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传播(通用12篇)
汉语传播 篇1
一引言
汉语日益成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活跃的国际语言,一方面是中国国际地位越来越突出,对外影响力不断加大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世界大家庭对中国经济文化成就认可度提升的体现。在跨民族的语言接触和文化交流中,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语言文化产品的认可甚至认同,既可能是缘于情感上的亲近,也可能是以价值观为基础的理性选择;也就是情感与理智在面对语言文化接触时发生相适的结果。就汉语国际传播而言,这两个因素不是独立于传播行为之外的不可控因素;事实正好相反。由于它们是接受者语言文化观的构成基础,而观念作为一种受外界事物及行为影响形成的意识,与主体的认知经验紧密关联,因此,它们是能与传播行为实现互动的。在双方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彼此顺应与合作,具有决定全局的作用,尤其应当受到传播方的重视。
顺应即适应,是以一方为主体,另一方做出积极适应;借助一定程度的同化作用,对双方接触效果进行调节,以增强彼此融合度。顺应的本质不是屈从于一方,而是促进双方的彼此认同。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来讲,传播就是双方的互动行为,二者的相互适应与融合效果决定了传播的实际效果。这一点对于传播方来说,更应成为一种指导思想。具备顺应意图、采用适应性的传播方式,具有深刻的战略意义,是传播活动必须考虑的一个行为基础。比利时语言学家耶夫·维索尔伦(Jef Verschueren,1999)从交际意图出发,把人们对语言的顺应性选择定质为“语言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顺应的实际行为,一方面发生在语言结构和最终使用状况上(如语言普及范围与层次、使用者身份、对语言的需求及价值定位、语言用途等);另一方面则在推动语言流动的策略层面展开。因此,我们对汉语国际传播中顺应性需求和本质的理解,必须着眼于汉语在传播中和传播后形成的存在状态,以及汉语传播适应性的策略这两个核心。只有抓住这两个核心,科学定位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才能为提高汉语在特定语境中的适应力、取得良好传播效益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以上认识成立,我们在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国别化、地区性实践中,就务必以顺应目的语境,尤其是适应接受方的语言文化观作为行动指南,重点做到顺应传播地区和受众对待传播语言的态度与实际需求,从而实现汉语作为被传播语言的生存空间的拓展。本文以东南亚地区汉语传播实情为基础,对以上设想展开实证研究,以证实语言的传播同接受方的语言观及语言价值的认同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东南亚汉语传播总体格局
(一)地区文化局势同汉语传播环境之间的历史发展关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东南亚国家的语言政策曾出现过三种主要类型:(1)尊崇宗主国语言;(2)实行单一语言政策,强化本民族语言;(3)多元化语言政策。总体上看,本地区语言政策的大致轨迹是:最初突出语言地位的政治性,后来强调语言的文化交流意义,从单一重视英语教学,逐步开始重视汉语的实际地位。
上世纪中期数十年,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经受过西方帝国主义殖民的绝大多数地区相继独立,各地政府和民间都对宗主国表现出较为强烈的抵制反应,民主意识、民族主义情绪一度高涨。这种社会意识形态比较多地作用于当地民众对宗主国、甚至异族语言文化的排斥上。例如,印尼政府曾提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主张,规定以印尼马来语为官方语言,对华人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尤其是华语,也就是本地汉语进行大规模限制。华文学校关停,华文课程取消,汉语在公共场所被禁止使用,华文传媒机构或被勒令停业,或因市场萎缩而被迫歇业倒闭,就连华族人的姓名也被倡议改与他族相近或相同。这在东南亚地区不是个别现象,印尼、缅甸、越南、柬埔寨等国压制汉语最甚,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汉语教学几乎曾遭全面撤闭;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为代表的国家对汉语教育也进行了严格控制。这种自上而下的政治高压和文化禁锢,使汉语在当地的实际地位大幅下滑,国民对汉语及华人文化的认知力减弱、认可度降低,华族同胞对汉语的自我认同和华文化认同也跌至低谷,几代华人(多为两代)失去了接受正规母语教育的机会。表面上,官方态度和文化局势剥夺了汉语的社会地位以及与体制同化的权利保障,实际是深度压缩了汉语文化传播的空间,从意识形态上直接干预民众对汉语形成良好的价值观,破坏汉语及其代表的中华文化应有的正面形象,造成了汉语本地化传播、发育的层层屏障和顽固穹顶。
随着各国民主改革的深入、民族政策的逐步开放以及同中国外交关系的改善,各国政府在上世纪的后三十年里相继放开了对汉语教育的限制,也允许当地华人社区、社团根据自身需要,遵照政府规定和市场规律(周倩,2015),开办一些华语产业实体,如华文学校、华文报刊、华文杂志、华语电视、华语电台等。宽松的华语环境大大提振了汉语在当地的生存活力。汉语开始体面地走进学校、课堂,走近百姓。并且,在一些公开或非公开的倡议下,越来越多的政府官员和公务人员开始学习汉语,甚至成为熟悉汉语文化、对华友好的精英榜样。
再从外部来说,中国这个近邻在改革开放以后,连续三十多年取得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如今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区域内的国际影响力无与伦比。中国同东盟国家的战略合作、战略协作等伙伴关系也逐步升级。
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地区间的经贸合作关系,形成了更加立体的文化传播模式,为汉语的传播和地方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环境条件和持续动力。更为关键的是,外部国际关系的友好氛围,促使汉语和中华文化获得了更多的进入当地社会的路径,更有利于改善民众的汉语认知热情和对华态度。
(二)以进入国民教育为标志的多模态主流化传播
本地区汉语文化传播得到改善的一个显著标志,就是汉语纳入当地国民教育体系的程度大大增强。如果将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文教体系比作汉语传播本地化发展的平台,依据联合国经合组织和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提供的数据(2014),汉语依靠教育体制的有利环境,实现本地“着床”和“模因”(即文化基因)增长已经比较显著。
在东南亚地区,汉语传播在依托国民教育体制化改革的有利条件下,进入当地社会生活主流体系。不过,其融合路径并非千篇一律,而是在顺应不同地方文化和社会生活、形成合作态势之后,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可称之为“多模态”的主流化传播,其主要类型有:
(1)政府和民间共同推进,以泰国为典型代表。泰国汉语教学自1992年取得合法地位以后,在短短一二十年中,就形成了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甚至学前教育全覆盖的立体化汉语教学体系。全国6700万人口,汉语学习者逾86万;近年来,汉语热潮有增无减,泰中留学合作项目大幅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重视加大,更加推动了汉语的深度传播,其中主要得益于政府根据民间传播需求所做的顶层设计(吴应辉等,2012)。
(2)政府主导推进,以新加坡为典型代表。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中华人公民比例最高的,新加坡政府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长期执行英语为导向的语言文化政策使绝大部分国民失去了民族、种族和文化归属感,于是着力制定措施调整双语政策。比如,提高汉语的社会地位,鼓励使用汉语作为工作语言,鼓励使用汉语作为第一教学语言,鼓励各级院校开设汉语和中华文化课程,大力培养高层次汉语人才,加强组织或参与同汉语文化相关的国际文化生活。
(3)民间推动政府进行汉语政策改革,以马来西亚和越南为代表。作为东盟国家中连续6年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国的马来西亚,民间跨境商务非常活跃,政府受当地华人社团影响很大。在华人社团、商会和其他民间团体的呼吁与影响下,政府授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从小学到大学阶段完整的汉语教学体系。相比之下,越南与汉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尽管文字改革中与汉字有着深刻的“断脐”史,但民间汉语文化根基深厚。而且越中边界线长,边贸活动频繁,百姓生活离不开汉语这种交际工具,汉语体现出很高的实用价值,汉语人才需求量大。为此,越南政府越来越重视汉语人才培养,在40多所高校开设了中文专业,或将汉语作为第二外语,个别学校还设置了汉语语言文学或汉学研究的硕、博专业(梁茂华,2014)。
(三)多语共存现实下汉语的价值认同与接受动因
尽管汉语在多数东南亚国家获得了很大程度的接纳,但从传播质量和实际地位来看,距离理想状态仍有很大差距。有学者(王宏忠,2010)曾对部分地区做过专门的汉语使用情况调查,形成了更多理性的看法(如表1)。
从表1可以看出:1)汉语在部分非母语地区的普及程度整体上确实不高,影响有限;2)即使在同一语言区(如菲律宾语地区),汉语传播的效果也会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距;3)汉语标准普通话的传播是伴随着地方性语言变体和汉语方言传播发生的,有时后者甚至比标准汉语更具有地方优势,接受度更高,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更加密切,影响力也更大。
综合各国语言实情的调查(国家汉办提供的汉语本地化教学数据)可以看出,东南亚各地的汉语传播基本都面临着类似复杂的多语环境。客观来讲,多语环境越复杂,接受者对语言的选择面越广,被传播语言实际和潜在的传播领域被分流的比例便可能越大,而面临的语言价值考验也越大,其流行程度也更容易被来自其他语言的压力抵消。语言间激烈的竞争成为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
在如此复杂的语言文化背景下,为了弄清汉语学习与使用人群对汉语功能的认知,我们通过另一项语言调查进行深入了解。该调查将102名受试按不同学龄段进行分组,考察他们汉语学习的主要动机,并了解他们对汉语现实功能和价值的看法。
研究发现,在以华裔为主的本地汉语学习群体中,中低龄阶段的人群学习汉语主要出于家族长辈的期望或要求,如传承祖籍的母语;或出于非实用性、主观好恶或精神上的选择,如语言时尚度的主观判断、缘于个人喜爱等;而高龄阶段,学习者的实用性目的增强,现实动机占据支配地位。这说明学习者对汉语的接纳和理性认知越来越偏向于汉语所带来的现实效益,并特别看重语言对个人的“知能”建设作用。这里的“知能”是一体化的人才素质,“知”指知识、阅历、见地、眼界等智力和心理的认识积累;“能”指生存的技能、生活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是人主动参与事物运动,进行改造或建设的行为能力。检验一个社会人“知能”变化的显著领域,就是生存职场和现实生活舞台。如果掌握一门语言能够转化为有利于个人的现实资源,促进自己“知能”上的长进,提高应对职业发展和生活境况的能力,学习主体便愿意主动去选择学习。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非实用性目的”,无论在低年龄层还是高年龄层人群中,都是位居前列的汉语学习动因。非实用性目的,包括学习者对诸如荣耀、时尚、兴趣、成就感等行为效果怀有的心理期待。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它们有别于生存保障、职业保障等务实的自我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偏向情感与归属上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对精神层面达到自我满足与突破的需求,是心理、情感和精神上主观选择的结果。因此,学习者所持的非实用性目的同样代表了他们的某种价值取向。它虽不一定是学习者选择学习对象的首要原因,但反映了他们内心更高层次的心理期待。这一点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从该调查项目来看,这部分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所能实现的精神满足与价值追求是十分认同的。因此,汉语传播者应该因势利导,顺应学习者的心理动机和精神追求,找到语言发展同接受对象的自我实现之间形成交集、甚至发生重合的途径。
(四)基于市场调节功能的语言传播条件认识
通过多个侧面对东南亚汉语传播所做的调查,我们对区域化汉语传播的特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汉语在一个地区内的推广和受欢迎程度与该地区的宏观传播环境,包括国际关系、政治气候、民间交往、文明开放程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的传播是有机的、运动的、多变的(有时甚至是脆弱的,容易受国家级或区域性的政治、军事、经济及意识形态特征影响,一时风动便会波澜四起)。正因如此,语言传播一定要顺应传播特点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应注意培育并呵护有利于语言本地化的友好型传播环境。不胁迫,不侵入,不强植,实现传播语言与地方语言文化的相互涵化,彼此尊重,和谐发展。
其次,汉语跨境传播的深度和广度与两个因素有直接的联系:一是语言接触,即不同语言发生接触、碰撞和交互作用而产生的联系与影响,主要表现为相互借用、吸收、混合或排斥的现象。如果多语接触的结果是彼此接纳与支撑的,则语言各方受益,受传语言的生存空间便宽松;如果接触结果相反,则彼此掣肘或抵制,受传语言的生存空间会被挤压、收缩,甚至被清除出语言文化市场。因此,语言接触空间格局的打造对汉语传播效果至关重要。二是受传语言(汉语)及其负载的文化价值与接受者的价值观、理想追求、个人需求等能否同轨,或至少实现近距离同向,关系到该语言的价值能否成功转化。简单说,就是受传语言和接受者能否在语言价值观上实现最大程度的认同。
再次,一种语言(汉语)在传播过程中获得(受众)价值认同的效果有三种:(1)零接纳。该语言(汉语)的价值不能得到受众接受,在传播中受到厌恶、排斥,得不到任何实际运用,传播过程中的价值转化失败。(2)消极接纳。受传语言(汉语)及其文化虽被接纳,但受众反应不积极,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客体文化进行历史性、博物馆式的认知,肯定传播语言和文化的历史价值,却不重视加以时代性转化,将“他者”变作“我有”。这种情况下,受传语言只能是一种死的语言,其所携文化只能代表一种死亡的文化。(3)积极接纳。受传语言(汉语)及其文化获得积极肯定,被接受地区和受众视作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种重要文化资源,注入推行的动力与关注,并赋予本地化的价值,进而变为自己的某种需求实现手段。
三区域内汉语国际传播定位思考
一种语言在传播活动中被认知、接受与使用的过程,就是该语言发挥实际功能的过程,也是语言接受者依据语言生态环境,基于语言使用的语境条件或需求,对语言的存在形式和使用方式进行动态选择的过程。东南亚地区汉语地方化传播的特征表明,我们很有必要从区域性特征入手,对汉语的传播形式、自身价值和行动目标进行更准确的定位。
(一)东南亚地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性质突出
西方学者对语言传播的认识普遍会从语言的交际功能性出发,比如Cooper(1982)就是这样来定义语言传播的:“采用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实现特定交际功能的交际网络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张的过程。”国内学者多从人种语言学、民族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认识汉语传播的问题,如李宇明(2007)认为,语言的跨境传播实质为“A民族(包括部族)的语言被B民族(包括部族)学习使用,从而使A民族(语言领属者)的语言传播到B民族(语言接纳者)”。民族关系视域,或者说语言社团的交流关系,以及语言的文化认知与使用功能,应作为汉语国际传播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在这一点上,东南亚地区的汉语传播具有鲜明的特色。
鉴于汉字文化圈的历史影响、东南亚复杂的民族文化生态和语言事实,加之华人华侨高密度的人口构成比例和社会影响力,汉语在本地区的语言性质既属于外语,也属于第二语言;当然,在有的国家和地区,如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华语作为华族的民族语言性质更为突出。
(二)着眼于传播对象的社会心理状态,积极培育良好的接受动机
根据Schumann(1978)的观点,第二语言习得是一种逐渐适应第二语言的文化———即文化合流的过程,第二语言的获得是文化合流中的一个方面。一个人将自己的文化与第二文化合流的能力决定了他获得第二语言的成败。第二语言习得的效果是由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存在的社会及心理距离决定的。也就是说,学习者与所学语言的文化之间社会及心理距离越近,第二语言就越容易获得。如果学习者的社会距离大,则只能接收少量的语言输入;心理距离大,则不可能将接收到的第二语言应用在自我表达之中。学习者对待语言的态度和心理动机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其二语习得的水平和效果。
特定语言的传播活动,通常实际转化为对该语言文化的学习和认知。学习和认知是一个动态过程,会因学习者主观世界的调整以及身处客观环境的状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于是,态度和动机便成为学习、认知效果的第一要因。一般认为,语言学习态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分为两种类型:(1)实用型———由于学习目的语会带来实际利益或好处而学习;(2)整合型———对目的语文化或使用目的语的群体产生好感、兴趣,希望成为该群体的潜在成员而学习。实用型学习动机可以演化出各种工具性目的,而整合型动机具有更加深刻的心理构成,关系到更加深刻的价值观认同。加拿大著名社会心理学家Lambert(1967)指出,如果出现了整合的倾向,它就会使人明显地保持一种强烈的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动机……那些具有整合动机的学生要比只具有工具动机的学生学习法语的成绩更好。如果一个学生想要学习另一个共同体的语言并想学好它,他必须愿意而且能够采纳代表另一个语言文化集团的行为方式,包括语言方式。一个人成功掌握第二语言之日,也是他逐渐采纳具有第二语言文化特色的各种行为之时。
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对东南亚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做过实证调研(王爱平,2000;原一川等,2008;杨杰,2010;熊丽,2011;余雪娇,2014),在认同学习态度和动机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基础上,得出基本一致的结论:外语学习和第二语言的习得态度、动机及最终的语言认知效果与语言水平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正向关联,对于第二语言学习者来说,融合型动机对学习成绩和语言能力有比工具型动机更大的能动效果。这些研究结论进一步证实了心理学家Dornyei(1994)对融合型动机的理论观点:决定外语和第二语言学习融合性动机的因素,并非一般假设的情况———学习者渴望融入新的目标语社团,而更多地表现为对语言学习的总的意向和目的语传达的价值。
由此我们形成一种认识:汉语国际传播的最终效果将体现在语言接受者身上,他们的学习动机和认知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力,而他们的心理态度及同汉语文化保持的距离或亲近程度,则是形成这些动机与接受方式的前提。教育者和传播者应重视接受者的心理因素,认真分析他们的学习态度,尤其要注意把握他们对汉语的价值判断,以满足实用性强的工具型动机作为基本保障,主动并细致地做好融合型语言接受动机的培育和引导,提升学习者对汉语的语言价值预期。以这种方式,帮助语言接受者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将汉语传播从满足单向的务实性期望,转化为综合性强、复合度高的一种个人需求的实现方式。
(三)维护、利用并创造良好的语言传播环境,做资源型的文化建设
以往的汉语传播也许过于强化传播方的主观意愿,希望“推广”和“扩大”汉语的语言存在性和国际影响力,或多或少忽视了接受方对传播效果的助力作用,对汉语在接受者的自我实现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够重视。有些国家和地区出于经贸交流、文化传统、社会保障或政治军事安全的需求,与中国官方和民间保持密切的联系,这为汉语的广泛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历史证明,这样的语言国情并非一成不变。在一定时期和社会因素下,语言环境甚至还表现得相当脆弱,对政治气候十分敏感。近年来突出的领土领海问题、民族问题、军事力量对比问题等,对此便有鲜明的体现。因此,维护好已有的良性环境、充分利用友好型的语言文化传播条件、积极创造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双边和多边政治文化大小气候格外重要。不能只从传播方考虑语言传播所能带来的语言文化利益,还要考虑到接受方的个人需求和群体利益,让汉语及其带来的中华文化变成适应当地社会与个人发展的一种资源,参与财富积累、精神建设和文化发展,帮助实现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同步增长,达到传播双方共同获益的理想效果。
四结语
通过对东南亚汉语文化传播情况的分析,我们深刻感受到,该地区汉语传播具有十分突出的动态特征,这与汉语及汉文化在当地经历的历史境遇、社会变革、华人华侨身份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依赖性和文化合作程度等因素紧密而微妙地形成关联。语言传播活动如果能以受众的语言观及其对受传语言的价值定位为导向,将有效提升语言的认知度,疏通传播渠道,从而获得更佳的传播效果。人们对事物的情感和认识虽是主观反应,但也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与调整,形成自我认知后的某种条件反射。要激发受众的积极反应,外部因素在接受者身上产生的正迁移作用格外重要,这主要体现为顺应式的培养和引导。
作为推动这项事业发展的传播方,必须敏锐审察语言传播的语境特征,深入了解目标对象对语言传播活动意义的认识,了解其语言政策及其对待外来文化的立场、对待语言接触和文化接触的基本观念,顺应接受方对汉语国际化所待的主观期待,利用语言文化传播的资源建设优势,积极改造或创造条件帮助实现接受方的发展愿望。以前的汉语传播理念中,我们的定位也许是希望更多人来学习和使用汉语。然而,这种动机里多少带有“我方”和“他者”的区别性概念,强调更多的是我们怎样做的问题。以现有的研究成果观之,我们应更多地关注“顺应”与“合作”,将接受方作为一个服务对象,按照他们的需求来要求汉语传播实现精准化服务。这种传播的新型理念可概括为:将学习“你们的”中文,转化为学习“我们的”汉语,最后通过学习汉语来成就“我自己”。汉语走向世界,真正变成世界的语言,归根结底是要成为大家共同需要的语言。
摘要:东南亚地区一直是汉语国际传播的热点地区。在学习人数多、传播区域广、密度大、社会化程度高等语言文化传播的现实背后,传播的条件和动因至关重要。接受方的心理因素、语言接触态度与习得动机等,是保障语言传播的核心要件,对传播结果有显著的决定作用。通过认识这些保障因素的形成根源,可以更好地把握传播事实的发展轨迹,并以接受方对待传播语言的价值观念和态度为导向,积极采用顺应对方、对象合作的策略,确保取得高质量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汉语传播,适应,合作,语境,语言价值
汉语传播 篇2
对外汉语报刊阅读课程与中国国际形象传播
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通过对外传播途径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而要从根本上抵制全球化浪潮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播冲击,应在全球文化语境的基础上建构国家形象,树立起具有本土化特色和持久吸引力的国家形象.报刊阅读课程因其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和教学目标的针对性,成为包括外国学生在内的各类社会人士学习现实汉语和流行汉语的.最佳资源;成为学习者获取中文信息、熟悉中国文化的重要媒介,引导着学习者在更大范围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最真实的中国社会.因此,报刊阅读课以它承载中国文化的丰富性,成为促进中国国际形象传播的重要途径.
作 者:朱波 ZHU Bo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政法经管学院,云南,大理,671003 刊 名: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AN NORMAL UNIVERSITY(TEACHING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年,卷(期):2008 6(6) 分类号:H195 关键词:报刊 阅读 国家形象 传播汉语国际传播的方式与策略探析 篇3
关键词:汉语国际传播;语言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3-0093-05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which is one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strategy, importance should be attached to the content,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ubject and object of dissemination, and also the media of dissemination. This paper firstly explores the basic features and motivators of language dissemination and the essence of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the paper then explores the forms of 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from such perspectives as the awareness of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he subject and media of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latform of Confucius schools.
Key words:international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dissemination; tactics
汉语在海外传播历史悠久。在汉代汉语已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远播中亚;到元明之时随着海外贸易兴起,众多来华传教士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和见闻介绍到西方,西方汉学逐渐发展起来,汉语在海外得以进一步传播。近代以来,华人漂洋过海下南洋谋生计、到美洲做劳工,汉语也随之远渡重洋。历史上,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商贸往来,人文交流等推动了汉语在海外的传播。
近年来,海外“汉语热”持续升温,海外孔子学院建设获得长足发展,汉语教学主体已经由国内转向国外,国际汉语教学的广泛开展促进了汉语在海外的进一步传播。同时,汉语国际传播作为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已成为汉语国际教学学界和传播学界研究的新领域。但是众多研究多从语言学角度或孔子学院建设方面探讨汉语的海外传播,较少围绕传播的基本特征从国家文化战略角度讨论汉语国际传播。面对汉语在世界上传播带来的一系列挑战,我们不仅要从教学层面解决汉语教学中的出现的各种微观问题,也要从传播学角度考虑汉语传播策略、传播体系等方面的宏观问题,因而,本文分析汉语国际传播的特征和语言传播的动因,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背景之下地探寻汉语国际传播的途径和方法。
一、语言传播及传播动因
(一)语言传播及模式
由于研究者关注的角度不同,语言传播的概念也有差异。库柏(Cooper)将语言传播定义为“采用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所实现特定交际功能的交际网络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扩张的过程。”[1]该定义强调语言变体和语言变体的交际功能。李宇明从语言学习和使用的过程则将之定义为“民族(包括部族)的语言被B民族(包括部族)学习使用,从而使A民族(语言领属者)的语言传播到B民族(语言接纳者)。”[2]贺阳则从语言传播结果的角度 定义语言传播“语言传播是指掌握和使用某种语言的人数增加和该语言使用范围的扩大。” [3]24总之,语言传播是语言及语言变体在更大的人群和更广的范围内交际功能的实现,语言向外传播并非是一种语言代替另一种语言,有时会出现语言的变体,甚至在语言的接触过程中,也会导致传播语言内部结构的变化,出现语言的借用、双语现象、融合以及混合等现象。语言传播应该由“以我为主”向“主体间性”传播原则转化[4],在对等交流和接触中,营造语言传播的良好氛围。
以上定义是从语言使用和学习的角度探讨语言传播,从宏观层面可以将语言传播归纳为三大类,即人口模式、帝国模式和经济文化模式。人口模式是指语言传播归因于人口大规模的迀移,语言随着人口的流动实现传播。英语和西班牙语即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到美洲和南美洲等地,充当移民者的母语。帝国模式是将语言传播归因于殖民帝国的政治统治,语言作为做官方语言被强制接受而传播,同时语言的使用被视为身份的象征进而促进民众接受该语言。英语和法语在亚洲、非洲等地的传播即是这种模式。经济文化模式强调了跨国经贸往来对语言传播的作用。二十世纪美、加、澳等国的崛起、以英语为载体的科技和文化事业快速发展,加速了现代英语的传播速度,促使英语成为世界上通用语言[5]。
按照语言从以其为母语的人群向其他人群扩散的特征,语言传播还可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两类。语言的对外传播也可以称为语言国际传播,它是指一种语言超出了以其为母语的民族国家的疆域范围而逐渐被非该国公民学习和使用的过程, 该过程强调语言发展的自然性和自身主体性,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地传播语言,不同于语言推广。
(二)语言传播动因机制
目前,有关语言传播动因的研究多是基于英语,但是探寻英语的传播路径也会对汉语传播有所启发。根据语言传播的能动性标准,可将语言传播动因研究分为三大阵营:自然主义观、帝国主义观和文化政治语境观。“自然主义观认为语言全球传播的能动性完全归结于各国政府及其学习者的个人决定;帝国主义观主张语言推广的能动性完全掌控在西方霸权手中,各国及民众是不具有能动性的被动接受者。文化政治语境观则强调受到外力制约的现实语境。”[6]实际上,无论是基于实用主义的基础上的自然主义观,还是文化政治语境观始终未能系统揭示外部语境如何影响语言选择的具体过程。依靠武力和强权进行的语言刚性传播是语言传播中重要的动因,但是显然已不合时宜,过分强调语言背后的文化功能也会导致“语言主义”[7]。
一种语言在国际间能够持久广泛地跨文化传播是该语言的输出力和影响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政治强权、民族迁徙、技术强制侵入等因素在短期内是语言传播的决定性因素,但是语言输出方的国际地位、经济拉动、科技带动、文化诱导等因素将长期影响着语言接受方的开放程度和跟进程度,直接影响着语言选择。语言选择的动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一因素的研究无法真正揭示语言传播的真正原因,只有多维度才能更助于阐释语言选择。
语言的传播最终必须实现为语言接纳者选择学习和使用某一语言,语言国际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行为主体的语言选择。当行为主体认识到该语言的有用性和以此解决交际目标的需要时,他们才会有意识学习和使用语言。整体而言,语言选择的动因机制包括语言需要、语言价值和语言态度三大要素。吴应辉在探讨语言国际传播的动力源泉时强调语言的需求决定论,他认为“只有具有传播价值的语言才能传播,只有具有国际传播价值的语言才能在国际传播”[8]。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语言需要也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有作为基本交际工具满足生存的需要,也有更高层次精神需要,如获得尊重和归属感,基于兴趣爱好的自我实现等。语言价值可以理解为基于语言需要上的判断,李宇明指出“这一价值不仅取决于语言领有者的社会及历史地位,而且同时还要看它对语言接纳者有无价值,以及语言接纳者是否认识到其价值”[9]。语言的经济价值对于语言国际传播而言至关重要,可以说是语言国际传播的首要条件,但它并非影响语言国际传播的唯一因素。行为主体对于某种语言及其使用等一切相关事物的观念和认识也影响着语言的选择,语言行为主体的语言态度除受语言的现实或潜在用途大小、应用领域宽窄的影响外,还受情感好恶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语言选择的动因归根结底是语言价值、行为主体的语言需要和语言态度之间形成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汉语国际传播的内涵
汉语国际传播、国际汉语教学、汉语国际推广是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概念,体现了汉语走向世界的时代特征。由于受传统的对外汉语教学观念的影响,人们习惯将国际汉语教学等同于汉语国际传播和汉语国际推广,实际上它们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汉语国际推广具有主动性、强制性和目的性的一面,而汉语国际传播呈现出自然性、温和性和学理性的特点。汉语国际传播涵盖了人类传播和非人类传播,体现了语言传达和交流的一切,而汉语国际推广只能归入人类传播的行为,因而汉语国际传播的内涵要大于汉语国际推广。从语言的感情色彩和作用来讲,汉语国际推广显得积极、强势和功利化;汉语国际传播则重视接受者的态度,讲究传播艺术和策略,遵循语言规律,因而显得客观、规范。汉语国际传播过程中的语言使用采用柔性的文化方略和全球视野,注重推广效果,不会因我方强力推进汉语而掉入他国所设的传播“陷阱”之中,为他人留下口实和把柄。因而,汉语国际传播作为一个较为学术中性色彩的学术术语,已广泛应用到国际汉语教学研究领域。
国际汉语教学是从知识体系角度进行的学科范畴界定,汉语国际传播则是国际汉语教学基础上泛化的概念,已不是简单的学科概念,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国家文化事业,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外交战略和国际经贸战略,体现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汉语国际传播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必须关心各类信息对人的影响和影响方式,关心这些信息赖以发出与接收的机制,必须研究传播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必须研究传播者、受传者、媒介和信息,社会功能和社会效果。”[10]6汉语国际传播要解决的不仅是教学问题,“还需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和措施设法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汉语,扩大汉语学习者的群体, 不断拓展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应用领域”[3]24。汉语国际传播应包含汉语符号信息传播和汉语能力培养及应用两个层次。语言符号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作为一种元素或背景,依赖于文化的魅力和媒介的引导,被作为符号信息输出,带有无意识性,具有隐性传播特点;在汉语培养和应用过程中,需要通过教授和媒体的宣传引导,使得语言接受者获得应用语言的能力并在社会生活中加以应用。传播者和接受者均带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这时汉语向外传播则具有显性传播的特征。
国际汉语传播的功能不只是停留于语言知识和技能形成的基础上的信息沟通,也是中国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传播和创新的过程。国际汉语传播形式多种多样,并非国际汉语教学一种,“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10]41-55也应是汉语国际传播的方式。从传播学的角度上看,汉语国际传播需要围绕汉语这一传播内容,挖掘汉语传播的动因,兼顾受众的情感因素,从传播过程、传播行为和传播媒介等方面探寻汉语在海外的传播。
三、汉语国际传播的方式与策略
(一)提高汉语符号的信息功能,增强汉语隐性传播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同时语言符号本身也是一种信息,传递者特定的意义,影响着受众对语言的感知。一个人若想学习一门语言首先是获悉这种语言的存在,然后再去评估它的价值,最后决定是否学习和使用。因此,中国在提升整体影响力同时,需注重语言作为信息载体的功能,加大汉语符号传播力度和广度,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汉语的认识。首先,应该营造接受汉语的文化氛围,提升文化的诱导作用。比如,以经贸活动促进中国的表层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输出,通过直观的文化要素和文化景观释放文化诱导的能量。其次,注重个人形象和企业品牌,形成文化输出自觉。语言符号描述着社会生活,也体现着科技文明发展程度。当前,中国企业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应注重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形成影响世界的中国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在此基础上,以汉语为载体的品牌标志将会扩大汉语的影响。再次,以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并非只是强调民族的独特性。在文化交流的开端,“民族的”会让人耳目一新,但这并不意味着缚足不前。在世界文化交流日益活跃的当下,传统元素与新技术结合的产品才会彰显民族的独特魅力。所以,充分调动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挖掘传统文化元素,揉入人文关怀和时尚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丰富中国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将会悄无声息地影响消费者对中国语言文化的感知和理解。
(二)重视汉语的需求驱动,培育亲近汉语的态度
用该语言的选择来实现的。海外汉语传播面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受众对语言的需求也有差别,所以在进行语言传播时应当考虑受众的国家语言政策和文化特点,然后考虑受众的不同层次需求和不同国家、民族对汉语持有的立场,以便形成具有针对性的精细化汉语传播模式。
需求是语言学习和使用的驱动力。总体上语言需求具有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但一般可以分为满足工作需要的工具性动机和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的内部性动机。前者属于生存驱动,因而创造工作机会,使用本土化人才,体现汉语在传播地域的应用价值,则会提高汉语的需求;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则可以理解为事业驱动和兴趣驱动。语言在实现交流的同时也提升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提高汉语在国际交往中的使用频度和使用层次,充分利用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所带来的有利契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逐步为汉语争取更大的使用空间,比如,把汉语作为国际会议工作语言、学术交流语言,提升大众传媒的汉语使用比重,增加汉语节目的覆盖率,扩大中文图书的海外发行和经典翻译。这些都将带动汉语产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不同的汉语应用和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汉语的兴趣会更加持久,甚至会由兴趣驱动产生大批海外汉学专家。
语言传播的过程也是语言信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编码”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信息的“解码”。无论是在语言信息的主动传输还是语言符号的客观呈现过程中,注重语言的呈现形式和语言接受者的反应,不仅有利于探索语言的柔性传播途径,也有利于语言接受者对语言的解读和选择。对不同国家的汉语传播,媒介需要改进语言组织模式和表达方式,进行换位思考和心理移情,提高受众对语言的接受程度。另外,受众对语言的理解是一个能动的过程,不可避免带有文化背景的影响。为了让受众顺利、准确地解读语言信息,必须注意跨文化因素的影响。
如上所述,语言态度影响语言的选择和传播。由于政治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区域民众的汉语态度存在差异。例如,拉美地区民众对汉语的需求和对语言的态度与汉语在北美和欧洲一些地区的传播大不相同,即使是在北美一国之内,不同地区对汉语所持有的态度也有差异。拉美文化既有欧洲遗风,又具本土特点,奔放热情的性格已根植与拉美民众的心里深处,他们在语言、宗教、社会结构、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方面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他们对汉语带有急切的渴望,这与拉美文化特点不无关系。这说明汉语在走出国门时需要“知己知彼”,适时调整传播策略,避免由当地语言政策和文化环境等因素导致的传播障碍。
(三)扩大汉语传播主体,多方面传播汉语
“传播主体即传播者”[11],在此不妨将语言传播主体理解为完成语言活动的个人或者组织,它既包括微观层面的个人,也包括宏观层面的机构团体、大众传媒等,它是多种传播主体共在结构。
语言教师作为语言技能的传授者在语言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人际交往、社会组织活动和传播媒介也在输出语言和语言的影响力,并影响着人们对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语言的接受者在感受到语言的价值和意义之后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汉语,在直接影响其他语言接收者的行为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比如,印尼、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华裔人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加之近年来出国游人数和双方贸易量的增加,汉语作为工具性的内外需求增加,使得汉语得以迅速传播。其他一些国家的一些人群为工作需要,学习和主动使用汉语,这些均是以语言的人际传播体现着语言自传播。
“凡有海水处皆有华人”,遍布世界各国海外华人是汉语人际传播过程中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分布各国的新老华侨虽已成为侨居国的公民,但是他们一般仍保持中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他们参与各自社团组织,构成了当代各国的华人社会。汉语在维系华人的故土情怀和人际关系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强与侨民组织联系,支持侨团建设,将会有助于推动汉语在华人群体和居住国人群中的传播。
资讯平台和活跃在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组织既是对外文化交流的主要机构,也是语言人际传播的平台。例如,文化代表团、艺术演出团、对外展览公司、图书贸易公司、文化旅游公司等也在以各自特有的方式向外输出汉语形式和汉语影响力。
当前网络、通讯技术日益发达,由各种媒介相互融合所形成的新媒介形态对传统的信息内容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改变了负载信息的语言。在全媒体时代,传播语言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声音、画面、网络等形式全方位地展现信息,增强汉语传播的效果。例如,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西班牙、法语、俄语频道的开播,“新华网”“人民网”海外网络版本的开设,《今日中国》七种语言版本都是投射汉语的新途径。其中,中国影视在海外颇受欢迎,也是语言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因此,推动、引导中国电视剧、电影和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和海外传播,通过影视的立体化展示,并借助影视的娱乐性对语言文化传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此外,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使沟通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汉语传播也可以尝试利用微传播达到汉语裂变式的传播目的。
(四)拓展孔子学院的平台功能,提升汉语传播层次
作为向世界各国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为主要任务的机构,孔子学院成为海外中国汉语热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孔子学院数量已有500家,1000所孔子学院课堂,孔子学院未来的发展应由数量扩展向质量提高转化。在尊重各国国情和遵循一般汉语教学规律的情况下,拓展服务功能、健全运营机制、明确发展目标、提高办学质量。
在汉语教学中,“教材”“教法”“教师”是常谈的话题。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近年来,孔子学院总部向海外派遣汉语教师和志愿者人数逐年增加,但是与海外汉语教师的需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为解决教师紧缺的问题一方面需要制定海外教师及志愿者培训细则和规范;另一方面加大教师选聘工作。比如,从国内派遣专任汉语教师和汉语志愿者,聘用国外合作院校汉语教师,选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现教师本土化;进而形成良性的执教机制,保证每所孔子学院都拥有数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保障海外孔子学院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从语言教学的技术层面更新教材内容素材,探索教学方法,形成具有国别化的汉语教学新方法,解决汉语难学的负面认识,使汉语学习成为一件具有成就感的愉悦事情。
海外孔子学院从事的汉语教学多属于非学历教育。众多海外孔子学院工作的重点在于营造语言文化氛围,展示中国文化,培养海外民众对汉语的兴趣和亲近汉语的感情,实际上孔子学院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校。为实现海外汉语的稳定传播,孔子学院需要在办学模式进行创新,拓展教学服务。比如,采用总部授权孔子学院与国内高校达成合作办学模式,推进“孔子新汉学计划”顺利实施,通过来华攻读博士等高端项目促进孔子学院所在国家重视汉语基础教育,推动汉语被纳入当地的国民教育体系之中。为此,孔子学院需要加强本土化汉语师资建设和教学标准制定,以输出语言标准和教学规范来降低外界对汉语传播的心理抵触情绪。
汉语教学法创新和教材本土化均是汉语传播技术层面的问题,是汉语传播中的“术”而非“道”。汉语国际传播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不同国家,需要政府部门、公司、学校、各类机构的参与合作,更需要从宏观层面整合各方面资源,协调各部门,引导和利用媒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汉语,在世界范围内提升汉语传播速度。单纯汉语教学和汉语向外自由扩散难以承担汉语国际传播之重。
参考文献:
[1] Cooper, Robert. A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Spread[A]. In Robert Cooper. Language Spread: Studies in Diffusion and Social Change[C]. Bloomington, I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2:32.
[1] 李宇明.探索语言传播规律——序“世界汉语教育丛书”[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7,5(4):1.
[2] 贺阳.汉语学习动机的激发与汉语国际传播[J].语言文字应用,2008(2):23-31.
[3] 李建军.实现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六大转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6):43.
[4] 朱风云.英语的霸主地位与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82(6):23-28.
[5] 李清清.英语和法语国际传播对比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论文,2014:17.
[6] 张西平.国际汉学教育: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9,7(2):2.
[7] 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23.
[8] 李宇明.什么力量在推动语言传播[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2):4.
[9]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泰国汉语文化传播综述 篇4
1. 历史背景
汉语文化, 狭义来讲即为华夏文化。几千年来, 汉民族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对睦邻各国产生了强大的文化影响力。从东南亚邻国泰国我们就可以找到汉文化传播的踪影。
早在两千多年前, 中泰两国就有了经济文化的交往。在泰国, 汉语传播的早期模式可以追溯到华人为子女设立的私塾。该类私塾为当地华侨、华人子弟提供文化教育服务, 后来发展成为华侨学校, 教授国语、常识、算数、美术、音乐、体育和泰语等课程。孙中山先生在泰国倡导成立的中华会所, 于1908年建立。
2. 近现代传播进程
建于1909年的华益学堂可以说是泰国近百年来最早建立的华文学校。二战结束后, 汉语在泰国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发展时期;1988年泰国华人纷纷发表言论, 要求政府放宽华文教育政策, 得到批准;1991年年底泰国民间最大慈善机构泰国华侨报德善堂董事长郑午楼博士提出创办华侨崇圣大学的申请, 很快获得政府批准, 并蒙泰皇御赐泰文校名。这也是迄今为止, 泰国唯一一所受泰皇御赐校名的私立大学。自此, 泰国的华文教育打开了新的历史局面。
20世纪90年代后, 汉语教育在泰国迅速发展。1999年泰国政府将中文列入大专联考外语的选考科目, 2000年泰国教育部又正式通过了高中的汉语课程, 许多学校包括一些专科学校、公立中学也陆续开设汉语课。在2008年以前泰国已基本实现所有中学都开设汉语课程。
在泰国高校里, 汉语教育也有了巨大发展。部分公立和私立大学相继设置了汉语专业, 开设了汉语课程。高等院校中, 国立和私立大学开设汉语学士学位课程的大学共有21所。最先开设汉语专业的院校为朱拉隆功大学, 朱大也是泰国最古老的大学, 被尊为“泰国最有威望的大学”。在泰国, 承担汉语教学任务的学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政府开办的大学 (如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等) ;第二类是教育部批准的公立和私立学校 (如曼谷商业学校、曼谷易三仓商业学院、东方文化书院等) ;第三类是民办学校, 由泰国教育部开办, 其经费由华侨或华侨社团负担。
目前, 泰国民办华校近100余所, 分布在曼谷及其他各府, 其中曼谷地区华校占20%。在泰国的汉语培训机构也是遍布泰国。汉语学习者的数量之多, 达到数以万计的规模。为次, 泰国教育部特别制定出一份促进泰国汉语教学的五年战略规划。与此同时, 泰国国内每年都会举行各级各类的汉语水平考试, 以促进在校学生和政府工作人员学习汉语的热情。
在汉语教学发展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历史时机下, 中泰两国高校和有关部门, 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泰国皇室、政府和中国国家汉办的大力支持下, 积极合作。泰国孔敬大学孔子学院是泰国的第一家孔子学院, 于2006年8月成立。截至目前, 泰国已经有12所孔子学院和11个孔子课堂, 位居东盟各国之首。
二、泰国汉语文化传播综述
泰国是世界上华人数量较多的国家之一。汉语在泰国的学习、传播历史颇为久远,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可谓风风雨雨, 一路艰辛崎岖。日前, 因为中国政治、经济力量的日益强大,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也随之加大, 汉语的兴盛与其有着密切联系。在泰国, 汉语教学的未来发展趋势依然是令人欣喜、乐观的, 这种发展趋势有其深刻、广泛的内部与外部因素:
1. 内因
汉字是汉民族一个鲜明的标志, 民族精神的图腾, 汉文化的最好展示。汉语更多的承载了每一位海外华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向往, 一种叶落归根的夙愿。海外华人普遍对汉语有着一种文化的自觉性。
在落叶归根这样一种中华民族固有的传统情结指引下, “说汉语、写汉字”已经成为了海外华人的一种感情的寄托方式。当回归故里的心愿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实现时, 这样一种带着浓浓的故乡味道的方式就成为了他们抒发感情的突破口。他们的子孙也通过学习汉语来找寻自己的“根”!在这种强烈的寻根意识牵引下, 学好汉语成为一种使命。泰国特殊的国情———华人、华裔众多, 也势必使得汉语得以广泛地传播。旅居泰国的华人乐于将汉文化传播到泰国, 并将其发扬光大。他们在泰国大量兴办华校, 努力传播中华文化。
2. 外部推动
从学习汉语的动机来讲, 汉语学习的发展最初是以少数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个别泰国学生为主。渐渐地, 中国的日益强大成为吸引一部分汉语学习者的重要原因。随着中国在亚洲与国际事务中的地位愈发举足轻重,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以及中国市场潜在的巨大能量、中国社会的科学发展策略等, 这些因素都吸引了很多泰国汉语学习者, 促进了汉语在泰国的推广。
泰国社会各界已达成这样的共识:中文在泰国已经拥有和英文几乎同等重要的地位, 甚至一些有意于到中国从事工作的人认为中文的重要性超过了英文, 他们认为熟练掌握中文可以帮助自己在社会上赢得更具优势的竞争条件———中文不但是谋生的工具, 还能够用来与外界沟通、谈判, 提高业务竞争力, 并且还可以增进人际关系, 促进对中泰两国文化的相互了解, 同时也有利于把优秀的泰国文化传播到中国。
因此, 学好汉语对泰国人来讲, 与各方面的现实利益紧密相关。汉语这种语言的掌握程度, 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他们的工作状况的优劣与在社会竞争力的强弱。所以学习汉语、学好汉语在泰国对于有志于参与社会竞争的人们来说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2.1学校汉语课堂的文化输出
在泰国的汉语课堂里进行汉语教学的中国老师分为三类:
(1) 中国汉语办公室每年派出的汉语志愿者
他们都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培训, 培训地点大多是在建立海外孔子学院的国内高校, 培训的老师都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经验;
(2) 国际语言机构在中国地区的分支选拔的文化交流生
此部分学生大部分为国内大学的在校学生, 所学专业没有限制, 教学经验并不是很丰富;
(3) 国内的各个高校定期派出的汉语老师
这一师资群体的汉语教学经验最为丰富。他们大多在泰国的高校从事汉语教学和汉文化推广工作, 是泰国的汉语课堂教学效果最好的群体。
此外, 在泰国教授汉语的老师还有来自台湾地区的教师、泰国当地的华人华侨以及泰国本土的中文专业的学生。台湾地区的教师讲授汉语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他们的汉字教学采用繁体字, 增加了初学者的学习难度, 并不利于汉语普及教育的发展。泰国当地的华人华侨因为具有良好的中泰语言、文化背景, 但是相对于专业的汉语教师, 他们授课的专业性不强, 这也是此部分教师进行汉语教学的不足。而泰国的中文专业学生, 他们中大多数对汉语以及汉文化有强烈的兴趣, 是相当不错的汉语教师。
2.2汉语教学在泰国的本土化
据汉办的网站公布, 泰国是“汉语热”最集中的国家之一, 截至2012年, 泰国学习汉语人数已经从2003年的8万人增加到了80万, 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近3000家, 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开设汉语的学校从最初的100多所增加到目前的700多所。2003年中泰合作的“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启动, 2004年, 汉办开始向泰国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截至2013年来泰任教的志愿者达到1676名, 比2012年增加了500余名, 志愿者派出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但仍与泰国政府的需求相距甚远。
2.3文学作品的传播
汉语文学作品, 作为汉语言传承、传播的重要载体, 一向在泰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影响力。但在近代, 其传播受到全球政治大环境与地缘政治小气候改变的影响, 不能与其在历史上的地位相比, 受到了一些挫折。
2.3.1汉语言文学作品的传播的历史
泰中友好交流近千年, 泰国在我国明代以来, 开始派遣官员、使节往来。这些官员来华之后, 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一些官员带中国官方赠送的汉语书籍回到泰国, 并把这些书介绍给亲朋好友, 至此中国文学作品开始进入泰国。此外, 贸易也是泰国引进中国书籍的另一途径。由于那时懂中文的泰国人很少, 所以中文书籍被忽视, 没有广泛传播。直到曼谷王朝时期, 泰皇重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事务, 阅读中国古典文学才逐渐流行起来。
演义小说名著《三国演义》于1802年被译成泰文介绍到泰国。曼谷王朝一世王很看重这部中国演义小说, 这部作品在他眼中并不只是长篇历史巨著, 而是兵法经典, 是政治军事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作品中展现的军事指挥和政治谋略是泰国国王、贵族阶层在建国期间的重要参照。因此, 泰国国王委托大臣昭帕耶帕康和后宫亲王组织翻译了《三国演义》。该作品在泰国文坛出现后, 很受泰国读者的喜爱, 便形成了中国文学热。许多的中国历史小说也被翻译出来。当时移居泰国的华人, 文化知识浅薄, 中国历史小说译成泰文有些困难, 造成了译本与原著存在一定的差异。尽管如此, 《三国演义》泰文版对泰国文坛来说, 影响比较深刻, 获得泰国评论家的好评, 泰国六世王时期被泰国作家学会选为泰国白话文学经典, 成为泰国语文教材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内容。一些研宄泰国文学史的学者认为《三国演义》泰译本是泰国散文的起点。
泰文《三国》问世后, 中国古代文学逐渐被泰国人认识和接受。其它泰译的古代文学作品有《水游传》、《西游记》、《封神演义》、《薛仁贵征东》、《孙子兵法》等等。从一世王王朝至六世王王朝, 据统计共有三十五部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被译成泰文。此外, 移居泰国的华人对故乡情感浓厚, 常和子孙讲中国传统神话、传说、故事, 希望后代了解自己的根源, 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有更多的认识, 也能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表达的人生哲学、道德礼仪之内容教导晚辈。这都有助于中国古典文学在泰国广泛传播。
2.3.2近现代汉语言文学作品在泰传播状况
中国近现代文学在泰国的传播, 于1939-1944和1958-1961两个时期收到泰国政治风暴的打击。当时泰国政府实施反共政策, 泰国境内的中文报纸几乎都被封, 泰国政府严禁阅读用汉字写成的文学作品。20世纪50年代, 泰国政府下令严管汉语教育, 1960年泰国政府公布规定泰国民办华校必须在三年内减少中文教学时间。
一系列的规定、禁令严重阻碍了中国现代优秀文学作品向泰国的传播。因此, 我们在泰国文化市场上仅能够看到鲁迅、巴金等几位代表作家为数不多的作品。
尽管经历种种挫折, 汉语言文学作品在泰国各阶层仍保持着相当的影响力, 当代泰国亲近汉文化的群体中, 以皇室诗琳通公主为最典型的代表:
泰国皇室诗琳通公主对汉语在泰国的传播推广工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她本人写得一手好书法, 被聘为四川大学、成都大学的名誉教授。多年来她坚持学习汉语, 用中文写作, 并结集成书———先后出版了《踏访龙的国土》、描绘丝绸之路的《平沙万里行》、介绍东北大地的《雾里霜挂》以及《云南白云下》《清清长江水》, 关于香港回归的《归还中华领土》等。 (中国新闻社, 2000) 2007年3月26日, 诗琳通公主亲自为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并挥毫题词“任重道远”, 勉励泰国当地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担当起推动中泰文化交流发展的重任。诗琳通公主于2009年9月15日, 又亲自为东方大学孔子学院揭牌。东方大学孔子学院首次在推广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引入了中华医学文化。?2012年3月26日诗琳通公主再次出席泰国朱拉隆功大学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庆典。
2.4文化艺术的传播
作为汉语言文字衍生物的汉语文化艺术, 如戏曲、歌舞等, 近年来在泰国也有了长足发展:
于2006年12月25日建立的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 在开展汉语教学和培训的同时, 引入中国的民族艺术教育, 挑选国内派遣的艺术专业的老师进行中国民乐、中国民族舞蹈、中文歌曲的教学和培训活动, 深受泰国黎逸府学生和老师的欢迎。
2.5影视作品的传播
近年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泰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影视剧作品在泰国传播并不广泛, 主要原因是两国文化的差异性。从2013年到2014年泰国引进的中国电影仅有《泰囧》、《白蛇传》、《白发魔女》等几部作品。相反的, 最近在国内热映的《星际迷航》早在几周前就已在泰国上映。泰国民众崇尚娱乐、乐意接受新鲜事物, 对好莱坞大片的接受度更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大多数中国电影所描绘的情景有很强的地域性, 并非所有的海外观众都能有所了解, 这造成了观众在观影时的迷茫。
三、汉语言文化传播的前景展望
历史上, 泰国传统文化曾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当下, 泰国依然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为已用,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泰国形成了强烈的吸引力, 可以预见到在泰国的汉语推广传播工作有着光明美好的前景。
当然良好的现状并不一定预示着一个一帆风顺的未来。当下, 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辐射能力不及历史高峰时期, 这主要缘于中国本土文化影响力的弱化;与此同时, 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现代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 又十分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可以说, 中国文化在泰传播, 面临的既有挑战, 又有机遇。
广大汉语言文化工作者要正确、客观地面对现实———需要克服的实际困难还有很多, 如优质师资不足, 优秀教材匮乏。只有处理好这些问题, 才能让汉语在泰国的传播工作顺利开展, 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泰国这片大地上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陈秀珍.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 2011.
[2]徐佩玲 (Pairin Srisinthon) [D].山东:山东大学, 2014.
[3]郭熙[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7.
[4]陈记运.泰国汉语教学现状[J].世界汉语教学, 2006, (3) :128-132.
[5]何丽英.泰国华侨学校汉语教学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10.
汉语传播 篇5
[摘要]随着国内外对外汉语教学的逐步推广,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应注重采取合适的方法和策略,融入我国的传统文化,以提高汉语语言教育和传统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作用。在帮助汉语学习者们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可以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基于此,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结合一些实际案例,论述了一些合适的文化传播策略,希望可以对相关的汉语教学活动,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课堂渗透;文化魅力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7)07-009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45
[本刊网址] http://munication Strategy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QI Wei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4,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popularization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t home and abroad,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dopt the appropriate methods and strategies,integrat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promote each other.To help Chinese learners to master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we can improve the influence of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our country.Based on thi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ome suitable culture dissemination strategy,we can hope to be related Chinese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play a certain reference function.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strategy; class infiltration; cultural charm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篇6
关键词:汉语 国际传播 策略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国际传播事业在过去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已经遍布全球,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也大幅增长。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特点,与此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新变化,在这样的新形势下,笔者拟提出以下十项策略,以促进汉语国际传播。
一、持续增强国家硬实力
吴应辉提出:“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1]。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从英语、法语、俄语等几大典型语言的国际传播历程和在世界语言结构中的兴衰变化来看,语言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和强度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基本成正相关。
十几年前,除特殊工作需要外,国外很少有人学习汉语,一些汉语传播行为也常常被认为是文化侵略或没有意义的举措,因而受到消极对待,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地影响世界、改变世界,汉语的国际地位和外国人对汉语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没学生到缺老师,中国硬实力的增强是最好的注解。
习近平主席2015年访问美国时,奥巴马宣布准备启动“百万强”计划,争取到2020年实现有100万名美国学生学习中文。会晤西雅图商界和技术界领袖时,脸书网站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完全用汉语与主席对话。目前仍是世界第一的语言强国和其顶尖精英都对汉语显示出如此浓厚的兴趣和尊重,不仅仅因为汉语的魅力,更因为滋养它的是不可小觑的腾飞中的中国。
因此,想进一步增强汉语的吸引力和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就必须持续提升国家的硬实力,固本强源,维护和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发展的原动力。
二、始终明确国家政策支持
“十二五”规划中将提高文化开放水平,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列为重要方针,强调要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开展国家文化年、中国文化节、“感知中国”等品牌活动,加快推进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孔子学院建设,形成展示、体验并举的综合平台。正因为有了这样明确的政策支持,“十二五”期间,汉语国际传播才出现了跨跃式发展,呈现出昂扬向上的旺盛生命力。
近期,习近平主席在多个重要讲话中提到汉语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方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目标要求。相较于“十二五”,既有延续性又有创新性,可见近期汉语国际传播将继续拥有良好且稳定的发展环境,并借助创新性理念的战略高度,翻开发展的新篇章。
适时适势的政策支持是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前提,国家不仅应明确相关政策,还应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完善,并且抓好政策的落实保证成效。
三、充分借助国家领导人国际影响力
习近平主席及其夫人彭丽媛每次公开亮相,都会登上世界各大媒体的头版,引发各国人民对中国新一轮的关注和讨论。两人也多次在汉语国际传播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引导作用。
习近平主席去年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时,受到了学生和老师们的热烈欢迎,参加表演的小学生在见到他、得到他表扬之后都非常激动,纷纷表示要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彭丽媛与澳大利亚斯科奇——欧克伯恩学校师生有着“万里信缘”,鼓励他们学习汉语,邀请他们来中国参观故宫等文化古迹、学习书法和剪纸等传统文化,不仅坚定了该校师生学习汉语的决心,也密切了中澳联系,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学习汉语的大军。
国家领导人个人的国际影响力可以成为汉语国际传播行之有效的催化剂,适度而充分地运用它可以促进汉语国际传播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四、恰当拓展重大事件传播效应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是我国重大的政治活动,在阅兵仪式进行时,习近平主席向受阅部队左手敬礼立刻成为网络搜索热点。网友们指出这缘于中国古代的礼仪和军事制度,表示不尚武力,并找出《道德经》“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为佐证。虽然之后《人民日报》官方说明是镜头角度误区,主席在向三军将士招手致意,但国内外人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氛围已然形成。
2015年底,三元桥换梁事件再次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中国热”。北京运用千吨级驮运架一体机“驮梁车”实现了1350吨桥梁整体换梁,创造了大吨位整体换梁新技术范例,在国内属首次、在国际上也属领先技术,而如此高难度的大项工程从启动到结束仅用了43小时。换梁视频在国外网站上的点击率达几百万次,许多外国友人都留言表达震惊之情,同时表示要学习汉语,来神奇的中国看一看。
据调查,许多外国人开始对中国感兴趣,想学习汉语,都是因为受到某一热点事件的影响。因此,应该恰当运用重大事件的传播效应,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增强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自发性。
五、大力办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
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
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13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00所孔子学院和1000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设在125国(地区),其中,亚洲32国(地区)110所,非洲32国46所,欧洲40国169所,美洲18国157所,大洋洲3国18所。孔子课堂设在72国共1000个,其中,亚洲18国90个,非洲14国23个,欧洲28国257个,美洲8国544个,大洋洲4国86个[2]。从统计数据和近年汉语国际传播取得的发展成果可以看出,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是汉语国际传播的重要机构和有效载体。
继续办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是汉语国际传播发展的基础,今后应注重以各国需求为导向,提高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办学质量和活跃成度,稳步推进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
六、高度重视国际性汉语组织和汉语项目
我国和美国、英国等汉语学习大国,都有不少比较成熟的国际性汉语组织和汉语项目。比如国际汉语教师协会,由美国、中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际性学术团体和各国权威教育机构构成,在开展汉语教育、汉语教师培训交流、汉语教材编写出版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汉语项目以普北班为例,它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在北京师范大学开办的中文短期培训班,自开办以来一直都是生源最多、效果和名声最好的培训班之一。它的成功不仅使普林斯顿大学获益,也产生了提高美国学生汉语学习热情、增强美国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认可等连带效应。
因此,汉语国际传播应该充分借力于国际性汉语组织和汉语项目,多方动员,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七、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
第一应大力开展国际青少年交流活动。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构建期,如果有机会参加与中国相关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政府项目还是校际交流,是来华体验还是在当地参与,都会对他们产生良好的影响。而且,存在于青少年中导向力量不仅传播速度快,感染力强,还具有持久性和增长性的特点,一定程度上会对汉语国际传播产生短期和长期的回馈效果。
第二要全面开展艺术交流活动。艺术无国界,世界各国人民对音乐、舞蹈和戏剧大多都是喜闻乐见的,通过文艺活动,既能传播中国文化,又能增进国际友谊,可谓一举多得。除文艺演出外,展览、比赛等文化活动也都可以成为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有益形式。
八、积极开发文化产品和名人效应
古装宫廷大剧《甄嬛传》在国内热播后,美国、韩国等国纷纷引进播出;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中文书籍海外销量明显增加,这些对汉语国际传播来说,无疑都是好消息。但就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推广力度来说,中国跟美国、韩国、日本还有一定的差距,应该取长补短,借鉴美剧、韩剧、日本动漫的制作和传播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创造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之路。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在瑞典发表获奖感言时,得到了全世界的尊敬,跨界精英马云在纽交所观看上市敲钟时,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开展个人演唱会时,获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这些名人,无论来自哪个领域,都有能力、有责任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贡献力量,如逢恰当时机,他们都可以成为汉语国际传播的代言人。
九、专项增强新旧媒体传播力度
传统媒体的发展虽然渐缓,但在短期内国内外受众量依然非常可观,目前与新媒体相比,正式性、规范性,可信性也相对较高。所以,传统媒体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宣传报道不能懈怠,要保质保量,同时做到有坚守有创新,与新媒体相得益彰。
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数字化传播在所有传播形式中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通过网络新闻了解中国、用手机软件学习汉语。如果能根据汉语国际传播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相关新媒体建设,并充分发挥建设成果,一定会更专业、更有效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十、培养提升全体国民素质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高达45.98万人,2015年预计突破50万。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游人数(含港澳台游)达1亿1700万人,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出境游人数最多的国家,2015年预计达到1亿4000万人。人际传播是最基本的社会传播形态,如此庞大的数字表明,留学生和出境游客正在成为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特殊形式和新生力量。
如何使这支力量发挥强大作用?笔者认为,宏观上应与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微观上应设计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旅游”三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与留学生和游客息息相关,如果三大创建能有效推进落到实处,一定会全方位提升留学生和游客的素养,发挥其正向有效的作用。具体措施可以多种多样,比如在留学生出国前开展专题培训,教授一些基本教学方法和技巧;建立奖励机制,如果出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完成一定时间的志愿教学,予以相应奖励等。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潜在的留学生和境外游客,所以,必须注重全体国民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增加全体国民的爱国意识和自觉意识,这样才能打牢汉语国际传播的根基。
时代的发展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在新形势下,汉语国际传播必须集国家、社会、全民之力,运用多种策略从多个层面全面推进,坚持顶层设计与具体落实相结合,坚持与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相辅相承,才能取得新突破、再上新台阶。
注释:
[1]吴应辉:《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的国际化历程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年,第01期。
[2]数据来源:国家汉办网站:http://www.hanban.edu.cn/。
参考文献:
[1]吴应辉.国家硬实力是语言国际传播的决定性因素——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的国际化历程对汉语国际传播的启示[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1,(1).
[2]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事业新常态特征及发展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15,(4).
[3]王禹西,张天宇.汉语国际传播的方法[J].商,2014,(43).
对外汉语中文化传播的意义 篇7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传播,意义
当前世界正在构建地球村, 不同民族、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交集越来越多,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中国而言, 汉语是中国文化浓缩的结晶, 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汉语不仅承载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意识与精神。由于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不多, 对中国社会当前的发展现状也所知甚少, 因此通过对外汉语传播中国文化, 有利于其他国家对中国以及中国文化的了解。
一当前对外汉语发展现状
目前汉语热是一股时尚潮流, 对于部分喜欢中国的外国青年来说, 能说上几句汉语是很有面子的一件事情。纵观国内的对外汉语教学, 部分大学特别针对外国留学生开设了汉语班, 外国留学生也十分喜欢汉语班的开设, 并且特别热衷于汉语的学习。不仅大学开设了汉语班, 如今一些教育机构也开设对外汉语学习班, 以供在中国工作的外国朋友学习汉语。此外, 一些电视频道与新闻媒体, 也在对外汉语上做足了功夫。如国内某卫视的一档节目“汉语桥”, 其主要内容就是外国朋友展示自己的汉语水平, 并互相交流汉语学习方法与学习心得。这一档节目,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外国人对汉语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 目前孔子学院已经在全球七十余个国家开设了汉语学习机构, 汉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同时也反映出国外逐渐加深了对中国的关注以及对汉语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 世界部分顶尖大学也开设了汉语课程。虽然目前汉语不是世界的通用语言, 但随着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不断提高, 可以预见, 未来汉语必定可以成为英语之后又一种世界主流的语言。
二对外汉语中文化传播的意义
1. 重塑中国形象
一方面, 通过对外汉语, 向外国民众传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可以让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今发展, 逐渐根除国外民众的偏见。
另一方面, 中国是一个友好和热情的国家, 传统的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无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还是中国当今的发展与状态, 都只有通过对外汉语向外国民众传达文化内容, 才能使其消除对中国存有的误解和偏见, 使其从本质根源上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与社会面貌, 以便重塑中国在外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2. 提高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对外汉语中的文化传播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必要之路, 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在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下, 世界上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之间势必会互相交流和互相渗透。这不仅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和中国社会文化自身发展创造了条件, 更为中国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开辟了道路。这是因为只有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 才能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力。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外国民众接受认可中国的发展, 进而使中国的影响力日益提升。
3. 提升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竞争力
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已经拉开序幕, 但目前中国文化的竞争力明显不足。
因此, 做好对外汉语加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对外汉语的传播过程中, 要对中国文化进行一番甄选, 剔除封建迷信的糟粕, 剔除不符合当代价值观与社会观的内容;选取符合外国民众道德标准和信仰的文化内容;选取符合世界主流观念及科学精神的内容;选取能彰显中国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的内容。以此来进行文化传播, 才能使国外民众接受和认可中国文化, 提升中国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对外汉语的热潮在逐渐加深并将继续热下去, 对外汉语的重点在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播, 使外国民众从根源本质上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中进行文化传播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 同时也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需要各方人士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蒋旭峰.传播文化需要文化传播的自觉[J].对外传播, 2010 (8)
论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 篇8
1.1 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系统
在中国,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象声词来描绘复杂和奇怪的声音, 各种客观世界有许多叠韵词在使用中, 传达出一定程度的放松, 友好, 愉快的感觉。国民性的声音使一些欧洲和美国学生学习这些国家的艰苦, 枯燥数字, 但如果老师能将演讲知识, 放在所隐含文化背景下解释给学生, 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兴趣, 加深对汉语的认识。
1.2 词汇是语言最为重要的基础
词汇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 哲学思想和道德信念。汉语中的一些话同汉民族的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反映了汉族文化的积累、渗透知识经验、情感色彩。例如, 在汉语的许多话中的含义是代表吉祥高贵。如“龙”、“凤凰”代表好运气, 独一无二的, 对词或短语的组成通常有这个意思。这与中华文化的“龙”、“凤凰”图腾有关。“牡丹”为代表的财富与贵族, 鸳鸯”表明一个美丽的爱情, 松树和柏树表明了不屈不挠。汉语词汇的许多引申是需要理解这些文化的寓意, 否则很难正确地使用这些字眼。另一方面, 汉语成语谚语具有高度的文化性。汉语中的成语有上千条, 使用的十分频繁。外国学生如果不明白这些成语的文化内涵, 根本就不能掌握这些术语的正确使用。
2 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依托推广中国文化
2.1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了解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什么他们学习中文, 有什么是他们的个人需要和他们的学习方法等, 出于学生正确理解的目的, 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 结合教科书和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 编写指导材料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初学汉语的留学生, 其中大多数对中华文化所知甚少。老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问卷, 通过统计分析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的具体情况, 看看学生的个人特点和想法, 以及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一般而言, 只要学生选择学习汉语, 表明他们首先在不同程度上对汉语言都有一定的兴趣, 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较容易做好。不同的学生学习汉语的目的不尽相同, 许多学生喜欢中华文化, 他们在生活中通过各种渠道接触中华文化, 从而导致学习中文的兴趣。例如, 吃饭, 享受中餐, 观看中国电影。此外, 一些学生看到, 在当今世界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 经济快速的发展。并考虑他们毕业后的诸如发展方向等具体问题。他们已认识到学习汉语和掌握汉语对个人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情况, 指导他们学习中文有特定的目的和方法的学生谁想要了解中华文化和共同利益, 可根据材料提供相应的材料。
2.2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渗透中国文化
语言教学与理论教学是大相径庭的, 语言教学更加注重于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能力发展的最终目标。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 “我教你学, 我讲你记, 我问你答”这种模式, 学生学习是在被动状态, 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 我们应当在对外汉语教学课堂, 充分引入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将枯燥的语言教学和文化相结合,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模式。在语音初学阶段应着重强调区别。在教学课程中提到的经典笑话以使学生印象深刻, 有助于理解和接受。
还有相近发音, 平卷舌的问题, 分配到小组进行培训。然后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实践效果, 您可以介绍一些绕口令, 并解释其含义, 在文化渗透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涉猎中国相声, 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留学生的母语都是26个字母组成的, 而汉语是由汉字组成的, 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难点。这时可以通过介绍书法知识来介绍不同字体古代和现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图片等, 以欣赏的方式引导学生, 激发他们的学习需求。同时也可以考虑引入我国的篆刻, 可以以兴趣小组的形式, 培养学生学写汉字, 甚至雕刻汉字, 让他们觉得, 不仅可以写汉字, 您还可以享受中华文化。在情景教学的操练中, 可以让学生学习说话, 走路和行动, 甚至方言也可以引进课堂, 寓教于乐, 创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习中国的歌曲, 与其让学生去死记硬背一篇三百字的文章还不如学习唱一首歌曲, 毕竟少花了不少时间, 音乐无国界, 只要唱对了音律。一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下来。而且丰富了教学内容, 课堂气氛活跃。语言和文化为内容的手段, 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目的, 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 真正学习汉语是在巨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背景下进行的。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对外汉语教学第一步是促进语言的推行, 但语言是文化的基石, 没有语言, 同样也就没有文化。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语言深刻的反映了文化发展, 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因此, 当在进一步发展对外语教学, 文化地位的更加深化也更为突出。为了使得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发展能够顺利实施, 能够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全面的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 我们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 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50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C].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 1999.
汉语传播 篇9
一、逐步转变教育理念, 重视本土文化教学
国内的许多大学为了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顺应国家的教育改革要求, 都比较积极地实施双语教学。但是, 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过程中, 学校和教师对于中国文化部分的双语教学重视程度远远弱于英、美、日、韩、俄、蒙古等对外国文化的重视程度。许多学生对于中国本土的文化与历史知识知之甚少, 过于轻视, 却对外国文化情有独钟, 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例如, 许多学生对英美国家的风俗习惯、节日、自然景观、著名建筑如数家珍, 但提及本国的风俗由来、节日特色、人文地理却一知半解甚至不能准确地表述。而2014年由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重新实行的《汉语国际教师资格证书》考试以及汉语教师志愿者考试, 在其赴任国语言面试部分就出现了对中国文化的介绍与描述, 由此可见, 转变教学理念, 加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 培养其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树立其民族自豪感, 并用英语或其他语言进行中国文化的双语教学是对其专业培养的首要任务。
文化意识作为一种对本族语和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具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 作为英语教师要把握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意识的均衡性培养,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同时, 英语教师自身要扩充其对中国文化历史知识的了解, 注重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性, 将这种文化意识内化于教学之中, 为语言的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英语教师应以文化教学为主, 打破以语言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思维惯性, 让学生真正重视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并掌握用英语表述中国文化的技能。
二、合理选用教材资源, 完善课程设置
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 是被大多数双语教学者所认同的。在原版教材的帮助下, 学生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 保持语言学习的连贯性。英文原版教材对“中国文化与传播”课程的双语教学同样适用。作为中国人的母语文化, 现有的全英中国文化教材数量匮乏, 内容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教材的编写者很大一部分是由对中国文化了解不足的外国人以及精通中国文化但英语水平不高的中国人构成的。这样的英文教材很难满足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中国文化双语课程的学习需求。建议在教材的选用上, 合理地整合教材资源, 优先选用国外编者的英文教材, 再辅助国内编者编写的优秀中英文教材, 结合课程需要进行有效地补充。
双语课程设置方面, 在开设和文化教学有关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以外, 建议开设中国文化与传播、中国历史与文化、汉英文化对比分析等课程。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培养都应围绕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设置, 保证文化门类特色。同时, 在课程之外, 学校还可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设置中国文化主题英语角、中国古代戏曲英语剧社团、中西文化价值观异同辩论赛等辅助活动。
三、灵活利用教学方法, 优化使用教学策略
在中国文化与传播课程的双语教学实践中, 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地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优化使用教学策略, 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难点、加深文化知识记忆, 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 英语教师可以灵活地利用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文化知识讲解, 例如情景法和对比法。
情景教学是对外汉语专业语言教学最常用的教法之一, 把它应用在中国文化的教学上也是非常有效的。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景之中, 让学生通过对视觉与听觉的综合运用, 自然地理解、应用文化知识。教师可以创造不同的场景并对其进行描述, 让学生以中国文化为主题, 在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不断地锻炼其对中国文化知识的运用和英语语感的培养。以“Chinese Food and Drink” (中国饮食文化) 内容为例, 可以设计主题为“Eating in Chinese Restaurant” (中餐馆就餐) 的情景角色扮演, 让学生根据主题内容, 四人一组分角色扮演:在英国的中餐馆里, 学生分别扮演中国学生A, A的英国好友B、C, 中餐馆服务员D, “服务员”以幻灯片图片为“菜单”向“英国学生”推荐“specialty” (招牌菜) 、“staple” (主食) 、“Yu-Shiang Shredded Pork” (鱼香肉丝) 、“Kung Pao Chicken” (宫保鸡丁) 、“Eggplant with Chilli and Potato” (地三鲜) 、“steamed bun” (包子) 、“Dumpling” (饺子) 等食物, “英国学生”出于不了解和好奇, 对中国菜的口味和用料进行询问, “中国学生”在一旁协助“服务员”进行讲解介绍。
文化的学习应该是双向的, 在对外国文化了解的同时也要精通中国本土文化, 而文化对比教学就可以按照对比的项目分类有条理的对中外文化进行研究学习。如在中国传统节日的英语双语教学中, 中外有很多具有共同意义的节日:在中国“Qingming Festival” (清明节) 的“playing out” (踏青) 游玩活动和欧美国家的“Halloween” (万圣节) 的“carnival” (狂欢) 活动的对比教学中, 教师可分配任务, 让学生分别列举两个节日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进行对比分析;在中国的“Qixi Festival” (七夕节) 和欧美国家的“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的教学中, 学生可从“origin” (节日起源) 、“custom” (节日习俗) 、“scope” (节日的影响范围) 对比学习。经过一系列的对比研究与思考, 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掌握中国文化的核心与特征, 也可以使学生在以后的跨文化交际与实际教学中能够更加精准地阐释与传播中国文化。
通过情景教学和对比教学, 可以让学生从兴趣出发, 把学到的文化知识生动地用语言表述出来, 通过小组合作和知识对比使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及文化分析能力得以加强和提高。
结语
语言与文化具有历史的联系, 语言是打开文化宝库的钥匙, 离开语言天然依赖的文化背景, 难以充分理解语言本身。通过转变教学理念, 以本土文化为重心、选取优秀中外教材互补教学、合理优化课程设置与专业特色相结合、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开展“中国文化与传播”双语课程, 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输出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调试知识建构能力, 从而达到高校双语教学人才培养的目的与要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本科教育进一步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DB].http://www.btrc.edu.cn/
[2]吴泓.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双语教学问题探索——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 2015 (1) .
[3]许克琪.“双语教学”热中应关注中华民族文化遗失问题[J].外语教学, 2004 (3) :87-89.
汉语国际推广与武术的国际化传播 篇10
汉语国际推广是目前中国进行对外语言及文化推广的国家战略, 其致力于通过汉语推广中国文化, 介绍国家魅力, 以语言推广促进文化传播。把武术文化的国际化和汉语国际推广结合起来, 以汉语国际推广促进河南武术国际化, 是完全有可能而且非常必要的。
河南武术融入汉语国际推广的可能及作用
汉语国际推广的教学实践表明, 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呈多元化状态, 但其中绝大部分是源于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武术就是拥有较高兴趣度的文化项目。在外国人尤其是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者看来, 汉语是非常难学的, 持续单纯的汉语学习常让他们觉得缺乏趣味、身心疲劳。把武术技能和武术文化融入汉语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紧张的汉语学习之余, 穿插中华武术的教学, 可以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 是汉语推广中吸引学生扩大生源的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种语言同时就意味着学习使用这种语言的国家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以不同的文化为载体, 可以吸引相应文化的爱好者学习汉语。河南的少林、太极两大武术门类作为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 在国际上有非常高的知名度, 有着广泛的国际群众基础, 把武术作为汉语国际推广的主干课程之一, 不仅传授武术技能, 同时介绍武术内涵文化, 使语言学习更形象更有针对性。这样以对武术的了解和学习需求为抓手促进汉语的学习, 可以丰富汉语国际推广的途径, 扩展汉语国际推广的广泛性。
汉语国际推广对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促进作用
普及武术技法, 从广度上促进武术国际化。一般人学习武术通常都是从武术技法开始, 甚至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说, 学习武术就只意味着学习武术技法, 因此, 武术技法的传播与教学是武术文化推广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在武术技法教学中, 面对面的示范和模仿是常用方式, 但语言交流同样不可或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没有语言的参与, 交流的效率和效果都将大受影响。在武术技法教学中, 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步骤的组织、技法要领的讲解、学习训练的要求等, 都需通过语言来实现, 这在师生同是中国人的教学中是自然而然的, 而当学习者是外国人时, 这些问题就会凸显出来。事实上, 在中华武术国际化的过程中, 一个无法跨越但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语言, 虽然翻译能解决一定的问题, 但很多技法名称本身就带着鲜明的传统文化的烙印, 如体现出四字格为主、简约为美、工整对称的文化特点, 这些也是武术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对汉语的深入理解才能领会。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壮大, 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并会使用汉语, 无疑为中华武术的国际推广提供了更多的潜在对象。那些原本在担心或徘徊的人, 会因为学习了汉语而增加学习武术的意愿和信心, 从而使中华武术的海外学习者越来越多, 拓宽武术国际化的广度。
传播武术文化, 从深度上促进武术国际化。了解和学习一种武术, 只学练其外显的技法是不够的, 因为每一种武术技法的背后, 都承载着特定的武术精髓和内涵, 对这些方面的了解能够更加深入真正地了解武术本身。拿少林武术来说, 其有原生拳种30多种, 动物、植物、日常用具、自然四季等在其中都有一定的体现, 每种拳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内涵在里边。从整体来看, 少林武术涵盖了易学、兵学、伦理、美学、养生等很多方面, 其中有些方面如拳法、兵器等可以通过实物、图片等直观展示手段来传播推介。少林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 儒、道、释三种文化思想在其中都有体现, 其与地理环境、社会氛围等都有互动影响, 这些思想意识、精神内涵等方面较为抽象的文化信息则无法单纯地直观展示, 必须通过语言这种载体来进行介绍和解释。另外, 某些武术招式的名称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信息, 如太极扇中的白鹤亮翅、挥鞭策马、手挥琵琶、仙女奉茶等, 这些单靠翻译根本无法传达其中的美感和韵味, 只有真正理解了汉语意思才能体会。汉语国际推广致力于更多的人更好地学习和使用汉语, 汉语水平的提高为他们接触和了解特定领域的文化信息提供了可能和便利。在学习武术的海外人群中推广汉语教学, 武术学习和汉语学习相互促进, 有了良好的汉语基础, 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的学习都能够更加深入细致, 从而使武术国际推广不只是停留在花拳绣腿的表面功夫, 使其国际化的层次和内涵都得到深化。
以语言为载体, 促进武术文化相关领域蓬勃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河南武术的发展和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武术本身。以少林武术为例, 很多国家政要都表现出对少林武术的兴趣, 来中国访问也有意愿亲自参观嵩山少林寺;少林寺也是久负盛名的功夫文化体验旅游胜地;以少林武术为题材或手段的影视剧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 在政治、旅游、教育、影视等领域都可见少林武术的参与, 这一切都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及国家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随着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推进, 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会越来越多, 有了语言这个有效工具, 他们对于少林、太极等武术文化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河南的功夫旅游体验、功夫题材电视剧、武术体育赛事等领域会因为更多国际人士的关注与参与而得到更加蓬勃的发展。
以汉语国际推广助推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基础工作
应着力培养具备河南武术和汉语国际推广两个领域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可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一是以汉语国际推广专业为依托, 融入武术技法及武术文化等相关内容的教学。比如在开设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的院校开设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课程, 提高他们的武术文化技能和修养, 短期速成的途径是对即将赴任或外派的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及教师进行武术强化培训, 由于时间限制, 一般只限于武术技法方面。二是以武术专业学习为依托, 增加汉语国际推广领域的核心课程, 如汉语言基础知识、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技巧、外语教学课堂管理等。嵩山少林武术职业学院开设的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即属于这一途径。此外, 短期有针对性的培训也可以适当达到这一要求, 如通过选派合适的武术专业学生参加汉语国际推广志愿者的集中培训, 使其获得关于汉语教学的专门知识, 能够胜任国际汉语教学志愿者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 短期培训只能解决一时之需, 采取长期的有计划系统性的设置和教学才能保证人才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应开发生产大量相关的资源。主要有:适用于武术展览与表演的服饰、兵器等的实物与图片, 嵩山及陈家沟有代表性的实景图片或视频, 武术影视剧视频资料, 武术技法及文化教学教材及配套视频、多媒体教学课程等。其中教材是尤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实现以汉语国际推广促进河南武术国际化, 需要专门编写既符合武术教学规律又符合汉语教学规律并适应汉语教学需要的对外武术汉语教材, 在国内外跟汉语国际推广有关的各机构各院校特别是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进行大力推广。
以汉语国际推广助推河南武术国际化传播的途径
河南武术文化展览。以少林与太极武术文化为主题, 把有关发源地风景、功夫技法、兵器、服饰等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的形式陈列展览。但这种方式对河南武术文化的展示传播是浅层次的, 在一般的汉语国际推广中起的是初步宣传河南武术文化的作用。
河南武术文化巡演。以少林拳法或太极拳为主要载体, 编排综合反映河南武术文化的专项节目, 有组织地在外国的中国文化年节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进行巡回演出。这样可把河南武术文化的魅力直观地展示出来, 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加深他们对河南武术的了解甚至激发他们的热爱。
河南武术技法教学。选取比较简单易学的少林武术拳法如动物象形拳、自然拳或者比较基础的太极拳, 在学汉语的外国人中进行推广教学, 为他们提供强身健体、防身护人的技能, 使他们获得对河南武术技法的切身经验。在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以及国内外各个从事汉语国际推广教学的团体机构, 可以把少林拳或太极拳的教学作为选修课或文化体验课, 与常规的汉语教学相搭配。这种途径, 一般有一两个专门学过少林武术技法的老师就可实现。
河南武术影视剧鉴赏。中国电影中与少林寺和太极拳有关的有很多, 如《少林寺》《龙在少林》《少林豪侠传》《少林四小龙》《木棉袈裟》《智勇和尚》《旋风小子》《功夫小子》《推手》《太极宗师》等。在汉语国际推广教学机构开设原声少林武术电影鉴赏课, 以不定期的体验活动或定期的选修课等方式来呈现, 在观看功夫电影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其中的武术文化, 并通过原声即普通话对白提高汉语的听说能力。
河南武术文化讲座。河南武术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只通过观看展览或表演等形式很难深入领会, 必须经过专门的讲解点拨, 因此, 开设专门的河南武术文化讲座就很必要。讲座可结合现场演示、图片、视频等介绍河南武术的历史、门派、礼仪、规矩等。对低水平的汉语学习者, 可以配翻译以保证他们的正确理解。高水平的汉语学习者通过直接听汉语既能了解相关武术文化, 又可检验并提高自己的汉语水平。
开设武术汉语课程。主要分为武术技法和武术文化两大块, 分层级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这样的课程适合在国内外有汉语学历教育资格的学校院系开设, 对象主要是对河南的少林和太极特别感兴趣的留学生, 通过周密系统的课程设置及教学, 让学生在汉语水平上有很大提高, 同时又深入了解少林武术文化, 培养出的是既懂汉语又懂武术的高层次人才, 他们又会成为河南武术国际推广的主要推动者。据悉, 郑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已经在研究实施设立汉语言本科生的少林武术方向相关事宜, 相信未来会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成绩。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或一般的汉语培训机构, 因汉语教育系统性和深度的欠缺, 一般只适合开设简单的武术技法方面的汉语课程, 主要学习一些招数名称、动作要领等方面的汉语词句。
河南武术文化体验。通过一系列推出去的方式吸引他们走进来, 以夏令营等游学方式, 组织国内外对河南武术感兴趣的汉语学习者亲自到嵩山少林寺及焦作陈家沟参观访问, 通过观察和交流, 练习汉语交际能力, 同时也能获得对河南武术最直接最真实的认识, 更加激发他们对河南武术文化及汉语的热爱, 也为河南带来更高的知名度和相应的经济效益。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传承河南武术文化的
摘要:汉语国际推广是目前中国进行对外语言及文化推广的国家战略, 武术是外国人兴趣浓厚的文化项目, 河南武术资源丰富, 在汉语国际推广中融入河南武术文化, 可以促进河南武术的国际化传播。这需要特别注重人才培养和相关资源开发等工作, 可采取的具体传播方式有展演、教学和体验等。
关键词:汉语国际推广,河南武术,国际化
参考文献
[1].罗春霞、李雷、赵发田:《浅谈中国语言文化在武术中的体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2) 。
[2].无谷、刘志学:《少林寺资料集》, 郑州: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2年版。
[3].虞定海、郭玉成、李守培:《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综述》, 《体育文化导刊》, 2011 (2) 。
汉语传播 篇11
【关键词】赣州 本地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和观念的重要载体。赣州本土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把这些文化资源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并且通过教学发扬传播就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赣州本土文化的理论基础即可行性
文化是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就开始研究使语言和文化相结合的原则和方法。而对于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定位,有学者提出,文化“决不只是作为‘语言下位概念’的‘交际文化因素’,而应当是满足不同水平层次学习者提高语言文化素质需求的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和中外比较文化。”这说明随着汉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提高,其所接触的汉语文化因素也不应仅仅限于交际文化,而应当包含更丰富的中国文化。
二、赣州本地文化的物质载体即表现形式
赣州是文化资源大市,不仅有丰富的有形的文化资源,还有大量无形的文化遗产,包括“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态文化、脐橙文化和民间文化”等赣州特色的地域文化。独特的文化、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秀丽的风光,构成赣州文化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赣州本土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三、赣州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
根据2008年江西省教育厅的统计数据,占江西来华留学生总数前三位的分别是江西中医学院、赣南医学院和井冈山学院。留学生数量上的优势客观上为赣州本土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赣州乃至江西的对外汉语教学与全国、与周边其他省份、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第一,江西的留学生规模占全国留学生规模较低。
第二,对外汉语专业发展尚在摸索期。
作为对外汉语教师主要来源的对外汉语专业在赣州还属于新兴专业。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赣州的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在就业、国家汉办组织的志愿者和汉语教师外派中都显示出劣势。
第三,本地文化特色不明显,文化软实力相对落后。
赣州虽然是文化资源大市,但是还没有实现从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转变。一方面政府对本地文化消费定位不清晰;一方面一些区域文化资源长期处于静止的状态未得到开发;而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的融合不够。
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与传播赣州本土文化的现实途径即方法
在振兴苏区、发展苏区文化的背景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并传播赣州本土文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形成“赣州文化共识”,加强政府引导,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目前要大力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明确赣州文化产业发展定位;二是扩大文化需求,可消费的文化才是大众的文化。三是抓住国家振兴苏区的大好时机,规划好文化产业发展,加深与其他产业融合。
2.挖掘适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赣州文化资源,编写配套地方特色文化教材。赣州本土文化因素内容丰富,整合适合运用到教学的文化内容,编写成配套地方特色文化教材十分必要。在选取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一是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目前赣州的留学生大部分学习医学,所以要充分发掘赣州的中医和中药文化。二是要便于教学和实践。三是增强文化内容的“亲和力”。作为学习内容的文化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而应该和学生关系密切。
3.灵活的教学模式、合理的课程设置。文化内容由于其特殊性,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的课程设置就成为必须。在课程设置上可以采用“课内+课外”的互补文化教学模式,一是开设综合文化体验课。这门课旨在让学生与当地文化作亲密接触。二是开展以文化课为主导的多种文化主题活动,如文化知识讲座、竞赛等;让学生走进城市或社区制作与本地文化相关的录像短片;表演与本地文化相关的小短剧等。
4.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在引进师资上,不应只看学历,而更要考察其实际教学能力。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有计划地把教师送到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知名的高校甚至国外进修,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亓华.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界文化研究20年述评[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2]黑琨,王凤苓.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3).
汉语传播 篇12
关键词: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胜任力,问题,帮助
一、前言
中国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国际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计划”, 从国外招募志愿者在当地从事汉语教学。这是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为适应世界汉语教学发展的新形势、缓解各国对汉语教师的紧缺状况而实施的一项计划。
新时期的汉语国际推广一改单一地将外国人“请进来”的模式, 而是主动的让汉语教学“走出去”。
我国于2004年开始在全球建立孔子学院, 目前已选派25000多名教师和志愿者, 这些教师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34个国家。这一举措成为提升文化传播力、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这些教师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不仅担任着汉语教学任务还肩负着文化传播的重任。传播能力又叫人际能力, 美国学者特伦霍姆和延森定义其为:“一个人以有效而得体相宜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能力。”
二、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能力分析
汉语教师海外中国文化传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外语语言能力、表达交流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跨文化融合能力及自我调控能力。针对以上能力, 本课题组向往届及现任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发放问卷50份, 回收有效问卷47份。
问卷统计结果如下:
1.外语语言能力:指外语学习和应用的能力, 能应对日常生活、教学及社会交往中发生的外语言交际, 表达自己的思想。
受访者中91.5%是专职英语教师, 其中大学英语教师占到46.8%。因此, 他们在语言上有很大优势, 能够比较自如地应对日常生活、授课及社交活动。在思想表达方面基本没有障碍。
2.表达交流能力:指善于利用语言表达和非语言表达进行沟通和交流, 实现更好的合作。
由于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为专职教师, 在国内都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出国之前都受过正规的训练和培训, 同时经受过严格的筛选及选拔。因此大家在沟通合作方面都很有自信。仅有8.5%受访对象表示在语言表达方面欠缺, 这影响到沟通及合作。
3.跨文化沟通能力:即能够与文化背景和价值理念跟自己不同的学生、家长和同事有效沟通, 解决问题。
40.4%的受访者, 认为在与家长、同事沟通的有效性方面仍有所欠缺。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导致的。89.4%的受访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及同事沟通, 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78.7%的受访教师能够向校方反应自己在授课中遇到的问题及需要得到的帮助。
4.环境适应能力:能够顺利而有效地适应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能在异域环境下自我生存、维持自己心理健康的能力, 承受孤独、寂寞、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
59.6%的受访教师表示在教学及生活中, 由于孤身一人, 身处他乡, 感到孤独、工作压力大。97.8%的教师表示, 自己的心理承受能足以克服这一切。能够在压力之下很快适应新的工作及生活环境, 并能够通过不同方式为自己有效减压, 快乐地工作。
5.跨文化融合能力:就是能对他种文化的包容和理解, 了解学习者国家的文化, 融合双方教育价值理念和教育学知识。
93.6%的受访教师表示希望了解美国文化, 因此在完成授课任务的前提下, 主动观摩美国本土教师授课, 向他们学习教学方法及教学理念。同时尝试运用到中国语言及文化的教学中。
6.自我调控能力:是对工作中的挫折及自己的行为有较强的自我调控的能力, 善于调整心态。97.8%的受访教师表示, 在工作及生活中遇到挫折之后, 能够迅速调整心态, 通过体育运动或与国内家人沟通等方式, 摆脱心理上的不安及沮丧。
由以上问卷统计结果可见, 绝大多数受访教师有较强的文化传播能力, 能够积极地调整适应新环境, 遇到困境时能够放平心态。善于接受他国文化, 并能够融合双方的价值观念, 用英语与学生、家长及同事进行沟通。同时, 我们也应该注意到一点, 有很大一部分受访教师认为两国的文化差异影响了有效沟通, 因此汉语教师对当地文化的学习及了解十分重要, 应该更积极地与当地居民与美国同事沟通, 更多地走入他们的家庭, 多参与他们的各种文化风俗活动。
三、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
本课题组通过网络、电话、亲自拜访等形式, 走访了数十位历任及现任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 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谈谈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归纳如下:
1.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如何吸引学生兴趣, 让他们愿意并接纳中国文化。
2.在文化传播“度”的把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有些教师在推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 由于没能把握好度的问题, 使得一些学生及家长提出了抗议, 认为教师在对美国孩子灌输中国思想, 这使得教师的中文教学及文化传播受阻。同时, 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
3.如何能够更好地在当地社区开展中国文化活动, 扩大影响力。
4.如何更好地在学区甚至整个州, 更好地延续中国文化推广。由于大多数赴美汉语教师志愿者任期为一年, 这就意味着, 一年之后会有另一位继任志愿者开展这项工作, 如何能够更好地衔接及延续之前的工作, 成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四、汉语教师志愿者文化传播中希望得到的帮助
很多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一些帮助:
1.在汉语教材中设置更多的中国文化内容, 将文化与语言学习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希望教材能更贴近美国学生, 照顾到美国孩子的兴趣点。
2.希望孔子学院的进一步帮助及支持。在文化推广中, 发动更多的当地华人、华侨, 让他们参与其中, 进而扩大影响力。
3.希望汉办能够提供更多前任志愿者的工作笔记及教案, 以便推广工作的有效延续而不是重复。
4.希望能够进一步强化出国前的培训, 多给教师一些案例分析, 使教师多一点心理准备, 这样在国外面对突发状况时才能更沉着、冷静。
参考文献
[1]王静.《汉语国际教师胜任力研究》[D].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年11月.
【汉语传播】推荐阅读:
汉语扩散与汉语传播09-25
从对外汉语教学到汉语国际推广07-15
现代汉语之存现句对外汉语教案08-18
大众传播传播学论文09-05
汉语教育07-14
汉语语境05-17
初中汉语06-02
母语汉语06-08
汉语“梦”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