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研究生(精选12篇)
工程研究生 篇1
一、引言
目前, 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学术型为主, 学术型研究生基础理论知识较扎实, 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 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探讨一种行之有效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培养模式, 成为了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
自恢复研究生教育以来, 我国机械工程研究生的培养方向一直以学术型为主。每年毕业的机械工程研究生主要为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培养, 从事科学研究及高等教育工作。而学术型机械工程研究生主要以基础理论为主, 存在工程实践方面不足等问题。目前, 以市场化为主导的国家经济模式使机械工程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 机械工程毕业研究生数量使高校和科研单位饱和, 多数研究生将以大中型企业等单位为就业的主体。因此, 为了适应当前大中型企业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 对研究生工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并成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内容。
综上所述, 在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中, 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制约了研究生的培养效果, 达不到社会对研究生的期望值。因此, 很有必要对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素质和科研工程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为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提供一种有效地、可行的教育模式。
本文主要对基于工程项目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实训模式进行研究, 结合本人所指导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以企业项目案例为平台, 对其科研工程意识、科研工程知识及科研工程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 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素质和科研工程能力, 为其他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培养
科研基础知识和科研意识是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科研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机械和电气控制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方面的知识, 如机械原理、高等数学、理论力学、现代控制理论、二维和三维工程绘图软件等基础知识和应用软件;科研意识主要是指科研工程项目的前瞻性能力和创新欲望。
(一) 基于实际机械系统的学习模式
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仅仅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基础知识, 将这些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项目的实施, 还需要不断提高科研工程知识。本项目以6-DOF串联机械臂系统为例, 指导和加强研究生学习与机器人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知识, 了解国内外机器臂的发展动态, 加强掌握科研基础知识, 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工程项目实施的意识。
以首钢莫托曼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制的6-DOF串联机器人系统为例, 启发和诱导研究生掌握该机械人研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实施中关键工程工艺问题等, 包括运动学、动力学和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针对每部分关键科学问题和工程实施中关键工程工艺问题等, 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机械臂进行系统的研究, 进一步完善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通过实际案例的学习方法可以理论联系实际, 使理论学习内容可视化, 直接验证理论学习的可行性, 加深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促进了理论知识在工程方面的应用,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基于已实施的科研工程项目, 探索性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已实施的国家基金项目“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腿的力约束及动载协调分配问题研究”, 指导学生探索性学习机械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知识。首先, 引导学生掌握该项目立项的依据, 即项目实施的工程和科学意义, 同时使学生了解该项目的研究内容以及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提出的工程科学意义。然后, 针对研究内容, 引导学生展开研究, 启发诱导研究分组进行运动学、动力学、机械系统设计等方面的实践, 进一步提高科研工程实施能力。最后, 研制串并混联拟人机械腿样机。
(三) 科研工程培训总结
对已进行的工程案例进行总结, 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 提高相关科研理论知识和工程项目实施方面的能力, 写成科研工程论文, 以提高研究生的总结能力, 对研究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通过上述学习方式, 巩固了研究生的科研基础知识, 增强了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科研动力及兴趣, 有利于研究生激发出创新思维, 也有利于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学术氛围。
三、科研专业知识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科研工程专业方面的能力主要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理论知识及工程实践经验等的运用能力。本文主要通过探索性实践的方式, 来检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掌握程度。以一种新型双轴颚式破碎机的设计为例, 增强研究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首先, 对目前颚式破碎机进行调研, 发现现有破碎机的不足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其次, 基于现有破碎机的不足之处, 提出新型颚式破碎机方案, 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然后, 对新型颚式破碎机进行性能研究并进行设计方法研究;最后, 研制样机并进行实验研究。
通过对当前颚式破碎机的调研, 发现当前颚式破碎机存在破碎物料不均匀、破碎效率低、颚板磨损厉害、很难实现超细破碎以及耗能大等缺点。为克服传统颚式破碎机的不足之处,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
对这种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行程特征值、运动学、动力学等性能进行研究, 给出各性能的分布规律。首先, 应用遗传基因方法对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 给出合理的结构参数, 同时考虑加工与装配工艺性, 设计了一种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样机;其次, 对这种样机进行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同样破碎500kg的物料, 单轴机需要269s, 而双轴机只需要52s, 只占单轴机破碎物料所需时间的五分之一;然后, 在细料占总成品的比例上, 双轴是单轴的2.5倍, 在每小时的生产能力上双轴是单轴的5.2倍;最后, 在衡量破碎机产能的指标值S上, 双轴是单轴的2.5倍。因此, 综合上述的分析和数据认为, 新型双轴复摆颚式破碎机的性能明显优于单轴破碎机, 具有很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四、结论
本文基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械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 提高了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等, 研究生获得了一定的成绩。在这个过程中, 研究生研制了拟人机械腿、颚式破碎机等样机, 提高了工程能力。同时, 还撰写和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授权了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参考文献
[1]张红, 张翼宙.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科研素质[J].中医教育, 2007, 26 (3) :54-57.
[2]林秀英, 杨炳钧, 刘邦凡.试论研究生素质教育与英语教学[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999, (1) :57-60.
[3]李薇, 喻良文, 吴文如.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和实践[J].医学教育探索, 2010, 9 (3) :380-382.
[4]何崚, 黄树林.以科研促教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生物医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J].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 (3) :458.
[5]张建理.高等教育中的研究型学习[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05, 18 (6) :24-26.
工程研究生 篇2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实行双导师制度,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双导师之间有主导师和副导师之分,主导师原则上由学校导师担任,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企业导师亦可担任主导师。论文指导教师在完成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等方面负有重要责任,为进一步明确导师职责,特制定本条例。
一、热爱祖国、热爱教育事业,了解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各项政策,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关于培养研究生的各项规定和管理办法,对培养研究生有高度的责任感。
二、学校导师由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教师担任。职责包括:
1.负责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主要指学位论文的理论水平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注意训练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研究理论、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中期检查、论文撰写等的指导工作;
3.负责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申请等各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4.应定期与研究生进行交流与指导,检查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
5.和企业导师在研究生的指导上加强合作,及时交流有关情况,每年在工程硕士生的联合指导方面有一定次数的交流或研讨。
三、企业导师由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推荐从事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职责包括:
1.主要负责工程硕士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能力培养;
2.负责学位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
3.应定期与研究生进行交流与指导(包括赴企业现场指导),检查研究生论文工作的进展情况;
4.和学校导师在研究生的指导上加强合作,及时交流有关情况,每年在工程硕士生的联合指导方面有一定次数的交流或研讨。
四、导师出差、出国,要妥善安排并落实本人离校期间的研究生指导工作。
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的比较研究 篇3
保障。
关键词:工程担保;工程保险;建筑市场;诚信体系
中图分类号:F840.6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08-0005-03
风险是在特定时间内和特定环境下预期与实际的差异或偏离。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规模大,施工技术复杂,施工设备、建筑材料种类繁多等特点,因而工程项目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不确定的。
工程风险是指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全过程中,因自然灾害和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而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其他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
风险管理是防止风险发生、减小风险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削弱损失的大小和影响程度,同时又要创造条件、促使有利后果出现和扩大、以获得最大利益的过程。工程项目风险的措施有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风险自留、风险利用以及这些策略的组合。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防范工程风险的重要手段。
1 工程担保概述
1.1 国外工程担保的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工程担保制度发展最成功、应用最广泛的国家。18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赫德法案》(Heard Act),正式确认公共保证担保制度。1935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在《赫德法案》基础上修订的《米勒法案》(the Miller Act),并强制执行。该法案要求承包商在签订新建、改建、修复10万美元以上的联邦政府投资的工程合同时必须向业主提供工程履约保证合同和付款保证合同。1942年左右,美国各州先后制定了工程担保条例,使工程担保制度在美国得到广泛推行。
根据国际惯例,承包商要向业主提供工程保证担保。工程担保的主要品种有投标保证担保、履约担保、付款担保、预付款担保、维修担保、保留金担保、差额担保和完工担保。工程担保的模式有无条件保函和有条件保函。美国实行的是美式高保额有条件保函。这种模式逐渐被其他国家采用,是因为采用了100%担保,担保公司对承包商的全部合同责任均作了担保。
1.2 我国工程担保发展现状
我国的工程担保是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发展和应用都落后于欧美等地。1995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1999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使工程担保有了法律基础,在我国逐渐推行。
目前我国建设工程的担保品种主要有投标担保、业主工程款支付担保、承包商履约担保、承包商付款担保、质量保修担保等。工程担保方式主要有保证、抵押、质押和定金等。
2 工程保险概述
2.1 国外工程保险的发展
西方的工程保险历史悠久,已经建立了完备的法律、法规、工程保险制度和保险体系。FIDIC(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AIA(美国建筑师协会)、ICEC(英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等组织都把工程保险写入标准合条款中,成为国际惯例。
国外工程保险的险种主要有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雇主责任险和人身意外伤害险等。险种结构范围广、强制险种多;国外的投保率很高,接近100%;保险市场主体多,保单形式多样;保险公司工程保险方面的人力资源丰富。
2.2 我国工程保险发展现状
我国的工程保险起步很晚,工程项目建设各方保险意识非常淡薄,大大滞后于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我国险种结构单一,强制险种少;投保率非常低,仅为10%左右;保险市场主体较少,保单形式单一;保险公司工程保险方面的人才匮乏。
3 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的比较分析
3.1 工程担保与工程保险均是一种风险转移机制
3.1.1 工程担保是一种信用机制。工程保证担保是担保人应工程合同一方(即被担保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即债权人)做出书面承诺,当被担保人没有履行合同或其他约定义务而使合同另一方遭受损失时,担保人代为履行合同或其他约定义务来补偿另一方损失的一种工程保障机制。
所以工程保证担保是以被担保人的信用等级和履约能力为基础的。工程保证担保通过担保人转移了权利人对被担保人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为权利人提供了信用保障。
3.1.2 工程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机制。工程保险是投保人通过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缴纳保险费后,即可将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方所面临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当属于保险合同列明的责任范围内的风险损失发生后,保险公司将给予赔付。
因此工程保险有效地转移了工程风险。投保人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利益。工程保险是一种损失基金机制,保险人为投保人提供了经济保障。
3.2 合同当事人
3.2.1 工程担保是涉及三方当事人的契约关系。工程保证担保形成一种三角关系。
(1)担保人。工程保证担保的担保主体即为承担担保的一方,也称承保人、担保人或保证人。承保人可以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专业担保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保险公司、具有担保资格的商业集团等。
(2)权利人与被担保人。接受担保的一方称为债权人(或权利人、受益人),对于债权人有义务的一方称为债务人(或被担保人、委托担保人、义务人、投保人)。工程保证担保分要求承包商提供的工程保证担保、要求业主提供的工程保证担保。
3.2.2 工程保险通常不涉及第三方。工程保险只有两方当事人。保险合同是在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签订的。
(1)投保人。工程保险的投保人是指向保险人提出订立保险合同申请,承担支付保费义务,对保险标的拥有保险利益的主体。投保人可以是承包商、业主,以及对保险标的拥有保险利益的其他主体。
投保人不等同于被保险人。在工程保险险种中,既有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被保险人是指财产或利益受到保险合同保障的主体,并写在保险合同列明的明细表中。
(2)保险人。保险人(又称承保人),是指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承担事前约定的赔偿责任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保险公司。
3.3 风险承担人
3.3.1 工程担保的风险承担人是被担保人。工程担保是被担保人与担保人签订担保合同并向担保人缴纳一定的费用后,担保人向债权人保证,如果被担保人无法完成工程合同中规定的义务时,担保人代位履约或做出其他形式的补偿。
担保人在向债权人补偿后,会向被担保人进行追偿。因此,工程担保并不是一种最终的风险转移手段。工程担保没有从根本上减轻被担保人的负担,最终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还是被担保人。
3.3.2 工程保险的风险承担人是保险人。工程保险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风险转移手段。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发生风险损失后,不但补偿投保人的损失,而且对非投保人原因造成的损失不具有追偿权。因此工程保险有效地转移了工程风险。
3.4 受益人
3.4.1 工程担保的受益人是权利人。工程担保是由担保人暂时承担被担保人转移的信用风险,一般情况下,担保人不会因履行担保责任而遭受损失。如果出现损失赔偿,担保人可以通过反担保的形式,向被担保人行使追偿权,追回损失。因此担保人不是受益方,实际受益的是与被担保人签订工程合同的权利人。
3.4.2 工程保险的受益人由合同指定。受益人是由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约定有权享受保险合同利益的人。受益人分为兼有投保人身份的受益人与不兼有投保人身份的受益人。即受益人可能是投保人自身,也可能是被保险人或经被保险人同意的家庭成员。
4 结语
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国际惯例,在我国尚未得到广泛深入开展。这两种转移风险的手段对于规范我国建筑市场、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具有各自的优势。应当在我国逐步强制推行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制度。
4.1 工程担保的优势
工程保证担保转移的是信用风险。担保人只是暂时承担了信用风险,最终风险又转移回被担保人(业主或承包商),因而可以促进被担保人履约的自律。故此推行工程担保能够逐步规范建筑市场的运作,建立信用体系。
4.1.1 建立建筑市场信用体系。我国建筑市场主体层次繁多、良莠不齐,信用意识淡薄。不健全的信用机制使我国工程质量风险居高不下,滋生腐败现象。工程担保的核心是信用机制,可以促成市场准入制度的形成。使信用低下、素质恶劣的承包商难以进入建筑市场,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循环。
工程保证担保能够在建筑市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利益共同体,各方主体均可获得利益保障。
4.1.2 保证承包商和业主的利益,保证工程质量。强制推行支付担保,可以保障承包商和业主双方的利益,遏制建筑市场工程款拖欠的顽疾,同时也保障了建设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1)要求业主提供的工程保证担保主要是业主支付保证担保。业主支付担保是业主履约的担保,确保业主按时、按量支付工程款,使承包商能够履行合同。如果业主拖欠工程款,将会使承包商承受沉重的债务负担,从而把债务最终转嫁给农民工,拖欠农民工的工资,形成三角债。因此推行支付担保,可以保障承包商的利益。
(2)要求承包商提供的担保工程保证担保主要是承包商履约保证担保、预付款保证担保。承包商履约保证担保可以迫使承包商认真对待合同的签订和履行;预付款保证担保可以保证承包商不挪款他用、携款潜逃或宣布破产,以保证预付款全部用于工程建设。因此通过工程担保的制约,提高了承包商的自我监督和约束的力度,从而建立起多层次的质量风险管理机制,规避了工程质量风险,使工程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因此推行工程担保,可以保障业主的利益。
4.2 工程保险的优势
4.2.1 有效分散工程风险。工程保险所承担的通常是投保人自身无法控制的、偶然的、意外的风险。通过购买保险将不确定的风险成本列入到确定的管理成本中,降低了经营与融资的风险。
4.2.2 具有补偿职能。工程项目发生的风险损失往往是巨额的,难以独自承受。投保人通过小额的固定支出可以换取巨额风险的经济补偿,以此抵抗灾害、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作者简介:刘颖(1973—),女,辽宁抚顺人,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管理。
工程研究生 篇4
1 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1 对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重要性认识不足
像重庆理工大学这样的一般工科院校, 硕士点的设立刚几年, 毕业生也仅有两届。这个阶段, 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能力的培养还是放在普通的视角, 和全国其它高校、其它学科的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模式相近, 没有突出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学科的特点。随着全日制工程硕士、在职工程硕士的招生, 需要提高学校领导、导师的认识。一些研究生认为, 读硕士就是学学课程、看看文献, 写写文章, 对动手能力、工程能力的训练重视不足。
1.2 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生源不理想
优秀的生源是研究生培养的基础, 然而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生源很不理想。这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方面, 考生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认识不够, 认为该学科跨度大、难度高、相关产业小、非热门学科, 而不愿意报考。另一方面, 学校的实力、名气等方面也对招生带来影响。很多研究生是通过调剂过来的, 这直接影响到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优秀研究生生源质量。
1.3 导师队伍上存在的问题
导师与研究生培养直接相关, 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研究生导师的理论、工程实践和对学科前沿的洞察力与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息息相关。目前大部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研究生指导老师来自机械、电子、光电、等专业, 他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精通, 但对于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交叉学科中的众多的其它学科并不熟悉。因此,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交叉学科需要两个以上的导师来完成研究生的培养, 这样才能很好地体现学科的交叉性。另外, 高校生物医学学科中, 具有工程背景的导师数量较少, 能够给予研究生实际指导的导师就更少, 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需求。
1.4 工程能力培养的硬件条件问题
工程能力培养的条件包括工程实践基地、工程实践项目、工程实践教学条件。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这一交叉学科, 需要大量的工程时间基地, 包括医院、医疗器械生产销售商、医疗器械检测管理部门。还需要提供大量的工程实践项目, 以提供项目、资金的支持。一些高校缺少这些资源, 不能够提供基本的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硬件条件。
2 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的5个问题, 我们提出以下的解决策略
2.1 重视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
二级学院领导、导师应重视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近年来工程硕士的扩招, 目前, 我校的工程硕士与科学硕士的比例达2:1, 工程硕士培养的重点是工程能力, 因此工程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 工程能力是一种需要不断培养和开发的能力素养, 要培养研究生对工程实践的兴趣, 让他们发挥从事工程实践的主动性, 自觉地投身工程实践活动。
2.2 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优秀研究生比例
采取各种方式, 吸引优质生源报考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首先在本校的本科生中进行宣传, 鼓励本校学生报考本校的研究生。这要在大二、大三和大四时多做工作。例如我校实行多年的大二本科生导师制, 本科生从大二起, 就进入导师实验室, 与导师一起进行科研。这样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更多, 学生老师有更深的感情, 能够使一批学习成绩好, 科研能力强的本科生报考本校研究生。也可到本校别的相关专业, 如机械、电子、化学等本科班级宣传, 吸引优质生源。
2.3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建设
目前研究生的培养是采取导师责任制。但对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研究生, 特别是工程硕士而言, 应实行由不同单位、不同研究方向组成的双导师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导师的科研水平、科研课题、科研经费都会直接影响着研究生是否有机会参与好的课题的研究, 制约着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导师在硕士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加强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需要应转变导师的观念, 强化导师工程实践意识。导师应在工程实践方面给予研究生更多的指导, 尽量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工程实践机会, 例如给研究生提供参与课题的机会, 提供企事业工程实践的机会等, 帮助硕士研究生提高工程能力。
重庆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立于2002年5月, 现为重庆理工大学校级重点学科。从2006年开始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经过10年多的学科建设, 引进了一批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组建了一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实力雄厚、结构搭配合理的师资队伍, 具备良好软硬件条件。大多数老师具有工程背景, 一些老师在公司兼职, 与企业联系广泛。这就为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工程教学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2.4 建立更多的工程实践基地, 获取更多的工程实践项目, 支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是建立企业和高校之间密切合作的基础上, 集研究生教学、实习、课题研究、企业的产品开发、就业于一体, 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日益扩张, 特别是工程硕士的大规模招生, 产学研这一非常优质的研究生培养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上可以利用企业在生产实践、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 通过产学研合作建立起来的实践基地, 采用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加强对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也可在这种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的培养下, 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上满足社会化的要求, 同时更加贴近实际。产学研培养基地可以充分吸纳社会科技教育资源, 为研究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服务, 有效地节省研究生培养的社会成本。
这方面我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硬件条件看, 我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拥有各种相关的高端仪器设备和实验室, 能够满足研究生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需求。建有“重庆市现代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庆市中英数字医疗中心”两个省部级工程中心。现有设备551件, 总值1509.40万元, 实验场地3600m2。建有4个产学研示范基地和2个企业联合实验室, 与10余家企业建立了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关系, 搭建了良好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平台;从软件条件看, 本学科有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80余篇, SCI、EI收录36篇, 获得专利10余项, 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等100余项, 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
2.5 加强工程实践管理, 完善工程能力培养体系
首先制定具体的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实施细则, 在培养方案和制度设计上明确要求。其次, 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 为研究生的工程能力培养服务, 一切以研究生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建立科学、高效的研究生管理体系, 保障生物医学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环节的落实。
3 结束语
通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深入地学习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理论, 积累了相当的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实践经验, 并搭建了软硬件平台, 满足了研究生培养的需要。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就业压力的增大, 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培养研究生全面能力, 提高其综合素质, 把研究生培养成为在本学科有竞争力的人才。
摘要: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目前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中存在的对工程能力重要性认识不足、优秀研究生生源不足、导师队伍上存在的问题、工程能力培养的硬件条件问题、工程实践管理问题等五个方面入手, 深入分析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生工程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安全工程研究生论文 篇5
安全工程专业注重培养能从事安全技术及工程、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下文是关于安全工程的研究生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为提升民航安全工程毕业要求达成度,调查其现有毕业要求达成度低的原因,依据执行培养方案的版本不同将到毕业的学生和在校学生分为四组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毕业要求未达成的主要原因为实验条件不足、创新创业和工程实践不够等方面,并针对原因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安全工程;毕业要求;达成度;改进建议
0、引言
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已经成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核心问题,是专业认证结果正确性和合理性的重要保障。已有研究调查评价了民航安全工程毕业要求达成度,但是上述研究中并没有对其毕业要求达成度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也没有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因此,分析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低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是有效提高民航安全工程培养水平的关键。
一、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未达成原因调查
民航安全工程毕业要求达成度较低的领域主要为:国际视野、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危机与突发事件的能力3个方面。毕业要求未能达成的原因通过文献分析、访谈得到,包括:学生管理制度不完善,对学生的引导措施不足;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实力不足;实验条件不完善、信息资源不充足、实践创新平台缺乏;未开展多种强化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实践环节;未给学生提供充实的、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毕业设计训练;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社会实践、课外科技活动的激励措施不足;未建立健全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未设立探究式和开放式的实践环节;未加强学生在内部反馈中的地位;反馈信息响应未机制化;培养计划个性化不足;未建立健全学校外部反馈保障体系等。基于上述考虑,设计了此次调查的问卷。
二、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未达成原因分析
依据执行培养方案版本的不同,特将参与调查的学生分为四组,继而得到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未达成原因在不同学生群体中的对比分析,(1)实验实践、创新环节是毕业要求未达成度的主要原因超过50%的调查者认为毕业要求未达成的原因为实验条件的缺乏(53%)、创新创业不足(50.8%);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原因,超过30%的调查者认为未达成的原因还包括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39%)、毕业设计训练不足(37.6%)、工程设计实践环节不足(30.8%)。
(2)-毕业学生和在校大四学生在部分毕业要求未达成原因方面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生2007-20毕业的学生认为实验条件缺乏(94.1%)、创新创业不足(88.2%)是毕业要求未达成的主要原因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学生平均的比例(37%、36.3%)。在校大四学生认为工程设计实践环节(35.3%)、培养计划个性化不足(33.3%)等方面是毕业要求未达成的主要原因,其比例高于除2007-年以外的其他已毕业学生(24.7%,16.9%)。(3)-20毕业学生在部分毕业要求未达成原因方面的比例低于其他学生年毕业学生认为培养计划个性化不足(14.3%)、学生管理(12.2%)、教学质量监控反馈(4.1%)、学校外部反馈保障(8.2%)等方面是毕业要求未达成的主要原因的比例低于的其他学生(28%,24.7%,19.2%,18.7%)。2012-毕业学生认为反馈信息响应(3.8%)造成毕业要求未能达成的比率明显低于其他学生(13%)。
三、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改进建议
(1)重构毕业要求与培养方案中课程及课程目标的关系,确保所有课程目标实现可达成毕业要求。针对现有学生对课程适应性和满意度评分结果与相应毕业要求达成度评分没有对应关系的情况,重新梳理、完善每一门课程的课程目标,以及每一门课程的内容、考核点、目标与毕业要求达成度的关系,确保所有课程目标实现可达成毕业要求。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建立由任课教师通过考试试卷分析和成绩分析、作业、课堂表现等对所讲授的每一门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价机制,即毕业要求直接评价体系,将直接评价的结果和通过问卷、访谈等间接评价的结合有机结合,作为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的`最终评价结果。
(2)不断完善实验、实践条件,继续鼓励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加大投入,新建、扩建安全工程实验室。利用校友资源,依托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平台,利用学校的资源,与学校所在地的航空公司、机场、空管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努力开拓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激发教师尤其是科研项目和成果较多的教师担任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设立各项机制,让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类课程回归本位,使学生在培养的过程中,更多地参与工程实践,持续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跃飞,黄斌,孙旭辉,等.工业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定量评价研究[J].科技视界,2016(26):88-89.
[2]陈芳,郭娜.民航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J].劳动保障世界,(9).
[3]张志勇,刘志强,杜荣华.基于毕业要求达成的车辆工程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反向设计[J].科教导刊,(35).
[4]王理萍,龙晓敏,范春梅.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解析——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例[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5).
[5]张玺.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J].课程教育研究,2016(19).
[6]根丽,王艳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76-79.
[7]彭豪祥.有效教学反馈的主要特征[J].教育研究与实验,(3):54-57.
工程研究生 篇6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土木工程 地方本科院校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扩大高能力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包括本科和高职在内的高等学校。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纲要”中“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
“卓越计划”己经明确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要特点、具体措施、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这给试点专业在遵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前提下制定各校该专业培养标准留下了创新空间—包括校企合作、课堂教学等实现培养目标的规定方式之外的创新。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2010年启动“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计划,并于2012年获得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本专业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建设,逐步建立了系统的土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并培养了一批经过坚实的工程实践训练,并且能够胜任本专业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与研发等工作的具备优秀基本技能的后备工程师。
二、准确定位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培养分为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研究型工程师三类[1]。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的工程师,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主要指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主要指从事复杂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
西南科技大学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办学特色,“土木工程”专业是四川省特色建设专业,也是四川省“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校本科生3000余名。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领域70%以上是施工企业,岗位以技术员、技术负责人或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为主。
本校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工程师,培养基于基础理论教育,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较强的土木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拼搏精神,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继续学习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
三、探索合理的培养模式
教育部新近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出了采取“3+1”模式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进程三年内完成以理论教学为主、专业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学年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训练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西南科技大学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对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与能力结构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专业基于“3+1”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在“3+1”模式基础上,按照“2+1+1”方式进行培养。大一、大二,卓越工程班学生与一般本科生一起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其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工具性知识,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进步成长。大三,卓越工程班学生进行专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大四,进行 校企联合培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掌握企业专项工程技术知识,达到培养工程实际工作能力及综合设计、研究能力的要求。
校内培养阶段。校内学习阶段的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由土木工程专业指导组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本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计划、教学方式,并由专家组审定。校内专业知识培养采用引导式教学方式,实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企业学习阶段。安排累计1年以上时间在企业学习、实习和做毕业设计(论文)。由专业指导组与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导师,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企业文化。企业学习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四、几个创新点
(1)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土木工程专业从学历、职称、企业挂职、科研能力等方面遴选专任教师,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同时具有较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以及中级职称。专业课程专任教师应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的经历。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要求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
(2)导师制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全程导师制,每位导师指导的1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逐步进入导师的科研工作,强化科研能力与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3)校内培养按照通识、大类、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设立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口径、交叉复合的特点,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更多专业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专业培养。
(4)遴选优秀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实习实训效果。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方向,择优遴选适合本专业实训的合作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能得到系统的、良好的工程实训,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能顶岗工作,毕业后,企业优先选择优秀人才留用。
五、结束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赵琦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为“卓越计划”培养提供依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桔指出,省属院校的积极参与将会有力地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西南科技大学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探索定位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特色目标,建构卓越工程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复合标准,推广实践锻炼,探索新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逐步完善,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的一个小分支。
参考文献:
[1]陈金陵,梁桥,彭利英.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74-180.
[2]张厚先.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土建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若干问题[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15-18.
作者简介:
工程研究生 篇7
一、多样化的工程实践途径
据笔者调查与统计, 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毕业去向, 主要为研究机构、设计部门、施工企业和管理行业。鼓励研究生修完学位课程后直接找工作。如工作单位一旦落实, 可直接到签约单位实习半年或一年, 对其余未落实工作去向的学生, 则根据其研究兴趣和未来工作意向, 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工程实践环节, 供学生多项选择。具体实践教学环节如表1所列。即3个月的工程实践为1个独立单元, 3学分。工程实践总学分为8[3], 其中包括实用软件学习与实训2学分, 校外工程实践6学分。依据学生意愿, 可以选择同样实践环节的2个单元累加到6学分, 也可选择不同类型的2个独立单元。累计工程实践学分到6, 再加上校内实用型软件学习与实训2学分, 方可达到实践教学培养要求。
二、校外导师的过程控制
研究生在工程实践中, 校外导师或责任工程师对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所参与的工作性质、难易程度、完成工作情况和主要表现给出书面评价, 并按百分制形式给出工程实践成绩, 此成绩占实践总成绩的60%。
具体评价指标如表2所列:
三、校内对实践环节的质量控制
研究生工程实践结束后, 应在1周内提交5000字工程实践报告, 并做10分钟的PPT汇报。由校内导师在内的5名专家组成考核组成员, 在认真听取研究生工程实践成果汇报后, 从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进行考查和评价, 根据量化指标 (见表3) , 给出具体成绩, 此成绩占总实践成绩的40%。
四、结语与建议
1. 结语。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适合了社会及经济发展要求, 加大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力度, 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的实实在在的联系和对接。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是众多专业学位中的一种, 具有显著的工学特色和实践性强的特点, 学位点应积极调动学校和企业工程实践方面的能动性,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以强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环节, 提高其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质量评价上, 也应强调企业参与, 保证评价的中立性以及与工程实际的真正对接。
2. 建议。
国家应颁布一定的鼓励政策, 建立企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站, 调动企业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积极性, 增强其主动参与意识。
校外导师也应纳入高等院校研究生导师信息库, 学术上统一管理。高等院校不仅要给校外导师颁发聘书, 而且应给予一定的学术地位和适当的指导费用;同时, 校外导师每年至少参与一次专业学位点内的研究生教学工作交流会或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答辩会。通过经验交流, 共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摘要:基于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工科特点, 提出了多样化的工程实践途径和控制标准, 经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 能基本适应现阶段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 为进一步完善全日制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工程实践环境和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水利工程,专业学位,全日制,工程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乔雪峰, 宗晓华, 权力失衡中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危机与模式重构[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29 (6) :48-51, 60.
[2]王东旭, 郑群, 马修真, “五位一体”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 2011, (11) :66-71.
工程研究生 篇8
大学课程体系是指大学根据本校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设计和构建的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一组课程所构成的有机整体。课程体系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 是大学教育理念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桥梁。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对培养对象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提出的理想预期, 而课程体系则决定了培养对象所能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决定了教育理想能否成为教育现实。因此, 桥梁工程系人才培养的关键目标是课程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国家教育部通过多年研究和调研提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这是我国现有工程教育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 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改革措施主要是通过“卓越计划”参与专业的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得以实现, 其中核心内容即为围绕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示和学校学院有关文件的精神, 桥梁工程系制定自己的培养标准, 以达到满足学校要求的培养目标, 从而保证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本文根据“卓越计划”的总体要求,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分析和研究桥梁工程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首先分析评价桥梁工程系现有课程体系, 根据教授沙龙, 学生调研, 教师反馈等手段汇总改革问题, 寻找改革思路, 以期为我校桥梁工程课群组“卓越计划”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卓越工程师的成功培养奠定基础。
2 桥梁工程课群组培养方案改革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研究生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自学校办学之初开始设立, 具有悠久的历史, 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特色鲜明, 先后有三位院士任职于桥梁工程系, 多位院士被聘请为客座教授, 目前为国内同类专业中综合实力最强, 专业发展最为均衡的传统优势学科, 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取得的丰硕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盛誉。桥梁工程系多年秉承理论联系实际, 科研投身实践的育人思想, 在加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 积极投身生产实践, 努力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研究生, 他们参与我国桥梁工程事业的建设中, 解决了众多技术难题, 经过努力, 其中多数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领导和技术骨干。现今国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基础工程和交通工程浩大, 大量铁路、公路桥梁建设项目投入建设, 为桥梁工程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 但同时也为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面对国际化、竞争性、创新型的社会, 保持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桥梁工程课群组落实同济大学提出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不断完善教学课程体系、先后建立实践教学平台、努力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作为土木工程学院下属的重要单位之一, 桥梁工程系应当着眼于桥梁工程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根据《同济大学深入开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 着力于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专业特色的卓越工程师。通过对当前社会需求以及桥梁工程学科发展的透彻分析, 桥梁工程系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之上, 经过教授沙龙的多次讨论, 对研究生的教学培养提出了诸多修改意见。由于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主要为专业课和实践课, 修改方案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的设置和实践环节的课程设置。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首次全部改为专业型硕士学位, 取消了学术型硕士学位, 有力地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实地工程技能, 为培养卓越工程师提供切实保障。专业课程也进行了修改, 桥梁工程师同时建立“教学质量工程”, 新的课程体系将纳入其中。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将在学校学院的领导下, 继续深化改革, 以全面提升桥梁工程系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1) 研究生教育取消学术学位硕士, 仅采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一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是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的重要内涵, 对于工科学生的培养, 就要着重于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创新精神, 由此便产生工科学生高等教育的反思,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研究生教育的重大突破, 其实现的重要方式为在培养过程中和行业企业深化合作, 通过加强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深化合作, 可以引进企业敏锐的市场嗅觉和创新前沿, 高校可以发挥自身创新性的优势, 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卓越人才。针对这一要求, 桥梁工程课群组研究生教育取消学术学位硕士, 仅采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一种培养模式。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的重要改革, 在其课程设置中, 与原学术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最大的不同就是加入了学生工程实践环节, 按照方案规定, 每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需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工程实践实习, 相应的, 每位硕士生的学分将由原来的28~32学分调整到36学分, 其中增加的学分即为专业实践学分。为了确保学生的实习质量, 土木工程学院和桥梁工程系曾多次联系合作单位, 同中建集团、上海建工集团、中铁集团等多家实力较强的土木工程领域知名企业进行协商合作, 确立了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度, 制定了完善的效果跟踪和考查办法, 有力地保证了教学水平和质量。
(2) 将原只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课程加扩展课程体系。为进一步提高桥梁工程系研究生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桥梁工程课群组针对当前教育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并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行透彻分析,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本系研究生培养方案做适当调整, 对研究生教学的课程进行完善。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课群组进过发多次专题会议讨论土木工程专业 (桥梁工程课群组) 课程体系改革, 进过再三讨论, 决定将原只重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课程加扩展课程体系。
其中, 核心课程主要为桥梁工程专业课程, 包括高等桥梁结构理论、高等桥梁结构试验、数值分析等;扩展课程为跨学院课程, 可在其他学院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 增强本系研究生的交叉能力培养。核心课程设置按照少而精, 重原理, 重训练的原则, 通过大作业和大题量的训练来保证质量;扩展课程设置按照广而博, 重系统, 重实践的原则, 鼓励研究生多做交叉研究, 多了解相关学科前沿。同时, 在核心课程建设中, 要注重内涵建设。研究生课程是本科生课程的延续, 很多内容具有相关性, 其课程设计要既具有延续性, 又避免重复性, 这就需要加强课程内涵建设。考虑到各个学校本科生课程设置的不同, 应该设置研究生选修本科生课程, 这部分课程没有学分, 供没有上过相关基础课程的研究生选修。
3 总结
实践证明, 在创新型卓越工程师课程改革的指导下, 通过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教学体系, 加上实习实践环节的引入和加强, 同济大学桥梁工程课群组形成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和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与企业的交流合作, 高校师生提高了实践能力, 企业获得自身需要的研究人才,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提高了桥梁工程系各课程的教学质量,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课群组将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努力, 将学生的学术能力和职业能力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洋, 焦洪波, 赵顺波.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27 (3) .
[2]巩建闽, 萧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 (1) .
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程方法研究 篇9
关键词:除险加固,高压摆喷灌浆,钻孔
某水库总的库容为1572万m3,属于Ⅲ等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大坝分为主坝和副坝,其中主坝长为696m,副坝长为351m。由于坝体为均质沙坝,渗漏现象比较严重,渗透坡降和渗透系数大,内部存在着渗透破坏隐患。库坝的严重渗漏,严重危及大坝安全,因此,必须对水库进行防渗处理。
1 加固设计思路
1.1 坝体防渗工程方案的确定
高压喷射灌浆构筑截渗砼幕墙,能较好地解决砂砾石地层的防渗问题,造价较为适中,是解决水库坝基防渗问题的较好方案。经专家组充分论证,设计采用高压摆喷灌浆幕墙方案。
1.2 高压摆喷防渗幕墙平面布设
以主坝防渗为主,沿上游坝坡高程1096m平行坝轴线开挖4.0m宽的施工平台布设防渗幕墙,孔距为1.35m;在穿越输水洞放水塔处,防渗墙纵轴线从高程1095m处绕过,并在转折点布设高压旋喷桩连接。
1.3 高压摆喷防渗幕墙纵剖面设计
水库除险加固后校核洪水位1097.5m,设计洪水位1096.58m,正常挡水位1094.25m。为解决大坝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渗透稳定问题,确定墙顶高程为1096m。根据地质资料,在主坝段,坝后滩面高程1076.50m,基岩面高程1023m~1049m,埋藏很深;黄土状砂壤土顶板高程为1058m~1069m,其渗透系数K20在10-4cm~10-6cm之间,标准值为K20=6.93×10-5/s,属弱一微透水层,可视为相对不透水层。从防止坝体、坝基渗漏的角度出发,幕墙应深入相对不透水层,但考虑到水库整个库盘均有渗漏问题,且相对不透水层埋藏较深,范围很大,若对其进行防渗处理,耗资巨大。
鉴于坝下游滩面高程为1076.50m,以确保大坝运行安全和消除坝体内渗透破坏隐患为主要目的,本着确保大坝安全的前提下节约工程投资的原则,确定主坝段采用悬挂式摆喷防渗幕墙方案。设计防渗幕墙底高程为1 0 6 8 m。
1.4 摆喷幕墙特殊部位的处理
摆喷幕墙转折处的处理:为保证幕墙整体性,在幕墙转折处设一旋喷桩连接两侧的摆喷幕墙。旋喷桩布设在摆喷轴线交点处,桩径1 3 0 c m。
放水洞两侧摆喷幕墙的加密处理:在1095m高程放水洞两侧处,沿防渗幕墙轴线各钻一孔,并在防渗墙临水侧距轴线1.0 m处各加钻一孔,在对这四孔灌浆时要加大水压力和浆压力。以保证防渗幕墙在放水洞底下能够有效连接。
1.5 高压摆喷防渗幕墙设计参数的确定
水库坝体防渗幕墙成墙形式采用单排高压摆喷交叉型。
1.5.1 摆喷孔距的确定
孔距是影响防渗墙质量和造价的重要因素,因此选定合适的孔距非常重要。在砂层中,高压摆喷灌浆的孔距一般为1.2m~1.4m。根据拟形成的幕墙高度,参考类似E程的实际经验,设计选定孔距为135cm。
1.5.2 摆喷角度的确定
根据《水工建筑物防渗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送审稿)(以下称舰范》),砂土地层摆角为15°~30°,摆喷轴线与防渗墙轴线夹角15°~25°。参照已成类似工程经验,设计选定摆角为30°,摆喷轴线与防渗墙轴线夹角20°。
1.5.3 摆喷幕墙其他参数及技术指标
设计最小成墙厚度20cm;设计要求钻孔孔斜率小于1%。高压摆喷防渗幕墙的技术指标:渗透系数K≤10-5cm/s,抗压强度R 2 8≥5 M P a,允许渗透坡降J>5 0。
1.5.4 摆喷幕墙施工主要技术参数
min;提升速度10cm/m i n~1 5cm/min,摆动速度7次/min~8次/min。施工前应作围井注水试验,通过试验后可适当修正参数,满足工程实际要求。
2 高压摆喷主要施工要求与技术控制
2.1 钻孔施工要求与技术控制
采用不小于中Φ110mm回转钻机泥浆护壁钻进成孔;开孔时要求开孔位置与设计孔位偏差不大于5 0 m m,钻孔施工顺序应按二序、逐渐加密原则进行,先施工I序孔(奇数S/L),再施工II序孔(偶数孔),然后施工加密孔;钻孔施工时采取孔口埋设2 m左右孔口护壁管等预防孔斜措施,并进行孔斜测量,保证孔斜不超过1%;钻孔的有效深度应超过设计孔深0.3m;钻进中选取部分I序孔作为先导孔,采取芯样、划分层位,其深度超过设计孔深0.3 m。钻进时应详细记录孔位、孔深、地层变化和漏浆、掉钻等特殊情况。钻进暂停或终孔待喷时,裸孔应加以保护。
2.2 制浆过程要求与技术控制
2.2.1 浆液材料
高压喷射灌浆应采用合格的4 2 5#普通硅酸盐水泥;高喷灌浆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在水泥浆液中掺人掺和料和其他外加剂,但掺和料和外加剂的种类及掺人量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2.2.2 制浆
制浆材料称量采用重量法,要求误差不大于5%,浆液水灰比控制在0.8:1,浆液密度不小于1.5g/cm 3。
2.2.3 浆液质量控制
在高压喷射注浆过程中,应不断地检测进浆和回浆浆液的密度,发现浆液密度出现异常情况须立即查明原因,并按照灌浆过程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进行处理。
2.3 灌浆施工要求与技术控制
根据高喷试验开挖和钻孔取芯、注水试验后对试验技术参数进行修正,确定最优技术参数,再进行高喷灌浆幕墙施工。
施工过程应严格执行相关规范,钻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喷灌浆。灌浆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三重管下人孔底的深度与实际钻孔深度的差值应不大于0.1 m,如达不到设计深度,必须重新扫孔至设计深度,并按规定速度提升和摆动喷射装置。在高喷灌浆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突升、孔口回浆浓度或回浆量异常情况时,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孔内出现严重漏浆时,应根据地层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降低喷射管提升速度或停止提升;降低压力、流量,进行原地灌浆;在浆液中掺加适当的速凝剂;加大浆液浓度灌注水泥砂浆、水泥粘土浆等。若发生串浆,应填堵被串孔,待灌浆孔高喷灌浆结束后,应尽快进行被串孔扫孔、灌浆或继续钻进。处理事故或换管重新喷射时,将喷射装置下放至原位置以下0.3 m重复喷射,确保搭接长度不小于0.3 m。
高压喷射注浆完毕后,应及时进行回灌,避免高喷灌浆后由于地层中的浆液的析水、收缩而使帷幕上部墙体产生空缺现象,影响墙体的质量。回灌浆液可采用喷射邻孔的回浆;或采用水灰比0.5:1的浓水泥浆进行回填。
3 结语
实践证明,该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采用悬挂式高压摆喷灌浆技术对坝体进行除险防渗是正确的,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为类似除险加同工程方案选择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徐美华.高压摆喷灌浆技术在围堰防渗中的应用[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5(1).
长江南岸某工程岩土工程特性研究 篇10
1 淤泥质土成因、岩性及分布
该工程位于长江南岸, 为长江古河道, 主河道现已北移, 在北移的过程中由于河道的截湾取直的作用形成了牛轭湖相原始地貌, 但是由于长江水位的变化, 洪水季节使牛轭湖接受长江冲积物;使本区牛轭湖相的岩性含有较多粉砂级颗粒。由于上述原因本层岩性以还原相灰色及灰黑色为主, 偶含腐植物及贝壳, 局部地段有机质富集成为淤泥;本层以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 洪水期形成的淤泥质粉土呈透镜体状分布;呈软塑-流塑状态, 高含水量, 高压缩性, 中灵敏度, 局部高灵敏度的土。本层厚度范围4m~16m, 一般厚度10m。
2 淤泥质土物理力学性质
在场地勘察中采用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对地基土的特性进行判别, 其中原位测试采用标准贯入原位试验、双桥静力触探、单桥静力触探, 土层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见表2。
3 综合试桩
场地主要建筑物地基拟采用桩基方案, 并进行了Φ800mm旋挖灌注桩、Φ600PHC管桩进行综合试桩。通过综合试桩对本淤泥质土层桩基特性作如下结论。
(1) Φ800mm旋挖灌注桩在本淤泥质土层中存在扩径现象, 其充盈系数可在1.3左右, 成孔检测也表明在本层易造成扩径, 在具体施工时可通过控制泥浆指标和局部地段采用长护筒的措施。
(2) 管桩在本淤泥质土中上部基本自沉, 沉桩极为容易, 但在沉桩过程中要监控桩身垂直度, 并进行调整。在进行的孔隙水压力检测和土体深层位移检测中, 发现土层中超孔隙水压力急剧增长, 挤土效应严重, 增加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慢, 最大孔隙水压力增量超出上覆土压力的60%, 孔隙水压力在邻近桩打桩后迅速增大到最大值, 在打桩完毕后一周内孔隙水压力消散较快 (其中第一天消散量最大) , 随后消散速度趋于缓慢, 在打桩后30天孔隙水压力消散率均在70%~80%左右。在施工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如在桩间土中插塑料排水板, 埋设孔压计、深层土体位移监测元件等) 消散饱和软土中的超孔隙水压力, 促进桩周土尽快恢复, 避免由于施工快、施工措施不当等造成桩断裂、上拔等问题。基础开挖必须等打桩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累计增量消散80%以上方可进行, 并尽可能避免由于局部土体失稳, 造成桩顶偏移现象。
4 复合地基试验
由于场地淤泥质土地基承载力无法满足附属构建筑物的要求, 为此进行复合地基试验, 通过勘探取样置备了水泥土试块并不同龄期、不同施工方式的水泥土试块进行了试验, 具体成果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 (1) 干法水泥土试块强度明显高于湿法; (2) 由于添加了减水剂使得湿法水泥土试块前期强度增长较快。根据室内试验成果, 水泥土搅拌桩现场试验分为两组四区, 共布桩60根, 每区15根, 固化剂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掺入比为15%。水泥土搅拌桩桩径600mm, 桩长14m (桩端穿过淤泥质土, 进入下部粉砂层) , 桩间距为1.1m、13m, 湿法外掺剂选用0.2%水泥用量的木质素磺酸钙, 水灰比采用0.54;通过现场试验得出以下结论。
(1) 水泥土桩体桩身完整, 搅拌均匀, 适于在场地复合地基加固中应用。 (2) 从试验成果来看, 深层搅拌桩 (湿法) 与粉喷桩 (干法) 起到很好的加固效果, 而粉喷桩优于深层搅拌桩, 从室内试验、载荷试验、桩身芯样试验等结果来看, 粉喷桩桩身强度明显高于深层搅拌桩, 具有较好的加固效果。 (3) 根据室内水泥土试验和现场试验综合分析。 (4) 施工工艺, 粉喷桩宜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 (复搅) , 深层搅拌桩宜采用桩身采用二次喷浆四次搅拌 (复搅) , 上面8m采用三次喷浆六次搅拌。为保证水泥与土充分搅拌, 应控制提升速度和搅拌头搅拌速度, 粉喷桩宜保证搅拌头搅拌一周时提升高度不超过16mm, 深搅桩提升速度控制在0.5m/rain以下。此外粉喷桩施工中应采用增加输灰罐压力和放慢搅拌头提升速度的方法来保证全桩体喷粉的均匀性。
5 结语
通过对本厂区淤泥质土全方位的勘探、测试及试验提出了本淤泥质土岩土工程设计所需的各种参数, 从原位测试、综合试桩和复合地基试验成果来看, 对于淤泥质土的岩土参数提出时, 应注意多种手段相结合, 在地基加固试验方案设计实施中针对淤泥质土的特性, 应注意成孔、挤土效应等方面, 为基础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李俊雄, 孙光明, 魏民.重庆市李子坝滑坡特征及稳定性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1990 (2) .
工程研究生 篇11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178-02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环节的重要一环,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如何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科技人员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等学校中,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与了导师所在课题组的众多科研项目,在项目研究过程中,他们的创新能力培养将对国家基础项目研究起到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国家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直接源自研究生群体创造力的影响。对于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工程力学学科的研究生创新,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而是关系着整个国家基础研究的大事,也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
一、研究生智力潜能的开发
斯腾伯格认为,容易获得和使用经验知识就是具有成功智力的人的显著标志。所谓经验知识,就是指个体自己领会、体验获得的,而不是他人教会或从书本上直接就能够学到的知识,那么什么是经验知识呢,一般认为经验知识不源自于课本或书本,也不是别人传授的,而是个人自己领会、然后融会贯通的,这类知识通常带有行动导向,利于个体解决问题[1]。对于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当他们自己的经验知识不断增强时,解决其他非力学问题的能力也得到加强。
对于工程力学专业尤其是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应着重包括3点:①强调基础力学知识的传授和使用技术,应向他们讲授力学在石油天然气行业中的应用,使他们觉得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是非常必须的;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应该让研究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主动应用自己所学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让他们意识到工程力学的重要性,在这个阶段中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合理的学科结构和课程设置是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研究生非正式知识的存量与国外的同伴存有很大差距。为了优化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可以通过对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进行必要的调整。
1.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进行科研的重要场所,许多创新性成果也都产自于实验室。实验室对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在这儿相互交流自己的科研心得和学术成果,这对于他们丰富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在导师的指导下,同一实验室的团队成员制定每月学习计划,由各小组组长负责组织团队学习活动,小组成员提前准备以便在集体交流时深入讨论,对学习、讨论内容由小组成员轮流记录总结[2]。不同专业背景的研究生共同探讨,彼此汇报、交流学习成果,使大家在不同的角度上看同一个问题,很可能产生思维上的碰撞与火花。另外,还要对成员参加学习小组的学习情况和表现等要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研究生评价的参考指标。
2.注重意会知识的培养。在创造过程中注重传授言传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意会知识[2]。在创新过程中,如何准确领会导师或者其他研究成员的意思表达很重要,要对同一事物在特定的环境下准确揣摩他人的意思,这个过程就是意会知识的培养过程,也可以称其为所谓的“经验性知识”和非正式知识。
三、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解决他们的创新思维问题,假若不存在创新思维的话,谈创新能力培养相当于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基础。
创新思维需要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3],同时还要注重想象力和顿悟、理解能力。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上述能力对于创新思维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迈入科学殿堂的领路人,也是研究生学习科研阶段的指引人。在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导师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因此导师要注重加强研究生意象思维(发散思维)方式的培养。
四、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动机的激发
就工程力学在石油天然气工程中的应用而言,虽然部分问题可以采用某种方法解决,但只要这种解决方法还存在不足和缺点,这就需要不断利用工程力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这就是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动机的源泉[4]。
研究生创新动机即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动力,这类动力主要来源于工程力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在具体科研项目中的应用。如果研究所从事的科研项目潜力不大,所用工程力学知识陈旧,这不能成为研究生创新动机的源头,因而难以产生学术性成果。对于工程力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适当的学术压力会促使研究生不断前进,进而诱发他们的创新动机,使他们在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逐渐展露他们的才能和知识。
正确的价值观和生命观对于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正确的价值观会引导研究生不断攀登学术界的未知领域和高峰,进而转化为科研成果,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五、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创新综合环境的创建
1.外部环境培养。高校应该把大部分的国家划拨建设经费投入到图书馆的优先发展和实验室的建设这两项上;并且还要提高图书馆和实验室管理理念的创新,积极与国内外大学进行制度化的学术交流,为研究生营造一个充分的创新硬平台和软平台。国外著名学者塔潘[5]曾经指出,图书馆是一个学校学术水平的象征,代表着这个学校的科研实力以及这个学校在同类高校中的地位,是高校培养高水平人才和研究生创新能力非常关键的地方。
2.内部环境培养。①加强创新型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导师的言传身教对工程力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十分重要。工程力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应该具有创新理念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不断从相关科学研究中退坡自己,建立自己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套方法和系统,实现一个良好的师生交流的学术氛围。②切实增加研究生创新实践机会和场所。国内高校应当注意设计各类研究生创新能力基金,促使研究生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及创新能力。对于资助的研究生,他们可以从自身发展作为出发点,结合所在学校的优势学科展开科学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结语:
从国家发展规划和教育目标来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十分必要,这关系到这个国家今后的科研力量和学术水平。高等学校作为培养研究生的重要场所。理应起到带头模范作用,既应注重理论研究,还要重视理论成果的转化。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国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将会有进一步的改善。同时,还应完善研究生创新培养激励机制,从从制度上为研究生创新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STERNBERG RJ.Successful Intelligence[M].NewYork:Simon&Sehuster.1996:141-142.
[2]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20-322.
[3]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311.
[4]刘仲林.中国创造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162-165.
[5]施晓光.美国大学思想论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0.
工程研究生 篇12
1、工程签证的产生原因
要控制工程签证就要了解工程签证产生的原因:
1.1 工程的变更产生的签证:
工程的变更是产生签证的主要的原因, 可以表现为设计的变更、施工内容的变更、施工方法的变更及工程工期的变更。当变更发生时就要及时的核算、对比, 及时做出工程签证。
1.2 违反合同产生的签证:
合同双方中另一方没有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 经常会使对方遭受损失而需做出的签证。如未及时提供合同中约定的施工条件、未及时支付工程预付款、进度款、未及时发出图纸、指令及未按合同工期交出先期投入使用的工程等。
1.3 由于非施工单位原因而产生的签证。
一般工程的施工合同中都不是很明确的反映不可抗力的原因和造成的损失, 所以发生不可抗力时要及时做出签证。不可抗力包括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自然事件主要是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发生并不能克服的自然灾害, 包括地震、海啸、瘟疫、水灾等, 社会事件则包括国家政策、法律、法令的变更, 战争、罢工等。
1.4 合同的缺陷而产生的签证。
合同缺陷表现为合同文件规定不严谨甚至矛盾、合同中的遗漏或错误, 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工程的执行将导致成本增加或工期延长, 那就应及时做出工程签证。
1.5 市场的变化而产生的签证。
但这种签证要视合同的约定而定, 若合同中约定或政策文件明确规定材料、工费随市场变化或到达一定条件后随市场变化, 那当市场的材料、工费上升时就要及时的做出工程签证。
2、工程签证对工程决算影响
用来记录施工现场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工程签证, 如零星用工、零星项目、对临时设施的增补、非施工单位因素造成的人员与机械损失及施工过程中的窝工、隐蔽工程的签证以及其他需要签证的费用等等, 通常在施工过程中以技术核定单或联系单的形式形成书面文字。一般来说, 涉及到经济费用支出的, 都需要及时办理工程签证。
涉及到工程进度和工程技术的签证, 在工程结算时要区分其是否应该计取费用。例如在工程技术范围的、对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措施的临时修改而签署的工程签证。很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某工程项目中105 a厂房的土方工程: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土方开挖, 明确了“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的部分采用土方开挖, 柱下独立基础、地梁土方采取小型机械扣挖, 人工修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为了方便机械施工, 改成了机械大开挖, 由此土方开挖部分比清单的量多出5000多立方米。事后施工单位要求对此进行工程签证, 以场地限制无法放坡为由要求增加土方量并要求追加相应费用, 引发施工单位同监理、建设单位的争执。因此, 在进行工程签证的时候要注意, 诸如此类为方便施工而改变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措施, 应由承建商自行负担费用, 业主只应签署技术核定单而不应该给予费用补偿。
现场签证通常需要业主与施工单位共同签字, 内容也应该具体明确, 便于计量。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签证内容也存在较多缺陷。例如, 日常经常性的维修工程签证中, 出现这样的签证内容:“更换窗400*600钢化玻璃1块, 用玻璃胶一瓶, 0.5工日”。施工单位依此决算的时候, 除了正常计算更换玻璃以外, 往往会将用工这部分当作另外的工作用工再计取一次, 形成事实上的重复计算点工。这是由于签证人员非专业造价人员, 所签的签证不够规范, 不清楚“更换玻璃”的工作内容包含了哪些工作项目, 因此不清楚工作内容中已经计算了辅助材料和工程用工, 此类的签证给工程结算带来麻烦, 也容易因为立场的不一致产生理解的分歧。因此, 在决算中遇到此类签证的时候, 应注意区分对用工、用料的签证范围, 避免用工用料的重复计算。
还有一类涉及到零星用工的签证。施工单位决算时, 有时会将此类用工以定额用工的形式计价, 决算审核时应特别注意。此类用工往往属于不在定额范围内的用工, 如果以定额用工计算则计取了该部分的管理费和利润, 显然不合适。签证能够附图的应尽量附图, 以免单纯的文字描述造成理解的歧义产生纠纷;能够签事实的尽量描述事实避免直接签工程量;能够签工程量的避免直接签单价。在签证时尽量作到详细、准确, 并注明所要签证的事实发生的时间、原因、工作内容、工程量、部位及相关尺寸。能够明确计算工程量的内容, 尽量只签工作量而不签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数量, 如无法套用定额单价计算工程量的内容, 可只签所发生的人工工日和机械台班数量。
3、如何加强工程现场签证的管理
提高工程签证的质量, 对于工程签证人员应当具备下列素质要求。不仅要熟悉施工中的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 还应当了解工程施工合同, 了解清单规则、定额计价原则。为了更好的提高签证的质量, 建议双方造价人员参与工程签证过程, 保证签证内容与计价要求匹配, 签证有效。除此之外, 签证人员还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司法经验。签证管理人员能够对设计变更事项迅速反映, 确定变更的性质, 费用承担人, 及时提出设计变更的增减费用, 对有关签证资料随时作出动态评估。对于施工过程中重大变更、复杂变更应及时收集第一手资料, 论证变更原因、责任和费用承担。
3.1 地基开挖时, 现场土方如为杂土, 不能用于基坑回填则土方的调配方案如:现场土方外运的运距, 回填土方的购置及其回运运距等应做好签证。
3.2 工程开工后, 工程设计变更给施工单位造成损失, 如施工图纸有误, 或开工后设计变更, 而施工单位已开工或下料造成的人工、机械、材料费的损失。工程需要的小修小改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的签证。
3.3 停工损失:
由于建设单位责任造成的停水停电超过定额规定的范围, 在此期间工地所使用的机械停滞台班、人工停窝工以及周转材料的使用量都要签证清楚。
3.4 建设单位供料时, 供料不及时或不合规给施工单位造成的损失。
施工单位在包工包料工程施工中, 由于建设单位指定采购的材料不符合要求, 必须进行二次加工的签证以及设计要求而定额中为包括的材料加工内容的签证。建设单位直接分包的工程项目所需的配合费用。
3.5 材料、设备、构件超过定额规定运距的场外运输, 待签证后按有关规定结算;遇特殊情况的场内二次搬运, 经建设单位负责人现场确认后签证。
3.6 续建工程的加工修理:建设单位原发包施工的未完工程, 委托另一施工单位续建时, 对原建工程不符合要求的部分进行修理或返工的签证。
4、结束语
综上所述, 工程签证作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加强签证管理, 是造价控制的一个重要手段, 也是项目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水平的综合体现, 只有重视工程签证管理, 才能有效降低项目实施过程的变动成本。
摘要:工程签证是工程决算的重要依据, 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产生直接影响。规范签证管理, 严格决算审核, 有效控制工程的变动成本, 是造价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也是项目管理人员和工程造价人员水平的综合体现。
关键词:工程签证,工程决算,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刘苹.浅谈工程决算的审核[J].河北煤炭, 2011 (06)
[2]杨活泼.工程决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科技, 2011, 20 (02)
【工程研究生】推荐阅读:
通信工程研究生09-20
美国研究生金融工程专业院校排名09-13
工程地质研究05-24
工程索赔控制研究08-12
农业工程研究09-07
工程投标策略研究09-22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就业前景10-20
工程竣工决算审核研究10-21
公共工程绩效评价研究05-16
排水管道工程质量研究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