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外科学

2024-07-16

骶骨外科学(共7篇)

骶骨外科学 篇1

摘要:目的骶骨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受到了国内外医疗工作者的重视。方法本文就骶骨肿瘤治疗的诊断、手术方法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分别进行综述。结果根据骶骨肿瘤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术间和术后需要认真控制并发症,才能得到较满意疗效。结论外科手术虽然对有些肿瘤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但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并为其辅助治疗创造条件。

关键词:骶骨肿瘤,外科手术,诊断,并发症

骶骨属于软骨内化骨,在发育过程中,骶骨椎体及附件成分骨化中心一般于5~6个月出现,3~6岁闭合。因此在骶骨部位各种干细胞及破骨细胞生长活跃,成为骨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同时骶骨作为脊柱的一部分,发育过程中包绕脊索,因此它也是脊索瘤及神经源性肿瘤的好发部位。骶骨肿瘤约占脊柱肿瘤的1%~7%[1],比较少见,原发肿瘤中以脊索瘤最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继发肿瘤中以转移癌最多,其次为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虽不常见,但因其邻近部位解剖结构复杂、病理类型多样、早期症状隐匿、术中出血多等因素,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难题。以往多采用放疗、化疗等保守治疗。近年,随着脊柱外科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脊柱肿瘤的治疗逐渐趋向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外科治疗成为目前多数原发性骶骨肿瘤的首选方案,尤其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非常满意。即使有些肿瘤虽达不到根治目的,但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并为其他辅助治疗创造条件。本文综合近年来国外文献,就其外科手术治疗的诊断、方法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分别进行综述。

1 诊断

1.1 症状

骶骨肿瘤因其发生部位特殊,位置较深,发展时间缓慢,早期症状不典型,就诊时肿瘤一般较大。主要症状为腰骶痛、坐骨神经痛、放射痛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这主要与肿块压迫、侵犯马尾及终丝有关。在确诊前,患者症状一般已存在的时间为3个月~3年不等。90%的患者存在骶尾区的疼痛,有时放射至臀部。部分患者发现骶骨尾部或臀部肿物。半数患者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且伴有鞍区感觉减退[3]。恶性程度高的患者往往伴有贫血、消瘦等营养不良表现[4]。多数患者均能容易地通过直肠指诊触及肿瘤——肿物自骶骨突出,位于直肠外,不活动。初诊患者多数均根据解剖学部位及年龄做出初步诊断,术后经病理确诊。多数患者术前未做穿刺活检。易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1.2 影像学检查

脊索瘤好发于能骶尾骨交界处,患骨明显膨胀,骨内正常结构消失,呈毛玻璃样阴影,肿瘤呈溶骨性缺损,有时可穿破骨皮质向臀部及盆腔内扩展,形成边缘清楚的肿瘤性软组织块影,中间可有残余骨质硬化或散在不成形的钙化点,局部密度增高,造影检查,可显示直肠、膀胱、子宫等邻近器官或组织受压推移表现。骨巨细胞瘤多为偏心性膨胀性破坏,无钙化,典型的肿瘤内可见肥皂泡样、蜂窝状分隔阴影。动脉瘤样骨囊肿也为偏心性、膨胀性改变。神经纤维瘤则显示神经孔扩大,病变呈哑铃形、位于神经孔内外。CT及MRI可显示骶骨破坏及软组织瘤影的大小、范围与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

2 手术方法

骶骨肿瘤的术式选择极其重要,关系到肿瘤能否彻底切除、能否有效控制并发症。术前应通过影像学检查和查体确定肿瘤体积和位置,据以选择术式。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根据手术的人路可分为单纯前方入路、单纯后方入路和前后方联合入路等。前方入路适用于S3以上高位肿瘤,且肿块向能前生长者。单纯后方入路主要适用S3于以下的肿瘤,或肿块向骼后生长为主者,而对肿瘤的大小则属次要考虑。前后方联合入路手术可分为前后分期联合入路和前后同时联合入路两种。适用于肿瘤累及骶前后方,此入路能充分显露骶骨前后侧及周缘,有利于瘤体彻底切除,但手术创伤大。90%以上患者均采用后方入路。基本切口位为后方正中切口。如果存在活检,瘢痕则一并切除。对于肿瘤仅位于骶骨上部或骶尾部的患者,切口呈Y形或倒Y形,如病变累及髂骨者,则切口可循髂骨翼延伸。如病变范围巨大或预计肿瘤出血较多,则采用前后联合切口[5,6,7]。经切口切开深筋膜到达骶脊肌,游离牵起骶脊肌后能显露骶尾骨背面、双侧骶髂骨之间的韧带联合部、第5腰椎脊突。这样就可以自后方通过髂骨以及脊突显露切除病灶。

Sung等[8]报道了3例单纯前方入路骶骨肿瘤切除手术,其中2例因肿瘤较大而同时行耻骨联合切除术。Waisman等[9]采用单纯后方入路对5例病变局限的骶骨脊索瘤行较为彻底的切除术,术后仅1例复发,经再次扩大切除和放疗后,病情基本缓解,而且该组病例的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王伟等[10]的骶骨患者手术中,本组前方入路5例,取双侧下腹斜切口或腹直肌旁切口,暴露后腹壁及盆腔,经腹膜外途径于盆腔内将肿瘤切除。后方入路8例,采用骶后正中或“工”形切口,将肿瘤背侧、骶尾骨两侧及腹侧与周围组织分离后切除。前后联合入路2例,先做前路,将肿瘤前壁尽量完全显露并游离,再自后路暴露肿瘤后壁,根据肿瘤部位切除骶骨椎板,沿骶尾骨两侧及前面分离至肿瘤下缘,与腹侧切口汇合,连同肿瘤与骶骨一并切除。Sung等[8]对24例骶骨肿瘤施行了前后方分期联合入路肿瘤切除术,其中大部分采用经腹膜外途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如果肛诊时手指于直肠内可及肿瘤上缘,则可采用截石位经会阴和俯卧位经骶部联合分期入路将肿瘤切除。前后分期联合入路手术的缺点之一就是在行骶骨截除时不能将骶骨的前后方同时显露,从而影响肿瘤切除的效果,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前后方同时联合入路手术则是置患者于侧卧体位,通过侧方和后方入路同时进行前方和后方暴露,从而于截骨时将骶骨的前侧、后侧及其周缘同时暴露,有利于瘤体切除,并可提高骶骨截除术的安全性。Simpson等[11]采用可伸延的髂腹股沟和骶尾部同时联合入路行高位骶骨切除术12例,经随访37月,除1例术后死亡,1例复发外,其余10例均健康存活,疗效满意。

3 并发症的防治

骶骨肿瘤手术中的主要并发症为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纠正,会导致一连串的并发症,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急性肾功能衰竭、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其易致大出血的解剖学原因为:(1)骶骨的血供丰富,来自于双侧髂内动脉和骶中动脉,其间有广泛吻合支并与臀上动脉吻合,其伴行静脉形成骶前静脉丛;(2)肿瘤供血管增生、增粗,内部及周围血池形成,吻合支及静脉血管广泛,出血量大;(3)肿瘤部位与大血管距离短,其供血血管及病变区血压高,损伤后出血速度快;(4)髂总或髂内静脉以及骶前静脉丛可因肿瘤压迫而充血,操作中很容易破裂出血。预防的措施包括建立多个输液通道,快速输血,输血超过4000mL以上的患者,必须输血小板及凝血酶原复合物等;避免大剂量用去甲肾上腺素等强烈的缩血管药物。减少术中出血可采取以下2种方式阻断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血供:(1)术前24h内作DSA和骼内动脉、肿瘤主要动脉的栓塞;(2)行腹部倒八字切口或大麦氏切口结扎一侧或双侧骼内动脉,并用胶管暂时阻断腹主动脉。目前主要采用第2种方法。如操作得当、措施得力,一般无术中死亡的报道。

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有很多,比如切口感染、不愈合,脑脊液漏等。伤口并发症患者多数需要进一步手术引流、清创、Ⅱ期闭合伤口。如出现皮肤缺损较大,需行局部皮瓣转移。出现伤口并发症患者多数术前接受过剂量为50~60Gy放疗;或患者的年龄较大,营养状况不良;或肿瘤巨大,术后遗留大的空腔,靠血肿填充,容易发生感染。预防伤口并发症发生的措施包括改善营养状况;尽量减小切口;放置较粗的引流管,延长引流时间,可放置引流管1周以上;如不是必须,尽量不做内固定。出现脑脊液漏的患者,多是肿瘤巨大,与神经根袖粘连。切除肿瘤时,损伤神经根袖。一般经抬高床尾、抗生素等非手术方法治疗可愈合。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是治疗骶骨肿瘤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对良胜和低度恶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满意。虽然对有些肿瘤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但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并为其辅助治疗创造条件。由于骶骨的特殊解剖位置,骸骨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大,需要进行认真准确且科学的诊断,根据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术间和术后需要认真控制并发症,只有这样才能得到较满意疗效。

骶骨外科学 篇2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组14 例,男9 例,女5 例;年龄23~48 岁,平均37 岁。受伤机制均为外伤所致,其中车祸伤6 例,坠落伤4 例,重物压伤4 例。骨折类型均为Denis Ⅲ型(骶管骨折)。所有14 例患者同时合并骨盆其他部位骨折,其中髂骨翼骨折4 例,耻骨支骨折4 例,坐骨支骨折4 例,耻骨联合分离2 例。在该组患者中,9 例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而不伴有马尾损伤的症状,另外5 例既有坐骨神经损伤,也有马尾神经损伤(表现为鞍区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本组9 例伴有失血性休克,7 例伴有脑外伤、腹腔脏器损伤或尿道损伤。入院后均行骶骨CT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类型、粉碎程度以及骶管及骶前孔的破坏情况。伤后4~14 d手术,平均7 d。

1.2 手术方法

采用后路手术,手术在联合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取后正中切口,切除相应的骶椎椎板,根据术前的临床检查及影像学资料,探查相应的骶神经,去除对神经构成压迫的骨块和瘢痕组织,使之充分松解。L5经两侧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钉,在骶岬处用较长的椎弓根螺钉穿过骶岬,走行于髂骨内外板之间。术后可在床上活动,4周后患侧不负重下地,6周弃拐。所有患者都不做骶髂关节的融合。

1.3 评价方法

术后的随访按照Majeed骨盆评分标准[1],包括疼痛、劳动强度、行走以及大小便和性生活的改变。

2 结 果

手术时间2~3.5 h,平均2.5 h,输血200~600 mL,平均300 mL。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未发生神经根、大血管等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35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在随访时间内未发生内固定的松动、断裂等现象;无双下肢不等长,无明显骨盆畸形;在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的5 例患者中,有3 例完全恢复正常,Majeed评分大于85分,另外2 例获得部分恢复,Majeed评分分别为71分和78分;在9 例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中,有7 例完全恢复正常,Majeed评分大于85分,另外2 例仅获得部分恢复,Majeed评分分别为67分和64分。根据Majeed评分标准,所有评分大于85分的患者都只表现为轻微的疼痛或无疼痛,能够从事原来的职业,劳动强度不变或轻微降低,行走不需手杖,大小便能自理。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的Majeed评分小于85分的2 例患者,都只能从事轻体力工作,由于疼痛使得活动受限,行走需要手杖,但是大小便均能自理。而对于Majeed评分分别为67分和64分的2 例患者则需更换职业,需借助双手杖才能行走。由于没有做融合,在Majeed评分大于85分的患者中,有2 例于术后2年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骶髂关节的功能得到了恢复(典型病例见图1~6)。

3 讨 论

Denis Ⅲ型骶骨骨折患者中合并神经系统损伤者可高达22%~60%,大大超过骨盆骨折患者中神经系统损伤的发生

率。由于骨折累及中央椎管,可能导致马尾和双侧神经根的损伤。Majeed等[1]将骶骨骨折引起的神经系统损害分成3种类型,a)一侧感觉障碍;b)一侧运动功能减退,同时伴有或

不伴有感觉减退;c)直肠和/或膀胱功能损害,同时伴有轻微运动和感觉减退。一般认为,一侧神经根损伤尚不至于引起直肠及膀胱损害,当出现直肠或膀胱括约肌损害症状时,往往提示马尾或两侧神经根损害,但骶骨骨折患者常常同时合并有全身其他部位的损伤,当多发伤较为严重时常使病情被掩盖。本组患者有5 例合并鞍区感觉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发生率为36%,与文献报道的近似[2]。

对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系统损伤的治疗,目前尚有争论,部分作者主张行保守治疗,认为对骨折移位不明显,仅是神经挫伤、血肿压迫、应力传导造成暂时性传导功能丧失而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者,保守治疗后均可恢复正常。而另一部分意见则倾向于积极的手术治疗,早期切开复位,解除压迫。他们认为当S1、S2孔压缩50%以上尤其是75%以上的挤压,易产生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此时应积极手术治疗[3]。Ze11e等[4]也认为当发生神经的挤压伤,手术干预可促进神经损伤恢复。Templeman[5]也认为早期手术能够将骶骨骨折复位,解除骨折处的神经压迫,防止神经根的长期牵拉,同时复位可减少骨痂形成和纤维化导致的神经损伤。由于骶骨为海绵状骨,骨折后愈合快,延误1周以上将难以复位。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如早期未能复位或复位不理想,将有部分患者遗留骶神经损伤的症状,这是骶骨骨折疗效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认为对于骶骨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应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即骨盆的稳定性和神经系统受累程度。对于骨盆稳定性受到严重破坏、存在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应施行积极的治疗以使移位的骨折断端获得复位,并重建骨盆的稳定性。一旦骨折得以复位,骨盆的稳定性得以重建,神经系统的功能多能获得满意的恢复。本组5 例合并鞍区感觉障碍和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患者,术中固定的同时进行骶神经探查,发现双侧S1~3神经根被骨折块压迫,将骨折块复位并去除压迫神经根的碎骨块,术后3周患者鞍区感觉和括约肌功能得到恢复,1年后完全恢复正常。由于手术的目的是减压和重建骨盆的稳定性,不做骶髂关节的融合,因此能保留骶髂关节的功能。

陈旧性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是否需要手术减压,如何减压及手术减压的指征等,还存在争论。Bodkin等[6]认为确实由骨折卡压引起的神经损伤应该早期减压。减压后是否对移位骨块进行固定及固定方式尚未达成共识。本组患者中,对于Majeed评分大于85分的患者,术后都能够从事原来的职业,劳动强度不变或轻微降低,行走不需手杖,大小便能自理。而对于Majeed评分分别为67分和64分的2 例患者则需更换职业,需借助双手杖才能行走。此2 例患者均因大骨折块凸入椎管,导致神经不可逆损伤。

Bodkin等[6]认为对于骨折卡压的问题应该早期减压,但应注意Denis Ⅲ型骨折合并神经损伤者多同时合并有骶孔区的骨折,因此在手术时,要同时作骶管和骶孔的减压。本组14 例患者中12 例术前Majeed评分大于70分的患者术后随访时发现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满意,但对于术前Majeed评分小于70分的2 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比较差。

对 于减压后是否进行融合固定及固定术式等尚未达成共识[7,8,9]。对于骶骨骨折的内固定,部分作者采用松质骨螺钉或骶骨棒固定[10,11],松质骨螺钉由患侧髂后棘经骶髂关节固定到正常的骶骨体,仅适用于Denis Ⅰ型骨折患者,对于Denis Ⅱ、Ⅲ型骨折及骨折粉碎严重的病例不适用,且此方法有误入骶管的风险。也有作者采用经皮松质骨螺钉固定,对于开放和闭合打钉两种方法,Templeman[5]比较两种方法后认为开放复位内固定的复位效果较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的效果要好。对于骶骨棒,我们认为它适用于Denis Ⅰ型骨折,对于Denis Ⅱ及Ⅲ型骨折,骶骨棒的横向加压作用可能引起或加重骶神经损伤,这也是由于骶骨棒的固定原理决定的。也有一些作者选择骶髂螺钉,螺钉起自髂骨外侧面,向内侧依次穿过髂骨的两侧皮质和骶骨的一侧皮质,共穿过三层皮质,从生物力学上看它具有优势,尤其是在对抗屈伸应力上。Bellabarba等[12]研究后发现,骶髂螺钉的生物力学性能优于骶骨棒,因为它的位置相对靠外,因而冠状面上的矫形力臂更长,在他应用的154名患者中,发生螺钉松脱者仅有4 例。

吴乃庆等[8]对30 例骶骨骨折的患者采用了骶骨棒联合CD棒的结构,他们认为由于有CD棒的纵向支撑对抗骶骨的垂直移位,骶骨棒无须加压过紧,其压缩固定可以根据骨折的不同情况调节。对于Denis Ⅱ及Ⅲ型骨折可使用位于髂后棘内侧的螺帽以防止过度加压,从而避免损伤骶神经,因而该结构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骶骨骨折。

我们根据ISOLA系统中髂骨螺钉的固定方式,在腰椎上选择椎弓根钉,在骶骨岬处使用S1椎弓根钉,通过髂骨内螺钉固定髂骨,通过使用横连来达到骶尾部的生物力学性能。Pera等[13]提出这种螺钉更易于打入,因为它不像骶骨棒那样的长棒结构,术中所需切开的组织也较少。Asher对此固定方法经过长期随访,没有发现内固定失败的并发症;Kostuik[14]也对使用髂骨螺钉固定的病例进行了平均60个月的随访,没有发现骶髂关节退变的证据。本组患者经过平均35个月的随访,术后骶髂关节的功能几乎未受影响。我们认为与其他固定方式不同,在髂骨使用髂骨螺钉的固定方式并未将骶骨牢固地固定在髂骨上,并且它穿过髂骨的位置接近骶髂关节的运动轴,同时由于不融合骶髂关节,从理论上讲,对骶髂关节自然运动的影响较小,术后发生骶髂关节的远期并发症较少。

摘要:目的探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重建骨盆环的稳定性治疗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至2006年3月期间来我院治疗的14例Denis Ⅲ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外伤所致,其中车祸伤6例,坠落伤4例,重物压伤4例。在该组患者中,9例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而不伴有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另外5例既有坐骨神经损伤,也有马尾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采用后路减压,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重建骨盆环稳定性,术前术后以及随访时按照Majeed骨盆骨折评价标准进行评分。结果14例患者中,男9例,女5例,年龄23~48岁,平均37岁。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35个月。所有14例患者均重新获得了骨性愈合,在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的5例患者中,有3例完全恢复正常,Majeed评分大于85分;另外2例获得部分恢复,Majeed评分分别为71分和78分;在9例仅伴有坐骨神经损伤的患者中,有7例完全恢复正常,Majeed评分大于85分;另外2例仅获得部分恢复,Majeed评分分别为67分和64分。结论对于骨盆稳定性受到破坏,合并有神经受损的De-nis型骶骨骨折,应在神经探查的同时采用髂骨螺钉联合椎弓根螺钉重建骨盆的稳定性,能保留骶髂关节的功能,获得优良的预后。

骶骨囊肿MRI诊断及治疗分析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7例, 女4例, 年龄19~69岁, 平均52岁。发病时间3~61个月, 平均33个月。临床表现为腰骶部疼痛9例, 其中5例有会阴部烧灼不适感;3例排尿障碍, 间隙性跛行4例, 性功能障碍、马鞍区感觉异常7例。以上症状与体位有明显关系, 长时间立位症状加重。

1.2 检查方法

MRI扫描采用Philips公司Gyroscan Intra型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系统, 使用使用相控阵线圈, SE序列, 常规扫描包括T1WI矢状位, T2WI矢状位及横切位。4例同时行T1WI矢状位及横切位增强扫描。

1.3 治疗方法

均采用全麻俯卧头低臀高位。术中见骶骨椎板受压变薄 (本组2例) 。显露骶管后, 即见囊肿位于骶管内硬脊膜外, 近端与硬脊膜囊相连, 张力较大, 骶管壁周围的骨质有不同程度的压蚀。囊肿均为单发, 与MRI表现一致。11例中有4例囊肿内有神经走行。囊内的神经与囊壁轻度粘连, 颜色及质地正常。囊壁的外表面压迫相邻的神经根, 且粘连紧密, 不易剥离。4例囊肿上极有交通孔与硬脊膜囊相通, 当压颈实验时, 囊肿内压力增高。余患者交通孔不明显。穿刺抽出囊肿内清亮液体, 行囊壁大部切除, 无交通孔的行囊壁大部切除后残存囊壁修补缝扎;4例有交通孔的患者中, 囊肿大部切除后用肌肉填塞交通孔, 切开交通孔处硬脊膜以扩大交通孔至脑脊液通畅流出, 解决交通孔的张力性阀门效应。放置硬膜外引流切口, 严密逐层缝合。术后采取头低臀高俯卧位, 手术切口用沙袋压迫。术后24h拔除引流管。卧床7~10d, 1个月后指导进行功能锻炼。囊内穿刺液行常规、生化检查, 囊肿壁切除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2.1 MRI表现

骶管内脊膜囊肿11例, 囊肿位于骶1~3水平9例, 骶3以下2例。全部为单发。囊肿呈卵圆形9例, 串珠形2例。3例骶管前后缘见弧形压迹。囊肿境界清楚。T1WI囊液呈与脑脊液信号相似的低信号, 囊肿上方有脂肪组织与硬脊膜囊末端相隔。T2WI囊液呈脑脊液样高信号。轴位上显示, 10例囊肿位于骶管内正中, 1例位于骶管内偏左侧。4例囊肿内隐约可见细条状神经根影。10例增强扫描, 囊液、囊壁未见强化。

2.2 手术及病理

本组11例获6个月~3年3个月 (平均31.2个月) 随访。9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生活质量良好;2例症状较术前略有好转, 其中1例MRI提示椎管内粘连, 经再次手术后1例症状好转, 1例术后3~6年间发生腰5骶1不稳, 出现腰痛, 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术, 术中发现囊肿消失。2例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脊液漏, 经换药后逐渐闭合, 伤口一期愈合。囊内穿刺液行常规、生化检查正常。囊肿壁病理检查, 符合蛛网膜囊肿的诊断。

3 讨论

3.1 骶管内脊膜囊肿的特点及其MR诊断要点

目前认为骶管内脊膜囊肿是先天性的, 由于硬脊膜的先天性发育缺陷所致。当脑脊液的流体静力压增高, 蛛网膜的薄弱处受到压力冲击, 持续作用下形成憩室, 憩室扩大收纳脑脊液而形成囊肿, 在原始薄弱处形成交通孔, 如囊肿作用于薄弱处, 可产生张力性交通孔活瓣效应[3]。另有学者认为骶管内脊膜囊肿也可后天获得[4], 如外伤造成的硬膜囊局部损伤等也可以是其形成的原因。

神经根型骶管内脊膜囊肿又称Tarlov囊肿。根据囊肿内是否有神经纤维或细胞, 可将骶管内脊膜囊肿分为单纯型囊肿和神经根型囊肿2种类型。骶管蛛网膜囊肿临床表现主要由囊肿压迫骶丛神经引起, 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1) 疼痛与体位有明确关系, 久站、久坐时疼痛明显加重, 平卧后症状减轻。主要是由于体位改变引起囊肿内脑脊液增减导致压力改变, 从而引起症状改变。 (2) 马尾神经症状较明显, 下肢放射痛较轻, 多有会阴烧灼感, 大小便障碍等。查体时骶部有明显压痛或叩击痛, 而腰部活动基本正常。

本组11例中有4例手术中可见囊肿内有神经根纤维, 其中4例在MR检查时显示了神经根的存在, 2例手术病理发现囊肿内有神经根存在, 但MR检查时未显示, 可能与神经根太细小和使用常规扫描层厚有关。

通过本组11例骶管内脊膜囊肿的总结, 我们认为MRI检查是显示骶管内脊膜囊肿最好的方法, 为利于准确诊断, 将MRI特点总结为: (1) 囊肿位于骶管内, 多呈卵圆形; (2) 囊肿境界清楚, 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 (3) 增强扫描囊液和囊壁不强化。骶管内脊膜囊肿的鉴别诊断主要包括囊性神经鞘瘤及表皮样囊肿。神经鞘瘤来源于许旺氏细胞, 可位于椎管内任何节段, 囊性神经鞘瘤囊壁较厚, 增强扫描囊壁明显强化, 而脊膜囊肿增强扫描囊壁不强化;表皮样囊肿来源于皮肤和表皮残余组织, 好发于腰段椎管内, 也可以发生于骶管内。骶管内表皮样囊肿的MR信号常常与脊膜囊肿不同, 在T1WI高于脑脊液信号, 且囊内信号不均匀, 同时可以伴有皮肤瘘道或椎体畸形, 较易与骶管内脊膜囊肿相鉴别。

3.2 骶管内脊膜囊肿的治疗体会

对单纯骶管囊肿而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处理。对症状明显者大多数学者[5~6]主张手术治疗。手术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神经, 妥善处理带活瓣的交通孔。因此, 我们在手术处理囊肿时, 采用锐性切除囊肿, 完全切除单纯囊肿保护神经;对囊内有神经根者, 如粘连不严重, 可以分离, 切除部分囊壁后结扎修补交通孔;对于囊肿壁神经紧密粘连无法彻底剥离者, 则最大限度切除非神经粘连区域囊肿壁, 保留有神经纤维束附着的囊壁, 保护神经根, 减少术后复发及神经损伤。本组术后随访中未出现复发及神经损伤。全手术过程中采用生理盐水灌洗漂浮神经纤维, 辨识和完整切除充盈囊壁, 将神经组织还纳于脊膜囊内, 切勿将其连同囊壁切断, 必要时扩大椎板减压, 操作应轻柔, 在分离囊壁与神经根时应采用锐性分离, 不要强行剥离以免损伤神经;对于囊肿与硬膜囊的交通孔的处理, 由于交通孔内有神经通过, 在修补时不要缝合太紧以免神经卡压, 缝至靠拢神经根即可, 再用明胶海绵覆盖。对渗血较多需另切口放置硬膜外引流防止出现脑脊液漏。术后采取头低臀高俯卧位, 切口用沙袋压迫, 下地活动应在10d后, 这样可以减少术后皮下积液、脑脊液漏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树源, 洪国良.椎管内肿瘤402例报告[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 3 (16) :162~164.

[2]Caspar W, Papavero I, Nabhan A, etal.Microsurgical excision ofsymp tomatic sacral perineurial cysts[J].a study of 15 cases[J].Surg Neurol.2003;59 (2) :101~105.

[3]Landers J, Seex K.Sacral perineural cysts:imaging and treatmenoptions[J].Br J Neurosurg, 2002, 16 (2) :182~185.

[4]Wilkinson HA.Tarlov cysts:a study of 10 cases with review of theliterature[J].J Neurosurg, 2002, 97 (2Suppl) :271~272.

[5]Mummaneni PV, Pitts LH, Mc Comack BM, et al.Microsurgical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sacral tarlov cysts[J].Neurosurgery, 2000, 47 (1) :74~79.

骶骨外科学 篇4

关键词:脊柱骨盆,骶骨骨折,临床,固定术

骶骨骨折是骨盆骨折的一部分, 可与骨盆其他部位骨折合并存在, 也可单独存在。由于骶骨的解剖特点, 骶骨骨折极易造成神经损害或者遗留下顽固性疼痛。近年来, 随着对此类骨折的深入研究, 有学者主张将骶骨骨折从骨盆环损伤分类中独立出来。需要指出的是, 骶骨是骨盆环的组成部分, 除了单纯的骶骨横行损伤外, 骶骨骨折大部分类型都与骨盆环分离损伤有密切关系。对于骨盆骨折的患者, 一定不要忽视对骶骨损伤情况的评估。对于有骶骨损伤的患者, 应首先对骶骨的骨折移位情况以及骨折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正确评估, 综合考虑骨折移位与稳定性情况后对骨盆环损伤进行分类[1]。为探讨脊柱骨盆固定术对骶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3年1月, 经治疗有完整资料及获得随访骶骨骨折患者32例, 均采用脊柱骨盆固定术,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经治疗有完整资料及获得随访骶骨骨折患者32例, 男21例, 女11例;年龄23~56岁, 平均35.3岁。重物压砸伤16例, 交通事故伤12例, 高坠伤3例, 挤压伤2例。

1.2 治疗方法

脊柱骨盆固定系统模式的基础是通过绞锁装置, 将棒与开口或闭口锚定物形成一个统一体。骶骨-骨盆固定框架可以附加到任何已存在的脊柱固定/脊柱侧凸矫形系统上, 可以使用适配器将不同固定系统的组件连接起来。最新研制的成套组件包括一套4根末端有绞锁装置的棒, 和一套直径为10 mm的开口或闭口髂骨螺钉。在这一系统中, 有多种类型的适配器和90°~90°连接头, 使彼此之间的连接能相互扭转90°。同时, 在这一系统中, 也有一些特殊的器械来操作这些特殊的植入物。

2 结果

32例骶骨骨折患者经过脊柱骨盆固定术治疗, 2例出现前侧切口脂肪液化, 1例出现后侧切口部分浅表坏死, 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72个月, 按M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 良8例, 可2例, 差1例。

3 讨论

早在1847年, Malgaine就提到骶骨损伤与骨盆骨折之间的关系, 但是直到最近, 骶骨骨折才被公认和骨盆骨折联系到一起。Bonin是第一个定义这种损伤的学者。他研究了44例骨盆创伤的病例, 发现45%合并有骶骨骨折。他将其分为6种类型, 并倡导了受伤机制和神经功能受损机理的探讨[2]。在大量发表的报告当中, 单独发生的骶骨骨折不超过5%, 除伴随骨盆骨折外, 还可见到大多合并有腰骶结合部的脱位、小关节损伤、骶骨骨折。最近有学者发表了类似的文章, 提到17例非连续的胸椎、腰椎骨折, 同时合并有骶骨骨折。其中的5例最初被漏诊, 结果导致远端神经根的继发损害。许多学者正努力探寻适合骶骨骨折的诊断标准, 以便在骨折分型、神经损害、治疗选择之间建立联系。骶骨骨折可以由骶骨的直接暴力引起, 但大多数还是起因于骨盆或腰椎的间接暴力。骶骨骨折通常根据骨折线的方向分为:垂直、横行、斜行。大多数为垂直骨折[3]。Schmidek等学者研究过相关文献及病例, 将垂直骨折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间接类型包括: (1) 骶骨外嵴骨折; (2) 近关节面骨折; (3) 劈裂骨折; (4) 撕脱骨折。另外提到高位的横行骨折也是间接暴力所致, 枪伤和低位横行骨折是直接暴力引起。骨盆环损伤易合并骶骨骨折, 单独骶骨骨折少见, 对骶骨骨折的诊断要结合患者的受伤原因、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4]。 (1) 骶骨骨折常由高能量创伤引起, 对与交通事故、高处坠下和严重的侧方挤压伤累及骨盆环时, 应高度怀疑存在骶骨骨折可能; (2) 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常见, 患者伤后存在相应区域的感觉和运动障碍, 下肢放射性疼痛; (3) 有骶尾部压痛和叩击痛时, 应仔细检查有无直肠、膀胱和 (或) 性功能障碍; (4) 骨盆平片仅能显示明显移位的骶骨骨折, 对于骶骨骨折建议行CT扫描及其三维重建以明确诊断[5]。

采用骶髂关节螺钉固定, 将10 mm直径的空心螺钉自髂骨外板经骨折线固定到骶骨椎体, 对骶骨纵行骨折尤其适合, 且可以微创经皮进行固定。对于存在骶丛神经症状和马尾神经症状不适合此技术。骶骨纵行骨折线经过骶孔, 螺钉加压可引起骶孔缩小, 造成神经根卡压, 以往建议采用全螺纹螺钉。作者对这类骨折在局麻下进行骶髂关节拉力螺钉固定, 术中螺钉拧入使骨折端加压时, 应询问患者有无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神经体征。该组资料显示, 32例骶骨骨折患者经过脊柱骨盆固定术治疗, 2例出现前侧切口脂肪液化, 1例出现后侧切口部分浅表坏死, 经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6~72个月, 按M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21例, 良8例, 可2例, 差1例。脊柱骨盆固定术能有效复位、固定骶骨骨折;骨盆前后环联合固定能提高骨折复位、固定的质量;若发现腰骶神经根损伤, 宜早期手术减压治疗。

参考文献

[1]田素魁, 邓庭明, 王振强, 等.复杂性髋臼骨折合并C型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探讨[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1 (4) :112-113.

[2]王伟峰, 周东生, 谭国庆, 等.重建M形钢板修复骨盆后环损伤的稳定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 (35) :67-68.

[3]Mears DC, Velyvis J.Surgical reconstruction of late pelvic post traumat-ic nonunion and malalignment[J].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British Volume, 2009:120-122.

[4]Suzuki T, Hak DJ, Ziran BH, et al.Outcome and complications of pos-teri-or transiliac plating for vertically unstable sacral fractures[J].Injury, 2009.

骶骨外科学 篇5

关键词:骶骨骨折,马尾神经损伤,手术治疗

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患者的逐渐增多,骶骨骨折造成的马尾神经损伤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且早期多被骨折及其严重的并发症症状所掩盖,治疗及预后较差,是创伤骨科中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1]。本文对我院收治的合并有马尾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5年9月间于本院诊断和治疗的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8~60岁,平均(39.4.8±4.3)岁。受伤机制:道路交通伤13例,坠落伤6例,砸压伤1例。合并有休克表现6例,合并膀胱破裂2例,无直肠损伤,胸外伤5例,脑外伤6例,合并腰椎骨折5例。本组10例合并骨盆环其他部位骨折,按骨盆骨折Tile分类,B2型7例,C1型2例,C2型1例。骶骨骨折按Denis分类,均为Ⅲ型骶骨骨折。20例患者均有鞍区麻木感,有大小便功能障碍(排尿无力,尿不尽,大便解出困难,失禁等),同时还伴有性功能障碍(球海绵体反射消失),部分患者还出现跟腱反射消失。

1.2 相关检查

入院后行骶骨X线、CT以明确骨折类型及粉碎程度,结合MRI能够清晰显示马尾神经损伤及其周围损伤出血影像,能及早发现硬膜囊受压和椎管内占位。肌电图检查可明确神经有无损伤。Shi等[2]认为电生理检查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便可能有坐骨海绵体反射(isohiocavernoeue reflex,ICR)、球海绵体反射(bulbocavernosus reflex,BCR)发生明显的改变,可出现潜伏期延长,严重的可出现波形消失。

1.3 手术方式

待全身情况稳定后,于伤后3~15 d进行手术,平均5 d。患者全麻后俯卧于手术台上,对合并10例骨盆环骨折者同时行前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恢复骨盆环的稳定。Ⅲ型骶骨骨折20例均行后路切开内固定骶管探查减压手术治疗,充分暴露并探查马尾神经,手术中见20例均有明显骨块压迫硬膜囊。其中13例患者硬膜囊完整,马尾神经没有断裂,马尾神经损伤较轻,其余7例硬膜破裂,行修补术。其中5例有明显的神经挫伤与肿胀,将马尾神经还纳,硬膜缝合;2例马尾神经断裂予以马尾神经梳理后生物蛋白胶粘合。充分止血后逐层关闭切口,留置引流管。术后同时给予维生素B1、神经生长因子等神经营养药物,高压氧治疗,切口全部一期愈合,均按期拆线后出院。

2 结果

术后经6个月~2年的随访,平均14个月。参照Masato的标准[3],本组术后13例患者恢复满意(大小便可自理,能正常生活工作)[4];5例良,术后症状消失,下肢肌力减退,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未能完全康复;1例恢复为可,术后症状部分消失;2例术中探查神经撕裂患者恢复差,大小便失禁。术后患者Masato神经损伤评分明显改善,无明显加重病例发生,复查术后X线示:均为骨性融合。

典型病例为一53岁男性患者,车祸致骨盆骨折,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3。

3 讨论

3.1 损伤机制

研究表明,只有当椎管狭窄达60%以上才出现马尾神经损伤症状[5]。马尾神经正常悬浮于脑脊液中,液体具有较好的缓冲能力,更容易避免遭受损伤。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骨折块对马尾神经产生瞬间撞击、牵拉及挤压而形成马尾神经轻度损伤。当骨折断端移位严重时,骨块可直接刺伤或压迫马尾神经而发生神经挫伤、甚至断裂等严重后果。当骨折端刺破硬脊膜时,马尾神经由破裂硬脊膜疝出于硬膜外,卡压于椎板骨折块间,严重影响神经血运。Gitelman等[6]认为在马尾神经的末端有一个相对缺血区,机械压迫可导致马尾神经血运障碍,导致马尾神经的缺血缺氧和炎症反应。后期出血、瘢痕化,椎管内褶皱软组织,导致椎管内空间极度狭窄时,可产生严重的慢性马尾神经损伤症状。

3.2 手术优点

手术是治疗骶骨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最佳的治疗方式之一。在患者全身情况稳定后尽早经后路行骨折内固定神经探查减压手术,后路手术具有创伤风险小,解剖及操作相对简单,减压彻底等优点。早期探查减压,解除硬膜囊外致压物,可较好地将疝出的马尾神经回纳并修补损伤的硬脊膜[7],恢复正常的脑脊液循环,建立马尾神经的营养供应,从而为损伤马尾神经的恢复创造条件;而且可使受骨折块嵌压的神经得到充分减压,减少骨折移位后骨痂或纤维化所致的晚期神经损伤,故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手术治疗。

3.3 手术预后影响

马尾神经预后分析主要与手术视窗有关。许晓林等[8]研究一组22例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分成伤后1周后手术及2周后手术两组,结果发现前者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后者。这提示马尾神经受压时间越长术后恢复时间越久,效果越不理想。由于骶骨为海绵状骨,骨折后愈合快,延误1周以上将难以复位。Mc Carthy等[9]研究发现手术患者排尿障碍并不影响预后,排便障碍与性功能障碍具有相关性。神经损伤程度严重影响预后效果,神经损伤越严重效果越差。本组病例术中探查见2例伴马尾神经断裂,术后恢复较差,大小便失禁,性功能障碍,鞍区感觉消失。单侧和双侧马尾神经受压也可明显的影响术后的效果[10]。

参考文献

[1]Guthrie HC,Owens RW,Bircher MD.Fractures ofthe pelvis[J].J Bone Joint Surg(Br),2010,92(11):1481-1488.

[2]Shi J,Jia L,Yuan W,et al.Clinical classification of cauda equlna syndrome proper treatment[J].Acta Orth,2010,81(3):391-395

[3]Masato N,Hisao M.Postkamuin ectomy adhesion of the cauda equina[J].Spine,1998,23(3):298-304.

[4]谭俊铭,史建刚,袁文,等.手术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马尾神经损伤[J].中华创伤杂志,2007,23(12):907-909.

[5]Butler JS,Fitzpatrick P,Ni Mhaolain AM.The management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isolated burst fractures of the fifth lumbar vertebra[J].Spine,2007,32(4):443-447.

[6]Gitelman A,Hishmeh S,Morelli BN,et al.Cauda equina syndrome:a comprehensive review[J].Am J Orthop(Belie Mead NJ),2008,37(11):556-562.

[7]周荣魁,陈昌红.成人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4):373-374.

[8]许晓林,李桂莲.下腰椎骨折合并马尾神经损伤22例治疗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9(6):71-72.

[9]Mc Carthy MJH,Brodie A,Aylott CEW,et al.Cauda equina syndrome:factors affecting the outcome of 42 patients with a mean follow up of 5 years[J].J Bone Joint Surg(Br),2006,88(1):148.

骶骨肿瘤术前动脉栓塞的疗效分析 篇6

关键词:骶骨肿瘤,动脉栓塞,疗效

临床上骶骨肿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因其血供丰富,解剖关系复杂,使手术切除困难,术中出血量大,术后肿瘤易复发。本院自1995年7月首次开展骶骨肿瘤术前动脉栓塞术以来,使术中出血量大为减少,手术切除率提高,同时术后肿瘤复发率大为降低。现通过我院36例骶骨肿瘤术前栓塞患者,进一步探讨血管栓塞的最佳方法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骶骨肿瘤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33~68岁,中位年龄52岁;病程2~32个月,平均18.5个月。肿瘤性质:脊索瘤18例、原发巨细胞瘤6例、复发巨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4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恶性淋巴瘤1例、软骨肉瘤2例、转移性肿瘤1例,以上病例均经病理证实。选取未开展此项技术之前直接行手术切除的骶骨肿瘤患者30例为对照组,就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进行对照分析。2组性别、年龄、肿瘤性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机器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Angiostar Plus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手术采用局部麻醉,4例患者因肿瘤生长过大,局部疼痛剧烈,不能持续平卧,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外接导尿管。应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用猪尾导管于L2、3水平造影,了解肿瘤供血动脉,然后用4FCobra或Yashiro超滑导管逐支超选择地插入需栓塞的肿瘤供血动脉,造影证实导管位置无误,用1~2mm明胶海绵颗粒作末梢栓塞,再用明胶海绵条作近段栓塞,直至该肿瘤供血动脉的血流完全停止为止,髂内动脉主干用钢丝圈加强栓塞。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36例插管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栓塞骶外侧动脉48支,髂腰动脉18支,腰动脉26支,骶正中动脉6支,臀上动脉8支,髂内动脉主干用钢丝圈栓塞。患者X线平片可见骶骨外形改变,局部弓状线消失,失去正常骨小梁结构,术前DSA血管造影均表现为相应区域内的肿瘤染色和供应血管增粗。动脉期表现为肿瘤滋养血管粗细不均,正常血管受压移位,可见明显的扭曲杂乱的肿瘤新生血管,有些形成网状改变或包绕征象。实质期表现为相应区域内肿瘤染色,瘤体染色不均匀可呈不规则点状或团块状,大多能勾划出肿瘤的轮廓,多数肿瘤可见明显的多支供血。栓塞术后造影显示肿瘤供血动脉中断,肿瘤染色均较术前减少90%以上甚至消失。

本组病例经动脉内栓塞治疗后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外科切除手术均在介入治疗后24h内进行。外科切除术中见肿瘤不同程度缩小,境界较清楚,苍白变性,与周围血管粘连减少,易剥离,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标本见肿瘤切面有不同程度坏死灶,镜下肿瘤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坏死、液化和囊性变,部分肿瘤边缘有假包膜形成。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为(1062±221.67)ml,手术时间为(158.26±47.83)min分别少于对照组的(7541±993.58)ml和(321.48±56.2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所有病例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3~28个月,局部均未见复发,恶性淋巴瘤1例、转移性肿瘤1例由于出现肝、脑等转移,分别于术后7、11个月死亡。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 讨论

骶骨肿瘤发病率以脊索瘤占首位,骨巨细胞瘤次之。骶骨肿瘤血供主要来自骶外侧动脉和骶正中动脉,但由于髂内动脉脏支和壁支存在广泛的分支吻合,这就使骶骨肿瘤血供非常复杂。单纯外科直接切除术是在术中结扎骼内动脉或暂时阻断腹主动脉以减少术中出血,此术式操作复杂,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宋献文等[1]报道骶骨肿瘤单纯外科直接切除术术中出血量为(1600~13 000)ml,可并发失血性体克,甚至死亡。因此,减少术中出血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1975年,Feldmn等[2]首次报道了在骨肿瘤手术切除前,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此后,骨肿瘤的术前栓塞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许多中外学者做了大量对照研究[3~5],研究表明手术成功的关键与选择的栓塞物、栓塞方法及手术时机密切相关。

3.1 栓塞物的选择

骶骨肿瘤常用的血管内栓塞材料有明胶海绵、钢丝圈、聚乙烯醇微粒、无水乙醇等。具体选用根据栓塞剂的特性和栓塞治疗的目的而定,术前栓塞,以明胶海绵为首选。明胶海绵具有取材方便、价格低廉、安全有效和良好的可压缩性、再膨胀性等优点。它除可引起机械性栓塞外,还可促使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原沉积以及引起血管痉挛,从而形成血栓,帮助血管栓塞。本组病例全部采用1~2mm明胶海绵颗粒及1×10mm海绵条栓塞,髂内动脉主干用弹簧圈栓塞。

3.2 栓塞方法

由于骶骨肿瘤血供复杂,血管造影可明确肿瘤全部供血动脉。Gellad等[6]认为术前栓塞成功的标准是:栓塞后重复造影示肿瘤染色较栓塞前减少75%或75%以上,且术中失血量<3000ml。肿瘤血管的栓塞一定要彻底,栓塞肿瘤供血动脉一定要超选入侧支血管造影了解肿瘤血供,力求栓塞所有侧支供血血管。注入栓塞剂时导管力求深入,注射压力不能太大并密切透视观察,防止反流造成误栓,供血侧髂内动脉主干用钢丝圈加强栓塞。

3.3 手术时机的选择

关于手术时机,Waisman等[5]主张应在栓塞后3d内手术,最好在栓塞后24h内手术。Gellad等[6]曾报道单纯选用明胶海绵栓塞后,血管内血栓实际上在栓塞后24h内就开始溶解,可有部分肿瘤血管再通和邻近侧支循环重建。因此为保证最佳手术时机,要求介入科医师和临床医师要密切配合。临床医师在明确诊断、完备术前检查及实施栓塞后,应尽早安排手术,以免延误最佳手术时机,有效防止血管再通或侧支循环建立。本组36例患者均严格保证在24h内手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3.4 并发症的预防

骶骨肿瘤的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安全的方法,目前尚未见严重并发症的报道。常见的并发症是异位栓塞而造成局部缺血坏死。因此,栓塞时要十分熟悉栓塞部位的解剖,选择合适的导管和栓塞剂,操作要轻柔、熟练,掌握注射压力,切忌在供血动脉入口处注射栓塞剂,以防栓塞剂反流造成误栓。

综上所述,骶骨恶性肿瘤的术前栓塞可有效地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的危险性,增加肿瘤切除率,缩短手术时间,疗效肯定。

参考文献

[1]宋献文,郭荻萍,徐万鹏,等.脊柱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95例临床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1983,3(1):32-35.

[2]Feldmn F,Casarrella WJ,Dick HM,et al.Selective intraarterial emboli-zaton of bone tumors.A useful adjunct in the management of selected le-sions[J].AJR,1975,123(1):130-139.

[3]杨正强,黄健,朱纪吾,等.术前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骨盆肿瘤[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21(5):385-387.

[4]郭会利,水根会,陈亚玲,等.骨盆肿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0):922-924.

[5]Wais man M,Klig man M,Roffman M,et al.Posterior approach for radical excision of sacral chordoma[J].Int Orthop,1997,21(3):181-184.

骶骨外科学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因病情需要进行骶骼关节及骶骨CT扫描的病人60人,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人,观察组30人。

1.2 方法

1.2.1 检查设备及扫描参数。

GE Hi Speed FX/I螺旋CT机、柯达190激光相机。扫描参数:120k V、130m A、1.5s/周,层厚5mm、层间隔5mm,重建矩阵1024×1024。

1.2.2 检查方法。

对照组30人用传统的扫描方法扫描: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头先进,双手抱头,做骶骼关节及骶骨的正位定位片,作定位线,起始线在骶骼关节上缘连线,结束线在骶骼关节下缘连线,使扫描线与人体的横断面平行扫描[1]。观察组30人用新扫描方法扫描:病人仰卧于检查床上,头先进,双手抱头,做骶骼关节及骶骨的侧位定位片,作定位线,起始线在骶骨后缘,结束线在骶骨前缘,利用CT机架倾斜功能使扫描线与骶骼关节及骶骨的冠状面平行扫描即可。

2 结果

对照组用传统的扫描方法获得的图像(如图1):一幅图像上,只能观察到骶骼关节及骶骨某一斜面影像,既不是骶骼关节及骶骨标准的横断面影像,也不是标准的冠状面影像。扫描完整个骶骼关节及骶骨一般需15层左右。

观察组用新改进的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如图2),为标准的骶骼关节及骶骨的冠状面影像,整个骶骨、骶骨的前后孔及骶骼关节的长轴,在一幅图像上得到了尽可能多的显示。扫描完整骶骼关节及骶骨一般需10层左右。

3 讨论

传统的扫描方法得出来的图像,既不是骶骼关节及骶骨的标准横断面,也不是骶骼关节及骶骨的标准冠状面。这样就给诊断带来了不便。那么,如何得到骶骼关节及骶骨标准的横断面或标准的冠状面呢?

人体的脊柱有四个生理曲度,骶骼关节和骶骨是向后下走行的,正常成人腰骶角的正常值为(41.1±7.7)°[2],那么,骶骼关节和骶骨的冠状面(并非人体的冠状面)与人体的标准横断面并非直角。我们选择了100位病人,对这个夹角进行了测量(如图3),结果见表1。

由表1和图3可知:骶骼关节及骶骨标准的横断面与人体的横断面夹角在40°以上,这样即使利用CT机架倾斜功能,也得不到骶骼关节及骶骨标准的横断面影像。而骶骼关节及骶骨标准的冠状面与人体的横断面夹角θ有84%的受检者在35°以下。GE Hispeed FX/I螺旋CT机机架倾斜为±30°(其他机型一般也为±30°左右),这样就容易利用CT机架倾斜功能,得到骶骼关节及骶骨标准的冠状面影像。

用传统的扫描方法获得的图像,位置不标准,诊断信息少,这就给诊断带来诸多不便,不符和诊断的要求,特别不利于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如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扫描层数多,病人受照剂量大[3,4,5]。用改进的扫描方法获得的图像位置标准、图像优质,在一幅图像上获得了尽可能多的诊断信息,提高了某些疾病的诊断符合率,如强直性脊柱炎、骶骨的横行骨折、结核、肿瘤等,尤其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极有价值;扫描层数减少(减少了5层左右),大大减少了病人的受照剂量[6]。

现在CT检查的发展趋势为:(1)位置标准、图像优质,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2)扫描速度加快,在满足诊断要求的条件下,尽量减少扫描层数,缩短扫描时间,以减少病人受照剂量。

新改进的扫描方法位置标准、图像优质,更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同时缩短了扫描时间,降低了病人受照剂量,简单易行、操作方便,符合CT检查的发展趋势,具有很好的推广和发展前景[7]。

参考文献

[1]袁聿德,贾树春.医学影像检查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8-179.

[2]李景学,孙鼎元.骨关节X诊断学[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3:73.

[3]徐德永,杨祖文.骶髂关节炎性病变的影像学诊断[J].医师进修杂志,1996(4):39-41.

[4]王庆甫,黄沪.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X线影像学分析[J].中国骨伤,2000,13(6):348-349.

[5]邹建华,郑巧.多层螺旋CT在骨关节病变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2):5525-5526.

[6]吴恩惠.医学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上一篇:弑父下一篇:游戏中的人工智能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