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机制

2024-10-22

办学机制(精选12篇)

办学机制 篇1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30年, 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在这30年间, 我国的高职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换代及社会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 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是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高职院校的专业制定、课程安排、人才质量与企业行业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 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 实际工作能力及专业能力不强, 毕业生不能迅速达到岗位要求。以上问题集中地反映了当前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毕业生如何从目前的“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变成“学即所用、用即所学”, 笔者拟从高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及现行办学机制的影响因素入手, 对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基本策略进行探讨。

高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 问题

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高职毕业生现实的就业情况并不理想, 《2009年大学生就业调查》显示:“81.2%的大学生 (含高职) 认为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非常困难或者比较困难”。高职毕业生来到企业后, 往往出现“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现象, 难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无法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

教学脱离生产实际, 导致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由于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的机制尚未建立, 所以各行各业也只是以接受学生生产实习、生产实训等方式参与合作教育, 即使是以“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名义参与学院的教学计划、专业设置的讨论或咨询工作, 也仍没有真正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岗位能力标准、技能要求等提出有针对性和实质性的意见, 因此, 教学脱离生产实际, 毕业生与就业单位的人才要求不一致, 导致人才培养的极大浪费。

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数据显示:2005年, 本科预算拨款约为936亿元, 约占总量的89.5%, 高职高专预算拨款约为110亿元, 经费仅仅占了总量的10.5%。2006~2009年, 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52937亿元, 高职教育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每年都略有提高, 但由于经费存量小、比重低, 高职学生的人数增长数远高于经费增长数, 多渠道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高职教育经费投入明显不足。

实训设施建设落后, 不适应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由于高职属于技能性教育, 需要实训基地、实验实训设备及大量的耗材, 它的成本明显高于普通教育。有关高职类教育的成本研究显示:高职教育的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高职教育需要的成本高却投入少, 使得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严重短缺。由于高职院校实训设施建设滞后, 许多地方的办学条件较差, 培训设施、设备较为简陋陈旧, 难以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企业、行业参与高职教育的主动性差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接纳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学生实习及教师实习, 对上岗实习的, 还应当给予适当的劳动报酬”。但实际情况是, 企业对学生实习、实训及教师实习没有积极性, 因为企业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利益得不到保障, 而且对积极参与合作的企业应当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 如税收减免、贷款优惠、财政补贴等也不够完善, 至于如何去执行这些优惠政策, 更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高职教育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缺乏宏观性、科学性现行的高职教育存在“多头管理”、“条块分割”的弊端, 部门、行业间存有界限, 企校资源不共享, 高职院校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对接。当前, 大多数高职院校是在教育部门的领导下开展各项工作, 主体隶属于教育系统。在这样一种体制下, 存在劳动部门、行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系统等多方参与的倾向, 这种倾向直接地影响了高职发展的活力, 也影响着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发展规划、资源整合、制度建设、督导监管、依法治教等方面管理缺位, 在“统筹协调、齐抓共管”发展高职教育方面缺乏宏观性、科学性。

(二) 挑战

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需要大批的高技能型人才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技能型人才需求的高速增长与贮备不足的矛盾日益突显。一边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找工作难”, 一边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找不到满意的人才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劳动力不平衡现象再次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促就业、建和谐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迫切需要扩大职业教育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 实现人人安居乐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促进就业是关系着人民大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 职业教育尤其是高职教育承担着“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力就业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社会职责。

办学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上述问题集中反映出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谓办学机制是指“办学的主体、目的、服务方向、服务方式、办学资源和办学过程的管理权限等一系列责、权、利关系体系和管理制度等的总和”。要实现“学即所用, 用即所学”, 必须对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 宏观因素分析

国家政策对办学机制有导向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指出:“关于职业教育, 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 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制定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 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全国职教会议也多次提到, “发挥政府的规划引导和政策导向作用, 破除阻碍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 激发各类办学主体的创造活力”。国家政策对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具有导向作用。

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着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改革进程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会制约高职的发展速度, 而且还会制约其发展规模。此外, 经济发展程度还决定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校企合作”的发展既受到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的制约, 又同时对地区经济进步和教育繁荣起促进作用。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了高职办学机制改革的进程。

(二) 中观、微观因素分析

“校企合作”意识是实施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前提条件多数企业对搞合作、办教育没有热情, 表现为积极性不高, 对高校的依存度更是小之又小, 认为合作可有可无, 没有“校企合作”的意识。此外, 一些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也关注不够, 没有把参与“校企合作”当作一种新的竞争手段, 更不愿把自身优势资源与他人共享, 仍采用“封闭式”的发展模式。这些高职院校没有意识到“校企合作”不是普通的教学模式, 而是高职院校今后主要的存在方式, 是高职院校今后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 没有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观念, 就无法扩大“校企合作”办学的开放性, 无法开拓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新局面。

“政府主导”是实施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关键步骤一些地方政府无论是在高职教育的宏观外部环境优化上, 还是在高职教育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实施上, 以及协调高职与各行各业的互动联系上都显得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够、投入不足, 没有扮好“管理者、协调者、监督者”的角色, 市场机制并不能解决职业教育中出现的所有问题, 政府的主导作用仍需强化。“政府主导”是实施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关键步骤。

“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是实施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必备条件由于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因此, 高职教育与行业、企业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许多发达国家, “行业指导制度”和“企业参与制度”一般都较为完善, 行业、企业都积极参与高职教育的管理与教学, 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学机制, 如美国的“合作教育”, 德国、瑞士等国的“双元制”教育, 新加坡的“教学工厂”等。在德国、日本等国都有明文规定:学生在工厂企业实习, 企业必须付给学生一定数量的补助费;企业须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和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参照先进国家的高职发展经验可以看出, “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是实施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必备条件。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是高职教育办学机制能够规范运行的制度保障“制度”的概念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制度是通过规则的执行来体现的, 良好的“校企合作”制度能够保障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有效实施及规范运行。在现实中, “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 企业参与合作教育的热情很低, 校“热”企“冷”的两极现象较为普遍。产教合作、校企一体办学和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改革方向, “校企合作”制度建设是高职教育办学机制能够规范运行的制度保障。

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基本策略

(一) 强化政策指导, 完善法律法规

迄今为止, 针对高职教育, 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 虽然我国在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方面的政策还是比较明确的, 但仍然缺乏与之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高职教育较发达的国家, 都从立法上明确了办学机制中所涉及的各方办学主体的权利、义务、责任、利益等。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才能消除当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出现的校“热”企“冷”的两极现象, 才能激发企业、行业参与高职教育的热情。同时, 随着高职办学规模的持续增长, 为了保障其办学质量, 更需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二) 强化政府职能, 完善管理体制

应强化政府在高职教育发展中担负的主导作用, 强化对高职教育发展规划、资源分配、政策保障等方面的统筹管理, 深化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 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的职业教育投入新机制, 加大对教育经费的资源整合和统筹力度, 多渠道地增加高职的经费投入, 完善长效经费保障机制,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使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关系能够最优化地得到处理。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 既要解决好政府、学校和企业、事业单位各自的角色定位问题, 又要解决好教育部门、行业部门、劳动部门间的“分工、协调、主次协同”等关系, 使政府部门在统筹、兼顾、协调、共管、发展高职教育上具有宏观性、科学性, 使办学机制顺应高职教育的发展。

(三) 强化行业职能, 完善交流与沟通机制

行业是教育界与产业界的桥梁和纽带, 应发挥行业组织最了解本领域的前沿技术及行业发展规律的优势, 为院校和企业搭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 促进学校准确把握企业、行业所需的技术要求和人才要求, 强化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人才供需、专业布局、课程体系、评价标准、企业参与、集团办学、项目评估、技能鉴定等方面的指导作用;通过完善沟通机制, 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作用, 及时发布行业信息, 推广新技术、新产品, 引导高职教育更加贴近行业、企业的要求;充分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协助政府制定有关行业参与高职合作教育的法规制度, 指导学校开展教学改革, 使“行业指导委员会”成为高职教育信息的传递者。

(四) 强化企业职能, 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造成高职毕业生“学非所用、用非所学”的直接原因是,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人才质量与企业行业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 具体表现为“七不”, 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要不对接, 人才培养方案与市场要求不匹配, 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不对应, 学习体系与工作体系不相符, 课程体系与行业标准不衔接, 课程内容与企业需求不相融, 课程考核与就业岗位技术要求不一致。

要从根本上解决“七不”问题, 高职院校和企业必须密切合作, 强化企业职能, 完善“产教结合”的办学机制, 鼓励企业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学校可以通过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在学院挂牌或者在企业挂牌等多种方式, 建立相对稳定的生产型、共享型、创业型的实习基地或就业基地;通过开设“厂中校”、“校中厂”等产教结合方式, 达到新的“四位一体”, 即校企一体化、教学生产一体化、师资队伍一体化、校企文化一体化”, 实现“三个一致”, 即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要求一致,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一致,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一致。通过完善的产教结合机制, 使培养出的人才适应企业、行业、社会的需要, 使培养的高职毕业生能够达到“学即所用、用即所学”, 成为拥有“知识+技能+素质”的高技能人才。

摘要:随着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高职教育面临着新的问题与挑战, “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是目前高职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 反映出高职教育的办学机制已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影响高职教育办学机制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因素, 探讨了高职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基本策略, 即强化政策指导, 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政府职能, 完善管理体制;强化行业职能, 完善交流与沟通机制;强化企业职能, 完善产教结合机制。

关键词:高职教育,办学机制,影响因素,基本策略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工学结合教育模式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期待[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8) :22-24.

[2]王前新.构建高职“学研产训”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 2005 (26) :19-20.

[3]张尧学.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35-37.

[4]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模式转型的必然要求[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5 (30) :10-12.

[5]王振洪, 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 :61-63.

[6]张丽影.对发展高职教育的几点认识[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 :66-68

办学机制 篇2

1.《宜宾市机械行业协会章程》及工作机制(定稿)

2.产学研合作项目工作方案(定稿)

3.与五粮液普什模具有限责任公司、宜宾天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习基地、培训班及订单培养等协议书(定稿)。

4.建立了宜宾五粮液集团普什模具公司、宜宾天工机械责任有限公司等2家本地知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定稿)。

5.校外实训基地管理机制及指导小组工作计划(定稿)

6.与宜宾职业培训学院合作签定合作培训协议(定稿)

7.《社会培训指导流程和管理机制》(定稿)

8.2012年6月完成了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准入和晋升技术培训50余人次(鉴定所提供)。

9.2012年6月完成了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300余人次(10级秋学生)。

10.拟定支援兴文县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工作方案(草案)。

11.收集整理校企人员开发课程及教材成果材料(课程体系,5个核心课程标准,普通车工与数控车工理实一体化指导书)

12.整理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工作成果材料(调研报告,课程开发)

13.2012年9月完成了与行业和企业合作,举办职业准入和晋升技术培训100余人次(鉴定所提供)。

14.2012年12月完成了机械类专业学生职业技能鉴定250余人次(11级春学生)。

15.开展培训、订单培养成果材料(与溪洛渡水电站培训,陈晓彬参与培训授课)

16.整理产学研合作项目阶段工作总结及成果材料(实训中心提供)

17.收集整理学生顶岗实习报告、培训总结、职业规划(09级学生)

18.拟定《宜宾市商职校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草稿)

19.拟定《宜宾市商职校校内实训基地教学管理制度》(草稿)

20.顶岗实习指导流程和管理机制运行情况分析及阶段总结(09级学生)

21.拟定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及培训教师工作方案(定稿)

22.收集与宜宾五环机械厂开展科技服务项目(1项)相关证明材料

23.收集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联合培养学生证明材料(100人次)(教学处提供)

24.收集与成都航空技术职业学院培训教师证明材料(40人次)(教学处提供)

说明:以上资料于18周周四(2013年元月3日)前交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 提升办学水平 篇3

1. 严格建班标准,把住入口关。实践证明,农广校教学班能否办好,办出质量,最初的建班条件很重要。建班前出台《建班标准》,对师资力量、教室面积、教学设施、学员年龄等都做出具体规定,并明确各市教育局(处)要为市、县级分校新生入学把好第一关。各市分校要向省校提出建班申请,经省级班主任实地考察合格,市教育局审核盖章同意后,省农广校方给予录取。对于没有达到办班条件的,或市教育局没盖章的,省农广校坚决不予录取。杜绝新建教学班的先天不足,确保教学班今后的教学质量。

2. 实行省级班主任制度,形成由下至上的教学监管网络。为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从省校、市、县级分校3个层面上加强教学监管,层层负责。充分发挥省级班主任的作用,并且要求市、县级分校也都有相对应的班主任,逐步建立、形成完善的教学管理监督网络体系,使基层教学信息和存在问题能及时反馈上来。同时充分发挥省级班主任的能动作用,通过电话和实地调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各个教学环节顺畅。

3. 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讨教学工作。每年召开全省市级分校校长专题工作会议,邀请有经验的县级分校校长及优秀教师参加,共同研究农广校的教学工作。教研会议的召开,对推动全省农广校办学水平提高,对教学质量的深度研究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教学质量。为提高全省教师队伍素质,发现和培养优秀教师,每年对全省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如以中央农广校评选“优秀教学课件”和“全国教学能手”为契机,大力开展“全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通过层层选拔,让大部分教师都能参与其中,自下而上形成了一股做课件、搞教学、比讲授的氛围,锻炼教师队伍,推动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师资水平的提高。

5. 指导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各地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农广校隶属关系、办班性质亦不尽相同,农广校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如在大连地区辽宁省农广校开展了读书演讲赛、征文比赛等,在本溪地区开展了学生为授课教师评分活动,在盘锦地区开展了上好农广第一课活动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升教学品质。

6. 发挥典型带动作用,提高办学社会效益。面对办学的新形式、新情况、新问题,为保障教学质量,每年进行1~2次全省性的教学、考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好的典型进行总结推广,及时地在全省农广校信息网上进行交流、宣传,真正起到了典型引导、带动作用。

大型企业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研究 篇4

一、大型企业办学的优势

从近些年大型企业办学的实践效果来看,此种办学方式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企业办学能够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和管理权,可以保障学校得到良好地运转。第二,依靠企业,学校可获得更多的行业信息,可针对企业的用人标准,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市场的需要。第三,大型企业可以利用其拥有的产业集团,建立“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

二、大型企业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以利益为重

虽然我国的相关法律指出民办教育的出资人可以获取相应的回报,但是教育毕竟属于公益事业的范畴,要想学校能够得到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注入资金,而不能一味盈利,尤其在办学的初期,更不能只贪图眼前的利益。但是当前的许多大型企业在办学过程中,过度追求利益,使开办的学校偏离了教育的正轨,它们往往为了节省成本,只投入少量的资金,因而导致教学质量难以达标。

2. 经费相对紧张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对于民办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支持力度也相对较小,民办院校的资金来源的渠道也比较少。虽然大型企业具有强劲的经济实力,但是国家政策、金融危机等各种因素均会波及到企业,最终会影响到企业对办学的资金投入。而学校只依靠学费的收入来获得发展还远远不够。

3. 易忽视教育规律

大型企业办学虽然具有一些独特优势,但是其在办学的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学规律,缺乏教学理念以及管理经验。他们往往依照企业的方式方法进行管理学校,而没有深入研究学校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规律,这样便会造成学校的发展理念与企业经常发生矛盾,进而阻碍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三、大型企业办学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方法和策略

1. 改革管理体制和模式

在管理体制的设定上,对办学中所有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要进行合理的界定和区分,以便使他们之间能够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想要达到此种目的,首先要分清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确保学校的法人地位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并且企业不能干涉和剥夺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能够全面管理事务。其次,学校的二级单位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推动学校在教学、科研、服务等各方面的工作,使学校的亮点和特点呈现出来。此外,建立健全民主议事制度,并成立相应机构,使学校的专家学者享有一定的发言权和决策权,从而实现民主化管理,防止“个人领导”的情况出现。

2. 改革投资体制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民办高校是公办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很多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缺乏融资的意识,常常在资金的运转方面出现问题,如后续资金无法及时跟进、资金链条发生中断等等,因而导致这些学校在勉强支撑运营,有的甚至濒临关闭。而相比于公办教育,企业办学的特点决定了学校要格外重视效率和效益。所以,大型企业办学首先要让思想得到解放,勇于创新,改革投资体制,利用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利用资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3.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大型企业办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实践,实现校企合作发展的目的。但是,大型企业本身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如成员多、业务跨度大等等,这些均会影响到成员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意愿。而只靠学校一方的努力很难改变这样的局面,所以,一定要发挥大型企业决策层的作用,构建出一种能够上下联动的校企合作机制,引导各成员企业能够与学校的有关专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 建立监督机制

当前主要是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在对民办高校进行监督和评估,而办学企业却没有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政府在监督时,很少会结合大型企业办学的特点,所以常常会导致督查的内容无法反映出学校的实际情况,监督和评估失去了本身的意义。但相比于政府,办学企业对于学校的情况就要清楚许多,它们可针对学校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评估建议,并能够在学校整改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所以,在办学企业以及学校通过建立监督机构,来完善政府监督的不足、实现对学校各方面的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四、小结

大型企业在办学中,想要使学校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需要对办学的体制和机制进行创新,而体制机制的创新关键在于:理清内部的管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决策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使企业办学的优势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坚持企业与学校互赢的方针,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机制;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吸引多方进行投资,保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当前,大型企业格外看中人才在市场竞争中所发挥出的作用,谁拥有更多的人才,谁便会在竞争中占得先机。所以,大型企业为了培养出优秀的人才,也开始尝试办学,通过开办高等职业院校等方式,塑造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型企业在办学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然后揭示出其在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目前高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改革方向和目标,针对大型企业在办学时如何实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型企业办学,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力.国有大型企业所属职业学校办学问题研究——以先航天工业学校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秦祖泽,刘迎春,覃事刚.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创新“校企共同体”办学新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4):57-59.

办学机制 篇5

【摘 要】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教育组织变革的一种新型模式,各个国家根据自己不同的办学模式,制定了属于自己国家的教育模式和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发达国家的职业集团化办学运行模式与我国的比较,结合我国教学的实际情况,为实现我国集团办学的规范化和品牌化建设,就需要牢固的树立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技能型先进人才,制定出职业教育集团化的办学模式和适合其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学方式,保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有效运行。

【关键词】职业教育 国际比较 职业教育集团化 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集团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变革和教育改革制度探索出的新模式。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了全国很多学校布局结构整合,有效地促进职业集团教学的发展和多元化教育的重要途径的方式,其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由于盲目性的选择成员单位,核心权威性不强,制约了集团比较松散,合作力度欠缺,成员之间不能相互协调等,造成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不能大张旗鼓的开展,有其形而无其实。

一、国外发达国家的办学类型

(一)日德澳的政府主导类型

1.日本的专项拨款形式。这种形式办学运行形式主要可以概括为政府进行有效的立项,设立专门的专项经费。政府经过制定参与实体的具体标准和合作的相关要求,同时获取专项经费,通过政府的全面协调和监控,建立和完善支持系统。在这个运行机制的过程中,经费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力作用。比如说日本在2003年颁布的《年轻人自立和挑战计划》,这明确的提出了年轻人在职业自立方面的要求和规定,要求各个部门之间做好有效地协调机制,共同促进和支持年轻人职业人自立。

2.德国通过法律规定的模式。这种运行的模式主要是政府通过制定法律,让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来,企业要履行法律法规,与职业学校签订相关的合同了,双方共同按照合同规定的技术实施合作,而且政府要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给予奖励和表彰。但是这种形式并不是政府唯一的主导手段,有时还有补贴津贴、优惠政策、激励等方面。但是总体来说法律是非常重要的动因。比如说德国在1969年制定的《职业教育法》中对所谓的“双元制”就做出了严格的法律规定,使其制度化和法律化。

3.澳大利亚的购买模式。这种运行的模式主要是培养出一批学员政府给予奖励和报酬,教育机构为了获取大量的资金和报酬,实行自行联盟和实施培训,根据培训的成果,政府才能发放相关的费用,但是这个过程政府不参与,也不重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知识购买教育成果,成功者获取报酬,不成功则政府不会为他们买单。比如说“新学徒培训制”,主要是TAFE学员完成,根据实际的产业化要求,开设一些比较灵活和多样性的课程,来满足培训的需要,通过雇佣新学徒,获取大量的经济资助。

(二)美国中介主导类型和英国自愿联盟类型

1.美国中介主导类型。这种运行的办学模式在世界职业集团化办学中很少见,但是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政府主要是站在中介的位置上,扮演资金的支持者、投资者、信息沟通者和协调者,起到了“桥梁”的作用。比如说美国的高级技术教育计划“ATE”,主要通过政府的倡导,满足技师人才的市场需求,有效地整合产业与教育的高级教育计划,达到高级技师的水平。

2.英国自愿联盟类型。这种运行的办学模式主要是政府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支持其运作。这种运行模式松散系数比较大,没有绝对的主导权和管理权,政府的作用很小,知识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措施。比如说英国的高等教育机构与继续教育机构之间的有效合作,政府只是应用教育资金方式和出台了CSTS来加以支持。

二、我国政府的主导类型

区域型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模式主要是通过政府的主导,其联盟关系比较松散。这种类型的模式主要是教育管理部门通过直接参与,与企业合作进行办学,合作进行开发人力资源模式,共享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优惠政策,发挥其职业教育的整体效应。在我国目前许多学校都已经逐渐的形成了各自的办学特点。比如说江西新余职业教育中心江苏省都市职教集团。从组建的主要形式上看主要有以下的几个特点:其一是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办学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更为合理;其二是政府的主导力量和参与力度比较大。

三、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运行机制的思考对策

(一)要培养出技能、技术型人才

职业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出具有技能、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它的办学条件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人才之间的有效合作是其发展的初衷,也是目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责任分别是教学的培训,只有在教与培训的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下,才能真正的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制定适合职业教育的规划和策略

我国目前主要有两种资源的配置方式: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另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其主体主要有政府和市场两种,由此就形成了政府的配置方式和市场的配置方式。所以,政府就要制定合理、合格、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划和策略,实现职业教育的最优化。

(三)建立适合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

职业教育与环境之间具有良性互动的关系,在不同的环境情况下,其具有不同的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因此,我们要根据职业教育集团化的需求,职业教育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合作与发展职业教育模式中,让两者共同合作、相生相伴。

四、结语

“托”起职教办学机制的新希望 篇6

从甘南县职教中心的现状看,它只有充分依托校外各种资源优势,引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和管理模式,才能快速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推动办学理念、管理模式、办学规模、基础设施、就业渠道等方面整体提升。

当前,甘南县职教中心实行的托管办学模式遵循“三分开”的原则,实际上可理解为办学机制的一种新形式,即以委托管理为手段,以提高质量为目的,这是对职业学校管办分开的一种积极探索,是一个地方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典型案例,无疑是公办学校在办学体制和管理模式上的一个突破,这为破解职业教育领域办学难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模式。

可是,职校托管模式要能一路顺利走好,并取得初步成功,有两个因素不能忽视。一是政府必须切实转变观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职校托管必须由政府直接“操盘”,将学校“托”出去后不能放手不管,而是必须继续在硬件投入、人员经费、专业建设、课程开发等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二是托管方要切实履行职责。在托管期间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用于职教中心的发展,要能站在讲大局的高度,把托管工作当成自己的事来做,全力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免费输出学校管理模式,共享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

对职校托管模式的探索与推广,要对现有的托管政策进行“捆绑”探索:进一步打破公私界限,最大程度释放生产力,盘活教育资源。学校内部可以建立灵活的激励制度,带来公办学校所不具有的办学活力和效率;学校外部可以签署产权清晰的委托经营合同,对外输出学校的管理服务、教学服务和课程产品等。还要有长远的规划和打算:即使托管期限过了,学校关系不能断,双方应该进一步寻找利益共赢的“契合点”,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资源共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加强合作,逐渐向“协作式”托管过渡,建立起更为紧密的协作关系,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

办学机制 篇7

学院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深深地体会到, 如果校企合作缺乏行业企业的实质性资产资金投入, 那么这种合作关系就会因为缺乏物质基础而变得相当松散, 甚至不能长期维系。因此, 在学院与行业缔结的战略联盟协议中, 都对双方的资产资金投入问题做出了明确的约定。

(1) 刑事执行专业依托与浙江省监狱管理局建立的战略联盟, 和省金华监狱、省第六监狱、省乔司监狱等合作单位建立了不同程度的资产链接关系。譬如, 学院与省金华监狱、省第六监狱共同出资, 完成两个监狱的校外生产性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任务;学院与毗邻主校区的省乔司监狱深度合作, 通过资产置换, 学校取得13.3公顷用地和1 500万元资金, 合作建设监狱劳教人民警察教育训练基地。

(2) 安全防范技术专业依托与浙江省安全防范行业协会的战略联盟, 和浙江省安防产业界的43家企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 校外建设集群式顶岗实习基地, 校内整体性引入安防企业, 由入驻企业出资, 浙江大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天工智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设立工学结合基金和奖教金、奖学金, 增强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

(3) 司法信息安全专业依托与浙江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协会的战略联盟, 发挥行业协会的整合资源功能, 与国内信息安全产业界的46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与开发区安防科技产业园入驻企业共建校内顶岗实习基地,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捐赠设备资产, 并由入园产品展示企业出资, 建立产业发展基金, 学院投资搭建监狱信息化展示基地平台, 展示适应监狱实际需求的最新信息技术产品, 将信息技术企业与监狱机关紧密地结合起来。

(4) 行政执行专业依托与浙江省劳动教养管理局的战略联盟, 适应从传统劳教向强制隔离戒毒的专业转型, 和省十里坪劳教所、省劳教戒毒所、良渚未成年犯管教所加强合作, 由劳教所出资、出房、出地, 建设学生顶岗实习宿舍, 学院投资装修, 配置家具、电器等学习生活设施, 共同出资攻关科研项目, 设立针对劳教所的聘任兼职教官奖教金, 在资产资金上促进双方合作的不断深化。

2 人员链接保障了学院与行业企业的长效合作机制

校企合作的开展需要健全的组织保障体系。传统的做法是在校企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基础上, 遵循惯例下发一个明确机构、人员和职责的文件, 通常是校企双方各自成立一个领导小组, 负责重大事宜的协商和决策, 领导小组下设一个日常办事机构, 负责日常工作事务。但在实践中, 这种做法总是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很多时候流于形式, 工作无法推进。针对这种情况, 学院在示范建设中十分重视与行业企业的人员交互组合, 在机构、岗位、职责上链接双方人员。

首先, 学院与合作的行业企业联合成立领导小组, 双方人员定期协商议事决策校企合作中的重要事宜。学院设立了战略合作办公室 (产学办) , 各系明确实践教学管理办公室为校企合作实施部门, 与此相对应的是, 行业企业也都明确了具体的工作部门和工作人员, 负责校企合作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其次, 学院规定所有的教学改革与建设任务必须要有行业企业人员的参与, 实战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任务由行业企业人员牵头完成, 理论知识性强的工作任务倾向于由学院专业教师牵头完成。双方人员合作开展调研、分析需求, 共同建设课程和校内外基地, 联合攻关科研课题, 通过任务载体, 将双方人员整合到共同的事业平台上, 使双方人员获得共同的职业发展。

第三, 通过示范建设, 构建了学院和行业企业双方人员的双向流动机制。根据行业战略联盟框架和校企合作协议, 学院专业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 履行一定时期的实际岗位职责, 按照行业企业的岗位规范和工作标准进行绩效考评, 凭绩效来认定岗位胜任度和双师资格条件。与此同时, 一批能教善战的行业企业人员来学院担任专职教官或兼职教官。有行业企业资产资金投入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由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管理。

3 任务链接使学院与行业企业真正实现了互惠共赢

毫无疑问, 学院和行业企业都有各自的组织使命, 有自己的愿景和发展战略。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 学院组织的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工作非常需要行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但是, 行业企业直面竞争剧烈的市场环境, 有着自己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让学院和行业企业追求的价值和利益相互切合?示范建设经验表明, 学院和行业企业建立任务链接是形成长效办学机制体制的关键。在这个方面, 学院的法律执行、法律实务和法律技术三大类专业均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 刑事执行、行政执行等法律执行类专业人才培养, 从知识到技能、从理念到实操的转换过程中融入监狱劳教行业、职业的要求, 十分强调监狱劳教单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共同参与。在完成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学习后, 学生立即转入对应技能模块的实训环节, 经历“模拟—虚拟—实战”三阶梯的技能训练, 学生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监狱劳教实际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事实上, 法律执行类专业学生进入虚拟教学环节就已经和监狱劳教工作任务相结合。譬如, 学生通过视频系统监控罪犯劳动、生活、学习、会见等现场;学生在指导教师的陪同下开展犯罪原因分析, 与罪犯个别谈话, 完成罪犯心理咨询与矫正任务;学生在节假日开展“关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活动, 架起罪犯和其子女之间的沟通桥梁;学生参加在杭州举办的西湖博览会、烟花节和世界休闲博览会安保社会执勤活动, 承担奥运安保、世博安保等专项执勤任务, 参加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执法大培训、岗位大练兵”汇报表演活动, 提高职业综合素质。这些实训工作成果为监狱劳教机关一线民警提供了帮助, 受到了主管行业部门和合作单位的欢迎。

(2) 法律事务、司法文秘等法律实务类专业, 针对浙江基层司法所法律事务人员普遍紧缺这个问题, 依托乡镇、街道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 实施了“校局联盟, 专所合作, 专业学习与法律服务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杨街道合作建设法律教育服务中心, 与萧山市司法局共建法律教育服务产业发展中心。学生在这两个由当地政府管理的校外基地中实习实训, 辅助基层司法所和法律服务所为大量的中小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和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 为农村低收入人群及贫困群体、老弱病残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 将法律事务能力培养和浙江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有机地链接起来。

(3) 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安全等法律技术类专业, 在校内构筑集聚式服务平台, 在校外建设集群式实习基地, 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学生能力培养链接。借助校内安防科技产业园, 整体性引入杭州信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视信科技有限公司, 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全在校内展现, 学生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参与到真实的企业工作任务当中。同时, 学生在校外企业的精心安排下参与企业的市场调查、产品推介、流水作业生产和现场施工等活动, 很多学生甚至接受相关企业培训, 机动安排作为离职替补员工, 减轻了企业劳动力周转压力。学院在校内安防科技园建立的监狱信息化展示与研发基地, 国内安防产业界的15家企业单位投入设备, 常年面向国内监狱系统展示新产品、新技术, 教师学生可以实时体验各个展区的信息与安防产业领域的最新技术装备, 针对日益提升的监管技术需求, 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联合组建课题组, 带领学生组织科技攻关, 提升行业服务能力。

家长学校科学发展的五大办学机制 篇8

1.有一个民主科学的办学决策机制

它有以下几个操作层面:一是广纳人才, 构建决策机构——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 (以下简称校委会) 。就是校长或书记担任主任委员, 副校长任副主任委员, 学工委、家长委员会、教务处或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社区或村支两委与妇女组织等方面负责人, 以及年级组长, 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等教师代表任校委会委员。二是着眼大事, 规范决策内容。诸如办学理念及指导思想的采用, 办学规划和计划的确定, 办学经费的筹措和使用, 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育教学的改革等有关家长学校发展全局的大事, 均由校委会定夺。三是上下结合, 规范决策程序。凡需校委会决策的大事, 必须遵循这样的程序:校委会拿出初步意见→各委员带着初步意见到家长学员或家长代表中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校委会发挥集体智慧对征得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分析, 权衡利弊, 最后敲定付诸实施。四是遵循办学的时段性 (如开学、期中、期末) 规律, 定期予以决策, 以便决策者们养成按时决策的心理定势。实践表明:这个决策机制, 有着权威性、科学性、实效性和政通人和性四大优势, 是使家长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决策机制。

2.有一个两教协调的资源共享机制

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 构建出一个两教 (即指家长学校的成人教育与中小学未成年教育, 下同) 全面协调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以保障家长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秩序化有条不紊的进行。这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两教协调共享教育的理念资源。教育理念是教育践行的先导和最高准则。其共享的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地由原来的“科教兴国”和“一切为了孩子”的理念, 提升到现今的即十七大以来的“育人为本”和“人才强国”的理念。二是两教协调共享教育的人力资源。诚如前述, 各中小学的所有党政领导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全部都是家长学校决策机构校务委员会中的组成人员, 此外, 学校还专门挑选一批责任心强、家庭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与外聘的“五老”兼职教师, 组成家长学校的讲师团, 使得家长学校做到了有培训就一定有最棒的好老师。三是两教协调共享教育的硬件资源。就是各中小学以“把自身最好的教育教学场地和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用于家长学校的教育教学”为前提, 通过排课表或活动安排表等科学调度手段加以固定下来, 最大限度的发挥场地设备设施对家长学员教育的物化作用。

3.有一个针对问题的优化培训机制

在家庭教育中最容易发生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即:一、独生子女——大多任性、自利、乱花钱、不爱劳动。二、流动人口子女, 据郴州市十完小全校一千多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发现——①有63.21%的孩子“与人关系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易生气、突发性粗暴行为, 不喜欢与人打交道, 狐独, 自卑, 不喜欢说话以及有较强烈的反抗倾向。”②有62.73%的孩子“学习不适应”, 主要表现为“学习不起劲, 注意力不集中, 不按时交作业, 有的甚至厌学逃学”。③有54.24%的孩子“情绪不稳定”, 主要表现为“焦虑, 自制力差, 抵制他人的关爱, 不适应集体生活, 缺乏自信, 有莫名其妙的不安感。”④有71.23%的孩子“行为习惯差”, 主要表现为“不讲卫生, 不爱整洁, 不懂礼貌, 不遵守学校纪律, 经常迟到, 经常与同学争执打斗, 随意拿同学的东西。”三、问题家庭与离异家庭子女——大多有“亲情饥饿症, 焦虑症, 安全危机症”。此外, 还有很多学生因网瘾而厌学、逃学, 对家长的管教多有逆反心理。

自古道:子不教, 父之过;性相近, 习相远。问题在孩子, 可根子在家长。孩子的一些心理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本身“不教”和“教不得法”的问题所造成的。家长本身家教问题的根源讲起来有五:一是家长对孩子成长发展的期望值过高。由于望孩子成龙心切, 往往一厢情愿地采取一些让孩子难以接受的教育举措, 一旦孩子不能给家长“如愿以偿”, 要么就采取更加偏激的手段措施, 要么就索性撒手不管。二是家教的重心定位步入误区。正确的家教重心定位, 应定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上, 而有相当多的家长却总是力不从心地单纯地把家教的重心定位放在对孩子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上, 所使用的“措施”就是高频率的物质刺激“学而优则奖”, 致使孩子德才均失。三是管教的方法非对象化。这包括要求孩子在学习、生活、劳动、交际、娱乐等等方面都要像成人一样, 否则就横加批评训斥, 因而导致孩子“反叛家长”。四是缺乏最起码的家教观念和家教责任。最为典型的是, 总有那么些家长, 居然把学校当作“保姆机构”, 孩子一出岔子就问责学校。五是与“知识就是力量”和“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背道而驰。这在文化层次低的一些家长以及外来务工的一些家长中比较多见, 他们在家长会上竟然说“学校对孩子不要管得太严了, 我没读过什么书, 可一样能赚很多钱”。六是家教力量的不统一。叫做“教出多门, 各搞一套”, 使得孩子无所适从。

家长学员自身的上述六大问题, 若不通过教学培训加以有效地解决, 将会成为阻碍家长学校科学发展, 阻碍家庭教育科学发展, 阻碍孩子健康成长发展的六大瓶颈。基于这一理性认识, 各家长学校就探索性地构建出了一个针对问题的优化培训机制, 其操作的基本程式是:

3.1精心备教:做好教育培训的前期准备

管理学告诉我们, 准备越充分, 实施就越顺利。为使对家长学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必须做好“四备”, 即:①备家长学员。就是对家长学员的家教观念、家教思想、家教类型 (如民主型、权威型、溺爱型、放任型等) 家教举措和方法的实际, 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 以便有的放矢地对其施教辅导。②备孩子。即向家长、向老师特别是向班主任老师分别了解孩子在家在校的学习实际、思想行为实际、心身特点实际, 以便与家长学员共商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③备内容。就是从教材中选准或教师自己编写问题针对性很强的内容用于课堂的教学辅导。④备教师自己。就是教师自己既要牢固树立家长学校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又要不断学习家庭教育的新学问新知识, 不断猎取家庭教育的新举措, 不断探索家庭教育的新经验, 努力做到“要给学员一杯水, 自己就装满一桶水”, 高屋建瓴地驾驭教学辅导的全过程, 使家长学员真正学有所得, 得者管用。

3.2多建平台:提高家长学员的学习兴趣

兴之所致, 金石为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入门的向导, 兴趣是成功的起点。为了提高家长学员学习的兴趣性, 使教育质量的提高建立在学员的“要学、想学和乐学”的心理基础上, 就构建出了多个以良性互动而激发学习兴趣的教育教学平台, 即:第一类, 师生互动平台:①上课。课上做到针对问题, 精讲要点, 讨论点拔, 共研对策, 形成共识;课后做到立即践行, 及时反馈, 总结提高。②讲座。做到联系实际, 讲清观点, 开展置疑, 引导争鸣, 共做结论。第二类, 亲子互动平台, 就是各中小学以庆祝各种节日为契机, 别具匠心的特意组织和安排一些亲子联欢共庆的节目或栏目, 用以拉近亲子间的心理距离。这类平台有:①法定节日。如元旦、春节、清明、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节日的亲子联欢共庆活动。②特别节日。如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以及母亲节等节日的亲子联欢共庆活动。③中小学自身的节日。如校庆节、艺术节、体育节等的亲子联欢共庆活动。第三类, 家校互动平台。这里的校是指中小学。就是学校与家庭对孩子在校在家的种种表现互通情报共同关注, 共商对策形成教育合力的平台。这类平台包括着:①家长会:就是一改以往那种“家长会就是一半学生表彰大会, 一半学生批判大会”的旧模式, 老师们有意识地多留些时间和空间给家长和学生, 让他们成为主角。家长们边翻阅“快乐成长袋”中那一份份浸润着孩子智慧和汗水的作品和作业, 边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办法, 整个家长会其乐融融。②家长委员会:主要是让委员们反映广大家长对学校教育孩子的诉求和建议, 共商教育大计。③每月一次的家长开放日和每期一周的家长开放周:即欢迎家长随堂听课, 欢迎家长参观校园, 欢迎家长心理咨询, 欢迎家长访问校长和班主任等等, 广泛交流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家庭的做法和经验。④家庭访问:现在家访和旧式的家访大不一样:具体表现为教师的“四个主动”, 即主动介绍学生纵向动态发展情况, 做到优点讲够, 主要缺点讲透;主动介绍学校教改的发展情况, 做到提纲结领, 简明扼要;主动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 做到用心听取家长的介绍, 及时与家长共商“因材施教”的方法, 改变了过去的“告状式”家访。⑤家庭议教会:原则上是每期一次, 以年级或班级为单位, 请10-20位家长参加, 既议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大事, 又议家长学校的发展大事。⑥“移动家校通”:这是一个十分省力高效的家校互动平台, 即由学校出资向移动公司租用一个信息平台, 专门设置“新闻通知”, “点评管理”, “考勤管理”, “交流园地”, “学籍管理”, “家长建议”等栏目, 由信息技术老师专门负责信息发布和收集。

4.有一个两教兼顾的科研育人机制

这一机制的构建过程是:首先, 达成科研动机的一致。没有科学研究的教育, 是缺乏发展后劲的教育, 所以, 要为两教的发展搞科研, 搞好科研促发展, 用教育、科研两个轮子一起转的办法, 使两教的发展置于科学研究的沃土温床之上。其次, 商定科研课题的同一。学生的心理问题, 既是学校教育必须破解的难题, 同时也是家庭教育必须破解的难题, 所以, 两教就必须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针对严重影响孩子发展的心理问题共搞同科研课题。例如, 郴州市涌泉完小, 从学校地处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实际出发, 立项的科研课题为《新建社区学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影响因素及教育对策研究》。又如, 郴州市第十完小, 针对流动人口子女多的实际, 立项的科研课题为《流动人口子女心理问题与教育对策的研究》。再如, 郴州市六中地处市中心地带, 学生中的网瘾问题较为突出, 两教共搞的科研课题就是《初中生网瘾问题的学校和家庭对策研究》。第三、共循程序规范来运作:第一步, 进行课题可行性的广泛论证。即先在校务委员会与课题组全体成员中进行论证, 再在家长代表中征求意见式的论证。这样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课题的前沿方阵和后值方阵。第二步, 呈报方案, 申请立项。从课题名称、申报单位, 到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课题的创新之处、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等, 既内容详实, 又思路清晰。第三步, 正式开题。即主持人对课题组全体成员分别下达明确的任务, 要求各就各位, 各司其职, 既分工, 又合作, 形成正向合力。第四步, 进行课题的中期检查, 做好课题研究的中期报告, 做到总结经验, 修正偏差, 使课题的研究纵深发展。第五步, 进行专题总结, 写好课题的总结性论文, 为课题的评估验收做好充分准备。第六步, 两教共享课题成果。例如, 各校在做课题中, 针对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 所普遍采取的“多给学生以人文关爱”, “多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创设适宜的环境”, “多为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流动人口学生、问题家庭和离异家庭的学生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建立健全两教的社会支持系统”等十分奏效非常管用的一些对策, 都及时向两教反馈, 以便其及时采纳。

从上述不难看出:这种两教兼顾的科研育人机制, 实际上是一种既育学生, 又育家长, 还育教师的多重育人机制。

5.有一个有章可循的规范管理机制

一个方方面面都有章可循的规范管理机制, 是学校向管理要质量, 向管理要效益, 实现管理育人的保障机制。家长学校这种有章可循的即有按专门的规章制度而管理的规范管理机制表现在:一、学校对教师爱岗敬业而进行规范管理就有《家长学校教师职责》的规范可遵循。二、学校为使学员认真学习而进行规范管理有着《家长职责》和《家长学员考勤制度》等规范可依。三、学校对自己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秩序进行规范管理的规范主要是及时填写《家长学校教育教学日志》。四、学校对教育和科研经费进行规范管理的规范就有《家长学校教育科研经费筹措和开支暂行办法》作对照。五、学校为培育和评选优秀学习型家庭而进行规范管理的主要规范是以郴州市教育局制定的《学习型家庭六项条件》为依据。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有序进行, 持续发展。

办学机制 篇9

一、法治精神:高校办学理念的更新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 指的是国家在诸多社会控制体系中选择法律作为主要控制手段。法治作为一种动态的或能动的社会范畴, 其基本意义是指依法办事。正如哈耶克所言:法治的意思是政府在一切行动中都受到事前规定并宣布的规则的约束, 这种规则使得一个人有可能十分肯定地预见到当局在某一种情况中会怎样使用它的强制权力, 和根据对此的了解计划自己的个人事务[1] 。当前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不管是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 还是教师、学生、校长、政府官员, 改变政府单一行政管理的传统理念, 养成法治精神,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才能得以贯彻执行。

首先, 教育工作相关者 (学校的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教师、学生) 要树立法律信仰, 强化对法治理想信念的追求。法律信仰是人们基于信任、尊重、信服而以法律为行为准则的主观认知及判断。法律信仰是理性与信仰的统一, 它源自主体在不断接受法律治理与保障的过程中, 所感受到的法律的科学性、正义性、人道性, 以及与自己本质利益的一致性;法律信仰是公民发自内心形成的对法律规范与法律治理的认同感, 是公民培育自身法律素质的心理基础;法律信仰是一种经过认知与评价后升华而成的情感选择, 它强调公民对法治理想和法治信念的追求。树立法律信仰, 教育工作相关者应当尊重法律权威。

其次, 锤炼教育相关者的法治品格。随着中国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迈进, 法治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现实社会关系中。从公民的日常生活到国家大事, 均离不开一定的法律知识或法律技能, 必备的法律修养已成为现代公民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要件。学校办学行为也是如此。法律修养是公民将法律要求内化为自我要求的体现, 是法律的内在价值追求与公民自我价值追求的统一, 是公民法律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修养意味着公民对法律形成内心确信与自觉支持, 把遵守法律内化为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和义务, 并以良心为自我衡量标准, 将法律由他律规则变为自律规则。实现法律从“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要求公民在其内心把法律奉为最高行为准则, 自觉自愿地依法行事, 而非迫于国家强制力的威慑或对个人得失的计算;要求公民认识到法律同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客观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法律的本质和局限性, 避免这种局限性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求公民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使之在特定社会背景和具体场合下, 能作出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行为选择[2] 。

近年来, 学校办学行为中形形色色的讼案, 反映出人们的权利意识正在随着我国法治的发展不断提高, 越来越追求人的权利的平等, 越来越看重人的选择的自由, 越来越重视教育活动中对人的尊严的确认与维护。传统的办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 以法治理念改造教育工作相关者的思想意识迫在眉睫。只有这样, 学校办学行为才能符合法治的要求, 办学行为才能处于法律监督之中。

二、主体地位:高校法人之辩

只有当学校拥有真正的法人主体地位时, 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法律监督才有意义。如果学校不是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主体, 而仅仅只是政府的附庸, 那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法律监督就没有对象, 或者说对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的对象就不是学校, 而是政府。本文以公立高校为例, 试图厘清学校的法人地位。

(一) 高校法人的性质

我国1986年民法通则把高校界定为事业单位, 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又把高校界定为法人。实际上, 不管是事业单位还是法人的定位, 都无法明确表明高校在法律上的地位, 导致在司法实践中高校的权力和责任、权利和义务的混乱。有人认为, 民法通则规定学校为事业单位法人, 就很清晰地表明了学校的法人地位和性质, 也就是说学校具有民法上的独立法人地位。实际上, 这种说法在实践中没有任何意义, 因为即使非常纯正的行政机关, 也具有民法上的独立法人地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由于我国司法上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分野, 当高校行使某些权利影响了学生或者其他人利益的时候, 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也就是说, 对高校能否进行司法监督。要明确这个问题, 就要看高校能否成为行政主体。

所谓行政主体, 是指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 履行行政职责, 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很显然, 高校不属于行政机关。那么, 它是否属于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如果它是法律、法规授予其行使行政管理权的组织, 也可以认定是行政主体。《教育法》第28条规定, “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三、招收学生和其他受教育者;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 实施奖励或处分;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六、聘任教师和其他职工, 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从上述教育法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出, 教育法28条第3款规定的招生权, 第4款规定的学籍管理、奖励、处分权, 第5款规定的颁发学业证书, 第6款规定的聘任教师和奖励、处分权等, 具有明显的单方意志性和强制性, 符合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 因而在性质上应当属于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力。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高校由国家法律的授权, 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或公共管理权, 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 高校具有行政主体的地位, 是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组织。

(二) 对高校进行司法监督的范围

首先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司法监督”是指学校作为被告的行政诉讼。有权利就有救济, 明确了学校能够成为行政主体之后, 司法界和实务界的大多数人已经认同司法可以介入大学管理。但是, 司法是否可以介入学校的所有管理活动呢?即司法介入的程度应当是多大?司法绝不仅仅是阳光, 有时可能是粗暴的、不那么令人愉快的疾风暴雨, 有可能对科学的殿堂有某种负面的影响, 这个问题也是值得我们考虑的[3] 。也就是说, 作为具有自治传统的大学, 在法治社会中如何保持自治与司法介入的平衡。可以借鉴德国联邦宪法法院在20世纪70年代审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案件中所创立的“重要性理论”。依据该理论, 对于传统特别权力关系内什么样的事项应受司法审查, 标准是该事项对共同体和公民个人的意义、分量、基础性、深远性及其强度等[4] 。我们把这个理论移植到大学自治与司法介入中来, 可以解决司法介入与大学自治之间的冲突。根据“重要性理论”的要求, 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司法介入大学自治的程度。首先, 如果学校的管理行为已经对学生的身份、地位产生影响, 可能影响学生的受教育权或者学生的生存权等基本权利, 学生就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司法可以介入, 例如不予录取、不予注册学籍、开除学籍、不颁发毕业证、学位证等。其次, 区分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如果学校行使的是行政权力, 司法可以介入;如果学校行使的是纯学术性的权力, 司法应保持克制。再次, 以是否违反正当程序为标准, 如果学校在对学生实施管理的过程中违反了正当程序, 司法权力可以介入其中进行监督。

可见, 高等学校在成为行政主体情形下, 可以对其办学行为进行司法监督, 但必须有一定的限度。

三、自治的手段:高校内部规章制度探讨

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要得以顺利运行, 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 学校为了便于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需要制定一系列学校的内部规章制度。学校内部规章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问题、它的实施是否应当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这些都是学校办学行为法律监督机制运行的重要条件。下面以公立高等学校为例讨论这些问题。

(一) 内部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

一般认为, 学校内部规章制度属于自治规章。那么在我国,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应如何界定?高校规章制度能否对抗法律、法规和规章?实际上,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但又比较复杂。从内容来看, 高校规章制度的大部分内容是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制定的更具针对性、操作性的规则, 还有一部分是在法律、法规未涉及的方面根据传统做法或创新生成的规则。因此, 在合法前提下, 高校规章制度又是法律、法规、规章的延伸和补充, 是对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有益拓展。从性质来看, 高校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规章有着本质的区别, 前者属于内部规则, 后者属于法的范畴, 是国家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从合法性要求来看,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 其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相关规定, 不得与其相抵触。

高校内部规章对有关问题的规定能否比法律法规更严格?如有些学校把通过英语四六级和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毕业和获取学位的条件。其实, 作为教育机构, 高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公益性社会职责, 其所从事的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作为特殊性事业与其他公益性工作明显不同。在高校拥有教育行政权的前提下, 法律首先应当尊重高校在其自治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制度进行教育管理的实际状况。同时, 也必须对高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适当的限制和监督, 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清晰、明确, 不得违背法律、法规、规章的原则和精神, 不得违反正当程序的精神。特别是规章制度涉及相对人的如入学、转学、退学等可以改变其身份地位的重要权利时必须适用法律保留原则。但就学业方面的要求而言, 各个学校本身就存在差异, 并且各校为其声誉、生源及学校将来的发展着想, 在学业方面作出一些特殊的要求, 似乎也无可非议。但是这里引发的一个问题是:学校提高对学生在学业方面的要求, 实际上仍然是对于学生的一种不利规定, 因此, 学校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其要求, 否则, 极可能造成对学生权益的严重侵犯。学校有权在学业方面制定比法律法规更严格的规章制度, 但对其超出或提高的程度应有所限制。但是, 要找准国家权力和学校自治权的平衡点, 仍然是一个难题。

(二) 内部规章制度实施的正当程序原则

来源于英国自然正义的正当程序原则, 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原则。自然主义包括公正程序的两项根本规则: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案件中作法官;人们的抗辩必须公正地听取。我国没有重视正当程序的法制传统, 不管是教育法律法规还是学校内部规章制度, 对程序的规定都不多;学校在实施内部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也不注重程序问题。但是, 在司法实践中, 法院试图通过判决逐渐推进正当程序的原则。例如在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案中, 一审法院认为:按退学处理, 涉及被处理者的教育权利, 从充分保障当事人权益的原则出发, 作出处理决定的单位应当将处理决定直接向被处理者本人宣布、送达, 允许被处理者本人提出申辩意见。北京科技大学没有按照此原则办理, 忽视当事人的申辩权利。这样的行政管理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由此可见, 正当程序问题已经被提出, 同时在教育行政领域引入正当程序原则势在必行。它既能保证高校行政管理的顺利开展, 又能切实有效地为学生合法权益之维护提供保障[5] 。学校在实施各项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要坚持公开、参与和公正原则, 要向师生公开有关的教育、教学、管理信息, 公开实行教育管理行为, 保障学生就相关问题向教育管理部门、学校表达意见的权利, 并且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学校管理应该建立公布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告知制度、案卷制度、质询制度、听证制度、回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 保障内部规章在实施中的程序公正原则。

参考文献

[1][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 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73.

[2]周叶中, 韩轶.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公民的基本要求[J].江汉大学学报, 2009, (1) .

[3]贺卫方.具体法治[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2:163.

[4][德]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M].高家伟, 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109.

试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 篇10

关键词: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影响因素,形成机制

一、对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基本认识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色彩、风格等。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指高职院校本身区别于其他院校所具有的标志性特征,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优良的、公认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征,它不仅代表着学校的办学水平,也反映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的管理水平等。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内涵丰富,外延宽泛,特征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但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并不能面面俱到,而是根据各校具体情况,在明确办学目标的指引下,有选择地创建某些方面的特色,进而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内部影响因素

1. 校园文化的沉淀。

从文化的角度看,培育办学特色还有师生员工所认同和营造出来的校园文化传统。每一所学校都处于不同的地区之中,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文化,受时代文化的影响。不同地域间人们的语言、思想、意识、心理等的不同,校园文化也有所不同。学校所处的环境、发展的历史、已有的文化积淀等校园文化是客观的,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生长、发展于这种文化,而不能脱离于这种文化。

2. 优势专业的影响。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地位的标志。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创办有特色、有影响的专业是体现办学特色和办学实力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要紧紧围绕区域地缘优势、行业资源优势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在就业市场调查和预测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设置适用对路的专业,着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

3. 党委和校长的办学思想。

我国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工作状况,党委书记和校长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理解和贯彻程度,以及党委书记和校长的个性特征、工作威望、行为风格、办学理念和价值取向,时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对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4. 教师和学生的作用。

培养大批个性特色突出的高素质教师理应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前提之一,教师的关键作用是否发挥,以及发挥程度的高低,都直接影响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学生的影响力要更加长远和关键,一所大学如果能持续地培养出杰出政治人物和优秀企业家,那么这所大学一定是有特色的。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的外部影响因素

1. 国家教育管理体制和政策。

教育管理体制、教育方针与政策直接影响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能够迅速发展正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政策影响的结果。

2. 学校间公平竞争制度。

办学特色的形成就是各学校在相互竞争中依凭它所拥有的自主权所做出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调控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是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产物。因此,消除防止发生不正当竞争的机制和鼓励高职院校间优势互补、紧密合作的制度环境障碍,有利于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3. 理论研究与经费筹措。

在特色建设的前期,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探寻建设办学特色的理论依据,做好必要性、目标性和可行性论证,之后理论研究的任务就提升为总结经验,升华理论,巩固成果,宣传推广。资金投入是办学特色建设的保障。目前,高职院校的经费大多由学校解决,国家基本没有建设经费的投入,学校在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投入较大资金,在各种日常教学和制度建设方面投入极为有限,办学特色无形中又多了一个障碍。

三、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机制

(一)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内部形成机制

1. 办学特色的发掘与定位阶段。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发掘和定位主要针对三种情形而言:一是成立时间较早,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点和风格,拥有某些办学优势,但尚未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需要经过深入发掘和进一步调整定位;二是新建院校需要确定科学的办学定位,选定学校发展方向;三是针对“转制、升格、合并”的新组建院校,由于是几所不同学校之间的重组,各自在专业建设、办学理念、校园文化等方面有所不同,需要对原有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有机整合、重新定位。尽管这三种情况迥异,但其办学特色的发掘与定位过程有共同的规律可循。首先,需要经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能人才需求的态势、同类高职院校的发展趋势以及学校自身的现状分析;其次,在综合分析上述三种情况的基础上,准确认知学校应发掘和定位的办学特色的主要内容;第三,确保发掘、定位办学特色应具备的人、财、物等必要资源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经费运筹机制等。

2. 办学特色的培植与发展阶段。

通过正确的评价和选择,对确定的特色项目,必须进一步培植和发展。这个培植的过程,实际是对原有文化特质的更新、培育和发展的过程,是通过有意识的创造和革新、形成更具特色和更强适应性的新特质、并通过精心培育新特质,使特色初显倪端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是个扬弃、淘汰、积淀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的创新发展过程。

3. 办学特色的保持与优化阶段。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保持与优化主要是针对两种情形而言:一是高职院校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主体多元化,保持业已形成的特色,避免办学特色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而被削弱;二是高职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坚持并优化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这个形成阶段应注意两点:首先应识别什么是办学特色,这是保持和优化的前提;其次,保持和优化办学特色,应具备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并在有关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使用好权力,保持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并将学校的办学特色建设制度化,防止朝令夕改;保证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防止保持和优化办学特色成为空洞口号。

(二)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外部促进机制

1. 政府给高职院校自主办学的机制。

从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看,中央拥有对高等教育管理和决策的最大权力,国家教育管理的职能机构和地方政府对所辖院校实施分级管理,实质上这种管理模式从本质上还是没有摆脱计划体制下的行政集权模式,学校的附属性与依赖性仍然没有改变,学校本质上并不是“自主的实体”。根据目前的形势,扩大高职院校的自主权,首先政府要给高职院校松绑,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依法给予高等院校更多办学自主权;其次社会要给高职院校构建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要完善高职院校之间公平竞争的机制,公平配置各种资源;最后高职院校要树立法人意识,充分利用法定自由发展空间,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

2. 政府与高职院校共建联动的机制。

高职院校的发展在外部条件上离不开政府机关的帮助和支持。加强各级政府的职能应从政策下放、物力人力支持、督导评价等方面促进高职院校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目前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在思想方面认识不够高,思想观念相对滞后,地方政府与高职院校的联系不够紧密。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积极的寻求联办和相互的支持,才能真正获得双赢。

3. 企业与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互赢的机制。

高职院校应当拓宽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渠道。产学研合作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双赢模式,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基础。同时,高职院校还应通过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通过为企业开展培训,帮助企业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成立“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制定相应的工作章程,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来,也使学校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发展中去,这样双赢的合作才会深入持久。

参考文献

[1]吴太胜.高职院校特色创建的类型选择[J].职教论坛,2003(19).

[2]刘洋洋.高校办学特色形成研究[D].武汉:华东师范大学,2007.

[3]段丽娟.高等学校办学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6.

办学机制 篇11

关键词:管理体制;合作制度;促进办法

为适应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实践,学校应从组织、制度和活动等方面完善内、外部管理体制。

一、创新校企组织保障机制,明确管理职责

在广泛吸收合作企业参与的基础上,设置校企双方职能部门,学校和企业中都建立专门机构,如校企合作委员会、办公室,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等,专门负责校企合作工作,如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设置调整,校企合作计划、目标的制定等;这些机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整合、协调与组织校企合作资源。第二,管理各类校企合作项目。第三,协调校企合作项目。第四,做好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库工作。第五,定期召开学校、企业、相关政府部门的交流会工作。加强和完善合作保障队伍及网络建设,组织专职人员保证学校各部门之间协作的协调、顺畅。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办学涉及到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资队伍、学生工作等多个方面。校企合作涉及部门众多,除了教学系部为主要参与方外,學校教务、财务、科研、后勤、学生等部门都要在制度框架下通力合作。依托学校和企业组建理事会以及二级学院等共管机构,作为平台载体,实现由多家企业、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参与,通过协议进行紧密合作的校企合作平台载体。初步形成“人才共同培养、过程共同管理、成果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承担”的密切型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办学机制。

二、建立合作制度,加强过程管理

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合作制度方面包括:组织章程、合作协议、联系会议制度或理事会制度、合作加入与退出制度、校企合作考核办法等。具体如下:

1、出台校企合作组织章程、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责,达到双赢平衡。双方在合作项目的投入比例和形式、获益比例和形式方面应当予以明确,同时应当明确双方在合作的启动、实施、监控与评价等环节中的管理职责、权利和义务,最终建立起“人才共同培养、过程共同管理、成果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承担”的校企合作运作机制。罾在制定制度时,还要注意校企合作协议或组织条例的完整性、规范性和科学性,以及是否能到了有效的执行。

2、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或理事会制度),形成既能促进学校发展又能得到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由合作办学企业代表、专家和教师代表,甚至是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形成联席会议制度。例如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邀请13家跨国公司作为董事,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对学院大政方针起到决策权和监督权的是董事会,这样一方面能确保学院办学方向符合企业需求,另一方面又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解决的主要问题

制定地方性的法规、行业性规则、学校内部保障机制,目的在于要明确在校企合作中,政府、学校、企业三方面的职责,以下即是校企合作办学促进办法关于三方职责的主要内容。

1、确立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责任发挥政府政策引导、制度保障、公共服务职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政府对校企合作办学是进行扶持的,这一点得到学校和企业的肯定。同时,学校和企业表示建议立法机关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政府制定相关实施细则。这也是政府发挥激励、支持和增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责任的重要措施。成立职教联席会议制度(或理事会制度),填补管理机构的空白。政府各个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需要做好统筹协调本地区校企合作的规划、经费保障、资源配置、评估督导等工作。

2、明确学校职责,建立学校促进保障机制明确学校的职责,主动出击促成合作。调查显示,本地区职业院校都建立了校企合作的管理措施和保障机制。职业院校应当主动与企业在学生顶岗实习、专业建设与课程设计、师资交流与培训、员工培训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校内校企合作促进保障机制,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产品开发等:邀请企业的高层次人才、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专业课兼职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使其共同参与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

3、界定企业职责,建立认定和保障机制(1)明确企业职责。应把企业必须担当校企合作的社会责任进一步明确,应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展开多种形式的合作办学;鼓励企业在职业院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与职业院校联合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室、生产车间、技术创新机构或其他形式的产学研联合体。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教师进入企业实践,企业应当予以接纳;学校可以用职业培训等方式,对企业的职工等人员实旌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2)强化管理、监督,形成对企业的约束机制。政府立法,确保行业组织应有的法律地位,使行業组织成为连接企业、政府和学校这三者之间的桥梁作用,发挥行业组织推进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的作用。(3)建立实习意外伤害保障机制。企业和职业院校要格外关注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发生的意外伤害。为解除后顾之忧,促进办法建议由政府、企业、学校和家长四方按一定比例承担实习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以在意外伤害发生时可以得到及时、有效、有序处理。我相信,江苏省省职业教育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的促进办法一经制定,必能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调动多方资源,鼓励更多的行业企业真正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共同培养,形成校企共同创立的办学新体制办学、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必能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必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Z].2010-1l-27.

[2] 廖红.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探讨[Z].广西教育-C版,2012(3):48.

[3] 周世青.何万一.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发展动因分析[Z].职业技术教育,2011(23):51-54.

办学机制 篇12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依据国内外职教集团的发展经验, 政府在职业教育集团发展中应起主导性作用。华东师范大学匡英等人在全球范围内选取7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和1个地区, 对其职教集团的办学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 全球发展良好的职教集团中大多数属于政府主导型职教集团。

甘肃省的职教集团发展现状如何呢?经调查, 目前甘肃省成立的职教集团, 如“旅游”、“商贸”、“理工”和“现代服务”等,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组织松散、工作开展困难。究其原因, 主要是集团发展大多缺乏政府引导和深度参与。

二、课题研究的思路及内容

调查甘肃省职教集团的发展现状, 考察政府部门在职教集团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所处的位置, 所制定的法规制度及所采取的措施、策略等, 重点分析政府部门在其职能作用发挥方面存在的缺失、不力及错位等问题。

在调查了解职教集团的基础上, 调研、学习国内外优秀职教集团的办学模式, 考察相关国家、地区政府部门在促进职教集团的发展方面所制定的政策、制度及采取的策略、措施等。

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 提出符合我省实际的政府主导型职教集团发展模式, 并向相关部门提出科学的、有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

三、研究机构、人员及立项情况

课题组于2012年3月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 课题研究牵头单位为兰州理工中专。合作单位有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省教育厅职成处、省财政厅教科文处、省扶贫办培训处、兰州市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兰州旅游职教集团、兰州商贸职教集团、兰州新通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宝鸡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江苏林洋新能源公司、宁波奇美电子有限公司等部门、集团和企业。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1. 召开了开题会议。

课题组于2012年4月召开了开题会议。课题指导专家就课题研究的思路、方法等为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培训。兰州商贸职教集团、兰州新通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课题组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 进一步修改、完善研究方案, 明确了研究思路, 课题研究工作就此全面铺开。

2. 实施职教集团调研工作。

课题组先后前往兰州理工职教集团、兰州商贸职教集团、兰州旅游职教集团、上海中锐教育集团、上海电子职教集团、北京旅游外事职教集团等8个职教集团进行调研。调研的重点是, 在职教集团发展中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情况;政府为促进集团发展所采取的措施及落实效果等。

3. 前往政府部门实施调研工作。

课题研究的重点是调查政府部门在职教集团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发挥情况, 所以前往政府部门进行调研是本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为提高调研质量, 课题组精心编制了“访谈提纲”及“问卷调查表”, 并认真实施了系列调研工作。

(1) 2012年7月13日, 课题组在甘肃省政府政策研究室进行调研。研究室负责人就近年来省政府为促进职教集团发展所出台的政策、制定的制度、实施的举措等给课题组成员做了详细的介绍。

(2) 2012年7月17日, 课题组在甘肃省财政厅组织了研讨活动。部门负责人就省、市财政部门为促进职教集团发展所提供的财政支持等情况为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介绍, 并就课题研究重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3) 2012年7月24日至25日, 课题组负责人前往甘肃省教育厅职成处、政策法规处, 了解我省职教集团发展状况及教育行政部门为促进职教集团发展所制定的政策、法规等情况。

(4) 2012年7月31日, 课题组负责人在省扶贫办就我省扶贫部门为促进我省职教集团发展所采取的策略、措施等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4. 前往国内职教发达地区实施调研工作。

(1) 上海调研情况。2012年8月4日, 课题组一行6人前往上海, 调研职教集团发展情况。课题组走访了上海市教委职成处、政策法规处, 相关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上海市职教集团的建设情况及发展经验, 提供了《关于上海市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意见》、《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等重要资料。

2012年8月5日, 课题组成员对上海中锐教育集团进行调研。中锐集团201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汽车行业示范职教集团”, 2011年被商务部授予“校企合作贡献奖”。中锐集团职业教育部负责人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中锐职教集团的办学规模、校企合作、课程改革、人才培养、师资培训等情况。

2012年8月6日, 课题组成员走访了上海电子职教集团的牵头学校上海电子学校, 了解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

(2) 北京调研情况。2012年8月8日, 课题组一行6人前往北京, 走访了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北京市教委为我们提供了《北京市职业教育创新行动计划》等重要资料。

2012年8月10日, 课题组一行6人前往教育部职成司。职业教育处负责人接受了我们的访谈, 为我们介绍了教育部近年来出台的关于促进职教集团发展的法规、制度等, 介绍了国内职教集团组建及发展情况, 介绍了赤峰、青岛职教集团研讨会的有关情况及《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的最新修订情况。

课题组成员还前往北京实验职业学校、北京海淀区职业学校、北京外事学校, 了解集团化办学的有关情况, 重点考察了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的落实情况。

5. 开展文献学习、研究。

为提高成员的理论水平, 课题组负责人组织成员学习研究了国内外职教集团发展的部分重要文献。一是学习研究了《教育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等文件。二是学习研究了中国职业教育学会组织的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全国职教集团化办学研讨会资料。三是学习研究了教育部在赤峰、青岛组织的集团化办学研讨会的部分资料。

6. 加快兰州理工职教集团的建设。

通过课题引领, 加速兰州理工职教集团建设也是本次研究的目标之一。在课题引领下, 兰州理工职教集团建设明显加速。一是以集团组织为依托, 坚持走校企联办、校校联办、城乡联办的路子。积极开展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的试点工作, 为企业量身打造对口人才。二是实训基地和设备资源共享。立足现有实训资源, 以避免重复投资、设备资源效能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自建和校企联建共享型实训基地为依托。三是积极探索集团合作招生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并实践校企管理模式和文化的融合方式。

五、阶段性成果及体会

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 课题组完成调研报告15份, 课题组成员提交论文22篇, 查阅、学习文献90多篇, 组织学习、讨论5次。走访职教集团8个, 开展人员访谈18次。

1. 体会及建议。

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式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是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办学模式改革的关键。大力发展集团化办学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深化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为切实促进职教集团发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政策、制度等。但要真正使这些制度、政策、法规能为职教集团发展服务, 还需要各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一系列微观的、操作性强的法规、细则等。

在调研中, 我们觉得上海市政府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上海市政府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 结合本地实际, 及时出台了《关于本市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意见》、《关于本市推进组建区域性职业教育集团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 有力地促进了本市职教集团发展。

在我省, 天水市政府通过政策调整等手段, 建立了集团发展的“八个”统筹机制, 有力地促进了职教集团发展。除此之外, 其他地方政府针对本地职教集团发展出台的法规及实施性条例较少, 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更少。政府在职教集团发展中的指导、协调、监督等职能作用发挥得不够充分。建设经费缺乏、企业参与热情低等问题严重困扰集团的进一步发展, 迫切需要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出台系列促进职教集团发展的制度、政策等。

2. 对策及措施。

(1) 成立职教集团专项委员会。由政府出面成立职教集团发展委员会, 委员会公平、公正地处理集团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利益分配等, 明确彼此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确保实现集团利益的最大化。

(2) 切实落实减免企业税收政策。除了通过立法的渠道规定企业、行业参与职教发展的权利、义务外, 还要采取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对于参与职业教育发展效果良好的企业、行业给予奖励、补助, 减免其一定比例的税收。

(3) 充分发挥投资杠杆引领作用。政府通过投资渠道, 引领企业积极从事紧缺型人才培养, 发展新兴产业, 实施产教研一体发展模式, 优先发展重点行业、产业等。通过优先贷款、降低利息等方式对从事职业教育发展的企业、行业予以重点支持。

摘要:政府职能作用的缺失已成为阻碍职教集团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本文作者从理论及实践两个方面出发, 采取调研、文献分析等方法, 就政府在职教集团发展中应处的地位、应发挥的职能作用及应采取的策略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 提出了成立职教集团专项委员会、切实落实减免企业税收政策等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职教集团,政府引导,策略方法

参考文献

[1]周永, 盖奇庆.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思考[J].山东劳动保障, 2006 (6) .

[2]郭苏华.论职教集团发展的核心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 2005 (22) .

上一篇:平衡处理下一篇:新课标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