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产业

2024-08-29

民营产业(精选12篇)

民营产业 篇1

昆山经济具有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是否会制约内资企业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存在较多的争议。实际上, 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 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昆山经济的重要组成和推动昆山经济持续发展的稳固力量。2007年, 昆山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45.76亿元, 其中上缴地税23.37亿元, 占昆山全市入库地税的42%。昆山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外资企业进入民营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昆山的经验表明:外资经济与内资民营经济之间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和兼容性。在2002年至2007年期间, 无论是昆山私营企业的数量, 还是昆山私营企业的规模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据2007年年底的统计资料, 昆山市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名列江苏省第一、资本总额名列江苏省第二。昆山在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上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这一宝贵的经验对于探索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本土企业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1 昆山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

1.1 民营经济规模显著扩大

昆山的民营经济主要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组成。在改革开放之初, 农业是昆山的主导产业, 昆山发展民营经济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从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与昆山的外资经济发展相比, 昆山民营经济的发展相对逊色, 但在此期间, 昆山积极利用外资进入形成的有利生产环境不断为民营企业发展蓄势。进入21世纪后, 昆山民营经济发展进入崭新的阶段, 无论从民营企业数量还是从民营企业规模上均出现了高速的增长时期。表1显示了2001年以来昆山新增个体工商户户数、注册资本和新增私营企业户数、注册资本的变化。2001年, 昆山新增个体工商户为1500户, 2005年猛增至11596户, 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 2007年止跌为升, 达到9174户。在私营企业方面, 2001年全市私营企业数2245家, 2007年发展到4231家, 年均增速11.14%, 月底逾个体工商户增速的24个百分点。2007年私营企业新增注册资本达到106.30亿元, 约是2002年的6倍, 年均增速高达40.73%, 约超过个体工商户增速的10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2002—2008年昆山统计年鉴及2002年昆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2 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外资企业

尽管昆山民营经济起步较晚, 规模和实力不如外资经济, 但从近年来外资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上看, 昆山外资企业的增速有所下降, 而民营企业的增速呈现出高速上升的趋势。2007年昆山民营企业的增速已远远超过外资企业。从平均看, 1998—2007年, 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工业产值分别实现增速39.24%和22.08%, 前者比后者高出17.16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外资企业的工业产值的环比增速均有升有降, 外资企业的环比增速于2004年开始逐年下降, 而民营企业于2005年开始逐年上升, 2007年增速增加到56.91%, 远高于外资企业的28.57%水平, 表明民营企业正步入高速发展轨道, 已成为昆山经济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

1.3 民营服务业绩效超过民营工业

昆山民营企业的生产结构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走向高级化。作为“世界生产工厂”的昆山, 近年来, 从事服务业的民营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正在日益壮大。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昆山民营企业谋求新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服务业和工业角度看, 民营企业工业利润发展缓慢, 甚至某些年份出现倒退现象, 而民营服务业利润发展迅速, 从2001年的0.61亿元快速发展到2007年的29.32亿元, 年均增速90.68%, 远远高于工业利润的16.91%水平。民营服务业利润于2005年超过民营工业利润, 并呈现加速发展之势。

2 昆山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2.1 民营外向配套经济快速扩张

近十年来, 昆山民营经济紧紧依托良好的产业基础, 充分利用外资的带动作用, 与外资企业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协作, 促进了内外资企业的相互融合, 使昆山外向配套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民营企业参与的外向配套协作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 在经营业绩总量上也不断提升。本土配套民营企业数目从1997年的199家快速发展到2005年的958家, 2007年发展势头更强劲, 达到1503家, 比上年净增445家, 占全市私营企业数的比重升至7.14%。2007年配套项目数也获得了较快的增长, 达到1878个, 比上年净增318个, 近十年来的年均增速达17.5%。2007年, 民企实现配套销售额316.17亿元, 同比增长25.3%, 约占全市私营企业销售收入的75%,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销售额2.03亿元, 占0.64%;第二产业完成销售额238.77亿元, 占75.52%;第三产业完成销售额75.37亿元, 占23.84%。配套利税由1997年的1.61亿元提高到2007年的33.3%, 年均增长高达35.4%, 占全市私营企业利税的72.77%, 配套利税额和配套销售额的增速均超过企业数增速。

不仅如此, 经过多年的发展, 昆山民营配套经济已经从民营企业为外资企业单向配套向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相互配套转变, 已经从低层次的依附外资企业向高层次的民资、外资互相融合发展, 民营经济与外资经济已进入良性互动、竞相发展的新阶段。外资企业为民营企业配套不仅说明昆山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已规模化, 研究开发技术已高端化, 也表明昆山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产业集聚为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提供重要前提

昆山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产业集聚的重要推动作用。截至2008年第一季度, 昆山累计引进5300多个外资项目, 已形成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民生用品等主导产业。相应地, 民营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也明显呈现出产业集聚现象。1520家民营配套企业也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印刷包装等一系列专业化的配套体系, 并且在布局上明显具有区域性特征。2007年电子信息项目220个, 销售额62.39亿元, 占工业配套销售额的21.53%, 高出2006年1.53个百分点;精密机械项目442个, 销售额41.38亿元, 占比14.28%;民生用品项目252个, 销售额41.09亿元, 占比14.18%;精细化工项目120个, 销售额29.1亿元, 占比10.04%。五大优势产业与外资主导产业相呼相应不仅带来了地区品牌效应,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经济效应, 降低了配套企业的生产成本, 提升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加大了对外资的吸引力。

外资和民营配套经济的产业集聚为其他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通过产业关联、要素流动和政府规模化服务等途径促使非配套民营经济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获得规模经济效应, 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的发展。

2.3 政府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在民企发展的过程中, 政府一定要做民企特别是中小民企的坚强后盾, 这样才能加快和加深民企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在信息方面, 政府强劲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以外向配套为纽带, 极力推动外资企业和内地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并专门搭建信息平台, 透明市场的供求信息, 减少了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和生产的盲目性。

在政策方面, 为了促使更多的民企实施“三自创新”, 提升市场竞争力, 政府不断加大对外向配套企业的奖励力度, 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创品牌或核心产品的配套项目进行重奖。

3 产业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3.1 实证分析

为了较为准确地衡量昆山民营产业集群度, 本章采用了哈盖特 (P.Haggett) 提出的区位熵概念。区位熵又称为专门化率, 常常被运用于区位分析中, 用来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门化程度, 其具有的计算公式为:

undefined (1)

其中, βij表示j区域i产业对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 qij表示j区域i产业的总产值, qi表示j区域所有工业的总产值, 即undefined为行业数) , qi表示高层次区域i产业的总产值, q表示高层次区域所有工业总产值, 即undefined为次区域数) 。这个指标测度j地区的生产结构与高层次区域平均水平之间的差异程度, 借以评价该地区的产业集群程度。如果βij>1, 表示j区域i行业的集群程度大于高层次区域的集群程度, 其值越大, 该行业集群程度越高, 本文用该区位熵指标测量昆山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的集群程度。鉴于昆山民营企业总产值在所有内资企业中的比重很高 (民营企业被定义为昆山除外资企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 , 如2001年达63.72%, 2005年达81.80%, 2006年为80.25%, 而民营配套规模在民营企业中的比重也较高, 如2007年民营配套销售额占全部民营企业销售额的75%, 所以本文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减去外资企业总产值的结果大致表示昆山民营配套企业的总产值。需要强调的是, 昆山民营配套产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 所以, 本为主要考察制造业的民营配套的产业集群度, 选取样本数据为2002—2006年昆山市2位数分类的26个民营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 并根据区位熵公式计算产业集群度, 具体结果见表2。

数据说明:原始数据来源2003—2007年江苏和昆山统计年鉴, 表中数据根据区位熵指标计算而得。

表2显示, 在26类行业中, 昆山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个制造业行业相对于江苏省具有较高的产业集聚程度, 而且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产业集聚程度呈现上升趋势, 与昆山民营配套企业的产业集聚情况一致。

由于缺乏昆山的制造业分行业FDI数据, 在分析中, 是用昆山分行业外企资产占分行业全部资产的比重表示FDI在各行业的分布, 这里也只考虑上述26个产业的外资分布情况, 具体结果见表3。

资料来源:2003—2007年昆山统计年鉴。

下面用定量的方法分析FDI对昆山民营配套企业产业集群的影响, 检验是否明显存在FDI促进昆山民营配套企业的集群发展, 因此, 我们考虑如下模型:

lnQWit=α+βlnFDIit+εit (2)

式中QWit表示昆山民营配套i产业t时的区位熵, FDIit表示昆山外资i产业t时的FDI份额。因为昆山民营配套企业的蓬勃发展也得益于政府的强劲支持, 所以在式 (2) 中引进财政支出变量, 进一步考察外资对昆山民营配套产业集群效应是否存在虚高现象, 把式 (2) 转变成下面的计量模型:

lnQWit=α+βlnFDIit+γlnCZt+εit (3)

式中CZt表示昆山政府的财政支出额, 其数据来源于2003—2007年江苏统计年鉴。

以不变系数模型为前提, 即β为固定系数, 不随个体变化, 反映外资对民营配套产业集群的平均影响水平。不管是模型 (2) 还是模型 (3) , 它们均有混合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之分, 混合效应模型视α为常数, 无个体自身影响。固定效应模型视i个体成员方程间的截距项α不同, 用来说明个体影响, 即反映模型中忽略的反映个体差异的变量的影响, 在估计中, 每个个体估计一个不同的截距项。与固定效应模型相比, 随机效应模型的最大特点是认为截距项α是成员的随机变量。式 (2) 和式 (3) 的具体估计结果见表4。

3.2 结 论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没有考虑政府财政支出的情况下, 外资对民营配套产业的集聚存在显著的积极作用, 混合、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下的FDI系数在0.23~0.30, 相差很少, 且均在1%水平下显著不为零, 表明FDI份额每增加1%, 则民营配套产业的区位熵将平均提高约26%。值得强调的是, 在引入政府财政支出变量之后, FDI系数明显提高, 其值在0.26~0.42, 也均在1%水平下高度显著, FDI份额每增加1%, 则民营配套产业的区位熵将增加0.32%, 不存在虚高现象。表4也表明政府财政支出对民营配套产业的集聚产生了正面影响, 混合效应和固定效应模型中的政府支出变量系数分别为0.32和0.35, 且在1%水平下高度显著, 但在随机效应模型中系数变为0.18, 不显著。为了检验政府支出对民营产业集聚是否存在明显的积极作用, 我们采用Hausman检验法, 检验结果显示在5%水平下拒绝随机效应模型, 表明财政支出确实对民营配套产业集群存在显著的推动作用, 财政支出每增加1%, 则民营配套产业区位熵平均增加约0.34%。总之, 实证结果和昆山的现实一致, 外商直接投资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明显有助于民营配套产业的发展, 促使民营配套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陈文理.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制度创新及其作用——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 , 2005 (1) .

[2]杜文忠.“苏州模式”:反思与肯定[J].经济地理, 2005 (3) .

[3]黄晓茜.浅谈苏州的“外资依赖症”[J].财经界, 2007 (8) .

[4]李雪根.苏州模式的贡献[J].中国改革, 2007 (2) .

[5]李玉梅, 王冬生.“苏州模式”的经济分析[J].当代经济, 2004 (5) .

[6]张国华, 张二震.开放条件下的昆山自主创新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

民营产业 篇2

武城县民经局

(2010年1月8日)

首先我代表县民营经济发展局对中国产业集群院匡院长及各们领导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我县的民营经济和特色产业情况作以下汇报:

武城县位于鲁西北平原,卫运河东岸。现辖4镇3乡1个街道办事处,393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面积748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人口37万。我县历史久远,春秋时为晋国东鄙地,战国时属赵地,因地处赵国东境边塞,为防强齐入侵,遂修筑城防以屯兵,武城由此而得名。多年来,在上级中小企业管理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们立足武城实际,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形成了主导产业鲜明、民营经济突出的县域经济特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上缴税金占地方财政收入、吸纳劳动力就业占城镇就业人口“三个比重”均达到80%以上。2009年,全县实现GDP101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3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6120元,增长10%。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生力军。突出表现为六个特点:

(一)民营经济先发优势。武城县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全县民营业户达到2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100家,人均拥有量列全市第一位;规模以上企业达350处,列全市

第一位;从业人员9.7万人,列全市第一位;注册资金2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民营经济上交税金1.8亿元,同比增长36.5%,位居全市首位。为进一步扩大民营经济总量,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了以“一发动、三优先、五奖励、一减免”为主要内容的“十千万全民创业工程”,以安置回乡创业人员就业为内容的“返乡创业工程”和以培育108个特色产业村、1000家民营企业和10000个特色产业户为主要内容的“百村千企万户”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乡镇、特色产业和特色产业村庄,涌现出了花园屯村汽车零部件、东杨村棉花深加工、尚庄村辣椒加工等一批民营经济产业村,实现了乡乡都有好产业、村村都有好企业、人人都能好就业的目标。市委书记雷建国同志视察武城时对我县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和认可。

(二)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全县有年销售收入过千万元的达到56家,过5000万元的28家,过亿元的19家,过10亿元的5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以齐鲁汽车、水星集团、山东龙祥有限公司、山东陈氏有限公司、山东武豪有限公司、山东新通有限公司、山东晨光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1600多个加工处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玻璃钢及中央空调形成了以金光集团、华能集团、腾宇模压公司、贝州空调公司、新明玻璃钢公司、中远玻璃钢公司、腾翔集团等龙头企业;地毯产业形成了神龙地毯、华艺地毯等龙头企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形成了英潮公司、银河纺织、华一棉纺、华兴棉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大大带动了我县

特色产业地迅猛发展。

(三)特色产业集聚优势。按照“龙头企业带动,配套企业支撑,产业基地集聚”的发展模式,全力培植产业集群,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玻璃钢复合材料及中央空调、地毯、白酒、棉纺织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规模优势。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26亿元,中央空调产业60亿元,玻璃钢、地毯、棉纺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均在30亿元以上。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现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该产业由玻璃钢和橡塑两大产业融合延伸而成,现有生产企业169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形成了以齐鲁汽车、水星集团、新明公司、中远公司、山东龙祥有限公司、山东陈氏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1600多个加工处发展的主导产业集群。全县玻璃钢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玻璃钢汽车零部件生产流水线35条,形成了缠绕、拉挤、模压、手糊、喷涂、注射等六大工艺,主要生产各种汽车保险杠、外饰件、汽缸罩盖、车辆顶棚,各种吊车、挖掘车驾驶室总成,玻璃钢车身汽车和三轮车等;橡塑汽车零部件企业拥有橡塑汽车零部件生产流水线200多条,可生产汽车内饰件、外饰件、玻璃钢外罩件、机电配件和铝轮毂生产等五大系列,可生产橡胶、塑料、内外装饰件、刹车件、风力叶片、模压汽车件、整车生产等50多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销售市场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覆盖全国60%

以上的汽车生产厂家,与中国一汽、东风、北汽福田、上汽、中国重汽、陕西重汽、长安、哈飞、昌河等40余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建立了“定向联系”,为其配套生产或独家生产,并有多项产品打入美国、日本、德国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迅速膨胀,带动起众多配套企业和加工业户集聚发展,集群效应日益明显,形成了鲁权屯镇、滕庄镇以玻璃钢零部件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甲马营乡、广运街道办事处以橡塑零部件为主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带和拥有多家不同类型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运河经济开发区产业带。2008年,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被中国产业集群研究院评为“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水星公司、中远公司被评为“县域产业集群龙头企业”。2009年7月7日,在全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我县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荣获山东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荣誉称号,会上樊县长代表我县作为全市唯一县市区作了典型发言,王军民副省长给予了充分肯定。

中央空调玻璃钢产业集群。我县玻璃钢产业及其衍生的新材料新产品发展较快。截至目前,全县玻璃钢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已达到105家,个体加工业户1600余家,从业人员5万人。产品主要有:玻璃钢汽车内饰件、汽车装具;与中央空调主机配套的通凤管道、风机、冷却塔、防火阀和风机盘管等末端产品;SMC模压水箱、电表盒、缠绕输油输气管道等。全县玻璃钢产业在长江以北占有市场份额25%,在全国占12%。成为全国第一个玻璃钢县和“中国中央空调城”

地毯加工产业集群。武城地毯加工产业称雄国际市场,是全国规模较大的手工、机织地毯生产出口基地之一,年产各类地毯500万平方米,产品主要有男工地毯、胶背地毯、东方地毯、皇宫地毯、精艺地毯、艺术挂毯、机织地毯等七大系列近千个花色品种,产量占全国的50%以上。山东神龙地毯业有限公司是以生产手工地毯、胶背地毯、皇宫地毯和机织地毯为主的大型企业,生产纯毛、混纺、化纤、毛加丝、机织仿手工等多种质地、品种、规格的手工地毯和机织地毯。“龙禧”牌地毯荣获山东省著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并荣获“中国名牌”称号。

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武城农业发展迅猛,辣椒、棉花、食用菌、畜牧等“一红两白一牧”已形成产业化经营格局,是全国闻名的“中国辣椒之乡”,中国武城辣椒城先后荣获“中国辣椒第一城”、“山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山东省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全国100家最具有影响力的市场”等荣誉称号。武城植棉历史悠久,棉花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40万亩左右,年产量达60万担。2005年跻身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质棉生产示范基地县”。武城棉花加工业基地是国内最大的棉花收购、加工、纺织生产基地之一,皮棉年加工能力达到880万担。武城还是山东省首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基地和山东省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县,食用菌产品通过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并出口欧洲。

近日,在省办公厅出台政策加快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文件中,我县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玻璃钢、辣椒、地毯四

大产业被列为山东省中小企业产业发展重点规划,为加快我县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目前,六大产业集聚了全县工业经济总量的90%以上,加工业户达到1.2万户,从业人员8万人,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1%和13%,完成营业收入326.7亿元,同比增长25%。

(四)政策技术服务优势。注重企业技术改造提升,不断增强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一是积极引进人才。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制定《关于实施人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意见》、《关于引进本科毕业生的暂行规定》等文件,明确了在生活、工资、晋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近二年全县共引进本科毕业生300多名、其他人才1200多名;实行“星期日工程师”制度,同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30多家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周六、周日定期来武城调查研究,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二是搭建创新平台。突出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目前,全县建立汽车零部件技术研发服务中心、酒类研发服务中心、辣制品研发服务中心、玻璃钢技术检测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8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65多处,其中省级检测中心1处,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处,市级服务平台4处。三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大力实施“借脑工程”,按照“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制一批”的要求,加强与对口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目前,全县共培植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9%。

(五)品牌战略支撑优势。全县拥有国家级区域品牌9件,国家免检产品3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中国名牌产品2件,省著名商标8个,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9家,ISO9000认证企业65家,ISO14000认证企业32家,先后荣获“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县”、“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城”、“中国县域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100强”、“中国第一个玻璃钢县”、“中华民族毯业城”、“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潜力县”、“山东省发展中小企业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为县域经济增势提速提供了重要支撑。

民营油企进军上游产业 篇3

北京一个高规格的石油市场体系改革座谈会4月2日被意外取消。外界曾经寄望通过这个会议加快石油体制改革进程。尽管如此,民营石油企业进军石油上游产业的破冰之旅已经起航。

如烟往事

民营石油企业也曾有过黄金年代,那是在1992年到 1998年。当时中国的成品油市场处于一种完全自由竞争的状态,“只要有关系,什么人都能从炼油厂买油回来卖”。

中国加油站网站分析人士张学军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当时民营企业服务好,在市场中的份额占到了70%,而国有企业只有30%左右。这导致一些正规的石油公司财务亏损。

由于缺乏规则,当时中国成品油市场呈现出散兵游勇的局面。据张学军回忆,一些民营企业偷税漏税、掺杂使假的现象在当时屡见不鲜。

1998年成为国有石油企业和民营石油企业的分水岭。

当年,国务院决定对石油管理体制进行重大改革,组建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实行上中下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管理。

重新整合后的两大集团,以整齐划一的规范形式出现,当时散乱的成品油市场也因此得到了有效治理。当然,中石油与中石化的行政垄断地位也因此得到有力保障。

经过7年的发展,两大集团迅速壮大起来。始终处于中下游的民营石油企业由于受到种种准人限制,无论从资金还是规模上来说,与目前的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都无法相比。

寄人篱下

在保育钧总结的石油行业行政性垄断造成的八大弊端中,首先就是两大集团利用垄断地位和出厂价与批发价的定价权,挤压下游企业利益、排挤下游竞争者。

“他们给的批发价往往要高于零售价,最主要的是从油源上也控制你。”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秘书长王德岗说,由于没有经营自主权,民营企业完全处于被两大集团全盘掌控的局面,一些小规模的加油站只有关门歇业。

而其后的茂化实华停产风波,更是将两大集团的垄断形象推至顶点。

这一事件,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石化借其垄断优势排挤民营企业的典型事例。

之后,中石化公开表态:茂化实华停产事件本身是双方经济行为,与垄断问题无关。

对于这一停产风波,王德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称,不能说是中石化排挤民营企业,主要“还是由于其内部的复杂原因导致停产”。

政策松动

民营企业基本是处于石油产业链的中下游。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经济师牛梨对《瞭望东方周刊》称,“原有体制使得几大国有企业处于垄断地位,石油领域明显缺乏市场竞争。”

2月24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这个意见将石油列在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等将要开放的四大垄断行业之后。

政策的松动,特别是上游市场的开放,无疑给民营油企带来了无限希望。但是如果没有具体的细则,“非公经济36条”对民营油企也仅仅是一个文本而已。

要想真正打破垄断,进入上游市场,只有等到石油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包括准入门槛的设置等各种具体细则制定出来,尚能实现。

面刘三大集团的强势,民营企业需要有自己的声音。2004年12月11日,湖北天发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等50家石油民企牵手成立了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成为民营石油企业目前最大、最强的—个联合体。

“我们现在想要的是生产经营自主权,要一视同仁。”全國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秘书长王德岗强调。

目前我国的石油资源基本由中石油,中石化以及中海油控制,在王德岗看来,这些资源是属于全民的,而现在却被三大集团所垄断。

对于民营企业是否有雄厚的资金以及技术进入高风险、高投入的上游市场进行歼釆,王德岗认为,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融资能力很强,这是他们的优势。

力求双赢

王德岗认为,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偏高,主要是由于流通环节过多造成的。

以十石油为例,整个流通环节是这样:

采购原油——炼厂加工成品油——分销到大区公司——批发到省级公司制定调拨价——地市级公司——加油站。

“最终这部分钱都加到消费者头上了。”王德岗说。

但在张学军看来,“价格是由发改委制定的,跟流通环节没有关系。”

国土资源部油气战略研究中心承担着“石油工业上游市场化研究课题”。该中心副主任张大伟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寸透露了一些改革方案,“这次的石油体制改革。最终还是为了引入竞争。开放油气资源市场,吸引各种所有制的资本进入,扩大主体范围,形成主体多元化。多个市场主体参与,最终形成平等竞争的局面。”

“但是上游市场的准入门槛设置会很高,就是要让一些有实力、有开发资质的企业进去。”张大伟同时也强调,“我们希望将以前石油企业进入上游市场要获得的行政审批制度,改为公开招投标制度。”

“这种开放程度是有步骤的,婴逐步进行。”牛梨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引入竞争后,可以使三大集团的效率提高,而不是现在的投入产出不高,而价格偏高。

“现在一些难开采、低品位的油田还没有充分利用,民营企业自主性很强,他们愿意进行开釆,资源不会浪费。”张大仆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而像中石油、中石化这样的大型国企都不愿开采那些低品位油田。

民营产业 篇4

1 浙江民营企业的空间组织形式——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它在国际国内都起到了加快经济发展的作用。自一个世纪前马歇尔首次提出著名的产业空间集群的三个原因以来, 经济学者和经济地理学者对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由于学者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不同, 他们对产业集群有着不同的定义。作为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 本文认为, 产业集群主要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区域范围内, 大量相同的、相似的、相互关联的或互补的企业为获取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在行业和空间上的集中。目前, 浙江省有年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601个, 总产出占全省工业的64%, 产业集群以最终产品为龙头、专业化分工为基础、社会化协作为纽带, 从而集聚成一个大工厂, 如最大的绍兴纺织集群年产值超过1 000亿元[1], 温州皮鞋、永康五金、宁波家电、海宁皮革、大唐袜子、嵊州领带、台州摩托车及配件等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都较高, 这些特色产业群体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已经成为浙江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增长极, 也是浙江乃至全国的专业生产加工出口基地。

浙江最初的产业集群现象完全是在市场主导下, 自下而上自发形成的, 是以本地的资源禀赋和商业文化氛围为基础, 少数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首先进入某一行业, 通过盈利示范效应带动许多同类企业涌现而在周围区域内形成产业集群。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自然选择和深化的历史过程, 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这种产业集群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和特征。

1.1 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规模

有关资料显示, 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规模都比较小, 但规模小并不意味着其竞争力弱, 相反, 大量中小企业通过专业市场发展相互之间高效的竞争与合作关系, 照样可以创造较高的生产率, 提高区域竞争力。如:大唐袜业集群内共有万余家袜业企业, 年销售收入在1 000万元以下的占了企业总数的64.1%, 1 000—5 000万元之间的占24.4%, 5 000万元以上的仅占11.5%, 这说明集群内中小企业占了绝大多数, 但是整个集群企业年生产袜子75亿双, 创产值191亿元, 实现销售额187.5亿元, 产量占全国的65%、全省的三分之一, 实现利税20多亿元[2]。

1.2 产业集群内产业选择偏好

在产业选择上, 集群内企业偏重于传统产业如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 服装、纺织品、鞋类、家具等传统的日用消费品的出口增量占浙江全省出口增量的比例较大, 浙江民营企业以生产劳动密集型、技术门槛较低的传统消费品为主, 大多企业选择回收速度较快、风险相对较小、充分竞争性的行业。在产业技术选择上, 集群内企业也基本局限于低技术行业, 以生产中低档产品为主。浙江民营企业从事传统制造业的比重接近70%,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6百分点, 而且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企业所占比例达六成以上[3]。集群的这种产业选择偏好, 是由于这些产业相对来说进入、退出的行政性壁垒和经济性壁垒都较那些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要低得多。

1.3 集群企业空间上分工与合作

浙江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从事相同、相似、互补或相互关联的经济活动。在垂直方向上, 存在着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企业间的合作关系, 强调的是企业间的分工、协作;在某产品的同一生产阶段的水平方向上, 也存在着众多的生产者, 他们之间进行充分的竞争。这种相互学习与竞争, 促进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生产经营知识的传播, 刺激企业不断繁衍和企业集群的扩大。如;乐清柳市低压电器集群中有大型企业十多家、中型企业近百家、小企业上千家以及无数的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 大企业集团往往由下游众多的协作企业提供原材料和零配件, 然后完成总装。这种专业化分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而处于同一生产阶段的专业化企业之间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 浙江民营企业的制度选择——家族制管理

无论是从国际经验来看还是从国内现状来看, 家族制管理是浙江民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基础。在《财富》500强企业中, 有37%属于家族制所有, 家族企业约占北美企业总数的80%—90%;美国60%的上市公司为家庭所控制。中国的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族制企业是民营企业的主要企业形态, 大约占所有民营企业的90%[4]。浙江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大省, 民营企业基本上都是实行家族化管理, 业主和家族其他成员之和占企业股份的绝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既然大多采用家族制管理, 表明这种管理制度的存在有其深刻的现实性和合理性, 是民营经济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2.1 依靠家族成员之间天然的内聚作用能有效降低企业的管理交易成本

家族有别于一般的经济组织, 其内部的交换和人际关系直接根源于与生俱来的血缘关系, 家族制在组织上有着难以替代的内聚作用, 家族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润滑剂, 甚至就是一种全面而强烈的信任。正是由于彼此之间的这种信任, 使家族管理变得简单容易, 大大降低了企业管理的监督成本, 因而其管理交易成本较低。

2.2 利用家族式关系是企业获取资金和人才等稀缺资源的有效手段

大多数民营企业在创办之初都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长期以来, 由于民营企业的信用地位和社会地位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相比偏低, 使其难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集资, 在商业贷款方面也倍受歧视。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创办者首先从家族内动员和组织可用资金这一做法显然是明智的和理性的, 因为家族成员通常非常了解创业者及其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在我们的法律体制和信用体制还很不完善的情况下, 把资金交给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去经营非常放心, 况且我国传统文化认为家族成员之间互相借贷也是天经地义的。家族关系也为民营企业获取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民营企业创业初期在技术水平和工资待遇等方面都无法与国有企业相竞争, 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就成为企业招贤纳士的有效途径。面临市场竞争和发展的压力, 虽然民营企业也迫切需要引进外部力量, 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经理人市场, 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较大, 面对这种外部环境, 选择本家族成员就是一种自然而合理的行为。

2.3 集权式控制使得家族制企业能对市场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

从家族制管理的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看, 企业主是企业的核心, 是企业的家长, 由于其传奇经历、成功经验、个人魅力而在企业中形成权威。这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有利于企业统一经营、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对市场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而且利益的一致性使家族成员对市场环境的变化具有天然的敏感性, 每一成员都有积极性去搜寻有关企业的信息并把它传递给企业主, 企业主就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迅速对市场信号作出反应。

2.4 家族制管理使得企业产权相对清晰, 能形成一种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

根据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观点, 企业制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激励机制问题, 强调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应尽可能匹配, 即使权力与责任的分布尽可能对称, 从而减少道德风险, 否则控制权就会失去其实质性的意义。浙江民营企业家族成员之间终极产权的界区及相应的排他性是清晰的, 民营企业所有者有足够的动机和条件去确保企业为自己的最大利益运作, 他们是经营者的同时也是所有者, 由于他们掌握大量剩余索取权, 没有理由不努力经营, 这就形成了最为有效的产权激励机制。

3 浙江产业集群范围内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

其实, 家族制管理制度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之间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 只要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能保证其成本最低的企业管理制度就是好的管理制度。本文把家族制管理制度所能最佳地促进企业发展的规模极限叫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这就是说, 对于在这个规模以下的企业来说, 采用家族制管理能继续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而对超过这个临界规模的企业来说, 需要进行制度创新,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才能突破家族制管理的瓶颈制约, 保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家族制管理的成本等于现代管理的成本, 就是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具体来说, 以下几个因素共同决定着产业集群范围内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

3.1 产业集群范围内民营企业家族成员的素质水平

如果家族成员素质水平较高, 管理能力较强, 能担任起企业管理各方面的重任, 那么这个民营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就大, 采用家族制管理就有可能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而不必采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反, 如果家族成员素质水平较低, 管理能力较弱, 那么这个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就很难控制和管理, 而只能引进职业经理人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这样的企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就小。虽然浙江民营企业主接受学历教育的程度提高了, 非学历教育和市场竞争的实践也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方面的原因, 浙江民营企业家的整体文化水平不高, 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许多企业在面对全新的国际市场经营环境时往往茫然无措、力不从心。显然, 这就决定了浙江民营企业采用家族制管理下的企业规模不可能做得很大, 大多数只能是中小企业。

3.2 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所处的行业类型

在西方经济学中, 由于不同行业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重不同, 可以把行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由于家族制管理具有天然的封闭性, 难以从外部聚集大量的资金和人才, 如果民营企业处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 则很难发展壮大, 即其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就比较小, 发展到一定规模后, 企业继续发展的最佳选择应是结束家族制管理,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如果民营企业处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中, 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 这样的企业就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即其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较大。如前所述, 浙江省民营企业所处行业主要以居民日用消费品、纺织品和普通的五金、电器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这就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浙江民营企业仍然会采用家族制管理。

3.3 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状况不同, 其管理成本必然不同, 因而会影响企业的规模大小。如果集群内的民营企业处于一个高速增长的行业中, 市场竞争不是很充分, 那么这样的企业可以随着行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 家族制管理也可以使得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如果集群内的民营企业处于一个市场竞争十分充分的成熟行业中, 管理决策的任何失误都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 这时家族制管理的弊端就逐渐显现出来, 企业发展就会停滞。浙江民营企业之间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继续采用家族制管理决定了其适应性边界较小。

4 结束语

在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如万向、正泰、广厦、娃哈哈、得力西等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 他们的发展需要家族以外的投资者入股, 在股权结构上打破家族制, 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有的企业也可以像方太那样选择现代家庭管理模式, 这个模式的特点是:企业是家庭的, 管理是现代的, 引进大批非家族职业经理人来经营企业, 引进国际最先进的管理制度与企业进行对接。但在浙江, 这样的民营企业毕竟为数不多, 走出家族制只是在少数大型民营企业中出现的新问题, 对于大多数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来说, 没有必要为企业规模过小而忧虑, 更不能一味追求管理制度的现代化而一棍子打死家族制管理。当然, 这并不否定家族制管理与生俱有的弊端。企业应当树立这样的观念, 即一种企业制度安排是否优越, 要看它能不能降低交易成本, 是不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目前, 大多数浙江民营企业采用的家族制管理的交易成本肯定比采用现代企业制度的交易成本低得多, 所以, 家族制管理仍然是浙江民营企业的主体管理模式。

摘要:产业集群是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 有其独特的形成机制和特征。家族制管理模式虽然有种种弊端, 但是这种管理制度有其现实性和合理性, 它仍然是浙江大多数民营企业有效的管理制度。浙江产业集群内民营企业家族成员素质、企业所处行业类型、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状况等几个因素共同决定家族制管理的适应性边界。

关键词:产业集群,浙江,民营企业,制度选择

参考文献

[1]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报告 (2006年度) [EB/OL].浙江经济网, [2007-8-10].http://www.zjeco.com.cn/ReadTxt.asp?id=000891.

[2]李大垒.农村产业集群品牌创建分析——基于浙江大唐袜业集群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 2007 (2) :82-88.

[3]浙江民营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浙江3 000家民营企业问卷调查报告[J].浙江经济, 2005 (8) :8-13.

民营产业 篇5

台州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现象分析及发展建议

企管042081鲍秀平

[摘要]台州民营企业产业集群明显,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本文从台州民营企业集群的现象进行分析,思考产业集群的优势,并对台州集群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如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搭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平台、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和提升产业集群层次等等。

[关键词]台州块状经济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由相同、相近与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某地,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共同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通过外部经济性、联合行动与制度效应所构成的集群效应释放,在经济竞争中产生很强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对产业集群的有效培育与发展可实现多种经济发展目标,因此,产业集群可以看作是一种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式。

一、台州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台州是浙江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财政收入中制造业的贡献率在70%以上。台州现有工业企业9万多家,其中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18家,超10亿元16家。随着专业市场的兴起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台州许多地方依托产品和专业市场,产业发展呈现出了块状聚集,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 “块状经济”。

如台州市的汽车零部件集群化发展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浙江省现有汽车零部件企业7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近1000家,产品涵盖整车制造需要的5大类型的零部件系列,除主要用于汽车维修市场以外,一些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外主要汽车生产集团的配套体系。台州市拥有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5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300多家,2004年的工业总产值311亿元,占台州市工业总产值的10.6%,从业人员达6万人。台州市的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约占浙江省汽车零部件工业总产值的60%,已基本形成我国最大的专业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再如台州的工艺礼品。台州是中国最大的圣诞礼品和节日灯生产出口基地,有各类企业1万多家,2005年产值456亿元,占全部工业的13.06%。已形成节日用品、旅游用品、装饰用品、玩具产品、美术雕刻等五大类,品种上万个,产品遍布六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水晶产量居世界第二、亚洲第一;木制工艺品、节日灯、太阳伞、车内装饰件等产量和出口量都居国内第一。同时,“中国工艺品之都”、“中国工艺礼品之都”、“中国休闲用品礼品生产基地”等称号均落在台州。

二、台州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分析

台州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与本地的产业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产业集群的发展,既是民间创业力量涌动的结果,也是政府产业政策推动的结果。

(一)民营经济的体制机制优势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股份合作制的创造使小规模的原始资本的集聚程度大幅度提高,资本一下子以几倍、十几倍的规模组织起来,从而使进入的产业水平大大提高,工业化的历程因此缩短。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对市场反应灵敏,在当时国有、集体企业机制不活的背景下,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从而弥补了在技术、人才、品牌、营销等方面的劣势,民营企业不仅在夹缝里生存下来,而且往往超越老牌国有企业。如沈阳红双喜原是压力锅行业龙头企业,苏泊尔是向其学习的后起之秀,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苏泊尔已经超越红双喜,成为国内炊具行业的龙头。在台州主导行业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二)小企业发展综合环境的营造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因素

民营经济是在家庭工业、专业市场、民间资金和股份合作制的共同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这几个方面因素的同时作用,形成了小企业发展的综合环境。这种环境的存在,解决了小企业在资金、原料、技术、制造、销售等环节的所有问题,降低了小企业进入产业的门槛,企业才得以“铺地板式”地扩张,使得原始意义上的企业集群快速形成。台州区域经济发展能够在浙江后来居上,从全省倒数第二位到第四、五位,也主要得益于这种企业集群的高速衍变。

(三)民间资本的组织化导致了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崛起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努力,台州发展起了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缝制设备、医药化工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并非单体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是产业分工实现了民间资本的组织化和规模化。也就是说,配套企业只投资产业的中间环节,总装企业只承担最终产品生产环节的投资,产业环节通过市场来连结。这种产业分工将资本密集型产业分解成了非资本密集型产业,降低了对单体资本的规模要求。如吉利控股集团在轿车项目创办之初,就邀请其他民营企业加盟,吉利已成为浙江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的联合体。吉利数亿元的配件设备投资就是用“借鸡生蛋”的办法解决的,在短时间内不靠国家贷款奇迹般地建成巨大的生产线。台州的摩托车、缝制设备等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四)民营金融机构的发育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处于产业集群底部的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世界性的难题,台州产业集群的高速发展与融资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除了部分民间资金的体制外运作外,台州的体制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功不可没,其中尤其以路桥区的银座和泰隆城市信用社最为典型。成立于2002年3月的台州市商业银行,是在原路桥银座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该行以“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为市场定位,努力发挥地方商业银行的地缘优势、人缘优势、机制优势,以最贴近客户的服务赢得了广大中小企业的广泛认同,被誉为“贴在客户身上的银行”。

(五)政府产业政策的有力推动促进产业集群的升级

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是民间力量推动的结果,但与政府的保护、引导、服务密不可分。如建设工业园区,推进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工业园区的建设既使许多家庭工业拓展了发展空间,又使行业管理更加具备条件,还为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建立了平台。政府还大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加大对机械装备、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投入,使大批企业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企业竞争力大大提升。

三、台州产业集群的优势

相对于其他地方的产业集群,台州产业集群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是产业集群的内生性。台州产业集群的萌芽、壮大都扎根于本土,与本地的产业历史密切相关,与本地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块状经济萌芽时期在产业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一旦选择就有了路径可倚赖,产业集群优势被不断强化,从而形成区域新的产业禀赋。二是主导产业的关联性。台州的产业集群不是单个行业的企业集群,而是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从而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如模具行业对塑料行业具有直接的支持作用,对汽车摩托车、缝制设备、家用电器的塑料配件生产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

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看,台州的制造业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集群的高度分工使产品成本优势明显

在集群里面,生产高度分工,分工产生了效益,成本降到最低,产品的竞争力非常明显。如温岭鞋业集群,由千家万户的股份合作企业和家庭工业组成,在裁剪、鞋面、鞋底、鞋扣等十几道工序中,每个小企业或者家庭工厂只从事其中一个或几个环节,从而使得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要知道低价格一直是产业的最大的竞争优势。这从另一个角度分析,正体现了台州产业集群的专业化,使得单个企业能够专精于某一产品,而多个同类产品企业的地理集中,则能够生产出较大数量的高质量、低价格的产品。

(二)产业集群的叠加优势进一步提高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

台州几大主导产业相互关联,产业之间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产业优势形成叠加效应,进一步提高了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如台州的汽车摩托车行业的竞争优势就建立在模具、塑料、汽摩配众多行业的优势之上。而且台州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废旧电机拆解行业,年可拆解回收80多万吨铜、35万吨铝以及硅钢片、不锈钢等资源,这些回收金属成为制造业的廉价原材料,进一步降低了机械产品的成本。正是上述诸多产业优势的叠加,使得台州的几大主导产业优势明显。据业内人士介绍,台州摩托车的成本要低于其他地方20%以上。

(三)产业集群成为民营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

在成本上,集群的高度分工提供了任何单个企业都无法达到的低成本;在规模上,集群的规模优势弥补了企业的规模劣势;在创新上,集群的创新能力弥补了企业创新能力的不足;在市场开拓上,区域的市

场开拓能力弥补了单个企业开拓能力的不足。依托产业集群,许多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正面竞争,并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如吉利控股集团目前进入了国内汽车行业“6+3”主流格局。而产业集群提高了对外来资本的吸引力,“以民引外”正成为台州吸引外资的亮点。

(四)产业集群是区域提高产业根植性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由于土地、电力、人才等要素制约,台州制造业成本普遍上升,企业外迁一时成为热点问题。然而,在企业外迁的同时,也有许多企业回到台州发展,资本回流同样成为热门话题。如生产皮卡车和经济型SUV的吉奥集团,2003年由在外创业的台州籍老板回乡创办,年产皮卡车可达6万辆,去年初已开始投产。集团总裁缪雪中说,之所以回到台州办厂,主要是因为台州拥有强大的配件优势,依靠这种优势,每辆车至少节约成本5000元。

四、深化台州发展集群经济的建议

近年来,台州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正在生产的缺电,正在建设的缺钱,正在招商的缺地,生产要素制约不断加剧。这些现象的背后,实际上就是经济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问题。台州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以低价扩张为主,使得产业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不够迅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环境要素的严重制约。面对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才能实现路桥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做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培育产业集群必须重视产业集群的规划,可以邀请产业集群专家,根据台州产业发展的现状,制定好台州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制定规划应以民营经济企业为主体,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做到产业组织合理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发展外向化。发挥产业优势,优化产业布局。

(二)搭建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平台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转向我国,从一般加工业逐渐过渡到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转移。要充分利用全球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产业集群发展的全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台州主导产业的整体素质,明确产业发展重点,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台州制造业的战略性调整。政府对产业集群的扶持,要从单纯的减地价,提供政策优惠的简单扶持阶段逐步向提供技术、品牌、信息、市场、融资扶持等各方面的公共服务阶段转变,为集群产业发展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营造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

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十分重要,政府要考虑以产业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以更为完

整、科学、可行的产业集群政策替代简单的产业布局安排。政府要创造基础条件,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营造整体政策环境上面,包括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简化手续,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政府要发挥经常性服务职能,帮助台州产业集群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标准,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内部的中介服务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的发育发展。

(四)提升台州产业集群层次

台州过多企业在同一层面竞争,导致资源无法向优势企业集中,规模企业难以做大做强,迫切需要大力提升产业集群层次。一要抓攻关,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联合,全面提高制造业水平,对一些行业共性关键性技术组织实施攻关。要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通过新产品带动行业发展。二要抓整合,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参股控股、兼并购买、借船出海等方式做好做大,组建以产品为龙头,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集团,尽快融入全球制造业的体系。

(五)持续推进品牌战略

引导企业牢固树立品牌观念,注重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双重积累,以专利技术和优质产品为支撑,加快从无牌和贴牌生产向有牌生产转变,从有牌生产向知名品牌转变,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同时,要加快培育区域性品牌,支持企业实施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从研发、生产、营销到售后服务一体化的质量保证体系,引导企业从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六)高起点招商引资

应积极主动地把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强的企业引到台州来。坚持产业选择的高端化,大力培育带动作用强、成长空间大的主导产业。坚持主体选择的高端化,发挥大企业和知名品牌的龙头带动作用。结合主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进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大的项目来壮大产业集群。注重在引进资本的同时引进技术、引进管理、引进人才、引进市场。

(七)走资源节约型产业道路

需要走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之路,促进清洁生产和资源节约,限制高消耗、高污染产业发展,增强循环经济发展意识,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设备和工艺,引导企业节地、节电、节水各项措施的落实,提高资源和要素的利用效率。

通过以上所述,做好产业集群可使企业内部分工更加专业化,信息、技术、人才、政策等相关产业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共享,集群内的企业也因此获得规模经济,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吴晓军:《产业集群与工业园区建设》,江西人民出版社

[2]张辉:《全球价值链下:地方产业集群转型和升级》,经济科学出版社

[3]张元智,马鸣萧:《产业集群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华夏出版社

[4]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5]吴勤堂:《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机理分析》,《管理世界》2004年第2期

促进民营经济投资上海航运产业 篇6

【关键词】航运;民营经济;船舶登记;融资

1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贡献率比较

1.1民营经济对上海市经济的贡献率

民营经济对上海市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2009年,民营经济增加值为亿元,占全市GDP总量的24.10%;民营经济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亿元,占全市49.7%;民间投资对固定资产的投资额为0亿元,占全市24.10%;私营外贸企业进出口额为3l8.10亿元,分别占全市进出口总额和内资企业进出口总额的11.45%和35.02%;民营经济税收额为858.93亿元,占全市17.95%;民营经济(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合计吸纳就业人口591.72万人,占全市总就业人口的55.59%。从以上数据看,民营经济对上海的社会消费品零售、进出口额的贡献率为1/2,对GDP的贡献率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市的1/4,税收占全市的接近1/5。

1.2上海、江苏、浙江民营经济贡献率比较

从三省市数据比较(见表1)可见,2009年民营经济对上海GDP的贡献率、民营经济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纳税额都低于江苏和浙江,也低于民营经济对全国GDP的贡献率50%。

表12009年上海、江苏、浙江民营经济相关数据

2民营经济在航运业的发展现状

2.1分布情况

2004—2008年,上海市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水上旅客运输、水上货物运输、运输代理服务等相关行业中私营企业数量均增长1倍以上;客运、货运港口的各类服务,航道疏浚、救助打捞、驳船和拖船服务等水上运输辅助行业中的私营企业数量也增加50%。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运输代理服务业中私营企业进入程度相当高,2008年分别达到77%和83%;水上旅客运输行业中私营企业进入程度较低,2008年为25%。

2.2民营企业尚未涉足高端航运业

高端航运业主要包括:(1)航运金融业,包括航运专业银行、航运担保、航运保险、航运租赁、航运信托、航运产业基金、船舶基金、航运投资、船东互保协会等;(2)航运专业中介行业,包括航运信息、航运法律、航运教育和培训、船舶交易、船舶经纪、船舶公估、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3)船舶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4)航运服务外包产业;(5)低碳航运产业。

2.3民营企业青睐于投资航运业

根据《2010上海民营经济》的数据,在民营企业占全市比重提高较快的11类行业中,2004年民营企业在水上运输业的比重是30.61%,2008年是55.61%,增长25个百分点;在制造业增长最快的前8位中,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增长率排名第2位,2004年这一行业中民营企业数量为181家,2008年为425家,增长134.81%;在服务业民营企业数量增长率排名前11位中排位第7,从2004年的60家到2008年的119家,增长98.33%。可见,民营企业对投资水上运输、船舶制造和水上服务运输等是有热情的。这是由资本的逐利性质决定的。

民营经济是上海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上海要建成“两个中心”,需要国资、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共同参与。

3民营航运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金融难题

从贷款看,2008年和2009年上海市短期贷款对私营企业及个体的贷款分别是196.02亿元和274.85亿元,只占2008年和2009年上海全市短期贷款总额的3.08%和4.41%。

从保险看,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中小船舶所有人的船舶常常被拒绝加入中国船东互保协会(CPI)。正因为我国几千艘船舶和一些老龄船舶难以得到国内保险人的服务,70%以上的船舶在国内买不到保赔险,中小船舶所有人不得已到境外购买保赔保险,或采取不买保赔险而冒险经营的下策。这不仅造成我国外汇保险费的外流,也使我国保险公司业务空间拓展受到限制。

从担保看,由于民营航运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市场不确定,具有担保资格的企业为规避风险,一般不愿意为中小航运企业提供担保,以免承担连带责任。在有些情况下,即使银行能向中小航运企业提供抵押贷款,但中小航运企业因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和抵押贷款办理手续复杂,也不愿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由于抵押资产难以变现,银行对办理抵押贷款的积极性也不高。

3.2营运成本高

2010年新加坡东方海皇航运(NOL)旗下的美国总统轮船公司(APL)是全球十大集装箱运输公司之一。NOL大中华区行政总部迁至重庆后,将扩大为全球服务中心,为APL在大中华区、日本、韩国和南北美洲区提供海关合规、提单制作和发票开具等服务。全球最大航运公司马士基集团也决定在成都设立全球信息中心、单证处理中心以及物流处理分公司。究其原因,是上海等大城市商务成本的日渐上升所致。国际大公司尚且如此,民营航运公司自然也遇到同样问题。

3.3税赋多

中国旗船舶税赋相对较重。船公司需承担的税赋,一是进口船舶的关税及增值税。如果将在境外建造的新船或方便旗船舶转到国内登记,船舶所有人需要缴纳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合计为船价的27.53%;二是国内建造船舶的增值税。国内船厂需要为在国内登记的船舶缴纳增值税,因此船舶的出厂价格比方便旗船舶的出厂价格高15%~20%;三是中国旗船舶的营业税及其他费用,在国内注册的船舶,船舶所有人需要缴纳营业税以及港务费、航道费、教育附加费等其他费用,运营成本因此增加。

对航运服务公司而言,注册在国内的公司需要缴纳营业税及附加税,税率是全部营业收入的5.25%,所得税为公司盈利部分的25%。另外,目前国内金融租赁公司在开展经营性的融资租赁业务时,税务部门要求其按照全额租金缴纳5%的营业税,而不是采用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息差为税基来缴纳营业税的做法。相比之下,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银行在发放贷款和开展融资租赁时,只缴纳利得税,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并且外币资金成本一般低于人民币资金成本。从资金供应方的成本税费来看,境外金融机构更具优势,因此成为船舶所有人的首选。税收优惠的缺失大大降低境内金融机构的竞争力。

在航运保险方面,国内现有的免税险种未能体现鼓励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精神,对于市场需求高、发展潜力大、社会效益高的一些新兴险种(如承运人责任险、油污责任险等)未能免税。

3.4船舶登记时间长、费用高

(1)境内外比较例如,按规定在内地办理船舶抵押登记约需7个工作日,费用为抵押额的0.05%,而香港办理抵押登记仅须2 h,收费仅为440港币;在国内要办完所有融资租赁登记的手续大约需要20个工作日,并一次性收取全额租金的0.1%的费用,而方便旗国家所有融资租赁登记手续可在放款当日办理完毕,且收费低廉;国内按现行制度办理国际航运船舶和船公司登记,一般需要数月时间,而在巴拿马、香港等地通常仅需几个工作日。国内现行登记制度占用时间较长,船舶在抵押登记期需停航等规定又增加船舶所有人的营运损失。此外,海事法院要求申请船舶赔偿责任限制的船舶所有人提供相应的现金担保的规定也有别于国际通行做法。按国际公约的规定,法院只有权审核船舶责任限制的金额是否合理,而没有权力要求船舶所有人马上提供赔偿资金,并将其锁定。

(2)国内比较上海船舶登记部门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例如,在船舶融资过程中,作为债权人的船舶登记机构需要商业银行提供营业执照原件,而一般银行不会对外借出营业执照原件,又需要公证处的营业执照原件,一般公证处也不会对外借出营业执照原件。这样的规定使航运企业或船公司的融资难以操作。国内其他地区的船舶登记机构可以为船舶登记提供上门服务,并在规避风险的同时,采取变通的方式,帮助航运企业或船公司尽快办好登记手续。

3.5服务观念有待改善

2010年上半年,注册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的租赁公司完成交易金额37亿美元。2010年6月,上海综合保税区融资租赁项目正式启动,交银金融租赁和招银金融租赁两家公司获得银监会批准,首批设立6家单机单船项目公司,总注册资金万元人民币。两地相比,差距较大。究其根本,除客观因素外,主要还是主观因素造成的。

3.6所有制限制和航运专业人才缺乏

上海在商业银行、证券经纪、证券投资、非人寿保险、金融信托、金融租赁、财务公司等领域还未有民营企业。航运专业人才明显不足。

4促进民营经济投资上海航运产业的策略建议

《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浦东综合实验区的先试先行政策,无疑给民间资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利用好国家支持上海建设“双中心”的现有政策,缩小与境外的税收差异。扩大保险免税险种范围,将国内水陆货物运输保险、船舶建造险、航空保险、海上责任险等纳入免税范围。

(2)改善船舶登记工作。①借鉴香港地区及新加坡、韩国等地经验,增设船舶预登记制度,即在新船建造过程中,提前办理所有权预登记手续。船舶建造完工时,或船舶变更国籍时,可先签发临时证书,并要求在规定期限内办好正式的船舶登记手续,换发正式证书。②建议上海海事局在全国率先统一规范船舶抵押登记的流程和申请书格式。③建议上海海事局明确在建船舶抵押登记的细则和操作规程。④建议上海海事局修改船舶在抵押登记期不能行驶、需停航的规定。⑤建议上海海事局统一在“委托贷款”模式下的船舶融资抵押办理规定和流程。⑥建议上海海事法院对要求申请船舶赔偿责任限制的船舶所有人提供相应现金担保的规定作出修改。

(3)增强对航运公司核心业务和财务结算业务的吸引力,提升对航运总部经济的高端服务能力。建议大力扶持集装箱业务单证中心的建设,为企业提供海关合规、提单制作和发票开具服务,降低航运企业单证处理成本。尽快建立上海航运结算中心,吸引和稳定航运企业在沪落户。加快航运信息中心建设。

(4)鼓励民营经济进入航运高端领域,如航运金融业、航运专业中介、船舶技术创新和高科技产业、航运单证中心和服务外包业、低碳航运产业等。

(5)在上海成立中国中小船舶所有人保赔协会总部。成立中小船舶所有人保赔协会,既能解决目前中小船舶所有人在境内投保的难题,吸收更多船舶所有人在上海注册登记和集聚,又能补上保赔业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中的空缺,同时还能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中高端服务业的发展。

(6)在航运金融方面进行创新。①建议由政府牵头率先在上海成立专业航运担保公司,或采用财政贴息方式,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航运业中小企业贷款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有发展前景、信用好的中小船舶所有人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吸引船舶所有人在上海注册成立公司,提升上海航运市场地位。②鼓励民营企业成立航运担保公司,特别是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航运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③鼓励民间资本发起或控股航运产业或船舶产业基金,扩大航运企业融资来源。④发行中小航运企业中短期“集合”债券,由政府牵头成立的担保公司作担保,由多家资质、信用较好的中小航运企业联保联贷,由商业银行推荐和承销。

(7)发展单项租赁业务。①随着业务规模的增大,上海可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关于这种业务模式的法规,促使其持续健康发展;②支持融资租赁公司探索和开展这一业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该领域。③使用统一的制式文本,为今后这类租赁产品的交易创造条件,并制定符合国情并与国际接轨的上海标准。④建立单项租赁产权登记机构。⑤建议司法部门研究制定处理单项租赁纠纷的司法解释,使这一模式从一开始就被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8)出台吸引航运人才的政策。目前国内航运和航运金融人才比较缺乏。建议上海政府部门通过个人税收政策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高端航运和航运金融人才,通过人才的集聚推动航运金融业务的发展。另外,航运保险是上海航运金融业的“短板”之一。建议政府为航运保险从业人员提供参加国际认可的保险职业资格培训学习费用补贴,以促进航运保险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黄有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再认识[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09(1):1-4,7.

[2] 谭艳平.乘“新36条”东风推动民间投资新突破[J].政策瞭望,2010(8):12-13.

[3] 王元京.完善民间投资的体制与政策环境思考[J].改革与理论,2002(9):14-16.

[4] 朱明君.上海航运金融发展:体系建设与制度创新[J].世界海运2010(3):21-25.

民营产业 篇7

1.1 工商个体户的行业分布

以宜昌市为例, 工商个体户主要分布于批发零售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住宿和餐饮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及制造业。上述5个行业占总户数、从业人数及注册资金的比重分别为:93.34%、91.99%、83.32%。在上述5个行业中, 批发零售业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又居主要地位, 二者占总户数、从业人数及注册资金的比重分别为68.27%、58.52%、49.36%。

1.2 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

以宜昌市为例, 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及建筑业。这五个行业的民营企业个数占总数的85.0%, 从业人员数占总数的80.6%, 所创造的增加值占总数的83.4%, 从业人员的收入占总数的84.8%。具体数据见表2。

重庆三峡库区个体经济是民营经济的主体, 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洗选、纺织、农副产品加工、金属制品、家具制造等14大行业。重庆三峡库区民营企业发展有所不足, 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

2 三峡区域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个体经济产业结构较为落后

从宜昌工商个体户的产业分布来看, 工商个体户在第一产业中户数及就业人数比例明显低于全国水平, 注册资金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工商个体户在第二产业中的户数及注册资金比例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就业比例与全国水平相当;工商个体户在第三产业中的户数、从业人数、注册资金比例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宜昌市工商个体经济过多地集中在第三产业, 在第一产业及第二产业中发展不足, 产业结构较为落后。

2.2 民营企业外向程度较低

宜昌市民营企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第二产业 (含制造业、建筑业) 从业人员占总数的44.6%, 增加值占总数的65.9%, 劳动者收入占总数的54.7%。在第二产业中又以食品及矿产资源加工业为主, 这虽与地方农业发展、资源开采紧密联系, 但在全国制造业中的分工地位却较低。例如, 在远安县, 矿产资源性企业仍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磷矿、煤矿企业超过私营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2.3 民营经济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宜昌市民营经济在夷陵、宜都、枝江、当阳峰等县市区中发展较快, 在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等县发展相对滞后。从经济增加值来看, 前四个地区的规模在60亿元左右, 后五个县的规模在10亿~15亿元, 二者相差4~5倍。这一差距水平与洛阳市的情况相当。洛阳有一个平原市, 四个丘陵县, 四个深山区县。资料显示, 2005年年底生产总值最高的三个县县均值与其余县的比例为4∶1。

3 三峡区域民营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途径

3.1 立足本地资源, 培育主导产业

三峡区域属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 因此, 应立足现有矿产、农产品等资源, 发展主导产业。在湖北省宜昌市, 民营经济发展可着重培育以下主导产业: (1) 磷化工产业。宜昌市是全国八大磷矿区之一, 磷矿石探明储量达10.93亿吨。目前, 我国磷化工产品仍以基础产品为主, 精细磷化工产品只占4%。磷精细化工产品有上百种, 宜昌市目前只能生产25种, 发展潜力很大。 (2) 多晶硅产业。根据《宜昌多晶硅产业发展规划》, 宜昌多晶硅材料产业到2010年可实现多晶硅工业产值150亿元, 到2020年形成千亿元大产业。 (3) 农产品加工业。宜昌市农产品加工业可重点发展以下行业:①以柑橘为主的水果加工业。宜昌是湖北省乃至全国柑橘主产区, 发展以柑橘为主的水果加工具有有利条件;②茶叶加工业。宜昌市盛产茶叶, 茶叶质量好, 茶叶加工业具有发展潜力;③蔬菜加工业。该行业可以高山无公害反季节特色菜为依托大力发展。 (4) 旅游业。宜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三峡工程使得宜昌成为全球知名旅游区。民营经济可积极参与到本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促进自身及旅游业的发展。

3.2 推进全民创业

民营经济的发展需要全民创业, 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样需要全民沿着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进行创业。这一方面有利于民营经济总体结构的优化, 另一方面也利于个体经济组织的持续发展。为此, 应在准入门槛、创业平台、财税支持、融资担保、服务体系等方面制定有效的创业扶持政策, 鼓励全民创业, 鼓励全民向主导产业靠拢, 沿着优化产业结构的方向创业。

3.3 完善服务体系

3.3.1 提供信息服务

民营经济在自身发展过程中, 会遇到信息不足的困难, 尤其是对市场的把握缺少从宏观、中观层面的思考, 往往局限于自己熟悉的市场, 不能从行业发展、区域发展的高度来思考问题。为此政府部门应该组织相应的力量, 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在计划经济时代, 我国设立了众多的行业主管局, 这些主管局一方面干涉了企业的内部管理, 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如果现在有相应的组织为民营经济提供信息, 而又不干涉民营企业的内部管理, 这样民营经济发展就会大为受益。考虑到此类组织的运行成本, 可将此类组织设在大学。大学本有为社会服务的愿望及义务, 同时又有为社会服务的力量。如果在大学内组织相应的力量, 赋予相应的职能, 给以适当的扶持, 加上严格考核, 将大学教师的科学研究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紧密联系起来, 彼此都能获益。当然, 政府扶持相应的商业运作的社会力量也是可行的。政府对扶持对象也应进行严格的考核, 以防投入被不合理的运用。

3.3.2 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从根本上讲, 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融资难的问题需要我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但这在短时期又难于实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可行的途径有:①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基金, 并严格进行管理;②允许部分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发行企业债券、企业股票;③允许民间协会成立非营利性的基金, 以内部服务的方式满足民营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由于中小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体, 其生命周期较短, 经营风险较大, 上述途径中的第一个途径是最为重要的。民营中小企业在企业这个大群体中是弱势群体, 同时它们又解决了绝大多数的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它们理应受到社会的扶持。

摘要:本文分析了三峡区域工商个体户及民营企业的行业分布, 认为三峡区域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着产业结构较为落后、外向程度较低以及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 提出了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全民创业、加大扶持力度等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民营经济,工商个体户,民营企业,三峡区域

参考文献

[1]马文波, 徐鹏.重庆三峡库区产业空心化的测度及实证研究[J].乡镇经济, 2008 (9) :106-110.

[2]2001年全国个体工商业发展基本情况[J].工商行政管理, 2002 (8) :49-50.

民营产业 篇8

创新是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研发投资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保障,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中国民营企业历经30年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国企业总量的90%,产值约占全国GDP的65%,就业人口占全国的75%,税收贡献为50%。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民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市场化程度高,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但因面临着创新资源的瓶颈约束,其研发投资成为社会关注重点[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比重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基于产业视角,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存在哪些具体差异?这些差异是否具有显著性?这些差异是否形成三大产业间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某种趋势?

1文献评述

研发投资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效率,是衡量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制度环境、区域、产业等是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宏观因素。现有文献主要从制度因素(安同良;白俊红;廖开荣、陈爽英;李习保)[2,3,4,5]、区域层面(钟卫;魏守华;王鹏;成力为)[6,7,8,9]等探讨研发投资。有部分文献从产业层面来研究研发投资,这些文献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分别以工业、服务业或农业为实证对象,研究研发投资或创新的前因变量或结果变量。如陈仲常以工业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得出市场需求、行业竞争程度对我国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影响[10]。钟卫利用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了工业企业研发投资绩效问题[6]。吴延兵以中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面板数据研究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11]。成力为利用工业企业面板数据对研发投资分布特征及投资强度进行分析。在以工业为研究对象以外,少量学者以服务业或农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探讨创新影响因素。如李春成、蔡平分析了服务业的创新影响因素,均认为市场竞争对于企业创新有重要影响[12,13]。姚琼和刘震坤在分析农业创新影响因素时认为,市场风险(市场竞争、市场需求等)对农业企业研发有重要影响[14]。第二类,是以产业作为控制变量探讨研发投资。如陈爽英等以中国民营企业为样本,以行业为控制变量,实证研究得出行业对研发投资有显著的正影响[1,15,16]。张璇和高蓓蓓将高新技术行业划分为信息技术类、电子类、生物医药类,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于不同类型行业的研发投资影响不同[17]。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已考虑到产业会影响研发投资,但往往集中于某类产业,并未对研发投资在不同产业间差异进行比较;或者以产业为控制变量来探讨研发投资,并未深入探讨产业对于研发投资的影响。不同产业发展的基础不同,不同行业的企业对于研发投资的态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从产业角度出发,探讨中国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静态差异特征与动态差异趋势。

2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2.1数据来源及研究样本

本文数据源来自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组成的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对全国民营企业的抽样调查。调查收集了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研发投资相关指标的数据,每一年数据收集的时间分界点统一为前一年(即2001年、2003年、2005年和2007年)的12月31日。此次关于私营企业的问卷由各地工商联和工商局共同实施,调查范围遍布我国东、中、西部,涵盖了中国大陆的31个省市自治区。此外,数据包括了制造业、电力煤气、商业餐饮、房地产、信息服务等18个行业,并涵盖了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等不同规模的民营企业类型。

2.2变量定义

1)企业所属产业。

本文基于产业视角,对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进行比较。本文对企业样本所属行业进行编码,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进行分组。为了研究数据获取的方便,编码和分组标准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分组则采用了中国统计局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2)研发投资可能性。

本文测量研发投资可能性是指民营企业是否进行研发投资,其中进行研发投资=1,不进行研发投资=0。

3)研发投资总额。

研发投资总额是指企业研发投资金额(万元)。

4)研发投资强度。

研发投资强度由企业当期研发投资总额与当期销售额的比值表示。

2.3样本分析

本研究剔除了2002—2008年相关数据的缺失值和异常值后,得到如下样本统计分析结果。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民营企业样本总数分别为3 879家,2 831家,3 341家、3 361家。200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民营企业样本比例依次分别为5%、48%和47%,2004年样本比例分别为6%、45%和49%,2006年样本比例分别为6%、52%和42%,2008年样本比例分别为7%、53%和40%。

2.4研究方法

为了探讨不同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是否存在差异,我们首先按照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个分组对2002年到2008年研发投资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然后用SPSS17.0对每年三个不同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差异显著性进行检验,并进行成对比较。最后,按照年度时间变化的标准描述不同产业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动态发展趋势,并进行原因的归纳总结。

3统计结果及分析说明

3.1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可能性分析

3.1.1研发投资可能性的静态分析

在2002年—2008年的四次调研中,总体样本研发投资可能性均值围绕在0.4左右,表明大约有40%的民营企业愿意进行研发投资。其中四年总体的数据样本偏度值分别为0.34、0.44、0.37、0.35,峰度值分别为-1.89、-1.81、-1.87、-1.88,因此相对正态分布来说数据样本总体上呈现出了右偏的趋势,并且分布较为平缓。本文对不同产业的投资可能性进行了逐年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200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可能性比例分别为48%、58%、24%;2004年分别为64%、55%、21%;2006年分别为66%、57%、16%;2008年分别为61%、58%、17%。

为检验在4个年份中,中国不同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可能性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将对样本做非参数检验。研发投资可能性是0-1变量,因此我们采用SPSS17.0中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 Wallis Test方法进行检验。通过非参数检验结果(见表3)可得,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数据样本中,Kruskal Wallis H统计量的卡方值分别为412.179、340.119、548.956、541.802。此外,渐进显著性均为0.000,均小于0.05,这表明不同产业在研发投资可能性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为进一步研究4年里不同产业的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那些产业之间,或者这4年的不同产业的差异程度有多大,我们继续利用SPSS软件进行组间差异的成对比较。结果(见表4)表明,4年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研发投资可能性均有显著性差异。

3.1.2研发投资可能性的动态趋势分析

2002年-2008年,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可能性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见图1)。第一产业研发投资可能性稳中有增,总体上升13%,4年比例分别为48%、64%、66%和61%; 第二产业研发投资可能性比较平衡,4年比例分别为58%、55%、57%和58%;第三产业研发投资可能性震荡下降,总体下降了7%,4年比例为24%、21%、41%和17%。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从研发投资可能性的总体趋势来看,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间的研发投资倾向数值化均值基本围绕在0.6和0.57左右,研发投资可能性较为稳定,而第三产业研发投资可能性均值为0.26,且变化较大。不同产业间最明显的差距出现在2002年、2008年的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之间,与我们之前研发投资可能性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基本一致。第一产业的研发投资可能性在后三个年度均高于第二与第三产业,且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而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研发投资可能性的总体趋势则较为一致。

3.2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分析

3.2.1研发投资总额的静态分析

在2002年—2008年,样本企业研发投资总额均值变化幅度较大,4年总体样本的研发投资总额值分别为64.66万元、107.79万元、41.01万元和49.51万元,此外相对正态分布来说数据样本总体上呈现出了右偏的趋势,且较为陡峭。本文对不同产业的投资总额进行了逐年分析,具体分析结果见表5。其中,200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民营企业研发总额均值分别为76.06万元、86.42万元、40.75万元;2004年分别为150.39万元、131.77万元、79.08万元;2006年分别为97.84万元、57.89万元、10、41万元;2008年分别为45.44万元、76.31万元、14.93万元。

万元

为检验在4个年份中,三大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对样本做单因素检验。研发投资总额是连续变量,因此我们采用SPSS17.0参数检验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检验。通过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见表6),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数据样本中,显著性概率分别为:0.00、0.10、0.00、0.62。其中2002-2006年度的显著性概率均小于或等于0.1,说明该期间,三大产业间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总额有显著差异。而2008年显著性概率大于0.01,说明该年三大产业间民营企业的研发投资总额无显著差异。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为进一步研究4年里三大产业的显著性差异主要体现在哪些产业之间,我们继续利用SPSS软件进行组间差异的成对比较。根据表7,2006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以及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研发投资总额差异显著(显著水平为10%),2002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研发投资总额差异显著(显著水平为1%),其他组间比较的结果差异不显著。该研究结果表明,2002年,2004年,2008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间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均值无显著差异,2004年、2008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均值无显著差异。而2006年,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以及2002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间,研发投资总额均值有显著差异。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3.2.2研发投资总额的趋势分析

2002年-2008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发展趋势存在差异(见图2)。第一产业研发投资总额在2004年达到最高值后出现持续性下降,4年总额均值分别为76.06万元、150.39万元、97.84万元、45.44万元。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研发投资总额在2004年达到最高值后下降,但在2006年后出现反弹。其中第二产业4年的研发投资总额均值分别为86.42万元、131.77万元、57.89万元、76.31万元;第三产业四年总额均值分别40.75万元、79.08万元、10.41万元、14.93万元。

从研发投资总额的总体趋势来看,2006年以前三个经济带的研发投资总额走势基本相似,都在2004年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而2006年以后却又呈现出不同的走势:第二产业的总额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一差异性与我们之前研发投资总额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完全符合。

3.3不同地区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强度分析

3.3.1研发投资强度的静态分析

在2002年—2008年,中国三大产业间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强度均值变化幅度较大,分别为0.08、0.12、0.04和0.03,此外相对正态分布来说数据样本总体上呈现出了右偏的趋势,且非常陡峭。本文对不同产业的研发投资强度进行了逐年分析(见表8),其中,200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强度均值分别为0.07、0.08、0.08;2004年分别为0.09、0.15、0.09;2006年分别为0.03、0.05、0.01;2008年分别为0.02、0.02、0.04

为检验在4个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强度是否具有显著性差异,本文对样本做单因素方差检验。研发投资强度是连续变量,因此我们采用SPSS17.0参数检验中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检验,根据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见表9),2002年、2004年、2006年和2008年数据样本中,显著性概率值分别为0.86、0.65、0.36, 0.76,均大于0.1, 表明这4年间三大产业间的民营企业整体在研发强度方面差异不显著。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为进一步研究4年里三大产业内的两产业间的显著性差异,我们继续利用SPSS软件进行组间差异的成对比较。根据表10,2002年间不同产业组间的显著性概率均为1.000.远远大于0.1;2004年与2008年的概率分布于2002年一样,不同产业的组间显著性概率均为1.000;2006年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显著性概率也为1.00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显著性概率为0.463,依旧远远大于0.1,不同产业组合间的投资强度差异不明显。因此,4年间不同的产业组间之间投资强度差异均不显著。

3.3.2研发投资强度的趋势分析

2002年-2008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发展趋势存在差异(见图3)。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研发投资强度在2004年达到最高值后出现持续性下降,4年总额均值分别为0.07、0.09、0.03、0.03以及0.08、0.15、0.05、0.02。第三产业研发投资强度在2004年达到最高值后下降,但在2006年后出现反弹,4年研发投资强度均值分别0.08、0.09、0.10以及0.04。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从研发投资强度的总体趋势来看,2006年以前三个经济带的研发投资强度走势基本相似,都在2004年达到顶峰后出现下降,而2006年以后却又呈现出不同的走势:第三产业的研发投资强度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些明显的特征和差异性与我们之前研发投资强度显著性差异检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原因我们将在下一部分进行阐述。

4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4.1不同产业间研发投资差异结论与原因分析

4.1.1静态差异结论及原因分析

2002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2006年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在研发投资总额上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当时我国加入WTO的经济环境以及国家政策有关。加入WTO,对于我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第二产业相关企业,对于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强。因此,在2002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在研发总额均值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在国家政策方面,“十五”规划中明确强调了农业基础地位,并且在2003年产业政策中,对于农业等相对较弱的产业实施帮扶,这一系列利好的消息可能导致2006年在研发总额上,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出现显著性差异。

4.1.2动态趋势结论及原因分析

2002年至2008年,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可能性在三大产业间变化趋势的差异显著。第一产业在2002-2004年间大幅上升后,其他几年表现平稳;第二产业趋势一直相对稳定,2004年虽有小幅下降,但最终回归初始水平;相对于第一、第二产业平稳趋势,第三产业趋势波动较大,虽然2006年大幅上升,但整体呈现下降趋势。这种趋势可能与不同的产业发展基础有关,相对于第三产业,第一、二产业发展更为成熟,其相关企业对于研发投资的态度更为肯定,对于研发投资对企业的重要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其研发行为更多是受市场影响;而第三产业企业近年来虽然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其研发投资行为更多的受到政策、经济环境以及行业特性的影响,由于以上因素的综合影响,虽然在2006年时第三产业研发投资可能性快速增长,但整体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且各年份在数值上明显低于其他产业。

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总额在三大产业间的变化趋势既有相似又有差异。2002-2006年,各产业研发投资总额趋势变化一致,均为先升后降,但在2006年以后,第二、第三产业呈现上升趋势,第一产业仍然是下降趋势。这可能与当时国内宏观政策有关。2002年-2004年间,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一些有利于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例如2002年国家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同时在融资方面银行也给予了相关的优惠的政策。在这一期间各产业研发总额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2004年初国家出台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抑制经济过快增长。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虽然成功防止经济从局部过热扩散到整体,但是给民营企业还是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企业对于未来不确定性增加。因此,在2004-2006年期间企业投资总额上呈现下降趋势。2006-2008年,国家宏观调控作用显现,经济发展趋于稳定,虽然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国际环境发生变化,对进出口行业影响较大,但是相较于国外,中国整体的经济环境良好,给中国民营企业带来信心。另外,为了迎接2008年奥运会,国家加大了对于第二、三产业的投资和扶持力度,给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政策方面: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36条”出台,其中明确提出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社会中介服务业、2006年1月《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2007年十七大提出的“两个平等”更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政策层面的利好消息和发展机遇。因此在这一期间,第二、三产业的研发投资规模呈现上升趋势。

民营企业投资强度在三大产业间的趋势总体相似。2002年-2006年,各产业发展趋势基本一致,且第二产业投资强度明显高于其他产业;但是2006年以后,第三产业投资强度呈现上升趋势,第一和第二产业仍旧保持下降趋势,以上表现可能与当时我国具体的国内经济环境与政策有关。2003年,我国遭遇非典,对于我国市场经济环境产生巨大影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受到较大冲击,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销售收入明显减少,因此出现了2002-2004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研发投资强度高于第一产业;2004年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调控经济发展,经济转入稳定增长阶段,各产业销售收入增加,因此2004-2006年投资强度呈现下行趋势。2006年以后,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相关行业对于研发投资重要性认识逐渐加强,研发投资总额明显增加,因此2006-2008年,第三产业投资强度呈现上升趋势。

4.2政策启示

基于产业视角探讨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政策启示方面,本文将主要从国家政策与市场环境进行阐述。

1)宏观政策与制度环境。

①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应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相较于发展比较成熟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对于研发投资重要性的认识,远远没有其他产业深刻。我国政府应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对于研发投资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我国三大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民营企业研发投资。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大的影响,继续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从税收、融资等方面给与适度的优惠,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促进民营企业研发投资,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高民营企业自主研发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它既是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制度,又是开展国际间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环境和条件之一。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是把双刃剑,既保护了研发企业研发成果,同时又打击了没有研发实力、不愿意研发一味模仿的企业。但就长期而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势在必行,是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研发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2)市场体系与融资环境。

①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强化市场对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影响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市场因素主要分为市场需求因素以及市场竞争因素。市场需求的变化促进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可以使企业取得行业优势地位,并且新产品的价位相对来讲更高,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市场需求是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是企业研发投资的催化剂,市场竞争可以促进企业优胜劣汰,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为了保住市场地位,企业必须进行研发投资。通过研发投资,企业可以满足新的市场需求、保住企业市场地位、进一步拉开自己与竞争企业的差距、建立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我国应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搭建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平台,强化市场对于研发投资的促进作用。②搭建良好的融资平台,丰富民营企业研发投资融资渠道。融资环境对于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有着重要的影响,研发资金缺乏是阻碍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活动的重要因素。在资金缺乏的情况下,政府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则成为研发资金的主要来源,但是相较于国营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一直存在着融资难的瓶颈,因此搭建良好的融资平台,丰富民营企业研发投资融资渠道,成为促进我国民营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方式。

民营产业 篇9

上海灿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简称灿星制作, 是星空传媒旗下的制作公司, 自2010年以来, 联合国内上星频道推出了近十档影响力巨大的综艺节目, 代表作品有《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舞林争霸》《出彩中国人》等。为何在众多民营制作公司抱怨生存艰难的境况下, 灿星能够在短短五年时间声名鹊起, 跃居国内制作行业龙头地位?毫无疑问, 这得益于节目的影响力, 是这些成功的综艺节目, 打造了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在我国, 长期以来, 媒介都是作为政府的喉舌而存在, 电视节目从内容生产到播出, 都牢牢掌握在电视台自己手中, 传统体制形成了对内容生产和播出渠道的垄断。随着“制播分离”的改革深化, 民间私营企业、机构获得了新闻之外的节目内容生产许可, 得益于这一政策, 民营制作机构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但它们的生存确受到多方社会力量的影响, 瞬间万息的政策、激烈的行内竞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冲击、参差不齐的播出渠道、变化莫测的受众需求以及决定再生产的广告投放等等, 造就了其复杂的生存空间。

二、节目生产:海外模式联合本土文化

(一) 引进海外成功模式

长期以来, 由于我国体制原因, 事业单位拥有垄断性资源, 电视节目自产自销的机制一度限制了行业发展, 导致电视行业整体缺乏创意、制作水平落后, 西方国家电视业起步早, 经验丰富, 并从一开始就加入到市场当中, 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 从这个层面上讲, 国外成功节目模式的引进, 有利于国内电视人更好地交流、学习, 积累创作经验, 快速提升国内节目制作理念和能力、实现与国际水平的接轨。在版权引进方面, 灿星选择了在国外获得市场认可、拥有较高收视率的节目, 从创作理念到具体执行、灯光、舞美、机位等基础性细节的设置, 都得到了专业指导, 为节目的顺利制作奠定了基础。

(二) 引导人文关怀

电视节目在国外取得成功, 并不能说明, 它同样能适应本土语境, 很多版权引进的节目在国内遭遇水土服务, 开播不久就遭遇停播, 也说明了“引进有风险”这一现实问题。正如灿星公司宣传总监陆伟所言:“最基础的制作守则可以按照‘宝典’来, 但是在制作时一定得想清楚, 要向国内的观众传达什么, 怎么呈现出来。在这个呈现的过程中, 不能完全照搬‘宝典’。‘宝典’只是告诉你国外的经验和制作理念, 教你方法并不意味着你就能有制作的能力了。只学皮毛, 生命力就存在问题。”[2]作为一个中国电视观众, 也许曾因千篇一律的选秀节目感到视觉疲劳, 但是, 从《中国达人秀》起, 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故事、一个个鼓舞人心的励志形象, 开始穿插在了选秀表演过程中, 使得单纯的选秀多了一丝人情味, 使得原本即将遭遇瓶颈的选秀节目有了一点生机。即使是作为大众营造狂欢的电视综艺节目, 灿星也一直将引导主流价值观视为己任, 《中国达人秀》率先提出口号:“平凡人也可以成就大梦想, 相信梦想, 相信奇迹”, 《中国好声音》更是将节目宗旨定为“无论你什么长相、什么背景、只要你有一副好嗓子、只要你能打动观众及导师, 你就是好样的, 我们会给你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灿星节目总监金磊在讲到《出彩中国人》的创作时, 曾提出该节目将会是一档讲述13亿中国人通过个人奋斗, 证明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节目。节目让人感到快乐, 也会带给中国人一种自信的力量。从节目创作的角度来看, 节目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弘扬, 一方面缘于我国国情;另一方面, 也是在受众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对选秀节目做了迎合市场的转变。当然, 仅仅是加入故事、塑造各种正能量的人物形象, 并不等于完全满足了受众需求, 随着受众需求的日益提高, 节目形式、理念也要随着变化, 从目前市场上到处都打着“人文关怀”、“慈善”、“励志”等旗号的景象来看, 势必要有所突破, 开辟新的形式, 方能适应受众需求。

三、播出渠道:联手品牌渠道

(一) 舆情搜集

与成熟的品牌产生关联, 是快速提升新生品牌在市场中的知名度、知晓度、美誉度的有效手段, 灿星作为新生民营制作公司, 其品牌谈不上影响力, 然而, 它在寻找播出渠道的过程中, 定位鲜明, 将目标锁定在各大卫视, 借此来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为了与各大卫视的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电视节目创作队伍的组建中, 灿星更是将“舆情搜集”提到了一个显要的位置, 要求宣传组人员对电视频道的播报风格进行舆情搜集。

(二) 体制资源

中国的电视市场起步晚、发展缓慢, 制播分离机制的提出到现在不过区区二十多年, 在电视节目版权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电视节目版权引进居多, 国内输出寥寥无几, 在特殊的政治环境下, 尚未形成类似于国外“辛迪加”的电视节目交易市场。关于电视节目的市场交易, 一度处在半市场化状态, 中国广播电影电视交易中心, 或者地方不定期组织的电影电视推介会等可以促成电视节目交易的机构或会议, 要么是国有身份, 要么是区域性非常规化行为, 不利于长期稳定的电视节目交易。鉴于各大电视台的国有身份, 在电视节目交易过程中, 无论是合作机会、还是合作方式, 都给民营制作公司设立了门槛。相比多数没有背景的民营公司, 灿星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其背后的股东不仅有来自SMG (上海东方传媒集团) 的总裁黎瑞刚、副总裁田明等媒体人, 还有来自国开行、招商局、中国基金等机构的职业经理人。这样一来, 在电视节目制作经验、频道资源、资金等方面, 灿星都占据了优势地位。

(三) 项目管理机制

把电视节目当作项目来管理、运作, 极大地提高了灿星团队的积极性。项目管理的最大特点是收益方式明确、分工清晰、责任到人, 有别于传统电视制作机构中“做多做少、做好做坏一个样”的局面。例如, 《中国好声音》的制作, 灿星与浙江卫视的收益分成、责任、分工都很明了, 浙江卫视负责节目营销、宣传, 灿星负责节目制作, 节目的收视率决定灿星的广告分成,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 收视率成了节目验收的标准, 灿星想要拿到更多的广告分成, 势必要做好节目, 保质保量。在灿星内部, 这种项目管理机制依旧发挥效用, 节目的幕后团队、幕前嘉宾等同样依据特定标准获得收益, 而不是以往的“一口价”形式。

四、消费营销:打造延伸产业链

产业链是由一个或多个企业依据供求关系联结而成的产业系统, “传统工业领域内, 产业链的开发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向上关联, 即在原料供应上进行开发, 以节约成本, 实现价值增值。二是向下关联, 即对产品进行终端加工, 提高价值量。三是横向关联, 即开发与主导产品相关的产品, 获取价值。”[3]由此可见, 产业链扩展了价值、实现了价值增值。

依据电视节目的价值实现过程, 可以发现, 灿星的收益来自于“节目消费”, 现实中, 灿星收益的具体实现形式, 则是伴随着收视率的广告分成。由此, 灿星、电视台之间形成了产业链。但是, 现实中, 为了实现价值的增值, 灿星的这条产业链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

一方面, 产业链在上下游环节中不断延伸, 在与上游环节关联中, 灿星在电视节目版权引进后, 不仅对其进行了本土化改造, 还利用复制和“套用”的方式, 开发了多个节目。例如, 《出彩中国人》的节目模式, 是对《中国达人秀》的模式复制, 而《舞林争霸》又是对《中国达人秀》模式的典型性“套用”。这样一来, 灿星最大化地实现了对版权节目的有效利用, 降低了节目研发成本。在下游环节关联过程中, 灿星将观众的反馈视为节目增值的关键因素, 因而与互联网广告数据服务公司 (秒针系统等) 达成了战略合作;另一方面, 产业链在横向关联中不断延伸。在主导产业为电视节目的基础上, 灿星不断开发与电视节目相关的衍生产品, 由于灿星制作的节目多为选秀节目, 其节目版权、演艺经纪、音像制品等首先被开发成了附属产业, 不仅如此, 灿星还联手更多的企业, 形成更庞大的产业链。在节目播出渠道方面, 灿星与猫扑网合作, 推出官方客户端“灿星APP”;在节目衍生产品开发方面, 与巨人网络合作, 进行手游开发, 其中一些电视节目, 如《中国好声音》, 已经与阿里巴巴旗下1688.COM达成战略合作, 携手打造中国好声音系列周边产品。

五、结语

民营产业 篇10

一、民营经济的范畴

民营经济的范围界定比较复杂, 各地统计指标中对民营经济概念的理解、范围的界定存在差异。为今后的研究的需要和统计指标的可获得性, 同时考虑实际经济运行情况以及与国家宏观经济比较的需要, 结合江苏省统计局2004年《民营经济统计报表制度 (试行) 》对民营经济的统计范围的界定。民营经济可具体分为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指广义的民营经济是对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外的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统称, 包括内资经济 (含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集体企业等) 、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有人也称之为非公经济。第二层次的民营经济则不包含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 即民营经济指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集体经济2。第三层次指狭义包括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3, 这一定义主要是考虑统计指标的可获得性。如果不做特别说明, 本文所探讨的民营经济如无特别说明主要是指狭义的民营经济。

二、连云港民营经济产值结构演进规律4

连云港经济的民营化发展主要是在改革开放后。但由于连云港市本身的国有和集体经济并不发达, 加之地域限制和商业意识等历史禀赋的先天缺陷, 连云港民营经济发展在2000年以前发展非常缓慢, 确切地说是在2002年之后, 连云港民营经济才在外力的作用下有了长足的发展。广义的民营经济已占据地区经济的大半壁江山, 狭义的民营经济至少也是“三分天下, 已有其一”。2001年至2007年, 江苏民营经济增加值以年均19.1%的速度增长, 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5.9个百分点。而连云港民营经济增加值的年均增速为20.1%。从产业变动衡量, 2007年连云港民营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8.5亿元, 是1999年的3.43倍;第二产业为176.53亿元, 为1999年的5.31倍;第三产业为113.05亿元, 是1999年的3.32倍。

数据来源:1999-2003年数据由统计年鉴, 市工商联民营经济调查数据 (计算民营三次产业增长百分比, 得出民营增加值) ;2007年数据来自江苏省统计信息网/市县分析资料;其余数据来自2004-2007年连云港统计年鉴,

连云港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表现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已经下降到10%左右, 分别低于全国、苏北和连云港市当年水平, 但是高于江苏省各年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连云港市民营经济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在稳步提高, 最近8年来上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发展速度要比全国、苏北和连云港市平均水平快。但是还低于江苏省的发展水平。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现先上升后下降, 从略高于第二产业比重到2003年后开始低于第二产业比重的趋势, 而且两者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与全国民营经济产业结构相比, 连云港民营第三产业比重要远远小于全国的63.77% (2004年) , 第二产业比重又远远大于全国民营的33.9% (2004年) 。

连云港民营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第二产业的比重过高, 第三产业的比重过低。根据世界各国三次产业GDP构成的统计资料, 很少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第二产业比重超过50%。连云港民营第二产业比重在近两年达52%以上, 大概比其他国家在相同工业发展阶段的比重高10到20个百分点, 而且从趋势看这一比重还有上升空间。同期第三产业的当年价格比重只为36%左右, 与相同发展阶段的其他国家相比, 大概也低10到20个百分点。

三、连云港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演进规律

1、连云港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分析

连云港民营经济 (含农村劳动力) 就业平均占到全社会就业的90%, 如2005年为92.01%, 2006年为92.41。如果不含农村劳动力, 在2000年以后民营经济就业量每年以18.2%的速度在增长 (其中2002年就业负增长) (图2) , 远远超过全市10%的就业增长。民营经济吸纳的劳动力总数在2006年达到35.29万人, 占全社会就业总量的49.21%。如果加上集体经济就业, 民营经济就业将占到全社会就业总量的52.73%。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吸纳连云港市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从动态来看, 连云港市民营经济吸纳的劳动力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 增速在30%以上, 就连云港民营经济就业结构显示, 民营第三产业吸纳了就业的大部分, 最高时的2002年在民营经济就业中有近70%的劳动力集中在第三产业, 2002年后开始下降, 但在2006年有50.64%的劳动力集中在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就业基本保持在较低水平, 第二产业就业量自2002年以后开始大幅度攀升。

这些特征与产值结构中第二产业的上升和第三产业的下降正好相呼应, 说明在2002年以后在民营经济中吸纳劳动力的部门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工业部门。

结合产值结构的变动状况, 连云港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其产值结构的变动方向是相反的, 就业比重在下降, 而产值比重在上升。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其产值结构的变动方向是相同, 第二产业就业结构比重增加幅度小于其产值结构比重的增加幅度, 第三产业情况则相反, 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比重都在下降, 就业结构变动幅度小于产值结构变动幅度。连云港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就业增量主要涌入第二产业。根据产业结构偏离度计算, 2000-2004年连云港民营经济的产值结构偏离度为20.19%, 而就业结构偏离度不过13.16%。这表明在产业结构演进中, 连云港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的变动落后于产值结构的转变, 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依然滞留在广大的农村, 民营经济三次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第一、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在不断降低。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连云港2000-2007年产业结构演进的分析, 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连云港民营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产业变迁的一般规律。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 第二产业较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 比重偏低, 制约连云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二是三次产业劳动效率存在明显差异,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发展极不平衡。包括全部农村劳动力的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下, 偏离度为负值, 存在着大量的劳动力冗余;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高, 但存在着劳动力转移的压力。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总体在下降。第一产业冗余的劳动力还不能很好地被第二、三产业所吸纳, 产业之间的就业转换能力较低, 调整二者之间的结构仍然是今后的重要任务之一。三是民营经济还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 产业呈现散状化发展态势, 产业选择的随意性比较大, 主导产业地位不突出, 难以形成产业积聚。民营经济的投资主要集中竞争性行业, 这些行业所需的资金少见效快、进人壁垒比较低, 大量中小型民营经济的过度涌入, 形成互相残杀的恶性竞争局面, 从而导致地区工业结构严重趋同, 市场发育缓慢。所以主导产业的塑造, 推进产业集聚是未来民营经济发展的重点。

基于以上分析, 优化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是带动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第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农村产业结构。依托各地资源优势, 按照“一镇一业”的原则, 发展优势产业。通过农业生产组织化、现代农业园区化、高效农业规模化、设施农业现代化、生态农业品牌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业经营产业化、外向农业基地化以及农业服务网络化途径, 拓展农业空间, 延伸加工和市场流通环节, 培植壮大一批优势特色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和特色基地, 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第二, 积极参与地域分工。结合国家转变方式调结构战略, 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目标, 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升级传统制造业, 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 带动自身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 继续保持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产业之间的关联, 建设体现地域优势的为第一、二产业提供服务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提升民营产业竞争力, 以发展港口大流通为突破口, 带动商贸业、交通、信息服务业的发展。

摘要:为使民营经济真正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必须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以江苏沿海开发为契机, 创新发展, 完善体制, 通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升传统制造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培育苏北民营经济发展的内生增长能力, 推动民营经济更快发展。

关键词:民营经济,产业结构,演进,优化

参考文献

[1]史晋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浙江社会科学[J], 2005, (5) :17-22

[2]石本仁.中国私营经济的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暨南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J], 2005, (3) :6-19

[3]何邦胜, 查奇芬.江苏省产业结构研究.价值工程[J], 2005, (1) :8-10

[4]史晋川, 钱滔.制度创新与民营企业的成长.浙江学刊[J], 200, 5, (2) :10-13

[5]叶琪.论我国民营产业结构的现状与调整.产经论坛[J], 2006, (10) :34-37

民营产业 篇11

一、社会调研过程简介

1.社会调研的目的、意义、取样方式及具体样本

调研目的:了解民营企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以及价值,更好的了解民营文化产业,让人们更加了解民营文化为国家经济产业做贡献。

意义:使民营企业更好的被人们所熟知,同时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开创了条件。

取样方式:这次调研通过走访开发区各种大中型企业,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加以分析,通过与企业总经理的交谈可以知道这些企业的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员工现在工作条件以及生活状况,然后走入车间了解具体的设备是有情况及员工的真是生活条件。

2.调研过程

本次调研为期两周,8月1日到3日为准备工作,例如上网查看一下要去的企业的规模以及经济效益同时看一下这些企业对网络这个新生宠儿的应用情况,从而粗略判断企业发展状况,同时我还查阅了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有关内容以便我更好的进行调研,领会本次调研的主题,此外我还准备访谈的内容等。8月4日到10日,对企业进行走访,还通过对本村在那里工作的工人进行询问。8月11日到8月12日,整理资料,统计数据。8月13日到8月14日完成调研论文。

3.调研所获资料

(1)查阅所获取的资料。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民营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

当前,在我国的民营经济发展中,“民营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家族情感型、制度约束型、理念引导型和境界追求型四种。我国绝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企业文化属于第一、二种类型,第三种类型较少,第四种类型则更少。这四种类型企业文化依照其对物质生产力推动程度的大小来划分,可分为最低层次、次低层次、较高层次、最高层次。”

(2)调研所获的资料。本次调研我采访了3家在开发区发展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其中两家为本土企业,一家为从外地来的企业。主要涉及行业橡胶行业、锻压行业以及铁塔行业。

橡胶行业是景县的特色行业,占全国的40%-60%所以开发区不缺乏这个行业,通过了解原来生产橡胶主要是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原来是用的都是人工压力机通过手动进行生产,原来是计划性经济市里给指标而且利润很高,到了1992年开始实施市场型经济,企业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开始成长,利润就开始骤减,然后企业就开始,引进设备扩大规模增强生产力,同时削减对员工的开支进行裁员,随着现在的人力资源的紧张人工费的增长,企业的利润更加少。于是各企业开始寻求带有科技型的产业不在继续投资橡胶行业,于是不少企业开始发展锻压行业。

对员工的交谈,通过对老员工的交谈现在他们感觉很轻松了,相对于原来来说。原来基本都是通过体力劳动对机器惊醒操纵,现在只需通过按按按钮进行操作,产量大大提高,同时废品率也大大降低,员工的工资也是上涨。据老员工说原来是作坊的时候一个月只有几块钱,到现在基本在3000元左右,而且工作强度也大大降低。

4.数据统计

本次调研我采访了3位经理13名员工,员工有6位老员工7位新员工,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了工作现在基本是无尘车间,车间也明亮,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体力劳动。

从本次调研可以看出新员工对自己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不是很详细,老员工通过与企业一路走来还是很珍惜现在的工作,而新员工却不满足与现状。7名中有3名换过好几次工作的记录。

二、对所调研问题的理论分析

1.理论概述

民营企业文化是民营企业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包括家族管理模式,任人唯亲的管理原则,集权制的管理风格,具有较强的经验管理特征。

2.理论分析

由于民营文化的特征容易造成优秀的人才得不到发展的空间,无法充分展露自己的才能,不能做到任人唯贤,是人才大量浪费,但是他的能动性极强,灵活性高,能够快速的适应商业的发展同时淘汰不行的也很快,能很好地做到优胜劣汰的效果。

3.基本结论

要全面认识民营企业文化的特点,通过国家的文化产业政策助推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为国家经济的多元化创造更好的条件,从而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也为人们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岗位。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企业也是对国营文化企业发展的有益补充。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民营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求长远发展,并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就必须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民营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发展目标、经营策略和内外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而不是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进行。要深入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同时对人才实施放宽政策,不要太限制自由,同时实施员工上报制度,只要员工觉得合理可以找管理者商议,管理者限于多少日给出结果,过了这段时间就是默认计划的进行,从而提高了效率。

民营产业 篇12

(一) 产业集群的定义

20世纪90年代初著名学者迈克尔·波特率先提出产业集群理论, 指出“所谓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 它们同处在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 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它具有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协作、交易成本低、信息充分、国际营销网络及知名度等优势, 特别是可以依靠自主创新优势实现长期发展[1]。

(二) 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 产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产业群的核心能力由外部协调能力、内部协调能力和企业自身核心能力构成。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 产业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借以实现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是产业集聚, 而产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组织形式, 需要得到区域协调;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生产成本优势、区域营销优势、国内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四个要素。产业地理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生命周期, 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延缓了产业衰退期的到来。产业集群有可能使产业后起的区域超越原先在该产业上有优势的区域, 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能力。

2. 区域竞争优势的来源

首先从纯经济学的角度看, 产业集聚本身可以带来外部经济, 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不同企业分享公共基础设施和专业劳动力资源, 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 促进了企业之间的分工和生产灵活性;其次,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企业相互靠近, 可以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渐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和保障这种信任关系的社会制度的安排, 从而积累社会资本, 降低交易费用, 地方特色产业本身能形成区域在这一产业方面的独有声誉, 吸引新的客户和生产者;第三, 从创新学的角度看, 相关企业集聚可以促进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扩散, 尤其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 能激发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 促进学科交叉和产业融合, 不断出现新产业和新产品[2]。

从整体来看, 我国运用产业集群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些现象, 但是针对性不强, 说服力不够。如何把产业集群理论运用于区域政策的制定, 特别是解决区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与国际化经营相结合, 提高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受到关注。

二、制约湖南民营企业集群产业出口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湖南省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一大批民营企业依托产业集群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规模和实力逐步发展壮大, 成为湖南省对外贸易特别是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2007年, 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28.6亿美元, 增长62.1%, 比全省的平均增幅高34.1个百分点, 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3.8%, 比上年提高9.2个百分点。到2008年, 湖南省民营企业出口额达到了41.2亿美元, 比2007年又增长44.1%, 占全省出口总额的49.0%。在出口额逐年增长的同时, 我们也看到, 由于受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集群核心竞争力不明显以及产业链发展不完善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 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并不高, 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一) 集群创新体系尚未形成

集群的创新体系与单个企业组织的创新体系是有差别的, 它必须将集群内的所有创新资源集中调配, 最终产生1+1>2的效果。创新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 但目前湖南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集群在这两个方面都有差距。在技术创新体系方面, 不仅是集群内的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合作, 还要联合相关的科研院所, 共同构建集群的技术创新体系。这种体系能够使技术在集群内的企业组织间扩散流动, 但又不在集群外溢出、外泄。而事实上, 湖南民营企业的绝大多数产业集群还未能形成这种体系, 所以, 整体创新实力并不强。

集群的制度创新体系则可以尽可能地降低集群内的制度成本, 促进集群内各种组织之间的合作, 减少冲突, 统一协调[3]。目前, 湖南的制度创新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 集群内的各种组织参与较少。如政府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或发布某项政策来指导集群的发展。政府的引导是必要的, 但集群制度创新体系的主角应是集群内的所有组织。

(二) 集群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

尽管湖南最近几年产业集群取得了较大发展, 也涌现出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的产业集群, 但整体而言, 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明显。表现在产业类型雷同、产业结构类似、过于倚重低成本劳动力、部分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一部分集群的竞争力地域性很强, 走向全国就会出现问题, 这正是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表现。还有一部分集群这几年发展很快, 但并不一定是自身竞争力非常强, 这里面有市场的原因。如果市场开始萎缩, 或者竞争加剧, 那么问题就会暴露。

(三) 集群内低水平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严重

造成集群内低水平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三方面:第一是集群企业的低进入壁垒。民营企业群的产品档次一般不高, 技术含量较低, 因此, 企业进入障碍低, 过多的竞争对手挤在狭小的市场空间, 竞争问题严重。第二, 大部分民营企业群属于单一部类产品生产群, 产品同质性较高。第三, 部分业主经营行为短期化, 竞争手段低劣。民营企业通常采取的手段是压价竞销、仿冒、偷工减料、降低品质等低劣的竞争手段。在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的思想支配下, 部分业主经营行为出现短期化, 以次充好, 进行压价竞争, 最终导致低质产品驱逐高品质产品的“柠檬市场”现象的出现[4], 损害了整个产业群乃至地区的形象, 严重影响了企业集群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 产业链的发展有待完善

目前湖南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仍以横向联系为主, 集群大多依托于当地的专业市场, 集群企业通过专业化市场联系的较多, 而通过内部专业化配套建立的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较少。而随着中小企业群的产能和规模的扩大, 本地专业化市场的局限急需突破。由于湖南的市场发育还不充分、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不高, 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 还处于较低层次, 使企业集中在产业链的某些环节, 尤其是终端产品的生产上, 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 不仅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 而且危及集群的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三、以产业集群化提升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的对策

湖南民营企业集群现存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集群内民营企业的出口发展。为了促进民营企业集群的发展, 提高民营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壮大民营经济的实力, 应采取如下对策:

(一) 加快政府制度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

政府制度创新是保持集群持续发展的根本因素, 政府必须通过加快制度创新, 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 降低交易费用, 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例如:湖南省政府为了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分别颁布了2007年1号文件《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培育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 以及于2007年3月出台的《湖南省培育发展产业集群“十—五”规划》[5], 这两个文件的印发, 标志着全省产业集群培育发展工作进入新的阶段。

企业技术创新是集群竞争力提高的关键, 技术创新不足是集群衰退的主要动因。目前, 在湖南民营企业集群企业创新动能不足的情况下, 政府必须积极介入扶持集群技术创新, 形成一种政策调控、间接干预和优质服务体系, 通过自身制度创新, 引导企业技术创新, 促进集群的快速发展。

(二)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行业协会作为一种民间经济组织, 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日益起着重要作用。它以民间形式广泛同各种经济组织发生联系, 开展交往活动, 按照企业间的共同利益协调同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按照政府的产业政策和意图推行行业协调与管理。通过建立行业协会, 首先可以使集群内各企业可以真正实现内抓质量, 外树形象, 从而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其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 很多政府管不了, 管不好, 也不好管的事情可以交给行业协会去做, 使之起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第三, 行业协会要为企业拓展市场、促进技术进步、防范与规避风险提供有效服务。如参与制定和实施产业经济技术政策、实施行业创名牌战略, 成立行业反倾销、反补贴应诉代表和反倾销、反补贴诉讼代表, 建立产业损害预警系统等等。目前, 国家商务部已把行业协会和商会确定为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具体组织单位[6]。

(三) 培育对稀缺资源的获取能力

集群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对稀缺资源的竞争, 各种关键性资源实际上都是稀缺的。稀缺资源包括有形的、无形的以及人力资源, 在集群同质化的今天, 对稀缺资源的争夺显得异常激烈。提升湖南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关键是加强对获取稀缺资源能力的培育。每一种稀缺资源的获取方式是不一样的, 如对某紧缺原材料的获取和对高级人才的获取显然是不同的。具体而言, 应该根据具体情况, 根据集群目前的特点, 选择集群急需的核心资源。例如, 有的集群科研创新能力比较强, 那么就应该注重对研发人才资源的获取;有的集群是市场驱动型, 则应注重对市场一线信息的获取等。

(四) 坚持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

在竞争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要根据产业转移趋势和自身特点, 积极整合资源和组织架构, 抢占产业链上游位置;同时“以大引大、以大联小、强强联合”, 引进跨国公司的外包业务, 参与国际大企业定牌加工配套。例如, 在湖南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中, 引导中小企业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建设制造业生产基地。重点以工业园为主体, 产业链配套招商, 吸引国内外制造商、采购商、配件供应商参与产业链和产业群发展;吸引产业链上游产品供应商来湖南设立销售中心、咨询服务中心和研究开发中心。对中小型企业在提供政策等服务的同时, 应更多地提供配套市场信息, 帮助其抓住参与合作的机遇, 发展配套产品, 参与产业专业化分工。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日益深化, 湖南民营企业融入区域合作潮流的步伐也正逐步加快。如何以产业集群化提升湖南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 是湖南民营企业当前面对的问题, 也是面临的机遇。这需要在明晰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对湖南民营企业产业集群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 方能得出具有一定操作价值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产业集群,出口竞争力,产业链,民营企业,湖南

参考文献

[1]Porter, M.E.The Competitiveness Advantaged of Nations[M].New York:New York Free press, 1998:125-146.

[2]刘细丰.产业集群与国际竞争力的提升[D].成都: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2006:5-7.

[3]马杰.论湖南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1) :75-76.

[4]姜志诚, 胡大立, 郭智玲.我国民营企业集群的特征、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 2006, (10) :86-87.

[5]洪艳.论湖南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J].湖湘论坛, 2008, (3) :30-32.

上一篇:规划转型下一篇:RAm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