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高校转型(精选12篇)
本科高校转型 篇1
一、引言
一方面, 金融危机以后, 世界经济形势和产业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 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 自2000年以来, 尽管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 但由于师范型专科学校整合升级而来的地方本科高校面临办学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获取社会资源能力有限等问题, 学生的质量并没有明显的提高。同时, 受到区域经济发展过慢的影响, 使得大学生毕业季出现就业难和扎堆的情况。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 企业对应用型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 国家对高等教育结构进行调整, 不仅涉及政策法规、体制机制等宏观结构的改革, 更涉及高等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办学方法等微观结构的调整。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只有通过转型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实现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的匹配, 培养更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才能达到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最基本要求。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与问题
尽管经过多年的发展, 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上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也都基本上按照“老本科院校”向综合型大学的方向进行发展, 既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 办学的综合水平也比较低下。从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地方型本科院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设置的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 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 专业设置大多是在原来基础上建设的本科专业, 虽然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 但随着学校发展陆续新增的专业往往只盯住所谓“热门”专业, 不仅缺乏整体规划, 而且缺乏严谨的科学论证和市场调研, 导致新增专业与地方社会经济结构严重脱节, 并不能起到服务地方的作用。在专业内涵建设上也是按照“老本科院校”重视学术型内涵建设的模式进行的, 缺乏自身的特色, 不能突出办学优势。
2. 专业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师资力量不均衡的问题, 对于传统优势专业就业走下坡路的时候进行停招或者减招,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强大但日益过剩。与此同时, 大部分新增热门专业却面临引进人才困难等问题, 使得此类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且增速缓慢。于是, 逐步出现了“同校, 不同工, 却同筹”, 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大锅饭”的局面, 这种情况严重打击了一线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严重阻碍了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3.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转型问题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就是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 一方面, 大部分的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都是接受传统的高等教育, 只会理论知识, 没有一线行业或企业实践经验, 动手能力薄弱;另一方面, 地方性本科高校由于编制以及政策等原因, 基本不会对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或管理人员任专职教师。因此, 地方本科高校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任重而道远, 主要还是要靠对已有的师资队伍进行自我转型来实现。在这个过程中, 部分教师必须面临这转型这一问题, 可能不仅是实践转型, 还有专业转型。
4. 科研与教学的关系问题
地方本科高校的定位虽然是教学为主的高校, 但是科学研究是本科院校基本职能之一, 大部分地方本科高校仍然将科研条件作为职称评聘的重要指标。尽管新建本科院校经过多年的建设, 科研设施、科研力量、科研成果有一些改观, 但受科研总体实力差、科研成果水平低、职称科研严重、经费少等方面的制约, 科研方向与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严重脱节。
地方本科型高校向技术应用型高校转型的同时, 要协调好职称评审条件中到底以科研为准还是教学为重的辩证关系, 到底是应该偏重于产业的效应还是偏重于论文的质量。如果不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势必打击教师从根本上转型的积极性。
三、政府、社会及高校的角色定位及相互关系
地方高校的转型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在艰难的转型过程中摸索着自身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在讨论如何改革和转型之前, 首先要做到溯本清源——高校的转型必须要以政府服务社会的职能为导向, 并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体。下面, 从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的角色及其相互关系来讨论, 高校的转型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1. 地方政府尽快出台配套措施, 积极参与到高校改革中来
尽管国家从宏观层面上对高校改革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要求。但通常最有改革意愿与需求的是地方性本科高校, 而大部分地方性本科高校隶属于省级教育部门, 因此地方政府及管理部门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地方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为地方企业与地方高校发展服务, 应出台一系列适应于地方经济转型发展的相关政策与法规——其中, 在促进校企的全面深化合作方面, 地方政府应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 要打破省属高校被市级政府边缘化现象。
2. 地方企业应制定人才培养与储备策略, 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
地方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策的支持, 也离不开当地人才的支持。目前, 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无论是政策还是教育都有不完善的地方。企业应该积极参与到政策制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中来, 要积极为自身的创新发展谋取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智力支持。
地方企业要积极发挥行业的参与指导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技术、信息等优势, 建立实践育人基地, 促使培养更多适应于本企业及本行业发展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实现企业人才培养投入的最小化、利益的最大化, 建立起企业的人才培养与储备机制。
3. 地方高校应该在主动跟进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性发展
政策的制定以及企业的调整通常周期较长, 地方高校应抓住机遇主动出击, 要为转型谋求更多的机会与资源。转型发展学校不仅要重新审视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定位, 明确转型发展方向;而且还要针对教改、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以及教学梯队、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体制等方面的建设, 提出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安排。不仅如此,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必须立足地方, 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邀请行业专业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与教学改革中来, 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技能标准之间对接,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与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总之, 政府、社会及高校三者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中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要想实现社会经济结构又好又快地转型, 三者缺一不可, 而高校转型的成败关系到社会经济结构能否成功转型。
四、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四点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
1. 建立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目前, 高等教育主要以全日制的在校生为主, 生源主要来自于通过高考的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 教育途径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逐渐成为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 人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高等教育模式以及人才选拔模式。尽管部分地方高校对此做出了很多努力, 但笔者认为, 对口招生针对的人群绝大多数还属于中职升学, 但社会中熟练的职业技能型人才仍然有进一步深造的需要, 我们将改革的注意力放在统招生与对口生的培养的同时, 也不能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改革。地方高校应该充分挖掘与发挥继续教育的潜在需求, 在“全民教育”的基础上促进“终身教育”, 做好了这一点, 地方高校将会迎来第二次的招生高峰。
2.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
地方高校要向应用型、实践型转型, 就必须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 将职业技能比赛提升到战略高度。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以及电子大赛等专业性比赛要进一步扩大宣传, 使其深入人心。要将职业技能比赛深入到学校每一个教职工的内心。进一步重视职业技能型比赛, 以提高学生素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并以此提升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为教师转型打好基础。要建立起职业技能比赛与成果转化的机制, 积极考虑将各项比赛的技术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有了经济效应的成果, 才会更受社会的认可和企业的青睐。
3. 建立健全“科学管理体制”
尽管大部分地方高校实行了“学院制”, 但没有实现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二级学院在专业设置、聘用教师等诸多问题上没有话语权, 基本处于被动维持执行学校有关工作要求的状态, 致使学院制有名无实。要想进行深入改革, 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及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地方本科高校要转型发展, 必须从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系统化的改革, 充分发挥二级学院办学的主体地位——在学校内部管理上要“简政放权”, 推进教学管理重心下移, 扩大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 调动二级学院办学积极性, 并且各项办事手续及流程应进一步简化, 提高办事效率。
4. 建立健全“人才战略机制”
学校的改革发展离不开实际执行的教师, 因此, 学校的改革发展不得不考虑教师的个人发展以及教师质量的问题。笔者认为, 应着手解决以下问题: (1)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应该去掉职称门槛, 以“唯才是用”为标准。 (2) 协调好职称科研与以实践为重的转型之间的矛盾。 (3) 协调好个性化教育与统一标准管理的矛盾。 (4) 协调好尊师重道与学校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 推进师德的建设与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的营造。 (5) 打破“大锅饭”体制, 解放思想与生产力。 (6) 推进高校间的学术交流以及校企间的实践交流, 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与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 2014 (06) :29—34.
[2]万娇, 石丽君.关于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4 (03) :20—23.
[3]高雪春, 陈伟华.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科学大学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14 (02) :5—7.
[4]刘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路径研究[J].三明学院学报, 2014 (03) :1—4.
[5]贾冬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之困与策略研究.河套学院学报, 2014 (01) :54—59.
本科高校转型 篇2
“现在高职招生已经是僧多肉少,本科院校转型后,职业教育的竞争将会更严峻,可能会淘汰一批高职院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教师张冰(化名)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近日,关于职业教育改革的议题,再次引发各界讨论,包括地方本科以及高职院校。讨论的源头,来自于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峰论坛的发言。鲁昕表示,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她还强调了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要分开等系列职业教育改革的问题。
湖北省人大常委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长胥青山教授认为,教育本身就是要分类型、分层次的,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过去往研究型、综合型大学扎堆,实际上并没有培养出高端的人才。挂着所谓的高端人才的本科生、研究生,有的还真不如过去学得扎实的大专生。现在进行分类培养、分类管理,应用型大学就应该是培养理论上够用、实际上具有比较强的应用能力的人才。
转型探路
湖北荆州一位教育系统官员告诉记者,目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面临的问题,一是师资问题,另外就是设备的问题;本科院校往应用型和技术性方向转型,对教师的质量要求更高,一些应用型的专业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而目前这方面的投入并不高。
他还补充称,目前大家对职业教育的认识也有限,一方面传统观念,家长认为接受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另外职业教育质量不能达到预期。以地方中职为例,农村很多学生宁愿出去打工,也不愿意做中职,家长很难看到明显效益。
在转型应用型大学的师资配套方面,胥青山教授认为可以大有作为,问题是政府想不想做。有些学校在过去也做过相关的尝试,例如让发电厂、电网公司、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兼任教师,把实践中一手东西带入课堂。然后让“从书本到书本,从家门到校门”的教师到实践单位去挂职锻炼,熟悉了解工程实践单位的情况。
胥青山还表示,目前学校转为应用型大学不光是转制的问题,培养人不是换一个名称就出来了,更重要的是定位要准确、教育理念要清楚、教育目标要明晰。
他建议,政府也要为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人创造环境和条件,同时学校可以建一些通用的基地,各校学生到训练中心来接受统一的训练。
对于转型的具体实践,付卫东补充,目前一些本科院校定位不清晰,所以学生毕业后工作比较难找。学校在转型过程中,专业设置也很重要,如果一窝蜂的调整转型,也会带来同样的问题,这方面需要前瞻性。
本科高校转型 篇3
【摘要】“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特色发展的应然之举。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努力成为区域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地;通过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对接和服务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开展应用型科研,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争取成为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引领区域文化,促成内外共生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地方化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9-0026-03
【作者简介】1.关雯文,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2.吴学松,金陵科技学院(江苏南京,210001)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英国学者阿什比认为,大学“像动物和植物一样地向前进化。所以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大学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所处的环境。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在地多为地级市,由当地政府主管或共建,生源多以当地为主辐射全省,相当数量的学生毕业后留在本地就业,这就决定了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与所在区域的天然联系。
引导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顺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地方化”是其转型发展的应有之义。转型后的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将深植于区域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的整体脉络中,并与区域之内的其他领域的变革紧密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与区域共生共荣。
一、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化”的主要意义
(一)“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依托平台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我国加快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加快培育发展的新动力,实现依靠创新驱动和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我国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高校作为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引擎,理应在国家的这一系列发展战略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主要问题是“接地气”,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在“应用”上做文章,踏踏实实地为地方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从国家到省、市的层层落实,亟须各级各类高校的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其“创新极”作用。对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地方化”是贯彻落实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最好的依托平台。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主动融入地方,努力成为地方政府的“思想库”“智力源”和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地。以“地方化”为生存之本和发展之源,积极参与到国家重大战略在地方的具体落实工作中去。
(二)“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定位的基本坐标
高等教育在向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规模、结构、质量、效益之间的矛盾及矛盾的解决,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凸显,这实际上暴露了高等教育体系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科技进步的响应过于迟滞的问题。为解决高等教育诸要素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家的引导下,我国高等教育正进行一场以调整教育结构为主题的深刻变革。
扎实稳步推进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需要与之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结构,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就成为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的关键一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多脱胎于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建立的专科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等,其本身就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以“地方化”为坐标,深刻把握自身产生的社会根源,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在与地方互动中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本次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过程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地方化”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应然之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一所大学水平的高低与否,不在于占地之广、规模之大、学科之全,而在于其鲜明的特色。特色不是自我标榜的宣传标签,而是一所大学内化于行的理性价值特征,也是决定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对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特色”的打造不是空穴来风,首先需要对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做出客观的判断,提炼出具有可继承性和发展性的要素,并以此为据,凝练特色。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诞生起,就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且经历了一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后,其办学实践也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区域社会的认可。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认识到,“地方化”既是该类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该类学校的核心特征和凝练特色的根本依据。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整合长远理想和当前任务的过程中,在融入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进程中凸显特色。
二、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化”的应对策略
要促进新型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学校应在高度重视“地方化”的基础上,增强自身服务区域社会的能力,提高区域社会对学校的认可度,真正做到以贡献求发展。
(一)打响“地方战略”,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美国“相互作用大学”的形成过程有五个标志:确立大学的基本结构、大学与社区相结合、大学获得社区的尊重、社区的尊重对大学的挑战、以他方为中心的积极态度。[2]我国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虽缘起于地方,但服务地方的潜能还远没有充分释放,特别是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地方院校提档升格蔚然成风,盲目追求高层次、大而全,结果是不仅脱离了地方,其自身发展也陷入了“上不去、下不来”的尴尬境地。因此,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从“自我中心”走向“他者中心”,牢固树立“以他者为中心”的理念,和地方建立积极的战略伙伴关系,应成为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发展的新策略。“以他者为中心”需要观念的彻底转变,这要求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将服务面向的核心聚焦到区域,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实现从学校本位向学校与社会共生的转变,全面提升学校对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贡献度。
(二)对人才培养流程进行再造,成为区域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供给地
地方经济的转型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力资本供应,这就涉及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实质性转型的问题。在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是学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也是最基础的转型。当前,培养学生以能力为中心的时代已然来临,这就要求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建立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机制,要围绕产业链来办专业,面向需求来育人才。[3]人才培养的“地方化”要求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坚持区域性、行业性的服务面向定位基础上,以人才培养目标、类型、层次、规格要求四个维度为考量,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对原来的人才培养流程进行根本性再造,提高当地政府、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度,真正培养出大批适用于区域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建设,全面对接和服务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
一流的大学必定有一流的学科。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活动,往往是以学科专业为基本平台展开的,学科专业是建构大学学术文化的基本细胞和核心要素。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意味着其学科专业也要进行相应的转型,因为新常态下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型特征,这就要求本次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科专业调整必须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为根本依据,在学科专业设置、调整及运行的过程中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调整完善学科、专业建设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地方化”的有效途径。
目前,很多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对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的调研做得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使学科、专业全面对接地方优势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并吸引当地企业及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到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来,才能充分释放学科专业本身的创造价值、服务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开展应用型科研,成为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
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找准自己的生态位,把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作为科研的主战场,充分体现应用型科研“轻骑兵”的后发优势。不同于基础性科研,应用性科研更注重科技成果的后期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就是指为促进生产力的高效发展,对具有一定潜在开发价值的新生科技成果进行后期的试验、开发,进而推向市场,形成产业化。[4]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加强对产学研合作资源的利用,积极探索合作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技术开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人才培养实习实践基地等多种有效的合作模式,努力多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以高质量的科研应用成果服务社会、提升地方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努力成为地方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主体。
(五)引领区域文化,促成内外共生、健康蓬勃的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其重要功能之一即文化传承与创新。加强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地方文化发展,不仅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职能,也是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有学者认为,地方高校的存在意味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区域文化的存在,此文化存在的特殊性质主要表现为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区域性特色,地方高校科技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区域性客观地引导着高校主体与地方互动关系模式建构的方向,即主动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5]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在认清“地方化”定位的基础上,全方位融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努力营造内外共生的和谐文化环境,提升大学文化反哺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能力。
创新创业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在社会文化层面的自觉的和必然的选择与强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理应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战略资源和精神高地。新兴应用型本科高校作为区域创新创业的重要“孵化器”,不仅可以为区域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相应的人才支持,还可以通过自身以创新创业为特色的文化建设来引领区域文化,并最终促成内外共生、健康蓬勃的区域创新创业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3.
[2]高祖林,芮国强.建设校地相互作用大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1(24):20-38.
[3]陈拥贤.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因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5(12):26-29.
[4]朱德林.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瓶颈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202-206.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研究 篇4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评述
(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及其分类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模式,就是可供地方本科高校参照、借鉴或学习的经典方式方法体系。
20世纪初,范·海斯在担任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校长时,通过传播知识和推广技术、提供专家咨询服务等方式,将高校直接服务社会的理念发扬光大,后人对威斯康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经验加以总结,称之为 “威斯康星思想”[2]。 刘献君从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出发,提出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概念,指出地方本科高校应以服务地方为宗旨,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形成为地方全方位服务的体系[3];王玉丰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趋向,并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两种演进方式[4];陈新民根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前期的不同表现,提出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三种基本转型模式[5];王鑫、温恒福从组织变革理论出发,提出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三种转型发展模式[6]。
20世纪70年代, 美国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等人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认为高等教育发展要经历精英-大众-普及三个阶段, 总结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四种典型发展模式, 即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并认为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应该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流模式[7]。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学者亨利·埃茨科瓦茨提出了三螺旋理论, 他认为高校-产业-政府三方应当相互协调,形成动态三螺旋,创业型大学在三螺旋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中,创业活动是研究的延伸,集中在部分易于与产业对接的院系或学科专业,是非全局性的,在欧洲模式中,创业活动是教学的延伸,积极探索在如何干好自己的事业中创新,是全局性的[8]。 顾永安等人认为走创业型大学之路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念和模式选择[9]。
本世纪初, 潘懋元等人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提出地方本科高校应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面向行业设置专业,为地方培养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要求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 石伟平、夏建国等人根据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借鉴德国、日本、英国、 中国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应用技术大学模式,指出技术本科教育是与传统本科教育(包括高等科学教育和高等工程教育)并行于高等教育系统的第三类教育类型[11,12]。 部分升本较早、具有行业背景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基础较好、具有校企合作的传统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率先举起了“应用型”的大旗,于2002年发起成立了“全国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协作组”,进行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13]。部分升本稍晚的非行业高校,为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也先后开始主动探索转型发展,走出了校企合作、 校地互动等创新发展之路。 《决定》出台后,教育部指出转型发展 “可以是学校里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转型, 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专业转型”[14]。 河南、湖北、浙江等地相继出台了支持转型发展的政策和措施,确定了一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试点高校。
上述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结果。 威斯康星模式,以及教学服务型大学模式,是根据大学的职能进行分类;应用型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生产方式分类;技术本科模式,是根据知识的类型和知识生产方式分类;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是根据大学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式分类;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是根据创业面的广度和发展路径分类; 渐进式转型模式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分类;自然催变模式、脱胎跨越模式、中间跳变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和发展方式分类;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转型发展模式,是根据发展方式、广度、深度和资源来源分类;整体转型模式与部分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广度分类。
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转型发展模式, 如: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动力来源分类;自发转型模式与自觉转型模式,是根据转型的发展阶段分类;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是根据转型的深度分类;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是根据与实践的关系分类。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分析
虽然转型发展模式种类繁多、内容庞杂,但其分类标准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
首先,应用型本科、教学服务型大学和技术本科三者相似。 教学服务型大学秉承威斯康星思想,侧重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而服务社会是知识应用的一种典型表现, 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就是应用型高校;技术本科强调技术教育,而技术本身就是一种应用型知识,因此,技术本科也是应用型高校的一种。这三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目标和归宿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目标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其次,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从易于与市场结合的学科专业或院系入手,寻求重点突破,以引领学校发展,对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部分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而欧洲模式强调自下而上各个方面都实现变革, 以便为学校赢取更有前途的态势,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正在探索的整体转型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这四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如何做的问题,因此,我们称其为战略层次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三,除渐进式转型和跃进式转型模式是根据演进方式这一单一标准分类之外, 传统精英主义模式、 传统扩张主义模式、精英主义改革模式和扩张主义改革模式,创业型大学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自然催变式、脱胎跨越式、中间跳变式转型发展模式,断裂式、分布式和协作式等五类模式的划分标准中,也含有演进方式或发展路径的成分,是根据多标准进行多维度划分的结果。这五类模式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转型发展的演进方式、发展路径或发展特点,我们称之为路径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第四,内源型模式和外源型模式、自发转型模式和自觉转型模式,深度转型和表浅转型模式、经验总结模式和前瞻指导模式,这四类模式均与转型发展的价值取向有关, 我们称之为价值层面的转型发展模式。 目前虽然也有在政府引领下假转型、表浅转型的高校,然而,我们更关注的是主动的、自觉的、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转型, 更需要的是富有建设性和前瞻性、对转型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的转型发展模式。
二、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重构
根据前面的分析, 笔者构建了 “目标-战略-路径”三位一体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体系。 其中目标层次是方向和统领, 战略层次是核心和枢纽, 路径层次是关键和着力点。
(一)目标:应用型高校
“应用型高校 ”作为我国提出最早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方向, 并且写入了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和教育部牵头起草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按照试点一批、 带动一片的要求,确定一批有条件、有意愿的试点高校率先探索应用型(含应用技术大学、学院)发展模式”。
(二)战略: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
整体转型是从办学思路、治理结构、人才培养、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条件、 学校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的一种全方位、系统性的综合改革,整体转型后转型主体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达到一个新的发展状态。一般来讲,学校领导、师生对转型发展有一定的认识,接受度较高,尤其是有一定的前期探索和建设经验的高校,可选择整体转型战略。
部分转型虽然也会涉及办学思路、 治理结构、人才培养等上述各个方面,但只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或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新旧模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时间内共存。部分转型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Ⅰ),其目的是通过部分转型积累经验、树立信心,为最终过渡到整体转型做准备;另一类是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以下简称部分转型Ⅱ),其目的是在保留学术型教学传统和优势的同时, 在一定范围内发展应用型教育,从而形成二者和谐共存的中间状态。
(三)路径:组织创新创业之路
在借鉴国内外有关组织创新创业和创业型大学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对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组织创新创业的路径如下[15]:
第一步:理念引领。 转型高校应该确立以下三种理念:一是应用型办学理念。可以通过专题报告、考察学习、学术研讨、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等形式,促进教师员工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和更新。二是创新发展理念。 打破对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发展、投资驱动、政府主导等传统路径的依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高校和高职高专的第三条道路。三是岗位创业和自主创业理念。学校教职员工应立足自己的岗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学校事业发展促进个人发展;在完善的制度保障基础上,鼓励部分教职员工开展自主创业,以个人发展反哺学校发展。
第二步:制度保障。 科学合理的制度能够有效地保证办学理念的落实。 一方面,要通过制度建设确保转型发展的持续推进。 可将学校的办学理念、类型定位和转型战略等,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 “十三五”发展规划等形式明确下来。 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师生员工创新创业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以及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协同创新、质量保障、人事分配等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应用型高校建设需要的制度和体制机制。
第三步:文化驱动。 在转型发展中适时地将先进理念、拼搏精神、发展经验、经典事件凝结为学校文化,通过学校文化的无形之手,潜移默化地熏陶和驱动每一个人,推动学校不断发展和持续变革。 一是打造创新创业文化。 树立创新创业理念,培育创新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将创新创业精神作为遗传基因传下去。 二是打造应用技术文化。 深刻理解技术与科学、社会、人文的关系,形成崇尚技术创新、应用和推广,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文化风尚。 三是打造社会服务文化。 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地方,为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社区等提供各种服务,形成“以服务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的文化。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一般均需经历上述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虽然具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但三者不是截然割裂的,而是相容共存,互相促进,逐渐过渡的。当然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在具体运行时其行动策略也会有不同。
三、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的运行
(一)地方本科高校主要要素的转型
办学定位转型。虽然很多地方本科高校有应用型之名,却无应用型之实,部分高校还是以生产知识、发展科学为导向进行办学, 只有真正转向以知识应用、 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才能使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名副其实[16]。 另外,部分高校因业务、人事、经费等不归所在城市管理,因此与地方的关系若即若离。 地方本科高校应立足地方,建立与所在地政府的战略合作关系, 面向地方的产业和事业办学,使转型要素资源与地方创新要素资源对接,才能够真正办好“地方高校”。
治理结构转型。 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治理结构, 如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等,吸纳行业企业全方位全过程参与学校管理、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等工作,增强高等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和合作;实行扁平化管理,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 探索建立院系理事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逐步下放财务管理权、资源配置权、教学管理权等,构建责权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管理体制。
人才培养转型。 建立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邀请行业企业、政府部门、用人单位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体系的设计;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引领的人才培养流程,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来源,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紧密融合,重视学生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科专业建设转型。 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造、整合传统专业,设立复合型新兴专业,形成特色专业集群;依托学校-院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和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的专业设置评议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转型。 调整教师结构,一方面建立学校和行业企业相结合的师资培养联动机制,通过进修培训、挂职工作、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另一方面与行业企业共享人才资源,通过引进、 聘任行业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建设兼职教师队伍。 另外,改革人才引进、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制度,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
科学研究转型。结合地方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以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广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工艺创新等应用型科研活动; 积极开展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科研院所等的协同创新研究;通过应用型科研将最新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和产业发展动态引入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品质和应用型课堂教学质量[17]。
社会服务转型。 主动承接地方继续教育任务,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各种职业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科技服务,与行业企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技术推广、 科技评估、技术咨询、工业设计等活动,聚焦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关键领域,为地方提供社会决策咨询、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服务;将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实验室、研究所、科技园等文化、体育、科研等基础设施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
办学条件转型。 改造、建设一批“教学做一体化” 教室、实训室,与行业企业、政府等合作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基地、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并统筹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和跨专业类的各种平台。
(二)转型发展战略的运行策略
三类转型发展战略主要有两大不同:一是涉及范围不同, 整体转型发展战略涉及学校内的所有人、所有事,部分转型Ⅱ战略仅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部分转型Ⅰ战略由涉及部分人、部分事,逐步发展到所有人、 所有事;二是办学思路不同,采用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战略的高校,以知识应用、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和推广为导向进行办学,定位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而采用部分转型Ⅱ战略的高校,还兼有生产知识、发展科学的办学导向,可定位为应用型,也可定位为学术型, 还可定位为混合型。这两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三类战略在运行时的策略也有不同:
在办学定位方面,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从开始就以应用型为办学导向;而部分转型Ⅱ却需要始终保持两种办学导向,并且,在与地方的关系上,一方面要加强与地方的联系, 尊重应用型教育的 “外生性”规律,另一方面需保持学术型教育的独立性,尊重其学科“内生性”规律[18]。
在治理结构方面,整体转型的高校应尽早建立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而部分转型Ⅰ和部分转型Ⅱ高校应适时建立;整体转型的高校和部分转型Ⅰ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制度大体相同,而部分转型Ⅱ高校的理事会(董事会)、 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作用使命、代表来源等方面会有不同;另外,部分转型Ⅱ高校在扩大二级院系自主权方面也会与其他两类有较大区别,如学术管理权问题。
在人才培养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并不是应用型教育的专利,部分转型Ⅱ高校在培养学术型人才时也可以借鉴, 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更多地产生于应用的语境中。但毕竟应用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不同, 部分转型Ⅱ高校可能会办出与众不同的效果, 但更需防范和提早应对在应用型和学术型之间切换不畅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分裂危险。
在学科专业建设方面,任何一所转型高校都需要认真考虑和仔细权衡这几个问题: 哪些专业需要撤并? 哪些专业需要改造? 哪些专业需要保留? 哪些专业需要新增?哪些专业可以率先转型?一般来讲,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可以根据社会需要(尤其是地方的社会需要)的多少、类型和趋势,去撤并、改造、保留、新增专业,部分转型Ⅰ高校可选择产学研合作密切、服务能力较强、应用性特色鲜明的专业(专业群)进入试点,采用“先易后难”的方法进行渐进转型。 部分转型Ⅱ高校除根据上述策略进行转型外,还需根据学科专业的学术基础和领先程度、学科发展规律和趋势等选择需要保留的学科专业, 切不可急功近利, 草率地根据就业率、报考率等指标将其粗暴裁撤。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专兼聘有机结合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尽可能地要求每位教师都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可以采用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方法解决,即团队中的个体可以是双师型教师,也可以是单一的学术型教师或实践应用型教师,但有机地组成教学团队后,却可以胜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
在科学研究方面, 整体转型和部分转型Ⅰ高校, 应重视应用型研究,紧盯应用技术前沿;而对部分转型Ⅱ高校,还需紧盯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并充分利用其内部的学术型资源,与应用型资源合作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及科学技术的开发转化研究。
在社会服务方面,应用型教育一般是直接服务社会,而学术型教育一般是通过媒介或转化机制间接服务社会,各类高校均可加强社会服务功能,但部分转型Ⅱ高校需要有定力,保持一定的学术独立性。
在办学条件方面,打破学科专业界限,统筹使用各类实践教学资源是一个重要趋势,各类学校均需大力去做,然而学术型教育的实践教学资源与应用型的实践教学资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互用,但可共享的程度有限,这是部分转型Ⅱ高校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摘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模式是一种具有建设性和前瞻性、指导性和参考性的转型发展方式方法体系,可分为目标、战略、路径三个层次。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目标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有整体转型、以应用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和以学术-应用混合型为导向的部分转型三种战略,转型发展可走组织创新创业之路,包括“理念引领、制度保障、文化驱动”三个步骤。学校校情不同,转型战略不同,转型发展模式在运行时也会有不同的侧重和行动策略。
本科高校转型 篇5
2、以往大学全是文化课,转型后会强化专业技能,毕业后好找工作!本科学历+能力、是一次本科教育升级。
3、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机会升级转型,根据学校专业设置、国家教育政策及导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学校资质不够是不被通过的。如果你今年专升本考入了这些即将转型升级的学校,那么恭喜你,你是幸运的!4、2014年不会转型,最早2015年全面开始。对所有转型后的学校会更受欢迎,明年专升本考生报考会更加趋向这些即将转型学校。
本科高校转型 篇6
关键词 地方本科高校 转型发展 双师型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教育部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试点高校的主要任务第10条提到,①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然而目前人们普遍认为“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高专教育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它与普通本科高校无关,②缺乏在地方本科高校层面的研究和实践。
1 现状
1.1 内涵界定不清
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2011年7月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内涵解析》,对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进行了界定,然而实质上还是沿袭了教育部2004年对高职高专院校“双师素质”教师的标准,没有体现出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和权威的认定标准,各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普遍较为宽松,造成“双师型”教师的带动与示范作用发挥不够,整体素质不高,“双师型”教师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受到质疑。
1.2 “双师型”教师队伍水平不高
地方本科高校的教师专业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应用能力相对薄弱,理论研究水平较高但研究开发水平较低,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师队伍中以专任教师为主,其中具有行业背景或工程背景的教师在数量上明显不足,来自企业或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所占比例极小。以上“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构成、水平上存在的问题,难以满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得以改善。
1.3 “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地方本科高校对教师的培养主要以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为目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处于一种自发、零散的状态。学校层面有关“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和激励的政策、办法亟待出台,“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工作热情有待提高。
2 解决方案
2.1 明确内涵
对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的内涵界定要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要求,要有别于高职高专。地方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理论水平表现在具有系统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具有教学研究和应用型科研能力。实践能力表现在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具有科技开发、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实践能力。
2.2 建设思路
在明确 “双师型”教师内涵的基础上,地方本科高校应抓住教师聘任、评价激励、培养体系等主要方面,可采取“内外结合,项目引导”的方式,切实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增强 “双师型”意识。地方本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双师型”教师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意义,从学校战略发展的高度出发,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科学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建立完善的“双师型”教师培训制度,构建多元开放的培养模式,积极引导专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加快自我发展。教师应针对应用技术大学教育的规律、特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实践经历、项目研究和教学工作,根据“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不断丰富行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提高应用能力,适应学校转型发展对教师队伍的需要。
(2)改革教师聘任制度。地方本科高校应改变以学历和职称来衡量人才的传统做法,不拘一格降人才。通过积极拓宽师资来源渠道,不仅从高校引进一些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高学历人才,更要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建立一支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数量充沛、结构优化、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3)健全评价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评价激励机制对教师培养的杠杆作用。在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出国进修、学术研究扶持等方面向“双师型”教师倾斜,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改变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主的评价机制,将教师专业实践经历、实践能力、技术开发能力、教学实绩等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和资助“双师型”教师进行业务进修、交流培训、项目开发等,搭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平台。
(4)完善“内外结合、项目引导”的培养体系。
①将“双师型”教师能力纳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的评价标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团队梯度发展态势。采用传帮带、互帮互学、实验平台开发、科技项目研究等形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做好校本培训工作,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创造条件。②结合专业特点,与相关企业建立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依托校企合作交流平台,采取合作培养的方式,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使教师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并通过考核提高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的实效。③加大力度开展“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研究工作,通过各类项目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促进教师的基础能力、实践能力、发展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提高基于工程实践项目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使教师逐步达到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④建立校企师资双向互换机制。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通过对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访谈、邀请企业家做专题报告等形式,对在职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建立兼职教师的管理体系,实行适应兼职教师教学特点的课程制度改革,构建教学质量保障和监督体系。
3 结束语
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型发展是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和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各校共同面对的课题,但绝不会千校一面。只有切实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对学校的具体需求,结合学校优势,转变观念,不断创新,方能探索出适合本校的本土模式,取得实质性和可持续性进展。
宁夏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资助(宁教高[2012]348号)
注释
①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 http://www.jstu.edu.cn/s/3/t/51/88/8e/info34958.htm ,2013-12-26/2014-6-1.
② 杨守良,杨保亮,曾令刚.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执教能力提升的途径和认证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
本科高校转型 篇7
1 转型建设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1.1 可以升级职业教育体系完善高等教育结构
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订的“国际教育分类”(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简称ISCED),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基础理论研究教育是相互融合、衔接紧密共同发展的,学生在高中教育后可以选择直接接受高等基础理论研究教育,也可以选择进入以就业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的学生再次选择进入以更深理论研究为主的高等院校就读。我国的职业教育局以中职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职业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为辅的职业教育,选择了中职教育和高职专科教育的学生基本上就没有再读本科进行基础理论研究的渠道了,职业教育体系有很大欠缺。理想的职业教育是同以"学术目的为主"的普通教育并存于专科、本科和硕士、博士各层次教育中,这次国家号召“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正是打破了过去职业技术教育和学术研究教育之间的壁垒,是顺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决策。
1.2 可以有效解决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开始扩招,经过几轮的扩招,高等院校每年的招生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30万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700余万人,录取率将近达到70%。在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到现在每年700余万的高校毕业生已经成社会就业的巨大压力。由于基础研究领先、办学实力强大的也就是清华、北大等百十所“211”、“985”老牌重点大学,考不上这些学校的学生,由于大学专业不对口,缺乏实践经验,“上大学、跳龙门、当白领”的梦想随着毕业的到来而破碎,毕业就失业成为一部分大学生的噩梦。
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正在向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快速转移,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将在2020年达到40%以上。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掌握包括数控技术、焊接工程、电气控制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高级技能型人才,据非官方统计,2014年9月份仅广东省东莞市高级技术工人的缺口就超过8万人。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失正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一方面是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另一方面是高级技能型人才缺失,这种人力资源的结构性失衡,其重要原因是教育结构不够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放弃不是自己长处的理论研究,转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增强院校的竞争力,提高毕业学员的就业率。
1.3 可以促进高等院校结构转型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从上世纪末,进行大规模的高等院校建设开始,全国各地民办学校、独立学院、合作办学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原有各专科院校也积极申办本科,全国的高等院校数量大规模增加。据非官方统计,到2013年,含成人高等学校,全国高等院校数量已达到2263所。在高校迅猛发展中,一些学校融资发展、借贷发展已经不是稀罕事,由于每年考生数量不断增加,形成了有高校就有生源、就能发展的形势。因为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实践条件建设投入资金较大,这些新建的普通本科院校,从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少之又少,一般都是办一些名称花哨、投入较少的专业,高等院校结构存在很大矛盾但是。当前,一方面考生数量达到1000万后,由于人口总量限制,数量再大幅增加已不现实,另一方面,由于就业的压力,既然上不上学都没工作,一些考生考虑就没必要再花几万元学费去上非重点高校了,干脆放弃上大学。这些因素,导致一些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就业都出现困难,如果还按过去的路子办学,随着竞争力的衰退,必将是越办越差;这些普通本科院校只有向应用技术型转型,才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高等院校的整体结构也会因此得到优化,高等教育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2 转型建设要借鉴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做法
国外的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成熟的经验做法,普通本科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建设中应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借鉴。
2.1 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培养模式上一定要借鉴当前国际上成熟的模式,比如:“双元制”模式、STW模式和“三明治”模式等。
“双元制”是德国提出并倡导的模式,它是一种国家投资建校、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技术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工商行会负责的企业事业单位或跨企业的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STW”是School-to-Work的简称,是美国的典型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它的培训主要依托公立或私立的社区学院,这种模式在美国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这种模式利用社区学院将职业教育的对象扩展到了所有需要的人,整合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通过政府、社区组织、企业和劳工组织等建立通畅的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机制。
“三明治”模式是英国施行的职业教育模式,它的本质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实施方式是在学期之间,通过在学校学习和工厂企业实习交替进行,使培训对象在理论、实践的互动中提高以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为中心的综合素质。
2.2 课程设计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采用什么样的课程模式,决定了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定位。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由课程结构模式与课程开发模式共同构成的课程体系框架与教学内容组织模式。课程开发模式,决定了课程的最终表现形式,我们主要讨论一下目前任职教育的几种主流课程开发模式。
2.2.1 职业导向式课程开发
以能力为本位(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简称CBE)的课程开发模式,重视职业分析,以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决定教学内容的取舍,比较适用明确岗位的岗前培训和职业后继续教学。
2.2.2 项目课程开发
在课程综合化基础上,强化工程设计环节的项目化,以项目安排学习,对工程设计课程与实验进行整合,形成工程设计项目于综合实验项目进行教学。采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和小组工作(team work)方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其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做中学)”、“情境学习理论(知识情景化,情境中构建)”。
2.2.3 学习领域课程开发
指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技术上的设计建构能力。这一能力本质是通过若干个具有完整工作过程设计的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使其在该职业领域应具备的技术方法、技术思路,并能迁移到其他工作任务中,并使其具有较强的职业迁移能力。
这些当今典型的模式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但从来没有一种万能的理论和方法适合所有的教学对象,这需要我们再对这些理论和模式有理解的基础,针对我们面临的问题拿出解决办法。
2.3 教学方法
国外职业技术教育都十分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在CBE课程模式中十分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估,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不再单单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咨询者;学生是教学实施的“主体”,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获取。在教学手段上,综合运用了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练习法、参观法、讨论法、模拟法、实习实验法及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和小组工作(team work)等方式,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着重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2.4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培训质量、有针对性地位企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的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校所学和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在设备、技术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在职业技术教育发达的德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政府均出面干预,使校企合作制度化,使学校和企业相互支援、共同受益,校企合作的水平很高。
3 转型建设要抓好的几个关键环节
3.1 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首先要做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或说是办学定位的转型。图1是国际公认的不同院校人才培养的职业定位。我国目前需要转型的普通本科院校一般属于图1中的教学型高校,从公开的研究资料看,当前这些教学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不是那么理想,培养的学员就业适应能力不强,即实践力不强。尤其是在转型为应用技术型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后,其与研究型大学区别就在于是重理论还是重实践,重学科的知识体系还是实际的操作过程,必须针对实际岗位,突出学生岗位应用实践能力培养。
3.2 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条件,技术应用型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在课程结构和课程开发上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理念。比如,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提出了“技术平台+多个专门方向”的课程体系框架,它由“面向专业群的一个公共技术平台下的核心课程模块及综合能力训练模块+多个面向职业岗位(群)的专业方向专项能力训练模块及半年顶岗实习”构成。在课程开发上,他们更是综合利用CBE课程开发模式、项目课程开发模式和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等,区分不同的核心课程模块和能力训练模块,采用最能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组织课程。
3.3 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转型建设中,不管进行什么类型的应用技术培训,都必须有相应的实践场所和设备、设施。高校可以自建一部分条件,但全部自建不但成本高,而且没有必要,高校要在职业技术教育上有发展,必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的办学路子。据我们调研,某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仅“飞机控制设备与仪表”专业,作为省高等职业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2013年至2015年的3年间,就要投入3000万进行校内实践条件建设,其中省政府投入1000万元、相关企业投入1000万元、学院自筹1000万元。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政府和企业的投入,全靠学校投入,其建设效果是很难保证的。另外,学生毕业前的顶岗实习,在学校内更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到相关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产学合作、社会参与是职业技术教育发达国家的基本特征,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基本渠道。只有引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互补,才能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尽快地改善高校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4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对于应用技术型高校,要求其教师不但具有教师的一般素质,还要有从事专业的相应岗位实践能力,即要达到“双师型”(讲师加工程师)要求。目前对于“双师型”教师的衡量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但综合各院校的提法,一般是指具有教师资格的同时,又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并在近五年主持(或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或者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或者近五年主持(或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
4 结束语
随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开始了新的发展篇章,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形势已经展现。利用好政策、争取政府的支持,按照校企结合、产学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加强专业建设、教学基地建设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对所有转型院校的基本要求,全体职业教育工作者要以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契机,积极探索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规律,创新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模式,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姚寿广.示范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本科高校转型 篇8
一、地方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困难
2014年3月25日,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 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中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试点范围、主要任务、配套政策措施、工作推进机制等进行了原则规定, 但地方高校在转型中遇到很多具体的困难, 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 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尽管很多地方高校招生困难, 就业率低, 但真正敢于转型的高校并不多, 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很多高校对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认知存在偏见。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定位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种定位不少高校很难接受, 原本希望学校能不断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发展, 现在却转向层次低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抵触情绪自然会存在。二是地方高校难以承受为转型而付出的代价。地方高校的转型是全方位、根本性的改革, 这意味着原有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师资力量、教学模式等都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做出调整, 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教职员工的工作任务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习惯于原有工作模式的教职员工很难承受这种充满竞争性的变革。三是各转型高校具体转型方案的制定难度很大。转型意味着高校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如何找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切入点, 如何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质性的合作, 需要地方高校下功夫做调研, 并拿出切实可行的专业设置及运行的方案, 这是有一定难度的。
2. 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
除了地方高校本身的原因外, 当地政府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应承担的角色是否到位, 职责是否履行也成为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首先, 有了《指导意见》的原则性规定, 地方政府需要制定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具体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 这需要地方政府做调研、搞试点才能出台正确的实施方案。其次,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经费支持是确保地方高校成功转型的关键。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实习实践多于理论的教学特点要求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要高于一般普通本科学校, 中央财政要按地方和企业投资总额的一定比例予奖补。[1]地方政府应加大对转型效果显著的试点高校的经费支持力度, 重点用于支持当地促进产业升级的专业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再次, 在地方高校转型过程中, 当地政府的激励作用不可忽视。我国需转型的高校大多属于公办, 不仅需要转型的顶层设计, 而且需要政府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强有力的引导、鼓励和支持, 特别是政府对转型成功高校的经验推广、典型宣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地方高校转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学校要转变以前的办学理念, 走出校门, 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地区的支撑产业是什么, 辅助产业有哪些, 以及公共服务领域等都需要哪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需要什么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当地政府掌握着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和信息, 高校和政府的合作必不可少。同时, 地方高校应结合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科目主动与地方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地方高校的转型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 关于专业设置问题。
转型高校要在已有优势和特色专业的基础上针对当地需求设置专业, 大胆改革以致停招一些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关联不大或者是需求不旺的专业, 在课程设置方面也需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为此, 积极引进地方政府、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在职工作人员, 倾听他们对于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的意见, 并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 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一线工作人员的讲授更能有的放矢。
2. 关于师资问题。
除了聘请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外, 本校原有教师队伍需要作出较大的调整和转变, 以使大多数教师成为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双师型”人才。无论是专业类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 从授课内容到授课方式等都需要做出改变, 企业各岗位实际需要的技术技能是教师授课的重点, 案例教学、实训教学、互动教学是教师主要的授课方式。同时, 还要积极为任课教师提供到企业实习、培训的机会, 以便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并为优秀教师提供海外学习的机会, 增强其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3. 关于生源及培养问题。
转型高校要打破仅从应届高中毕业生招生的惯例, 由于转型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 所以各类型学生包括高职生、中职毕业生、各类技术、技能大赛获奖学生、在职一线员工、在职技术技能型人才以及“校企订单”的学生都应有资格和机会成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学生, 转型高校要为不同来源的学生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达到因材施教、培养多类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4. 关于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应用技术型大学培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完善的实验、实习、实训体系的支撑。《指导意见》指出, 完善学生校内实验实训、企业实训实习和假期实习制度, 实训实习的课时比例达到30%以上, 学生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1]
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不仅是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也是解决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 同时又是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举措, 因此, 地方高校的成功转型意义重大。
摘要:部分地方高校在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中存在两大困难, 一是来自高校自身的阻力, 二是当地政府执行政策及承担责任的程度。高校转型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专业设置、师资培养、生源及培养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参考文献
本科高校转型 篇9
2013年4月11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地方高等学校转型发展座谈会”。教育部鲁昕副部长指出,职业教育是教育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在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除了保留一两百所研究型大学之外,一大批高校都将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这一想法源于专家对德国和瑞典等国家的考察,即这些国家在金融危机后恢复较快并且都以制造业为主,其结论是:坚持发展实体经济的国家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因而经济得以迅速复苏。
由于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解读还不是很充分,社会上出现了对于应用技术大学的误读,甚至有观点认为地方本科院校都应该转变为应用技术大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存在错误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孙诚研究员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多的科研工作,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研究型大学和高职(专科)院校的定位相对明确,而地方普通高校作为夹心层,定位常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其中尤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典型。这其实说明地方本科院校还是存在战略定位与战略选择的问题,在现有的四分法的高校分类体系中,除掉两端的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之外,地方本科院校既不满足教学型大学的定位,又达不到教学研究型大学的高度,处于一种“纠结的”地位,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驱动使得其开始寻找新方向,而国家层面大力主张的应用技术大学为其提供方向性的指引。但是应用技术大学不是一种办学类型,也算不上是一种办学定位,它只能归类于学者提出的教学服务型大学中的五类大学之一,也就是新建本科院校可选择回到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本位,而无须去追逐学术型与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找回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优势和自信。数据表明,截至2012年,我国共有新建本科学校646所,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2012年培养的毕业生占全国非“985工程”“211工程”普通本科高校的45%,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这600多所新建本科院校正是1999年后从专科升格成本科的一批地方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原本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有着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优势,如果一味追求培养学术型人才反而让其心力不足,失去了特色和竞争力。国家引导其回归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道路是非常及时的,既符合国家的发展需要大批技术人才的国情和社会需要技工的社会现实。也阻断了这些地方本科院校追逐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和培养与其基础不符合的学术人才的错误路径。因此,推动这类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将极大地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推动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最终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教授认为“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而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学校的战略定位并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在谈到应用型技术大学与教学服务型大学之间关系时,他认为应用型技术大学的提法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并不矛盾。笔者跟随刘献君教授的团队调研发现,此两者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方式和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导向的作用上没有任何差别。“应用型”是强调人才培养方式,而“教学服务型”主要强调的是办学定位。应用技术大学可以作为教学服务型大学中的一个子类型,同时作为新建本科院校选择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方式,也就是让新建本科坚持技术技能型而非走学术型道路。而原先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老牌本科院校和一些具有一定科研实力和办学特色的高校还是应该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来做文章,通过服务型机关建设带动校内活力,通过服务学生带动学生就业,通过服务社会促进高校的校区与社区、产区的三区融合。
我国现阶段对于应用型技术大学的发展模式、面貌、建设路径尚不清楚,在不确定国外应用技术大学建设路径是否适合中国国情及地方本科院校发展需求之时,在高等教育领域业已展开的教学服务型大学自主探索的成功经验和转型路径就成为此次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重要借鉴。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选择
在西方,地方本科院校兴起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是通过赠地运动推动了一些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结合的高校发展,这一举措为美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对构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起了重要作用。在英国,随着各地方城市工商业活动的蓬勃发展,19世纪新大学运动拉开了区域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序幕。德国为了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采取了鼓励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改革措施,高校与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更紧密的结合。法国通过《高等教育法》,规定大学要向社区开放,继而各大学广泛设立了跨学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的教学和研究机构。20世纪60年代以来,印度、泰国、巴西等发展中国家,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中也都十分注重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强调与区域经济相适应的高等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在经历着一个重要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在这种转型过程中遭受到严重的挑战。地方本科院校迫切需要打破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高等教育的弊端,迅猛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有了强烈的特色化的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需要围绕核心力量办学,选择合理的办学定位,遵循适切的办学理论,围绕核心竞争力变革组织结构,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构建更具地方区域特色的高校。地方本科院校希望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高等学校的发展路径,实现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构建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体制,构建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体系。
(一)承担三大任务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主力军。换言之,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要由地方区域院校来承担,它承担着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主体任务,承担着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重任,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需求的重任。
1. 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主体任务
据原教育部副部长陈希《关于中西部地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报告》中的一份数据表明,全国普通高校由1998年的1,022所增加到2008年的2,263所。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由1998年的759所增加到2008年的2,152所,增加了184%,地方本科院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比例也由74%上升到95%。从在校生规模看,地方本科院校本专科在校生数由1998年的225.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1,850.5万,由占全国本专科在校生数的70%上升到93.2%。因此,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力军,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承担着主体任务,功不可没。
2. 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的重任
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职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当地人才科技支撑的主力军,是支撑和引领区域创新体系建立的重要力量。由于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为直接,服务面更为广泛和深入,已经形成了一些独特的办学优势和办学传统,其中有的大学办学历史较长,基础较好,社会声誉较高,经过体制的整合调整,以及多年的重点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在当地高等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3. 承担着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需求的重任
中华民族有重视教育良好的文化传统,特别是随着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接受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兴起不仅丰富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类型,拓展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层次,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不同层次类型高等教育的愿望过程中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中明确提出高校应服务区域发展,即增强地方本科院校的造血能力。“突出应用服务、支持区域急需、强化特色发展、发挥主题作用、注重分类指导”是振兴计划的五大指导原则。在获得资金支持的100所地方大学的选择上,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明确提出“学科专业设置与区域发展需求、地方产业结构特点高度契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学科优势特色突出,在专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等要求。这一新政的发布给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定位打了一剂强心针,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历史机遇。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一种新的大学形态,其理论提出源于两大需要:办学定位需要和高校本科评估的需要;经实践证明符合两大规律:教育基本规律的外部关系规律和“主动适应”规律。它高度契合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内外部发展诉求,为其外部带来高等教育系统的正确定位选择和由行政化向服务化转型发展的契机,得到地方本科院校的广泛关注和实践,成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新选择。它既是地方本科院校的战略选择,也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历史选择和实践选择。
(二)满足两大需要
1. 高校评估的需要
在现有的分类体系中,一些地方本科院校无法找到自己合适的分类,出现无所适从的现象。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中很多高校在现有体系下无法找到自己的坐标和适合的评价标准。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新的办学类型的提出为原有体系中无所适从的一些高校带来福音,也便于国家在进行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时制定更加适切的评价标准。
2. 办学定位需要
邬大光教授指出教学服务型大学适宜于新建本科院校、独立院校、民办院校将其作为办学定位的选择,上述高校正是属于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的地方本科院校。而另外一些高校,虽然不属于上述三类高校,但其无论是地方性还是区域性或者行业性的,仍然可以归为地方本科院校的类型。这些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教学服务型大学可能更加适合自身在某一阶段或某一时期的发展定位,可以作为其策略性甚至战略性定位选择。在探求学校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时,办学定位往往作为各高校发展战略与发展规划的重要部分写进该校纲领性的规划文件。
(三)符合两大规律
1. 符合教育基本关系的外部关系规律
潘懋元先生曾在《教育基本规律及其在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果把社会作为一个大系统,那么教育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教育发展必须符合并且服务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教育规律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一定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1]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正是符合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它是高校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高校从社会服务中提高教学的质量和科研的针对性,同时从社会服务中获得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2. 符合高等教育“主动适应论”规律
教学服务型大学理论的提出是基于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与国外基于威斯康星思想而建立的服务型大学组织模式相近,两者的发展趋势和远景目标都是走向伯顿·克拉克基于政府对教育领域经费投入减少背景而提出的创业型大学。笔者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国外“服务型大学”和“创业型大学”两种组织模式在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背景之下融合后的一种变体,是一种新兴的产物;它同时具备这两种大学组织模式的特征,是两种模式的综合,它是高等教育寻找自身发展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产物,很好地迎合了中国高等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并且很好地结合了中国高等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
(四)契合内外部需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提出“高校要全方位开展社会服务,要搞好教育服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文化服务”,表明地方高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需要全方位开展服务。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纵深发展,地方本科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外部出现生存与发展的双重动力,内部出现毕业生就业不畅与教育经费紧缺的双重压力。从地方本科院校所处的外部环境来看,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满足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地方发展所需要的智库和动力源的需求。从地方本科院校所需的内部变革来说,从令人诟病的行政化走向服务型管理成为必然,地方本科院校内部资源配置也将按现代服务业的理念来进行优化配置。
1. 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内部变革的一种战略之选
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得到了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等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与探索。当前经济处于转型发展期,高校转型转向何处、如何转是摆在决策者和管理者面前的难题。如果走一刀切强制转型必然会带来不良后果,但是如果借鉴现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成功经验和办学模式作为参考,其转型路径和发展模式对于其他想要转型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高校将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 教学服务型大学是地方本科院校外部突围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完成量的突破,走向质的变化之际。这类大学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些在研究实力、综合程度、地理位置上与教学研究型大学存在差距,但不满足于“教学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由于处于地方或行业的中心位置,为当地经济社会或某个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为地方或行业企业提供科研支持,这一类高校有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迫切需求。[2]这些地方本科院校急需寻找方向,选择好自己的战略定位,提前进行战略布局与规划。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寻找方向,一批地方本科院校领导开始寻路,一批研究者己经开始探路,教学服务型大学开始走入地方本科院校的视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是基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这一历史背景提出的,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教学服务型大学满足了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学校系统进行合理定位的迫切需要,也满足了地方本科院校进行办学定位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评估的外部发展需要。
综上所述,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是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经济社会所需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战略性办学定位。
三、地方本科院校的实践选择
笔者自2012年起作为课题组成员,先后对黑龙江科技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专项考察或专题调研,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实地考察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通过专访或座谈的方式与几十位地方本科院校的各级领导和百余名的师生进行交流,形成了一系列前期研究成果。
黑龙江科技大学原校长赵国刚教授在《中国高等教育》和《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其思想的核心就是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服务型转变,突出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通过服务功能的发挥,从根本上解决地方高校“两个不适应”的问题,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有机联动、互融互通,增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两个不适应”即高等教育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3]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地方化的大发展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普遍趋势。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潮流来看,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符合高等教育区域化、地方化的发展规律。
实践选择一:行业特色鲜明的地方本科院校。如黑龙江科技大学根据自身条件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把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其策略性办学定位,在就业和人才培养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较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校的快速发展问题。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战略让该校有了更好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绩。黑龙江科技大学从就业这个出口倒逼课程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狠抓工程教育,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居全国前50名。其发展路径可以总结如下:教学与就业结合,所教所学与所用密切结合,社会服务与企业需求结合,科研与企业结合;课题成果用于企业,在研课题源于企业;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解决企业的实际需要;坚持“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与就业教育”三结合的原则。
再如武汉纺织大学经历几次更名,根据自身特点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教学服务型大学作为其战略性办学定位,明确办学特色、找准学校定位、解决了学校的发展方向问题,在人才引进和科研领域取得了明显成效和较大突破。武汉纺织大学在人才引进方面,瞄准国际产业转型发展,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二级学院院长、“团队”式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以才引才”的团队建设模式等多项举措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长得快”。作为“湖北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遵循“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引起国际顶尖人才所用”,强调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分配制度向教师倾斜。武汉纺织大学在科研成果方面位居湖北省属高校榜首并获得多项国家科技成果奖,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了跨越式发展,其科研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属高校中唯一的发明奖,其科研成果成功地通过拍卖并转化为生产力,产生了一批对纺织产业具有革命性影响的重大成果。尚钢书记结合该校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成功经验提出,高校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服务和满足政府、企业、社会团体、高校自身、媒体对于高校的诉求。
实践选择二:师范类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如海南师范大学起初虽然没有明确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但在自身的办学实践中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论进行了探索,遵循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以服务海南省基础教育为己任,开展的“播种希望”行动计划、周末流动学院、顶岗支教活动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海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北平教授认为该校正是基于海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迫切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师教育和科学研究的优势开展社会服务,找到了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紧密结合的突破口。海南师范大学服务海南基础教育得到领导层面高度认可,刘延东同志曾在光明日报《情况反映》第101期上肯定了海南师范大学确立“服务型大学”的办学宗旨,并亲笔批示将海南师范大学的服务型大学建设经验在教育系统进行推广。
实践选择三:民办院校类型的地方本科院校。如浙江树人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按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进行学科专业资源配置、组织模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方式变革,紧紧围绕社会服务这一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做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和获得社会好评如潮。浙江树人大学徐绪卿校长认为该校通过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大大地提升教学内涵,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宁波大红鹰学院党委书记孙慧敏教授介绍该校根据地方需要开办大宗商品学院、动画学院,把学院办学定位于教学服务型大学并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办学宗旨,学院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系列举措获得宁波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实践选择四:独立院校的地方本科院校。如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构建服务型机关,院长刘献君教授提出教学科研是目的性活动,行政管理是手段性活动,行政管理是服务教学和科研的。该校聘用潜能导师服务学生成长,提倡个性化教育,给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深入探索和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周日晚点评制度、潜能导师制度及“个性化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取得明显成效。
实践选择五:成人教育转型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服务对口单位——光谷九小,教育专家谭细龙教授驻点为其制定全能教育理念和各项顶层设计,使得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小一跃成为各方面都得到提升的明星学校。
实践选择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如湖北理工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基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把自己的发展路径与地方、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融入到地方、行业的发展之中,服务于地方、行业发展需要,选择与地方、行业发展同步的道路,取得了显著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应。湖北理工学院程幼金书记介绍该校结合黄石的矿业资源开展服务得到矿业企业的大力支持与反哺。呼伦贝尔学院地处内蒙古草原,借助地缘优势,与俄罗斯、蒙古等国高校合作办学,在办学特色上始终坚持突出民族特色、地区特色,成为该地区师资、旅游、外经贸、采矿、煤化工、建筑业、信息产业等人才培养基地。
以武汉纺织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宁波大红鹰学院、浙江树人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地方本科院校,在办学实践中围绕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一主题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并成功转型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相当多的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院校仍处于观望中,希望借鉴现有转型成功的高校的发展路径与办学模式转型为教学服务型大学。上述高校的实践表明,地方本科院校选择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发展路径需要在高校组织内部进行变革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融入外部环境的发展目的,因此教学服务型大学成为发展中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之选。
本科高校转型 篇10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创业型大学,转型,保障机制
在2012年7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必然要求创新型高等教育体系与之相适应, 迫切需要加快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高校协同创新, 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共同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业型大学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y) 是在体现大学传统的教学与科研功能的基础上, 围绕学科、任务与平台三大核心要素, 更加注重知识生产效率的提升, 实现产学研用有效结合的运行机制, 构建多元化的资金获得渠道, 最终形成具有创业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业能力的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是大学发展战略与模式的创新, 是一种全新的、集成的大学理念和实践模式, 是大学使命的扩展。其标志性特征是:在研究基础上知识创新, 并在知识创新基础上创业, 使研究成果应用于创业实践、知识创新转化为经济与社会效益, 兼具研究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优势。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不仅符合我国国情而且也是其拓宽发展空间, 突破发展软肋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民办本科高校应适应时代需求, 抢抓机遇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拓宽民办教育发展空间,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精神的人才,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 创业型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 理论研究多于实践落实。民办本科高校要完成由“守业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华丽转型, 必须认清高校内部机理的优劣势。一是民办本科高校具有较强的市场分析力。这是民办本科高校生存发展的制胜法宝, 也是其实现学术资本化、知识市场化的先天优势所在。二是民办本科高校具有浓厚的改革氛围。民办高校本身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创业史。其灵活的办学思路、活跃的办学群体更为其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了天然土壤。但是, 民办本科高校也存在创业资金匮乏、创业动力机制不足等问题, 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亦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与挑战。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协同创新战略的全面推进, 为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民办本科高校亟需政府支持其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引导其积淀企业家的精神, 培养开拓者的气魄, 推动内部组织转型, 形成奋发昂扬的民办大学气质。
一、政府为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营造社会氛围
创业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属于公共事业, 政府应准确定位角色, 积极回应民办本科高校转型。
(一) 转变观念, 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鼓励创业的氛围
当前, 大学教育主管部门的价值评价、社会舆论导向、学子和家长的期盼等都聚焦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上。这种价值的引导或受我国大学传统的知识本位价值观的局限, 使得我国大学的创业教育还处在零星的意识或者感性的直觉层面, 还没有上升到系统化的理念与理论高度上。
政府自身要转变教育管理理念, 通过充分发挥政策的导向功能, 成为鼓励创业的风向标。在大学的考核评价方面, 可以将大学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实现国家利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创业人才的指数等纳入到评估体系中, 增强民办本科高校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责任。
(二) 加强引导, 营造全社会参与创业、联手创业的氛围
1. 引导实施“创业培训机构入校园”工程。
采取创业培训机构与院校合作的模式, 可以选定一批优秀的民办本科高校作为创业培训进校园的实施基地。组织有经验的创业培训机构, 选派优秀教师, 按照职责分工, 以创业培训入校园、创业扶持政策入校园、创业成功人士入校园、创业服务入校园、创业讲师进校园为五大活动模块, 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开展免费的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 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2. 引导实施“创业楷模引领计划”。
由政府牵头, 每年定期组织实施“创业楷模引领计划”。评选出“年度创业之星”, 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网站、《大河报》等报刊以及电视等媒体, 营造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让创业文化根植校园, 服务社会。
二、政府对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法律与资金支持
(一) 建立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环境
1.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转移的法律法规。
目前, 我国已经出台了《专利法》、《著作权法》、《技术合同法》等一系列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律法规, 与科技部等部门颁布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等, 构成了我国科技成果的法规体系。但这些法律法规还存在系统性不强、权威性不足、可操作性不够、协调作用不大、实施效果不佳等问题, 还未能顺利有效地促进产学研用合作。此外, 随着改革的深入与民办本科高校的发展, 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用合作必然面临一些新问题。
政府在促进民办本科高校产学研用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上, 应制定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 并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不断结合实际修订与完善相关制度, 从而通过建立完备的法制环境为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科技进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最佳的前提保障。
2. 建立技术转移的利益分配机制。
政府通过建立合理的鼓励技术转移的长效机制, 确保技术转移所得收入充分体现和照顾学校社会各方的利益和积极性, 使技术在商业化的同时, 其收入能在发明人、学院和大学中获得相应的制衡。教育部门应与民办本科高校协商, 在科研经费中划分出合理的比例作为技术转移的经费, 建立技术转移收入提成、股份制等激励制度, 逐步建立适合民办本科高校的合理的技术转移利益分配激励机制。
(二) 给予稳固的创业资金支持
与公办高校不同, 民办本科高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靠自身通过高等教育市场来进行筹集, 主要来源于学费和私人投资, 这是无可争议的。但是, 民办本科高校办学经费以自筹为主并不意味着政府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少作为甚至不作为。无论是从准公共产品理论、成本分担理论, 还是民办本科高校当前发展现状的角度来分析, 政府都应积极承担起民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人的职责, 为民办本科高校的技术转移和成功转型提供直接的经济补助。
1. 加强对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的资助, 改进其实验装备, 稳定其研发队伍, 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到, 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培训, 聘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等担任兼职教师。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 完善国家、地方、高校三级项目资助体系。政府不断加大民办本科高校研发经费投入, 提高我国产业研发资金的支出水平, 将带动大学和产业内部应用性研究的快速发展, 巩固产学研用之间的联系纽带, 对增强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以及改造传统产业能力, 提升大学的技术转移水平以及促使高校技术成果能及时地满足市场的需要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 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 并形成竞争性的拨款机制, 激发教师、学生开展学术创业。目前, 民办本科高校的研究还是以基础研究、理论研究为主, 难以发挥出民办本科高校的优势, 难以直接产出经济效益。通过政府创业基金的建立, 确保政府研发经费在民办本科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领域的均衡合理分配, 充分发挥出民办本科高校应用研究的优势与潜能。
3. 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的优惠和补贴、引导资金和风险投资、银行贷款倾斜等方式鼓励民办本科高校建立校办企业, 创办高校自己的驾校、医院、出版社、附属幼儿园、附属小学、附属初高中等, 从而优化民办高校资金运营链条, 提升其“自我造血”功能。
三、政府对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提供实践支持
(一) 以官产学联合为手段, 推动高校校办产业的市场化
加强与企业、大学间的合作, 在民办本科大学附近创办大学科技园。以转化具有本科院校学科特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 特别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化过程中还需不断技术投入、社会企业一时难以转化的科技成果为主要任务, 积极催生、孵化高科技企业, 引导创新活动具有更强烈的地区辐射效应。首要的是为科技园创造良好的软环境, 培养发达的市场机制。为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以大学的无形资产和少量资金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汇聚到科技园建设中。政府也可以以股份制参与到大学科技园股份公司的运营中, 对科技园孵化器进行风险资金投入, 对园内中小企业进行研发基金投入。
(二) 以协同创新为突破, 建设民办本科创业型大学联盟
高校作为科研创新的主要阵地, 蕴涵巨大的科技创新潜力。但由于目前民办本科高校内部存在着各种创新力量自成体系、创新资源重复浪费、科研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 民办本科高校在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入度方面还亟须提升。
1. 推进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创新机制, 为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保驾护航。要推进协同创新, 政府应发挥好主导作用, 高校应发挥好主力作用, 企业发挥好主体作用。政府可以参与到民办本科创业型大学的建设中, 采取委托的方式将一些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交付给科研实力强的民办本科大学承担。发挥创业型大学在形成产业共性技术、引领行业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保民办本科高校在申请协同创新中心、享受协同创新计划经费拨款等方面与公办高校享有同等地位和权利。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发展需求, 支持民办本科高校与行业部门 (协会) 、龙头企业共建一批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促使民办本科高校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让更多的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惠及民生。
2. 大力推进民办本科高校与其他院校建立协同创新中心。鼓励民办本科高校通过校校、国际合作, 创建面向省域内以及国家重大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发展、区域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协同模式, 发挥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民办本科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示范性集成应用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力争在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创新, 集中在解决交叉领域和新兴领域发展中出现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及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和成果。并通过协同创新中心, 推进民办本科高校在管理、人事聘用、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科研组织、国际交流、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改革, 推动民办本科高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早日实现。
民办高等教育在2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已经痛失了几次机遇期, 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民办高校的跨越发展是历史难得的关键期, 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转型契机, 引导民办本科高校以转型发展为办学思路, 以创业型大学为必要与可行的办学模式, 以高度的创新精神融入到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2020年建成国家创新体系.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708/c70731-18466702, html.
[2]席升阳.我国大学创业教育的观念、理念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3]林学军.基于三重螺旋创新理论模型的创新体系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10.
[4]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zcwj/201204/134370, html.
地方本科院校开启转型大幕 篇11
为何地方本科院校纷纷转型,这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高等教育结构体系调整的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在很多工业领域的产值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高达19.8%,工业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达220余种。尽管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但远非制造业强国,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制造的多数产品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在国内。许多产品附加值不高,缺少知名品牌,我国90%左右的出口商品都属于代工生产或者贴牌生产,产品增加值只相当于日本的4.37%、美国的4.38%、德国的5.56%。以手机为例,中国每年出口手机10亿台以上,占据全球手机出口市场的80%,然而却只赚取了1%左右的利润。
国内调查显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行业内技术结构的不断变化使职业岗位的能级和层次结构处于上升趋势,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对本科层次以上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正呈增长态势。一项调查分析指出,到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人,届时18岁至22岁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未来10年,中国大学本专科毕业生增量总计9400万人,只有一半毕业生能到“白领”岗位就业,剩下一半要到“蓝领”和“灰领”岗位。事实上,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不仅是经济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也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截至2013年6月2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共计2198所,另有292所独立学院。在2198所普通高校中,普通本科院校877所,普通专科院校1321所。地方本科院校既包括一些办学历史悠久的省属重点建设的本科高校,又包括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由专科和高职院校合并、重组、升格的346所新建本科院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占到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三分之一,是我国高校的主力军,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体系两头定位相对来说比较清晰,一头是高职院校,另外一头是研究型大学,包括39所“985”高校、112所“211”高校,而中间的841所地方本科院校,尤其是346所新建本科院校仍然处在一个定位摇摆的状态,还在探索当中。地方本科院校不仅面临着同类本科院校的激烈竞争,而且受到重点本科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的前后夹击,如果还按照传统思维方式和办学模式发展,将与社会经济发展渐行渐远。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新建本科院校也产生了一些困惑,面临着发展瓶颈和严峻挑战。从外部来看,多数省份的新建本科院校都是实行省市共管、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新建本科院校在获得资源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从内部来看,新建本科院校办本科时间短、底子薄,特色正在凝练形成过程中,仍然处于从专科向本科办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够科学、学科专业结构不够合理、教师队伍实力不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不高等问题,还有一些学校的基本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文化建设等仍然停留在专科院校原有的水平,从本科办学的要求来看,形似神不似。教育部门之所以力推地方本科院校向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强调产业行业的专门性、针对性、实践性、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性,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知识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共同选择,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产生的多样化需求,对于我国大量地方本科院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2008年,金融危机重挫世界各国的虚拟经济,而以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的德国、瑞士、荷兰、芬兰、奥地利等欧洲国家却应对自如,而这背后正是由于其拥有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尤其是应用技术大学对实体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科高校转型 篇12
关键词:新建本科高校,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1 新建本科高校存在的问题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发展, 不是谁想出来的问题, 而是现实发展中的问题, “专业设置与结构调整合格率仅为59.8%, 专业建设合格率约为69.8%。”这份评估报告指出了新建本科高校专业设置与建设方面的严重缺陷。
首先, 学科门类大而广、存在盲目性, 提到重视社会需要, 就盲目上马新型专业。有的新建院校盲目举办热门专业, 由于缺乏优质教育、教学资源、软件不足、硬件落后, 学校不顾自身现有的办学条件“赶着”上新专业, 结果造成教学质量低劣, 出现了误人子弟的现象;而有的院校开办的新专业数量增长又过快, 专业更换频繁。一个新的专业还没有毕业生出去, 就立马撤换停招, 更换成新专业, 缺乏长远专业考虑、品牌专业建设的思想建构。
其次, 专业设置“雷同”。目前新建院校之间层次都属于本科院校, 而且专业设置也大都相似, 很多选择是鉴于设置成本低、便于教学、见效也快的专业。例如: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信息科学技术、外语 (英语、日语、韩语) 、汉语文秘、财会、商务、经济、旅游、酒店管理等专业, 这样就形成了院校之间争抢生源的竞争局面, 而无暇顾及专业结构的合理性、学校办学条件和社会需求度。
第三, 行业院校升本后越来越淡化学科专业特色。由于学校办学条件限制, 很难实现高水平的特色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千变万化, 没有高校自身主动预测人才需求变化趋势, 无开放的区域专业人才供求制度和宽广的专业培养口径, 缺乏就业导向和专业弹性;难以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如:湖南科技学院将“淡化专业意识”写入学校专业调整文件, 导致学校思想混乱、专业调整盲目。有的院校专业设置门类齐全, 专业的设置和管理与企业、行业和职业界的联系不够紧密, 带有粗放性, 缺乏专业设置和建设相对的稳定性, 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积极引导一批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这项举措将有利于扭转现在普通本科高校定位不清、只求规模的现状, 引领社会摒弃一提职业教育就是“次品”的陈旧观念”。 (1)
2 转型的有效途径
2.1 引入应用型的校园文化与价值
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实行转型, 向应用技术型转, 向职业教育类型转, “向应用型大学转型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把部分优秀的高职高专书记、校长调至新建本科高校担任重要职务, 就代表了一种导向。这既是对国家示范高职校建设的认可, 更要在新建本科高校改革发展中, 引入一种应用型的校园文化与价值认同。” (2) 目前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是第二次转型, 即办学类型的转型发展。其第一次转型, 是从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 经过五六年的改革发展, 通过教育部本科办学水平评估合格, 标志其基本完成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转型。进入二次转型后, 就面临发展类型与路径的抉择问题, 因自身所在的地域、环境、条件不一样, 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过程中, 坚决要防止一哄而上、千校一面, 而是需要百花齐放, 万马奔腾的格局。事实上, 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在探索新建本科高校转型之路。比如, 贵州省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侯长林调任铜仁学院院长,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军被任命为凯里学院院长;浙江省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志刚调整到宁波工程学院任党委书记;山东省则支持省属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
2.2 处理好三个关系
“从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中, 越往深处越艰难, 改革最难的是课程体系, 转变最痛苦的是教师。”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学科的完整性与知识的应用性的关系;二是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应用实践的关系;三是个人学术发展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关系。在专业设置前, 要按照科学的原则,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 然后进行可行性论证。仔细分析学校的软件和硬件条件, 充分考虑所设置的专业可否能实现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是否有足够的师资力量进行该专业的教学活动, 是否有配套教学设施及管理等来确保实践活动。考虑到能否与相关专业在教育资源上形成共享, 使学校教育资源发挥最大效益。专业培养出的学生要“行业认可、企业欢迎、家长满意、学生受益”。即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符合行业标准, 毕业生的能力素质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学生家长对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培养标准等方面满意。进入社会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2.3 形成机制保障
国家及省级政府应该建立鼓励新建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方向转型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以及政策激励机制。大学‘围墙’内的事情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围墙’之外的事情则必须通过顶层设计与体制机制建设加以解决。” (3) 大学是专业设置和调整的主体。主体意识、自我调节制度和机制是形成高校学科专业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重要保证, 专业设置应该以学科基础为条件, 经过预测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 做好专业的人才市场需求与国内大学同类专业的调研, 充分准备好师资、实验条件、教学设备, 接受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组评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及时更改专业培养方案。区分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警示、黄牌和红牌等方法来淘汰部分培养水平过低或已失去市场需求的专业。按照一定程序, 公开、公正地让学生有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
总之,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 提升地方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急需的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 发挥高校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注释
11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职教咨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 2014-03-05.
22 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谋转型职业教育改革再引热.新闻咨询.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网, 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