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课堂

2024-10-10

朴实课堂(精选11篇)

朴实课堂 篇1

我们经常能见到这样的语文课:学生课文还没读上几遍, 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讲起来。有的教师干脆自己唱“独角戏”, 或任由学生做“群众演员”;有的教师用多媒体“一灌到底”, 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 会不会接受;有的师生一起进行“才艺展示”, 课堂成了表演的舞台……这样的课堂看似热热闹闹、认认真真, 但是实际上, 这样的课堂语言训练不到位, 使教学变质、变形, 课堂上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很难看出来。怎样让语文教学回归朴实, 多一些语文味呢?笔者认为这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笔者觉得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文在我心, 我在文中

“文在我心”是说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 既要立足文本又要超越文本, 这样, 在教学时教学内容才能像潺潺流淌的河水一样涌出来。例如, 我在教学《燕子》时, 就像和学生成了快乐的小燕子。课前, 我们一起走出教室, 在大自然中找寻燕子, 熟悉燕子。课堂上, 学生把自己真切的感受表达出来。不仅如此, 我还利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课件展示引领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生活, 使学生感受到了燕子的美丽, 课堂上, 孩子们学得投入, 学得真切。

二、创设情境, 生发情感

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觉亲。”叶圣陶老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作者写文章胸中有境, 才能妙笔生花;学生读课文, 入境才能情真意切。可见, 教师在课堂上要把握课文的思想感情。一堂好的语文课, 就是由“情”开始的, 只有学生启动了感情, 才能充分感受, 才能全心朗读。例如, 在教学《春联》这篇课文时, 我先创设课文情境, 启发学生想象过新年的情景:过年了, 大街上热热闹闹, 人们会在一起说说笑笑, 每家每户大人孩子在一起贴春联。你在过新年时还会做什么?这样的导入会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 启发学生的情感, 让学生仿佛又回到了过年时。通过多媒体播放精美的动画、动听的音乐, 学生感受到了喜庆的氛围。

三、熟读精思, 充分体悟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很重要。首先, 初读课文的环节中教师要认真指导孩子读准字音, 读通读顺课文。孩子读不好的, 教师决不放手。其次,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可以选择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精彩语段、重点词语等有价值的内容作为对话的主题。再次, 要做到多元解读。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促使学生言语的积极感悟、内化、转换, 进而运用个性的言语表达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进入读的境界。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交流的过程, 是感知、感悟、积累、迁移、运用、评价的过程, 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过程, 更是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的整体实施过程。这些环节的把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教师认真把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种好这份“责任田”, 并使其结出硕果, 达到“我在课文中, 课文也在我心中的境界”。

四、因课设练, 拓展探究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遣词造句等基本功训练。对理解性练习、巩固性练习、运用性练习, 都需要做到真实、扎实、朴实, 把综合性、灵活性、创造性结合在一起。教师对练习的安排可分两个层次进行, 即读书内化和表达的过程。读是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体验, 是感悟和积累;表达是创新, 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的结果与提高, 是将内化的东西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前者是基础, 后者是发展。没有感悟就无积累和运用, 也就无创新可言, 即感悟与创新在渐进过程中是同时发展的。要想上好一节课, 教师必须精心练习, 要训练在点子上, 渗入到学生的心里去。

五、演一演, 内化再创文本

在日常的教学中, 我们常发现, 面对同样的情景、同样的文章, 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感悟, 这是因为学生的个性不同、认知的水平的不同、切入的角度不同、思维的方式不同。因此, 教师不应该强求学生的感悟达到同一水准, 应该营造出宽松的氛围,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把文章的形象与头脑中已有的形象联系起来, 允许学生对同一内容进行不同的加工, 在课堂的实践中更充分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的东西。苏教版的教材中有很多适合表演的课文, 如《李广射虎》《负荆请罪》《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半截蜡烛》等, 通过表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感受人物的特点。表演课文, 不是单一地表演课文内容, 而是让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 把阅读获得的表象再加工, 加上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然后再表演。这样表演的过程, 不仅仅是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过程, 还是学生把从课文中所学的东西内化为己有的过程, 也是学生运用实践、获得语文能力的过程。“演”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途径, 也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用的途径。所以, 在演的时候, 教师还要注意:1.要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演一演的活动。2.要注意适应性。即演一些童话和对话较多的课文。3.要注意时间性。有的演不适合课堂, 应该放到班队课、活动课上。此外,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学生仓促之间是无法表演好的, 因此应给学生思维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有准备地演。4.要注意评价。教师应让学生注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对自己的表演有全面的认识。

六、指导学生学会读书

会读书, 在这里指的就是一个人有自主阅读能力。学会读书, 不仅有利于学生在校阶段学好各门功课, 而且它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学能力, 使学生将来离开学校仍能独立地继续学习。

我们的语文课堂要朴实, 要真正走在语文的路上, 就得削枝强干, 就像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的那样, 我们要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给学生一个朴实的、有内涵的课堂。

朴实课堂 篇2

------北京教育学院研修培训体会

2013年3月24,作为滨海新区名师培训班的一名学员,我来到北京教育学院,开始我为期一周的学习生活及教学研修培训,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题报告、有课堂现场观摩,下校研究实践指导,专家一对一教学设计指导,自主学习等形式。在此期间我不仅学习了首都北京的最新的教育思想,还深入北京的重点高中---北京二中、北京四中和北京实验中学的课堂,聆听了数位教师精彩的常态教学课以及各校的特色办学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介绍等等。教育学院专家和北京市各重点高中学科带头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及各名校厚重文化底蕴都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特别是与周玉芝教授一对一的教学设计研讨,让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在培训中就有效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有效教学之有效果即学生学到了多少

有效教学是指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生学得好不好。具体地说,有效教学有四条标准:首先,教学有价值,教学的价值体现在满足了学习者的学习需要;第二,教学有效果,教学的效果体现在学生学习有无进步;第三,教学有效率,教学效率体现在学习者用最少的投入达成目标;最后,教学有魅力,教学的魅力体现在吸引学习者继续学习。

在和周玉芝教授一对一的教学设计研讨中我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发现许多无效的教学行为。作为普通校一线教师我总是重视教师的教,每次上课前,我都精心的计划和准备课堂内容,争取让化学课堂容量大。上课时,我常忙于把自己的内容讲完,我讲得富有激情,口干舌燥,遇到学生却歪来倒去,无精打采,我虽然也要调动一下,幽默一下,但一会儿又忙于讲授了,这样上课我上的累,学生收获却不大,这就与有效学习中学习有价值学习有效率相违背,我做了很多无用功。通过和周玉芝教授一对一的教学设计研讨我认识到自己不足,怎样改进呢?我决定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我必须对自身的角色重新进行正确的定位,即我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设计一些紧扣教学内容的问题,力求找到最简单的方法讲给学生听,不多说废话。从而有效的统领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其次给学生留有足够的学习余地,我不仅要把知识传给学生,而且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教学生“渔”,而不是送给学生“鱼”,要敢于舍得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在听完北京实验中学金从武老师之元素周期表再思考课之后我更坚定我的新认知:有效课堂首先课前要让学生预习,不作任何提示和讲解,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维时间和空间;其次,要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全面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注意学生不会的东西,在关键的地方加以提示、点拨;再次,在练习中要留给学生充足思考的余地,在课后的作业中,须设计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思考性的习题。让学生通过独立练习,增强思维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二、有效教学之有效用即学生会用了多少

有效用是有效教学的终极目的即“学以致用”,但它不只是让学生学好知识后会灵活运用而以,更主要的是要引导他们会“举一反三”,要引导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热情,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强烈欲望。它是趋向于教给方法、点燃热情,引导自主学习,为学生今后学习、甚至是终身学习打基础,具有延续性。北京四中的的郑长军老师的试卷分析课就很有效,她课上并不急于试卷讲解,而是先让本题丢分学生叙述失分原因,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归纳总结工业流程题的解题方法即目的引入法,再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跟进练习,学生掌握情况就非常好。以后习题教学我也要更关注学生的有效用即关注学生会用多少而随时调整授课计划及内容,让课堂更有效。

三、有效教学之有效率即学生终生学习有多少用

有效率是有效教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如何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最佳教学目标。但它不只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这样的普遍理解,它还蕴含了在单位时间内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学习状态等的综合衡量,它也是一种教学机智的体现。在教学中,如果我们的学生在理解某个问题时卡壳了,我们应当怎样来引导他们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答案。但有效教学并非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出类拔萃,而是让我们的学生能在自身现有的水平基础上有所发展,发挥出他们的潜能,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北京实验中学金从武老师之元素周期表再思考课可以说让我大开眼界,他的那句我们除了教学生元素周期表外还可以教给学生什么?让我深深陷入思考,我们要教给学生一种精神,一种对科学不懈追求探索精神,一种源于坚信信念大胆怀疑的宝贵精神,但门捷列夫也不是神,由于认知的局限性最后他也会犯错,两课时的化学史教学被金老师这样处理之后,绝对没有了枯燥乏味,分组课前预习及学生对网络充分利用都给这节没有华丽包装的常态课添上了一种厚重感,换句话说,我们教师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让他们对学习过程感到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为他们今后的学习,乃致将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当然在这基础上,我们如果也能经过反思,探索,提高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真正做到教学相长,那么这种有效教学更具有意义。

让数学课堂更朴实和扎实 篇3

案例1:

环节1:引入。教师拿出事先叠好的8朵花问:“如果把这8朵花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几朵?谁愿意到前面分一分?”一名学生顺利地分给每人2朵,并说出算式8÷4=2。随后,教师又拿出了1朵花让学生把九朵花平均分出去,一位学生分给每人2朵,但剩下的1朵花他不知如何处理。这时讲台下有个别学生开始玩东西了,教师高声问第二次分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这时大家面面相觑,正当教师准备再次启发时,突然从一个角落传来一声“有剩下的花”。教师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2:掌握余数的写法。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比较、讨论,得出在商和余数之间用“……”来区分比较好。

环节3:认识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请学生按要求摆小棒。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画面,问一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10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接着,大屏幕展示用11根小棒摆四边形的画面,如前所问。然后请学生动手摆、动笔写、动口汇报,针对汇报再问:余数和除数比,谁大谁小。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结论。

案例2:

环节1:引入并明确余数的概念及其在横竖式中的写法。教师出示用不同方式表述的除法题,最后一道是:10个苹果平均放在三个盘子里,该怎样放?前几道学生毫不费力地完成了,对于最后一道,学生发现平均分后,还剩下了1个,此时,教师顺势明确余数的概念,并板书余数在横竖式中的写法,在全体学生明了规范的写法后,揭示主题。

环节2:研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先请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当学生初步判断得出余数比除数小之后,教师问余数是不是一定比除数小呢,同时板书“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及“?”。此时学生各执己见,教师面对争执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证明办法,再和同伴交流,动手试一试。短暂的沉静后,学生们有的在计算,有的在摆小棒,有的在分圆片……汇报时,多数学生都将自己的算式展现出来,并认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但是,有一名学生却坚持认为:不一定。此时,教师把包袱推给了其他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当结论一致时,教师和学生用肯定的语气强调“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并擦掉“?”。

环节3:利用结论解决问题。

分析:

案例1中,分花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多数学生是观众,而且,平均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分花不是问题。其次,设计了讨论,时机却不对,余数的表示方法有必要讨论得出么?本节课着力点应该是引导全体学生通过自主活动,真正得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结论,进而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增进学生的数学情感。教师在这里的设计却恰恰是个盲区。多媒体的运用表面上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实则固定了学生的思维。

案例2创设了建立在把握教材整体脉络、充分了解学生已有情况基础上的数学学科内在情境。一开始放手让全体学生都自主解决包含有余数的各种除法问题,由此引发学生的新旧认知冲突,引入新课。明确余数的表示方法后,将着力点放在了研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上。在研究中,教师先是引导学生观察,初步得出结论,针对初步结论教师设问“是不是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呢”将学生带入了大胆猜想并努力寻求事实证明猜想情境。随后,学生围绕“余数不一定比除数小”和“余数一定比除数小”这两种观点展开辩论。这一系列思维的碰撞不仅使学生深刻认识了余数一定比除数小,更渗透了观察、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严谨性,渗透了对学生出言有本的品德的培养。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并使其终生受益的不是数学知识,而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的情感。我们的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揭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促使学生感悟知识形成过程中所运用的思想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数学学科的视角,依据学情简洁、有效地设计每个环节,不能设计看似体现新理念实则只是流于表面、经不起推敲的活动。我以二年级两位教师的《有余数的除法》课堂为例,做一比较分析。

案例1:

环节1:引入。教师拿出事先叠好的8朵花问:“如果把这8朵花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能分几朵?谁愿意到前面分一分?”一名学生顺利地分给每人2朵,并说出算式8÷4=2。随后,教师又拿出了1朵花让学生把九朵花平均分出去,一位学生分给每人2朵,但剩下的1朵花他不知如何处理。这时讲台下有个别学生开始玩东西了,教师高声问第二次分的情况有什么不同,这时大家面面相觑,正当教师准备再次启发时,突然从一个角落传来一声“有剩下的花”。教师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2:掌握余数的写法。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比较、讨论,得出在商和余数之间用“……”来区分比较好。

环节3:认识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请学生按要求摆小棒。先用多媒体动画展示画面,问一个三角形要几根小棒?10根小棒最多能摆几个,怎样用算式表示。接着,大屏幕展示用11根小棒摆四边形的画面,如前所问。然后请学生动手摆、动笔写、动口汇报,针对汇报再问:余数和除数比,谁大谁小。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结论。

案例2:

环节1:引入并明确余数的概念及其在横竖式中的写法。教师出示用不同方式表述的除法题,最后一道是:10个苹果平均放在三个盘子里,该怎样放?前几道学生毫不费力地完成了,对于最后一道,学生发现平均分后,还剩下了1个,此时,教师顺势明确余数的概念,并板书余数在横竖式中的写法,在全体学生明了规范的写法后,揭示主题。

环节2:研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教师先请学生观察余数和除数,当学生初步判断得出余数比除数小之后,教师问余数是不是一定比除数小呢,同时板书“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及“?”。此时学生各执己见,教师面对争执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证明办法,再和同伴交流,动手试一试。短暂的沉静后,学生们有的在计算,有的在摆小棒,有的在分圆片……汇报时,多数学生都将自己的算式展现出来,并认为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但是,有一名学生却坚持认为:不一定。此时,教师把包袱推给了其他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辩论,当结论一致时,教师和学生用肯定的语气强调“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并擦掉“?”。

环节3:利用结论解决问题。

分析:

案例1中,分花只有个别学生参与,多数学生是观众,而且,平均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分花不是问题。其次,设计了讨论,时机却不对,余数的表示方法有必要讨论得出么?本节课着力点应该是引导全体学生通过自主活动,真正得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结论,进而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增进学生的数学情感。教师在这里的设计却恰恰是个盲区。多媒体的运用表面上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实则固定了学生的思维。

朴实课堂 篇4

关键词:学生主体,文本情境,生活教育,回归本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各式各样的教学流派、学习方法的层出不穷, 课堂教学内容也异彩纷呈, 富有观赏性和创造性。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盲目“跟风”的现象, 课堂上只注重形式而不关注实质。纵观现在的课堂教学, 我们常常看到课堂上学生小手高举, 小脸涨红, 师生对话顺利、流畅, 甚至连老师的每一句评价的话语, 都像是预先彩排过一样。如此的看似没有缺点的“不约而同”式的课堂, 显然不是我们新课程所追求的。我认为, 生活化的课堂应该是淡化形式, 重视内在而不是随波逐流。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让课堂多些朴实, 多一些实在, 多一些实效。

一、回归学生主体, 体验快乐学习

课堂的展开应以学生为主, 把课堂交于学生, 尽可能的给学生多一些思考问题的时间, 多一些活动的余地, 多一份尝试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我尝试、 讨论、合作等方式领受和理解知识, 将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实到课堂中来。例如教学3A Unit 4《My family》一课, 为了让学生学会用She’s. . . / He’s. . . /This is. . . 介绍他人, 课堂上可以让学生每人带一幅全家福, 然后四人一组用所学句型根据照片进行口语交流并依次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例如:“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 . This is Lily. She’s my sister . 或This is Tom. He’s my brother . ”学生都乐于展现自己的亲人, 有了兴趣他们也乐于动口主动用英语进行表达。例如在学习句型I can …. 时, 可以安排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一次竞赛, 大家来比一比谁会的最多。通过小组竞赛学习, 给爱动、爱玩的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参与表现的机会, 枯燥的内容在这样的课堂上学起来也饶有趣味,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别样乐趣。

二、依托文本情境, 回归课堂真实

英语是一门语言, 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课堂教学中真实的情境和语境有助于语言学习。作为学习的第一手资料, 教材的内容更围绕学生的生活和实际, 主题也鲜明。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不必舍近求远, 完全可以依托文本所给予的情境展开教学, 赋予学生一个真实的课堂和情境。例如教学5AUn i t 4《Hall oween》一课, 文本展现给大家的是万圣节快到了, Ben一家人正在讨论万圣节所需物品。 西方节日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还不够熟悉, 有时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创设这样的节日情境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 在实际教学时可以按照教材安排的情境来开展教学活动。这节课我是这样安排的: (1) 网络搜索相关万圣节的歌曲在课堂上播放, 以此营造节日气氛。 (2) 带领学生默读语篇片段, 了解Ben一家节日所需物品。 (3) 出示Ben一家所需物品的表格, 组织学生通过听、说、写的形式获取信息完成表格并验证答案, 学习新知识。 (4) 播放节日音乐, 学生伴随音乐的旋律, 根据教师板书提示复述语篇内容。 (5) 介绍万圣节的传统游戏Tick or treat , 组织学生课余开展此项活动。这些安排设计都充分依托文本提供的情境和语境展开, 学生在文本情境中也顺利完成了真实的语言技能训练活动, 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堂显得凌而不乱。

三、捕捉生活素材, 回归生活世界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核心, 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生活是教学的基础, 也是教学的本身。英语学习一旦离开了真实生活, 就失去了作为交流工具的意义。教师应把生活作为教学的素材, 把课堂作为一座桥梁, 做到课上不照本宣科而是做个“有心人”, 善于捕捉“生活素材”并融入自己和学生的生活经历, 让教学回归生活本身, 让学生发现生活之美, 感受生活之气息。在日常生活中, 我也会搜集一些常见的英语把他们带进课堂, 比如商场出口处的“Ex i t ”、方便面包装上的“n oodl es”等等,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身边的英语。

又如在教学4B Unit 4《How much?》一课, 我安排了一个义卖的场景, 将学生课前准备好的衣帽、文具等进行义卖,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需, 用所学的Can I help you?How much is it /are they?等等句型进行有目的、有意向的购物操练。在操练时, 学生可以按照课文提示或根据自己的想象, 设计台词和动作, 然后富有感情地进行表演。他们在义卖过程中既能表达自己的愿望, 促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 成为课堂的主角;同时又能让课堂变得更生活更真实。诚然, 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 又是运用语言的沃土。 将英语教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创设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美好环境, 丰富学生的英语生活, 孩子们必然会在不断的锻炼中, 眼睛日趋明亮, 思维日趋活跃。

课堂应该是富有生命的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 是他们生命中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因此, 在英语课堂中, 我们必须努力让学生掌握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习得基本的英语能力。这样真实有效的教学, 意味着课堂需要简约务实, 既不能随心所欲的进行形式过于丰富的活动, 也不能刻意修饰、慢条斯理地琢磨, 而是要努力实现以学生为主体, 将课堂放手于学生、赋予课堂真实性、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快乐课堂。只有做教学上的有心人, 处处以学生为本, 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出彩。让我们在英语课堂上多一些回归, 多一些朴实, 多一些引导, 这样才会多一些有效。让我们在英语课堂上真正彰显学生的个性, 引领学生衷心乐意地向求真的道路上昂首前进。

参考文献

[1]谭秀媛.生活化教学的反思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2]迟艳杰.教学意味着“生活”[J].教育研究.2004 (11)

怎样构建朴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篇5

一、巧联妙引,让数学课堂变得丰满

课始,老师通过复习四年级学过的商不变的规律,为学生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巧妙铺设了必备的“基础”,老师看似普通的一句:“根据分数与除法的關系,这里的1÷2可以写成。”又把学生思维带入了分数与除法间的千丝万缕联系中,唤醒了学生原有认知,从而让学生建构新知变得十分顺畅。因为1÷2==0.5,2÷4==0.5,4÷8==0.5,从而得到:==

课尾,老师一句:“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在整数除法里有商不变的规律,你能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来说明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吗?”把学生知识层面充分进行“扩充”与“交融”。在学生准确解释因为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子,除法中的除数相当于分数中的分母“即a÷ b=(b≠0)”后,老师提示学生这也是我们六年级还要学的“比的基本性质”。一节“分数基本性质”课,既承接了旧知“商不变的性质”,又延伸到新知“比的基本性质”,看似独立的知识得以完美链接,课堂中数学的深度、广度得到了拓展和延伸,所以课虽止,学生思维不止

二、操作探究,让数学学习有实效

首先,老师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把这“、、 ”三个分数表示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这三个分数相等吗?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操作,有的选用正方形、有的则用圆形,还有的用长方形,呈现了多样的“、、”的表示形式。但不管怎样,它们的大小都相等:“==”;然后课件演示帮助回忆,重新操作,再次验证;接着,老师再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创造两个相等的分数,不一会儿,学生创造了如=,=,= ......并用学具操作验证。学生通过两次亲身经历操作和课件辅助演示,对“、、”为什么相等,不容置疑, “分数基本性质”已经是呼之欲出

三、教给方法,让学习本领显著提升

整节课,无论是老师的“质疑”还是学生的回答,处处显现出“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的思维方法,从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证明==,它们为什么会相等,到呈现概念时教给学生抓住“同时,相同的数和0除外”等关键词来深入领悟分数基本性质;练习中不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思考方法,如一道“分子乘5,分母除以5,分数大小不变”判断题重在让学生说理“错在哪里?”并引导学生正确表述。当学生说分子乘5,分母也乘5时,老师又问还可以怎么改?学生说还可以分子除以5,分母也除以5,大小不变。这时,再引导学生观察,

a÷b===(b≠0、n≠0),如果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用字母n表示,n≠0),大小都不变,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字母能代表一切已知和未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广阔和深刻。特别是课尾引导学生回忆我们学习的过程,提炼出有效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猜想→验证→归纳→应用”,并激励学生要好好总结,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四、以生为本,让数学地位回归本真

课前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预习,超前感受新知,为放手学习新知提前做了准备;课

始让学生大胆猜想“与、”是否相等,课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创造分数和验证操作,操作过程充分让学生展示,操作结果充分让学生去表述,问题充分让学生去解决,方法充分让学生去感悟。总之整节课处处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在知识的关键处,学生迷茫处、疑感处加以启发和点拨,体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相机诱导的功效。

朴实课堂 篇6

书中李卫东老师的综合性学习《殷殷亲情》课堂实录我看了无数遍, 也被感动了无数次。被整堂课上所弥漫的震撼人心的真情所感动, 更被李老师驾轻就熟的教学所感动。这不是一节公开课, 也没有听课的老师, 然而课后, 李老师竟然一句不落地将全过程记了下来。我常想:有怎样阅历的人才能掌控这样的课堂, 满怀热情地投身教育!

之后又一次北京之行, 原本没有李卫东老师的课。但当我遇到李老师时, 他的谦和更加印证了他的朴实无华。我谈到他的《殷殷亲情》一课带给我的震撼时, 李老师微笑着说:“那是我上过的印象最深的一节课。”随即又说:“实在抱歉!我的那些东西一定浪费了你许多时间……”那一刻, 我忽然明白:李老师的成功源于他对语文教学的如醉如痴以及对人的平和、谦恭。

李老师以常人无法想象的精神去读书, 他说:“对于教育来讲, 对于语文教学来讲, 教师创新, 不可怕;教师守旧, 不可怕;教师没有文化底蕴, 可怕!教师, 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他还曾搜集靳家彦老师近20多年里所上过的每一节观摩课的录像及相关资料, 分门别类, 详加整理。他师从津门知名艺术家, 学习篆刻、书法、国画等。在家庭生活的压力下, 他以顽强的毅力奔波于家庭与事业之间。“天道酬勤也酬痴”, 李老师正是凭着这份痴迷换来了事业的成功。

朴实课堂 篇7

一、钻研教材———挖掘教材

新课程倡导新的课程观, 认为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备课时不要局限于如何去钻研、理解教材, 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 重点应放在如何改编教材, 创设情境.教师对教材进行认真研读之后, 对教材作适当的改编更有利于教学设计.

案例1一年级下册的实践活动“摆一摆, 想一想”, 教材呈现的问题分别是:

你们能用2个珠子表示不同的数吗?

你们能用3个珠子表示不同的数吗?

用4个珠子、5个珠子……分别能表示哪些不同的数?

不用摆, 你能说出用9个珠子能表示哪些数?

教材设计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 试想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 进一步巩固数位及位值的概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100以内数的特点及排列规律.于是教师在设计的时候, 就应考虑到学生要经历一个从动手操作到发现规律的过程, 即实践上升为理论的过程.

思考新教材改编中, 特别是在低段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是以图为主, 教学的目标完全要从图中得知, 而且新教材还在不断的改进中, 教师理解得不一样就会造成教学目标的不一样.因此, 这就需要教师吃透、挖掘教材.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能依据课标要求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合理调整教学内容, 科学地调整教学进度, 恰到好处地调整教学难度.

二、错误资源———智慧课堂

在课堂上, 学生或是老师会出现种种错误, 有的老师采取马上制止的态度, 一语搪塞, 而有的老师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 将错误转化为新的教学资源, 引导学生再次思考, 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达到教学目的.

案例2一年级下册中的“比多少”教学片段

教师摘掉一个橘子后, 学生得出多种结论老师抓住这个教育的契机, 将错误转化为教学资源, 达到教学目的.

师:现在呢?橘子比苹果少几个?算式列在1号本上, 开始!

几分钟后, 学生开始反馈

生1:7-6=1.生2:7+6=13.生3:8+5=13.

学生一边汇报, 师一边板书生的回答.

师:那么多的算式, 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我们请问题来帮忙, 一起把问题读一遍. (师生齐读)

接着, 师开始通过分析算式的意义来选出正确的算式.

教师担心一年级的孩子说不清楚, 更担心自己说不清楚, 于是采取了回避的方式———把错误直接擦掉.显然, 这种方式是不妥的.分析算式里每个数表示什么意义, 对于学生理解算式的含义有很大帮助.学生通过说算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自然地发现了错误, 逐步建立条件与问题的逻辑关系.在充分理解算式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结论:比多少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思考特级教师华应龙曾提到:孩子的错误唯有通过自我否定来修正才会改得最彻底.因此, 我们有理由相信争辩后得出的正确结论留下的记忆是最深刻的.当学生回答错时, 教师要明确给予反馈, 但对错误的回答要有技巧, 特别是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还不是很精细时, 教师不要马上进行否定, 随意地扼杀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是要进行引导, 这有利于学生感知能力的培养, 使思维得到发展, 从而慢慢喜欢上数学.

三、关注生成———及时追问

叶澜教授说:“理想的课堂应是向未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面对课堂生成, 教师该做什么?

案例3一年级下册“认识立体图形”

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时, 课前要求学生从家里带来各种形状的物体, 课始就有球形的物体从桌上滚落下来, 学生开始窃窃私语, 课堂秩序显得混乱.面对这样的状况, 老师敏锐地捕捉到其中隐含着的有利于教学的因素, 果断地改变原有的教学计划, 因势利导地展开学习活动.马上追问学生:它们大多是什么形状?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容易掉到地上?于是学生很快发现容易往下掉的物品的形状大多是球形的, 或者是圆柱体的.然后再追问:为什么掉到地上的物品球形的比圆柱体的多?接着让学生拿起球形的物体和圆柱体的物体摸一摸、看一看、滚一滚, 并且相互之间议一议、辩一辩, 最后成功地发现球和圆柱体的区别.

思考“上课并不是把预先量好、裁好的衣服纸样摆到布上去, 问题的全部实质在于, 我们的工作对象不是布, 而是有血有肉的, 有着敏感而娇弱心灵和精神的儿童.”教师真正抓住了课堂上生成的东西, 并及时追问学生, 相信定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的认知由表及里.

四、有效合作———有的放矢

新课标提到: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 培养学生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 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应有组织、有目的, 在活动前应光明确要求再交流.

案例4“认识周长”教学片段.

教师在揭示了课题后, 进行了如下操作:

1. 出示课件

师:你能描一描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拿出作业纸第1题, 用水彩笔描一描.

反馈:揭示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叫做它的周长.

2. 四人小组合作.量一量, 算一算.边合作边思考两个问题

(1) 量什么? (2) 怎么算?把你的计算过程在数学本上写一写.

预设:方法一:10+15+10+15=50 (厘米) (不用多讲, 问:可以吗?) 方法二:10×2+15×2=50 (厘米) .

在合作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合作, 会使合作更有目的性, 更有效.

思考合作与交流, 给教学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但是如果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上, 以为课堂热闹了, 学生合作了, 就是体现新理念, 其实这是对转变学习方式的曲解.

朴实课堂 篇8

今年3月21日, 我有幸去兰州参加了“小学新课标解析及精品课堂教学展示”学习, 领略了全国知名教师盛新凤、李卫东、吉春亚老师的教学风采, 拨开了语文教学的迷雾;倾听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标组组长巢宗祺教授的精彩讲座, 刷新了我对新课标的认识。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学习时间, 但在紧张之余更多的是充实。走进名师的课堂, 令我感叹, 感叹于名师们精巧的教学设计、细致的点拨和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令我敬佩, 敬佩于名师们深厚的教学功底、专家们的旁征博引, 独树一帜……真有“听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之感。

一、“素课”———名师教学回归本真

“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特级教师的示范课例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以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契机, 把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样的课堂是最真实、最扎实、最实效的“素课”。“素课”如同素食、素描、素颜, 就是毫无修饰的课, 是一种本色的课、生本的课、自然的课、简约的课。纵观近几年的公开课, 多是表演课, 一位教师为了一节公开课往往要反复地磨好几遍, 教师累了, 学生也皮了, 这样的公开课还有多少意义呢?

如吉春亚老师在执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对于这篇通过人物外貌、语言来突出人物特点的课文, 课前导入时, 吉老师先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她的外貌、衣着等。在这样的课堂前学生肯定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准备, 甚至会比平时更充分。因此在学生的口中, 吉老师是“貌若桃花肌似玉, 回眸一笑赛西施”, 按理说这应该是我们教师所期盼的理想答案, 可是吉老师却并不满意。她说:“你们刚才所说的是想象中的吉老师, 你们现在再仔细观察眼前的真实的吉老师, 比如说说我今天穿的是什么样式的衣服?头发是什么样的?高矮胖瘦如何?这样你中午回家就可以给你的家长讲讲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给你们上课的。”看似是简单的师生谈话, 可是吉老师却不露痕迹地告诉学生抓住人物外貌描写可以突出人物特点。也正是这样简单而平常的谈话, 让学生在课堂伊始就感受到了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 因此在整堂课中教师都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 学生不再是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 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 或浮想联翩, 或互相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 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现。

这样的课堂没有一点花架子, 一点都不做作, 有的是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 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中真实的成长过程。真可谓“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二、实效———名师课堂的真谛所在

走进名师课堂, 执教教师以丰富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向所有听课教师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崇高境界, 使大家在听课活动中如沐春风, 如饮甘露, 充分领略了语文课堂教学无穷的艺术魅力。如李卫东教师执教的《生命生命》一课, 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他的课堂充满着流动的阳光, 平等与交流共存, 挑战与沉思同在, 让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学习方式多样、教师幽默的语言自然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扎实朴素, 充分显示了新课改理念下的高效课堂, 以读为本, 重视语言文字训练, 让人耳目一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处理字词环节, 轻松自然, 并及时渗透学习方法。盛新凤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整整两堂课衔接连贯, 别出心裁, 亮点不断,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凸显无疑。整篇文章抓住“淡泊”“疲倦”两个词语来研读。第一节课抓“淡泊”聚焦人物的形, 学人物外貌描写, 当堂引领学生学做批注, 当堂让学生进行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描写;第二节课抓“疲倦”聚焦人物的神, 学抒情议论语言描写, 当堂让学生学写“议论”句段。盛老师还通过自己的引导、点拨, 使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能力, 尤其是习作能力得到了真正提高, 让学生成为了真性的“演说者”, 享受个性的飞扬。静观整堂课, 没有装饰的花架子, 也没有看似热闹的伪合作、伪讨论, 有的只是他们的气定神闲, 信手拈来, 不时激起一个个思维的浪花, 真是“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欲让孩子“尽开颜”。这才真正体现了教师的天职:“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三、反思———自己努力的方向

听名师讲课, 如同与大师对话。赞叹之余, 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 名师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在课堂上学生乐此不疲?“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名师扎实的语文功底, 精湛的语文素养就是在一次次的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中积淀而成的, 他们的课堂没有约定俗成的模式, 没有华而不实的“嫁衣”。回想自己十几年来的教学, 我总喜欢用自己的权威让学生沿着自己设计的教学思路去演说、去代言, 去“学习”知识, 课堂上不敢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 而课后又很少蹲下身来走进学生的世界, 了解学生的想法, 倾听学生的声音……

走近名师, 感受名师, 我更深切地明白:教育是我们的事业,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好的语文教师就应该, 简简单单教语文, 静下心来钻课文, 把握学段目标, 立足于学生实际, 实现教材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过程的整合, 将听、说、读、写真正落实到位, 力求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真正做到“小立课堂, 大做文章”。此外, 教师也要力求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 多读书, 勤反思, 放下架子, 俯下身子, 走下讲台, 在与学生的对话交流中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真正做到“教学相长”。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努力探索, 在探索中保持理性, 才能找回迷失的课堂, 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让学生在平等的对话交流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让语文课堂在真实、简约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摘要:走近名师, 感受名师, 使我更深切地明白:教育是我们的事业, 课堂是学生的舞台。好的语文教师就应该简简单单地教语文, 静下心来钻课文, 把握学段目标, 立足于学生实际, 实现教材的整合、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过程的整合, 将听、说、读、写真正落实到位, 力求每位学生在每节课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真正做到“小立课堂, 大做文章”。

朴实真实扎实 篇9

一、朴实的教学

课始, 教者即启发谈话, 从比较学生投篮水平直接引入例1的教学, 在组织讨论比较方法的过程中, 根据比较的需要依次出示例1的表格:投中次数→投篮次数→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投中的比率) →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最后出示:

教者动态化出示例1的表格, 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唤起了学生心中探索新知的欲望, 从而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让学生在认知冲突与争论中看到了知识的成因。

在认识百分数的教学过程中, 教者先引导认识百分数的外部特征, 构建相应的心理表象, 然后在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动态过程中, 打破原有的认知平衡, 将百分数的心理表象进行改选、整理、重组, 重新达到平衡, 以抽取百分数的本质特征, 以上过程, 教者以朴实无华的引导为主, 帮助学生构建起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

二、真实的细节

细节最能打动人, 因为细节最真实、最深刻。本课教学中, 有两处细节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是教者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真诚地给予激励评价, 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愉悦、成功感, 用情感的真诚点燃真诚的情感。二是教者恰到好处地处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比较。下面试举例, 展开其真实的细节:

师: (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

师: (范读第一句) 一堆煤吨, 运走它的。 (重读“吨”)

会学着老师的读法读读第二句话吗?

生: (齐读) 米相当于米的。 (重读“米”)

师:为何要把有单位名称的分数读得重一些。

生:因为它们的意义不同。

师:你会给这些分数分类吗?

生:一类带单位名称, 如吨、米、米;一类不带单位名称, 如。

师:它们分别表示什么?

生:带单位名称的分数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不带单位名称的分数表示两数间的倍比关系。

师:表示具体数量的分数可以用整数表示, 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如吨, 可说成0.97吨, 也可说成970千克, 表示两数关系的分数可以这样表示吗?

生:…… (略)

师:分数既可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 也可表示两数间的倍比关系。

我们今天学习的百分数表示什么?

生:今天学习的百分数表示两数间的倍数关系。

师:这两句话中, 哪些分数可以用百分数表示?哪些不能?为什么?

生:…… (略)

师: (学生回答时, 相机组织讨论, 出示表格)

百分数与分数是两个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但学生受思维定式的影响, 往往把百分数理解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对此难点内容, 有的老师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 有的老师在此纠缠不清。而王老师巧妙地利用两者间的联系, 立足学生已有的认识, 加强引导, 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在沟通百分数与分数联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帮助学生清晰而又准确地理解两数的关系, 真可谓拨开云雾见青天。

三、扎实的训练

本课的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有: (1) 读百分数, 说出百分数的含义。 (2) 练一练:根据大正方形的涂色情况填写百分数。 (3) 试一试, 根据每个百分数的意义填空。这些练习为基本练习, 引导学生全面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沟通百分数与百分比、百分率的联系。

第二层次有: (1) 辨析:哪些分数可改写为百分数, 哪些不能?为什么? (2) 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3)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这些辨析、判断的习题重在让学生探讨、发现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深刻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第三层次有: (1) 选择合适的百分数填空。 (2) 根据百分数的意义、比较两校女生人数是否相同。 (3) 说出电脑复制文件示意图中的20%表示什么?自己还能想到些什么?是怎么想的?这些为拓展练习, 让学生在提高练习中充分体验百分数的意义。

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拓展了学生的视野, 使其对百分数的理解逐层深入。训练得步步到位, 扎扎实实。

平淡朴实 彰显能力 篇10

一、试题回放

注:文中所有图形号码为原题编号.

二、根植课本,平淡朴实,化繁为简呈核心

1. 根植课本

保持过往特点,要解好广东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所用到的知识全部出自课本(包括初中平面几何知识),把根留在课本上.另外,试题与课本关联的习题或内容如下表:

【释放信息】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好每一个环节,根植课本(包括平面几何基础知识),对课本上的内容弄通弄透,这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必要前提!

2. 平淡朴实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题意平淡朴实,图形似曾相识.考生读题审题容易理解,作答从容.分析如下:

【释放信息】平时练习需回归到常见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上,步步为营,扎实掌握.另外,平面几何中有关的重要结论,如射影定理、勾股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要熟练应用.

3. 化繁为简呈核心

我查阅了2007年~2011年高考广东立体几何大题,与近三年相比较,趋势显现为:

(1)不再承担知识交汇与试题创新的任务

2007年理科第19题是立体几何与函数最值的交汇题,而创新题是2011年文科第18题,出现了圆柱切开平移后的新情景图形.如下表.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不再出现此类题目,渐变为中规中矩,考查基础,考核能力.犹如上乘武功不需要大刀与阔斧,随手"摘叶飞花"亦可尽显风釆.

(2)轻包装,减繁复

下表是2008年的理科第20题.

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与2008年理科第20题相比,题意与构图都有了变化,让考生读题审题上手快,下手容易,能让考生重点放在解题作答中.让各层次上的考生都能尽情发挥,得到相应的回报,不再因为试题构题复杂,考生下笔困难而使它成为高考数学的拦路虎.

另外,三视图在2014年的高考试题中不再出现.由于三视图与立体几何大题都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因此2014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内容删除了连续多年必考的三视图,在2014年的高考试题中不再出现,这一删减繁复内容的做法是否意味着一种趋势?我们拭目以待.

(3)考查核心能力不变

保持题型基本稳定,直观与推理并重,对立体几何的核心问题(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空间图形的数量关系)始终抓住不放,坚持考查基本方法(几何证明中的综合推理方法与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法)与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不变.见下表.

【释放信息】复习时,文、理科考生要区别对待,把握立体几何中的核心知识(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空间图形的数量关系),紧抓不放.掌握基本方法(几何证明中的综合推理方法或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法),巩固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

近三年虽然题目内容到图形结构都变得更为简洁了,但始终抓住立体几何中的核心内容,考查考生的能力,保证必要的区分度,符合当今“减负”的时代要求,这是大家都想要的,好!

二、彰显能力

立体几何图文并茂,把数学所特有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考中主要考查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立体几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点、线、面,而图形的位置关系中主要有平行、垂直、包含(如点在直线上,线在平面内等);图形的度量主要有夹角、长度、面积、体积等.

近三年试题继续保持以往命题特点,即以考查考生的能力为主线.而位置关系中的平行与垂直及度量关系中的体积、夹角几乎每年作为必考内容.作如下分析.

1. 平行垂直

在空间基本元素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最特殊的情形之一.考生学习了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后,能否由此进行正确推理,合理表述?从这里也可以测试出考生的能力差异.正因如此,近三年的考核目标对平行与垂直问题年年必考.如下表:

【释放信息】在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最特殊的情形之一,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年年必考.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体积角度

在有了空间概念后,空间几何体的度量关系作为立体几何的更深一层次的要求,近三年在文科的体积与理科的角度作为常考内容.如下表.

【释放信息】近三年高考试题风格基本形成,即一般把体积与角度作为立体几何大题第2小问,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 几何坐标显能力

在进行空间想象的同时,文科生只能依靠推理论证、分析求解来处理,而理科生若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还可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中的线面关系、计算空间的各种角,以代数运算来推证求解.所以,在高考中,立体几何大题考生能演绎到何种程度,就看你这两种方法掌握到什么地步了.当然,想要提高解题效率,还要根据题目的特点,考虑选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何才能具备更好的解立体几何大题的能力?下面对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第18题加以分析.

【释放信息】比较近三年高考理科立体几何大题所用到的几何法与向量法,它们思考的着眼点不同.几何体中的平行、垂直问题,要注意利用条件进行面面、线面、线线的转化,推证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寻找求证所需要的条件,其难点与重点是准确快速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也是无图想图作图的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向量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灵活运用向量关系转换为坐标运算.注意折叠或展平的运用,还要注意平面几何知识在计算中的运用.

用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常用的方法是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综合而言,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的走向明确,即中学数学教学应该把握数学本质,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思考数学问题.平时复习注重根植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能力训练.若能这样,何愁在高考中取不到好的理想成绩?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责任编校 徐国坚endprint

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与过往相比较,其特点为:根植课本,平淡朴实,化繁为简呈核心;平行垂直,体积角度,几何坐标显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回放

注:文中所有图形号码为原题编号.

二、根植课本,平淡朴实,化繁为简呈核心

1. 根植课本

保持过往特点,要解好广东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所用到的知识全部出自课本(包括初中平面几何知识),把根留在课本上.另外,试题与课本关联的习题或内容如下表:

【释放信息】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好每一个环节,根植课本(包括平面几何基础知识),对课本上的内容弄通弄透,这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必要前提!

2. 平淡朴实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题意平淡朴实,图形似曾相识.考生读题审题容易理解,作答从容.分析如下:

【释放信息】平时练习需回归到常见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上,步步为营,扎实掌握.另外,平面几何中有关的重要结论,如射影定理、勾股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要熟练应用.

3. 化繁为简呈核心

我查阅了2007年~2011年高考广东立体几何大题,与近三年相比较,趋势显现为:

(1)不再承担知识交汇与试题创新的任务

2007年理科第19题是立体几何与函数最值的交汇题,而创新题是2011年文科第18题,出现了圆柱切开平移后的新情景图形.如下表.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不再出现此类题目,渐变为中规中矩,考查基础,考核能力.犹如上乘武功不需要大刀与阔斧,随手"摘叶飞花"亦可尽显风釆.

(2)轻包装,减繁复

下表是2008年的理科第20题.

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与2008年理科第20题相比,题意与构图都有了变化,让考生读题审题上手快,下手容易,能让考生重点放在解题作答中.让各层次上的考生都能尽情发挥,得到相应的回报,不再因为试题构题复杂,考生下笔困难而使它成为高考数学的拦路虎.

另外,三视图在2014年的高考试题中不再出现.由于三视图与立体几何大题都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因此2014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内容删除了连续多年必考的三视图,在2014年的高考试题中不再出现,这一删减繁复内容的做法是否意味着一种趋势?我们拭目以待.

(3)考查核心能力不变

保持题型基本稳定,直观与推理并重,对立体几何的核心问题(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空间图形的数量关系)始终抓住不放,坚持考查基本方法(几何证明中的综合推理方法与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法)与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不变.见下表.

【释放信息】复习时,文、理科考生要区别对待,把握立体几何中的核心知识(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空间图形的数量关系),紧抓不放.掌握基本方法(几何证明中的综合推理方法或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法),巩固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

近三年虽然题目内容到图形结构都变得更为简洁了,但始终抓住立体几何中的核心内容,考查考生的能力,保证必要的区分度,符合当今“减负”的时代要求,这是大家都想要的,好!

二、彰显能力

立体几何图文并茂,把数学所特有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考中主要考查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立体几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点、线、面,而图形的位置关系中主要有平行、垂直、包含(如点在直线上,线在平面内等);图形的度量主要有夹角、长度、面积、体积等.

近三年试题继续保持以往命题特点,即以考查考生的能力为主线.而位置关系中的平行与垂直及度量关系中的体积、夹角几乎每年作为必考内容.作如下分析.

1. 平行垂直

在空间基本元素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最特殊的情形之一.考生学习了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后,能否由此进行正确推理,合理表述?从这里也可以测试出考生的能力差异.正因如此,近三年的考核目标对平行与垂直问题年年必考.如下表:

【释放信息】在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最特殊的情形之一,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年年必考.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体积角度

在有了空间概念后,空间几何体的度量关系作为立体几何的更深一层次的要求,近三年在文科的体积与理科的角度作为常考内容.如下表.

【释放信息】近三年高考试题风格基本形成,即一般把体积与角度作为立体几何大题第2小问,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 几何坐标显能力

在进行空间想象的同时,文科生只能依靠推理论证、分析求解来处理,而理科生若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还可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中的线面关系、计算空间的各种角,以代数运算来推证求解.所以,在高考中,立体几何大题考生能演绎到何种程度,就看你这两种方法掌握到什么地步了.当然,想要提高解题效率,还要根据题目的特点,考虑选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何才能具备更好的解立体几何大题的能力?下面对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第18题加以分析.

【释放信息】比较近三年高考理科立体几何大题所用到的几何法与向量法,它们思考的着眼点不同.几何体中的平行、垂直问题,要注意利用条件进行面面、线面、线线的转化,推证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寻找求证所需要的条件,其难点与重点是准确快速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也是无图想图作图的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向量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灵活运用向量关系转换为坐标运算.注意折叠或展平的运用,还要注意平面几何知识在计算中的运用.

用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常用的方法是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综合而言,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的走向明确,即中学数学教学应该把握数学本质,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思考数学问题.平时复习注重根植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能力训练.若能这样,何愁在高考中取不到好的理想成绩?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责任编校 徐国坚endprint

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与过往相比较,其特点为:根植课本,平淡朴实,化繁为简呈核心;平行垂直,体积角度,几何坐标显能力.具体分析如下:

一、试题回放

注:文中所有图形号码为原题编号.

二、根植课本,平淡朴实,化繁为简呈核心

1. 根植课本

保持过往特点,要解好广东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所用到的知识全部出自课本(包括初中平面几何知识),把根留在课本上.另外,试题与课本关联的习题或内容如下表:

【释放信息】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落实好每一个环节,根植课本(包括平面几何基础知识),对课本上的内容弄通弄透,这是学好立体几何的必要前提!

2. 平淡朴实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题意平淡朴实,图形似曾相识.考生读题审题容易理解,作答从容.分析如下:

【释放信息】平时练习需回归到常见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上,步步为营,扎实掌握.另外,平面几何中有关的重要结论,如射影定理、勾股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等,要熟练应用.

3. 化繁为简呈核心

我查阅了2007年~2011年高考广东立体几何大题,与近三年相比较,趋势显现为:

(1)不再承担知识交汇与试题创新的任务

2007年理科第19题是立体几何与函数最值的交汇题,而创新题是2011年文科第18题,出现了圆柱切开平移后的新情景图形.如下表.

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不再出现此类题目,渐变为中规中矩,考查基础,考核能力.犹如上乘武功不需要大刀与阔斧,随手"摘叶飞花"亦可尽显风釆.

(2)轻包装,减繁复

下表是2008年的理科第20题.

近三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大题与2008年理科第20题相比,题意与构图都有了变化,让考生读题审题上手快,下手容易,能让考生重点放在解题作答中.让各层次上的考生都能尽情发挥,得到相应的回报,不再因为试题构题复杂,考生下笔困难而使它成为高考数学的拦路虎.

另外,三视图在2014年的高考试题中不再出现.由于三视图与立体几何大题都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因此2014年的高考立体几何内容删除了连续多年必考的三视图,在2014年的高考试题中不再出现,这一删减繁复内容的做法是否意味着一种趋势?我们拭目以待.

(3)考查核心能力不变

保持题型基本稳定,直观与推理并重,对立体几何的核心问题(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空间图形的数量关系)始终抓住不放,坚持考查基本方法(几何证明中的综合推理方法与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法)与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不变.见下表.

【释放信息】复习时,文、理科考生要区别对待,把握立体几何中的核心知识(即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与空间图形的数量关系),紧抓不放.掌握基本方法(几何证明中的综合推理方法或构建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法),巩固基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与运算求解能力).

近三年虽然题目内容到图形结构都变得更为简洁了,但始终抓住立体几何中的核心内容,考查考生的能力,保证必要的区分度,符合当今“减负”的时代要求,这是大家都想要的,好!

二、彰显能力

立体几何图文并茂,把数学所特有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高考中主要考查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立体几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点、线、面,而图形的位置关系中主要有平行、垂直、包含(如点在直线上,线在平面内等);图形的度量主要有夹角、长度、面积、体积等.

近三年试题继续保持以往命题特点,即以考查考生的能力为主线.而位置关系中的平行与垂直及度量关系中的体积、夹角几乎每年作为必考内容.作如下分析.

1. 平行垂直

在空间基本元素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最特殊的情形之一.考生学习了基本知识与基本原理后,能否由此进行正确推理,合理表述?从这里也可以测试出考生的能力差异.正因如此,近三年的考核目标对平行与垂直问题年年必考.如下表:

【释放信息】在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最特殊的情形之一,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年年必考.故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 体积角度

在有了空间概念后,空间几何体的度量关系作为立体几何的更深一层次的要求,近三年在文科的体积与理科的角度作为常考内容.如下表.

【释放信息】近三年高考试题风格基本形成,即一般把体积与角度作为立体几何大题第2小问,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

3. 几何坐标显能力

在进行空间想象的同时,文科生只能依靠推理论证、分析求解来处理,而理科生若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还可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空间中的线面关系、计算空间的各种角,以代数运算来推证求解.所以,在高考中,立体几何大题考生能演绎到何种程度,就看你这两种方法掌握到什么地步了.当然,想要提高解题效率,还要根据题目的特点,考虑选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如何才能具备更好的解立体几何大题的能力?下面对2014年高考广东理科第18题加以分析.

【释放信息】比较近三年高考理科立体几何大题所用到的几何法与向量法,它们思考的着眼点不同.几何体中的平行、垂直问题,要注意利用条件进行面面、线面、线线的转化,推证中的关键在于如何寻找求证所需要的条件,其难点与重点是准确快速地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也是无图想图作图的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向量方法的关键在于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灵活运用向量关系转换为坐标运算.注意折叠或展平的运用,还要注意平面几何知识在计算中的运用.

用向量的方法求二面角,常用的方法是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综合而言,近三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的走向明确,即中学数学教学应该把握数学本质,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思考数学问题.平时复习注重根植课本,夯实基础,注重能力训练.若能这样,何愁在高考中取不到好的理想成绩?

(作者单位:江门市新会华侨中学)

最朴实无华的生命 篇11

生命是地球上最神奇的现象。有了生命,地球才显得多姿多彩。生命是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让我们去了解生命,探索生命,描绘生命,感悟生命的价值吧。(北师六下“习作4”)

清晨,我朝窗外望去,外面雾蒙蒙的。天空中飘着丝丝细雨,如烟如雾,落在小草上成了颗颗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小露珠在叶片上滚动着,好像在相互追逐打闹似的。

下课了,我发现路边的草根下有一条小蚯蚓,它慢慢地蠕动着,好像在觅食。我小心翼翼地拈起它,把它放在手心,仔细地观察着。蚯蚓在我手上不停地蠕动着,我仿佛能够感受到它的体温。这时老师在课上讲过的话再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蚯蚓可以疏松泥土,让植物的根部充满氧气,这样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看着它身上满是泥土,我想它肯定不停地在泥土里拱。要不,泥土怎么会那么松软,小草怎么会那么茂盛!看来,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家伙还是个有益的动物呀!

为了更好地了解蚯蚓,我翻看了一些书籍。原来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它没有肺,全靠皮肤来呼吸。平时土壤又松又软,土壤颗粒之间有空隙,蚯蚓生活在土里,呼气吸气不费力。下雨前,空气里湿度大,空气变得稀薄,蚯蚓呼吸困难,就会钻出地面来找氧气。这也是天将下雨的征兆。看来,蚯蚓还是个天气预报员呀!大雨后,雨水渗进土里,土壤的空隙被填充了,没有了空气,蚯蚓就会直接爬出地面。这就是下了大雨的表现。

过去,我曾经以为,不好看的东西都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包括蚯蚓。但现在,关于蚯蚓,我的观点改变了很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谁不希望庄稼长得好?蚯蚓似乎也了解人们的心理吧,它以帮助农作物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为使命,辛勤地耕耘着,哪位农民能不感激呢?蚯蚓啊蚯蚓,你没有华丽的外表,有时甚至“很脏”,可你为人类做了多少好事啊!你的生命是最有价值的!在情不自禁感叹造物主神奇的同时,我想起有些调皮的小男孩残忍地对待蚯蚓,瞬间,一个生命消失了,那又是多么残忍啊!

看着蚯蚓在手中蠕动,我突然发现,这生命的分量好重!蚯蚓,你在春风里追逐着你人生的价值,在春雨滋润的泥土里辛勤耕作,朴实而无华。也许,这就是你生命的含义吧!

(指导教师:陈芳}

教师点评

上一篇:高等特殊院校下一篇:未来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