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贯护理

2024-08-21

序贯护理(共10篇)

序贯护理 篇1

研究表明,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 Hp) 是人类最常见的感染细菌, 与胃肠道疾病 (如胃炎、消化性溃疡) 有着密切的联系, 也是胃癌演变的始动因子, 与胃淋巴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 而且Hp的根除直接关系到这些疾病的转归[1,2,3]。我国Hp共识意见 (2007年庐山会议) 指出, 对消化性溃疡、早期胃癌术后、胃淋巴瘤和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病人, 必须根除Hp[4]。临床上根除Hp治疗方法主要是按疗程口服抑酸、抗感染药物, 经调查10 d序贯疗法治疗Hp的根除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 且副反应少、易耐受、安全可靠[5]。2009年8月—2010年2月我科采用序贯疗法对110例Hp阳性病人进行Hp根除治疗,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9年8月—2010年2月我科住院Hp阳性病人110例, 男69例, 女41例;年龄18岁~78岁, 平均61.65岁;均经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或胃镜Hp检查阳性, 并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红斑渗出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红斑渗出性胃炎67例, 消化性溃疡43例;均为第1 次Hp根除治疗, 均符合以下条件:①4周内未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 、H2 受体拮抗剂、铋剂及抗生素;②无相关药物过敏史;③无消化道大出血和幽门梗阻、穿孔等并发症;④无消化道手术史;⑤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⑥非哺乳期妇女及孕妇;排除癌性溃疡。

1.2 治疗方法

采用序贯疗法进行Hp根除治疗。前5 d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阿莫西林1 000 mg, 每天2次;后5 d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替硝唑500 mg+克拉霉素500 mg, 每天2次。杀菌4周后经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杀菌效果, 观察用药后的临床症状。

1.3 结果

110例病人经序贯疗法行Hp根除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得到缓解, 4周后经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杀菌效果, 抗生素耐药3例, 药物过敏2例, 95%的病人杀菌取得满意疗效。

2 护理

2.1 健康宣教

文化程度上的差异会影响病人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治疗必要性的认知, 从而导致用药依从性差, 进行对症护理和健康教育, 其效果直接影响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而正确的健康信念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服药依从性[6]。向病人讲解Hp相关知识及与其他疾病的联系, 使病人及家属了解根除Hp重要性及必要性。护士采取集体授课、一对一讲解、图片宣传、发放健康小册子等健康教育方式提高病人及家属的对疾病及Hp根除治疗的认知程度, 调动病人治疗的积极性, 自觉接受治疗, 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尤其提高病人服药治疗的依从性。

2.2 做好口服药管理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 老人的认知及记忆力不断下降, 患病数目和服药的种类不断增加, 从而导致用药依从性差, 服药到口是住院期间加强基础护理、进行药物治疗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护士应认真核对医嘱, 核对药局摆药情况, 根据药物特点在餐后和睡前及时将药物按照准确的剂量发放给准确的病人, 做到按时按量发药, 为病人准备温水, 指导病人正确的服药方法, 保证病人治疗的及时性。

2.3 密切观察病人的药物反应

向病人做好药物指导, 阿莫西林属青霉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皮试阴性者方可服用, 以免发生急性变态反应或迟发性变态反应, 应密切观察;克拉霉素属大环内酯类, 胃肠道反应较明显, 如上腹部烧灼感、恶心、呕吐, 应饭后服用;替硝唑可致口苦、恶心等胃肠道反应。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服药情况及药物反应, 及时报告医生, 如病人副反应较强烈, 可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 从而保证治疗效果;如轻微反应可及时为病人进行疏导, 消除病人疑虑, 并讲解成功病例以增加治疗信心。

2.4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 是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关键。只有建立尊重、信任的护患关系, 以朋友的方式关爱病人, 才会消除病人来到医院陌生环境的紧张焦虑的情绪及减轻疾病所带来的负担和压力。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 主动关心体贴病人, 满足病人的合理需求, 想病人之所想, 急病人之所急, 才会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2.5 心理护理

Hp阳性具有粪—口、口—口传播的特点, 病人心理压力大, 部分病人需要反复杀菌, 情绪紧张。护士应学会了解病人的想法, 观察病人的病情, 体会病人的心情, 积极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 做到防患于未然, 消除病人的顾虑和紧张情绪, 开导和鼓励病人, 从而提高病人治疗信心, 促进早日康复。

2.6 出院指导

嘱病人劳逸结合, 饮食以营养丰富、软烂、易消化为主,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保持生活规律;保持用餐卫生, 做到分餐制, 不使用公共碗筷, 保持手卫生。

3 小结

Hp感染阳性与上胃肠道疾病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在我国Hp共识意见中需要根除的Hp治疗完全依靠口服药物。10 d序贯疗法治疗Hp的根治率较传统三联疗法高, 针对病人的需求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使病人认识到杀菌治疗的必要性, 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 保证病人用药安全, 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摘要:[目的]总结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 (Hp) 阳性病人的护理。[方法]对110例Hp阳性病人采用序贯疗法进行Hp根除治疗, 同时加强健康宣教、口服药的管理、药物反应的观察、心理护理等。[结果]110例病人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4周后经14C尿素呼气试验复查杀菌效果, 抗生素耐药3例, 药物过敏2例, 95%的病人杀菌取得满意疗效。[结论]加强Hp阳性病人采用序贯疗法进行Hp根除治疗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序贯疗法,护理

参考文献

[1]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 O’Morain C, et al.Current conceptsin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a infection:The Maas-trichtⅢConsensus Report[J].Gut, 2007, 56 (6) :772-781.

[2]Malfertheiner P.Helicobacter pyloria ti meless source of lessonsand researchinitiatives[J].Helicobacter, 2007 (Suppl 2) :85-89.

[3]Janulaityte-Gnther D, Kupcinskas L, Pavilonis A, et al.Helico-bacter pylori antibodies and gastric cancer:Agender-related differ-ence[J].FEMS I mmunol Med Microbiol, 2005, 44 (2) :191-195.

[4]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三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若干问题共识报告[J].中华内科杂志, 2008, 47 (4) :346-349.

[5]陈国平.10天序贯疗法根除42例幽门螺杆菌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 2008, 21 (1) :16-17.

[6]Vaur L, Vaisse B, Genes N, et al.Use of electronic pill boxes to as-sess risk of treat ment compliance:Results of a large-scale trial[J].AmJ Hypertens, 1999, 12 (4 pt 1) :374-380.

序贯消化不良200例诊治体会 篇2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200例,因有消化不良症状前来就诊。其中男92例,女108例;年龄14~70岁。

诊治方法:均先采用经验治疗,后对乏效/出现报警症状进一步检查。对于进餐后症状减轻,给予雷尼替丁150mg/次,2次/日,服用2周;对于进餐后症状出现/加重,给予多潘立酮10mg/次,3次/日,服用2周。

结果

190例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消失,10例症状无明显改善。进一步检查,2例为胃底癌,1例为胃体癌,1例为慢性胰腺炎,3例为胃溃疡,3例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结合病史考虑与精神因素有关。

讨论

消化不良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综合征,临床很常见,我国目前已制定了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2]。

遇有消化不良伴有报警症状,尤其是年龄在>40岁、有肿瘤家族史、明显的情绪因素或心理障碍者,应进一步检查,及时明确诊断和解释病情。

如患者无以上情况,且一般情况良好,或患者暂不愿接受有关检查时,采用经验治疗[3]。经验治疗应结合消化不良的症状特点,症状与进餐的关系,推测其可能的病理生理基础。

如患者空腹时上腹不适、疼痛或发胀,进餐后减轻,很可能是酸相关性疾病。如患者在餐后出现上腹不适、疼痛或发胀等症状,或餐后这些症状加重时,应注意有无过多或不當的进食,以致胃消化负荷加重。如无食物的因素,可视为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对以上情况,建议选择抗酸剂或抑酸剂治疗酸相关性疾病,选用促动力剂治疗胃动力障碍相关性消化不良。服药时间为2周,如症状减轻或消失,则进一步支持以上的诊断。如无效,则建议进一步检查,包括生化、B超和胃镜检查等。根据检查结果,作相应处理。

消化不良为很常见的病症,参考我国制定的消化不良诊治流程,结合实际情况,在基层或社区,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验治疗不失为一种较优选择。可使患者及时得到诊断和合理治疗,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费用负担。

参考文献

1 Talley NJ,Zinsmeister AR,Schleck CD,et al.Dyspepsia and dyspepsia subgroups:apopulation based study.Gastroenterology,1992,102:1259.

2 柯美云,罗金燕,许国铭(整理).我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流程和指南.中华内科杂志,2000,30:1.

3 徐克成,江石湖,主编.消化病现代治疗.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50-56.

序贯护理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 男31例, 女21例;年龄18岁~76岁, 平均50.7岁;病程5个月至32年;符合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2], 且具备以下条件:①血尿酸>420 μmol/L;②无严重心力衰竭及合并感染;③无严重的水、电解质、酸碱失衡;④近期无肠道内及肛区出血;⑤排除肠道内恶性肿瘤。原发病:狼疮肾炎3例, 缺血性心脏病4例, 2型糖尿病6例, 原发性高血压9例, 高脂血症11例, 慢性肾功能不全19例。

1.2 实验室检查

血尿酸增高, 轻度血尿酸420 μmol/L~600 μmol/L, 中度血尿酸600 μmol/L~800 μmol/L, 重度血尿酸800 μmol/L以上。

1.3 治疗方法

①药物治疗:急性期口服秋水仙碱1 mg, 每2 h 1次, 一日总量不超过8 mg;口服吲哚美辛50 mg, 每天3次, 以消炎止痛;口服别嘌醇片每日200 mg抑制尿酸生成, 同时口服碳酸氢钠每日3 g以碱化尿液, 促进尿酸的排泄。②结肠透析治疗:采用JS-308D型全电子结肠透析机, 先进行肠道清洗, 肠道清洁后, 加过滤水16 L, 透析液A液460 mL, B液960 mL, 5%碳酸氢钠250 mL进行结肠透析。③药物保留灌肠。常规透析:每周2次或3次, 每次透析时间为1.5 h~2.5 h, 8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血尿酸较治疗前下降50%以上。有效:血尿酸较治疗前下降30%以上。无效:血尿酸无明显变化[3]。

1.5 结果

病人经结肠透析治疗后, 血尿酸均有下降, 其中显效12例 (37.5%) , 有效18例 (56.25%) , 无效2例 (6.25%) , 总有效率93.75%。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治疗前测体温、脉搏、血压;评估病人的身体状况及有无禁忌证;检查病人腹部有无压痛、肌紧张;了解近日大便颜色、性状、量, 有无大便失禁等, 如有异常应暂停治疗。

2.2 心理护理

主动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关结肠透析的目的和意义, 交代透析中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 可能出现的不适, 并告知其治疗的安全性, 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 消除其紧张心理, 积极配合治疗。

2.3 饮食护理

限制高嘌呤食物, 每天嘌呤摄入量应控制在150 mg以下。禁止食用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肝、肾、胰、沙丁鱼、肉汤、小虾、肉汁、扁豆等。可以食用谷类如白米、玉米、白面包、馒头、苏打饼干等;蔬菜类如包菜、胡萝卜、芹菜、卷心菜、黄瓜等;各种水果、干果及糖果。还要控制脂肪摄取, 每日50 g左右为宜, 少饮酒, 少吃盐, 每天限制在2 g~5 g, 蛋白质的摄入要适量, 应以牛奶、鸡蛋、谷类和蔬菜为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多饮水, 每日2 000 mL~3 000 mL, 以促进尿酸排泄。

2.4 肠道清洁准备

为了保证治疗效果, 应嘱病人在治疗前排空大便或先对病人进行清洁灌肠, 或遵医嘱使用缓泻剂, 保持肠道清洁, 并做好休息, 为透析做好充分的准备。

2.5 透析时的护理

2.5.1 插管的护理 插管前先进行肛门指检, 轻轻扩肛3 cm~5 cm, 用液状石蜡充分润滑肛管后缓慢插入。插管过程中动作应轻柔, 嘱咐病人张口呼吸, 使腹压降低, 以减轻不适。插管后妥善固定, 避免滑脱。

2.5.2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病人反应, 询问其便意及腹痛的程度, 如出现面色苍白、出冷汗、严重腹痛等情况, 应立即停止。如遇大便堵塞, 可轻轻转动肛管, 使用大水冲洗。并随时观察排泄物的色、量及性质。

2.5.3 透析过程中可围绕脐部进行轻柔的腹部按摩, 以帮助灌入液均匀的分布于肠道, 软化干硬大便, 从而将体内的废物、毒素全部排出体外, 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和吸收, 改善临床症状。

2.6 透析后护理

透析完毕拔管后嘱病人左侧卧位, 尽量使药液在肠道内保留1 h以上, 并不断更换体位, 让药液与肠壁充分接触, 以利于药物的吸收, 充分发挥治疗作用[4]。嘱病人勿立即起身, 应休息片刻, 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协助病人整理好衣服, 送病人回病房, 同时为病人测量生命体征, 观察病人腹痛、腹胀情况。

3 讨论

结肠透析治疗利用结肠黏膜面积大且血流量丰富可做半透膜的特性, 与结肠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 调节水、电解质平衡, 清除体内代谢产物。序贯结肠透析治疗高尿酸血症是使尿酸从肠道分泌和降解增加, 促进尿酸的排泄, 从而改善高尿酸血症病人的临床表现。

参考文献

[1]Culleton BF, Larson MG, Kannel WB, et al.Serum uric acid and risk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eath:the Framingham heart study[J].Ann Intern Med, 1999, 131:7-13.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364.

[3]黄远航, 王海涛, 朱起之, 等.序贯结肠透析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能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 2005, 26 (3) :405-406.

序贯护理 篇4

关键词:周期序贯疗法 乳腺增生 消乳散结胶囊【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14-01

乳腺增生病是乳腺发生慢性、非炎性、非肿瘤性肿块,以乳腺主质和间质不同程度增生为主的病变。属中医的“乳癖”范畴。我科采用周期序贯疗法治疗乳腺增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撷取了2007年2月-2011年10月间88例观察病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88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年龄20—29岁14例,30~39岁22例,40~55岁10例,平均33.8岁;对照组42例,年龄20—29岁12例,30~39岁21例,40~55岁9例,平均32.6岁。病程治疗组3个月治年,平均1.3年,对照组4个月至4.5年,平均1.5年。所有患者经B超和钼靶摄片提示为良性乳腺增生症。两组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88例病例均符合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一侧或双侧乳房肿块,且多数伴有乳房疼痛等症状连续3个月不能自行缓解,检查可触及大小不等、边界不清、质地韧而不硬、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的结节,且有触痛,排除生理性乳房胀痛及青春期乳痛及仅有乳痛而无肿块的乳痛症;并经乳腺X线钼靶摄片或乳腺B超检查,排除乳腺癌及纤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且3个月内未曾使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治疗过的乳腺增生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肿块消失,乳痛消失,停药后3个月不复发。显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1/2以上,乳痛消失。有效:肿块最大直径缩小不足1/2,疼痛減轻;或肿块缩小1/2以上,但疼痛减轻不明显。无效:肿块不缩小,或反而增大变硬者;单纯乳痛缓解而肿块不缩小。

2.2 方法。治疗组以逍遥散为基础方,主要治疗周期为经前7天、经期4-5天和经后期7天,共18-19天,排卵期可以不服药。3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经前7天,丹栀逍遥散酌加玄胡、川楝子、浙贝母、瓜蒌、夏枯草、生牡蛎、橘络、软坚散结,消痰化瘀;肿块明显者加穿山甲、王不留、皂角刺、路路通等消肿散结,腰痛者加菟丝子,牛膝补冲任之不足,并引血下行:经期4-5天,可逍遥散加丹参、益母草、连翘,生麦芽等。经后7天,可在逍遥散的基础上辨证化裁,宜舒肝养血,酌加瓜蒌、浙贝母、夏枯草、生牡蛎、橘络、皂角刺、路路通、水蛭等软坚散结,化痰通络之品。

对照组用消乳散结胶囊(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由柴胡、白芍、香附、夏枯草、昆布、牡蛎、玄参、猫爪草、瓜蒌、丹参、牡丹皮、当归、土贝母、全蝎、山慈菇组成,每粒0.4g)3粒,每日3次。经期停用。3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3个周期后统计疗效。

2.3 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

3 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乳房是女性重要的性腺靶器官,是受内分泌影响最敏感的器官之一。研究表明,人体微量元素缺乏、外部环境造成的神经精神因素刺激,以及人工流产、长期服用避孕药、皮下埋植等多种原因均可使人体的内环境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使某一种或几种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引起或加重乳腺增生病[1]。乳腺增生症的发病年龄多在30-50岁,国内发病率约在10%左右。西医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或精神因素有关。雌激素促进乳腺管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生长,黄体酮促进小叶及腺泡的发展。雌激素过高和黄体酮分泌过少或两种激素之间不协调,则乳腺导管上皮和纤维组织不同程度的增生。其临床主症也每随月经周期而出现规律性变化。且多数患者同时存在月经不调的病变。西医治疗乳腺增生多采用外源性激素补给或激素对抗,或局部手术治疗,但因存在副反应、复发率高而不易为患者接受。

中医对乳癖(乳腺增生)的认识:“乳癖”之名始见于华佗的《中藏经》。《疡医大全》:“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消长……。”《诸病源侯论》中称为“乳中结核”,均描述了“乳癖”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乳癖发生与肝、肾和冲任等脏腑经络功能密切相关。现代研究证实,中医“肾”的功能与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的内分泌功能相类似。洪素兰教授认为,乳腺增生的发生与肝、脾、胃、肾、冲任二脉均有关,其发病基础是先天禀赋不足,但后天情志、饮食、劳倦、内伤最为关键。乳头、乳晕属肝经,乳房属胃经,脾胃互为表里,冲任二脉隶属于肝,肝之经脉布胁肋过乳房,肝经挟胃两旁,故肝与乳房关系最密切。一旦肝病,最易传脾致肝脾之气郁结、损伤,疏运失健,久之则木虚疏泄不及;土不荣木、水不养木,均可致木郁不疏、肝气失畅;木不疏土,脾胃雍滞,经气不达,致阴阳失和,冲任失调,气血不畅,遂气、痰、瘀结阻于乳络,则为肿、痛,而发为乳癖。本病多伴有月经周期反复发作等并发症,经久难愈。临证多见经前乳房肿块增大和疼痛加剧,经后则肿块缩小和疼痛减轻,此均与肝之气血通畅与否密切相关[2]。所以,治疗时应我们据按月经周期阶段特点的不同,逍遥散疏肝健脾为主,辅以补肾,化瘀,消痰散结药物周期性的治疗,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经前期女性生理状态为气血运行较冲盛,血海充盈。多数患者出现明显的乳痛、乳胀,肿块有所增大,故治疗以“疏肝理脾、通络散结、活血消肿”为主;经期血室正开,用药不可过于苦寒或温燥,以平淡轻灵为妙,往往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勿拘于经期,亦无忘于经期即可。经后期,女性生理状态为血海亏虚,宜舒肝养肝,佐以软坚散结,化痰通络。

乳腺增生(乳癖)月经周期分期治疗的治愈率明显好于以一方治疗贯穿始终的方法。因此,临床上应抓住它与月经周期的相应变化规律,分期用药,以冀治愈更多的患者。

参考文献

[1]钱丽旗等.中医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思路与方法[J].中医杂志,2008,49(1):72

序贯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3月至2011年5月收治支原体肺炎患儿123例,均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5]。全部患儿随机被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和实验组(61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干预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红霉素持续静脉滴注,25mg/(kg·d);实验组患儿首先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15mg/(kg·d),待体温稳定后改为阿奇霉素口服治疗,25mg/(kg·d),连续服用3~4d;疗程均3周。

1.2.2护理干预措施

患儿用药前详细询问家长有无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消化道及过敏史;对于消化道反应较重患者可使用药物缓解,如氢氧化铝片中和过多胃酸等[6,7]。对于体温显著升高患儿,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冰袋、冷毛巾[8],或药物降温如尼美舒利等,定时检测生命体征,及时擦汗,防止退热过程中再次受凉;护理人员在患儿静脉滴注过程中应当及时巡视,密切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根据患儿年龄控制滴注速度[9],以防发生因滴注速度过快引起的不良反应;一旦不良反应出现即应降低输注速度,或改换生理盐水或葡萄糖;饮食上多给与高蛋白易消化清淡食物,少食多餐,鼓励多进食[10]。

1.3 效评定标准

依据徐慧香等[11]拟定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进行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级;治疗总有效例数为显效例数与有效例数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分析过程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

实验组患儿退热、止咳、胸片炎症吸收及啰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P<0.05

2.3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实验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13例,其中胃肠道反应8例,皮疹4例,肝功能异常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1%;实验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6例,其中胃肠道反应4例,皮疹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9%;实验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P<0.05

3 讨论

序贯护理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22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试验

组男63例, 女47例;年龄1~7 (3.34±0.92) 岁;对照组男61例, 女49例;年龄1~7 (3.61±0.56) 岁。2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完善胸部X线片等影像学检查, 以及冷凝集试验、支原体肺炎病原体检测等血清学检验, 结合患儿临床表现和体征确诊为小儿肺炎; (2) 患儿可接受常规治疗, 符合临床序贯治疗适应证, 无明显药物过敏现象; (3) 患儿来我院治疗及治疗期间严格遵循治疗计划, 不私自接受其他治疗药物; (4) 患儿及家属了解研究目的和治疗风险, 同意并愿意配合调查研究。

1.3 排除标准

(1) 患儿存在小儿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胸膜炎或其他病原体感染等肺部疾病; (2) 患儿存先天性心脏病、胸廓畸形或其他遗传病和发育不全等可对研究造成干扰的疾病。

1.4 方法

1.4.1 用药方法:

2组经确诊后立即给予止咳、平喘、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抗病毒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抗菌药物序贯治疗, 即首先给予头孢呋辛钠50~100mg/ (kg·d) , 溶于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 每天2次, 连续治疗3d。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头孢拉定25~50mg/ (kg·d) , 每天3次, 治疗4d。对照组患儿给予青霉素5~20万U/kg静脉滴注, 每天2次, 治疗7d。

1.4.2 护理方法:

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 针对性综合护理除给予患儿常规护理外, 护理人员还根据患儿病情及用药情况给予患儿心理护理、氧疗护理、雾化吸入和排痰护理及体位引流护理等针对性护理。

1.4.2. 1 常规护理:

环境护理, 如保持环境清洁, 保持病房安静无噪声等;密切观察病情, 观察和记录呼吸次数、深浅程度及体温变化等。口腔护理, 如针对患儿生活习惯, 定期给予口腔清洁擦洗等护理;饮食指导, 确保患儿饮食干净卫生营养、多服用易消化的流食等;健康教育, 针对性教育家长协助患儿保持个人卫生、避开空气不清洁的环境、勤洗手洗澡等[2]。

1.4.2. 2 心理护理:

首先了解小儿的心理状态并给予评估, 根据评估方案针对性给予心理护理, 对于恐惧紧张心理的患儿应细心耐心的给予心理安慰, 并给予治疗成功的案例讲解, 以增强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等。

1.4.2. 3 氧疗护理:

绝大多数患儿以1L/min速度进行持续、低流量吸氧。若患儿症状较轻, 可进行间断吸氧, 每次吸氧30min, 每天吸氧3~4次。若患儿过小不能配合鼻导管吸氧, 则采用面罩吸氧。

1.4.2. 4 雾化吸入和排痰护理:

护理人员每天清洁患儿鼻腔, 指导患儿和家属采用正确吸入方法尽可能多的吸入雾化气体。雾化结束后, 轻拍打患儿背部, 辅助患儿排痰。护理人员每日雾化期间必须为患儿完成拍背、排痰工作。对于卧床患儿, 在给予上述措施的同期为其翻身。此外, 指导患儿正确咳嗽, 告知患儿家属给予患儿多饮水, 促进排痰效果[3]。

1.4.2. 5 体位引流护理:

若患儿病情较重需接受体位引流, 则给予体位引流护理, 首先根据患儿病灶具体部位指导患儿选择合适位置体位进行引流, 必要时协助临床医师为患儿制定体位引流方案, 每天做好引流管清洁、消毒和护理工作。

1.5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为: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患者经治疗约1周后高热减退, 体温恢复正常水平, 咳嗽、喘气等症状消失, 肺部体征检查阴性;有效:患者经治疗2周后高热减退, 体温恢复正常水平, 咳嗽、喘气等症状明显缓解, 肺部体征检查阴性和弱阴性, 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无效:患者治疗2周后体温持续高热, 存在咳嗽、喘气等严重症状, 肺部体征检查阳性, 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 /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不良反应

经治疗, 试验组患儿出现6例 (5.45%) 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4例, 皮疹2例, 对照组患儿中出现16例 (14.55%) 不良反应, 其中胃肠道反应11例, 皮疹5例。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良反应均较轻, 患儿经停药后自行恢复。

3 讨论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虽然大部分患儿经治疗可显著缓解, 无明显后遗症, 但部分患儿不规范治疗或治疗不彻底、可致患儿反复发病, 迁延不愈, 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因此, 探寻确实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措施对小儿肺炎患者的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治疗意义和临床价值[4]。

序贯治疗即小儿肺炎药物治疗时, 初期采用胃肠外给药, 如静脉注射2~3d, 待患儿临床症状基本稳定、病情改善后, 改以口服药物治疗。大量临床应用已证实序贯治疗的优越性, 首先, 序贯治疗可极大程度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及其住院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大量卫生经济学研究证实, 与全程输液治疗相比, 序贯治疗可降低约20%~30%的医疗费用[5]。其次, 由于静脉注射不可避免的破坏人体血管完整性, 长期应用具有较高的治疗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 如输液反应、血管刺激与静脉炎等潜在风险, 给患儿带来巨大痛苦[6]。因此, 早期静脉注射后及时给予口服治疗既确保迅速的治疗效果, 控制患儿病情, 又避免了长期静脉注射所致不良反应。

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 护理质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日趋重要。因此, 本研究结合患儿病情特点, 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本研究中针对性护理首先给予氧疗护理, 由于多为低龄患儿, 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 肺泡数较少, 故患儿肺通气血流比明显少于成年人。因此, 小儿肺炎时, 极易出现因为肺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所致的机体缺氧, 必须给予吸氧护理。其次, 由于患儿排痰功能较差甚至不会排痰, 故需辅助患儿排痰, 清理鼻腔和呼吸道, 以便患儿尽可能多吸入雾化气体, 提高雾化疗效。此外, 本研究给予引流护理和体位指导可有效缓解患儿呼吸道不适症状, 确保最佳引流效果, 从而促进患儿康复进程[7]。本结果显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头孢呋辛钠和头孢拉定序贯疗法并配以针对性综合护理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较显著, 且不良反应低,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许春香, 姚联珠, 阎一凡.基层医院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3, 23 (2) :6101-6102.

[2] 周晓红.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4 (5) :179-180.

[3] 徐秀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肺炎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8 (2) :114-115.

[4] 涂慧琴.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14, 18 (18) :2384-2385.

[5] 韦桂姬.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70例效果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 12 (1) :50-51.

[6] Wang YJ, Vuori-Holopainen E, Yang YH, et al.Relative frequency of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pneumonia in chinese children as evidenced by serology[J].Pediatr Infect Dis J, 2012, 21 (4) :271-277.

序贯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 云南边防总队医院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6例。其中男48例, 女28例年龄16~78岁。透析次数每两周5次, 根据透析前后血液化验结果所有患者均透析充分, 营养状况尚可。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超滤程序配合高-低钠序贯透析, 对照组常规透析。每组38例, 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 原发病等一般情况相似, 具有可比性。机器采用日本NIPRO—55透析机;透析器采用FB-150G透析器, 双醋酸纤维膜;透析液为广州康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装透析液A∶B∶水=1∶1.23∶32.77。

1.2 方法

观察全部76例患者24周血液透析情况, 所有患者均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5次/2周, 每次4h, 透析血流量 (200~250) mmol/L;透析液流量500U/L;透析液温度35.5~36.5℃。透析中每小时测血压、脉搏1次, 随时记录透析反应, 透析前后采血测血钠浓度。其中, 对照组透析液钠浓度恒定为140 mmol/L, 设定脱水量后采用恒定超滤率脱水;实验组采用超滤程序配合高-低钠序贯透析, 即透析液钠浓度在透析治疗中前3h根据患者情况设定为146~148 mmol/L, 后1h调整为136~138mmol/L, 同时使用超滤程序脱水, 即脱水超滤率先快后慢 (适时调整超滤率, 分别在透析第1h、2h、3h、4h将超滤设定为脱水量的40%, 30%, 20%, 10%) 。

1.3 观察项目及其标准

1.3.1 分别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透析中患者发生低血压、肌肉痉挛和透析后体质量未达标次数, 并计算其发生率 (%) 。

(1) 透析前及透析中每60min侧量一次血压, 常规测量上臂肱动脉血压, 如有特殊情况不便测量上臂肱动脉血压时测量下肢腘动脉血压后减20~40mm Hg (1mm Hg=0.133kPa) 作为记录血压。SBP下降>20mmHg, MAP降低10 mmHg并伴有低血压症状, 判断为低血压。 (2) 透析中发生小腿腓肠肌或腹肌, 腰, 背痉挛现象, 均判断为肌肉痉挛。 (3) 透析后体质量与干体质量的差值>0.2Kg, 定为体质量未达标。

患者透析中若发生低血压的处理:立即减慢血流量, 暂停超滤, 平卧, 适当抬高下肢, 输入生理盐水100~200mL。如患者出现肌肉痉挛现象, 暂停脱水并给与50%葡萄糖注射液20 mL+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推注。

1.3.2 分别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透析前后患者的血钠浓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以 (χ—±s) 表示, 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透析过程中对照组与实验组血压比较 (表)

注:P<0.05差异有显著性

由表1看出, 前、后12周透析前患者血压及每次脱水量比较差异无明显性。但前12周透析中患者低血压明显低于后12周, 且透析前血压与透析中低血压的差值要明显小于后12周, 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透析中低血压、肌肉痉挛发生率及透后体质量达标情况 (表2)

注:P<0.05, 差异有显著性。

由表2可以看出, 患者在后12周透析中的低血压、肌肉痉挛现象及透后体质量未达标情况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前12周,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透析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钠浓度比较:

实验组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分别为 (136.4±6.5) mmol/L和 (139.1±7.4) mmol/L;对照组透析前后血钠浓度分别为 (136.5±7.3) mmol/L和 (138.8±7.6) mmol/L。2组患者透析前后血钠浓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 护理

3.1 严格控制超滤脱水量防止脱水过多, 正确合理的选择起点和终点透析液钠浓度, 根据病情调节血液流量, 透析液流量, 超滤率, 准确评估患者干体质量, 合理设立超滤量平均每小时超滤不宜超过患者体质量的1%, 每次超滤量应不超过体质量4%~5%。有些患者对透析超滤不大耐受, 即使未达到干体质量也容易在透析中出现低血压, 对此可采用前文所述的超滤程序配合高—低钠序贯透析, 但须注意, 这类患者不是对所有序贯超滤方式都能耐受, 必须寻找一个适于该患者的序贯模式。

3.2 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的监护, 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由于超滤程序配合高-低钠序贯透析前期透析液钠离子浓度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 部分患者血压升高并可加重心脏负荷, 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及心率变化, 每1h测量一次血压, 重症病人15~30mim一次, 如果出现高血压, 可调整钠浓度并按医嘱给与降压药处理。严密观察是否有高钠血症发生, 注意患者有无出现干咳、头痛、恶心、呕吐、痉挛、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一系列高钠血症症状。一旦有上述症状出现立即调低钠浓度, 并可根据患者脱水情况和整体情况给予补液。

3.3 加强健康教育, 向患者讲解血液透析的有关知识, 做好心理疏导, 消除惧怕心理, 增加患者依从性, 主动配合各项治疗。

4 讨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非常常见, 并且对患者的透析质量, 生活质量影响非常大, 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我院采取超滤程序配合高—低钠序贯透析, 即透析脱水超滤率采用先快后慢, 透析液钠浓度先高后低的透析方法, 大大的降低了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 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此方法的原理总结出来即是:透析开始时由于患者体内水负荷较多, 但由于各种毒素和体内各种离子浓度较高的原因, 血浆渗透压相对较高, 故此阶段可以采用高超滤脱水。加之配合高-低钠序贯透析, 采用高钠透析液进一步稳定血浆晶体渗透压, 有助于维持毛细血管在充盈率与脱水超滤率的平衡[1], 而在透析后阶段改用低钠透析液, 进行低超滤率脱水, 使血钠在透析结束前恢复正常水平, 这样做既稳定了血压, 又可防止患者体内钠储留。从表1可以看出, 在该透析方式中患者透析时血压更稳定, 透析后期往往是低血压发生较为频繁的阶段, 此时由于脱水超滤率低, 患者血压维持亦较为稳定。从表2可以看出, 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而且透析后体质量未达标情况也明显减少。从透析前后患者血钠浓度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实验组血钠水平在透析后无明显增高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因此, 只要正确选择起点和终点透析钠浓度, 就能基本保证血钠浓度在安全范围内变化[2], 同时由于透析中患者可以维持相对较高的血压, 有利于提高血管静水压, 使水分得到更好的超滤[3]。由此可见, 对于血液透析中反复发生低血压的患者, 采用此透析方式能够减少透析低血压、提高脱水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须注意, 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应同一个序贯模式, 一定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出最合适的序贯模式。

参考文献

[1]刘敏.可调钠在血液透析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血液净化, 2003, 11 (2) :617.

[2]Petitclere, T, Trombert JC, Coevoet B, et al.Electrolye modeling sodiunis dialysatc sodium profiling actually useful[J].Nephrol Dial Transplant, 1996, 11 (S2) :35.

序贯护理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以本院2014 年11 月~2015 年5 月收治的行呼吸机通气治疗的6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 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给予气管插管, 并符合脱机指征, 对于患有其他系统疾病及存在语言认知障碍的患者予以排除。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30 例。其中研究组男17 例, 女13 例, 年龄60~80岁, 平均年龄 (70.4±4.6) 岁, 体质量42~68 kg, 平均体质量 (55.2±6.4) kg, 病程3~15 年, 平均病程 (5.2±1.4) 年, 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 (5.2±2.8) d ;对照组男18 例, 女12 例, 年龄61~79 岁, 平均年龄 (70.3±5.4) 岁, 体质量42~66 kg, 平均体质量 (54.9±6.2) kg, 病程2~14 年, 平均病程 (5.1±1.3) 年, 有创呼吸机通气治疗时间 (5.1±2.7)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病程、病情和通气治疗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患者呼吸机通气治疗期间均辅以抗感染、解痉、平喘、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按照序贯治疗程序脱机, 在有拔管指征后, 停用有创呼吸机, 拔出气管插管, 应用经口鼻面罩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有拔管指征后, 用有创呼吸机, 直接改用Bi PAP Vision无创呼吸机 ( 美国伟康公司) , 连接气管导管后, 采用ST+V模式, 根据体质量计算V, 血氧饱和度调整吸氧流量, 参照原呼吸机压力调节吸气压和呼气压, 动态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期间加强护理干预, 待各项指标均正常后, 再拔出气管插管, 行无创通气[2]。

1. 3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后24 h各项血气分析指标, 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 O2) 、二氧化碳分压 (Pa CO2) 和动脉血氧饱和度 (Sa O2) ;比较两组患者拔管后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和脱机成功率。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无创呼吸机使用时间短于对照组, 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研究组脱机成功率为96.7% (29/30) , 对照组脱机成功率为83.3% (25/30)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机械通气分为有创呼吸机通气和无创呼吸机通气, 二者治疗原理基本相同, 但是呼吸机结构和具体应用有所不同。在序贯治疗中, 呼吸模式的转变应考虑到可能引发的不良影响, 同时在贯序治疗期间还应加强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 通气治疗期间持续观察患者病情, 予以心理疏导和营养支持; (2) 加强呼吸机护理, 包括应用无创呼吸机通气前和改用无创呼吸机通气时的护理; (3) 序贯治疗期间加强无创呼吸机的监测, 检查呼吸管道是否清洁、运转是否正常, 维持呼吸机温湿度、定期消毒等[3,4]。

本组研究中, 在有拔管指征后, 先改用无创通气机再拔除气管插管的研究组30 例患者, 脱机成功率为96.7% ;直接拔除气管插管再行无创通气治疗的对照组30 例患者, 脱机成功率为8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同时研究组患者平均序贯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 , 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提示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应用无创呼吸机, 可提高脱机成功率, 缩短序贯治疗时间, 期间加强护理干预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序贯应用无创呼吸机并加强护理干预, 准确监测各项指标, 掌握各项护理要点, 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气指标, 提高脱机成功率, 避免因再次插管增加患者痛苦, 其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参考文献

[1]彭艳, 李永红.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在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前的应用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2 (5) :239-240.

[2]武焱旻, 李若然, 张建廷, 等.气管插管患者85例拔管前序贯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的对照研究观察.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2, 13 (2) :3781-3783.

[3]李剑峰.支气管肺泡灌洗对行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的疗效观察.郑州大学, 2014.

序贯护理 篇9

【关键词】小儿支原体肺炎;阿奇霉素;序贯疗法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75-02

随着社会发展,气候环境的改变,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日趋上升之势,在小儿感染疾病中比例可高达30%[1]。支原体肺炎,又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嗽、咽痛等症,通常由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治疗上对支原体的清除相对困难,发病进展快、病程较长、病情重、易反复发作,可对身体多个脏器产生影响,严重者甚至可能对生命造成威胁。序贯疗法是指在疾病的治疗中,根据病情变化,转换不同的药物剂型,在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多有应用[2]。为了进一步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用于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本文选取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时间段内我院儿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研究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在2015年5月-2016年5月时间段内我院儿科病房接受治疗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00例,其中男性患儿102例,女性患儿98例,患儿最小年龄为5岁,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在(9.01±3.61)岁。病程时间最短为1天,病程最长时间为10天,平均病程时间为(5.32±2.57)天。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在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发病原因、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不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分析。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所有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患儿及家属同意加入本研究,并由家属代签患者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排除有精神性疾病的患者;(2)排除具有严重的心、脑、肝、肾、肺等器官组织的原发性疾病史的患者;(3)排除对治疗药物过敏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患儿在入院明确诊断后,给予退热、止咳、平喘、化痰及对症处理等基础治疗。治疗A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开始应用的药物剂型为注射剂,静脉注射,10mg/(kg·d),使用时间为3-5天,及时监测患者血常规及体温变化,如果恢复正常,阿奇霉素的剂型由注射剂转为,口服片剂,应用3天后,停药4天观察,再服用3天,剂量保持不变,总疗程2-3周。治疗B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以相同的剂量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无药物剂型的改变。

1.4疗效评价 根据临床相关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可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种情况。显效是指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发热、干嗽、咽痛等临床症状及肺部小鸣音、湿罗音等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肺炎征象消失,支原体检查转阴性;有效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发热、干嗽、咽痛等临床症状及肺部小鸣音、湿罗音等体征减轻,但影像学、化学指标检查,为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是指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检查等未见减轻,甚至有加重之势。有效例数与显效例数之和为总的有效数。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其中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治疗A组有效率99%,其中显效78例,占78%,治疗B组有效率为83%,其中显效51例,占51%,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其感染率有日趋上升之势,通常由于支原体感染而引起儿童的肺部急性炎症,而导致小儿支原体肺炎。支原体是一种不具有细胞壁,不同于病毒、细菌的病原微生物,在外界环境中能够独立存活的时间较长,可以通过飞沫传染,导致病原微生物出现播撒[3]。临床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先药物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类药物的作用靶点为致病微生物的遗传物质复制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有效的是病原体的繁殖增长得以抑制[4]。阿奇霉素新一代十五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该药物在靶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高,组织渗透性好,可通过细胞壁,药物的半衰期长,对支原体感染治疗疗效明显[5]。因为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有一定疗效,但痛苦较大,住院时间长,积极负担重,导致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大,因此序贯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用药理念,得以应用,临床疗效佳。

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的治疗A组有效率99%,其中显效78例,占78%,治疗B组有效率为83%,其中显效51例,占51%,两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患者进行治疗,副作用少、见效快、疗效好,优于阿奇霉素的非序贯疗法,对临床借鉴与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源继.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6,6(6):198-199.

[2]刘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母婴世界,2015,(23):63-63.

[3]袁方.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医学信息,2014,(36):376-376.

[4]贺雯.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6,(4):133-133.

序贯护理 篇10

1 病历摘要

患者, 女, 47岁, 因腹部外伤确诊小肠瘘、营养不良一月余, 于2013年8月28日收住入院予营养支持、堵瘘等治疗。同年9月6日, 患者因需长期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外周静脉条件差, 置管前患者血浆D-二聚体0.4mg/L (正常<0.5mg/L) , 无静脉炎、血栓史。于9月8日予右肘正中静脉置入巴德公司耐高压单腔导管一根, 管径5Fr, 置管后X线平片定位,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心耳处, 患者无不适主诉。置管后严格遵守PICC导管日常维护, PICC导管通畅, 在位。

9月19日, 患者因病情需要予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复方磷酸盐注射液微泵维持, 序贯用药, 走速5ml/h。护士予三通接头分两路用药:一路为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ml静脉滴注, 走速65滴/min;另一路在葡萄糖酸钙用药结束后, 予生理盐水10ml脉压式冲管, 按常规更换复方磷酸盐液体同一管道继续微泵维持用药。微泵开始运行约5分钟时出现微泵堵塞报警, 护士仔细查看后发现静脉延长管中出现较多白色细颗粒状结晶物及散在的白色粉末状物。护士脱开可莱福正压接头, 予20ml生理盐水试冲管, 发现接口处可见少量白色粉末状物, 冲管阻力大, 冲管未成功, PICC导管已完全堵塞。溶栓未通后遵医嘱予以拔管。患者拔管前后均无不适症状。拔管后B超提示:置管静脉无明显异常血流信号。

导管堵塞处理: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三通负压抽吸法溶栓。用10万单位尿激酶1支加生理盐水10ml溶解, 再用10ml注射器抽取稀释液1ml, 常规三通负压抽吸法溶栓[2]。该患者导管在负压状态下始终不能吸入注射器里的药液, 多次试回抽阻力大, 以同样方法间隔5~10分钟进行试溶栓, 导管均未能吸入药液, 轻轻试推有阻力, 历时1.5小时, 遵医嘱予以拔管。拔管后切开PICC导管远心端, 可见导管剖面靠近体外侧20cm处有散在白色细粉末状物。

2 堵管原因分析

2.1 药物之间相互作用

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是临床常用药物, 复方磷酸盐注射液是肠瘘患者肠外营养必备制剂。葡萄糖酸钙中的钙离子与复方磷酸盐中的磷离子结合, p H值发生变化, 形成不可溶物质磷酸钙。磷酸钙又称磷酸三钙, 为白色晶体或无定形粉末, 是造成PICC堵管的主要原因。

2.2 导管护理缺陷

2.2.1 导管评估不足

带瓣膜的硅胶导管头端有一个三向瓣膜系统, 具有抗血液反流而凝结的功能。本例患者使用的是管径5Fr的Power PICC, 为前端修剪的直接开口导管, 无抗反流功能, 血液会随着患者运动而反流入导管, 在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血栓[3]。再者, 其管径越小, 堵管发生率也越高。因此, 护士在用药前, 尤其是分子颗粒大, 黏滞性高, 输液减慢的情况下, 应该充分评估患者使用该导管可能存在的堵管风险, 必要时应改从外周大静脉用药。

2.2.2 导管维护不当

笔者查阅葡萄糖酸钙说明书, 有提及其与磷酸盐有药物相互作用。护士在使用非配伍药物时, 未用足够量的生理盐水冲洗或用10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分隔两种非配伍药物, 导致导管堵塞。

3 护理体会

3.1 严格遵守药物配伍原则

熟练掌握药物配伍禁忌知识, 严格按照要求配伍药物, 如钙离子与磷离子结合p H值会发生改变, 影响药物的溶解度等。该例患者即属此类。

3.2 加强护士专业技术培训

护士要掌握各种药物的给药知识, 认真履行职责。在输入高浓度药物、有药物配伍禁忌或化疗药物前后, 要及时用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或生理盐水20ml以上剂量快速脉冲式冲管。静脉微泵输注用药后, 如需序贯使用配伍禁忌药物, 应将使用过的静脉延长管连同废弃针筒一同更换;深静脉管道不建议单独微量泵用药, 因微量泵运行速度相对较慢, 静脉管道在输注黏滞性高、分子颗粒大等药物时较容易发生导管堵塞。应在同一管道连接三通接头, 在无药物配伍禁忌前提下分两路进行输液。充分评估PICC导管属性, 尤其是Power PICC的局限性。要使用恰当的封管液, 并用快慢结合的脉冲式封管动作和正确的正压封管方法。

3.3 导管再通注意事项

发现P IC C导管堵塞时切不可盲目用力推注封管液, 使用尿激酶溶栓时要严防血栓进入患者体内。堵塞的PICC导管, 不应立即拔管, 应先仔细查找堵管原因, 进行妥善处理。曾有相关文献报道[4], 堵塞的PICC导管经尿激酶溶栓后未通, 当日未予拔管, 休息一晚后堵管再通的案例。因此, 患者使用溶栓药物 (尿激酶) 时, 应给予一定的溶栓时间使其再通, 建议溶栓时间在24小时以上。在进行护理操作时要适时安抚患者,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避免引起其他不必要的并发症。

4 小结

本例导管堵塞的患者提示我们导管护理的重要性, 导管堵塞重在预防。护士要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不断总结经验, 在使用钙剂与磷剂等有相互作用的药物或黏附性较大的药物时, 应严格注意两种药物序贯输注的间隔时间、正确的冲管方法以及足够的冲管液, 避免药物配伍禁忌的发生, 并且要做好用药前的正确评估, 尤其是Power PICC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通过外周浅表大静脉用药, 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吴红娟, 陈雪峰, 张美英, 等.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 (2) :134.

[2]陈海红, 邬正娥, 李灵萍, 等.PICC堵管再通处理方法的临床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6B) :45.

[3]陈玉叶, 陈凤萍, 郑秀敏, 等.一体式PICC疏通方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15) :54.

上一篇:房地产价格分析下一篇:肾小球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