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留置

2025-01-05

动脉留置(精选8篇)

动脉留置 篇1

病危患儿病情变化快, 常需采血根据检验值指导治疗、观察治疗效果。但采血次数过多, 常导致穿刺困难, 增加患儿痛苦, 护患纠纷增加等。笔者采用新法即静脉留置针留置于病危患儿动脉中进行采血, 解决了上述问题, 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的25例患者为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的住院病例, 均为呼吸衰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儿。年龄为1 d~2岁, 病种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脑膜下出血、维生素K1缺乏性颅内出血、脑干脑炎、新生儿重度窒息、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疾病。将25例患儿分成两组, 采用自体对照法, 即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同一患儿不同部位, 并且同时采血。患儿在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时间等方面,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动脉采血[1]。首先准备好常规用物, 并向家属解释并告知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动脉血管 (桡动脉、股动脉等) 并定位、消毒, 然后穿刺取血, 拔针并按压至少5 min。治疗组按新法:首先准备好常规用物, 并向家属解释并告知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动脉血管 (头皮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等) 及合适的留置针 (双翼型开放式留置针及密闭式Y形留置针) , 然后按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法[2]穿刺并固定 (采用网状透气布胶布固定) , 用6~20 U/ml肝素钠[3]0.5~1.0 ml封管 (第一次可取血后再封管) , 红笔注明时间、动脉采血专用。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 如发现异常随时拔针。以后每次采血化验前常规消毒肝素帽后注射器取血1~2 ml弃去, 再采取合适血量标本送检, 以免影响化验结果, 最后用12.5 U/ml肝素钠0.5~1.0 ml封管。以后每次取血重复上述操作。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留置时间:3~5 d最佳。有人认为可在血管内保留5~7 d[4]。

1.3 观察指标

两组的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并发症如动脉血管留置针处血肿、感染、血栓形成, 患儿接受情况 (哭闹) 。

1.4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气分析结果

见表1。由表1可知,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并发症比较

治疗组动脉血管留置针处无出血、血肿, 穿剌处无感染, 留置针无血栓形成, 而对照组有4例血肿、6例有出血。见表2。

3 讨论

患儿采血做检验是一件很难办的事, 尤其是病危患儿。一是患儿不配合、哭闹, 二是患儿本身血管细小、难找, 三是家属的溺爱。但是对于病危患儿又要经常监测血生化指标, 特别是血气分析, 有时每小时就要进行动脉采血。一般需选择股动脉或桡动脉采血[5], 每次采血不一定一次成功, 多次采血后局部出现明显的淤血、肿胀、多个针眼, 不易再次定位穿刺;而且拖延采血化验时间, 影响疾病的诊疗工作;常常因为穿刺不成功而发生护患纠纷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近年来, 笔者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病危患儿动脉中留置采血后, 上述情况得到明显改善, 并且该段时间内取血化验, 均只需随时从动脉留置针中采血即可, 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研究表明, 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病危患儿动脉中采血, 具有安全性。没有出现出血、血肿形成、感染等并发症, 而且患儿与家属易接受。本法明显减少了反复穿刺取血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降低了护士的工作量, 减少了因反复穿刺不成功造成的医患矛盾, 也减少了家长的紧张情绪, 检验值与病情相符合, 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护士、患儿及家长易于接受, 临床应用效果好, 该方法操作简单, 易于掌握,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亚红.小儿动脉采血的体会[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6, 3 (9) :846.

[2]邹红玉, 邹红雨.儿科静脉留置针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3) :203.

[3]卞俊, 陈玲, 傅丽娟.血气分析样本的采集及误差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4) :225.

[4]李晓艳, 刘洋.套管针常规留置时间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2, 35 (5) :300-301.

[5]李颖.套管针在采集患儿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6) :98.

动脉留置 篇2

在成功建立大鼠肝动脉插管并体外留置模型之后,总结经验认为此技术改进的关键有以下几点。

①大鼠的选择 鼠龄太小或体质量太轻,其胃、十二指肠动脉管径相应会过小而致导管无法插入;鼠龄太大,血管与脂肪组织粘连过多难以分离,且血管老化失去弹性极易断裂;选择鼠龄在16~30周,体质量在250~350 g的大鼠,实验效果比较理想;②手术前血液肝素钠化可以避免在导管插入成功后,回流的血液凝固阻塞管道,同时也可以起到充盈靶血管的作用,但要注意避免肝素用量过大而致伤口渗血、不愈合;③麻醉剂及量的选择 在参阅文献及预实验效果比较后最终选择了戊巴比妥钠,它具有起效快、可控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5];鉴于实验大鼠个体差异性,以2%戊巴比妥钠45 mg/kg标准,先推总量的2/3,以全身软瘫、角膜反射消失为进行麻醉完成的基准,若不足余下的以0.1 mL/次试推直至完成;④血管分离 Glisson系统中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和胆管三者被共同的血管周围纤维囊所包裹,故术中血管分离操作须十分小心,尽量祛除血管外壁的结缔与脂肪组织将各血管分离,以便于血管结扎、剪切口;因为大鼠肝叶较脆,血运丰富,所以动作要轻柔,尽量避免机械损伤;动脉夹夹闭肝总动脉时间不宜过长,尽量将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至最低程度;⑤导管留置 导管插入后松开动脉夹,可见管内血液回流,为导管插入成功的标志;导管潜行于皮下是其长期留置体外的关键,由于大鼠活泼好动,喜欢撕咬,一般手术置管后导管容易被撕裂、咬断,故注意严防感染,加强局布消毒,并防止凝血堵管,定期使用肝素钠通管。

动脉留置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至2010年行动脉留置针的患儿160例,其中男96例,女64例,胎龄28+2-38+5周,日龄1/2h~8d,平均体质量(2.6±0.4) kg (1.2~3.8kg),机械通气治疗78例,有创持续血压监测45例,换血治疗37例。所有患儿按穿刺部位分为5组,每组各32例,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患儿穿刺部位无破溃和炎症,并经家属同意。

1.2 穿刺方法

1.2.1 材料

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IntimaⅡ型留置针、3 M敷贴、思路高微泵、一次性泵管。维持液为肝素生理盐水,速度维持0.5mL/h。

1.2.2 动脉穿刺部位选择

5组儿童分别采取桡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股动脉、颞动脉等不同部位进行动脉留置。

1.2.3 动脉穿刺角度

桡动脉与肱动脉穿刺角度与皮肤呈15°,腋动脉进针时与皮肤呈15°~30°,股动脉穿刺时延血流方向皮肤45°进针,颞动脉穿刺时与皮肤呈10-15°在血管上方向心方向水平刺入。

1.2.4 穿刺方法

桡动脉穿刺前先行Allen试验,阳性者不可穿刺。常规检查留置针,对穿刺部位皮肤行严格消毒。患儿穿刺体位:桡动脉穿刺患儿取平卧位,掌心朝上手稍后伸,以纱布卷垫于腕下,桡腕关节背屈约40°;肱动脉穿刺时患儿上肢伸直稍外展,保持掌心向上;腋动脉穿刺时患儿取平卧位,穿刺上肢外展110°~145°;股动脉穿刺时患儿取平卧位,将臀部抬高约3cm,穿刺肢体屈膝外展,与身体呈45°;颞动脉患儿侧卧位,剃发。在穿刺部位以右手食指触及搏动明显处穿刺,成功后(有鲜红色血液从针尾涌出)略微降低角度,以左手送入套管并拔出针芯,贴好3M贴,标记穿刺日期、时间,并于观察记录本上详细记录患儿信息。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所有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堵管率、拔管后按压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堵管标准:24h内接上注射器抽不出血液。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均数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5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和并发症情况

5组患儿一次性穿刺率A组最高,D组最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无差异(P>0.05);堵管率方面,A组显著低于D和E组(P<0.01),其他组间无差异;并发症方面E组显著低于A组(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见表1。

2.2 5组患儿平均穿刺时间、留置时间和拔管后按压时间

穿刺时间方面5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A组用时最短,D组用时最长;留置时间方面E组最短且与其他组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拔管后按压时间以A组最短、D组最长(P<0.01),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由于自身血管的特点,穿刺比较困难,动脉留置的应用巧妙的解决了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损伤,同时也为医生及时、有效的对动脉血进行采集,动态分析血气、电解质和动脉血压监测创造了便利条件。

动脉置管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儿痛苦。穿刺时应做到入针准确,合理选择穿刺角度,降低反复穿刺对患儿血管的损伤,此外动作应轻、慢以免引起皮下出血,如患儿敏感度较高,可适当使用麻醉药行局部麻醉; (2) 正确封管,及时更换贴膜和肝素帽。选择肝素生理盐水封管法,在不影响抗凝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肝素的浓度,每6h封管1次或抽完血后立即封管。贴膜和肝素帽每3d更换1次,若贴膜出现卷曲或污染的情况、肝素帽出现回血污染情况,应及时更换; (3) 留置时间。避免动脉留置时间过长,一般3~5d,最多不应超过7d,否则会增加导管源性感染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4) 密切观察患儿情况。安排专人定期巡视患儿情况,包括穿刺部位体温、脉搏、皮肤颜色等,若发现异常情况如红肿或脱管等应及时拔除,并对症处理; (5) 拔管处理。若患儿状况趋于稳定,行动脉留置针拔除时,应采取严格的无菌操作,并于拔出后局部以棉球压迫止血8~10min。

本组研究结果提示桡动脉置管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最高、堵管率最低、穿刺时间最短且留置时间最长,但并发症较多,颞动脉并发症最低,但堵管率较高。桡动脉置管仍为首选方法,其次是颞动脉,可作为桡动脉备选途径,研究表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四肢肿胀、肥胖等原因造成的四肢动脉搏动较弱无法扪及,颞动脉是一条很好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

参考文献

[1]谭维玉.提高新生儿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技巧[J].护士进修杂志, 2009, 24 (12) :1140-1141.

[2]周丽萍.机械通气患者留置动脉留置针的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 22 (7) :1329.

动脉留置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行动脉留置针的患儿81例,其中男51例,女30例;胎龄26~39+5周,日龄为生后10 min~16 d;平均体重1 640 g(760~3 680 g);剖宫产55例,自然分娩26例;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患儿77例,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1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24例,呼吸困难30例,新生儿窒息4例,肾衰竭1例;换血4例。

1.2 方法

本组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IntimaⅡ型留置针进行动脉穿刺,部位分别为桡动脉、胫后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股动脉,留置后由肝素帽连接7号头皮针,可见动脉血引出,由此判断套管针留置是否成功,穿刺成功后以3M敷贴固定并注明日期、时间,标明动脉字样,动脉标注醒目,防止与静脉混淆,用5号注射器抽取肝素稀释液(10 U·ml-1)0.4~0.6 ml正压封管。

2 结果

不同部位进行动脉置管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详见表1。

3 护理体会

3.1 动脉不同穿刺部位解剖特点及留置方法

3.1.1 桡动脉置管

桡动脉在桡骨茎突与第一掌骨间隙处,皮下脂肪少,不易损伤神经或误入静脉且患儿皮肤暴露少,利于保暖,但桡动脉血管管腔细,软组织稀疏,易滑动。穿刺时采用“十”字定位法,将新生儿

的掌心向上,固定患儿手腕,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再以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即成“十字”,十字的交叉点向掌根部约0.5 cm于第一腕横纹或第一腕横纹与第二腕横纹之间定位为穿刺点,操作者的右手食指触及搏动最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如有鲜红色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左手送软套管,右手拔出针芯。

3.1.2 胫后动脉置管

胫后动脉是腘动脉的延续,其定位准确,但血管较细,血流不及其他动脉丰富,难以保证足够血液采集。穿刺时患儿仰卧,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脚部,暴露内踝面,此处由于皮肤薄嫩,位置表浅,多数患儿可清晰看见其血管走向,将患儿内踝轻柔外展以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搏动最强点下方0.3~0.5 cm处进针刺入,速度适中,见鲜红色回血后放低角度将套管针完全送入动脉,拔出针芯。

3.1.3 肱动脉置管

肱动脉较粗大,位置相对表浅,可独立操作且易固定,肱动脉虽搏动明显但定位不及桡动脉准确,深浅度较难掌握。肱动脉穿刺点为搏动最明显处,新生儿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操作者绷紧肘窝处皮肤,松紧适宜,在肘窝内侧横纹上方可触及搏动最强点,用指甲做一压痕,压痕下0.2~0.5 cm处为穿刺点。

3.1.4 腋动脉置管

腋动脉是上肢主要动脉,血流充足,解剖位置易固定,留置时间长,但与腋静脉略有重叠,极易误入腋静脉。腋动脉需要充分暴露患儿腋下,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穿刺侧上肢外展拉直,操作者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三角肌下缘,动作轻柔避免拉伤患儿,使腋窝处皮肤绷紧,凸出腋窝,使其完全暴露,触及搏动,在搏动点下0.5~1.0 cm处进针[1],见有鲜红色回血后将针芯拔出,软套管轻轻送入,推注药液时腋下局部皮肤呈树枝分叉状苍白,在肝素帽与留置针接头处可看到回血明显波动,表明穿刺成功,手臂恢复自然体位。

3.1.5 股动脉置管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血流丰富且不易堵管,但与静脉及神经解剖位置相近且靠近会阴部,穿刺操作不当会误伤神经及血管,患儿排尿会造成无菌区污染。穿刺时患儿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取屈髋、屈膝外展位,与身体纵轴成45°,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 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见有鲜红色回血再进针1~2 mm,以保证外套管也进入血管。

3.2 导管维护与注意事项

3.2.1 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时如局部皮肤被血液污染,用无菌棉签轻轻擦干净,再用爱尔碘消毒液消毒穿刺眼,待干后将透明敷贴固定在穿刺部位,采血前充分消毒肝素帽,肝素帽污染应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滞留。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 d,以防发生导管源性感染,留置时间与感染的发生率呈正比[2],如透明敷贴受潮或卷边,应及时更换。

3.2.2 保持管路通畅

采用正压封管,正压封管即边缓慢推余液边外拔针头,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高于动脉内压力的正压状态,让留置针管腔内充满封管液,可避免血液返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3]。本组研究中桡动脉、胫后动脉虽然采取上述维护措施,但堵管率仍然较高,考虑原因为:一是该动脉血管管腔细,二是动脉置管固定后导管易扭曲打折,因此导致桡动脉及胫后动脉留置时间短且堵管率高。

3.2.3 注意事项

避免反复穿刺刺激血管引起动脉痉挛,如果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撕裂等损伤,则可继发动脉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局部严重缺血[4],发生严重并发症。封管时如遇阻力,切勿强行将血凝块推入动脉,以免发生栓塞[5]。固定肢体时勿将整个肢体环形固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而引起患儿不适[6]。留置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动脉穿刺侧肢端皮肤、甲床颜色及温度,如出现肢端苍白、肤温凉等肢端血运障碍表现应及时拔针[7]。本研究中股动脉留置时间最长,但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肢端苍白1例,肢体肿胀1例,考虑与血栓形成有关,有研究显示,置管时间越长血栓形成率越高[8],故不推荐常规选用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

4 小结

通过总结不同部位动脉留置的穿刺方法和应用经验,认为肱动脉、腋动脉置管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可作为首选穿刺部位。而肱动脉相对于腋动脉,有血管较直、易暴露穿刺部位、易于固定等优点,更便于护士掌握,腋动脉穿刺需要一定技巧,需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完成操作。

参考文献

[1]杨芹,姜红,范玲.应用Y型静脉留置针进行腋动脉-外周静脉同步换血[J].护理研究,2007,21(4B):1002-1003.

[2]熊小云,石小娟,黄颖穗,等.超微量肝素持续泵入在危重新生儿动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7,14(9):20.

[3]谭维玉.提高新生儿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技巧[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140-1141.

[4]黄宇霞.新生儿桡动脉置管致动脉痉挛原因分析及预防[J].北方医学,2013,10(4):72.

[5]杨明,孙群.不同静脉营养输注方式对高危早产儿血糖水平影响的比较[J].现代医学,2011,39(3):275-278.

[6]谢晓莉,蒋红霞,陈华琴,等.机械通气新生儿动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效果观察[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15):1410-1411.

[7]吕小红,李志革,张日惠,等.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1):31-32.

动脉留置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和器械

BD动脉留置针 (货号:REF682245, 规格型号:20 G、1.10 mm×45 mm、49 m L/min) , 见图1, 4%多聚甲醛新鲜配置 (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 , 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500 m L/4.5 g、宁夏启元药业) , 10%水合氯醛 (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 三通 (舒尔康、批号:120225) 、止血钳、组织剪、眼科剪、小动脉夹、皮镊、输液管 (2副) 等。

1.2 实验动物

选取体重450~500 g, 健康雄性18个月龄SD大鼠24只[购于宁夏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 清洁级, 合格证号:SCXK (宁) 2011-0001], 常规条件下饲养, 自由饮水, 普通饮食。

1.3 实验方法

将灌注所用的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加热至37℃[3]、新鲜配置4%多聚甲醛滤去杂质[3]、输液管 (两副输液管用三通连接好) 、手术器械等物品准备就绪后, 放置盛有上述0.9%复方氯化钠和4%多聚甲醛的输液瓶距离操作台1.5 m高的位置[4]。雄性SD大鼠经10%水合氯醛 (0.4 m L/100 mg) 麻醉, 待大鼠反正反射消失后, 将其仰卧位于实验台上, 固定头部和四肢, 暴露胸部, 沿胸骨中线自剑突向上依次剪开皮肤和胸骨, 充分暴露胸腔, 显露心脏和主动脉弓, 迅速用皮镊提起左侧肺, 可见其下位于大鼠脊柱左侧的胸主动脉 (胸主动脉右侧为食管) [5], 以小动脉夹夹闭胸主动脉。并迅速用眼科剪剪开心包, 用动脉留置针在心尖波动最明显处进针, 进入约0.5 cm时, 右手往外退针芯, 同时左手持针翼将套管自左侧心室推送至升主动脉直至套管针尾部, 此时, 关闭套管针尾端的开关, 防止血液外溢, 连接输液管, 剪破右心耳, 打开套管尾端和输液管开关, 灌注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先快后慢, 待自右心耳流出液体颜色清亮, 此时旋转三通开关, 由快及慢灌注4%多聚甲醛, 待大鼠颈部及上肢僵硬, 说明灌注固定成功[6]。随后断头取脑, 之后将脑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固定4℃保存[7]。

1.4 观察指标

(1) 观察并记录灌注后大鼠组织的色泽、质感及是否含有血丝。 (2) 观察并记录实验中所用的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4%多聚甲醛的量、灌注插管时间、总灌注时间。灌注插管时间是指从针进入心尖开始至插管成功所用时间, 总灌注时间是从针进入心尖开始至灌注固定成功所用时间。 (3) 观察并记录灌注过程中大鼠颈部、胡须、四肢和尾巴是否抽搐。 (4) 观察并记录灌注过程中是否发生肺循环灌注。发生肺循环途径灌注的现象时鼻腔中会有灌流液流出[8]。 (5) 观察并记录在灌注插管过程中损伤血管、穿破心腔和灌注过程中套管脱出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2 结果

灌注后大鼠脑组织呈乳白色, 质地较硬, 且未含血丝 (图2) 。实验中所用的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4%多聚甲醛的量分别为 (107±9.2) m L、 (175±17.3) m L, 灌注插管时间和总灌注时间分别为 (10±1.8) s、 (41±4.1) min。灌注过程中大鼠颈部、胡须、上肢明显抽搐, 下肢及尾巴未抽搐。灌注过程中均未发现大鼠鼻腔中有灌流液流出, 故未发生肺循环灌注。灌注插管过程中未出现损伤血管、穿破心腔和灌注过程中套管脱出等不良事件。

3 讨论

免疫组化等病理学实验研究中需对组织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因此, 在组织切片之前, 需对组织进行灌注固定, 因为固定好的组织能抑制细胞内溶酶体酶的释放和活性, 防止自溶;抑制组织中细菌的繁殖, 防止组织腐败, 使细胞的蛋白质、脂肪、糖等各种成分凝固成不溶性物质, 以防止物质扩散, 维持原有组织的形态结构[9]。大鼠在体脑灌注过程中, 通过大鼠天然的循环系统直接进行灌注固定, 固定液可快速、均匀地分布到脑组织各个部位, 所以脑组织标本制备多采用此法[10,11]。

灌注固定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要尽量保持活体的状态;二要尽量行动迅速从而避免动物长时间处于痛苦和濒死状态, 引起病理假象, 从而干扰科研结果[12]。目前, 据文献[12]报道, 小动物灌注多采用经心脏灌注方法, 而经颈总动脉因操作难度大, 费时而逐渐被淘汰。脑组织灌注过程中为节省灌注液, 依研究报道有夹闭腹主动脉、胸主动脉等[5], 但夹闭腹主动脉需进行开腹, 增加操作难度, 延长灌注总时间, 降低实验效率。灌注针是保证整个灌注过程的必要条件, 因此, 灌注针的选择对整个灌注过程尤为重要。有研究报道灌注针可用静脉输液器针[8]、自制灌流针[5,13,14]和普通针头[14]等, 这些灌注针虽可进行灌注, 但都有各自弊端。如静脉输液器针和普通针头因针尖锋利, 在插管过程中可刺破心脏及心室, 且易脱出, 使灌注失败或发生肺循环灌注。而自制的灌流针[5,13], 一般因针尖钝圆, 不易刺入心脏, 需借助眼科剪[12], 又因心脏跳动, 增加眼科剪的操作难度, 在心尖处剪的口可能过大或过小, 也可能剪破心脏, 影响灌注固定效果, 而通过剪口, 插入灌注针, 动作要轻慢[5], 从而延长灌注时间甚至导致灌注失败。陈浩宇等[14]自制的灌注针因塑料前端成针尖状, 在灌注插管时可损伤血管及心腔, 并可能引起肺循环灌注。

因此, 笔者采用动脉留置针夹闭胸主动脉经心脏灌注的方法, 可避免上述弊端, 且依据许晓泉等[15]研究, 在灌注开始时加热至37℃的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的速度要快, 能更好地排出脑组织内的血流, 灌注新鲜配置滤去杂质的4%多聚甲醛时速度需放慢, 让多聚甲醛在脑组织内停留更长的时间, 以便有效固定。本实验结果表明:灌注过程中大鼠颈部、胡须、上肢明显抽搐, 下肢及尾巴未抽搐, 说明完全夹闭胸主动脉, 可节省灌注液;另外, 灌注过程中未发生肺循环灌注, 保证了体循环灌注的效果, 进而灌注后大鼠脑组织呈乳白色, 未见血丝, 且质地较硬;灌注插管时间仅用了 (10±1.8) s, 可见操作简单且节约时间;灌注插管过程中未出现损伤血管、穿破心腔和灌注过程中套管针脱出等不良事件, 保证了灌注过程顺利进行, 且可节约实验成本。

本研究的创新点:采用动脉留置针为灌注针, 在整个灌注过程中, 发现采用动脉留置针具有以下优势: (1) 进针易:动脉留置针芯针尖锋利, 心尖处进针容易, 进针约0.5 cm时退出针芯, 将套管从左心室顺利推送至升主动脉, 可节约灌注插管时间; (2) 出血少:动脉留置针套管的外径较针芯大[16], 可完全占据心尖穿刺点, 减少出血; (3) 损伤小:在退出针芯推送套管过程中, 由于套管顶端钝圆, 可避免损伤心腔及升主动脉; (4) 推送顺:动脉留置针套管原料采用聚四氟乙烯, 管壁硬度适宜、光滑, 可顺利推送至升主动脉; (5) 明插管:在动脉套管推送过程中, 可看到套管进入升主动脉的全过程, 确保插管成功, 同时可避免肺循环灌注的发生; (6) 易固定:套管尾端两侧有针翼, 较其他灌注针容易固定; (7) 难脱出:动脉套管长度45 mm, 插管成果后, 套管很难脱出, 有利于灌注的顺利进行; (8) 速度可:动脉留置针套管管腔直径1.10 mm, 流量49 m L/min, 可保证灌注速度, 强化灌注效果, 节约灌注时间和灌注液。

综上所述, 本实验操作简单, 灌注插管迅速、损伤小, 可避免肺循环灌注, 总个灌注过程省时、省液, 且灌注固定效果好,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拟寻求一种更好的大鼠体脑组织灌注方法以提高灌注固定效果。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经10%水合氯醛进行麻醉, 暴露心脏和主动脉弓, 以小动脉夹夹闭胸主动脉, 用动脉留置针在大鼠心尖波动最明显处进针, 进入约0.5 cm时, 边退出针芯, 边将套管自左侧心室推送至升主动脉直至套管针尾部, 并关闭套管针尾端的开关, 防止血液外溢, 连接输液管, 剪破右心耳, 依次从心脏灌注0.9%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和4%多聚甲醛固定脑组织。结果:脑组织灌注所需的灌注液减少, 灌注插管时间及总灌注时间均缩短, 且灌注后脑组织更硬、色泽更白。结论:采用此种灌注方法后, 其灌注固定效果明显提高, 且操作过程简单易行, 值得推广。

动脉留置 篇6

关键词:CT,造影,套管针

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使临床医师应用影像学检查越来越多, 螺旋CT增强扫描是当前疾病诊断中极为重要的依据。通过高压注射器将造影剂经静脉血管快速团注至体内指定部位后, CT便可对该部位进行增强螺旋扫描[1]。穿刺静脉技术的熟练程度以及套管针的合理选择也是影响增强效果的关键因素[2]。相对于普通增强扫描, CT动脉造影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 对高压注射器注药速率要求更快。目前静脉留置针的种类繁多, 但总体类型为两种, 一种是带延长管的留置针, 一种是不带延长管的直式留置针。如何选择适合CTA患者的留置针, 提高CTA增强扫描的成功率。我们通过总结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影像中心配合增强CT检查患者进行留置针穿刺的经验, 比较不同类型及型号留置针在CTA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行CTA检查的9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300例。A组患者采用带延长管的20G套管针穿刺, B组患者采用20G直式套管针穿刺, C组患者采用18G的带延长管留置针穿刺。

1.2 方法

三组病例均采用荷兰PHILIPS Brillance64CT, 德国Ulrich高压注射器 (型号:REF XD 2051) 和Ulrich一次性高压造影注射器管路系统 (由泵软管和患者软管组成) , 及碘海醇350造影剂。三组均严格按照留置针操作流程, CTA患者常规选择右上肢静脉穿刺, 右上臂桡静脉和肘正中静脉为首选。两种类型留置针穿刺方法大致相同, 区别在于A、C组带延长管套管针, 需先连接盐水注射器, 排尽延长管及套管针内空气, 再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抽出针芯固定;B组直式套管针, 直接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在透明杆部分可见血液回流, 撤出针芯时直接接盐水注射器。两种套管针在连接盐水注射器后, 抽吸回血良好, 匀速推注2~3ml生理盐水, 确认无渗漏后, 以备检查中连接高压注射器管路使用。CTA检查前正确摆放患者体位, 取下连接套管针的盐水注射器, 接上已经安装好管路和造影剂的高压注射器。根据CTA扫描部位、诊断要求在终端显示器操作屏上设置好对比剂量、团注流率、注射时间等参数, 注射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显示屏由技师操作, 扫描前护士在扫描间先高压注入患者静脉20ml生理盐水, 流速5.5~6.0ml/s, 同步观察静脉有无肿胀, 疼痛感, 如出现肿胀或疼痛, 立即按下机器上的操作面板暂停键, 并进行相应处理, 如无肿胀疼痛, 观察10~15秒后快速离开扫描室, 扫描期间, CT扫描同步在操作台上依指令开始注药, 至扫描结束。在CTA扫描中, 注药流速5.0~6.0ml/s, 剂量一般根据患者体重计算0.8~1.2m L/kg, 注射完成时间在12~16s。

Monte Carlo精确检验, P=0.000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每组患者高压注射器是否达到所设定流速值, 由不了解实验分组情况的医师对图像效果进行判断, 将图像标准分为优、良、差。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

2 结果

表1显示:⑴三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 造影剂注射速度及剂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⑵三组患者高压注射器是否达到所设定流速情况:A组流速未达标的报警率高达13.2%, 相对于B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⑶图像质量评估:A组优秀率仅达到91%, 有2例失败, 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CT检查中, 许多因素包括扫描时机的选择, 受检者年龄、身高、体质量、BMI、断面参数等个体化指标都可影响增强的效果[3], 同时对比剂浓度、注射时间、注射速率、团注的形式以及对比剂的总量、理化特性和是否盐水冲刷等, 也是影响增强效果的关键因素[4]。

3.1 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据文献报道, 单位时间内注药速度越快, 峰值越高, 时间越短, 图像也就越清晰[5]。但在临床工作中, CT技师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定一个能保证增强效果且相对安全的流速。如流速达不到预设值, 目标血管造影剂浓度不够, CT值较低, 尤其小动脉充盈不佳, 增强效果较差, 增加图像后处理的难度, 达不到预期的诊断需求, 严重时不能满足诊断需求, 检查失败。通过实验, A组流速未达标的报警率高达13.2%, 相对于B组、C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虽然流速未达标并不意味着增强失败, 但在图像质量评估方面, A组优秀率仅达到91%, 甚至有两例失败, 与B组、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套管针及延长管对高压注射器流速的影响

随着CT技术的进步, 扫描速度越来越快, 为了取得更好的图像质量, 对注射造影剂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压注射器和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正好满足了这种临床需要, 但是不同规格的静脉留置针对注射压力、注射速率、注射时间和血管增强效果都有影响[6]。A组、B组采用两种不同类型同型号 (20G) 的套管针, 在管径, 长度方面无差异, 规格均为1.1mm×30mm, A组为带延长管的套管针, 延长管部分长约9cm, 内管径约1.5mm, 当造影剂以5.0~6ml/s的速度静脉团注时, 延长管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如遇患者血管偏细, 则团注实际流速达不到预设流速, 高压注射器终端显示器发出警报讯号, 同时显示屏中央弹出对话框, 显示流速不够后实际追加流速和实际注药时间, 实际注药时间延长。B组采用直式套管针通过内管径为3mm的高压注射器患者软管直接团注进静脉, 减少了团注压力的产生。C组采用带延长管18G的留置针, 管径规格为1.3mm×30mm, 延长管部分内管径约2mm, 实验中无流速报警现象发生。Behrendt等[7]使用循环模型在体观察静脉留置针的影响, 14~20G静脉留置针以5ml/s速率注射, 可以满足检查需要, 当使用22G留置针时, 压力增大, 注射速率减少, 增强效果也随之降低, 24G留置针由于阻力过大, 增强失败。

3.3 静脉留置针对护士操作和患者的影响

CT增强扫描已成为很多疾病诊断过程中非常严谨的一项检查手段, 检查的顺利完成与留置针穿刺的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护士留置针穿刺的熟练程度, 患者的血管条件和留置针的选择都是重要因素[8]。如造影剂团注过程中出现报警信号, 护士会担心是否药液外渗, 发现报警原因的同时仍会担心是否因穿刺影响增强效果, 从而增加护士的紧张情绪, 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同时, 留置针可在CT检查前在准备室置入静脉内, 增强扫描时只需将高压注射器连接注入造影剂即可, 减少了等候护士扎针的时间, 从而起到提高CT工作效率的作用[9]。

不同类型留置针护士操作方便性比较:由于检查结束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 (约85%) , 因此, 患者需观察30分钟再拔除留置针[10], 如有不良反应发生, 可通过静脉通路直接给药。带延长管留置针有活塞夹和肝素帽, 当活塞夹毕静脉留置针近端时, 延长管管腔不易有血液回流, 扫描完毕与高压注射器患者软管分离后直接接肝素帽, 等待观察。直式套管针无论检查前与患者软管连接或检查后分离时, 护士均需用2~3个手指按压患者留置针导管尖端的静脉, 以避免血液回流溢出, 检查后再次连接注射器待观察。如果穿刺部位在肘正中, 则延长管留置针更具方便性, 同时避免了血液污染及交叉感染的发生。

3.4 小结

CT增强扫描是一项非常严谨的检查手段, 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性, 护士在遵循正确操作流程的同时, 应选择合适的静脉留置针。CTA检查时, 若选择上臂桡静脉, 用20G直式套管针即可;若选择肘正中及肘部其他静脉, 为方便操作宜采用18G带延长管留置针。因此, 在CT动脉造影中应用18G带延长管留置针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徐敬林, 汤莉莉, 刘长春.静脉留置针在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临床研究, 2014;9 (12) :241~242

[2]陈秀娟, 张绍伟, 谢颖等.CT增强的静脉穿刺要求与探讨.中国医学创新, 2013;10 (14) :47~48

[3]霍福涛, 李需.CT增强扫描中的相关因素与技术优化.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5;14 (04) :313~316

[4]荣宝, 何永胜, 仝开军, 等.腹部CT个体化扫描参数的临床研究和剂量优化.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3, 33 (2) :204~206

[5]崔志慧.静脉留置针与蝶翼头皮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比较.中外医学研究, 2012;10 (11) :80~81

[6]苏智珍.CT增强检查中护理的安全细节.当代护士, 2014; (9) :106~108

[7]Behrendt FF, Bnlners P, Keil S, et al.Impact of different vein catheter sizes for mechanical power injection in CT:invitroevaluation with use of a circulation phantom.Cardiovasc Intervent Radiol, 2009.32 (1) :25~31

[8]胡晴, 吴晓艳.两种不同型号经脉留置针在CT增强检查中应用效果比较.浙江临床医学, 2014;9 (16) :1513~1514

[9]薛芳, 邵东宁.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比较.医械临床;2013;11 (34) :71~71

动脉留置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3月~2009年12月在广西金秀县人民医院外科住院治疗的留置有动脉有创监测及动脉留置针采血的危重患者200例, 其中男120例, 女80例, 昏迷患者70例, 清醒患者130例, 年龄28~83岁, 平均年龄55.5岁, 入住ICU天数5~53d, 平均29d, 按入住ICU的先后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 其中昏迷患者各35例, 清醒患者各6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一般情况、疾病类别、动脉置管部位 (桡动脉) 及置管方法、封管方法及换药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方法

1.2.1固定方法选用ARROW生产的动脉穿刺导管 (穿刺患者动脉经过Allen's试验阴性且凝血功能正常) 进行桡动脉穿刺, 观察组50例留置动脉留置针的患者采用3M自我粘缠绷带加无菌纱布固定动脉留置针, 在穿刺点处放置3cm×3cm无菌纱布一张, 再用3M自我粘缠绷带 (规格5cm×20cm~30cm) 在穿刺点上方5cm处开始逆时针向远心方向缠绕腕关节至穿刺点下方5cm将留置针覆盖固定。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方法用外科缝线加3M透明伏贴 (规格6cm×6cm) 覆盖固定。

1.2.2换药方法每天早上9点使用茂康碘清洁消毒后更换敷料一次。

1.2.3评价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动脉留置针穿刺后第一天30min、1h、24h换药观察渗血, 血肿情况 (出现渗血、血肿及时给予更换敷料) 以后每24h换药观察一次以及观察表面皮肤情况 (有无潮红, 苍白, 潮湿) , 患者有无留置针脱出, 记录留置时间及换药时间长短, 患者舒适程度通过清醒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0~4分为轻度不适、5~7分为中度不适、8~10分为重度不适) [1]同时结合对皮肤颜色及患者的交谈了解患者的感受。

1.2.4统计学方法两组收集的资料比较采用χ2及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渗血及血肿情况的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患者皮肤情况、留置时间、换药时间、舒适度的比较见表2。

3 讨论

3.1桡动脉留置针在危重患者的临床监护及治疗中广泛使用, 通过表1观察比较发现3M自我粘缠绷带加无菌纱布在动脉留置针固定中能有效的防止渗血、血肿。由于手腕是患者活动最频繁的关节部位, 特别是烦躁的患者, 对手部的牵拉作用更大, 常规的外科缝线加3M伏贴只能达到固定作用, 而3M自我粘缠绷带通过作用力起到加压固定作用, 通过适当的加压减少渗血、血肿;同时减少患者手腕活动时引起的针头移动以及压力延长管与留置针的牵拉作用, 从而避免手腕活动引起的渗血、血肿,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3.23M自我粘缠绷带是无纺涤纶背衬, 表面涂以高分子聚合物, 背衬中埋有聚酯弹力丝线, 具有无粘性但自我粘缠, 绝不粘其他物品, 延展性佳, 不影响关节活动, 并可随意调节压力, 抗张力强, 包扎后产生恒定压力, 且透气性强[2]。同时无菌纱布具有吸水, 防止细菌侵入作用, 能保持皮肤表面的干燥, 避免因患者发烧, 出汗引起的皮肤潮湿, 而伏贴对皮肤的黏附作用以及不透气因素, 容易引起潮湿, 使伏贴松脱甚至由于黏附与潮湿原因引起皮肤局部的潮红、苍白以及感染。通过表2的比较3M自我粘缠绷带加无菌纱布能保持皮肤干燥, 减少潮湿、潮红、苍白以及感染, 增加留置时间, 增加患者的舒适度。

3.3由于动脉留置针属于有创穿刺, 容易经穿刺点引起感染, 需要1~2d进行换药。而外科缝线本身增加了创面, 加大了缝线给患者带来的疼痛和对皮肤的牵拉, 更加大了感染以及红肿的机会。在换药时需要将黏附的伏贴祛除, 这个过程对患者的牵扯易引起患者的不舒适及留置针的移动, 消毒后需要待消毒液干后才能将伏贴黏附好, 所需时间长;3M自我粘缠绷带加无菌纱布只需将缠绕的绷带揭开, 消毒后不需要待干就可以更换纱布将绷带从新包扎好, 用时少, 只要绷带不被污染能重复利用, 经济方便, 同时也增加患者舒适度。

参考文献

[1]佟术艳.疼痛的护理评估[J].中华护理学杂志, 1995, 30 (2) :123~125.

动脉留置 篇8

1 临床资料

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7~74岁,均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三期患者。临床表现为间歇跛行5例,静息痛15例,肢端溃疡10例,肢端坏疽5例。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动脉单段或多段闭塞,闭塞段4~12 cm。其中15例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临床主要症状为下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跛行、趾或足溃疡等。

2 手术及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为局部麻醉,用Siedinger法穿刺股动脉,置鞘成功后用导丝开通闭塞段血管,引入溶栓导管到达闭塞段,注入尿激酶20万U,初步溶栓,将导管尾端通过血管鞘引出体外,患者带血管鞘及溶栓导管返回病房。术后经溶栓导管持续注入尿激酶,床旁彩超监测管腔开通效果,当闭塞段初步开通,管腔内低回声血栓基本消失后再次行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进行PTA术,术后拔除溶栓导管。

3 护理

3.1 一般护理

3.1.1 体位护理:

术后平卧,穿刺部位加压包扎,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24 h,防止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若穿刺点有渗血,患肢活动时间应遵医嘱。

3.1.2 穿刺点护理:

每15~30 min巡视患者1次,密切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发现穿刺点出血用无菌纱布或治疗巾压迫切口,大出血时立即请医师紧急处理,包括压迫止血、手术止血和相应药物止血。

3.1.3 溶栓导管护理:

术后患者带有穿刺鞘和溶栓导管,应注意妥善固定导管,观察导管有无脱出、扭曲,是否通畅。并注意穿刺鞘和溶栓导管穿刺点处出血情况。遵医嘱术后经留置溶栓导管持续泵入尿激酶,经导管鞘持续泵入肝素,保持全血肝素化,每2 h监测1次全血激活凝血时间。

3.1.4 留置溶栓导管肢体的护理:

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皮色、皮温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记录,注意有无疼痛、肿胀和麻木等感觉,如出现“5P”症状,即疼痛、苍白、无脉、感觉异常、麻痹[5],应警惕血栓形成引起急性动脉闭塞,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3.2 溶栓导管引起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往往发生在麻醉清醒后,疼痛影响患者休息和睡眠,使其焦虑、躁动,导致溶栓导管的脱落或移位,影响溶栓效果或导致新生血栓形成,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临床做好对疼痛的护理至关重要。因患者对疼痛的认识存在误区,不能及时说明疼痛的程度,从而影响对疼痛的治疗。要求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进行疼痛教育,告知患者正确使用镇痛药不会造成药物依赖,合理使用镇痛药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促进早日康复[2]。同时,护士还可采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帮助其缓解疼痛,如听音乐、看电视、聊天,转移关注对象,疼痛就会减轻[3];还可采取意象方法,意象就是让患者回忆或生动地描绘以往美好的经历、一个故事、一种感觉或想像一些情景[4]。

3.3 饮食护理:

患者回病房后嘱其多饮水,以尽快排出对比剂。少食高脂肪食物,应进低脂、高蛋白饮食,如牛肉等,每日脂肪摄入量<20 g。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食物。

3.4 生活护理:每天保证8 h睡眠,绝对戒烟。训练患者床上排尿、排便,以利于患肢的制动。

4 结果

好转17例,截肢2例,死亡1例(房颤合并肢体动脉栓塞患者,术后2 d死于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所致腹膜炎和感染中毒性休克)。未发生穿刺点渗血、导管脱出、全身出血点及淤斑等情况。

5 讨论

手术治疗下肢硬化闭塞症,术后留置溶栓导管,是疏通患肢血管最有效的方法,治愈率较高,术后能有效缓解患肢疼痛,升高皮温,极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观察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留置溶栓导管,做好溶栓导管专业护理既能促进患肢血管再通,也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护理措施。护理中需注意的问题:临床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遵医嘱严格执行患肢制动。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皮温、皮色,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镇痛药的使用效果等。肝素化时,要防止出血及新生血栓形成。

参考文献

[1]周暑泉.周围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J].青海医药杂志,2006,36(1):49.

[2]林莉莉,李幸霞.疼痛教育对妇产科病人疼痛认知度及术后康复的影响.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51-53.

[3]周会兰,蒋晓莲.分散注意力控制疼痛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1139-1141.

[4]赵宝昌,崔秀云.疼痛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987.

上一篇:丙烯腈-丙烯酸共聚物下一篇:超声引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