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农庄预防针

2025-01-18

建设生态农庄预防针(通用3篇)

建设生态农庄预防针 篇1

休闲农业和生态农庄在我国兴起与发展的时间已有20年左右, 特别是近年来, 我国各地生态农庄产业蓬勃发展, 休闲农庄数量急剧增加。但从各地的实践来看, 众多休闲农庄尚缺乏系统化的科学指导, 极大影响了我国休闲农庄的建设水平, 更束缚了我国休闲农业快速发展的步伐。本文浅述生态农庄在规划建设上如何突出特色, 突出文化, 为日后的经营管理提供可持续的发展空间, 打下良好基础。

一、农庄的特色规划

突出休闲农庄特色, 营造吸引人气的氛围。整个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要时刻呼应、体现主题, 突出主题特色农业文化的内涵。台湾在休闲农业方面拥有30余年的发展经验, 现在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主题鲜明、个性突出的休闲农庄, 这些主题包括水果采摘、竹、茶叶、名花异草观赏、昆虫收藏、奶羊、奶牛、螃蟹、鳄鱼、鸵鸟等种养体验。他们能够创新不断, 使游客每次前来都充满新奇感。

所以, 休闲农庄的发展规划, 应该在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如:农产品、农耕文化、区域自然风貌为前提, 以科学的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 再以现代化创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 展现给游客以生态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 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充分的结合起来, 还要讲求“原汁原味”, 避免“视角污染”, 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 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 使之形成一个集生态旅游观光、现代高效农业、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二、农庄的功能规划

典型的观光生产经营效益型的休闲生态农庄规划, 一定要分区布局, 主要包括五个必须的部分:生产区、农业科技展示区、产品销售区、景观区和休闲区。

生产区通常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 有灌溉和排水设施的土地上, 大概占农庄总规划面积的50%左右, 生产区内主要的生产项目为:农作物、果树、蔬菜、花卉园艺等种植, 畜牧业, 林业经营, 渔业养殖等。生产区要突出项目和品种的特色, 以生产珍稀、独特、高质量的农产品, 让游客观赏以后很快就能够产生购买欲望。必要时还可以营造氛围, 能满足多层次游客尤其少年儿童的求知、求真、求趣的需要。生产区主要还让游客认识农业生产的整个全过程, 尽可能地让游客在农庄内参与农事活动, 从中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生产的乐趣。

农业科技展示区和生产区一样, 也应该选在土壤、气候条件良好并且有排水和灌溉设施的地段, 大概占农庄总面积的10%左右。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 适当新建一些温室、沼气、太阳能等现代化的生态农业设施, 适当引进一些国内外珍稀植物和动物新品种。农庄的农业科技展示区主要功能就是开展生态农业的科技示范、农业科普教育的示范、农业最新品种的示范等项目。

产品销售区大概占总面积的5%。景观区通常位于地形丰富多变、原有景观资质良好的地段。大概占总面积的30%, 景观区内可以设置观赏型农田、特色观赏瓜果, 特色观赏苗木、特色花卉、湿地、水际风光区等等。

景观区可以使游客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园风光和自然美景, 是游人放松身心、体会农业魅力的理想场所之一。

休闲区要建在位于环境好的地段, 一般都是修建度假宾馆饭店和休闲娱乐功能与一体建筑群为主。休闲区的开发使游人能够深入农村乡村特色的生活空间, 体验乡村风情的特色活动, 享受休闲农业带来的文化乐趣。

三、农庄的生态规划

生态农庄涉及到农业旅游, 对资源与环境尤为关注。由于农药、化肥、农膜过度使用, 各类垃圾排放, 工业废水、废气、废渣进入农田, 农业环境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各类有害物质残留既影响农产品质量, 又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或价值取向应是生态型。生态农庄的建立则符合了生态哲学的一些原理。

在规划休闲生态农庄时必须要保护景观区的生物多样性, 促进生态的良性循环。发展休闲农业的本质上就是发展生态农业, 遏制常规旅游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业收入的同时, 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保持农庄的空气质量, 对于农庄区域内的接待服务设施和其他人居地区的取暖供热、饮食制作, 最好应用沼气和太阳能。交通工具要尽量采用电动车、人力畜力车或排污率低的车辆, 严格控制有害气体的排放。以沼气池为枢纽, 打造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使生态农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合理采用立体种养以提高光、热、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一些生态农庄的资源结构开始从“绿色农业”植物、动物的“二维”向“白色农业”植物、动物、微生物的“三维”转变。

四、农庄的文化规划

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应与当地乡土文化充分结合。休闲农庄的开发, 要注重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内涵的挖掘, 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文化内涵在农庄中的分量, 与农庄所具有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 休闲农庄的主题必须要与地域文化密切相连。比如, 台湾的许多休闲农庄主都具有很强的传承和展示乡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他们充分挖掘和整理乡土文化, 邀请当地民间艺人参与表演, 能做到让特定的乡土文化贯穿于整个庄园中。台湾休闲农庄都设有可供多人同乐的设施, 例如烤肉区、采果区、游戏区, 农耕体验区等。有的还设有充满台湾农村乐趣的烘烤区, 提供游客享受土窑烤地瓜、烤土窑鸡的乐趣;有的不定期举办农业有关的教育活动、趣味比赛;有的提供与场内动物接触的机会, 游客可以借喂养小牛、挤牛奶、喝生奶的过程, 体会牧场农家的生活。再如我国东北的很多休闲农庄将二人转融入到农庄中参与表演, 既让游客感受到大自然无限风光, 又能够尽情享受民族快乐文化的魅力。

五、农庄的管理规划

把休闲农业的资源开发和农产品开发等列入农庄的基本建设计划中, 多渠道筹措休闲农业建设所需投资, 充分利用国家助资、财政补助、银行贷款, 建立投资基金、利用外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及多种融资渠道解决, 建立科学合理的筹措资金办法, 开辟新的投资渠道, 提高休闲农业投资效益。

建立一支从休闲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至旅游服务的业务水平较高、素质良好、职业道德规范的人才队伍。加强与成功的休闲农业旅游基地及教育部门的联系, 委托代培高层次的人才, 建立建全良好的休闲农业营销、策划、管理人才培训制度, 定期进行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检查、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管理, 建立正常的人才引进、培养、流动机制。

终端服务是品牌的命门, 服务在细节上体现, 生态农庄把服务标准化和规范化, 力争把无形的服务转化为消费者可以理解的有形细节, 并强调以人为本, 发现需求 (甚至创造需求) , 满足需求。让游人在美丽的山、水、田、园、林、花的整体布局中, 在典型的“前店后园”的经营格局中, 在现代的吃、住、游、玩、购中亲近自然。有些农庄还采用了会员制, 为会员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

除了宣传手册、广告路牌、电视报纸等传统宣传手段以外, 要加强网络营销, 运用科技整合资讯, 通过网页、搜索引擎以及运用3G手机服务等对休闲农业区域的地图、路线等进行引导。比如在台湾, 网络平台在农庄营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台湾民宿协会的“U-FUN民宿达人网”的统计, 80%的客人通过网络预订。

休闲旅游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要根据当地的季节性等实际情况, 合理调整休闲生态农庄的观光项目, 尽力做到一年四季都能够为游客展现忙闲有序、农业景观四季变化有致的具有特色的乡村场景。

建设生态农庄预防针 篇2

可 研 报 告

一 前言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旅游局提出的“中国乡村游”主题目标,切实推进新兴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使“乡村游”成为我镇经济新的增长点。经考察研究论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资金,创办“新兴富山农业产业园区”。在渝昆高速新兴出口段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开发新建一个风光秀美、山水幽雅、人与自然和谐的集“四季果园、休闲钓鱼、珍禽养殖、花卉园林、品茶文化、农家特色风味小吃”于一体的“富山生态休闲农庄”度假区。

二 项目概况

富山生态休闲农庄度假区,位于新兴镇场镇1.2公里,紧邻高速新兴出口,交通便利,自然风光优美,区域面积约有1.37平方公里,区域内耕地面积为215亩,林地面积约为1840亩。区域内现有总人口416余人,该区域周边的乡镇常住人口达27.6万余人,其中新兴镇现有总人口42000余人,邻近乡镇红大、大农等镇乡人口达23.4万余人。1.自然条件

富山生态休闲农庄,占地约有1300亩。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高度约374米,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5°c,农庄内以低山丘为主,地势起伏,绿色植被良好,尤其是夏秋的气候更为凉爽,具备良好的旅游开发条件。2.交通环境

富山生态休闲农庄交通条件便利,距渝昆高速新兴出口500米,距新兴场镇1.2公里,距富达县城22公里,北距自贡市19公里,南距宜宾市44公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高速公路相邻而过,可辐射永兴、黄龙等地,极大地为生态休闲农庄的休闲娱乐提供客源基础。3.乡土风情

新兴具有独特的川西南民俗风情,盛产甜橙、土鸡、驯养野鸡野猪、特种鱼、黑山羊、桑葚等名优特产。当地群众自产的口水鸡、泡酸菜、猪肉大杂烩、土灶酒等极具地方特色,是体验川西南农家生活的好去处。

三 项目的必要性

1.当前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放飞心情感受,赏农村风景,过农村土生活,摘农田鲜果蔬,吃农家野饭菜,体验农村淳朴的农家生活的自然、健康休闲,已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开发新兴富山生态休闲农庄观光旅游为主,以农家乐旅游为辅,既可充分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又可以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2.新兴富山生态休闲农庄“观光”、“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旅游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已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整合开发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状况,拉动当地的消费水平,同时解决了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增加了农民群众收入,也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一举三得的项目。

四 项目的可行性

新兴富山生态休闲农庄“观光”、“农家乐”旅游项目的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交通优势十分明显,距渝昆高速新兴出口500米,距新兴场镇1.2公里,距富达县城22公里,从富达出发20分钟可到达;北距自贡市19公里,从自贡出发15分钟可到达;南距宜宾市44公里,从宜宾出发30分钟可达到。且当地居民也意识到旅游业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开发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很高。

五 项目建设规模与内容

(一)项目设施

1、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道路设施

包括景区公路、停车场、景区道路、林荫步道等 二是供水工程 三是排水及垃圾处理工程 四是通讯、供电等设施建设

2、景区改造

对原有的自然景点进行修缮,完善景区内的小设施,包括填整草皮、绿化环境等。

3、各功能区的规划与建设 一是休闲农庄

二是生态养殖区 三是人工观光湖

四是梨花园、葡萄园、荷花园、畜禽养殖基地

(二)旅游项目内容

1、观光旅游项目:赏荷、品梨、摘葡萄、林荫小道。

2、农家乐项目:农家一日游、农事体验、客家婚嫁体验、特色

民俗演出、学做独有风味的农家饭、推豆花、用优质的山泉水亲酿美酒等。

3、水上乐园项目:垂钓、游泳、水上游乐、湖中抓鱼、摸泥鳅等。

4、其它娱乐项目:篝火晚会、自助烧烤、下棋、打牌、品茶、k歌等。

六 市场预测及分析

1、游客旅游心态分析

中青年市场:旅游者热衷于娱乐性、刺激性同时又具有放松心情,追求回归返璞自然的生活。

中老年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观光、文化、品尝、健身、购物、休闲等内容。

专业市场:旅游者热衷于观光、科研、文化、采风、购物等内容。外来旅游者市场:热衷于民俗、民情、品尝、购物等。

2、项目客源预测

新兴富山生态休闲农庄游客结构主要以川西南地区自贡、宜宾、内江游客为主。旅游方式主要以散客与团队并重,逗留天数为2-4天。旅客的动机以休闲、健身、度假、娱乐、购物等为主,区域内、省县内短途游客将成为景区客源的主要来源。据了解,周边的三多寨、尖山等旅游景点旅游形势日渐火爆,尤其前往紧临永年镇保和寨的各方游客越来越多,在2008—2011年期间,参观旅游人数及旅游收入呈现出急剧增长升温态势。由此预计每年将会有15万以上人次的客源。

七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1.5亿元人民币。共分三期完成:第一期工程到2012 年6月完成投资4500万元;第二期工程从2012年7月——2013年6月完成投资7000万元;第三期工程从2013年7月——2014年6月、2014年7月——2015年6月分别完成投资3500万元。

八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本项目具有较强的旅游优势,经预测和估算,投资回收期约为8年左右,时间为2013年—2020年,从该项目建成第三年开始回收,预计年均游客量可达15万人次以上,根据人均消费300元计算,年营业收入可达4500万元,如按40%的低利润率算,年可获利1800万元(详见表3),则八年即可收回投资。

表3 生态休闲农庄投资及收益预测表 单位:万元

(二)社会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有利于解决当地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当地群众的收入,有利于调整当地农业产业结构,同时还将带动辐射周边乡村经济、交通及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生态效益

本项目在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创绿”工作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更为有利于取得竞争优势、蠃得游客和占领市场的先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进一步得到优化。

九 环保措施 本项目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破坏,反而进一步加强了绿化保护;在营业的过程中,对外不会排放废气、废渣、废水等“三废”有毒物质,对周边的环境也不会产生影响,是一个典型的环保型生态农业旅游休闲观光项目。

十 结论

建设生态农庄预防针 篇3

为了巩固

成果,挖掘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增强城市服务辐射功能,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开辟“江北水乡”农业增收新途径,“运河古都”新农村建设山地新模式,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峄城区

村的一个完整小流域,北靠,东临,南接,西连

,距县城

公里,与

遥遥相望。

流域总面积

平方公里,属

地形。原是县的果园示范基地,后种养业综合治理示范试验研究。目前,已建成基地

亩,其中

亩。已有人工草地

亩,果园

亩(其中苹果

亩,葡萄、核桃、大桃、李子

亩)。拥有

公倾,经济林

公倾,综合治理度达到了87.3%,林草覆盖率达到61.1%。拥有猪100头,羊100只,家禽1000只,水库一处,库

平方米。

电力设施齐备,交通便利。

二、规划依据

1、区位优势。紧靠县城,交通便利、经济基础较好,而且县城有常住人口

万多人,流动人口近

万人,有强 大的消费群体做后盾,具有能消售、能带动的优势和消费群体消费层次较高的优势。

2、地理优势。

部,属于典型的,特点及

特性明显,海拔高500米,四季分明,风情、风貌浓烈厚重,有利于展示

特色。

3、开发优势。近几年通过

工程建设和农业综合治理试验基地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植被基本得到恢复,基础条件得到改善,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产业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培养了一批农业综合开发科技人才,为进一步开发夯实了发展基础。特别是该区域地域空间相对开阔,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乡村景观保存良好,农业生产种类多样,特色明显,形成了资源—市场,功能—空间上的互补态势。

4、产权优势。

平方公里的区域,产权由

所有,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对吸纳周边分散农民参与的引力较强,有利于整个

整体开发。

5、政策优势。

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家支持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较多,县上以工哺农、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明显加大,且又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同步,为加快开发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6、市场优势。

近年来经济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人均财力居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元左右,但旅游业发展缓慢,休闲娱乐功能滞后,开发的目标人群空间大,主要压力是如何引导消费和引领消费潮流。

三、建设思路

本规划以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农耕文化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为手段,以创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为载体,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和传统农耕文化回味为目的,把新农村建设与体现传统农庄风貌结合起来,把农业生产与旅游观光结合起来,讲求“原汁原味”,避免“视角污染”,追求设施与农业系统、生态系统、人文景观系统的和谐统一,围绕农庄活动场所,依托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农村聚落及农村传统的生活习俗资源,向游客提供一种自在、自然、幽静、野趣、新奇的新型游乐空间,尽力体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心态,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优化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功能为一体的原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娱乐新型农庄。

四、建设内容

1、种植园区建设。围绕基本农田,建设

亩以绿豆、小米、玉米、地瓜、小麦、瓜类为主的小杂粮种植园,种植采取小畦种植、标准化作业,尽力体现田园风光;建设

亩以苦菜、黄花菜等为主的食用野菜种植园;建设

亩食用药材种植园;建设

亩大路菜种植园;建设

亩保护地温室大棚反季节蔬菜种植园,达到

粮菜应有尽有。合理 搭配,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四季生产、四季消售,既体现观赏性,又体现食用性。

2、栽植园建设。围绕现有

亩果园,进行改造,提升和扩建,增加新特优时令水果种植面积和土梨、土桃、土杏、小杂果的栽植面积,建设

亩大棚果园,尽力达到三季有花、四季有果。

4、养殖园区建设。围绕

亩林果与畜牧间作工程,实施舍饲和围栏养殖,把肉食性和观赏性结合起来,建设百只舍饲养羊区、百头标准化养猪区、千只围栏养鸡区、百只兔养殖区、狗养殖区,并积极引进新特奇品种,养殖驼鸟、马鹿、鸽子、七彩山鸡等。并建鱼塘一座,投放鱼、鸭、鹅等。

5、生态系统配套。按照林果畜牧农业开发的立体框架,以宜则宜配套生态功能。沟底打

米高、坝控面积

平方公里的坝一座,建造

亩栽植园,提升

亩草地,建设

亩景观林带,改造

农田,尽力体现田中绿野、山中绿荫、道中绿廊、沟中碧水、庄中花、草、树相映衬。

6、休闲设施配套。围绕现有村落,把民族性与现代性、观赏性与实用性结合起来,改造

的休闲宾馆;建

户独院民居,一个食府、一个土特产批零门店;建标志性门庭

个,改造提升一条专职旅游公路4公里;建停车场2个,打通一条观光巡回幽静田间院落小路;建设一处民族文化展示宫、一个演艺广场、一座登高观景标志性阁楼,一处高山流水景观,一处 石拱桥式的小桥流水景观;建造20个邮票式点缀小型花园,30个休息亭台、一座游泳池。

7、基础设施配套。新打机井一眼,辅设水网;建造扩大库容为

立方米的水库一座,建沼气池10口公厕6个,铺设路灯,建设排洪、排水渠等,力争做到设施齐备、功能齐全,节能高效、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三园区、四配套”的实施,把

城居民的后花园、后粮园、后菜园、后果园、后游园,建成 生物、植物品种的展示地、文化的宣传中心、农特产品的集散地、风光展示的写作摄影基地。

五、经营理念

1、观光。

一是风貌观。观赏

特有的、绵延不断、群山环抱、多路相连、多村点缀的风光,观赏

春花、夏绿、秋黄、冬褐四季分明的山色,观看

农村田园风光、高山流水、特种养殖。二是物候观。早观日出、晚观霞,晨看浓雾、夜听风;春看山花烂漫,夏尝风雨彩虹,秋品山村秋色,冬眺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原驰蜡像。

2、休闲。

住:宿冬暖夏凉农家小院;吃:坐矮凳、吃农家饭;玩:垂钓、游泳、日光浴,骑乘、狩猎、棋牌、健身等;娱:在演艺广场与演艺人员共同参与民间剧演出,与民同乐

3、采摘。

根据不同收获季节,指导、组织游客直接进入田间地头、大棚、园子里用农民特制的筐、篮、篓进行有偿采摘新鲜水果、时令蔬菜、瓜果,让游客即体验收获的喜悦,又观赏田园风光,即增长见识,又感受劳作。

4、购物。

用自行编织的形状各异、规格不同的筐、篮、篓将生产的杂粮、野菜、蔬菜、水果、肉类或经特殊加工的熟制品盛于其中,进行包装,并收集农村针织、编织、剪贴、手工等工艺,让游客根据喜好、能力自行选购。

5、品尝。

在采摘品尝、入住品尝的同时,按照农历12个月每月一节的习俗,推出农村节令大荟萃,让游客真切感受齐鲁饮食文化。

6、农事活动。

根据农事季节,让游客在农艺人员的指导下,参与有偿农事活动,也可以直接将田、园、圈租赁、承包给游客,由农艺人员代管,让游客参与季节管理及生产种植、收获等农事活动全过程。并广泛举办粮、菜、蔬、果生产竞赛活动、赛畜活动及农产品交易活动,吸纳周边村、镇、县农户参与,打造农事活动节令盛会。

7、农耕文化。

挖掘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农艺展示、大秧歌演示及婚事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齐鲁文化,做到天天有展示、夜夜有演示、时时有婚事,随到随体验。

六、可行性分析

1、适应了旅游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推进了现代旅游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路径,而且把旅游、农业、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快了结构调整,提升和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减少了旅游开发的投资风险,迎合了大众消费心理。

2、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改变。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关联带动作用,开发农业旅游,向二、三产业交叉渗透深,对第三产业带动作用强。同时充分开发利用了农村丰裕的空间资源和众多的家事活动、传统文化、风俗等无形资产,所需资金少,不但可缓解农村非农化过程中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可增强农民的商品意识,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主动性加快,农产品的变现速度加快。

3、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脱贫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为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拓出新路子、找到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城乡差距缩小。

4、可以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村 生活质量与品位。项目开发不但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提升了农村生活质量,而且增强城乡交流,加快观念更新、提升品位、推动进步。

5、可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开发农业旅游的生产素材是当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对加快生态建设、农地保护、规范开发、资源永续利用力度大,有利于促进农业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可以缓解假日高峰旅游压力,促进城乡消费。不但可以有效地对部分旅游者进行分流,就近带动消费者,同时也提高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丰富城乡人民的消费及文化生活。

七、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本规划建设设计建设年限为5年,投资约合人民币500—600万元。项目建成后,年可创纯收入300万元,2年可收回成本。如在建设期间逐渐投放运营,收回成本年限可缩短。预期最佳高峰期年收入可达到800—1000万元。因此本项目市场前景广阔,具有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不失为一条促进分工、统筹城乡、推动发展的有效增收途径。

八、实施措施

1、项目支持。该项目的基础是农业开发,因此要加大农、林、水、牧、文化、旅游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并将此项目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试点村行列给予财政支持。

2、招商引资。采取联合、入股、拍卖、转让、加盟的方式 加大吸商、引商力度,欢迎独资开发,加快开发进程。

3、政府扶持。农业旅游的开发,重点要体现完整性,因此镇政府要配合项目实施区,加快周边区和道路的改造、提升建设力度,以体现大旅游、大生态、大服务、一整体功能。

4、创新开发。建议经营者忠实目标消费人群,采取分期实施、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发展。采取对服务内容进行细分,量身定制不同的消费价格,以获得更多的消费群体。并坚持生态优先、方便经济原则,使环境优美、服务体贴到位、提高品味,吸引留住客商及消费者。

上一篇:职业学校的营销下一篇:高产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