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货值论文

2024-09-20

违法货值论文(共3篇)

违法货值论文 篇1

4月29日, 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言人陈熙同通报了2014年一季度质检总局执法打假和产品召回相关情况。据陈熙同介绍, 一季度全国质监系统共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件9 488起, 涉案货值达3.3亿元, 查办大案要案242起, 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49起。

2014年第一季度, 质检总局继续深入推进“质检利剑”行动、“双打”专项行动和重点区域整治, 全面加强缺陷产品召回、12365系统建设, 不断提升质检部门执法打假能力和水平。

一是积极推进“质检利剑”行动。在2013年工作基础上, 按照突出重点、重拳出击的思路, 继续深入开展“质检利剑”行动。一是开展日用消费品专项行动。重点检查儿童用品、食品相关产品、手机产品等。确定4月12日至4月19日为全国食品用纸制品集中打假行动周。通过暗访, 发现食品用纸制品违法案件线索83条, 儿童用品产品违法案件线索16条。查办儿童用品案件37件, 涉案货值53万元。二是开展农资产品专项行动。重点以化肥、农药为重点产品, 开展“农资打假下乡”和执法打假行动。各地质监部门共组织暗访活动1 207次, 摸排制假企业和窝点1 216家, 进入乡村12 158个, 进入农户34 276个, 抽查样品11 800批次, 接受农民咨询93 782起, 受理农民投诉举报855起, 查办农资案件806起, 货值1922万元, 移交公安23起。三是部署开展建材产品专项行动。重点检查防水材料、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木地板、采暖散热器等产品, 查办建材案件1 208起, 涉案货值1.4亿元。围绕国务院部署的“化解落后产能”问题, 专门研究进一步打击“地条钢”问题。四是深入开展汽车及其配件专项行动。以专用校车、制动器衬片、制动液、安全气囊等为重点, 打击无证生产、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以假充真、废旧翻新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共查办案件143起, 涉案货值413万元。

同时, 质检系统还开展了网购产品执法打假工作, 摸排出32批次产品质量违法线索, 落实源头打假责任。

二是保持“双打”高压态势。一季度全国质检系统共查处案件4 744起, 涉案货值2.7亿元, 移送司法机关案件67起, 捣毁窝点70个。检查服装、小家电、箱包、玩具、鞋类、家具等大宗出口商品37万批次, 查获不合格大宗出口商品2 514批次, 货值1.2亿美元。起草了《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依法公开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实施意见 (征求意见稿) 》。

三是加强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工作。2014年一季度共开展缺陷汽车产品召回45次, 涉及车辆13.4万辆。按汽车召回涉及汽车总成分类, 因发动机存在缺陷召回汽车数量最多, 共召回3次, 涉及车辆4.5万辆;其次是车身部分存在缺陷实施召回3次, 涉及车辆3.3万辆;召回数量排在第3位的是电子电器缺陷, 共实施召回7次, 涉及车辆2.4万辆。

一季度共实施儿童玩具召回9次, 涉及儿童玩具1 255件;共实施家用电器召回2次, 涉及家用电器13.2万件。

四是积极推进12365信息化建设。一季度全系统12365机构共受理有效业务16.52万件。其中咨询业务11.7万件, 打假举报0.92万件, 质量投诉1.19万件, 其他业务2.7万件。3月1日组织开展了“局长接线日”活动。

违法货值论文 篇2

一.违法所得

(一)定义: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禁止性规定而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其法理依据来源于 “任何人都不得从自己的错误行为中获利”的古老法则。

(二)构成要素

1.“违法”即获得财产性收入的行为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禁止性规定的行为。这里的“法律规范”包括:法律、法规、规章;是指在法律规范中明令不允许的。

2.“所得”即违法行为获得的财产性收入,不包括无法以金钱表示的非物质性利益。

(三)适用把握

1.“违法所得”是否包括成本,法律规范尚无明确统一规定。(1)“违法所得”应包括成本和利润。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规定: 2007年2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违法所得”问题的批复〉(国食药监法 [2007]74号)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药品管理法》、《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的 “违法所得”,是指 “实施违法行为的全部经营收入”。《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二条、第八十七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实施违法行为中收取的费用”。《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的“违法所得”是指“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在具体执法过程中应结合案件认定的事实与证据,按照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依法处理。该批复规定:认定违法所得数额以成本加利润为原则,以“售出价格与购入价格的差价”为例外。

卫生部的规定: 1997年3月15日卫生部发布的《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已废止)第七条就明确规定“本办法所称违法所得,系指违反《食品卫生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包括成本和利润)。对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认定违法所得时,应当包括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该批食品的营业收入。对于餐饮业,其违法所得以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该餐次的总营业收入计。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证明材料证明其违法所得的,按照没有违法所得查处”。2000年2月23日卫生部法监司卫法监发 [2000]第16号文《卫生部法监司关于如何计算化妆品生产经营行为的违法所得的复函》对上海市卫生局答复称: “《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所称的违法所得是指违反《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从事化妆品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营业收入(包括成本 和利润)”。2000年4月13日卫生部法监司卫法监发 [2000]第45号文《卫生部法监司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非法所得”含义解释的答复》也明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中‘非法所得’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人员或机构在违法活动中获取的包括成本在内的全部收入”。

(2)“违法所得”只包括利润,不包括成本。

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规定为典型代表:国家工商局早在1989年《关于投机倒把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中就明确规定:“凡有进销价(包括批发价、零售价)的,以销价与进价之差作为非法所得”。此后,国家工商在1994年发布的《关于不正当竞争行为违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和1998年发布的《关于保险公司违法经营保险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请示的答复》中均强调对违法所得的计算方法 “可参照《关于投机倒把违章案件非法所得计算方法问题的通知》执行”。这就意味着在工商行政处罚中,“违法所得”是指扣除成本后的获利部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也明确规定 “本法所称违法所得是指获得的利润”。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刑事案件如何认定 “违法所得”的批复》中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规定的 ‘违法所得数额’是指产生、销售伪劣产品获利的数额”。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也规定:“违法所得数额”是指获利数额。”

(3)尚有一些法律规范界定本身就很模糊,是否包括成本难以明确。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第四十四条“本办法所称违法所得,指违反《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等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从事餐饮服务活动所取得的相关营业性收入。”

2.适用建议

由于法律规范对 “违法所得”尚无统一明确规定,理论上争议颇多,本文不再一一赘述。仅就具体案件办理中,如何依据案件实际情况具体界定“违法所得”提出适用建议:

(1)对于主体资格不合法(违反法律规范无照经营)的,其违法所得应当认定为全部经营性收入(成本+利润)。

(2)对于主体合法,经营商品不合格,如果当事人是故意(明知或应知,如使用“口水油”、“潲水油”加工制作食品及药品监管执法中除《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八十一条规定的情形外),应当将全部经营收入(成本+利润)作为违法所得。

(3)对于主体合法,经营商品不合格,如果当事人是无主观故意(履行了法律义务,由于当事人无法预见或难以避免的原因造成),应当只将获利金额(利润)作为违法所得,如前所述《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一条规定的情形。

当然,如果无法确定相对人主观状态(故意或过失)时,建议以获利金额(不包括成本)确定违法所得。

(4)违法所得“已得”必须包含在违法所得之内,而对于“应得未得”,如果违法所得确能收回,应当计算在违法所得内并予以追缴;若有证据证明违法所得无法收回,则不能计算在内。

(5)对于当事人已缴税款和有证据证明已退还、赔偿受害人的金额,应在没收违法所得时扣减(计算时仍应计算在内)并予以说明。

二、货值金额

(一)定义: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 [2001]10号)第二条

“销售金额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出售伪劣产品后所得和应得的全部违法收入。

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达到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销售金额三倍以上的,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未遂)定罪处罚。

货值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的伪劣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合格产品的市场中间价格计算。货值金额难以确定的,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1997年4月22日联合发布的《扣押、追缴、没收物品估价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指定的估价机构确定。

多次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行为,未经处理的,伪劣产品的销售金额或者货值金额累计计算。”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货值金额”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的答复(国法函 [2002]第182号)“

三、《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对非法生产经营药品的行为 “并处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下同)货值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药品管理法》第七十三条之后的条款中所有“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均与第七十三条中上述规定的含义相同,即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药品。”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本办法所称货值金额,指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的食品的市场价格总金额。其中原料及食品添加剂按进价计算,半成品按原料计算,成品按销售价格计算。”

(二)适用建议

1.货值金额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执法中,仅作为罚款的计算依据,不是没收对象。

2.货值金额计算应包括成品、半成品、原料、已售商品、未售商品。

违法货值论文 篇3

第一条为了保护植物新品种权, 鼓励培育和使用植物新品种, 促进农业、林业的发展,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植物新品种, 是指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 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第六条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对其授权品种, 享有排他的独占权。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品种权所有人 (以下称品种权人) 许可, 不得为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 不得为商业目的将该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重复使用于生产另一品种的繁殖材料;但是, 本条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七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育种, 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属于该单位;非职务育种, 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属于完成育种的个人。申请被批准后, 品种权属于申请人。委托育种或者合作育种, 品种权的归属由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没有合同约定的, 品种权属于受委托完成或者共同完成育种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八条一个植物新品种只能授予一项品种权。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一个植物新品种申请品种权的, 品种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同时申请的, 品种权授予最先完成该植物新品种育种的人。

第九条植物新品种的申请权和品种权可以依法转让。

中国的单位或者个人就其在国内培育的植物新品种向外国人转让申请权或者品种权的, 应当经审批机关批准。

国有单位在国内转让申请权或者品种权的,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转让申请权或者品种权的, 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并向审批机关登记, 由审批机关予以公告。

第十条在下列情况下使用授权品种的, 可以不经品种权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使用费, 但是不得侵犯品种权人依照本条例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 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及其他科研活动;

(二) 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

第二十七条申请人缴纳申请费后, 审批机关对品种权申请的下列内容进行初步审查:

(一) 是否属于植物品种保护名录列举的植物属或者种的范围;

(二) 是否符合本条例第二十条的规定;

(三) 是否符合新颖性的规定;

(四) 植物新品种的命名是否适当。

第三十四条品种权的保护期限, 自授权之日起, 藤本植物、林木、果树和观赏树木为20年, 其他植物为15年。

第三十九条未经品种权人许可, 以商业目的生产或者销售授权品种的繁殖材料的, 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进行处理, 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 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 对侵权所造成的损害赔偿可以进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 当事人应当履行;调解未达成协议的, 品种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程序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处理品种权侵权案件时, 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可以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和植物品种繁殖材料;货值金额5万元以上的, 可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货值金额或者货值金额5万元以下的, 根据情节轻重, 可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条假冒授权品种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停止假冒行为, 没收违法所得和植物品种繁殖材料;货值金额5万元以上的, 处货值金额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货值金额或者货值金额5万元以下的, 根据情节轻重, 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一条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在查处品种权侵权案件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在查处假冒授权品种案件时, 根据需要, 可以封存或者扣押与案件有关的植物品种的繁殖材料, 查阅、复制或者封存与案件有关的合同、账册及有关文件。

第四十二条销售授权品种未使用其注册登记的名称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依据各自的职权责令限期改正, 可以处1 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林业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 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链接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突破1万件

截至2012年11月2日,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突破1万件, 提前3年完成了《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提出的目标, 年度申请量进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 (UPOV) 成员国的前两位。

上一篇:刹车控制下一篇:计算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