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文化

2024-07-22

狼文化(共12篇)

狼文化 篇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当年很小的通信产品代理商, 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的经验告诉我们: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在于超越个人因素的企业文化。

一、狼性文化的形成

“华为”的老总任正非有一个著名论断:当今世界的科技进步已走过了爱迪生时代, 不可能依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改变整个世界。所以, 只有形成狼性文化的创新团队, 才能使企业走向成功。任正非认为, 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 就要有一大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企业要扩张, 必须有这三条。

华为文化的狼性, 一是敏锐的嗅觉。任正非曾说过, 所谓“狼性”, 就是“哪儿有肉, 隔老远就能嗅到, 一旦嗅到肉味就奋不顾身”。正是由于具备狼的这种敏锐的嗅觉和强烈的进攻能力, 使得华为人能够在创业阶段, 为了生存, 为了“得到肉”, 不断的努力学习和进行创新, 具有一种艰苦奋斗、奋不顾身的精神;使之能眼观六路, 耳听八方, 对当前市场做出准确而及时的反应, 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使得华为能够迅速侵占竞争对手的领地, 争取了大量的客户, 不断的扩张壮大。华为的投资决策是建立在对客户大量市场需求信息的分析的基础上的。已立项的产品在开发过程的各阶段, 更是基于客户需求来决定是否继续开发或停止或加快或放缓。客户至上是适者生存的秘诀, 客户关系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华为的技术服务灵活、迅速, 客户有什么样的需求, 反馈到公司, 公司都要求在第一时间将客户的问题解决。

华为文化的第二大特性, 是不屈不挠、奋勇拼搏的精神。华为要求员工心无旁骛地埋头苦干, 要求每一个人“从点点滴滴做起”, 提倡“板凳要坐十年冷”, 面对市场要“窄频率, 宽振幅”, 要在很小的范围内深挖下去, 做好核心业务。华为提倡“小改进, 大奖励;大建议, 只鼓励”。华为在提倡奉献精神的同时, 也决不让雷锋吃亏, 奉献者定会得到合理的报酬, 而且给予的薪酬、机会让很多同行企业汗颜。你只要有能力, 而且又努力, 你就将有不断得到提升的机会。

华为文化的第三特征是群体奋斗。华为的狼性, 更多的是表现在作为一个整体向外进攻的时候, 怎样打败对手、赢得客户。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华为市场部提出的“狼狈计划”—————狼狈一片, 一线的是狼, 其他职工是狈, 公司提供相应的资源, 一线和二线紧密配合, 从而获得高效率。在创业阶段, 使得华为抢占了大片市场, 获得了大量的客户。华为的群狼战术常常强大得让对手头晕:在整体实力不如对手或与对手相当的情况下, 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 在局部与对手形成100:1的实力对比, 实施重点突破。最初创业时, 华为并没有什么高层关系可以依赖, 只好从跨国公司无暇顾及的县城入手, 跨国公司在每个省市一般只有三四个人负责。在县区, 国内的厂商一般也只派一个人, 但是华为却常常派出七八个人。例如爱立信当时只有三四个人负责黑龙江的本地网, 华为却派出200多人常年驻守, 每个县电信局的本地网项目都必争。华为有一套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内部客户”。华为要求员工对下一个环节就像对外部客户一样, 下一个流程就是你这个流程的客户, 下一个环节完全有权利投诉你。每个环节都是向前跑的, 你一落后就要被淘汰。这也是华为人觉得压力大的地方。华为首先要求员工弄清楚自己的工作流程, 给你工作, 不要强调客观原因, 就像“把信送给加西亚”一样, 不管过程有多么艰难, 你都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期间, 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 失败是集体的责任, 不将成绩归于个人, 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 一切都由集体来共担, “官兵”一律同甘苦, 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 华为的高层领导不设专车, 吃饭一样排队。华为无人享受特权, 大家同甘共苦, 人人平等, 集体奋斗, 任何个人的利益都必须服从集体的利益, 将个人努力融入集体奋斗之中。自强不息, 荣辱与共, 胜则举杯同庆, 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 在华为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让文化落地

针对企业所处的行业特点, 华为提出的公司愿景是: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华为的使命是: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 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 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华为的战略是: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 优先满足客户需求, 提升客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持续管理变革, 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 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与供应商共同发展, 既是竞争对手, 也是合作伙伴, 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 共享价值链的利益。与此同时, 华为人依照国际标准建设公司管理系统, 不遗余力地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强化内部管理, 致力于制度创新, 优化公司形象, 建立具有华为特色的企业文化。华为的经验告诉人们:公司文化的形成, 必须以核心价值观为动力, 将企业愿景、使命、战略, 通过文化、制度、培训各种渠道, 将公司文化融入员工的行为之中。

华为通过培训让企业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公司的竞争对手朗讯公司的一位主管, 曾这样评价华为的“狼性培训”:“华为人的眼睛都是红色的, 或许这就是华为公司文化熏陶的结果, 这让我们感觉有点恐怖。”与其他跨国公司一样, 华为招聘时更青睐大学应届毕业生。在正式加入华为前, 新入职的员工需要参加20天的公司文化培训。“打败跨国公司, 进入世界500强, 为民族工业争光”是华为入职培训的主旋律。在培训方法上, 华为从生产、市场和管理一线抽派员工与新人进行近距离交流, 而且采用案例教学, 这样不但保证了课程的生动性, 而且让培训永远不与现实脱节。华为在新员工培训中穿插热情洋溢的高层演讲。据华为员工回忆, 总裁任正非的每次演讲都会让大家热血沸腾。华为的《华为人报》、《华为技术报》、《管理优化报》、《24小时》是华为公司文化宣传的另一个阵地。公司视人才储备优于公司财务增长, 花巨资从英国HAY公司引进全套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内容包括任职资格、职业发展和考核体系, 使得华为公司在不断壮大和发展中, “狼性”公司文化的传承得到制度的支撑。

三、激励让人人成为英雄

华为认为, 一个好的薪酬结构体系将有效地保证企业发展中的动态合理性, 并提升员工的成就感。能否在士气与员工的归属感上创造价值是一个好的薪酬体系的评价标准。而这个体系也应随着企业的成长而成长, 因此, 华为集团形成了“华为人力资源大厦”, 这就是:以企业远景战略目标为地基, 企业文化价值观为依托, 以任职资格 (选) 、培训开发 (育) 、绩效考核 (用) 、报酬认可 (留) 四大支柱为支撑的选、育、用、留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风吹不散、雨打不进的以业务管理为屋顶, 以双向沟通为经纬的人力资源管理大厦。在任正非眼中, 华为是“三高”企业: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他坚信, 高工资是第一推动力, 重赏之下才有勇夫。其实, 华为给员工的不仅有高工资, 还有股权和其它待遇。

四、狼群需要民主决策

为使董事会及经营管理团队能带领全公司实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目标, 在经营管理团队专门设有战略与客户常务委员会, 该委员会主要承担务虚工作, 通过务虚拨正公司的工作方向, 董事会及管理团队在方向上达成共识, 然后授权管理团队通过行政部门去决策。该委员会为经营管理团队履行其在战略与客户方面的职责提供决策支撑, 并帮助它确保客户需求驱动公司的整体战略及其实施。在公司的行政组织结构中, 建立了战略与营销体系, 专注于客户需求的理解、分析, 并基于客户需求确定产品投资计划和开发计划, 以确保客户需求来驱动华为公司战略的实施。

现在华为所面临和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企业更好的发展, 使华为“活得更久, 更长远”。因此, 华为的企业文化正在根据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 与时俱进地加以适当调整。

责任编辑/张守纪

狼文化 篇2

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征: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华为的企业文化,可以用下面几个词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在华为的狼文化中,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的精神。华为能在竞争中胜出,得利于它将狼的三大特性融入到核心文化之中,形成独树一帜的狼性文化。

团队今天之所以推崇提倡狼性文化,蕴含深意:团队的力量,团队的配合是团队深层的宗旨!其目的是:

1、发扬“狼贪精神”对工作和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

2、发扬“狼残精神”对事业中的困难,毫不留情地攻克之。

3、发扬“狼野精神”突发野劲,在事业的道路上奋力拼搏。

4、发扬“狼暴精神”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对一切难关不仁慈手软,努力攻克。

5、发扬“狼性目标精神”在事业确定目标后,锲而不舍。

6、发扬“狼纪精神”加强组织纪律性,为事业的成功奠定基础。

7、发扬“狼智精神”那智慧策略充分运用到事业上。

8、发扬“狼性自我献身精神”对困难要勇于克服,对事业要无私奉献。

9、发扬“狼性团队精神”互助合作,配合协调,团结一致。

“新”狼性文化 篇3

这封信的内容流露到外界后,引发了舆论的热议。其中,有赞誉之词,也不乏批评之声。作为一名企业观察者,我更愿意摒弃这些舆论的纷扰表象,去揣摩、思考一位企业家的战略胸怀。李彦宏此时看似突兀地提出“狼性文化”,其实源自于他一直深思熟虑的12个字,那就是:“倡导企业变革,防止精神懈怠”。

图变思举,对企业而言是一种常态。小企业不变,则不能存活发展;大企业不变,则无法抗衡对手竞争。优秀的公司善于“现实之变”,卓越的公司敢于“未来之变”。诞生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以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起家,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成为行业巨头。当时英特尔的领舵人安迪·格鲁夫却不满现状,在明辨时代发展大势后,果断踏上了从存储器向微处理器的彻底、艰难而重大的战略转型之途。英特尔因此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蜕变,成为了你我今天所看到的这样一家伟大的公司。

优秀向前,需要攀登一座珠穆朗玛峰,才能达到卓越;优秀向后,仅需退出半步,便是平庸的葬身之渊。从搜索巨头,到移动互联网,这对于百度而言,是一次前所未有、特别重大的战略转型,是一次从优秀到卓越的艰难攀升,自然容不得半点的精神懈怠。

用“狼性精神”防止精神懈怠

如果请大家来谈谈对百度公司浮光掠影般的印象,你会想到什么?穿拖鞋、抱玩具、唱词赋、享受舒适的休息室和甜蜜的水果大餐?对了,还有妩媚娇艳的“度娘”!对于一家企业,这些现象正常吗?不能一概而论。如果是“小资”其表,内心深处始终怀抱着“无产阶级的奋斗之心”,也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思想所提倡的“外松内紧”的状态,则值得赞许;但如果“小资情调”深入骨髓,变成一种“小资主义”,则值得分外警惕。因为“小资主义”背后体现的是隐患,是整个组织的精神懈怠。

最可怕的精神懈怠,其实是一个组织的精神懈怠。一个组织如果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则迟早会被危机吞噬。而每个组织无疑是由众多的个体组成的,个人的精神状态直接凝聚成了组织的精神状态。李彦宏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为了要开除公司内几个“小资情调”的员工,而是想让大家提高警惕、从思想层面根除“小资主义”。

当然,“小资主义”仅是精神懈怠的某一种表现形式而已。为了防止精神懈怠,李彦宏还需要挑战各种不健康的“主义”和“思想”。他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警醒诸多员工的思想意识从而更加激活百度这样一个庞大的企业组织。如果不懂居安思危,不懂识势而变,只是一味沉溺于行业霸主的幻觉之中,则迟早会似大象陷泥—进退维谷、难以自拔,甚至遭遇灭顶之灾。

凡是重大战略转型,必须会涉及以下几点:一是敏锐而前瞻性的眼光及辨别方向的能力;二是坚定的目标;三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四是千里奔袭的耐力和勇猛;五是近乎严苛的团队纪律性,以及因此激发的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六是时刻保持警觉;七是在追求目标时灵活善变的战术能力……上述种种特征的叠加,会让你联想到哪种动物?那就是狼!“狼性精神”是防止个人或组织精神懈怠的最佳利器。

企业呼唤“新”狼性文化

如果参照以华为为首的诸多企业提倡的“狼性文化”(我们不妨称之为“旧狼性文化”)进行对比,那么,百度现在所提倡的“狼性文化”,称得上是一种“新”狼性文化。它们之间的差异在于:

其一,背景不一样。华为提出“狼性文化”时,正值中国电信行业处于惨烈的竞争之中,作为当时的行业弱者,如果没有超乎常规的企业文化,恐怕很难找到自己的生存缝隙。而百度提出“狼性文化”,则是在几乎独霸搜索领域的时候。

其二,目的不一样。“旧”狼性文化是一种外警力,是企业为了求生存和发展而发起的对现实的挑战;“新”狼性文化是一种内警力,是强者对自身的挑战,是企业为了进行重大战略转型而发起的对未来的挑战。

其三,结果不一样。“新”狼性文化为的是根除企业内部的“小资主义”、防止组织精神懈怠,而对外则和竞争者更多地形成一种竞合的关系。

其四,领域不一样。“旧”狼性文化更多地运用在传统的制造业,“新”狼性文化则更适合新兴的互联网行业,因为这些新产业更讲究透明、公开、合作、互赢。

其五,内核不一样。“旧”狼性文化的思想内核是“法(法家)内法(法家)外”,“新”狼性文化的思想内核则是“儒(儒家)内法(法家)外”,虽然也强调高效执行力、协同作战,但骨子里信服德治,讲究“仁政”,追求的是一种“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竞合共赢。

狼行千里,去追寻那片更辽阔、更激越的疆域,需要一路上的永不懈怠。这是所有卓越企业的宿命与使命。

(作者为中国首富观察家,财经作家)

解读《狼图腾》中的图腾文化 篇4

图腾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早、最为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 它与人类许多文化现象 (如法律、宗教、文字、姓氏、人名、地名、各种社会组织象征和标志等) 的起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图腾”一词是英语totem的音译, 意为“祖先”, 最早见于1791年一位英国商人所著的《一个印第安译员兼商人的航海探险》一书。书中的“图腾”一词源于印第安人鄂吉布瓦族方言otoeman, 意为“他的亲属”。现如今, 研究图腾文化也对于认识、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1.蒙古族的图腾起源

蒙古族是世界上最虔诚信奉狼图腾的游牧民族, 他们把狼作为本民族的图腾、兽祖、战神、宗师、楷模以及草原和草原民族的保护神。蒙古人不仅认为自己民族的先祖来自于“苍色的狼”, 而且蒙古王族的一些核心部落的领袖, 甚至一些核心部落本身, 也直接以狼来命名。有许多将帝王的生死与狼的命运相联系的传说。《多桑蒙古史》就记载:“有蒙古人告窝阔台言:前夜伊斯兰教力士捕一狼, 而此狼尽害其畜群。窝阔台以干八里失购此狼, 以羊一群赏来告之蒙古人, 人以狼命, 命释之, 曰:‘俾其以所经危险往告同辈, 离此他适。’狼甫被释, 猎犬群起啮杀之。窝阔台见之忧甚, 入帐默久之, 然后语左右曰:‘我疾日甚, 欲放此狼生, 冀天或赠我寿。孰知其难逃定命, 此事于我非吉兆也。’其后不久, 此汗果死。”从这种把帝王的命数与狼的生死联系起来的看法可发现远古蒙古族崇拜狼的心理流传已久。

2.图腾与蒙古族的信仰

狼本身并不是文化, 但是狼和蒙古族的信仰联系在一起时就成为一种文化。而信仰是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慢慢衍生出来的或是被创造出来的。这就说明了图腾的产生必然是和这个民族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恩格斯指出:“人在自己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其他实体的支持, 但这些实体不是高级的实体, 不是天使, 而是低级的实体, 是动物, 由此产生了动物崇拜。”通过《狼图腾》一书我们可以得知, 自古蒙古草原的自然环境就十分恶劣, 在大量的斗争中和长期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了解狼, 也因此孕育和催生了蒙古族奇特而神秘的狼图腾文化, 并且形成了独有的文化体系。

3.蒙古族的图腾禁忌

《狼图腾》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毕利格老人发现陈阵饲养小狼时怒道:“腾格里是不允许你这么做的。”这一情节正是对图腾禁忌的暗示。在蒙古族中, 他们避讳且禁止直呼图腾的名称。狼有三个名称, 即“亲戚”“腾格里诺海” (天狗) 、“成吉思汗诺海” (成吉思汗的狗) 。“腾格里”是蒙语中“天”的意思, 将狼称之为“天狗”则是蒙古族崇拜狼文化的标志性体现, 这种不直呼其名的禁忌正是他们崇拜狼的体现。

4.错综复杂的蒙古族图腾崇拜

图腾出现以后, 原始人对图腾动物的态度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一种是纯粹的崇拜, 图腾动物获得与神等同的地位。另一种则是一如既往的猎杀, 但这种猎杀并非和崇拜敌对, 而是人们认为图腾动物象征着祖先, 猎杀图腾动物, 食其肉、饮其血可以使祖先的血流到自己身上, 让自己获得祖先的力量, 乃至灵魂。《狼图腾》一书中既通过狼与草原上其他物种的各种斗争体现了蒙古族对狼智慧的崇拜, 又描写了多次惊心动魄的人狼斗争。其中交织着蒙古族对图腾“狼”既崇拜又猎杀的爱恨缠绵。

在《狼图腾》一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原始的图腾文化正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淡化甚至消亡。但值得庆幸的是, 蒙古族的图腾文化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抛弃了实在的图腾形式, 对图腾的崇拜只存在于人的思想中。这种无形以及代代相传的形式使得我们有理由相信蒙古族这一独特的图腾崇拜文化会永久地存留下来。

摘要:《狼图腾》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北京青年陈阵去内蒙古草原插队的故事, 描述了在草原上生存的各个物种生存发展的状况, 彰显并构建一种以狼作为蒙古族民族象征的图腾崇拜信仰。但令人遗憾的是, 大多数读者都将焦点放于“狼”而忽略了“图腾”本身的存在。本文将从图腾的起源入手, 浅析《狼图腾》中的图腾文化。

关键词:《狼图腾》,草原狼,图腾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婷.浅析蒙古族的图腾崇拜[J].民族民间文化研究, 2012, (4) :210.

企业精神狼文化标语 篇5

1、狼性文化标语-狼文化之进取

在浪尖上求生存,在工作中、事业开拓中不要命的拼搏奋斗。狼的世界是崇尚强者的世界,它们深深地懂得要想在强手如云的环境中立足,就必须永远向前,停下脚步就等于自取灭亡!

2、狼文化之敏锐

善于捕捉机会—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主要目标,一有机会,马上出击。

3、狼文化之谋略

用智慧找到完成任务的捷径,由于长期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着

残酷和不间断的生存斗争,使狼具备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兵不厌诈、欲擒故纵、声东击西、瞒天过海、出奇制胜、避实击虚,归根结底,狼懂得“上兵伐谋”。

4、狼文化之团队

互助合作,配合协调,纵横团结一致,去夺取事业的胜利。同进同退,上下一心。

5、狼文化之专注

狠狠地盯住一个目标,锲而不舍、用心专

一、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对工作和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

狼性文化与柔性关怀 篇6

华为公司至今已走过20个年头,从白手创业到夸天成为中国IT业的领军企业,华为一直以极其严格的企业管理披荆斩棘,奋力拼搏。其标志就是它为公众熟知且备受争议的企业文化——“狼性文化”,即严厉的绩效考核制度让员工感觉随时有被淘汰的危险。当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两起员工自杀事件和华为公司高强度的工作与近乎残酷的管理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员工在个人生活、情感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毕竟也存在脆弱的一面,因此把问题成因统统都归咎于华为,是不够严谨的。

因此笔者不大苟同有些人把华为当作罪魁祸首加以责骂。毕竟像华为公司这样直面中外市场的民营企业,要想不被对手打垮,没有优胜劣汰的刚性管理与激励机制,是断然不行的。换言之,在狼奔豺突的全球化博弈中,没一点“狼性”的企业最终都会被豺狼般的对手无情地撕碎。这应该是企业发展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但是,坚持“狼性文化”的企业理念,与执行“狼性文化”的管理风格,不能完全混淆和等同。就执行过程而言,硬目标也须辅以软手段。员工在“狼性文化”的激励下,自然置身于高压力高负荷的工作氛围。当面临十分残酷的竞争时,人们的心理承受力自然会变得十分脆弱。一旦生活和工作中出现了某些负面因素的猛烈冲击,就会很容易走极端。在一个缺乏人性化管理和人文关怀的环境中,生活图景会变得十分扭曲和迷茫。因此我们要防止为了企业超常规发展和效益最大化,过于强调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而无视员工在工作之外的心理、精神与情感需求:要防止过于强调管理制度的刚性执行,而忽视了给员工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加注“润滑油”。特别要注意张弛有度,劳逸结合,适时调整机制,辅以“柔性关怀”,舒缓一些员工感受到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以消除潜在的隐患。

试论《狼图腾》中的图腾文化 篇7

一、什么是图腾

“图腾”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totem”, 意思为“它的亲属”“它的标记”。在原始人信仰中, 认为本氏族人都源于某种特定的物种, 大多数情况下, 被认为与某种动物具有亲缘关系, 于是, 图腾信仰便与祖先崇拜发生了关系, 在许多图腾神话中, 认为自己的祖先就来源于某种动物或植物, 或是与某种动物或植物发生过亲缘关系, 于是某种动植物便成了这个民族最古老的祖先。

中国古籍中虽然没有图腾这个词, 但图腾及图腾崇拜在古籍中却有大量记载, 内容十分丰富。中国的文化古籍和许多古老的民间传说, 为研究图腾文化提供了最完整、最丰富的资料, 因此可以说, 研究图腾及图腾文化, 最肥沃的土壤在中国。《礼记·礼运》说:“麟、凤、龟、龙, 谓之四灵。”麟、凤、龟、龙, 实际都曾经是中国古代的图腾, 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之物。郭沫若在《关于晚周帛画的考察》中说“凤是玄鸟, 是殷民族的图腾”“龙是夏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的崇拜物, 别的不说, 单就麟、凤、龟、龙这“四灵”而言, 在中国古籍和民间传说中就不知有多少, 它们都是中国文化史, 特别是中国古代图腾和图腾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老鼠过街, 人人喊打”这句俗语表明人们普遍对老鼠的憎恶, 然而, 远古时代的不少氏族、部落却认为自己的始祖是老鼠, 并为自己是老鼠的后代而自豪, 他们描绘、雕刻老鼠的形象, 在仪式或节目期间隆祀厚祭, 祈求鼠祖先的保护;白族虎氏族认为其始祖为雄性白虎, 虎也不会伤害他们。当要出远门时, 一定要选在属虎的那天, 认为只有这样, 做事才会吉祥如意。有的人从远方回来, 也一定要算准日期, 只有虎日才进门坎;白族鸡氏族则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金花鸡的蛋里孵化出来的, 认为公鸡知吉凶, 会保佑他们。在迁徙时, 将东西装在背箩里, 上面放一只公鸡。到达新迁地区后, 公鸡在什么地方叫, 就在什么地方安家。在他们看来, 公鸡叫的地方, 就是最吉利的。

二、传统龙图腾

在原始社会里, 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发展都处于幼稚的阶段, 人们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还不可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因此, 像对其他现象的解释一样, 他们也把文学艺术的产生归之于神灵的创造和赐予。我们知道, 人不是生活在虚无缥缈的天国里, 而是生活在客观的现实世界之中的, 人的思想、感情, 简言之, 人的意识, 都不是凭空产生的, 而是客观现实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是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某种形式的认识。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 把自然力加以想象化。” (1)

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 在世界古代文化系统中, 没有任何一种文化, 人与自然, 曾经发生过像中国古代那样的亲和关系。学术界普遍认为, 中西文化基本特征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 中国传统文化中缺乏西方那种虔诚的宗教信仰精神, 却更多人伦亲和魅力。古代西方在自然之天的巨大压迫下, 导致人们对天的敬畏而衍生出西方发达的宗教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宗教文化的不发达, 则主要归根于古代中国人一般认为天人之间乃是和谐统一, 物我一体的关系, 即“天人合一”。

中国的龙, 具有图腾的基本特征, 它是各民族共同崇奉的图腾神。在《说文解字》中解:“龙, 鳞虫之长, 能幽能明, 能大能小, 能长能短, 春分而登天, 秋分而入渊。”传说炎帝、黄帝、尧、舜和汉高祖刘邦的诞生及其形貌, 都与龙有关, 是龙种、龙子。古越人也以为自己是龙种, 故断发纹身, 以像龙子。直至今日, 我们还常说“龙的传人”或“龙的子孙”, 这些都是图腾祖先观念的残余。至于龙图腾神观念更为普遍, 大多数民族都曾把龙视为保护神。

三、地理环境对文化观念的影响

哲学和美学大师里格尔视地理环境为世界历史的舞台。在他的观念中,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 各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性格也是不同的:居住在广阔的草地和平原的民族过着游牧生活, 这些人显示出好客和劫掠两个极端, 他们时常集合为大队人马, 在任何一种冲动下便激发为对外战争, 所过之处往往满目疮痍, 遍地瓦砾。生活在平原流域的民族, 由于土地肥沃, 气候变化有序, 一般从事农业, 所以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比较健全, 这样的民族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居住在沿海边的民族从事商业, 追求利润, 这样的民族智能兼备。这些理论都强调地理环境对文化形成的巨大作用, 因此也被称为“地理环境决定论”。

中华民族地处北半球的温热带, 这里气候温润, 土地肥沃, 很适合农业耕作, 所以有利于农耕文化的萌生和发展, 身处这种环境中的古代先民早就认识到人类自身的存在和自然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类在大自然中生长、活动, 既受自然的种种恩赐, 同时也免不了要遭受自然灾难的威胁, 人类自身的命运与大自然紧紧拴在一起, 从而对自然产生了极强的依赖性。同时, 相传自夏代开始萌生的家国一体的宗法制社会, 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将整个民族看做是一个大家庭, 所谓“龙的传人”和“炎黄子孙”的提法, 就强调了天下一家的亲缘联系, 也就顺理成章地在文化和哲学上建立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居住在草原的蒙古族属于游牧民族, 民族的性格及精神信仰与农耕民族是有不同的, 但是也不能因此就说草原狼就是蒙古族的精神图腾。在亚洲和东欧, 至今流传着一个关于成吉思汗的传说:一只蓝灰色的狼, 携天命而降生, 它向世间高声嗥叫, 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感到颤栗。13世纪, 世界是游牧民族称雄的时代, 定居的所谓文明世界的人们遭受到一场前所未有的劫难, 多少农田变成了荒野, 多少人烟稠密之地变成了废墟, 多少人类文明的积累灰飞烟灭。成吉思汗展开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战争, 草原铁骑闯进了定居者的家园, 像狼袭击羊群一般, 将一向安分守己过日子的人们惊散得四处逃命, 一个个村庄被焚毁, 一个个城池被攻下。

四、狼为何不能成为我们的精神图腾

其实《狼图腾》这部作品中一方面从感性方面以狼形象推崇刚性精神, 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 书中又过分强调狼性的作用。其实, 汉民族自身敢打敢拼的民族基因并不比草原民族少多少, 只是不像草原游牧民族那样由于生产方式之故是日常表现出来的, 而是经常潜藏着的, 当灾难深重时会集中爆发出来。即便是看似文弱的书生也不就必然是真正软弱的。听过这段形容书生的词句吗:掌上千秋史, 胸中百万兵。如果用“图腾”这样一个词语来概言“狼性”是大而不当的, 盲目崇拜狼性更是可怕的, 天下皆狼的后果是很严重的。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大家都成为希特勒那世界将会怎样?几千年的文化积累还是有其存在的道理的, 我们不能用细枝末节的东西遮盖了历史的真实。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值得思考。

摘要:《狼图腾》这部作品一问世就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各种评价不一而同, 对于作者在作品中展示的狼性、人性, 对于作者对狼的高度评价, 笔者不完全认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证明我们是“龙的传人”, 我们的精神图腾是龙, 而非狼。所以本文从文化概念、传统图腾意象分析《狼图腾》中的图腾文化, 试论我们真正的图腾意象。

关键词:狼图腾,图腾文化,民族地理,狼性

参考文献

[1]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年12月, 第一版.

[2]许结主编.中国文化史 (插图本) 花城出版社, 2006年1月, 第一版.

[3]梁越著.大汗的挽歌——寻找成吉思汗陵墓.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 2004年9月, 第一版.

狼文化 篇8

华为公司年报显示:2013年财年, 实现销售收入239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8.5%;净利润210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4%。作为中国电信企业走向海外的标杆, 2013年华为在营业收入上首次超过爱立信成为行业第一, 是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对华为2013年“靓丽”的财务报告, 该公司高层坦言, 主要受益于全球向好的经济环境和行业环境, 公司在运营商网络、企业业务、消费者三大领域均获得了稳定健康的发展, 并预计未来四年收入有望翻番, 在2018年达到700亿美元。华为, 仅仅通过20多年的发展, 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 并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全球电信业的格局。华为之所以在短短20多年就取得辉煌的成就, 与其一直倡导的在市场竞争中屡建奇功的“狼性文化”直接相关。但华为多次发生的员工“过劳死”、自缢等事件也与其倡导的“狼性文化”不无关系, 业界对其“狼性文化”的是与非众说纷纭。

狼性与“狼性文化”

1.狼性与羊性的区别

羊的性格弱软, 当身处险境时特别迟钝, 自我保护意识也差, 即使有很多伙伴在一起, 当遇到危险时却各自逃命, 无法形成合力。但是狼却不一样, 对周围环境具有敏锐的嗅觉, 一旦遇到危险时, 群起攻击、勇往直前、不屈不挠, 狼群从来不像羊那样“单打独斗”、自顾逃命。”狼是食肉动物, 为了生存就必须与大自然抗争;而羊是食草动物, 在宽广无垠的草原上, 羊只需低头, 就可轻而易举地填饱肚皮, 不需要与大自然抗争。羊的这种生存方式决定了它们只能永远处于被追杀的角色。而狼的生存方式决定了它们时刻都面临生存危机,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 狼必须具有超乎寻常的生存智慧, 必须具有奋不顾身的主动攻击精神, 必须具有群体搏杀的意识, 这就是狼的精神———狼性。

2.“狼性文化”

百度CEO (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在发给员工的公开信中指出, 百度要“呼唤‘狼性’, 淘汰‘小资’”。他对‘狼性’的定义是: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和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对“小资”的定义则是:有良好的背景、流利的英语、稳定的收入, 信奉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 不思进取, 追求个人生活的舒适是全部。在李彦宏看来:“淘汰‘小资’是呼唤‘狼性’, 呼唤‘狼性’就是要‘胡萝卜加大棒’。要让所有员工更明确, 如果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混日子, 请现在就离开, 否则我们这一艘大船就要被拖垮。”

华为公司是中国企业狼性文化的“始作俑者”。公司总裁任正非说:“企业发展就是要培养一批‘狼’。‘狼’有三大特征:敏锐嗅觉, 善抓机会;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意识。”华为从创办至今, 一直都是像“狼”一样思考、像“狼”一样行动, “狼性”已渗透到公司的管理理念中。“狼性文化”是华为快速成长、打败国内外竞争对手之谜的答案。

华为的“狼性文化”主要体现在:

第一, 面对外部竞争, 一般是利用凶狠的价格战, 这正是华为“狼性”的特性表现。比如, 面对国内的中兴通讯公司的竞争, 华为往往利用优势产品的利润补贴其他劣势产品, 与竞争对手大打价格战, 不惜一切手段排挤对手、抢占市场;而面对国际巨头如爱立信, 华为往往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 首先取得价格优势, 在保障产品同等质量的前提下, 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从而抢占国际市场。

第二, 面对内部管理, “床垫文化”、“加班文化”是华为“狼性文化”的生动体现。在华为, 表现“狼性”最为鲜活的一面就是销售策略和研发策略。华为的销售策略是, 以狼群一样的整体力量向外主动出击, 为实现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采用各种手段抢占市场。华为的研发策略是, 研发人员面对困难、面对技术创新, 不屈不挠、奋勇拼搏, 使产品和技术总能在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 这是科技产品抢占市场的利器, 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研发人员的“狼性”精神。“狼性文化”是华为最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公司和任正非居安思危的思考方式, 堪称中国企业和企业家的典范。华为的“危机文化”, 让华为人能够防患于未然, 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危机中寻找生存的机会, 在可能出现的恶劣环境中寻求发展。此外, 还有华为对主打产业———电信网络供应商的持之以恒, 以及“狼群战术”等等。可以说, 正是华为施行的“狼性文化”才带领着华为走向今天的辉煌。

“狼性文化”应向人本文化转型

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具体说, 文化是用来熏陶和转化人们心灵的语言文字、形象或制度、规范、守则和理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 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 也是一个民族长胜不衰的动力和源泉。企业也不例外, 没有文化的企业就没有精神和灵魂, 没有生命力, 更没有竞争力和发展力。文化帮助企业凝聚人力、聚集人气、留住人心、播洒人情, 让企业成为一个家庭;文化促使员工同舟共济、齐心协力、风雨无阻、荣辱与共, 将企业铸成一个整体。企业文化, 既是企业的灵魂, 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更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狼性文化”虽然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成功, 但是其也是一把“双刃剑”。“狼性”中固有的本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 为达到目的蔑视规则、不择手段、狡诈凶残等, 从另外一方面说非常容易造成员工在企业文化方面感到困惑、迷茫。华为与国内、国际竞争对手之间你死我活的血腥厮杀, 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 经常造成双方损失惨重、元气大伤。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 绝对不是正常的市场法则, 与人为善才是取得更大成功的“法宝”。华为过分宣扬“狼性”, 就会缺失人性, 使企业文化刚性有余而柔性不足, 使员工与老板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 相互猜忌、相互提防, 毫无信任感而言, 结果造成企业内耗过大, 从而影响企业的更大发展。严苛的军事化管理, 强调“竞争”、“忧患意识”, 使得华为的员工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巨大。在“百度”以“华为”为关键词的搜索排名里, 华为员工“跳楼”名列第一。

“狼性文化”无疑淋漓尽致地彰显了我国企业和企业家对竞争力的渴望, 但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和负面作用也不断显现。为了使企业能够基业长青, 按儒家的观点, 世间万物中人是最可宝贵的, 这一思想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就必然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日本索尼公司前董事长盛田昭夫曾经说过:“如果说日本式的经营有什么秘诀的话, 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最根本的出发点。”“在日本, 一般认为, 管理者最主要的任务就在于培养与员工之间的健康关系, 在公司中产生出一种大家族式的整体观念。”盛田昭夫的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人本文化的思想。事实上, 关爱和尊重员工一直为西方企业领导者所重视。在当下, “狼性文化”向人本文化转型就显得尤为必要。

企业建设人本文化的主要内容应是:

第一, 充分尊重员工, 这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基本关系。日本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认为, 企业经营就是经营人。他说:“制造松下产品前, 先制造松下人。”索尼公司的口号是:“要让管理工作去适应人, 而不是让人去适应管理工作。”这体现了日本企业对员工的充分尊重。尊重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以人为本。企业只有充分尊重员工, 员工才会尊重企业, 才会视企业如家。

第二, 坚决维护和满足员工的合法利益。企业与员工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企业主必须为员工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 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主还必须认识到, 员工是一个社会人, 有家庭有亲情, 企业除了满足员工的利益外, 还应关心员工的家人, 让员工舒心、家人放心。

第三, 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让员工充分展现自己, 使员工的价值能够得以实现。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 人是决定性的因素。企业只有从物质、精神各方面调动员工的创造性、激发员工的巨大潜力, 让员工有一种自觉参与企业管理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员工才能与企业融为一体、提高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从而使员工在内心深处关心企业的发展。

狼文化 篇9

该部影片中有15处翻译使用了官方对等策略。

长城长城 —the Great Wall

原语中“长城”采用官方对等和省略策略和省略策略, 主要原因在于影视受时空限制,使目的语观众更加轻松。

二、原语面向性策略

该影片含66个言外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原语面向性的例子.

2.1保留

字幕译者没有采用保留策略。

2.2明晰化

部影片含4处添加策略,24处阐明策略。

2.2.1增译

汉人—Han Chinese- Hans

译文添加了“Chinese”,便于目的语观众对“Han”的把握。但笔者建议采官方对等策略用“Hans”,一方面节约空间,便于目标语观众捕捉信息,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全球化的发展,汉人被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理解,没必要添加 “Chinese”便于中国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2.2.2明晰化

草原狼—Mongolian wolf

“草原狼”实指蒙古狼,译文使其明确化,符合当时的语境。

2.3直接翻译

本部电影的字幕翻译采用25次字面直译的方法,12次传换直译。

2.3.1字面直译

腾格里—Tengger

狼图腾代表的是天,“腾格里”,蒙古人的神。目的语中没有对等词汇,所以译者按照发音拼成了一个单词,虽然可能目标语观众对“Tengger”不熟悉,但它对外传播了蒙古文化,为目标语注入了新鲜词汇。

2.3.2转化直译

奴才—slave

奴才是指待奉主子之奴仆,现代一般用于讽刺,含负面意义。目的语观众很难在极短时间内领会“奴才”的内涵意义,所以,译者把该词转化成目的语观众熟悉的单词 “slave”,目的语观众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三、目标语面向性策略

该影片包含文化负载词翻译的37个目标语面向性策略的例子,下文将对一些例子进行讨论。

3.1概括化

该影片字幕中包含15上位关系的概括化例子。3个其它概括化的例子。

3.1.1上位关系

皮袄— winter coat

“袄”在汉语中的种类多种多样,译文较抽象地使用其上位词“winter coat(御寒外套)”,避免了目标语观众对原语复杂个文化产生不解。

3.1.2其它

马倌—herders—grooms

马倌,意为养、牧马的人。该部电影中的“马倌”除了养马和牧马以外,还要具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建议采用官方对等策略,用“grooms”,与原语中的“马倌”基本对等。

罪魁祸首—the culprits—the chief culprits

“The culprits” 泛泛地转达了目的语想要传达表层意义,不能实现很好的对等,笔者建议译为“The chief culprits”,较好地传递原语的感情色彩。

3.2替代

译者采用8次释义替代,2次文化替代的翻译策略。

3.2.1释义替代

一了百了—Once and for all

“一了百了”意为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结以后,其余有关的事情也跟着了结了。“ Once and for all”意思正是如此, 不仅转达出了与原语相同的道理,还具有相同的语义作用。

3.2.2文化替代

老天—God

“老天(爷)”,指天帝,汉族神话传说中天上的主神。 而目标语观众文化中的神为上帝 (God), 译者采用文化概念的替代,实现了语用交际中的功能对等。

3.3省略

本部电影字幕翻译中,采用了9次省略策略。

鉴于影视的时空限制,在不影响大意的情况下,译者选择省略策略对“上级”的翻译,易于目的语观众捕捉主要信息。

四、讨论和结论

本部电影中有116个文化翻译的例子。其中使用最多的策略是字面直译。

在文化负载词翻译翻译过程中,译者使用了官方对等策略15次,原语面向性策略66次,目标语面向性策略37次。

译者在本部电影中使用直接翻译策略37次,其中字面直译策略使用了25次,是最为常用的翻译策略。由于本部电影颇具文化特色,大部分文化负载词在目标语中没有对等词汇,所以,译者倾向于采用字面直译策略来转情达意,有利于我国文化的传播。然而,即使字面直译策略在翻译过程中被频频使用,它也有其自身缺陷,如,过多的文化负载词采用字面直译的话,目标语观众的负担就会加重,并很可能会产生困惑,甚至不知所云,即达不到文化传播的目的,也不能很好地享受影片所带来的快感。

其次,采用次数排第二位的策略是明晰化,它被采用了28次,阐明使用了24次,添加采用4次,

再次,就要数概括化策略了,它包括15次上位关系和仅3次的其它策略。

被使用次数稍微少于概括化的是官方对等,它被使用了15次。

替代和省略的使用频次差不多。替代被使用10词,包括8次释义替代和2词文化替代 ;省略使用了9次,使用该策略的原因之一就是字幕的时空限制。

由于英汉语系的迥然不同,在字幕翻译中,译者没有采用保留策略。

摘要:基于Pedersen对言外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分类标准,本文对文化负载词进行了分类以及分析研究。数据取自电影《狼图腾》的汉英语字幕。

狼文化 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中国元素,接受美学,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今年出版的《当中国统治世界》引起人们对“棒杀、捧杀”中国热议时,对于中西交流很多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新闻周刊》等媒体认为,中国是“惟一一个没有出现信贷危机或信任危机的大国”。“中国奇迹”受到前所未有的肯定,“中国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机遇”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此外,好莱坞近几年频频将镜头对准中国元素、中国功夫、中国场景、中国故事、中国服装等充满中国特色的元素被好莱坞采纳并发扬成一种全新的视觉风情。从昆汀的《杀死比尔》,《黑客帝国》中的亮相的中国功夫招式到《碟中谍3》从江南小镇打到上海金茂大厦,再到《木乃伊3》中上海的十里洋场,007《择日而亡》中的旗袍,《变形金刚2》中镶着中国牌照的汽车,《蝙蝠侠前传2》中灯火辉煌的香港城,《哈利波特6》中高挂的大红灯笼,多年前的《花木兰》的成功鼓舞了好莱坞创作势头,前年一部《功夫熊猫》更是引爆了全球电影票房,打破了全球动画票房纪录,而今年在电影《2012》中,中国成了拯救地球的英雄。据美国研究机构最近的统计数据,过去10年中,中国的崛起甚至超过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成为世界头号新闻。《福布斯》杂志文章标题就是“中国已是超级大国”。不知从何时起,美国人的溢美之词开始排山倒海而来,这把听惯了“唱衰”言论的中国人搞得云里雾里。世界在向中国献媚?

然而细细想来会幡然醒悟,在这些被捧上天的中国元素背后仍然是好莱坞典型的叙事模式,声色光影的背后实质则是其美国式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传播。拿《功夫熊猫》为例,这部影片大卖就运用“功夫”和“熊猫”两典型的中国文化元素,讲述了一个美国式的励志故事。其中的青砖白瓦、店小二、庙会、爆竹、杂耍、针灸、书法等中国元素只是包裹在那些西方价值观外的一层“糖衣”而已,西方的文化内核就是西方化的价值观:“believe yourself,every one can be a hero”。《功夫熊猫》看似宣扬中国文化,但实际上,那只是美国文化传播的华丽“嫁衣”,彻底的金玉其外“白”絮其中:以中国文化的形式为外包装而植入了西方文化的内核。观众就这样被中国元素的外表所吸引,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美国式价值观的熏染。(1)

那么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媒体为什么会选择中国文化来作为他们产品跨文化倾销的外衣呢,在这纷繁的现象背后到底还蕴涵着怎样的思想镜像?

1 跨文化传播特性的客观需求下的中国元素热捧

毋庸置疑,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神七登月的胜利返航,世博会的火爆程度,全世界范围内挂起了一股史无前例的中国风,在娱乐圈、时尚界、高科技领域甚至是政治圈都开始大热中国元素,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这个文明古国身上。

恰恰相反,西式文化却逐渐失宠,随着西方经济危机难以自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大失,其所代表的西方文化也打入冷宫。在这种鲜明反差的背景下,西方的文化媒体转而用中国元素来换新颜,继续其文化产品的倾销和文化渗透战略的实行。

实质上,这场大热中国风的幕后推手就是这些西方文化媒体巨头们,它们利用手中掌握的引导时尚风向标的文化发布传播渠道来不停推动中国元素的升温,最终在各种条件的配合下使之达到鼎沸,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价值追求。西方给中国冠以所谓的“超级大国”其实只是一些西方国家的“糖衣炮弹”。当需要中国分担更多责任时,某些西方国家便会适时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而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就成了他们出招的最好舞台。当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步向工业化国家迈进的时候,他们却提出了所谓的气候变暖问题,试图以此改变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2)如果中国被强迫接受西方发达国家的减排标准和核查,那么中国沿海有多少家工厂、多少民营中小企业会被关闭?有多少靠初级加工产业生存的工人会下岗?如果读者知道了这些信息,就更会了解西方媒体的居心。

西方媒体通过使用中国元素的视觉符号,成功掩盖了其内在的美式世界观和价值观,在悄无声息中倾销了自己的文化产品。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提出:“图画一直是最有保证的传递思维方式,其次是唤起记忆的文字。”视觉符号在传播中所传递的信息在某些情况下是文字信息难以达到的,它可以超越文字传递信息的意义局限,当前人的思维方式由文本转变到视觉,人们已经习惯在接受视觉产品时放弃以往阅读文字时的思考习惯,文字的抽象信息被感性的图像信息所替代,人们用眼睛迅速地捕捉到所需要的图式,再固定下来,形成文化的记忆。(3)功夫、熊猫、大红灯笼、庙会、爆竹、杂耍、针灸、书法等这些具有典型中国元素的视觉符号把观者迅速带入到神秘的中国文化氛围中,在对中国文化的流连中完成自身文化产品的倾销和价值观的传播,可见西方文化媒体对跨文化传播的原理和特性了如指掌。如今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跨文化传播已成为一种大势,理论上讲,跨文化传播指属于不同文化体系的个人、组织和国家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播和文化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的核心是它的“跨文化”。这种跨越不同文化体系的传播行为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参与者不仅依据自己的文化代码和编、解码规则,而且同时也了解对方的代码和编、解码规则,并参与相关的编、解码活动。(4)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互动的文化信息传受活动。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输入方对输出方所提供的信息及其输出方式感到陌生和新奇,同时又由于对这些内容的需求而产生收受的冲动与认同。无论是法国人穿起了中装过中国年,还是美国人发表的“北京共识”炒热“中国模式”,抑或是英国人出书《当中国统治世界》,西方文化媒体通过了解世界其他文化体系的代码和编、解码规则,获知他们的文化需求,从而进行换上如今正大热的中国文化这一新颜的编、解码活动。(5)文化的碰撞让西方选择用更容易让亚洲接受的中国文化充当传播的外衣。

2 接受美学中“前理解”和“期待视野”的需要

跨文化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传播对象接受其文化产品,无论外包装多么吸人眼球、内容如何精彩绝伦,只要观众群不认同或不接受,其文化产品就是失败的。因此文化传播者必须深谙接受者的接受行为心理特点调整所传播的文化内容的形式迎合需求。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前理解”和“期待视野”的需要。什么叫做“前理解”和“期待视野”?“前理解”指接受者以其在特定的文化传统与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理解状态;“期待视野”指接受者由先在的人生经验和审美经验转化而来的关于艺术作品形式和内容的定向性心理结构图式。(6)接受者在接受前就已经具有了自己的一定价值取向和判断,决定了他对文化产品的所持态度与评价。“期待视野”虽然是在接受前即已存在的意向,然而,它又可以由作品中的种种特征、记号、暗示唤起。不同接受者的“期待视野”决定了他们对作品的褒贬和接受方面的特征。

根据接受美学中“前理解”和“期待视野”的观点,在接受任何一个文化产品之前,作为接受者的主体,并非白纸一张,他们都是具备某种自己理解的个体。因此文化间的差异会导致人们对于沟通和信息的反应方式的不同。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家族集体,注重人文、伦理精神;西方文化则以提倡个性,注重个人。如果直接把西方文化安插到东方国度来,估计这些文化国度人民难以苟同。因此他们必须借用某种外在符号为传播对象提供熟悉的文化暗示来吸引阅读其文化产品,从而达到倾销的目的。接受者在面对作品时,以往的阅读记忆逐渐被唤醒,从而进入到一种特殊的状态中,(7)文化产品中的意义也在与主体的交流中得以实现。接受者在面对文化产品时,已经有一定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的形成与接受主体的知识结构有较为密切的联系。个体的生活经验常常会在大脑里留下深刻的痕迹,当作品描绘的情景与接受者曾经体验过的生活有某种“类似性”时,就会唤醒接受者深藏心底的感情,从而发生共鸣或抵触。(8)因此要想他们的文化产品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倾销,必须扫除西方文化的陌生感,从而采用了更具有包容性和亲和力中国文化来作为他们跨文化倾销的外衣。无论是电影中中国元素的运用还是现实中穿起中装,书本里打起中国论调,都不外乎出此目的。

3 对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思考

在西方文化肆意披着中国文化的外皮在世界范围内大张旗鼓倾销其文化产品赚得盆满钵满时,我们的文化传播者却哈韩哈日,丢了西瓜捡了芝麻。为什么这么多好的文化元素,我们自己不能利用,却让外国人成了“拿去主义”,反过来占领中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我们败的不是硬件,而是创意和想象力,是对传统文化中精髓的敏感性和整合利用的能力。

传统文化是祖先留给炎黄子孙的宝贵遗产,当全球化的浪潮席卷而至时,当时尚潮流四处泛滥时,作为站在时代浪尖上的文化传播理应坚持自我,而不是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9)对中国的热捧让我们看到中国文化独特的吸引力,也让我们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新的发展方向,如何把时代性融入传统文化底蕴中,使之更符合全世界的口味才是未来的方向。

在着眼发展的同时,要正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文化渗透战略和文化霸权的严峻性,注意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要利用中国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包容力,将外来文化逐渐纳入到自己的体系和框架内同化吸收;选择合适的跨文化传播方式,从全世界范围出发来审视事实,配置信息,生产和提供新闻产品,追求更多的节目覆盖、话语空间和市场占有。(10)

在穿着中国新衣打着中国招牌欢天喜并受到世界欢迎的“外国狼”面前,作为正统华夏文明继承者的我们不禁羞愧自责,但更多的应是思考——去思考本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振兴在于国人的自强,只有从骨子里拥有中国人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才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明,更好地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

注释

1孙立军,殷娜.功夫熊猫背后的文化功夫[J].领导之友,2008(5):13.

2林涛.如何应对外媒“棒杀”与“捧杀”[N].中国记者,2010-06-21.

3王淑芹.从接受美学看跨文化传播中的争议广告[J].中国广告,2008(7):21.

4爱德华·霍尔.跨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M].关世杰,胡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5张雅丽.跨文化传播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J].青年记者.2008(5下):11.

6黄光伟.期待视野与接受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调整[J].河南教育,2004(9).

7英明,罗忆.视觉符号语境下的跨文化传播[J].当代文化,2007(6):16.

8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阐释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9曹德本.中国传统文化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6.

流氓化是狼文化的宿命 篇11

它反映了企业对执行的渴求。

实际上,从中国企业一开始强调“执行力”,到关注“细节”、推崇“团队”,直至打起“狼文化”旗号,这种风气流变是一脉相承的,即它们都是企业执行情结的步步深化、发展,也折射出企业面对竞争难以突围的无奈。不同的是,当这服执行“药方”以狼性文化的面目出现时,大多数人会被有关狼族的种种有趣而神秘的故事所吸引,而忽视了战略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也就是说,对执行的强调,从深层次探寻,大多缘自管理者对自己战略无能的掩饰。当他们在经营上形不成特色,就会把执行拿来拷问,意图通过对下属奴役式、麻痹式的洗脑运动摆脱窘境。与此需求相吻合,狼文化组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等级森严—阿尔法公狼与母狼为最高阶级,担任领导者;次一级是贝塔公狼和母狼,担任组织中坚;而欧米佳狼处在组织最底层,是整个狼群的替罪羊。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凡是奉行狼文化的企业,都有类似军事化管理的倾向。而且,鼓吹狼文化的小说《狼图腾》认为狼不能被驯化的观点并不正确,但作者显然忘了,狼是狗的祖先,同样,狼文化在组织中经过长期演变,无一不会带上“狗文化”特征。

当然,有人会说,狼文化的精髓不是这样的,积极借鉴狼性文化打造狼性团队,是要学习狼的自信、自强、激情、团结、坚韧、负责任、奉献等优点,而不是学习狼的贪婪、凶恶、残暴、狡黠和为达目的不讲游戏规则以及无条件服从、等级压迫等缺点。嗯,说得不错,可这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因为,人脑是用概念来思维的,而概念是对客观的模拟,没有任何一个概念能脱离现实。当使用“狼文化”这个名词时,狼的负面信息就已经悄悄进入人的头脑中了,只待外因作用,使之从潜性变成显性。这就是说,狼文化天然带有流氓化的基因。

所谓流氓,原意是指无业游民,现一般意指手段下流、放刁撒泼、好勇斗狠的无赖之徒,且多结成团伙作案。那么,在什么条件下,狼文化会暴露其“狼子野心”、“狼心狗肺”并进而“狼狈为奸”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狼文化为什么会有效。众所周知,华为是狼文化的始作俑者。华为在20世纪90年代初迅速崛起,与任正非带领属下如“土狼”般快、狠、准地抢单密不可分。当时,华为的行为方式十分另类,其对手根本无法适应这种拼命三郎式的竞争,使华为很快就以低价格和大规模的营销人员确立了市场优势。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跨国巨头,它们的价格比华为高得多。但当中兴成长起来后,华为在与中兴的竞争中,狼性就不大奏效了,实际上,华为使中兴也成为了一匹狼。

美的所在的家电行业则是群狼出没,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行业。美的以狼性营销咄咄逼人,在对付弱小的竞争者时无疑占有优势,正如狼能征服的野外动物只是狐狸、兔、羊、鹿等。当美的面对空调业霸主格力、微波炉老大格兰仕、豆浆机之王九阳等专业对手时,就“黔驴技穷”,气急败坏之下,出阴招、损招是在所难免的。而且美的也很难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反省,这就是狼文化色厉内荏的一面,老子说“自胜者强”,美的领导层显然怯于面对自己的弱点,也许这是美的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这会使美的丧失战略思考的能力。

迈克尔·波特在阐述竞争战略时,曾举过一个关于印第安部落的例子。

加拿大某地区活跃着几个部落,以狩猎为生。经过长时间的生存博弈之后,最后只剩下一个印第安部落。它成为幸存者的原因是什么呢?其他部落在狩猎之前,会总结过去的成功经验,然后选择最有可能获取猎物的方向全力出击;而这个部落却是请巫师作法,根据焚烧的鹿骨的纹路确定出击方向。看起来令人费解,难道真是迷信在起作用吗?

当然不是。奥秘在于几个部落的竞争战略。战略同质化的结果相当于大家都没有战略,只是在战术层面上厮杀。而请巫师作法的印第安部落,虽然在战术上有明显缺陷,但它的竞争战略却优于竞争对手。

看懂了吗?狼文化本身并不是战略,只是一种战略执行方式,当你的对手都没有战略并在执行上疲软时,它可以起到战略的作用。问题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对手有了更好的战略时,狼文化的执行效率就会大幅衰减,于是不得不以流氓文化来“恶补”。因此,狼文化充其量只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现象,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华为事实上正在抛弃狼文化,其彻底斩断狼文化之日,就是其战略成熟之时,正如《孙子兵法》所说“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一个伟大的企业将由此诞生。

狼文化 篇12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作为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力量及各级团学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是传达、落实上级指示精神和各项工作的主力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各级团学组织,尤其是基层团学组织,往往存在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对学生干部的培训重视不够,致使学生干部普遍缺少职业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缺乏对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对学生干部的招聘和选拔机制不够合理和科学;缺乏对学生干部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工作绩效评价体系等。这使得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中或多或少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自我意识强化,团队协作意识淡薄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绝大多数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独生子女,独立、个性、自我的特点在学生干部的身上很明显,一些学生干部缺乏合作精神与大局观;甚至有的学生干部看到其他干部工作能力比自己强,不是想方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主动学习他人的长处,而是在背后搞名堂,甚至拉帮结派;由于缺乏整体的团队精神,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不能形成整体的合力,直接影响了学生干部队伍的工作成效。

1.2 服从意识及执行力不强

有些学生干部工作服从意识及执行力不强,不识大体,不顾大局,存在等、靠及拖延执行任务的现象。一是上传下达的工作不到位。对上,报喜多,报优少,特别是在涉及具体人和事时,怕得罪人,表述含糊其辞,积极主动到学生中调研了解情况的少;对下,照本宣科,存在工作传达效果不佳的问题。二是执行纪律不公正。有些学生干部在执行纪律的过程中,看人说话,对与自己关系亲近的同学的违纪行为采取宽容、包庇的态度,从而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影响了学生干部自身的威信。三是安排工作不到位,执行任务拖拖拉拉、没有紧迫感,马马虎虎,敷衍了事。

1.3 成绩与贡献不对等,奉献与服务意识淡化

有些学生干部不乐于奉献,平时的精力全用在考级、考证及专升本上,集体活动不参加,而当集体取得优异成绩后,却争先恐后向辅导员汇报,隐瞒其他人的贡献事实,严重损伤了其他学生干部的积极性;有些学生干部奉献与服务意识淡化了,拥有了干部的“官衔”,就开始骄傲自满,不尊重同学,从而得不到同学的支持,缺乏群众基础,致使学生工作的开展陷入被动;而一些学生干部甚至在干工作、做事情前要算成本,讲条件、讲价钱和回报。

1.4 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有些学生干部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具体表现:一是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在工作中按部就班,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不会或者是不敢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是工作方法简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不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不会创造性地去做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探索精神不足。表现在工作中就是缺乏闯劲和朝气,工作死气沉沉,没有生机与活力等。

2“狼性文化”对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的意义

狼,凶残、贪婪、嗅觉敏锐,具有讲究协作、遵守纪律、个体服从集体、注重细节、绝不拖延、居安思危、感恩图报及善于沟通等特性。正是这样的特性,让当今很多企业对狼性非常崇拜,并将狼性中很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在企业运营和管理中加以应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狼性文化”。如“海尔”“联想”“华为”“七匹狼”等著名企业,无一不是把狼的坚韧、强者心态、竞争意识、智慧、团队精神作为个人和集体的“图腾”。

当前,建立一支高绩效的团队是每个企业管理者的梦想和追求,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达到顶峰的基石和必要的条件。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管理团队从“绵羊”变成“狮子”,成为一支高效的“狼性团队”?就是要倡导“狼性精神”。“狼性精神”具体涵盖以下内容:①团队精神。狼的团队精神在于,狼都有一种全局的观念,敢于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敢于承担责任。②组织纪律。狼群有非常强的组织纪律性,绝不拖延,没有借口,永不放弃。③追求效率。进攻一发起,就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率,让对手在毫无准备时就已被干掉。④目标明确。行动前先锁定目标,然后集全部之力,以迅猛之势,攻下目标。归结起来,“狼性文化”有4个核心的内容:合作与大局意识、服从与执行意识、牺牲与感恩意识、危机与斗争意识。如果企业的每个人都具备像狼一样的合作精神,能够牺牲小我,成就大局,企业的重重矛盾就会迎刃而解,企业管理团队在危机面前就不会互相推卸责任。这个时代,是竞争的时代,是团队团结制胜的时代,我们呼唤“狼性”,呼唤“狼性文化”。在优胜劣汰的动物生存竞争中,狼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们具有合作精神。只有“狼性文化”才能够有效地压制人的劣根性,才能够把人的惰性、思维误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等有效地抑制住。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队伍中存在团队协作意识淡薄、奉献与服务意识差、服从意识及执行力不强、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等不足之处,换而言之,当前学生干部正缺失狼身上具有的优秀品质。因此,在学生干部培训中我们可以借鉴“狼性文化”中的一些管理理论和“华为”“海尔”“联想”等企业对企业员工培训的一些成功做法,倡导“狼性文化”,把学生干部队伍打造成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进步、作风过硬、学习优良、善于沟通,具有较强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绩效团队。

3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引入“狼性文化”的几点思考

3.1 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培训工作

克服对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要充分认识到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训,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保证。学生干部队伍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的重要力量,学生干部素质的优劣、工作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学生干部是学校校园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是学校育人工作、校园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学生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适时进行学生干部培训,对学生干部进行各方面的思想引导,提高其应对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务必充分重视学生干部培训工作,把提升学生干部素质作为每一个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3.2 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狼在自然界里并不是最厉害的动物,论单打独斗,老虎、狮子、豹子等动物都比它厉害,但若是群体作战,即使老虎碰到了狼群也要退避三舍。一根筷子和一把筷子的道理,人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分子,应该对自己所在的集体尽一份责任。所以,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干部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让他们彼此减少误解和内耗,做到1+1>2。针对当前学生干部讲座培训不足的情况,可以设计一些团队训练活动,让学生干部亲身参加、相互协作并及时交流实际感受,将培训开展得更加有声有色,增强培训效果。比如:以管理游戏、角色扮演、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形式开展培训,让学生干部在互动、相互合作过程中解决所设计的实际问题,通过训练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干部切身体会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工作中的牺牲精神,贡献自己的智慧,维护团队的工作成果和荣誉,在团队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3.3 培养学生干部良好的执行力

狼的攻击力强,而速度是它们制胜的重要法宝。狼群在对黄羊进行总攻时,狼王的突然行动,就是全线出击的号令。没有一声呐喊,没有一只狼有片刻犹豫,它们用世界上最原始、最残忍与恐怖手段和最快的速度包抄黄羊,以迅猛之势直扑对手的做法,给了那些在工作中拖拖拉拉的人一个很好的启示。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在《执行力》一书中这样说:满街的咖啡店,唯有一枝独秀;同是做PC行业,唯有“戴尔”独占鳌头;都是超市,唯有“沃尔玛”雄居零售业榜首,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则是各个企业的执行力的差异,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都是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因此,执行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没有执行力就是没有核心竞争力。针对当前学生干部服从意识及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我们要逐步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业绩和干部的评价制度、标准和方法,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示范性和带动力强、执行力强的学生干部提拔到不同的学生领导岗位,把推诿扯皮、办事不负责任、无所作为的学生干部坚决调离队伍。坚持做到“能者上,庸者下”,为所有有能力的学生创造一个展示才华的天地,使学生干部队伍永葆青春活力。

3.4 培养学生干部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

狼虽是一种凶残的动物,但狼却有恩必报。在危难的时刻,你给了狼帮助,它们会“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一种深刻的感受,能够增强个人的魅力,开启神奇的力量之门,发掘出无穷的智能。我们要培养学生干部的感恩意识,对同学鼎力帮助的感激之情,对老师谆谆教诲的感激之情,对班集体、学校及社会的感激之情。对于狼来说,履行责任就它们的天职。功劳和责任总是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承担大责任才有可能建立大功劳。史蒂文·布朗认为,管理者如果想发挥管理效能,就得勇于承担责任。因此,我们要在学生干部队伍中树立“在其职,谋其政”的观念,让学生干部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干部做到人人各定其位,严而有责;人人各落其标,严而有序;人人各尽其责,严而有度。

3.5 增强学生干部的危机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通常危机意识淡薄的人,变革的意愿就小,随之创新的动力亦弱,更容易在竞争的洪流中遭受挫败。对此,狼能带给人们许多启示:狼是一种时刻都保持危机感的动物。能生存八、九年的狼都经历过无数生存与死亡的战斗。虽然狼的生存环境危机重重,但是狼却具有相当强的危机意识,并能有效地利用敏锐的嗅觉、视觉、听觉和快捷的反应速度逃过许多危机,战胜对手,成为陆地食物链中的强者。针对当前学生干部主动服务意识不够,缺乏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现状,我们可以不断创新学生干部培训方式。如,让学生干部亲临“双选会”了解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邀请知名企业的总经理就人力资源知识方面开展专题讲座,拓展学生干部的专业知识视野。同时,我们要坚持充分信任的原则,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对学生干部的任用本着从严要求与充分信任相结合的原则,合理放手,使学生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在锻炼中成才。对他们要多压担子,让他们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各尽其才,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张明明.构建高校学生干部培训高级班的激励机制[J].兰州学刊,2007(6).

[2]祝叶.学生干部在校风建设中的价值体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9).

上一篇:新闻报道工作下一篇:控制兽药残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