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2024-10-08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精选12篇)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1

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都以会计人才为培养目标, 这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然而, 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会计人才不单单要掌握专业知识, 还要综合素质高、实际操作能力强。面对这种情况, 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就需及时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从而提供能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

一、我国高校会计教学的现状

(一) 课程设计未与社会接轨

目前, 我国高校的会计课程存在一些问题, 更为关键的是, 其教材内容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1]。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有:会计课程要么重复, 要么前后衔接不好, 这就使得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不够;自从新的会计制度出台后, 得到了大部分高教教师的关注, 然而这也导致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被忽视了;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会计教材虽然每年都会调整排版, 但其专业知识的相关内容并没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进行更新, 这种陈旧的专业知识使得学生在接受完四年的高等教育后很难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

(二) 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 学生被动地接受会计专业知识, 并且会要求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记忆基础知识上, 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则要求较低, 这就使得会计专业变成了枯燥的知识记忆,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更关键的是, 这种教学模式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缺少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 毕业以后很难适应社会和人才市场的要求。

(三)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的会计专业对职业道德教育的认识不足, 这导致会计行业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大量信息失真的情况, 这点与其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不高息息相关。有数据表明, 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道德培训, 因而学生对职业道德缺乏了解和深刻认识[2]。当前已有很大一部分会计从业人员认识到, 在高校里进行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学习, 是非常重要和有必要的, 但据调查, 约有80%的学生没有接触过类似的课程, 这也表明目前这点在高校并未引起重视。

(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培养缺失

高校教学模式的刻板、传统填鸭也是导致会计专业人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一个关键点。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教学都以教师的课堂讲授为主, 以多年沿用的教材为主要学习内容, 其知识也是基础的会计知识, 鲜有实际案例, 这就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足, 面对实际问题无法提出解决方案, 另一方面, 学生一直被动地接受知识, 无法形成主动思考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这与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相关法规灵活多变是严重不符的。

二、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

(一) 课程设计应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以时代和市场需求为导向, 及时调整高校会计教学内容。当前经济形势瞬息万变, 这就要求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和内容也需及时变更、调整, 在完成基础专业知识的教学后, 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3]。另外, 高校的专业教师要以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导向, 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 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会计专业教师可以以下几个原则为标准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明确。合理的教学内容, 必然能使学生更熟练地掌握专业知识。在设计教学内容之前, 教师需首先明确该课程所要教授给学生的到底是什么, 然后再确定教学方法。同时, 教师可提出一些启发性较强的案例或者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考能力。

(二) 课堂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比如,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一些工作案例, 首先由学生自主分析, 然后组建小组进行讨论, 这样不但可使学生更加熟识已学基础知识, 还能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 小组讨论活动还有助于学生自我了解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 这种具有扩散性思维和延展度极广的实际问题, 还可促使学生更充分地利用课外知识———网络或者图书馆, 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如学校或者教师有条件, 还可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 从而使学生了解课堂与实际的差距, 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的诚信问题已成为关系着企业发展机遇的重要问题, 而我国一些企业却将偷漏税当成增收手段, 这是对企业诚信的严重损毁和市场秩序的破坏。因而, 对于关系着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问题, 必须引起社会和高校的关注和思考。高校的会计专业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职业规范。在职业道德教育中, 首先应将其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从日常点滴渗入, 避免单纯使用说教教学;另外, 要通过与学生讨论实际案例使其了解正确的职业道德;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 那就是积极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素养, 这是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四) 加强会计职业判断力的培养

当前, 会计专业教育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职业判断能力, 在这点上市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会计专业在及时改进教学内容, 给学生以充足的专业知识储备的同时, 要以培养综合人才为目标, 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或者模拟实践, 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 高校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无止境, 活到老学到老, 以使学生掌握自学的方法和技能, 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要定期充电, 以满足市场和经济发展需求。

三、结论

会计工作事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一个优良的会计从业人员除了拥有基础专业知识和从业证书, 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综合能力强, 从而推动国家经济的正常运行。当前我国高校的会计教育需尽快革除弊端, 以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为目标, 推动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诺.新形势下推进管理会计课程改革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15, (13) :271-272.

[2]王萍.新形势下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企业, 2015, (10) :70-71.

[3]陈双莲.高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现状及问题探析[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3) :122-123.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2

摘要:本文首先从四个方面简要分析了地方高校财务管理新形势的主要表现,然后基于地方高校财务管理的视角,提出了目前地方高校财务向内涵转型中存在的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明确“一个目标”、推行“二项改革”、凸显“三种理念”和提供“四项保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地方高校财务如何向内涵转型的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 地方高校 财务管理 内涵转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教育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教育市场的对外开放,地方高校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变化。向以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对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发展方向转型,已成为地方高校目前乃至以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一项十分紧要的任务。对于既为学校内涵发展提供财力保障,又是学校内涵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来说,面对国家财税预算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地方高校财务工作方式方法发生的深刻变化,财务管理向内涵转型的任务更加繁重。

一、地方高校财务管理的新常态

1.高等教育发展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地方高校投入注重质量提升和转型发展

经过多年来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总量已能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的需要,有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很大,有的专业甚至为此被叫停。因此,地方高校下一步的主要任务是提质转型,由“以量谋大”转到“以质图强”的战略上来。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要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方式变革,把投入保障重点从校区扩张、校舍建设等外延式发展方式放到注重质量提升、特色办学、科技创新等内涵发展方式上来。

2.地方财政教育投入缓慢增长,地方高校财务经费供需矛盾长期存在

地方财政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偿还地方高校债务,解决地方高校发展历史欠账问题,真正用于培养人才事业方面的经费不足。当前,地方高校人员经费等刚性支出比例偏大,大多已占到学校经常性收入的80%以上,“吃饭财政”特征明显,正在推进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加重学校财务负担,一些学校还有老区改造、新校区建设任务,财务压力加大,地方高等教育投入保障任务非常艰巨。

3.学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地方高校财务工作内外监管呈现制度化和常态化

现代高校治理体系的建立,要求简政放权,形成政府宏观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广泛参与支持的格局,促进地方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但政府放权,地方高校要接得住。尤其是国家新预算法的出台,对财务提出了新要求,比如,预算管控更加严格、支出责任和绩效评价更加强化、预算公开进入常态化。今后,反腐工作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对地方高校的间接监控力度也会不断加大,这类监管且无一例外都与财务工作直接相关。

4.学校财务管理重心发生变化,地方高校财务管理职能在逐步拓宽和不断加深

学校财务管理从微观技术层面更多地转向宏观调控层面。学校资产负债核算得到明显加强。学校管理决策分析需求进一步趋强,财务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精细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学校面临纷繁复杂的外部环境,纵横交错的内部利益关系,亟待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对财务信息的管理决策分析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要求财务信息从可理解性尽快向决策有用性扩展。

二、目前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向内涵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地方高校财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新的形势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相对部属院校,地方高校财务管理向内涵转型矛盾更多、难度更大,主要表现在:经费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经济管理基础较为薄弱、财务工作模式改变更加艰难、财务向内涵转型氛围较为冷淡。

1.学校对转型认识不高,内涵管理观念模糊

由于体制、习惯及发展差异等原因,学校对“如何转型、转到什么方向”,目前停留在讨论阶段的多、真正实施或取得明显成效的少。学校尚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全面改革的环境,在财务管理中表现为缺乏科学的理财意识,学校重大的投资决策缺少科学、真实、可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较大,随意性强,造成了学校一方面经费不足,另一方面有限的资金产生的效益却又低下,更严重的是,存在资金“跑、冒、滴、漏”等现象,导致学校收入流失,财力分散。

2.学校财经管理运行体制和机制存在制度性缺陷或不足

学校内部控制既有不健全、也有执行不到位之?。纵观高校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无不与单位内部控制内容范围不全面、内部控制执行弱化、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有关。比如,有的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基层单位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基层单位出现违规资金运作现象。尤其是,有的虽建立有内部控制制度,但没有严格执行,制度形同摆设。

3.财会工作模式与内涵管理要求不相适应

目前大多地方高校财务仍然基本停留在以被动“报账型”为主的财会工作模式层面。重核算、轻管理、缺分析,以至于财会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有所削弱。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简单地认为财务任务也只是把钱用好,学校缺乏应对现代财务管理的环境和土壤,很多高校领导以及财务工作者对于财务管理“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不甚了解,从而导致财务管理也是低层次的。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尤其是在资金使用上,存在预算变更频繁、预算执行刚性不强的现象。

三、地方高校财务内涵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须推进两项改革

1.推行二级管理,改革财务政策执行体制

学校可以考虑面向各二级教学机构,部分甚至可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构建校院二级管理的政策执行体制,推动内涵管理顺利进行。学校制定的财务政策,一部分由学校职能部门和人员承担,另一部分可以面向二级教学机构,适当引入社会其他组织执行。同时,在财务政策执行体制中必须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问责机制。要将财务监督融入学校财务管理全过程,实现全覆盖,切切实实使财务监督在财务管理进程中“有为、有位、有威”,确保学校财务资金的安全、规范、有效运行。

2.推行成本管理,改革办学成本控制方式

比如,可以引入作业成本法,加强成本控制。地方高校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管理主要是基于学校教学业务的特点:首先,职工执行“作业”。其次,作业耗用“资源”。资源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业”这种活动本身发生的耗费,如教学过程中教室的照明用电、粉笔的耗用等;另一部分是“作业”的执行者的劳动耗费,这种无形的耗费构成学校人力资源成本的一部分。第三,作业形成“产品”。产品体现为学校的办学效益,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量化为教职工的教学课时、作业批改数量、命题份数、评卷份数和发表论文的数量等。

(二)须凸显两个理念

1.凸显过紧日子理念

坚持勤俭办学的思想,一直是我国高校财务制度明确规定的一项重要财务管理原则。当前,随着财政教育投入加大,地方高校债务负担减轻,部分学校勤俭办学的思想有所淡化,不能正确处理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关系,基建项目乱铺摊子,人员经费相互攀比,超出了学校可承受财力,挤占了学校内涵发展资金,影响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继续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切实用好管好有限的教育经费。学校支出预算编制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勤俭节约,“三公”经费和行政运行经费要做到只减不增,人员经费要保证在政策范围内合理增长。

2.凸显绩效理念

绩效管理的理念,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对公共财政管理的要求。省(市)政府将加大地方高校绩效考核力度,绩效评估将与预算挂钩。地方高校要突出绩效导向,将绩效观念和要求贯穿到财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加快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和全过程绩效管理机制,开展支出绩效评价,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对使用绩效不佳的经费或资产,要坚决调整,重点保障绩效显著、发展迫切的项目,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三)须提供机制保障

地方高校财务部门要按照“统一领导、集中管理”,切实履行对财务的领导和管理的职责。通过机制的建立健全,解决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保障高校财务管理效能的提高。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应着力于以下机制的形成。

1.建立全员成本效益管理的长效机制

要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这个中心,根据自身财务的实际情况,合理定位财务战略,准确构建财务战略思想,确立财务战略目标和财务战略重点,制定有效的财务战略措施,使成本和效益、风险和收益达到最佳组合,从而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学校内部每一个部门,每一位教职工。学校任何会发生成本的活动,都是成本效益管理的范围。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尤其是学校领导应按照“大财务”的观念,对财务、资产、基建、后勤各部门和所属单位的状况结构深入研究和思考,努力构建组织严密、管理科学、运行畅通、工作高效的全员成本效益管理长效机制。

2.夯实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机制

学校必须按照学校管理层次,分别建立各部门、各单位行政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制,以及各级财务主管、财务人员的经济责任制,构建多层次的经济责任体系,将财经工作的任务和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校内各部门、各单位直至个人。同时,按照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对因管理不善、控制不严等造成经济损失的有关人员依法追究相应责任。

3.探索注重效益及节约的财务运行机制

可适当引入市场机制,优化?Y源配置,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应根据财权与事权相结合的原则,探索建立与目标、任务、绩效挂钩的资源分配机制。合理分摊公用设施的运行成本,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的成本分担机制,减少资源浪费,降低办学成本。严格执行国家收入分配政策,不断完善内部收入分配制度。建立绩效考核和追踪问效制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3

【关键词】高校转型 旅游管理专业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087-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预示着我国高教领域即将面临重大改革,即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

一、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高校扩招以来,虽然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的旅游专业人才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现阶段旅游业的需求,成为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作为竞争中求生存的独立学院,必须创设自己的办学特色,培养出符合地区发展和行业需求的特色化旅游人才。以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为例,从2009年到2015年,旅游管理专业2009年招生人数为29人,2010年停招,2011年44人,增长近50%,2012年72人,又增长近70%,2013年109人,但是大一结束有13个学生转专业,2014年招生56人,大二时仅有50人,2015年58人。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学生人数时增时减,变化不定,同时又面临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桂林旅游学院的局面,此时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有特色、有明显竞争力的旅游管理人才,成为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培养目标的界定虽有要适应社会现代化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在对人才的培养类型上分别出现“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2011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012年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2013年人才培养方案)等表述。人才培养方案反复修订,但是对目标却没有明确。

(二)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传统,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国内大多数高校基本一致,一般为知识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四个模块)、实践体系(包括公共实践课和专业实践课)两部分,这已经成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定式,这也使得各地区、各高校培养的专业人才几乎一致,无法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每学期课程的周学时安排不均衡。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教学计划中,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虽然考虑到课程的前置和后续,但是在周学时的安排上却有不合理的现象,如在旅游管理专业的第三、四学期周学时可高达29.3和28,而第六、七学期则分别低至14.2和5学时,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整理。

(四)师资职称结构不合理且与行业联系不紧密。旅游管理专业由于受到招生人数不稳定及总体人数较少的限制,目前专职教师人数较少,其中在职称结构方面只有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且高级职称为退休后返聘教授,由于年龄和精力的局限,大多也是只关注本职教学工作,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又面临职称晋升,既无经验又无精力与行业联系,致使对行业最前沿的信息知之甚少。

(五)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缓慢。在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现在虽有多间旅游实验室,但是因为目前在课程设置上只有“旅游服务模拟实操实习”是在实验室开展,并且利用率不高,没有真正起到实习实训的作用。

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目前旅游管理实习基地大部分为桂林市的景区和饭店,但是为期一学期的顶岗生产实习只分布在浙江义乌,虽有多家酒店,但是无法体现在地域上的多样化,表现较单一,更谈不上与国际接轨。

(六)校企合作模式处于尚不成熟的探索阶段。校企合作目前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方面没有更多地征求企业的意见,企业管理人员参与课程和进课堂讲课尚未形成制度。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专业理论的学习在实习期间没有得到完整的延续,学校的管理也存在缺位现象,有的甚至完全靠企业管理。企业方面,未能认识到实习生潜在的价值,单纯地把实习生作为廉价劳动力,不能调动学生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被动地完成实习任务,甚至出现个别学生擅自逃离实习岗位等现象。

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策略

(一)明确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定位转型。《教育部关于完善本科学校设置工作的指导性意见》中对目前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具备继续学习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政策,以文件为依据,坚持学院“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将此与旅游管理专业相结合,使人才培养的目标更为明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坚持“一个导向”(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才为导向,将学以致用、基本素质、技术应用能力贯穿教育全过程),依据“两个平台”(理论教学平台和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三个体系”(学科基础及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和通识课体系),做到“四个结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

旅游管理专业可将目前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立足广西、面向全国,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思想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意识、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就业有职称、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调整课程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结构设置时,坚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的基本原则,实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五个对接(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重点提高青年就业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可增加职业资格认证课程,使得课程设置更贴近“就业有职称”的培养目标,将全国导游证考试所涉及的课程加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其更加适应现在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鼓励学生参加导游人员资格考试,这样既可以提早取得导游资格证,也可以拓宽知识面,使其就业增加竞争力。

(三)均衡安排各学期的课程周学时。为解决以往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中出现的每学期课程分配不均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将要开设的课程按照课程前置与后续关系依据课时数分配在各个学期(如表2所示),基本实现课程周学时均衡设置,避免出现课程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现象。经过调整后,除前三个学期因为公共必修课比较多,周学时虽显稍高外,其他都相对均衡,如表3所示:

(四)完善师资职称结构,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人才培养中师资是关键,目前衡量师资的标准主要有职称,但是随着高校的转型,“双师型”教师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现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改革的目标,教师实践能力提高是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保障。

职称提升方面,为教师职称评定多开辟渠道,通过取得教授、副教授的高职称教师对职称较低的教师多传授职称评审的技巧,多准备材料,为职称评审打好基础。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内培外引”的方式来完善,通过强化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整体质量,其中“外引”包括聘请企业优秀员工、技术专家来高校讲学或在校兼职教学;“内培”是定期组织教师前往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挂职训练、带领学生在企业中实习等方式来使旅游管理专业的现有教师发展为“双师型”教师。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遴选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参与挂职训练,教师可通过自己所从事的产业情况、运作流程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将自身在实际工作中了解到的知识、经验、观点等投入教学中作为实际训练的补充说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也可组织一些教学、实践经验的旅游学骨干教师定期对学校的中青年旅游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从而为旅游管理专业快速组建出一支素质水平较高的实践教学队伍。

(五)加快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了能让学生在就业时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大学期间学生应通过实习熟悉未来工作流程,因此学生进行校内外的实习至关重要。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应该以模拟实验室为载体,使其能够满足基础性、过程性、功能性实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校内完成基本工程训练、技术技能训练等。如旅游管理专业除现有的旅游服务模拟实验室外,还应增设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工作相关的实验室。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顶岗实习、实际工作中提升工程、技术、服务能力。此类实习基地的建设可以产、学、研的结合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也可以在基地进行科研合作、培训合作和资源共享,并引导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和科学的实践教学环境。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外长达半年的生产实习(后改为生产单位带薪顶岗实习)中,大多为国内企业。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应该增设国际品牌的实习单位,并且这些实习范围应该是旅游比较发达的地方,如杭州、厦门等旅游城市,这样既可以将桂林的旅游特征与实习地相比,又可以学习到国际品牌酒店的管理,为今后的就业增加竞争力。

(六)探索具有本校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地方高校转型的趋势下,旅游管理专业应制定符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方案,构建以市场需求、职业需要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新型合作模式。

学校方面,采用各种聘用形式,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兼职教师,并将企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与课程设置相关联。在对学生实习管理中不能单纯依靠酒店,可以派教师前往不少于1个月的实地指导,条件允许的可以实现教师轮流指导,既可以实现对学生实地指导,也可以使教师在生产单位实现挂职锻炼,为实践教学提供基础。

企业方面,在接收实习生来实习时必须清楚学生的角色,他们首先是学生,其次才是实习生,要认识到学生具有的潜在价值,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更要为学生在酒店工作期间提供短期的职业规划,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尤其是重视学生为企业做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职业自豪感,使其不仅能顺利完成实习任务,也为今后的就业起到引导作用。

旅游业在高速发展,旅游管理专业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要能与国家政策的变化和旅游市场发展相适应。要善于把现在面临的挑战变成发展的机遇,把培养出旅游行业需要的人才有机地纳入学校及旅游管理专业的整体发展建设中,从而实现学校、学科、专业和学生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羊绍全.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理念的旅游管理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2014(2)

[2]李宪平.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9)

[3]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10)

【基金项目】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2013年度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JYJG2013006)

【作者简介】翟丽蓉(1980— ),女,桂林理工大学博文管理学院讲师。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4

关键词:转型背景,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法融合

管理学是普通高校经济管理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相交融的综合性学科, 旨在通过对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发展过程和管理职能的学习, 使学生们更好的树立起现代化的管理理念。伴随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常态, 我国普通高校未来的发展将逐渐向“注重自身专业特色的建设和加强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来, 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成为高校转型的重点。

一、转型发展背景促进管理学教学“再改革”

管理学课程在高校教学设置中的对象是刚刚跨入大学校门的一年级新生, 这些学生由于进入大学前的多数时间都是在学校和课堂中度过, 鲜少参与社会实践, 很难将社会实践与理论学习进行结合。教师单纯依靠传统口头语言方式进行教学,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知识, 大多数学生都会呈现实践经历较少、理性思考能力较差、缺少应变能力等特征, 在对抽象的管理理论学习中容易出现理解不够全面、概括能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的现象。[1]由于社会、高校与家庭之间关于职业教育长久以来的片面性认识, 使得传统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制度不相协调的问题更加凸显,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人才难得”与“学难致用”的矛盾。教育部相关人士在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就指出:“未来高校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将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面对国家提出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战略, 高校管理学教育如何帮助学生从课堂学习者向掌握基本管理知识的初级管理者的转变, 如何将学生从课堂的被动接受转为自主对知识的探寻, 是高校管理学教学“再改革”的主要方向。

二、管理学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进入新千年, “全球资源匮乏”和“人口相对过剩”成为地球千年发展的又一难题, 专家学者给管理赋予了“就是生产力”的新内涵。此时, 国内普通高校管理学教学仍以理论教学为重点, 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并未得到改善, 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

(一) 管理学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 不适应社会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内高校使用的管理学教材多是翻译国外早期管理学的相关著作而来, 该类著作大多理论性过强, 实用性、操作性较差。部分著作中虽也注重穿插案例等内容, 但是书籍整体框架仍然过于理论化、条理化, 生动活泼的图案不多、贴近生活实际的例子偏少。书籍整体版面设计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课程章节设置多而冗长, 语言过于学术化、不够通俗易懂, 难以吸引学生深入阅读。

在国外, 从事管理学相关课程讲授的专家学者, 大多都有在企业和政府相关部分从业的经历, 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国内大多高校教师基本都是从校门出再到校门进, 大学毕业后或是获得相关学位后就走入了讲台, 没有直接参与企业经营和管理的实践经验, 许多教师在课堂讲授中缺乏实际问题构建、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从而导致给予学生启发的角度比较单一, 实践教学不够深人、全面, 进而影响管理学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 管理学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不足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书中, 我们看到人类真正的管理困惑的解决不是通过研究那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道理”的学术价值来实现, 而是如何把这些“大道理”通过现实生活的演绎, 最后朴实无华的表达出来。[2]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如果继续沿用旧有的“仓储式”、“填鸭式”教学方法, 过于偏重管理知识的数量性、完整性和继承性, 似乎显得越来越无实际价值和意义。

受国内重点高校普遍扩招和高考生源不足之间的矛盾等因素的影响, 众多普通本科院校所招录的学生大多存在着文化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学能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课堂纪律较差、缺乏思辨能力等问题。由此看来, 在国内外教学方法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现代化的趋势下, 我们应该重点阐明管理知识形成的过程以及获取的思路、方法, 把已有的案例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涂鸦式教学法等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敢于发言的自信能力、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 吸引学生参与到方法多变的教学过程中, 变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思考, 教授学生“获取知识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学会学习和思考。[3]

(三) 管理学教学模式过于形式化, 教学功能比较单一

高校管理学教学中, 现行的教学模式由于过多的强调学科的完整性, 没有把管理实践放在导向地位来组织教学, 课程内容纷繁芜杂、覆盖面广, 但没有突出重点, 缺少一定的深度。

在实际教学中, 管理学的课程设置往往是将课时平均分配, 无法有重点地选择, 这就必然出现很多讲过的内容学生工作后用不上, 而需要的内容又相对不足。许多高校的管理学教学中并没有设定实训课, 即便是设置了实训课, 实训课与理论课间的信息交换不顺畅、理论讲授和实践相脱节。实训课的开设本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 但是由于教师对实训课的内容与教学目的认识不足, 实训课不仅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反而使许多学生认为是增加了负担。

三、完善管理学教学改革的途径

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发展, 现代社会中教师己经越来越少地以传递知识为主, 更多地是以激励思考为主要职责, 除了教师自身的正式职能之外, 他还将成为一位顾问, 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 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4]为了更好的践行这一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著作中的重要理念, 我们需要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使用一些方法和措施, 注重教学任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适时更新, 转变教师与学生之间曾经的阶层关系为民主教育关系。

(一) 注重管理学实践教学内容的学习

管理学的课堂教学理论仍然是当前教学的重要方面, 要增加教材外的教学信息量, 注重更新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实事信息。在精简理论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加重课堂实践教学内容的演示, 给学生传达更多实践教学的内容。课堂之外,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践性, 可以和一些企业联合, 加强校企之间的专业合作, 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相关岗位实习、实训以便获得实际的管理经验。同时也可邀请企业的管理者, 为学生授课或做有关管理学知识方面的讲座, 把管理者多年管理实践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学生, 而且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管理实践作为案例, 融入到课堂中, 组织学生探讨并加以分析, 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 加强各种学习方法在管理学教学中的融合作用

以课堂为依托,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开展管理原理方法实验。以理论直接联系实际, 带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互动过程, 以集中其注意力, 提高其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参与式教学法, 以提高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布置案例分析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注意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精神, 并引入团队竞争机制,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 还需要根据管理不同章节的需要, 选取适合该章节讲解过程中教学方法, 发挥各章节之间的融合作用。

(三) 注重教学团队建设, 适时更新教学模式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来能够提高学生更容易、更有效地进行学习的能力, 因为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技能, 也掌握了学习过程。帮助学生获得信息、思想、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的同时, 我们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的具体化, 同时又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 具有可操作性, 它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5]面对信息更新速度的不断提升, 我们应该注重教学模式的动态稳定, 适时为其注入有助于管理学教学发展的新鲜能量。同时, 还需要注重以精品课程建设要求为基准, 进一步梳理课程的教学结构, 完善和增补各类教学资料, 总结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的经验, 注重管理学教学团队建设和优秀教师的培养。逐步实现给低年级学生配以导师的目标, 导师能够和学生充分的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 及时满足学生的相关要求, 利用掌握的信息适时调整我们的教学方法和工作思路。

综上所述, 管理学的教学应该在实践中不断的提高和完善, 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总结经验, 注重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学生是我们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对象, 经常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 及时补充教学内容。加强与教学管理工作人员的沟通, 紧紧抓住本科教学的特点, 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 不断开拓进取, 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徐萍平, 许莹, 等.基于建构主义的应用型本科管理学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 (S1) :107.

[2]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朱雁斌, 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9) :2.

[3]袁渊, 陈戟.“管理学”教学方法创新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3, (10) :37-38.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6) :108.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5

纵观世界高等教育考评现状,在评价机构方面,西方国家主要是由校外具有一定资质的权威性学术机构或学术团体组织进行;而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宏观方面仍然是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主管部门的学士学位授权评审为主。如果说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学士学位授权评审主要考察的是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保障等方面的硬件指标,那么对转型试点高校工作的绩效考核,则需要将评估工作的重点由对教学资源的关注转向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关注。转型期间,教学工作仍旧是以教学为主、科研为辅的新建本科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评价则是监控教师教学质量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转型期间的教学活动特别是其中的实践环节和“双师双能型”教师进行真实的、有效的评价,对于新建本科高校加强产教融合,实现真正意义的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由于高等教育教学效果的迟效性和内隐性,其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周期是相当长的,培养质量结果较难进行定量分析,往往依赖教学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评估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因此教学质量评价应该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然而,当前高校基本都是采取每学期教师自评和他评(学生评、院系评、第三方评等)相结合,以定量为主(进行五级制或者百分制评分)的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也有少数高校只采取他评价方式,评估的结果直接作用于教师个人。

(一)自评价

理论界对教师自评的定义看法不一,但有一些共识,即教师自评是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从自我认识开始,进而到自我分析,最后期望能实现自我提高。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自我评价对于个人和用人单位来说来说都很重要。虽然自我评价相对主观,但通过自我评价这一过程有助于刺激个人认识自身优势,发挥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同时还可以帮助个人自省不足,扬长避短;而且某些个性化指标也只有参与者自身才能完成评价,例如访学、进修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帮助等。多数高校也认识到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将教师自评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

(二)他评价

1.学生评价。通过调查不同层次高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组成,学生评价的权重几乎都占总评价的一半以上。笔者曾以任职高校不同学院、专业、年级的10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对高校学生评教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得出学生评教的信度较高、但效度值得考量这一结论。笔者随机抽取一所高校一个二级学院专任教师(不含外聘教师)近6个学期的学生评价分数进行平均分由高到低排序,同时对照教师个人的履历,发现排名前30%的13人中,10人为新进教师(任教不满3年),更有9人只承担了两个学期以内的教学任务。虽然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与教学年限不一定对等,不能排除个别教师的教学天赋和个人勤勉使其教学效果优秀而得到学生的认可,但是评价高的教师80%以上都是教学时间短、教学经验浅的新进教师,再次验证学生评教的有效性有待考量。

2.院系评价。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另一大权重则为院系评价,院系评价过程中往往会综合进行考虑。院、校教学督导组和同行、专家听课的结果,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院系日常教学检查的结果(含期初、期中、期末),教师承担和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的情况,教师公共服务工作的情况(例如是否积极联系企业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大学生导师制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都存在于院系管理阶层对各教师的印象中,会潜意识地影响到院系评价主体对教师的评分。

3.第三方评价。据研究,当前高校的他评价主体基本都是所教学生和教师所在院系,即使加入了其他评价主体,往往也只是参考学校教学督导组听课的结果或者教学竞赛专家评委给出的得分,评价的采用并没有占固定的权重,评价的主体也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所谓的第三方评价,是指独立于被评价者任教的高校外的教育质量评价行为。通过第三方独立机构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公正以及公开的评价,充分发挥第三方机构的行业敏感性、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用人单位),或者评估的专业性(专门的教育评估机构),再进而针对当前教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趋势,提出相应的改善和转型对策。

二、讨论

高校提供的服务是高等教育,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和用人单位作为教育服务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参与评价是合理而且必须的。可以说“教学评价是为了应对更广泛的多元化社会群体对高校问责的公共需要,是针对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作出的回应”。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教育评价不再是管理层的主观纯粹,也不再是不可预见的随机性活动。教师本人应该是最了解自己教学活动的人,自评价相对于他评价具有高操作性和覆盖率,教师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可以是自己的感知,也可以是学生的反馈,还可以是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自我检查、反思和调节,使自我评价的过程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过程,这在改进教学方面有着他评价达不到的效果。但是,因为评价的结果往往与被评者的荣誉或利益息息相关,因此自评价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有可能教师虽然意识到在自身的不足,但是为了教育生涯的发展而进行了较高的评分。所以教师的自我评价是必须的,但是权重不宜多大,在15%左右较为合适。

根据笔者的研究,“不同学科自身的属性、评教学生的综合素养、任课教师的个性风格等因素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都可能影响到学生评教的效度。”在效度有待考量的前提下,学生评价分数的权重过大,将会直接干预整个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参考价值和使用效果。但是由于学生是教育服务的直接对象,而且学生评价有着全覆盖性这一优势,所以建议控制在50%左右。剩下的35%左右的权重可以交由院系把握。根据调查结果,影响院系评价的相关因素中,督导组、同行听课和学生反馈等手段无法做到每一位教师都涉及到,具有片面性;而教师是否能够配合教研室完成每学期需开设课程的安排或调配,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学院专业和学科建设工作,这些可能影响院系评价者初始印象的因素,其实与授课效果关系不大。所以院系评价的重点在于其评价指标的确定,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监控,不能让教师是否完成额定工作量、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公共服务情况等因素影响教学质量的评价。

当前,将第三方评价引入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转型通知”明确指出应用型转型发展初期的建设任务包含专业体系、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强调在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过程中需要对教师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把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实绩、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贡献纳入‘双师双能型’教师职务考核聘任的重要指标”。高校在有计划地分批选送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培训、进修或者挂职的过程中,这批教师所承担的学期教学工作量也会相应的减少甚至没有承担。因此,与其让教师全脱产的去企业锻炼,不如采取半脱产的方式,例如上半学期专业理论课阶段去企业进修,下半学期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参与到课程实验部分或者实践环节。结合教师进修过程中的“学”和实践环节的“教”进行综合考量,将评价结果纳入院系评价中。这对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融合,实现科研成果和技术进步在本科教学中的转化,培养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很有帮助的。

三、结语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6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浙江树人学院承办的全国民辦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于4月13—14日在杭州举行。本次研讨会是自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恢复发展以来关于民办高校内部教学改革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全国性会议,会议主题是“转型、质量、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晋峰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杨德广教授、汕头大学副校长王伟廉教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副主任刘贵华教授以及浙江省政府、教育厅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全国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研究机构、学术期刊社以及新闻媒体等不同性质的50多家单位近100位专家学者通过专家报告、小组讨论、大会交流等方式,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共同探讨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转型的对策良方。

一、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培养质量与目标的转型

社会需求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使得高校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民办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优势与特色,结合自身的特性、发展的阶段性以及发展定位等因素实施培养质量与目标方面的转型。

一是民办高校必须摆脱自身发展初期的规模化发展模式,注重提升民办高校的质量与内涵,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转型。张晋峰教授指出,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事业总体进入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大形势下,必须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着力点转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

二是民办高校必须摆脱传统公办高等教育中的精英型培养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型。我国高等教育的精英人才培养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民办高校应该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型人才,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这是历史赋予民办高校的一种责任。随着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我国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民办高等学校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职责,以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主,与以精英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一条发展道路。

浙江树人学院副校长郑吉昌教授认为,民办高校应该根据社会经济与产业需求,以应用为导向,以职业转换能力作为培养主线开展“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浙江树人学院自2003年升格为本科以来,一直在致力于探索以“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改革,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是“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培养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的适应21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格健全,具有较强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杨德广教授认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中应该有部分学校定位于职业高等教育,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市场需求为目标,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技术、管理、维护、营销、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选择合适的教育教学内容并形成相应的内容结构,在一定培养制度保障下的人才培养活动运行方式的总和,是一个综合的培养体系。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制度以及培养方式。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如何适应外部需求、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十分紧迫与重要的任务,这也是民办高校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

王伟廉教授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大学教学改革的首要问题,必须有相应的顶层设计;大学课程、教材、教法、评价、管理等环节的改革如果离开了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整体关照,这些环节的改革就会迷失方向,改革的效果是有限的。从总体上看,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上主要应该侧重于社会发展需要,用人部门的需要应该是首先要考虑并且应该作为重点。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进行课程编制技术的培训,包括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单门课程的设计。同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的基本构成包括了教改内容、师资方案、推广方案以及评价方案,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从专业建设开始提取目标,加强师资培训;二是从通识教育开始,与专业教育中的目标共通。

郑吉昌教授指出,传统人才培养中过去强调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进行演绎式教学,往往从概念到理论外加例子的模式开展教学,这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一是以生为本,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权:二是以应用为导向,以职业转换能力作为培养主线;三是特色培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四是创新方法,把教学方法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烟台南山学院副院长蒋淮教授认为,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维持两种类型:一是以研究型大学的示范和导向为特征的本科院校课程体系:二是以“本科压缩饼干+职业证书”为特征的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建立既不同研究型又不同技能型的、以理论应用型为显著特征的大众化高等教育课程体系,才是民办本科院校在大众化高等教育中成功转型的关键,根本上是要确立一种应用型课程体系,瞄准应用型教学目标,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并且注重学生“寻找知识、口头表达、书面表达、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主要应该侧重于社会发展需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甚至要面向以职业岗位为基点,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三、凸显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要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重点是要推进实践教学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过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整个课程培养体系中过于强调完整的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培养体系不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民办高校必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将理论课程体系与职业、技能课程体系结合起来,建立以专业实践能力、职业转换能力为基础的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刘贵华教授指出,作为地方性教学型本科院校,民办高校应该通过发展目标诊断,加强学校的专业建设,尤其要加强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将之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环节之中,融入学校的质量控制与保障体系之中,重视质量标准中的实践性因素,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专业特色项目的累积,形成一种传统,将学校培育成为特色与品牌学校。

杨德广教授认为,民办高校应该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他指出,我国的民办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逻辑起点是能力,根据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学校应该重视人才培养的职业倾向性,培养目标是“做人加技能”,重心是加强实践。实践教学要从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理念等方面加以改革,克服实践教学中的三个误区:一是实现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技能训练简单化: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无关。而实践教学的真正意义是要实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交融,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实现学生的思维、行动与态度的多元整合,实践人的全面发展;并且要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核心,构建“实践性”学习环境,“唤醒”学生,让学生在“做”中感受与体验。

安徽新华学院副院长梁金喜教授指出,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学校必须通过提高实践课程比例、校企合作等环节来强化民办高校的实践性教学。

与会的专家们也指出,在民办高校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建构中,传统的知识传授程序也必须进行改革,课程设置要以“需求”导向的逻辑关系来构建。同时,要加强学生在实训、实验以及实习等教学环节上的改革,提高实践比例,改变教学模式,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性转变。同时,在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要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的培训,改进教师的评价。

四、教学运行机制: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舞台”

推进民办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改革学校的教学运行机制,这是搭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舞台”,所有的改革理念、内容与形式都在这一平台上展示与表演。因此,民办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教学质量提升必须拥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运行机制,拥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社会转型期高校学生行为管理探讨 篇7

关键词:社会转型,高校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和养成教育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社会转型期, 从计划经济转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化社会。它不仅是单纯的经济或体制转换, 它与人的观念变化和道德变迁相伴随, 同时也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思想行为改变的过程。这样一个转型期, 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和行为规范又有什么影响,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又会带来什么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点

(一) 社会一定程度的“失范”。

原有的社会体制、社会文化、伦理道德、行为方式等旧的一套随着社会转型被急剧砸碎、抛弃, 而新的一套还未成型, 于是出现了社会转型期不同程度的失序和无序现象。

(二) 社会“多样化”特点显著。

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这必然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个人行为的判断标准的多样化。同时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三) 外来异质文化涌入, 各种思潮交互激荡, 人们价值取向日趋多元。

各种外来文化、各种思潮交互碰撞激荡, 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价值观念发生前所未有的多元化。

(四) 社会不确定性突出。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 确定性原则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确定性成为社会转型期的根本标志。

二、社会转型期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一) 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利益驱动力的加大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价值观念多样化。不少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徘徊在高尚与实惠之间, 出现德智分离和知行分离。

(二) 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弱。

一些大学生在遇到一些具体问题时, 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界限不容易把握, 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易发生偏差, 甚至模仿、跟随, 经不起诱惑。

(三) 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力。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身子女, 想追求其所谓的“自由”和自认为的“个性”;有的缺乏持久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能力;还有的容易冲动和感情用事。这样一个特殊群体, 自我定位比较高, 成才欲望非常强, 而心理承受力弱, 挫折感强。

(四) 刻苦学习的精神不能持久。

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自主学习能力和毅力不够强, 学习动力不足。

三、高校学生行为的规范管理与养成教育

高校对学生的行为应该通过规范的制度进行教育、引导和约束, 以达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目的。它包括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政治行为、道德行为及文明行为等的管理。

(一) 加强对大学生行为和道德的规范管理。

在校期间学生违规行为是常见的现象。一般来说, 学生基本知道个人行为不该妨碍别人的自由, 不该干扰公共秩序, 不该影响集体利益, 这种简单的道理即使不用多讲他们也还是懂得的。只是在个人欲望同纪律发生冲突时, 这样的道理就不足以支配个人行动了, 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欲望、情绪的驱使, 失去理智。这说明学生未能真正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学校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教育和规范管理。为了使学生遵守既定的行为规范, 首先要使他们懂得遵循行为规范的道理。其次要使制定的规矩合情合理、宽严适度、有可操作性和权威性。第三要循序善导, 引导学生从服从老师到服从纪律, 从他律到自律, 这是一个从被别人管理到自己管理自己的过程。

(二) 加强对大学生行为的养成教育。

为了更好地进行规范管理, 必须加强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指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通过行为教育、行为训练等多种手段, 努力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 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这种教育促进优良品行的形成和内化。养成教育既是行为管理的要求, 也是行为管理的重要内容, 养成教育要通过科学、严格的行为管理来达到教育目的, 通过养成教育, 不用别人的监督和指导而可以自动完成, 因为已经成为自然, 不这样做就感到“不自然”。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 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道德自律。

道德自律就是希望在一个人身上形成道德的自我约束、自我调控、自我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 道德自律始终是我们对培养的学生行为规范终极要求。

2、行为自治。

行为自治是道德自律的延伸结果, 在学校行为自治主要是形成一个良好的校风、学风, 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和一种有效的教育因素。

当学生能够做到行为自治和道德自律, 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道德习惯以后, 就真正由学校管理的客体变成了自我管理的主体。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8

1 高校科研管理模式转型的必然性

在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许多高校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仍然停滞在刚性管理的模式下。所谓刚性管理,是指根据成文的规章制度,依靠组织职权进行的程序化管理,强调组织权威、组织制度,主要依靠命令、监督与控制来实现管理[1]。这类似于马克斯·韦伯所说的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的统治。这种管理模式对于规范和约束科研人员的言行,促使高校的科研管理规范化起了积极的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这种管理模式奠定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不对等的职权关系上,管理者凭借行政、经济等手段,作用于被管理者的科研活动,广大的科研工作者被权、钱拖动着前进,自身的潜能并未激发出来,这违背了基本的学术伦理。这种管理模式挫伤了科研人员的能动性、创造性,因而并不利于科学研究的正常展开。

高校作为一个传承知识、创造知识的特殊组织,拥有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有个性的高素质的科研人员。作为人,他们不仅有物质上的需要,更有精神上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一种高级精神需要[2]。高文化、高素质的特征决定了高校的科研人员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较一般人员更为强烈,是因为这种高级需要具有更稳定、更持久的激励作用,能促使个体的潜在能力和创造力得以发挥,并趋于完善化。相比之下,拥有高级精神需求这一特殊人群,他们的自我意识较强,不愿受约束,他们崇尚学术自由,反对压抑个性,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化和创新化。这就要求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管理者不仅要满足科研人员的物质生活需要,如住房、福利、办公条件等正当的物质需要,更要满足他们发挥创造潜力的精神需要,努力营造一种自由、平等、和谐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管理环境,以便推动科研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根据高校教师的群体特点和个性要求,科研管理者要努力营造以情感为依托的沟通管理环境,着重从内心深处去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对刚性管理的一种超越,这种管理模式简称为“柔性管理”[3]。柔性管理的极端,同样也有违背学术伦理的重大嫌疑,因为它以人的伦理替换了学术伦理,致使学术成为“空场”。

其实,从理论上讲,刚性管理有一整套严格的、科学的、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能促使教师在科研中产生自控行为,保证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在这个框架下有序地运行,而柔性管理并不排斥规范化,只是对传统刚性管理模式中所表现出重物轻人、手段强硬、缺乏弹性等现象的一种辩证否定,它重在“以人为本”,以激发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为核心,全面地发展人[3]。管理学者杨沛霆指出:“科学管理上路以后再实行“人本主义”的感情管理,才是最有效的管理之路。没有从严的科学管理过程,一开始就实行感情管理是要坏事的。[4]可见,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应是相辅相成、互为长短、互为补充的两种管理模式。只有两者有效地结合,才能圆满地完成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称这种管理模式为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为使这种管理模式顺利实施,我们尚需若干的后盾保障。

2 新型科研管理模式实施的后盾保障

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当代高校管理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取向,两者的融合能使高校的科研向健康、持续、稳定的方向发展。谈到新型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时,科研管理者能力的提升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他们是管理模式的实施者、宣传者和演绎者。

首先科研管理者需要提高思想道德素养树立人本观念。古人认为,管理即修己安人的历程,即管理者首先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修养,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实施管理[4]。可见,管理者的品格、才能、情感等非权力因素在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尚知如此,作为现代科研管理人员,更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并在行动上要坚持以高尚的人格、非凡的才能、真挚的情感等开展工作。具体而言,要加强科研管理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树立全心全意为科研人员服务的思想,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去。而在制定战略规划时,有关发展科研的政策、思路、指导思想等要充满人文色彩和生命关怀,要尊重教师的劳动能力与特性,要以调动广大科研者参与科研、科研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核心,努力营造和谐、愉悦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科研环境。在实施管理中,科研管理者要坚持平等待人、热诚服务、虚心求教、主持公道的工作原则,高度重视与科研人员的情感沟通,尽可能了解科研人员对学校的科研政策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调整,使之科学化、规范化,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以情为主线,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科研管理者要时刻牢记,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并在行动上表现出来。这吸收了柔性管理的若干合理内核。

其次科研管理者提升业务水平坚持继续教育。其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要积极学习和掌握管理学科的最新知识,如现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有关学科发展前沿等,以适应科研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学习的方式可多样:聘请专家教授进行专题讲座;短期培训、在职进修、选学课程等坚持继续教育;或考察学习兄弟学校,不断总结和提炼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等。其二,更新观念,主张开放。人类的进步,总是以思想和观念的进步为先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管理者要变闭关自守的管理思想为开放的思想,即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还要具备开放的管理,也就是科研管理的职能对象、成果研究将全部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其三,掌握先进技术,提升能力。传统的科研管理方式主要是以纸质资料为主,科研课题、信息发布、成果统计等都是以纸质归档保存。这对科研人员而言,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由于材料的数量大,内容多,也给资料的存储带来了极大不便。现代的科研管理已经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要积极利用和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传播手段,努力打造高校科研信息平台。信息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是:存储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不受时间地域限制,这正弥补了传统科研管理方式的不足。科研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除了在网上发布信息,还要将科研管理纳入计算机管理。如项目合同管理、经费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立项课题管理、以及各种文件管理等大部分工作都应该利用计算机完成。科研管理人员要建立覆盖全校的科研管理网站,设置交流窗口。利用这个窗口,要加强校内信息交流、整合,及时解答教师的疑问,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帮助,做好服务工作,还可通过这个窗口,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与联络,邀请他们对科研项目申报工作进行指导,或在一起座谈,进行感情交流和问题咨询,甚至可以向国内外高校或科技人才发出邀请,欢迎他们的加盟,或予以技术指导,进一步壮大学校的科研力量[5]。一言以蔽之,科研管理者本身还是要懂得科研,这是管理者的“刚”性要求。

最后是科研管理者要实施合理举措促进优质发展。科研项目的申报、管理、成果统计和奖励等是科研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科研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需求,这是科研的义务和出路。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转变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积极与地方经济综合部门加强协调与合作,强化管理与协调服务,推进高校走“产学研”的路子。目前,课题申报竞争十分激烈,随着学科的发展,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不断地涌现,知识体系也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这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组织设计科研项目时,科研管理人员要具有策划意识,协助科研人员分析市场,掌握信息,培养科研人员的市场意识,提出合理化建议,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与市场联系紧密或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另外,科研成果统计和奖励是科研工作最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环节。高校科研决策层和科研管理机构要建立一个合理、公正、科学的机制来调动各学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科研添加催化剂。首先,要扎实做好科研成果的统计工作。每年科研管理部门都要对科研成果进行统计,其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全校各学院和部门科研成果的最初统计和上交的科研成果,然后对这些上报的科研成果进行分类、汇总,从而完成科研成果的统计工作。其次,奖励科技进步是我国长期坚持的重要政策,是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项有力措施。为了提高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在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科技奖励法则的同时还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科研成果奖励条例和相关的奖励政策。这一系列的政策,对科研将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这吸收了刚性管理的若干合理因素。

3 结论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吸收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各自的长处,建立刚柔相济的新型管理模式,就显得很有必要了。为使这种管理模式能够顺利实施,加强对科研管理人员培养力度,使他们在实际中不断学习不断地提升,这也是很有必要的。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因此相应的规矩是必需的,同时情感的介入也不能过度,但动之以情却也是必需的,因此刚柔相济管理模式实施的重点与难点,是协调情与理之间的关系。探讨这种管理模式中情与理的合理搭配,想必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这将是另外一篇文章的任务了。

摘要:吸收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长处,建构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是高校科研管理的新转型模式。这种新模式转型的关键,是科研管理者自身能力的提升,一要树立“人”的观念,二需更新“知”的库存,三需要重视“则”的规约,这三者是模式转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刚柔相济管理模式,刚性管理,柔性管理,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天欢.论柔性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8(25):299-300.

[2]张积家,陈俊.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庚光蓉.柔性管理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运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8(3):44-47.

[4]邢凯.牛余红.“王者之政”与柔性管理的三个层次[J].济南大学学报,2000(6):86-87.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9

关键词:管理会计,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高校教育需要面对会计界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

2014年11月财政部发布的《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纲领性文件,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指引体系、人才队伍、信息化、咨询服务”的框架内容。

《指导意见》出台揭开了会计工作重心调整的序幕,即意味着会计人员局限在记账、报账、报表等财务会计工作的精力需要转向为企业提供有效经营和决策信息的管理会计工作中来。的确,我国属于有着1 600万会计人员大国,但却不是会计强国,尤其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和管理决策的会计人才与发达市场经济体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早在2010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就提出:“到2020 年,我国会计人才资源总量增长40%,力争使各类别高、中、初级会计人才比例达到10:40:50,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人才需求,要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指导意见》提出了将管理会计知识纳入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比重、加快大中型企事业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程等一系列措施,但不可否认,作为承担高等教育的大学是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二、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作为推进企业预算绩效管理及治理能力的管理会计体系应增强价值创造力,作为从事管理会计的人员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和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发布的“注册全球管理会计师能力框架(CGMA COMPETENCY FRAME—WORK)”提出,管理会计能力要以“伦理、诚信、职业精神”为基础,包含技术技能、经营技能、人际技能和领导技能等四个领域职业技能。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管理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一)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素质

1.德商素质

“德商”(Moral Intelligence Quotient,MQ)是指人的德行水平和道德人格品质。德商能够帮助管理会计人员形成清晰的分辨是非得失能力,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会计作为通用的商业语言不仅是管理决策的工具,也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沟通的重要渠道,管理会计人首要的就是要恪守诚信、公正等理念并坚守道德自由空间。会计行业的历史实证表明道德是会计最重要的原理,先贤们都强调道德在会计中的重要作用,如美国会计思想家查特菲尔德曾指出:“会计师其公正无私和个人的诚实性比簿记技术更加重要。”我国会计学家潘序伦也指出“夫学识经验及才能,在会计师固无一项可缺,然根本上究不若道德之重要性。

2.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决定了是否能够成为真正的人、智慧的人和有修养的人。具有人文素质的人首先需要具备包括历史知识、文学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等人文知识,其次需要理解人文思想,掌握重在定性并强调体验的人文方法,最后遵循人文精神。管理会计作为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等职能的会计分支,需要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掌握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要系统学习高等数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知识,掌握算账、报账、报税等工具技术,但会计教育不仅仅是技能教育,更在于管理、经济、思维、创新、伦理等方面的教育(栾甫贵,2013),所以人文情怀应该成为管理会计人员必备的素质。

(二)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

1.扎实的专业技术及持续学习能力

会计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工作,管理会计人员在拥有基本的处理科目、登记账簿、填制凭证和报表、报税等财务工作能力基础上,还需拥有能够综合利用财务、税法等知识进行成本控制、财务分析、风险管理及税收筹划等专业技术能力。同时,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更需要持续学习的能力。随着会计准则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领会新企业会计准则精髓,掌握新准则下会计及税务实务问题的处理,熟练地运用新准则进行职业判断;随着营业税改增值税政策的出台,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税种改革的目的、调整的政策、如何进行会计处理等内容:随着经济增加值(EVA)和平衡计分卡(BSC)等业绩评价指标的应用,管理会计人员需要持续学习如何使用价值管理的理念和工具,从价值角度管理和评价企业,以适应企业的持续发展。

2.参与战略决策的能力

如果说扎实的专业技术和持续学习能力奠定了会计职业领域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报账,拓展到财务分析、内部控制、降低税收成本等管理会计的起点,那么参与战略决策的能力则是成为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必备的能力。参与战略决策的能力需要管理会计人员有站在公司经营全局的视野,运用财务信息的分析结果为企业大额投融资、全面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及集团资金管控等重大活动提供决策建议,需要从企业长期发展的高度,统筹从资金预算、生产计划到内部调控、财务分析等经营机制的一套应用管理体系,把握企业发展的脉搏,以战略的眼光规划财务管理,高效利用单位内外部资源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3.沟通能力

为发挥管理会计的综合性职能,会计人员一方面需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因为要系统掌握企业运营状况并对经营活动进行分析,会计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必然要与采购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物流部门、仓储部门甚至研发部门的人员来往。另一方面会计人员需要与外部部门进行沟通。因为在企业进行融资、兼并、年终审计及日常运营过程中,必然要与证监会、金融部门、税务部门及事务所等外部机构进行协调。所以管理会计人员要具备包括表达能力、争辩能力、倾听能力和形象设计等沟通方面的能力和技巧,提高别人理解自己和理解别人的能力,建立起良好的内外部人际关系。

4.领导能力

管理会计人员作为管理者在财务管理、财务规划及参与企业战略的过程中,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和角色类型,树立企业全局观念和组建团队的重要意义,并掌握相关的领导管理技巧。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IMA)总裁Jeffrey Thomson认为,管理会计人才服务于不同的企业,每个企业的基因虽不同,但领导者所具备的创新精神、拓展精神及团队精神都是需要的。管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需要倡导团队凝聚力、改善倾听与叙述方式、掌握时间主动权及恰当有效的授权能力等,提高整体工作效率,鼓励参与和共享与组织战略相一致的想法,驱动团队业绩。

三、基于管理会计人才能力高校培养模式的改进

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未来成为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会计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和需求旺盛的“体面职业”,会计高等教育也成为欣欣向荣热门专业(孙峥,2014)。据教育部统计,全国现有普通高校2442 所,其中,在本科教育项目中设有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分别为607所、594所。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大部分院校尚存在着培养模式侧重财务会计,人才培养逻辑不清晰、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师资队伍建设力量薄弱等状况。美国会计学会(AAA)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共同组建了会计高等教育路径委员会在《描绘下一代会计师的国家战略》行动目标中指出,要从会计领域的需求出发去定义其知识体系与结构,建立面向未来的培养模式。基于管理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需求,高校至少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一)构建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

高校需要实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管理会计不仅需要精于自身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更需要具备人文素养,坚守职业道德,所以培养逻辑应立足学生“成人”和“成才”两大基本任务。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融通,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专业基础、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四维”一体的培养,使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创新思维,视野开阔、人格健全、专业基础扎实的会计行业领军人才。如孙铮(2014)所指出:“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失去人文关怀、不尊重科学、不坚守公义、不理解经济规律、不具备管理理念和视野的所谓专业人士,将来能够以担当责任和追求卓越的态度去胜任会计工作。”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下,高校一方面要通过通识教育拓宽学生视野,开展跨学科学习为提升管理素质积淀基础。会计培养需要突破学科的狭小范围,拓展空间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等全方面的培养。另一方面要拓展培养环节,把握提升管理会计人才能力的全流程,坚持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的人才培养逻辑。把会计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与思想教育等培养环节紧密结合,形成合力,将育人融入到人才培养各个环节。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

基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逻辑,高校要构建“通识教育+会计专业教育+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主要是围绕宽广视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将人文素养等课程内容渗透到会计教育中。会计专业教育主要夯实专业基础,增加管理经济学等理论基础内容,同时加快管理会计知识体系建设并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实践内容主要通过实习、实践、创业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管理会计实践的社会认知能力及强化学生创新精神,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优化课程结构。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重构适合的课程体系,(1)强化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增加通识课程,使会计学生学会欣赏包括艺术、文学、哲学等人文科学,通过丰富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掌握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塑造管理会计人员的人文素质。(2)凝练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是未来从业的根本,一方面实施管理会计精品书籍研读制度,建立会计专业必读学术文献目录,通过读书讨论,使经典书目成为影响一生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开设管理经济学、经济法、税法、管理会计、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等课程,形成有递进、逻辑相关的课程群,奠定学生未来从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构建“四类课堂”的协同培养机制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需要突破单纯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构建多层次的课堂教育。(1)搭建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第二课堂,依托学生社团,开展课外创新创业和文化科技活动,完善学生个性化发展支撑机制。如参加全国大学生商业与创业项目策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财务决策网络大赛、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和ACCA就业力比赛等,通过课外参赛活动提升学生的沟通及团队合作能力。(2)构建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第三课堂,与企业合作建立管理会计人才实践培训基地,建设实习基地和校外实践基地,使会计专业学生走出校园,在服务社会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3)创建国内和国外相结合的第四课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专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一方面推进海外学习计划,加强学生国外高校的校际交换及交流项目,完善学分互认机制,使更多学生有海外学习经历,另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借鉴如美国CMA项目等发达国家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等方面积累的经验,使学生开阔视野,拥有国际思维能力。

(四)改革教学方式,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教学模式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方式。为达到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的培养目标,高校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应该是多样化和实战化的,由传统的理论教学转向注重实践,由单一的知识传递转向案例教学和交流讨论,由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转向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突破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方式,导入主题主讲讨论式、典型案例分析式、参与式教学,沙盘实战模拟式及研究参与式等多种教学模式。

主题主讲讨论式教学模式下,教师提出管理会计知识体系,要求学生独立学习,在管理会计精品书籍研读制度基础上写出学习综述,并在课堂上就相关疑难问题共同探讨及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该方式就会促使学生勤于思考,提高沟通能力及组织能力。典型案例分析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对案例分析,站在决策者角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方案,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战略决策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当然,随着互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方式还可以结合网络共享和其他信息技术开展“翻转课堂”与“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改革试验,推进信息化技术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栾甫贵.论会计教育理念.会计研究,2013(4):20-25.

[2]孙铮,李增泉.会计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与路径,会计研究,2014(11):3-15.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10

一、关注学习: 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价值

学生事务管理被认为是在教学过程之外的具体事务的管理过程, 也被称之为“学生工作”。在这种概念和认知决定的思维框定下, 学生事务管理常常被认为应该较多地关注学生的德育 (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与社团活动、学籍管理、招生就业、社区与日常事务等等, 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学业问题, 这些则被认为是教师和学术事务的范围。然而, 如同将德育从教育中划分出来, 虽然强化了德育本身, 但存在着将德育与教育割裂的危险一样, 将学生事务管理作为相对独立的管理过程, 同样存在着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割裂的危险。这一危险始终潜伏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 随着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不断壮大而日益突出, 并一定会在合适的爆发点上暴露出来。毫无疑问, 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从量的增长到质的变迁, 距离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割裂所带来危险的爆发点越来越近, 由于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割裂所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学生学习问题的复杂性, 使得关注学生学习成为学生事务和学术事务管理共同面对的核心问题。2012 年, 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超过3000 万,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7%, 到2020 年毛入学率将达到40%, 中国的大学不再是只招收优秀学生和实行精英教育的地方, 而是成为广大青少年踏入社会的必经之路。到目前为止, 不仅是高校内部的教师、管理者、领导、研究者, 以及学生自己, 甚至高校外部的学生家长、舆论媒体、人才需求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感受到一个明显的事实: 现在高校的大学生无论是学习意愿、学习投入, 还是学习效果都远远不如从前的大学生了。且不说高校“六十分万岁”的流行以及挂科被取消学籍开除者大有人在, 甚至出现了学习价值观的错位和混乱———不少学生认为学习不好“不是因为不用功而是因为不会考试作弊, 而考试作弊被发现则是运气不好”。因此, 不仅仅是教师和学术事务部门和学生事务管理者, 所有关心高等教育的学者们都必须问一问: 现在的学生、学习和教育到底怎么了?

刘献君教授在2003 -2008 年间, 到几十所高校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过程中, 观察了包括“985 工程”大学、“211 工程”大学、地方本科院校在内的100 多个没有评估专家听课的课堂, 感触最深的是“学生眼睛不亮”。教师的讲授没有吸引和打动学生, 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 不少学生在玩手机、睡觉、听音乐, 显得心不在焉[1]。基于笔者自身多年的教育经验, 出勤率85% 左右、有60%左右的学生上课认真听讲, 这样的课堂能够反映并且代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

学生事务管理唯有不断回应时代问题才能凸显其存在价值。从国际高等教育发展来看, 从精英高等教育到大众化高等教育, 意味着质量观的转变, 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要有与之对应的高等教育质量观[2]。虽然, 精英阶段的质量观并不适合大众化阶段, 但是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并不是“质量低下”的代名词。无视、忽视和漠视高等教育质量的变化所带来的危险就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崩溃, 追求高质量并始终保持质量的动态改进, 不仅是一个学科、一所大学、一个国家高等教育保持良好声誉的重要前提, 也是一所有生态、负责任的高等教育系统的应有内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3], 关注学生学习理应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事务共同追求的核心价值和时代内涵。

从美国来看,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经历了混沌期 ( 1636 年哈佛建校到1776 年美国独立) 、萌芽期 ( 1776 年美国独立到1890 年学生事务专职人员诞生) 、形成期 ( 1890 年学生事务专职人员诞生到1937 年《学生人事宣言》颁布) 、发展期 ( 1937 年《学生人事宣言》颁布到1968 年“明日高等教育工程”出台) 、多元扩展期 ( 1968 年“明日高等教育工程”出台到1994 年SLI理论的提出) 以及突破与创新期 ( 1994 年SLI理论的提出至今) 等六个阶段[4]。其中,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的学生事务管理尤其值得关注, 1968 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 ( American College Personnel Association) 推出“明日高等教育工程” ( The Tomorrow’s Higher Education Project) , 该工程于1972 年发表了布朗 ( Robert D. Brown) 的《明日高等教育中的学生发展: 回归学术》 ( Student Development in Tomorrow 's Higher Education: A Re- turn to the Academy) 。1986 年高等教育标准促进会 ( Advancement of Standards in Higher Education) 出版《CAS标准及指导方针》 ( CAS Standards and Guide- lines) 。1994 年美国大学人事协会 ( ACPA) 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 《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 ( Student Learning Impera- tive Implication for Student Affairs) , 这份报告着重提出, 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学生事务与学术事务的紧密联系至关重要。紧接着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学生学习的报告: 1998 年的《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为学习共同负责》 ( Powerful Partnerships: A Shared Responsibility for Learning) , 2002 年的《强烈的期待———一种定位于国家民族大学学习的新理念》 ( Greater Expectations: A New Vision for Learning as a Nation Goes to College) , 以及2004 年的《对学习的再思考———聚焦学生的校内经验》 ( Learning Re- considered: A Campus - 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和2006 年的《对学习的再思考第二版———实施聚焦学生校内经验的实践向导》 ( Learn- ing Reconsidered 2: A Practical Guide to Implementing A Campus - 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rience) 等报告的发布, 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对大众化乃至普及化阶段学生学习问题的重视及回应, 以及由此出发而推动的学生事务管理的转型变革。

二、从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 学生事务管理的转型

学生学习问题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问题, 主要是由于从精英延续而至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三个不相适应所导致的: 一是单一维度的教育目标与入学主体的大众化所带来的学习主体多样化、学习目标多元化、学习期望层次化之间的不相适应; 二是预设固化的学习计划与知识需求的普及化所带来的知识获取泛在化、学习内容个性化、学习经验建构化、学习选择多样化之间的不相适应; 三是相对封闭的教学方式与高等教育的中心化所带来的高等教育开放化、人才培养动态化、质量评价多维化之间的不相适应。

针对学生学习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采用了很多探索性的管理措施。这些措施大体上体现了两种促进学生学习的路径: 一是从学术管理的角度, 从教师出发, 强调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突出教学过程的人本特征, 试图通过教师授课的高水平带动学生学习的高质量[5]。然而, 在实践中, 教学工作质量的内隐特征与教师评价的量化要求始终成为一组矛盾, 教师教学质量提高的难题始终伴随着教学和科研之间的矛盾而存在。二是从学生事务管理的角度, 从学生事务部门出发, 强调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制度, 突出学生事务管理的纪律性要求, 突出学生学习动力的激发与调动, 试图通过强化学生学习纪律和转变学习态度来推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然而, 在实践中, 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与约束性始终存在矛盾, 而且学生学习与成长不仅仅是单个部门的责任, 学生学习质量也不仅仅与外在的纪律约束和内在的学习态度紧密相关, 还与所学专业、学习条件、学习氛围以及社会环境紧密相关。因此, 无论是从学术事务还是从学生事务出发, 依靠现有的教育管理思路显然难以有效突破和解决学生学习质量问题, 现有的方法既不能治标, 更不能治本。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学生学习问题的复杂性, 迫切要求跳出教育管理中的具体问题, 回到高等教育的原点问题, 探索用新的教育管理范式来彻底推动高等教育变革。范式 ( Paradigm) 作为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概念, 是由美国科学史家托马斯 ·库恩 ( Thomas S. Kuhn) 提出来的。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 ( 1962) 中, 把科学的发展视为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相继交替的历史, 而科学革命就是新“范式”取代旧“范式”的过程。虽然人们对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持有不同观点, 但他的“范式说”因为有很强的解释力而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范式提供的是一种基于对世界根本看法的方法论体系而不只是某种具体的研究方法[6]。从高校教育管理的整体、全局和根本上来认识学生学习问题, 没有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 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7]。因此, 当前必须推动高等教育“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

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 不是某种教学方式的改革, 而是教育教学范式的转型[8]。“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范式, 以教师、教室、教材为中心; 而“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范式, 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不是指教师与学生角色、身份、地位的高低之分, 而是指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的转变, 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的转变, 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在“教”, 而在“学”。“以学生为中心”, 最根本的是要实现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 即从“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向“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创造知识”转变, 从“传授模式”向“学习模式”转变。因此, 学校要从“课堂、教师、教材”“老三中心”, 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新三中心”转变, 真正关注学生的学习。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服务的, 目的决定方法。学习是一个“自主构建”、“相互作用”和“不断生长”的过程[9]。这一范式的转变, 突出了高校教育目标和教育过程的一致性, 切入到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实现“从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学生事务管理迫切需要在高等教育的核心地带实现转型, 主要体现在从教师信条到学生信条的理念转型, 从与学术事务的并行发展到立体网络的结构转型, 从竞争成才到人人成才的评价转型三个方面。

第一, 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转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 其核心是从教师信条 ( 教育者信条) 向学生信条 ( 学习者信条) 的转型。在传统的学习理论与实践活动中, 对学习的解释、定位及方法、路径选择, 主要基于教育者信条, 而学习者信条则无足轻重、不被承认。基于教育者信条的学习范式普遍呈现出他律性、强制性、排斥性品质, 不仅导致学习意义的普遍失落, 而且造成严重的逃避学习、恐惧学习、厌恶学习现象。重建学习概念与学习范式, 绝不仅仅是学习方式方法的转变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将学习定位为“学习者的活动”, 使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信条基础上[10]。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客观主义知识观, 教师是具有丰富知识存量的学者, 教学是在教师的传授下知识由教师主导、向学生流动的预设过程, 与预设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不一致的教学过程都被视为不正常的教学过程。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是支持教学, 重点在于支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并维护正常的教学环境。然而, 这一观念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困境。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不是预先设定的, 而是个体自主建构、并受学习环境影响、师生互动形成的。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第二, 学生事务管理的结构转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 带来了学生事务管理的结构性转变。教学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以认知理论为核心的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就是获得符号性的表征或结构并应用这些表征或结构的过程, 学习形成认知能力为根本出发点, 是发生在学习者个人内部的一种活动。教学范式是以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传输过程为重点, 大学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机构, 是提供教学的场所。对应这一观念, 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部门之间是同步发展、互不交叉的并行发展结构。大学是教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认知场所, 学生发展等同于认知能力的提高, 其教学管理结构是程序化、模块化的, 强调以提高学生认知能力为重点的教学管理过程。学习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以情境理论为核心的学习观, 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参与实践, 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 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学习以提高实践能力, 促进社会化进程为根本出发点,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形成能力以及社会化的必经途径[11]。对应这一观念, 学生事务管理和学术部门之间是重叠交织、交互共生的立体网络结构。大学是学生自主学习、探寻新知、提高实践能力的实践场所。学生成长意味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教学管理结构是整体化、选择性的, 突出强调学生学习环境与高校整体育人目标的一致性, 促进更为有效的学生社会化进程。

第三, 学生事务管理的评价转型。“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范式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的转变, 还意味着学生评价理念及方式的转变。教学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教育质量取决于教育资源投入水平, 较多关注教师的教和教学资源的输入质量。教师是绝对的学生学习评价主体, 学生事务管理是辅助者。教师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支配、评价并影响学生学习。教学评价是筛选性、竞争性、等级性的。学生群体被划分各种等级。学生事务管理比较注重对学生身份的认定, 并采取不同的层次化管理手段来推进。学习范式下的学生事务管理坚持教育质量取决于学习输出水平, 较多关注学生的学和学生投入的参与质量。教师、学生和学生事务管理者都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育者, 也是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重要成员, 作为推动学生发展的共同主导者和行动者, 共同参与、集体治理、通力协作。学习评价强调多样评价、非等级性的和人人成才, 学生事务管理突出学生发展和学生服务, 注重通过与课程学习的无缝对接, 诱导学生自主发现及建构知识, 创建高效学习和成长环境, 为学生提供更多成功的机会。

三、学习范式下学生事务管理的建构要求

从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变革, 将是高等教育根本性、持续性、全方位的变革。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从1994 年发布《学生学习是当务之急———学生事务的含义》以来的近20 年的实践表明, 关注学生学习始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阶段学生事务管理的核心价值, 将是中国高校未来若干年学生事务管理转型变革的主要方向。就目前而言, 推动从教学范式到学习范式的转型变革,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需要在三个方面整体建构。

第一, 基于证据的学生事务管理。基于证据的学生事务管理必须要从理论出发, 以量化为手段, 以数据为基础。美国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及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 具有一个突出的优点, 那就是能够将思想成果演变成可以量化的研究方法和实践工具, 从而对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操作价值。而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实践, 这方面明显不足。将教育观点和理论变成量化方法, 理论就不仅仅是理论, 而成为了教育实践中可以操作的工具。美国学生发展理论中的个体环境互动理论, 如阿斯汀 ( Alexander Astin) 的“输入———环境———输出”模型 ( Input - Environment - Output model) [12], 以及后来提出的“学生投入” ( student involvement) 理论[13]; 社会心理理论, 如奇克林 ( Authur Chickering) 的七个发展向量的研究[14]; 认知价值观理论, 如皮亚杰 ( Pi- aget) 和科尔伯格 ( Kohlberg) 等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 均演变成了学生事务管理的具体标准和实践工具, 成了美国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和原则。阿斯汀的理论模型, 经过丁托 ( Tinto) 、帕斯卡雷拉 ( Pascarella) 、特伦兹尼 ( Terenzini) , 以及乔治﹒库 ( George D Kuh) 等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发展并形成了国家学生学习参与调查 ( 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 简称NSSE) 的概念框架。NSSE从五个方面对学生学习参与状况进行了评价: 学业挑战程度 ( ACL) 、学生学习的主动合作水平 ( ACL) 、师生互动水平 ( SFL) 、教育经验的丰富程度 ( EEE) 以及校园环境的支持性 ( SCE) , 从而成为美国研究学生学习成果的首选标准, 为学生学习成果和教育质量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工具, 从而推动了学生事务管理的科学化进程。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NSSE反映的是高校整体的育人质量证据, 而不是个别优秀学生传闻轶事般的办学证据。长期以来, 由于数据和信息的缺乏, 我国高校常常采用典型个案, 如个别明星学生的典型事例来证明学生事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质量。这从本质上是不科学的, 也不具有说服力。而且, 中国的学生事务管理基于管理者的个体经验, 比较强调学生事务管理者的敬业精神、精力投入和管理能力。这一管理方式, 适用于管理对象单纯、管理流程清晰、管理幅度较小、管理过程直接、管理评价一维的线性管理环境, 而不适合知识社会背景下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学生事务管理作为院校研究的重要内容, 必须是建立在以数据和信息为核心证据基础上的科学管理, 以数据和信息的综合评价作为学生事务管理服务学习、服务学生、服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第二, 因材施教的学生事务管理。学习范式下学生事务管理一方面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权, 切实落实学生学习的保障权和自由权, 既充分保障学生必要的学习条件, 又赋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选择。学习范式下教育管理的重心不是构建多么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而是不断引入和拓展资源, 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可选择的教育资源。在整体优化的育人系统中, 进一步增强和促进学生成功的可选择性。

另一方面, 坚持人人成才观, 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注重针对学生个体特征, 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个性化教育方式。因材施教作为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 具有重要的价值。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因材施教产生了突出的困难, 然而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 ( Big Data) 技术的发展为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实践落实带来了希望。运用大数据的理论和方法来充分掌握和挖掘学生个性、学习、经验和发展的各类数据和信息, 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 重视学生的就学经验, 分析学生的学习成果, 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综合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对策, 必然成为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发展趋势。

第三, 整体育人的学生事务管理。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范式下, 高校中的所有资源都应充分利用以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学习、个性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概念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如果学习是衡量高校生产率的主要标准, 这个标准决定了大学教育的质量, 那么学生学什么、学多少也必定成为判断学生事务价值的准则。”[15]大学生的发展是综合而全面的, 学生学习深受环境影响, 除了课堂教学外, 非正式的、偶然的交往和活动以及不确定的复杂情境等都可能引发学习。各种各样的课内、课外和校内、校外的经历, 都有助于学习和个性发展。因此, 必须充分利用校园的各种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要建立一种基于大学生体验的全校教育模式 ( A Campus - wide Focus on the Student Expe- rience) [16]。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11

关键词:高校转型  文学理论课程  课堂讨论法

大学中文系的课程里,文学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这里所谓的文学理论课程,既可指单一的《文学理论》课,也可指称“文学理论”这一学科范畴内的所有科目(因为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如《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等。抽象、深奥、晦涩、难懂、枯燥,是大家对这门课程达成的普遍共识。学生把学习它视为畏途,教师把教授它看作吃力不讨好的事。前些年,随着文学的边缘化,文学理论更是被打入了冷宫,学界甚至喊出了“文学理论已死”的口号,这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构成了新一轮冲击。前不久,我国的高校教育界又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据网络上所载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称,国务院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这次转型涉及到的高校多达600所左右,改革的规模之大史无前例。虽然教育部一再澄清这次改革不会采取“一刀切”的简单方式,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今后长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即向“应用性”高校的转变。如果说这次改革给中文系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的话,那它其实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借助于这种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应用性”的强调,文学理论课程或许能走出自身的困境,走上一条顺利发展的康庄大道。

“应用性”本是文学理论生成和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与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结合,文学理论才能获得真正创新的源泉。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之所以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基本的一点就是其始终保持了和文学现象的紧密联系。但说到文学理论的“应用性”,现在很多人认为这几乎就是一个伪命题:“文学理论哪来的应用性?不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吗?与文学现象有什么关系?不信可以看一下中国现在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这样一种疑惑不是没有原因的。近代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就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时至今日,这种学习仍在继续。这种学习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上个世纪末学界开展的关于我国文学理论“失语”的探讨。在忙于直接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我们似乎丧失了理论创新的勇气,忘记了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与我国的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结合。是时候对文学理论的应用性特征作一种深刻的反省了,我们不能因为文学理论短时间的发展错位就否认或忽视这一点。正确认识和重新定位这种“应用性”可以说是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文学理论的这一特征实际上契合了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趋势,理应要求我们给以更多的关注。

如何加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应用性?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变革很有必要,比如对“课堂讨论法”的运用。这种方法不同于简单的课堂提问,而要比后者复杂、生动和有效得多。其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实践过这种方法,但要么流于表面的形式,要么对某些环节处理得不太妥当,导致方法的运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方法尤其偏爱,并精心揣摩、不懈实践和不断完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得到学生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故而在此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加以总结,以求方家指正。

扼要地说,笔者所说的“课堂讨论法”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中出现的知识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总结来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问题”的重视源于笔者受到“研究型教学”思路的启发。“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教学,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元典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教会学生进行研究的方法。”“只有让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真正学会了发现本专业的主要问题,能够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方面面,并且最后给予这些问题一个比较合理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乃至于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这样才能够说是一种研究型教学。”[1]或许有人认为这样一种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今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高校和不同情况的学生。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它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不论学生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是有助于学生成功的一种高水准的表现。尤其对中文系的课程而言,如果说要追求应用性的话,学会在文学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最大的“应用性”。基于这种认识,“课堂讨论法”以问题为焦点,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问题的设计

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是“课堂讨论法”有效进行的前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的课堂提问往往较为简单,有的只是即兴而问,甚至只是为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而问,问题的答案显得明朗、单一,很难达到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目的。“课堂讨论法”要求对问题的设计认真对待和精心准备。首先,问题必须紧密结合教材,从教材中来。任何教学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教材或教案(实际上是教材的一种形式),为了不脱离教学内容,最好从教材中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是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有的是教材表述得不太清楚或不太具体的问题,有的是对某些问题的其它理解方式……这样一些发问的方式本身就能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种不小的冲击。在中小学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熏陶下,学生大都把教材看得如圣经般神圣。就算心中对某些内容有疑惑,也缺乏一种质疑的勇气。而过于迷信教材和权威恰恰是我们难于发现问题的一大根源。在笔者看来,一般的课堂提问基本上都是知识性的,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而忽视了对学生更多更重要能力的培养。而真正好的问题却能综合考察学生能力,如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思维能力等。要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相当熟悉,对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深入的思考,善于从教材的知识中发现问题,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把问题表述出来。关于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文学理论的知识因为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往往会给师生在表述和交流上帶来歧义和误解,所以恰当的语言表述就显得重要。笔者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问题没有表述清楚,导致学生在回答时总是抓不住要点,后来在修改了问题的“问法”后学生才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关于问题的数量,考虑到每个问题在后来的“讨论”时一般会占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一节课设计的问题以一到两个为宜,最好不要超过两个,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讲授基础知识。

(二)问题的讨论

这是“课堂讨论法”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准确透彻而又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抛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连老师自己都为之困惑,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回答之前最好给出两分钟左右的独立思考时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回答时不要采取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共一个来回的形式,因为这是一般课堂提问的方式,而“课堂讨论法”与这种传统的提问法最大的区别之一即在于此。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认真对待和严格要求,并都尽可能地与之展开深入地对话,这种对话可能是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来回。而引导这种对话走向深入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满足于浅尝辄止,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在可能的情况下把问题推到不可推进为止。这种对话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完善对问题的回答,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一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一种思维的锻炼,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思考文学理论问题;比如现身说法地教授他们思考的方法和技巧;比如给他们提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给出学生充分的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和其他学生此时只需做认真的听众)。学生对文学理论问题的回答一般有三种形式:用理论语言阐述;借例子说明;理论阐述和例子说明相结合。在实际情况中,第三种形式的回答往往更理想,它可以避免第一种形式的空疏甚至不知所云,也可以避免第二种形式的肤浅和狭隘。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倡第三种形式。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回答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认清文学理论和现象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习用文学理论来指导文学实践。而这种认识和应用能力不就是文学理论“应用性”的表现吗?另外,既然是“课堂讨论法”,这种对话就应该是双向的。尽管这种讨论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但学生作为平等对话的主体,也可以反过来向老师进行发问和质疑。这种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在讨论过程中向老师请教,比如对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对老师设计的问题本身进行质疑等。在这种对话中学生一改过去的被动回答者的角色,精神上会感到相当的解放,更能促使他们大胆地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创见。理论上说,这样一种课堂讨论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考虑到课堂的时间分配,一般到大家讨论得出关于某一问题的比较满意的答案就可以结束了。

(三)讨论的总结

讨论锻炼了思维的能力,是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知识和观点被激发出来,良莠不齐,甚至正确与错误并存。为了获得理想的讨论效果,对讨论进行总结是必要的。总结可分两种形式,一是在讨论过程中随时地小结,以便及时地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二是在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作全面的大总结,包括知识、问题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小结要注意简略性和及时性,但又不要过度打断讨论的进程,比如简单地赞扬或指出知识性的错误。大总结则要对一个问题讨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作出全面而有价值的总结,比如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全面地梳理、对讨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深度理解和阐释、指出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的思考的逻辑和方法上的问题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设计的问题一般难度较大,学生在回答时很难有完美的发挥,容易产生受挫心理,所以在总结时要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虽然这种讨论并不容易,但也能够有较好的表现,获得比一般的提问情况下更大的成就感。比如有的学生对问题理解不准确,回答得不对路,但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较为精彩的表述,笔者也能在总结时肯定其认真思考和表达力强的优点,同时鼓励其下次准确地理解问题后再作回答。如果说在“问题的讨论”环节,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组织学生思考的作用,那么在这一环节,教师则发挥了规范和鼓励学生思考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和有效地概括,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为了让“课堂讨论法”有效进行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有几点要求必须注意:

(一)处理好问题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课堂讨论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它既然是在文学理论学科内进行的,就应该注意把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表现在问题的设计环节就应该注意把问题和教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问题从教材中来。这不仅使得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也使得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

(二)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如果说学生是“课堂讨论法”中的主体,那么教师就是其主导。这一教学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首先必须精心设计出好的问题,在课堂上将之抛出后激励学生踊跃讨论,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并与之展开互动式的讨论,与此同时适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最后在问题讨论结束后迅速并且全面深入地对学生的回答予以总结。可以说每一个环节的有效处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运用必要的对话技巧

“课堂讨论法”中的“讨论”近似于对话,并且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对话,既然如此,掌握一些对话的技巧就是必要的。对话需要技巧,在文学对话方面,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表率。技巧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在课堂讨论中准确地理解问题和对话方的意思、发现对话方的话语漏洞并暴露问题所在、层层深入地导引对话的走向、获得问题的阶段性解决方案等。在课堂讨论中很多对话的技巧都能加以运用,比如概念界定法、归谬法、类比法、归纳法等。事实证明,技巧的运用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并让学生体会到问题讨论的无穷魅力。

(2)精神的倡导和氛围的营造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课堂讨论法”很难实施,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种真正的讨论或对话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比如对真理的探求精神。讨论的目的就是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一目的具有优先性,它应超越个体的有限权威,其过程永远具有一种“未完成性”,其暂时性的解决能给人精神上的高度愉悦和满足,推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走向深入。比如质疑精神。为了寻求文学的奥义,任何人的观点都是可以质疑的。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不盲从,是给更多的思想发现提供可能性。乔纳森·卡勒在界定文学理论的效果时说道:“理論的主要效果是批评‘常识,即对于意义、写作、文学、经验的常识。”“理论常常是常识性观点的好斗的批评家。并且,它总是力图证明那些我们认为理该如此的‘常识实际上只是一种历史的建构,是一种看来似乎已经很自然的理论,自然到我们甚至不认为它是理论的程度了。理论既批评常识,又探讨可供选择的概念。它对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提出质疑。对任何没有结论却可能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提出质疑。”[2]对质疑精神的倡导有赖于教师的引导,笔者在讨论中就经常鼓励学生不要迷信权威,甚至欢迎学生对笔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有了疑惑要敢于直接说出来。比如平等精神。在应试教育的“一言堂”式课堂上,教师基本上是“独白”着的唯一主体,学生则处于被教育的客体地位,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显而易见,即便在提问环节这种状况也大抵如此。而真正的讨论或对话却应该具有一种“主体间性”。所谓主体间性“指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交往等的关系属性,也就是研究和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全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3]教师和学生尽管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有差别,但在人格和问题面前却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讨论应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如此才能保证讨论中有更多思想的碰撞,从而最大程度地阐明问题。除了以上精神的倡导,营造一种“严肃而活泼”的讨论氛围也是必要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严肃的事,故而在讨论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向课堂要效率。但严肃若走向死板乏味则又会适得其反,所以适当的活泼也必不可少。教师应善于适当地调节讨论气氛,不妨幽默风趣一点。不过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中发现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进而使其产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

笔者之所以在理论上倡导和在实践中大力践行“课堂讨论法”,是因为与传统的课堂提问相比,这种方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能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文学理论课程的兴趣。如前所述,文学理论的课程特点使得学生们普遍对它兴致不高,甚至有排斥心理,而教师一言堂式的授课和提问更让学生觉得沉闷乏味,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很难获得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兴趣?给他们提供主动表现的机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表现欲,思维也比较活跃,但大学里给他们提供的表现和锻炼的平台相对来说还很有限。“课堂讨论法”能给学生提供讨论的主动权和足够的阐述时间,相当于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最好的舞台,那些积极思考和善于思考的学生都可以在上面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从而检验自己的学习状况。经过积极的课堂讨论,一方面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精彩表现中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从自己的不足中汲取教训,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

第二,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笔者从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试卷中获得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印象最深、记得最牢的往往是那些在课堂上经过讨论的内容。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对文学理论的学习理解是记忆的前提,理解透彻了再去记忆就容易得多,甚至在理解的过程中就已经基本完成了记忆的任务。

第三,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课堂的即时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因为对问题的思考都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在这个方面学生暴露的问题往往最多,但这恰恰给老师的纠正提供了机会。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逐步提高。想清楚了不一定说得清楚,这就涉及到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增加锻炼的次数。“课堂讨论法”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表达时间和自由的表达权利,这更有利于他们在锻炼中积累经验。

第四,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童庆炳和王一川先生合写的《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一文中指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对于中文人才的培养已经正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需要。”其表现之一是“要求不满足于思考能力或理论能力的培养,而要更加突出面对现实问题的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4]文学理论是一门偏重于培养思考能力或理论能力的学科,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也可以大有作为。“课堂讨论法”不仅是一种理论的思考和训练,而且注重文学理论与文学现象特别是当下文学现象的结合,以理论为指导去认识文学现象,也可以通过文学现象去反思理论本身。通过这种理论和现象的双向互动,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一种运用文学理论认识文学现象的应用实践能力,发挥文学理论对文学现实的指导作用。

以上即是“课堂讨论法”的主要内容,它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运用和扎实的功力。作为主体的学生是这一方法的最大受惠者,可以獲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若对这一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信可为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贡献一臂之力。

注释:

[1]张玉能:《西方文论课程(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

[3]樊义红:《作为批评形态的文学论争研究》,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4]童庆炳,王一川:《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中国大学教学,2001年,第6期。

高校教学转型管理会计 篇12

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 面临越来越多问题的挑战, 诸如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日趋复杂化、快速发展的高校教育, 等等。具体表现如下:

(一)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物质条件越来越好, 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青年学生成长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与国际接轨, 国内外交流广泛, 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就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第二, 在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同时, 带来了许多负面思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充斥在学生中间, 使得原本纯洁的校园也充满了社会气息和市场气息, 严重玷污了神圣的校园, 更使得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 理想和追求趋于现实。第三, 知识经济的影响, 各种信息爆炸式增长, 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速度的迅捷化, 都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视野, 而信息的多样性以及开放性也在无形中将一些错误的观念传播开来, 使得部分大学生误入歧途, 导致学生管理工作的难度增加。

(二) 社会环境和校园环境日趋复杂, 管理难度增大

随着高校市场化发展趋势的加强, 社会性也在不断增强,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带动了学校的发展, 丰富了发展形式和主题, 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复杂的问题。随着市场观念的不断涌入学校, 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 以前踏实的学风慢慢变淡, 甚至轻佻。同时出现了就业选择极端化、心理问题学生等诸多问题。如学生外出打工的人身安全问题、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如援交等) 扭曲让人很是伤心。另一方面, 高校内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高校的就业机制受到市场的严重影响, 对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奖助学金政策的调整, 这些都需要有新的管理理念来相配合的。可惜的是, 高校还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 于是工作的压力巨大。

(三)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挑战

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 高校人数的迅速增加, 精英教育慢慢变成了普通教育, 学生的整体素质下降了。而且, 新时期许多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独生子女的心理往往或多或少有各种缺陷, 这就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同时, 高校教育日益“市场化”或“社会化”, 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参与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因此, 如何利用好社会人士, 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管理, 维护好学生的利益, 使之健康成长成为一个现实问题。

二、改革创新当前地方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在众多问题面前, 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调整与创新就显得更加必要。怎么才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 满足发展需要呢?

(一) 加紧学生模式创新, 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良现象, 也给高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 本着为学生成长健康、学校科学发展的目标, 高校管理者要积极改革探索有效的发展模式。因为, 高校学生是我国知识分子的中坚力量, 只有实现了管理模式的创新, 才可以与时俱进, 把学生的发展与管理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做到以人为本,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 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是高校规模发展的要求

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 使得教学规模和学科种类不断增加, 高校的组织也愈加复杂, 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如果没有细化的管理, 很多宏伟的计划只能成为镜中花水中月, 化为泡影。因此, 在人事制度改革的背景下, 加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关系到高校能否实现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问题。

(三) 学生管理工作专业化是大众化教育的要求

招生人数的增加, 大学准入和准出要求的降低, 高等教育已经不再是单纯精英人士所享有的特权, 变成了大众化教育或者称为普通教育。精英化教育阶段, 学校的规模小, 问题比较少, 在校大学生素质偏高, 从教人员——教授的文化层次很高, 所以便于管理。大众教育背景下, 虽然仍然以教学和管理为主, 但是教授的职责发生了变化, 不再参与管理, 而是纯粹地做研究和教授知识, 管理工作则由专职人员来经营, 他们共同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任。此外, 学生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是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必然结果, 工作要求细化、专门化。

三、改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措施

在各种挑战的威胁下, 高校为了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 做好学生的工作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对:建设学习型学生群体,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依法治校, 建立工作人员的长效激励机制。

(一) 建设学习型群体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显得很呆板, 没有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他们的接受方式多是班会课或者日常的教育课, 没有其他比较合理的方式, 这就使得他们比较抵触, 教育的效果也很差。而适时建设各种思想教育的平台可以把枯燥的教育模式变得更有意义, 不再是被动接受与单一的灌输, 而是要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会教育的重要性, 从而可以收到自我教育的良好效果。

(二)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下, 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围绕学生开展各项工作, 让学生自己参与管理, 自我调整, 不断查缺补漏, 寻找自己的问题, 会使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以往, 高校的管理一般是有学校专职人员来执行的, 很多活动带有很强的强制性, 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抵触心理, 这就使得很多活动或者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 影响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相反, 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引入学生, 把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起来, 让学生自我管理, 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 同时也可以寻找到自身的问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 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

(三) 依法治校

高校的迅速发展, 开放性也越来越广, 学校的主体——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新时期学生的管理工作要有法治的意识, 做到有制可依, 有制必依, 违制必究。但是, 学生管理却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无制可依, 许多学生教育和管理方面缺乏足够的制度规定, 因此就没有可遵循的制度, 这就使得工作中遇到许多困难。二是规章制度的长久性与临时性“办法、通知”的矛盾, 没有固定的规定使得工作人员不知道何种制度可遵从。三是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 使得工作过程中漏洞百出, 不能真正做到有制必依, 违制必究。因此, 建立规范的、高效的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手段。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符合事实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 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 引导学生进行管理。

(四) 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激励机制

哈佛大学的詹姆斯教授在对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题性研究后提出, 如果有激励, 一个人的能力能发挥80%—90%, 如果没有激励, 则是20%—30%。可见, 激励对管理工作者能力的发挥有多么的重要。古语说:“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而管理者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的内容往往会影响到管理者的效率。高校学生工作是一件非常枯燥也非常繁琐的事情, 这就必然会影响到管理者的心情。如果有合理的激励机制, 就会使其在工作中动力十足, 也不会带着情绪去工作, 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性, 解决好各种问题。

摘要:近年来, 高校学生问题频发,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本文从高校学生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出发, 探讨和研究改革的手段和方式。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校,改革

参考文献

[1]吴丽芳.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 2010 (14) .

[2]周瑾.坚持以人为本创新高校学生工作[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08 (03) .

[3]冯绍红.专业化发展—高校学生工作势之必然[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03) .

上一篇:蔗糖酶活性下一篇:严重多发伤的处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