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制模式

2024-07-24

导师制模式(精选12篇)

导师制模式 篇1

伴随着高考改革的临近,传统的班级制将受到极大的冲击。新形势下学校如何维持高效的学生管理是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觉得实行全面导师制可能是一条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导师制的起源和发展

1.大学导师制

所谓导师制,教育大辞典对其做了如下定义: “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1]

导师制首创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在14世纪,牛津大学的威克姆在他建立的新学院中首次实行了导师制。导师负责学生在学院中的经济支出、道德和学业,以此来获得家长的酬金[2]。

在实行导师制的牛津大学里,导师往往是学生所学专业的学者,他们指导学生的学业发展和品德养成。学生被大学录取后,就会按照学生的专业被指定一位导师,本科生的导师被称为“tutor”,研究生的导师被称为“supervisor”。学生必须定期到自己的导师那里去谈话一次,这种谈话叫Tutorial(个人辅导)。导师需要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检查学生学业进度、进行学业指导。由于一位导师只有数量较少的学生,导师能够与学生进行较深入的交流,从而在更深程度上了解学生,为学生发展设计出更为精细化的道路。同时,由于这种较深层次的接触,学生的人品和学术道德都会受到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模式取得了极大成功,以至于在牛津,大学教师主要的任务是任学生导师,授课乃其次要[3]。

我国大学首先成功借鉴外国大学的导师制是在1937年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开始的。当时的导师制在学生德育方面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可惜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导师制被迫中断了。

2.中学导师制

大学实行导师制取得极大的成功之后,有的中学也开始效仿大学实行导师制。

国外在中学实施导师制最早的国家是美国,其最初的原因是美国在中学实行学分制以后,知识结构和心理水平尚未成熟的高中生面对复杂的课程时,无法自主地进行选课,他们需要指导教师和家长的协助,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选择。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管理制度,营造了一个合作、开放、主动和互动式的教育教学环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4]。

借鉴外国的中学导师制,是在90年代开始的, 一些高中尝试效仿导师制。在这些导师制的尝试中,较有影响的是德育导师制。

“德育导师制”是对学校班主任工作必要而有效的补充,是在“整体、合作、优化”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将学校班级德育的诸多目标、诸多任务分解到担任“导师”的任课老师身上,导师依据“用心沟通、 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教师管理群的一种班级管理模式[5]。德育导师制是在原有的班级制度的条件下发展而来,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开展有促进作用。

3.全员导师制

全员导师制最早在大学中实行,全员导师制相对于其他形式的导师制,导师的角色内容更加丰富,至少包括“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成才向导”这五个方面[6]。

在中学中的全员导师制,是指班级任课教师与学生通过双向选择结成对子(一名教师可以负责几名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全程跟踪、定期谈话,了解、引导学生,并有意识地采取个案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和发展[7]。

全员导师制还是以传统的班主任制度为核心, 其他教师作为辅助人员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其本质还是传统的班主任在负担主要的教育任务[4,8,9,10,11,12]。 所以全员导师制只是对传统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补充[13]。

在导师的工作内容方面,目前国内的全员导师制多集中在教学辅导、德育教育方面和心理问题方面,对学生学习素养、生涯规划、能力发展的指导较少[8,9,10,11,12]。

二、全面导师制的内容

全面导师制是在导师制的基础上,结合全员导师制的经验设计的一种学生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纪律的管理者、思想的疏导者、活动的组织者、成就的评价者,还应该是为学生把握自我机会的引导者,安排各种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特长、背景的掌控者,深入有效沟通的交流者,能力的培养者。当然,最好能成为学生某一方面的榜样,在未来,如果还能在预测未来产业结构与职业的变化动向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未来出路与课程的关系方面的咨询[14],成为咨询者就更好了。而现行的学生管理体制之下,教师很难给每个学生提供以上种种。

1.全面导师制概述

全面导师制实质上是不同于班主任制的一种学生管理体制。从覆盖对象上讲。它是一种全生导师制,确保每个学生至少有一位老师了解他(她)。 从参与教师的学科上讲,它是全科导师制,每个高考学科教师都参加导师制。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己兴趣出发,由自己感兴趣的导师作自己的学科导师。从时间跨度上讲,它是全程导师制,从高一到高三的一贯制导师(中间个别学生可以调整导师)。从导师责任上讲,它是全方位导师制,导师不仅指导学习、生活、活动、心理、个性化发展、学科规划、目标规划等方面,还可以在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学生帮助。

2.全面导师制的内涵

(1)学生的榜样

人是通过观察进行学习的。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教师的行为是学生的榜样。在学校环境中, 人,尤其是教师,是最有说服力的榜样[15]。

由于全面导师制使得管理学生的教师和被管理的学生的师生比显著提高,不仅教师更了解学生,学生也能从更多的方面了解教师,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导师能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学识和感染力影响学生[16]。这同时也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最好是学生“全方位的榜样”。虽然有挑战,但也未尝不是一个教师重拾“精英地位”的契机。

(2)学生密切沟通者

在该制度下,教师和学生有时间和机会进行密切的交流,可以发展比较亲密的师生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还能够延伸至课余时间,尤其是假期中, 它能确保每个学生至少有一个成人十分了解他 (她)。学生如果存在心理问题或者其他个人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会得到良好解决。

(3)把握自我机会的引导者

在该制度下,导师可以向学生传递一些可供学生做出决定的信息,导师在了解的基础上,更能把握哪些机会适合哪个学生,甚至可以从教师的专业本身出发,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阶段性建议。而且学生永远没有老师了解学校,学生提出相应的愿望要求,导师能够更好地利用学校资源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4)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在该制度下,“亲其师,信其道。”在情感层面教师的教学活动较容易开展。同时由于师生的深入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了解得更深刻,这样教学活动的开展会更顺畅。这将极大地改善原本师生间单纯的主客体关系。

(5)学生情况的掌控者

在该制度下,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对学生一系列资料的收集,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在学生出现问题之前进行预防性干预, 出问题时及时找到可行的解决办法,出问题后进行切实可行的处置。这就改变了传统班主任“救火员” 式的教育,哪里出现问题,哪里班主任介入。全面导师制是“耕作者”,可以预防和治疗相结合。

(6)学生发展的助推者

在了解的基础上,导师能够与学生通过协商探讨,共同制定学生个性化的成长方案。如理想、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共同遵守的规定或约定等。还可以随时根据情况,制定阶段的学习目标、生活目标等。 每当学生发展到一些关键阶段,导师及时介入,能有效助推学生关键期的发展。

(7)未来发展的咨询者

在该制度下,教师应该基于对学科的理解和所接受的培训,对学生未来的发展给予一定的建议。 减少学生的迷茫。

3.全面导师制的制度

(1)学校成立“全面导师制”管理领导小组

管理领导小组应该由学校的各权力部门组成, 负责全面协调学校各个部门以及教师共同完成全面导师制的制度建设、组织建设和物质准备。

管理领导小组不是完全取代原有的管理模式, 而是在原有管理模式上的衍生物。管理领导小组应该与年级和学科组交叉管理,共同维持全面导师制的运行。如建立导师团,年级教师在原有年级的组织构架下形成导师团,实现年级内资源共享、学校内信息交流畅通。增加导师间横向联系,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师生间的纵向联系。

(2)导师培训制

由于导师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面对更多的问题,所以对教师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1从培训形式上看,专家专题讲座、专家系统授课、特色导师座谈相结合可能比较适当。

2从培训内容上看,心理学、教育学、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的相关培训比较重要,结合一些学生关键时期的专门培训。

3每位导师都要明确学生各个发展阶段需要的指导和建议。

(3)双向互选制

在进行全校范围内的针对师生的广泛宣传后, 开始师生的双向互选。

1导师选聘。根据教师的年龄、性别、任教学科、过往经历、擅长方面、兴趣爱好、教育理念、工作成果等因素进行分类和网上个人信息公示。每位导师上传照片和录制一个自我推介作为补充信息。

2学生选择。学生选择1~2名导师(与高考报志愿类似的方法)。极有可能会出现某些教师报名人数多,而有的教师报名人数少,这时学校可以进行导师设计的考核,教师根据自己擅长的学生类型,对学生进行笔试或面试,或者二者皆进行。如果学校愿意可以在这里继续进行“分层次教学”。

3师生多轮互选制。最终确定师生组合方式并予以公示。开学后一个月可以根据师生意愿进行 “小范围调整”,之后师生关系正式确立。这种师生关系最好三年一贯制,从而将“师生转化为师徒”。 当然必要时,可以在学年中间有一次更换导师的机会。

(4)导师负责制

1师生共制定发展学生方案。其中包括学生的高中学业最终目标和学业阶段目标;学生的能力发展目标和兴趣特长发展目标;学生关于日常行为规范(主要是纪律等方面)的协定书;个性化的奖惩协议书等。

2构建学生成长记录

a.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

有人将这种档案袋定义为“对能说明学生在特定领域的努力、进步或者成就的成果进行有目的的收集。这种收集必须包括学生参与档案袋内容的选择;选择的方针;判断优点的标准;以及学生自我反思的证据”[17]。

学生成长档案袋或许应该包括作文、视频或音频资料、艺术作品、学生阶段目标、学习成绩报告单[18]、学生语录、学生获奖情况、学生参与活动情况等等。

学生成长档案袋必须给学生查看,如果学生参与其中,毫无疑问会对学生发展有促进作用,因为学生知道档案袋中的内容是自己充填进去的,而且很多学生能够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成长。

由于导师和学生难以避免全部不发生分离,而一旦分开,一位新的导师重新了解一个学生需要较长时间。档案袋里需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描述和材料积累,将使这种过渡平稳而高效。

b.评估学生的表现

学生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后,有必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不足之处可以提升、优秀之处继续发扬甚至推广。有人认为在评估之前进行师生共同探讨档案是很好的教学活动。阶段性探讨会识别档案中的优点和弱点,使教师提出关于档案的问题以及对学生的进步提出建议或进行评论。没有这样的探讨,就会丢失许多教学资料的档案[19]。

3学习小组文化的管理

班级消失后,学生集体不能消失,学生的集体活动和学生与成人的集体活动不能消失。没有班级就要构建学习组,学习组是指导师以及同一位导师的所有学生组成的团体。每个学习组可以拥有自己的组徽、组旗、组歌、宣传板报等,体现出不同导师的风格、思路。在学习组的各项活动中渗透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4辅助选课和研究性学习

导师指导选课可能对校本课发展有一定作用。 为了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导师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以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了解培养计划,选择专业方向,安排学习进程[20]。

选课选什么,研究型学习研究什么,如果能有导师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来指导自己的学生,可能更有时效性。

5家校合作

导师需要和家长保持较密切的联系。这样一方面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另一方面也能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学生的教育,使教育合力扩大化。当然,这时的家长会一定是一对一的面谈式家长会。

6导师定期面谈

导师与学生间要定期进行有效的沟通,导师每周应该至少与每位学生沟通一次,面对面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交流无疑能增加导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且学生不仅能为自己出现的问题找到可能解决的途径,在客观上,也增加了与成年人接触的机会,这对促进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每次面谈后,应有面谈纲要。

7了解学校文化

比如导师应组织学生了解本校历史、传承本校文化、发扬本校精神。

8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

(5)学校评估制度

导师要完成一系列学校规定的关注学生发展的任务,而这些任务完成的好坏需要有一定的评价机制。学校应组织定期评估,可以按照期中期末的时段进行相应的评估工作。

评估导师的工作,应该包括学校、家长、学生三个方面。

学校可以制作“全面导师制工作手册”,导师需要完成其中的任务,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学生填写导师反馈单,可以进行满意度测评。最好只设置及格线,笔者认为绝对分数没有任何意义。

家长填写反馈单,可以进行满意度评分,最好能设置一个空白:“导师的可提高项目”,这样能收集一些家长的建议。

(6)临时导师制和一贯导师制

有的学生需要发展自己的特长,这时可能需要另一位具有专业特长的导师进行指导,比如竞赛学生,那么此时需要为学生配备临时导师。

(7)导师激励计划

每次评估结束后,对表现优秀的导师进行肯定和表彰。

导师制模式 篇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

“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3大教育模式。它利用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通过指导实际操作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导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课程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计算机专业融入导师制中,师生之间通过密切的沟通、交流,通过实践锻炼操作能力,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全面提高实践能力,这就是计算机专业导师制培养模式[1]。近年来,本专业都在深入学习实践导师制,大力发展本专业导师制的培养,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重点。更好地把素质教育与导师制融合在一起,结合两者实施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导师制意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师生密切关系,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领导学生进行思想创造,扬长补短。

1分析计算机专业导师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国外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5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每个学生在入学之后都会被学院分配至少一位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业和品行。在我国导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业、行为、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2]。导师制关注的不仅是工作上的问题还包括个人问题,它在传授教学方面的能力毋庸置疑,然而,大多数导师都是根据学校授课内容的要求,按照流程式方式传授知识,根据自己制定的目标,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展开学习。但是在面对计算机这个高速发展的行业中,传统的教授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在操作方面的需求,这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专业,教学内容容易受到研究深度的影响,一成不变的教学只会导致思想上的落后,正是师生在思想上的相互冲突,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变质,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陌生,甚至走向极端,这就是我国教育界中存在的最大问题,这就要求着专业导师必须持有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强化专业教学的实践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沉迷于虚拟世界,把时间过多地浪费在电子游戏中,这就需要推行导师制,导师通过空闲时间,带领学生通过到课外学习和实践中成长,在此专业上进行正能量的指导,所以导师制培养模式应在创新中发展。

2分析计算机专业导师制在现代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专业导师的弊端

导师制多半流于形式,专业导师并非真正的专业,很大一部分导师都持着无所谓的态度,在教学中不过是一成不变的使用旧示版本,根据教育部门规定的教学进程,教学知识[3]。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否适应就业市场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通过实践动手能力。我们会发现在教育中,导师往往是通过根据自己所设定的教案,然后根据教案内容以完完全全复述形式教授给学生,追加一些常规练习和深入设计等进行授课,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计算机类学生实践经验的获取,很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导师并非上司,近日接连发生的导师与学生之间师生关系的矛盾纠纷,导师与学生已沦为市场化的地主阶级关系,学生对于导师的要求必须绝对服从,对于有自己观点看法的学生只能选择放弃,一切服从导师安排,这可能关系到自己学业的发展,只能无奈选择沉默,提出意见的学生也未能解决问题,反之得到冷眼相待。其次,身为导师,除了教导学生最重要的是终生学习,不断地在学习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可是如今的导师却对这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单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反复使用多年的教案内容,口头表述教学内容仅此而已,导致学生创新能力的缺乏等问题。

2.2导师师资的匮乏

高职高专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导师制 人才培养 探讨

[作者简介]韦杰(1970- ),广西靖西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法规、旅游行业管理以及高校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李昊(1980- ),广西桂林人,桂林工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广西桂林5410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155-02

一、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是一种教育制度,它和学分制、班建制一起,统称为高等院校的三大教育模式。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牛津大学,是由牛津大学新学院(New College)的创办人温切斯特主教(Bishop of Winchester)威廉·威克姆(William of Wykeham)首创的。它的具体含义为:学生从入学起至毕业,学校为其配备专业导师,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加强对学生学习、科研、生活、品德以及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确保学校教书育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得到有效实施。导师制最大的特点是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思想品德、专业素质、业务技能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导师制这种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因此,这一制度在牛津大学推行后不久就得到诸多高校的认同,剑桥大学、哈佛大学、东京大学等国际名校纷纷效仿和借鉴。时至今日,导师制已经成为了国际一流大学通行的教育制度。在我国,导师制长期以来一直是针对研究生阶段的教育的。近年来,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暨南大学、上海大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校开始尝试推行本科生导师制。

二、高职高专生实施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实施导师制是高职高专特殊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

高职高专教育是一种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因而,高职高专教育不仅要使学生知道“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和“怎样做更好”。也就是说,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具有较强的业务实践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教育由于注重共性教育,教师传授知识一般都采用班建制、集中上课、统一教学的教育方法,而很少针对个性差异对学生进行长期性、持续性、差异性的个别指导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很难在在校期间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因此,传统共性教育的方法,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导师制的教育方法,可以弥补共性教育的这些不足,它通过建立一种“一对一”的教学关系,让教师针对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长期性、有针对性的业务指导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在导师的言传身教中学到知识、掌握技能,逐步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导师制是加强和改进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对于研究生、本科生而言,高职高专学生的思想更加复杂。按照传统的观念,进入高职高专院校就读,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有不少学生是带着情绪来上学的。特别是一些学生基础较差,缺乏上进思想,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很大。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由辅导员以及分管學生工作的书记等专职政工人员负责的,教师往往只负责授课和科研方面的工作。这样一来,往往是一个政工人员要做少则几十个学生、多则数百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日常管理工作。由此所采取的思政教育模式,往往都是集体的共性的面上说教方式,通知多,开会多,深入对学生个体的思想教育少,对学生生活、业务学习进行个体指导较少,因而管理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导师制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导师制要求最佳师生比为1∶10左右,且规定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也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这就可以形成全员育人的学生管理新格局,从而有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解决思想上的困惑,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向上的政治思想品质,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和心理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发展。

(三)导师制是高职高专院校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的必要保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颁布以来,国内高等院校加大了素质教育改革的力度。由于学分制允许学生自主选修课程、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自主选择专业与专业方向以及自主选择教师等,让学生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特点,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在人才培养中能够充分落实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独特的推动作用。因此,这几年来,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纷纷把学分制作为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来抓。但是,高职高专生年龄偏小,思想观念还不成熟,入学后对自己未来发展目标不是很明确,对社会就业需求知之甚少,对学分制的有关规定和课程设置缺乏了解,很难让他们对专业方向及相关课程做出科学、正确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制就成为学分制改革的重要保障。通过导师的指导,学生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特长、不足以及努力的方向,并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以及社会需求等综合因素,选择专业方向和选修相关专业课程,为就业做好准备。只有这样,才能把学分制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三、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现状评析

(一)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1.推行导师制教学改革院校的数量较少。尽管从2001年起我国就有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如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试行导师制教学改革,这些年来也有许多高职高专院校将导师制纳入了学校教学改革计划,但是到目前为止,真正付诸实践的除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较早推行导师制教学改革的院校外,只有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十来所学校。这个数量仅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1%左右。

2.导师制在高职高专院校还不成熟。导师制对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来讲还是一种新生事物,没有系统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更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参考。这些年来国内已经试行导师制教学改革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是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摸着石头过河”,很多制度和做法目前都还处在探索和不断的改进、完善之中。也正因为这些原因,现在各相关院校试行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有的实行完全导师制(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有的实行特长生导师制度(济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有的则实行课余时间导师制(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还没有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可以在全国大范围推广的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二)国内高职高专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部分学校试行的情况来看,导师制在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比例失调。1999年高校扩大招生后,学生人数急剧增加,而教师数量则由于编制的限制不能得到同步增长,国内各高职高专院校都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教师缺口。由于师生比例失调,高职高专院校在推行导师制过程中往往要由一名导师指导二三十个学生,有的学校甚至出现一名导师同时指导几个班、几百名学生的现象。由此引发的后果是指导效果不理想,最终使导师制流于形式。

2.地域分布不平衡。據调查,目前已经推行导师制教学改革的高职高专院校,大都是广东、浙江以及辽宁等中、东部经济比较发达省份的学校。而广大的西部地区,则还没有发现有哪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已推行导师制教学改革。

3.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由于缺乏经验,一些学校在推行导师制的过程中,没有配套建设相应的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导师工作量的计算不具体,导师的业绩不能及时得到认可,导师工作的好坏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造成一些导师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心,没有真正发挥指导的作用,使导师制的实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高职高专院校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已得到了社会的初步认可

前些年,社会上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认为导师制只适合研究生、本科生等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而不适合注重技艺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高专教育。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院校试行高职高专导师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使持这种观念的人正在逐渐减少。据了解,目前,国内已经试行导师制教学改革的高职高专院校,基本上都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没有出现因为试行失败而放弃推行导师制的现象。这些学校普遍认为,导师制试行后,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校学风更好了,学生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了,学生就业问题也解决了。有关院校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导师制在高职高专院校已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例如,2003年3月,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对学生进行的“关于导师制学生意向随机抽样调查”的问卷调查中,有88%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是“非常必要”或“必要”的,而认为“不必要”的仅为3%;2005年初,广西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以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的形式对高专实施导师制的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在所发放的400份问卷调查中,有84.5%的学生赞成实施导师制;2007年初,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石油工程系对全系三个年级的大部分学生进行了导师制问卷调查,共有202人参加了这次问卷调查,结果有91.6%的学生认为推行导师制是“非常必要”或“必要”的,而认为没有必要推行导师制的仅占1%。同时,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认为,导师制不仅适合于研究生和本科教育,同样也适合于高职高专教育。许多高职高专院校也消除了疑虑,将导师制纳入了本校的教学改革计划。高职高专导师制教学改革已经获得了社会的初步认可。

总之,导师制在高职高专院校还是一种新生的事物。尽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是导师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因材施教、“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比较适合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高职高专院校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导师制一定会和班级制、学分制一样,成为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重要制度之一。

[参考文献]

[1]杨群群.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的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2004(3).

[2]钟泓.对高职高专院校实施导师制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30).

[3]林若红.构建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导师制[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4]徐琳.在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浅论[J].职业教育研究,2006(10).

导师制模式 篇4

一、黑龙江大学推进学业导师工作的措施

(一) 全面推进学业导师工作

黑龙江大学学业导师制工作自2002年以来, 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学业导师工作在发展历程上经历试点学院启动、全面整体铺开、院部深入推进三个阶段。

1. 试点学院启动, 奠定学业导师工作基础。

第一阶段是在部分学院进行学业导师制工作试点。2002年, 学校制定《黑龙江大学学业导师制试行方案》, 建立学业导师制。学校在15个学院试点学业导师制, 各学院根据本学院的学科和学生特点, 对学业导师制工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取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 为学业导师制在全校范围内全面推进奠定了思想认识和实施基础。

2. 全面整体铺开, 探索学业导师工作实现途径。

第二阶段是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学业导师制。2004年, 学校制定《黑龙江大学学业导师制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 完善《黑龙江大学学业导师工作基本要求》, 全校所有教学单位开始推进学业导师制工作。学校对学业导师的遴选原则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同时根据工作方式的不同将学业导师分为固定导师和流动导师。在全面推进的这一阶段, 学校采取教师自荐、学生选择、教师确定、学院指定相结合的办法, 为全部一年级学生和有需要的部分高年级学生配备了学业导师。

2005年, 黑龙江大学研发了学业导师网络工作平台, 通过网络平台这一现代化手段, 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 使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上设置的导师回答、问题集锦等网络模块, 与学生时刻保持交流, 方便快捷地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同时通过网络平台, 各教学单位把本单位的特色学业导师做法发布, 使教学单位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完善和相互促进, 共同提高学业导师工作效率。

学业导师制工作的全面铺开, 标志着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机制初步建立。一年级学生全员配备学业导师, 实现了导师指导与评学工作的同步进行, 使个性化指导与学生评学有机结合起来, 有利于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学业导师通过学术沙龙、茶话会、星光讲台、学术讲座、班长协调机制、小班额谈话等方法, 积极与辅导员配合, 通过寓教于乐的多种方式对学生的选课、读书、学习计划、评学、科研活动、毕业论文进行细致入微的指导。

3. 院部深入推进, 进一步明确因材施教机制。

第三阶段是改进学业导师配备模式, 深入推进学业导师制工作。

(二) 完善学业导师的工作机制

2006年10月, 学校根据前两阶段开展学业导师制的实际效果, 总结几年来的工作经验, 对《黑龙江大学学业导师制工作实施细则 (试行) 》进行了修订, 进一步完善了学业导师制的工作机制。

1. 明晰学业导师工作流程。

学校对学业导师制工作进行科学管理, 完善了工作流程。

2. 明确学业导师资格和职责。

学校对学业导师遴选原则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要求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可成为学业导师的选聘对象, 学业导师的选聘在各教学单位整体调控和教师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同时, 学校对学业导师工作的基本职责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和量化规范, 使学业导师开展工作有了更强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3. 明确学业导师配备对象。

配备学业导师的学生包括进入基础学科本科专业教学改革实验班的学生;在外语学院小语种专业学习的学生;具有配备学业导师意愿, 愿意接受学业导师指导的其他学生。这种做法有利于学业导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4. 建立师生互选机制。

学校强调学生的自愿、互选原则, 经过“学生配备学业导师需求调查→学业导师资源确定→学生选择学业导师→学业导师确认师生指导关系”的流程, 实现师生的双向互选。这种做法增强了师生的了解和信任, 有利于提高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效果。

5. 强化质、量结合的考核机制。

为保证学业导师制工作的实效, 学校对学业导师的考核方式和标准进行了完善, 考核由工作量考核和效果考核两部分构成, 分别由学生、学院对学业导师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不同的等级发放学业导师工作量津贴。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提高了考核的科学性, 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业导师工作的积极性。

6. 完善学业导师网络工作平台。

学校于2005年开发建立了学业导师网络工作平台, 网络平台与学校网络认证系统统一对接, 设有师生互选、虚拟班级、问题集锦、导师回答和焦点导师等网络模块, 促进学生与教师短、平、快交流, 实现了学业导师和学生交流的网络化、现代化。学业导师网络平台自2005年使用以来, 共接受问题近8000个, 访问量达36万余人次。

7. 固化校优秀导师评选。

黑龙江大学在2011年开展首届优秀学业导师评选, 规定此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参评人员只有在校院两级考核中获得优秀教师才有资格评选, 学校给予评选上教师一定物质奖励, 同时并将评选结果纳入黑龙江大学教师评价体系, 提高教师指导积极性, 极大促进“教”“学”和“指导”相长。

8. 加强学业导师培训、交流与宣传形成工作简报。

为促进学业导师工作深入推进, 学校强化对学业导师的培训与交流, 各教学单位负责对学业导师开展专业素养、选课、个性化指导等方面的培训, 使学业导师对学生的指导有的放矢;各教学单位组织学业导师交流会, 互相介绍指导心得与经验, 提高学业导师指导水平。此外, 学校加强对优秀学业导师的宣传, 对其具体做法、指导案例等作详细报道。同时教学单位针对专业特点, 形成专业特色做法加以推广。如外语类的“大小班主任”做法, 理工科的基于专业“项目引导式”做法, 文科类的“立体式”和“一对一式”做法都在黑龙江大学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此外, 聘请国内有影响力的教师为本科生悉心指导, 如国家级教学名师刘敬圻教授与学生一起品读、畅谈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之作———《红楼梦》, 让学生潜移默化体会学习的意义, 也明白教师指导的意义。学校进一步扩大学业导师队伍, 实行学业导师轮换制, 博士生导师、学院的领导班子成员都加入到学业导师的行列之中, 为学业导师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勃勃生机。

二、黑龙江大学学业导师工作的成效

黑龙江大学实施学业导师制以来,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学生在学分制体系下的迷茫状态, 学业导师不仅能在学生选课、专业学习、学术研究、人生规划等学业领域提供全面指导, 而且更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 给予其个性化的指导, 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 在创新创业活动中挖掘和展现自己的内在潜力,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行学业导师制, 极大地丰富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形式, 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教师能时刻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思想状况,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学业导师同所指导的学生之间的交流, 不单单是在专业背景下的交流, 还在于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的前提下的各方面交流, 如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学业导师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和学术修养对指导的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使指导过程达到了“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正确的价值观迎接社会的挑战, 使教书育人落到了实处。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截至2013年9月, 7354人次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 19150名本科生参与;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训练项目7159个, 32347名本科生参与, 累计形成论文、实物成果及专利等3047个, 极大地促进了学生专业的学习及黑龙江大学各方面工作。

三、完善黑龙江大学学业导师工作的建议

学业导师工作在开展过程中, 深度挖掘了存在的问题, 采取有效措施, 细化配备方案, 深入有效开展学业导师工作。

(一) 协调好学业导师与非学业导师之间的关系

学业导师一般都由具有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 通过导师的指导弥补了学生在课堂上获取专业知识的不足。由于接触时间较长, 学生往往又把自己的学业导师当作自己的创业导师与人生导师等, 产生了极大依赖心理, 就可能把其他教师的指导不放在心上, 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违背了设立学业导师的初衷, 所以要正确协调学业导师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良好发展。

(二) 转变教师的观念, 促进学业导师工作良性循环

在高等学府, 教师承担着大量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这些工作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称评定等各方面切身利益, 这就与学业导师的细化指导存在着矛盾。同时, 具有高级职称的优秀教师,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研究生层面, 这就使得在本科生层面上的优秀教师捉襟见肘, 影响学业导师工作良性循环。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引导, 转变教师思想观念, 增大奖励机制, 促进学业导师工作开展。

(三) 探索多样化学业导师指导模式

作为学业导师的教师, 应积极主动了解学生的动态, 掌握学生的特点, 明确指导的目标和方向, 对学生实行个性化指导。导师应探索新的指导模式, 把传统的一对多的指导模式细化, 利用网络等现代化的通信手段, 把微信, QQ等媒介同师生面对面指导方式相结合, 提高学生被指导的积极性, 用自己的专业素养、正确价值观和个人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感染学生, 促进学业导师工作的开展。

摘要:黑龙江大学自2002年以来逐步推行学业导师制,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详尽介绍了黑龙江大学推进学业导师制工作的主要措施和已取得的成效, 并提出了完善学生导师工作的建议。

导师制模式 篇5

论文关键词:教学型本科院校 教育质量 导师制

论文摘要:研究了国内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典型模式,分析了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地位和性质,提出了一种以导师群为棱心,对部分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专业知识、科学研究分阶段指导,旨在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的导师制模式。围绕该模式,开展了四届本科生小样本量的试验性研究,实践表明,所提出的导师制模式是可行的、其成效也是显著的。为更好发挥该模式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作用,给出了该模式施行的几条粗浅建议。

一、引言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的牛津大学,随后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效仿实行。它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推动社会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导师制在我国长期以来是针对研究生教育,本科生主要实行班主任制或辅导员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北京大学等国内几所名校,于相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从文献研究结果看,它的成效受到了教育界和工业界的广泛认可,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进程中发现人才、挖掘人才、造就人才的重要举措。

二、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综述

(一)国外模式]

(1)牧师式(Pastoralmode1)

牛津剑桥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给每位本科生配备一名导师,导师不仅在学业上给予指导,而且在精神和生活上给予指导。

(2)职业型(Professionalmode1)

英国西北大学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拥有职业专长型的导师队伍,譬如专长教师、扶贫与救济咨询师、住房专员以及心里医生等。他们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负责解惑。

(3)课程观(Curriculummode1)

美国南卡赖罗纳州大学式的学生培养模式。学校自创的一种导师制模式,即大学101课程,它使学生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能很快熟悉学校的制度、学科的名师,个人的发展方向;并可帮助他们对四年进程的知识有更好的把握,还能鼓励他们培养自力、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力不能及的,再请求专家指导。

(二)国内模式

国内本科生导师制模式,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类:(一)全程导师制和高低年级导师制;(二)科技研究导师制和德育教育导师制;(三)全员导师制和英才导师制。

三、教学型本科院校“取向性”导师制模式的构想与实践

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作者认为处于不同办学层次的院校,应该采用不同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目前,全国共有755所本科院校,按照发展前景和努力目标大体上可分为4个层次(见图1),他们按照不同的层次招收不同档次的生源、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图2所示。从图1、2中可以看出,教学型本科院校处于本科办学层次的底层,属于普通二类本科院校,其以强化实践实训能力的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开展地方特色鲜明的应用研究为已任,主要培养面向地方和服务基层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但就这类院校的导师制模式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从文献看,还比较少。为此,作者针对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导师制研究,提出了“取向性”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一)“取向性”本科生导师制模式

所谓“取向性”导师制模式,即它的进程“取向于”阶段、学生“取向于”部分、原则“取向于”意愿、导师“取向于”群体、目标“取向于”优质、评价“取向于”客观。也就是以职业指导为主德育引导为辅、以咨询答疑为主讨论交流为辅,面向部分学生、面向择业、竞技和深造,面向导师群体,评价成效科学客观的本科生导师制模式。通过施行这种导师制,使人才培养结构由“金字塔”式(图3)被改进为较为理想的“禽卵”形结构(图4)。

(二)具体做法

1.生活指导、学习引导、思想诱导

大一校园学习和生活对于每位学生来说几乎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而学习的内容绝大部分是与高中知识相关的理论课程,因此他们思想上不会有太多的杂念,学习上也不会有太大问题。要注意的是,他们需要亲情般的关爱。导师通过组织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辅导员、班主任跟他们接触机会最多,有感情基础,胜任了生活导师的角色。 大二的学生对周围环境相对熟悉,少学时、需记忆、分散性的课程偏多,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图书馆、自修室。这阶段需注意自控能力差、自学能力低的学生,防止他们误人歧途,如进剧院、逛网吧等,致使功课有不及格的现象。导师平时留意观察、及时引导。凭多年的工作经验,任课教师、班主任还有辅导员已经胜任了这方面的工作,且逐渐学会妥善处理学生的情感和心里问题。

在低年级阶段,以生活导师和德育导师引导为主,专业导师指导为辅。像一些专业性很强的问题班主任解决不了的,交由专业导师解决。导师群之间的信息是畅通的、共享的,工作是协同的、愉悦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胜任生活和德育导师之余,还兼有发现、推荐人才的义务。

2.技能培养、技术指导、思路引导

大三学生开始接触专业基础课程,在入学初的专业教育基础上,他们对从事的专业和未来的从业方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这时专业导师开始从幕后走向前台。需要说明的是,学生结识专业导师有三种途径:生活和德育导师推荐;毛遂自荐;专业导师发现。接受指导的学生通常经过双向交流确定,人数一般不超过32人。在大三的第一学期初专业导师会召见他们开一次专业咨询和专业方向指导会,期末前再召开一次总结会。这样做的目的是及时了解他们想法和基础情况,对照目标,给出中肯建议。根据意愿把他们归人三类:择业类、竞技类和深造类。

大四学生开始涉猎专业课程,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已经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他们也有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大四上学期的开学初召开科研课题介入动员会、战术经验交流会和考研冲刺鼓劲会,期末再召开一次总结会。

在高年级阶段,以专业导师指导为主,德育导师指导为辅。为了学生顺利就业、胜任工作,在技能上加以培养;为了学生迎接挑战、取得成绩,在技术层面给以指导;为了学生学有成效、考研成功,在复习经验和择校思路上,施以引导。

3.留心发现、用心交流、精心培育

在生活、教学和工作过程中,善于发现那些智商情商较高、逻辑思维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尽可能把他们吸引到这个队伍中来,当学生遇到技术上的、专业层面上的或是情感上的问题,找到了导师,导师都耐心倾听,尽可能即时的解决,如暂不能解决的,会给出中肯的指导意见。导师工作基本上做到了尽职尽责、从不敷衍

4.顺应个性、即时建议、不时鼓励

学生个人发展,自己提出主导意见。师生意见一致时,导师注意细节、措施上的把握;师生意见分歧时,导师会给出建议。哪怕学生取得一点点进步,导师都及时给予表扬,尤其在众人面前,精神鼓励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其能力、成绩的提高上均得到了体现。

5.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决不推托

师生之间的交流,除了教学、科研等集体的讨论以外,需要学生积极主动,个别进行。即使导师再忙,学生找到了,都会积极响应,尽导师义务。

6.依靠团队、注重合作、乐于奉献

导师群有4名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组成,教授、副教授、讲师职称合理,老中青年龄结构合适,机(机械)、电(电气)、数(数控)技术优势互补。它以科研课题为纽带、用信任和协同作护航。

导师们在合作中体会到了存在的`价值,在合作中感受到了群体的力量,导师群在导师制中已形成共识,导师视其工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

(三)研究结果

导师群自发成立于,培养四届毕业生117人,从他们的毕业设计答辩表现来看,综合素质明显优于其他同学,毕业设计优良率达60.7%,其中1人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三等奖,就业的学生基本上在机、电、数三个专业领域的重要岗位工作。l8人次在省级以上创新大赛与技能竞赛中获奖,占指导学生总数的15.4%。考研学生总数32人,14人被国内外著名大学录取,占指导学生考研总数的43.8%,其中有2名已提前进入博士阶段的学习。与全系四届全体毕业生相比,在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上,经指导的学生,均优于其他毕业生,从毕业设计优良率、学生技能竞赛获奖率以及考取研究生比例来看,经指导的学生比例要高出四届全体学生比例的5~1O个百分点。

(四)施行建议

在本科生中施行导师制,是当前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有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充分展示个人才智的良好途径。它的效果不仅得到了教育界高层领导的认可,也为高校许多学者所公认。但在本科生阶段实行导师制,作者还是倾向于谨慎施行,尤其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原因如下:

1.本科生导师制适用于少部分群体

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内,并非每个学生都需要导师的指导,另外,目前绝大部分本科院校的生师比在17:1以上,而牛津大学的生师比仅为2:1,况且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内学科间、专业间的发展也不均衡,基础雄厚的学科和专业只占少数。因此,只有那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较高,也很想在未来成就一番事业的学生,才最有可能成为导师制下的受益对象。

2.本科生导师制要求导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本科生导师的选拔标准比较高,在教学型本科院校只有少部分教师能达到这样的要求。譬如其至少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素质:(一)政治素质过硬,即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热爱党的教育事业;(二)精神追求需讲奉献,即把教师作为自己的天职,视育人为人生的追求,工作谈的多,报酬讲的少,施予思的多,汲取想的少。(三)业务素质要专、精、高,即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职称,并有稳定的学术研究方向,主持或参与过N-学研究课题,在同行内有较高知名度。(四)工作起来有求必应,即在时间的许可下,能应答学生通过像面谈、电话、网络通信等形式提出的心理、专业或科研问题。学生在求学中能耳濡为师爱岗敬业之道、在解惑中能目染为师任劳任怨之德。

3.本科生导师制的施行要有相配套的制度作保障

本科生导师制成功的施行,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制度作保障。譬如导师的选拔制度(包括导师的申请标准、聘用程序、职责和待遇)、工作考核制度(包括制定导师工作考核标准、成立校系两级考核工作组)、奖惩制度(包括优秀导师和不称职导师的奖惩条例)、培训制度(包括导师的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岗N-培训立足于导师前的思想和道德素质、学历学位以及管理能力的培训,岗后培训侧重于导师的指导技巧的提高和不称职导师的思想再教育的培训)以及导师制的完善制度(定期修订与导师制相关的系列制度,做到贴近地方、满足需要和与时俱进,目的使导师制施行良性循环)等。

4.本科生导师制的效果应科学判断、正确评价

本科生导师制有它有益的一面,但我们应该清醒看到,它的运行将耗费导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它的受益面是局部的,它是第一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之余的重要补充,不能夸大其实。否则,本末倒置会造成教学秩序的混乱,甚至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譬如教师备课时间受到冲击,上课内容保鲜性值得拷问,教师精力过于分散,教学事故率就值得商榷;学生本该在课堂上学习的时候,有的却在实验室开展科技试验,有的却在自修室做考研迎考复习等。

四、结语

导师制模式 篇6

关键词:信息化;教育模式;弹性导师制

一、导师制研究的背景

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均实行了学分制管理,该模式可以让学生在选课上有一定自主权,也便于学校网络管理。然而,学分制管理模式的复杂性,让刚刚经历高中学习方式步入大学的新生无所适从,对学分制管理模式、人才培养、专业、课程的要求不够了解,从而产生盲目性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很好地适应学分制管理,很有必要在学分制背景下引入专业导师制。

在本科院校设置导师制,可为在校生进行较好的专业引导、稳定专业思想,帮助他们尽早识别中学学习与大学学习的异同,尽快适应大学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探索能力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本科生学习过程中采用导师指导学习的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几所闻名于世的大学。20世纪50年代的《罗宾斯报告》指出,在英国1名大学教师对应8名全日制学生,法国是30名,西德是35名,荷兰是14名,瑞典是12名,美国是12名。20年后,苏塞克斯的大学依旧被认为:永久地维持着导师教学的优点,并且随着学生数量的增长和教学师资的相对稳定,形成了类似导师制教学的小组教学。牛津大学本科生中相当多的人已达到美国和德国研究生的层次,牛津大学无论办学理念还是人才培养模式都有其独到之处,最显著的特点是与学院制相配套的导师制,由此实现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的结合。我国的导师制最早用于研究生培养,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专业导师制开始运用到本科生中。2005年,北京工业大学实验学院,在2004、2005级工商管理等7个专业本科学生中实行导师制,每个班配备两名导师,主要针对学生在课程、专业及教学上的问题提供指导,特别是选修课程及职业规划等方面,成效明显。作为普通地方院校,存在导师资源不足、激励机制不全等问题,提出利用导师制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对提升教学能力以及了解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弹性导师制模式的构建

制定导师制有利于引导本科生合理选课。辅导员和导师协调工作,各有侧重。辅导员专注于学生思想、心理、学习和生活的日常管理。导师则侧重对学生专业学习、专业技能、理想抱负、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导师结合自己的求学生涯与学生分享。立足学校实际的本科生导师制必须摒弃导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指导的状态,构建出本科生导师制指导方向的主体框架。为更好地推行学分制的需要,可以从知识结构、教学内容、学生管理、师资队伍等方面构建新型教学运行模式。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采用导师制开展实践教学尤为必要。最近几年,基于信息化背景,特别是新的培养方案修订以后,增加了实践(训)课程的学时分配。同时,我院为各专业增(开)设了大量专业选修课,内容丰富、专业方向明确,人数由原来的全年级必选,转变为各专业课学生根据爱好、专业方向进行选择,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仅为学分而来。上课时,缺乏积极、主动性,缺乏探索能力,认知能力不够。现阶段,在学分制成熟的条件下,完全可以加入导师制模式,从而构建更合理的教学运行模式,如图1。

在低年级阶段(1、2年级)有助于实行弹性导师制。即入学第一年选择导师,到了第二年还可以选择其他导师。在低年级,导师至少每周集中指导一次,课时至少2个学时,指导学生专业学习方法、怎么听课,在丰富的视频资源下如何学习。导师会将自己的学习经验与学生分享。到了大三,导师所指导的学生确定下来,有针对性地作指导。在高年级,导师至少每两周集中指导一次,课时至少3个学时,作专业方向性的引导。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供机会让他们与研究生一起交流学习。重要的是,要养成将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教,而是思考某一问题背后隐藏的内容。在这几个阶段中将作大量调查,实行导师制与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不断完善和优化专业导师指导学生的教学模式。

三、弹性导师制的应用

通过专业导师指导,让学生尽早适应大学学习,明确学习目的,不至于产生盲目性。特别是大一新生,通过早期引导,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所学专业及其前沿热点,弥补任课教师与学生课外交流时间较短的不足。让学生为自己的未来职业进行规划并为之努力,有利于将来更好地择业、更快地适应社会。让学生尽早做好考研打算,科学合理地选择考研的专业方向。

第一阶段:导师确定,学习指导。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问题涉及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考试成绩、学生选课方案、专业课学习指导、学习时间(含专业课、公共课、实践技能课)分配、考研期望、对专业前沿的了解、对未来职业的判断与期望等9方面内容,根据需求量选择导师,对其实施相关指导,见调查表1。结果显示,大学第一年的学生,更多希望对专业课及学习方法作指导,如地图学与现代测量,理论48学时,实践16学时 ,对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表现出学习盲目、无所适从、学习困难等状况,期望教师作专业课及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分配等指导。

第二阶段:弹性选择,专业指导。对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问题涉及学生的选课方案、专业课学习指导、学习时间(含专业课、公共课、实践技能课)分配、考研期望、对专业前沿的了解、对未来职业的判断与期望等6方面内容,根据第一阶段的指导反馈意见选择导师,对其实施专业指导,见调查表1。结果显示,进入大学第三年,更多学生期望教师对未来职业及学科专业前沿作指导,而不是学习时间及方法的引导。

第三阶段:模式优化,学术指导。进入大学最后两年,更多的是信息反馈,师生探索,导师意见及评价。大学第四年即第七学期学生进入实习阶段,师范生技能实习及非师范生专业实习,第八学期学生毕业论文及考研指导。

从我院近两年开展导师制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学生缺乏选导师的自主性,还不够积极主动,没有充分利用好导师这一资源,有的学生认为导师可有可无;另一方面,可能对现有导师赋予太多内涵,学生对导师的职责不清,有的学生是无所不问,认为导师万能。实施弹性导师制有利于避免上述弱点,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何对优秀的专业导师进行定位,如何筛选专业导师,如何对专业导师开展的工作进行评价是关键的问题,也关系到好的导师制能否顺利开展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导师数量不足的情况,特别是优秀导师。接下来,应通过班主任、辅导员、学生民意等多渠道调查,根据本科生的意愿,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把我院本科生导师制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导师制模式 篇7

一、高职院校“导师制”的践行意义

(一)高职院校的特殊性

相对于其他的高等院校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缺乏自律,学习态度敷衍,各方面发展失衡,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差甚远。而且高职院校的学生仅仅通过日常教学想要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针对性、有专业性的教学。“导师制度”是充分反映高职院校特性的一种教育模式,是高等院校三大教育模式之一,重视个别指导、循循善诱、言传身教,提倡德智并重,这些“导师制”的优点恰恰符合高职院校的教学特性,因此,在高职院校发展“导师制”有其必要性。

(二)“导师制”的发展优势

“导师制”是随着学院制而产生的,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大学,得到广泛应用是在17世纪,随后成为英国殖民地学院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我们了解了“导师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导师制”的魅力所在,时至今日仍然焕发着其独一无二的光彩,成为现今中国乃至国际通用的教育体制。当今社会,人才的教育注重素质与个性的培养,“导师制”的教学理念正迎合了现在的教学需求,成为高等院校教学的主流思想。然而,创新型的、独具一格的高等院校“导师制”的教育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之中,综合性的“导师制”必将主导未来高等院校教育的方向。

二、“四维导师制”的理论内容

(一)“四维导师制”的组成内容

所谓“四维导师制”,是在单一“导师制”的基础之上横向拓展的四个方面的教学制度,包括普导制、德育制、问题学生导师制、专业导师制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共同管理和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四维导师制”的作用在于:(1)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能够全面地塑造和培养学生个人能力和技术,有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氛围;(2)“四维导师制”不仅满足了学生对个性的追求,还强化了学生自我约束的能力,突出技能与素质教育并重的教学特点,反映了高职院校的特色;(3)“四维导师制”突破了以往单一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将掀起一股创新导师制的热潮。

(二)“四维导师制”各部分的理论内容

“四维导师制”是一种立体的教育机制,四个部分相互协调补充,服务于教学研究。普导制就是我们所谓的专职辅导员,主要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纪律,宣布学习任务,规划学习安排,是最基本的导师制度,意在管理和引导学生;德育导师制就是政治辅导员,主要负责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价值观,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诚实守信的思想意识,意在塑造学生的人格;问题学生导师制是专门针对学校中的“问题”学生而设立的导师制度,在此,“问题”学生并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学困生”,而是指那些心理或行为存在问题的学生,具体主要表现为孤僻、偏激、易冲动、行为怪异等,这些“问题学生”有专门的导师进行教育引导,帮助学生渡过心理难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问题学生导师制加强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直接交流,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问题”学生的现象;专业导师制是指教授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导师,是高职院校导师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就业。

三、“四维导师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四维导师制”各组成部分由于师资和教育经费的限制,相互之间是没有严格而明确的分工的,有可能一个导师身兼数职,也可能多个导师共同担任一个职务。在此,笔者想要指出的是分工可以不细化,然而教学责任必须落实到个人,具体来说就是教学的目标任务由专项的个人进行监督指导,发现学生有错误必须及时提醒,最后的阶段任务检查也由其负责并承担责任。高职院校想要发挥“四维导师制”的最大效用,就应当协调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不能出现教学任务、时间等不相符合的现象,也不能存在教学思想不统一的问题。那么,如何协调“四维导师制”各部分的关系呢?要做到信息及时反馈、教学内容实用高效、教学方法灵活机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使“四维导师制”发挥作用。

四、“四维导师制”的教学方法

在高职院校实行“四维导师制”的关键在于运行机制和制度的设计。我们通过研究“四维导师制”的运行时间、组织形式和绩效考评等模式来确定其运行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高职院校推行“四维导师制”,这涉及高职院校的未来规划和资金运营等情况,而且要结合院校自己的教学特点,分析确定“四维导师制”的运行制度;其次,是“四维导师制”的导师选择问题,这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和制度取得的成效大小,具体要从导师个人的教学能力和成长空间两个方面考虑,当然学生的喜好因素也不可忽略;再次,“四维导师制”的选择应该是双向的,即导师与学生互选,这样可以增加双方之间的融洽度和亲密度,易于知识和思想的交流;最后,“四维导师制”的教学考核应当分阶段、分内容,要有专业的考核系统,客观真实地就“四维导师制”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而且考核也是面向导师和学生双方的,既要对导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

五、“四维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四维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四维导师制”在高职院校的应用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细化问题,将高职院校的教学特点与导师制度结合起来,形成立体的、网络式的系统,运行机制灵活多变,能有效解决多种高职院校教育问题。有弊的一面是“四维导师制”的运行情况复杂多变,没有统一的完全适用的解决方案。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使院校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平均水平大幅下降,学生厌学情绪严重,教与学的矛盾日益突出;高职院校实行“四维导师制”还面临着低师生比的困境,即一个导师带领超过自身能力之外的学生数量,这是我国的普遍现象;在高职院校实行“四维导师制”缺乏相应的配套制度,单一的导师制是不可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的,需要的是一整套完整的制度,相互协作、相互配合,而现今高职院校“四维导师制”的考核和激励制度还不太完善,缺乏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管理方针和计划,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体系,许多导师的教育所得远远低于实际付出的辛劳,导师制正处于一种随意、散漫的状态;“四维导师制”在现阶段还不能快速地使学生接受理解,导致了许多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的状况,教师无法在短时间内将学生带入“四维导师制”的教学理念之中,双方之间存在缓冲期和磨合期。

(二)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尝试提出解决方法,最核心关键的就是学生的接受度。首先,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差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不是单一从生源上控制就可以,主要是入校之后的再教育。扩大招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一点无论何时都无从辩驳,要想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就需要在专业课程之外增加文化课程,加大文化课所占比重,并列入期末成绩考核之中;其次,关于低师生比现状,这只能靠国家政策的调整,扩大导师资源,建立专项的帮扶基金等;再次,有关配套制度问题,要贯彻到“四维导师制”实施的始末,全程、全面、全方位地列出相应的制度,但是要注意与学院自身教学实际相结合,不能超出院校的教学和经济接受范围;第四,有关奖励和激励制度的设立,在绩效评估之外,还可以设立专项奖金,对优秀导师和学生进行奖励;最后,有关“四维导师制”接受度问题,可以通过学校报纸和媒体进行推广宣传,也可以就专题开展辩论会。总之,无论采用哪种推广方式,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无疑是最为有效和实际的。

六、结语

以上通过简单论述了“四维导师制”在高职院校中的教育模式、理论内容、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案等,总结了在导师制的实施基础上,深入“四维导师制”的必要性和课题的发展前景,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多种可能。然而,“四维导师制”的推广和普及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仅仅依靠院校的力量和影响力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四维导师制”未来的研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加与扶持,不仅要有纵向的延伸,还要有横向的拓展,我们期待着会有更科学化、人性化的导师制教育模式的出现。

摘要: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着如何快速培养专业人才和促进学生就业的难题,如何解决高职院校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所在。“四维导师制”的提出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教学存在的问题,是一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型模式。首先阐述了高校“导师制”的践行意义以及“四维导师制”的内容和联系,随后针对“四维导师制”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最后分析“四维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总结出相关经验和研究方法,为类似课题提供理论素材和探讨方向。

关键词:高职院校,四维导师制,教育模式,改进方法

参考文献

[1]楚钊,马世来,宋宪华.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导师制的思考[J].河南教育,2011(4):17-18.

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篇8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从课堂走向病房、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阶段, 是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环节。如何加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 强化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环节, 突出其临床能力培养,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思索和探讨:

一、农村订单定向学生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 按遵义医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学生实习教学计划安排, 学生实习时间为52周, 分别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县医院、妇幼保健院、乡镇医院、疾控中心实习。其中附院实习时间为18周, 分别在内科 (2个科室) 、外科 (2个科室) 、急诊科室学习;县级医院实习24周, 分别在内科 (2个科室) 、外科 (2个科室) 、妇科 (2个科室) 、儿科 (2个科室) 四个科室实习, 以上各大科室实习时间分别为6周;乡镇级医院、疾控中心实习时间为6周;剩余4周为学生自由选科学习。

在实习模式方面, 学生在各科轮转时采用“跟班”及“跟人”形式进行技能学习。笔者认为, 该临床带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农村订单定向学生发展的需要, 难以达到基层卫生部门对临床医生人才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要求的标准, 具体情况如下: (1) 带教老师轮换较快, 一个学生要跟14个或以上老师实习, 带教老师较多, 不同教师素质、责任心、带教方法均有差异, 学生很难在短期内适应, 学习效果受限。 (2) 专科轮训的方式, 使得每个学生的带教老师过多, 教师教学责任心不强。 (3) 专科轮转的方式, 使得同一时间段, 每个老师所带学生过多, 教师很难在2-3周时间内熟悉每个学生的情况并因材施教。 (4) 传统带教模式更多是给予学生实践知识和技能指导, 有时会忽略学生的思想教育, 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 (5) 缺乏专人指导和科研能力的指导, 大部分临床专业毕业学生科研实践及论文写作能力较差。 (6) 学生接触教师虽多, 但与每个教师接触时间均较短, 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7) 农村订单定向学生毕业后主要服务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而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某些简单临床问题都难以处理, 更谈不上指导实践。故对该部分学生而言, 其工作后的临床技能难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导师制教学模式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中的应用构思

导师制是指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 由专业技术过硬、素质较高的教师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指导的一种教育教学模式[1]。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 师生之间成为一种“导学”关系。目前在我国, 该教学模式主要在研究生阶段实施, 且实践充分证明该模式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培养。我们尝试将导师制教学模式应用于临床实习, 并以农村订单定向学生为例提出以下构思。

1. 实习准备阶段:

(1) 进行导师遴选:选择责任心强、专业技术过硬、临床经验丰富、道德素质修养较高的具有医生资格证的临床住院医、主治医或副主任医师为带教导师。 (2) 建立导师奖励机制, 确保教师临床带教的积极性。 (3) 根据师生互选的原则, 确定学生所带导师, 每个导师最多负责5名学生, 导师与学生见面, 初步了解学生情况。

2.

实习阶段, 导师对带教学生全面负责, 轮转科室带教老师对实习学生进行具体带教。导师在学生实习阶段需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进入各科室轮转实习时, 至少与各科室带教老师联系沟通一次, 以了解学生具体实习情况。 (2) 每两周与学生见面交流一次,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了解, 并给予一定的指导。 (3)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随时与教师进行联系, 汇报近期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 教师给予相应指导和帮助。 (4) 导师不定期检查学生病历书写及临床技能学习情况。 (5) 每轮转完一个科室, 导师要辅助带教老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阶段性小结及考核, 并对考核情况做出反馈和指导。 (6) 学生每完成一个单位的实习, 教师需组织带教学生进行总结。 (7) 带领学生参加课题研究。 (8) 指导学生参加临床技能比赛。有关部门将对学生及指导教师进行奖励, 以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带教的积极性。

三、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临床实习实施导师制教学模式的意义

1. 学生方面:

(1) 在实习阶段采用导师教学模式, 能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临床操作实践机会, 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师生感情,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在临床科室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 可求助于导师, 并在导师的帮助下解决相关问题。 (3)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可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带教过程变得愉悦、开放和互动, 这样的教学氛围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4) 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导师不仅指导了学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还能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有职业理想的高素质医务工作者。 (5) 高校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充分证明了导师制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2]。医学本科生可在导师的带领下, 协助导师完成部分科研任务, 提高科研兴趣, 掌握科研方法, 拓展创新思维。 (6)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后, 学生日后在基层服务过程中遇到自己无法处理的问题时, 可以继续寻求导师的帮助, 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临床技能, 更好地进行农村基层医疗服务。

2. 教师方面:

(1) 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 便于因材施教。 (2) 明确教师教学责任、促进教师发展。导师制教学模式, 避免了多教师带教, 导致教学责任分散, 甚至个别不自觉学生脱离管理的问题, 更加明确了教师的教学责任, 不仅充分调动教师在带教过程中的积极性, 也促使教师更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同时, 通过对学生的全面教学和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提高导师的教学和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 导师制教学模式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再到指导学生临床工作,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导师制的教学模式引入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 将有助于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促进其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院临床执教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罗琪, 张颂恩,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与效果探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08, 28 (3) ;28-30.

高职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篇9

关键词:导师制,高职,精细化工

目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课程改革在全国各高职院校普遍实施,并且已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体现这些特点,即采用基于 “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以 “素质导向” 组织教学活动,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但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评价体系如何实施,如何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客观、公正和科学地评判学生的成绩,直接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导师制产生于14世纪的英国,是一种理念先进的学生指导制度,其原指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的一种制度[2]。专业课程的导师制教学是实践基于 “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重要手段。

1专业课导师制教学的特点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精细化工专业是国家骨干建设专业,在骨干建设方案中提出创新与实践 “四真三融”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构建基于 “典型精化产品研产衔接”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培养具有研产衔接能力的精细行业工艺技术员。 《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方案实施》等课程的工学交替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是上述方案的重要建设内容和载体。根据 “四真三融”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在深度校企合作基础上,依托企业真实项目,实行核心技能分模块导师制和集中教学相交互的教学组织模式,灵活安排集中教学和模块教学,结合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专业课程的导师制教学。

高职课程的导师制教学有四个特点[2]: 真实项目、真实角色、真实工作情境、企业化管理。真实的项目指与合作企业签订合作和保密协议,从企业中选择真实的课程教学项目,教师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承担企业任务,实现项目的全程负责; 所谓真实角色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工艺技术员身份进入工作室工作,每名导师指导4名学生,实现导师制教学; 真实的工作情境指学生从第二学期开始导师制课程的学习,每周学习2天,完成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 企业化的管理指工作室全天候开放,实施企业化管理。

通过 《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方案实施》等课程的工学交替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利用多时空教学、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导师深入细致的指导和引导,充分发挥导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作用,可以提升高职学生的专业认识和学习兴趣,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高职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2高职导师制教学的实施步骤

2.1构建基于导师制教学模式的项目化核心课程体系

首先通过深入企业开展进行岗位调研,确定 “工艺技术员”岗位为本专业学生的首岗。聘请行业、企业的实践专家开展论证,追踪岗位需求,确定 “工艺技术员”的岗位描述、人才培养规格,开展针对首岗的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工艺技术员岗位的工作任务、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表,以此为依据构建基于 “典型精化产品研产衔接”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分析得到以产品小试、中试放大和工艺执行能力为核心内容的项目化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安排体现导师制、工学交替和集中教学相交互的特色( 见图1) ,并建设完成 《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方案实施》、 《典型功能化学品放大与优化方案实施》、 《典型功能化学品生产与管理》、《典型精细化学品质量控制分析检测》等专业核心课程。

2.2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传统集中教学模式

从2011年开始,在专业核心课程中就开始实施导师制学模式,每门课程组都有10位主讲教师,每位教师指导3 ~ 5名学生,并在10间教师工作室指导学生完成企业真实项目和进行小试、中试放大和工艺执行核心技能的培养。通过完成合作企业的工艺优化项目,在进行典型技能培养的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而对于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也不完全放弃传统课堂集中教学,采用项目化集中教学模式,以提高效率和教学效果,课程整体实行核心技能分模块导师制和集中教学相交互的教学组织模式,灵活安排集中教学和模块教学。

2.3教学项目及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

教学项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适合学校教学的企业真实项目必须具有技能的典型性和知识的典型性,以 《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方案实施》 为例,课程选择的真实项目都来自合作企业,项目必须包含小试培养目标中的核心技能与知识,同时兼具安全和环保。如 《手感剂稳定性工艺研究》、《滑爽剂的配方优化》、《SPAN - 80中还原性物质的测定》,《油墨清洗剂的开发》等均为合作企业的真实项目。学生通过导师制课堂教学的模式掌握小试核心技能及前沿的配方知识。课程的实施需要大量合适的企业真实项目,并将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设计,使教学过程更接近工作过程。

2.4课程库的建设

课程库包含课程标准,课程建设方案,教材,课件,视频、试题试卷库、案例库等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程的灵魂和指导思想,以 《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方案实施》为例, 该课程的课程标准是根据助剂、化妆品等行业的生产技术特点,采用企业真实项目,培养学生的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技能,而且所培养的技能具有典型性和迁移型。同时通过校企合作编写教材,采用企业视频进行教学等方式,不断丰富课程库的内容。

2.5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

课程评价方法有多种,如目标评价、差距评价、CIPP评价、回应评价、解释评价等,每一种评价模式都蕴含着特定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想或评价目的。 “多元评价”模式是高职院校课程评价模式的最佳选择,有助于准确地评价教学成果。 “多元评价”是指以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评价准则为基础, 根据课程及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身世界,增强感知力的一种课程评价模式。“多元评价”强调学生能力的多元化,既重视评价学生的知识学习情况和技能熟练程度,也重视评价学生的数理逻辑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知能力等其它能力,从多个方面来综合评价教学成果[1]。

而传统集中教学模式评价手段和方法,主要采用目标评价、过程性评价为主。导师制教学的评价模式以目标评价、过程评价、项目评价相结合的模式,使评价方法更具多元化和客观性。目标评价包括实践考核和理论考核,体现公平、公正; 过程评价包括对各个学习项目的过程性和综合性考核,主要考核职业道德、实训准备、实训表现、产品质量和团队精神; 项目评价为导师和企业按真实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考核。

3结语

导师制模式 篇10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关于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是:英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1]因此,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在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实施导师制教学必不可少。

一、本科生导师制

早在14世纪英国教育家就提出了导师制教学。17世纪, 导师制的实施已在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1世纪初, 国内许多大学纷纷效仿英、美等国, 相继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教学。本科生导师制是指本科生在校学习期间, 为其配备专业导师, 通过教师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和个别指导, 切实落实教书育人的职责, 加强对学生学业、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培养, 形成教学互动的良性机制, 促进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全面工作。[2]独立学院部分学生学习基础较差,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控能力也较差, 缺乏自我学习的能力。导师可以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学业上加强辅导, 增强其创新意识。导师也可以通过言传身教, 指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实行导师制的方式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低年级班级导师制和高年级专业导师制的教学培养模式。

(一) 低年级班级导师制

本科基础阶段, 可以由学生比较熟悉的精读和泛读老师担任, 指导的学生人数应控制在10人以内, 采取集中辅导的方式。这一时期是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和正确思维方式的关键。因此, 导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想道德方面进行指导与教育。

学习方面:导师可以在学生进入大学后, 对其详细介绍英语专业课程, 使学生对未来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定期推荐一些书籍, 影音资料等供学生挑选阅读及欣赏, 要求学生写阅读心得。即便在公办院校, 老师和学生没有过多交流的情况下, 学生仍然可以自主选课和学习。而在独立学院中, 则需要导师在课后与学生进行沟通, 了解学生的个性、兴趣及学习需求, 帮助学生选择选修课程, 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

思想道德方面:英语专业的学生绝大多数是女生, 她们心思细腻, 容易情绪化, 有时处理问题也很激进, 导师应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气。导师还应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方面的渗透, 从而保证本科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二) 高年级专业导师制

本科高年级阶段, 是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和能力, 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时期。为了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毕业生, 可对学生进行专业分组指导。具体可以分为:英美文学、英语翻译、英语教学、语言文化四大组。由于独立学院年轻教师较多, 因此, 在导师配备上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每一组中至少包含一位教授或副教授和多位讲师。教授或副教授有较高的专业知识, 而年轻教师可以更好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导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满足每一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渴求,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导师还可以指导本组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资料的集和整理, 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此外, 导师还要了解学生毕业后的意向, 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和帮助。

思想道德方面:高年级阶段的大学生, 在经过了几年的集体生活和学习后, 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 十六年的在校学习, 让学生们对校园非常熟悉, 对未来踏入社会工作会感到不安, 尤其英语专业的学生女生居多。因此, 导师应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 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结语

导师制教学模式对独立学院来说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课题, 各校应用的具体方法和预期的教学目标不一。但英语专业本科生实施低年级班级导师制、高年级专业导师制, 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个是毋庸置疑的。相信随着教学改革和独立学院体制的不断完善, 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导师制模式 篇11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技能人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从统筹人才发展的高度,强调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十八大更是提出要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来自科技和技能含量较高的产业和大型骨干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青岛市为落实《关于印发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十二五”期间在全市实施技师工作站建设项目。青岛市人社局、财政局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青岛市技师工作站建设项目的通知》(青人社字〔2011〕194号),启动了技师工作站的建设工作。为了满足青岛地区对物流人才培养的要求,青岛技师学院制定了《青岛市技师工作站管理办法》,依托专业实训室基础条件,组建技师工作站,下设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现代物流四个技师工作室。

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由行业企业技师担任室长,以课程改革、项目研发、技术咨询、人才培养等工作为载体,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目标,通过“双导师制”运作模式,不仅满足学生对物流前沿知识的渴求,实现双核能力的提升,又促进了教师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带动校企合作的深化,为培养和造就具有精湛技艺、高超技能和较强创新能力的物流操作人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 “双导师制”下的工作室运行模式解析

“双导师制模式”简介 物流技师工作室采用“双导师制”运作模式,即由行业企业技师担任学生职业导师、校内技师担任学生学习导师,以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式教学为载体,通过教学研讨、专题讲座、技术咨询、企业见习等方式开展工作。让学生在“干中学、学中干”,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物流技师工作室分别由职业导师两名、学习导师两名,共4人组成。职业导师由青岛市物流管理首席技师和青岛市拔尖人才组成,学习导师由现代物流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组成。

导师职责定位 根据《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建设方案》,职业导师侧重于丰富学生物流前沿知识,指导学生提高物流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引导学生完成自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导师则侧重于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实现“双核型”人才的培养。

“双导师制模式”运作解析 物流技师工作室根据“双导师制”工作思路,经过两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将其运作模式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专题讲座和企业见习,实现学生“学与做”的有效对接。工作室自运行以来,学习导师根据物流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状况、企业文化认同、典型实战案例分析、项目教学知识延伸等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校内外导师进行物流专题讲座,实现以工作室签约导师为主,流动导师为辅的全方位资源获取方式。授课地点也相对灵活,校内工作室、企业一线车间、港口码头都成导师授课地点。如职业导师为技师班在企业现场授课,学生在企业边学边实践,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习导师在青岛港码头为学生现场讲解国际物流,海尔大学教授来校为学生讲授海尔企业文化与管理等。学习导师还组织学生进行企业见习,真正实现“学与做”的统一。双导师模式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野,促进了双核能力的提升,为学生的职业成长夯实了基础。

2)教学研讨和企业实践,带动一体化教师的全面成长。工作室的职业导师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过硬物流技能和较高管理层次的技术型团队。为此,经贸系教师定期邀请职业导师来校指导教学、提供咨询。如在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建设过程中,根据职业导师的意见与建议,多次调整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即入职阶段、业务提升阶段、领导管理阶段、创业阶段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设计;在学校工学结合商贸实训中心的运作过程中,职业导师也多次来校现场给予技术指导。为了更好地发挥技师工作室的带动作用,本专业将技师工作室作为物流教师企业实训的联系纽带,定期组织教师到青岛重点物流企业学习、实践。如物流教师在物流集团进行了为期半月的仓储管理实践、去物流中心学习商城后台运行管理等,极大地带动了一体化教师的教、研、行全面成长。

3)产学研基地和自主研发,引领校企合作的纵深发展。技师工作室的成功运作成为校企合作的又一助推器。借助职业导师丰富的企业资源,实现了与众多知名物流企业的对接,建立了如青纺联、中青等多家产学研物流实训基地,有效地实现了学校、企业、科研单位三方优势的结合,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瓶颈问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与此同时,将学校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与企业需求的特殊性融为一体,利用“校企合作,自主开发”的模式,打造定制式教学仿真平台,真正实现为学生“量体裁衣”,引领校企合作的纵深化发展。

2 “双导师制”运作效果剖析

学生向职业人成功过渡 “双核型技能人才”是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核心职业技能、核心职业素养”的技能人才。从技师工作室的创建到运行,无论是职业导师的专题讲座,还是学习导师的项目任务实施,始终贯彻“双核培养”理念。工作室运行的两年来,学生的综合能力已有显著提高。2010级物流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表现出了良好的职业意识。如一些同学在商贸实训中心工作期间,理货、补货非常及时,盘点速度既快又准,具有很强的责任心,日清日毕,已达到了“职业人”要求;2011级物流学生在校级技能大赛中一举夺冠;2012级学生虽然入校不久,但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极为迅速,如实施“学校教材库规划设计”项目时,职业导师段沛佑结合企业案例为学生进行“仓库规划”专题指导,使学生直观地掌握了仓库规划的方法、步骤。在之后的“学校教材库规划设计”中,学生从前期的调研到规划的分析,到配套的设备、制度、流程、人员的配备等,考虑得十分周全,规划的也甚为科学,已经初步具有了职业人的思维模式。工作室自开展以来,举办了如“现代物流业发展趋势”“快速消费品物流”“冷链物流发展”“企业文化与管理”“物流企业人才需求”等多项专题讲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角,满足了学生对物流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的了解,实现了学生向职业人的成功过渡。

教师教科研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现代物流大师工作室自建成以来,利用职业导师的“企业化”培训与指导,将物流行业企业最前沿技术知识进行分享,搭建教学研究平台,为教师教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创造契机。如完成了“工学结合一体化”项目课程改革、《物流设施设备与实训》多维度校本教材的开发。两年内,教师申报山东省技工教育与职工培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中国物流学会课题7次,有5个获得了立项,两个结题并获奖。这与在技师工作室成立之前无教研课题申报的情况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专题研究开阔了专业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双导师制”推动校企合作发展 技师工作室的建设是企业和技工院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工院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科研攻关、师资培训等方面合作层次的深化,技师工作室进一步调动了学校、企业资源,充分发挥了双方优势,形成互利多赢的合作局面。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聚集效应,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力度,笔者所在院系先后与中青、青纺联建立了“产学研物流实训基地”两个,与利群、捷丰、青纺联等5家企业达成学生顶岗实习意向。实现自主研发的教学仿真平台1个,推动了校企合作新发展。

3 “双导师制”模式下的工作室运行后续思考

由于创建现代物流技师工作室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双导师制”又是一种新型的尝试,在运行中必然会碰到这样和那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技师工作室的企业技师由于工作较为繁忙,有时难以按照双方预先约定的时间来校指导;二是目前签约的职业导师加未签约的流动导师,总计6人,职业导师队伍仍有待充实。

导师制模式 篇12

关键词:本科导师制,培养模式,培养体系

本科生导师制 (tutorial System) 的涵义为:导师对少数学生进行专门指导, 将传统“教”学的模式为“导”学的模式, 让学生学会如何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具体来说,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 就是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 聘请有经验的教师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的制度。导师们对学生重点进行专业辅导, 辅之以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 由此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 为大学生以后参加社会的竞争和就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1. 导师制的发展

“导师制” (tutorial system) 起源于英国, 是14世纪创办牛津大学新学院的温切斯特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创。是牛津大学津津乐道和引以为傲的标志之一。17世纪时, 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等高校在其研究生教育中普遍采用了导师制, 将原用于培养研究生的导师制移植用于对本科生的培养, 作为选课制和学分制的配套措施来帮助本科生学习和发展一百多年来, 导师制在西方高等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并形成了全面的理论体系。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扩招, 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2001年启动的“元培计划”拉开了导师制成为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从2002年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推行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始, 清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及苏州大学等一系列高效纷纷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 将本科生导师制的建立和本科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贯穿本科生四年学习生活的一个系统工程。

2. 我国导师制目前存在问题

在我国的许多高校中, 把导师的工作内容局限地理解为论文指导、就业指导、生活指导, 似乎只有在这些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 导师刁会发挥他的作用。而实际上, 导师制的精髓在于导师的引导能力, 引导学生热爱学习, 学会思考,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本科生的学习是为了夯实基础, 培养广泛的学习兴趣, 而不是把他们一味地限制在做一些专业研究生上。因此, 真正领会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精髓, 跳出当前狭隘、刻板的认识, 并创建适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本科生导师制, 才是当务之急。

3. 导师制的类型与模式研究

笔者所探讨在高校本科生教育管理中, 采用导师制来构建适应学分制特点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 让每位导师指导一组学生, 指导他们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和选择专业方向模块课程, 引导他们对专业的兴趣,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加强自身修养和建设等等。导师制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 因材施教, 有利于人才素质的提高和培养效果的优化, 可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教育。

本科生导师制的运行模式及实施体系, 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

3.1 全程导师制

全程导师制指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 从入学到毕业每学期都有指导教师为其提供专业范围内的指导, 并在心理、思想、生活等其他方面, 同样给予关心和指导, 使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2 年级导师制

只针对大低年级的学生采取的导师制。具体是以班级为单位配备一名导师, 导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是组织学生的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向学生介绍专业领域, 分析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选课情况、, 成绩情况, 解决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这种类型的导师制多倾向于生活和基本的学习方面, 对学生专业能力方面的稍显薄弱。

3.3 科研导师制

科研导师制是指导师在大学期间仅为学生提供专业和研究方面的指导, 对其他面不予指导。导师的具体工作包括:指导学生阅读, 开读书报告会, 举办学术讲座, 一年之内指导学生完成一篇论文等。这种类型的导师制虽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导师的指导下, 学生以研究团队为单位进行一定的项目研究或者理论研究, 每个团队一般人数在3~5人, 可以实施一个导师指导一个团队, 也可以几个导师联合负责数个团队的指导, 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 鼓励个性化、多元化学习, 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团队协作沟通、应用及创新能力。牛津大学的导师制度, 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导师, 负责专业辅导。导师一般都是学生所在学院的老师。导师每周给学生上专业指导课。在课上, 导师与学生讨论特定的课题, 为学生开出下一次要看的书目, 并检查上一次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这个任务, 可以是一篇文章或是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导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多次面对面的讨论, 学生学到读书和做学问的基本方法, 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3.4 英才导师制

英才导师制体现的是一种英才教育思想, 让最优秀的学生充分享受到学校最好的资源, 得到最优秀的导师的指导, 以期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学校也可以和企业进行联合培养, 举办讲座和短期培训等。

4. 结论

上一篇:经济型酒店顾客下一篇:货币的相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