二,电子档案、数字化副本会占用大量的数字存储空间,尤其是视频、音频数字化后占用空间巨大,增量明显。需充分考虑磁带库的容量,并提前做好预算,购置、增加磁带,满足日益增长的信息存储需求。
(二)维护档案安全
由于异质备份工作量较大,一般单位多采用外包劳务方式进行。在劳务单位的选择上,应甄选具有保密资质的单位,且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在上岗前对劳务人员进行登记、培训,规定异质备份工作的内容、流程、责任等。同时,可在工作间配备监控探头,实时监督档案情况及工作状况。
在维护声像档案信息安全方面,需对内网与外网实施物理隔离,并适当封锁计算机的USB、光驱等输出端口,保护系统不受偶然或恶意因素遭到破坏、更改和信息泄露。严格防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
(三)资金、人力支持
在设备方面,胶片输出仪、翻拍机、照片扫描仪、高清采集卡、非编系统、录像机等技术处理设备及磁带库等存储设备,需要大量经费投入。在技术实施上,声像档案异质备份的专业性很强,操作过程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工作过程中,设备、操作方法、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声像档案异质备份质量,需专业技术人员才能高效完成。因此,在资金、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备方面的消耗较大,需大量经费支持。
(四)政策法规、机制保障
近年来,档案界高度关注档案安全问题,在此环境下,应加快建立档案业内统一标准,针对不同载体,进行系统完善的研究,制定实施细则等,全面系统地对异质备份工作进行统筹、规范,确保异质备份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国有企业加强声像档案管理的措施 篇3
关键词:声像档案,国有企业,问题,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企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科技在现代大型国有企业中的管理应用越来越多, 档案作为原始材料的记录、归档、保存, 随着日处理信息量的与日俱增, 产生了大量以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新型载体并辅以文字说明对历史进行记录的声像档案。这些声像档案是本单位发展历程中重要事件的记录与反映, 具有很强的保存和参考利用价值。因此, 声像档案管理是当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的成长、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1 国有企业声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声像设备与企业规模不符
在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 虽然企业规模很大, 但不同程度的出现从事声像档案管理的设备缺乏、陈旧老化、性能不匹配、质量不过关、利用不合理等显现。造成很多声像资料现场无法记录或是有设备而无法正常工作, 失去许多宝贵资料保存的机会。有的虽然当场保存下来, 等到进行声像归档的时候, 发现质量出现重大问题, 无法有效存档。有的设备则因为质量不达标, 声像保存不合理, 保存期期间, 发生质量变化, 使得内容没到更换设备, 进行二次存档的时候, 设备就报废了。还有一些企业, 超越现实, 为了凸显企业的实力, 或是为了金钱利益, 购买了许多先进的设备, 放在家里当展览品或是充当企业的固定自产, 而在企业的声像档案管理过程中却没有发挥真实作用。所以当前国有企业中声像档案产生部门声像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1.2 声像设备与工作人员素质不搭配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专业的队伍建设, 声像档案管理的人员更是稀缺。这种稀缺大多走向两个极端。第一种情况是, 声像档案管理队伍建设人员庞大, 但是真正懂声像处理的人很少, 许多都是企业领导们安插的与企业或是领导层有利益关系的人或是某个部门领导相关亲戚朋友的人, 综合素质不高, 所以, 虽然有很多企业, 档案管理的人员很多, 但是面对企业中许多设备却不能有效的利用。有的设备使用人员连电子声像产品的基本知识都不具备, 不明确手中的设备如何使用, 更别说灵活运用, 发挥产品的最佳性能了。每当有任务的时候, 无法让设备发挥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造成一些重要活动没能及时摄录, 档案没能完整保存下来, 给以后声像档案的产生及归档留下了隐患。第二种情况是, 企业的上层领导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企业就没有档案管理这一岗位, 让办公室或是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档案管理, 这就更别提企业关于声像档案管理的情况了。更谈不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个兼职人员, 如何能具备高素质的声像档案管理知识呢。第三种情况是, 企业人也有, 设备也有, 但是设备老化, 跟不上更新, 企业领导不愿意把钱花费在企业档案管理上, 导致企业的声像管理工作一直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1.3 管理制度不健全, 没有集中统一管理
根据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调查和部分员工们的反馈, 多数企业针对档案管理没有制定成型的文件, 声像档案管理较为混乱, 在声像资料管理方面更是没有统一的声像档案管理制度和标准以及归档要求, 缺少必要的管理;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一定的管理制度, 因缺乏有效的保障措施, 很难落到实处, 导致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的归档;有的科室工作人员不去收取, 从来不知道主动送达档案室;有的科室好则一年一次移交档案室, 且移交内容不够全面。部分企业由于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保管条件等都没有具体的说明和要求, 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怠慢, 档案库房的保管环境无人过问, 许多声像档案资料因为归档不及时或是管理不严格部分珍贵声像档案流落民间, 收集归档困难;部分因为保存环境恶化, 无人过问, 造成设备质量改变, 声像内容质量被破坏, 缩短其保管寿命, 有的甚至内容损坏丢失, 无法挽回。
1.4 工作人员声像档案管理意识滞后
在国有企业里, 受公有财产和私有财产观念和思维的影响, 有的企业集体没有声像档案管理的观念, 许多东西该归档不归档, 导致一些企业珍贵声像档案流落民间, 收集归档困难。部分档案虽然已收集, 但因为重视程度不高, 工作不认真或是保护不到位, 档案人物、事件很难加以考究或根本无法考究;有的企业虽然领导重视, 但从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严重滞后于现代企业发展的管理需求, 缺乏全局观念, 更没有保密意识, 根本就没有主动去收集、收藏档案的意识。非档案管理部门的人, 许多工作人员为了自己的工作需要, 将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 不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统一保存, 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 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 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不完整, 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有的企业因为工作人员知识欠缺, 许多人对档案的范畴模糊不清, 有人以为只有上级来文、红头文件才是档案, 而对于在日常公务活动中的内容、声像内容等不是档案收集的范围之内。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2 国有企业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增强意识, 提高重视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 不是某一个人或是某一个部门的事情, 而是企业全体员工, 从上到下所有人的共同事情, 只有所有人都提高了声像档案对企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才能在全厂有效地维护好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第一, 领导层必须认识到声像档案的归档对企业稳定成长和延续发展的重要性, 并在员工中普及这种意识, 重视档案管理部门的重要性, 吸纳专业人员, 配备有效的声像设备, 定期培训, 加强声像档案管理队伍建设。在企业内部制定有效的文件, 约束全体员工遵守声像档案管理的各项条例;第二, 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来讲, 要认识到自身部门的工作, 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提高工作热情, 主动做好各种声像资料的收藏、归档;第三, 全体工作人员要增强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 自觉遵守规定, 主动配合档案部门的工作, 在各个活动中, 收集、记录声像档案资料, 及时送到档案室存档。
2.2 保持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同步进行
声像档案管理只有与企业同步协调发展, 才能发挥声像档案的价值。设备要与时代主流相吻合, 要与工作人员的水平相适应, 要充分发挥声像档案管理工作者的价值, 要把设备、人员与企业的日常公共活动有效的搭配在一起, 要使资料处理、收集、保管的人紧密配合。声像档案管理是为企业发展的服务性保障工作, 企业的领导不能漠视不管或是让声像档案管理部门消极成长, 也不要以公谋私, 企业需要配备什么性质的设备、人员, 就建设什么样的部门, 要随着企业市场化发展的需求变化而变化。也不能没有设备等着获取第二手资料, 这不利于企业信息存档。另外也并不需要摆阔, 非要用进口的。只要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和领导们客观地保持声像档案管理工作与企业的整体发展同步进行, 就能使与企业相关的资料得到有效的保存, 对企业的发展历史轨迹有一个很好的记录。
2.3 制定办法, 狠抓制度落实, 加强管理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 提高大家的重视, 防止资料丢失或是归档不及时, 必须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第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强化规范管理, 对与企业相关的各类声像材料, 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 从借阅到归还或是信息查询等必须制定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使每一份声像档案按分类有序存放, 防止分散流失或是设备破坏, 杜绝相关东西归为己有。对公司制定的制度, 要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进行惩罚, 狠抓落实, 让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 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第二加强监督, 相互促进, 不同国有企业, 有一定的差异性, 每个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 让每一个人都不能怠慢, 让每一个人都有约束, 没有特权就没有个人空间。
2.4 强化保护措施, 建设安全的保护环境
声像档案一般都是保存企业发展成长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人物和事迹, 保存时间比较长, 经历的自然或是人为的环境比较复杂。要长时间完好无损地保证质量, 必须具备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良好的保存环境。受企业自身的能力和条件的约束, 目前国有企业中声像档案保存条件能达到上述要求的几乎没有,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也很难达到。结合实际, 采取有效措施, 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当前声像档案可采取独立成卷, 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并格控制库房温湿度, 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 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2.5 加强措施, 疏通渠道, 完善声像档案
档案是一个企业成长轨迹的生动记录, 声像档案更是给人一种直观的现场景象, 声像档案的记录的完善性是每一个档案管理人员的心愿。企业档案人员应详细了解本企业的发展历史, 认真整理存档资料, 并采取积极措施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丢失的声像资料进行寻找、收集, 通过宣传, 号召民间捐赠、义务收集、争取企业资金支持有偿收集等多种渠道和方式来收集珍贵声像档案资料及相关的人物、事件说明材料, 完善声像档案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损失。
3 结论
声像档案管理思想的变革 篇4
一、前端控制和全程控制的思想
在大多数人看来,前端控制和全程控制思想是针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特殊要求而言的。然而,无论是从复制编辑简单、更改不易察觉的特点还是从信息和载体可分离的特质上说,声像文件与电子文件均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因此声像文件的形成和归档同样容易超出传统约束机制,影响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归档的质量,声像档案收集成为困扰各个档案室、档案馆的难题。早在1988年以声像档案等新型档案材料为中心议题的第十一届国际档案大会上,就有档案工作者指出声像档案的形成和收集与以移交为主要途径的传统档案收集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希望在档案的形成阶段就有一个档案保管计划,“从一开始就过问此事,以便按技术、经济、法律和历史标准接收到档案馆保存”。这完全可视作前端控制思想的发端,只是当时的声像档案规模和影响远不及如今的电子文件,才未能为众人所关注和认同。同样地,在声像档案的数字化趋势下,随着声像电子文件越来越多地产生,实施前端控制,变革传统收集归档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了。
根据文件形成的特点,在文件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开始实施有利于实现档案管理目标的控制。例如。要求形成文件的载体格式达到一定的技术标准;在文件形成的时候即产生相关的著录信息,以免去归档后大量文件积累再逐份著录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等。后者对于声像档案非常耗时耗力的著录而言,尤其重要。
此外,新的技术环境也为前端控制提供了条件,尤其是文件产生与收集之间的时间缩短,较容易对文件进行必要的管理、核对和移交。拿数码照片来说,可在拍摄时录音,将所拍摄图像的基本要素用声音记录下来,便于后期整理。即使没有在拍摄时录音也没有太大影响,因为数字摄影无需胶片冲洗,缩短了照片形成的过程,加上数码相机内存有限,必须及时将内存转入电脑,故可以在将数码相机内存照片输入电脑时,即将相关的信息,如人物、事件内容、拍摄者等记录下来,免得像过去那样等积累了大批照片冲洗出来再整理时,已不能准确回忆照片的基本要素。
二、“简化整理、深入检索”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档案整理的模式是细化整理并立卷,这一模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案卷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将零散的纸张组在一起,构成放大的保管单位,方便管理,有利于安全保密;二是过去主要依靠手工检索时,实体的整理和保管排架方式直接影响到查取信息的效果,因此需要实体的细化整理,按照各种逻辑联系分类组合,相应地建立多层实体目录来帮助提供更便捷的检索途径,提高检索效率,由此分细类直至组成一个个案卷。
然而,上述两方面优势在声像档案管理的实际中和新的技术背景下发生了变化:
首先,对于声像档案来说,除照片还有纸质文件的若干特征需要形成照片册这种“案卷”外,大多类型的声像档案本身就形成了特殊的天然的保管单位,如一卷(盒)录音(像)带、一盘电影胶片等类似案卷的单位,人为组立案卷的形式在这里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其次,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为声像档案检索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只要建立了声像档案数据库,并给予合理的著录和标引,就可以实现多途径、多层次的检索利用。如果只是查看利用档案信息内容,一般都不会涉及档案实体的取用,当然如果要利用实体,可根据计算机上提供的库架编号来查取。同时,计算机检索也可避免依靠细化实体整理来检索的缺陷——例如,由于分类整理在每一层次必须是同一标准,故档案实体每次分类只能维系一种逻辑联系,势必割开了其他联系,而实际中往往又会出现一盘磁带内录有多个主题类目的信息或者交叉类目信息的情况,给传统模式的分类排架及检索造成一定困难。利用计算机则可以按照各种逻辑联系随时建立多个虚拟的档案类别,便于查检,同时也降低了实体整理的难度。
“简化整理、深入检索”是新背景下的档案管理趋势。新修订的《照片管理规范》(2003年)亦体现了这一点,如废除了底片的分类、案卷题名等内容,新拟“照片档案目录的编制”。分“目录的著录”、“目录的编制”两个条款,大大充实了编目的内容。对声像档案管理而言,档案实体只要保证基本的联系,排架时有利于安全保护并能合理利用空间,便于取放即可;而与实体整理简化相对应的,是对信息组织的更高要求,相关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必须能够得到恰当的揭示,这就要求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检索信息。
三、以原始信息内容为主和便于保管和利用的思想
这是在载体汇合的趋势下声像档案管理必须所作的应对。面对层出不穷的载体形式,档案部门应当如何选择呢?文件形成的初始介质与最终的载体并不完全吻合。甚至其间涉及到多种载体,对于同一信息内容的文件,应当选择哪种载体归档呢?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实际上只要把握一个原则就可以了——以原始信息内容为主,便于保管和利用。
档案原始信息内容是档案管理的重点。因为对相当一部分声像载体来说,在保管寿命和所承载信息的可读性方面受到的限制都是它们难以避免的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借助载体替代——用新的载体替代已经淘汰或老化的载体来延续档案原始信息的生命。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到载体的兼容性,以便根据管理和利用的不同需要选择在某些方面具备特定优势的载体。所以,档案部门应保持清醒头脑,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既要保存好档案原始信息内容,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也要发挥不同载体的优势使声像档案更有利于保管和利用。总之,应当充分利用技术发展给档案管理带来的便利而不是被纷繁的景象迷惑得分不清方向。
具体来说,对符合馆藏要求的档案原件载体,当然要予以保存,但可以随保管、利用需要的不同,复制成不同的载体。存储质量高、容量大、保存时间长的载体,利用便利的载体在这一过程中都大有用武之地,可以让它们在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功能上完成对其他载体的替代。
在声像档案的数字化趋势下,对声像电子文件的处理更能充分地体现这一思想。相比文字型的电子文件,声像电子文件的载体形式要丰富得多。这也是视听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和特色。数码摄影、录像,尽管采用的初始记录材料层出不穷,形态各异,如“记忆棒”、“记忆盘”等,但并非都适于作为档案保存,或是长期具备读取的条件(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这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初始采用何种载体往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所记录下来的
数字化声像信息,这些载体上的信息一般都具备一个起码的条件,即都能在当时借助相应的设备、接口,通过计算机或其他设备来得到所记录声像信息的再现。所以对于档案管理而言,只需要将这些数字信息转制到一种或几种相对统一的便于长期读取和保存的标准载体格式和形式上,进行保存、传播和利用。数字化的声像记录与传统的模拟声像记录不同,后者由于每次在从模拟到模拟的复制转录中都可能会造成一定的信息蜕变,所以注重最初记录载体(实体)的原始性,而声像电子文件因为能够实现数字代码序列原封不动(无损)的转移和各种相关载体之间的传递,故而更有条件保证信息本身的原始性。
1990年代以后,国外声像档案界已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共识,即如果要长期保存大量声像档案,那么就应该保存有档案价值的原始信息而非原始载体(原件)。如果将每一件声像档案都以其产生时的形式进行保管,对档案馆来说将是无法承受的负担。可见,保证声像档案原始信息内容的延续是声像档案管理的中心目标,这是由声像档案本身的发展趋势所决定的。
四、整体的效益观念
所谓效益即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树立正确的效益观念应当做到系统和辨证地评价投入与产出的比例。这要求从系统整体出发、从多方面、多角度长远地看待效益。
例如,声像档案的著录和标引如果过于简略,短期看是节省了不少人力、时间和资源,但是将来因为著录标引深度不够使检索难度加大不仅会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而且还影响了利用效果。
又如,现代技术提供的存储便利和高存储率可能会增大人们留存声像档案的任意性,造成数量的迅速增多,认为这只是较小的投入获得了较大产出。但是这样的想法却忽视了重要的一点——即使利用最成熟的检索技术,将数量很多的声像档案进行前处理转变为可检索的信息形式存入数据库,并按照特定需求获取它们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尤其是声像档案的处理非常耗时,必须实时地去听和看,以便分析其内容和功用。所以从整体和长远看,投入并非像人们开始想像得那么少,而且也会因为保存的档案量多质杂影响利用效果。故保存时的投入和利用时的产出之间的效益比仍然要通过鉴定来提高。而说到鉴定,同样需要全面评价效益问题,充分考虑档案的各种保管和管理费用,而不是仅仅考虑其存储和保存的便利与否。目前在很多单位,声像文件的收集是最突出的问题,鉴定则尚未提上日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鉴定的任务会越来越迫切,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阶段:一是归档鉴定,即筛选出真正具有保存和利用价值的声像文件归档;二是将传统文件进行数字化转存时的鉴定。一方面,数字化磁带库也有容量的限制,另一方面因为数字化转存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原件大多依然保存,所以无选择地将一些利用率和价值不高的档案数字化转存显然是资源的浪费,反而降低了数字化存储应有的效益。
企业声像档案管理的几点建议 篇5
关键词:企业声像档案管理,对策,建议
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 以影像、声音为主, 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是一个单位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办公条件的改善, 在日常工作和各类活动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 我们更要提高这方面的认识。但对于声像档案的保存和管理, 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和做法上的误区。特别是企事业单位声像资料的保管和利用存在许多问题。经笔者调查发现, 企业声像档案的管理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混乱等问题, 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和声像档案的保管及利用。声像档案管理严重滞后于档案工作的整体发展水平, 已到了不得不管的程度。
企业声像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普遍缺乏一些专业的声像采编人员, 档案管理意识不强。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许多声像资料的采集过程不够专业, 图片视频质量较差, 声像资料在后期的利用价值不大。甚至一些人误以为谁拍的照片就归谁, 怎么处理这些声像档案属于个人行为。由于这些同志缺乏全局观念, 档案意识不强, 仅考虑个人或本部门工作方便, 致使部分声像档案长期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 不移交档案室或档案馆统一保存。特别是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 造成声像档案的失控或流失, 致使单位档案不齐全完整, 严重影响了声像档案的长久保护和开发利用。
2、缺乏完善的声像管理制度。
在声像档案收集的过程中, 由于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声像档案存在着存放混乱且无序的状态。往往存在着声像存储介质:如录像带、硬盘随意摆放的问题。如遇到有需要查找某些视频资料时又显得手足无措。
3、声像档案管理的责任不明确。
由于责任不够明确, 在企业声像档案管理过程中, 往往出现有很多人在管理声像资料, 也同时存在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该怎么管理。这种混乱的管理秩序在无形之中造成了声像资料的流失。
4、声像档案的保存条件欠缺。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声像档案价值的认识不够, 导致保存条件不够完善。声像档案的保存需要有恒温、恒湿和防磁的条件下保存, 还有定期进行翻录处理。如果不具备相应的保存条件, 声像档案很容易受到损坏, 一些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声像资料也将不复存在。
5、声像收集设备不够完善。在企事业单位, 由于对声像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 直接的结果是对声像采集设备的资金投入不足。有的企业甚至十余年没有更换过声像采集设备。设备的老化直接导致了声像采集资料的质量下降, 声像资料可利用价值不大。
6、档案收集的意识不强。由于档案收集意识不强, 致使企业内部的一些重大活动根本没有保存声像资料。如果每次单位组织的重大活动, 召开重要会议, 都安排专业人员摄录像, 那就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 那将是一笔非常宝贵的音像资料。
企业声像档案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1、提高档案意识。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 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企业全体人员的事, 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加大声像档案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力争使无论从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到声像档案的采集保管人员都能提高自己的收集和保护声像档案意识。意识决定行动, 有了保护声像档案的意识, 声像档案的相关工作就会开展的相对顺利。
2、健全制度, 加强管理。在企业内部, 应该重视推进档案管理规范的制定。按照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声像档案的采集、保管以及利用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譬如录像带的归档工作。对于磁介质的视频录像带要按照便于利用的原则进行分类管理。就笔者所在的单位为例, 可以将录像带按照会议、科研、文体活动的类别进行归类, 每个类别编号管理。每次查找声像档案时, 按照分类-时间的目录进行查找, 既规范又便捷。
3、明确管理责任。指定专人对声像档案进行管理, 只有做到了专人专管, 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持续性和完整性。因为声像档案具有较强时效性, 归档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将照片和底片同时归档, 并辅以文字说明。如不及时归档, 一段时间后摄影人员很难回忆起照片和底片所反映内容的全部要素, 从而导致珍贵的影像资料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对一些老照片的保管, 更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翻拍保存, 按照数据化的形式进行保存。总之, 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去管理声像档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
4、创造条件, 力求妥善保管。
企事业单位应该保证对声像档案的资金投入。比如采集设备的及时更新, 力争跟的上数码科技的发展。同时, 应该改善保管条件, 在声像档案保存室配备相应的恒温、恒湿、防磁、防震、防光、防火设备, 定期对声像存储介质进行检查和备份。
5、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应努力成立专门的声像资料收集部门, 也可以由宣传部门来承担此项任务。
如果成立独立的声像室负责此项工作, 那责任主体就相对明确了。对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重要活动及事件也就能及时地进行完整记录了。这些专业的声像部门同时还要肩负起将散落在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声像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的任务。
6、提高声像档案的利用率。
我们保存了声像档案是更好的利用它。如果声像档案长期得不到利用也就失去了保存的价值。对企事业单位来说, 无论通过本单位的宣传还是外部的媒体渠道, 要尽可能多的利用这部分资料。这样就能对声像档案的管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7、随着科技的发展, 声像档案管理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建立一套完整的声像档案管理系统必将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快捷的管理方式。
8、加强对国家相关法规的学习和应用, 在法律的指导下去管理声像档案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企业声像 篇6
声像档案是指在国家部门、组织机构以及个人行为活动中形成的, 对于国家和社会具有一定保存价值的, 如照片、影像、唱片和录音带等应用不同材料作载体, 以载体上的声像和文字作为过去事件的历史记录证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社会组织在职能活动中都产生了相应的声像档案。单以施工企业为例, 声像档案已成为企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像档案管理也成为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 对于施工企业声像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改善。
一、我国施工企业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档案意识不强。
由于声像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特殊的归档要求, 加之在宣传档案管理重要性方面工作不足且自身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 许多施工企业的声像档案工作存在归档材料不齐全完整、管理秩序混乱、资料借阅管理不严的情况。
2. 制度落实不力。
虽然多数施工企业都制定了声像档案管理制度,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不少相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往往置制度于无物, 存在一种对待档案资料自由处理的工作态度。常说态度决定一切, 制度不落实,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出现问题是必然的。
3. 保管存放条件不达标。
声像档案资料的保管存放条件是关系到声像档案管理成效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客观上讲,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要比传统纸质档案的保管条件严格的多, 必须要设置专门的声像档案室或声像档案专柜, 以保证声像档案资料在一个具备恒温、恒湿以及防磁的条件下统一集中保管存放。但是目前未能按照既定规定采用声像档案统一集中保管存放的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
4. 收集渠道障碍较多。
目前, 许多施工企业声像档案管理部门还是沿袭多年来的传统分散保存管理的方式, 档案及时完整归档、统一集中管理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从而导致档案资料收集不全, 档案资料收集渠道遇阻, 源头也没法合理控制与管理,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更显被动。
二、加强我国施工企业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 提高对声像档案管理工作认识。
施工企业在对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上要不断提高, 必须认识到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搞好宣传工作, 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宣传以得到各级领导及相关业务人员的足够重视, 营造一种比较好的档案工作氛围。
2. 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并重点落实。
在制度制定方面, 要正视施工企业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秩序混乱的现实, 看清实际状况, 并制定一些具有针对性、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要求各个立档单位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 强化规范化管理, 编制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 对摄取的声像资料要从基础的采集、归档和移交等程序进行统一管理, 以杜绝档案分散流失;对于声像档案的利用要做出严格明确的明文规定, 永久、长期保存的档案资料要确定档案借阅归还期限。在制度落实方面, 可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机构, 注重档案管理业务监督。施工企业可组织建立声像档案工作监督管理机构, 加强对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 并统一企业档案管理目标。针对不同施工部门的档案管理现状, 应注意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 力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业务水平的提高, 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 为形成良好的声像档案管理体制打好基础。
3. 根据实际, 改善条件以求妥善保管。
出于长久利用的考虑, 声像档案的保存保管要具有一个恒温、恒湿、防火、防震以及防磁的环境条件。对于这些条件, 施工企业一般都很少具备, 短时间内建成高标准的档案专室又非常不现实。因此, 在保管声像档案方面, 可采取以下两个方法:一是声像档案必须独立保存, 可以考虑利用专业的声像柜或封闭的铁质柜单独存放保管;二是控制档案库房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远离磁场、避开易燃易爆地区, 并定期进行声像档案倒带检查工作。
4. 疏通收集渠道, 鼓励多方采集。
为实现声像档案收集归档工作的顺利开展, 有必要利用行政手段和物质保障建立并疏通各种收集渠道, 从事资料收集的人员也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收集。主要手段有:通过正常移交接收档案资料、通过重点单位和部门收集、通过从事摄取资料人员直接收集资料和向施工一线的作业人员收集资料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 可以有效避免采集资料短缺、档案资料不全的情况发生, 确保施工企业声像档案的完整性。
当前, 建筑行业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建筑行业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 施工企业在各个方面的管理体制都需要予以改革和完善, 以便施工企业获得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未来展望。笔者作为施工企业的一员认为施工企业档案部门有责任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的声像档案管理经验, 充分发挥我们现有的档案管理工作优势, 使声像档案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实现其应有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家真.电子文件管理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 2003.3
企业声像 篇7
本文将通过论述, 否定这种被认为的因果关系, 并诠释它们之间的真正关系, 希望能给核电站或其他重大建设项目声像从业者以借鉴。
1 声像宣传与声像档案常规定义
声像宣传, 目前只是从业者常用的、约定俗成的术语, 还并没有较为权威的定义, 通常可理解为分别或合并利用声音、照片和视频进行宣传活动的行为。
声像档案, 较为通用的定义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 (包括底片、反转片) 、影片 (正负片) 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 以声像为主, 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
2 关于核电站声像宣传与声像档案关系的认识误区
在核电站内部, 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之间长期被理解为因果关系, 即声像宣传产生的资料保存为档案时就成了声像档案, 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后者是前者的结果。这种理解虽说不是毫无道理, 但并不全面, 其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
事实上, 核电站有很多声像档案并不是声像宣传产生的, 而是因为工程方面的需要而产生的, 例如一些重要的制造、建设、不符合项处理细节声像档案, 其中很多往往没有宣传价值, 却有参考和查证价值。
2.1 缺少标准和规范是产生认识误区的历史客观原因
核电站是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 加上核能利用的特殊性和敏感性, 因此核电站无时不广受关注。核电站业主通常都很重视宣传工作, 包括声像宣传工作, 并因此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 关于核电站声像工作如何开展, 尤其是声像档案包括什么范围, 国内没有标准和规范可循。国内核电站早期对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的重视, 基本都是企业的自发行为, 是“摸着石头过河”, 缺少严谨细致的规划和组织, 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声像人员也基本是根据是否有宣传上的价值来取舍声像素材、成品和声像档案, 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这种渊源很容易让人产生声像宣传、声像档案因果关系的看法。
但核电站声像档案并不完全出自于宣传工作。不管有意还是无意, 核电站建设者采集了相当一部分查考价值大而几乎没有常规宣传价值的声像资料, 这些声像资料构成了声像档案中一个独特的部分。但这些采集行为没有法规标准可循, 零散而不成系统。
直到1997年,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发布《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声像档案管理办法》, 2005年变更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国内中核系统关于声像档案才有了初步的指令性规范。不过该办法是原则性、全局性的粗略规范, 对核电站声像工作的指导作用有限。2002年国家档案局颁布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也提到了声像材料, 但很粗略, 核电站声像档案工作只能勉强参考。
2012年,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升版到第2版, 比以往详细了很多, 使核电站声像工作有了较为明确的参考和依据, 在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了关于声像宣传、声像档案模糊不清的认识问题。
2.2 对声像工作缺少研究是产生认识误区的主观原因
长期以来, 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虽然一直被关注, 但始终缺乏深入研究。这是产生认识误区的主要主观原因。
专职声像人员通常不懂过于艰深的核电专业技术, 加上其工作主要是摄制宣传类声像作品, 因此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声像宣传即声像档案。专职声像人员掌握了大量声像资源, 如果他们不研究问题, 未辨识真相, 其模糊认识会传递给其他人。
核电站工程技术人员本职工作与声像无关, 通常不会关注声像工作的问题。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 他们也会拍摄一些工程类照片, 但大部分只是用于工作汇报或宣传投稿, 多数人缺乏声像档案的意识, 更谈不上对其进行思考和研究。
核电站其他领域人员的情况和工程技术领域的人员类似, 只是典型性稍弱。
3 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的真实关系
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究竟是什么关系?
核电站声像宣传可以产生声像档案, 这毋庸置疑。但不是所有声像宣传的素材和成品都有档案价值。此外, 无论是早期的自发式声像采集行为, 还是后来依据规范的拍摄收集, 核电站声像活动均涉及了“证据类”声像档案, 这部分声像档案很多不是出于宣传活动, 没有明显的宣传价值, 却有很大的技术参考或档案查考价值。
可见, 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并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 而是一种非完全交叉融合关系, 即一部分彼此融合, 互相作用;另一部分相对独立, 互不干扰。
4 诠释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关系的意义
4.1 澄清关于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关系的模糊认识
以往, 不擅工程技术的声像宣传人员, 极可能自发去现场采集工程技术类声像资料, 既可能抓不住核心, 还可能多有遗漏;工程技术人员虽懂工程, 拍摄的却多半是用于汇报、投稿的照片, 错失了采集工程声像档案的机会。之所以存在这种状况, 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对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的认识模糊不清。
只有了解了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之间的真实关系, 才能澄清以往似是而非的认识, 找到核电站声像工作的出路。
4.2 使细分核电站声像工作成为可能
澄清认识之后, 再借助法规、标准和程序, 就能把核电站声像工作细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 可从基本用途角度把声像资料细分为宣传类、查考类两个大的类别, 前者用于宣传活动, 后者用于工程技术、事务方面的参考、验证或备查等, 以此类推。细分声像工作类别的好处在于, 可以针对不同类别找到不同的工作方法和适合的实施者, 结束靠专职声像人员“包打天下”而成效有限的被动局面。
4.3 推动核电站声像工作精细化管理
澄清认识, 细分声像工作类别并不是诠释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关系的目的。对核电站声像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 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核电站建设运营, 服务于核电行业的发展, 才是目的。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关系是朝这个方向踏出的第一步, 必不可少。
摘要:核电站声像宣传和声像档案之间长期被误解为因果关系, 本文通过分析, 否定了这种被很多人下意识认可的关系, 并诠释了其真正关系:非完全交叉融合关系。其目的在于帮助结束以往界限不清的混乱状态, 找到各自的工作核心, 推动核电站声像工作实现精细化管理。
实时动态声像定位系统 篇8
无边时空系统 (Illimitable Space System, ISS) 是由加拿大m Dreams Pictures公司的宋淼教授及其团队, 着重开发的互动媒体技术及其在舞台及纪录片拍摄方面的应用。
现有的ISS系统的系统功能主要是通过实时声像检测技术, 人体体感技术, 把人机互动的数据进行处理, 达到实时的影像, 同时能对人的手势和姿势进行分析及运算, 包括人体的骨骼及关节信息等。ISS也包括互动投影技术, 达到了混合现实的效果, 即人们在操控虚拟影像的同时也把真实环境融入进了影像, 从而增强了视觉及感官性。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舞台效果和其他娱乐业产业上。
ISS技术在舞台效果的应用上, 表现出超出平日舞台效果的视觉感受, 随着舞台背景的即时变幻, 舞蹈也更加的生动, 给观众带来即时的视觉与听觉的享受。2014年4月, 宋淼担任了互动媒体的设计及制作的任务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首次合作并尝试把数字互动多媒体技术应用到传统戏剧舞台的科研项目, 实现了无限空间互动多媒体装置应用到中戏导演系毕业大戏《如影随形》。
蒙特利尔的计算机数字多媒体工业在全球享有盛名, 计算机数字互动多媒体行业发展也尤其迅速, 可以联合国外专业团队, 在技术上处于领先位置。互动媒体技术在艺术团体演出与舞台特效运用方面, 在中国是一个新兴产业。实时动态声像定位系统研究与示范应用, 是一个有无限潜力的行业, 尤其是专业团体的演出方面。
此项目有着很大的提升与完善空间和市场价值。m Dreams Pictures公司已经在承接不同的创意项目, 为有些舞台创作量身定做, 以使得无限空间系统更完善。
设计单位声像档案管理浅析 篇9
关键词: 声像档案 特点 问题 措施
DOI:10.3969/j.issn.1672-8289.2010.10.078
声像档案能够将鲜活的现实场景原貌地保存下来,传诸后世,再现于后人的视、听觉的感官。因此,较之其他载体材料的档案就显示出自己的优势。为了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这些生动、形象的特殊载体档案,现就目前声像档案的管理现状及对策谈谈个人的粗浅之见,
1 声像档案在档案中的特殊价值的和特点
声像档案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信息记录。它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是应用录音、录像、照相等手段对重要事件进行真实记录的历史材料,它具有客观性、形象性和科学技术性的特点,能生动形象地再现设计单位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及成果,客观反映和记录设计工作的真实面貌。它和文字、图纸档案一样,具有现实的查证作用,对研究历史具有参考使用价值。声像档案的作用和价值虽然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但在现实档案管理中声像档案普遍存在着归档不完整、保管条件差、管理难度大、开发利用少等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的完整性。
2 声像档案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意识不强,声像档案难以及时完整归档
声像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认识与经验不足,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一些立档的建筑单位处于无章可循的自由处理状态。有些单位或个人意识薄弱,缺乏全局观念,仅考虑个人或本部门的工作便利,致使部分声像档案资料长期留存在个人或科室内部保存,没有及时向档案室移交,随着人员变动和机构调整,造成声像档案流失,严重影响设计单位声像档案的长期保存。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拍摄内容不完整。导致拍摄内容不完整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对拍摄建筑的特性把握不准确,不清楚什么角度、多大规模设施的需要拍摄;二是拍摄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或责任心不强;三是受经费限制,摄影摄响设备未能及时更新,无法拍出好的建筑形象,直接影响工作的开展。
(2)拍摄部门没有及时整理。目前一些单位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验收、拍摄形成了大量的声像资料,小的工程项目则有几十张照片,大的工程项目则有几百张照片、几十盒录像带,然而拍摄部门往往不分时间前后,没有任何地点、拍摄人等备注说明,仅注上工程名称就将几年积累下来的声像资料移交档案部门,给档案部门的整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档案人员因不了解这些资料的重要程度,难以进行筛选,无法进行整理、登记、分类、编目。还有一部分工程声像资料由于保管上的疏失,已经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和损失,在二次利用上留下的后遗症,有的甚至无法再加以利用。
(3)收集渠道不畅通。由于一部分的拍摄工作由专业部门完成,另一部分由设计者或施工单位人员完成,因而档案部门对拍摄时间、内容及照片、录像数量不容易掌握,加上从活动筹备至结束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致使这些声像档案的收集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这些声像档案即便移交档案部门,也是零零散散,缺乏完整性
2.2 管理难度大,保管条件差,声像档案难以长久保存
声像档案的保管条件比纸质档案要求更严格。像我单位只是将声像档案存放在文书柜内与其它档案混存,不具备恒湿、恒温、防磁等保存要求。致使一些照片变黄褪色,底片粘连变质,磁带受损等,不利于声像档案的长久保存和利用,一旦发生问题,悔之晚矣!
造成原因主要体现在保管的分散性和管理的不科学性。一是有的建筑单位在声像档案资料的形成和管理上各行其是,声像档案散存在各个科室,不能统一集中管理;二是一些建筑单位形成的声像档案不能及时归档,时间长久了,这些声像档案的原始信息模糊,造成整体上的不规范,也给日后查找带来麻烦。
2.3 重大活动声像档案失控,流失严重
众所周知,每次单位组织重大活动,或设计项目完工申报优秀设计时,都安排人员摄录像,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声像档案。其中一些在报刊上刊登或印成图书、画册对外发行,但在档案室却找不齐这些原始档案。分析原因:一是多个设计所同时参与的大型活动,档案管理不集中统一。各部门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临时抽调的,各自负责一块工作,相应形成的档案材料缺乏协调、统一、集中,活动结束后,档案材料也各归东西,声像(包括文书、实物等)档案流失在所难免;二是从筹备到结束没有归档要求和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及贯穿始终的档案管理、服务工作,也造成档案材料流失;三是有关专业人员档案意识不强,加之缺乏有效的管理,形成的档案不及时归档,用完之后就归为已有或是下落不明,又造成档案的流失。
3 加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意识
搞好档案工作不仅是档案主管部门的事,更是各立档单位乃至全社会的事,而各级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从这几年的经验看:一要争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及有关人员的档案意识,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档案工作氛围;二要抓住机遇,服务中心工作。档案主管部门、各立档单位要善于抓住机遇,结合本单位中心工作,发挥档案自身的宣传教育作用。
3.2 加强管理,制定办法,狠抓制度落实
要改变声像档案管理混乱的现状,制定一个切合实际的管理办法来规范此项工作很必要。档案室将与有关部门配合出台《声像档案管理办法》;同时,各立档单位也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强化规范管理,对产生的声像材料从收集、归档到移交档案室统一管理,制定一套严格的制度,防止分散流失,杜绝归为己有。对声像档案的日常保管、借阅、利用作出明确规定。永久、长期保存的声像档案应定期向档案室移交;在此基础上要狠抓落实。要确保有关法规和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制定有效的配套措施,明确责任,依法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使之逐步变成自觉的行动,以确保声像档案归档质量。
3.3 加强监督,分类指导,注重业务培训
针对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声像档案的监督指导力度,并把其作为档案目标管理、年度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同时,针对不同单位现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分类指导,力争整体水平的提高。
对人员、设备、档案管理都比较规范的单位,要巩固提高,在开发利用上下功夫;对有设备、有专业摄录人员,而档案管理没跟上的单位,应在依法管理、建章立制上加强指导和监督,促其逐步规范管理;对问题较多、基础薄弱的单位,要限期建档,加大指导监督力度,不留死角。注重业务培训,全面加强对摄录人员、档案人员的有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为形成好、保管好声像档案奠定良好的基础。
3.4 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
从长久保护和利用考虑,声像档案要求恒湿、恒温、防磁、防震、防光、防火等。而目前声像档案保存条件普遍不符合上述要求,短时间内都配齐专柜或设专室又不现实。我认为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力求妥善保管是当务之急。首先,声像档案要独立成卷,使用声像柜或密闭铁柜单独存放;其次要严格控制库房温湿度,远离光线、磁场等;录音带、录像带采取定期倒带检查等保护措施,尽量延长声像档案的寿命。
高校声像档案保护探析 篇10
一、科学保护照片档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建设和发展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包括学校的校容校貌、学校教职工队伍构成和状况、教学科研设备状况、学生社团活动等等。高校照片档案则是反映校园发展变化的重要载体, 是校园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工具, 它以影像为主要反映方式, 以感光材料为载体, 生动的再现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直观而生动地展现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二、照片档案面临的常见病害
传统照片是指以感光纸为载体的影像结构, 包括三类不同的部分:纸基部分、粘合部分和影像部分。由于照片是由感光的材料制成的, 而感光材料应在低温和干燥的条件下保存, 保存温度在10℃左右, 相对湿度在50%-60%。如果保管不善, 极易使照片出现以下病害:1. 照片霉变照片档案存入的温湿度环境非常有利于霉菌的繁殖。而照片乳剂层中的明胶又为霉菌和细菌等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营养物质。随着霉菌繁殖面积的不断扩大, 照片乳剂层的明胶就会发生液化, 使分散在感光层中的银粒子发生扩散移动, 照片图像就会出现变形、消褪的现象。2. 乳剂膜表面起皱龟裂如果环境湿度过低, 明胶就会放出水分收缩, 若照片保存年代较长, 胶膜由于承受不了收缩的压力变化而出现龟裂、断裂。3. 胶膜易粘、易脆。如果环境温度过低, 胶膜会发硬变脆易于折断、破裂。4. 影像模糊褪色在照片保存过程中由于空气污染、潮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使影像中的银反复地被氧化和在乳剂层内再次沉积。从而出现照片逐渐模糊、褪色和出现麻点。
由于保管条件、保管措施以及制成材料等多种因素影响, 照片生霉、发粘、污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不管多么重要、珍贵的照片档案, 如不尽早修复和复制, 将会使照片彻底毁坏导致有价值的照片档案不可用。无论是自然灾害、人为损坏还是老化褪变原因对照片档案造成的伤害。照片档案的历史性和真实性就不存在了。高校照片档案就失去了他的传承文化与教育宣传的作用。
三、几种主要类型照片档案科学保护的实际探索
1. 传统照片档案的保护。许多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传统照片档案, 由于保管环境的原因, 致使照片档案在保存和利用的过程中, 其外观、结构的性质等方面逐渐发生着不可逆转的变化,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折断、表层龟裂, 影像模糊褪色和霉菌污染。对我校而言, 随着学校的发展变迁, 档案也随之多次搬迁, 引起档案照片档案受损, 为了能使建校6O多年来积累的照片档案永久保存下去, 首先要改善照片档案保存条件, 保存环境的好坏对照片的长期保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加强库房日管理工作, 控制库房温湿度, 照片保存温度应在10℃左右, 相对湿度在50%-60%。其次, 要防尘、防有害气体, 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是加速照片档案老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一定要保持库房环境清洁卫生。还有就是要防霉的危害, 对照片档案定期检查, 使用防霉剂, 用以抑制霉菌生长。
2. 数码照片档案的保护。自21 世纪以来, 数码相机逐渐替换了传统照相机, 数码照片也就替代了传统照片, 成为照片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 由于数码照片存储方式的特殊性, 也为数码照片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首先影响数码照片安全的主要因素是其存储方式。目前高校形成的数码照片大多是直接保存到计算机上, 或者将数码照片存储在光盘、硬盘上, 无论是光盘存储还是硬盘存储, 其读取都必须依赖计算机等设备。然而计算机的换代、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更新都可能使数字影像无法识别。
其次, 目前许多高校的数码照片档案都是与纸质档案保存在一起, 不适宜的温湿度、磁场、污染的空气等环境条件极易造成对数码照片档案存储介质的破坏, 导致信息的丢失。另外, 档案保管者的变动也是引起数码照片档案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使数码照片档案的保管工作没有延续性, 从而造成数码照片档案的流失。
3. 建章立制, 明确责任。在数码照片管理中, 一是完善数码照片管理制度, 加大对数码照片档案档案管理的宣传力度, 并对数码照片档案日常借阅、保管与使用作出明确的规定, 从途径上杜绝影响档案安全性的发生。二做好日常维护。由于数码照片档案在形成、管理和利用上的特殊性, 为了实现数码照片档案的科学管理并提高管理效益, 数码照片档案的管理应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管理人员要对照片进行细致的筛选后, 将照片分类存放到专门的计算机中, 另外还要将照片备份到光盘或移动硬盘上, 以保障数码照片在存贮中的安全。三是创造良好的载体保护环境。数码照片档案主要以脱机的方式存储在磁、光介质上, 尽量保管在适合于磁、光介质保存的环境, 在数码照片档案形成、保存和使用过程中, 采取严密的防尘措施, 尽可能使用先进的设备设施, 并经常对设备设施进行保养和防尘处理;远离强磁场和有害气体
总之, 在照片档案保护工作中应贯彻“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思想。“保护好, 不损坏”是第一原则, “严管理, 勤维护”是基本保证。作为从事高校档案管理人员来说, 在如何增强档案管理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档案作用等方面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照片档案管理规范》GB/T l182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