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村寨分区

2024-10-01

特色村寨分区(共3篇)

特色村寨分区 篇1

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人文精神、劳动智慧、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随着2009年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工作在全国展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发展研究开始受到多学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

1 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模式研究

王伯承(2011)针对民族特色村寨分布多、且保护发展有特色的贵州省研究提出“生态博物馆模式”、“特色产业模式”、“旅游开发模式”等有效发展模式。李军等(2014)分析了湖北利川市特色村寨建设探索出了古文化村寨建设模式、特色旅游村寨建设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三种发展模式,可为其他村寨建设提供模式参考。赵溢鑫等(2014)以恩施土家族自治州望城村为研究对象,提出“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型特色村寨发展方式。李忠斌等(2015)认为要想消除旅游开发对古村寨带来的负效应,就要探索一条特色村寨创新发展模式—以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的形式保护原始村寨,在相邻处再造作为文化旅游专属的村寨。

综上,特色村寨建设作为新概念,从提出到发展短短七年,理论研究很少。虽没固定模式、方法套用,但就试点成效来看,开展较好特色村寨发展模式通常既传承特色文化又发展其优势产业资源从而提高了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

在特色村寨保护发展试点工作近7年来,各地结合实际开展工作的同时暴露出很多主观和客观问题。主观有政府及群众的问题;客观主要是政策层面及各部门配合缺乏沟通等问题。房亚明(2011)指出特色村寨保护试点规划编制缺乏可操作性及试点资金使用不集中等问题。段超(2011)系统阐述了特色村寨试点以来政府部门合作不协调,急功近利,群众缺乏积极性导致社会参与不够。王岚(2013)分析四川特色村寨建设过程中面临资金不足、传统文化受冲击等五个方面困难。龙晔生(2015)以武陵山片区湘西南民族村寨为例,挖掘了其建设过程中存在非物质民族文化传承与村民需求之间出现断层加速了活态民族文化流失。

3 特色村寨建设发展的定量研究

我国学者对特色村寨试点发展模式、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已形成一定的成果,但缺乏实证数据分析,定量分析不为所见。李忠斌(2013)和赵溢鑫(2015)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民族特色村寨评价指标体系,最终选取28个核心指标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情况评价监控。李忠斌等(2014)采用系统评估体系量化评估了28个省市自治区特色村寨的外部环境的约束因素,得出对特色村寨外部环境的影响程度不同的6个变量。

4 特色村寨发展的对策研究

姚俊一等(2011)以湖北省官坝村为例,提出发展村寨旅游的同时注重创新形式保护民族特色。房亚明(2011)和段超(2011)两位学者提出特色村寨建设要汲取国内外经验,因地制宜,结合村寨资源等选择优势产业培育。王岚(2013)针对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提出了多元投入重点突破、增强村民主人翁意识、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等七条对策。杜承秀(2015)对法律层面提出对特色民族村寨保护发展。同时在另一篇文章中对制定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特别法必要性及其立法模式的选择问题进行了阐述。李忠斌(2016)提出保障民族村寨建设中解决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参与主体各自的权责,明确权责能提高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综上,虽特色村寨类型不一、资源特色不同,但其发展保护过程中都要以维护自身特色文化为前提,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核心以促进民族特色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5 研究展望

5.1 规范特色村寨发展的学术研究

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程中需要建立一种概念体系,来规范特色村寨发展的学术研究,并发挥其最大的应用效益,同时增加民族学、旅游(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学术积累。

5.2 完善特色村寨发展的理论建构

目前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研究,仍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缺乏定量数据分析,缺少系统规律结论。特色村寨发展实践中的问题需要理论工作者在实践中摸索发展规律。

5.3 丰富特色村寨保护的研究

学者们着重于特色村寨经济发展的研究较多,而关于村寨保护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对民族特色村寨所包含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寥寥无几,亟需加强。

参考文献

[1]王伯承.贵州省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2]赵溢鑫,郑甘甜,李忠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以长阳武落钟离山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5(01).

[3]段超.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5).

[4]王岚.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3(06).

[5]李忠斌,肖博华.特色村寨的外部环境评估体系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4).

[6]杜承秀.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立法模式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02).

特色村寨分区 篇2

近几年来,新平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围绕花腰傣文化品牌,确立了“两山(哀牢山、磨盘山)一镇(戛洒镇)、两村(戛洒大槟榔园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和漠沙大沐浴花腰傣民族文化生态村)一河(红河)”的发展思路,加大了自然生态、民族风情、农业观光等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农村风貌、农业生态、农民生活、民俗文化、自然生态等为主题内容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旅游业成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兴产业,乡村旅游的发展积极促进了新平旅游产品的转型,有力推进了旅游产业发展,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我县开展创建活动情况

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优化旅游环境,促进全县乡村旅游发展,2009年,县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以戛洒为试点,以建设“最美的乡村”为目标,在戛洒集镇范围内,以自然村为单位组织开展了乡村文化示范工程和花腰傣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活动。

花腰傣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以戛洒镇为实施主体,主要在集镇周边10公里半径辐射范围内的花腰傣民族村寨开展,根据村组条件和基础,实施分步创建。县旅游局、文化局、建设局、县妇联四个部门按照职能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以花腰傣民族文化传承展示、村庄特色民居规划建设、旅游接待规范、居家文明建设、参与旅游节庆活动、特色创新为创建工作内容。2009年内,旅游局多次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深入旋涡、逛纳徕、平寨、新寨、大槟榔园、蔓里等村,在群众中开展创建工作的宣传发动,配合戛洒镇政府开展创建工作指导。在戛洒镇的积极努力和多部门的配合下,花腰傣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初见成效。旋涡村和逛纳徕两个小组已基本具备游客住宿、餐饮、休闲、体验接待功能。其它村组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展示、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居家文明建设、群众思想观念的引导和转变方面也凸显出2009创建工作的成效。12月,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创建工作考评小组,依据年初目标计划和各部门考评细则对试点村寨实施了考评。

在2009年戛洒试点的基础上,2010年修改完善了民族特色村寨创建方案,按照“一个目标、一条线路、三个板块”的旅游发展思路,以建设“一村一特”和“最美的乡村”为目标,扩大创建范围,力争用3年时间,以“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特色鲜明”为标准,以自然村为单位,扶持发展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使一批村寨基本达到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标准。

通过近二年以来创建工作的开展,花腰傣群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参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为实施乡村旅游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发展,走以旅富农、以旅兴农的乡村旅游发展路子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目前,我县的戛洒大槟榔园村、漠沙曼线南薅村已被列为省级旅游特色村,戛洒曼理村、平寨村和漠沙大沐浴村、曼线南薅村纳入2010年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的重点。

我县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共硬化路面8560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8000余棵,栽植花卉20000余株,新建和改建房屋212间,改厕18间,购臵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252台件,累计投入资金达到1165万元,接待游客15万余人,旅游收入达1040万元。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乡村旅游接待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我县有不同规模的农家乐饭店近20家,戛洒跃南村和漠沙大沐浴等村的7个乡村旅游经营户通过了玉溪市乡村旅游服务接待设施质量等级评定,其中,四星级接待户1家,三星级接待户5家,两星级接待户1家。戛洒旋涡村27户农户依托新农村发展政策,实现了整村推进乡村旅游建设;启组逛纳徕花腰傣民族风情园已完成28幢连体民居建设工程。

二、主要经验和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的组织领导。

为开展好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明确整个创建评比活动在县旅游产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戛洒镇、县直各培训指导责任单位要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和考评细则,认真组织实施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评比活动。

此外,领导小组办公室多次带领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村寨调研,把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和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紧密结合,各有侧重开展工作。行业管理按照相关标准,提前介入,积极做好前期行业指导和工作培训。在乡村环境和卫生整治、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完善、花腰傣民族特色项目建设、发展“傣家乐”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思路和意见,要求“傣家乐”经营户下工夫做好民族民俗、农事活动、果蔬采摘体验,丰富民族特色食品和农村户外运动项目,力争做出名副其实的花腰傣民族特色,在总结推广戛洒跃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经验和基础上,做好花腰傣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工作。

(二)精心规划,突出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的资源优势和特色。

我县旅游部门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旅游产业发展意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和文化特性、旅游市场的需求、规模和发展趋势、乡村旅游的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认真研究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发展布局,努力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一是突出了乡村自然景观的优势,引导游客领略独特的田园风光、山水景观,开展具有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满足游客旅游审美的需求。二是突出了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充分挖掘花腰傣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使游客在乡村旅游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历史知识和农业知识等,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三是突出了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满足游客对跨区域文化差异的了解、感受和体验,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根据以上规划思路,确立了以戛洒大槟榔园、曼理、平寨和漠沙大沐浴、南薅为重点,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

(三)突出特色,分类整理创建标准。

根据新平乡村旅游产品转型要求,新平重点在“特”字上下工夫,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塑造浓郁民族文化特色为重点,全面建设“生态优美、村容整洁、特色鲜明”的民族特色村寨为总体目标,弘扬生态理念和民族文化,按照星级分类,把标准整理成容易理解、便于把握的文本,印发到村(组),村(组)可根据基础条件创建目标,确定需要集中财力、人力、物力主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完善哪些创建指标,力争创建工作做到点、做到位。创建工作以戛洒镇为主,旅游、文化、建设、国土、交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和社团根据创建工作需要做好指导、服务和支持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考评细则并实施创建指导工作。

(四)规范服务,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环境。

我县乡村旅游突出了农民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的引导和现实的教育下,积极培养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意识。一是建立健全规范的旅游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规范农户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并且进行了乡村旅游星级评定,目前,我县有7家“农家乐”被玉溪市命名为乡村旅游级星接待单位,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5家、两星级1家。三是切实加强乡村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努力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良好的乡风文明氛围,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四是努力加强人才培训。先后邀请各类专业老师及有实践经验的高星级酒店老师,举办了三期乡村旅游服务培训班,从规范服务礼仪,提高服务技能等方面,对270多人进行了培训,其中220人取得了旅游从业人员上岗资格证书。

(五)深入指导,创建“傣家乐”乡村旅游经营模式。县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在对哀牢山〃红河谷民族风情旅游线的民族村寨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调研后,选定了田园风光优美、民族文化风情独特、群众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积极性高涨的戛洒镇曼里小组,进村入户,带领农户一起动手用花腰傣手工艺品和生活农具等对房屋进行了内装饰,指导农户从乡村的“土”文化上来打造,营造乡村生活气息,凸显生态、民族的乡村特色,体现花腰傣餐饮风味,实地创建出一个“傣家乐”旅游经营模式,为下一步创建更多、更规范、更具特色的“傣家乐”树立了典范。

(六)考察学习,提升新平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创新理念,全面提高我县旅游行业整体管理水平,加快我县旅游景区开发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县旅游局和县旅游行业协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先后两次带领相关旅游经营户外出考察学习。2010年5月20日至22日,实地考察了玉溪市灵秀镇、易门县馨苑、通海县里山和三杯杯、华宁县的华溪等四星级和三星级农家乐。2010年9月16日至21日组织赴厦门、武夷山学习考察。通过考察学习各经营户深受启发、触动较大,开拓了视野、思维,深切感受到与旅游成熟地区相比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看到了我县旅游发展的优势和机遇,对今后新平县旅游行业发展树立了信心,对于打造我县自己的品牌和自身的特色有了信心。

通过集中学习考察,为经营户搭建起了相互沟通和交流学习的机会,相互增进了解,增进友谊,增进合作。

三、取得的成效 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发展乡村旅游,不仅丰富了游览内容,还为新平农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的途径,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信息沟通和文化交流,增强了群众的发展意识,推动了当地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发展农家游有助于促进农民增收和就业。通过外地的经验和我们自身发展的实践表明,创建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可以达到“开发一方景区、繁荣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的良好效益。农户把农产品转变为旅游商品,将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经过对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经营的农户进行摸底调查,大部分家庭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上,远远高于全县3288元的人均纯收入水平。从我县农业生产和旅游发展现状看,当旅游旺季来临之际,正是我县农业生产农闲之时。农民放下手中的农活,敞开农院,广纳全国各地游客,从事旅游服务,将农业生产和旅游经营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旅游服务和农村生产农两不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不仅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优化了农村环境,改变了农村整体面貌。自2006年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在乡村旅游规划范围内的有35个村民小组,占全县111个新农村建设试点的31.5%,累计整合新农村建设、整村扶贫、异地搬迁、民居抗震减灾、旅游扶持等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参与乡村旅游开发,修建了进村道路,整治了村容村貌,兴建了水电设施,整修了农家庭院,畜禽分离,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粪草随处堆,畜禽满街跑”的状况。戛洒南蚌村启祖村民小组投入了850多万元开发“农家乐”旅游项目,并创新乡村旅游的发展经营管理模式,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促进乡村旅游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旅游提档升级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有利于降低农业经营风险。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强调的是充分利用乡村地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众多的无形资产(如传统文化、生活习俗)具有投资少、效益高、回收快等特征,相对于其它产业发展更具有比较优势,市场风险也相对较小。农户只需将自家庭院加以硬化、绿化、美化、改水、改厕,并且购臵一批厨房餐具,经过必要的标准和服务规范学习培训,服从旅游行业管理,便可挂牌对外营业。旅游旺季时接待游客,淡季时自用,不仅增强了我县旅游的接待能力,还培养了农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农民的鸡、鱼、肉、蛋、蔬菜等农副产品和手工艺品还可以就地得以消费,减少流通环节成本,增加农民收益。

(四)可以促进非农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众多部门和行业的支持和配合才能顺利进行。反过来又可以带动许多部门和产业的发展。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无疑可带动农村交通运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和民族工艺品等行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服务产业发展薄弱的方面。

(五)农户与游客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将吸引大批城市人来农村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农民转变观念。同时,农民足不出户就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种、养、加工一条龙,吃、住、娱、购多种经营,农民不再将离乡进城作为感受现代生活的唯一途径,而是就地可以享受城市带来的文明成果,有利于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乡村旅游为农村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拓展了农民视野,转变了农民思想观念,改变了农民生活习惯,净化了农村社会风气。农户通过硬化、绿化、美化庭院及改厨、改水、改厕和改造居住条件,从而对于改善乡村的社区环境、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农村城镇化都将起到十分有利的推动作用。

(六)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就业机会,能带动相关的5个就业机会,乘数效应是相当明显的。我们新平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活动,有很明显的季节性,农村劳动力可以合理安排劳作与服务,增加更多的收益。

(七)可以更加有效的保护挖掘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失去了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失去了民族的灵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花腰傣一些古老的习俗、文化,已被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汉化,抢救和挖掘民族文化已成为我们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当然,保护民族文化,关键是要创新。创新是事物延续的源泉。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化从形式到内容几十年不变,再好的文化也会被淘汰。因此,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改造和提炼,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又富时代特征的文化,以此凝聚民族力量,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更加有效的保护挖掘民族文化,为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泉。

(八)可以有效聚集人气,有力的促进小城镇的发展。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现代人的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吃喝玩乐,旅游者由最初的寻求特、新、奇、异等刺激,越来越注重对文化的追寻和探求。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是地域旅游文化的根,是形成景区特色的基础,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创建越来越适合现代人旅游的需求,将吸引更多游客进入新平,进入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为有效聚集人气,促进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带动作用。

总之,就我县作为一个农业大县来讲,发展乡村旅游,开展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有许多好处。从产业发展的长期目标来看,为了延伸产业链条,使旅游产业真正成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所以我门应结合县情、地情,围绕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创建民族特色村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的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创建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省市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旅游开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了产品策划、包装上不了规模、档次,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旅游产业也难以实现提质增效的目标。二是人才匮乏,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奇缺,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三是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旅游线路和产品促销范围还叫窄,与周边县区的互通互联有待加强,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四是在民族特色旅游村寨的创建中各村的民族文化传承表现形式单一,没有形成各自独有的特色。

特色村寨分区 篇3

2013年以来,河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条文政策,逐步开展了从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到后来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来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转变生活方式以及改变农村生活环境。[1,2]从2013年开始,笔者参与了4个村庄的综合环境整治规划和3个村庄的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结合国家民委关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3],宽城满族自治县西岔沟村在前期综合环境整治和改造提升规划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深化的规划设计,笔者作为主要设计人员完成了该村的规划,下面以该村为例,谈谈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认识。

2.设计原则

河北省出台的这一系列政策里写明了面貌改造提升包括哪些项目,如2015年提出的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包括总体规划和饮水、道路、垃圾处理、厕所改造等15项专项规划[2]。在实际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大家都对居住环境等精神层面有所要求,但更为关注的是“增收措施”;所以我们在规划时会综合分析周边村镇,根据实际情况,先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同时综合考虑村庄面貌现状,提取问题,因地制宜,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3.村庄现状及问题:

(1)区位及对外交通

西岔沟村位于承德宽城满族自治县化皮溜子乡,村口前有省道,距离镇政府约10公里,距离县城中心15公里,对外交通便利;

(2)饮水安全

村中饮用水为地下水,几家或一家有个水井,泵水上来,但有些农户的水源地是在河道里,河道污染严重,因此水源受到很大威胁;

(3)道路

村庄道路硬化较好,但道路路面质量差,道路较窄,有条件的位置有会车区;

(4)厕所

村里厕所都为旱厕,容易滋生蚊蝇和细菌;

(5)绿化

村中整体绿化率较高,基本生态环境良好。建设范围内绿化较为粗放,多为常见乔木,观赏类植物较少;

(6)民居

民居建筑质量多数较好,外观缺少民族特色;

(7)污水处理

村寨中没有集体污水处理设施;

(8)民族特色与人文气息

民居的平面保留有满族民居特色,庭院大门居中,主屋中间为厅或堂,两侧为卧室。结合该村实际以及地势高低,家家都有半地下室用来储存苹果。村中有一颗古树,除此以外人文气息较弱;

(9)村庄标志

因西岔沟村盛产苹果,所以几年之前由政府拨款,在村口做了一个苹果树型的标志,但标志单调、缺乏美感和人文气息;

(10)产业

村庄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剩余劳动力主要种植苹果,且有一定规模。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村苹果质量很好,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当地政府也为该村苹果输出注册了品牌并有合作的外销单位。除了苹果种植外,没有其余产业,产业较为单一;

(11)公共服务设施

通过前期的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修建了几个垃圾池,村委会门口有一个小廊子,但使用率很低;村委会外面有一个公厕,但环境较差;还有一间书屋;村委会门口有一块空地,但硬化较差,且面积较小,还有高差,不具备公共活动区的功能;

4.规划方案:面貌改造提升与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并行

经过实地调研,我们将主基调定位为:依托苹果产业,加强文化建设,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

(1)饮水:建议村庄设深水井,从根本上解决水源污染问题。对河道进行治理,还绿水青山;

(2)厕所:民居内的厕所都是旱厕,建议进行双翁式厕所改造,减少蚊蝇和细菌;

(3)道路:西岔沟村是满族村,村内有一定的满族文化,为了对满族文化进一步进行保护和完善,我们在路灯方面和道路两旁的民居墙面和窗户等细部构件上增加了满族建筑的符号;

(4)绿化与景观:村庄原有粗放型乔木有农村的朴实特色,缺少观赏绿化植物,建议在民居旁,路边上撒播多年生宿根植物。村庄由几个自然村共同组成,一条小路将几个自然村进行了联系,在沿途中,有一处地势较高,可俯瞰全村的位置,我们在该处设置了一处小型带形广场,用于停留和欣赏村庄景色;

(5)民居:民居立面虽无特色,但经查阅学者陈伯超所作满族民居特色一文[4],可以发现,平面布置将满族民居特色有所传承,且如果只做表面工程,农民得不到实际实惠,西岔沟村属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冬季保温,综合节能角度考虑,建议有条件的住户进行门窗改造,如设置成双层窗,在原有窗户位置处加一层有民族符号的窗户,既不需要大拆大改又能保障冬季采暖能耗降低,使室内环境更加舒适;

(6)污水处理:该村的几个自然村地势高低差别较大,铺设管道或者集中污水处理不太现实,建议每户单独处理,在家中挖井窖装小型渗水设备,进行土壤渗滤处理;

(7)村庄标志与人文:结合现有村庄标志与村庄产业,在村口的入口处,村庄标志前两侧增加了6幅镂空空雕雕塑塑,,内内容容为为农农民民种种植植和和采采摘摘苹苹果的过程及丰收的喜悦,材质为铁艺,既增加了人文文气气息息又又接接近近农农村村生生活活,,其其中中采采摘摘雕塑如图1所示。

同时在采摘园处结合村村中中原原本本的的较较为为朴朴实实的的苹苹果果雕雕塑塑设计了一些具有满族文化的图腾柱,材质为木质,将采摘园的木材与朴实的苹果雕塑进行过渡与“沟通”。

西岔沟村为满族村,绝大多数的村民为满族,在沿村主要道路上绘制了宣传画,宣传画的主题为满族发展史,增加村民对民族知识的了解,更是让游客能对满族发展有一定的了解。

广场的挡土墙上绘制了满族的特色饮食,能给游客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了增加农村质朴的特色,我们进行垃圾桶设计时,应用了村民常用的水筲的元素,设计图如图2所示。

结合近期已经完成的面貌改造提升工作中道路亮化工程,在原有灯杆上加入满族八旗旗帜,用较为经济的方式增加名族元素。

村庄古树位于一户农家院内,将古树的习性告知于村委会,委托该户居民照料该树。

(8)公共服务设施:鉴于公共服务设施较差,我们新设计了公共卫生间,统一规划了村委会门口的广场和道路,使该处的交通更为顺畅,并为村民设计了公共活动场地。在广场处既可以进行娱乐活动又可到书屋进行文化学习。村委会前原有一小型广场,但广场面积小,由于村庄产业为苹果种植,每年会有货车装卸苹果,广场相对宽敞,自然成为了停车场和会车区域,由于长时间的大荷载倾轧,地面已经破损,且广场是较为倾斜的平面,考虑到村民日常的文娱需求和地段限制,将原广场和与广场一路之隔的斜坡空地统一处理,调整路面位置,将村级路调整至广场一侧,对原小型广场进行了扩大设计,并且考虑广场的“停留”需求,将广场设置为台地式,标高最高处设置成最大的广场,可供日常文娱需求使用,中间段为趣味区,体现民族特色并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场地,最下面一段设置停车场,并将地面荷载设计值设计为满足大型车辆荷载值。广场改造前后如图3所示。

为了最大限度解决停车问题,在村委会临街一侧空地上设了小型车的停车位,这样小轿车就不会占用广场活动位置。广场改造完成后,经过回访村民,村民很喜欢现在的活动场所,图为村民在广场上跳广场舞。

(9)产业:将村庄的苹果种植业最大化发挥价值,建议春可赏花,秋可采摘,并设计了导向牌。

5.结语

通过对政策的解读,从农村实际出发,多角度考虑对民族特色村寨进行保护和规划。

参考文献

[1]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编制实施方案,http://www.hebjs.gov.cn/zhengcewenjian/tingfawenjian/201507/t20150724_194567.html

[2]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规划设计技术导则(2015年),http://www.hebjs.gov.cn/zhengcewenjian/tingfawenjian/201507/t20150725_207882.html

[3]国家民委.国家民委关于印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的通知,http://www.gov.cn/gzdt/2012-12/10/content_2287117.htm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面临的问题下一篇:二律背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