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2024-10-26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共12篇)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1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的重心由大企业转向中小企业成为世界银行业的发展潮流。因此, 美国银行业掀起了一轮规模巨大的“银行并购潮”, 大银行为了抢占中小企业信贷市场, 直接兼并了社区银行, 致使美国商业银行数量锐减。虽然, 商业银行战略重心转移是金融市场不断发展的必然, 但在我国, 该趋势并不明显;企业直接融资的门槛过高, 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仍然是企业对外融资的主要途径。因此。对大企业信贷资源的抢夺依然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经营中融资难的问题日益突显, 为了扶持中小企业, 政府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 并放宽了对贷款利率和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不良率的要求。一方面迫于政府压力, 另一方面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持续发展趋势, 国有商业银行均设立了中小企业信贷中心, 专司银行与中小企业的业务。

截至目前, 就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中心取得的成效来看, 远远没有达到其预期效果。究其原因, 国内外学者对此做过大量的研究, 其结果虽有分歧, 但在大规模银行无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需求的观点上达成一致。林毅夫, 李永军 (2001) 从国有大银行自身的特点出发, 认为大银行天生不适合为中小企业融资, 发展和完善中小金融是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张捷 (2005) 从银行的组织结构上分析表明, 由于大银行信贷决策权不能达到中小金融机构信贷决策权的分散程度以及大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成本高于中小金融机构, 将会失去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客户资源;邢哲、宋志清 (2010) 从信贷市场分割的角度, 分析认为中小银行在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时更具优势。国外的相关学者, 通过实证分析也证明了大规模的银行不适合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Strahan and Weston (1996) 研究证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与银行的规模呈负相关;Peek and Rosengren (1996) 对美国80年代中后期的银行合并的研究证明, 大银行对小银行的合并或大银行间的合并都会倾向于减少对中小企业的贷款;Meyer (1998) 实证得出:在银行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银行数量少, 规模大) , 中小企业即使能获得贷款也必须付出更高的代价。

鉴于理论和实际都证明, 大银行不适合为中小企业融资, 本文针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分析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对改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优势。

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格局

国有商业银行的国有性质和我国大企业多为国有企业的特点, 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客户群体为大企业, 两者最终所有者相同的特性也决定了国有商业银行根本不缺乏优质客户资源。因而, 国有商业银行缺乏开发中小企业客户群的动力。从客观因素上讲, 大企业相对于中小企业更透明的经营管理制度、更能够提供抵押担保品;并且单位信贷处理成本随着贷款规模的上升而下降等都使国有商业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完成, 在享有对大企业信贷市场“垄断”的背景下, 建立中小信贷部, 意义不大。即使在政府的督促下, 增加了对中小企业的放贷, 也只会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在提高对中小企业的放贷利率条件下, 尽管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动力, 但我国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 利润率本来就较低, 提高贷款利率, 无疑会将大部分中小企业排除在信贷市场之外。

中小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优势

(一) 中小金融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优势

为了解决信贷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银行开发了基于不同信息的贷款技术,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Berger、Udell (2002) 等的研究, 可分为四类:财务报表型贷款、抵押担保型贷款、信用评分型贷款和关系型贷款。对于中小企业而言, 难以提供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 经营管理不具有“公开性”;大多数小企业也因交易成本过高或手续繁琐无法满足银行抵押和担保的要求;而我国信用监管体系正在完善当中, 信用评分技术在国内有效性较低。关系型贷款由于银行跟企业间的长期密切合作, 银行能掌握企业的诸多“软信息”, 有效的降低了银行的放贷风险。因此该类型的贷款一直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主要方式, 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很盛行。有大量的研究也证明, 银企间关系的建立有助于中小企业获得贷款。如德国学者研究发现, 德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与一至两家银行建立了长期化的借贷关系, 该关系持续的长短与企业贷款的可得性成正比;在筹资成本上有银企信赖关系的企业贷款利率比没有这种关系的企业的贷款利率平均低0.48个百分点。

建立银企间的关系有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 既可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 又可以扩大银行的信贷市场, 可谓是“双赢”。为什么大型商业银行不利用其广阔的分支机构与中小企业建立相对固定的银企关系, 反而让中小金融机构在中小规模信贷市场上占尽优势呢?对此, 国内外学者都给出了相关解释。林毅夫 (2001) 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在地方分支机构的管理人员经常调换, 使得其对地方中小企业的理解程度差;中小企业的“软信息”传递成本高, 传递过程中信息丢失大;放贷中存在的固定成本, 使得对大企业的放贷更具规模效应等都使得大型金融机构更愿意贷款给规模大的大企业, 忽视对小企业的贷款。

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小金融机构倾向于向中小企业贷款, 并由此形成了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中的“小银行优势理论”假说。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一是中小企业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是大银行回避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二是大银行在对数额小频度高的贷款上存在着规模不经济;三是大银行仅将对中小企业间的贷款作为贷款多样化的补充;四是小银行受资金与市场力量的限制, 在与大银行争夺大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五是小银行在生产中小企业的“软信息”方面更具优势, 大银行更擅长于生产“硬信息”和发放市场交易型贷款。

综上可见, 中小银行在对中小企业“软信息”上的优势, 是其能在小额信贷市场上“击败”大商业银行的关键原因。那么, 为什么拥有庞大分支机构的银行不能借助其市场客户端生产与中小金融机构一样的“软信息”呢?张捷 (2002) 从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的角度将银行放贷的交易成本总额划分为信息成本和代理成本两类, 并假设大银行通过其分支机构生产“软信息”的信息成本与中小金融机构一样, 从代理成本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大银行在处理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中的劣势。

如图1所示, 信息成本在“最优信息决策点”以前随着决策权的分散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大银行由于其规模大, 组织结构复杂, 随着经营链条的拉长, 其代理成本必然比中小金融机构的代理成本低, 因此大银行难以将决策权配置到与小银行相同的低层级上。其结果表现在图1中即大银行的最优决策点较小银行更靠近原点, 即大银行的决策权更加集中。这必然导致大银行的底层信贷人员即使辛苦取得的中小企业的“软信息”, 又因其缺乏决策权而派不上用场, 从而大银行的基层人员缺乏收集信息的动力。而中小金融机构的情况刚好与此相反, 这也是中小金融机构在生产中小企业“软信息”, 克服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

(二) 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分割下中小金融机构的优势

根据前文分析表明的中小金融机构在解决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中的优势, 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存在分割的角度分析, 中小金融将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的绝对优势。

信贷市场存在两种分割:一种是大型企业信贷市场和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分割, 一种是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高风险企业市场和低风险企业市场。大银行在规模上的优势以及收集大型企业“硬信息”的优势, 使之成为大企业信贷市场的“天然主角”;中小金融机构在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上的优势, 使之成为了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主角”。

由于中小金融机构在生产“软信息”上的优势, 使其具备识别中小企业风险的能力, 当对低风险中小企业融资时, 中小金融会主动放弃抵押要求;在面对高风险中小企业时则通过提高利息来补偿风险溢价。因此, 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没有抵押要求。大银行对待风险高的中小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利率而放弃抵押要求, 但由于其在“软信息”上的劣势, 它要求风险低的中小企业提供抵押。因此, 低风险的中小企业不会向大银行申请贷款, 大银行在中小企业市场只有高风险企业客户。

在信贷成本相等的前提下, 大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共享高风险中小企业市场。但实证表明, 大银行的信贷成本均高于中小金融机构 (如表1所示) 。由于信贷成本的劣势, 大银行在竞争中必然会失去其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的唯一客户——高风险中小企业。

美国信贷市场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 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的优势。在美国资产小于1亿美元的小型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占其全部贷款额的96.7%, 而资产规模大于50亿美元的大银行该比率仅为16.9% (邢哲, 宋清志, 2010) 。

结论

上述分析可知, 依赖大银行解决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是不合理的, 现阶段为了鼓励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放贷而设立的中小企业信贷部门, 在基层信贷人员缺乏决策权的情况下, 无法取得预期效果;但如果国有银行治理结构尚未得以解决的情况下, 盲目下放贷款权限, 势必会增加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故而, 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小信贷部缺乏可持续性。

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是:一是放低中小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 建立以民营中小银行为主体的中小金融机构体系;二是加快国有商业治理机构的改革步伐, 完善中小企业信息, 使国有银行能够进入中小企业市场。

参考文献

[1].邢哲, 宋志清.信贷市场分割下中小银行的信贷优势分析.金融论坛, 2010.

[2].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经济研究, 2002.

[3].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经济研究, 2001.

[4].王霄, 张捷.银行信贷配给与中小企业贷款.经济研究, 2003.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2

农村信用社招考培训专家

2015年海安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上海同业中心招聘

海安农村商业银行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金8.5亿元,资产规模近500亿元,监管评级2B级,连续三年被评为江苏省5A级农商行。2014年12月《英国银行家年鉴》杂志公布的国内银行排名中,位列国内银行第139位,上榜农商行第29位。

根据业务发展的需求,海安农村商业银行金融市场部上海同业中心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人才,诚邀有志于金融创新、德才兼备的业界精英加盟。

一、招聘对象基本条件

1、全日制普通高校国民教育系列本科及以上学历,身心健康;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事业心、责任心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从业记录和社会信用良好,能承受一定的工作压力;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4、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吃苦耐劳精神,以及较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

5、上海有居住地、具有客户资源者优先考虑。

二、招聘岗位及应聘要求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0 *** 网址:

邮箱:hx@hongxinedu.org 弘新教育

农村信用社招考培训专家

(一)债券交易岗(1人)

岗位职责:跟踪研究宏观经济、债券市场,制定投资策略,负责银行间债券市场日常询价、谈判和交易业务,负责交易账户中的债券买卖和资产管理,实现债券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应聘要求:

1、年龄35周岁以下,金融、财经、经济等相关专业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具备银行间债券市场本币交易员资格;

3、具有两年及以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固定收益业务经验,熟悉相关业务的政策及法律法规;

4、在业内具有较为深厚的人脉和客户资源,有债券交易户管理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二)投行业务岗(2人)

岗位职责:负责投行业务产品设计,包括但不限于结构性融资产品的开发设计;负责投行等业务模式的探索与产品研发;负责投行业务客户拓展与营销。

应聘要求: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0 *** 网址:

邮箱:hx@hongxinedu.org 弘新教育

农村信用社招考培训专家

1、年龄40周岁以下,金融、财经、经济等相关专业全日制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熟悉企业财务会计,精通金融市场的知识、金融监管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的投行、资产管理等相关产品以及市场规则较为熟悉;

3、具有两年及以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投行业务工作经验;

4、在业内具有较为深厚的人脉和客户资源,有投行团队负责人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三)同业业务岗(1-2人)

岗位职责:负责具体开展同业存放、存放同业、票据、同业投资、非银同业业务合作等同业业务,负责协助实施和完善同业授信工作,负责新产品开发,市场信息搜集工作,负责金融同业客户拓展与营销。

应聘要求:

1、年龄35周岁以下,金融、财经、经济等相关专业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

2、具有良好客户基础和两年及以上相关工作经验,熟悉监管政策,有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0 *** 网址:

邮箱:hx@hongxinedu.org 弘新教育

农村信用社招考培训专家

(四)中台风控岗(2人)

岗位职责:负责梳理和完善部门内控制度体系,对所有资金业务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合规风险以及资产结构状况等进行日常监控和分析,定期对持有资产进行风险评估,实施动态风险管理,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提出处置建议;识别和评估金融市场新产品、新业务中所包含的相关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和操作流程;组织召开内部信用评审小组会议,对债券资产和非标资产进行评审,包括现场尽职调查、审核产品文件及出具风险评估意见;跟踪经济、金融市场信息和政策动态,撰写定期或不定期报告,为部门经营及策略提出合理化建议。

应聘要求:

1、年龄35周岁以下,国内外重点院校金融、精算、统计、数学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或以上学历;

2、熟悉金融市场业务、投行业务,了解监管政策、行业惯例和法律法规,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及分析判断能力;

3、具有两年以上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公司、信托公司、评级公司等专业工作经验;

4、对信用债、非标资产及投行业务具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优先考虑。

5、具有CPA资格、CFA资格者优先考虑。

(五)其他专业人才若干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0 *** 网址:

邮箱:hx@hongxinedu.org 弘新教育

农村信用社招考培训专家

岗位说明:对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和商业银行战略管理、产品设计、风险流程控制方面有经验的专业人才。

三、工作地点

上海浦东

四、招聘程序

招聘采用报名、审核、面试、体检的形式。主要招聘流程:

1、报名

应聘人员下载《海安农村商业银行应聘报名表》,据实填报后连同要求的附件材料扫描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至邮箱:qiumin0602@sohu.com,报名表中简历填写要着重描述金融市场业务经验或其他相关工作经验及业绩。报名时间:2015年7月10日--2015年7月30日。

2、资格审查

我行对所有报名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查,通过审查者进入面试。报名结束后一个月内未收到面试通知,视作申请未通过,应聘材料恕不退还。

3、面试

通过资格审查的人员由本行通知和组织面试。根据面试的综合考核评价,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0 *** 网址:

邮箱:hx@hongxinedu.org 弘新教育

农村信用社招考培训专家

4、体检

拟录用人员按照规定时间到指定地点进行体检,体检合格者方可录用。

5、办理录用手续

体检合格人员由本行按规定程序办理录用手续。

五、相关待遇

1、录用后,依法与本行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一个月。

2、薪酬待遇参照上海当地同业水平,具体事宜面议。

六、相关说明

本行对应聘者个人材料严格保密,应聘人员应当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承担责任,本行在招聘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发现应聘人员提交的材料有不实,有权取消其应聘资格。

七、联系方式

联系人:邓先生 联系电话:051388925826

地址:郑州市东风路与信息学院路西50米明天财智名座17层

电话:0371-53388120 *** 网址: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普惠金融 篇3

数字普惠金融旨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借助数字化手段提升金融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范围,通过移动互联、移动支付、网络和通信服务、移动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降低投融资成本、提高投融资效率、拓宽投融资渠道,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控的风险程度和可负担的成本,让更多的人享受金融发展的成果。

2016年1月,国务院公布《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普惠金融上升为国家战略,而数字化技术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插上翅膀。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浪潮中,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中流砥柱,银行业秉承“以客户为中心”理念,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充分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并在这个过程实现自身的转型与变革。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坚持将普惠金融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在渠道、产品和服务等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和创新。如,增设社区支行、小微支行、自助银行等机构网点,方便市民、村民的存取款;以银行卡为主的零售支付体系,为在外地打工的人汇钱回家打通了电子汇款通道;推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在乡村小卖店、卫生服务站等安装POS机,村民在当地就可提现、消费;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为小微、“三农”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切实帮助其突破“抵押难”的瓶颈;探索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提供上门服务等,有效提高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效率。

此外,商业银行还通过移动互联网等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从技术上实现普惠金融的新突破。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的推出和发展,充分运用了网络金融门槛低、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等特点,弥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欠缺和不足,提升了对以往传统金融业难以服务好的中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者的金融服务。

特别是近年来,商业银行将普惠金融上升到战略层面进行部署和实施,努力探索普惠金融的政策性、社会性与商业银行盈利性的有机结合。从实践看,中国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等在数字普惠金融方面初步形成了特色与优势: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着力推进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服务模式。现有融e联、融e购、融e行三大平台,加上网络融资中心构成了e-ICBC 2.0的发展战略。其网络融资中心推出的“网贷通”,仅2015年就向近3万小微企业发放网络融资3400亿元,是国内单一产品规模最大的网络融资产品,工商银行也成为国内最大的网络融资银行。

招商银行则依托零售业务的传统优势,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技术研发、大数据管理与客群基础管理,致力于打造老百姓身边的普惠金融银行。如“闪电贷”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风控应用,通过数据整合和应用,对零售客户进行精准定位,为客户实现全线上全自助贷款。

浦发银行倾力打造“SPDB+”(浦银在线)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围绕“打造一个平台、服务三类客群、构建三种服务模式、形成三个产品特色”,将自身服务模式与“互联网+”时代进步的要求相契合,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

而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恒丰银行,以做知识和科技的传播者、渠道和平台的建设者、金融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者为目标,制定了数字化银行发展战略和金融云建设项目规划,基于金融云技术,构建金融云数据中心智能运维平台和金融行业云。目前,该行已推出包括金融云、大数据、流程银行、智慧网点、信贷工厂等一批颇具特色的金融科技创新产品。

作为唯一总部在浙江的全国性银行,浙商银行继公司业务“池化”融资模式创新之后,在个人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推出了增金财富池、理财产品转让平台等互联网与普惠金融相结合的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和服务。如“增金财富池”将客户持有的资产构建成为“资产池”,通过池化质押,为客户提供兼具高收益与流动性的产品和服务。

与传统的金融业务相比,商业银行数字普惠金融在业务模式方面更加注重轻型化发展,无论是从人力、网点,还是从资本、风控等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更加重视客户体验,强调金融服务的安全、高效、协同和低成本,并坚持支持“小微”、服务“三农”、支持“双创”的导向,以金融云、大数据为重要的战略资产,通过资源整合,控风险、增效益,努力为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

当然,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商业银行还需要面对商业可持续等问题。普惠金融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难题。普惠金融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社会性,但如果盈利与成本和风险不匹配,财务上不可持续,最终也可能只是昙花一现。

数字化技术与手段,有助于将普惠金融服务标准化、批量化,降低运营成本,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商业可持续性。此外,还需要政府完善普惠金融的“顶层设计”:建立普惠金融评价指标,对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建立政府主导的小微信贷担保体系,改善普惠金融风险补偿环境;完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和基础制度,构建农村征信体系,提升农村信用基础水平等。

数字普惠金融,商业银行一直在努力。

商业银行如何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

一、农村市场金融需求不断扩大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广阔,近年来成为各大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重点领域。截至2015年底,我国乡村人口数量达到6亿,人均年纯收入达1万元左右,农户存款超过10万亿元,农户贷款约为6.2万亿元,且呈现逐年增长态势。此外,互联网浪潮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覆盖乡村,2015年底,农村互联网普及率已超过30%。农村金融需求的扩大,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为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农民特殊的金融需求

笔者对河北省临漳县的几个乡村进行了走访,该县位于华北平原,农业发展成熟,外出打工务工者较多。通过与村民的聊天和对当地金融机构的走访,笔者对农民的金融需求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农民的金融需求主要来源于生活和生产两方面。农民在生活上的需求包括盖房子、交学费、看病等;在生产上的需求包括农产品交易、农资企业与经销商等。而当前农民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与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同质化和单一化存在矛盾。此外,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与城市居民相比有较大差异,对于主要服务于城市的金融机构来说开辟农村市场具有较大挑战。调查发现,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存在以下偏好:

1. 服务时间灵活。

以耕种为主的农民通常早出晚归,其空闲时间与金融机构营业时间矛盾,因此农民大多期望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晚上时间的服务。

2. 满足交易知情。

农民对个人账户余额与交易情况关注度高,期望通过短信或其他渠道获取每笔交易完成后账户信息,确保账户资金安全。当前的风险提示等还难以满足农民的安全知情权,因此商业银行应在这方面做足功课。

3. 偏好简单产品。

由于缺乏金融知识,农民无法对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辨别,因此期望金融产品简单易理解,过多的选择反而会使农民难以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因此金融机构不需要提供过多可供选择产品,只需设计农民最需要的产品。

4. 风险厌恶偏好。

农民金融知识的匮乏也使得他们对浮动收益类产品和风险不确定产品存在厌恶心理,农民偏好定期存款等低风险固定收益产品,不信任浮动收益类产品,金融机构应提供风险性较低、收益较稳定的产品。

三、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对手分析

商业银行在农村市场的竞争对手主要分为三大类,他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市场进入策略和盈利方法。

第一类是农行、农商行、邮储、农信社等在农村市场有牢固影响力的传统金融机构,它们以自营网点形式开展业务。这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策略是农村包围城市,然而它们的业务门槛高、处理流程复杂。第二类是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通过城市包围农村的传统金融机构,这类金融机构的主要策略是立足城市,进军农村市场。它们以合作拓展形式开展业务,这种方式可以整合合作方资源,但是平衡各方利益与责任的难度大、成本高。第三类是蚂蚁金服、京东等以构建自有生态圈形式开展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机构。例如,蚂蚁金服与2300多家县域级及以下的金融机构开展农村金融业务。但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实体网点少,获得农民信任较难,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监管。

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分析

通过研究农民特殊的金融需求以及竞争对手在农村展开业务的策略,可以发现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存在以下几大趋势:

首先,各大金融机构纷纷采用多种策略来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抓住农民的金融需求痛点,通过安全、简单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其次,各金融服务机构均重视交易服务环节中数据的获取和积累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用于交叉销售与风险控制。最后,由于农村市场地域差异大、人口密度、经济指数等均存在显著差异,需要因地制宜设计不同进入策略。考虑到成本收益问题,与外部不同领域企业进行合作,叠加电商、物流等多项功能,通过合作与分工来满足农民需求也是一大趋势。

五、商业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建议

1. 设计简单、便捷、安全的产品。

金融产品和服务应注重农民的体验,站在农民需求角度设计简单、便捷、安全性高的产品。农民的安全观不同于城镇居民,他们重视数额较小的资金变化,因此对业务费用也应区别于城市。

2. 收集客户数据用于交叉销售和风险控制。

金融机构通过获取数据来完善客户征信和风险控制,而庞大的市场数据凭借单一力量难以全面获得,金融机构可通过合作方互联网公司掌握的数据来获取细分市场客户需求从而提供针对性产品和服务的同时,应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高征信水平从而向不同信用程度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并严把风控端。

3. 设计不同市场差异化进入策略。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口数量差异大、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差异大、农民收支水平差异大等都为金融机构进入农村市场造成障碍,因此应针对不同区域的农村市场状况开展差异化的进入策略。

参考文献

[1]谢平,刘海二.手机银行助推农村普惠金融的实现路径[J].西南金融,2016,(08):3~7.

[2]丁志国,张洋,高启然.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因素识别[J].中国农村经济,2014,(03):4~13+26.

[3]董晓林,徐虹.我国农村金融排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分布的视角[J].金融研究,2012,(09):115~126.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5

毕 业 论 文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研究

学 号: XXXXX 学生姓名: XXXXX 专 业: XXXXX 指导教师: XXXXX 论文成绩:

二零一六年四月

摘 要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有其特殊的制度背景,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虽然有起步晚的劣势,但是发展速度快。尤其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银行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商业银行的数量迅速增多,规模逐步扩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模式在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同行业竞争的加剧,仅仅依靠传统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的传统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群的需要,银行发展急需创新。而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项新兴的业务,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但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势必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重要业务之一,为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的利润。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首先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产品同质化恶性竞争和专业理财人才的缺乏,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分析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个人金融业务 发展状况

目 录 绪论................................................................1 2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1 2.1 起步较晚.......................................................1 2.2 规模在不断扩大.................................................1 2.3 产品在不断丰富.................................................2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 3.1 产品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2 3.2 缺乏专业理财人员...............................................3 3.3 理财产品信息和风险披露不够.....................................3 4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3 4.1 重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树立品牌效应...........................4 4.2 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理财人员,构建高效率理财团队...................4 4.3 提供真实的理财产品信息.........................................4 结 论.................................................................4 参 考 文 献............................................................6 1 绪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危机,毕竟外资金融相对健全和成熟的发展体系是其无可比拟的优势,相比之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资本规模、业务品种结构、创新能力、内部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商业银行的发展急需个人金融业务的健康发展,把个人金融业务作为助推我国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助推器[2]。本文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现状的了解,分析总结了目前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从银行业务创新的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最后给出了自己关于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创新方面的建议,以期将来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

个人金融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健全的经济发展信息和专业的理财团队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的服务活动,以期为双方带来经济收益,达到互利的效果。我国商业银行从产生到发展至今已经有了数十年时间,但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仍是一项新兴的业务,具有以下特点:

2.1 起步较晚

个人金融业务在国外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开始以销售产品为主要目标,伴随着美国税法的改革,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视角逐渐扩展,开始从整体角度考虑客户的理财需求,而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发展[3]。04年初,中国银行率先推出国内首个个人外币理财产品,成功开启了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先河。同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的“阳光理财B计划”成为我国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

2006年以来债券市场走低,股票市场回暖,商业银行通过信托进入和产业投资,极大地丰富了理财产品的种类。随后受次贷危机冲击,银行普通类理财产品在2008年末陷入低迷之后,2009年全年处于低位运行,一直徘徊在月度发行300款至600款之间。然而,随着金融市场复苏,2010年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逐渐恢复元气[4]。

2.2 规模在不断扩大 从目前理财市场的竞争格局看,银行正逐渐发展起来。2010年经济环境稳定后,银行的业务经营状况逐渐走上正轨,在业务开展范围看,多数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纪、自营、投行、资产管理几方面,银行之间的业务关系趋同。由于理财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其迅猛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自2004年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快速发展以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样式种类、发行款数与资金规模都开始急剧膨胀。在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累计发售7799期理财产品,新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为23055亿元。同期保险理财产品、信托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新募集资金分别约为6243亿元、5637亿元、1827亿元和226亿元[5]。随着央行加息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普遍提高、楼市调控、股市震荡等市场因素,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异常火热。2015年成为名符其实的理财年,据银率网数据库统计,2015年各商业银行共发行22379款理财产品,相比2014年增长97.0%,人民币产品同比增幅超过1倍,外币产品增幅超三成,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成主流,短期理财产品收益提高尤为显著。中长期理财产品发行量处于较低水平成为银行的软肋。《商业银行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的顺利实施预示着银行可以更全面地拓展个人金融业务,为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2.3 产品在不断丰富

我国商业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已实现与股票、汇率、利率、艺术品、消费价格指数、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杯足球赛等多类标的挂钩。例如北京银行“心喜”理财产品与消费价格指数挂钩,民生银行“鼓浪屿”产品与生物能源商品指数(包括糖、玉米、大豆)挂钩。据统计,2007年发行的3000余只理财产品可以分为8类基本结构和上百种衍生结构。另外,在一些高风险的理财产品中,还创新出了优先受益人和一般受益人的分层结构安排,例如工商银行的结构化“打新”产品,通过优先、次级的信托结构安排,使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分享不同的投资收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产品同质化导致恶性竞争

一家银行刚刚开发出新的理财产品,其他银行就立刻跟进,尽管名目互不相同,但功能特点类似、投资收益相当。由于金融产品无法申请专利,所以金融产品易复制的特点就在各个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中一览无余。自2002年实行浮动佣金制度后,银行的经纪业务进入激烈竞争时代,各个银行为争夺客源,除了降低佣金费率外,还进行了其他如送保险、免开户费等竞争手段,最终上升到了对优质客户的争夺,由于缺乏经营特色,业务趋同,银行的经纪业务从垄断性竞争变成了完全竞争,甚至出现恶意竞争现象。

3.2 缺乏专业理财人员

银行个人定向理财业务主要受到基金和私募等的竞争,纵然银行有明显的品牌优势,但人才资源不足仍将是限制其发展的主要问题[9]。银行中的许多理财人员,缺乏相应的金融经济分析水平,目前,受限于人才制约,大部分银行对于个人金融业务心有余而力不足,有能力的银行会将之作为业务拓展的一部分,而更多银行还是将注意力放在经纪、投行和自营三大块业务上。

3.3 理财产品信息和风险披露不够

对于客户来说,理财产品说明书是投资者了解产品信息的唯一的书面资料,其他多来自于金融机构业务人员的口头介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理财产品说明书多数比较简单,投资者能够从中获取的信息较为有限。同时,业务人员与投资者交流时,对产品的使用风险或负面影响提示不够甚至避而不谈,通过概念转换误导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通过合同安排或制度设计免除其法定义务等,使得投资者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了利益损失。同时,商业银行在编写有关产品宣传材料时,风险提示的不充分主要体现在没有提供必要的示例说明[10]。风险提示则只是简单的列示:如对保本浮动收益理财计划“本理财计划有投资风险,您只能获得合同明确承诺的收益,您应充分认识投资风险,谨慎投资”等话语,未对面临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进行详细说明。对一些挂钩较为复杂的个人金融业务,在与客户签订合同前,并未提供理财计划预期收益率的测算数据、测算方式和测算的主要依据。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建议

我国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和历史性转折,银行也面临着以改革创新谋求自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各有关方面要切实做好与银行改革和创新相关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行业的全面振兴。随着银行日渐开放,银行以变求生,创新图存的压力已越来越大,有效发现个人金融业务创新的机会来源,突破业务创新的瓶颈,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4.1 重视个人理财产品的创新,树立品牌效应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同质化导致的行业间的恶性竞争对于商业银行的发展乃至整个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盲目的“跟风”复制他人理财产品非但不能为自身银行带来丰厚利润,还会导致整个个人理财产品客户群的流失,针对这种现象,各大商业银行应该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势力,针对性的设计理财产品,提升产品价值,做好市场的调研工作,针对自身的特点和客户群的需求创造有自身特色的理财产品,加大理财产品的创新力度,让自身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独特的位置,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

4.2 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理财人员,构建高效率理财团队

专业理财人才的缺失是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发展的又一大因素,专业的理财人员和理财团队个能够更好的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更精确的理财信息以及建议,他们与客户的直接接触会无形中代表着商业银行的形象,因此,选拔,培养高素质理财人员非常重要。各商业银行应该建立自身的理财人员选拔,培养体制,培养出专业的理财人员,建立高效率的理财团队,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共赢关系,扩大自身客户群。

4.3 提供真实的理财产品信息

客户是商业银行的衣食父母,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应该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切实从客户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能欺骗,误导消费者,银行应该提供真实健全的理财产品信息以及产品的风险指数,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客户需求给出相应的建议,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信息,这样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结 论

综上所述,银行应当从思想和认识上加深对资本市场发展全局和今后发展趋势的理解和把握。要认真落实银行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推动银行的改革与创新。各银行要抓住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机遇,大力推进改革与创新工作。银行要根据现有条件、结合自身情况,明确创新重点,避免不切实际的一哄而上和简单的照搬照抄。资本实力强、内控水平高的优质公司,可在业务、产品创新方面多下一些功夫,并在推进行业整合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Ellen steve, Personal financial business of commercial banks[J],Financial management,2011,8 [2] John Norman,Research of pers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service[J],Contemporary finance,2012,3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6

摘 要:“碳金融”是指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金融活动。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信用交易框架的建立和碳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碳交易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商品交易市场。

关键词:碳金融;现状;对策建议

一、碳金融的基本概况

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碳金融随之产生并逐渐兴起。从理论上讲,碳金融是指与碳相关的金融活动,指的是旨在减少和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各种金融制度和金融活动,它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与节能减排项目有关的投融资活动、碳排放权及其衍生产品的交易等。作为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一种金融创新,碳金融提供了低碳经济所需要的各种金融工具支持,也为金融体系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在欧美国家,碳金融已经形成了从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投融资到碳市场交易、从碳衍生产品到碳金融风险管理的一系列产品和市场,从而初步构成了一个碳金融体系,碳交易是该体系的核心。

二、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且我国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粗放型的增长,绝大多数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其中,我国的碳排放量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缓解全球变暖的问题,世界绝大多数各国都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列中去,我国也不例外。因为,要想在国际社会中获取有利地位就需要早点采取行动,同时我们如果早点行动,那将掌握到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我们能够通过参与碳交易来获取自身的国家利益,也能以此为机遇大力调整和优化我国能源经济结构,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股票市场在支持低碳经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以先进技术为依托的新型能源公司其通过发行股票上市,可以为自身发展以及产品研发资金投入上面,募集到更多的资金。同时通过上市也能够大力调整自身内部的组织结构,优化自身的转型;且新能源、低碳、环保、绿色项目等是国家大力扶持和优先考虑的对象,这也有利于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获取到更多的政府支持和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另外,因为碳基金在我国也是刚刚才起步的,随着2007年中国绿色碳基金的设立以来,我国也已经陆续有各种类型的碳基金相继成立,这样的开局对于我国今后开展碳金融营造了一个较为良好的金融环境,有利于其健康、快速发展。同时我国政府也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绿色经济,将此提上日事议程,对于新能源、绿色经济发展项目大力在政策上给予引导和鼓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世界的节能减排事业作出贡献。

(二)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整的碳交易市场体系。因为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兴起的时间短,因而发展还在初级阶段,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一个急需的大问题就是缺乏全国性的碳交易所。目前全球性的碳交易所是由发达国家主导和掌控的,因而,这对于我国发展碳交易是极为不利的,要想在国际社会中维护我国应有的合法正方当权益,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加紧发展,赢取国际话语权。2009年山西吕梁节能减排项目交易中心,和武汉、杭州、昆明等交易所相继成立,我国碳交易体系雏型初现;但主要是针对欧洲市场制定的规则而进行的一些简单的买卖行为,真正的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并没有形成,因而这对于我国碳交易的深层次发展是个不小的考验。

2、 碳金融产品创新不足。目前就国内现状而言,我国的金融体系并不完善,投行和交易所是很少的,这对于完善金融市场和加强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的实力是有缺陷的。并且碳金融产品的兴起,目前我国只限于初级发展阶段,国内对于这一块碳金融产品的创新是不够的,仅仅只有部分商业银行推出了一些简单的碳金融产品,从产品数量和功能以及多样性上这都难以满足我国市场的巨大需求。

3、 目前我国也缺乏专业、系统、权威的技术咨询评估体系来帮助金融机构较为准确的分析、评估出碳金融项目的风险和收益,因而这对于碳金融产品在如何降低项目和投资以及交易风险等问题上是一个很大的掣肘。

三、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的建议

(一) 积极开展低碳银行服务支持

首先,涉及到碳金融产品相关的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应该协商一致,建立一个基于环境和市场分析的信息数据库,并且对于相应的贷款项目、面临的风险等划分不同的等级分类,加强信贷业务抗击环境风险的能力,同时做好信贷项目的风险评估、项目选择和贷款后风险的跟进和动态的监控,确保信贷款项的回笼。同时要与国际接轨,积极利用国际社会的相应资源来借力发展,如:可以提通过世荷兰银行旗下的两个关于绿色银行和基金的机构,加大对低碳绿色项目的贷款。

其次,要基积极的参与到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交易市场中去。通过利用外部信息和中介的优势,借鉴带头行业的发展经验,利用资金的优势,努力为碳交易买方双方搭建一个基于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的一个交易平台,提供中间代理业务和做好自身的自营业务,合法获取到相关收益。

(二)积极进行低碳银行产品与业务的金融创新

积极响应绿色信贷政策,大力推出節能减排项目贷款。同时要注重在低碳银行产品和业务上做出金融服务的创新,犹如:马云推出并逐渐为大众接受和追捧的余额宝,因而不是市场的发展空间小,关键是看能不能创新性的推出相应的金融产品。在低碳银行产品的金融服务上,国内的兴业银行是做得较为突出的。

(三)商业银行要做好碳金融风险管理

碳金融在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领域还处在起步阶段,发展还处于刚刚兴起的阶段,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要想起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就要未雨绸缪,做好相关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在进行碳金融交易的时候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交易风险,因为目前我国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交易监管机制和碳金融管理机制,因而作为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产品业务中面临最突出的风险交易风险的时候尤其需要重视。

碳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风险往往都高于传统的金融产品;不过商业银行可以可以通过分期投入资金的方式来降低绿色贷款的信用风险。对于涉及外汇的CDM项目而言,商业银行应该实行必要的套期保值以防范汇率风险。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尤其该重视金融衍生品在给我们代理巨大收益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的巨大风险。从来都是收益和风险是呈正相关的,收益高的往往需要面临更大的风险,这一点想必才过去没多久的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性危机最后引发起波及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仍让大家噤若寒蝉。

我们在采取严格的风险管理机制应该在碳金融交易部门实行相对分离的机构,独立而灵活的处理随时来的风险冲击。将交易机构的高薪绩效和风险责任挂钩,进一步加大对金融产品行业的监管力度,注重预警机制的构建,逐步完善预警、监管、危机处理为一体的完整体系,将风险降低到最小,在策略上的重视,有利于相应的观念形成,居安思危,防范于未然,为碳金融产品行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努力。

参考文献

[1] 汤小明.发达国家碳金融发展现状[J].企业导报, 2009(11)

[2] 王玉海,潘绍明.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及趋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

[3] 王增武,袁增霆.碳金融市场中的产品创新[J].中国金融,2009(24)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7

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是银行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选择、确定顾客一产品一经营领域最佳组合的系统步骤和方法,以实现银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由于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战略是银行用来与竞争对手抗衡、吸引消费者以及充分有效利用资源的大方针、大原则,因而它是中小商业银行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战略。

二、金融危机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金融启示

2008年开始的国际经济危机,透过现象看本质,全球金融危机至少带给我们五点深刻的启示:第一,金融危机高杠杆经营模式,过度扩张是危机发生的重要前提;第二,金融机构放松授信条件,过度创新是危机发生的直接诱因;第三,监管部门监管缺失,过度放松监管制是危机发生的外部条件;第四,风险管理失衡,过度强调个体风险管控机制作用是危机发生的内在因素;第五,累计消费比例关系失调、过度超前负债是危机发生的社会环境。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的策略选择

根据全球经济金融危机的启示,结合中资银行应对危机的经验,我们认为作为中国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一定要明确发展方向,注重风险管理,强化自我约束。具体发展战略是在业务规模上适度扩张,在客户定位上力足中小,在竞争策略上特色经营,在服务功能上积极创新,在风险控制上严格谨慎。

1、立足中小企业,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客户选择的战略定位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50%的GDP贡献,60%的税收支持,和75%的就业人数的现状,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信贷扶持的重点。因此,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始终坚持“立足地方经济,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积极秉承经济发展我发展,我与经济共兴衰的观念,牢固树立因市场而变,因客户而变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银行的信息资源优势,当好各级党政和企业的经济金融参谋,严格执行各项操作流程,提高优质高效服务,积极创新融资方式,积极稳妥发放各类贷款,全力支持中小企业上档升级,进而实现银企双赢。

2、差异化竞争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特色经营的战略定位

中小城市商业银行要立足经济区域,不与大银行进行针锋相对的竞争,而是以本地区城市居民、中小企业为营销和支持的重点,坚持扬长避短、错位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自身灵活、高效的优势,不断打造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要发挥本土化、区域化经营的地缘优势。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大多地处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历来是各类银行竞争的主战场,城市商业银行恰恰具备了所在城市的市场优势和客户优势。

二是要灵活发挥高效的机制优势。中小城市商业银行管理层次少,决策链条短,组织架构的扁平化,既有力的提升了单个网点的资源价值,又提高了银行整体的决策效率,同时经过多年的持续创新,运行机制相对灵活,建立了比较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是要发挥亲情化的营销优势。中小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银行是鱼水之情、血肉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谁也离不开谁,要牢记企业是银行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兴业之本。银行只有在支持企业不断壮大和助推经济持续发展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

3、坚持不断创新是中小城市商业银行完善功能的战略定位

面对目前的金融危机,我国的金融监管者千万不能因噎废食,对我国现阶段的金融创新应区别看待,不能因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就否定和抑制我国的金融创新,因为我国的金融创新特别是城商行的创新还严重不足。因此,对城商行的产品创新申请要给予积极支持,正确指导,特别是对那些其它银行已经开办多年的成熟金融产品,比如证券托管,基金代销等等,只要需求合理,条件符合、风险可控,就要积极受理、快速审理、鼓励尝试。

一要创新产品,提高市场敏锐性,准确把握市场和客户变化,积极开展产品创新,加强创新产品从设计开发、品牌包装、营销推广到跟踪改进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创新产品能够得到实际发展。

二要创新渠道,稳步推进银行的综合化经营,鼓励金融机构通过交叉销售,相互代理等多种形式,开展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优势,促进资本、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有序流动,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整体效率。

三要要创新服务。通过服务手段创新,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层次的发展周期的需求。对于小型企业,要通过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为其提供套餐式的、标准化的金融产品,研究开发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等债务融资产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为中小企业提供精细化金融服务。

摘要:中小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各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中,既存在着资产规模巨大、跻身世界500强的大银行,也存在着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中小商业银行,它们对促进经济和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商业银行和大银行共同组成了发展国民经济必需的银行体系。中小商业银行的市场策略对银行体系健康有序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后经济危机时期的中小商业银行,只要策略恰当,市场策略精准,市场策略服务创新融资,立足中小企业和个人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仍有巨大的发展前景。陈

关键词:后经济危机,中小商业银行,市场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浩:商业银行发展中小企业客户战略思考.金融,2006-06-19

[2]、李辛培:浅议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经济师,2005年第1期

[3]、央行课题组:进一步发挥现有中小商业银行的作用.中华网,2002-09-05

[4]、当代金融家月刊,2005年第10期,第100页

[5]、梁燕:浅论中国中小商业银行市场定位.时代金融,2006年第5期,51~52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作用与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通过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 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 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 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双方通过信用工具进行交易而融通资金的市场, 也可以说, 是实现货币借贷和资金融通、办理各种票据和有价证券交易活动的市场。一般根据金融市场上交易工具的期限, 把金融市场分为融通短期资金的货币市场和融通长期资金的资本市场两大类。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又可以进一步分为若干不同的子市场。一个完备的金融市场, 应该包括三个要素: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 (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居民、外商等) 、信用工具 (如各种债券、股票、票据等) 以及信用中介 (如银行、投资公司、证券交易所等) 。商业银行既可以充当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应者和资金需求者, 同时也可以承担信用中介的职能, 在金融市场的不同分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为金融市场上资金的健康有序运动提供保证。

一、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中的作用及原因

货币市场是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金融体系中起着调节市场主体日常短期资金余缺, 传导货币政策, 增强宏观调控的作用。货币市场可以分为金融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商业票据市场、银行承兑汇票市场、短期政府债券市场和大面额可转让存单市场等。

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在货币市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商业银行可作为货币市场的资金供给方。

资金的供给方就是货币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卖方, 主要包括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工商企业、个人、外国政府和中央银行等经济主体。商业银行是货币市场上最活跃的经济主体, 是货币收付和货币借贷的中介人。在货币资金的动态运营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资金头寸的暂时盈余和临时短缺, 由于商业银行对资金的流动性具有较高的要求, 而货币市场最重要的特点是货币市场工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 因此, 当出现暂时的盈余时, 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投放资金的理想场所。

2. 商业银行可作为货币市场的资金需求方。

货币市场的资金需求方包括的经济主体主要有商业银行、工商企业、政府和中央银行等。商业银行作为货币市场上最活跃的经济主体, 在资金调剂上的需求最为迫切, 占有的交易量最大, 对利率波动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商业银行通过参与拆借市场、发行大额定期存单和金融债券等形式获取资金来源, 在货币市场上扮演了一个活跃的资金需求方角色。

3. 商业银行管理效率的提升有助于货币市场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整个过程中的首要目标是讲究效益, 但与此同时还要追求安全性和流动性, 这就要求银行注重管理效率。近年来, 我国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中的参与程度逐年提升, 在同业拆借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等市场上表现活跃, 成为货币市场运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业银行做好流动性管理有利于促进货币市场工具的充分流通, 优化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可以使货币市场的资金配置更加合理, 从而完善货币市场, 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综上所述, 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货币市场的发展及完善与商业银行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 发达高效的货币市场离不开高效率管理的商业银行, 同时商业银行要实现真正的资产负债管理也离不开一个完善的货币市场。

二、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及原因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融通的市场, 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中长期信贷市场是金融机构与工商企业之间的贷款市场;证券市场是通过证券的发行与交易进行融资的市场, 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基金市场、保险市场和融资租赁市场等。

商业银行是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在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可以说, 没有商业银行的参与, 就没有资本市场今天的成就。

1. 商业银行是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

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社会经济运行和金融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上最主要的金融中介机构, 在资本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 商业银行可以使支付结算更加便利, 通过转账支付结算服务为客户之间完成货币收付, 结清债权债务关系其次, 商业银行一方面通过开办支票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等方式筹措资金, 另一方面通过发放商业贷款、抵押贷款、办理票据贴现等方式来运用资金, 从而促进资金融通;最后, 商业银行集中借款者与贷款者的各种信息, 使得可贷资金聚少成多, 通过规模经营合理地控制利率、时间、费用等成本, 以达到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

2. 商业银行是资本市场的服务者。

商业银行不仅是资本市场的中介机构, 它还在资本市场中承担着专业性服务职能, 是各种金融服务的供给和连接的场所。其职能主要表现为:证券的清算、托管和财务顾问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规定, “证券交易所应当将收存的交易保证金、风险基金存入开户银行专门帐户, 不得擅自使用”, “客户的交易结算资金必须全额存入指定的商业银行, 单独立户管理。严禁挪用客户交易结算资金”, “证券登记结算机构应当设立结算风险基金, 并存入指定银行的专门帐户”。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我国商业银行是基金的法定托管人。投资者之间证券和资金的清算交割和基金的管理都离不开商业银行。同时, 商业银行还可以充当企业和个人的财务顾问, 向客户推荐资本市场的产品, 促进资本市场的活跃发展。

3. 商业银行可作为资本市场的筹资者。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资金来源证券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商业银行已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筹资者, 这在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上的表现尤为突出。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国商业银行曾发行过特种债券但之后, 金融债券成了政策性银行筹集资金的工具, 商业银行不再利用金融债券在国内筹集资金。1984年以后, 发行债券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境外筹资的主要方式。2004年3月、4月华夏银行和招商银行先后获准向保险公司定向发行次级定期债务, 这不仅会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 而且还将提高其资本充足率。

银行股一般为大盘股, 通常还被冠之以高价股、龙头股、绩优股等概念, 因此, 银行股的市值在证券交易所股票市值中所占的比重很大。相对国外和我国香港而言, 我国内地商业银行从股票市场上筹集的资金是比较有限的。但近年来, 随着我国上市银行数目逐渐增多, 商业银行在股票市场上的筹资功能也逐渐显露出来。

4. 商业银行可作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

一般来说, 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活动与其筹资活动有所不同, 商业银行主要依靠股票进行筹资, 较少采用债券筹资或股票与债券筹资并重, 然而商业银行的证券投资却主要投资于债券特别是国债, 股票投资所占比重通常不大。

从1994年起, 我国商业银行开始持有国债, 截至目前, 商业银行已经是十分重要的国债投资主体。这是因为国债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很高, 能及时回收本息, 且有着可靠保障, 因此, 商业银行持有国债, 既可以及时解决其流动性需要, 又可同时兼顾效益性和安全性。

5. 商业银行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监督约束作用。

在股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 上市公司信息公开不全面, 投资者与筹资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屡见不鲜。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金融机构在参与公司治理和缓解信息不对称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总体而言, 机构投资者在参与公司治理方面的有效性却通常不如商业银行。就我国来说, 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相对较小, 社会保障基金正处于逐渐建立阶段, 因此, 在我国, 很难由机构投资者承担上市公司监督和治理的重任。相反, 由于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中资金融通的主要中介, 他们在上市公司中拥有较大的贷款份额, 因此能够充分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在公司监督和治理中的约束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国强.商业银行经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6.

[2]王煜宇.金融法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05.

[3]宋清华.论商业银行在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 .

[4]聂立磊.浅析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所处的地位与作用[J].中国商界, 2009 (7) .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9

本文其余部分的安排:第二部分, 理论回顾;第三部分, 实证分析;第四部分, 结论与启示。

1 理论回顾

1.1 文献综述

国内外对影响银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从股利政策角度看:S.D.Magen (1971) 通过研究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和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认为, 如果银行为了提高股本收益率或降低股本成本而提高杠杆率, 资本市场并不会要求银行股本化比率将更多收益转作股本。马军伟、熊华 (2009) 通过举证分析结果, 我国上市银行的股利分配政策对股价有负的影响, 并且市场对分红政策的反映过度。

从建立模型对数据检验角度:Molyneux和Thomton (1992) 在多个国家样本容量的基础上分析银行股价的决定因素, 结果表明银行的股价与各国的利率水平、行业的集中度以及国家所有制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从潜在竞争力角度看:Ross (1989) 研究发现, 股价的波动性与信息量有直接的相关性, 有效信息的交易越多, 所引起的股价波动性越大。Fan and Wong (2002) 研究了7个东南亚国家的977家公司的股利对利润的敏感性与所有权结构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所有权越集中, 股价对利率的敏感性越差。

从选取财务指标角度:韩露 (2013) 基于我国15家5年上市商业银行实证研究, 分析结果:影响上市银行股价中最为显著的是反映银行营运能力的成本收入比指标和反应银行资本充足性的资本充足率指标。刘洋、洪景玉 (2009) 利用Feltham-Ohlson价值评估模型结合如销售收入、资产、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利用率、权益乘数等财务指标找出上市银行影响因素。

纵观国内外研究, 关于商业银行股价的影响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第一, 基于现有的竞争力和潜在的竞争力方面, 建立影响股价的评价指标, 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分析;第二, 从盈利能力、流动性、安全性等方面运用因子分析法和主因子提取法分析并进行评价;第三, 通过建立模型, 利用模型对数据检验得出结论。

1.2 指标选取及相关性分析

1.2.1 样本的选择

在沪深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各季度的面板数据, 银行的特征变量来自银行年度、季度财务报表, 行业的相关数据来自《中国金融年鉴》。16家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

1.2.2 银行特征变量

(1) 银行的盈利能力指标选取。

资产回报率 (ROA) =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另外还选取了净利润率 (JLR) 和每股收益 (净利润/总股本) (MG-SY) 作为盈利指标对股价影响的评价。成本收入率 (CB-SRL) =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00%。

(2) 治理水平指标的选取。

有效地公司治理能够促进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高经营的效率, 提高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因此本文的指标选取非利息收入 (非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资产利润率 (营业收入/资产总额) (ZCLRL) 、营业利润 (净利润/营业收入) (YYLR) 。

(3) 安全性指标选取。

拨备覆盖率 (BFGL) =期末贷款减值准备÷期末不良贷款余额, 不良贷款率 (BLDKL) =期末不良贷款余额÷期末发放贷款总额。

(4) 抵御风险能力。

资本充客户的足率 (ZBCZL) , 根据《巴塞尔协议》, 我国规定商业银行必须达到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的资本总额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得低于8%, 其中核心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总额的比率不低于4%。

(5) 成长型指标。

存款增长率 (CKZZ) = (本期间存款-上期间存款) /上期间存款*100%。

(6) 竞争性指标。

核心资本充足率 (HXZBCZL) = (核心资本-核心资本扣除项) / (风险加权资产+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 。

(7) 流动比率。

流动性对银行的盈利性影响较高, 一般银行的流动性越高, 它所面临的筹资成本较低, 银行的盈利可能就越高, 股价可能就越高。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2.3 研究假设

假设一:银行股价与银行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假设二:银行股价与银行治理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假设三:银行股价与资产的安全性呈正相关关系。假设四:银行股价与流动比率呈正相关关系。假设五:银行股价与抵御风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假设六:银行股价与成长性呈正相关关系。假设七:银行股价与银行潜在竞争能力呈正相关关系。

1.2.4 计量模型

计算银行股价的指标P

上市商业银行股价通过证券市场上发布的年报、月报的每次公布的价格得出。

2 实证分析

首先本分通过SPSS17.0描述性分析, 在分析过程中生成相关的描述性统计变量, 同时描述性统计分析将原始数据转化为Z分布值, 作为变量存储。

2.1 描述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 在从2007年-2012年的各季度中,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价的均值6.3369, 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全局为8.38元, 标准差为2.93779, 可见我国上市银行业股价波动较大。另外就净利润率指标而言41.233%说明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状况良好。

2.2 公因子方差比的分析

由表可得第一主成分的特征值4752, 它解释了总变量的36.552%, 第二主充分的特征值2879, 它解释了总变量的22.147%, 第三主特征值2249, 它解释了总变量的17.303%, 第四主特征值1434, 它解释了总量的11.028%。说明了只要提取前四个变量就能解释87.03%的信息。

2.3 主成分因子分析

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的结果可知道, 因子得分函数:

主成分和相应的原先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大, 主成分的相关性对该变量的代表性就越大。以上各主成分的信息贡献率为权重构建综合绩效P公式:

2.4 银行业股票价格与主因子的回归分析

本文表4选用了每股收益、资本充足率、资产利用率、存款增长率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股价进行分析。回归结果如下:

从表4可以看出回归模型的调整值0.889非常的接近1, 说明回归的拟合度相当的高, 并且D-W为2.04, 说明模型的残差不相关。回归的模型相当的优良。

上表5给出了方差分析的结果, 可以看出回归的F值9.418, 相应的P值是0.002小于0.005显著水平。因此可以判断出每股收益、资本充足率、资产利用率、存款增长率四个财务指标对银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股价解释能力较强, 非常显著。

该表6给出了线性回归模型的回归系数及相应的一些统计量, 可以看出线性回归中的每股收益、资本充足率、资产利用率、存款增长率的系数相应3.134, 17.444, 2795.243, 3.139。说明资产利用率小部分的增加会带动上市银行股价的2795.243倍的增长。

3 结论与启示

3.1 结论

由于搜索数据有限和手工处理数据复杂, 许多数据出现较为剧烈的变动。

从影响上市银行的微观因素分析:

(1) 净利润率和拨备覆盖率, 成本收入比指标。无论是采用因子分析法还是描述性统计, 影响股价的排序不同, 说明安全性、经营效率对股价的机制是复杂的过程。根据常识我们在知道拨备覆盖率越高, 说明银行资产质量越好, 股价越高。对于银行业来说加强抵御风险能了和安全性措施以及提高经营效率面临较大的挑战。

(2) 资本充足率。通过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得出其对银行的股价影响较大, 但是在各个银行之间差异较大。例如工商银行具有最大市值, 其核心资本充足率对工商银行的影响高达90%, 其核心资本充足率对其影响较小的是光大银行57%。

(3) 存款增长率和每股收益。通过回归分析法看出存款增长率和每股收益对于股价的影响较显著。根据我们的常识可知银行的收入主要是增加存款、加大贷款从中间赚取利率差, 实现收益。银行的股价主要是通过每股收益向投资者和公众传递银行的市场价值。

3.2 启示

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我们发现影响银行业股价的关键的因素在于盈利性、竞争能力和金融创新能力。银行的规模存在差异, 资产的质量残差不齐, 公司的治理水平存在各异的情况下, 盈利能力是保证银行保证正常活动的前提, 充足的资本和较强的竞争能力是银行生存发展的源泉。科学的治理水平灵活的金融创新能力是银行前进的血液。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

(1) 提高金融创新能力。信贷业务是银行业的主要业务也是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 是增强银行竞争力的核心。商业银行要增加业务范围, 加大与其他业务的合作。不能单纯的依靠传统业务手续费和佣金收入作为盈利主营业务, 要提高金融产品的创新, 向客户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

(2) 提高公司治理水平, 增强银行非利息收入比。我们知道银行的利息收入的成本和非利息收入成本模型不变。利息收入的成本是变动成本, 非利息收入比成本是固定成本, 所以增加非利息收入可以在一定的固定成本下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所以提高非利息收入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水平。

(3) 提高资产安全性。根据描述性分析我们可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拨备贷款均值较大, 说明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安全性存在较大的隐患。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要寻求优质的合作客户和严格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的信贷政策, 降低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 提升银行整体的资产质量。

本文由于数据是从2007-2012年期间采集, 周期较短, 数据有限, 样本较少。还有许多影响上市银行股价的因素没有体现出来, 该篇文章还需要不断补充改进。

参考文献

[1]马军伟, 熊华.银行类上市公司股价分红政策对股价影响的实证分析[J]证券与保险, 2009, (10) .

[2]S.D.Magen.Cost of Capital and Dividend policies in commercial Banks[J].Th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71, 6, (2) .

[3]Robert R.Bliss, George G.Kaufman.Bank Procyclicality, Credit Crunches, and Asymmetric Monetary Policy Effects:A Unifying Model[J].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 2003, (4) .

[4]袁晓玲, 张宝山.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4) .

[5]韩露.商业银行效益影响因素回归分析[J].金融视角, 2013, (1) .

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发展方式分析 篇10

一、目前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1. 移动金融竞合商业模式还不是很完善

在移动金融发展过程中, 因为其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比较短, 所以商业银行并没有在占据较大的优势, 这样的情况就使得金融产业链主导权的竞争十分的激烈, 金融行业整合工作还没有完成。在当前的金融市场中, 有两大巨头, 一个是商业银行, 另一个就是电信运营商, 这两大巨头都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而努力。在会这样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将发展重点放在了移动金融方面, 希望通过移动金融发展来提高竞争力, 而电信运营商则将发展重点放在了手机钱包等方面, 这两者的激烈竞争难分伯仲, 主要是因为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构建一个统一的标准, 行业合力作用也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尤其是商业银行当前重视移动金融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所以就在此方面加快发展步伐, 却忽视了整体合作, 进而阻碍了商业银行移动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2. 营销策略不够合理

在我国一些大城市中, 因为城市发展速度较快, 所以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移动金融的发展比较快, 但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城市, 人们受经济以及文化等因素的限制, 从而导致移动金融发展的受到了一定的阻碍。针对此种情况, 移动金融营销过程中应该采用差异化的营销擦了, 但是就目前移动金融的影响策略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 营销策略还是存在着问题, 进而影响了移动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3. 对数据的利用不够合理

移动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数据的应用, 而获取数据主要是通过云计算以及大数据等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所能获取的数据若是能够得到合理的应用, 那么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将是十分可观的。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 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对数据的利用是不合理的。就比如说, 京东等电商平台在发展过程中都对数据进行了分析整合, 然后以此为基础, 对不同客户的群体需求进行了分析, 之后制定了具有群体针对性的特色产品, 这样就使得京东等电商平台吸引了更多的用户。而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采用的是单纯交易模式, 对于数据的利用也比较单一, 这样的情况严重限制了移动金融市场的发展。

4. 移动金融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移动金融的发展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但是同时, 因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发展速度十分快, 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攻击, 或者是病毒入侵, 进而导致移动金融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另外, 移动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多样化发展, 其系统的兼容性在不断的提高, 所面临的操作环境也是十分多样化的, 这样的情况就使得移动银行在发展中需要承担更大的道德风险以及操作风险。

二、应对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发展中出现问题的具体措施

1. 利用自身优势完善竞合模式

商业银行若是想要更好地发展移动金融, 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 不能错过通讯网络这一机会。商业银行应该和电信运营商之间构建密切的联系, 然后在监管部门的帮助下完成移动金融行业标准的构建, 之后提高此行业的门槛,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金融行业的统一发展。第二, 与移动金融这一行业内的其它产业链合作。移动金融虽然是新事物, 但是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这样的情况下, 商业银行若是想要更好地发展下去, 就必须要保证客户基础以及业务增长储备, 因此, 商业银行应该打破行内壁垒, 和同行业内部其它产业链条构建合作关系, 提高其兼容性, 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 以此来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

2. 采取差异化营销策略

移动金融在发展中已经有另一部分固定的客户, 而这些客户群体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针对不同层次群体采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可以促使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取得更好地发展前景。首先, 应针对中高端客户进行交叉营销。商业银行针对这部客户群体, 可以通过提高手机银行的服务水平、增加理财营销力度的方式来留住这部分群体。其次, 针对年轻群体。年轻人的接受能力比较强, 而且很多年轻人对于手机的应用十分熟练, 但是因为大部分年轻人的经济实力有限, 所以银行应该即将低廉的服务价格作为主要的营销策略, 以此来促使年轻人逐渐地习惯使用手机银行。最后, 针对有支付需求的居民群体。商业银行在发展移动金融的过程中, 有些居民之所以使用手机银行, 是因为其有支付需求, 针对这一部分客户群体, 银行应该和广电以及电信等企业达成合作的共识, 在移动金融产品中增加一些广告, 以此来拓展企业客户资源, 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3. 实施平台战略

在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发展过程中, 为了实现共赢, 可以实施平台战略。平台战略就是指将两个以上的群体进行连接, 然后提出明确的互动机制, 以此来满足多个群体的需求的一种模式。商业银行移动金融模式在构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多方利益处于平衡状态, 然后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并通过进一步的商业合作来研发出能够共赢的商业模式。商业银行可以在发展过程中将社交网络等内容与自身进行整合, 以此来打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并且公平的合作平台, 通过平台的应用来完善生态圈, 进而促使平台中的企业都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4. 提高移动金融的安全性

移动金融是新事物, 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还存在一些漏洞, 尤其是使用安全问题, 针对此种情况, 商业银行应该对客户的安全信任进行培养, 并在此基础上, 对现有的安全软件以及技术等进行升级, 并构建完善的行业规范, 因此来保证移动金融的安全性。另外, 还应该加强安全认证等管理方法的应用, 并构建与之相对应的安全风险预警机制,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移动金融的安全等级, 进而确保人们使用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限制了其发展, 所以商业银行为了进一步推动移动金融的发展, 就必须要对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以此来促使商业银行移动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为其以后获取更大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钱峰.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外部环境分析及策略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2, (6) :15-20.

[2]和树舰.基于SWOT分析法的商业银行移动金融发展策略探讨[J].金融科技时代, 2016, (8) :70-72.

[3]陆添花.基于移动互联网金融模式影响的商业银行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5, (7) :26-28.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11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贸易金融业务  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贸易规模的上升,我国贸易金融已经形成了数万亿的市场规模,贸易金融服务手段从传统的贸易结算与融资,进入到对采购、生产、销售等贸易链全过程的综合服务。贸易金融服务对象的范围不仅仅包括国际贸易商,而且进一步延伸到国内外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甚至最终用户。从贸易金融业务的参与者来看,贸易金融业务已经不仅仅是外资银行和国有银行的专利,一些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发达地区的农村商业银行纷纷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贸易金融业务。

一、什么是贸易金融业务

2011年4月中国银行业协会贸易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其是我国首个以正式以贸易金融为主题的专业机构。2014年1月该委员会于发布了我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自律规范的指导性文件《中国银行业贸易金融业务自律规范指引》,首次明确给出了贸易金融业务的定义,其是指贸易金融业务是银行在交易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上,为国内或跨境的商品和服务贸易提供的贯穿贸易活动全过程的金融服务的总称,主要包括其内涵包括:贸易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保值避险、财务管理等服务。

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存贷为主营业务,并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货币经营企业,本身就承担着支付结算和资金融通职能,因而客观上有着能够为贸易商提供一揽子贸易金融业务的先天条件。那么,究竟哪些金融机构具有经营贸易金融业务的牌照呢,目前从监管牌照来说并没有针对贸易金融业务的专门牌照,但由于贸易金融业务最早是从国际贸易领域产生,服务于从事国际贸易客户,因而具有外汇业务经营资格及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外汇指定银行”资格被认为是开展该项业务基础。

二、贸易金融业务的市场格局

近几年来,随着我行传统信贷市场竞争日趋饱和,商业银行在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时,不约而同地瞄准了贸易金融领域。与此同时,随着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贸易金融对资本的节约作用越来越被各家银行所重视(据测算同样一笔资本,叙作的表外贸易融资金额,是流贷的5倍,而表内贸易融资金额可以是流贷的3倍),因而贸易金融业务正在成为中外资银行角力的新战场,根据目前的情况,可以把贸易金融市场竞争者划分为四种类型。

(一)外资银行

曾几何时,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衍生品交易是外资银行金融内地市场后最先涉足的业务领域。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外资银行凭借着其自身的品牌优势、经验优势、技术优势迅速的在内地金融市场站稳了脚跟,并赚得了其进入内地市场的第一桶金。一方面以汇丰银行、花旗银行、渣打银行、纽约银行为代表的外资银行,牢牢的把控着在华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的授信项下的贸易金融业。另一方面由于分支机构少以及对国内企业授信缺乏,外资银行对于国内企业的授信项下的贸易金融业务直接介入较少,但凭借着母公司强大境外资金优势,在海外代付、福费廷包买等批发市场贸易金融业务中常常能看到外资银行的身影,其往往承担着贸易金融业务中资金供给者角色。

(二)大型商业银行

中、农、工、建、交具有雄厚国资北京的大型商业银行在发现该领域的巨大空间后,迅速对外资银行的产品进行了凭借着其不可比拟的资本优势、网点优势、主要服务于大中型国有企业、历史悠久的主要外贸公司、以及三资企业的部分业务,大约占到贸易金融市场的半壁江山,优势地位不可动摇。

(三)股份制银行

近年来,以民生、浦发、兴业、中信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贸易金融业务上步伐很大,其纷纷整合之前的国际业务、供应链融资业务、现金管理业务成立了不同类型的贸易金融专营部门。与此同时,还把贸易金融业务的触角从之前的国际贸易领域迅速扩展到市场更为广阔的国内贸易领域,使得同业代付、国内信用证、国内保理等面向国内贸易的贸易金融产品迅速做大,成为了贸易金融领域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四)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

鉴于贸易金融业务蓬勃发展,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和一些具有外汇业务经营资格的农村商业银行也紧跟其后,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这个市场中来,成为了贸易融资业务中的新兵。

三、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贸易金融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从目前贸易金融业务的市场环境来看,一方面入世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数量和范围迅速扩大,中国作为贸易大国,企业对银行提供跨境贸易金融业务需求越来越高涨。另一方面,自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发布以来,经过几年的熏陶,流动资金贷款代为支付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其很大程度就是贸易采购,加之贸易金融业务在资本节约方面的良好表现,因而以贸易融资替代流动资金贷款已是大势所趋。对于新兴的中小银行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把握机遇、扩到贸易金融业务,最大限度获取收益,并且又有效的防范风险,成为了中小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值得关注问题。

(一)地方性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优势

1.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目前大多数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均以完成股份制改造,已经是具有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现代商业银行,其产权结构和管理模式决定了其决策链条短、速度快、应对市场反应速度快。

2.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地缘优势。地方性商业银行大多数立足于地方经济的区域性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使其更贴近市场,更熟悉当地的经济特点,有的放矢,业务发展更有成效。

(二)地方性商业银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劣势

1.贸易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弱。目前地方性商业银行的贸易金融产品还主要局限于传统的结算及融资产品,对于目前市场欢迎的结构性融资、供应链融资等新型的贸易金融产品还鲜有涉足,尚未形成完备完备的产品体系,其产品创新能力较国有银行、外资银行以及股份制银行还有很大的差距,产品创新往往停留在移植、复制阶段。

2.信息系统无法支持管理决策。地方性商业银行的信息系统大都是以会计处理系统为基础,总体上是以处理结算数据和存贷款数据为主的,对于中间业务、贸易金融业务信息的管理仍然是以手工编织为主,及时性、精确性欠佳。

四、地方性商业银行提升贸易金融核心竞争力的应对策略

(一)科学、准确的市场定位

我国民营企业正处于从起步阶段向快速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小银行由于品牌、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因而在外资企业、大中型国有企业的竞争方面不具备优势,加之民营企业表现出的强大的增长潜力,因此优秀民营企业将是中小商业银行的重要商机。但如何从为数众多、良莠不齐的民营企业中,选择自己的目标客户,就是考验中小银行实际风控能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营理念,设定“特色行业”“特色领域”“特色产品”的贸易融资,不但需要深入研究需要涉足的行业及企业,同时还需要对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有清晰的了解,如在光伏行业从上游国内外硅原料供应,到单晶及多晶硅片生产、以及下游电池组件乃至国内外光伏电站等。

(二)专业、高效的业务团队

由于贸易金融业务涵盖国内外结算、贸易融资、信用担保、避险保值与财务管理等相关产品,这就要求贸易金融团队必须有懂信贷、懂国结、懂交易、懂核算的专业人员。幸运的是大多数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前期部门分工没有那么细致,因而贸易金融业务的相关功能和人员往往集中在其国际业务条线,这也是很多地方性商业银行国际业务部直接翻牌为贸易金融部的基础。如果说上述人员构成有什么环节比较薄弱的话,那就是可以将上述各个产品进行整合及推广的产品经理团队,以及能够根据切实把控贸易风险的贸易金融业务化的授信评审团队。前者是产品创新核心推动者,后者是贸易金融部迈向贸易金融事业部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往往体现了一家对发展贸易金融业务力度和决心。

(三)构建灵活的创新机制

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银行贸易金融业务如果不能实现持续的创新就很难生存和发展,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必须发挥其自身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灵活的创新机制。首先是密切关注,紧跟市场。地方性商业银行由于自身条件限制,一定要做真正意义上的首发创新也不太现实,要想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紧跟市场,密切关注同业动态,做到市场上主流产品心中有数,对同业的操作要点基本掌握。第二是迅速反应,加快研发。一旦发现客户有需求、内部有条件的贸易金融产品,迅速启动产品研发,同时尽可能的缩短流程,压缩研发周期,对于重要客户必要时可以做到一户一品。第三要培养创新文化。通过向员工搜集创意来鼓励创新,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是完整产品创新,可以是基于客户体验和优化服务的流程创新、也可以是基于现有产品改造的微创新,从而充分调动和积极保护从业人员的创新热情。

参考文献

[1]陈四清.贸易金融: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内容[J].西部金融,2012年(10).

[2]虞英子.浅谈推进A行贸易金融业务的发展[J].东方企业文化.公司与产业,2012年(9).

[3]刘伦,胡子连.烟台银行突破发展困局的战略之路]J].金融实务,2013年(4).

发展商业性金融市场 篇12

目前,我国拥有2501家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市场集中度超过52%,几乎处于垄断地位。随着近年来银行各项政策的放宽,使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的市场集中度达到了38%以上,与此同时大量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外资银行在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打破了原有市场格局,同时也加剧了商业银行市场竞争程度。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外资银行在我国银行市场上不断扩大经营规模,积极在各地建立分支机构,截至2015年4月末,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资银行在中国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信息整理。

二、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个人金融业务

(一)个人理财业务

个人理财业务又称为财富管理业务,银行通过所掌握的客户信息,分析客户的经济状况及需求,制定符合客户相关情况的目标和计划。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收入不断提高,商业银行推出了一系列个人金融服务和多样化的个人理财产品,极大促进了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见表2)。

资料来源:财智网。

(二)个人负债业务

个人负债业务是银行中比较传统的储蓄业务,是银行进行投资业务、贷款业务、投资管理业务、汇兑业务等个人金融业务的前提,也是我商业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商业银行在储蓄业务上已经有着成熟的发展经历,一般以银行个人负债业务为发展核心,居民更多倾向于储蓄业务。

(三)个人信贷业务

个人信贷业务是银行主要的个人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如今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产品包括耐用消费品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旅游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个人商用房贷款等。根据调查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53660亿元,对比2013年增加了近24000亿元。个人消费贷款余额逐年上升,我国现已成为除日本外个人消费贷款余额最多的国家。

(四)个人中间业务

银行个人中间业务包括代理个人保管业务、代理个人基金业务、个人结算业务、个人支票、个人汇兑等,是商业银行中非常重要的业务。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步较晚,中间业务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到三成,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但同时也说明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中间业务的发展中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商业银行应更加重视中间业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个人金融业务重视程度不够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我国商业银行陆续推出一些金融理财产品,但是对个人金融业务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宣传力度小,没有让居民真正了解个人金融业务及其投资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与国外银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二)个人金融业务结构不合理

我国商业银行虽然不断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如交通银行“交银理财”、光大银行“阳光理财”、广发银行“真情理财”等,但这些金融业务大多是在存储业务和贷款业务基础上进行的扩展,把存款、贷款、私人银行业务、银行卡业务联系在一起,通过银行结算工具为客户进行的资金保值和增值,这样的服务不仅在产品结构上过于单一,而且技术手段落后,不能提供囊括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的综合业务,对客户的吸引力不强。

(三)个人金融业务配备的金融理财师少

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金融业务发展方面不仅规模较小,而且在银行系统里缺乏相关人才,现有从业的金融理财人员专业水平远远达不到要求,有的甚至是临时兼职等情况,这样的非专业人员无法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无法快速在第一时间为客户解答所提出的相关问题,使一些客户放弃了金融产品的购买。

四、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

我国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网络等渠道加大力度宣传个人金融业务内容,自身机构内工作人员开展个人金融产品宣传,让广大客户更多地认识个人金融业务所能产生的价值,加深对金融投资的重视。

(二)加强个人金融产品创新

加强个人金融产品的创新,根据不同的客户分别设计个人金融产品。可以将客户人群做市场细分,大致可分为高端、中端、普通3个层次。面对高端层,可以推出一些投入资金相对较高的产品让其享受贵宾待遇;面对中端层,可以根据现有标准推出个人金融产品;面对普通层,在设计个人金融产品时要根据居民最低收入水平考虑分期投入等方案。致力于打造产品品牌化、新颖化,尽可能去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独特产品。

(三)增加金融理财师人数

首先,在商业银行内部做出一系列合理的银行金融发展规划政策,按照规划相关要求招聘金融理财师,使每一个运营的商业银行营业厅里的存贷人员和金融理财师有一个合理配比。

其次,提升金融理财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理财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可以更好服务于客户,同时还可以为一些潜在客户提供金融知识,促成金融业务的成交。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些银行配备了存取一体机,这大大降低了存储窗口的业务量,空闲下来的工作人员可以参加金融理财师业务培训及考核成为金融理财师。

五、小结

随着我国居民个人财富的不断增加,对个人金融产品的需求也逐渐增长,面对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发展个人金融业务来提升市场竞争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国良好的经济环境为商业银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商业银行自身具备的庞大业务网点所带来的营运平台为商业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创造了先决条件。因此,商业银行应大力加强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都以存贷为主要业务,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多元化、符合实际的个人金融产品产生需求。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主要包括:个人理财业务、个人负债业务、个人信贷业务以及个人中间业务。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对个人金融业务重视程度不够,个人金融业务结构不合理,个人金融业务配备的金融理财师少。为加快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个人金融产品创新,增加金融理财师人数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

参考文献

[1]欧阳锐.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3).

上一篇:电力企业内部审计漫谈下一篇:视频辅助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