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种族歧视

2024-10-30

美国种族歧视(精选7篇)

美国种族歧视 篇1

站在现代社会的总体发展进程而言, 美国一直属于站在世界高起点上的文明发展较为快速的国家之一。对于该类文明发展飞快的国家而言, 为配合其社会的高速发展, 故而它的法制发展也相当迅速。美国的法律素来以标榜人权而著称, 他们讲求以人权为发展基石, 以求建造出全民平等自由的国家。[1]但令人遗憾的是, 在美国法制飞速发展的今天, 美国社会对于种族歧视的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对于现在的美国社会而言, 种族歧视所衍生的人权无法进一步发展的问题, 在如今社会依然没有得到一个完整地解决, 法治的发展与消除种族歧视问题至今也没有得到一个同步的解决办法, 这是美国社会一直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

一、美国法的特征

在历史的进程中, 美国的法律出现时间不是最早, 但发展却无疑是最快的一个。从美国法律诞生时起, 它就以英国法律作为自身的蓝本基础, 择优而进行改化, 同时, 也尽量依据美国的国情而定, 从本国的社会发展和各项需求入手, 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本国国情发展的法律规章。[2]故而, 从美国法诞生时起至今, 它就以飞速发展的速度行进, 直到现在美国成为了世界上高度法治的国家之一。

美国法的渊源比较深远, 虽然它从普通法、制定法和衡平法中都汲取了极大地营养。[3]但对于美国法而言, 最深远的影响依然是判例法。在美国法中, 法律的开展和解释等多项事宜也是自判例法开始, 故而, 它在美国法的发展过程中从始到终都占据着极高的主体位置。

英国与美国法律间的最大不同就是关于判例法的处理。在美国社会, 当案件开始进行审理时, 法官会首先判定案件的诉讼流程是否存在错误, 这就集中体现了美国社会对诉讼程序的特殊重视。对于美国社会发展而言, 这种对诉讼程序特殊的重视并不是由于传统的习惯而形成, 而是因为法律的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一种形式。对于法律结构而言, 很多如信托法、契约法等相关部门, 本质上都是一种独立的法律系统, 而不是系统的大的综合分类。而且在美国法律中, 法律的实体法和程序法划分也并不是很完善。对于美国社会而言, 它往往是一些单独的法规和案例相融合的结果, 而不是一个大方向上的法律范畴。美国作为一个联邦制的国家, 各州间的司法独立性都可谓极高, 由于各州间都可以单独设定本州的法律, 这也就使种族歧视的谬误因子得到了一个生存的空隙。

毫无疑问的, 美国法律中不乏种族歧视的因子, 在美国独立之前, 其所颁布的各项法律中就有着极为明显的种族歧视, 而在美国最为著名的1787年宪法中, 种族歧视其实也是隐隐存在的。[4]1787年宪法中有一条法律规定国会在一年的时限内不可以对奴隶贸易做出任何相关干涉, 在这部法律中, 即便并没有完整的标注“奴隶”这一字样, 但却也用“其他人口”这个词汇作为了奴隶的代替词, 由此也可看出美国法律的歧视色彩。

二、种族歧视色彩得以出现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

对于美国社会的发展而言, 种族歧视的色彩得以如此浓烈并非是没有一点原因的。现阶段, 美国的法制建设和社会的法治观念可以说是占据了世界的前列, 但同时, 这并不意味着种族歧视的色彩已经开始完全消弭, 而这一歧视形成的原因, 实际上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

在历史上, 美国种族歧视最早根由其实是起源于种植园时代, 或者说是种植园经济的出现为日后的奴隶买卖等一系列不平等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滋生的温床。1492年, 来自意大利的航海家首先发现了美洲这块还未经历文化变革的大陆。在当时, 美洲大陆在原始印第安人的生活与统治下, 尚未经历欧洲近代思想的开化, 而欧洲殖民者的争相入侵也将欧洲近代文化带入到了美洲大陆。新进入美洲土地的殖民者对美洲大陆进行了瓜分和掠夺。同时, 由于美洲大陆优沃的土地和地广人稀的境况, 殖民者们开始掠夺印第安人作为奴役, 让印第安人作为土地单纯的耕作者, 而种植园经济也由此处而产生。彼时, 种植园经济的拥有者多为以入侵殖民者为主的白人, 他们注重自己的经济利益, 大肆对印第安人进行奴役, 在他们眼中, 奴隶只是他们获得最终经济效益的一种工具。

在经济上种族歧视具有深远渊源的同时, 美国的普通法对于种族歧视来讲, 就是拥有着深厚的法律渊源。美国的法律并不是朝夕之间一蹴而就的, 相反, 它有着极为漫长的演变过程, 也正是在过程的演变中, 美国的法律才开始脱离英国法的影响, 开始慢慢演化为具有独立特征的一类法律体系。[5]在这一阶段, 美国法开始与英国法并称, 慢慢形成了现在意义上的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的主要渊源就是判例法。而对于判例法而言, 它最突出的特点就表现为对先例的追从。正是因为判例法的主要引导作用, 所以, 从美国法律开始形成的早期开始, 美国人已经对因实践而证明的理论开始了狂热的追从。而遗憾的是, 对于美国的历史进程而言, 它的发展过程, 其本质也就意味着以欧洲殖民者为首的奴隶主对黑人、印第安人和其他民族土著进行压榨, 并一直获得胜利的果实。故而, 对于欧洲的殖民者而言, 如果他们依然打算从压榨和奴役中获得财富和利益, 并且坚实地保证自己的统治者地位, 就必须从法律上制定规章, 以保证这种压迫所得来的利益得到最大的合法化。而法官为了维护这些殖民者和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案件的导向中也必然有所偏向, 这种偏向也就使得这种种族歧视有了充分的先例基础。

可以说, 从某种角度而言, 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出现其实是由于种族主义的问题, 也就是说, 它其实是种族主义发展的一种必然性的产生品。但随着历史的发展, 实际上美国社会也开始意识到了种族主义的横行所造成的危害。在杜鲁门执政之后, 美国政府就开始为保证黑人权利而进行立法, 到了约翰逊执政之后, 更是直接从法律上废除了种族主义的合法性。然而, 法律上的取消并不意味着种族主义的消亡。今天的美国, 即便法律上已经对种族主义进行了强烈的批判, 但种族主义因为以往的制度化而产生的结果却并不会很快地消亡。即便在现代社会, 很多白人依旧根深蒂固地认为:黑人本来就不应该与他们享有相同的地位, 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处于美国社会的底层。

而另一方面, 很多黑人本身一些并不是很合理的做法也使得种族歧视的问题进一步加剧。

同时, 一些政客为了自己党派的利益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为了争取部分民众的支持, 他们把矛头对准了以黑人为主的有色人种, 针对黑人颁布了一系列的歧视政策:如减免“精英群体”的纳税额度, 取消黑人获得救济权等, 而这一系列的政策, 也使得美国国内的种族歧视现象成为了一种理所当然。

三、消除歧视政策的基本观点

面对现代化进程的加剧, 继续坚持种族歧视政策无疑已经是落后于时代的思想, 而想要解除固有的种族歧视, 其视角还应该从政府处下手。

首先, 应该加大黑人教育普及, 使其掌握生存的一门技术, 对其进行培训训练, 让其自力更生, 增加民族总体的竞争力, 以自身努力改变白人世界的看法。

其次, 政府应通过传媒、学校等各类传播手段, 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使白人社会对黑人加强了解, 不再视他们为洪水猛兽, 同时, 将他们看成是社会的平等的一份子, 给予其公正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

四、结语

法律的存在代表着公平与正义, 也就是说, 任何因素都不应该对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正性做出干涉。在法律面前, 做到基本的平等原则更是法律得以维护的基石, 而无论如何, 美国社会中存在着的种族歧视的问题对其社会法制的发展而言, 无疑都是一种倒退。或许, 只有当美国真正做到在法制上消除种族歧视的时候, 这个国家才能真正地迈入平等的社会。

摘要:作为世界上经济、政治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 美国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它的法制也在历史发展中愈加完善。但令人遗憾的是, 即便它的法制发展已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 但在有些方面, 美国社会的发展却与法制的快速发展并不相匹配——这一不匹配现象在它的种族歧视方面表现得尤为严重, 故而, 本文旨在从美国法制的特点出发, 从诸多角度对美国法制建设和它的种族歧视方面进行论述, 着重表明美国社会对种族歧视方面处理的滞后。

关键词:美国,法制发展,种族歧视的消除

参考文献

[1]毛国权.外国法制史参考资料汇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2]李世安.美国人权政策的历史考察[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2.

[3]朱景文.对西方法律传统的挑战[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4]戴增义.黑人状况与种族歧视面面观[J].美国研究参考资料, 1990 (08) :26.

[5]林榕年, 叶秋华.外国法制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美国种族歧视 篇2

如何解决歧视问题,需要各种政策和措施,尤其需要政府予以立法来保护变性人的权利。

【关键词】变性人;歧视;就业;医疗

【中图分类号】d922.182.

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4~

00s9—0

5on discrimination of transgender person in the u.s.a..liu guong-sheng,wang zheng-cang.guangdong police office~

college,guangzhou 510230

【abstract】transgender person sufers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education,and heahhcare etc.this paper ana—

lyzes transgender person’s discrimination in these field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need all kind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and especially need legislation to protect transgender person’s rights.

【key words】transgender person,discrimination,employment,heahhcare

从医疗保险到亲权,从个人信贷到婚姻,从住房

就业到教育,变性人在社会面临严重歧视,不公正待

遇威胁其工作自由和生活安全。美国性别认同工作

组2003年6月报告:很多变性人有过各种遭遇,因

性别认同、性别表达而在社会场合遭偏见占73.7%,遭口头骚扰占68.4%,遭躲避占50%,遭身体暴力威

胁占36.8%,遭财产损毁或破坏占26.3%,遭身体攻

击占15.8%。这不仅显示各种暴力比率高,也说明变

性人所处环境。20世纪70~80年代,美国法院频繁

判决变性人不受非歧视法律保护。近来法院开始解

释联邦和州反歧视法律,为变性人提供保护。此外,目前约有6个州(缅因州、伊利诺斯州、加利福尼亚、新墨西哥州、罗德岛州、明尼苏达州)、10个郡、61个

市制定了禁止歧视变性人的法规与条例。如缅因州

民事权利保护立法规定:“为保护公众健康、安全与

福利,⋯ ⋯禁止基于⋯ ⋯性别、性取向、身体精神残

疾⋯在就业、住房、或进入公共场所的歧视;禁止在银行信贷方面因⋯性取向⋯ 的歧视:禁止在教育上

因性别、性取向、身体或精神残疾的歧视。”【 】

一、就业领域

变性人在就业领域遭遇了严重歧视,这些歧视

严重侵犯变性人的平等就业权。

(一)变性人在性别歧视法规中难有保护

大多案件的变性人在美国联邦法中获得保护是

基于第7条(即1964年《公民权利法》第7条,该条

被1972年《平等就业机会法》所修正,禁止因种族、肤色、宗教、性别或原始国籍而在联邦、州和地方政

府以及私有企业的歧视。但遗憾地是,地区和上诉法

院都裁决第7条不适用于变性人)争议,联邦法禁止

雇主因性别歧视员工。[2]

变性人认为他们应包含在禁止性别歧视的就业

歧视法规的“性别”一词中 实际上,性别是很复杂的一个词,不仅仅是染色体所能决定的,而且也没能说

服法院。在乌尔安诉东方航空公司案中,乌尔安

1968年以男性飞行员身份受雇于东方航空公司直

到1980年。1980年,她请假做变性手术,然后回去

向公司汇报,但很快她被公司开除。法院拒绝理解性

别仅仅是染色体,“如果第7条使用的性别一词意味

着不仅仅是生物男女,也必须由国会重新定义。上诉

法院拒绝批准基层法院的科学界定义,法院不认为

在第7条法规使用的“性别”一词的解释仅仅是专家

证词或在法庭出示的证词的可信性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警官学院2005—2006科研立项课题《变性人立法问题研究1(20052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刘国生(1975一),男,汉族,江西宜春人,硕士,广东警官学院讲师,从事法律、语言学研究。tel-***,e-mail:

liuronny@yahoo.com.cn

· s1u ·

直接适用性别反歧视法在很多案中被否决。有

些法院判决第7条仅是意图不让男性歧视男性、不

让女性歧视女性。由此消除了变性人得到保护的可

能性。其他法院否决了变性原告第7条要求,理由是

歧视不是基于人的性别,而是性别改变。他或她不能

不该改变性别或以不同方式来表达性别,除非文

化标准允许。而在millett v.lutco一案中,马萨诸塞

州反歧视委员会裁决马萨诸塞州禁止性别歧视法包

括了对变性人的歧视。在2001年,罗德岛州修改反

歧视法,通过对禁止歧视的原因增加“性别认同或表

达”一词。明确变性人受法律保护。

(二)变性人在残疾歧视法规中能找到保护

禁止因残疾而受歧视的州法为变性人法律保护

提供了重要渊源。在联邦法规中,变性人唯一可以寻

求救济的是1973年修复法,但救济有限。两部残疾

法(《联邦修复法》和《美国残疾人法》)都明确排除

“不是来自身体损伤的性别认同障碍”。大多变性人

不能根据联邦反歧视法寻求残疾歧视的权利要求。

但有些州并不包含该排除。在很多案件中,个人可以

得到免受歧视的保护,如果他或她:(1)有确切限制了

主要生活行为的身体或精神损伤;(2)有该损伤记录;

或(3)被认为有该损伤。因此,如果变性人处于没有确

切排除性别认同障碍的状态,该人又属于上述所列

三种,就应受州残疾歧视条款的保护。

只要变性人能证实自己确实存在限制主要生活

行为的身体或精神损伤,或有该损伤记录,或被认为

有该损伤,他或她就应受州法保护。[21当然,要在非

歧视案中获胜,还要证实自己工作称职,是因残疾而

受歧视,不是其他原因。在多伊诉美国波音(boeing)

公司案,多伊提出几项诉求,有一项是作为变性人,也是残疾人,应受1973年修复法保护。法院支持残

疾请求,认为美国波音公司不能开除多伊。法院认

为,修复法和相关法规的语言广义制定,不限于传统

残疾,如果一个人要确定为残疾,一定要具备两个因

素:存在残疾状况和这种状况是开除理由的证据。

(三)关于变性人的就业政策与措施

1.临时政策与措施

低级联邦法院和美国国会不给变性人任何可能

性来寻求联邦法保护。而大部分被开除都是手术前

变性人就以异性角色生活和工作的,变性人最好是

在以新性别参加工作前,先告知雇主,使雇主了解如

何能帮助变性人以及维持工作。国际性别教育基金

出版了《为什么她/他这样对待我们》手册。该手册由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4期)

1992年在休斯顿举行的第一届性别法和就业政策

国际会议的就业法委员会批准。该手册从不同方面

解释变性人。并以外行语言书写,使读者了解变性人

现象,如何处理这类问题,如何面临浴室问题,当雇

主面临全新情况时,需要一些处理该问题的实用经

验。通过教育和合作,变性人比通过诉讼更有可能保

留工作,但不是所有雇主都愿意接受。

2.长远政策与措施

变性人可选择的长远政策与措施有:一是寻求

宪法理由推翻排除变性人受保护的特定法律;二是

通过立法保护变性人。目前变性群体正寻求第二种,已建立变性人政治行动委员会。该委员会在第三届

性别法和就业政策国际会议成立。委员会成员和官

员曾游说国会“就业非歧视法”包含性取向。

六个州和哥伦比亚地区已经通过法律保护因性

取向而就业受歧视的人。通常为保障公民的平等就

业机会,在法规前言部分说明该法规适用于所有人。

而在昂德吾德一案中,明确说明需要在性取向立法

定义中包括变性人。变性人不包括在传统的性、性别

或性取向定义中。明尼苏达州的非歧视法是典型包

括变性人的州,第45条将性取向定义为:“有或感觉

与另一个人有情感、身体或性别联系,不管另一人性

别或对这种联系有取向,或有或感觉有自我意象或

认同,或传统地与一个人的生物男性或女性有关。”

另外缅因州民事权利保护立法规定:“性取向指的是

一个人实际或感觉的异性恋、双性恋、同性恋或性认

同或表达。该法禁止因性取向而否认个人在就业、住

房、公共膳宿、贷款和教育机会的权利。”1993年,变

性人就业法和政策委员会同意明尼苏达州法作为模

范语言用在联邦、其他州和市的公民权利立法中。

(四)纽约州的《性取向非歧视法》

1.该法于2003年1月16日生效.可以提供下

列因性取向而致的歧视:“就业、进入和使用公共设

施、度假胜地和娱乐场所、教育、公共援助住宅、私人

住宅和商业场所、与荣誉相关的场所、还禁止在行使

民事权利时遭受的歧视或骚扰。民事权利是由州法

保证的权利,包括投票权、担任陪审员权、在上述所

列地方不受歧视的权利。”该法例外:由宗教组织管

理或与其相关的宗教或宗派机构,或慈善或教育组

织可以:“限制就业、住宿设施的销售或租用、接触同

一宗教的人员。给予同一宗教或派别的人以优先权。

由这些组织采取措施促进宗教原则的建立或维持。

另外,在私人住宅的歧视禁止不适用于单身家庭的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l4卷(第4期)

租赁和主人占有的双家庭住宅。”该法是保护因性取

向而致的歧视,因此变性人可适用该法。另外,该州

法院认为变性人还受《人权法》其他条款保护。

2.救济方法:歧视发生后,可判给受害者遭受痛

苦而致的损害和失去工资或福利相等价值的金钱赔

偿,但不判惩罚性赔偿金(这只用于惩罚特别严重的行为)和律师费。但住宅歧视案,可以判决赔偿给受

害者最高1万美元和赔偿给政府最高l0万美元;还

要命令歧视者采取某些积极措施,包括:雇佣、恢复

原状、晋升雇员、提供全额平等和无隔离的宿舍和设

施、给予使用信用卡、非歧视性地评价成员资格的申

请或接受。每种救济取决于每一案件具体情况,受害

人也不一定会得到所有种类补偿,歧视者不一定被

命令采取上述所有种类措施。另外纽约州2000年

《暴力犯罪法》对犯包括性取向特征的特定犯罪的犯

罪者处以刑事处罚。这种犯罪称为“暴力犯罪或憎恶

罪”。

(五)禁止歧视变性人就业的单位

有很多公司制定了禁止歧视变性人政策.经过

确认,包括下列单位:航空宇宙公司、美国航空公司、苹果电脑公司、arise通信公司、avaya通信公司、第一银行、罗德岛的布朗大学、capital one金融集团、柯达公司、同性恋教育网、人权活动组织、ibm、印地

安那州政府、英特尔公司、摩根公司、朗讯科技公司、metlife、全国作协、ncr、纽约州审计局、纽约时报、nike公司、宾夕法尼亚州审计总局、宾夕法尼亚州

州政府、pride基金会、tap药品公司、德克萨斯州律

协、triangle基金会、trillium资产管理公司、verizon

无线公司、施乐公司等60多家单位.以及各州议会

都有政策禁止基于性别认同和表达的歧视

对于变性人就业歧视方面的救济可以向“法律

援助协会一就业法律中心”、同性恋公民权利保护中

心、变性人法律中心、变性人健康保护工程、人力资

源杂志、美国律师协会人权杂志等咨询。

二、教育领域

20世纪90年代晚期前,美国只有少数教育机

构承认他们反对变性学生、员工和教师,但年轻人的自我性别认同和表达挑战传统的“男女”观念在校园

越来越普遍。一些管理者开始考虑变性人需要。并且

改变歧视政策。但还是有很多学校当局对变性人问

题缺乏理解。自从1990年来,美国一个月平均有一

人因性别认同或表达被杀。大学校园也不能免于对

变性者的暴力行为。2003年一项对l4个机构的校

· s11 ·

园环境调查研究中,大多数回答说变性人在校园是

最受骚扰的人群。但大多数大学没有制止针对变性

人的暴力。少数机构对暴力犯罪和因变性偏见引起的暴力事件已经明确制定了“零容忍政策”。还有少

数大学为变性学生提供支持或当遇到变性学生需要

帮助时,为员工提供培训。

(一)大学制定的非歧视政策

大学非歧视政策的保护范围通常包括“性别”,有时包括“性取向”。两者不一定都适用于因性别认

同和表达而面临歧视的变性人,而不是生物性别或

性别认同。作为支持变性学生、员工和教员的第一

步,1996年开始于爱何华州大学,将“性别认同”增

加到平等机会声明中。

1.洗手间政策:变性人遭受歧视的另一个领域

就是洗手间的使用。非变性妇女在这些最隐私的公

共场所应能感到安全,那变性者和其他变性妇女也

一样,他们有权利使用适合他们性别的洗手间。为

此,很多大学制定政策。将女性或男性的洗手间改变

为“单一性别或中性”。已经制定了这方面政策的大

学有:俄亥俄州大学、纽约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

杉矶分校、圣地阿哥大学、南缅因州大学、佛蒙特州

大学、芝加哥大学、新汉普郡大学、威斯康星州拉克

罗斯大学等。

2.宿舍政策:与浴室问题一样。居住在宿舍,特

别是单性宿舍的变性学生面临居住和宿舍关系问

题,在很多学校。在混合性别宿舍的同一楼层给学生

提供单一宿舍,这样可以使用私人浴室。很多大学为

变性人提供帮助寻找适合的、安全住宿,以便与他们的性别认同或表达一致,这些大学有:伊萨卡岛学

院、俄亥俄州大学、加利福尼亚河畔大学、明尼苏达

州大学、威斯康星州大学;除此之外,很多大学提供

中性住宿选择,学生可以不按照性别选择室友,还有

大学提供“全性别”公寓或“混合性别”公寓。这些大

学有:莎拉劳伦斯学院、纽约大学、卫斯理大学、南缅

因州大学、宾夕法尼亚州大学、加利福尼亚河畔大学

等。

3.档案性别更改政策:变性人在教育领域遭受

歧视的地方就是学校档案,发现学校注册和人事表

格中要求学生、员工和教员指明他们是男性或女性,这就忽略了性别的复杂性,导致变性者不属于该单

位。变性倡导者开始游说学校管理层使用更具有包

含性的语言。他们也要求变性者在变性后应将其新的性别和名称登记在学校的档案中,包括鉴定卡、抄

· s12 ·

本、经济援助和就业表以及注册记录。除此之外.出

于公平和尊重,在学校档案中的精确性别名称对避

免排除变性人和帮助找工作和毕业后免受歧视很关

键,因为以后他们需要出示大学档案。这些大学有:

俄亥俄州大学、塔夫特大学、圣地阿哥大学、俄勒冈

州大学、杜克大学、马里兰大学等。

4.医疗保险政策:大多大学医疗保险明确排除

包括变性人手术和相关治疗,包括荷尔蒙治疗,主要

是因为被误解为这是简单整容.因此而不必要。然

而,越来越多的变性倡导者经常起诉保险公司。越来

越多的学生、员工和教师作为变性人站出来,寻求在工作时、学习期间变性。

(二)关于变性人权利的建议

建议如下:(1)学校不论性别认同.为所有人提供

非歧视、平等机会:(2)学校制定和采纳标准实践指南

(spg)禁止因性别认同的歧视,在指南和学校政策中

扩大保护;(3)公共安全部门增进与同性恋、双性恋与

变性人(tblg)团体的联系,改善其校园生活处境;

(4)学校加强对教师、员工和学生对tblg问题的教

育,特别是变性问题;(5)大学卫生机构对综合性别服

务计划进行外部检查,以评价其服务;(6)成立委员会

确定变性人更改姓名时引起的问题和需要予以鉴

别,提供相应的财力解决问题;(7)住宿科为变性人提

供灵活的膳宿措施和高水平的管理者;(8)设备科保

证宿舍的可用性.为变性人提供足够安全和隐私:(9)

大学为tblg教师和员工扩大现有福利:0 大学卫

生服务所和其他大学健康服务机构加大努力阻止

hiv和其他性传播疾病;0ud评估所有健康服务机构,包括大学卫生服务所、心理诊所和咨询与心理服务

办公室的服务.采取措施保证tblg学生接受与其

他学生同级服务: 学校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开设与

tblg问题相关课程; 校际文体部门重新检视与安

全有关的政策.确保tblg学生参与。

三、职业赛事

1.选美:2004年美国在拉斯维加斯举办首届变

性人选美大赛。早在2o03年1月,环姐全球总部正

式批准中国变性人陈莉莉报名参加。1997年。“中国

第一变性人”张克莎参加了中国台湾木棉花小姐选

美比赛。另外。还有印尼一年一度的“变性人小姐”

(miss waria)选美比赛;泰国的“芭堤雅”变性人选

美;2001年代表法国参选环姐的19岁佳丽埃洛迪

其实是变性人;i31在有着严谨作风和法律的国家新

加坡也专门为一些变性美女和异性模仿者进行了选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4期)

美比赛,每年都有将近1300多名变性女子和模仿女

子的男性参加。这些都说明,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

家对变性人参加选美赛事都予以支持的态度

2.体育:国际奥委会在洛桑通过决议,变性人将

可以参加雅典奥运会,条件是:他(她)们的新性别还

必须得到法律意义上的确认,并且手术后至少接受

了两年的荷尔蒙治疗。尽管有国际奥委会的决议,也

有各国实践,变性人参加职业赛事症结无相关法律

依据,正如体育法学专家桑德罗所说:“个案情况不

尽相同,既取决于律师对该问题的理解,也很大程度

上受法官好恶的干扰⋯,这既是复杂的医学问题,又

是复杂的法律问题。”圣保罗大学的体育维权专家戈

麦斯认为该问题的复杂性远远超出想象 “最为棘手的是没有公认的法律来规范,目前所有判决都受到

影响司法公正的干扰。”如国际排联放弃性别检查却

禁止变性人参赛.看来是“双重标准”,是自相矛盾的。即便在大量“生产”变性人的巴西.变性人参赛也

各执一词。他们无法制定量化公平标准以保证竞技

公平性,然而,这又是制定相关法律所必需的。闱

四、医疗保险

(一)政府措施在突破

l9世纪70年代晚期,美国私人保险公司在提

供手术前评估、性别重置手术、相关治疗的医院费用

更为慷慨:(1)建立多学科性别项目:(2)捐助专家的工

作,如harry benjamin,paul walker,alice webb,和

donald laub;(3)由harry benjamin性别障碍协会建

立的最低医疗标准;(4)很多积极的司法判决,裁决性

别重置给病人适当的必要医疗。尽管1974年以前,联邦雇员保险排除了性别重置为福利,直到1979

年,随着meyer/reter研究的出版.排除条款出现在世界各地发行的保险单上。meyer/reter研究是在健

康资助管理局资助该研究后不久出版的.没有新闻

媒体评论和注意该初版。国家健康技术中心

(nchct),健康、调查、统计和技术局(hrst),公共

健康服务局(phs),资助一些主要靠联邦机构指导的病例.但联邦资金不能用于资助或支付性别重置

手术。

2001年4月30日。旧金山监事会通过一项措

施,为变性雇员提供部分医疗保险,以最低要求的9

比2通过。使得该州唯一的政府单位支付这种福利。

大多数私人保险公司拒绝包括性别重置。认为处于

实验阶段,尽管事实上公认为性别障碍的治疗特征

已半个多世纪。主要发起人是监事mark leno将其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7年第14卷(第4期)

视为“里程碑式的立法”,身为同性恋的监事会主席

tom ammiano认为,对leno措施的支持是“良心上的事情.不是政治决定,是道德决定”。美国旧金山市

政府及市长将于数周内签署一项开创先河的法令.

将变性手术纳入公务员的医疗保险.受聘满一年有

需要变性的公务员.可以享受高达85%的手术费报

销,而旧金山将会成为全美国首个提供这类保险的地方政府。这项法令于2001年7月1日生效。

城市雇员的健康保险现在包括荷尔蒙治疗、心

理治疗和手术治疗.只要个人被诊断为“性别认同障

碍”。每位接受者的福利增加到5万美元.每位雇员的保险费会增加最高为1.70美元。据估计该项新福

利可能第一年要化去175万美元.但该估计是建立

在计算为35人将会从该计划中受益基础上。事实

上,leno和其他支持者认为实际的数字可能只有3~

4人,在旧金山薪金册中只有12位左右的变性人。

(二)司法判决有利于变性原告

1988年5月进行了一项关于变性人和健康保

险相关调查.利用了lexis和westlaw.尽管有明

确迹象法院审理了更多案件.调查却只有不到一打

案件。主要是法院外处理的案件或完全是法院处理的案件。案件调查表明,在过去30多年美国司法制

度不能与科学和医疗保持同步发展.法院汇报的司

法决定代表了社会广泛关心的问题:更名、更改出生

证、刑事犯罪问题、民事权利、婚姻和健康保险。这些

判决是困惑的、矛盾的法律生命的连续.该制度试图

揉和医学和生物事实与性和性别的法律和社会概

念。

denise r.v.lavine案是提交法院的第一例医

学治疗案件。denise r是位男变女的变性人.以女性

身份已生活18年,纽约市和州社会服务局拒绝为其

性别置换手术提供医学帮助。纽约法院裁决有利于

原告,上诉法院却推翻纽约法院的裁决。

doe是位成年的男变女的变性人.明尼苏达州

福利局拒绝性别置换手术的医疗援助。初审法院确

认了该福利局的裁决。上诉时.明尼苏达州最高法院

推翻该判决。最高法院认为:(1)全部排除变性手术医

疗援助支付的合格性是无效的;(2)医疗标准要求申

请人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所要求的医疗会消除残疾

和致使申请人自助是无效的;(3)福利局的决定否决

· 1.j ·

医学援助福利是任意的和不合理的。1977年,她向

爱荷华州北部地区的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获得成功。

第一例涉及个人健康的案例是1979年由纽约

最高法院裁决的。davidson案件事实与前面的案件

类似且没有争议。davidson是aetna人寿保险公司的销售员,公司拒绝承担医疗费用.宣称性别障碍不

是伤害,变性手术的性质是整容,手术是没必要和不

合理的。法院做出有利于davidson的判决。

总之,大多数涉及变性人健康福利的判决都有

利于变性原告

(三)公共机构和保险公司的立场

1.公民健康医疗联合服务项目(champus):

champus是由联邦政府为公民医疗保障帮助支付

给配偶及其孩子,给退休的配偶和孩子.给死者的配

偶及其孩子。例外:一是医疗福利不提供给直接或间

接与性别置换相关(易性癖者和双性者)的军队亲

属,包括心理治疗、处方要求和用药以及手术:二是

该项目包含对小于10岁的儿童纠正性别混乱(模糊

生殖器)所实施手术的相关服务和补偿。

2.医疗保险:对医疗保险支付变性手术费用的政策存在很多误解,因为1978年晚期和1979年早

期广泛公开了很多错误和误导性的新闻报道.宣称

医疗保险裁决包括性别置换。健康保险资助管理局

(hcfa)在1983年颁布第833号文件澄清医疗保险的立场:宣布性别重置手术本质上是实验性的.因

此,医疗保险不为性别重置手术及相关治疗提供福

利。1985年中期的一份私人保险计划调查发现下列

公司为性别重置和相关治疗提供保险:康涅狄格州

保诚寿险公司、马塞诸塞州衡平互利寿险公司、哈特

福德都市寿险公司、西北旅游寿险公司。

参考文献

[11 http:///a/20040729/000031.htm[eb/ol](2006/

3/22)

[41 http://sports.dayoo.com/gb/content/2004—03/16/content_1458

323.htm[eb/ol](2006/3122)

美国种族歧视 篇3

在20世纪头几十年,美国又出现了两次“排华”浪潮。第一次浪潮导致美国国会在1902年和1904年通过了两项法案,使那些原本不受“排华法案”影响的商人和学生,甚至外交官都受到牵连。第二次浪潮出现于1924年,彼时美国国会试图弥补“排华法”中的“漏洞”。这一主要针对日本移民的法案被中国人称为“第二次排外法案”,因为它也给华人带来很大伤害。自19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排华法案”成为美国针对华人长达60年的官方政策的法律基石,直到1943年美国和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结为盟国才被废除。

伴随歧视性法律的是中国人在美国公众眼中肮脏和狡狯的负面形象。负面形象的生成可追溯至美国商人、传教士和官员开始与中华帝国接触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这些美国人共同得出一些概括性、模式化的结论,对美国的公众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被描述成一个政治专制和社会停滞的国家,中国人被说成是不诚实和不卫生的。

大多数早期到美国的中国移民是珠江三角洲的贫苦农民。他们于19世纪中期到美国,正值美国南北方激烈地辩论奴隶制的优劣。中国农民看似永久仆人,很容易被当成受攻击的靶子,也因此得到了“苦力”的称呼。当时也正值“科学的种族主义”大受追捧,种族作为一种类别被概念化和得到认可。美国内战以后,在工业化迅速发展的激励下,美国人开始比以往更加热切地追求进步和自由,而中国却成为这些理念的反面代表。

在20世纪头几十年,大众娱乐、特别是迅速发展的电影工业进一步加强和放大了中国人神秘、古怪、落后和不诚实的形象。1915年前后好莱坞电影就开始表现中国和中国人,他们的形象大多是丑陋和负面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带有同情色彩的中国人形象才开始出现。美国大众文化中最著名的中国人形象是“傅满洲博士”,他蓄着长辫子和长指甲,身穿黑色长袍,是个有文化、具有神秘色彩和极大破坏力的反面人物。街头小报、短篇故事、小说、话剧也都对制造“黄祸形象”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时的中国留学生对中国人在美国公众中的负面看法十分清楚。一位学生说,辛亥革命之后美国报纸和杂志上的漫画和插图中的“支那人”仍然拖着长辫。他嘲讽地评论道:“如果我们不是对欣赏美国新闻人的高级美术训练有素,我们可能连画中的自己都认不出来……美国编辑想的是,中国人一定得有一根辫子,它就像一支箭一样竖立在中国人的脑袋顶上,就连地球引力都奈何它不得。”

妇女缠足是美国人眼中的另一个固定的中国人形象,一名留学生在一次教堂举行的讲座上看到一位归国的美国传教士放的幻灯片,其中一张是“一个中国老年妇女裸露的小脚。它被置于一块白布上,被放大了好几倍”。这位学生评论说:“这些从中国回来的传教士通常向大众展示的是来自‘被教化国度’的陋习敝规……在场的美国妇女莫不大惊失色……而我则深感美国大众教育的魔力。我宁可没有大众教育,也比这类歪曲和误导的要好。”

直到1925年,仍有中国留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在美国人的下意识中,‘中国人’是黄牙、长辫和其他一些不雅的东西。”

美国种族歧视 篇4

贯穿整个美国历史,全世界的移民像潮水般不断地涌进美国这块土地,因此美国被公认为是一个“移民国”。当今,美国的人口每年净增长300万。根据1994年美国人口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其中8.7%的美国人出生在其他国家。在1995年,非西班牙裔白人占美国总人口近73.6%,而此数字到2050年大概会下降为52.8%。1983到1991年八年间,有780万移民从亚洲、墨西哥、加勒比地区、欧洲、中美洲、南美洲和前苏联来到美国。

伴随大量移民的涌入,人们很容易发现其带来的美国种族关系演变呈现起起落落、循环往复的发展轨迹。换句话说,种族关系并非一成不变。大体而言,少数群体与主流群体之间变幻莫测的关系可以用一个连续统一体来描绘:遭遇→紧张和冲突出现→借助于各种可能的手段来缓解紧张→回复相对稳定的关系。这似乎是任何两种不同文化在最终和平相处之前必须经历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本文追溯了美国种族关系多变性背后隐藏的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历史等客观因素,并详细分析了这些因素在种族关系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 影响种族关系的两大因素分析

2.1 文化差异与种族关系

在美国,一次次的移民浪潮使处于主导地位的白人频繁接触异族文化。最初的接触通常包括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冲突。通常两种文化的相似性越多,它们之间的冲突就越少。如果少数群体与本土文化存在某些相似性,它们之间关系出现相对和谐并最终被同化的可能性就越大(Warner&Strole, 1981:285)。反之,文化的差异性越大越明显时,出现冲突的可能性也越大。笔者认为,文化差异带来的民族优越感是歧视与种族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

Sumner将“民族优越感”定义为这样一个术语:“它是一种认为本身群体处于一切的中心从而认为别的所有群体都应该参照此群体来划分等级”的观点(Sumner, 1940:13)。民族优越感如果运用得当,有助于增强一个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豪感,从而加强群体成员的团结;一旦运用不当,通常会导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恶化。

民族优越感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存在于人们潜意识中的。在与陌生人交往时,双方都会产生一种消极态度。事实上,人们对待其他人的反应有“内群体”(Ingroup)和“外群体”(Outgroup)之分。Parrillo认为,“Ingroup”指的是自己所属的那个群体并忠诚于这个群体;而“Outgroup”是和“Ingroup”相对而言的,它指的是不属于自己群体的那些成员(Parrillo, 1985:43)。有了这样一个区分,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主流群体会以一种消极的态度来对待另外一个种族和文化的人,同时为什么少数群体要在一种主流文化中努力保持自身的种族身份和内部的团结。

2.2 政府政策与种族关系

2.2.1 法律的实施改变了黑人的命运

在美国,非洲裔美国人现在已超过3000万,占总人口的12%。然而,在1964年《民权法案》(the Civil Rights Act)实施前非裔美国人和白人却鲜有交往。这与美国政府的种族主义政策是密不可分的。在此列举几个影响力深远的政策作为参考。

19世纪后半叶,种族主义在美国盛行一时。美国国会许可美国南部的白人将黑人沦为尝债的劳役,并通过武力、胁迫甚至是法令等手段完全剥夺了黑人的公民权。最高法院在《宪法》中也规定黑人为劣等人,并采取各种可能的手段拘役曾经为奴的黑人。南部各州通过一系列的法令将一切与黑人有关的活动定为非法。新的种族隔离法规定黑人必须出生在与白人隔离的医院中,在隔离的学校受教育,去隔离的地方工作和娱乐,去世之后也不得被埋进白人的墓地周围(Sitkoff, 1954:12)。

1964年,《民权法案》的通过真正改变了黑人的命运。这是黑人为了自由而不懈斗争的结果。有了这一法案的保证,白人和黑人才开始真正地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往。

2.2.2 政府的移民政策对种族关系也有深刻影响

影响种族关系的政府作用还体现在其移民政策上。移民人数与配额问题一直是移民政策中最基本和最具争议的问题,同时这一问题使公众产生了相互抵触的情绪。

1882年前后,几个移民法对移民进行了定性限制,比如移民必须有文化、身体健康、和共产党员没有联系,而且必须属于某些民族和种族。很多年后,对一些种族和民族的限制才逐渐取消。1965年通过的《移民与国籍法》(Immigration and Nationality Act)开始强调家庭的团圆。这一年间,74%的签证留给了美国居民的亲属。这也带来了亚洲、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移民浪潮。而在此之前,大多数移民则来自欧洲,在1931到1960年间的移民中,只有5%来自亚洲(Morris, 1970:54)。

不带歧视的积极的移民政策使更多的种族人口来到美国,成千上万的种族家庭得以团员,这对整个种族社区的稳定和团结提供了重要保证。

2.3 历史经历与种族关系

除了以上提到的种族关系外,少数群体中各个群体与主流群体的冲突程度也是各不相同的。这种差异是由于这些少数群体各自历史经历不同造成的。

2.3.1 Lieberson的最初接触理论

Lieberson曾提出两种不同的最初接触情形:一种是本土人口被移民制服;另一种则是移民被本土的民族或种族制服(Lieberson, 1977:123—124)。而这两种情形下,第一种情形产生冲突的可能性比第二种要大得多。

在美国历史上,白人殖民者与当地印第安居民最初的暴力冲突就属于第一种模式,美国的民族群体即是由此产生的。后来的欧洲白人移民者被不断同化则是属于第二种模式,并由此形成无数的种族群体。

2.3.2 John Ogbu的自发移民与强迫移民理论

Ogbu在1978年曾提出了关于自发移民和强迫移民的文化差异。这种分类法与Lieberson的理论是相辅相成的。

Ogbu从探讨为什么世界各地许多国家中由强迫移民人口的学习成绩不如那些自发移民人口那么优秀开始,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一个群体融入社会的历史模式,少数群体受到主流群体怎样对待的经历,以及这些少数群体如何应对主流群体态度的经历等因素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这些经历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身份。

在这个理论中,Ogbu特别强调了“自发少数民族”与“强迫少数民族”的差别。前者指的是那些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状况而选择来到一个社会的群体;而后者指的是最初以奴隶、征服或者殖民的方式进入一个社会的群体。因此,这两种人群对于少数民族涵义的理解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是由于他们被融入社会的历史经历不同,另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对主流群体对待他们态度的适应程度不同。

3. 结语

综上所述,美国的种族关系是合作与冲突并存的,我们应该以一种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问题。这种主流群体和少数群体之间复杂多变的关系背后所隐藏的原因也是多重的,它们分别为:(1)文化差异带来种族冲突;(2)政府的政策对种族关系产生深刻影响;(3)不同程度的冲突,它也是与自发移民和强迫移民不同的历史经历紧密关联的,因此我们在处理种族关系时应该区分对待自发移民与强迫移民。本文综合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研究了美国种族关系的多变性,不仅为后来的学者研究种族关系提供了可靠的参考,而且为研究美国社会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

参考文献

[1]Lieberson, S.A Social Theory Of 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77, 10:123-124.

[2]Morris, M.Immigration, TheBeleagueredBureaucracy.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1970.

[3]Ogbu, J.Minority educ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Journal of Negro Education, 1990, 1:152-157.

[4]Parrillo, V.Strangers to these Shores.New Jersey:The William Paterson College, John Weley&Sons, 1985.

[5]Sumner, W.Folkways.Boston:Boston Ginand, 1940.

[6]Warner, D and Strole, J.The Social System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New Jersy:Ablex, 1981.

美国人曾如此歧视中国人 篇5

美国商人首开成批运送中国人到北美大陆的先河。自1784年,美国商人开始对华贸易。在带回中国特产和古代字画的同时,美国商人带回了中国人。中国人起初在新大陆上受到欢迎。来自中国的大规模移民潮始于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西海岸金矿老板需要大批廉价劳动力,中国恰好可以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来自中国的“苦力”在中国属于赤贫阶层,一无所有。到美国后,他们从事最繁重最廉价的工作。从1854年到1882年,30万中国劳工到了美国,其中绝大多数修建铁路。一些人修完铁路后留了下来,成为在美国第一代华人移民。

1870年,美国《移民法》规定,美国公民应“为白种人或黑种人的后裔”,亚洲人不准加入美国籍。188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排除华人法案”,时任总统切斯特·亚瑟签署同意了美国历史上第一部限制一个具体种族移民美国的法案,后来几十年间,这项法律又被强化并扩大了范围。相关的排除华人法案直到1943年才被废止。中国人重新被允许加入美国籍,但每年仅有105个配额。

美国商人最早散布对中国人的坏印象,来自他们同中国人做买卖时的体会:精明、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圆滑、见风使舵、狡诈、精于算计、不体面、闪烁其词。有利可图的贸易机会驱使美国商人去中国,这并不说明他们欣赏并尊重中国人及中华文化。历史资料记载美国商人时常抱怨中国人缺乏理智、顽固、野蛮、靠不住。历史学家斯图尔特·克雷顿·米勒说,绝大多数1840年前游历中国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穿着可笑、非常迷信、不诚实、惯于骗人、凶狠残酷,中国人缺乏勇气、智慧、技能,甘受专制压迫。

中国人是最早踏上美洲土地的亚洲人。此前,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认识大多通过欧洲人出版的书籍。他们间接地了解到,中国人有着很好的艺术造诣,专制君王对人民施行仁政,这些都值得欣赏。美国人还知道中国人不喜欢自由贸易,竭力限制外国的影响,奉行异教徒的仪规,有着弑婴、一夫多妻等不道德行为。1784年美国地理教科书把中国人描述为“世界上最不诚实、最低等的民族”。

在白种人眼里,中国人不仅动作迟缓、顺从、奴性、思维迟钝,而且不具备“斗争精神”。

波士顿一家报纸说,假如美国人只允许中国人临时安家而不是长久居住,可能就会少一些不安。《纽约时报》说,对在西海岸的中国人实行种族隔离是明智的。“尽管他们是耐心且可能的劳力,正为修建通往盐湖城的铁路做贡献,但性格缺陷使他们不应成为这个大陆的永久居民。他们的宗教与我们的截然不同,他们下毒、杀人。他们做我们的家奴都不配,更不用说获得平等的社会地位。同这个民族通婚不会带给我们任何好处。”

1850年至1870年,中国人在美国传媒上的形象大大影响了中华文明给美国人的正面感受。由商人、传教士和外交官塑造的有关中国人的负面形象借助传媒在美国民众中传播。自诩为深刻了解中国的商人、传教士和外交官以各种形式加深并固化负面形象。中国人死水一潭、肮脏不堪、卑怯盲从——加上美国人对自己国内工业化、奴隶制度、南北战争、种族融合的焦虑,构成美国人认识中国人的复杂坐标系。

美国种族歧视 篇6

关键词:托比,奴隶制,种族主义,南方

威廉 · 福克纳出生在美国南方, 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 也是为数不多的以写南方题材为主的作家。他史诗般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小说, 向读者叙述了他眼中的南方。对于家乡南方, 福克纳又爱又恨, 爱的是它曾经的辉煌, 正如福克纳自己的家族史一样, 那是荣耀的象征;恨的是时下的南方已经腐朽, 需要变革。他所创作的作品都充满着这种爱恨交织的情感,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黑人奴隶的存在。作为现代主义大家, 福克纳深知奴隶制的罪恶, 但是黑人奴隶制是美国南方经济赖以生存的基础, 黑人奴隶的存在彰显着旧南方辉煌的过去和贵族特权。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 没落贵族艾米丽早已没有了任何贵族的资本, 却一直保留着黑人托比, 直至去世。黑人奴隶问题是福克纳作品中一直都无法避开的现实。从成名作《喧哗与骚动》中善良忠诚的迪尔西到短篇故事《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不声不响的托比, 读者看到的是黑人的优秀品质和忙碌的身影, 而正是他们的存在, 揭示了旧南方强烈种族主义的历史。

种族主义是一种自我中心的态度, 认为种族差异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和文化发展, 认为自己所属的团体, 例如人种, 民族或国家, 优越于其他的团体。种族主义的基本信仰为人类可以被分类成不同及互不附属的“人种”实体, 因此主张遗传的肉体特质决定人性、智商、道德等文化及行为的特性, 并主张某种族在本质上比其他种族优越。自进化论以来, 白人普遍认为自己是最优越的民族, 黑人是劣等人, 他们不具备人的权利。 (百科) 20 世纪的美国南方, 尽管经历了种种变革, 宗教思想还异常浓厚。根植其土壤的清教思想挥之不去, 因为它主宰着整个南方的政治, 经济和文化, 支持奴隶制和种族主义, 控制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清教教义充满着对上帝的顶礼膜拜和对现行奴隶制的推崇:万能的上帝最为神圣, 安排了人类的境况 (predestination) :有人富裕, 有人贫穷, 有人地位卑微, (limited atonement) 上帝是正统观念的维护者和实践者, 而这为黑人奴隶制提供了强有力的说辞。难怪在福克纳作品中, 会一次次看到黑人奴隶的身影。正统宗教的宣扬, 使蓄奴制合法化, 并深入人心。作为白人的统治者们完全忽略了黑人作为人的思维权, 话语权以及种种常人所应具有的权利。

黑人托比第一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是文章开篇, 说到艾米丽小姐去世了, “除了一个花匠兼厨师的老仆人之外, 有十年光景谁也没进去看看这幢房子了。” (福克纳, 1980) 在这里, 福克纳告诉读者的是这位老仆人的职业:花匠兼厨师, (非常详尽的职业介绍) 却没有提及他的姓名。难道镇上的人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吗?还是作者故意忽略?或者在镇上人们的心里, 压根就没有想过他会有名字?名字的忽视让人看到了黑人奴仆的无足轻重, 他是不被当做人看待的人。

在作品中读者会发现一道可笑的命令——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不得上街——而这道命令的下达者就是镇长沙里多斯上校。看看对他的称呼:镇长, 沙里多斯, 上校。读者一看就知道此人身份非同寻常。他的官方事务是镇长, 名字是沙里多斯, 从上校一词来看, 他曾经打过仗, 且战绩显赫, 位居上校。这么一长串名词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镇上人们不嫌这样的称呼麻烦吗?不, 这是身份尊贵的象征。像他这样拥有显赫战功且位居要职的人就该如此称呼。但看看黑人奴仆呢, 镇上居民就知道他是花匠兼厨师, 别的一无所知。足见名字显示了身份的尊贵和家世的显赫。而这也是南方社会普遍的歧视现象。再看看这道命令, 黑人妇女不系围裙不得上街。这哪里是命令, 这明明就是对黑人女性衣着的要求。试问对于南方家族的小姐们来说, 她们会被这样要求吗?为什么要求黑人妇女系围裙上街?黑人妇女就没有自由着装的权利?既然是上街, 为什么要系围裙?围裙象征着她仆人的身份, 让黑人妇女时刻记住自己是仆人的身份, 哪怕在街上, 已经远离了主人的视线, 远离了身份问题, 镇长的这道命令却让黑人女性时刻记着自己仆人的身份。在南方, 仆人永远只能是仆人, 贵族永远是贵族,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黑人托比第二次出现在读者的视线是代表团的访问。代表团因纳税问题想办法无数, 最终决定亲自访问艾米丽小姐。“那个上了年纪的黑人男仆把他们接待进阴暗的门厅……黑人领他们到客厅里……黑人打开了一扇百叶窗……” (福克纳, 1980) 代表团代表着官方, 可是官方对黑人托比的存在熟视无睹:没有问候, 没有称呼, 他们所做的就是跟着黑人, 始终没有说一句话。在这里, 读者可以看到白人当局对黑人话语权的剥夺。话语权, 简言之, 就是说话权, 即控制舆论是权力。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 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话语权是掌握在社会主导者的手里, 掌握在拥有经济权的人手里。他们控制着经济实体, 他们想说的, 一定和自己有关。 (百度) 作品中也提到这大门已经有八年或者十年没人出入过。在白人官员眼中, 黑人不是与他们地位相称的人, 他们不和他说话。代表团访问, 通篇看到的就是“黑人”, 他是被剥夺了名字, 被剥夺了话语权的黑人。在艾米丽小姐对这些代表下逐客令时, 读者终于知道了黑人的名字:“托比!”黑人应声而来。“把这些先生们请出去。”细心的读者会发现, 福克纳在写到“托比”二字时, 用的是感叹号。艾米丽小姐的一声“托比!”是带着绝对命令口吻的, 而托比的反应是“应声而来”。在《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花》中, 艾米丽小姐已经失去了她作为贵族的任何资本, 她已经是贫困没落的单身女子, 然而在黑人面前, 她依然高贵, 依然有对他呼之即来的权利。托比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被驱使, 才能做到“应声而来”。福克纳所深爱的南方就是这样一个讲究门第的社会, 在这里, 白人受到尊敬, 白人贵族才是他们眼中的人, 即使这些贵族已经失去了战前的荣耀和资本, 即使这些贵族做着与贵族身份不相称的事情, 他们依然是一路人, 他们是美国南方的中坚力量, 是美国南方的主人。而黑人处在社会最底层, 不被当做人来看待。在失去父亲, 遭恋人抛弃, 家贫如洗的艾米丽小姐那里, 托比依然是她可以呼唤的对象。托比作为黑人代表, 完全没有话语权, 完全没有自由意志的体现, 他的任务就是忠心地伺候一贫如洗的艾米丽小姐, 不计报酬, 不计得失。由青年到老年, 在艾米丽小姐家里伺候她那么多, 读者却没有听到过托比说一句话, 黑人奴隶完全沦为了会说话的哑巴。如果说镇上人们对托比的熟视无睹源于不了解, 那么作为主人, 艾米丽小姐的一切生计全靠这个黑人奴隶搭理, 她为何没能给她话语权?原来艾米丽小姐是该镇上最后的贵族, 而贵族生来高贵, 不要说黑人奴隶, 就连全镇的人都配不上她, 都被她父亲赶走了。

文中第三次出现黑人是在气味事件的时候。“她居处周围唯一的生命迹象就是那个黑人男子拎着一个篮子出出进进, 当年他还是个青年。”“好像只要是一个男子, 随便什么样的男子, 都可以把厨房收拾得井井有条似的。”妇女们都这样说。文中所指气味实则是艾米丽小姐毒死爱人荷默后死尸散发出来的味道。不知情的小镇居民却责怪黑人奴仆的不爱干净与无能。“好像只要是一个男子, 随便什么样的男子”这充分反映了对黑人的歧视。“随便什么样的男子”黑人男子不被当做正常男子, 因此才有“随便什么样的男子”这一说。但是他们也许忘记了, 黑人男子的一生都伺候着艾米丽一家人。艾米丽小姐家族作为镇上最后的贵族, 自然不会沾惹俗世尘埃的事情, 所有的家务劳作都是黑人男子。对黑人托比的歧视充分显示了镇上居民对黑人这一群体的歧视。黑人男子被归类为“随便什么样的男子”, 其语气之傲慢与不屑, 充分流露出来。

第四次提到黑人时, “那黑人的头发变白了, 背也驼了, 还照旧提着购货篮进进出出”。已经暮年的黑人依然忙碌着照顾艾米丽小姐的生活起居, 他没有白人老人休息的权利, 虽然背都驼了, 可还要继续劳动, 这在白人社会里是看不到的。艾米丽小姐已经多年停止授课, 多年不曾出大门一步, 一切都是黑人托比在打理, 可是读者却无从听到他们说话的声音, 是主仆有别, 还是黑人奴仆哑巴?是贵族的高傲气息让身影孤单的艾米丽宁可与死尸长相厮守, 也不愿开口和黑人有一句交流。这种旧式的贵族气息把艾米丽小姐推得更远, 更加的孤僻怪异。这种白人优于黑人的思想把艾米丽小姐置于孤寂的地步, 无法挽回。

黑人最后一次华丽登场是艾米丽小姐与世长辞了。“在一栋尘埃遍地、鬼影憧憧的屋子里, 伺候她的只有一个老态龙钟的黑人。我们甚至连她病了也不知道;也早已不想从黑人那里去打听什么消息。他跟谁也不说话, 恐怕对她也是如此, 他的嗓子似乎由于长久不用变得嘶哑了”。“黑人在门口迎接第一批妇女……黑人随即不见, 他穿过屋子, 走出后门, 从此就不见踪影了”。 (福克纳, 1980) 黑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尽职尽责地地将主人送走。当镇上所有人已不再关心艾米丽小姐的任何事情时, 黑人托比却尽心地伺候着病床上的她。这种忠心, 在白人中是很难见到的。尽管镇上有话语权的是白人, 尊敬艾米丽小姐, 但实际上, 他们更愿意看她的笑话。只有黑人始终如一, 不离不弃, 直至艾米丽生命的最后。他按照习俗迎来了镇上的妇女, 然后消失了。他的消失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也是自己一生作为奴隶的结束, 此生再也不会伺候别人了, 因为他也已经老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忠心的仆人, 最后镇上的人却说:“他跟谁都不说话, 恐怕对她也是如此, 他的嗓子似乎由于长久不用变得嘶哑了”。是谁不愿意说话了?是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旧南方清教思想的严重, 阻碍了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流, 尤其是白人与黑人之间。黑人被剥夺了说话的权利, 他的嗓子只是一种配件, 没有什么用处。白人的主动隔离却演变成了黑人的不愿说话。黑人话语权再次旁落。黑人永远也没有机会诉说自己的想法。

他就这样不见了, 再也没有了踪影。没有人追问他的去处, 也没有人关心他为何离开。他就这样离开了。一个时代完结了。可是强烈的种族思想没有完结。福克纳小说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呈现给大家无尽的思考空间。他假借镇上人们的叙事视角, 呈现给读者别样的南方。这样的南方你可以爱, 可以恨。爱恨之后, 你依然发现一个没有改变的南方:贵族思想严重, 宗教思想浓厚, 种族歧视普遍。这里有太多需要变革的地方。也难怪, 在福克纳笔下, 南方已经是一个腐朽的, 没落的地方, 太多的悲剧在这里发生。强烈的种族主义是一种顽疾, 在福克纳时代无法去除, 直至现在, 美国南方依然有浓厚的种族主义思想。

参考文献

[1]刘卓, 彭昌柳.艾米丽:矛盾的南方人----解读福克纳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J].东北大学学报, 2004, (3) .

[2]威廉·福克纳.《献给艾米丽的玫瑰》[M].杨瑞, 何林, 译.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0.

[3]http://baike.sogou.com/v289271.htm?from Title=%E7%A7%8D%E6%97%8F%E4%B8%BB%E4%B9%89.

美国种族歧视 篇7

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日签署的减支法案中,美国国会加入了网络间谍新审查流程,要求美国宇航局、商务部和司法部在未经联邦执法机构的许可下,不得采购来自中国的信息技术设备。

这项240页的减支法案规定,上述机构在考虑采购信息技术设备时,应与执法机构一起对“网络间谍和破坏”风险做出正式评估。评估内容必须包括“此类设备在一家或多家由中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或者由中国所资助的企业中生产、制造或组装时,所存在的任何风险”。同时,这一条款也规定了例外情况,如果该机构的负责人决定购买的有关技术“有利于美国国家利益”,那么便可以立即购买。

有市场人士担忧,美国政府动辄以“安全”问题打压华为和中兴等中国企业,可能会在美国市场造成对两家公司极为不利的局面,并使公司形象受损,最终影响其在美国市场的相关业务。但华为和中兴有高管对媒体表示,华为和中兴的设备严格按照美国运营商的要求生产,不存在美国政府所说的“安全”隐患,即便对其检查,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此外,联想工作人员透露,联想已经注意到了新法案的动向。同时,联想方面也强调,联想的所有产品均不存在任何“安全”问题。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沈丹阳表示,美国会法案中的内容发出了极其错误的信号。这种滥用“国家安全”措施,不公平对待中国企业、对中国企业进行“有罪推定”的歧视性做法,既严重违背公平贸易原则,也严重损害中美互信,阻碍两国在高技术产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有美国媒体认为,这项法案是美国在指责中国对美国公司发起黑客攻击之后,所采取的实际行动。但分析人士指出,这个条款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技术产品大多由各个部件组成,而这些部件往往由全球不同的企业生产,要清查每一个部分由哪家企业制造,是否与中国有关联非常困难。

上一篇:西方法治下一篇:电工电子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