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课

2024-07-20

特色课(精选12篇)

特色课 篇1

按常理说, 学期末必上的课不外乎复习课、安全教育课、假期作业布置课等。这些课应该上, 这是教学管理的常规教育所必需的。作为班主任, 在我的班级管理中, 期末还有两节我认为应上的“特色课”。

其一:给书本美容

如果您翻开孩子的书本, 会看到又好气又好笑的现象:许多孩子, 特别是男生的书本损毁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给插图添枝加叶, 有的把空白处当作“记事本”, 有的书本中出现大量脱页、残页, 比较普遍的是书页翘卷, 页面有污迹。原本在学期末, 因使命暂时完结, 课本命运几乎无人问津。但是我会拿出专门的一节课, 为课本美容, 这在我们班是大事。课前我会通知大家准备好胶水、橡皮、刮刀等工具。课上分文社合作, 逐页清理。我们的口号是:让课本干干净净放假。孩子们参与其中是很快乐的, 受到的教育也是深刻而难忘的。这从他们的作文中就能明显看出。

给语文书“美容”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年级×班××

上课了, 教室的桌子却拼成了方块状, 同学们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每个人手上都捧着语文书, 不停忙碌着:“可怜的书本, 我为你‘拉皮’吧!”“来, 我为你‘美白’吧!”“对不起啊, 我帮你绑好‘绷带’。”奇怪了, 这里怎么像一个“整形美容院”?原来, 我们班正在上一堂特殊的课——给“语文书美容”。据何捷老师说, 凡是他执教的班级, 每学期末都要上这节课。

我手捧自己的语文书, 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 书的边角已经变得薄如蝉翼, 柔软无比。纸也由于反复翻阅而皱起来, 我刚刚把这折角拉直摊平, 发现后面几页几乎存在同样的问题。以往自己不爱护书的种种行为历历在目:平时看完一页便草草翻过, 任凭书页卷翘, 日复一日, 书变得皱巴巴的。我连忙为她做了一次“拉皮”手术。“啊, 这一页怎么破了?”书本的下方裂了个大口子。我记起来了, 有次背完书, 随意地把书往桌上一丢。大概就是那一次的疏忽, 才造成这个“伤口”。对不起啊!我一边默默地在心中向她道歉, 一边借来透明胶, 为她小心的做了“绷带包扎”。紧接着我又发现了一个让我更为羞愧的“疤痕”——涂鸦。我的脸顿时烧了起来:那一次由于心情不好, 在语文书上乱涂乱画, 直到发泄完毕才停笔。想到这, 我赶紧拿起橡皮擦飞快地擦去这个污垢。

其他同学也在不停地进行“美容”工作, 教室不时传来感叹声。我重新翻看着自己的“新作品”, 虽然整洁了不少, 但仍无法让她恢复到原来的模样。不过我会牢记培根说的一句话:“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后一定会好好爱护语文书, 爱护所有的书籍。

如果您有幸能连续执教一个班数年, 相信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养成爱护书本的习惯。因为他知道学期末老师会如期上这节课, 与其课上着急, 不如平时注意保护。更重要的是这种习惯会扩散:从一本书到每本书, 从书到自己的其他用品, 从自己的物品扩展到学校的课桌椅等公物, 从学校到社会, 最后到面对整个大千世界。小小一节课, 学生可能从中受益终生。

其二:给老师的成绩单

每学期末, 我们总要给孩子填写成绩单。这张薄薄的纸在每个孩子的家庭中都是备受关注的, 有时候, 它甚至决定着整个家庭的喜怒哀乐。有的孩子戏称之为“状纸”, 拿到它时心跳加速, 双手颤抖;有的孩子日夜期盼, 因为用它可以换回父母亲的诸多奖励。没想到这张记载着孩子们一个学期表现的薄纸有这么大的威力。既然如此, 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 也让孩子给我们教师填写一张成绩单呢?于是这第二节特色课在每学期末如期开展。从孩子们的作文中, 我们能受到许多启发, 对自己的工作是一种约束, 更是一种鞭策。

何老师的成绩单

福州教育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年级×班×××

壮硕的身躯, 圆圆的脑袋, 宽宽的前额上印着一个可爱的“M”, 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里充满着智慧, 薄薄的嘴唇就像两片书页, 时不时吐露出幽默的话语。你一定会问:“这么帅气的男老师是谁?”他就是咱们班鼎鼎有名的“肌肉博士”——何捷老师。

太晚了, 直到这个学期, 何老师才开始执教我们这个毕业班。但很快, 他不仅带来了大量幽默、风趣的游戏作文, 而且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率领我们一举夺得学校的“十佳班级”称号, 语文学习也打了翻身仗。他独特的教学风格, 令我们豁然开朗, 每节课都让我们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既让我们学到了新知识, 又不会使我们感到无聊、乏味。何老师仿佛是一块巨大的“磁铁”, 吸引着无数带电的“学子”。就连最为普通的小B同学, 也于近日圆了他作文登报的梦想。看来在何老师的手中“朽木”仍可雕也!

在期末来临之际, 我的“何捷老师成绩单”终于出炉了!一个老师也要像孩子一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请看“何老师的成绩单”。

德:优。何老师平时待人和气, 还经常闹些小笑话活跃课堂气氛。对优等生, 希望他们再接再厉, 争取更好成绩;对暂时落后的学生, 总是温和有加, 时常用亲切的话语, 勉励他们发奋图强。这个学期, 许多原来的问题学生都脱胎换骨, 这就是评优的最有力证明。

智:优。这里的智就是何老师执教的语文学科。理所应当评为优。整个学校都知道他的语文课上得好, 这个优是大家评的, 可是说是“群众投票”产生。

体:优。众所周知, 篮球是男生之最爱。何老师这个“大男孩”, 也对它情有独钟。他经常与我们进行师生大比拼, 切磋球技。不仅如此, 何老师还坚持冬泳, 几十年如一日, 从不间断。另外, 我还亲眼见过何老师的肌肉以及他练习引体向上的情景, 据说何老师还是全校教职工中引体向上的记录保持者呢!

美:优。虽说何老师看上去长得五大三粗, 酷似举重运动员, 但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造诣。其书法作品刚劲有力、金石味浓, 他经常以自己的字作为奖品送给同学, 被大家视为珍宝;其绘画作品更具古代山水画家之遗风!这些作品在他的博客上都能得见。

最后我来段评语:希望何捷老师戒骄戒躁, 继续开拓进取, 率领全体“何粉”在新学期再创辉煌!

至今记得我自己第一次拿到几乎都是“良”的成绩单时的感受, 至今记得我第一次将成绩单递给其他科目教师时他们的言与行。看来, 和孩子一样, 这张薄薄的作文纸上的内容, 也必将深深地印在每一个教师的内心深处, 因为这是我和孩子之间一座畅通无阻的沟通桥。

“能抓老鼠的猫就是好猫”, 上什么样的课只不过是形式, 其内涵还是育人。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有趣且需要智慧的工作。相信只要大家用心去做, 就一定会做出自己的特色。

特色课 篇2

无锡市实验小学“创建特色班级(中队、辅导员)”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少先队中队是队员学习、活动的主阵地,形成健康的中队文化能启迪学生思想,升华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弘扬学生道德,培养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现代教育中,建立“特色中队”是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有效的途径。

二、活动目的建构中队特色管理模式,促进各中队自身特色的形成,同时形成学校德育管理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模式,为中队辅导员和全体少先队员全面发展搭建丰富的平台。

三、活动过程

(一)宣传发动阶段(三月中旬)

创建“特色中队”动员会,介绍“特色中队”创建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介绍特色中队的创建方法及省内外优秀“特色中队”的创建和活动经验。

(二)制定方案阶段(三月下旬)

结合班级自身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酝酿活动方案。采取自由申报,于3月31日前交大队部,经评议后,再进行实施。上报资料:

1、“特色中队”名称、口号。(结合自身特色,突出中队个性)

2、“特色中队”创建方案。(注意个性和实效性结合)

(三)活动实施阶段(四月上旬—六月上旬)

1、各申报中队根据方案进行外观布置和各项积极准备。

外观体现班容班貌,可在室内、外设立特色展示园地,版面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突出童趣,内容可为“展示”、“宣传”、“评比”、“记录”„„

2、根据方案设计开展活动。

(1)活动有计划,有安全保证方案、有记录。

(2)做到校内和校外活动相结合;中队活动和小队活动相结合;指导活动和自主活动相结合;个性创建与学校统一活动相结合。

(3)整个活动过程应紧密围绕学校德育活动大方向,符合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有本中队的鲜明特色,总活动彰显一个“新”字。

(4)注意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媒体(广播站、橱窗、网站、中队辅导员会议等)宣传、交流中队特色活动。

3、大队部每月召开特色中队活动经验交流会(结合班主任例会)。

(四)成果展示阶段

1、特色中队活动观摩、中队资料展示。

2、梳理特色中队管理模式并推广实施。

(五)总结表彰阶段

1、六月中旬,各中队总结本学期“特色中队”活动成果,做到辅导员总结与队员总结相结合,并上交一份“特色中队”活动总结到少先队大队部。

2、六月下旬,活动领导机构根据各中队活动情况给特色中队授牌。

3、六月底,少先队大队部进行创建“特色中队”学校活动总结。

备注:

1、各中队辅导员在开展活动时注意图片、文字等资料的积累,为到时展示活动作好前期准备。

2、特色中队开展活动学校尽可能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资助

一、工作思路:

德育特色创建是从我校自身的优势出发,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各种设施,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开展的活动适宜于绝大多数师生参与,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长期坚持与保留,具有延续性。工作内容上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年龄特点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德育目标和特色建设活动的目标按阶段化实施,分别由近期、中期、远期三各阶段来完成。

远期目标:德育特色享有盛誉,品牌活动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校园文化有品味上档次。以学生在校学习满6年为远期目标。

中期目标:出形象,有成果,群众满意,学生优秀。每两年为一个中期目标,(1-2)年级以“养成教育”系列自理活动为主。在教师的帮助下学做《小学生行为规范》。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3-4)年级以“规范教育”系列自主活动为主。每位学生都能够用《小学生行为规范》约束行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独立做事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5-6)年级以“理想教育”系列自强活动为主。自觉执行《小学生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和远大理想。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自尊自爱、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经受挫折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明辨是非、控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近期目标:每学年为一个近期目标。

三、工作内容

(一)、抓礼仪教育,创文明校风

从常规训练入手,使文明具体化

1、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结合各年级实际,有针对性开展德育活动,使各年级德育内容专题化、规范化。

一年级:迈好学习第一步——以“养成教育”为主题。

二年级:迈好成长第一步——以“守纪教育”为主题。

三年级:迈好文明第一步——以“礼仪教育”为主题。

四年级:迈好理想第一步——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

五年级:迈好人生第一步——以“感恩教育”为主题。

六年级:迈好成才第一步——以“成才教育”为主题。

2、每学年开学的第一个月为“开端教育月”。根据年级德育主题,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守则细化,按时间分月、周、日进行培训教育;按内容分卫生、间操、路队、文明,然后列出相应的训练要求。(比如:上学、放学的路队;全校性集合排队,进退场秩序的训练;每天进校时敬礼、问好姿态的训练;倡导队员们在实践体验中着重培养10个道德好习惯:①

微笑待人;②主动打招呼;③每日为父母做件事;④及时感谢别人的帮助;⑤按规则办事;⑥说了就要努力做;⑦用好每一分钱;⑧集体的事情一起干;⑨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⑩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各年级按照训练表开展德育主题活动,力求使本年级德育内容具体、细致,具有可操作性而不致流于空泛和说教,使学生易于接受。

3、多元的激励评价。形成“班级递进式”、“学校多样化”的评价模式。(“班级递进式”——一位同学在班内得了2颗红星,可以换一张喜报,2张喜报可以换一张奖状,2张奖状可以„„;“学校多样化”——学校在表彰时遵循以前的特长生、进步生等种类。)

(二)、利用学校有利条件,举办爱国主义电影周,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1、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丰富和活跃学习生活,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利用我校有线电视网络,结合“清明节忆英烈”活动举行观影演讲。下半年10月,结合庆祝国庆举行大型歌咏比赛。

(三)、进一步活跃“快乐校园”活动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对于学生来说,天生我才,各具禀赋。只要我们引导学生,帮助其挖掘出自己的才赋,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就可以因势利导,一顺百顺。

1、快乐中队活动

进一步增加活动项目,使师生参与面更大,成立更多的快乐中队、小队,保证学生参与率达100%。仍坚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教师、定学生”开展快乐中队活动。为少先队员们营造了快乐成长的氛围,为队员们搭建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从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各学科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2、快乐大舞台

为了巩固快乐中队的活动成果,展示学生风采,定期举行文艺汇演、歌咏比赛等展示活动。

3、快乐课间

鼓励学生们在课间动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等。每逢课间老师们、同学们会一起跳绳、踢毽子、做游戏,在大声喊着童谣中一起嬉笑玩耍,甚至在欢笑中闹作一团,这样一方面让孩子们放松了心情,释放了压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团结协作、互助互爱的情谊以及规则意识、公平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家校联动,开展节约教育。

特色课 篇3

关键词:职业综合能力;职业生涯;课程目标;课程模式;特色课型;任务引领;专业技能

在设计软件日益强大的时代洪流中,建筑装饰手绘也随之陷入一个艰难的境地。“手绘技法”作为建筑装饰行业的一个通用技能,其快速、灵活、体现瞬间灵感的独特性质,赋予它充分长久的存在价值。广泛的建筑装饰行业调研数据显示,中职学生就业主要围绕设计师助理、绘图员和施工员三大岗位,而这些岗位的工作任务都需要在不同程度上应用手绘技能,尤其对于设计师助理来说,手绘几乎是决定他成败的关键。

一、提出现状问题

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给行业提出了越臻完善的“生存法则”,因此,竞争求存的各行各业也相应把入职条件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建筑装饰企业的从业门槛已经从最开始的“能用”,经历后来的“好用”,上升到现在的“能提升”。具备职业竞争力的职业人,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应的职业素养,还必须能够自主学习,提升自我,拓展个人职业生涯。

回顾我们的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下文简称“手绘”)课程教学,同时,在走访用人单位,跟踪调查学生实习就业情况的时候,一些日趋尖锐的矛盾也逐渐引起我们的注意。

1.课时与技能特点的矛盾

2.生源与课程要求的差异

3.专业课程之间缺乏融合

4.封闭式教法作用单一

5.教师主导抑制学生主动

6.在校生与职业人存在差距

二、分析问题,提出策略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们从行业调研、观察学生、对比试验等角度入手,初步总结出一些解决策略。

1.根据行业形势,精简教学内容

手绘课程内容庞大,但是,并不是都广泛应用在行业领域中。我们可以根据行业形势需求,针对性地精简内容,达到压缩教学时长,提高教学效率的效果。

2.针对不同基础学生,酌情分层教学

以完成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教学的效果。考虑学生基础参差良莠,制定学习任务要灵活调控,适应学生在不同的高度上发挥特长,最终都尽力完成任务。

3.相关科目融会贯通,促进综合专业能力

平行开展的专业课程都是内在关联的,必须尝试引入各门课程任务,以本课程技能,促成一项学习任务的完满成功。

4.以任务为引领,学习工作过程知识

中职学生渴望进入实际工作,我们就制定模拟实际工作任务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强化手绘技能,学习工作过程知识。

5.探究式学习,还以学生主动权

手绘是一门典型技能型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少讲课,多发问;少要求,多建议”。以学生为主体,分层设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探寻,攻克各层目标,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能够自主学习的学生,将来也是能够发展的职业人。

三、制定新的课程目标

基于以上行业形势以及教学现状,为缩减职业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职业教育课程趋向“关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成为中职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受工学结合思想的启发,我们根据总体目标,针对性制定出手绘课程的四个具体化目标:

1.学会技能

通过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各种手绘技法来表现设计意图,并以此辅助设计、施工、计算机软件等课程学习。

2.学会工作

通过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形成性培养,使学生能够完成课内仿真的学习任务,达到顶岗实习的业务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要求。

3.自主学习

在前两个学习阶段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知识、方法的自主学习和应用能力,为终身学习,不断进步奠定基础。

4.能够发展

通过顶岗实习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企业和社会,经历在真实职场中的学习、体验与实践,进一步获取职业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提升职业认同感,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四、采用新的课程模式

围绕以上课程具体目标,以岗位工作特点、职业素养要求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创建了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作为手绘课程的改革新模式。

“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是从职业岗位群核心工作任务出发而构建的一种课程模式。以核心工作任务的操作流程或工作环节为主线整合学习内容,学习内容的类型是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工作方法、组织调控、服务意识、团队意识、诚信意识等工作过程知识和职业素养内容的融合体,学生在高度仿真的学习情境中实施学习,以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学习、具有初步的工作体验为基本学习目标,以提升职业素养水平、综合业务能力水平和个人基本素质水平为关键学习目标。该课程模式的“任务引领”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课程结构全面系统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课程体系既有知识课程,又有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课程,更有实践课程,其中,以理实一体化课程和实训课程为主;构建了一个“知识-技能-经验-能力”四位一体的课程系统;实现“由知识到能力”,“由技能到工作经验”的升华,最终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2.课程目标兼顾齐全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课程目标兼顾多个层面。使学生通过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过程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达到“学会技能、学会工作”;同时,在“工作”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提高方法能力和形成职业素养,也就是达到“自主学习、能够发展”。

3.课程内容完整综合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课程内容以核心工作任务为主线,把“知识、技能、态度”整合成综合化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组成不仅有知识性和操作性的专业化内容,亦同时包含形成性培养的职业化内容。

4.教学组织接合工作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学习任务来源于真实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实施教学组织,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高度统一,做中学,学中做。按工作流程排列教学内容,按工作规范制定教学要求,按工作要求确定教学目标,按劳动组织形式实施教学组织形式,根据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共同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教学策略与方法。

5.学习情境模拟职场

越趋真实的职业环境就越能有效地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学习情境模仿真实的职业环境达到“形神兼备”,首先学习情境是高度仿真的职业情境,既有实际工作场境,又具备教学特有的功能;学习内容对接工作内容,学习目标对应工作标准,教学组织参照劳动组织,评价标准看齐行业标准。

6.学习评价多元激励

任务引领型课程的学习评价注重“职业标准”而非仅仅是“专业标准”。首先兼顾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老师评价;还要把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相结合;其次以诊断、激励的发展性评价为核心。

五、应用特色课型

根据对课型的认识理解,结合日常手绘教学的心得体会,在任务引领型课程模式的领域里,我们制定出三种具备手绘特色的课型,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执行应用,并且得到了显著效果。

这三种课型分别适用于不同层次的教学阶段,它们分别是“任务驱动—技能训练”课型、“任务驱动—技能进阶”课型以及“任务驱动—项目设计”课型。三种课型依次组合,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实现“模仿训练——强化进阶——自主创作”的成长历程。

手绘课程内容分成三大模块,模块呈现环环相扣,螺旋上升的层级关系。第一个模块是手绘基础,属于基本功训练阶段,理论知识相对集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技能训练”课型,让学生从简单任务入手,循序渐进地打下坚实的手绘基础。第二个模块是空间要素表现,这是手绘技法的进阶阶段,各项技法相对集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技能进阶”课型,老师讲解示范、学生临摹训练,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先简单,后复杂;先单项,后组合”的学习任务的同时,手绘技法也随之得到逐层晋级的提升。第三个模块是空间表现,这是整体空间的绘制,要求综合运用前面所有的知识技能,以及融合相关专业课程知识来完成学习任务,主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设计”课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分工分部地完成设计任务,同时达到“知识、技能、态度”的同步提升。

1.课型特征

结合实际工作中的手绘课程教学,以“创作装饰设计方案的效果图”课程项目为例,“任务驱动—项目设计”课型主要具备以下特征:

⑴模拟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制定教学项目,以任务为引领,以学生为主体,创设职业化教学情景,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体验整个工作过程。

⑵教学项目的导学载体是室内设计方案的效果图创作任务。

⑶完成任务过程坚持知能统一,学做一体;学生同时得到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强化,工作过程知识的构建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

⑷教学内容按照“先分项,再整体;先元素,再空间;先分工,再合作”来组织实践。

⑸学生以工作小组的形式,组内协作,以不同基础者负责不同分项的方式来实现分层教学;以组间竞争来激发工作热情。

⑹学习评价兼顾行业标准和教学特点,既有总结性评价,也有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旨在认可、激励,学生自评旨在检验、反思。

2.课型结构

该课型旨在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之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中心,以创设情境为关键”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用于解决学习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以此发掘自主探究潜能,训练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精神、服务意识等职业素养。

以“创作装饰设计方案的效果图”课程项目为例,该课型的结构如下: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要点

布置任务布置学习任务任务驱动探究学习模拟实际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做中学”,构建工作过程知识。明确任务要求,预期成果等细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制定计划、分配工作制订计划,分配工作情景模拟、小组合作在之前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学生理解任务,并且自由组合成工作小组,组内讨论协商,制定计划,分配工作。

教师从旁辅导,培养学生在组织实施能力。

搜集资料搜集创作素材,初步选定风格实地参观、案例调研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创作资料,以零碎图片初步展示风格主题。

确定主题组内讨论,确定创作风格,以剪贴海报来展示创作意向情景模拟、分层教学、小组讨论各司其职,手绘特困生负责制作修订剪贴海报(展示设计意向),思维敏捷、口才伶俐者做代表上台展示并讲解。

教师与学生商量决定素材取舍,最后确定创作风格主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辅导创作、检查调控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创作思路,按照“空间角度—透视类型—线稿—上彩”流程绘制效果图。情境模拟、分层教学、理实一体人尽其才,分层学习。手绘熟练者负责绘制大空间效果图,其余同学可以自由绘制各部分小透视。教师辅导调控的同时,也对各阶段成果进行质量检查。

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熟能生巧。促进组内组间竞争学习,累积实践工作经验。

分享成果小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本组任务成果, 情境模拟结合平面图,立面图,介绍效果图特点。检验成果,完结任务,建立工作成就感。

师生共评教师评价、小组互评、组员自评情境模拟教师做终结性评价,各组相互评价,学生各自做阶段性评价。评价多方面多主体,与行业实际接合。

点评反馈突出优点,改良不足互动讨论通过对工作成果的检查评价,针对共性与个性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师生各抒己见,提升教学效果。

3.课型的适用范围

“任务驱动—项目设计”课型适用于创造性、技能型的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课程。手绘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手绘知识技能,并且用于表达设计意图,最终绘制出设计方案的效果图。因此,在课程的后期创作阶段,就适宜使用项目设计课型。该课型要求学生在初步具备自主学习的前提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互助互勉,各司其职地充分发挥能动性和创造力,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六、结语

我们必须在日常教学中寻求突破,才能够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从零基础上升到“能画、会画、敢画”,从一张白纸蜕变为具备职业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教师必须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师中心为自主、合作、探究的以学生为中心,创造师生关系融洽、沟通交流、探究解难的生机勃勃的课堂教学景观。

参考文献:

[1]《职业教育课程论》 徐国庆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特色课程成就特色校园 篇4

关键词:一校一品,小学教育,特色课程,育人功能

一、指导思想

开展“一校一品”创建活动,办出学校特色,打破“千校一面”的局面,是学校追求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措施。农村学校各自有着独特的教育环境和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深入挖掘、认真提炼、精心设计,就能为学校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打造“一校一品”特色校园,是在新一轮课改“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背景依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特色课程。基于以上原因,2014年秋季,我校正式启动了新课程改革,首次把特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一年来,我校以教育特色课程为突破口,并以此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引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得到了培养,学校教书育人的良好氛围日趋形成。

三、现实情况分析

白沙七坊镇中心学校占地面积2579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6842平方米,33个教学班,专任教师89人,在校学生1433人。学校始终坚持“强化课程改革,内化常规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构建全新育人模式”的办学指导思想,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教育是立体的,除了必修的基础知识课程教学之外,学校的办学还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在生活实践、艺术修养、学习思考、思维发展、技能锻炼、身体素质等诸多方面的潜能,而非单一的学业成绩。住校学生每周有五天生活在封闭的空间里,统一时间睡觉、统一时间起床、统一时间学习、统一时间就餐,等等。长时间过多的整齐统一,会让学生感到寄宿生活过于呆板、单调、乏味,学生个性得不到张扬。鉴于此,学校构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平台,经常组织学生开展特色课堂活动,让学生“活”起来,“动”起来,以克服学校寄宿制带来的弊病。根据我校的教育环境和师资条件,学校依托所处农村的地理优势,结合地方文化的积淀,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功能。并设置以下特色班:书法、国画、泥塑、中国象棋、文娱艺术、趣味体育等。让有特长发展的学生参加各个兴趣班的活动,满足学生的个人爱好的需求,挖掘学生各自的潜能,培养具有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我校学生农村户口居多,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我校教师队伍总体上学历和素质较高,但存在年纪轻、经历少等问题。在学习成绩不能很快提高的情况下,师生都需要放眼未来、怀抱梦想、增强信心、奋力拼搏。另一方面,我校有绘画、音乐、泥塑、象棋、体育方面的师资,通过不同种类的课程融入教学内容,实现学校课程的特色化。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确定的特色课程开发的纲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四、明确目标,领导保障

学校始终把特色当作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特色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特色班规划、实施方案、对特色活动的考察指导、定期组织比赛,每学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促进特色班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

五、特色课程的实施

书法课程设计为硬笔书法和毛笔书法两大类。主讲教师:符永孝,教室分为硬笔书法教室和毛笔书法教室各一间。教师在平日的教学中,发现有书法兴趣浓厚的学生,便组合成一个20人的书法课程小组。书法课程组的学员主要为学校的书法活动及县、省一级的活动提供个人作品。

绘画课程分为国画班和绘画班,国画班课程设计为国画知识和绘画技能的初步学习。主讲教师:符秀平,教室一间。教师物色20名学生组班。绘画班课程为彩笔、水粉水彩类初步技能的训练。主讲教师:符玉娟,教室一间。教师物色20名学生组班。

泥塑课程设计为造型艺术初步感知的学习,雕塑是一种空间立体造型艺术形式,是以形体的构建垒积为语言来传达情感的艺术形式。泥塑的学习会让孩子们获得造型艺术的熏陶。七坊镇中心学校的红泥浆是上等的泥塑材料,这样便利的教学资源,让我们在泥塑教育的版块可以做大做强。主讲教师:梁日,配备专用教室一间。教师物色20名学生组班。

中国象棋课程设计为中国象棋基本技能的初步学习,唤醒学生的逻辑思考,拓宽学生的思维格局,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培养。社团设置十个棋盘,可以收纳有兴趣的学生加入。小组成员在学校的活动中进行中国象棋擂台,扩大中国象棋的兴趣影响。主讲教师:黎明珠,课堂教学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授课。

文艺课程设置为合唱、舞蹈、电子琴演奏三个门类。主讲教师:杨彩妹、胡海燕。文艺功能室设定大教室一间。课堂教学主要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授课。文艺小组的任务负责为学校节日、少先队活动、县、省一级的汇演活动准备节目。

趣味体育课程设置为太极拳、集体跳绳、体操、田径等。体育教练:林凯、杨梅萍、刘莉莎。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小组负责培养体育苗子参加运动会。

六、强化音乐、书法、泥塑、绘画、剪纸、体育等兴趣小组

定期检查特色课程教案、活动进展情况,向特色课程兴趣小组要成果,要作品,并进行展评,优秀的作品给予奖励,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使第二课堂稳定、协调发展。

每学期学校举行歌咏比赛,元旦开展全校性文艺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平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让每位学生在学校找到归属感和幸福感。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利用“六一”儿童节、“体育节”,进行歌咏大合唱、体育比赛、学生象棋比赛、泥塑作品展演、学生书法、绘画比赛及各类文艺节目比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营造一份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平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七、体验收获,彰显特色课程成效

特色课程的实施使得学生在学习内容、方式、策略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学生学习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将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1.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学习欲望提高。

(1)在积极引导下,我校全体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进入“乐学”的境界。在日常的教学中,各班课堂的氛围悄然发生着质的变化。教师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把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看、动、做、摆、想的过程中自我发现知识,感悟知识,获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学生兴趣得到培养,能力得到提高,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2)特色课程开发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成为主流,学生自身知识得到拓展、能力得以形成、个性得到张扬,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自然提高了学习欲望。

(3)开发的特色课程主要以活动类为主,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腿、动脑,促进了学生协调发展,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教师自主提高。学校呈现勤于工作、钻研业务、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和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提高了活动的实效性,我们的专业也得到了很好发展。

(2)特色课程开发强调以学生为本,因而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教学效果处于最佳状态。我们在特色课程开发中边开发、边学习、边提高,在教会学生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深深感到,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学习需求,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充电。

3.特色课程开发体现学校特色,促进教师成长,提高学生素质,并在活动中获得多项荣誉。

(1)学校荣誉:2015年我校在全县中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获得白沙县小学田径运动会优秀组织奖;舞蹈《赵钱孙李》获得省舞蹈比赛三等奖。

(2)教师荣誉:我校符永孝教师获得2015年海南省书法比赛三等奖,杨彩妹老师指导的舞蹈《赵钱孙李》获得省比赛三等奖。羊进光、林凯老师获得白沙县第九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优秀教练员。

(3)学生荣誉:陈美娥获得白沙县小学田径运动会跳高第一名;唐世源获得跳远第一名;刘雅诗、张子烟、叶丽雅、陈美娥获得4x100女子组接力赛第一名;岑佳佳获得400米第二名;覃区伟、胡智裕、王峰、符海圳获得男子组4x100米接力赛第二名;张子烟获得100米第三名。

(4)各兴趣小组学生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如:泥塑作品在全县校长论坛会上做样品展示;书法、绘画数幅作品获得省级、县级奖项;象棋特色班培训出百余人的象棋高手,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体育成绩更为显著,在2015年全县中小学第九届田径运动会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展给学校带来了无限乐趣与青春活力。

八、反思与展望

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仍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与困惑:

1.活动时间略少,个别学生对自己的校本课程兴趣不足,重视程度不够。还需要教师拿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一些教师对特色课程低于正规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观念上还没完全转变。

3.在活动中,部分学生还无法与别人合作,加上生源少,有些预定的教学内容无法开展。

庆华健身特色课建设方案 篇5

一.市场分析

幼儿教育是我国学制的第一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幼儿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化,给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早教市场经过10多年的发展,早教市场已经进入较为稳定的发展时期,而且近几年中国家长对于孩子全面以及多面发展促进了幼儿特色教育的市场。

幼儿特色教育是与传统的幼儿知识教育体系之外的一种特长教育。它偏重于幼儿的专业化能力的培养,如珠心算、幼儿英语、蒙氏教育、奥尔夫音乐、多元智能开发等教育。其内容更注重西方现代幼儿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的掌握与运用。而目前临沂的幼儿教育市场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临沂的幼儿特色教育市场大多数项目都比较雷同,多以文艺方面为主,近几年都有了很好的市场,而且需求量在不断的提升,而对于具有特色体育教育的以亚太体适能机构为普遍,但亚太体适能机构的打造路线是低收费多普及的路线,并且他们的课程内容与一部分幼儿园自己的体育课程相类似,学生在学期下来没有可以体现的任何成果,在家长的思想里是由于价格便宜,人云亦云的追逐,这将在以后的市场中降低自己的竞争力。明远教育机构有着独特的幼儿篮球教育市场,并有着强大的表演平台,在开设特色课程的时间里给家长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并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

二.现状分析

1.庆华健身恒大华府店有着远超于其他健身或者教育机构的硬件设施,但是篮球场地以及篮筐篮架还是原恒大遗留下来的设施,设施不规范不专业而且老化严重,更是缺少精细的管理和维护以及篮球产业开发市场的渠道。

2.篮球培训只是面对社会市场,没有学校市场基础,明远教育已经有了学校市场的一定基础。

3.庆华的招生模式是单纯的一方盈利模式导致生源合作方的局限性。

三.特色种类与方案

明远教育的市场方针是以篮球,绘画、书法、舞蹈、跆拳道、武术、声乐、钢琴、口才、萨克斯、外教英语等为主的全面性教育机构。

明远教育的办学方针是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综合素质,为学生创造更专业的培训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展示平台。

四.办学形式(1)托管

一.业务介绍:为了在周末和假期给孩子一个更好的休闲和学习的场所,特设立本托管班,以“减轻家庭教育重负”为己任。为孩子营造一个手脑并用、身心兼备的快乐成长空间,为工作繁忙的家长解决周末孩子得不到专业教育照顾的难题。

1.托管时间:周六周日 8:30-16:30 2.托管对象:周围幼儿园小朋友以及明远合作园的托管小朋友 3.服务宗旨:让孩子开心,让家长放心

二.职责分配: 1.明远教育负责学生的所有课程教授,作好工作计划,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以及学生管理。

时间安排:

8:30~10:00学习时间(辅导作业,数学与逻辑思维)10:00~10:30活动娱乐 10:30~11:30特色课 11:30~12:00午饭时间 12:00~14:00午睡时间

14:00~15:30学习生活(科普知识,绘本故事会与阅读)15:30~16:30特色课

2、庆华负责提供教学场地,教室,厨师以及用餐

3、招生方式:共同招生

合作收益及分配方式:每期收费———元,双方各获得学费总额度的50%

4、幼儿安全措施:

(1)老师对幼儿要有亲切感,不得有粗暴的行为(2)环境、房屋、用具、玩具等具有安全性

我们采取袖珍化编班模式,集“学、娱、餐”为一体,融“家园、学园、乐园”为一园的全新托管服务,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交往能力为三大托管目标,“师生一起实践、一起生活、一起成长”是幼儿托管乐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训练班

1.年龄阶段:小学,初中,高中 2.培训模式:分班培训

3.业务介绍:对于北城新区建立一个综合行性的教育培训机构,在有幼儿教育培训生源的基础之上增加青少年培训。一个星期的学校生活结束,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或者兴趣爱好则会选择专业的培训教育机构给孩子做特色课的培训,首先可以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其次可以更全面的发展自己的孩子,使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在青少年教育的起跑线上不会输给其他孩子。

4.培训时间:周六,周日以及假期

5.服务宗旨:培养孩子的兴趣,全面开发孩子的潜能。五.发展篮球文化

对于篮球产业的发展首先发展其篮球文化。

1.首先修复现有的硬件设施使其达到标准化和专业话,并有一个舒适的场地及环境可以吸引篮球爱好者。

2.其次增加篮球氛围,在篮球馆内布置上有关篮球宣传的纸质或者其他的宣传板,甚至可以给场地做一些关于冠名和赞助的广告来渲染气氛。

3.建立起自己的俱乐部,经常以球汇友,带动篮球爱好者之间的往来,在教练技术娴熟和专业的前提下宣传教练的知名度。

4.根据篮球场地市场的价格做出符合自己合理的价格,并建立会员维护和交流的专业人员,做好相关的服务。

六.篮球产业链

在“特色”中体现特色 篇6

一、研究角度及基本思路的新突破

《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一书紧紧围绕“特色”而展开,系统回答了邓小平为什么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究竟“特”在哪里的问题。资料显示,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多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背景、思想渊源、时代条件、必然性等的探讨或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历史进程、科学内涵等著书立说,也不乏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地位的研究及对国际影响的关注等等。而《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全方位地专门研究“中国特色”,这种研究在理论界并不多见。从研究的视角、内容、深度来说,显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二、研究方法的新颖性

黑格尔曾有个论断,方法不是外部形式,而是内部的灵魂和概念。围绕对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的宏观架构,《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一书首先把历史考察、现实反思和理论概括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其次,把现代系统思想渗透进理论研究中。如书中下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进行展示时,秉承系统思想中的全面、系统,对“特”作了宏观铺开。而在对所涉主干内容进行微观量化时,又采取系统分析、系统综合的方法,使读者对所研究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次,该书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进行研究时,还采用了比较和矛盾分析的方法,把统一性与多样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比较中寻找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在矛盾分析中揭示了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的真谛。

三、在“特色”中体现特色

所谓“特色”固然是指该书《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的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该书非同一般的研究效应。该书所关注的问题既是理论的,又具有极强的实践价值。在书中,作者探究的核心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在寻求问题的解答中该书的特色之处也彰显了出来。其一是敏锐的问题意识,作者通篇在揭示问题时始终有所思考,对问题的解答一直坚持一种历史考察与现实反思的逻辑思维。其二,在展现特色中解读中国模式。邓小平曾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也就是说,模式是从本国实际出发对发展道路所作出的一种战略选择,这一不同于别国的选择本身也就体现了特色。该书作者在对邓小平“特色理论”深刻把握的基础上,科学架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六大特殊性,回答了“特”之所在。应该说,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的贡献。其三,严谨的治学态度,作者在附录中对近十年来理论界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了一个较全面的介绍,并附有一些精恰的评说。表明作者在对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进行重新审视时系统地阅读了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博采众长而有所突破,这一严谨的治学态度是值得肯定和学习的。正是这些特色使该书成为国内近年研究成果中少见的佳作之一。

《中国特色与中国模式》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8月

以特色街打造特色城区 篇7

挖掘资源整合资源利用资源

一是挖掘资源, 发展特色。这种挖掘是保护性的, 而不是大拆大建。一条老街对应一段历史, 一段历史对应一种文化。所以, 特色街的价值体现在对历史文化内涵的弘扬以及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保护上。

成都宽窄巷子不仅是难得的物质财富, 更是宝贵的文化资源。他们作出了依托老街文化、打造名街的决策, 建成了宽巷子老生活、宽窄巷子慢生活、井巷子新生活的特色商业街, 挖掘利用了独有的历史文化资源, 逐步成为拓展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空间的新文化载体。

二是整合资源, 培育特色。知道自己的资源, 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 去优化整合各种资源。有效的整合不是从来就有的, 而是要有一个从无到有、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

三是利用资源, 提升特色。再好的资源, 如果不利用, 就等于没有资源。利用资源就是对现有内外优势资源、软硬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发挥好各种优势资源的作用, 体现整体效能。

政府在特色商业街建设中的作用

特色商业街的建设目前已成为城市经济、旅游、文化发展的趋势。政府在特色商业街的规划、建设、发展中发挥着“看得见的手”的功能, 起到了关键作用。我认为, 在特色街建设中, 政府要发挥好主导、引导、指导、督导四个作用。

一是主导作用。商业街本身具有很多特殊性, 如:所在地一般是城市的中心地带;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地价和获准进入的成本都非常高;有大量的公共设施存在等等。所以, 在特色街建设中, 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 正确处理传统风貌与现代设施的关系, 对商业街实施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 才能使商业街形成独特风格、环境优美、秩序井然的良好气氛, 逐步形成人气、商气两旺的局面。

二是引导作用。建了特色街如果经营不善, 管理不好, 仍然有可能失败。有商不等于有业, 有人流不等于有客流, 有客流不等于有物流和财流。政府可以建场建街, 但不一定能兴市;有街不一定有店;有规模不一定有效益;有人流不一定有客流。吸引人流靠的是商业街的定位, 形成客流靠的是企业形象, 而真正变成旺盛的局势要靠服务。所以, 政府必须发挥好引导作用, 业态组合要合理, 功能配套要完善。同时做到各种品牌、规格、档次齐备, 在消费者头脑里形成一种共识:那就是当我要买这种商品时, 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到这条街。

三是指导作用。政府在特色街建设中扮演的应该是“指导员”角色:在市场形成发育的初期, 采取有效措施“放水养鱼”, “鱼”也就愿意向特色街集中, 这就有了商气的集聚。在特色街发展比较成熟后, 政府应该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政府不对市场横加干预, 而是想方设法、不断为特色街注入创意元素, 这也正是商业街乃至整个商圈有发展前景的前提要件。

四是督导作用。特色街重在管理。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下, 形成了特色也必须依靠管理来维护。河东区十分注重特色街的督导管理, 成立了特色街管理办公室, 对街区道路、公共设施、户外广告、卫生绿化等进行综合管理。同时, 要求每一户商家都要树立整体观念, 把整条商业街看成一家店铺;注意商品经营上的互补性, 避免恶性竞争;协调好营业时间, 统一规范服务, 不断提高特色街的经营管理水平。

特色商业街发展的体会启示

特色街, 从一定意义上讲, 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对天津市河东区来说, 特色街建设不仅成为旧城整治、改造的解题之策, 也应成为文化兴区引领商贸兴区的着眼点。

一是注重挖掘和利用历史人文资源的独特性。历史人文资源是打造独特性、差异性城区的良好基础。每个城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资源, 把这些历史资源开发出来就可以形成城区的发展特色。在改造建设中, 特色街的历史文化遗址必须融入新的规划中, 使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只有认真挖掘、整理、保护好这些历史人文资源, 才可以巩固城市的根基, 让城市的魅力长久留存。

二是注重发展与控制特色街建设的平衡性。特色街的魅力在于人气聚集效应, 没有人气成就不了特色商业街区。但是在发展中往往容易忽视对规模的控制, 一味聚集, 失去控制, 最终导致无法承受压力而自我毁灭。河东区成立的特色街管理办公室, 以非营利为目的进行管理, 可以有效控制特色街的非理性发展, 从而达到科学平衡协调发展。

三是注重把握综合整治与拆迁改造的整体性。特色街的特色取决于街道及建筑特色, 放弃建筑语言而只有建筑的简单排列组合, 那样的特色街就是一种遗憾。在特色街建设中, 要围绕整体体现特色, 防止把特色街的风格孤立化, 游离于城市风格之外。成都已建成的特色街建筑的平均高度、体量、格局以及建筑的形制、色彩等诸方面, 都注意到城市的文化特色, 构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并与城市风貌浑然一体, 相得益彰。

创建特色学校培育特色教师 篇8

所谓特色教师, 就是在教育教学上具有特色的教师。这种教育特色是教师教学个性的体现, 是教师独特教学风格的反映。相对于一般教师而言, 特色教师具有鲜明而独特的教育个性, 富有强烈而执著的创新精神, 富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特色教师是特色学校的重要标志, 特色学校的办学思想必须得到全体教师的共同认可, 特色学校的办学业绩和办学特色是通过全校教师共同努力实现的。要创建学校特色, 就必须拥有一支与之相适应的素质优良并具有特色的教师队伍。要使学生学有所长, 教师首先必须做到教有所长。有什么样的教师,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要创造各种条件, 培育特色教师。特色学校培育特色教师, 特色教师造就特色学校。

一、提升学校特色实现特色学校

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 原杭州市艮山中学, 早在1982年, 学校就把发展的定位立足在努力发展学生的特长上, 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 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 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学校开设了科技创造原理课、发明技法课以及创造性思维训练课。通过课堂教学开展科技教育, 实现科技教育与学科教学的完美结合, 形成良好的科技育人环境。利用科学类课程进行科技教育, 合理利用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课本中学生既感兴趣又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 解决现代社会中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 开发自然学科的潜隐课程, 拓展学生的认知空间, 系统地学习创造的知识、技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006年学校被命名为浙江传媒学院实验中学, 加强对传媒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 实行传媒模块教学, 创建一套符合本校特色教育的校本教材。学校实施20多门传媒多样化的校本特色课程,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模块;实行走班制, 拓宽学生求知领域, 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增加活动课, 增设多种社团及有效特色活动, 充分利用在我校开设的国家、省、市各种基地, 开展各项活动。随着各传媒课程的开设、各社团活动的开展, 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到充分的开发, 个人价值达到最大化, 学生媒介素养得到提升, 不同潜能的学生得到了多元化的发展。

经过多年的特色办学实践, 学校的科技传媒特色已从学校特色的初创阶段走向成熟阶段。近几年, 尤其自从2009年学校被中央教科所确定为全国100所特色高中专项课题研究学校以来, 我们坚定了特色办学的信心和勇气, 进一步明确了特色办学的方向和目标, 提出了“让不同的学生更加不同”的办学理念。近三年我们办学成果斐然。学校被命名为“全国教育科学实验基地”“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示范基地”“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学生在全国、省、市、区各项比赛中获得2 000余项奖励。几年来有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来校访问, 接待了省内外近200所学校的参观学习, 中央电视台等众多媒体报道了学校科技教育经验。

学校传媒科技的办学特色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新形势下将传媒科技创新教育向更高层次发展。学校实现了学校特色向特色学校的华丽转变, 在校园文化层面做到最大化的延伸, 让学生真正得到全面发展, 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目的。

二、特色学校培育特色教师

学校特色的创建最关键的是要发展具有良好业务素质并有一定特色的教师队伍。同时, 特色学校形成的过程, 既是教师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 又是不断突破和超越经验的过程。教师要形成教育特色, 要敢于跳出原有经验的框框, 打破原有经验的束缚, 敢于实验, 敢于创新, 以形成新的特色经验乃至特色理论。

1. 以特色办学理念培育特色教师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特色学校的精髓, 是学校特色形成的象征。但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认识和理解不能只是停留在学校校长或学校班子这个层面, 应该渗透到学校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只有学校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独特的办学理念, 学校才能形成其特色。教师是连接办学理念和特色学校发展的桥梁, 是特色理念的实践者。教师对学校的特色办学理念理解与否决定特色学校创建的成败。

我校是一所普通高中, 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学校提出“让不同的学生更加不同”的办学理念。依据生源现状, 学校确定教育着眼点, 只有实施强化生命教育, 才能使生物学层面上的个体生命真正转化为文化层面上的独立的、有尊严的、有价值的人。事实上, 生命是具有独特性的, 每个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天赋、兴趣、气质、情感体验等。教师应该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 大力开展“扬长教育”, 开设特色课程, 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爱好学科技、传媒、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学校提出的特色办学理念, 是建立在本校的实际基础上, 经过反复的酝酿形成的, 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同和支持。目前, 我们学校的教师能够把学校的办学理念理解、内化后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 直面教学对象差异性, 有效提升教学有效性, 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学生们学习动能得以有效激发,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在特色课程开发中培育特色教师

特色学校需要特色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开发分成两大类别, 一类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加工和创造, 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特色化。另一方面, 是开发和建设新的校本课程。这两类课程的开发都需要教师的中坚作用。学校的科技传媒特色的教育实践就是以课程文化为突破点, 构建课程文化, 侧重从课程的主体性、多元性、开放性、生成性、合作性出发, 以动态发展的、立体多元的、个性选择的方式给师生提供学习、成长的舞台。目前, 我们学校教师能够将科技教育和传媒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完美的结合, 推进课程改革, 营造出浓厚的科技传媒文化氛围, 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传媒艺术素养。

3. 与大学合作培育特色教师

学校以高校为依托, 借助高校的人力、智力资源, 并以此作为我校建设特色教育实验的技术支撑力量, 与高校携手办学, 使得我们的教改实验在技术上有了可靠的保证。浙江传媒学院把专业教学渗透到中学,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传媒艺术素养。传媒艺术校本课程的开设是在学生自愿前提下, 根据导师建议, 选修相关专业, 授课教师由我们学校的教师和传媒学院教师共同承担。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特色教师队伍逐渐壮大, 现在已有许多教师能够胜任传媒艺术课程教学工作。

此外, 我校还是“全国百所普通高中特色项目学校”“全国中小学创造力培养案例研究示范学校”“中国创造学会实验基地”“全国教育科学实验基地”等等, 这些基地和示范学校的背后都有丰富的人力、智力资源, 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特色教师队伍的建设。

4. 以校本研训培育特色教师

校本研训是培育特色教师综合水平最常见、最实际、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多年来, 我们始终坚持校本培训。

以名师工程为载体。学校结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部署, 每两年评选一次名师, 设“人民教育功臣”“教育名家”“教育英才”“教育标兵”“教育能手”等五项。五年来约有一半的教工获得上述奖励, 极大促进了教师发展。

以青年教师培训为重点。为了促进青年教师自主发展, 学校搭设多种教育形式: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系列——以高学历层次、高理论起点的培训为主;年轻教师岗位培训系列——以打好学科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工作为主;教科研方法学习班系列——以学习掌握教科研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为主, 充分发挥学校特级教师等骨干教师的作用, 开展“师徒挂钩”活动, 分层次有目的地培养青年教师, 加速青年教师的培养。

以班主任培训为关键。班主任是家长和学校互相了解的桥梁。学校特色的发展和深化离不开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因此学校特色理念要让家长获得充分的认知和理解, 尽力使家长也成为学校特色文化的创造者之一, 使学校和家长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特色的创建。为了加强班主任队伍, 提升班主任工作水平, 学校每学期举办班主任培训班、研讨会等各种形式, 提高了班主任工作效率。

以教育科学研究为引导。学校主要是通过两个“结合”来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一是与学校的国家级特色高中重点课题的研究相结合, 即吸纳骨干教师参与大型课题的研究;二是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 即引导骨干教师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炼研究课题, 并通过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提升理论水平。

5. 在相互合作中培育特色教师

实施教研、科研两位一体的研究机制, 教师的专业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 初步具备自我反思与交流协作能力。教师在实践中学会了反思, 在相互尊重中学会了交流, 在虚心中学会吸纳, 在领悟中学会调整, 在合作中学会成长。我们的研究表明, 科研与教研一体化的实践有利于教师自主发展, 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从而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我们建立跨学科的综合性教研组, 实现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 教育观念、方式方法的融会贯通。过去各学科教师常常以“隔行如隔山”的理由自我详解对其他学科的陌生。针对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研上无对话的基础与需要, 依据所教的学科综合化联系的基本理念要求各学科教师加强联系, 增进了解, 共同探讨相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开阔视野, 实现专业的增值。

形成网络教研、常规教研和课题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促进和改革常规教研工作, 改革传统的教师培训和学习方式, 提供更多层面上的教学支援、同伴互助、师生研讨和专业引领, 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帮助教师更新观念、自我反省和自主学习, 主动追求进步。倡导教后记、教学日记等写作, 促进教师反思;利用结对帮扶、案例剖析和问题会诊等, 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积极作用, 促进同伴互助。构建以课例为载体的、强调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的行动教育操作系统, 使学校教研组织机构逐步成为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和行为改善的实践共同体。为教师搭建课案设计展示平台、教研交流平台和教学反思交流平台, 提供教师进修、外出学习等机会, 帮助教师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和理论修养。加强学科备课组工作, 通过学科组、备课组同伴互助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培养和提高每一名教师。

6. 以科学的评价体系培育特色教师

科学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特色教师的健康成长。每学期学校对教师个人的工作进行全面考查评估。评估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并按一定标准评价:是否提高了特色教育理论水平, 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思想;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形成了适应特色教育需要的一项或多项特长;学生参加社会或家庭实践反馈情况如何;学生特长参与的作品见报见刊或比赛获奖的数量、等级统计;特色教育成果受到何级何部门肯定、奖励、表彰。

为使校内各项评比、竞赛活动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强大动力, 从而有效地促进教师的发展, 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本校实际, 不断完善活动细则与考评标准。将每学期青年教师评优课、课题组评优课、教学案例评选、教育教学论文评选、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等作为教师评价和考核的内容。

经过多年的特色学校教育实践, 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特色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特色发展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 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和大显身手的机会。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校整体发展, 最终特色教师造就特色学校。

参考文献

[1]陈时见.学校教育变革与教师适应性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以艺术特色课程创建特色学校 篇9

关键词:特色办学,特色教育,兴校之路

在新课改形势下,经济落后、师资短缺的乡村小学,将如何适应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如何摆脱生源不足、设备短缺、面临并校窘境?这是每一位农村基层教育工作者最头痛的事。我校坚持特色教育,为学校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从学校实际出发,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作为教育教学工作主线。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以特色课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艺术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艺术教育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通过艺术教育成果提高学校在社会的声誉和影响力,以此达到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创建特色学校的办学之路。

一、拓宽了学校的发展空间

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只有从传统办学思想的桎梏中解脱出来,才能使学校教育工作紧跟时代潮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服务。经过反复的论证,最终我们决定采用特色办学。经过不懈努力,艺术教育特色课程在我校开展得有声有色,“文化教育同根并蒂”的办学理念已结出了累累硕果。

几年前的漂洋小学教室低矮潮湿,主墙开裂,教学设备简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学校已到了濒临撤并的边缘。为了挽救学校,全校教师分析原因,献计献策。最终,确定了以“特色兴校、特色兴师”促学校教育教学全面发展的战略。

为了改变教学设施陈旧落后的状况,我们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理念、特色和发展规划,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办学。利用引进资金修建了2 100m2的现代化教学楼,修建了供学生开展文化活动的六室一厅(图书室、微机室、舞蹈室、美术室、电教室、排练室、演出厅)和学生宿舍食堂。同时,学校还加强了绿化、美化工作,修建花坛,种植树木,班班有花盆,把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有机结合,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悦的心境,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教学效率得到提高。特色课程的设置,使我们在短短的几年间走出了困境,发展成为农村九年制学校。

几年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关怀指导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工作得到上级领导的认可。2000年被中央教科所授予“书法艺术教育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实验学校”,1998年被吉林省教育委员会授予“吉林省艺术教育特色校”,1999年被吉林市教育局授予“吉林市小学素质教育示范校”,被吉林市科研工作领导小组、吉林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授予“吉林市音乐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吉林市艺术教育科研工作示范学校”,连续多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教书育人先进单位”,2000年学校成为国家级儿童文化园,2006年加入吉林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

二、调整了课程设置

坚持特色办学,改变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条件。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首推民族器乐教学,把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力争培养学生具有良好品德、丰富的知识、科学的头脑、健康的身心、文明的行为、艺术的修养,具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自理能力、抗挫折能力。因此,我们在市、区教科所、进修学校等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开设了以民族器乐教学为主的艺术教育特色课程。

特色课程的开发,关键在于管理。学校从一开始就成立了以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专职教师组成的艺术特色教育领导组,拟定特色课程的开发计划,制定长远目标。坚持常抓不懈,建立了考核、培训、奖惩等制度,做到了组织机构健全、岗位制度齐全、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形成了齐抓共管互相监督的良好机制。

遵照课改理念,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大胆调整课时计划。一至六年全部开设艺术课,以民族器乐教学为主要内容,以此带动美术等其他学科,并通过“三定”、“二课”、“一全”的措施,保证艺术教育实践。“三定”是制定音乐教育教学计划、制定音乐教学制度、制定对艺术教育中有贡献人员的奖励机制,保证艺术教育宗旨的落实;“二课”是以音乐课堂教学为学习音乐知识的基础,以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的演练基地,开展艺术教育;“一全”是全校每一位教师至少会一种器乐演奏。课前教师为学生演奏优美乐曲,并通过唱歌、打节奏、律动等形式带领学生进入一种和谐的境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间和午休时间播放学生喜爱的音乐,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进入各科学习。学校以音乐教学、各种音乐活动为重点,全员参与艺术教育,在完成国家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由单一的竖笛口琴教学向综合器乐教学转向,从音乐基础知识教学向各种高难乐器演奏转向。专任教师要学会多种乐器演奏,能演唱,能指导。全校学生都要学会演奏1~2种乐器。拓宽课外活动领域,组建声乐组、舞蹈组、器乐组、书法组、绘画组和“新蕾艺术团”。除了在专门的艺术课上让学生受到艺术教育外,还把艺术教育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教育中,每一学科我们都提倡教师能运用某些教学规律,使课堂教学形成一种艺术氛围,使学生在审美享受中接受知识。语文课让学生通过诗词、文学名著的诵读体会语言艺术;美术课让学生领会艺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美;体育课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体会形体艺术。

三、促进点面结合,形成塔式发展

点面结合是指在艺术特色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以音乐课与第二课堂活动构成音乐教育整体,以音乐课堂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审美情趣为“点”,以第二课堂实践操作为“面”,形成“点”打基础,“面”上深入,互为服务、互为促进的施教形式。实践证明,学生在音乐课中学到的有关乐理知识,凭着他们浓厚的兴趣,都能自觉地在第二课堂中加以体会、演练并熟练地掌握,大大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

塔式发展是指我们的音乐教育宝塔式结构,即基础型(塔基)、发展型(塔身)、综合特长型(塔顶)。以班为单位的统一器乐都是普及式的基础型,如口琴、手风琴、竖笛。由学校在基础型中选拔而组建的各活动组是发展型,如声乐组、京剧组、舞蹈组、器乐组。从发展型的各组中选拔出优秀人才而组建的“新蕾艺术团”是综合特长型。基础型、发展型、综合特长型三型的关系和人才流向是:基础型→发展型→综合特长型。

为完善塔式结构构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选拔人才进入上一层次时,我们制定标准严格把关,在培养方法上坚持因材施教,采用教、导、陪三字方针。“教”是教师教会学生演奏各种乐器和演唱;“导”是通过教师指导使学生对某些乐器的演奏达到精的程度;“陪”是教师甘当陪练,达到学生成才目的。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办学特色,并积淀成一种文化,成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四、打造了适应特色教育的教师队伍

特色教育教学工作要由具备特色教学技能的教师来完成,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制定了教师培养计划,由校长亲自主抓此项工作。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学校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更新理念,提高能力,开阔视野。经过几年来的努力,培养了一支适应我校、适应农村中小学教学的师资队伍,多名教师获各级各类殊荣。刘义教师荣获1999年陈香梅教育基金首届优秀教师奖,董志和被评为省级优秀教师、师德先进工作者,王薇、于文顺在吉林省首届艺术教育科研课评选中荣获艺术教育科研教学奖,董思非、王薇在吉林省第二届艺术教育科研课中荣获“艺术教育科研实验教学二等奖”,王亚杰参加昌邑区第五届育才杯教学大赛获二等奖,魏丹、郭秀丽老师在区“希望之光”教育科研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教师,安志胜、殷广洲老师在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研究课题实验中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

五、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学校以特色课程的研发为出发点,以艺术教育为载体,文化教育同根并蒂,把艺术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之中,实现了艺术教育与各学科的无痕整合。艺术教育具有益智、辅德、健体的特点,推广艺术教育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知识性、趣味性,还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推动了素质教育进程。

学习乐器的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有益于左右脑协调开发,提高了学生智能水平,学校教学水平从过去的倒数第一,一跃进入全镇的前三名。音乐教育开启了学生们的智慧,以前学校很多同学对学习不感兴趣,随着音乐水平的提高,他们学习兴趣也浓厚起来,学生多次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我校三年前的初中毕业生迟顺利同学今年以优异的成绩一举考入北京大学,已从我校毕业的艺术特长生韩笑同学现在深圳歌舞团工作,张天宇在省歌舞团工作,张继国同学在大庆歌舞团工作。

特色课程的“特”字体现在个性化学习上,所有特色课程具有同一个共性,即师生共同成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选择,我乐学”,教师由“让我教”变为“我选择,我乐教”。我们在开展艺术特色课程时绝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普通课程的补充,而是力争促进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拓宽艺术教育领域。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为学生展示能力、展示自我提供了舞台。我们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艺术教育的开展,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少年儿童增添了理想的羽翼,使学生的自我价值得到了体现,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有利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带动学生,学生带动家长,不但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而且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精神风貌,学校以特有的、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熏陶了学生,熏陶了家长,家长纷纷放下麻将,学习乐器,辅导孩子。如今琴声取代了麻将声,有很多原本打算让孩子弃学打工的家长也把孩子重新送回了学校。学校也从原来的学生数不足百人,发展到今天的近六百人,学校的办学特色得到了乡村父老的认可,为普及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普九成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特色课 篇10

一图书馆开展司法速录特色课资源建设实践

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为司法界培养基层法律工作者的重要院校, 因此, 鉴于本院的特点和司法界书记官人才急需的情况,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大胆改革以往的学科设置思考模式, 以突出学科专业的创新性、实用性为基本思路;以毕业生就业的前瞻性、法律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综合性为前提;以与各相关学科的整合性、独立性为基本学科特质。率先在同类专业中设立了司法速录课程。本学科的设立, 填补了同类院校相关学科的空白, 为司法机关培养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需要的优秀书记官奠定坚实的基础。司法速录被确定为学院特色课, 在建设中图书馆发挥了其资源优势。

1. 开发高质量的教学软件

本课程教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司法速录高科技成果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在课题组多年的教学实践及辛勤劳动下, 我们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 制作了图文并茂的Power Point电子课件, 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搭建网络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搭建自学平台, 完善了网络课堂的架构及内容, 使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 促进了课堂教学信息的吸收和拓展;完善了网络答疑系统、网络习题库、格式库、实例库等, 形成完善的立体学习环境。

3. 建立教学资源库

以部门法为依据, 建立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批复、解答和规定等法律法规数据资源平台;根据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中文献检索的需要, 建设专业文献信息资源平台。不断搜集加工与课程相关的特色信息资源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 保证资源的不断更新, 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工作提供专业文献检索支持;录制实践教学录像, 引进教学光盘及其他影像资料, 建设数字化视频资源平台;结合法律文书制作的特点, 建立教学素材资源平台。

二司法速录特色课资源建设成果

自2011年以来, 学院图书馆开展创新服务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并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学院现获得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部级精品课4门、省级优秀课13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司法速录课被评为省级优秀课, 司法速录多媒体课件被评为省级教育技术教学成果三等奖。实践证明, 特色办学不仅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而且培养的学生得到了司法行业的广泛赞誉。

1. 成功培养了大批书记官

我院首届2005级书记官专业未毕业的两名学生在2007年被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招录为书记官。2005级有一名同学凭速录技能在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招考公务员中名列第一被录取;2006级书记官专业又有五名学生被省高级人民法院提前招录为书记官, 该专业毕业生连续五年被提前录用。

2. 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速录员

我院培养的书记官专业毕业生, 多数在校期间已拿到速录员资格证, 有183位毕业生获得了高级速录师资格。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军队、报社、网站等社会各行业, 并发挥了作用。

3. 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成果显著

我院培养的书记官专业高级速录师已成功为我省承办的亚冬会、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吉林省“两会”、市长咨询会、光博会、房产会、社科讲坛等大型会议进行现场速录。还有大部分学生到吉林省图书馆举办的“城市热读”、长春文庙举办的“大讲堂”作现场速录, 市图书馆举办的“国学大讲堂”、“城市热读”作现场速录。因为学生基本功扎实, 得到了所在顶岗单位的好评。更多学生毕业前在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进行见习, 并能得到重用。

《长春晚报》刊登我院学生速录技能带来的高就业率, 由此赞叹:“十指弹出美好人生。”我院对学生进行法律职业素质教育的先进经验, 受到省政法委、中央政法委的好评, 并刊登在《中国法制日报》上。

总之, 特色办学给学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图书馆创新思维与实践, 主动服务于特色课建设、多元化服务于职教主体, 充分实现了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工作职能。

摘要: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图书馆作为学院的重要职能部门, 应充分发挥其特有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作用, 更好地服务于学院特色课资源建设, 为其提供信息文献资源和信息技术保障, 不断拓展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新领域:主动服务于特色课建设, 充分实现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工作职能。

学校特色与特色校长 篇11

一、学校特色

首先要说明一点,“学校特色”不同于“特色学校”,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应混为一谈。在实践中,“特色学校”一般是指具有独特办学风格与特性的学校,而“学校特色”是偏重于指学校办学中形成的某些个性特征,而这些特征又决定了特色学校的建成,本文探讨的正是这样一个内容。

关于“学校特色”的内涵定义有多种,笔者认为,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校独特的教育特征与风格,是学校的个性表现,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综合反映,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自觉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稳定的、整体的、被社会公认的个性风貌。

如果按照上述定义的话,学校特色就具有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学校特色具有独特性。毫无疑问,每一所学校都要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方针,都要抓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但是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可能是不均衡的,不同的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往往会在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形成自己的强项,走在了其他工作的前头。一所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学校可能会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在某些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一所办学历史不长的学校也可能在一两个方面率先发力、取得突破,走在其他工作的前面。这种学校工作的某一个方面所具有的与其他学校不同的风格与特点,就是我们所称谓的“学校特色”。比如说,有的学校德育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在法制教育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培养的学生都是知法懂法、遵纪守法的小公民,这样就形成了法制教育的特色学校;有的学校在学生科技活动方面开展得活跃,培养出一批勤于动脑、动手、积极发明创造的学生,这就是科技活动的特色学校。每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都是“人无我有”的,即便是同类型的特色,也会因学校不同而呈现各自特点。因此独特性是学校特色的一个重要属性,它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个性的表象,甚至可以成为一所学校的代名词。如广州市越秀区中星小学办学时间并不长,该校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历届“羊城小市长”竞选活动中,表现出众,连续七届蝉联“羊城小市长”,被誉为“小市长的摇篮”。这样,“小市长的摇篮”就成了中星小学的代名词之一。中星小学注重孩子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办出了“人无我有”的独特办学特色。

第二,学校特色具有优质性。独特的办学风貌应当能体现出学校的优质,优质是学校特色的一种质的规定性。学校特色若是优质的,就会使得学校特色有了生命力,也使得这种特色得以维持并发展,如果没有优质性,就很可能昙花一现。学校特色本来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有人把这八个字割裂开来,好像这是两个不同的阶段,先是“人无我有”,然后才是“人有我优”。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割裂了独特性与优质性的关系。举个例子说,别的学校里没有学生违法现象,我们的学校里一定要有这样的情况吗?实际上,独特性与优质性是不可分割的。学校的办学特色必须是既独特又优质,没有了优质性,独特也就没有了意义。学校特色的优质性主要是通过特色创建过程和学校最终产品反映出来。纵观所有的特色学校,都是有一大批在特色教育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也必定是在学校推崇的特色方面形成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这些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相比较,在一定的方面学有所长,这种优势又是被社会所认可与称道的。正是这种优质反过来又提升了学校的品位与声誉。

第三,学校特色具有稳定性。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应当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是一个长期的创建、发展、巩固的进程,是学校文化的历史积淀产物,因此稳定性是学校特色的又一个特征。有道是“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特色学校也不可能在一年半载的时间里就形成。我们看到,有的学校今天增开了两节外语课,就自称是“外语特色校”,明天组建了一支学生乐队,又改称“艺术特色校”,昨天是一个“特色”,今天是另一个“特色”,明天还不知会是什么新的“特色”。如此善变的“学校特色”实际是对特色的一种亵渎,根本无特色可言。著名的天津南开中学以其严谨的教风、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培育了两位共和国总理、一大批国家栋梁和社会英才,人们步入南开校园,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浓浓的学府气氛,学校的一砖一石仿佛都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校训历经百年,已经成为南开人心中无法释去的情结;“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的容止格言早已内化成每个南开学子终身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历史的南开,积淀百年的学校特色。百年的办学过程中,爱国主义一直是南开的教育精髓,强身健体的教育要求也时时体现在南开的学校要求中,这种办学特色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一百多年,从未因世事变迁、校长更迭而改变过,足见其稳定性。

第四,学校特色具有整体性。学校特色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学校特色可以表现在学校工作的某一两个方面,但它决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的东西,它一定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模式、管理制度、学校结构、校园文化、教育教学成果等各方面因素的综合。简言之,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特色必定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外化,是学校办学模式的表征,它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维持,是学校校园文化的直接物化,也是学校教育教学成果的直接表现。没有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校园文化、特色结果支撑的“特色”是不存在的,充其量只能叫做“特点”。

第五,学校特色具有社会认可性。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经过一个相当长的发展时间形成的,一经形成,还要有一个时间接受检验,被外界认可,形成社会基础,在同行中被了解、理解和认可。只有被外界认可、尤其是被同行所认同,才能算是学校特色的完成。反观今天一些学校只经过短暂时间的努力、在某些方面稍有成绩,校长便迫不及待地对外宣称自己学校的特色已经形成,开设了古诗文朗读,便宣称自己建成了“国学特色”;组织了一支球队、刚刚看到一点三脚猫的功夫,便说学校已经成为“体育特色校”;建了一个科技教室,组织了一些孩子参加科技竞赛,就称学校是“科技特色校”,这都是十分可笑的事。特色学校的社会认可性主要是指教育同行和学生家长的认可,这个特色应该是能够复制的,要有推广的价值与可能。如果没有复制的可能,这种特色也就失去了意义。

当学校特色基本具备了上述五个方面之后,才可以说这间学校是一所特色学校了。

二、特色校长

什么是特色校长?特色校长不能简单地说就是特色学校的校长,只有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出色的管理才能、鲜明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自己独特办学风格的校长,才能被称为特色校长。

特色校长一般来说除了要有较高的教育管理理论水平和较强的工作能力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特色校长要有活跃的思维能力。特色校长应当是有创新精神的校长,他不拘泥于上级领导的要求,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盲从于“时髦”的理论,不墨守成规。他能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运用教育理论,经过自己的思考创造出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独特办学模式。特色校长必定是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人,逆向思维、发散思维是他在思维方面超出同行的地方。只有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校长才能有创新意识,才能带出一所特色学校来。如果拘泥于等待上级指示、上级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毫无自己的个人主张与见解,不敢去“吃螃蟹”,那是什么事情也做不好的,带出一所特色学校也就更无从谈起。

特色校长要有出色的管理才能。前些年开始流行的一种时髦的说法叫做校长要会“经营学校”。个人以为,“经营”本来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引申到学校管理虽无不可,但毕竟不科学,还是讲“管理”较妥。特色校长应当是高瞻远瞩的校长,有超前的眼光,能决策全局;有高超的手法,能协调上下;有深远的谋略,能进退有度;有绝缨的气度,能集思广益。特色校长应该不仅是教师的带头人,更是一位才能出众的管理者。他能通盘考虑学校的整体工作,积极把握学校的发展机遇,合理使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最终实现学校工作的整体优化,在创办学校特色的同时也把自己推到特色校长的位置。

特色校长应该是有鲜明的个性的人。个性本来是每个人的个人问题,但是由于要掌控学校,所以校长的个性特征对于学校发展来说就有了不同寻常的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校长有个性才决定了学校办学有特色,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初创特色的学校里都可以看到一位个性鲜明的校长的缘故。笔者在参加全国重点中学校长研修班时曾有机会对国内两个沿海地区大城市进行过对比考察。在上海,不论是闸北八中、建平中学,还是市女三中、南洋模范学校,几乎每到一校,校长的情况介绍都是这样的三段论:“我是怎么想的,我是怎么做的,经验与教训是哪些。”在北方某国际化大都市的学校里听到的则几乎都是另外一样的三段论:“上级是怎么讲的,我是怎么做的,经验与教训有哪些。”只从第一个要点的不同,就看出了校长个性的不同。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了上海市有刘京海、冯恩洪等一大批个性鲜明的校长,也才出现了一大批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可以说,凡是有特色的学校,必定有一位有个性的校长。要指出的一点是,一个地区的校长群体如果集体“失声”,缺乏个性,这个地区的教育肯定是办不出特色的。

特色校长应该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我们看到,有的校长是强势校长,充分行使上级赋予的行政权力,通过完善的制度和严格的管理来实现对学校的控制。有的校长则是以低姿态出现,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实现对教职工的凝聚,从而使自己的办学理念与思想让大家接受,最终达到对学校的管理目标的实现。相比之下,后者由于注重了人文关怀,管理中不失原则、不乏亲和力,他的办学理念也才更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学校工作的对象是学生,工作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劳动的特点是个体劳动,校长只有坚定不移地依靠教师并以办学的精神理念影响教师的自觉行动,才能实现自己对学校的管理。校长的人格魅力对于凝聚全校教师的心气、带动教师的干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是超出行政权威的,也是行政权威无法替代的。

特色课 篇12

一、特色之一独特的国情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中国人民的抵抗与救亡图存也由此开始, 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一) 从阶级基础来看

1840年鸦片战争后, 外国资本主义侵入中国, 在沿海一些地区开办新式工厂, 中国由此出现了第一批产业工人, 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的开办, 中国出现了另一批产业工人;一战期间, 由于英法德等欧洲列强忙于作战, 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的工人阶级队伍也因而得到了壮大;到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 中国的无产阶级人数已经达到了200万人左右, 中国的无产阶级人数虽然数量少, 但质量比较高。

1.由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身受帝国主义、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三重压迫, 所以革命性最坚决最彻底。

2.我国产业工人人数虽少, 但相对集中, 从地区上讲主要集中于上海、广州、武汉、天津等大城市, 从行业上讲主要集中于纺织、面粉、铁路、采矿等行业, 便于组织和集中。

3.由于大部分出身于农民, 与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 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综上, 决定了无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最有力量的阶级。中国的工人阶级从诞生之日起, 就不断的进行着英勇斗争, 开始还局限于自发的经济斗争, 随着运动的发展, 出现了带有政治性的罢工的斗争。工人运动的发展, 就迫切需要一个革命政党来领导, 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二) 从思想基础来看

十月革命, 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中的左翼知识分子在无数次的对比研究中, 逐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解决中国的问题, 李大钊发表而来《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 积极介绍与宣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一批先进分子, 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五四”前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 迫切需要找到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需要革命的物质力量。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为建党创造了条件。

二、特色之二有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0年初, 共产国际派魏经斯基来华:“同中国的革命组织建立联系”。列宁给魏经斯基来华的任务有:

1.同中国社会主义团体联系, 组织正式的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团。

2.指导中国工人运动, 成立各种工会。

3.物色一些中国的进步青年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并选择一些进步分子到苏俄游历。

魏经斯基一行到北京后, 经北京大学俄语讲师柏烈伟和伊凡诺夫的介绍, 首先认识了李大钊, 经李大钊介绍, 魏经斯基会见了刘仁静、李梅美、张国焘。经过李大钊的介绍, 魏经斯基提议, 把《新青年》《星期评论》《时事新报》等结合起来, 乘五四运动的高潮, 建立一个革命联盟, 并由这几个刊物的主持人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于是他们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 推选陈独秀为书记, 成立了上海党。上海共产党成立后, 在魏经斯基的帮助下, 1920年8月, 成立了俄华通讯社, 同月创办了工人刊物《劳动界》, 成立了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把《新青年》改为上海党的机关刊物, 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 在上海共产党成立之后, 立即与各地共产主义者联系建党问题, 不久北京共产党小组成立。1921年魏经斯基改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书记, 随后列宁和共产国际又正式委派马林作为共产国际代表, 帮助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工作。所以说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功不可没。

三、特色之三与俄国相比, 以俄国为榜样

相同点之一, 先建立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再建立全国统一共产党的道路。

俄国有普列汉诺夫的“劳动解放社”, “布拉哥U也夫小组”、“费多塞也夫的马克思主义小组”, 以及列宁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等均属于共产主义小组, 通过这些小组传播马克思主义, 为以后统一的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有湖南、湖北, 北京、上海, 以及日本留学生和侨民等建立的早期共产党组织, 以及这些组织的领导人成为了共产党成立时的发起人和骨干。这些组织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组织工人运动等为以后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相同点之二, 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共产党的成立。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898年3月1——3日, 代表圣彼得堡、莫斯科, 基辅和叶加特林诺斯拉夫等地的“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以及崩得和基辅《工人报》小组, 在明斯克秘密召开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9人。大会通过了关于成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决议, 选出了由3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 宣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俄园社会民主工党第—次代表大会虽然宣告了党的成立, 但由于:没有统一的党纲、党章和策略, 大会选出的主要领导人不久又被沙皇政府逮捕, 所以, 党在实际上并没有建成。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真正建成, 则是在以列宁为首的俄国马克思主义者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下, 以1903年7—8月召开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为标志的。大会的主要议程是制定党纲, 党章和选举党中央的领导机构。大会在讨论党纲时, 经过激烈的争论, 以列宁为首的“火星派”最后取得了胜利, 因此在党纲中明确写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条件是无产阶级专政”。这是在第二国际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唯—加入无产阶级专政要求的革命纲领, 是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

中国在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荐的12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与俄国不同的是在这次大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确定了党的名称, 党的纲领, 以及组织制度和机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 领导工人运动, 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同时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 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 李达任宣传主任, 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四、特色之四与德国、法国、意大利共产党的建党道路相比

欧洲共产主义运动是在马克思, 恩格斯的亲自领导下展开的。1864—1876年的第一国际, 在组织上为各国建立无产阶级独立的政党奠定了基础, 积累了经验, 培训了骨干。在19世纪70—80年代, 欧洲各国社会党纷纷成立。在欧洲各国普遍成立社会主义政党的基础上, 1889年, 恩格斯指导创立了第二国际,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 国际工人运动内部的修正主义思潮在第二国际各国党内日益严重地泛滥起来, 并且在多数党内占据了支配地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 第二国际各国党的机会主义集团, 站在社会沙文主义立场上, 公开支持本国政府进行帝国主义战争, 宣告了同第二国际之思想上、政治上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 各国社会党内的左派, 坚持马克思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反对社会民主党的修正主义, 拥护十月革命和列宁为首的第三国际, 并从中分化出来, 创建了共产党。

(一) 德国共产党, 从德国共产党建立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德国共产党的建立不同于我国以及俄国共产党所走过的建党道路——从共产主义小组发展成为共产党。德国共产党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 由社会民主党分裂而成的。

(二) 法国共产党, 从法国共产党的建立过程可知, 法国共产党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 在列宁为首的共产国际指导下, 与德国共产党一样, 也走了一条由社会党分裂而成的建党道路。

(三) 意大利的共产党也走了一条由社会党分裂而成的曲折的建党道路。

五、与印尼日本的建党道路相比较

(一)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建立, 走过了一条由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转化为共产党的道路。但在转化的前后, 两者的性质有着根本的区别。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 是一个向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组织。它虽然在政治上, 组织上和思想上为印度尼西亚共产党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但它并不是无产阶级的政党, 而是类似于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的共产主义小组。因此, 可以说印度尼西亚的建党道路与俄国共产党的建党道路相类似, 也走过了由共产主义小组到全国共产党的历程。

(二) 日本共产党。日本共产党经历了一条漫长的建党道路。日本最早建立的社会主义研究会。虽然也宣传过马克思主义, 但又宣扬社会改良主义, 是支持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 以它为基础, 一度还建立了社会民主党。它不是共产党早期组织, 严格说也不算真正的共产主义小组。直到“日本社会主义同盟”解散后各地成立的革命小团体, 如“水曜会”等, 才属于共产主义小组的性质。日本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促进下, 在共产主义小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 可以说, 日本共产党的建立也是走过了从共产主义小组到建立共产党的道路。

六、小结

中国共产党的建党道路, 主要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先建立地方共产党, 然后建立全国统一的中国共产党。这是根据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建实际, 同时综合比较世界各国共产党建党道路.所形成的看法。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来看, 任何国家共产党的建立, 都必须以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作为党产生的思想基础, 而且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和本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这是各国共产党产生的普遍规律。但是, 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条件以及党建立时国内外环境的不尽相同, 各国共产党的建党道路, 又必然不同程度地带有自己的特点。俄国共产党,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 日本共产党走过了先建立共产主义小组, 再建立共产党的道路, 德国共产党、法国共产党、意大利共产党走的则是由社会民主党内部分裂而建立共产党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则是先建立地方共产党, 然后统一成中国共产党。从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的成立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正式诞生, 就是这条道路的历史证明。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道路,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建党道路。

摘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道路问题, 涉及面很广, 值得研究的问题很多。由于资料、水平有限, 我把重点放在研究具有中国特点的建党道路上面。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这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产生的根本道路和普遍规律。但是由于各国建党所处的时代不同, 国情不同, 历史条件不同, 又会形成具有不同特点的建党道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 采取了综合对比的方法, 就是通过对世界各国共产党有代表性的几种类型的建党道路进行综合考察, 来探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道路。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的独特国情与所处的时代, 说明中国建党的必要性, 通过与世界各国作比较来研究说明中国建党的特色。

关键词:建党道路,中国特色,各国比较

参考文献

[1]曹仲彬:《中国特色的建党道路初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05月第1版.

[2]《列宁全集》第19卷, 人民出版社.

[3]《列宁选集》第2卷, 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空间拓扑关系下一篇:多A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