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疗机构

2024-06-28

民营医疗机构(共12篇)

民营医疗机构 篇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各级政府鼓励社会筹资兴办医院政策的出台, 民营医疗机构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为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民营医疗机构向社会提供方便、高效、快捷、优质、多元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能满足不同层次消费人群对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 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医选择[1]。其中, 部分民营医疗机构错位竞争、拾遗补缺, 形成良性发展。但同时, 在日常监管中也发现有不少民营医疗机构虽然各项规章制度已趋完善, 但落实环节存在问题, 实施措施不明确, 医疗质量管理缺失。存在病历、处方书写不规范, 临床用药不合理, 三级医师查房、疑难、死亡病案讨论制度执行不力, 检验科不进行室内质控、室间质控, 检验结果准确率低, 对医院感染院防控上不重视等等现象。有些民营医疗机构甚至存在过度治疗、过度检查、虚假广告夸大治疗效果、超范围诊疗等问题引发了很多医疗投诉及纠纷, 在医疗安全、社会安定方面埋下了隐患。如何监管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1问题

民营医院作为盈利性的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相比在资金来源、经营方式以及医院的管理体制上有诸多的不同, 民营医院自筹资金投资医院,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享受政府补贴。在经营方式上也更灵活多样, 相比公立医院具有较强的服务意识、竞争意识, 在医疗市场赢得一席之地, 但由于普遍缺乏现代医院管理理念, 在具体运营上表现为缺乏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不完善。综合分析,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1 法律法规不健全, 滞后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一方面, 无法可依。例如:在法律法规方面, 患者就医后不写病历、不按规定开具处方、恶意诊疗等行为, 没有相关的条款和罚则。另外, 对媒体上以“义诊、讲座、咨询”等方式出现的变相医疗广告也没有做出规定。另一方面, 有法无罚。现有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只对必须遵守的医疗技术规范做了规定,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了病历的保存年限和不得买卖、出借转让、冒用病历、处方等[2], 但对不遵守细则的却没有罚则。

1.2 追求短期效果

为提高生存竞争能力, 民营医疗机构往往将大量资金投入在医院环境改造、设备更新、高薪聘请专家、媒体宣传等各方面, 这使没有政府补贴的民营医疗机构背负很大的经济压力。为尽快收回投入的成本, 有些民营医疗机构采取以牺牲医疗质量为代价, 盲目追求利润的短视行为。

1.3 缺乏现代管理理念

目前民营医院大多数是家族式和经验式管理, 绝大部分医院管理者, 对医院缺乏长远规划, 注重短期赚钱效应, 未树立重视医疗质量、确保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观念。

1.4 不重视医院管理人才的培养

在民营医院, 管理被看作是辅助功能, 应付处理院内一般事务, 相对能够创收的临床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不被重视, 同时收入薪酬相对偏低, 从而造成从事管理人员少, 或者是兼职, 使得有关医疗制度得不到落实, 核心制度难以执行, 难以确保医疗质量。

1.5 忽视员工法律法规的培训

在民营医院, 多数经济指标的完成及创收与员工报酬的分配直接挂钩, 在利益的驱使下, 员工缺乏起码的法律意识, 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1.6 医务人员频繁流动

医务人员的频繁流动也是医院质量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专业技术人员培养, 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 大部分民营医院缺乏长期发展观念, 追求短期利润, 从而忽视自身人才队伍的培养, 更倾向依赖外聘专业技术人员。同时, 民营医院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招投标的劣势地位, 也是难以留住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无法形成人才梯队的重要原因。专业化的技术人才队伍的不稳定性, 严重限制着医院业务水平和医疗质量的提高。

2建议

2.1 完善法律法规

针对民营医疗机构执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建议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使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保证其健康发展。

2.2 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民营医院管理

一方面, 发挥卫生行政和卫生监督部门的主导作用, 加大监管力度, 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依法行医、院内感染、消毒隔离、医疗纠纷投诉、采样监测等方面, 建立质量监测评价体系, 实行量化分级管理[3]。另一方面, 加强与药监、工商、公安和新闻媒体有关部门的协作, 对使用假药、劣药以及涉嫌犯罪等行为移送至相关部门处理。建立预警机制和退出机制, 对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的民营医院要坚决要求其整改直至退出。逐步引导民营医院实现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确保医疗质量。

2.3 实行民营医院全行业管理

将民营医院纳入卫生行业管理, 发挥各区、市质控组的作用, 动态监测医疗过程质量。通过定期的培训工作和学术讲座及现场指导, 不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技能, 规范各种管理文件和操作规程, 促进民营医院管理者和人员质量意识的提高。

2.4 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存在法律知识匮乏和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应定期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宣传、培训。一方面, 要宣传并扶持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的民营医疗机构, 成为民营医疗机构学习的模范;另一方面, 应及时查处通报医疗机构的违法案件, 帮助民营医院加强医院自律, 提高广大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 建立守法经营、严格监督的约束机制。

2.5 提供政策支持, 保障健康发展

在税收、资金贷款、人才引进、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和晋升、科研项目招投标等方面, 政府在政策上应给予其与公立医院同等的待遇, 以确保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才队伍的稳定。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依法规范执业的民营医疗机构, 逐步授予医保定点医疗机构资格。并在监督管理中, 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

综上所述, 在当前医疗卫生体制下, 以卫生行政管理和卫生监督执法为主,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 综合整治。同时扶持、服务、引导与督查相结合, 加强和规范民营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 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 发挥其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明发.浅谈营利性医院的监管[J].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 (8) :88.

[2]黄世金.我国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 (5) :257-260.

[3]周益众, 俞淑华, 杨光华.营利性医疗机构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与存在问题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 2004, 11 (1) :3.

民营医疗机构 篇2

创新成立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党委大力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我区现有各类民营医疗卫生机构295家,其中民营医院19家,民营门诊部66家,个体诊所210家。截止目前,已建立了18个民营医疗机构基层党组织(包括1个基层党委、2个党总支,15个基层党支部),其中有11个民营党组织隶属于我局党委,1个隶属省卫生厅,6个隶属所辖街道工委。我们管理的11个民营党组织共有党员374人。为切实加强党对非公经济领域的领导,推动党组织在民营医疗机构发挥“两个作用”(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单位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区卫生局党委决定成立中共**区卫生局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委员会(简称区卫生局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党委)。

二、主要职能区卫生局民营医疗机构综合党委将全面负责对区卫生局审批的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进行管理指导和督促检查,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的基本任务,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组织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合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抓好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党费的收缴,抓好民营医疗机构党务干部的培训,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及其党员发挥作用,全面完成上级党委要求做好非公党建的各项工作。

民营医疗机构 篇3

关键词: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

我国目前处于新医改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政府积极倡导社会资本引入医疗服务市场,并陆续出台了多条宏观政策,相配套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也日益完善。但相关的法律制度在制定及执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漏洞。

一、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概念

根据卫生部官方定义,按其登记注册类型的不同,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分为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和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而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也称其为民营医疗机构。笔者认为,民营医疗机构是指在我国境内依法设立,由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以民间资本全资投资或者控股形式而设立的医疗卫生机构。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的法律制度即为民营医疗机构设立或退出医疗服务市场的法律规范。

二、 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的相关法律制度

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卫生部及其国务院相关部门鼓励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越来越完善,已经形成了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

从相关的行政法规来看,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中规定,设置医疗机构必须与经过行政部门审批,此时并未区分公立医疗机构及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准入政策①。

从部门规章及文件上来看,2008年6月修订了《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针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开始区别于其他经营性质的医疗机构设立规范。

从政策上看,2010年12,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员会、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②。该《意见》一经发布,便引起了较多社会舆论。中央以其《意见》为中心,陆续颁布了《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的通知》等宏观政策。文件精神基本围绕着放宽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制度,打造公平的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竞争环境等方面展开。并且,从2009年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到2015年3月6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当中,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准入制度及发展均作出规划。

三、民营医疗机构准入的现存法律问题

(1)民营医疗机构的法律定位不明确。医院性质是决定一切经营行为的前提和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从一开始出现,就存在了定性不明确的法律问题,这也是较多后续法律问题出现的源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有三种定性,一种为企业性质,一种为医院性质,一种是两种属性兼有的定性模式。目前,我国并未出台相应的法律,对民营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法律地位的界定。

(2)民营医疗机构准入的主体资格审批制度不统一。在审批的标准方面,一些地方政府以税收为导向,社会办医的准入门槛较。相反,有的地方准入设定严格的审批制度,采取“重准入”原则,规避社会资本进入的风险,结果却是限制和挫伤了民营医疗卫生事业的积极性。在审批权限分配的单位方面,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由民政部门按照民办非企业主体性质进行登记。而营利性民营医疗服务机构却是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企业法人进行登记。这就造成了审批权的不稳定性,使得审批制度混乱,准入的法律制度在地方上很难进行统一的实施和规范。

(3)民营医疗机构准入制度中缺乏合理有效的退出机制。市场主体退出机制也是市场进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健全的民营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市场退出机制,将会大大促进医疗服务领域的健康发展。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因出现各种经营问题而扰乱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若无明确的退出机制,将会使得医疗服务领域更加混乱。以市场竞争为導向,辅之以相应的退出政策,将会使得医疗服务领域更加规范。

四、完善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的建议

(1)确定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及准确的法律地位。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和其法律地位,一直是中国医疗服务市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不确定,准入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就无明确的法律依据,政策将无法保证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政府经常会对民营非赢利性医疗机构予以政策优惠。而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定位问题,则更为复杂,政府通常较少给予其政策优惠,使得其发展更为缓慢。因此,只有明确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及其法律地位,民营医疗机构准入的相关制度才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也才能营造公平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环境。

(2)简化和规范民营医疗机构市场准入的审批程序。国际上法人的设立有很多原则,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立一般采取核准主义,即行政许可主义,需要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审批,而后注册登记。我国对于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审批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大众舆论常偏向与认定其审批程序过于复杂。应适当简化其审批程序,并应通过网络公开详细的审批程序来加强对审批执行机构的监督。

(3)建立和完善民营医疗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国家允许设立民营医疗机构,放宽其市场准入的条件,本就是将社会资本引入医疗服务领域,激发医疗服务领域的“鲢鱼效应”,更好的提高我国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因此,建立以市场竞争为主导的退出机制才能更好地体现国家政策的初衷。民营医疗机构因市场原因可自行决定退出医疗服务市场,而后由相关部门进行社会公告,理清其债务关系。公告期满后,进行民营医疗机构的资金和物质清算,而后由登记注册部门进行注销登记。

注释:

①《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九条,“ 单位或者个人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取得设置医疗机构批准书,方可向有关部门办理其他手续。”

民营医疗机构为何大器难成 篇4

但是,作为公共医疗卫生领域的新生力量,民营医疗机构在发展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民营医疗机构自身的问题

民营医疗机构自身的问题可以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盲目投资,急于回收,缺乏自律,步履维艰。

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严重缺乏对医院公益性、社会性为第一要素的认识。投资医院,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是第一位的,投资回报是第二位的。多数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对此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投资公共产品。这是第一个认识误区。

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对投资回收期的认识存在严重偏差。他们最初的认识是利用医院来进行经济运作,认为这里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金库。他们根本不知道投资公共产品是需要有特殊承担能力的,需要首先承担社会责任和公益责任,其次才是投资的回收期问题。公共产品是长线投资,需要10年以上才能有真正的回收。投资时没有这样的认识,进入医疗行业后才发现这个问题,为了急于收回投资,便目无法律,急功近利,自我迷失,使民营医疗机构生存的大环境在起步时就遭遇“认识的寒冬”。这是第二个认识误区。

民营医疗机构投资者对医院的特殊性缺乏正确认识。医院需要有自己的不动产,医院用房是不可以租赁的。否则,公共产品生产就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医疗成本就会被房屋租赁费用拖累得居高不下,影响民营医疗机构的正常生存。这是第三个认识误区。

二、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问题

国家确立发展民营医疗机构,是基于对公共医疗卫生事业投资不足,希望社会资金来补充。但没有制定放水养鱼的政策,出现了发展与政策不同步的局面。用十六个字来概括:社会集资,补缺填空,缺失涵养,政策失衡。

国家政策长期左右摇摆。民营医疗机构一直处于争论和无序竞争的状态。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是按照“依赖国家型”还是“市场导向型”,没有明确结论。这是医疗机构急盼国家出台有关政策,促进正常发展的关键。

民营医疗机构准入问题。医院问题是社会民生问题,在准入方面实行只要有资金谁都可以办医院的政策是不可取的。投资医院不同于投资产品,医院属于特殊服务业,关系到人的健康与生命,也是道德行业。办医院的资金来源选择是准入的关键,忽视了这一点就等于放弃了医疗质量,放弃了医院行业管理的根本。故医院资金来源的选择是保证民营医疗机构质量的根本,是民营医疗机构自身环境建设和发展的根本。

人力资源政策问题。医院人力资源评审条件不平等,国家没有统一的评审标准。我国医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国际医疗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完全不一样,医生行动权属定位是医院管辖。而世界各国的医生行动权属是自己管辖,医生行动权属定位为自由职业者。

行业管理政策问题。国家对医院行业管理政策不统一,不规范。医院管理检查没有统一的标准。监管的力度不够,没有完整的综合性的管理规范。

三、我国医疗机构发展的共性问题

医疗机构立法问题。我国没有医院法,无法就无序。出台的一些法规缺乏严谨性。

医疗机构的总体规划问题。目前我们的医疗机构总体规划无序、混乱、盲目、重复。要避免在国家公共卫生领域搞“大跃进”,这个问题必须给予重视。

政府对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及性问题。为强化整个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国家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经费的投入,购买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覆盖全国城市及农村。应根据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及时调整投入比例,提升整个医疗服务提供的公平性和可及性。

舆论导向问题。社会舆论对医疗服务行业中公平、效率、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认识出现了扭曲,甚至以偏盖全,伤害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医疗价格问题。社会发展了,医疗成本连年提高,而医疗价格却不升反降。国家应该根据卫生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每2-3年调整一次医疗价格,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该与经济发展同步。

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方向和质量定位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应该按如下方向定位:向高新医疗技术发展;向专科医院发展;在医疗资源缺乏地区向综合医院发展;向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高端服务发展。

五、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建议

政策支持。政府要制定民营医疗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对定位在医疗高新技术服务的民营医疗机构要给予非营利医院相同的优惠政策;对优质品牌民营医疗机构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对民营医疗机构实行扶上马送一程的政策。

财政支持。凡定位在高新医疗核心技术服务并能解决地区医疗资源问题的民营医疗机构,可实行民办公助;民营医疗机构按企业待遇,根据项目享受财政贴息贷款;凡定位在高新医疗核心技术服务、定位在二甲医院并解决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公共配套问题的民营医疗机构,政府可考虑给予固定资产投入。

加强行业管理。政府要帮助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完整的医疗法律保障体系、医疗质量保障体系;监督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经营的规范化,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医疗经营管理者与医疗服务管理者的培训,以及对民营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培训。

六、结论

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篇5

发布日期:2004-11-20浏览次数(977)

枣庄市民营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适应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医疗市场的有序竞争,保障人民群众的医疗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设置在市、区(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级各类民营医疗机构。

第三条 民营医疗机构是指实行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民办医疗机构;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慈善机构举办的医疗机构以及友好人士捐资兴办的医疗机构;包括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医疗机构。

第四条 市、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的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民营医疗机构的设置,坚持依法准入、依法管理、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方便群众、健康发展的原则。

第六条 鼓励和提倡市内外民间资本多形式、多渠道投资举办民营医疗机构;鼓励和发展集体、个人多元投资主体的具有技术优势或紧缺专业的民营医疗机构。

第二章 设置医疗机构审批程序

第七条 申请在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设置不设床位诊所的个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取得《医师执业证书》,连续从事五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

(二)男性年龄在65周岁以下,女性年龄在60周岁以下,需具有所在地正式城市户籍;

(三)离退休人员需有离退休证,经单位批准的辞职、离职、退职人员需有原工作单位出具的证明.

第八条 申请设置100张床位以上的综合医院和20张床位以上的专科医院和联办上述医疗机构的,其法定代表人和技术负责人不受户籍所在地限制。

乡(镇)、村设置诊所的条件另行规定。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设置医疗机构,不得担任医疗机构技术负责人,不得受聘于医疗机构从事卫生技术工作.

(一)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

(二)正在服刑或者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个人;

(三)医疗机构在职、因病退职或者停薪留职的卫生技术人员;

(四)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卫生技术人员;

(五)发生二级以上医疗事故未满五年的卫生技术人员;

(六)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七)患有不适于从事医疗工作疾病的卫生技术人员;

(八)全民或集体所有制职工擅自离职或被开除公职未满五年的卫生技术人员.

第十条 设置医疗机构的单位或个人,应向所在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同时提交下列材料:(-)设置申请书;

(二)医疗机构用房产权证明或使用证明;

(三)医疗机构建筑设计平面图;

(四)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资产评估报告;

(五)医疗机构规章制度;

(六)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及医务人员名录和有关资格证书、执业证书、身份证复印件;

(七)建筑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报告表;

(八)医疗机构主要仪器设备名录清单;

(九)两个以上单位或个人申请联办医疗机构的,还应提交由各方共同签署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 医疗机构的审批和执业登记,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和《山东省医疗机构注册资金基本标准(试行)》等的规定执行.在滕州市辖区内设置不设床位的医疗机构或床位不满100张的综合医院由滕州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报枣庄市卫生行政部门备案,100至499张床位的综合医院和不满200张床位的专科医院由滕州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枣庄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在五区内设置医疗机构,由区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枣庄市卫生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颁发《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三章 医疗机构的性质核定

第十二条 申请设置的民营医疗机构在审核登记时,同时核定医疗机构的性质.个体医疗机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营经济和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核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必须按有关法律法规到工商行政管理、税务等有关部门办理登记注册。

慈善机构、友好人士捐资兴办的医疗机构,国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创办的实行国有民营的医疗机构,可以申请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第十三条 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核定,按《枣庄市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实施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核定为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必须按照市以上人民政府和财政、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标准收取诊疗费用.民营营利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

第四章医疗机构的执业管理

第十五条 民营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定,依法从事医疗经营活动。

第十六条 医疗机构必须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执业。医疗机构被吊销执业许可证后,不得继续开展诊疗活动。

第十七条 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第十八条 医疗机构应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定期核验,床位不满100张的医疗机构,每年校验一次;床位100张以上的医疗机构,3年校验一次。校验由原审批登记机关办理.

第十九条民营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聘用人员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委托枣庄市卫生人才服务中心聘用,其人员档案、职称晋升、培训、执业注册由枣庄市卫生人才服务中心负责管理。不得聘用在职卫生技术人员,不得自行聘任卫生技术人员.

第五章 罚则

第二十条 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一条 逾期不校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仍从事诊疗活动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补办校验手续,拒不校验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二条 出卖、转让、出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三条 诊疗活动超出登记范围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其改正,并可以处以3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四条 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 出具虚假证明文件的,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由区(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警告,对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责任人员由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六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由枣庄市卫生局负责解释.

创新是民营担保机构的惟一选择 篇6

下面将对2006年我公司所在的大连市担保行业发展状况作以介绍,同时对整个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以剖析,并就“创新”理念及在我公司发展中的实际应用情况与大家共同分享。

2006年大连市担保体系建设和担保业务开展情况

截至2006年12月底,我市共有担保机构68家,其中专业担保机构61家,总注册资本达40.24亿元。在出资构成方面,完全国有出资的12家(含一家分支机构),合计注册资本10亿元(不含分支机构),占总注册资本的24.8%;部分国有出资的4家,合计注册资本3.7亿元,占总注册资本的9.2%;完全由民间资本出资的商业性担保机构注册资本总额为26.24亿元,占总注册资本的66%。截至2006年底,全市担保机构累计为31219户企业提供了3484l笔贷款担保,担保金额186.81亿元。

担保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998年至2003年六年间,担保企业数量保持了l25%的年增长率,从经济规模和影响力上来看,担保业已成为我国新兴金融服务行业之一,发展空间非常广阔。然而,规模偏小,信用水平不高,难以得到银行和中小企业客户认可的困境仍需我们正视。

在业务品种上,目前我国多数担保机构一般只从事风险比较集中的贷款信用担保业务,且担保期限较短(3个月到1年左右),担保品种也局限于流动资金的贷款担保。与此相较,国际上多数国家都是对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提供担保(期限一般在2年以上),担保品种相对丰富,包括创业贷款、票据贴现、科技开发贷款、设备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等。单一的经营模式,单一的担保品种,影响了担保机构化解风险的能力,也制约了担保机构的发展空间。

在收益上,担保机构通常只能以自有资本开展业务,担保基金的大部分也能以银行存款或国债形式存在,利息收入空间有限,而最主要的保费收入被限制在同期贷款利率的50%以内,放大倍数平均不到4倍,再加上商业性担保机构的损失只能靠自我消化,一旦出现代偿危机,规模偏小的担保机构的收益就很容易被代偿损失所吞噬。

业务的单一化、竞争的同质化及收益不足覆盖风险等问题正严重的阻碍着行业的后续发展。长期的实践经验让我们体会到,唯有“创新”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才能赋予担保机构鲜活的生命力。

创新的内涵

我们认为创新应当包括这样几个内涵: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创新性人才。

在产品创新方面,担保公司应通过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含金量,延伸担保服务范围,这是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在管理创新方面,担保公司应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对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造,实现企业的机制创新、组织结构创新、风险管理创新和服务理念创新等;在文化创新方面,应本着“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原则,努力培育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凝聚、规范、引导并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奋斗;在人才创新方面,应通过创造良好的机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品质。因为一切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和文化的创新都需要创新性的人才来实现。

联合担保在担保业务领域的创新实践

联合担保成立四年来,累计担保额逾50亿元,代偿率始终控制在0.3%以内,是辽宁省内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最多、业务品种最全、注册资本最大的商业性担保公司。几年的精心经营下来,如果谈到最大的感触,那莫过于“业务创新”对公司发展的巨大支持力量。

品牌创新赋予产品生命力

我们认为“可持续竞争的优势来自于超越竞争对手的创新能力”。在公司运营中,我们不局限于“联合担保”品牌的做优做强,而是着力开发旗下的多元化投融资品牌;我们不受限于担保行业内的同质竞争,而是开创“蓝海时代”,研发适合市场的新产品新业务;我们不仅把规范操作的同业视为竞争对手,而是从大市场的概念出发,与同业之间形成竞争合作关系,互为鞭策,共同发展;我们不仅仅拘泥于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融资服务,更是让联合担保的理念与文化时时深入人心。

产品的创新赋予企业持久力

民营担保公司获得持久发展的前提是市场对担保业务品种的认可度与接受度。公司自创建以来就有一支战斗在业务第一线的研发队伍,从实践出发,创新业务品种,在风险分散的同时,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对公担保业务方面,我们积极开拓非融资类业务。比如,我们与韩国的斗山(中国)公司合作,开发了卖方信贷担保业务,与当地粮油市场合作的业户信用额度担保;针对中标大项目的企业,开发了定金使用担保、履约担保等;与律师事务所合作开展涉外诉讼保全业务等等。这一业务的创新使得我公司可以在银行信贷紧缩的政策背景下,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业务萎缩。

在个人消费贷款担保业务方面,我们自主开发出“百万易贷”的个人融资品牌,这一富有生命力的个性化创新,使得客户不仅认同我们的服务,进而认同“联合担保"的品牌,成为了公司最忠诚的客户群体。

反担保创新降低企业的风险暴露度

反担保形式的采用是担保机构规避风险的关键。从大方向上来说,现阶段,担保公司应多关注反担保措施对借款人还款意愿约束,而不应过分关注反担保财产的变现能力。这样作的目的在于:担保公司不但可以真正解决被担保人普遍有效抵质押不足的问题,又能有效地督促借款人的履约情况。

在具体的反担保设计上,我公司针对特定客户实施过广告经营权质押、海域使用权抵押等,自主开发了物流控制模式、股权“过户”模式、尤努斯“联保”模式、权利质押模式、操作“平台业务”模式等,并创新地通过搭建交易市场的信用平台,为市场会员提供担保,由市场代为监管反担保物并提供反担保等一系列创新的尝试。

服务创新赋予企业提升的源动力

联合担保坚持“以客为本”的人本理念,奉行“客户优先”的原则。2005年底“客户服务中心”成立,除了负责客户调查、反馈受理外,还借此平台搭建了一个集思广益的论坛,致力于对创新服务的研究与探讨。2006年,随着担保业务的急速发展,业务品种不断增多,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我们逐步以“专业化的管理团队制”取代了原有的大业务概念,并将业务团队的地位定性为“市场营销的主体,业务操作的源头”,进一步将服务摆在了公司发展的第一位。

管理方式的创新赋予员工凝聚力

经过四年的管理实践,我们形成了鲜明的经营管理理念——“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引进了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了客户经理等级与资质评定办法,提出了经纪人的概念和绩效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为了降低业务风险,我公司探索出了一整套管理风险前置、向管理要效益的担保客户准入管理办法,在客户规模、业务结构和单笔额度上进行了有效的配置和选择。

合作模式的创新赋予公司和谐力

公司在不断加强与既有合作银行在业务上的密切配合的同时,积极探索以“共赢”为核心的创新型银保关系,在成功地尝试了银行理财产品担保的基础上,衍生出信托产品担保等,将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

双重立体营销模式赋予企业开拓力

担保公司的客户来源多依赖于银行推荐,形式单一,数量有限。我司经过4年多的发展已形成了内外结合的双重立体营销模式,通过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各类银行的广泛联系,变被动为主动;并通过牵头组织各种形式的中小企业融资洽谈会、项目对接会等形式,搭建资金的供需平台,尝试进行打包批量操作。2007年5月我们成功承办了“2007中国(大连)中小企业投融资论坛”,为大连的民营担保机构打开了更广阔的客户渠道。

信息化战略与管理赋予企业推动力

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始于2005年6月,经历了近两年的磨合,现己建成以担保业务管理软件为主体的一整套信息化体系,实现了信息的“集中式”管理,打破了因办公区域不同、时效不同而形成的信息壁垒,解决了信息延时、准确性等管理问题,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双向交流方式的创新赋予企业鲜活力

对行业走势的掌控以及对信息的敏锐捕捉能力是当今社会对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司得以快速发展的保证。为此,公司专设了战略与研究发展部,专注于政策分析、经济预测及产品开拓,并自2005年2月28日创刊了《担保行业动态》(周刊),全面反映担保行业动态、银行相关信息、证券市场走向、监管当局新政等。至今共推出122期,逾380万字,不但开拓了员工视野,也间接完成了公司行业信息资源的储备。同时,自2005年1月公司出刊了《联合简报》,现已发展为《联合动态》(月刊),主要用于公司内部交流,已成为股东和员工及时了解公司信息的主要渠道。

联合担保在投资领域的创新

有鉴于普通融资担保业务收益较难覆盖风险的特点,担保机构不应仅局限于融资担保领域,更要在非融资担保领域进行产品创新。

投资银行业务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以及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限制,大量的中小企业被拒于我国证券市场之外。联合担保定位于“中小企业金融专家”,成立了专业的投资公司,以投资融资、资金管理、企业诊断、投资咨询等为主要业务领域,为企业法人提供诸如股份制改造、企业收购兼并、资产重组等财务顾问与咨询服务及企业上市辅导等服务项目,旨在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资金解决方案及咨询服务。

私募股权业务

随着国际上金融混业趋势的发展,私募股权基金业务已经成为国际上金融服务业中的核心业务之一。同时,其作为一种直接融资的渠道也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考虑到私募股权业务具有限制少、操作自由、投资组合随机应变等特点,我们把私募股权基金业务作为重点业务单元予以大力发展和推进,使之成为公司资金链的延伸,与担保业务平台相辅相成,在低风险的情况下实现盈利最大化。

联合担保在其他领域的创新

公司在大力开展担保业务、股权、债权投资业务的同时,还发展了以财务顾问、管理咨询、信用评级、企业战略策划等为主要内容的其他服务业务,以增加关联业务品种,降低企业综合营运风险,实现对担保业务的垂直整合。

中小企业融资服务配套业务

公司在借助担保业务平台的基础上,汇集投融资服务信息,搭建了专业、开放的融资服务平台,集投融资中介服务、企业融资代理、金融服务外包等功能为一体,力争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全力推动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技术资本和民间资本的优化配置。特别地,在担保融资链条中,我们在融资担保的前端和后段设计了多样的融资配套服务和会员服务,提出了“金融管家”的会员服务,并在“金融管家”品牌和会员服务等优势上,整合其品牌下的“融资保”、“理财保”等金融服务产品,为中小企业客户提供融资辅导、财务顾问等系列服务,在提高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由于信息不对称而给担保公司和银行带来的信用风险。

典当业务

中小企业客户群体中,有些客户具有融资需求小,期限短的特点,而典当放贷的保证措施多样,风险可控,且综合效益高,这恰与这类企业形成了完美对接。新典当管理办法出台后,典当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公司敏锐地抓住这一契机,成功收购了一家专业的典当行,为这类客户解决了救急资金,担保与典当业务协同效益明显。

拍卖业务

拍卖业务是担保和典当业务的延续。为降低风险,公司介入拍卖行,在风险审核阶段对于反担保物的处置进行前置判断,同时,为了更好地抓住市场信息,我们还建立了网络化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信息的高速畅通。

资产管理业务

为了加强对反担保资产的处置能力,公司成立了专业的资产管理公司,专注于不良资产处置、企业过桥贷款、短期项目投资等领域,在帮助企业融通资金、盘活资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获取了经营利润。

新时代赋予了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最好的发展契机,也给了信用担保行业最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机遇与挑战永远并存,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这些担保人殚精竭虑、勤勉实干地在担保这条路上不断摸索和实践,从当初的摸石探路到如今的信心初建,我们已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然而,时至今日,整个行业已走到了其必经的拐点,在整体金融环境日益健全与完善的新时期里,只有继续坚守我们创业时的坚持与谨慎,并辅之以创新的思维,开拓的视野,才能将这份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共同迎来属于我们的辉煌。

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现状调查 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江苏省所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盐城、淮安七个市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为研究对象,通过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织协调,以公文征集的形式给各市的卫生部门发函,向各市所有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2006~2010年: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医技人员组成情况、医师学历及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情况、医师年龄分布、擅长主治病种、就诊患者来源、就诊患者年龄分布、经营状况、面临的困难及希望解决的问题。主治病种根据国家标准二级学科分类代码,将各个医疗机构擅长的主治病种分别归属于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五官科、针灸推拿科七类。并就面临的困难及希望解决的问题与部分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

2结果

2.1 医疗机构数及床位数

如表1所示,调研的446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共有床位847张,平均每家医疗机构有床位1.9张。其中以南京和盐城的规模较大,南京的机构数最少但床位数最多,平均每家有8.4张床位,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无锡和常州的规模较小,无锡的机构数最多但床位数最多最少。苏州、南通,淮安平均每家医疗机构的床位数都在2张左右。

2.2 医技人员组成

如表2所示,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人员组成以医师为主,其中常州、淮安的医师占比最高,南京的护士占比最高,全省平均医护比为1:0.51,南京的医护比最高,常州、无锡、淮安的医护比较低。

2.3 医师学历及具备执业医师资格情况

如表3所示,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中六成以上医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南京、常州、苏州、盐城、淮安的医师学历较高,苏州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师最多,无锡的医师以师承为最多。全省医师中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师占八成以上,其中南京、苏州、淮安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比例相对较高,无锡、南通的比例相对较低。

2.4 医师年龄分布

如表4所示,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中有近七成的医师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医师,尤以60岁以上医师为最多,无锡、常州的中老年医师最多,南京和盐城青年医师的比例相对较高。

2.5 擅长主治病种

如表5所示,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擅长主治病种以内科杂病最多,其余依次为骨伤、妇科、针灸推拿、外科,而擅长儿科、五官科的医疗机构相对较少。各市的情况也基本类似,除中医内科外,无锡、常州、南通擅长骨伤科的医疗机构较多,苏州和盐城擅长中医妇科的医疗机构较多。

2.6 就诊患者来源

如表6所示,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就诊患者有近八成来源镇、村,来源于城市的较少,唯有苏州市前往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就诊的城市患者要多于村镇患者。

2.7 就诊患者年龄分布

如表7所示,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就诊患者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其次为青壮年,儿童相对较少,各市的情况也基本类似。

2.8 经营状况

如表8所示,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年收入大多在20万以下,以5~10万为最多。南京和苏州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好,苏州年收入>20万的最多,无锡、盐城的经营状况相对较差,盐城年收入在5万以下的最多。

2.9 面临的困难

如图1所示,“收入偏低”是全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的最主要的困难,“推广特色技术”、增加“交流渠道”和“继续教育”受关注也较多,而以前一直存在较多问题的“行医资质认证”已不再是主要困难。

2.10 希望解决的问题

如图2所示,全省446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中有近一半以上希望得到“政策支持”和“政府重视”,对于“完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搭建学习交流平台”等也有一定的希望,另外,个别医疗机构还提出了 “政府控制药材价格”、“抢救和振兴民间优秀中医”、“加大对中医事业的宣传”的希望。

3讨论

3.1 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状况

从人员组成看,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人员组成还是以医师为主,护理人员相对较少,全省平均医护比仅1:0.51,远低于全国公立医院及卫生部要求的1:1以上的平均水平[2],这与这些医疗机构规模较小,以诊所为主,床位数较少有关,也与其普遍不重视护理工作有关。从医师的学历看,多数从业医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医师较少,师带徒的传承是传统中医药学的特色,但从统计数据看纯粹接受师承的民间中医师已相对较少,多数师承的医师也通过函授教育等形式取得了一定的学历。与学历相对应,全省平均八成以上的医师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医师学历较高的城市其医师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比例也较高。从医师的年龄看,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医师老龄化的现象较严重,虽然中医是“越老越吃香”,但民间有许多临床却有疗效的秘方和验方,青年医师的匮乏让这些秘方和验方有失传的危险,不少民间老中医也有一种后“继乏人、绝技妙方断于己手”的忧虑。另外,人才梯队结构的不合理也不利于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影响医疗机构特色建设和医疗质量。

3.2 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经营和服务状况

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大多规模较小,尤以诊所居多,因此经营状况总体一般,年收入多在10万左右。其经营状况也与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相关,苏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的经营状况也相对较好,苏北地区经营状况相对较差。从服务地区和对象看,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服务患者以镇、村患者为主,城市相对较少,人群以中老年为主,这主要是因为镇、村的医疗资源相对城市匮乏,因此其主要开设在镇、村,在分担就医压力和提供特色专科性医疗服务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目前,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难以全面覆盖村镇的医疗,分布在各地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很多植根于基层,以自身的一技之长服务一方,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矛盾,是我国特色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3]。从擅长主治病种看,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在内科杂病、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针灸推拿等方面具有特色优势,如国医大师朱良春创办的在治疗风湿疾病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的南通良春风湿病医院和南通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江苏省名中医邵亨元创办的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具有特色优势的常熟市邵氏中医诊所等,这些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专病化医疗机构也是门诊量较大、经营状况较好的民营中医医疗机构。

3.3 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的困难和希望解决的问题

目前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面临的最主要困难是收入偏低,在与部分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负责人的深度访谈中了解到,“医保准入”和“税负过重”是造成这一困难的直接原因。能否成为医保定点单位是一家医疗机构能否增加病源的关键,也直接影响着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然而,一般民营医疗机构都被核定为营利性医疗机构,没有财政补贴,再加上种种政策门槛的制约,争取成为医保定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争取到医保病人也就成为不可能[4]。医保准入困难已经成为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市场竞争中政策上得不到平等待遇的主要矛盾,将民营医院纳入医保体系的呼声由来已久,尽管各地在发展民营医疗机构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中都要求民营医院在申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资格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但在实际执行中,普遍存在公私立医院厚此薄彼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在税负方面,一直以来,民营医疗机构都必须面对严重的税收压力,营利性民营医疗机构在三年免税期后,必须交33%的所得税和5%左右的营业税[5]。税收负担过重,不仅明显影响到民营医疗机构运营的经济效益和生存发展,还影响到民间资本投资医疗服务行业的积极性,遏制了民间投资行为。医疗服务是公益性事业,无论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疗机构都承担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等服务,税率不应与企业相同,高昂的税收也不利于抑制医疗服务价格和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政府部门要考虑到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从发展医疗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和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大局出发,制定出合理税率的税收政策。

4小结

总体而言,江苏省民营中医医疗机构无论是在规模、技术力量还是经营状况上还远远落后于公立医疗机构,要提高他们的竞争力,首先从其自身角度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重要的是要明确发展方向,在医疗服务上突出中医特色和中医优势,重点加强在内科疑难病症、中医骨伤科、中医妇科、针灸推拿等专科、专病化特色方面的建设。其次,政府部门在加强监管的同时,应对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进行合理定位,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其发展的医保定点、税负等方面的瓶颈问题,正确引导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健康发展,为其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着手研究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发展[EB/OL].http://www.satcm.gov.cn/web2010/zhengwugongkai/xingyekuaixun/zhongyifazhan/2010-10-07/2289.html.2008-08-18/2011-3-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yzs/s3593/201201/53897.htm.2012-01-06/2012-3-8.

[3]杜艳艳,贾谦.保障农民健康必须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12):3-4.

[4]刘海霞,田考聪.新形势下对民营医疗机构的SWOT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5(10):680-682.

民营医疗机构 篇8

1 民营医疗机构的现状

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2005-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民营医疗机构和政府办医疗机构在机构数量、床位数、诊疗人次、住院人数等各方面的比较见表1。由数据可见,截至2009年,我国民营医疗机构在数量上占总医疗机构的比例与政府办医疗机构相比有绝对优势,但服务数量上的比例却和机构数量上的比例完全相反。政府办医疗机构承担了88%以上的住院医疗服务(入院人数),而民营医疗机构仅占11%。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民营医疗机构的诊疗人次占比开始明显上升,从2005-2007年每年承担的诊疗人次占总诊疗人次14%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4.4%。可见患者正逐渐接受前往民营医疗机构就诊,民营医疗机构开始承担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

而从全国范围的分布看,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状况与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关系比较密切,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疗机构主要分布在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三大发达地区[2]。从机构数量上也可看出,目前我国的民营医疗机构已经显现了一种蓬勃发展的局面,并且正逐步取得社会的认可。

2 民营医疗机构的特点

根据目前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归纳,基本可以将其总结为3种类型:(1)发展良好型———这种类型的民营医疗机构以非营利性为主,这类医院在很大程度上享受与公立医疗机构一样的待遇,因而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2)艰难生存型———较大比例的民营医疗机构属于此类型,例如,有文献报道南京六成民营医疗机构亏损经营[3],这部分医院通过各种形式来谋求发展空间,如开辟新市场,同时也包括诱导需求等欺诈行为;(3)回归国有型———部分已转制的民营医疗机构通过合并、公立医疗机构收购、政府出资收购等又纷纷回归国有性质。尽管3种类型的民营医疗机构其发展结果良莠参半,但从总体上来说,民营医疗机构有其共通的特点。

注:1.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zwgkzt/ptjnj/index.htm;2.2005年之前的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医疗机构数的统计数据未按照主办单位划分,不能区分政府办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不纳入本表的比较分析。

2.1 运营规模

2.1.1 数量多规模小。

民营医疗机构的服务数量占我国卫生总服务数量的比例与民营医疗机构数量占总医疗机构数量的比例不成正比,由此可见虽然民营医疗机构的数量已经较为可观,但规模上仍以投资不高、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的门诊所和卫生所居多,只有少数颇具规模,如西安高新医院(中外合资综合性医院)、宁波三星集团投资建设的明州医院等[4]。

2.1.2 专科多全科少。

80%民营医疗机构走专科特色道路,如当前比较多的是妇科、男科、不孕不育、口腔、眼科、肿瘤、骨科、五官科等,风险相对较小,利润比较高的项目[4]。不少民营医疗机构以“品牌效应”为建设导向,注重顾客满意度,如设立“特色专科”,或者专门面向特定层次的患者。

2.2 经营管理

2.2.1 竞争意识强烈。

民营医疗机构始终处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的竞争压力之下,同时,还必须面对民营医疗机构相互之间的竞争,又由于民营医疗机构多以营利性为主,其所有者市场竞争意识强烈,在经营医院时往往引入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其目的是力求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为首要目标。

2.2.2 经营手段多样。

由于民营医疗机构的非公有性质及其所处的市场地位,使其可以运用各种经营手段来达到宣传、盈利的目的。如不断加大投入,添置先进医疗设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改善就医条件;加大广告宣传力度,注重“自我推销”;高薪聘请“专家”,吸引患者就医等[5]。

2.2.3 人事管理灵活。

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也使其人事管理机制较公立医疗机构更为灵活。一是人员完全按岗设定,为节约成本常有一人身兼数职的现象,人事管理简捷灵活并享有高度的自主权[6],特色科室或是有发展潜力的科室或项目配置较多人力财力,无潜力和市场的科室迅速减员、重组或关闭。二是收入分配与绩效挂钩[5],从机制上调动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按劳分配。

2.3 医疗服务

2.3.1 价格竞争普遍。

基于民营医疗机构的性质,政策允许其在医疗服务收费方面自主定价,但是在“看病贵”成为公认的医疗难题以及面对巨大市场竞争压力的背景下,显然民营医疗机构只有在大多数疾病医治收费标准上持平、甚至低于非营利性公立医疗机构[7],才能吸引患者前来就诊。因此,不少民营医疗机构通过减免挂号费、降低单项医疗检查收费、降低药品单价等价格控制手段来提升竞争力[5]。

2.3.2 服务态度良好。

民营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其技术水平与公立医疗机构差距较大,为了占有市场,民营医疗机构只有充分发挥其人员管理方面的优势,因此,医院往往充分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服务态度热情周到[7]。服务态度方面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公立医疗机构,除了患者上医院就诊外,夜诊、电话咨询以及上门出诊等服务也开展得比较出色[8]。

3 民营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相对公立医疗机构而言,民营医疗机构无论是规模、数量,还是实力、水准,都有一定差距[9]。一方面,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历程不长,在医疗服务质量、医院管理规范方面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政府对于如何规范、发展、监管民营医疗机构同样处在探索阶段,政策方面对于民营医疗机构仍有较大的约束。因此,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面临着内外环境中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10]。

3.1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内部问题

3.1.1 管理。

首先是制度上,目前不少民营医疗机构还采用“家长式”管理模式,部分民营医疗机构的经营者也缺乏必备的专业理论和实际经验。制度建设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大[11]。二是超执业范围行医,不经卫生行政部门的批准,随意开设新的诊疗科室和开展新医疗技术服务,如有的医院执业许可证批准的是内科,却开了一大批二级科室,如糖尿病专科、肝病专科、胃肠病专科等,其实并无符合资质的专科医生[12]。三是出租承包科室,有的医院将科室全部承包给个人,甚至承包给一些没有相应资质的“社会游医”,导致医疗纠纷增加[5]。

3.1.2 人力。

民营医疗机构的人才缺乏严重。一是人员素质总体偏低,二是民营医疗机构难以吸引高级医疗技术人才,民营医疗机构对人才的吸引力还不强[13]。由于公立医疗机构对医疗技术人员的绝对垄断,医疗技术人员“弃公投民”的选择几乎不可能[14]。加上民营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更看重待遇导致流动性较大,造成民营医疗机构人才梯队难以形成,因而,医院难以保证整体上科学的学科结构、技术结构[5]。

3.1.3 服务。

民营医疗机构整体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资金投入不足造成硬件设备陈旧,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导致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质量有时难以保证。另一方面,服务规范问题同样存在,少数民营医疗机构存在门诊病历不写或不认真写,三级医师查房质量不能保证,对医疗安全不重视等现象[11]。

3.1.4 宣传。

医疗机构市场信誉度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院需要用很长的时间来树立品牌。而与此同时,收回投资、尽快盈利是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经营者的追求,但民营医疗机构往往进入市场时间不长,难以用长期积累的信誉来吸引患者,因而,经营者通常选择广告等宣传手段来增加医院影响力。利益驱使下,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急功近利的心态较为突出[15],通过虚假医疗广告招揽患者,或者以过度医疗、诱导医疗的行为挣钱,反而败坏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声誉。

3.2 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外部问题

3.2.1 政策。

国家相关政策对于民营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机构的不平等问题是长期以来制约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医疗机构在项目审批、诊疗科目登记、科研立项、职称晋升、职工养老和户口解决等方面遭受到差别对待[13]。其次,公立医疗机构控制了最基础的医疗资源:医疗保险,绝大多数医保患者不会前往民营医疗机构就诊,客观上减少了民营医疗机构的患者。此外,税收政策的不配套、不统一,对民营医疗机构的生存发展也产生了较大影响[12]。

3.2.2 监管。

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和管理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快速发展缺少具体的管理措施,监管过程中存有缺位、失位、错位现象,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执法、轻指导,重处罚、轻服务等现象[15],间接助长了部分民营医疗机构的不良医疗行为。

3.2.3 舆论。

社会对民营医疗机构的误会与歧视严重。一方面,社会或患者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属性认识模糊,认为民营医疗机构就是为了赚钱的医院,心理上容易排斥民营医疗机构。另一方面,大众传媒经常曝光各种民营医疗机构不规范行医的问题,尽管被媒体曝光的一些不良行为或许只是小部分民营医疗机构所为,但负面宣传影响的却是民营医疗机构整体的声誉[16]。

4 讨论

综上所述,我国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仍处于探索和实践的初级阶段。民营医疗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有着历史必然性,并且逐步构成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营医疗机构的存在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充作用不可或缺。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能打破医疗卫生由公立医疗机构垄断的格局,形成多种所有制医疗卫生市场主体,通过医疗机构的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逐渐化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

民营医疗机构 篇9

1 研究方法和步骤

采用Delphi的方法,通过两轮咨询确定指标体系。

成立Delphi预测,评价小组,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初步拟定评价指标,遴选专家,制定函询表,对函询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医疗执业行为评价指标体系。

遴选并确定专家11名,平均年龄50岁,平均工作年限26年,都为高级职称人员。

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指标体系的建立

第一轮咨询向专家提供课题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及初步拟定的医疗执业行为评价指标咨询表,请专家对指标提出意见和修改建议。同时请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进行自我评价。初拟指标体系中包括13个一级指标和53个二级指标。

经过第一轮专家咨询,我们根据专家反馈意见对指标进行了筛选与补充,将原来的指标体系进行了细化并重新分类整合,并对各指标的权重也进行了调整,使指标体系更加完整科学。

文中民营医疗机构是指民办医院、民办门诊部、个体诊所、中外合资合作医院及门诊部。由于不同类别的民营医疗机构风险系数不同,因此,各项指标的评分权重系数就不同。我们按照医疗机构类别与诊疗科目将民营医疗机构分为一、二、三类。一类指综合、专科医院;二类指综合、口腔、医疗美容、眼科、儿科、放射医学门诊部,口腔、美容诊所;三类指中医、专科门诊部,内科、中医诊所。

在最终经过两轮的专家咨询,得到了现在风险最大、评价指标最全的一类医疗机构医疗执业行为量化评分指标体系(表1)。其他二、三类医疗机构的量化评分指标体系,按照其医疗执业行为略有递减。

2.2 Delphi相关指标

2.2.1 咨询表回收率。

本课题两轮专家咨询问卷均发放11份,回收11份。两轮的咨询表回收率均为100%。

2.2.2 专家权威度。

权威程度一般通过2个因素来描述,一是专家对指标作出判断的依据,二是专家对指标的熟悉程度。某指标权威程度(Cr)等于该指标判断系数(Ca)和其熟悉程度(Cs)的算术平均值,即Cr=(Ca+Cs)/2。自身评价表中设定Ca和Cs的最高值为1,最低值为0,权威程度的指标显示在基本素质、学术水平和业绩评价方面的权威程度均大于0.9 (表2)。

2.2.3 集中程度。

在两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我们对评价指标进行了修改,在第一轮咨询中81.13%的专家同意原有的指标体系,在第二轮的专家咨询中92.68%的专家同意修改后的指标(表3)。

3 讨论

3.1 特尔菲法作为主观、定性的方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确定过程。而且特尔菲法尤其适用于没有足够信息和先例可借鉴的研究[1],在文献检索中我们未发现在卫生监督领域医疗执业行为的量化评价评分类似的研究或指标体系可进行借鉴,因此,采用特尔菲法自身独特的优势是较好的方法学选择。

3.2 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程度大于或等于0.70即可以接受[2],本研究的专家权威系数均大于0.90,显示所邀请的专家对本领域较为熟悉,权威程度较高;对帮助建立指标体系的工作积极程度较高,代表性较好。这些系数都和预测的精度相关,因此,笔者认为预测的精度较好。

3.3在文献检索中我们未发现在卫生监督领域有类似的医疗执业行为的量化评价评分研究,但杨卫国等通过Delphi法建立了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成效评价指标[3]。通过对医疗执业行为的量化评价指标的探索,在卫生监督领域建立医疗执业行为的量化评价指标可以促进执法的科学化、准确性,并可以帮助卫生监督人员建立风险监督体系,以帮助每年年底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信誉等级评审,通过对评分的分级建立不同的风险等级,给予不同程度的监督力度。

3.4由于时间限制,本研究只在上海市进行,选取的专家数量有限,而且都是上海市的专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且本指标体系的指标数目较多,尚可进一步聚类精简,以提高实际评价时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李俊勇,刘民,周丽,等.医学科研项目全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5,18(1):33-36.

[2]陈青山,王声勇,董晓梅,等.在Excel中完成Delphi法评价指标的计算[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4,17(1):73-76.

民营医疗机构 篇10

本文利用SWOT分析法对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面临的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和客观公正评估, 为其发展提供意见和建议。其中, 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y) 、威胁 (Threat) [1]。

1民营医疗机构具有的优势 (Strength)

1.1 运营管理机制灵活

一方面, 民营医疗机构主要以各类门诊部、诊所、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主, 这类机构规模较小, 在经营管理上政府部门对此干预较少, 经营管理就比较灵活。另一方面, 在用人和聘用机制上也较公立医疗机构灵活, 民营医疗机构在聘用制度上可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 择优聘用, 高职低聘, 低职高聘, 使人员能上能下、能进能出, 打破铁饭碗, 取消终身制。

另外在分配制度上, 将员工的工资与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和工作业绩紧密挂钩, 拉开差距, 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此增强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

1.2 服务特色突出

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十分强调服务, 树立“病人第一、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办院宗旨。他们推行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快捷的办事效率, 以及在公立医院难得一见的医务人员笑脸, 这些都让众多患者耳目一新;有的民营医疗机构还推出了宾馆式、家庭式服务, 真正使患者体会到宾至如归的感觉。

1.3 注重以市场为导向, 发挥其专科优势

民营医疗机构本来就是在狭缝中产生并成长的, 虽然新医改已经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给了很多政策支持, 但在现阶段还是应避免规模竞争, 而走专科道路。

大多数民营医疗机构在办院思路上, 依据医疗市场规律,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进行市场细分, 选择能够发挥自己优势的方向, 找准目前公立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足、群众需求量大的短缺项目, 将其建成专科医院或有专科特色的综合性医院, “大专科、小综合”是明显特点[3]。这说明民营医疗机构都有较强的市场意识, 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自身优势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定位和错位竞争。

2民营医疗机构发展上的劣势 (Weekness)

2.1 管理不到位, 管理漏洞多

对于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者, 有些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者由于过于注重经济管理, 将企业管理经验用于医院管理, 这往往导致疏于质量管理;有的民营医院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管理水平不高;有的保留着家族式的领导班子, 在管理理念、经营运作、管理手段等方面缺乏创新和探索。

2.2 竞争手段不规范

民营医疗机构一般都十分注重竞争, 以赢得病人, 抢占医疗市场份额, 但往往竞争手段不规范, 譬如说发布虚假医疗广告或广告宣传夸大其词, 这也是民营医疗机构经营中的顽症。据有关部门监测显示, 医疗广告违法违规率达96.31%, 其中, 民营医疗机构是“主角”[3]。

2.3 人才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

人才是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和提高知名度的关键, 但人才的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瓶颈。目前, 民营医疗机构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上, 从表面上看是“人才”济济, 但是真才实学的少, 高层次人才少, 引得进、留不住问题比较突出;而且人才梯队不合理, 人才培养机制未健全, 人才流动性比较大, 这使得不少“跳槽"而来的人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创新性和团队精神, 有的本来在某一区域具有较高知名度, 但因为地域和单位的更换而逐步失去原来的名气。因此, 对民营医疗机构来说, 要建立一支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好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任务十分艰巨[4]。

2.4 在发展上趋利行为较重, 公信度较差, 社会公众对其存在偏见

据分析, 医疗机构的投资收回周期一般在十年以上, 可是了解发现, 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将投资回报期定的很短, 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违背医疗机构自身规律经营行为的发生, 自然在民众心目中形成了民营医疗机构“一心谋利”的负面印象。

另外, 民营医疗机构的牌子和营利性的分类性质, 往往让部分群众将他们与高收费、低水平、不规范联系起来, 这样在认知上就产生歧视和偏见。而且, 患者和媒体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医疗要求也比之公立医疗机构要高, 稍有不满意和差错, 就会进行投诉或提出索赔, 并公布于众[5]。

3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面临的市场机会 (Opportunity)

3.1 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2009年4月6日正式发布的修订后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 将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 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各地都可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而且国家将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 并明确提出完善公立医院经济补偿机制, 加快多元化办医格局, 鼓励民营资本举办非赢利性医院, 这些对于民营医院来说, 是个很好的机遇。

3.2 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多, 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就对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根本保障, 但长期的医疗主导地位和竞争意识的缺失, 使得目前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群众就医需求, 人们迫切需要享受到更加周到细致的全方位服务, 特别是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希望得到与众不同的高、精、尖服务, 这就为特色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3.3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依然存在, 促使了民营医疗机构加快发展

当今社会, “看病难、看病贵”依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就目前来说, “看病难、看病贵”主要表现在高层次的医疗服务短缺, 医疗服务收费偏高, 老百姓就医困难等。而笔者认为,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 就是应该积极鼓励和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 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相互间的竞争, 这样就有利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改进, 更好地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热点问题。

4民营医疗机构发展面临的市场威胁 (Threat)

市场威胁是指在环境变化的趋势中对本医疗机构的生存与发展不利的、消极的, 有抵制作用的方面。税收、医保和评级问题, 已经成为压在民营医院身上的“三座大山”, 面对这三座大山, “不敢奢望财政补贴, 只希望能把我们纳入医保, 在税收上有所优惠, 最好能同时提高准入门槛”, 这就是民营医院的呼唤[6]。

4.1 税收政策制约民营医院的发展

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 就像两个赛跑的人, 一个负重60斤, 一个负重5斤, 这相差的55斤主要就是民营医院所承担的税费。国家现在对赢利性民营医院征收5~6%的营业税, 然后还要征收33%的企业所得税, 此外还有土地使用费、车船使用费, 有人统计各种税费达到二、三十项, 虽然国家对民营医疗机构出台了相应的税收减免政策, 但光营业税这一项就可以将民营医院打垮[7]。

4.2 申请医保定点的难度大

申请医保, 就是为了和公立医院竞争医保病人、增加收入, 同时也能缓解很多医保病人挤到一个地方进行治疗的问题[7]。能否成为医保定点单位是一所医院能否增加病源的关键, 也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然而, 一般民营医院都被核定为营利性医院, 没有财政补贴, 再加上种种政策门槛的制约, 争取成为医保定点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争取到医保病人也就成为不可能。

4.3 办医和医疗设备的审批困难

民营医院的执业许可申报标准和审批规定中要求, 申报几级医院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得有多少名注册医生, 而对于刚刚申报执业许可的民营医院来说, 根本就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又哪里能有注册医生呢?这样, 民营医院的申报就陷入了审批的怪圈, 根本走不出来[8]。

另外, 医疗设备审批制度也困扰着民营医院的发展。根据卫生部《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 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品目的医用设备, 以及尚未列入管理品目、省级区域内首次配置的整套单价在5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医用设备, 由医疗机构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或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 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在医疗机构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 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但由于绝大部分民营医院并不具备公立医院的诸多优势, 往往拿到审批公文要迟很多。

5意见和建议

民营医疗机构总体上虽然在发展规模、技术层次等方面还不能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提并论, 但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会给公立医疗机构带来一定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威胁, 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改进。因此, 作为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民营医疗机构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下从政府部门、机构自身和社会各界三个方面对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

5.1 政府部门

5.1.1 政府首先要提高认识, 解放思想, 对民营医疗机构进行合理定位, 为其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5.1.2 在政策和相关法规上努力创造有利于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公平公正环境, 做好配套服务, 正确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一方面进行税收政策上的调整, 把医疗卫生与其他一般沐浴饮食的服务业行业等同起来, 并考虑医疗行业的特殊性, 从发展医疗事业、保障人民健康和支持民营医院的大局出发, 制定出合理税率的税收政策, 就征收税收是否合理进行探讨[9]。另一方面, 简化民营医疗机构的医保定点和大型医疗器械的申请和审批程序, 特别是大型医疗器械的审批上, 政府主管部门应适时放宽大型医疗设备的准人条件, 简化手续, 以利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5.2 机构自身

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快捷的办事效率, 以及在公立医院难得一见的医务人员笑脸, 让众多患者耳目一新[10]。客观而言, 民营医院有其本身的特色和优势, 因此, 民营医院首先要增强自信, 努力提高自身实力。

5.2.1 要注重自身建设, 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

包括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学术理念、发展经营理念, 营造求中致和的文化氛围[11]。

5.2.2 明确发展目标, 做好功能定位和“补充”文章。

民营医院的市场定位, 应该是对公立医院的拾遗补缺。若这一判断能够成立, 则民营医院的经营策略应该是走“高端”和“特需”的路子。所谓“高端”, 是指高收入人群;“特需”则是指专门的服务, 专科化, 以便捷、舒适为特征。

5.2.3 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乃是民营医疗机构经营发展的根本之道, 也是其生存的关键。民营医疗机构应该按照公立医疗机构的管理方式, 加强内涵建设, 规范医疗行为, 通过制度的建立和奖励机制的作用, 保证医疗质量。

5.2.4 采取有力措施, 留住关键人才, 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

全国范围来看, 民营医疗机构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民营医疗机构应借此次新医改“东风”, 做好“人才”文章, 加大科技和人才投入。

5.3 社会各界

作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 要采取科学正确的态度辩证地看待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既要消除对民营医疗机构认识上的偏见, 在思想上、行动上积极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 又要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社会监督, 使民营医疗机构更好更快发展。

摘要:通过对新医改方案意见的学习, 利用SWOT分析法对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的各种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综合分析和客观公正的评估, 以便正确认识民营医疗机构所具有的优势和面临的机会, 从而为民营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医改方案,SWOT分析,民营医疗机构,意见与建议

参考文献

[1]温立新.民营医院发展SWOT分析和战略选择[J].中国卫生产业, 2005, 1:81~83.

[2]郭一龙.民营医院发展中的五大难题[J].卫生经济研究, 2006, 1:45.

[3]于超南.民营医疗机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6, 6:36~37.

[4]李梦云.浙江温州民营医院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 3:144~145.

[5]戴鲁男, 吴雁鸣, 闫东方, 等.上海市民营医院卫生资源与服务现况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6, 13:286~287.

[6]王文杰.医改前夜, 民营医院呼唤“国民待遇”[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8, 7:36~38.

[7]高峰对话:民营医疗的必经之路[N].当代医学, 2007, 12:36~37.

[8]“政策陷阱”:民营医院发展“生死门”[J].医院领导决策参考, 2008, 22:44~49.

[9]闫东方, 陆栋定, 戴鲁南, 等.上海市民营医疗机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 2006, 9:216~217.

[10]马红漫.公平制度环境下的民营医院[J].中国中小企业, 2008, 2:48~49.

民营医疗机构 篇11

【关键词】 民营医院; 公立医院;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17(201)1-0147-0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医疗卫生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政府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医院。2013年12月2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的文件,要求持续提高社会办医的管理和质量水平,引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向规模化、多层次方向发展,实现公立和非公立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共同发展[1]。2014年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向社会公布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以下简称《工作任务》),推动社会办医今年首次被列入新医改重点工作任务[2]。《工作任务》提出,重点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3]。在政策的支持下,民营医院已成为医疗市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方便群众就医和解决看病难的问题上发挥一定作用。本文以我国的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总结民营医院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民营医院发展的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本文是以我国公立医院与民营医院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中国卫生计生统计年鉴和2013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基本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比分析我国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数量、床位数、服务量以及服务效率等。

2 结果

2.1 医疗机构总量和床位数分析 2009~2013年我国民营医院数量增长迅速,由2009年的6240家增加到2013年的11313家,占医院总数4.78%,民营医院的床位数也从2009年的32.82万张增长到2013年71.32万张,占医院总床位数1.8%。从民营医院的数量以及床位数可以看出,民营医院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增加了医疗卫生资源,弥补了我国医疗资源的配置。据表1,公立医院的数量由2009年的1401家减少到2013年的13396家,所占比重由71.47%减少到4.22%,尽管公立医院数量所占比重在减少,但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中依然占主导地位;公立医院床位数由2009年的279.2万张增长到2013年的386.4万张。公立医院的数量在减少,但是床位数却在增长,这表明,公立医院可能在走集体化发展,走“医联体的经营道路。

2.2 医疗服务开展情况 2013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为2.9亿次,占全部诊疗人次的10.%;住院人数为1692万人次,占全部住院人次的12.1%。2013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为24.6亿次,占全部诊疗人次的89. %;住院人数1231万人次,占全部住院人次的87.9%。由此可见,虽然民营医院在医疗服务市场上与公立医院形成竞争关系,分流了公立医院的市场份额,但是民营医院所占份额还是比较少。2013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3人次和住院2.6床日,其中民营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6人次和住院2.0床日,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6人次和住院2.7床日。民营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低于平均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见表2。

2.3 床位使用情况 2013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89.0%,其中民营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为63.4%,与上年比较,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上升0.2个百分点,尽管民营医院的病床使用率有所上升,但与公立医院相比其病床使用率偏低。民营医院病床使用率不高,这可能说明民营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没被患者广泛地接受。2013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9.8d,比上年缩短0.2d。其中民营医院8.4d,公立医院10.0日,见表3。

3 讨论和建议

民营医院发展迅速,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公立医院不仅有获得政府财政补偿、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4],还拥有绝大部分的优质医疗资源等优势,使得公立医院仍然占据医疗市场的主导地位。民营医院为解决人民群众就医,提供一定数量的医疗服务,但所占市场份额较少。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比较,民营医院低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有待提高。民营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短于公立医院,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患者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等。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和降低患者医疗费用的有效办法[6]。尽管民营医院的病床使用率逐年递增,但其病床使用率偏低。笔者认为民营医院的发展影响着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情况、医师担负工作量、病床使用情况,而民营医院的医疗服务提供情况、医师担负工作量、病床使用情况反作用于民营医院的发展。针对民营医院的问题与不足,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3.1 连锁经营,科学管理 在未来几年,民营医院面对的不仅仅是公立医院的竞争,还要警惕国外医疗机构,这就要民营医院规模化经营。连锁经营是民营医院在短时间内提高自身实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径。连锁经营在给民营医院带来管理制度上的统一的同时,也提高了民营医院参与市场竞争的抗风险能力[7]。科学管理有利于民营医院完善内部结构并规范运作,形成医院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机制,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8]。

3.2 多管齐下,逐步提升竞争力 目前,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相比还处于劣势,民营医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①民营医院要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病人的需求和自身就医环境好、服务态度好、服务流程便捷等优势确定特色专科和重点科室,并积极扶持,努力形成优势专科。不断巩固和发展自身特色,转向发展特需医疗服务,定位高端医院,开拓体检、慢性病、医疗保健和康复等市场,主动避免与公立医院争夺主流病源,形成良性循环[9]。

②民营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优秀的卫生技术人员。民院医院要谋求长期发展,需要在人力资源上有较大的投入。通过自身培养,形成自身人才梯队,以维持民营医院的核心竞争力[10]。同时,民营医院需要构建多维度的科学的激励机制,如员工持股、给予技术骨干期权等经济激励方式和精神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积极性,通过实现员工的价值带动医院的发展与成长,实现民营医院基业长青[11]。此外,还可借助医师多点执业政策的推行,吸引公立医院优秀的医务人员到民营医院执业,解决人才紧缺的困境。

③民营医院以社区卫生服务带动自身发展。新医改中要求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但目前我国的卫生资源配置呈倒三角形状况,绝大多数卫生高级人才、高精尖设备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民营医院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求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把自己“沉入社区。进入社区以后,组织并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如义诊、开展健康讲座等,直接服务于社区群众,一方面可以创建自身的公益形象,提升自身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可以在基层对一部分病人进行筛选,提高医院病源量[12]。

④民营医院要注重信誉,诚信经营,不作虚假宣传。开展行业自律,委托民营医院协会、护理协会或有能力的民营医院,开展临床护理、医疗急救、药物使用、感染控制等督查活动,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13]。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从而增加患者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安全感。

⑤认真学习并研究各级政府相关政策,领会政策的精神实质,顺应政策发展,争取政策上的支持,争取公平的竞争环境。例如,获取医保定点机构资格[14]。因为获得了医保定点单位资格,就意味着拥有了一个稳定的市场客源,也就意味着一定程度上的垄断[8]。如果民营医院不能设为医保定点,是很难与公立医院竞争。

⑥建设医院特色文化。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的灵魂,只有通过构建医院文化体系和培育医院精神,才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使医院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奋发向上的有机体[1]。

3.3 重视服务质量管理,提高服务效率 要提高民营医院的服务效率,需要民营医院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医院全面质量管理小组,对影响服务效率的因素加以分析和控制。严格执行医疗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做到依法执业、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7]。加强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重“三基抓“三严[16]。增加培训投入,加大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定期研究和反思如何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的问题,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保证医疗质量安全且有效。

总之,民营医院应充分发挥服务优势,提升服务水平,减少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积极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诊疗环境和便民的服务措施如优化看病流程、简化环节,利用多种形式公示医疗服务信息、开展就诊流程指导等。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nhfpc.gov.cn/tigs/s7846/201401/239ae12d249c4e38ae2de47ee 2023.shtml, 2013-12-30.

[2]远峰.2014年医改重点确定改革进入实质性阶段[J].天津社会保险,2014,(04):2-26.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0/09/content_9716.htm ,2014-0-13.

[4]王晓曼.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探讨[J].现代医院管理,2013,11(4):24-26.

彭相文,任慧,王永晨.影响平均住院日的主要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40-42.

[6]周汉新,王新民,贺务实.缩短平均住院日对医疗质量与效益的影响[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6,13(2):11-13.

[7]庄一强,黄慧玲,陈达灿,等.国有和民营医院品牌经营战略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2007,11(8):20-22.

[8]翁梅玉.民营医院的发展趋势、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J].海峡药学,2011,23(11):21-23.

[9]严艳,雷寒.民营医院现况分析及新医改背景下的战略契机[J].重庆医学,2014,(14):1811-1813.

[10]陈哲娟,方素珍.民营医院人才发展现状与问题探析[C]. 2012清华医疗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227-234.

[11]袁顺召.新医改背景下民营医院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20):33-34.

[12]曹春明,陈飚.新医改政策下民营医院经营对策的调整[J].消费导刊,2009,(13):6-7.

[13]施金阳,王玉华,杨霞, 等.云南省2010-2013年民营医院卫生资源与服务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4,28(9):66-69.

[14]肖俊辉,杨云滨,陈琴, 等.民营医院发展的现状与问题: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例[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3,6(9):2-6.

[1]杜惠峰,赵云山,段莉敏,等.呼和浩特市民营医院卫生人才现状分析[J].现代医院管理,2013,():3-38.

[16]胡秀凤,周新凤.重“三基抓“三严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2):67-69.

民营医疗机构 篇12

1 广州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现状

1.1 党组织建设情况

广州市由市卫生局和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的民营医疗机构共1059家,包括65家民营医院、949个诊所和门诊部、45个民营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照《党章》有关“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的要求,截至2010年,有14家市卫生局发证的民营医院建立了党组织,包括党总支1个、党支部13个,实现了应建尽建的目标;由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应建党组织的单位有74个,已经建立党组织的有14个,均为党支部,占18.92%,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有60个,占81.08%。党组织隶属关系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隶属于单位所在的街道党组织,占82.14%;二是隶属于所在区(县级市)卫生局或公立医院,占10.71%;三是隶属于企业或社团组织党工委,占7.14%。

1.2 党员队伍建设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由市卫生局和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的1059家民营医疗机构共有职工13 690人,党员总数为719名,仅占5.25%。但由于种种原因,民营医疗机构中不少的党员不愿意亮出身份或把党组织关系转入所在单位,所以党员统计结果不够准确。党员组织关系归属有四种情形:一是党组织关系转入了单位党组织,能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二是组织关系留在原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这种情况较为常见,尤其是离退休党员一般都把组织关系留在原单位,参加原单位离退休支部的组织生活;三是流动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在街道党工委或人才交流中心的临时党组织;四是有“门袋党员”现象存在。

1.3 党建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发现,广州市理顺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开展活动,党组织和党员能发挥一定作用。

1.3.1 组建“两新”组织党工委,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比较清晰

2010年初,广州市成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设在市民政局。各区(县级市)也相应成立了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市委组织部同时明确了“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要按照“分级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形成“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统战部门、工商联等部门共同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和“党委领导,组织部门抓总,登记管理机关牵头、业务主管各负其责”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格局,改变了以前“两新”组织党组织隶属关系混乱、管理职责不清的局面[1]。

1.3.2 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近年来,已建立党组织的民营医疗机构能按照上级党组织的部署,参加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并按要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将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重要理论学习教育内容传达给党员。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强化了责任意识,自觉立良好的行业形象,例如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多次组织义诊和健康咨询活动,为困难群众免费送医送药。在为2008年四川汶川和2009年青海玉树地区抗震救灾过程中,不少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党员积极捐款、奉献爱心,仅广州复大医院一个单位就捐款了950万元,体现了民营医院的社会责任感。

1.3.3 党员能坚持理想信念,在本职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党员具有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在不同的岗位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本次调研问卷统计结显示,69.6%的党员认为所在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好”或者“比较好”。大部分党员对自身政治身份是比较自豪的,能坚持正确的入党动机,58.8%的人员认为“当党员很光荣、很自豪”,55.6%的人员对参与党组织生活“积极主动、热情很高”,41.6%的人员“党组织有要求就参与”,80.8%的人员认为入党的主要原因是“对党的信任和向往”。

2 广州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有待解决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虽然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究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2.1 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 党组织覆盖面小,组织机构不健全

广州市由市、区(县级市)卫生局发证的民营医疗机构应建党组织的有88家,已建党组织28家,占31.82%,尚未建立党组织的单位有60个,占68.18%。在部分已经建立了党组织的民营医疗机构中,也存在着党组织机构不健全、未能按时进行换届选举的情况。

2.1.2 党员流动性大,归属感比较差

民营医疗机构中党员普遍存在着关系转不来、分布广而散、流动转走快、人员组成杂等问题,对党员教育管理造成一定难度。党员流动性大的实际情况,使党员较难对党组织产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日渐淡漠。

2.1.3 党务干部素质不高、缺乏培训和学习

广州市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务工作者都是兼职,投入到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绝大部分既缺乏党建工作的经验,又没有参加过专门的学习和培训,党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高,54.8%的党员认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中最应加强的工作是“加强并改进教育培训,提高工作水平”。

2.1.4 党建工作落实不够,组织生活不正常

民营医疗机构重业务、轻党建的倾向性比较严重,党建工作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党建工作的时间、地点、经费、人员等方面都难以落实,42.8%的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员认为党组织活动经费不能满足需要[2]。不少单位党员组织生活不正常,36.4%的党员“偶尔参加”或“从来不参加”党组织生活,61.20%的党组织党课教育是不定期的,78.4%的党支部“不定期召开”、或者“很少召开”支部会议。

2.1.5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没有找到党建L作在民营医疗机构中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党建工作流于形式,与单位中心工作脱节,战斗堡垒作用不明显,没能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不少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员缺乏荣誉感和归属感,主人翁意识不强,抱着做一天算一天、做好业务工作就行了的想法,不愿在其他方面“出头”、争当先进。

2.2 影响党建工作成效的原因分析

2.2.1 主观上存在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错误认识

民营医疗机构负责人对党建存在“淡化论”和“可有可无论”,认为民营医疗机构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最重要是发展好业务,做到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没必要建立党组织,打上“政治色彩”,同时怕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和制约,削弱自己的权威。即使建立了党组织,也认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好党员,只需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必介入机构的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单位重大问题决策,党务人员应该兼职化、组织生活应该业余化。

2.2.2 客观上影响民营医院党建工作的主要原因

一是目标不一致。民营医疗机构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而党建工作的目标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种工作目标表面上的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处于尴尬的处境[3];二是政策支持不够。虽然党和政府近年来对“两新”组织党建给予了高度关注,但对其党建工作的具体指导不够,民营医疗机构等“两新”组织党组织的职责、功能和工作目标仍然不清晰,缺乏政策上的支持;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民营医疗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与公立医疗机构党政工“三驾马车”的管理格局不同,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和政治核心作用缺乏保障,对不是共产党员的经营者,党纪的束缚也无法实施,党组织监督作用难以发挥。

3 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3.1.1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换以及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的急剧变化,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成为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其中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是重点[4]。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做得扎实,就能更好地发挥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巩固党在这一领域的执政地位。

3.1.2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将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鼓励和支持民营医院发展的政策与措施。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元化的办医体制。”同年,广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广东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支持和加快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措施。随着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民营医疗机构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必将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1.3 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是支持和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健康发展的需要

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担负着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合法权益、促进健康发展的重任,只有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才能团结凝聚员工积极进取,引导院方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才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民营医疗机构的各项工作中去,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促进民营医院走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5]。

3.2 加强民营医疗机构党建的具体方法

3.2.1 扩大党组织覆盖面

推进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要因地制宜、大胆的创新,灵活的采取多种形式。可以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常见形式建立党组织。对于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但党员人数缺乏,暂不具备成立党支部的民营医疗机构,可选派党员联络员和政治指导员,指导其开展党建工作。对于民营医疗机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的区(县级市),可以由区(县级市)社会组织党工委牵头、卫生局协助,建立辖区内民营医疗机构联合党工委,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员进行统一管理[6]。组建党组织的同时必须理顺党组织的隶属关系,使党建工作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和指导下开展。

3.2.2 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

要完善党员接转程序及工作制度,采取“进出必登,凡登必核”的工作制度,对于愿意转组织关系的,要严格按照工作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将其组织关系转入工作单位,争取对每个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情况都能做出详细的书面记录;要建立党员名册并及时上报,最终实现在全市建立民营医疗机构党员信息库的目标,同时要定期更新党员信息的制度,及时掌握党员动态,指导党组织组建工作;要健全发展党员和党费收缴管理制度,严格按标准收缴党费,督促党员履行义务;要做好经常性发展党员工作,特别是要将业务骨干发展成为党员;要加强对党员的宣传教育,向所有党员配送学习资料;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党性锻炼,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党员素质,强化党员意识,增强组织归属感[7]。

3.2.3 创新组织生活形式

一方面要结合民营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党组织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变大呼隆式的大张旗鼓的行动为潜移默化的行动,变大型集中的活动为小型分散的活动,甚至可以尝试网上宣传教育等形式,坚持灵活多样,注重实效[8]。另一方面是要将党建工作与单位中心工作密切结合、相互促进,要通过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积极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引导民营医疗机构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发挥监督保障作用;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倡导技术革新、岗位技能竞赛,加强对技术骨干的培养,提高职工的医疗技术水平;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帮助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维护职工队伍的稳定性;发挥党员模范示范作用,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为单位建设贡献力量,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程中找到有利于民营医疗卫生机构健康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参与各种公益性质活动,利用行业优势服务群众,努力树立良好的行业形象[9]。

3.2.4 建设党务干部队伍

全面开展民营医疗机构等“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调查登记,通过公开招募、组织推荐、双向选择的方式,督促配优配齐党务工作者;各级社会组织党工委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指导,帮助民营医疗机构党务工作者转变角色、熟悉业务,可以采取集中培训和上门培训相结合和以行业为单位培训相结合,以论坛讲座与外出参观相结合的形式,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务工作者开展轮训,培训合格颁发资格认证证书,促进党务干部专业化;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负责人的管理和考核,使其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按照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要求将工作落到实处。

摘要:通过对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党员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掌握其党建工作基本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医疗机构,党建,研究

参考文献

[1]许艳明,丁杰民.姜堰市民营医院党建工作探讨.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27(6):442-443.

[2]陈允钰,王庆民.对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再认识.实事求是,2002,1:26-28.

[3]孙锦善,张建军.加强县(市)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的建议.企业党建,2010,11(3):27-28.

[4]杨爱兵.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思考.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1(21):89-90.

[5]柳杨.基层医院党建工作现状与思考.现代医院管理,2007.5 (9):34-36.

[6]孟令国,高飞.民营企业党员组织观念探析.鸡西大学学报, 2008,8(2):75-77.

[7]张雪娇.加强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4):24-27.

[8]杨久华,郑伟.论私营经济党建制度创新的理论与制度建构.理论学刊,2008,(1):27-30

上一篇:润滑油基础油下一篇:事业单位绩效考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