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2024-10-19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精选12篇)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篇1

“12319”城建服务热线是2002年在国家建设部倡导下开通的一条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经营发展紧密相联, 涉及建设系统供水、供气、供热、市政、市容、城市交通、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物业管理、建筑市场、建筑质量、安全监督等事件的市民服务与投诉的百姓热线, 是政府服务市民的一种全新形式。它作为“政府与市民的连心桥”、“政企沟通的快车道”, 对保障居民生活、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作为民生档案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城市建设、管理领域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 显现出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 笔者对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1. 加强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工作是发挥热线服务职能的基本保证。

在受理工作中, 要求市民所反映的事情必须件件有记录, 如被受理人姓名、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 以及事件的起因、性质、类别、处理过程、办理状态以及市民的满意度等信息, 以便真实反映事件过程、有效解决受理问题。由于市民需求不尽相同, 一些问题能在短时间内解决, 但有一部分事件因情况复杂需要一段周期才能解决, 所以这类文件材料的整理和保管非常重要, 不能遗失和损坏。如果发生丢失或信息记录不完整, 市民反映的问题就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这样就有悖于服务热线的工作宗旨。

2. 加强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工作有助于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 对档案工作的认识不应仅仅停留在档案收集、整理的基础上, 而应扩展到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功能上。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的服务功能突出地表现为档案信息利用最大化, 显现出其强大的潜在功能。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是市民求助及投诉的真实记录, 对于政府政策的制定以及政府决策的科学、城市的经营、城建工作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参谋助手作用。

二、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据调查, 目前全国有700多个地市相继开通了“12319”城建服务热线, 其共同的宗旨就是实践以人为本, 关注民生, 改善环境, 服务发展,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大多城建服务热线经过探索和发展, 形成了网络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解决了大量百姓生活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深受市民的信赖。城建服务热线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发展, 上为政府分忧, 下为百姓解愁, 使其成为政府工作的广角镜, 百姓生活的晴雨表, 政民沟通的快车道。在运作方式上各地普遍采取一个平台集中受理市民投诉, 二级网络联动处理, 实行全年无假日、24小时不间断服务方式, 以市民原始投诉建立档案。在多年实践中, 各地结合热线工作的特殊性, 从市民投诉一直到事件的办结反馈建立了科学实用的档案管理制度, 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齐齐哈尔市“12319”城建服务热线成立之初, 不但面临工作人员新、工作内容新、服务受理档案管理形式新的实际情况, 而且服务受理涉及事件数量多、内容庞杂, 对于档案的收纳整理归集都提出了许多的挑战。如何条块清淅的归纳、整理各类受理事件, 并通过以“件”为单位的受理形式不断拓宽服务触角, 通过市民反映求助、投诉事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城市建设和领导决策提供详实的基础信息, 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课题。近10年来, 齐齐哈尔市“12319”城建服务热线始终注重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 做到了件件都有着落、事事有件可查, 已受理市民有关供水、供热、供气、物业、市政、园林、道桥、产权、房屋质量、建设工程安全等方面求助、咨询、投诉等17大类问题, 近14万件次。综合分析我市城建热线工作, 可以说档案管理工作是重之又重, 没有档案工作这块基石, 热线宗旨无从体现, 因此, 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尤为重要。

三、加强城建服务热线受理档案的有效措施

1. 建立归档制度, 强化收集工作。

要建立严格的归档制度和个人信息保密制度, 消除收集渠道单一现象。由于热线服务工作点多面广, 档案管理人员要对各类归档“件”科学归纳整理, 形成科学的归档程序, 严禁因档案丢失使市民求助事件不能及时解决而影响政府形象, 保证档案管理和使用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这就要求工作中要注重细节, 积极主动地了解市民反映事件的进展情况、掌握动态信息, 增强做好收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 将应收集的信息一项不漏地全部归集上来。

2. 加大资金投入, 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 我市热线受理档案管理工作受资金的制约全部要靠手工方式完成, 档案保管设备和场地也较为简陋, 管理水平和利用率较低。为此, 要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 配备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 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档案管理, 逐步实现热线受理档案管理规范化、现代化。

3. 树立服务大局意识,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往往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 档案意识淡薄, 对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也不太了解。因此, 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大局的工作意识, 把档案工作与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相联系, 一方面, 要结合本职工作特点, 通过自学、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与同行交流等渠道, 学习专业知识和相关技术, 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另一方面, 要学习和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 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档案的科学水平。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篇2

一、服务方向的政治定位

档案工作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履行其服务职能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1958年的全国第二次档案工作会议上提出过一个方针即“以多快好省地开展对档案资料的利用工作为纲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来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和生产建设服务为政治战线、经济战线和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为农业生产大跃进服务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这个方针是根据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精神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以及全国档案工作发展的具体情况而提出来的它为档案工作指明了服务方向。档案工作也正是把握住了这一正确的服务方向而开展档案利用工作的,对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及档案工作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相反在“四人帮”横行时期认为“利用为纲”是修正主义路线从而使档案工作失去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实践证明档案工作必须在党的领导下遵循“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在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上不致于失去前进的目标。

因此新时期档案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深入开展档案利用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大胆地进行档案工作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既要积极又要慎重要以邓小平同志指示的“三个有利于”为前提无条件地执行党关于档案开放、开发、公布与利用的方针、政策、法规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实现档案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统一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维护安定团结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使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定位。

二、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

档案工作的服务性突出地表现在档案利用工作这个环节上。提供档案的服务形式包括档案的检索及开发编研档案信息等。服务形式的精品定位就是使档案检索及传递的档案信息最有效、最具特色。

档案检索方式有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在目前传统的手工检索占有很大比重各档案部门在手工检索的途径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编制了多种形式的检索工具。但实践证明有一些检索工具是重复的或者是编制不科学、用起来不方便的。不仅利用者不常用就是档案人员也不愿用。在编制检索工具中出现了求“多”不求“精”的现象,出现了一个误区认为编制的检索工具越多档案工作服务质量越高。但事实正相反正因为编制了一些不科学、不易操作的检索工具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和限制了其它利用工作的开展反而降低了服务质量。

在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选题不典型盲目性大。一些档案部门为达标升级应付检查随便选几个题人人都来编研使编研产品层次低质量差实用性不大利用价值更小。有的选题虽好紧跟形势但因编研时间过长失去了时效性影响了作用的发挥。

针对这种情况面临社会的发展及现代技术的应用档案部门应转变观念在服务形式上树立“精品”意识。不要再编制不科学、利用率小的手工检索工具应编制一些必要的、方便利

用的手工检索工具并作为向机检过渡的基础工具检索形式要在计算机检索上多做文章不断研究探索计算机检索的有效途径。开发编制标准统一、利用者易操作、高质量、全方位的计算机检索途径逐步取代手工检索为利用网络技术提供档案信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在信息开发及编研工作上要根据利用规律及社会各项工作发展的趋势、目标提前作出预测有目的地进行选题突出重点使开发的信息及编研的成果具有特色积极利用现代化的开发编研手段加快开发编研的进度缩短开发编研的时间多出“精品”通过最快捷的检索途径把最优秀、最有价值的档案信息传递给利用者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服务人员的素质定位

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人是决定因素档案工作服务质量的好坏服务人员的素质是关键。在档案工作不断深入发展过程中人员素质内涵不断丰富。人员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时代意识。

1政治素质指档案人员的政治理论水平政治态度及职业道德等。这就要求档案人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讲政治”去做做到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和政治观点加强政治纪律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要在涉及档案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恪守档案工作纪律贯彻执行《档案法》严守党和国家的机密热爱档案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无名英雄更新观念开拓进取。

2业务素质是指档案人员履行职责的知识水平和技术实践能力。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不仅学习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比如文史知识、社会学、情报学、统计学、心理学、传播学及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特别是从事信息开发和编研工作的人员必须以“博才”或“通才”取胜。档案人员不但要有继承传统档案工作理论的观念还要有研究探索档案工作发展中出现新情况的意识利用先进技术解决新问题丰富和发展档案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3时代意识就是指档案人员应具备与时代步伐相一致的思想观念。

1 信息意识。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档案人员应增强对其信息性的认识程度提高辩别水平和处理能力增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意识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2 市场意识。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档案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档案人员应开发档案信息并主动与市场经济接轨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为其服务树立起强烈的市场意识。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竞争机制档案人员使档案信息进入市场首先要有质量意识、效益意识,要根据信息市场的需求优化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开发含“金”量高的档案信息并及时把能产生极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档案信息推向信息市场,使档案信息在市场环境的作用下找准位置发挥其作用。

3 现代化意识。市场经济的建立形成了一套激烈竞争的机制追求信息的快速传递,发挥时效是信息价值竞争的重要措施。实现这一目的的条件就是档案人员要有积极采用现代化手段开展档案服务工作的意识大胆地进行设备更新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比如

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影视制作技术等促进档案工作的发展跟上时代节拍。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篇3

【关键词】 档案 服务机制 改革与实践

服务机制是管理部门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动作方式和实现途径。档案服务机制是档案部门把档案资源与社会需求、档案工作与社会参与、档案事业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纽带和桥梁。服务机制灵活,服务主体与客体的配合就默契,服务效益就显著。

目前档案服务工作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如:服务观念落后,服务方式陈旧、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实效未能得到更好的体现,如何更好地提升服务水平,为整个社会体系的需要提供完善的服务,已成为档案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整个档案工作系统中,只有着力于服务手段、方式的改革创新,档案工作服务才会持续,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們企业档案工作要面对现实, 适应新形势, 大胆开拓, 努力实现企业档案工作的改革创新。

1. 以人为本,树立主动、超前服务机制。

传统的服务模式无非是来查阅调档,等客上门的被动式服务,由于档案被人们看成是神秘而不可测的东西,档案部门日渐封闭,严重阻碍了档案工作为企业生产、经营、和科技进步服务作用的发挥,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已走入市场,企业没有信息就不能生存,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效益,所以打破原有的服务模式势在必行,建立新的服务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档案信息的作用,做好超前服务,依托计算机信息优势为企业参与竞争、参与市场服务,围绕企业经济高效运行跟踪服务,把档案部门管理纳入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内容中去, 建立新型的档案资产服务模式, 为国有企业正常运行服务。档案工作者要从根本上转变档案服务固有的被动方式,树立起主动的服务意识,以服务对象为本,理顺服务关系,了解服务需求层次,开展针对性强的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所以立足与服务需求,以主动服务甚至是超前服务的意识来推动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有效的发挥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推动档案工作参与到整个社会的服务体系中。

2. 创新和完善服务手段机制

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平台为基础,大力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多渠道多途径的社会化服务,充分的依靠和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介来推广和宣传档案部门的服务功能,提高各层面对档案的认知度,一方面不仅可以增强需求者、利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挖掘出一些潜在的利用需求。充分地依靠和利用网络信息化服务,发挥其检索快捷、传播无局限、服务高效的优势,满足档案部门服务化和市场化的需求。充分的依靠和利用数据库,加大对档案部门信息成果的组织和精细加工的力度,开发有一定质量和深度的档案信息,提升信息服务能力。当然,还要不断地完善服务环境和服务手段,才能使档案真正作为一种公共信息资源为社会共享,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注重服务效果、利用效果的宣传,扩大档案对企业的影响,

3. 建立利用服务效果的反馈机制。

坚决摒弃档案服务中传统的的旧观念和旧方式,不仅要做好详细的利用登记,更应坚持做好对档案利用效果的跟踪调查工作并建立起服务反馈机制。根据利用者利用登记的信息、档案部门应定期拜访利用者,了解档案利用服务的的实效、利用者对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信息服务的规律分析,定期召开档案信息服务反馈工作座谈会,集中研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服务工作有待提高和深化的问题。只有通过这种利用服务的反馈与沟通,并形成规范长效的工作机制,才能更准确、更主动地征集到各种需求信息,做到档案信息服务心中有数,避免服务的盲目性,进一步深化档案部门提供服务的科学发展。另外注重档案服务效果、利用效果的宣传, 扩大档案对企业的影响, 增强人们利用档案的自觉性, 提高档案利用率, 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促使档案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

4. 建立便于人民群众利用的服务机制

作为以服务为立身之命的档案工作,必须认识到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服务的重要性,自觉而有效地为党和国家的这一工作大局服务。要制定或修订档案工作制度,建立服务民生的制度保障。要完善档案部门和各行各业、从机关到基层单位的纵横结构完善的服务体系,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要依法开放和公布档案,简化利用手续,采取亲民便民措施,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档案。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人民群众利用档案的需求,用各种形式向人民群众介绍档案资源,主动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利用档案服务。要建立完善服务民生的档案工作考核机构和激励机制,创新服务民生的方式方法,推动服务民生工作的不断发展。要密切关注和紧跟国家的社会建设步伐,做到党和国家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工作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也是档案利用建设的重大转变和重大突破。新的档案服务体系,应具有时代性、公开性、主动性、时效性、多样性、广泛性、便利性、服务性。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方便人民,应当成为建设新型档案服务机制的本质和灵魂。

总之,档案服务机制改革要以满足利用者服务需求为中心,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以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和共享为目标,档案涵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以满足社会不同层次人员的需求,真正实现档案作为公共信息资源的有序、有效地流通和传递。档案部门要围绕服务机制改革创新做文章,敢于突破那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和模式,善于用新思路、新途径、新办法解决档案工作中遇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通过卓有成效的服务机制改革,促进档案部门的社会服务意识和全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使档案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篇4

1. 院士档案的建立

1.1 采集存在困难

由于名人档案工作在我院起步较晚, 人们对名人档案的概念和作用认识比较肤浅, 从单位领导到科研人员对名人档案重视程度不够;院士家乡 (萍乡) 档案馆捷足先登, 已将老先生2005年之前的大部分重要资料征收进馆;因岁月久远、乔迁等故, 院士所藏个人之物已有少量遗失或销毁, 且部分重要实物由于工作需要暂且不能移交;有些分散在各类档案中 (如人事、科研、文书档案) 的原始材料, 本身就不属于院士本人, 而我院开展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时间不长, 历史档案不齐全, 以上多种因素造成采集渠道受阻, 档案材料收集不完整。

1.2 措施采取及时

通过宣传名人档案的建档意义, 首先取得单位领导的重视, 将建立院士档案作为专项工作布置;其次取得院士本人的密切配合, 安排他的得力助手参加建档工作;对院士本人及相关人员开展口述访谈, 形成直接及间接的口述资料, 以弥补归档资料的不全;同时拓宽征集思路, 争取多方支持, 联系院士传记的作者, 得到大量的附带文字说明的珍贵图片资料, 到省档案馆查找到相关文件的原件, 并与院士家乡 (萍乡) 档案馆签订合作协议, 做到资源的共建共享。

1.3 收集较为完整

现已收集到的院士档案既有纸质材料如专著、院士申报材料、公文、科研材料、手稿、采访报道、传记、年鉴等, 又有实物材料如各种证书 (毕业证、各类荣誉证、代表证、院士证、职称资格证、特贴证、工作证、聘书等) 以及荣誉奖杯、牌匾、锦旗等, 还有题词、音像资料 (照片、视频、音频) 以及电子文字材料 (发言稿、幻灯片、公文扫描件、评价材料) 等, 较为真实地再现了院士一生的学习工作、学术科研、社会活动等人生轨迹。

1.4 材料整理和补新

为保证院士的实体档案材料都能找到对应的位置, 也为以后的补充完善提供空间, 采用的是问题与载体相结合的分类方法, 为:生平传记类;重要手迹类;社会活动类;奖状、证章等实物类;声像类和其他类。通过拍照、扫描方式, 形成实体档案的电子版存储, 对存放在异地或暂且不能移交的实物以及被分散在其他门类档案中的材料原件进行数字化采集, 再利用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编目, 实现档案材料的完整归档。同时密切关注院士的动态, 实时更新补充重要材料。

2. 开发利用

2.1 深化史学研究

科技名人泛指在科技领域主要在科学研究中, 造诣深湛, 学术超拔, 成就卓越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科技界知名人物。颜龙安院士, 这位将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我国水稻杂交良种研制和繁育的杰出科学家, 育成的“珍汕97A”“二九矮4号A”“汕优2号”等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应用1.33亿公顷, 约占全国种植杂交水稻总面积的50%, 增产稻谷2000亿公斤。主持发现的世界首例“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和编著出版的《杂交水稻繁制学》等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主要完成人发明的“籼型水稻杂交水稻”成果获得1981年度国家发明特等奖。所有在科研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字、图片、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材料, 记录着他的学术专长、学术成果及国家水稻科技发展, 对研究我国杂交水稻育种进程、对院史研究和编史修志, 还原历史原貌具有参考和查证作用。

2.2 提供学术服务

颜先生于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院士申报材料就是他40多年科研生涯的业绩总结, 是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研究的珍贵史料。从申报材料中的科技报告、专著部分所展开的卷宗可以看到:在长期的杂交水稻研究中, 他为科技创新不懈奋斗, 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 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选育和推广了一批超高产组合良种;带领他的创新团队, 研究成功我国野败“三系”不育系选育, 使我国的杂交水稻研究一直保持世界领先水平。院士档案中的科技材料是我国农业科技的智力信息库, 是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智力资源, 它不仅为水稻育种技术研究、良种的研制和繁育提供宝贵的经验个借鉴参考作用, 而且对农科各专业的发展、品种的研制及总结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2.3 发挥教育功能

2008年3月22日, 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作出了《关于开展向颜龙安院士学习的决定》。建立院士档案, 既是保留其生平历史、专业成就、社会贡献的真实记载, 也是认识了解院士的过程。通过研究院士档案, 可以挖掘其中的宝贵财富, 院士踏实的人生轨迹、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全省科技界已经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作为档案工作者, 应最大效率的发挥档案的宣传教育功能, 通过阅览服务、展览服务、名人研究、资料编研等多种途径弘扬科学家坚定信念、艰苦奋斗, 自主创新、勇攀高峰, 团结协作、甘为人梯,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引导和教育年轻科技工作者,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献身科学,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使创新文化和科学精神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

2.4 打造档案文化精品

2014年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加大开发力度, 加强对档案信息的分析研究、综合加工、深度开发, 提供深层次、高质量档案信息产品。这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创新档案编研理念和手段, 才能深入挖掘院士档案的文化价值和信息价值, 从而更好地开发出档案文化精品。在强化自身信息创新素养的同时, 联合各方社会力量, 借助外力, 合力进行编研开发, 不断创新编研选题,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档案信息产品共享。目前的编研成果有:传记《人生要留下自己的脚印—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颜龙安》 (王小斌著) 、专题片《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颜龙安》 (农业部人事司制作) 等。下一步院档案室将联手萍乡档案馆举办网上展览, 以数字化的展示形式, 图文并茂、详实全面地展现颜龙安院士的生平历史、专业成就、社会贡献等, 为我省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助力添彩。

3. 发展前景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34年, 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农业科研单位。80年风云坎坷, 80年薪火相传, 几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执着钻研、无私奉献, 围绕江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需要, 选育出了一批又一批高产优质新品种, 为江西乃至南方地区农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十一五”以来, 全院初步形成了以颜龙安院士为代表、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学科带头人队伍和人才梯队。

为使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历史、尊重人才得到具体体现, 充分发挥档案在推动现代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传承弘扬创新文化与科学精神中的独特作用, 院档案室将在进一步完善院士档案建设的基础上, 加大建档力度, 稳步推进全院科技名人档案建设工作。

3.1 将二级、三级研究员以及部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专家纳入建档范围

包括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获得者、国 (省) 贴专家、省学科带头人, 获省突出贡献人才奖, “赣鄱英才555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入选者, 农业部行业科技专项首席专家,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等。

3.2 实行科技名人档案常规化管理

根据国家有关档案法规, 制发本单位的《农业科技名人档案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 对名人档案工作的意义、组织实施、建档范围以及名人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鉴定、保管和利用工作进行明确规定, 并配备专款、专人、专库, 为名人档案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保障。

3.3 探索建立科技名人访谈专题

为填补历史空白和弥补档案断层, 完善名人档案的建设内涵, 探索建立具有独特史料价值的口述档案。操作时须掌握必要的访谈技巧, 坚持学术成长经历和学术成果两条主线, 通过口述访谈, 引导科技名人对自己的求学历程、师生关系、学术成就、学术成长经历作全面回顾。

科技事业造就科技知名人物, 科技名人档案进而助推科技事业, 要使这种良性循环得以持久, 档案工作者必须勇敢地承担起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责任, 强化专业素质、提升专业水平, 拓展档案工作领域, 保证科技名人档案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 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助力营造崇尚自主创新的良好科技氛围, 为深入探索和总结科技事业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提供可资借鉴的原始素材。科技名人档案建设无疑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

摘要:颜龙安院士是我国籼型水稻杂交水稻研究的开拓者和主要发明者之一。本文通过建立院士档案的实践, 引发院士档案开发利用方面的思考, 进而对推进科技名人档案的建设提出了工作思路。

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的工作方案 篇5

根据2012年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卫生局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巩固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是全面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以社区重点人群和患疾人群的健康档案管理服务为重点。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按照“巩固基础、狠抓规范、力促提升、重用人才、精学业务、强推防治”的工作思路,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任务目标

全面推进基本公共卫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工作,在2011年工作基础上,通过查漏补缺纠错,进一步完善丰富已建健康档案信息内涵,对本辖区居民存在健康问题实施健康宣传教育和干预措施。着力实施预防和控制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暴露,有效减少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为实现“该管全管,能治予治”提供基础保证。

二、工作内容:

本年度结合入户随访服务、健康体检等形式,完成规范建档新增 数10132份以上。且以社区重点人群和患疾对象为健康档案管理服务重点,要求完成本辖区居民健康档案总建档率70%以上,即49000份以上。已建档总合格率90%以上,健康档案使用率≥30%以上。

三、实施步骤:

1.加强组织指导,强化培训督导。南诏社区(15个村(区)暂分为6个片区),在中心领导下,公共卫生科按全科服务团队和责任医务人员制度(3+x),组建6个团队负责6个片区的健康档案管理,老年人保健管理和慢性病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见附表1);实施项目服务前,要严格按《规范》内容要求进行岗位培训(见培训计划2);提升卫技人员的服务能力,以适应各自岗位工作要求;对服务过程实行督导,提高健康档案管理服务效能与质量。

2.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2011年度(截止2011年12月28日)完成纸质和电子健康档案38868份,总建档率55.5%.2012年度完成总建档数49000份,总建档率70%,实际增建10132份。主要由以下方式建档。

2.1、主要以入户随访慢性病为路径,全面掌握各自片区居民主要基本信息和健康问题。主动采取通俗易懂,易于接受的健康宣传教育和科学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控制主要健康危险因素的危害。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基本医疗服务相结合,这样既能给未建档居民的规范建档,又能解决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初步诊治等健康问题并完成慢性病及高危人群的筛查。这次的建档对象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和患疾人员。估计建档人数可达6000人以上。

2.2、利用预防接种门诊,为0-6岁儿童进行健康体检时,按2011年版《规范》,确定建档对象(包括儿童的父母等亲人)规范建档。2011年度完成儿童建档数2132名,本年度可以完成建档数4000份以上。

2.3、利用全科门诊、妇保门诊和新农合报销,社区老年人免费健康体检等窗口预约为未建档居民建档若干,必要时,组织团队开进边城社区集中入户规范建档。估计可以完成2000-4000份以上。

3、居民健康档案的质量管理

按《规范》建档和质检人员把好核查质量关是健康档案质量的保证,通过入户服务,全科门诊医疗等环节,对社区重点人群、患疾人群的已建档案进行一次复检复核,并给予查漏补缺纠错,不断丰富信息内涵。按顺序询问基本健康信息、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诊疗用药等医疗卫生服务信息,规范体检,正确评价等,使健康档案满足真实性、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可用性的基本要求。部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专人负责(见附表3),保证各类表单内数据的可信度和完整性,及健康档案的质量。通过质检人员检查督导,要使居民健康档案合格率达90%以上,才真正有利于健康档案信息分析及其信息价值利用。

4、实行居民健康档案的计算机动态管理

4.1、入户随访、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据台帐上的慢性病及其高危人群名单,事先查阅服务时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比较对照、记录分析、补充相关内容并电子录入。

4.2、已建档居民在全科诊室就诊时,凭居民健康卡(一卡通)号码,调取其健康档案,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并电子录入。

4.3、如遇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4.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各团队队长质检合格,再经专职质检人员抽查,符合质量要求(见附表4)后,统计员进行统计登记,与档案管理人员交接,统一汇总,及时录入、更新电子健康档案、分类归档保存。

四、归档保存健康档案的管理。

专管人员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以及档案保密制度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做好档案出入、变更、死亡等登记(表格附后)分类归档管理,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存放调取方便快捷,便于纸质和电子档案系统维护。

五.强化健康档案绩效考核

浅析档案工作创新与服务 篇6

【关键词】档案工作;创新;服务

0.前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的推动下,我国的档案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决策下,档案的创新与服务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档案工作中,都依照传统的工作模式进行,在工作上缺乏必要的创新与服务,这就导致我国的档案工作水平较为落后,在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原来的档案管理体制已严重制约了档案工作的正常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在档案工作上以创新和服务为切入点,从而加快档案建设的步伐,使档案事业得以持续性的发展下去。

1.创新在档案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档案工作发展速度的加快,创新思想被引入到档案工作当中,对推动档案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创新是一种思想武器,可以在其强有力的引导下推动社会的快速进步,创新这种思想武器对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的加深对新事物的认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对档案的需求性不断增加,需要根据档案实践工作要求,不断的进行创新,使我们不断的加深对客观世界认识层次上的深化,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体现,所以应该在不断进步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从而保证创新在工作中得以真实的体现。目前党和国家事业的进行,档案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下,需要档案工作以不断创新的精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本质得以体现。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来临,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来临,使创新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方面的创新发展,如科技、体制、知识等都需要以创造性的智力为依托,以高科技的发展为支柱,从而在知识和信息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这种社会的大背景下,传统的档案事业的格局和动作方式已不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需求,档案事业需要不断创新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从而推动档案工作的发展步伐。

2.提高档案评估标准

随着社会对档案需求的增加,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进行创新评估标准的系统工作,这也是促进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向规范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趋势发展的重在手段。所以各企事业单位需要领导和主要负责人对工作进行明确,并在档案工作中开展“创先争优”的活动,从而保证从领导到员工协调一致,使任务得到全面的落实,从而制定出严格的档案评估工作实施方案,从而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健康进行。目前的档案工作已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而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下,开始向公共服务型开始过渡,开始为国计民生进行有效的服务,从而使档案的服务方式在不断的创新,使档案的评估和管理工作得以不断的推进,从而提高档案的服务水平。

3.档案服务方式努力探索的方向

目前社会上的档案资源,已实现了跨平台之间的共享和利用,企事业单位之间已逐渐搭建起了共享的平台,实现目录数据上传、检索功能,从而使档案服务的“一站式”模式得以构建。传统的档案馆中只是提供简单的档案保管、查阅和简单的服务。但现在的档案馆的服务方式已开始向纵深入漫延,服务范畴涉及了历史、文化、经济、法律、社会的方方面面,各家档案馆纷纷以各具特色的服务项目来吸引顾客。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得以不断的发展,社会的公共服务都摒弃了传统的模型,开始在新形势下不断的转型和变革,从而使之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馆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更应不断的努力探索,从而使之服务方式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形势。另外,目前部分城市的档案管理部门已相继开通了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及时有效的把重要的档案信息和有价值的社会新闻向社会进行公布,从而吸引了大量的浏览量。以全新的模式向社会展示档案工作,使群众有效的参于到档案馆的建设工作当中,建立完善的公开监督管理体系,使档案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服务工作是一项复杂琐碎和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所以需要把服务工作落实到实处,不能光做表面文章,应该用实际行动使档案服务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群众。

4.档案创新与服务的有效措施

档案创新服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建立起信息灵敏、反应快捷、优质高效的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做到耳聪目明,满足档案利用者的各种需要。档案服务工作要具有高度的质量意识。不断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保证准确、快捷地提供档案。档案服务工作还要具有开放意识。从档案室封闭的小圈子中跳出来,面向市场,掌握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知识,用现代化信息工具为市场需求服务,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搞好超前服务。

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来开展档案服务工作,是改革开放的要求。要在履行职能上做到“三个转变”,即由收、藏、借用这种一般性服务,向挖掘、编辑、研究高层次服务转变;由疲于应付日常业务,向开动脑筋、搞好超前服务转变。由只注意搞好内部服务,向服务社会转变。基于这一指导思想,应注重强化四项职能。一是强化服务职能。档案工作人员增强服务意识,站在全方位服务的高度,对档案的来源、使用、保管进行调查研究,加强信息反馈工作,提高档案资源合理利用率,对用户要起到参谋和咨询作用。二是强化综合协调职能。综合协调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协调好各种关系,积极主动地为用户服务,做到不推、不挡,合理快捷地安排好用户对档案的作用,提高档案的利用率。三是强化档案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档案工作者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利用效果,档案工作者必须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本领。每个档案工作者都要成为多面手,而且业务技术要精,这样才能扩展服务面,提高服务质量。四是强化联络职能。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一经利用,将转化为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因此,档案工作者应走出办公室,进入社会,进入市场,加强联络,了解社会和市场需档情况,主动地为用户服务。变过去用户走进档案室借用,为主动服务上门,不断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创新服务机制。档案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既做到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篇7

一、档案服务创新的实践意义

创新即能够为促进社会文明与快速发展而突破常规, 创造出新颖独特、史无前例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思想产品和物质产品。档案服务同样具有创新发展的空间与环境, 且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

(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 档案部门应当注意以确立社会服务目标为着眼点、以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为出发点, 加强档案服务功能建设, 改善档案服务质量、扩大档案服务范围, 从而达到档案服务创新的目标, 力争建设一个以“以人为本”的新型档案服务体系。

(二) 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

档案信息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开放的程度、途径、方法等都将直接影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效果。因此, 必须始终不渝地倡导与开展档案服务创新, 积极顺应政府信息公开的需要, 使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政府信息公开以及各项社会建设事业需要, 实现档案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 实现档案资源共享的需要。

当前, 社会公众信息意识不断提高, 推动档案信息资源社会共享的深入发展。而功能强大、规范有效的档案服务系统是成就档案资源共享的技术前提, 为此, 要求档案收集积累、管理保护、开发利用等必须朝着社会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垄断、信息分歧、信息差距、信息不平衡等问题, 使档案服务创新达到保障档案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 实现档案馆社会职能的需要。

服务是档案馆的基本属性之一。传统的以“资源为核心”的信息服务都是以信息为基础, 忽略了利用者个人的需求, 极大地限制了档案功能的发挥。只有不断改进档案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提高档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才能赢得社会的普遍认可, 更好地实现档案馆的社会职能。

(五)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要。

档案工作的发展必须实现与时俱进, 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面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传统的档案服务方式已受到强烈冲击。因此, 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对传统的档案服务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主动面向社会、面向网络信息、面向利用者、面向需求, 在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组织、服务等方面创造更加开放便利的服务体系, 积极主动地进行服务创新。

二、档案服务创新的侧重点

档案服务的创新需要运用一系列手段和方法, 面对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日益增加, 传统封闭的档案信息服务受到强烈的冲击, 要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和内容方法, 积极主动面向社会需求, 建立更加便捷开放的服务体系, 主动开展档案服务创新活动。

(一) 档案服务理论创新。

档案服务创新的首要表现在于理论创新, 以满足指导档案实践的创新要求。理论是行动的指南,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就应该拥有先进的服务理念。一方面, 要想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就必须由以往档案工作注重封闭管理为主转变为注重档案资源开发、开放和利用为主。档案工作者只有改变这种理念, 更加注重档案服务,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另一方面, 为了满足档案信息的社会需求, 档案馆应树立档案服务工作“以人为本”的思想, 将使用者的需求作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积极主动地为使用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 档案服务观念创新。

观念是一种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确保档案事业不断发展需要拥有领先性、预见性、支配性的观念。要实现由封闭、半封闭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型向现代化的管理型转变, 就必须从树立新型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入手, 从思想观念上重视档案服务创新, 扩展档案服务工作深广度, 增加服务形式的多样性, 向社会大众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支撑。同时, 秉承“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为民服务、用户至上”的思想观念, 强化服务意识, 满足社会需求。

(三) 档案服务内容创新。

档案服务内容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扩大, 从编史修志到历史研究, 从证明年龄身份到处理经济合同, 不仅作用越来越强大,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服务内容创新必须将数字化、多样化相结合, 努力达到可伸缩、可扩展、可移植。整合各类档案资源, 使资源管理、存取、利用更加便利, 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信息产品, 达到服务内容丰富、脉络清晰、类型全面、形式多样、来源广泛, 从而使档案服务创新更加具有超前性, 档案服务能力得到有飞跃式的提升。

(四) 档案服务机制创新。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不可避免地导致档案管理的变革。要重视用人机制、服务机制、创新机制的选择, 建立完善的档案服务机制, 强调“服务是跟着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和信息行为走的”、强调信息服务必须服务“移动目标”、必须支持开放获取。实现合法使用者只要登录互联网上相关数字档案馆网站, 就可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利用数字化信息资源。

(五) 档案服务手段创新。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篇8

一、创新服务环境, 努力塑造档案馆良好的公众形象

打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是优化公共服务质量最接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随着百姓法律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 档案馆在服务环境上进行优化, 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还可以淡化档案馆的神秘色彩, 使利用者在查档时轻松自在、心情舒畅。为此, 哈尔滨市档案馆下功夫在服务环境建设上提档升级。首先, 树立服务理念。把“公众是否需求, 群众是否满意, 百姓是否认同”作为档案服务社会大众的标准。接待大厅确立了“服务零差错, 服务零投诉”的工作要求;创建了共产党员先锋岗和志愿者咨询服务台;制定了《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实行了档案服务限时办结制、首问负责制、即时评议制;与百姓需求密切相关的窗口处 (室) 分别做出服务承诺, 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其次, 创造服务环境。为了方便百姓查档, 查档利用大厅由侧楼迁至主楼正面, 装饰了门厅, 悬挂“哈尔滨市档案查询服务中心”牌匾, 使利用者一进大院, 就能看到明显的查档利用场所标识;进一步完善了数字档案馆自主检索功能, 研究开发了身份证识别系统, 变查档者手工填单为网上登记, 降低了成本, 简化了流程, 提高了工作效率, 受到了百姓称赞;着力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系统, 及时将收到的政府公开信息进行分类、著录、扫描和全文挂接, 使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在互联网上看到政府公开信息;发放便民服务卡, 增设政府公报栏和法律咨询角等。由于在服务上注重细节, 在细节中塑造形象, 哈尔滨市档案馆仅今年上半年就接待利用者万余人次, 为百姓申请低保、社会救助、房屋拆迁补偿以及知青档案利用、治安维稳等方面开辟“查档绿色通道”, 用真心、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各界的认可和好评。

二、创新收集方式, 着力丰富档案馆公共服务资源

在一定意义上讲, 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强弱取决于馆藏档案的种类和数量。丰富多样、结构合理的馆藏资源是确保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由于历史的原因, 一些档案馆存在着馆藏结构单一、含金量低的现象, 馆库内多为反映公务性活动的文书档案, 缺少同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档案、私人档案和特色档案。近几年来, 随着社会法制化、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档案的利用需求也在不断增长。档案馆逐渐从主要为党政机关、学术研究、编史修志服务转为向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查阅档案的内容也从以文书档案为主转变为同民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专门档案为主, 如婚姻、工龄、学历、公证、土地征用、拆迁等档案。因此, 档案馆及时调整馆藏建设思路, 进一步充实馆藏资源, 优化馆藏结构已成为当务之急和当前之需。哈尔滨市档案馆广开门路, 积极创新档案接收和征集方式, 变被动收集为主动收集, 变本地收集为跨地域、跨国收集, 变单一靠职能部门行政手段收集为局馆全员收集、网上征集、借助社会力量开展民间收集等, 取得了突破性成效。比如, 利用档案学会优势, 广泛吸纳社会名人和民间收藏家入会, 鼓励其主动向档案馆捐赠珍贵资料;利用干部境外探亲之机开展征集工作, 通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收集, 已进馆20世纪初的文献、明信片、桥梁、教堂图纸及伪满洲国地图等, 特别是从国外征集的重要历史影像资料填补了馆藏空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档案局9号令, 重新修订和完善了档案馆收集范围, 并制定了具体的接收、征集工作细则和工作方案, 增加了涉及民生的专业档案和人物档案等种类, 并确定了民生档案优先数字化原则, 已建立婚姻、优抚、知青、公证、现行文件等档案数据库, 使馆藏民生档案比重由不足10%增加至30%左右。丰富的档案资源和优质的馆藏结构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创新利用手段, 不断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

档案的价值是在提供利用中实现的。不断创新利用手段, 积极主动地从利用者需求角度出发开展多元化的服务, 是提高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的最好体现。

第一, 强化“窗口”服务建设。在查档服务窗口建设方面, 档案查询服务中心和市政府档案管理中心对照全市档案系统开展的“档案服务新战略新跨越、服务创建文化名城、服务民生星级竞赛”活动要求, 找差距、补不足, 着力提升为百姓、为社会服务的水平, 在全系统档案服务能力的提升上争做表率。在网上服务窗口建设方面, 主要是依托档案信息网站开展档案服务。一是增设了“档案博览”和“网上展厅”等特色栏目, 开辟了“珍档展示”、“民生档案简介”、“档案见证历史”等板块, 举办了“珍贵档案图片展”、“民间艺术作品图片展”、“哈尔滨发展战略图片展”和“纪念哈尔滨解放60周年专题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览。网上展厅这一形式, 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振兴哈尔滨优秀创意奖”提名奖。二是利用网站平台, 积极开展与公众的互动, 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设置民意征集、网上调查、投诉服务、在线咨询等栏目, 增设全市重要档案查阅指南, 整合查询服务信息, 将市、区县 (市) 档案馆、有关市直机关的十大门类民生档案内容、服务项目、查档手续、联系方式进行发布, 主动为社会公众查询和利用档案信息提供服务。对于网上查档咨询者, 无论所提问题是否与档案业务有关都会在第一时间给予回复, 达到利用者满意。

第二, 多渠道开发、宣传档案价值。根据形势发展需要, 通过挖掘馆藏资源向社会推出编研精品、借助新闻媒体优势宣传档案价值、开展馆际联合研讨和办展等方式, 有效提升档案馆公共服务能力。已出版和即将出版《哈尔滨解放》、《哈尔滨市志·档案志》、《档案法规文件选编》、《中国哈尔滨城市通鉴》、《哈尔滨市档案馆历史档案图鉴》等, 力求打造一批有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编研精品;积极探索跨省、跨地域馆际交流, 成功举办档案文化价值研讨会, 通过创建品牌, 展示了档案文化的魅力和特殊作用。与省、市新闻媒体联合举办“档案政策咨询, 现行文件查询”联动为民服务日活动, 开辟“读档案、看发展”、“红色记忆”栏目, 进一步拉近档案与百姓的距离;与电视台先后联合录制了档案法制宣传片《人事档案追寻录》、记录片《黎明前的哈尔滨》和文献记录片《记忆》, 为中央电视台拍摄《满洲里1945》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局馆领导积极做客市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和参加市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就“档案服务新战略, 服务民生”、“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服务创建文化名城”、“加强档案法制建设, 积极推进民生档案工程”等话题与网友交流, 向社会发布档案信息, 开创了档案走近百姓生活的新方式, 《中国档案报》、《生活报》等媒体对此都做了报道。采取“走出去”的方式, 组织档案馆服务小分队深入到社区、农村, 开展“档案政策进社区”、“档案编研成果进社区”等活动, 现场发放《市档案馆服务百姓问答》、《馆藏档案资料简介》等材料, 免费赠送编研成果到群众手中。《人民日报》曾以《哈尔滨:民生档案促和谐》为题专门介绍了哈尔滨市档案馆服务民生的经验、做法。

第三, 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品牌。以全新的理念和构想, 重新改建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哈尔滨档案记忆”展厅, 通过电子魔盘、实物、照片、模型、绘画、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 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为一体, 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和教育效果, 其中, “电子魔盘”是创新亮点, 通过哈尔滨历史影像资料和区划变化的立体互动, 生动地展现了哈尔滨的城市发展脉络, 视觉效果新奇。另外, 首次展出的珍贵的实物档案、雕塑作品、舰船模型以及老票证、老物件等, 也从另一侧面展现了哈尔滨档案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 使展厅成为展示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平台、传播档案历史文化的有效阵地、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生动课堂。

论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 篇9

关键词:档案管理,服务,职能

一、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方向

我们从事的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探索和奉献一生的神圣事业, 实践证明, 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是正确的, 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因此, 我们无论何时都要时刻把握社会主义这一正确方向, 坚持以社会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原则确保党和国家秘密的安全, 向着既定目标不断前进。档案工作的服务职能要有坚定鲜明的社会主义方向。档案工作作为一项服务性很强的工作, 工作人员必须服务意识增强, 服务方向明确, 服务态度端正, 服务质量提高。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机关单位包括档案工作者的宗旨, 是思想行为准则, 服务质量的好坏是衡量档案工作者职业道德标准的重要尺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充分发挥新形势下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作用, 是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社会主义大方向是决定一切工作成败的最终要素, 如果从事的工作偏离了这一基本原则, 那么长远来看, 这项工作必定会失败, 从事这项工作也是白费心机, 得不偿失。方向决定一切工作的成败,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与科技的更新换代日渐频繁, 一旦方向把握不正确, 必定要南辕北辙, 事倍功半, 让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重大损失。中国历史上曾有段时期, 背离了这一既定政策, 使档案工作失去了正确的服务方向。实践证明, 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方向一定要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方向,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努力实现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有力推动, 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大幅提升。当前中国经济迅猛腾飞, 经济增长速度持续稳定, 这一切说明我们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兴旺发达的, 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 是经得住时代和历史的检验的, 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伟大的事业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 认清方向, 服从大局, 坚决抵制外来不良思想的诱惑和侵蚀, 维护当今安全、稳定、团结、和谐的政治环境, 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前提保证。

二、丰富档案服务形式

1. 变“等进来”为“走出去”。

许多档案部门在处理工作时还是沿用了原先的模式与做法, 也就是收集整理好档案后, 坐等需要者上门查阅, 是很被动、很消极的一个做法, 在现代协调查运转的社会发展面前是落后于时代需求的。正确的做法是变“等”为“走”, 化被动为主动, 积极走出档案室, 走进大社会, 提供积极主动的帮助与服务, 让过去的大量档案资料“活”起来, “动”起来, 为部门需求、为社会发展服务。

2. 提高利用效率。

档案能否被社会充分利用, 化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动力, 是档案服务成败的关键。档案只所以成为档案, 没有被丢进垃圾处理箱, 就是它的参考价值、使用价值还没有完全发挥。而目前大多数档案管理部门的档案利用效率不高, 主要体现在检索工具落后、检索设施陈旧、检索意识淡漠等方面, 难以高效地提供优质的档案服务内容, 无法发挥档案的应用功能。相关部门应当迅速转变观念, 提高意识, 努力学习, 开拓进取, 进一步提升档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三、提升服务人员的素质

各项工作, 无论性质有多么复杂, 无论技术有多么烦琐, 归根到底都由人来完成, 所以在社会进程中, 人是起决定作用的要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探索和奉献一生的神圣事业, 实践证明, 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是正确的, 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而科技归根到底又掌握在人的手里。提升档案工作的服务水平, 必须首先提高档案服务人员的素质水平, 涉及人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质。

1. 思想素质。

包括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我党领导下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 对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看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是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探索和奉献一生的神圣事业, 实践证明, 我们从事的这项工作是正确的, 是有旺盛生命力的, 从而树立对社会主义事业必定壮大繁荣的的希望和信心。认真把握四项基本原则,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 拥护社会主义, 提高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 恪守档案工作纪律, 加强政治纪律建设。要贯彻执行《档案法》, 遵守中省市各级档案机关关于档案管理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照章办事, 努力做好党和人民交付的档案任务。

2. 专业素质。

是指工作人员正常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所具备的关于档案保存、使用、销毁等档案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与相关技能。合格的档案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完成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 懂得搞好档案工作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能够进行科学合理的档案工作计划, 按步骤、按程序地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对档案进行合理的开发与有效管理, 确保档案利用价值的实现。还能结合工作需要与社会发展, 积极利用信息网络新技术, 把计算机网络系统引入档案管理, 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快捷。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除了掌握本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外, 还必须紧跟时代发展, 不断学习, 终身学习, 完成自身知识系统的更新换代, 迅速掌握电脑新技术, 适时推动工作开展。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还需具备以下几种意识:

(1) 时代意识。是指档案人员应与时俱进, 紧握时代脉搏, 与社会、时代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始终站在世界发展与走向的最前沿, 时刻关注社会发展与风云变幻, 确保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永不落伍。人们常说21世纪是信息世纪, 现代社会已无可争辨地进入信息时代。当今社会瞬息万变, 信息和关注和争夺是决定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 档案人员必须始终站在世界发展与走向的最前沿, 时刻关注社会发展与风云变幻, 确保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永不落伍。具有敏锐的信息感应度, 能够及时捕捉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细微迅息, 并迅速作出反应, 才能准确、有效地应对突发问题, 满足社会各方面对档案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

(2) 竞争意识。时刻关注社会发展与风云变幻, 确保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永不落伍。根据社会服务的目标任务, 更新服务理念, 优化服务措施, 提高服务质量。找准档案信息的社会价值, 有的放矢, 努力推动档案管理的服务化平水。信息瞬息万变, 档案人员必须具有敏锐的信息感应度, 能够及时捕捉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细微迅息, 并迅速作出反应。才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必备条件, 档案管理工作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 必须具有超前意识, 始终站在理论前沿、社会发展前沿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学习现代化设备的实践技术,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优胜劣汰是基本的规则, 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激烈竞争的机制, 面对社会的大发展、大跨越, 档案部门要始终站在世界发展与走向的最前沿, 时刻关注社会发展与风云变幻, 确保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永不落伍。不能固步自封, 自我麻醉, 必须振奋精神, 开拓进取, 拿出百倍的信心和勇气, 努力攻艰克难, 坚持学习创新, 以熟练的技能和精心的管理在经济大潮里争取一席之地。

也谈档案工作创新服务 篇10

关键词:档案,服务,创新

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永远是促进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主题。要深入研究档案工作的创新理论, 用科学的理论指导档案工作实践, 用创新的工作方法解决档案管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用创新的服务形式促进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 才能全面推进档案事业不断健康的发展。

一、建立健全激励创新机制

人类不断创新思维的实践活动, 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档案事业的发展要跟上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 档案工作就要不断地有所创新, 就要有促使创新的动力。要有人对创新成果进行评定、奖励, 要有一定权威的机构对创新的成果进行认可, 因此, 档案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激励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措施, 要健全激励档案工作服务创新的机制。

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成果的比对标准应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有相应的机构、人员来组织开展档案工作服务创新成果认定的活动, 要有相应的机构对档案工作创新服务取得显著成绩的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给予一定的精神的和物质的激励, 使档案工作创新服务的成果, 如雨后春笋一样层出不穷地涌现出来, 促进档案事业繁荣发展。

二、打造一支锐意进取、努力创新的骨干队伍

要使档案工作不断有所创新, 关键在于各级档案部门如何组织广大档案工作者积极开展档案工作服务创新活动。这就要求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要懂得如何重视档案工作创新, 怎样支持、鼓励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的档案工作者, 培养一支无私奉献、敬业爱岗、大胆创新的骨干队伍。采取一切可行的激励机制, 鼓励和保护在创新的过程中那些不怕难、不怕苦、不怕累、锐意改革、努力创新的档案工作者。

第一, 要解决广大档案干部特别是各级档案部门领导的思想认识问题。只有各级档案部门领导的思想解放了, 创新的意识增强了, 服务的水平提高了, 才能积极探索档案事业发展的新路子, 才能身体力行, 努力带头实践。领导干部要懂得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广大档案工作者大胆创新服务, 用实际行动带领广大档案工作者勇于开创档案工作创新服务的新局面, 使档案工作创新服务活动不断铸造辉煌。

第二, 要努力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的组织部门和档案部门的领导, 要把加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工作, 摆在重视和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首要位子, 当好伯乐, 善于发现热爱档案工作, 有改革创新工作热情的档案干部人才, 充实到档案干部队伍中来。任何工作都是要靠人去做的, 有专业才华的人才能把工作做好, 档案工作也是一样。在抓档案干部人才培养时, 这支骨干力量就应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加以必要的关注。要有完善的激励机制, 从工作上、生活上和政治成长等各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 要釆取有效措施, 特别注意保护档案工作者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新生事物有它的形成发展过程, 档案工作服务创新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 难以避免地会遭受到一些挫折或失败。档案工作者在创新实践活动中遭受挫折或失败时, 最需要的是领导的关心、鼓励和支持, 需要领导做坚强的后盾。所以, 相关的组织人事部门和各级领导, 要为档案工作改革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 创造良好的有利环境。

三、要与时俱进, 从实际出发, 使档案工作创新服务在以下几方面有明显突破

1) 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要有明显突破。大家都知道档案资源是指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 开展的保障和其对社会的各种作用及其影响的各种因素。一方面, 政策和法规资源、人、财、物等资源, 是保障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的资源;另一方面, 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后, 产生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 是档案信息资源发生作用的效应。这两方面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也是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在加强保障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的资源的建设方面,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充分运用好现行的档案法律和政策, 通过宣传、汇报等形式, 提高领导的认识, 增强社会的档案意识, 不断解决困扰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的人、财、物等保障问题。同时, 要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合加工, 主动为社会提供利用, 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这样做, 从近处说, 有利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治档, 有利于保障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有利于加强档案馆硬件设施的改善。同时, 有利于促进档案形成单位重视收集、整理、安全保管档案, 便于近期的查找利用。从远处说, 有利于今后档案馆接收时, 确保应归档的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这就要求各级档案部门依法监督指导的思路要清晰, 依法监督指导的方法改革要创新, 接收进馆的范围要进一步明确。因为, 要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有所创新, 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把现有馆藏档案管好, 而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把应进馆的档案接收进馆,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 优化整合蕴藏在馆藏档案中鲜为人知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通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把有利用价值的档案信息, 利用各种信息化的传递工具, 迅速传递到社会的各个有需求的地方, 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2) 在档案服务工作形式上不断创新。要想跟上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前进步伐, 档案部门也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要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就要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比如, 最近中央刚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三农”工作的战略目标, 在如何做好服务农业生产, 服务新农村建设方面, 档案部门在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和提供服务等, 有大量工作可做。把档案服务工作做好, 不能停留在嘴上说说。要在为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方面拿出真功夫, 做出真成绩。中央要加快城镇化建设, 地方政府在行动, 社会各界都在高度关注。城镇化建设牵涉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是未来国家建设中的一项惠及千秋万代民生的巨大的系统工程。

档案部门要发扬无私奉献的传统精神, 也要与时俱进, 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 把视野放开, 把服务的触角从机关单位延伸到服务“三农”、服务城镇化建设等第一线。同时, 要与有关活动的承办单位、主办部门联系, 主动派人全过程指导、跟踪, 协助做好活动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通过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优质创新的服务, 要让各级领导看到档案部门有所作为, 看到档案和档案工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使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更加了解档案和档案工作, 更加关心和重视档案工作。

3) 在服务经济建设大局方面要有所创新。各级政府都把加快重大经济项目建设, 作为引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各级档案部门就应该把抓好重大经济项目建设建档工作, 作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大局的重要契机, 把做好重点项目档案工作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工作来抓。一是要变被动为主动, 要主动深入到重大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 积极地宣传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热情地传授档案工作的专业技术, 通过密切联系建立信任。争取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 把档案服务工作做到位。二是要加强管理。各项目的业主单位和项目建设单位, 要指定一位项目负责人分管重点项目档案工作, 各级档案部门要确定专人负责, 制定并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把重点项目档案工作列入单位的工作重点, 列入业务科室每个人的岗位目标责任制, 将每个项目分解到个人。在季度、半年和年终的工作汇报、研究中都对重点工程项目的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汇报和研究。三是在项目建设的前期, 要主动联系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 通过档案部门的宣传和主管部门的协调, 落实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有具体负责的档案人员, 使监督指导工作有特定对象, 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技术培训, 帮助他们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中, 档案的监督指导不能放松。在项目建设竣工验收交付的后期, 要监督指导档案人员规范化地立卷归档, 便于今后利用。重点工程项目档案工作的创新, 应从收集整理的手段和方法上体现, 要在依法收集、科学整理、现代化管理等环节, 都要有很大的突破。

笔者认为, 档案工作创新服务的空间是无限的。档案工作除了要在上述方面不断创新外, 还有社区建档服务、档案管理现代化、数字化建设等创新方面。要坚持不懈, 就必然能结出让人们看得见档案工作服务有所创新的成果。

参考文献

怎样做好档案利用服务工作 篇11

1.1增强服务意识,加强档案管理的服务功能。档案工作者应该自觉地树立服务意识,明确服务方向。不能把利用工作简单地看作是守摊、调卷,谁来要什么,就依据制度给找什么,而根本不去思考和研究服务方向和重点。档案工作者要做到使自身的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首先就必须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充分认识服务的重要性,研究利用工作的重點和难点。其次,创新工作思路,加强理论学习,突破旧思想、旧习惯,把档案利用的重点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事业中,放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方面,这样才可以全面地为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服务。

1.2妥善处理利用与保密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档案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提供利用,在什么情况下保密,对哪个层次的人提供利用,应在遵守相关档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用是否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作为衡量标准。其次,要对档案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审查,注意其保密期限,保密范围和密级,减少烦琐的批准手续。现在许多档案管理部门保存的档案中,历时年久的为数不少。档案密级和范围对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档案资料保密范围不宜过宽,密级不宜过高,利用制度也不宜过严。应该做到既坚持必要的保密制度,又要排除档案利用的障碍。

2端正态度,充满热情,了解社会所需,积极主动地为利用者提供服务

2.1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工作热情。长期以来,档案利用工作只能根据利用者的需要进行,档案管理人员有一定的被动性,其实档案管理的真正价值决定了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强烈的服务意识,档案管理工作比较枯燥,工作环境寂寞,每个管理人员应该真正热爱这份工作,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端正工作态度,以满腔热情做好这份工作,时刻把服务放在第一位。

2.2了解“家底”,开展针对性的服务。管理人员,特别是年轻的档案管理人员,从走进档案馆的那天起,就要尽快熟悉自己的“家底”,了解社会需要,掌握利用规律,从而能够做好档案利用工作。

档案馆往往集中保存了机关内各个机构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的复杂成份和细致内容,就利用者而言,不可能做到详尽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档案部门在利用工作上是否积极主动,对于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因此,档案馆要通过创新工作思路,采用多种方式,提供档案的利用。

3在传统的利用方式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模式,多种形式开展档案利用,以体现档案馆的真正价值

传统提供档案利用的方式,一般有借阅型、咨询型、证明型。但是,这三种方式基本属于被动地提供利用。要让档案真正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可以尝试新的服务方式。

3.1宣传型。就宣传方式而言,可细分为:一是举办展览。档案馆配合党和国家以及社会上一些重大的政治活动、纪念活动,可以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供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员参观,以方便广大利用者。展品宜用复制品,若必须展出原件时,最好是陈列在玻璃柜内或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展览的时间不宜过长,以防档案被损坏。展览还应坚持保密原则,凡涉及保密范围或不能公开的档案史料不能展出。二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报道要精心策划,通盘考虑,明确报道的目的。以满足社会发展及编史修志的需要。三是可以编辑出版相关的参考资料,介绍馆藏,以利于社会各界的利用,特别是学术界的研究。

3.2编研型。编研工作是一项独立的业务工作,一个档案馆编研水平的高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档案馆工作人员水平的高低。工作中提供原件,容易对其造成损坏,而用编写的参考资料和汇编的档案史料提供利用,就可以消除一些弊端。

编研工作毕竟不是原档案材料的展现,这就要求编研人员,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编研前认真研读史料,掌握确凿的史实,查明历史事实,正确反映历史,不溢美,不隐恶。凡涉及国家控制使用的档案,原则上不得选用。另外。编研中还要注意内容的充实和完整,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终结的全过程要写明,以便为利用者提供较为完整的系统材料。最后,还要注意体例,分清章节,有条有理,合乎逻辑,结构严谨,自成体系。

3.3网络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把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档案,以便机关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可以咨询、查阅所需的档案材料。但同时也要注意保密,真正做到既能从网络上提供利用,又不顾此失彼,给党和国家造成损失。

档案工作者服务实践 篇12

1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分析

首先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在于, 时代的发展, 使科学技术更加的先进和完善, 尤其是计算机和互联网, 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方便的条件。今天, 各行各业都在试图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应用在自己的生产工作中, 以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从已有的实践经验上长远的考虑, 运用信息技术, 以促进生产工作真的能的影响工作的效率。因此, 构建目标管理信息文件也是提高档案管理方面的效率和质量的一种方式和方法, 更重要的是, 其优点在于, 计算机和互联网, 数据分析和快速传输和利用效率的提高对档案价值的最大化, 影响的文件, 使档案管理工作, 以便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对于纸质的档案进行电子技术化的存档的意义非常的重大。整合管理的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 能够共同发挥力量, 文件的纸质档案和电子资源的整合, 以提高信息服务, 资源丰富信息, 提供档案信息检索和提供集成服务的用户, 使档案管理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满足各种需要的档案信息资源优势, 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并存的基于嵌入式文件电子纸, 提出了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综合管理。

然后,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意义是档案管理工作与传统的纸张作为信息存储介质, 它可以提供文件信息的收集整理, 一个巨大的工作量, 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越来越多的信息档案, 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越来更大的问题, 使人事档案管理面临巨大的工作量, 特别是需要访问特定的文件内容使用时, 工作人员通常需要努力寻找准确的信息, 也不在档案信息分析人员是必要的读取信息付出了很多, 很多的工作效率, 还利用档案总是很难提高, 最大化不能发挥档案的价值和功能。信息技术促进档案管理, 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信息的收集, 整理, 不占用物理空间用于存储文件的文件夹受影响很小的物理因素, 另一方面也能够迅速找到文件信息、分析、传输、效率提高的同时, 该平台下信息技术、信息存储介质的文件不受纸的性能, 能够存储文本, 图像, 视频, 音频, 和其他形式的信息更复杂、更专业, 从而提高立体信息记录在很大程度上, 提高信息质量档案。

2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措施

2.1 物质基础信息建设一定要扎实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要满足对于基础设施的基本要求, 这是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物质基础。第一, 要加大物质投入力度, 完备采购与档案信息化管理相关的自动化办公用品与设备, 加大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力度, 从而尽快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物质基础, 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提供良好支持;第二, 要不断完善档案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 在初期购买时就要与设计公司的人员进行充分沟通, 要使所购买的软件即具有成熟的档案管理功能, 同时适合于自身机构的需要, 而在后期的完善过程中, 则要进行自主开发与改造, 以更适应于本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2.2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机制一定要更加完美

从传统以纸为媒介的档案管理模式, 到信息化技术下的档案管理模式, 需要经历非常大的转变, 也就是说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在信息化技术下的档案管理工作中, 是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因此, 在进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 还必须要进行新的工作机制建设, 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机制。比如, 要根据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 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信息收集、归档以及管理、使用给出明确的规章制度与流程注意事项, 还要加大对档案信息的安全管理, 建立档案管理信息化安全保护条例, 采用严格的等级划分制度, 根据等级高低, 给与不同的浏览权限, 并且要定时做好档案数据的备份与系统升级, 提高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性, 防止档案数据被盗取、破坏。

2.3 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应该提高

在信息化的技术条件下,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除了要具备档案管理职业技能与职业道德之外, 还必须要具备较高的信息化技术素质能力, 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一方面, 可以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送到专门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机构进行学习, 另一方面也可以聘请信息化技术方面的专家来对他们进行实地的工作指导, 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信息化技术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

3 档案管理中服务理念的体现

文件管理和基于性能的主要作用, 是一项管理、服务、政治的工作。档案管理的主要文件, 或由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和档案生产和使用, 这是一个专业的文件历史是专门负责管理服务机构, 这是管理工作。但是, 文件管理系统不是孤立的, 而是一个管理系统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提供社会实践的文件信息, 是区分管理档案的重要标志。档案部门也对档案, 进行编辑和其他活动, 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 不是用于其他服务。在各个阶段的档案管理公司的历史, 是相关的一些服务经济, 政治, 文化, 否则他不存在, 它将很难在公司档案管理的关系代表阶级和统治阶级的利益, 掌握一定的经济, 一定阶级服务的, 政治、文化、服务方向, 这反映了档案管理政策。因为文件夹的内容与利益的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因此, 任何国家和记录管理有一定的保密要求, 靠背部分不开口, 和大多数档案期限为保密的档案管理。

保持完整的两层含义:从数量, 确保档案的完整, 不会造成质量缺陷是不完整的;保持联系的有机档案, 不能人为地割裂分散或混乱的安全有两层含义:一是努力文件夹本身没有损坏, 延长档案的寿命;保护档案的销毁秘密文件是故意的, 不使用的是最终的目的, 任何管理活动的文件, 标准的测试管理档案。档案是历史的见证, 反映历史事实, 不允许随意变更或修改, 使维护档案的真实性, 保持原来的文件, 一个原则也档案管理工作必须遵守。

4 结论

总之, 在当前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个领域, 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于管理档案, 我也要服务于社会发展的道路上, 要走技术信息, 从而提高档案管理质量, 提高服务水平的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凤.疾控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思考[J].办公室业务, 2013, 14 (3) :117-118.

上一篇:国际会展中心下一篇:超硬材料专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