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引导法

2024-11-16

自主引导法(共11篇)

自主引导法 篇1

为了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笔者认为教师首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所谓增强主体意识, 主要是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自己决定着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发展。唯有如此, 教师才可以真正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从而提升整个初中英语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一、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1.教师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引导学生, 在引导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步地明白自己的重要地位, 并且在引导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激励。

2.学校和家长联合教育, 让初中生切实明白学习是为自己学, 而不是为他人、为别人学。随着这些意识的强化, 将更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识, 并最终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性意识。

二、良好教学气氛吸引学生

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参与者, 同时, 也影响着整个教学活动效率的高低。而自主学习其实就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指导下自觉而主动地开展学习, 所以, 如何让学生首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自觉主动地融入, 则又是一大需要教师加以思考的问题。

所以, 针对这一背景,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气氛以吸引学生融入其中, 从而在学生融入的这一过程中逐步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且在这一融入过程中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得到发展, 继而更好地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所谓创设良好的教学背景以吸引学生自觉地融入其中, 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阶段以及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借助多媒体来达到这一目标。通过这样的一些教学方式, 多媒体自身所集合的多项优势就可以在视觉、听觉等方面带给学生触动, 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其中, 然后不断地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初中英语教学实施过程中, 实施自主学习是为了更加深化学生的能力发展, 并且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认识, 从而更好地做好相关教学工作。而且, 自主学习的能力一旦获得培养和发展, 那么学生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其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探究性欲望都将被激发出来,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所以,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并且不断地做好初中英语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借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可以借助让学生充分融入其中、参与其中的方式来激发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主要可以采取让英语学习生活化, 从而让学生用英文讲述自己的生活故事的方式。

例如, 在八年级上册Unit1Friends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 特别是进行到如何描叙自己的朋友这一教学环节中时, 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描述自己的朋友。

学生1:MyfriendJohnistallerthanme, butheisthinnertoo.

学生2:MyfriendLucyisafunnyperson, shehasagoodsenseofhumour.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 学生就能够在自己的主动参与下, 发现英语口语表达的乐趣以及英语表达中所蕴含的生活气息。而这些都将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四、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

初中阶段的学生尽管处于青春叛逆期, 但是该阶段的学生对教师依然存在一种崇拜心理, 并且对教师的话非常在意。所以, 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鼓励和激励。因为教师的鼓励往往可以给学生无穷的信心, 也能够给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指明方向。此外, 教师在给予学生积极鼓励的时候, 也应当注意给予鼓励的方式与方法。一般而言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为公开的集体表扬, 一种是在作业本上加以批阅并给予肯定和激励。

例如, 在集体表扬中, 教师可以这样说:这个星期大家的表现都很棒, 希望在下一个星期, 大家继续自觉预习, 积极学习, 自主探究。再如, 在作业后面进行评价的时候, 教师主要可以写上:Welldone!Goodjob!等评语。

通过这样的一些方式就可以更加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且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继而做好初中英语的有效性教学实施。

参考文献

[1]钟建辉.浅议自主、合作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3 (11) .

[2]刘冰冰.优化教材, 打造自主学习课堂——《牛津初中英语》8BUnit 2Main task教学设计[J].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3 (7) .

[3]张新艺.浅议初中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祖国·教育版, 2013 (12) .

自主引导法 篇2

第一、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一个过程。对于那些好动的学生,上课时,教师就寻其“闪光点”,鼓励他们赞扬他们,让他们有自信,认为自己能行,逐渐地让他们变成自觉的行为习惯。对于这样的学生,决不放弃。让学生获得到与自己期望相当的学习结果,满足学生对学习寄予的期望,同时,经常督促、辅导和鼓励他们,让他们用心听课,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与同学交流探讨学习问题,让他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逐渐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良好习惯。

第二、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大胆质疑,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内因就是学生。因此,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一系列层次性、趣味性、阶梯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找难点,记疑点;做笔记,重分析,进一步引发思考。让学生去体验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感受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根据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启迪思维,逐渐养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好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三、开展课堂检测评价。

课堂检测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小组检测,全班交流,又可以小组互测,也可以师生共同参与,师抽生测。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教学活动提出的问题进行课堂检测评价。提高学生对课堂评价的认同感,进一步产生集体荣誉感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第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开展实践活动,能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观察现象、思考问题、推断结论结论,让他们切身体会知识的价值与运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这种亲身体验的学习,能够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增强其责任感,从而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篇3

一.在阅读中学会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贵有疑”,善于读书的人总是能读出疑问,且能于无疑处生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作品读懂、读透。深思、慎问、明辨,是读书的要旨。

每当我们读一本好书,也就是在与一个智者进行交流、探讨、学习,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位学生读了《贝多芬传》后泪如雨下,她在读后感里写道:“如此多的苦难加在贝多芬一个人的身上,多么令人扼腕,令人唏嘘,令人感慨万千。但是贝多芬依然没有绝望,依然没有放弃,他对生命有着无限的渴望,对音乐有着执着的信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苦难不是阻碍我们前进的重重障碍,而是磨炼我们品行和意志的磨刀石。联系到我自己,学习上遇到了一点困难就灰心丧气,就一蹶不振,想想贝多芬,我是多么惭愧啊!”有人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学生只有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的思考,只有在深入的思考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才能不断地成长、成熟、成功。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做一名优秀的导航员。学生在阅读中往往能立足文本,但不能去深入地解读和挖掘,不能去挖掘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因而感悟不深,质而不疑,使阅读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教师应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出发,积极启发学生的思路,热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疑促思,以思释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从不愿提问到踊跃提问、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小到对课题、遣词造句的质疑,大到联系上下文探究段落、篇章可能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同时经过教师的精心引导,让学生善于把“读”和“思”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思”中找出问题的所在,在“思”中理清问题的脉络,在“思”中加深认识和感悟,以促使学生感悟文本和质疑文本的阅读习惯的形成。

二.在阅读中学会体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的话告诉我们,读书是“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须要投入自己的情感,缺乏情感的阅读不会有所感悟。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漫不经心的“对话”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尽管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如果不用心去阅读的话,是不会知道哈姆雷特是谁的,更无所谓“情感体验”。所以,以心换心,投入自己的情感,去理解作者文章的情感,用自己的真心,去领悟文本的内涵,才有真实的“情感体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文学作品阅读提出了具体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这一目标突出了在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中,重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作品的内容能够有所领会和感悟。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今中外的历史、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品味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困惑,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性格及命运。通过读书,能丰富我们的人生体验,增进我们对生活的感知,拓展我们对生活万象的认知领域。

一本好书,往往启迪着人们敞开心扉,用心去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美;从书中体验人生的快乐,从书中感受人间的温情,从书中读懂人生的真谛。读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去体验“你尽可能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的名言,因为英雄的肉体可以被毁灭,但是精神和斗志不能被击败;读过了尼采的作品中的名句“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你会逐渐明白,受苦的人,因为要克服困难,所以不但不能悲观,而且要比别人更积极,更坚韧,只有这样才能在苦难中站立起来;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借我一生》,进而了解余秋雨其人其事,进而表达出自己所读之体验和感受,这应该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跨时空的体验。所以运用多种方式,去阅读,投入自己的真心去感悟,才能有所“体验”,才能有所“感悟”。

三.在阅读中学会创造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谁要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首先应发展他的思维能力。离开了思维,单独发展语言是不可能的。感悟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概括能力,这只从近处说,从长远说是培养创造人才,起码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发明素质,此乃对其终生甚至对国家民族、全人类都会起巨大作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在学生自主阅读的活动中,教师应热情鼓励学生在尊重文本、依据词句、自圆其说的前提下,进行个性解读、多元解读,从而进入新的审美境界。我在教学苏轼的《定风波》一词时,有的同学认为,词中传达了儒家的“用世”思想。“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些句子都是苏轼内心世界的反映,都是此时此刻作者抗击险恶环境的有效手段;有的同学则认为词中传达了道家的“避世”思想。作者在“也无风雨也无晴”之前用“归去”二字,这正是作者大彻大悟之后的真实体现:宦海的升沉进退,声名的荣辱得失,人生的荣辱祸福,对苏轼来说都已经无悲无喜、宠辱偕忘了。“也无风雨也无晴”一句,有点空濛,又有点禅意。有的同学,“莫听”二字何其坚决,“何妨”二字何其洒脱,一个“谁怕”,斩钉截铁,一个“任”字,坚定不移!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政治上的多灾多难,苏轼毫不退缩,从容淡定,多么刚强!有的同学则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仿佛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东坡先生在滚滚的乌云之下,在漫天的风雨之中,披着蓑,戴着笠,物我两忘,悠然垂钓于江湖之滨的情景。”本节课,我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的多元解读和创意表达,看到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争论,学生之间进行了思维的碰撞,并且绽放了耀眼的火花。

郭沫若曾说过,“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在“实事求是”的阅读中“异想天开”地去创造,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在用心读书中追求个性解读,在个性解读中追求阅读创意,让书的海洋滋润学生的创造之心,让创造之心为书的海洋带来永不停息的动力。

综上,在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考、体验和创造等能力的培养。这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的观点是一致的。因此,在教师的引领下让我们的学生多读一些好书,多做一些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创新,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为今后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主引导法 篇4

一、运用“引导课文法”, 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的 意义

1. 运用“引导课文法”, 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是 “以生为本”理念的体现

升入职高, 学生因为没有了升学压力, 很多学生会松懈下来, 在文化课上放松了要求, 尤其是数学, 而且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比较, 抽象程度高, 知识点多, 所以中职学生普遍感到数学难学、枯燥, 对数学不重视、兴趣不高. 课堂上往往是教师非常投入, 很有激情, 但学生却不配合, 教师花了很多精力, 把该讲的讲了, 把该练的练, 可效果却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 我们往往太注重教了多少, 却忽略了学生掌握了多少, 忽略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忽略了学生情感的体验, 学习自主性没有发挥作用[1]. 通过“引导课文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而且在探索的过程中认识了自我价值, 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满足了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2. 运用“引导课文法”, 提高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自主性是当 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理论研究表明, 现代中职生除了要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之外, 还必须具备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 它适用于各种职业, 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 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能力最为重要的六个组成要素是: 沟通与合作的能力;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而有效工作的能力; 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责任心; 论证与评价的能力. 但传统的教学只给学生灌输各种现成的知识, 但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不断更新, 这些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化过时. 职业教育必须从知识传播为主转变成以能力培养为主. 教师的主要职能须从“教”转变成“导”, 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 一切教学活动应围绕学生来展开.“引导课文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奠定了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在知识更新与技术革命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 采用这种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2].

二、“引导课文法”的内涵

“引导课文法”的教学思想来源于企业产品的说明书, 产品说明书的作用是能够引导顾客独自正确地使用企业的产品. 引导课文法就是要求教师编写一份起到指南作用的学习手册, 用产品说明书一样的引导文, 引导学生在阅读引导文后独自完成项目计划或学习知识与技能[3]. 正如德国的亚历山大·彼勒先生说: “教师最终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就是你走进教室以后, 跟学生打个招呼, 把材料往那一放, 引导文一发, 就什么话都不说了. 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革命.

教学引导文是由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构建的. 通过对这些引导性问题的回答从而引领学生独立地进行学习, 其实教学引导文就是将教学中的知识点与技能目标通过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 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查阅资料获取信息,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必须制定计划并予以实施, 在实施计划后是否达到要求则需要自我检查, 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起到学习的效果. 教学引导文一般是由任务与目标的描述、引导性问题、质量控制单、完成任务的内容与时间、工作质量检查表及辅导性说明等方面构成.

三、“引导课文法”的实施策略

数学学习活动是新知识嫁接旧知识, 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或扩大原有知识结构的过程. 对数学知识的自主建构. 知识的教学和能力的培养最终效果体现在学习者内化的程度上.“引导课文法”实施的关键是编写“引导阅读文”,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1.“引导阅读文”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所要达到的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须有明确的认识

数学课本中的概念、规律语言简练、叙述严谨, 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 比较枯燥. 教师需提出自学的重点、难点、目标, 要先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读, 要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只有明白了读的原因, 才会有针对性地读, 在读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养成在读的过程中思考的习惯, 而不是盲目机械地读[4].

通过“引导阅读文”引入新知识时, 教师可以将课堂情境化, 把知识的发生、发展放到实际中去, 教师做恰到好处的启发, 使学生可以从已有的经验中领悟新知识, 明确新知识所要达到的目标.

例如, 在学习等差数列概念、通项公式的教学中, 可以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明确学习所要达到的目标. 比如, 可以借用“奥运会”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在“引导阅读文”中设计问题:

( 1) 第一届在1896年举行, 国际奥委会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 如由战争、自然灾害等其他原因停办的, 但届数照算, 请问您每届奥运会的年份所组成的数列有什么规律?

( 2) 具有如上规律的数列叫什么数列?

( 3) 自第一届奥运会起, 每届都如期举行, 问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在哪一年举行?

( 4)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第几届?

( 5) 第 ( 3) ( 4) 个问题是逐一写出每一届的年份, 还是有更简单的方法?

( 6) 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 公差为d, 问第n项an等于多少?

如上教师通过在“引导阅读文”中设置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有趣且浅显的生活情境, 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明确学习目标, 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

2.“引导阅读文”对教材中的关键词、句, 抽象的数学语言 通过圈、标注、建立数学模型、图形的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去理解

数学用它独特的语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即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这种语言逐句阅读, 培养学生对这两种语言的运用, 完成生活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换. 由于数学语言的内涵非常丰富, 就给转换带来一定的难度, 所以要借助一些适当的数学模型、图形, 把实际问题中的文字转换成数学模型和数学符号. 数学问题中一些条件、数量关系总是隐藏得很深. 比如, 学生在解应用题时, 眼里只有文字和数字, 理不清数量关系, 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图表、线段图等方法深入分析.

例如, 在幂函数概念的教学中, 幂函数的定义为: 形如y = xα ( α∈R) 的函数. 非常抽象, 中职学生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 教师可以在“引导阅读文”中通过几个具体的幂函数模型抽象概括出幂函数概念, 具体如下:

( 1) 妈妈去买菜, 白菜每斤1元, 买x斤需要几元?

( 2) 正方形边长为x, 求面积y?

( 3) 正方形边长为x, 求体积y?

( 4) 正方形面积为x, 求边长y?

( 5) 以上函数的解析式有何共同特点?

3.“引导阅读文”对学生思维达不到的问题, 可巧设阶梯, 循序渐进设计问题.

当待解决的问题和学生的思维和认知水平有较大差距时, 教师应在原问题的梯度之间增设新的阶梯, 从不同视角揭示数学知识的深刻内涵, 深化学生的思维活动, 提供学生自己探索的机会, 在思考和尝试中获得丰富的数学思维活动体验[5].

例如, 在函数单调性概念的教学中, 因为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能力水平的局限性, 很少有学生能顺利理解单调性的数学表达式, 因此, 教师应重新设计教学结构, 确定新的教学起点, 小步前进, 缩小思维跨度, 降低难度. 可以先绘制两组不同单调性的图形, 利用图形的直观性, 引导学生归纳两组图形的特征, 在学生具备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上, 再进一步启发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单调性概念. 具体做法如下:

1. 先在“引导阅读文”中布置学生作下列两组图形:

2. 观察两组曲线的变化情况, 从左到右, 两组曲线的升降情况各有什么特征?

3. 曲线上升, 意味着当自变量x增加时, 函数值y怎么变化? 曲线下降呢?

4. 上述特征用数学式子如何表示?

填空: 第一组曲线的特征, 当x1< x2时, 有___,

第二组曲线的特征, 当x1< x2时, 有___.

至此, 大多数学生能顺利完成上面的填空, 然后引出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概念, 学生基本上能理解这些概念. 为了加强对这些概念理解的深刻程度, 教师在“引导阅读文”中可再增设一个问题:

( 5) 函数y = f ( x) 满足

能否说函数在区间[0, + ∞) 上是增函数?

( 6) 上一个问题的结论说明什么?

如此编写教学提纲, 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4.“引导阅读文”的设计针对某些教学内容可以引入动手操作环节

做中学, 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通过脑、眼、手、口等多种感官的参与, 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降低了理解数学知识的难度, 自主探索得出规律.

例如, 在圆柱、圆锥的侧面积公式教学中, 在“引导阅读文”设置让学生动手制作圆柱和圆锥的环节. 课前指导两位的学生用纸做圆柱和圆锥, 然后课堂上展示他们的成果, 并鼓励其他学生用准备好的纸制作圆柱圆锥. 回答阅读提纲中的问题:

( 1) 圆柱和圆锥的侧面是用什么图形制作而成的?

( 2) 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为C, 母线为l, 侧面积等于什么?

( 3) 已知圆锥的底面周长为C, 母线为l, 侧面积等于什么?

每位学生各抒己见, 讨论激烈, 大家从圆柱圆锥的制作中知道了圆柱圆锥侧面积公式的由来. 做中学吸引了学生, 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

5.“引导阅读文”的设计还要体现情况反馈、教师答疑、质 量检测等环节

在每个知识点后, 教师可设计一组对应这个知识点的问题串, 从易到难, 使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 并暴露自己对知识的错误理解, 及时加以纠正, 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到透彻. 对于质量检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后, 教师应予以启发和点拨, 把零星的知识用一条知识主线串起来, 促使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和规律.

根据“引导阅读文”, 教师可有序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师答疑、质量检测、归纳小结等环节, 从而促使“引导课文法”有效实施.

总之, 中职教学采用“引导课文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知识更新的能力, 对培养学生具备“解决无法预知的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 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这种能力, 如果使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岗位上能从阅读设备说明书中学习操作新设备, 能从学习指南中学习编写新程序, 能从技术手册中学会新工艺, 那么他的前途发展则是无量的.

摘要:“引导课文法”的教学思想来源于企业产品的说明书, “引导课文法”要求教师编写一份起到指南作用的学习手册, 用产品说明书一样的引导文, 引导学生在阅读引导文后独自完成学习知识与技能.“引导课文法”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 在自主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

关键词:引导课文法,自主学习,以生为本,引导阅读文

参考文献

[1]周军.中职数学体验学习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5) .

[2]陈爱静.中职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法初探[J].职业技术, 2011 (3) .

[3]李祥伟.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及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14) .

[4]周芸竹.中职数学课堂上如何加强思维引导[J].素质教育论坛 (上) , 2011 (5) .

积极引导自主探索 篇5

摘 要:教师在课堂自主教学中必须做到尊重学生,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安全感。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动态发展变化,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调整课堂教学进程。教师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求知欲强的特征出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问。一个小组有疑难,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点拨引导,共同解决。

关键词:自主教学;质疑解疑;自学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需要突破以往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活动和直接经验,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情感、能力、智力的全面发展。但课堂上流于形式的活动不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唯有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特性的,能够有效达成数学课中各个环节的教学目标的数学活动,才能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学习个性,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活动必须是以达到数学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的。

一、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的思想,以学生质疑、解疑为核心进行教学。

1.交给自学方法,学生阅读思考。教师在学生阅读教材前交给学生方法;找出重点画下来,发现疑问做出标记,然后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理解教材。

2.小组讨论,质疑、解疑。学生在看书的基础上,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画出重点,再相互质疑,解疑。最后把没有解答的问题记下来。

3.汇报、讨论疑难问题,共同研讨释疑。各组汇报、讨论没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记录在小黑板上,然后组织学生再进行讨论,全班各组间互相讨论质疑。

4.巩固、应用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在学生质疑、释疑的过程之中,教师适时出示一些反馈练习,增加学生对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针对所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关的填空题和口答题。

二、怎样抓好自主教学

课堂自主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我认为自主教学至少要做好以下工作:

1.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经常给学生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促使外部学习活动逐步内化为学生内部智力活动。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现行教材往往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知识内容,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知识的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把教材陈述性内容加以重组与整合,创设有利于学生展开观察、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的学习素材,效果会更好。

3.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尽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释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机会送给学生。

4.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安全感。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提出不同见解;对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或解答问题的方法有合理之处的应予以肯定表扬,即使有缺点、错误,也要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完善。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动态发展变化,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调整课堂教学进程。课堂自主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常常会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作调整。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6.在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求知欲强的特征出发,鼓励学生质疑问题,使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善于提问,这是创造学习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对已有结论提出质疑或不同意见。

总之,课堂自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质疑、释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高飞.小议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4).

[2]冯涛励.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4.

[3]邱少芬.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08(27).

引导自主探究促进自主发展 篇6

一、活用教材, 丰富学生的探索材料

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教材, 但教学的超前性与教材的滞后性永远是一对矛盾。如果没有鲜活、丰富的探索材料, 学生的主动性就不能活化, 探索的质量也不可能提高, 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在充分发挥教材探索性的同时, 还要不断调整充实学习材料。

教材的编写者因受篇幅等制约, 在编写过程中不可能使许多数学知识背景具有生动、浓厚的生活气息, 特别在计算教学中尤为明显。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创新, 赋予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活跃学生的思维, 而且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并使例题、习题具有更强烈的教学意义。如教学“183-98”的简便运算中, 教师首先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这样的一个生活情境:小刚的妈妈带着183元去鞋店买了一双98元的运动鞋, 付给营业员100元, 找回2元。利用以上信息, 引导学生提出可以解决的问题, 有的学生提出可以找回多少元?有的提出小刚的妈妈还剩下多少元?在计算“183-98”中, 许多学生联系创设的生活情境这样计算:183-98=183- (100+2) =85, 并且说清了为什么多减少了要加的算理。这样使静态、枯燥的计算增强了新的活力, 使学生体验到简便计算在生活中的价值,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研究表明, 当教学和儿童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 数学才富有生命力, 学生只有形成了数学概念和数学的思想方法, 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因此, 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经验, 为学生提供应用性较强的学习材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材料应来源于生产生活实际, 并为学生所熟知;二是应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和方法,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创设情境, 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

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必须努力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 做到凡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代, 凡学生能独立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合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学习环境, 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情境, 多一点思考时间, 多一点活动余地, 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 多一点体味成功的喜悦。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空间。对每个学生而言, 由于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学习品质、个性特点的不同, 获得的体验和认识也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要创设合作探究的空间, 适时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逐步学会与人合作, 这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的机会, 还有利于学生之间彼此启发、相互补充, 形成多向信息交流。例如, 在教学“正反比例数量关系”后,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判断相关的两个量是成正比例的量还是成反比例的量?判断的过程必须经过哪几个步骤?举例说明。由于学生已有了进行判断的知识, 现在主要是如何运用知识去探索运用, 所以各小组讨论热烈, 同学之间互相补充, 热情高涨, 教师再及时点拨、归纳, 并出示判断实例, 能使学生对所学新知得以巩固。引导学生合作和讨论, 不仅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 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过程, 同时还能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 这样既达到增强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 又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的能力。

三、教给学法,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达尔文曾经讲过:“最有价值的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保证一个人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 教师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 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引导亲历,自主探究 篇7

一、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思维开始于惊奇和问题。”如教学《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笔者做了一个烧活鱼的实验:烧瓶内有一条活泼的金鱼在游来游去,教师用酒精灯给烧瓶上部加热,上部的水很快沸腾了,而金鱼还在快活地游动。学生觉得很奇怪:按照平时烧水的生活经验,水沸腾了,就表示水温已经很高了,可以把金鱼烧熟,可金鱼为什么没有死呢?学生的情绪处于最兴奋状态,此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就易于集中注意力,并能产生探究的欲望,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动手实验,获取事实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动手内容,从材料的搜集、选择到组装、操作,都要求人人动手。如教学《造一张纸》一课,通过人人动手做一张纸的操作,既让学生感受创造的喜悦和成功的乐趣,也理解了纸是可以再生的:用过的纸,不要随意丢弃,回收后可以再利用;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平时学习用纸应尽量节约,不浪费一张纸,为保护森林资源,要从每一件小事来做起。又如学习《传热比赛》一课,学生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了实验方案,这时教师就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自主探究。学生在小组长的安排下,有的带塑料勺、有的带木勺、有的带钢勺,有的带铝勺,那么这几种勺子哪种传热快?在实验过程中,各小组的学生,仔细观察,忙于记录,在组内畅所欲言,交流各自的发现:钢勺和铝勺传热快,木勺和塑料勺传热慢等。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取有关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等知识,充分体验了探究的快乐。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学生能运用自己探究获取的知识去认识和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科学教学的目之一,也是学生创新能力的自我展现。如在学习了《金属热胀冷缩吗》这课后,我给同学们讲了两个有趣的故事。第一个:法国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塔高300米,就是这座铁塔,一年之内要变化12厘米。是什么魔力使铁塔发生变化的?同学们讨论后回答:夏天温度高,铁塔要膨胀变长;冬季温度低,铁塔要收缩变短,夏天铁塔比冬天长12厘米,所以在修铁塔时,地基一定要牢固。第二个:1852年,英国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为了铁轨牢固,政府下令把一根根钢轨焊在一起,整条铁路没有缝隙,结果这种铁轨到了夏天变得七扭八歪,甚至有的地方向上拱起,到了冬季钢轨发生断裂。是什么魔力使钢轨弯曲、拱起、断裂呢?学生在解释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经过讨论,就不难解释这个问题了。接着再让学生解释烧开水时,为什么不能把水灌得太满?鸡蛋煮熟后,要把鸡蛋放入冷水浸一浸,为什么?

四、因地制宜,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中,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自然环境的优势开展教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感知大自然。这不仅解决了课堂教学直观材料不足的难题,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做到“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对周围事物进行认真、细致、有目的、有计划地研究,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充分体验,感悟科学探索的过程。”如教学《各种各样的叶》时,我带领学生到校园里的树下,观察树叶、捡树叶并完成统计:(1)我捡了()片落叶,这里有()种树叶,我们小组有()种树叶;(2)这些树叶的大小、形状、颜色各是怎样的?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观察,探究。当学生捡到一片片各种各样的叶子,小组中纷纷地议论着,比较着叶子的大小、形状、颜色,兴奋地交流彼此的收获……学校的花草树木不仅美化了校园,而且为教学提供了有趣教学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的有效材料,丰富了学习生活,开阔了视野。教师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就应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他们去“搞”科学。

五、课外延伸,深入探究

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教育。然而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单纯的靠课堂四十分钟的探究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出发,结合探究活动的实际情况,把课堂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从横向、纵向、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方面向课外延伸,把大量的探究时间还给学生,让他们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地延续下去。如教学《改变物体的沉浮》这课后,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外去玩橡皮泥,运用不同方法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孩子们的方法真多:有的做成船形,有的做成空的像饺子、像汤圆,有的借助其他的物体把橡皮泥浮在水面上(这些都是运用改变物体沉浮的条件来解决实际的问题),还有的同学把橡皮泥做得很薄,轻轻地放在水面上也能浮在水面上,并提出塑料尺子、三角板等物体也有这种现象(这是新发现,学生对此特别好奇,探究欲望异常强烈),随后孩子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仔细地观察探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是“水表面张力”的缘故,这样探究活动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篇8

《长征》是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首诗, 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全诗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由于诗句精练, 概括性强, 时代性强, 学生学起来不是很容易, 特别是第二、三句。所以, 教学时, 我先让学生自主有感情地朗读, 在读中体会哪些是重点词语, 然后把这些重点词语读出来, 通过抓重点词语进行朗读, 使学生对诗歌表达的感情有真切的感受。如学生在读第二句时, 都认为应该提醒的是“腾细浪”、“走泥丸”, 然后, 在反复地朗读中去揣摩这两个词, 理解“腾”就是“翻腾”, “细浪”就是“细小的波浪”, “走泥丸”就是“从脚下滚过的泥丸”。在这层意思上, 让学生再读诗句, 学生很快就能发现, “细浪”“泥丸”与前面的高山好像是不相关的。这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因为内心里有了疑问, 迫切想要解决疑问, 在讨论中就会合作去探究,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已深入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如何使师生真正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呢?

一、教师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引导者

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和本领, 而且在于激发学生自觉地投入学习、主动地习得知识。案例中, 我鼓励学生自己朗读, 找出重点词语, 并通过再次朗读, 从而对诗歌表达的感情有真切的感受, 并组织大家讨论交流, 同时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领悟到分析问题应该全面, 并要联系旧知识进行学习。这样, 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

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 要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教学的目的不是教学生学多少知识, 而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合作探究意识, 让学生在合作中充分发挥自主意识, 因此, 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尽可能大的空间, 以充分调动学生开展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为他们主动学习创造机会。在《长征》这首诗歌中, 我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找出重点词语, 反复朗读这些词语并加以理解, 从而对诗歌表达的感情有真切的感受。让学生在讨论中去自主合作探究, 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好奇心是学生乐于探究的源泉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 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上, 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这种心理, 我没有将诗句的意思与道理轻易地告知学生, 而是通过学生的朗读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发表见解, 又在见解中发现问题, 唤起学生讨论的积极情感。因此,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 加上有感情地朗读, 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紧张、积极、活跃、兴奋状态, 他们为弄清真相而积极发言、各抒己见, 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乐于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生身上蕴藏着自主学习的潜力, 教师要大胆放手, 尊重他们探究的需要, 创设可供探究的条件, 引导他们在探究中学习、感悟。

四、学习应该是一项充满乐趣的活动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篇9

一、引趣要精妙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能力水平、认知规律等因素, 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 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其产生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课堂引趣, 一是要“精”, 要根据所学内容, 或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或布迷设障等, 但不能冗长。二是要“妙”, 开课引题, 要具有延伸性。例如, 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时, 教师先布置家庭作业, 让学生任意写分数, 进行笔算, 得出分数值, 并记录下计算的结果。上课时, 师生打擂台, 学生报分数, 教师判断结果。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由于教师对学生所报的分数都能做出迅速准确的判断, 学生感到非常惊讶。此时, 教师说:“我有一个秘密, 它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出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大家想学吗?”学生兴趣盎然, 跃跃欲试, 从而为参与学习提供了最佳心理准备。

二、设问要精当

学贵有思, 思贵有疑。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 学生有了问题才会去探索, 只有主动探索才会有创造。因此,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设计几道有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同时提供与之相匹配的学习材料, 让学生自学、自探, 然后得出结论。例如讲“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在学生出现种种猜测后, 借助多媒体电脑动画演示, 使学生直观感知:长方形的宽不变, 长越长, 面积越大;长方形的长不变, 宽越长, 面积也越大。从而得出结论: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有关系。“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第二个问题提出后, 马上放手, 引导学生用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各种不同的长方形, 并把所摆长方形的长、宽、面积记录到表格中。在大量具体数据展现在学生面前, 并让学生充分表述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之后, 教师提出第三个问题:“观察表格, 回想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 你们发现了什么?”组织讨论。有的学生借助具体数据, 很快得出了“长方形面积=长×宽”的结论;有的学生结合自己摆长方形的过程, 经过深入思考, 慢慢悟出:摆长方形时, 横着一排摆几个小正方形, 长方形的长就是几厘米;竖着摆这样的几排, 长方形的宽就是几;每排小正方形的个数×排数=小正方形的总个数, 因此, 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以上教学, 教师通过精心设问, 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学生开展了积极的智慧活动, 不仅学到了知识, 而且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切实培养。

三、点拨要精巧

学贵有思, 教重在引。学生在认知活动中, 教师要充分运用引导、点拨这一教学手段来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之达到自主参与、自觉发现、自我完善、自行掌握知识的目的。教学中点拨一是要“准”, 要在学生思维的堵塞处、拐弯处予以指导、疏理;二是要“巧”, 在学习困难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 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 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其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 使其茅塞顿开。例如, “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一课, 通过师生打擂台, 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 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这里面蕴含着一个规律, 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 还是在分母中?”当学生观察到1/4和1/3分子相同, 而1/4能化成有限小数, 1/3却不能时, 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 师又问:“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有的说分母是奇数, 但1/9却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有的说分母是偶数, 但1/5也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师可点拨:“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 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 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 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教师又出示7/35和5/35, 先让学生判断, 再组织试验, 从而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同是35, 化成的小数却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通过观察分析, 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 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

如此点拨过程, 使学生对探索知识一直抱着很高的热情, 在兴趣指引下达到了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目的。

摘要:所谓“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 主动参与、主动获取、自主构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意识、习惯、能力和方法, 实现课堂学习自主, 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 教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自主引导法 篇10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认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为此,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地给学生创造条件,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思考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究的绝不干涉,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绝不暗示,凡是学生能通过互助交流解决的问题,教师也不必介入,给学生更多的动手动脑的机会、表现自我的机会、协作交流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学得的知识必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心.本文以九年级物理12.1节《动能 势能 机械能》的教学为例,谈谈对这一认识的思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参与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学习物理的兴趣,就谈不上主动,主动参与更成为一句空话.主动参与,其实就是一种自觉行动,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本节教学内容,首先播放“最美司机”的系列报道,“11时39分24秒,一个不明物体从挡风玻璃中飞了进来,像炮弹一样击中了吴师傅的身体……,在被突然高速飞过来的金属片撞击肝脏时,吴斌仍能忍住剧烈疼痛,吴斌用40秒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脚踩刹车、拉上手刹、打开双闪、艰难站起、通知乘客、打开车门……”,这段内容一方面,对学生的思想发展、道德意识方面进行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也能够就此提出一个不错的探究问题,“为什么一个金属片会将这位司机击成重伤呢?”,当抛出这个问题后,学生表现的十分感兴趣,主动参与进来,积极思考,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例如:“质量大,速度快,能量大……”,大部分同学会自然地联系到初二所学过的动能概念,顺利地引出了动能这一知识点.借学生之口,复习动能的定义.适时地提出“动能的大小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在抛出这个探究项目的同时,设计几个巧妙的问题,例如:动能的大小该如何来衡量?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面对你手头诸多的器材,你该如何进行选择呢?你的探究实验过程是如何呢?实验中遇到了什么具体问题呢?你又是如何来解决的呢?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呢?等等.这个事例来源于生活,是一个大家热议的话题,同学们对此都挺感兴趣的,此时适时地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学生很快就被吸引过来,都跃跃欲试,想一探究竟.

2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将自主探究进行到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将结论拱手相送,这是接下来必须思考的问题.自主探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灵活机动地运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

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有选择地抛出了前面的一些问题后,完全放手让学生动手自主探究,让他们在探究过程中各尽其能,体会探究过程中的成功喜悦与失败挫折.探究实验完成后,刻意地找一组学生,他们选用的器材是斜面、木板、小车,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出了点小问题,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让他们上台再现实验,全班同学一起参与,对实验的每个环节进行评估交流,肯定其中的正确处理方法,例如:通过观察比较同一个物体被碰撞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动能的大小.同时对存在问题提出质疑.很快地,在大家的帮助下,那组同学就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原来他们在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每次让小车从斜面滑下时,没注意小车的位置,随意的摆放,造成了小车到达斜面底部时的速度不同,所以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调整探究方案,重新实验,终于顺利地得到正确的结论.

整个过程中,教师一直作为一位旁观者,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此过程中,学生初次实验经历了失败,然后在大家的帮助下,找出了问题的所在,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收获了成功.

3不拘泥于教材,自主创新,不断探索

教材上的内容固然是专家们反复推敲的成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参与新课学习,往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就直接来自于书本,缺乏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时机,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如“还能怎么想?”、“还能怎么做?”、“还能怎么解?”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加以挤压,使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得出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上课过程中,当前面同学通过探究,得出了所需的结论后,老师不失时机地提出还能怎么做?立刻有学生提出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有一组学生选择了大小两个钩码和一个沙盒作为实验器材,先让两个钩码从相同高度落下,观察钩码陷入的深浅程度,再用同一个钩码从不同的高度落下,观察钩码陷入的深度,同样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得出了结论.另一组学生选用圆柱形的金属块斜面和长木板也通过实验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还有的同学选用金属球的、也有选择铅笔的等等.总而言之,在这节课上,同学们各显神通,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课堂也显得精彩纷呈.

4合理指引,激发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热情

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热情,不能仅仅只表现在课堂上,作为教师,也应该注重学生的课后发展,要将学生在课内迸发出的学习参与热情有效地延续到课后,以促使他们在课外积极主动地探索物理知识的奥秘,体验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当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使学生课内、课外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因此在下课之前,布置一个有延续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关心身边事,走近生产和生活,去找寻、去发现,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有哪些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处不在,感受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篇11

一、创设现实生活情境

数学知识源于现实,又应用于现实,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均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和提供一个合适的、有数学价值的现实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这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认识到身边就有很多数学问题,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变成一种自我需要,从而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如教学苏教版第九册“小数的性质”时,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到超市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上课时先让学生汇报了解的情况,教师有意识记录一些价格,如0.80元、23.08元、20.65元、7.90元、102.00元等。然后教师提出四个问题: (1) 商品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 (2) 像0.80元、23.08元、20.65元、7.90元、102.00元这些标价,如果把它们小数部分的“0”都去掉, 商品的价格有没有变化? (3) 这些数中哪些“0”去掉后商品的价格没有改变? (4)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跟小组的同学说说看。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观察、发现,带着疑问去体验、探索、交流,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深刻理解新知, 又学得生动、主动,有滋有味,兴趣盎然。

二、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即问题,是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起点。因此,教师要在教材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之间制造矛盾,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悱愤”境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欲望。

如教学苏教版第六册“统计”,教师依托教材,以学生感兴趣的套圈比赛为题材,创设了“4名男生共套中28个,5名女生共套中30个,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的问题情境,充分利用“套圈”这个学生喜欢的游戏和比较男、女生谁套得准这个学生喜欢的问题,迅速形成欲求不能、欲罢不甘的矛盾状态:怎样比才公平呢?促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主动进入“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这个新问题的学习中,进而在问题的解决中认识平均数,并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三、创设趣味故事情境

数学教学中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创造性地把教材中的问题编成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故事和童话世界,借助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以思维的启迪,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活动之中。

如教学苏教版第十册“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编了一个阿凡提的故事:一位老爷爷把一块长方形地分给四个儿子。老大分到这块地的,老二分到这块地的,老三分到这块地的,老四分到这块地的。老大老二老三觉得很吃亏,于是四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大笑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 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当学生被有趣的故事深深吸引时,教师问:“同学们,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哈哈大笑吗?阿凡提对四兄弟讲了什么话, 四兄弟就停止了争吵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知道其中的答案。”这时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学习新知识,得到答案。由此,教师引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展开操作、观察、思考、猜测、验证、交流,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创设悬念激思情境

教师应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给一些数学知识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创设悬念激思情境,使学生一上课,就有急于探索数学知识的需求,从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

如教学苏教版第八册“3的倍数的特点”时,教师首先直接告诉学生一个数是否3的倍数,这里面是有秘密的,老师已掌握了这个秘密,不信你们可以出一些数来考考老师。然后,让学生任意出一个多位数,教师迅速判断出每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并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学生通过验证,惊奇地发现老师的确掌握了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的秘密,从而产生有什么秘密,秘密在什么地方的“悬念”,在这个“悬念”的诱导下,学生迸发出强烈的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进入到探索“3的倍数的特点”的学习活动中。

上一篇:初中思品课赏识教育下一篇: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