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2024-10-23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精选12篇)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1

现代信息技术将架构起新世纪网络文化背景下教育的新景观,是信息化 时代教育 的基础手 段和主流 手段。而这就要求教育行业与时俱进。

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网络资源为我们的语文 教育教学服务,是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教育信息化是时代的需要,笔者认为,信息化时代的语文教学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改变了语文教师的工作方式

网络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随时可以在网上查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图片、音频、视频材料。比如,在备《老人与海》这一课时,笔者在网址栏打上“图片”,然后在随后弹出的网页的搜索栏填上“海明威”,很快就找到了笔者想要的“海明 威”的有关图 片。当学生看到这些图片时,显得十分兴奋,对课文所描写的老人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从而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教学模式,体现语文特性

语文教学提倡师生平等对话,注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独特的理解。因此,网络时代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学习。倡导自主学习,就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别和学习需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如人教版《祝福》,这篇课文通过祥林嫂一生悲惨的遭遇,控诉那个万恶的旧社会。在教学时,笔者充分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过程如下。

(1)学生上网查找学习资源,包括鲁迅先生的资料(生平事迹材料),鲁迅的画像(不同时期),鲁迅工作情景的图片等。

(2)学生交流收集方法和收集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采取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3)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描写祥林嫂的句子,并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懂并理解、体会祥林嫂悲惨的遭遇。

(4)课外延伸,使学生深化对祥林嫂的了解,激发对祥林嫂的怜悯之情。用大屏幕显示学生收集的图片资料,预留时间让学生互相交流,这种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让学生的认知、情感、技能均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2.合作学习。开展合作学习,要给学生群体一个共同的任务,让每个学 生在任务 中积极地 承担个人 的责任。学生在活动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问题 能协商解决,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 群体加工,对活动的 成效共同 进行评估。通过合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了学 生的合作精神。如《荷塘月色》一文,通过描写月色荷塘的神奇与美丽,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 情操。在教学本课时,采用分组探究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其过程如下。

第一步,分组探究。让 学生带着 自己感兴 趣的问题,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组合进行合作式学习,方式有读、想、议、画、查 (网上查找 资源)、做 (动手制作)……

第二步,分组展示。指派 发言人发 言,其他学生 补充,教师此时有意识引导学生在重难点处做一些停留,然后师生一起追问,或补充,或建议,或示范,或争论。

第三步,超越教材,拓展延伸。学生分小组动手、动脑,合作制作一个荷塘的广告,课外引导学生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名胜风景区去发现、探索它的奥秘。

应用教学模式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现生活皆语文,语文皆生活的理念。

3.探究学习。在探究学 习中,学生自己 发现问题,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获得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及网络作为现代高科技的主要成果,在教育教学中大有用武之地。对于语文教学而言,运用网络提供的新平台 和创新环 境,完成语文 教学的重 大变革,提升语文教学的创新品质,可以使学生在语文学习和校园生活中充满创造的激情,获取创新的力量。

摘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头对现实世界、对教育方式的影响是很大的。信息化时代,语文学科的变革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并在此前提下实现语文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的整体改革,从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语文教学变革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2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教师可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之中利用网络信息帮助教学,提升教学的效率,这个已经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个较大的趋势了。但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网络信息的应用还不是非常的熟练和成熟,所以教师应将网络技术在语文课堂中有一个更好的应用,让整个课堂变得更为高效。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去帮助教学,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一、网络信息化高中语文教学应突出重点

网络教学是一种比较特别的教学模式,但是高中语文毕竟是语文课,语文课是有一定的文本特性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整个文本进行一个解读,让学生更好地熟悉整个文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在理解文本方面已经不仅限于简单地浅层次理解课文,而是要对文章有一个深层次方面的情感体验。比如说,有这样一节网课,是对《雨霖铃》这篇文章的解读。整首词主要利用的是一个幽冷凄清的秋天的景色来衬托出诗人和自己的情人之间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这里面是一个离别之情。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是让学生先随着音乐进行朗读的,这是为了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较好的氛围,然后教师再利用网络提供一些与词有关的大量的信息。但是有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教学的信息量不够集中,如果只是一个画面的话是可以较好地说明问题的,但是如果是多个画面在一起就不能够较好地表达出问题了,甚至于这些画面还会产生自相矛盾的问题。最后教师虽然让学生积极讨论,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也被很好地调动起来了,但是学生在一起讨论的却是与整个文本没有很大联系的东西,关注点不在文章上面。这就说明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重点不够明显,对于文本的分析鉴赏也不够,对学生语言文字方面的训练也不够,学生不能够很好地融入到文章的意境之中。所以说,教师在利用网络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要顾及到语文的特殊性,在教学的时候要考虑到语文中蕴含的人文性、规律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二、网络信息化高中语文教学应引导参与

学生的参与是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授课要求,通过学生参与能够实现课堂的良性互动和主动学习。在这里以作文为例,探讨高中生的课堂参与。作文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语文考试中所占比分最大的一个部分,也是语文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之中是难度比较高的,作文不仅仅是学生对语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程度的体现,也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体现。教师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可以将网络技术运用到语文作文的讲评之中,让语文作文的评讲工作和学生的写作一同进行,让整个语文课堂的效率变得更高,并激发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欲望。由于网络技术在信息含量方面是比较大的,而且在形象方面也是可以较为直观的展示出来的。所以,教师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是可以同步完成作文评定的。教师在利用网络技术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的时候,要最大程度上给学生创设一个较为宽松舒适、民主自由的环境,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自由地表达出自己的见解或是看法,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评价,而且,也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一些互相性的评价,如此,可以形成一个较好的课堂学习氛围。精确的作文点评,较好的网络技术应用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写作方面的欲望,让学生写出一篇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语言文字应用较为得体的文章。

三、网络信息化高中语文教学应丰富体验

信息网络环境下语文拓展教学研究 篇3

一、建立虚拟课堂,让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辅相成

网络条件下的语文拓展教学,就是利用网络,构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网络所提供的资源中查找适合自己的内容进行阅读,并通过平台与教师实现网络上的交互式学习,也包括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搜集以及信息发布的学习活动。在现实课堂里进行学科教学。这种教学方式能保证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和统一性,能明确学科教学的某些基本要求。但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要实施个别化教学,这种方式的不足也十分明显,有限时空与多样需求的矛盾难以克服。

建立虚拟课堂,让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辅相成,方法就是用虚拟课堂整合实体课堂。虚拟课堂可以采用这样的形式:在网络条件下创建班级学习网页,教师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信息页面;有一个共同的班级学习论坛,教师以发主题帖的形式构建教学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以跟帖或发新帖的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达到信息共享和交互,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占有学习资源。虚拟课堂最大的优势就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虚拟课堂与实体课堂相辅相成,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则势在必行。虚拟课堂互动交流不受时空限制,教学更加开放、自主,因而学生在搜集、获取大量信息时,获得意想不到的新知,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又利于教学由点到面得到拓展。实体课堂教学是“只取一瓢”,环境集中、统一,因而,获取精华信息,开掘思维深度,应该是它的重要功能。虽然学生从虚拟课堂获取的大量信息中,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比较深入,但还有一些问题,学生不仅有争议,而且头绪不清,错综庞杂,这就要由虚拟课堂转为实体课堂。实体课堂尤为关键的就是,对虚拟课堂的重要信息进行梳理总结,去伪存真,实行“拿来主义”,使多数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清晰准确,在此基础上把多数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实体课堂是基础,虚拟课堂是延伸,延伸主要体现在:根据学生在虚拟课堂的学习情况,生成实体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可推动实体课堂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基础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出现知识概念的错误,或模糊不清的认识,及时纠正或指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对于学生分析问题时出现的争论和矛盾,特别是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的点拨要力求准确深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实体课堂不是教学的终结,而是虚拟课堂学习活动的导引。实体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更多问题的思考探究还要通过后面虚拟课堂来解决。把实体课堂又引向虚拟课堂,引向丰富、自主的空间,这样使学生能够继续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从而真正体现出过程化学习的特点,它是教学的又一个起点。

二、利用网络语文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达到“一石三鸟”的目的

好知不如乐知,学生的心灵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让他们燃起对语言文字的崇敬,用网络语文教学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激趣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营造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交流顺畅的教学氛围,可使学生积极参与情感体验,能促使学生运用各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的认知活动,主动探索知识,大大激发其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其主体积极性。网络技术综合运用形、声、色、光,声画并茂,能有效地渲染气氛,制造气氛,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可使学生不再将学习视为沉重的负担,使他们从单调的填鸭式的课堂教学中解脱出来,逐渐形成自我控制、勤奋学习的习惯。网络教学实现了功在课上,效在课下新的良性循环。把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有机整合,有效创设优越的教学情境,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语文教学中的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甚至古文的教学,有了多媒体就为阅读创造了需要的声画并茂的背景和文学氛围。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陶渊明的恬淡,在这种背景之下学生理解起来就轻松得多,而且记忆准确,容易形成感性和理性认知。其次学生有了自己的活动平台。学生之间的分歧促进了思维的活跃和讨论的深入,大家集思广益,互相借鉴,互相点评。观点上的冲突和交锋营造了互动的氛围,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互动中不自觉地跨进了自主学习的殿堂,登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同时,利用虚拟课堂,让个性自由张扬,为自主学习的延伸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和成就感,由不愿说而变为积极参与、主动阐释。在学习课文之前,先上网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比如作者、写作背景、相关评论等等,把资料放到论坛上,共享阅读,这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网络语文教学为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大大拓展了学生的阅读空间。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规定阅读文章,也可以利用网页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像,创设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振,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同时受到美的熏陶,积淀文化,促进人格的培养,传承汉语精华,积极引导学生体味汉语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其次可以建立交流平台,让学生多角度质疑,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特的见解。再次,对诗歌阅读和现代文阅读乃至古文阅读很多学生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去分析。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阅读量不足,阅读不得法。而网络教学解决了这一问题。操作时自由灵活又有规范性。例如阅读后可以要求学生写读书心得,以帖子的形式放在统一的平台实现广泛交流和资源共享。在现代文阅读训练中就可以轻松实现同类散文的比较阅读和同一问题的不同文本阅读。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理性认识,在评价时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轻松得知学生的症结所在,讲解时就可以有“问”可解、有章可循。

班级网页的建立增强了学生的表达欲,对写作也有很大的裨益。首先解决无源之水的苦恼,大量的阅读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成为自己的腹中锦绣。很多学生抱怨没有生活积累,没有真情实感,作文实在是无病呻吟。其实美文来自感动,来自迫切的表达欲。大量的阅读使学生真正触及文字的真谛和美,帖子的发放形成有机的竞争,写作也就由被动走向主动。其二发帖子讨论本身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辨能力。作文考察的是青年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和独到的见解,无病呻吟和卖弄文字必将被淘汰。他们需要感知的是社会的脉搏,他们需要的是以文章体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和对问题的探究精神以及张扬自己个性的魅力。这样学生的写作才能真正的走向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网络带给了学生丰富的知识,深刻的体验,带给学生的是源头活水,有了网络就可以让思想自由地驰骋。

三、结束语

网络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目的与意义不在于让学生拥有一份详细的语文知识清单,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文本所谓的“语文知识”的介入,将自我生命体验和历史文本生活有机融合起来,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意识和欲望,即一种尽自己所能的亲近与触摸中国文化遗产的主动意识与强烈欲望。这样,学生就不会只是满足于“占有”一定数量的语文知识,而是转知成识,将他遇到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并且积极主动地去追求尽可能多的语文知识。学生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教师对语文知识的教学不应该是一个灌输行为,而应该是一个激活与播种行为。这里的“激活”是指教师激发学生的生命体验从而活化语文知识的生命意义;“播种”是承接“激活”而来的,学生因此能够将自己主动建构出来的语文知识意义深深地植入自己的心灵世界中,他们关于语文知识的探索欲望因此会一天天茁壮成长。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网络时代,“互动式”教学

现阶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界对教师教学方式的重视,已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并在教学中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互动式的教学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探讨,去有效的实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们带着兴趣更好的学习语文。我们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看,通常都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就是教师通过教学大纲中的要求,再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以完成自己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地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强行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定的抗拒心理,难以达到有效教学的效果。

一、网络环境下互动环境的创造

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最忌讳的就是课堂气氛沉寂,学生的学习环境呆板、无聊。语文课堂上需要的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它是心灵对话的舞台,也是师生共同交流探索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为此,教师应该以网络作为依托,为学生学习语文创造良好的互动环境,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之下更好的学习语文。如在讲《狐狸和乌鸦》的这节课上,教师完全可以充分地利用网络资源,找一些动漫为学生播放,然后,可以找两位同学扮演狐狸与乌鸦,而扮演狐狸的同学可以想尽一切办法让乌鸦开口说话,那么狐狸扮演者就算获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网络了解了课程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教师所创设的环境,让学生的创新思维等在互动模式之下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并且,学生也能够在十分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学习成绩。

二、网络环境之下,语文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课堂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说生生互动模式,主要是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的激励、评价以及开展一些激烈的讨论。由于对于小学生而言,小学生自身具备爱发现与争辩等特点,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为学生们创设一个比较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的探讨与提问。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要进行一定的交流与沟通,分享他们的学习经验,让他们在互相帮助下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如在讲《谁的本领大》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找些关于太阳能的视频,再找些台风与龙卷风所带来的灾害的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再学生观看完以后,教师向学生提问谁的本领更大,然后让学生进行思考,展开辩论。之后,教师再对学生的争辩进行一定的评论,引导他们进入到学习《谁的本领大》这篇文章当中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向学生展示了风和阳光的能量,让学生通过对视频的观看,产生学习的兴趣,并在彼此争辩之中证实自己的想法,最后达到有效的语文教学目的。

三、网络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教学当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注重的是灌输式的教学,并且课堂上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进行讲解,其目的在于完成教学任务,完全地忽视了学生的地位与课堂上学习的反应,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今,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之下,小学语文教学已经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在这一模式之中,要求师生之间要加强互动与沟通,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他们的主管能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当中来,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强有力的交流与沟通,这样一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就会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并非传统模式之下的灌输作用。

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方法在于充分的利用网络环境,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教师进行一定的沟通,最后寻求答案,从而实现学习的目的。如《木兰从军》的这节课上,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木兰从军的一些场景进行动画模拟,如木兰等人穿着盔甲或扛着长枪等,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播放《木兰从军》的动画,让学生充分的了解木兰从军的内容。在观看完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进行提问,如木兰怎么会扛得动那么重的枪? 什么原因让木兰去从军呢等一些列的问题。教师也完全可以利用学生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为文章讲解的切入点,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在讲解的过程中一一地解答。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使他们在主动参与中学到真知,也提高自己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而为自己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的重要性

在如今的教学中,教育界提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之下,提升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实现理想中的学习目标。

网络环境之下的“互动式”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对学习内容展开思考,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还能够让学生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在教师与学生面前敢于证实自己的想法,大胆提出问题,并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扩展; 还能在学习当中使自己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五、结语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5

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教学领域,它同样显示着无比强大的生命力。在2000年之前的十年中,我和许多同行一样,感到写作教学中一些显而易见却又很难解决的问题:学生生活面狭窄,孤陋寡闻,作文题材单调,老生常谈;作文批改,效率低下,想让学生参与,较难操作;作文评讲,很难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泛泛而谈,学生印象淡漠„„总之,学生怕作文,老师也怕作文。2000年以后,随着校园网的投入使用,我在写作教学中积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大胆改革传统的写作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有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感觉。下面就简介有关做法,望方家指正。

一、利用网上资源,建立学生个人素材库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文章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它为文章提供了原材料,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现在许多高中生,他们过着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式的单调生活。学生生活的单调直接导致作文题材的狭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已成了他们永恒的题材。言而无文,行之不远。每当写作,不少学生挖空心思,结果还是老一套。只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积累,才能使他们左右逢源,洋洋洒洒,如叶圣陶所言:“胸中先有一腔积蓄,临到执笔,拿出来就是。”但由于种种因素的限制,经常让学生进行课外活动,走出校门去观察社会、体验生活是很不现实的。而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无穷的网上资源,真可使学生体会到“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鸟飞”的感觉。如在校园网服务器上为学生建立个人文件夹,就更能为学生系统的积累写作素材及教师进行管理带来方便。

例如,我校校园网投入使用后,我发现多数学生有时间宁可上网,也不去读些课外书。我就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丰富个人的积累,还特意在服务器上为所教班学生每人开设了一个文件夹。让他们把上网时所看到的有所感触的材料复制到个人文件夹内,以备查看。个人文件夹内由学生自己再分门别类建下一级子文件夹,如政治、经济、文艺、体育等等,其中必须有一个个人作品文件夹。个人文件夹全部设置为共享。同学间可以互相访问、交流。每隔一段时间,我逐个打开学生个人文件夹,根据他们下载资料的数量、内容及个人作品的情况给予评定和指导。一年下来,我发现学生写作不再是老生常谈了,从疯牛病的传播到人类基因的解密,从北京申奥成功到沪深股市激烈动荡,从“9.11”恐怖袭击到中东冲突升级„„这些时鲜的话题也时时出现在学生的笔端,这是前所未有的。“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因为学生开阔了眼界,贴近了生活,因而写文章时自然觉得有话可说。文章的质量逐渐提高了,他们写作的兴趣浓了,积极性高了。

利用网上资源来开阔学生的眼界一定要注意管理,否则可能会因自制力欠强的学生而带来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服务器上最好锁定一些严肃的、学术性的网站以供学生浏览。同时要引导学生深思慎取,绝不能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建立学生个人素质库应以鼓励为主,要使他们持之以恒的进行下去,从面形成一种积累的习惯,师生间要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绝不能放任自流。

二、创设虚拟社区,学生参与批改、讲评

用心

爱心

专心

1.作文批改

批改的目的在于指出学生作文的优缺点,揭示写作的规律,启发学生进一步提高读写能力,调动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传统的批改方式工作量很大,教师费时费力,占据了相当部分教学时间,而效果却并不佳。学生拿到本子,往往是一看分数了事,没有很好地考虑教师为什么这样批改,没有认识到批改的意义。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没有参与导致的。而运用网络技术,在校园网上创设虚拟社区,将学生的作文以帖子形式放在网上,教师就能自如地进行全面浏览,然后进行重点批改、典型批改,同时可很方便地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相互批改。这样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减轻教师的负担;又能在一种民主、开放的环境中使学生全面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可以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提高评论文章和修改文章的能力。

例如,我所教班学生前年都通过了办公自动化中级考核,文字录入速度较快,都能熟练地在网上下载上传。于是,我班的写作就进入“无纸化”,学生的作文都放在服务器上的个人文件夹内,并且复制一份到校园网主页虚拟社区下的学生写作专栏内。学生写作专栏内设置学生作品、作品等级、批改意见、评论等级四项内容。每次作文之后,我在粗略浏览全班作文的基础上,选择上、中、下三种类型有代表性的作文5、6篇进行精批细致,把带有普通性的问题综合起来。然后组织学生上网互批。学生批改前,我先明确批改的要求、重点、标准和任务。为了使他们充分掌握,做到心中有数。我先叫学生参看教师批改的情况。在批改过程中,允许学生各抒已见。学生完成个人任务后,也可以给其他文章给评论、打等级。最后由教师组织,分组浏览批改的情况,再集体给文章评论打级,并对批改情况进行归纳总结,为接下来的讲评作好准备。每堂作文批改课,学生均能积极参与,因而思维活跃,印象深刻。一年下来,学生所作的评语一次比一次成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得到提高。

创设虚拟社区让学生在网上互批作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作文的大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做好示范工作,指导学生要到位。再次要发扬教学民主,同时要注意管理,要强调认真负责的精神,对学生的批改情况要及时把握。最后还要有循序渐进的心理准备。

2.作文讲评

讲评是每次作文的总结,是作文结果的反馈。讲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反应的结果,进而从写作规律上认识自已作文的优缺点,明确继续努力的方向。然而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由于教师批改费时,讲评与写作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写作文的印象已淡漠;再加上学生一般不参与批改,讲评时学生也无发言权,只是教师一人泛泛而谈,把每次作文的优劣作一般介绍,至多读几篇代表作进行分析比较。因此很多同学感觉模糊,甚至感到评讲与己无关。其结果可想而知,讲评对学生实际帮助不大。而在校园网上创设虚拟社区后,学生作文放在网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看、互批,学生参与了,批改效率大大提高,作文讲评就能做到趁热打铁。并且学生可以仔细分析研究批改过的作文以及批改意见,他们就能参与讲评,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评论能力,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写作的欲望,激发再创作的热情。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例如,上面我讲过组织学生在网上互批的情况,这是整个过程的一环,在这基础上,我就会组织学生上讲评课。讲评课一般由五部分组成:首先组织学生共同欣赏几篇代表作;其次由作者谈写作的心得体会;然后浏览同学或教师对此所作的批改意见,组织大家自由发言,对批改意见进行补充、修正、评价;接下来由学生推荐作品让大家浏览、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归纳,指出普遍性的优缺点,归纳成几条经验教训,找出作文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在BBS上立即展示。由于学生熟悉作文且能直面所讲的文章及其批改意见,因而印象深刻。开放、参与、民主的氛围经常使学生迸发出思想的火花,有时思维的激烈碰撞时常会使人感到精神振奋、耳目一新。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的知识得到了充实,能力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发展。

利用校园网虚拟社区评讲作文,教师首先要了解批改情况,其次要让交流心得体会的同学有所准备,再次要注意组织安排,既要酿造开放、平等、参与的气氛,又要防止七嘴八舌乱作一团或在网上乱发帖子。

三、畅通发表渠道,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心理学研究证实,成功体验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变得更坚强自信。学生的文章得到发表,就能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甘甜,体会到价值被肯定的感觉。可以说,这是对学生写作的最好激励。以因特网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又为学生作品的发表提供了更宽阔的舞台和更便捷的途径。

自从我运用网络手段进行写作教学以来,学生写作的劲头越来越大,文章数量及质量都有明显提高,每位学生平均每月写3篇文章。我经常鼓励学生把自己的习作向文学性、教学性或综合性网站投稿,也推荐他们通过电子信箱向报刊杂志投稿,还想方设法把一些后进生的得意作发表在校园网上。一年多来,所教班学生在各类网站、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有52篇,其中于晓明同学一人就发表了16篇,有数位学生成了学生会、团委的“笔杆子”。成功的欢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创作的动力,写作不再成为他们的苦恼。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实践证明,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写作教学,确能改变“慢、费、差”的局面,使写作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用时行的话来讲,那真的很酷!

用心

爱心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6

摘要:信息網络时代、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G434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与我们息息相关,尤其是互联网拥有大容量的信息,不仅能够促进知识的传播,也能够方便人们查询。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小学语文也进行了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够再满足教学的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课堂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更多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现在的学生,伴随着网络技术成长,兴趣爱好也大多与网络有关。课本上有限的知识迫切需要进行拓展延伸,并且与学生进行互动,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在信息时代与学生进行互动,二是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意义来浅谈信息网络时代的小学语文“互动式”教学。

一、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课堂生活

1,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小学生懵懵懂懂,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教师首先应该提升自身的教师素养,对学生充满耐心,充满关怀。最近网络上曝光一些有违师德的教师虐待学生或者对学生冷漠置之不理,那些教师的行为令人发指,不仅让家长们感到恐惧,也引起社会的重视。小学生们都很敬重教师,以教师为榜样。教师要以身作则,平等宽容友善地对待孩子们。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多向前辈们学习教学经验,再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的方式。其次,教师应该与学生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身心发展状况。大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缺乏关心,教师与孩子们朝夕相处,有必要多关心了解孩子们。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工具与学生们进行线上交流,辅导学生们完成家庭作业,帮助学生们解决日常问题。最后,教师应该与家长们进行适当的沟通交流,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受到学校的影响,更多的是家庭环境的塑造。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家长们进行互动,应该多表扬学生,也要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2,以问答模式进行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授课,可经常会有学生害怕出错或者过于羞涩,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可以提前将课堂问题告之学生们,让学生带着问题可以自己查阅信息寻找答案也可以与小组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设置的问题不宜偏难或者偏易,教师可以参考网上优秀的教案,结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考虑到学生的整体情况,然后设置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深入课本内容。教师可以以一个问题为引出另一个问题,也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提问。在课堂中教师设置的问题不能过多或者过少。有些学生不愿意当面回答教师的问题或者提问,教师可以与学生在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先带领学生学会思考,不能过度依赖网络上的信息。教师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从众多信息中选择真正需要的信息,例如可以输入关键词。设置问题是为了更形象更生动地教授课程,教师要把握住课堂的发展方向,不能使学生们偏离主题,不然课堂效果会不尽人意。

3,将网络融入课堂生活

语文课堂单靠教师授课,难免有些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教师可以吸取借鉴网络上的课件,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做出优秀的课件。课件需要色彩鲜明,重点突出。利用课件上课,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也能够让学生在生动形象中学习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音频,例如在讲《听听,秋的声音》,“黄叶道别”,“蟋蟀振翅”,“大雁追白云”等,通过展示图片或者音频,能够加深学生印象。小学生大多都没有出过家门,对外面世界了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网络,例如在讲《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教师可以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带领学生欣赏美景,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魅力。最后,教师也可以排练学生表演话剧并录制下来,例如在讲《狮子和鹿》《陶罐和铁罐》等,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感受文章所传达的寓意,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录制下来,既可以留念,也可以与学生们共享成果。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技术的应用,丰富课堂生活,促进快乐教学。

二、信息网络时代“互动式”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之前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多的仅限于课堂,课后的交流很少。通过利用网络通讯工具,教师与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交流,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也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掌握课堂知识的情况。与学生进行问答式互动交流,更好地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平等地进行互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就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进步。教师也可以吸收接纳学生与家长的意见与建议,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网络,教师真正做到与学生零距离做朋友,促进师生之间的感情。

2,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兴趣爱好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课本上有限的知识,学生利用网络,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也有利于更好地了解课本内容,增加对语文的兴趣。通过在网络上查找学习资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分辨信息,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合作,解决问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有利于节约学生的时间,更加有效率地完成作业。分享自己的成果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与同学生分享自己在网络上查询到的信息,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互动,共享学习成果,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语文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利用网络学习,可以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有的学生对旅游感兴趣,对大自然感兴趣等等。利用网络学习,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及时的互动交流,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提问题,与教师友好相处。

在信息网络时代,小学语文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将网络融入到教学生活中,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交流。教师首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其次可以以问答的方式与学生们进行交流互动,可以是师问生答,也可以是生问师答;最后,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起友好的关系,多在网上进行沟通交流。利用信息网络,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增进学生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书目:

[1]夏家发,易进,魏薇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李振村,杨文华.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名师讲演录[M].福建:福建出版社.2012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7

●●目标导向, 培养搜集信息的能力

任由学生毫无方向地在网上浏览, 结果不仅费时而且效果不明显。作为教师要适当给予指导, 让他们明白自己要搜索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搜索。

网络虽然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可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和需求。但是网络信息繁多杂乱, 常会使人迷失方向。学生只有明确搜索什么后通过正确的渠道搜集, 获得信息才能准确, 速度才能加快。如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提供适当的参考资料, 如网址、搜索引擎等, 使学生明白通过什么渠道搜索, 要达到什么样的结果。学生有了方法和途径后, 逐步减少了搜集的盲目性, 速度明显加快, 效果显著增强。

●●指导实践, 培养处理信息能力

对信息的科学鉴别和精心筛选, 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保存了下来, 对信息资料的整理训练就水到渠成了。我们需要训练学生有条理地整理信息并提炼出主题的能力。我指导学生先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分类, 分类是对信息进行归档, 使信息系统化、简明化;而后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简要摘录阅读中遇到的优美词句、学到的新知识、发现的新信息以及自己所需的有关信息, 指导学生摘记文章的题目、作者、书刊名称及网站地址等有关信息, 以便今后进一步查阅;最后依据类别的不同, 对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排序、编码、建立索引等存储处理, 便于查阅。

●●逐步提升, 培养运用信息能力

学生在课前获取的信息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种是与文章某些内容相关联, 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只需作一般了解的;另一类是对文章重点、难点处作补充, 需要进行具体阐述、深入探究的, 课上就要很好地加以运用;还有一类能启发学生探究的, 可在课尾或课后拓展延伸时运用。针对以上三类信息, 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合理运用, 发挥其功效。

1. 理解吸收, 加工表达, 把信息引到文本理解中去

在大语文观的指导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了死抠书本、繁琐分析课文的局限, 重视学生能够有效地把课外搜集的资料运用到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去, 从而利用自己已有的课内外知识去理解课文。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难以分析清楚或者根本无需繁琐分析, 而学生只要通过查阅文字资料或欣赏图片、音响资料, 很快就能明白的内容。这时, 利用网络让学生搜集信息, 可以帮助他们方便快捷地理解文本内容, 提高教学质量。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 学生对部队缺粮的情景缺乏感性的认识, 不明白在茫茫草地中断粮对于战士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这将对他们理解下文的彭德怀爱大黑骡子, 却又不得不忍痛杀大黑骡子形成阻碍。考虑到面对这一情况, 依靠教师的讲述效果不大, 教师课前与学生一起到微机室查阅了有关的资料, 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一段段形象的描述, 红军过草地时的情景展现在学生的眼前, 使学生真正理解了“饥寒交迫”, 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合作交流, 传递延伸, 把信息引到文本拓展中去

一篇课文教学的结束, 并不是培养学生信息能力的结束, 而更应该是一个新的开始。教师要利用好第三类信息, 巧妙地点拨, 把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广阔的领域, 自由涉猎, 广泛吸取, 以一点引一篇, 以一篇带一组。我们可以围绕所学的课文,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文本内容, 开展专题学习或研讨活动。学生自主选题, 就可以进行协作探索活动, 在开展小组合作时, 我一般都编设学习小组, 指定组长负责本小组学习讨论活动的开展, 发挥核心作用。各组把自己上网搜集到的信息筛选整理,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交流, 小组成员先后分别汇报发言。小组内交流这种合作性学习, 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生动和有趣, 使大家对与文本相关的知识有了更广泛的了解的同时, 信息获取、分析、加工、利用能力和群体协作能力也得到锻炼。如学完了《莫高窟》一课后, 学生意犹未尽, 很想了解更多的与莫高窟有关的信息, 我们经过集体讨论, 决定开展以《走进莫高窟》为主题的专题研究活动, 从莫高窟的形成、彩塑、壁画、藏经洞、莫高窟所遭受的劫难, 以及现在人们对莫高窟的保护这六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采用自愿选择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六个小组, 每个小组负责从一方面着手研究。我欣喜地发现, 大部分的小组知道将任务进一步细化, 让小组内同学分别从不同的方面着手研究。有些同学还懂得了组与组之间要学会合作, 在收集资料时见到其他小组的资料能主动向对方推荐, 整个活动中学生兴趣盎然, 收获颇丰。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8

现代信息技术已融入到各行各业中,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及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已是现代教学的必然趋势。以计算机为主的媒体具有传统教学媒体无法比拟的特性, 具有交互性、多媒体性、超文本性, 信息量异常丰富。

教学中, 我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显现与传递, 能使学生确立鲜明完整的表象, 调动学生的求知内驱力,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热情, 能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主动研究的学习过程,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操作案例

在学习苏轼的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事先笔者依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划分了合作学习小组, 并推选了组长。上课时, 学生每人一台电脑, 教师对这首诗词不作任何解释, 只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通过自主探究、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 借助网络查阅资料, 明确这首诗词的写作背景、内容主旨、词句含义、表达感情、表达方式, 并把所找到的资料整理到一个Word文件或PPT文件中, 最后进行全班展示评比。

新的学习模式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 他们有的用百度, 有的用谷歌, 眼睛盯着屏幕, 或操作键盘, 或点击鼠标, 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有的学生凝神沉思, 想必是“山重水复疑无路”, 后经反复尝试, 忽又“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上不时传来键盘敲击声、惊叹声和会意的轻笑声。教师在旁边巡回指导,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半个多小时, 学生们都理解了诗词的意思, 明确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资料归纳整理也都完成了。有的小组成员还为之配上了彩色线条和图片, 插入了声音, 布局合理, 色彩鲜明。有的小组成员还顺便附上了苏轼的其他几首诗词, 让人大开眼界。自己的劳动成果都想展示出来, 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 教师适时组织小组展评、解说。评选过程本身就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加深认识的过程, 结果大家评出了十多件比较好的文稿,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这堂课, 学生们通过眼看、耳听、脑思、手动完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这是教学的核心。

笔者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一个栏目“词苑拾贝”, 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上传, 以便其他学生赏析提高。把自己的诗词制成电子诗画册, 让全班同学乃至全校师生来分享, 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精神鼓励, 激发了他们的自豪感。

三、案例反思

通过这堂课, 笔者认识到网络环境下有效整合教学要解决三大问题: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活动;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整合课学习的关键, 也是每位学习者得到发展的关键。

1.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活动

(1) 教师要扮演指导者和协作者的角色

现在的中学生知识面广泛, 好奇心强, 想象力丰富。而网络包含的信息量大, 如能合理筛选运用, 便能引导学生向深层次发展。所以在教学中, 教师要转变观念, 变“满堂灌”为“放权”给学生,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索, 教师则以指导者、参与者、组织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 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空间, 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团结的气氛中, 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上例中, 不少学生在用百度搜索信息时, 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具有相关信息的网页很多, 有的网页上诸如“作品赏析”之类的文字达三四千字, 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理清知识点, 看这里、看那里, 觉得资料都很好, 难以取舍, 产生了迷茫情绪。这就需要教师做好指导工作, 一是要教给学生搜索的技巧, 如利用关键词“苏轼水调歌头写作背景”搜索, 这样就很容易搜集到相关知识。二是精选几个网站推荐给学生, 如古诗文网, 做到有的放矢。这样, 既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节约了时间, 又提高了大家的学习效率。

(2) 教师要做备课先行者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过程中, 虽要“以生为本, 合作学习”,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解放”了, 教师应从教材、学情、信息技术等多方面充分备课, 指导学生从多角度、多途径去探索, 让学生既能得到“鱼”, 又能得到“渔”, 还能体验“愉”。所以,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 尤其要能熟练操作计算机, 了解软硬件知识, 能借助Dream weaver, Flash, Photoshop等软件开发网络课程资源, 并与学生共享, 能掌握快速搜索技巧, 在学生的计算机或网络出现问题时, 能及时排除故障, 让学习活动顺利进行。

2.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现代信息网络的学习环境下, 学生们面对丰富的信息, 如果对计算机操作不甚熟练, 会碰上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些单靠教师是难以解决的。因此, 合作学习显得很重要。笔者提倡四人为一组, 采用“异质”分组法, 依据均衡性的原则, 将思维活跃、操作技能高的学生与基础弱、操作生疏的学生分在一起, 让“高水平的学生”在小组中承担一定的指导任务, 这样的分组既能以强带弱, 也能以弱促强, 双方共赢。上例中, 有一个小组的组长是信息技术社团的成员, 在他的带动下, 这个小组不仅对资料掌握快, 而且设计出了精美动感的PPT文件, 成员们都兴致高昂。

3.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

评价是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 旨在反馈信息, 了解学习效果, 以便采取改进措施。过程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兴趣、参与密度、对资源的运用、对课文信息资料的架构、操作熟练度, 可用评价量表来记录评价。上例中, 教师边巡回指导, 边观察学生, 这本身就是过程性评价, 它引导学生进行信息价值判断, 分析归纳资料, 重视反馈, 关注探究过程。效果性评价着眼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以答辩、网上测验题、制作电子报等形式进行反馈。上例中, 各组学生展示解说, 在互相交流中认识自己的成果完整与否, 优缺点何在,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贯穿其中的, 这体现的是效果性评价。当然, 笔者也纠正了学生们在评价中存在问题, 如偏重于演示文稿的华美, 而对学习内容关注不够。通过过程性评价和效果性评价, 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拓展思维, 培养团队意识。

四、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合作探究, 形成创造性成果的过程。其中, 合理制定目标是学习的导向;教师的指导是学习的保障;学生的参与是学习的关键;多角度的评价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得以发展是学习的最终目标。所以, 我们要努力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课整合学习的规律, 构建全新教学模式,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 杜维娜.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研究[J].时代青年, 2012 (8) :192-193.

[2]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试行) [E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g2K-FYVaxfGB0NIG3JoKQ9W D7CTY3bPwwbgIcEVHaK828zkcDHnpC_7mnchUS0S3XCu e9ZMhvqZTDpYfufGJu6Xfr7xlAXPuFE1LjP6GjiO.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9

一、网络信息化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 注重智育, 忽视德育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不仅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思想, 还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一名遵纪守法、品德高尚的好公民。然而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致使大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智育方面的教育, 而忽略了德育方面的培养, 其在教学过程中, 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判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更有甚者是将高中思想政治作为一门应付考试、获取高分的课程。殊不知就学生日后发展与人生价值观的树立方面而言, 思想政治中的德育功能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针对部分不够理智的高中生而言, 充分发挥思想教育政治中的德育功能, 才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 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对于教育更是有着极大的帮助, 其所带来的课程资源是以往任何资源获取途径均无法企及的。正因如此,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时, 还应注重网络资源的引进, 促进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此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网络学习氛围, 增强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进而培养出具备良好道德观, 并能满足现代网络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 注重理论, 忽视生活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 此乃唯物主义所奉行的真理。新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更多地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且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政治、哲学等各方面知识。教材中虽积极联系生活并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然而大部分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很少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 学生无法从生活中找到与之相关的原形, 自然难以做到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我国已逐渐过渡到网络信息化时代, 在此时代背景下, 学生极易受到网络文化的影响, 尤其是部分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理解不够透彻的学生, 更容易被资本主义的腐朽势力所侵犯, 进而盲目地相信并追随一些错误的思想, 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 影响学生人际交往, 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智能机的普及, 网络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之一。在网络世界中, 人们可短暂远离城市的喧嚣与浮华, 面对各色人群都能毫无顾忌地发表言论与看法。而高中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 其身心状况时刻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喜怒无常是最集中的体现。此时, 面对网络所提供的民主、宽松的环境, 自然而然地缺少一定的抵抗力, 容易沉迷其中, 造成在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淡漠以及与现实社会的脱节。此时, 若不加以及时正确的引导, 将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二、解决网络信息化时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 转变教学理念,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指出:“要想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便需关注教育的发展。”此外, 十七大中还提到:“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才能保证全民受教育程度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高。”对此, 高中思想教育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且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还应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 推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发展的同时促进“人人有学上”“人人能上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此外,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其在肩负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重任的同时, 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 促进基础课程教育改革工作的稳定发展, 改变传统以成绩论英雄的思维定式, 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积极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 以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快乐成长,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保证自身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

(二) 理论联系实际,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高中思想政治是一门极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学科。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通过实践指导学生行为,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理论。此外,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 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还应积极引进网络教学资源,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思想, 致力于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并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先进思想始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 以体现高中思想政治课程鲜明的时代性。与此同时,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要善于捕捉新的社会现象或利用网络搜集更多的“热点材料”, 用以拓展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并加强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引导, 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保证思想政治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我国已全面步入信息化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 网络成了信息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之一, 且在资源储备、信息传播量以及传播速度等方面都是传统信息传播方式所无法比拟的。将之引入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 可有效打破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 对拓宽教学资源、社会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均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因此, 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 需及时更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 结合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工作思想, 充分发挥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 持续有效地开展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前, 国内许多高中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师, 都对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全新的思想交流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因而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发挥网络优势, 创新政治思想教育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空间从课堂延伸到网络, 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可以更加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创新政治思想教育方法, 实现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能力型人才的转变。

我国过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典型的应试教育, 学习过程由教师和教学计划严格控制, 学生单位时间的学习内容和进度基本一样,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无法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主动性。在网络环境下, 首先, 思想教育的教学环境从传统的教室转到网络环境、从单一的纸质教材到网络浩如烟海的学习资源时,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观念会逐渐发生改变, 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学生更能充分、自主、创新性地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其次, 在教学方式上, 以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为载体,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定合适的教育学习网站或适合学习的软件, 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让学生自己真正做到自主, 自主控制学习时间、自主选择学习内容, 让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任务的同时, 不仅充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更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五) 加强高中生网络道德教育, 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 特别是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 越来越多的高中生与网络“形影不离”, 成为“低头族”, 手机控, 上网已经成为高中生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 它既能促进高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但另一方面也会给其带来各种各样的消极因素, 因此加强高中生的网络道德教育成为高中政治思想教育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 必须合理地添加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在主题班会中,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中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只有下大力气, 多渠道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才能增强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和社会责任感。

总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网络的出现已成了影响现代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重视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 其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而,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致使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 现代教育还需社会各界与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积极革新教育教学观,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致力于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从而培养出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其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 革新传统教学方式, 更要注重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此外,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合作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以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论述网络信息化时代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有利于全面提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网络,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守清.网络发展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 2013.

[2]伍沈平.自媒体时代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2015.

[3]乔宝宝.高中思想政治课因材施教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4.

语文网络信息化教学 篇10

1. 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

网络信息化教学, 是以网络为主体, 在多媒体教学、智能化教学以及数字化教学等信息化教学中充分借助网络技术, 并使其相互间实现有效结合。传统的高校网络模式是由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学校的信息中心以及各院系的局域网组成, 其中, 现在技术教育中心主要包括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房, 其主要任务是管理多媒体教室, 以及计算机课程的学生上机操作。

2. 根据专业特点建立信息化教学模式

高校的各个院系都有自己的专业特色, 并且具体学科也各有侧重, 因此, 抓好信息化教学, 关键之一就是要以专业学科特点为基础, 建立院系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

一方面, 对于文科类院系而言, 其自身特点就决定了此类学科学习形式的多样性。比如, 可以借助音频、影视等音像资料, 专门用于辅助外语学习的阅读、听力、翻译字典、单词学习、以及口语学习等应用软件, 此外还有流媒体教学以及网络视频教学等, 这些都有效地利用了信息时代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极大的节约了师资力量, 并且使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灵活、更加有趣, 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 对理工科院系而言, 首先由于其专业内容主要是以设计、绘图为主, 这些专业课的作业需要借助绘图仪以及打印机输出, 此外, 许多专业课程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辅助教学, 因此, 对网络输出功能的需求很高。主要的输出设备主要包括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刻录机等, 比较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数码相机、扫描仪以及摄像机等, 学生借助这些设备可以把设计以及绘图作业输入进电脑使用, 还可以借助网络进行远程网络打印操作, 实现输出设备的共享。其次, 理工科专业对资料库的使用率较高, 十分有必要建立诸如FTP的共享服务器, 将相应的课件、各种图库资料、影视教学文件、材质库等存入资料库, 供教学以及学生下载。

3. 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3.1 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形式

首先, 利用计算机专用教室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 对高校而言, 各个专业教学都离不开计算机,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 相应的辅助教学软件也日益丰富, 比较常用的有DMAX、Photoshop、以及Auto CAD等, 对计算机的依赖也就决定了对计算机专用机房的利用率将会越来越大。

其次, 利用多媒体教室教学。多媒体教室的配置主要包括电脑、投影仪以及展示台等, 教师借助电子课件、图片、影像以及其他各种辅助软件进行专业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形象、生动、极具吸引力。

再有, 教师可以利用辅助器具在普通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随着信息教学的日益普及, 各专业教学活动对多媒体教室的需求越来越高, 但多媒体教室的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 将教室全部建成多媒体教室并不现实, 在这种背景下, 教师借助笔记本电脑和便携式的投影仪在普通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也同样可以到达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的效果, 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

最后, 充分有效的利用会议室、多功能室进行教学。各院系的会议室和多功能室都会安装投影、视频等设备, 但日常利用率很低。专业教师可以在这些会议室以及多功能室空闲时, 利用其间的相关设备进行教学。这样一来, 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节省资源、提高现有设备利用率, 另一方面还有效的节省了购买新设备的资金投入。

3.2 网络信息化教学操作方式

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主要采取流媒体和网络视频、课件以及相应的辅助教学工具等来进行。当前络播放主要采取的是流媒体和网络视频技术, 借助电子摄像录制教学, 并进行专用格式制作, 通过网上点播进行教学。这种方式比较灵活, 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内容和学习方式;课件通常是借助Power Point软件制作幻灯片, 或者是直接制作Flash, 进行动画演示。此外, 制作CAI多媒体课件通常还会借助有很强的设计交互能力和多媒体编辑功能的Authorware软件;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主要分为硬件教学卡和软件两类, 安装在电脑内的硬件教学卡具有速度快, 不受电脑性能影响的优点, 但安装过程比较耗时, 并且日常维护不方便。相反, 教学辅助软件的优点表现为安装容易并且比较容易维护, 但对电脑硬件要求高。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 可以实现同步教学、远程控制以及单个辅导等;借助耳麦和话筒还能实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

摘要:在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 将网络技术运用到信息化教学中是时代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网络信息化教学形式的介绍, 提出应适应趋势根据各专业特点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最后提出运用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网络技术,信息化教学,局域网

参考文献

[1]李展霞, 沈常宇等.当前高校专业课网络教学浅谈[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3) .

[2]戚文革, 陈显廷.信息化教学研究[J].理论界, 2006, (05) .

加强信息化网络数学教学 篇1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渗透到的方方面面。如果教师也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的课堂,运用信息化网络教学,势必会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实现因材施教。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教学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network has already penetrated into all aspects of the information. If teachers will also b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o mathematics classroom, using the information network teaching, is bound to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realize their aptitude.

【Key word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is not short, the Internet has also gradually permeate to the teaching. The world trend of education reform is more and more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character education, emphasizes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mathematical teaching model is given priority to with the non-computer majors, play the role in cultivating innovative, applied talents has significant limitations: the faculty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just passively accept mathematics theory knowledg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is limited by the objective time and spac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the informationization teaching,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to try to make the following changes: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短发展,互联网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是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个性教育,强调学生个性发展。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在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员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数学理论知识,而师生和生生互动又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客观限制。为适应信息化教学的需求,高校数学教学可尝试作如下改革:

一、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教学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普遍反映内容抽象,不易理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应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案例引进去,使得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东西,让学生有了直观的感觉,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热情。例如,在讲解定积分的定义时,我们可以应用图形,把分割点数不同的曲边梯形的面积差别展示给学生,通过引导,让学生加深对定积分定义的理解。

二、引入慕课教学,激发学员学习兴趣

慕课课程采取的是“微课”形式,课程资源以短小的视频课程为主。这些微课视频由各校名师担任,学习者可以在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情况下,自主收看全球顶尖教授的视频课程。学生能对这些视频自足操控,消化理解课程难点和重点。由于学习者注意力保持时间大约十分钟左右,因此5-15分钟的微视频,符合学生保持注意力的最佳时长需求,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果。如果我们在慕课中插入一些小游戏,寓教于乐,相信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同时通过自评、学生间的互评和教师评定,强化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变被动为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教学规律。

三、开设师生交互区,实现因材施教

利用网络所具有的交流服务功能,开设一个讨论区,以供学生与学生间,学生与教师间进行交流、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通过网络向教师提问,通过多次交互讨论后帮学生找到答案。由于学生是在虚拟环境下进行的,学生不存在课堂教学中的胆怯心理,可以积极与教师展开交流,同时有利于教师跟踪、掌握学生学习的轨迹,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出有效的引导性建议,对于解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发展的教育难题,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我们在提倡信息化网络教学的同时,绝不是要否定传统的教学手段。传统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还包括了校园生活和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包括综合能力的培养,德育素质的养成,人脉关系的建立……因此,信息化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教师应将信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贺斌.慕课:本质、现状及其展望[J].江苏教育研究,2014(1):3-7.

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 篇12

1 网络教学及其优势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教学模式,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其实现手段有: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聊天室、E-mail等。网络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共享教学资源: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的共享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其核心是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包括教师提供的课件、在线辅导、练习材料、答颖、讨论、答案分析等,也包括学生提供的学习心得、意见反馈、作品展示等。

2)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1)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2)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巧妙地结合起来,感官刺激效果好,教学演示直观生动,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3)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传递快、交互性强,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网络教学克服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更加方便。

2 如何更好地网络教学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信息膨胀和知识快速更新,导致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网络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教师正确引导

不断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师始终站在教学的最前沿,起着主导作用,不可盲目夸大网络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网络教学中,教师是信息的组织和编制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网络教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协作,并且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导,因材施教,特别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习自信心。在网络教学这种开放性学习环境下,教师还需要通过记录登陆次数、检查作业、随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以使每个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随着网络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还必须不断搜集新的知识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收集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教学中,提高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以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2.2 学生积极主动

网络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学习过程具有高度自主性,其核心要求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学资源容易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网络技术,在海量信息中主动地获取各种信息来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 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网络教学需要交互教学环境的强有力支撑,师生、生生之间要积极互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和学生交流,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实时对问题展开讨论并解决,完成多向交流作用,也可提问学生,考核课程知识。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碰到问题需要及时得到教师指导,某些学习任务需要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

网络教学的互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且学生通过互动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在教师指导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3 创建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教学离不开网络平台,学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支持、统计、分析、预测和管理,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发式学习的强有力的工具,为日常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拓展。

本文以广东省考试中心开发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例说明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该学习平台是以知识点学习为基础、能力测试为手段、应用技能掌握为目的,提供一个集学习、辅导、测试、评价、交流、知识沉淀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学生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登陆到平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平台上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包含如下功能:

1)用户管理:本学期分配给教师辅导的学生名单。教师可以查看本人所辅导学生的详细信息。

2)作业管理:根据本身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参照教学内容按章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时必须设定关于本次作业的标题、作业上交的截止日期,附件资料和关于本次作业的内容说明等参数。

3)知识点管理:以知识点为最小单位,提供了与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视频”、“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的辅导”、“阅读材料”和“知识点测试”等。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去辅导学生的学习。必要时,也可以自己录制有关知识点学习的视频录像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观看。

4)单元测试:学生完成每章课程学习后进行的知识点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章所有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的布置单元测试。

5)强化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式进行。

6)综合测试:等同于模拟考试,参考现行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形式让学生熟悉考试的环境。

7)职场实训:该模块提供一些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的实际案例及操作要素,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实例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自身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8)统计信息:随时对学生详细学习数据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这些信息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该平台还有发布信息、讨论区和修改个人信息等功能。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教学平台中获取充足的教学资源,按教师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教师发布的作业和测试随时检查学习效果。同时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交流,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轻松的学习环境。

4 结束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以及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者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教育热点。该文在分析网络教学优势的基础上,从师生两个不同角度讨论了如何更好地开展网络教学,最后以实例阐述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创建。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朱宏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08(9).

[2]谢雪平,全小平.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践[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5).

[3]鲍丰.浅析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考试周刊,2011(59)

[4]刘军永.浅析网络教学模式及其常见问题[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10).

[5]李刚,马晓玲.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

[6]周雪梅.高等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4).

[7]俞永江.关于高职院校网络教学的思考[J].教学研究,2011(3).

上一篇:低成本领先下一篇:引导学生快乐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