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室护理

2024-07-30

注射室护理(精选12篇)

注射室护理 篇1

昏厥为突然发生的、短暂性的意识丧失, 是由于大脑一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临床上昏厥与休克有时并无明显界限, 其鉴别主要在于休克早期表现钓精神迟钝、周围的循环衰竭的症状比昏厥更为明显而持久。在注射室内发生的昏厥一般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患者原有的疾病发作, 例如癫痫、中风、心血管疾病等, 另一种是注射某种药物引起的过敏或患者紧张剧痛及晕血等所引起, 下面谈谈注射室内常见的几种昏厥的原因与护理,

1 药物过敏引起的昏厥

药物过敏引起的昏厥, 是一种严重的变态反应, 大多数患者发生在注入药物后的数分钟内, 极少部分发生在注入药物后的几秒钟内或几小时以后, 有时极小的剂量也可致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用药后, 患者突感胸闷、气急、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 随后晕倒、神志不清、查脉搏细、血压下降、若抢求不及时常可导致死亡。

护理措施; (1) 立即平卧; (2) 立即肌注0.1%肾上腺素0.5~1mL: (8) 立即吸氧; (4) 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 静脉输液、速扩容;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者, 立即人工呼吸, 胸外心脏按压; (6) 根据医嘱给抗组胺类药物, 纠正酸中毒等: (7) 病情监测:生命体征监测, 尿量监测。

2 心源性昏厥

心源性昏厥是由于心脏输出量的减少或心脏停搏造成脑组织缺血所引起。一般心搏停止5~10s, 就会引起眩晕, 停搏15s以上就会引起昏厥和抽搐, 称之为阿—斯综合征。这种昏厥在发生前可以无任何不适或有数秒钟的头晕、眼花和上腹不适感, 在抽搐发作时可有大小便失禁。发生心源性昏厥的原因有: (1) 心脏本身的病变, 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述速、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主动脉瓣病变, 心肌梗死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 (2) 甲亢、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等全身疾患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表现; (3) 某些药物诱发引起, 例如常用的有;利多卡因、异搏定、心得安、在注射这类药物后可出现头晕、耳鸣、视力模糊、恶心、呕吐、血压下降、乏力、心律失常以及昏厥;肾上腺素肌内注射后、可造成心动过速、心律不齐, 大剂量应用时有造成室颤的危险, 继而发生昏厥。

护理要点: (1) 在静注利多卡因, 异搏定、心得安等药物时, 患者应采取平卧位, 熟悉药物的药理作用, 对于严重病例, 请有关医生在场或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2) 熟悉心源性昏厥和阿—斯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发现问题, 立即停止注射, 按常规进行抢救, 严格执行医嘱。

3 体位性低血压的昏厥

体位性低血压又称直立性低血压, 在注射室内所见的体位性低血压分为低血容量性低血压及药物性低血压两类。

3.1 低血容量性体位性低血压

是指患者原有的血容量不足, 例如长期摄入不足、高热大汗、脱水过多, 大量利尿后, 以及消化道出血未及时纠正等, 这类患者的体位性低血压与注射的药物无关, 而与注射的体位变动有关, 如消化出血伴血容量不足的患者, 平卧时无异常, 站立或行走时可出现昏厥。

3.2 药物性体位性低血压

是患者在应用了强烈的血管扩张剂, 使小血管扩张致血容量相对不足而引起, 常用药物有:氨茶碱、氯丙嗪、罂粟碱等。

护理措施: (1) 在为血容量不足的患者注射时, 应嘱其卧位, 不易轻易改变体位。 (2) 静注强烈血管扩张剂时, 必须在患者平卧或半卧位时进行, 注射完毕, 嘱患者不要马上站立, 以免晕倒。 (8) 如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后, 立即取平卧或头低卧位, 适当补液, 扩充血容量。

4 血管神经性昏厥

又称单纯性昏厥;这类昏厥一般与注射药物的种类和途径无关, 即使应用针灸治疗亦可发生, 谷称“晕针”, 常见于青年女性, 久病体弱, 对注射极度恐惧的患者, 常因注射时剧痛及情绪紧张而引起, 尤其是在静脉反复穿刺或引起局布出血时更易发生。这类昏厥发生前, 患者可有头昏、眩晕、恶心、上腹不适, 面色苍白等植物神经紊乱的短暂先兆症状, 数分钟后, 患者可继发突然意识丧失, 血压下降, 心律慢而微弱。

护理措施:当患者发生先兆症状时, 应立即停止注射, 如已发生昏厥, 立即给予平卧、吸氧、掐入中、合谷、症状可很快缓解, 而不留任何后遗症。

5 其他原因引起的昏厥

除上述几种昏厥外, 最常见的尚有低血糖昏厥、呼吸抑制昏厥及癔症性昏厥, 前者多发生于进食较少, 精神紧张, 体质虚弱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的患者, 注射前、注射中、注射后均可发生, 患者表现为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出冷汗、饥饿感, 脉细数、少数患者可出现昏厥;后者主要是有些药物注射时可抑制呼吸, 如硫酸镁, 苯妥英钠等, 特别是在注射剂量过大, 速度过快时, 除了对心率、血压有一定影响外, 可引起呼吸减慢变浅, 出现紫绀, 甚至有导致呼吸停止的危险, 而癔症性昏厥的患者, 多无心率, 心律的改变, 既往史有助于鉴别诊断。

护理措施:低血糖昏厥, 可立即静脉注射或口服高渗葡萄糖, 在静脉注射硫酸镁时, 速度要缓慢、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及面色, 发现情况, 及时对症处理。而对癔症昏厥患者, 可用暗示及针刺疗法, 必要时加用钙剂静脉注射。

6 小结

我们在熟知各类昏厥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时, 应快速做出护理诊断及时采取护理措施,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 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认真做好“三查八对一注意”, 准确掌握各种药物皮试的方法与剂量, 保证皮试的质量, 每天工作前检查必备的急救药物 (如肾上腺素等) 并确保现有抢救设备的完善, 熟知一些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副作用, 同时了解病情, 对年老体弱、情绪紧张的患者耐心解释, 细心操作, 对肌注某些疼痛较剧烈的药物时 (如撤痛风、草乌甲素等) 注射前要向患者讲清楚, 使其有一定的思想准备, 推注时掌握速度, 无论注射何类药物, 首先询问过敏史, 注射过程中都要询问病人有何不适, 仔细观察。对待每一个患者, 做到态度和蔼, 热情真诚、遇事沉着冷静、细心处理, 让患者心理上获得安全感。

摘要:病人在医院进行诊断治疗中, 多数都要接受“注射药物”这一治疗手段, 而在注射过程中, 病人经常会发生突然昏厥的现象, 若对这类患者不能正确的鉴别和妥善地处理就有可能贻误抢救时机, 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特别是在基层卫生院和医务室, 其抢救设备简单, 人员分工不明确, 出现问题难以及时处理, 因此我们在注射室工作的护士, 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医疗知识, 熟悉昏厥的鉴别诊断和与护理措施。

关键词:昏厥,静脉注射,护理措施

注射室护理 篇2

(一)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私人物品不得放入室内;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没施。

(二)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戴口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三)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四)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 2 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 2小时不得使用,最好采用小包装。

(五)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 2 次;容器每周灭菌 2 次。一次性小瓶装碘伏及酒精开瓶后注明开瓶日期及时间,注意密闭保存,一周内用完;500ml装的酒精、碘伏等消毒液开启后注明开启日期及时间,密封保存,有效期为1个月。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无菌物品(棉棒、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包装,须注明开启日期及时间,使用时间不得超过 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六)治疗车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病历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七)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有专用清扫工具)。(八)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注射室护理 篇3

安全隐患

服务态度差:据我医院门诊调查结果分析,在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问题导致的纠纷及投诉占居所有医疗纠纷及投诉第一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的增强,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有了新的要求,如护理人员的服务概念、服务行业为没有适合当前社会对护理服务质量期望的提升而改变,服务意识不强、讲话生硬、态度粗暴,就极易发生护理纠纷及投诉。另一方面,注射室承担全院门诊注射、治疗工作。任务繁重,而护理队伍人力资源相对不足,无充足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这些都及可能引起患者不满,导致纠纷及投诉。

技术水平低:我们不能否认在护理人员中,一些护理人员因操作技术水平不过关,尤其是婴幼儿的治疗时不能很好配合,静脉穿刺不能一次成功,解释工作不到位,增加了患者家属的不信任,导致投诉较多。

责任心缺乏:个别护理人员素质差,缺乏责任心,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要求。如三查七对不执行,导致配错药、换错瓶。巡视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意外情况等,都极易导致投诉和纠纷。

法律意识淡漠:护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忽视患者的权益对一些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的问题认识不足,对违规操作引起的严重后果缺乏充分的认识,忽视了患者的知情、同意及隐私等权利,引起了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护理沟通协调缺乏:由于门诊注射室患者病情相对较轻,一般是治疗完毕后就离开,与护士接触时间短,护士只忙于做治疗,忽略了巡视患者,未及时更换药瓶,与患者缺乏交流,在输液中如患者稍有不适,家属的不满情绪较容易发泄到护理人员身上,从而导致纠纷及投诉。

防范对策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医疗主体在于重视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环境改善的听同时,更要顺应患者的心理需求,大力推行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护理人员应转变服务概念,优化护患关系,树立“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星级式人性化服务。多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病情的发生、发展及防范措施,注重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时时体现理解和关爱,重视患者需求,多进行换位思考,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合理要求。

加强业务学习及操作技能训练:对新上岗护理人员组织岗前培训和专业带教;对在职护理人员定期组织在岗前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强调穿刺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如一次穿刺未成功,要及时向患者家属表示歉意,安抚患者以取得谅解和支持,而决不能责怪患者;如再次穿刺失败,及时换人进行。

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在治疗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三查七对制度,巡视制度,这些都是保证理疗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在操作钱、中、后都要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在注射输液及治疗时要向患者及家属仔细交代注意事项,随时查看患者注射部位有无痛疼、肿胀、出血,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加强医疗法规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文件,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知法、守法、懂法、护法。尊重患者的权利,及时覆行告知义务,避免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多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解释,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和理解。注意语言艺术,要善于倾听,化解矛盾和分歧,处处体现理解和关爱。

加强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开展以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尤其是患儿输液、治疗时再不能很好配合的情况下,很难做到一针见血。治疗前通过患儿家长交流思想、沟通情感的方法,告之静脉穿刺的风险性,是家长心中有数,从而争取患儿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以保证患儿穿刺的顺利进行,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同时应认真、耐心的对待患者的合理要求,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情和帮助,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李秋浩.护理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44-147.

浅谈门诊注射室护理带教 篇4

1 讲课期

第一天上午由具有教学经验的主管护师职称的护理人员担任讲课老师, 用多媒体进行入科教育, 热情地介绍医院环境, 科室的规章制度, 本科的特点, 遵守劳动纪律, 尊敬师长, 团结同学, 热情为病人服务, 严格三查七对及无菌技术操作, 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并进行基本理论, 专科护理, 新知识, 新技术讲座, 让护生全面了解注射室工作的基本理论知识, 技术操作规程。

2 训练期

第一天下午, 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 分别参加各种无菌技术操作, 用半天时间进行模拟练习, 在带教老师的严格指导下, 规范操作, 老师根据每个护生的弱点, 有侧重讲解。

2.1 老师操作为主, 边做边看, 护生看学, 做配角, 每一个操作, 从患者手中接过药及门诊处方开始,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到静脉输液, 如何掌握静脉穿刺要领, 输液滴数的调节, 如何根据患者局部血管, 神经生理分布特点, 选择适合穿刺部位, 以减轻疼痛。皮内注射时应询问过敏史, 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交代有关注意事项等等。对患者态度和蔼, 关心体贴患者。严格消毒隔离制度, 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管一巾, 做好标准预防。

2.2 学生与老师一起做, 观看老师操作后, 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和主要事项, 老师边操作边讲解, 每做一项操作, 老师做示范, 护生照老师的样子做。

2.3 学生做, 老师看大胆让学生亲自操作。护生在进行第一次操作前, 先熟悉操作程序, 强调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直到护生有信心, 教师有把握时, 选择合适的患者, 让护生进行第一次操作, 操作成功后, 要在患者面前, 对护生进行鼓励表扬。

3 实践期

从第二天开始, 先安排学生接诊中青年患者, 此年龄段的患者以沟通, 肯配合, 带教老师坚持''放手不放眼"的原则[1], 督促指导操作技能, 提高应急能力, 沟通能力, 尊重患者的隐私, 维护患者的权力, 加强法律意识。操作后总结,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做一个简单的评价, 在能熟练门诊注射的操作技能后, 逐渐接诊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实习结束前, 进行一次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

4 效果

来我院门诊注射室实习的护生, 通过以上系统带教及严格管理, 经过一周的实习都达到了护理部教学大纲的要求。

参考文献

注射室护理 篇5

要求

1.坚持每日清洁,地面湿式清扫,每天进行空气消毒;

2、室内布局合理,清洁区、污染区分区明确,标志清楚。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无菌物品应重新灭菌。设有流动水洗手和消毒设施。

3、医护人员进入室内,应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程序。

4、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5、抽出的药液,超过2小时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6、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1-2次,容器每周灭菌1-2次。常用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7、治疗车上物品应排放有序,上层为清洁区,下层为污染区;进入病室的治疗车、换药车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8、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末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感染性敷料应放在黄色防渗漏的污物袋内,及时焚烧处理。

血透室护理工作特点 篇6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护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44-02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迅速发展,血液透析治疗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由于此类患者存在严重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障碍。因此,护理工作难度大,要做好血透患者的护理工作,护士须具备高素质的护理理念和特定的护理技能。

1血透室护理工作的特点:

1.1护理难度大。患者由肾衰竭而引起的多系统功能的损害,各系统相互影响,一般多以采取血液净化治疗为主,配合心理及饮食治疗的综合性治疗,这决定了血透患者的护理难度大及其护理工作的复杂性。

1.2对患者应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长期血液净化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紧紧的被束缚在机器上,每周3次,每次4h,长时间的进行血液净化而不能参与正常生活。患者面临许多工作、生活和经济问题,承受着种种压力。由于长时间受疾病的困扰和折磨,患者感情意志变得脆弱、自我控制力下降,存在各种心理障碍。

1.3合理的饮食指导。血透患者常发生营养不良、消瘦。透析不充分易发生厌食、饱胀感和恶心呕吐等现象。这是因为透析中丢失营养,而又不能及时的补充所造成。所以,对血透患者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尤为重要。

2血透护士的基本护理技能

2.1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洞察力。由于血透患者病情复杂,变化快,并发症多,所以护士必须具有较高的护理理论基础及熟练的操作技能。养成严谨、敏捷、果断的工作作风。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不忽略任何一点症状、不放松任何一个血透环节、不错过任何一次抢救机会。并且鼓励患者主动向医护人员反映自我感觉,以便及时发现,治疗并发症。

2.2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平时应了解和熟悉各种透析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将操作程序熟记心中,开机后严密监测并观察各种参数是否在正常范围内。正确估计干体重,向患者宣传控制体重的意义,取得患者合作。如果患者限制饮水不严格,透析期间体重超过5%,透析中血压变化很大,很难掌握好干体重。应避免每次脱水不充分而引起慢性心衰,心脏容量负荷过重而加重心脏负担。正确使用肝素,使其用量个体化,避免因用量不当导致的各种出血。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透析前和透析期间应当与患者进行必要的交流,及时做好患者心理和思想工作,能让患者很好的配合工作,这是成功透析的重要基础。帮助患者及家属进行自我管理,掌握常見的防病知识,同时做好卫生宣教。消除患者和家属焦虑不安的心理,使其安心养病,并定期举行肾友交流会等文体活动,真正让患者参与进来,这是对患者提高其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2.4做好饮食管理。营养状况是影响维持血透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根据患者每日的尿量、透析次数、透析时间、血压、水肿等情况决定每日摄水量。透析中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应给予适当的补充,并注意蛋白质的优质化。提供一定量的热卡,根据血钠、钾、钙等离子浓度调整饮食结构。患者的饮食应当遵循以下原则:高热量、优质蛋白、高钙低磷、低盐低钾、控制水分摄入量,补充适量水溶性维生素。①蛋白质需要量:膳食原则要放宽,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为1.0~1.2g/kg,这个营养标准对于维持稳定状态的血透是合理的。但对于缓解透析前营养不良及透析后出现感染及胃肠道疾病就不够了。还需要额外补充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素。②热量和需要量:热量摄入充足,机体才能有效的利用蛋白质和保持充足的营养素储存,通常每日需要量138.07~146.44kJ/kg。③及时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6和叶酸等。④水分摄入量:每日水分摄取为每日尿量+500ml。⑤为透析患者建立个人饮食计划:护士根据饮食原则并结合患者自身特点,如年龄、病情、透析情况、活动量、饮食习惯等,为患者建立切实可行的个人饮食计划,提高患者饮食控制的依从性,并让家属参与其中,督促实施。

2.5护理工作的艺术性和多能性相结合。护士要深刻认识自己所担负的重大责任。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工作中耐心、细致、周到。操作迅速、干练、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在护理工作中掌握多方面的工作技能和艺术,如具有调节自身情感的能力、树立工作的责任感、洞察患者心理变化的技能、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驾驭语言交流的技能、增加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效果等。通过全方位、高质量的护理技能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3体会

血透室高质量的护理工作很大程度依赖于护士自身业务水平和护理技能,而护士的护理技能如何又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高低。这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认真遵循医德规范,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积累,使自身的护理经验无时不渗透在我们的角色行为中,让自己真正成为患者心中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刘淑斌.浅析肾功能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护理.中华中西医学杂志,2006.7:109

[2]秦志强,肖凤玉.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7.5:45

[3]王质刚等,主编.血液净化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门诊的输液量相对数量比较大, 每天输液人次平均在200人次以上, 来院时间不固定, 注射室配备的护士大部分是年轻, 都临床一线表现出色, 具有很强的急救能力。

1.2 方法:

对于护士在输液中的护理情况进行调查并得出结果。

2 护理措施

2.1 做好输液的制度建设与管理工作:对于输液的工作, 要做好小组的处理准备, 将输液进行明确的分工, 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的输液位置, 互相监督, 严格控制没一个环节。

2.2对于输液的治疗单, 做好每一个字迹的检查工作, 如果有模糊情况存在, 及时向开单医师询问, 将错误控制在最低程度。对于有疑问的单子, 也要第一时间与主治医师进行交流, 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在对患者做皮试时, 要认真的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对于皮试的观察结果, 要有两人为一组, 两人都确定可以进行输液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配药的护士首先要认真检查药瓶是否存在的裂纹, 瓶口是否有缝隙, 包装是否完整。在配药期间要认真检查药液的质量, 如果出现明显的浑浊, 马上停止不再使用, 换新的药液[3]。

2.3 输液时要再次核对, 保证准确性。当设定好输液瓶好, 严格嘱咐患者不要随意动输液瓶和管, 告知如果有不良反应, 要及时通知护士。要更换输液瓶时, 要填写名称和用量, 以保证核对和准确性。加强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教育, 注意细节管理:每个月1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全科护士的安全防范教育, 尤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培训和教育, 如新入科的护士、有情绪波动大的护士以及护理实习生, 发挥护理骨干的传帮带教作用, 在排班时注重新老搭配, 同时根据季节特点和收住患者的种类, 组织学习相关疾病的护理常规、治疗指南和护理观察要点, 护士在注射时要简单询问患者的病史, 了解病情, 输液中巡视观察不良反应及护理并发症, 并及时处理, 保障用药安全;护士要做好自身的形象工作, 穿衣要整洁, 不穿与工作无关的衣服, 不化浓妆。传递给患者积极乐观的精神, 让患者的家属一到门诊室就有种可以医到病除的感觉, 改变一些对于门诊室的偏见和陋习[4]。

2.4 对于患者的称呼也要做好认真的分析, 有的可以称呼先生女士, 有的可以称呼大爷大娘, 阿姨, 阿伯。对于时间较长的患者, 争取记住患者的名字, 这样既可以增加亲密感, 又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医院对于很多人来讲, 不是一个愿意来的地方, 很多人一到医院就会感觉紧张, 感觉到压迫感。

2.5 对于第一次来的患者, 更是如此。因此, 更加要求护士热情周到的对待患者。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输液高峰季节和高峰时段, 采取弹性排班和动态调整的原则, 同时注意护理人员的新老搭配, 保证各时段护理技术力量的均匀配置, 护理人员的上班时间分几个时间点, 高峰时段在班护理人员最多, 相对空闲时段安排护理人员休息, 既最大程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 减少等待输液时间, 又保障了输液安全[5]。做好与患者的交流工作;现在患者的输液量很大, 加上主观与客观的原因, 医患的纠纷非常容易发生。护士在输液的工作当中, 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具体的操作当中, 很少有患者和家属进行彼此的沟通, 容易产生误解。经常是因为一句无心的话, 一个过于草绿的动作, 都经常性造成护士与患者的冲突。有的患者对护士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希望一针到位, 同时不能出血, 不能感觉到疼痛, 这都容易造成冲突的发生。

2.6 与患者输液时, 学会更好地使用肢体语言, 有的患者因为不舒服, 或者内心难受, 或者恐惧, 或者其他原因, 包括理解患者眼神, 表情, 身体动作的含意等, 对于这些细微的理解, 可以在短时间内加深患者与护士之间的理解与感情, 可以事半功倍地提高树叶工作的服务质量与效率。例如:可以摸下患者的额头, 看看体温的多少, 询问下患者身体的感觉, 是不是舒服, 是不是需要喝一些热水, 患者对于体位有什么需要改变的, 现有的体味是否舒服等。由于患者对于输液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或害怕, 可以在输液过程中进行耐心的解释, 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在输液将完时, 不要急于把针, 直到全部完成再完成, 给患者以信心, 营造一个负责人的公众印象。

2.7 严格规范药品的消毒处理工作:输液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安全和病情的康复, 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消毒处理工作。在输液的所有操作细节上, 都要严格消毒, 不准为了图方便擅自改变操作流程[6]。做好六步洗手法的流程, 防止手上的细菌污染药液。要药液的配制时, 注意各个药品之间的禁忌。一旦第一次穿刺没有成功, 就马上要更换新的针头, 以防止旧针头将空气中的细菌带入患者的体内。医疗室每天都要进行认真的消毒, 可以使用含氟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每个月进行一次彻底的细菌消毒, 无关人员禁止入内。合理划分输液区域, 要保证患者具有安全输液的环境:要进行设置儿童、成人输液的区域, 要设置几张卧位的输液的床, 这样可以体现以人为本服务的理念, 来满足来自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年龄和不同的病情的患者需求。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患者反馈的意见, 要设置患者的意见箱, 每天主班护士要负责开箱, 每月还要定期的进行患者的访谈和满意度的测评, 对患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及时进行采纳。要加强院内的感染控制, 各室要面积和人员的流量安装空气消毒仪, 每天要进行循环的空气消毒并要定时的开窗通风。

2.8 要重视输液过程的管理, 也要保障输液的安全[7]:护士长尤其要注重护理工作的整个流程中质量的监督, 要规范护理的工作程序, 科室的质控小组要每个月根据护理的质量考核标准要定期进行监控, 对检查当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反馈, 要进行组织讨论并要及时的进行纠正处理, 要发动全科的护士运用“木桶理论”对科室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的评估, 对其中制约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那块短板要及时的进行整改, 比如之前当核对药物时, 采用药袋核对, 如果发现有缺陷, 要进行核对病历的医嘱、药袋、药液三者, 要持续改进质量, 保证患者安全。输液过程中要加强观察, 及时的发现药物不良反应, 要建立新的培训机制, 要对临床使用新药进行全员的培训, 使护理人员掌握新药药理作用、用药的注意事项、药物的配伍禁忌和不良反应等, 要将药物的说明书进行专册保存, 以便能够给随时的翻阅和学习;在输液的过程当中要告知患者的输液总量、输液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尤其是输液的滴速, 要告诉患者和家属不能自调输液的速度。大多数的患者在输液的时候希望能尽快输完, 特别是到临近用餐和需要大小便时侯心情更加迫切;大量输液患者, 在长时间的静脉滴注中会产生疲惫的心理, 希望能尽快的输完在中途就会自行的调节滴速。我们知道有些抗生素是不能快速的输入, 比如克林霉素、青霉素等, 快速的静脉滴注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加重, 临床中会出现快速的静脉输入青霉素会引起患者的恶心和呕吐等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加重的情况发生, 有些患者静脉滴注20%的甘露醇时局部会疼痛, 自行的调慢输液滴速, 却达不到治疗的目的。输液的过程中要告知患者如果出现了头晕、胸闷、皮肤痛痒、肿胀等不适的时候要及时的通知护士, 要及时的处理, 防止不良的反应。

2.9 做好输液完毕后的护理:加强输液的质量控制, 大输液的存放要标准化:要采取专人专职检拆外包装和贴标签, 要现拆现用, 要保证一天量。对于不常用输液要采取不拆上架备用。大的输液要现配现用, 加药的时候要采用9号的针尖, 要避免在瓶塞的同一部位反复的穿刺, 有效的防范橡皮微粒的脱落。对患者输液完毕后, 经过认真的检查后, 马上就要将针头拔出。拔针动作一定轻柔, 尤其是撕掉胶布的时候, 要做好手法。一只手按住固定用的胶布并保证针头的位子相对固定, 另一只手轻轻的撕去胶布, 以免造成患者的疼痛感;对于体毛较多, 在撕扯胶布的时容易造成疼痛的患者, 可以采用酒精对胶布进行滋润, 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在按压针头时, 要适当的提高胳膊的位子, 要保证不会出现穿刺点的血流量增加, 按压时间控制在1~2 min, 避免过早过晚对针刺处造成伤害[8]。输液结束时要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和时间, 即采用大面积按压法, 迅速把针头后, 指导患者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并排横向按压时, 先用食指用力按压针眼上方, 随即用中指按压在针眼上, 用无名指靠拢中指横向按压后, 调整按压力量, 以指尖按压变苍白又没苍白的力量正好。时间为3~5 min。输液结束时对连续用药的患者, 要告知药物治疗的交替时间, 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3 结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加强对护理安全的意思的教育和考核, 强化查对制度, 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提高了护理质量, 未出现安全事故。

4 结论

现在的社会是服务型的社会, 医院要想提高自己的社会认可度, 获得患者和家属的承认, 就必须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门诊注射室的输液护士必须怀有一个爱岗敬业的精神, 将患者作为自己的亲人来看待, 苦练基本输液技术, 拥有扎实的医疗知识, 能够及时准确的回答患者的各种提问, 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里工作。护士要做好无菌工作, 做好“三查七对”, 即使面对着人手少, 任务重的情况, 也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 认真负责的输液操作做好每一个细节。同时院领导也要重视门诊注射室的输液工作, 做好护士的需求工作, 从物质和精神上保证护士以良好的心态来投入输液工作当中。要经常性的进行巡查, 在输液的过程中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 如果发现需要进一步的处理。及时与值班医师联系, 做好配合救治工作, 对于急危重患者要认真学习抢救知识, 第一时间的提供医疗求助服务。

摘要:分析注射室输液安全的现状。对我院辩论注射室轮渡进性分析, 经过有针对性的调整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工作得到明显的提高。根据医院的现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提高输液安全。

关键词:门诊,输液安全,护理

参考文献

[1]王艳, 杨英.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 :107-108.

[2]韩青, 徐侠.门诊老年病人输液安全管理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 (6) :59-60.

[3]张丽.浅谈门诊输液室的管理[J]吉林医学, 2012, 33 (8) :1746-1747.

[4]郭艳爱.我院门诊注射室管理模式的实施与应用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9) :97-99.

[5]苏颖姬.加强管理对控制门诊输液室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3) :56-57.

[6]赵虹, 程玉萍.门诊输液治疗中开展舒适护理的体会[J]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0, 2 (3) :278-279.

[7]高丽君.门诊输液室潜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9, 6 (24) :92-93.

注射室护理 篇8

1 影响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的因素

1.1 环境的清洁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门诊注射室人群相对集中, 而且流量相对较大, 每天接待大量的注射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优良的秩序, 让病人在就诊时感到满意, 合理温馨的环境, 则有利于增加舒适度和安全性。

1.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在临床工作中, 既要满足病人减少病痛的需要, 还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素质。掌握过硬的护理技术操作, 及时有效的帮助病人了解病情、诊断治疗结果及护理过程。

1.3 护理人员的职业形象

注射室是医院的一个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医护人员的职业形象, 代表医院的形象, 随着病人的服务需求增高, 每位护理人员要认识到树立护理职业形象的重要性。从干净、整洁、着装到端庄得体的行为举止, 都应该给病人稳重、干练、可信任的感觉。

2 提高门诊注射室护理质量的对策

2.1 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遵守法律、法规的诊疗技术和规定是护士职业执行的根本总则。护理核心制度作为诊疗技术规范中重要的制度, 对它准确理解和运用, 对危重病人的观察和护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甚至决定了病人的病情转归, 特别是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的落实。救死扶伤是每个医护人员的职业总则,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 必须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 自身的能力水平, 力所能及的正确的实施救护。争分夺秒, 抢救生命。这就要不断加强自身学习, 积累工作经验, 熟练掌握临床抢救复苏技术, 提高对危重病人的抢救能力。

2.2 改善注射室环境

注射室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 布局合理, 整体设施齐全, 舒适, 保持室内温度、湿度适中, 室温22 ℃~24 ℃, 湿度50%~60%, 清洁区、污染区严格区分, 标志清楚, 有流动水设施, 每天进行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2次, 每次60 min, 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每周用95%乙醇擦拭1次, 室内的清洁消毒工作, 地面使用湿式清扫, 用清水或清洁剂拖地每日2次, 致病性芽孢菌或烈性的传染病污染地面, 而用有效氯2 000 mg/L作用30 min消毒, 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抽出的药液不超过2 h,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超过24 h, 应注明起用的时间, 碘伏、乙醇应密封保存, 每周更换2次, 容器每周灭菌2次, 治疗车物品安排有序, 上层为清洁区, 下层为污染区。配有快速手消毒剂, 每日产生的垃圾应该日产日清。医疗废物分类处置。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 空气培养菌落数≤500 cfu/m3, 物体表面细菌落数≤10 cfu/cm2, 护理人员的手细菌落数≤10/cm2。

2.3 提高业务水平

针对本室的工作特点, 要求树立高度的安全护理意识, 熟练掌握各种皮内、皮下、肌肉注射的基本知识, 操作熟练有序,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度的责任心, 严格三查七对,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严防护理差错的事故发生, 查对姓名, 有的病人常用家属的姓名, 必须让医生更改后签字, 日期常出现有月日而无年的现象, 必须填写齐全方可执行。护理人员要精确配制用药的剂量, 及时让病人得到安全有效的治疗, 在注射过程中主动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对病人提出的相关疾病的预防、治疗配合用药原则、注意事项等知识, 要及时解答。用药后, 必须观察半小后才能离院, 评估病人用药后的反应, 如内科胃痉挛的病人肌肉注射山莨菪碱能解除血管痉挛, 降低血黏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 有较强改善微循环作用。但不良反应有颜面潮红、心跳加快、口干、视力模糊、皮肤干燥、心悸等, 一般在停药后逐渐消失, 不需要特殊处理。肿瘤病人的放疗、化疗均可引起病人的白细胞下降, 升白细胞的药物重组人粒白细胞刺激因子皮下注射后, 但不良反应有骨痛、肌肉疼、发热、皮疹、恶心呕吐, 抗生素肌肉注射后的病人, 如出现全身皮疹、胸憋气短, 说明过敏反应, 立即通知相关医生进行处置。直至病人转为平安, 生命体征平稳, 才能离院。

3 小结

3.1 护理中应坚持预防第一的理念

由于门诊注射室病人的治疗方案复杂多样, 在护理中应从巡视、服务、操作等各个环节加强管理, 将潜在的护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确保预防性护理措施及时、有效。

3.2 沟通为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护理人员与病人及家属建立平等顺畅的沟通渠道, 并适时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变被动询问为主动心理指导, 形成了护患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良好关系, 促进护理工作顺利开展。

3.3 做好护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

把握好护理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缺陷的重要保障, 在实施注射过程中, 应从各个环节把握好质量控制, 力争将各个环节做到尽善尽美, 不断提高病人满意度。

总之, 门诊是护患第一接触的地方, 应注重着装整洁, 态度和蔼, 热情礼貌, 给病人及家属留下良好的印象, 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 使病人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 并给予病人安慰和鼓励, 使病人精神上得到支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 以娴熟的技术诚恳的态度, 极大的关爱, 获得病人的信任。对病人的偏激行为处理, 应注意忍耐, 切不可争吵, 交流时态度要和蔼大方, 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安慰病人, 使医院满意, 病人满意。

注射室护理 篇9

1 临床资料

2002年至2007年门诊注射时发生昏厥21例,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17例, 年龄20~30岁5例, 30~40岁8例, 40~50岁4例, 50~60岁4例。

2 原因

(1) 药物过敏引起的昏厥; (2) 心源性昏厥; (3) 直立性低血压导致的昏厥; (4) 血管运动抑制性昏厥;

3 护理

(1) 对常见的、容易引起过敏反映的各种药物应熟悉, 以便在注射过程中主动认真地观察患者的面色、神志、脉搏等变化。 (2) 准确掌握各种药物皮试的方法, 保证皮试的质量。 (3)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认真做好“三查八对”, 对曾经有过敏史的患者要引起重视, 必要时与医师联系, 考虑是否需更改药物, 特别是在注射青霉素前, 必须询问过敏史。 (4) 注射室内备有的抢救药品和必要的抢救设备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和补充。 (5) 应掌握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一旦确诊, 就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可立即给患者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1m L, 发生心跳、呼吸骤停者, 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同时向医师汇报组织抢救, 密切滥测生命体征变化, 详细做好记录。 (6) 注射TAT或白喉抗霉素等, 应采用脱敏疗法。 (7) 熟悉注射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 以便注射时, 能及早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8) 熟悉心源性昏厥以及阿-斯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抢救措施, 发现问题, 立即停止注射。 (9) 详细了解病情, 对心脏病患者及长期应用洋地黄的患者, 静脉注射钙剂时, 应十分谨慎, 必要时, 注射前与医师取得联系。 (10) 熟悉病情, 为血容量不足患者注射时, 应嘱患者卧床, 不宜轻易改变体位。静注强烈血管扩张剂时, 必须在患者平卧位或半卧时进行;注射完毕, 嘱患者不要马上站立, 以防晕倒。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后, 应立即使之平卧或取头低卧位, 并适当给予补液, 进行观察。对情绪紧张、年老体弱或对注射有顾虑的患者, 应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细心操作。当肌注疼痛较剧烈的药物在注射前要向患者讲清楚, 使患者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注射时速度要掌握好, 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皮肤、询问有无胸闷、恶心等反应。注射过程中, 如出现血管运动抑制性昏厥的先兆症状, 应立即停注。一旦发生昏厥, 应立即使患者采以半卧位, 并主动热情安慰, 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使之尽快恢复。

参考文献

[1]陈亚治.昏厥鉴别.中华护理杂志, 1983, 18 (1) :30.

注射室护理 篇10

1注射室常见护理缺陷分析

1.1未仔细核对收款收据及化验项目、收费处收错费用、医师开错化验单。

1.2静脉抽血穿刺失败, 患儿年龄小, 血管不容易穿刺;老年患者静脉硬化, 弹性降低;对体型肥胖或浮肿患者不易穿刺, 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 情绪紧张等。

1.3反复注射及小儿、老年人臀部脂肪少的患者, 局部易形成硬结。

1.4拔针后局部皮下出血, 静脉抽血或肌注拔针后均采用干棉签按压针眼处, 如患者按压时间过短或按压不当, 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婴幼儿, 造成针眼处持续出血。

1.5等候静脉采血时间过长

我院门诊日平均静脉采血100多人次且集中在早晨7:00~10:00时间段, 早晨7:00~8:00采血护士仅1人, 患者常排队等候采血, 造成患者等候时间较长对护士产生不满情绪。

1.6晕血、晕针及过敏反应

有些患者见血或见穿刺时, 出现晕血、晕针反应, 有些对破伤风抗毒素针、抗菌素过敏者, 出现过敏性休克反应。

2策略

2.1仔细核对收款收据与化验单项目

护士接到化验单后, 仔细核对患者收据, 费用与化验单项目是否一致, 如有不符, 可及时与收费处或医师联系并补完整。

2.2加强技术操作训练, 穿刺时尽量做到一针见血, 如一次不能成功, 应向患者表示歉意, 并请其他年资较高, 穿刺技术好的护士或护士长穿刺, 必要时会诊, 请儿科护士帮助穿刺。

2.3做好肌注前部位的选择及健康教育

对反复肌注者, 应每次更换肌注部位, 对婴幼儿及消瘦患者尽量缓慢推注, 减少硬结形成。若形成硬结, 嘱其回家用温水湿热敷, 同时避免烫伤皮肤, 必要时用25%硫酸镁针湿敷。

2.4做好拔针后健康教育

嘱患者拔针后用干棉签纵行按压至少3min, 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延长按压时间, 若继续出血, 则应嘱其看医师。

2.5根据采血患者的数量进行弹性排班

注射室护士手机24h保持通信畅通, 早晨值班护士发现患者多时, 打电话通知另一名注射班护士加班。冬季上班时间晚, 则要求注射护士预先告知患者早晨7:30开始抽血, 以减少等待时间, 同时告诉患者若上午10:00以后来采血者, 化验结果要等到下午才能取, 特殊检查告知抽血化验日, 这样以便患者合理安排时间, 等待时提供靠背椅, 让患者坐着等待采血。

2.6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采血时的心理护理

门诊输液室护理流程的管理探讨 篇11

【关键词】门诊 输液护理 对策

输液室是患者进行输液治疗的主要场所之一,且患者的流动性较大,输液安全已经成为了患者及其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对输液室患者进行接诊时,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护患纠纷,就必须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以此来提高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1]。为了对门诊输液室的护理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我院门诊输液室护理工作的相关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门诊输液室的问题

1.1 环境问题

一般情况下,门诊输液室的面积相对较小,而需要输液治疗的患者相对较多,再加上绝大部分患者有家属陪护,这就使得门诊输液室的空间变得更拥挤、狭小,特别是在夏季,人多噪音也较大,容易影响到护理人员的情绪,最终引发一系列护理安全问题[2]。由于输液室的光线相对较暗,当遇到天气不好的情况时,就会对儿童头皮静脉穿刺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导致患者出现反复穿刺或穿刺时间太长的情况,最终导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1.2 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

目前,我院护理人员的年资均相对较低,其穿刺技术也相对生疏,如果遇到静脉条件较差的患者,就会对其穿刺成功率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由于门诊输液室的工作力度相对较大,人员的配备也难以达到输液室的基本需求,这就使得绝大部分护理人员都处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的状态。上述情况的出现为输液室的护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输液室护理的风险。

1.3 患者方面的原因

对于门诊患者而言,由于其对疾病的相关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他们通常会希望自己在犯病后能够快速康复,因此绝大部分患者会主动要求输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输液室的日常工作量。

2 结果

通过对门诊输液室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质量。

3 讨论

3.1 输液室环境

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一定要将儿童与成人的输液区域划分出来,尽量错开不同患者的输液时间,并尽量简化患者的输液流程以此来降低输液室的噪音,降低患者的疲劳程度。同时还必须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增加输液室的灯泡数量,以此来改善输液室的光线,降低光线不好对患者治疗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3.2 护理人员的合理配置

医院在对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安排时,一定要根据不同时间段的患者流量来对护理人员的人数进行安排,这样不但可以优化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而且还可以让护理人员得到充分的休息。此外,当门诊输液室出现人员短缺时,就可以对护理人员进行随机调整,以此来优化门诊输液室的人员配置。

3.3 人文关怀

医院在对门诊输液室的护理工作进行管理时,必须将所有服务流程公布出来,并安排适当的巡视人员,以便于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对护理人员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将责任落实到人头上,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此外,还必须告知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一定要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其进行护理,并对患者给予亲人般的关怀,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3.4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必须告知患者静脉输液以及口服用药的区别,让患者明白可以采用药物来进行治疗时,尽量避免输液治疗。这样做不仅可以缓解门诊输液室的压力,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同时还可以提高门诊的治疗质量。

3.5 业务培训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门诊输液室的护理质量,护理管理部门必须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专业技能培训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每月定期对患者进行考核。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仅可以条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质量,而且还可以降低业务不熟悉所引起的护患纠纷。

3.6 管理流程的完善

为了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质量,就必须对传统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不合理流程进行改善,例如将排队输液的方式改成叫号等待。通过对传统护理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以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不仅可以降低输液过程中的误差,同时还可以提高门诊输液室的工作效率以及输液有效率,降低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率,最终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工作质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通过对门诊输液室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对护理工作进行改进,大大提高了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质量。由此可见,医院在开展日常护理工作时,通过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实时对其进行改进,提高了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季文英,张青丽,项崇悟等.流程优化在门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61-62.

注射室护理 篇12

1 压力源分析

1.1 工作负荷过重

我国规定医护比例为10︰42, 而各医院为了提高经济效益, 往往会尽量减少护理人员的人数, 使护理人员资源不足成为普遍现象。而整体护理的实施使护理人员不足现象更加严重。再加上肿瘤病人的逐年增加, 护理及非护理工作量均大大增加, 而护理人员数量不能相应增加, 导致注射室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护理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后认为, 工作负担过重是护理人员主要的压力源[2]。

1.2 职业的高风险性

1.2.1 针刺伤及其他意外感染

针刺伤或锐器物损伤是一种刺入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害者出血的意外伤害, 是注射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险因素。被病原体污染血液或体液随着针尖进入受伤者体内, 会引起伤者感染某些疾病, 现已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经针刺伤或锐器伤传播, 其中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尤其是在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还没有很彻底的治疗手段的情况下, 给注射室护士带来很大心理压力。

1.2.2 化疗药物带来的潜在危害

肿瘤化疗药物是肿瘤专科医院注射室护士接触最多的药物, 其可能经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经口吞食等途径侵入机体, 造成对身体的危害[2]。部分肿瘤医院注射室没有层流净化操作台, 而且部分病人或家属不配合、突发事件等情况, 都增加了实际操作中护理人员沾染抗肿瘤细胞毒性药物的几率。而化疗药物昂贵的价格, 以及损失赔偿制度, 使得肿瘤医院注射室护士在工作中始终都要高度集中精神, 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巨额经济损失甚至陷于医疗纠纷之中, 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

1.2.3 放射性辐射的损伤危险

许多医院在核医学安全防护管理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不少刚经过核医学科检查或治疗后的病人, 没有按规定完成观察隔离就前往注射室进行治疗, 造成注射室的放射性污染。若注射室没有相关检测设备, 又没有进行相关的防护时, 护理人员就有受放射性辐射的风险。对长期接触的医护人员会产生累积剂量, 当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对人体产生放射性损伤。另外, 随着医疗介入技术的发展, 接受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的肿瘤病人越来越多, 而125I放射性粒子的半衰期可长达59.6d, 且常一次植入多粒, 该类病人在注射室进行治疗时, 也可产生一定量的放射性污染, 近距离的长期接触该类病人, 也存在着产生放射性损伤的风险。

1.2.4 消毒因子对人体的伤害

各种消毒因子的广泛应用造成了注射室工作环境中受污染的几率增加, 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紫外线等, 可刺激皮肤、眼结膜、黏膜, 有些吸入后可导致肝、肾功能损害。各种消毒因子在不同程度上都对机体有损伤, 而注射室护理工作中往往强调增强消毒效果而忽视了安全防护, 从而造成护理人员身体的伤害。

1.3 职业要求不断增高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各种新的治疗手段、技术、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 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 需要护士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 否则将面临被淘汰的危机[3]。护理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 还需参加各种继续教育, 掌握多学科知识, 如礼仪、服务、心理及法律等。这种危机意识也给各护理人员带来较大的压力。

1.4 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影响

肿瘤医院注射室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既要做好病人的工作, 又要做好家属的工作, 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影响下, 难免影响自身的情绪。这种影响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产生累加效应, 使得护士在为病人和家属减压的同时, 自己产生以极度的身心疲劳和感情标间的综合征[4]。同时, 社会上一些人对医院抱有怀疑指责的态度, 媒体上常出现的伤医及杀医事件报道, 家属又往往会提出过高的要求, 都给注射室护士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及人身安全危机感。

1.5 人际关系的角色冲突

护士在工作中存在着上下级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病人之间、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之间, 很容易产生冲突, 特别是护士与病人之间的关系, 一旦产生矛盾冲突, 常致护士于困境中, 给护士带来心理压力。其次, 护士与管理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上下级关系, 缺乏沟通与理解, 也会产生心理压力。另外, 与医师之间的关系, 护士只能被动执行医嘱, 错了有份, 对了无功的观念, 也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1.6 社会及家庭的压力

很多医院管理者受传统重医轻护观念的影响, 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现象。肿瘤医院注射室护理人员的工作也常常得不到病人及家属的承认, 使护理人员自感社会地位较其他职业低, 在单位也得不到重视, 也成为一种工作压力。护理职业是高风险的, 护理技术操作较为复杂, 劳动强度高, 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而注射室护士的收入与工作的繁忙程度不成正比, 易使护士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护理工作的轮班、随机加班使护士的生物钟被打乱, 给他们的家庭生活造成直接影响。护理人员在单位、在家庭的多元化角色, 使之承受了来自病人、家庭、社会及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

2 应对策略

2.1 强化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肿瘤医院注射室护理人员角色的多样性、职业的特殊性及高风险性决定了她们要承受较高的压力。各护理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机会, 自尊自强, 不过分苛求自己和他人。要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 加强沟通, 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同时要勤于学习, 特别是加强心理卫生专业知识的学习, 提升排解不良情绪的能力, 增强化解矛盾的能力。工作之余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丰富业余生活, 另外要保证睡眠, 注意饮食, 保持充足的体力, 这些对缓解心理压力均是有益的。

2.2 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不断更新护理知识

肿瘤专科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严格按照各种规章制度进行护理工作,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不必要差错, 从而减少风险及压力。护理工作中要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 不越权和感情用事, 遇到疑难问题, 及时请教汇报, 不擅做盲目处理。在工作中一旦发现失误要及时汇报, 以便采取及时有效补救措施, 把问题和后果降至最低限度。这样就可以使护理人员有效的保护自己, 并降低自身风险, 减轻自己的压力。同时, 注射室护理人员也需要不断学习, 更新知识, 来应对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及各种新的治疗手段、技术、设备的临床应用。做到心中有数、从容应对, 从而大大降低由于新知识不足带给各护理人员的危机感。

2.3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 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通过进行相关职业安全教育, 增强肿瘤医院注射室护士的全面防护意识, 使她们在规范操作中熟练使用防护用品, 严格遵守职业安全制度, 积极防止职业暴露的发生, 熟练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护理人员一旦发生职业暴露, 除积极进行相应处理之外, 护士之间应相互支持, 护士长更应关心受伤害护士, 以减轻护士不良情绪反应。对肿瘤医院注射室护理人员, 应建立更有针对性的健康档案,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另外, 在肿瘤医院注射室应配置实时的辐射监测设备, 并配备放射防护服及专用注射观察室, 以保护注射室护理人员及其他病人或家属等。还应由管理部门督促相关科室加强放射防护管理, 防止公共场所放射性污染的发生。对于肿瘤化疗药物一定要在层流净化操作台上进行操作, 从而减少对护理人员的身体伤害。

2.4 增加护理人员编制, 提高待遇

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护理工作量、所需业务技术水平等科学配置注射室护士, 逐步实现以护理需要为基础的配置。完善支持系统, 将不属于注射室护士工作范畴的工作, 尽量安排相关人员去完成, 减少不必要的工作压力。还要保证各聘用护士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等, 做到同工同酬, 保持聘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稳定整个注射室护理队伍。

2.5 加强上下沟通, 创建和谐工作氛围

我们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体谅注射室护理工作者, 各媒体多来正面报道护理工作, 医院管理者要多与各护理人员进行沟通, 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工作自豪感。特别是护士长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要为护士提供同事支持系统[5], 多与护士面对面沟通, 尽量帮助其理顺心绪, 缓解压力, 引导全科护士共同创造和维护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当护士与病人产生矛盾冲突时, 要分析原因, 不能一味地去训斥和批评。护理排班时要注意强弱搭配, 这样无论出现医护或护患矛盾都容易妥善解决。管理者应尽量创建一个全体注射室护理人员参与的和谐工作氛围, 使护士在被理解、被尊重的环境下, 身心愉悦地投入工作, 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Bryant C, Faibrother G, Fenton P.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person-al and workplace descriptors on stress[J].Br J Nurs, 2000, 9 (13) :876-880.

[2]朱红艳, 罗红, 龚建, 等.化疗护理行为中职业危险及管理对策[J].国际护理杂志, 2007, 26 (7) :704-705.

[3]李小宁, 李小燕, 强水云, 等.临床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应对方式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2) :67-69.

[4]郑必慧.管理者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护士的心理健康[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7, 26 (5) :544-545.

上一篇:性质问题下一篇:信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