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藏书剔旧

2024-09-23

图书馆藏书剔旧(精选4篇)

图书馆藏书剔旧 篇1

引言

英国图书馆学家詹姆斯·达夫·布朗先生在1903年时明确指出:“图书馆的任务在于仔细地选取图书,并同样仔细地剔除全部失用的图书。”之后,德国图书馆学家乔治雷斯在1914年对读者不用的藏书使用了“死书”的概念,并建议图书馆应及时“销毁这种无人利用的图书”[1]。

山东艺术学院图书馆的前身始于1958年建校时成立山东艺术专科学校图书馆,是我国较早的综合性高等艺术院校图书馆之一。馆藏文献资源的艺术特色非常鲜明,其中以音乐、美术、戏剧类图书资料为主体,也是山东省内艺术文献的重要收藏地之一。经过几代山艺图书馆人的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我馆现有纸质藏书近八十万册,藏于长清和文东两个分馆,有音乐书库、艺术书库、综合书库、史地书库、外文书库、工具书阅览室和期刊阅览室等几大开架书库同时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近年来,随着图书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和实体馆藏资源的不断扩充,我馆藏书规模较大的艺术书库和综合书库面临着新的痛苦与纠结:一方面是书架拥挤不堪,造成新书上架难,倒架难,同时也给新书采购工作带来困扰。另一方面是部分架上图书的实际利用率越来越低,读者的到馆意愿受到严重影响。

苏联图书馆事业的先驱者———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较早提出了“从馆藏中剔除已经老化的图书”的观点。她认为图书馆中“僵死的图书愈积愈多,压坏了书架,挤满了书库,大量的书库成了真正的坟墓”[2]。图书馆应当如何定义图书的“老化”与“僵死”,从而有效开展藏书剔旧工作呢?笔者认为:艺术院校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应当从图书破损、书龄或内容等方面确定剔旧标准,但又不能简单地按照某种“标准”实行全馆图书“一刀切”,否则可能会错剔许多具有潜在价值的图书。艺术院校的藏书剔旧工作需要立足馆情,综合考虑馆藏图书的各方面因素。

1.基于外观老化分析的藏书剔旧

判断图书老化最直观的办法是检查纸质文献的外观破损和残缺程度。“纸质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毁灭失,是由于造纸原料、加工工艺、保存环境、流传经过、使用方法、利用频率等诸多内外因素造成的。”[3]图书馆应结合馆藏图书的流通使用情况,及时展开针对外观老化严重的纸质文献进行的藏书剔旧工作。

艺术院校的学院教学非常注重从传统经典作品中汲取养分,所以有些专业技法类图书的流通使用频率非常高。尤其是经典艺术大师的作品集录,作为学院教学的重要导向参考书,经过数届学生反复借阅,很多已经严重破损老化,影响师生读者的使用质量。对于此类破损严重的图书应当认真检查,仔细对待:若只是装帧破损而内容没有明显破损残缺,可通过读者服务部门定期的库存检查工作,及时对破损图书馆采取修补再装订等措施进行加固处理,延长图书的使用寿命;若文献内容磨损残缺严重已不适合上架流通,就应登记备案并及时采购补充,待新书上架时再进行剔旧下架处理。艺术院校图书馆可以学年为周期,定期检查、剔旧。在新书采购过程中,对待此类文献资料的重印版和再版的查重结果应区别对待,及时追加订购。

2.基于书龄老化分析的藏书剔旧

将书龄作为重要指标的图书剔旧工作以文献信息老化规律为基础。所谓文献信息老化的意思是说文献会随着“年龄”增长(即自出版距今的时间长短),而内容逐渐陈旧过时,减少甚至失去作为情报源的价值[4]。图书作为纸质载体的文献资料,也存在着伴随书龄增长而逐渐老化的特征。书龄老化程度是图书馆开展藏书剔旧工作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

据统计,科技文献的寿命有40%~50%是3年之内,80%~90%是5年之内。科学知识的新陈代谢从80~90年缩短到当今的5~10年,而文献的平均寿命仅为5年[5]。针对科技文献的剔旧工作可以依据知识更新速度确定剔旧的书龄标准。结合艺术院校图书馆的馆藏情况分析,计算机软件应用类图书的书龄老化特征最明显。通常在新版本出现后,关于旧版软件的应用指导图书基本无人问津,滞架率非常高。此外还有时尚设计作品集和每年的各种考试参考资料书等时效性较强的纸质文献,可以通过文献管理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即分析借阅次数和统计流通量等,确定书龄剔旧的标准,定期对馆藏图书进行剔旧处理。当然,“图书剔旧必须注意保持藏书的系统完整性和现实科学性。”[6]这也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剔旧工作的基本原则。剔旧出来的图书要组织专家进行反复筛选,保留部分极具代表性的样本书的在架流通,剩余复本可下架回溯建库到密集书库集中存放,作为在架样本书在后期流通过程中外观破损老化剔旧时的备用书。

对社会科学类图书的剔旧工作就不能简单地以书龄老化为标准了,尤其是具有史料价值的文史哲性质的文献纸质,有的甚至是书龄越久远,越具有收藏保存价值。在藏书剔旧过程中如果遇到中华书局、商务印书局、辞书出版社等几个专业古籍出版社的图书更要多加留意,将一些早期出版又具有文物价值的珍本图书和古籍善本归整到具有恒温恒湿条件的古籍善本库中加强保存,通过对馆藏图书的剔旧工作达到沉淀精华的目的。图书馆可以利用数据库技术等手段,组织专人对此类图书进行数字化处理,顺利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形式的转换,保证馆藏资源完整性。

3.基于内容老化分析的藏书剔旧

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理论研究文献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艺术院校图书馆藏书体系中的一些内容陈旧、重复、不健康或者观点存在严重问题的,例如不适合学院发展需要、与社会文明精神不相符的,尤其危害国家安全与稳定的图书,应当定期组织馆员和专家进行鉴别、筛选,剔旧下架。

当然,有些图书的内容本身已经严重老化失去流通价值,却具有特殊的标本意义。研究此类图书可以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诸如文革时期出版的图书等。我馆在2008年搬迁新馆后曾鉴于当时的流通滞架情况将1980年前出版的图书全部进行了剔旧下架处理,并回溯建库到中小型书库中保存。后来经过整理发现,其中不少剪纸图集类的专业图书集中收录了当时民间剪纸中的优秀作品,而在看来除具有艺术价值外还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

此外,在艺术院校图书馆中还存在一类特殊的图书急需剔旧处理———评估应急书。前些年为满足教育部要高校教学评估中对于生均册数的硬性指标要求,艺术院校图书馆难免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突击购书行为。突击购书解了高校评估的燃眉之急,但仓促中所购图书质量难以保证,其中不乏一些复本量大、流通借阅率低的特价图书。此类滞架图书的剔旧处理除了保证其中具有潜在价值样本书的流通外,其余复本均应下架。

4.基于时代特征分析的藏书剔旧

在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影响下,高校图书馆的馆藏体系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数字资源在馆藏体系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大有悄然取代纸质资源的趋势。结合艺术院校的读者需求,图书馆在采购过程中对大多数艺术专业文献资源仍以纸质载体为首选;但诸如文学等非专业类文献资料却更倾向于购买电子图书等数字文献资源。数字文献占用有限的实体馆藏空间,往往能为读者提供更便捷、顺畅的浏览检索服务,深受年轻读者喜爱。同时,数字资源平台方便学生自主借阅,极大地节约了图书馆的人员成本,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配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艺术院校图书馆针对已购买电子版本的纸质文献的藏书剔旧工作,通常也不主张一次性剔绝,应当保留样本书的在架流通,将其余复本下架转移到密集书库中保存。这样既保证了馆藏体系的完整性,又能够满足少数读者对实体图书的借阅需求。

现在不少公共图书馆的藏书剔旧工作受人力等条件限制,会通过招标等形式全盘交给书商等组织来完成。艺术院校师生读者对图书的专业性需求具有其特殊性,馆藏图书的剔旧工作离不开馆员和专家学者的全程监督与鉴定。具体的剔除、下架、打包等体力工作可以对外承包,但是对于图书的去留决定权不能放手给书商等其他机构。

藏书剔旧要开展好,剔旧后的收尾工作也不容小觑。下架的图书未必就没有参考价值,只是它们无法满足本馆的发展需求而已。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图书馆人可以通过兄弟院校间的交流或向新建图书馆、基层图书馆等有需求的图书馆捐赠等方式实现下架图书的再利用;也可以面向读者群体特价出售,回流的资金用于新书采购。结合校情与馆情,对固定资产登记信息的修改要与下架工作同步进行,做好闭架密集书库的规划与管理;下架后的馆藏布局及时进行倒架、移库等合理调整,为新书上架做好准备。

结语

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大学拨款委员会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委员会,展开了针对是否有可能甚至有必要提供足够的资金为大学的图书馆建筑适应藏书增长需要的馆舍的系列调查研究,并在随后公布的“阿金森报告”中提出“藏书零增长理论(Theory of collectionzero-growth)”,也叫“藏书稳定状态理论(The Atkinson Report)”。其要义就是说“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图书馆,在藏书发展到一定数量时,其资料应当相应于采购的速度减少”[7],有效控制甚至降低馆藏图书的实际增长速度,致力于提高馆藏图书的质量,保持藏书总量的相对稳定。

艺术院校图书馆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积淀,藏书总量均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学习、合理借鉴西方的“零增长理论”,做好馆藏图书的剔旧下架工作已经是艺术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缓解实体馆贮存空间压力,更是优化馆藏文献资源建设体系,提高藏书利用率的有效方法。藏书剔旧不是简单地将馆藏图书中的一部分注销财产账后打包剔除,而是针对不同文献资料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去粕取精,去芜存精。新陈代谢、吐故纳新是事物发展的需要,藏书剔旧也是艺术院校图书馆成长过程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小婷.大学图书馆提高外文期刊的举措之一[J].科技信息管理研究,2004(1).

[2]娜·康·克鲁普斯卡娅:教育论文集.第八卷:450(俄文版)的.

[3]马海鹏,孟硕.纸质文献残旧形成机理与外观特征.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3):53-56.

[4]徐恩元,徐建华.文献老化理论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6(6):63-67.

[5]徐奇志.试论图书馆藏书剔除工作.科技信息,2010(3):742.

[6]吴淑田.浅议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工作.科技创新导报,2009(3):181.

[7]周文骏,主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词典[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3.

图书馆藏书剔旧 篇2

图书馆藏书的剔旧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 有的认为剔旧是剔除长期被读者反复借阅后已经破残、无法正常阅览的图书[1]。本文认为, 图书馆藏书剔旧不仅包括那些已经破残、无法正常阅览的图书, 还应包括图书馆藏书中那些知识陈旧过时或图书借阅率非常低的图书。这些图书应及时从图书馆中剔除出来并予以注销, 再进行折价或捐赠处理。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是一项适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的常规工作, 是图书馆改革、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也是有效地组织藏书提供读者服务的有效途径。只有做到与时俱进、提高图书馆收藏质量、满足不同读者追求新知识的欲望, 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更好地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各种实践和实习服务。

哪些图书要保留, 甚至要补充完善, 哪些图书要剔旧, 这不仅仅是好与坏、新与旧的简单问题, 而是一个历史和现实、传承和更新的问题。要做好图书剔旧的工作, 首先应确定文献剔除的原则, 归纳起来其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目的性原则;知识更新原则;科学性原则等[2]。对于剔除工作的标准, 各个图书馆都有所不同, 有的以图书的新旧和破损为标准, 有的以借阅频次和流通量为标准, 也有的以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科特色、专业特色为标准等[3,4]。本文认为, 剔除图书不能一刀切, 各馆应根据本地、本校的具体情况, 制定符合本校学科专业发展的目标为标准。要科学地把剔旧工作搞好, 首先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 了解该专业知识及其图书的过去、现在的基本情况和未来该专业知识及其图书的发展趋势。其次, 要了解所在单位定位目标, 确定图书馆的藏书内容、藏书特色和图书馆的馆藏核心。最后根据以上要求对知识陈旧、借阅率低的图书进行剔除。

一、知识陈旧过时的书刊

图书馆剔旧工作必须首先明白什么是旧。新与旧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旧”主要是指时间上久远, 内容上过时;也有的是指图书中所提出的一些概念、理论、观点不妥甚至错误, 已被新的概念、理论、观点所替代。从我馆藏书的具体情况来看, 有下列几类图书要及时剔旧处理: (1) 上世纪80~90年代为适应当时的教育实习, 购置了中学数学、语文、化学、物理等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且每种书都有10~20个复本。随着中学各门教学大纲的修改、教学改革的推进, 新的知识的更新和新版教材的出版, 旧的教科书不适应新的教学大纲, 已失去其学习和借阅流通价值。 (2) 由于计算机在我国的逐渐普及, 上世纪购买了大量的计算机方面的图书。由于计算机硬件快速发展, 软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2000年以前的计算机图书内容已过时, 已无用武之地。 (3)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各行各业重新制定了新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 一些旧的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标类图书显然已经过时或失效, 这些图书及复本也占据了大量的空间。 (4) 一些政治性、政策性强的政治类图书, 除保留少量的供研究参考外, 其余的可全部剔除。 (5) 一些严重破损、残缺不全的图书, 如果有新的复本, 旧的就应当及时剔除。

有些图书是否剔旧不是简单地以时间、内容等来衡量的, 应考虑一些独特的因素。如下列图书是不能剔旧的:其一, 我馆的藏品特色, 如古籍善本类特色馆藏, 他们是广西师范大学自己的古籍特色馆藏, 这些图书是我校建校以来, 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历史地形成的一种资源优势。不少珍贵典籍如康有为在“南海万木草堂”讲学时之藏书以及《四库全书》、《清季外交史料》珍藏本等;又如《附释音春秋左传疏》、《春秋经传》、《剑谷集》、《金华四先生四书正学渊源》、《新增切韵指南》、《今韵笺略》、《天南纪事》、《易守》等8种国内古籍孤本及太平天国研究资料、桂学资料等藏品。这些是我馆馆藏中极有价值的非市售的藏品, 这部分藏书不仅不会因时间的流失而失去其价值, 反而因其历史悠久、稀有和独特性而变得更珍贵。其二, 一些具地方特色的历史书籍, 如发生在广西的太平天国运动历史、广西桂林抗战历史、广西壮族民族文化、学校年鉴等, 一些工具书、参考书, 如我国的宪法、法律书籍、汉语字典、英语、日语等外语字典, 百科全书、自然科学年鉴等, 一些重要历史人物、重要会议书籍。这些书籍尽管有些年代久远, 仍有较高的历史和现实价值, 不仅不能简单予以折旧处理或剔除, 还应妥善收藏, 破损的应及时修缮。

二、发霉腐烂、破损的书刊

南方因天气原因, 如空气湿度大, 特别是3~5月份的梅雨季节, 有些书籍由于保养不善, 常出现发霉、腐烂等现象。图书馆管理员发现这类书籍后要及时处理。通过处理消毒能够除去霉变的可继续保留、流通;不能除去霉变的图书不能流通在读者手中, 以免传播疾病, 危害读者的健康;这类图书一方面要及时剔除, 另一方面要做好复本复制和收藏, 以免珍贵图书的绝版。对于由于借阅频繁、流通量过大而造成的图书破损的图书, 由于这些图书利用率高、广受读者欢迎, 尽管破损不全, 也要加以修复, 不能简单地予以剔除。要尽量修补, 经多次修补确已不能流通的图书可以剔旧, 但应尽早采购复本, 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三、复本多流通量低的书刊

在今天的知识爆炸时代, 每年都有大量的图书出版。我校图书馆每年都会采购一定数量的图书, 日积月累, 图书馆出现“书满为患”的景象, 图书馆藏书的空间越来越小, 书架越来越紧张。为提高有限空间的藏书效率, 解决图书馆“书满为患”而流通量又低的现象, 我馆主要从图书复本过多, 借阅流通率又低的图书入手。如上世纪80~90年代购置的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及历史等教科书及参考资料, 为了方便当时教育实习的学生借阅, 这类图书每种都有30个复本。由于中学各门教学大纲的修改、新教材的出版, 旧的教科书只可保留少数共收藏和研究之用, 其余的复本应及时剔除。还有一类图书是政治、法律读物、工具书、百科全书、自然科学年鉴等理论书籍, 为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需求, 这些图书也有大量的复本;随着时代发展, 形势转变, 读者对其的兴趣锐减, 其借阅流通量已非常低, 甚至有的已无人问津, 然而它们却占据大量书架空间, 影响使用价值的发挥, 因此除保留少数收藏和研究外应及时剔除过多复本。其他类型的多余的复本图书, 也应根据本学校的改革和发展, 与时俱进, 对已无使用价值、流通率低的除保留少数复本外, 其余的也应及时予以剔旧。

四、非本馆特色的图书

各个高校图书馆都有其自身的藏书特色和馆藏核心, 明确本馆的藏书特色, 及时对非本馆特色的图书予以剔旧是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广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有自己的古籍特色藏书, 有具地方特色的历史藏书, 有师范院校特色藏书以及学科专业特色藏书等。对于一些非本馆特色的图书, 尤其是一些国家法律明文禁止出售的图书, 如法轮功图书、封建迷信图书、黄色淫秽图书以及一些有违反宪法、政治有问题的图书应坚决剔除。

五、要重视采购工作中的剔旧

采购工作是图书馆藏书的第一步, 也是防止非本馆特色的图书进入图书馆的第一道防线, 因此, 在采购前要科学论证, 科学规划, 科学筛远;在采购工作中要严格把关, 不订旧书, 不订编写质量低劣、粗造滥造的书刊;不订或尽量少订知识老化、观点陈旧、有政治性错误的书刊;不订多余的复本的图书。使采购图书的工作成为图书馆藏书的滤清器和净化器。

六、剔除图书的处置

高校图书馆剔除的图书的处理有多种方式, 如密集式贮存、调拨、交换, 封存, 或低价出售、捐赠, 或出售给废品回收站等[5]。本文认为对一些霉变破损的图书不宜捐赠或交换, 而是应该出售给废品回收站, 用于纸张的再造;对于保存完好的复本可低价出售、调拨、交换或捐赠等。

总之, 在新形势下, 了解和准确把握图书馆藏书剔旧的目标、标准和范围, 使图书馆藏书剔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只有如此,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读者日益增长的需要, 才能不断提高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剑平.高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建设与剔除[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4, 26 (5) :30-32.

[2]王忠, 刘惠琴.谈谈馆藏中文图书剔旧工作[J].图书馆论坛, 1995, (3) :41-42.

[3]刘玲.浅谈图书馆图书剔旧工作[J].中国报业, 2012, (6) :191-192.

[4]张惠玲.基于书龄分析的图书剔旧实证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13, (4) :126-129.

图书馆藏书剔旧 篇3

一、图书剔旧的意义和必要性

早在1969年美国《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成人服务的建议标准》中写道:“社区图书馆的部分资料, 十年之内将失效。”“每年撤消的图书数, 至少应占平均总馆藏的5%。”藏书剔旧工作, 是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读者优质服务和提高图书流通率、扩展图书馆空间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如果长期不开展图书剔旧工作, 必然会使新的图书资源滞留, 更新受到限制。藏书方面也是新旧斑驳、良莠莫辨, 给读者查阅图书带来很多困难, 以至影响读者对图书的使用, 同时也会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

过去几年, 由于藏书量不足, 我馆的所有图书均可上架, 但随着近几年, 新书的大量采购, 图书数量急剧增加, 由于馆藏面积有限, 许多新增图书已经无法正常入库流通。而许多陈旧的图书, 在书架上无人问津, 借阅量非常低的图书在架上占用着位置;还有一些图书复本量过多, 使用频率也不高, 而新书却无处可放。面对这一矛盾, 最为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实行图书剔旧, 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充分利用有限的藏书空间。

二、图书剔旧的原则和方法

通过最近几年参加我馆图书剔旧的实际工作, 总结出剔旧的原则是优化藏书结构, 提高图书馆藏的使用效率, 以图书质量带动服务水平的提高。衡量图书质量的其中一个重要依据是图书的流通率, 图书流通率高说明其被读者使用的频率高, 则它存在的价值也越大。反之, 则说明图书被读者关注的程度不够高, 要考虑剔除。要提高图书的质量, 就必须适时地进行图书剔旧, 剔除那些使用频率过低、过时的图书。图书馆应该上架那些本馆流通量较大, 而且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图书, 而那些无人阅读的“死书”, 则应予以剔除, 将不再有用的图书撤离下架, 以确保图书馆服务的质量。

图书剔旧的过程中, 确保至少两个复本以备读者借阅, 将多余的复本剔除, 对于本校专业类图书, 以及借阅次数高的图书, 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复本量。剔除时一定要遵循:好书替换破损书、新书替换旧书、保留精装书剔除平装书。具体方法为: (1) 剔除知识陈旧的图书; (2) 剔除复本量过大的图书; (3) 剔除已破损无法阅读的图书; (4) 剔除流通量接近于零的图书; (5) 剔除滞留于书架上超过5年的图书。对于计算机类更新较快的图书, 可根据书库容量把时限适当缩短。

在剔除旧书的同时, 也要考虑读者的特殊需求, 保留一些具有研究和参考价值的图书, 以备教师和学生所需。针对这一问题, 我馆专门开设有一间工具书库, 把一些学术性强, 具有收藏价值的图书陈列于单独的一间书库, 供读者使用, 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图书剔旧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另外, 图书剔旧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责任心很强的工作, 只有经验丰富、训练有素、知识面比较广泛的馆员才能胜任。因此, 在剔旧过程中, 还要多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多收集专业管理人员, 以及广大师生读者的意见。

三、图书剔旧的持续性

图书剔旧适用于长期的图书管理和建设工作, 它可以有效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和利用率, 在书库空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坚持不懈。一般情况下, 1~2年就都要集中剔旧一次, 以确保较高的图书流通率, 充分利用馆藏空间。图书馆应展示那些最新版本、与本校专业密切相关的图书, 以及那些在本馆借阅量较大的图书, 以供读者参考使用。将过时的图书、多余的复本、破损无法修补的图书、长期无人关注的图书, 不断地剔除。一个服务品质较高的大学图书馆, 是由优秀的藏书和高素质的图书馆员组成, 而流通率高, 受读者普遍关注和欢迎的图书, 是读者最需要的图书。因此, 剔除那些读者借阅量小, 滞留在架上的死书, 为更多的新书腾出空间, 也是图书馆更新资源的一种方式。持续的剔旧, 对图书馆的发展也是一种有效的促进。

四、小结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的教辅部门, 图书资源是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与时代同步, 要不断地引入新的资源, 藏书剔旧就必须同时进行, 把有限的空间最大效率地使用起来。吐故纳新, 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杨子臣.21世纪高校图书馆管理改革[J].情报科学, 2000 (7)

浅谈馆藏建设中的图书剔旧工作 篇4

馆藏建设又称图书馆藏书建设, 是图书馆根据本馆的任务和读者需求, 系统地规划、建立和发展馆藏体系的全过程。它的目标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组织而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知识体系。图书馆藏书建设本身就是一项学术性创作, 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被称为“智力建筑”的建筑师。[2]随着高校图书馆图书数量的日益膨胀, 许多图书馆馆舍空间不足, 同时大量的旧图书长期得不到合理剔除, 严重影响着新书上架流通, 影响了图书馆职能的正常发挥。[1]通过剔旧, 可以使馆藏始终处于一个全新的状态, 提高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满意度, 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因此, 如何做好图书剔旧工作成为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工作的重要部分。

2 图书剔旧的标准

进行图书剔旧工作时, 应考虑图书馆的实际馆藏情况, 采用不同的标准。[3]

2.1 图书年龄。

随着出版年代的增长, 文献内容价值会逐渐降低, 从而导致利用率越来越低。文献资料所记载的知识内容完全失去或基本失去时效和实用价值;根据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 原有观点陈旧过时的各种参考读物, 以及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图书;已有修订版的教材或已有新版本的旧版书。

2.2 流通率。

用户使用文献的频率是确定低利用率文献的首要标准, 1978年的苏联文化部制定一项细则规定, 通常4-5年无人利用的文献属于低利用率文献, 中心图书馆的分馆读者利用的时间可以降到2-3年。通过流通率可以了解图书的主题、内容、文种、水平深度等, 是否符合本馆读者的实际需要, 以免造成长期占架而无人光顾或极少被利用。

2.3 副本量。

有的文献因政治或教学方面的原因, 当时配备了较多的复本, 如政治时事读物、指定教学参考用书或者是某段时期的热门书等, 这些藏书对一定时期的供求平衡起过作用, 但当大量读者集中使用期一过, 便出现因复本过多而长期压架的现象, 从而导致整体利用率下降。

2.4 图书折旧。

流通利用率越高的藏书, 其破损也越严重, 虽然通过修补加固可以延长使用, 但藏书材料本身毕竟会有老化损毁的过程, 对那些在流通过程中破损严重而无修补价值的藏书, 属于正常自然损耗。应于剔除淘汰。

3 图书剔旧的过程

图书剔旧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 必须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和分步骤、按类别并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一般采取以下方法和步骤:[4]

3.1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剔旧计划、范围, 组织班子安排工作。

3.2 采取架上复审法。即由熟悉馆藏, 业务水平较高的馆员首先将架上拟剔的图书横放于架位, 然后由馆长、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教授审定。

3.3 对应该剔除的图书, 按类及个别登记造册。每日剔书情况要进行统计登记。

3.4 将剔除的书经登记后, 按类有序下架, 放于指定位置。

3.5 凡发现需要补充的书, 要列书单交采编部补缺。

3.6 同时要做好图书剔旧的统计。

4 对剔旧图书的处理

剔旧图书的科学处置应认真考虑, 剔旧的重点在于如何处理剔旧图书, 如另辟地点收藏或直接注销处理。所以对剔旧图书的处理也是剔旧工作的重要部分, 一般常见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点:[5]

4.1 密集式储存。

在进行剔旧时, 至少保留1~2木图书在本馆中, 做到剔册不剔种, 保持馆藏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他的剔除图书因转移到密集型藏书库并进行密集式排架存储。

4.2 调拨。

根据需要, 可以把被剔除的多余复本在总馆和分馆之间进行调拨;可以调拨给二级学院, 或院系资料室及其他下属机构资料室等等。

4.3 交换。

由于每个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所有资源的图书而是要根据学校的性质和任务以及学科的安排来购置图书, 所以不可能采购到所有资源的图书。这样就给剔除的图书一个实现价值的机会, 通过与其他学校图书馆进行交换, 互通有无来弥补本馆的资源空缺, 既不需要再次拨款又能够更新图书馆己有的资源, 通过交换达到资源有效配置。

4.4 捐赠。

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中小学校图书馆以及县、区级图书馆等由于资金短缺以及各地区的经济分配的差异不能购置新书、通过图书剔旧, 我们可以将这些剔旧图书捐赠给上面提及到的图书馆, 使知识也能够到达偏远的地区。

4.5 折价出售。

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图书展销会将剔除的图书折价出售给读者并记录下读者的联系方式以便有其他读者借阅此书, 这样既能够帮助读者增加交际又能为图书馆节约馆藏空间。

5 图书剔旧应注意的问题

总体看来, 我国图书馆界在图书剔旧领域还存在诸多问题, 在思想领域对图书剔旧重视不够, 不愿剔、不敢剔现象广泛存在;在方法选择上失之过粗过简, 错剔漏剔现象屡有发生;在理论研究上缺乏创新, 不少学术成果往往有千人一面之感。要彻底克服上述弊端, 推动新时期我国图书馆图书剔旧工作有序健康发展, 我们尚须注意以下问题:

5.1 充分认识图书剔旧的必要性。

5.2 切实关注图书剔旧的环境变化。

5.3 积极探讨符合国情的图书剔旧方法。

5.4 深化图书剔旧的理论研究。

5.5 重视采购工作中的剔旧。

5.6 对剔旧下架的处理要持慎重态度。

参考文献

[1]馆藏建设.[2013.5.10]http://baike.baidu.com/view/180821.htm

[2]吴淑田.浅谈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工作[J].图书馆论坛, 2009.03

[3]陶惠华, 陶莉华.关于高校图书馆图书剔旧问题的探析[J].学理论, 2010.11

[4]王忠, 刘惠琴.谈谈馆藏中文图书剔旧工作[J].图书馆论坛, 1995.3

[5]张琳.数字环境下搞笑图书馆纸质图书等级剔旧模式研究-以西南大学图书馆为例[硕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 2011

[6]祝朝安, 朱自强.新时期图书馆文献剔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现代情报, 2010.8

上一篇:生态资本运营下一篇:档案馆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