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聚居

2024-05-31

多民族聚居(共9篇)

多民族聚居 篇1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级行政区, 面积166万平方公里, 占中国国土总面积六分之一, 总人口约1900万左右, 其中少数民族约占全区总人口的59.9%。 民族聚居的新疆, 双语学校具有相当规模。 在这些双语学校, 少数民族同学往往是学校的主体。 地理作为一门实践性、生活性很强的学科, 在双语学校开展地理教学往往具备很好的优势条件, 但同时受到教材、基础条件的限制, 也面临一些挑战。 因此, 地理教师必须勤于创新, 大胆探索, 并结合民族聚居地区具体现状, 才能为多民族聚居地区的地理教学开创一片新天地。

一、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地理教学的优势

1. 多民族聚居地区的新疆, 民族人口众多, 民族种类繁杂。 长期以来, 各民族之间团结互助, 友好交往, 交流频繁。 在交往中, 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 培养出积极活跃、奔放率直的思想素养。 本区地理课堂, 如果地理教师引导有效, 则必然能碰撞出思想激烈交锋的火花。

2.新疆地域辽阔, 地形地貌多样, 江河湖泊众多, 这为乡土地理教学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因此, 创造性地开展乡土地理教学在民族聚居地区十分有益。

3.随着国家 “两基” 成果的巩固和自治区, 兵团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多项举措, 民族聚居地区初中地理教学开展的条件大大改善。 初中地理教学仪器基本得到补充, 地理课堂的多媒体教学得到保证。

二、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地理教学的劣势

1.聚居地区双语学校少数民族同学居多, 这些同学汉语水平较为薄弱, 交流书写存在一定障碍;大部分同学外出机会少, 眼界仅限于本地区县, 因此地理知识的认知比较困难。

2.师资薄弱, 地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大部分学校地理教师缺乏, 地理学科往往由其他学科老师兼带, 制约地理学科的纵深发展。

3.地理教学的传统氛围不足, 地理课日趋边缘化。 再加上评价制度的制约, 地理似乎变成了一门可有可无、 无用的学科。

三、地理教学新模式尝试的必要性

1.初中地理学科与教育经过多年的淡化与漠视, 已经越来越被社会遗忘、学生轻视, 只有为数不多的地理学者在歇斯底里地呐喊。 因此, 地理教学新模式的尝试就是拯救地理学科, 拯救国家地理教育的尝试。 与本区民族聚居特殊性而言, 即将面向全国的本区学生只有在新的教学模式、理念下, 才会学好地理, 健全学科体系,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地理学科并非一门无用的学科。 地理研究自然环境、经济文化, 运用新模式开展地理课堂, 可以激发学生创造力, 使他们认识到家乡的优势与不足, 点燃他们长大后建设家乡的热情。

四、地理教学新模式的尝试

1.尝试让乡土地理贯穿整个地理教学。 地理不仅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科学, 而且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学科。 既然这样, 乡土地理的引入与无时无刻的存在就很有必要, 这在国土资源类知识讲述中存在有很大优势。 立足本地实际, 将乡土地理内容引入地理课堂是我一直尝试的改变之一。 很多地理知识虽然离我们的生活很近, 但是离学生很遥远。 反过来, 与这部分知识相类似的乡土地理内容离学生很近, 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思维活跃的同学来说, 乡土地理内容的引入甚至可以引发他们对周边环境的思考。 例如在讲到中国的《地形》时, 我们说“地形类型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是中国地形的主要特征, 这样的特征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影响。 教材上对这部分知识的说明很少, 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困难, 但是如果引入本地乡土地理就会豁然开朗。 七十团所在地所属山区地形, 其主要有河谷地带、近山丘陵、陡坡等地貌单元。 我们会在河谷发展种植业、在近山丘陵开展畜牧业, 在陡坡培育林业。 地尽其用, 这就叫因地质宜。 但是, 山区地形导致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思想观念陈旧等一系列问题, 这又是山区地形弊端。 推而广之, 中国地形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就显而易见了。

2.想要从根本上激发地理课堂的活力, 就必须做到与死板老套绝缘。地理课堂形式多样化是其中最为有效的形式。 我想, 地理课堂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具体形式, 而应该结合具体的课堂内容做出相应调整。 地理课在课表的编排之中, 永久不变地在下午第一、二、三节。 这个时间段学生精神状况欠佳, 精力难以集中, 传统的, 仰或长期单一的课堂形式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厌倦甚至反感。 那么, 课堂形式的有益调整就十分必要。例如《疆域》一节中, 省级行政区的讲解可以采取小组拼图形式, 配以有趣的歌曲, 让学生在学中乐, 在乐中掌握行政区的相对位置、面积大小及名称等信息。 讲《“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时, 可以采取以图导课的形式, 用香港与澳门全面的地理位置图、文化景观图、地形图等, 带领学生在认识图片中全面掌握香港与澳门的知识点。 多样化形式的课堂可以让同学们在几乎每节课中都能找到新鲜感与不同点, 对后续课堂的开展有十分有益的作用。

3.地理课堂新模式突破的首要问题在于地理教师要 “ 脱胎换骨”, 从根本上重新认识地理课堂, 改变自己和同学们对地理这门课的固有的、教条的认识。 初中地理, 长期以来在同学们心中是 “小儿科”、“豆芽菜”, 评价方式虽然以考试为形式, 但又是开卷, 又是与中考无缘, 地理无用论在学生及家长当中有潜在滋长。 老师要的是成绩, 故课堂教学中知识点的梳理大于应用能力传授, 这无疑是一对矛盾。 当然, 这一矛盾的突破点还在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 老师是否可以尝试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 把地理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提升到比知识传授更高的高度。 我们可以大胆设想, 如果在七年级, 同学们刚接触地理时就对他们进行地理思维与方法的专门训练, 那么, 在后续学习中, 无论是课堂效率还是学习成绩都会有很大提高。 同学们对于运用已有方法解决地理新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都会有质的突破。 态度与思想决定一切, 当同学们找到方法, 感到趣味性、知识性、实用性共存时, 地理也会成为“半边天”。

我们看到, 在有关部门关于初中地理考试与评价方式不变的大前提下, 多民族聚居地区初中地理教学要想取得长足进步与改变, 关键在于教师要改变。 地理教师只要敢于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 勇于探索与尝试, 教学成果将会大大强化。

参考文献

[1]马和平.浅谈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地理教学[N].民族日报, 2009, 12 (第三版) .

[2]郅昆山.少数民族地区地理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1999 (9) .

[3]宋兆谦.地理概念、判断、推理与启发式教学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汉文版) , 1980 (2) .

[4]马巨贤.改进地理教学刍议[J].江西教育, 1980 (2) .

[5]欧阳钟玲.乡土地理教学:地理技能的教训[A].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学术年会文摘要集[C].2001.

多民族聚居 篇2

《小康》:改革开放后,少数民族有了走出传统聚居区到全中国范围内去谋发展的条件。据2010年的有关测算,从民族地区走出来打工、经商、求学的人口超过了2000万,如果按照一家5口计算,2000万背后就联系着1亿的少数民族群众,1亿基本上就相当于少数民族总人口的数量。您今年的提案中提到要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目前存在什么问题呢?

夏涛: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民族成份日益多元化,人员构成日益复杂化,职业行业日益多样化,由于语言、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和地域等多方面原因,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部分地方党委、政府和城市管理部门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往往把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当作麻烦制造者,“堵、撵、挤”等关门主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因“不会管”、“不愿管”、“不敢管”引发的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时有发生。

一些地方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极不适应城市民族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的形势需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权益缺乏有效保障,服务和管理工作难以到位。特别是在流动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协作配合方面,主动对接意识不强,缺乏提前谋划,往往是出现问题后,才被动与流出地协调解决。

《小康》:没有少数民族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据了解,一方面1993年出台的《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已20余年未修订,一方面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又面临很多新问题。政策法规的缺位,给管理带来了哪些困难?

夏涛:《城市民族工作条例》里的一些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工作实际。亟须的清真食品管理办法,目前国家层面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只有部分省份出台相关规定,因政策法规滞后,清真食品管理主体混乱,市场监督脱节。服务管理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和多个部门,这些都需要健全完善政策法规。所以应该尽快制定出台有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的规范性指导意见,尽早出台清真食品管理法规,抓紧修订《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使民族工作特别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小康》:除了用法律规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您还有什么建议?

夏涛:我认为各级党委、政府要真正提高对做好城市少数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完善有关部门参与和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以及处理存在问题的长效机制。尤其是加强县(市、区)民族工作队伍建设,确保有人办事和基本执法力量,避免在机构改革中被“强拆”。加强社区民族工作,提供人力、物力保障。加强督查,建立开展民族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常态化机制,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纳入社会管理考核体系。

另外,还需加强流出地、流入地对接并建立区域协作机制,形成信息互通、人员互动、衔接互补、共同负责的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一盘棋格局。全面掌控流动少数民族人口的新情况、新动态,将各类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初始阶段。

多民族聚居 篇3

一、五十镇阳光幼儿园概况

阳光幼儿园位于多民族聚居的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的五十村内。五十村因所在位置距离平安县城和互助县城均为50公里而得名。村上生活有土族、藏族和汉族, 是多民族聚居的村落, 其中较多的是土族, 其次是汉族, 藏族在这里的人口最少。阳光幼儿园入学幼儿147人, 其中土族78人、汉族61人、藏族8人。园中共有教师6人、保育员3人、炊事员1人、司机2人。阳光幼儿园作为五十镇上的公办幼儿园, 其只属于五十镇中心学校管辖。在幼儿园12名工作人员中, 只有三位是公办教师, 由中心学校指派, 其他人员均是园长招聘的聘任制员工。这一地区学前教育的乡土性与科层化也主要表现在教师之间的工作工程中。

二、学前教育发展中的 “乡土性”与 “科层化”对接

所谓乡土性, 根据费孝通在 《乡土中国》中的阐释, 笔者总结即依托土地 ( 即农业) 生存的社区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运行规则, 如以“土地”为纽带维持生产生活、强调 “人情社会”、重互帮互助等。而科层制是17至18世纪工业革命的产物, 是 “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模式, 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2。

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 “乡土性”与 “科层化”对接首先表现在其依托场域的乡土性发生变化。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的2010年以前, 阳光幼儿园所在村落五十村是较为原始的农村社区, 社区中生活的均是农民, 且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生产。村中的闫书记表示 “在1996年以前, 每个出生的幼儿都会分到土地, 但是1996年以后, 国家政策调整, 取消了这一分配土地的制度。现在五十村人均耕地面积是4亩。所以这里的生计方式和收入来源主要是依靠土地”。但是近五年, 这里发生了一些变化, 人们开始外出打工, 或者自己做些小生意, 对土地的依赖度降低, 人们开始有了商业社会的生活模式。这一生活模式的转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城市社会的思想, “乡土性”的社区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挑战。家长们思想的转变带来的对幼儿生活方式的影响。部分外出经商的家长将新的教育思想带给孩子, 开始不再只是关注 “土地生产”, 相信存在更多的生活的可能。

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 “乡土性”与 “科层化”对接的第二个表现在幼儿园教师工作环境变化所引起的工作模式的变化。在现代化的办公工具未进入农村社区之前, 教师的工作主要依靠粉笔、黑板、圆珠笔、纸等开展; 且教师之间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 其相处模式更多的倾向于 “礼俗”化社会: 除了课程之外, 幼儿园中的行政类工作均是所有教师一起承担, 互帮互助。但是今年, 幼儿园中引进了新的现代化的办公器材, 如电脑、投影仪、监控设备、打印机等。面对这一变化, 教师们均表示难以接受, 因为年龄较多, 所以教师们均认为学习起来比较慢。电脑不会用、电子表格的制作、打字、打印等工作难度较大给她们的心理带来一定的负担。且教师之间因上级要求有了明文规定的职责划分标准, 彼此之间因忙于自己的工作, 不再愿意彼此帮忙, 感觉人情冷淡。教师心中出现的这一心理负担主要源于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 “文化震惊”。所谓文化震惊就是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 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3。由此可见, 国家在推广现代化办公工具的同时并未考虑到这一地区的实际工作环境。

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对这一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而言有利有弊。之前那种机械团结的社会交往模式, 在这里依然存在, 人们习惯了互帮互助, 习惯了以人情为基础的工作, 没有十分明晰的“职责”划分概念。在这样的工作环境当中, 教师们工作的更加舒服, 但是工作效率相对较低, 且诸多文件都习惯手写,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作负担。然而每日需要提交的打印版工作表格时刻提醒着这里的教师工作者 “人们工作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已经是一个喜欢用 “机器”多过 “笔”的时代, 科层化的工作模式使得职责明确, 工作效率相对较高,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教师们的工作负担。这一由 “机械团结”模式向 “有机团结”模式、“礼俗社会”模式向 “法理社会”模式的转变使得大家的心中多了一些芥蒂。

三、结语

文化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碰撞, 相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汉文化而言, 五十村作为土族文化为主的地域属于文化的边缘地带, 其乡土性正在逐渐消失, 正在渐渐被科层化趋势所取代。教育社会学中关于这一民族地区的学前教育的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 中央民族大学的滕星教授在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研究上投入诸多精力, 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研究正在受到关注。

摘要:社会转型期,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也面临着新的转型。以“重礼俗、轻法治”为特征的乡土社会学前教育工作模式正在向“明职责、晰法理”的科层化工作模式转变。本文以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阳光幼儿园为田野点, 以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一现象进行文化阐释。

关键词:民族聚居区,学前教育,乡土性,科层化

注释

1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 第五卷[M].群言出版社, 1999, P:316.

2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第三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P:214.

多民族聚居 篇4

由于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不同省份,流域内行政单位的发展规划各不相同,上游至下游出现不同特色、不同类型的产业。其中,煤电开发、白酒酿制、农业生产、旅游开发等是赤水河流域的代表产业。同时赤水河流域是以国酒茅台为代表的中国优质白酒生产基地,同是也是贵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随着流域的快速发展,流域环境质量逐年下降。由于流域各地经济发展起点低、底子薄、总量小,要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小康,有巨大的发展压力,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流域环境承载能力和环境保护的压力,环境保护设施欠账大。尽管每年省、市、县三级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解决环保基础设施问题,但由于贵州省及流域各县(市)属于边远落后地区和革命老区,财政收少,财力薄弱,投入环保设施的资金有限,环保设施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为加快贵州及周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实现赤水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立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需要有多渠道的资金来源,从国家层面来建立生存补偿基金制度,更能整合资源统筹各方面行动,有利于推动生态补偿制度在赤水河流域先行先试。建议国家将赤水河流域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先试试验区,积极探索从国家层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流域各县进行生态补偿,提高流域各县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二是建立云、贵、川跨区域保护工作联动机制。云、贵、川三省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一样,全流域保护协调难度大,虽然贵州省在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单凭一省之力难以达到全流域均衡发展和保护的要求,应尽快建立云、贵、川三省联动、按照三省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流域发展与保护的工作机制,建立流域发展与保护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跨区域执法机制,协调各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确保国酒茅台和赤水河珍稀鱼类生长环境安全,切实加强赤水河流域环境保护工作。

多民族聚居 篇5

关键词:关注观察生活,积累,多练多写多说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多数是在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环境下成长的, 所处的环境一直是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并存的状态, 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都不大理想, 而他们所学的汉语又只有书面语言, 平时没有口语交流汉语的环境, 这样又形成他们口语 (母语) 和书面语 (汉语) 的分离, 学生在写作时要将母语中的口语翻译成汉语的书面语, 然后才能进行写作。而学生对汉语的学习更注重其工具性, 缺少汉语文化交流的机会和环境, 所以, 许多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的作文写的不大理想, 体现在叙事不完整, 写人公式化, 介绍事物说不明白;写议论文时则空空洞洞、干干巴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上述的因素以及他们本身的汉语基础薄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之外, 社会阅历较浅、观察能力不强以及课外阅读量小、不注重口语表达和练笔等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

一、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生活是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米下锅是写作的前提, 用来写作的米就是生活, 于是有人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文本质是源于生活的, 没有“源头活水”, 技法套路再多, 充其量也只能是“花拳绣腿”, 所以在指导学生写作时, 首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人生, 帮助他们丰富生活的积累, 切切实实打好生活的底子。也许有人会说, 现在的学生每天“三点一线”, 根本接触不到现实生活, 其实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独具个性的家庭生活, 这些直接生活都应该是学生感触最深的, 只要他们不司空见惯、不熟视无睹, 而是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真正做到“时时留心, 处处在意”, 就一定能够从校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中挖掘出许多有意义的写作素材来, “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生活是写作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 应经常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 并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活动, 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生活, 广泛收集写作素材, 使他们的视野不只停留在书本上、课堂上。参加运动会、敖包会、春游、周末联欢, 都可以激发学生的观察热情, 而一家商店、一个市场、甚至学生回家途中所经过的一切景物, 更是写作的好素材。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问, 见多才能识广, 经历的多了, 就不愁没什么可写的了。

二、培养学生善于积累和运用资料

据调查, 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中大约有70%的学生平时不注重课外阅读, 而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只注重讲解词语和生字, 不重视课文阅读, 只限制在课本上, 而不要求读课外书。即使有的学生读课外书, 也无外乎金庸的武侠小说, 或者玄幻读物, 或者其他的一些畅销书。天长日久, 势必造成知识视野狭窄、文史知识贫乏、文学修养浅薄的局面。我们都知道, 写作虽在一时, 而积累材料全在平时, 没有经常的积累、丰富的储备, 想要写好文章是很难的。因此, 必须给学生“输血”、“供氧”, 加大信息储存, 实行“拿来主义”。只有这样, 写作才能得心应手。具体做法如下:

1.注重阅读和积累资料

人们熟知的“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杜甫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扬雄的“大抵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欧阳修的“无他术, 惟勤读而多为之, 自工”, 这些都是说“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

读书不仅仅是在读文字和故事, 更是和作者对话, 进而和自己对话, 从这个角度说, 读书就是读脑, 读别人的脑子, 进而丰富自己的脑子, 从而加速人的成熟。所以, 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

一个有良好阅读习惯的人, 会在触摸品味别人的语言中, 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力, 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朱自清的朴实、张晓风的清新、毕淑敏的温润等, 会让你在咂摸的同时逐渐内化, 由模仿而创造, 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从这个角度说, 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美度。

阅读可以砥砺思想、润泽语言、掌握技巧, 还能陶冶情操, 让你爱上阅读, 而这些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所以, 阅读是提高写作修养的必由之路。

从一些典型个例看, 学生中的写作尖子大多是从大量阅读开始走上写作之路的, 许多作家也有类似的经历。爱好读、读的多, 自然就开始会写了。

巴甫洛夫说:“不管鸟的翅膀怎么完善, 它任何时候也不可能不依赖空气飞向天空……事实和资料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没有它, 你任何时候也不可能起飞, 没有它, 你的理论就是无用的挣扎。”所以, 应该教育学生要博览群书, 注重积累材料。具体做法如下:

可利用小黑板每周写一首诗词, 让学生了解陶渊明、李清照, 发动学生订阅报刊, 如《读者》, 使学生有好书可看。

在辅导课或者选修课上, 向学生介绍中外文学名著, 如《简爱》、四大古典名著等, 同时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内容, 健康有趣的课外读物推荐给他们看, 让他们有亲近感;创造机会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课外阅读材料向同学们介绍, 既有利于发挥其主动性, 还可促进他们多读书。

开展“文学知识大奖赛”等课外阅读比赛活动, 扩大学生的视野。

俗话说:“读书不注意积累材料, 犹如入宝山而空手归。”要求学生读书时做摘抄、写札记、写感受, 学会做人和作文。

2.留心观察, 坚持练笔

写作依赖于观察, 但是观察到的事情不把它记录下来、积累起来, 而是让它稍纵即逝, 那也是无济于写作的。所以, 在观察、体验生活的同时, 应要求学生坚持练笔, 可写观察日记、读书笔记、读后感、缩写、改写、不命题的周记, 或者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争鸣等等。这些写作形式灵活, 综合运用表达方式, 是一种很好的真实的写作训练, 这种写作训练与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相联系, 学生为真情而写作, 为兴趣而写作, 为实用而写作, 是有所为而作。写作对他们而言不再是苦差事, 不再是搜肠刮肚地挤牙膏, 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 而是抒写心灵的园地, 联系社会的纽带。读是积累, 写是提高, 只有读写结合, 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事实证明, 真实具体、中心明确、持之以恒的课外写作是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

三、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最好的老师是最善于培养学生兴趣的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学生普遍感觉写作困难, 谈“文”色变, 厌恶写作。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必须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注意点燃学生纯真好奇的火花,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增强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把写作变为一种轻松愉快的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惬意的气氛中写出自己的心里话,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作文命题要新颖灵活, 注意创设情境, 把班级、学校、社会新近发生的事和热点话题交给学生, 使他们感觉新鲜刺激, 有兴奋点。学生置于一定的情境中, 受到情境的感染, 才能有所感、有所思, 才能产生表达的愿望, 才能写出真正的好文章。

当然采用半命题或者无命题更好, 使学生有自由发挥的余地, 把写作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允许百花齐放, 使学生放开手脚去写自己想写的作文, 从而激发其写作兴趣, 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通过口语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指导学生口述见闻, 说明事理, 发表意见, 不仅可以提高口述表达能力, 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也有促进作用”。口语表达是书面表达的基础, 要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口语训练是条可靠的途径。具体途径有:

1.口头作文训练

这项训练比较随意、广泛。可以简介见闻、说明道理、发表看法。

2.复述课文

对于一些小说、故事或者说明文, 要求学生复述课文片段, 不仅巩固了书本知识, 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3.开展多种活动

玩是学生的天性, 在充满情趣的如诗歌朗诵、演讲、故事会等活动中, 使学生在娱乐中表现自己, 提高表达能力。

这些活动都要充分准备、精心组织、合理安排、讲究效果。实践证明, 这些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培养了他们好的仪态举止, 使他们从容自若, 临阵不慌, 其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 相应的写作能力也逐步得到了提高。

五、重视评价信息, 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心理学家盖滋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努力。”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应包括吸收信息、输出信息、反馈信息和评价信息四个过程, 教师不仅要经常听取来自学生方面的反馈信息, 而且要及时给学生以评价信息。

经常在学生的作文上写几句有感而发的话, 作为给学生的赠言, 比起简单的评语, 恰是自由灵活的随笔, 更能在学生心中产生涟漪。文章不同于写字, 可以有参照。作文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 在评语中多鼓励, 如对比较努力的学生写上:“我已经看到了你的努力, 我似乎已经看到了你的美好未来,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对于消沉的学生写上:“生活中有收获就会有失落, 如果失落的是不属于自己的, 就不会是遗憾。期待你会收获更多, 更期待你的绽放。”这种做法, 顺应了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 促进了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 增强了他们成功的喜悦感, 使他们学会了自我教育, 对自己有了信心, 对作文也充满了兴趣。

总之, 作为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多说多写多观察, 并多创造机会使他们和汉族学生多交流, 积极创造条件,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写作难这一问题, 从而逐步提高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瑞忠.提高文字材料写作水平的几点体会[J].应用写作, 2008, (2) :20.

[2]张雨仁.积累.规范.创新[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2) :40.

[3]彭玉华.读书的厚度就是作文的深度[J].语文教学通讯, 2008, (2) :56.

多民族聚居 篇6

关键词:经济融合背景,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发展

在新疆多民族地区,融洽的兵地关系是边疆社会繁荣、稳定、和谐发展的根本。兵团成立后,伴随民族人口的增长,以团场和基层连队为主的兵团民族聚居单位数量也逐年增加,为兵团履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发挥建设大军、铜墙铁壁和中流砥柱“三大作用”作出巨大的贡献。当前,在兵地经济融合的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也面临新的发展环境。立足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现状问题,对其发展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更有现实意义。

一、兵团各民族人口分布和聚居特点分析

1.兵团各民族人口及分布情况。

目前,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年鉴2009》,兵团总人口257.31万,其中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为32.53万,占兵团总人口的12.64%,占新疆少数民族总人口2.56%。兵团汉族人口遍布南北疆各团场和基层连队;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南北疆各半,南疆以维吾尔族居多,占兵团维吾尔族人口77.75%。回族集中在北疆八师、六师、十二师和四师。哈萨克族集中在北疆的四师、六师、八师、五师和十二师和东疆的十三师的山区牧场,另外,蒙古族共有6 473人,主要集中在四师和五师。

2.兵团各民族人口聚居特点。

兵团成立后,内部各民族也形成了一定聚居特点,宏观上,各族人口的分布格局呈现较为分散的特点:主要在14个师、175个农牧团场、1 400多个国有独立核算工交建商企业和一批科教文卫体社会事业单位,以及13家上市公司、4所大学和1所农垦科学院内;而微观上,除个别散居外,少数民族多有相对集中分布区域,即少数民族人口占30%以上的民族聚居团场37个、少数民族营级单位42个、少数民族连队406个。在58个边境团场中,有11个为少数民族团场,形成与地方反差较大的汉族人口占87%以上民族分布格局。

二、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目前,随着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兵团民族聚居单位逐年增加,但依旧存在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发展等影响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兵团民族聚居单位经济发展现实“瓶颈”。

(1)特殊体制和自然条件制约民族聚居单位经济发展。1982年兵团恢复时,部分地方农场移交兵团,其中包括一部分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农场;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兵团又成立了三个县级市,按照市区管理范围,又有一部分、原地方农村乡镇划归了兵团,部分乡镇经济状况较差。此外,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大多分布在“两圈一线”即塔克拉玛干、库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和边境一线,由于民族团场、连队因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差,民族人口数量增长快、人多地少等原因,与兵团平均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且民族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与汉族职工家庭人均收入也存在很大差距,民族聚居单位多,民族人口比重大的师和单位收入差距较大(见下表):

单位:元

资料来源:根据《2009年兵团统计年鉴》数据资料整理所得。

通过上表可知,少数民族人口比重较高的十四师、三师、十二师、十三师和四师全年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兵团平均水平,全年可支配收入除三师、十三师外也都低于兵团平均水平。(2)集体所有制单位与全民所有制单位发展存在差距。兵团有集体所有制单位人口近15万。早在1986年,兵团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均纳入社会保障范畴,而当时集体所有制单位农工没有纳入社会保险,其生、老、病、残、失缺乏保障;“十五”期间,兵团实行农牧职工危旧住房改造,但仅限于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集体所有制单位则不能享受这一政策,部分集体所有制单位农工仍住在危房中,一些人因病、残、失业致贫。(3)民族聚居单位贫困化问题。2007年,四师贫困团场吃低保少数民族人数为2 222人,约占全师团场吃低保人数的27.7%,高出四师民族人口比例近9个百分点。兵团有国家扶贫团场42个,民族聚居团场占13个,20个兵团扶贫团场中,民族聚居团场有7个。

2.民族聚居单位教育相对低下的问题突出。

目前,兵团依旧存在少数民族人才缺乏及少数民族学生就业难的矛盾。由于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高、上学难、就业困难,很多民族职工子女都留在农场或连队,也是民族团场增多的原因之一。如十四师皮山农场有5所学校,其中有一所寄宿制中学和一所职业高中和三所小学,由于距和田市有230公里,因而,农场孩子初中毕业后只有20%能到临近地方(皮山县等)上高中,还得缴纳跨区域教育费,影响升学率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此外,对于贫困的农场职工和汉族职工子女而言,教育资源匮乏成为培养和留住人才的现实“瓶颈”。

3.民族聚居单位语言和文化发展问题。

相对地方,兵团各民族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上有深刻的兵团军垦特色。而新时期,在兵团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互融过程中,会出现一些影响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问题。首先,语言障碍影响民族交往。如一些民族成分较高的边境团场,团场各族干部都会双语;但在基层,民族干部由于没有语言环境,能完全听懂汉语的很少,语言障碍不但影响民族之间的交流,对当地汉族职工长期戍边也产生负面影响。其次,民族聚居单位的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宗教文化对各民族文化生活影响较大;最后,外来的、现代文化也不断冲击着各民族的文化,一定程度上造成少数民族聚居单位与一般团场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更复杂多变。然而,西方文化渗透不断加强,如西方国家在中国周边设有十几个反华电台。设在阿拉木图的“自由亚洲电台”和设在德国的“东突厥斯坦信息中心,通过广播和互联网发布大量针对新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的歪曲信息。这些制约因素更增加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管理成本。

三、对经济融合背景下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对策思考

新形势下,兵地交汇区域勘界进一步明确,作为独立的经济组织,兵团与地方,与疆外地区发生经济往来;在民族交往方面,各民族联系更加紧密。各民族发展逐步打破原有的管理格局,突破不同管理体制限制,民族聚居单位逐步面临了更为有利和宽松的发展环境。

(一)对当前兵地经济融合发展背景分析

当前,兵地有共同的自然资源,外部市场,面临相同的发展环境、发展阶段,有同样的中央要求和目标任务,这些共性为经济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自治区不断加大对兵团的支持力度,2005年,自治区财政厅就《兵团缴纳所得税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兵地在税收等方面的让权放利逐步达成共识,今后兵团工业企业缴纳的地方税收,以2005年缴纳的实际数为基数,超额部分全部返还兵团。对支持兵团开发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促使兵团转变经济结构,作出重大战略调整。2007年7月,王乐泉在自治区第六届委员会上作报告时提出,要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和行政区划界限、行业界限、所有制界限,扩大地方、兵团、中央驻疆单位、内地大企业集团的相互开放,大力发展融合经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践中,兵地已通过共同召开的联席会议,制定融合发展规划意见,加大沟通协商、互学共建的力度,达成融合发展共识。当年,阿勒泰地委、行署和十师党委、十师联合制定的《兵地共建促进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经济上的互补性及“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理念使一些新的、适应兵地共赢的管理模式随之产生。如在体制多元、管理交织的特殊环境下,2002年9月,产生独具特色、代表兵地融合发展典范———天北新区。随着天山北坡经济带东西两翼发展,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天北新区、哈密十三师的大营房区和和田的皮墨垦区在创新融合管理体制中呈现快速发展势头,这些均为民族聚居单位提供了新机遇。

(二)对新形势下兵团少数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对策思考

目前,兵地经济融合,民族关系和谐、共同发展趋势也冲击着阻隔交融发展的因素。新时期,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实践:

1. 正视发展机遇,明确指导思想。

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在发展指导思想上应增强“边疆共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思想意识,在处理兵地纠纷时以“顾全大局、尊重历史、互谅互让、协商解决”为准则,在实践经验上做到“经济互融,经验互学、干部互挂、文明共建”,才能使各方面都和谐统一,实现共赢发展。

2. 建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长效机制。

新时期,民族聚居单位不仅有与地方紧密相邻的地缘优势,还有长期往来的亲缘优势,应立足建立发展民族经济的长效机制,通过积极争取和利用国家对口支援新疆经济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增加就业和农工的科技培训,缩短发展差距。同时,促进贫困团场的困难和职工收入增长,解决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收入和发展滞后问题,尽快改善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目前,可依托与地方优势互补整合资源,如共建对外贸易市场、共创共享品牌资源、共同开发自然矿产资源和特色旅游资源,以及共享农业技术交流资源等。此外,一些单位已通过节水灌溉和进行减棉、退粮、增畜、兴果,调整传统经济的产业结构,延长农作物和畜产品的深加工产业链及依靠龙头企业公司,实现“基地+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与地方形成互助协作的社会关系链和循环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共赢。

3. 尊重彼此风俗习惯,营造和谐的发展氛围。

尊重彼此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开端,也是民族聚居单位发展的起点。民族聚居单位不能忽视各民族在风俗习惯方面存在的客观矛盾。如一些团场每年农忙季节,就有周边各民族来农场打工,团场市场也吸引少数民族商户,为各族人民服务。因此,在民族交往中要注意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特别要注意饮食和宗教习俗这些比较敏感和极易伤害民族感情的因素,加强对各族新移民的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内外部和谐的发展氛围。

4. 促进屯垦戍边文化交流,增强兵团文化和中华文化认同。

兵团民族文化是兵团文化类型中的一元,要传承和保护兵团少数民族传统文化。2008年,兵团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五项代表作中,就有农六师五家渠市的哈萨克族毡绣和布绣,还有农三师五十一团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这些非遗项目进一步展示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增进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要通过加强双语教育和增加教育投入等形式,促进各民族屯垦戍边文化交流,增强以“兵团精神”为核心的兵团文化整合力,增强兵团各民族对兵团文化、中华文化的认同。

5. 加大对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兵地已通过干部互挂、人员交流,逐步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和兵地互派干部挂职制度,提高干部素质。此外,自治区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兵团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也积极鼓励毕业生主动到兵团团场从事开发性承包经营、社区服务和开办服务企业,并创办各类企业。应抓住机遇,大力吸纳和培养少数民族技术人才和干部。改善民族干部数量少、比例低的现状。要加强富余劳动力职业教育、科技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依靠科技和高素质人才促发展。

6. 加强职工的素质教育,增强责任意识,履行好屯垦戍边使命。

当前,兵团民族聚居单位占团场总数1/5之多,所处戍边地理位置特殊,必须不断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增强其责任意识、政治意识,使民族职工成为技能型、知识型和军事型的新型职工,教育职工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关注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完善兵民联防协作机制,协同地方开展对“三股势力”的斗争,维护边疆的安定和祖国统一。

7. 加强兵地团结教育,做好民族宗教工作。

民族聚居单位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民族团场通过建“连心渠”、“同心路”等形式,为地方各族群众大办好事;并通过确权勘界,解决土地权属问题主动沟通协商;签订统一的用水协定;建立联合调解组织和兵地联调等防范机制等措施,协商解决兵地各民族经济发展的矛盾纠纷。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兵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有利于民族聚居单位内部团结稳定和发展,做好对商业街各族商户和流动人口管理将成为农场统战工作的重点。此外,必须加强和重视民族聚居单位的民族宗教工作,建立相应民族宗教工作机构,保障人员经费,健全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机制,才能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兵团党委党史研究室.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史料选辑:14[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

多民族聚居 篇7

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残疾人,合法权益

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是指人口总数在30万以下的28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大多居住在边远地区,就群体而言,是属于全国人口中最贫困的一部分。我国的人口较少民族大多居住在边疆省份的高山峡谷中,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的原因,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首当其冲的就是贫困问题,另外还存在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问题。残疾人作为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现状本来就不乐观,而在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生活的残疾人,其合法权益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无疑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为此,课题组到我国德昂族的主要聚居地———云南省德宏州芒市进行了调研。

一、芒市残疾人权益保护现状

芒市现有各类残疾人239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46%,截至2015年10月,全市共办理第二代《残疾证》8 704人,办证人数占全市残疾人总数的36.4%。芒市始终坚持把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放在工作的首位,5年来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组织联络工作

芒市残联以“抓基础、抓基层”的指导方针,加强了组织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市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农场都已全部成立了残疾人联合会,1 2个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80个村委会成立残疾人之家,4个农场分厂成立残疾人之家;成立了4个残疾人协会,即盲人协会、聋哑人协会、肢残人协会、精神残亲友及智力残亲友协会。市乡两级残联组织共有专(兼)职及聘用工作人员121人(11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农场配备专(兼)职干部13人,残疾人协管员96人)。

(二)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1. 残疾人康复工作。

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和补偿功能、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芒市贯彻了“以复明工程为龙头,以项目康复为重点,以社区康复为基础,以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方针,全面开展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主要是加强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和康复服务人才培养,提高康复服务能力。芒市残联每年从保障金中拿出8万元资金,作为聘用13名康复员、96名协管员的经费开支,为推进康复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残疾人劳动就业工作。

就业是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解决基本生活的根本途径。近5年来,芒市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残疾人就业培训力度。采用集中培、带培、自培、随培和入户培等培训方式,对残疾人进行各种知识及技能的培训,5年来共计投入培训费167万元;举办残疾人实用技术及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123场次,受训人员达3 450余人次。二是认真开展分散按比例就业工作。以促进安置残疾人就业为目的,对于安排残疾人未达到比例的单位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

3. 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

芒市残联非常重视残疾人文体活动的开展,每次德宏州内外的比赛都选派选手参加,充分展示残疾人的风采。(1)在2011年“全国助残日”期间,投入资金3万元,组织芒市40多名残疾人开展吹乒乓球、夹玻璃弹、插花、穿针等文体比赛活动。(2)投入资金l7万元,组织26名优秀残疾人运动员代表芒市参加德宏州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芒市选派的26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乒乓球、举重等四个大项111个小项的比赛。(3)组织2 6名残疾选手参加德宏州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获得结形花边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服装制作第一名、第二名(女服)、第三名(男服),电脑速录第三名,盲人按摩集体第一名和优秀组织奖一个。

(三)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社会环境得到不断改善

“十二五”期间,芒市先后投入资金10万多元,订购市委、政府及各部门要求订购的书籍、报刊、法律知识以及《中国残疾人》、《三月风》共计134册(份),共印制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云南省残疾人优待规定》及《云南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等宣传册20 000多本(册),分发《爱心永恒》邮品宣传册6 000份,发放就业条例5 000多册,张贴宣传标语100多条,出简报260多期,宣传面达95%以上,并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残疾人工作开展情况。近5年来,芒市残联热情接待残疾人的来信来访,共收到群众来信92件、来电3 250余人次、来访347人次。对群众来信来电来访,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答复率达到了100%,有效维护了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二、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芒市当前的残疾人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着一些现实困难,主要具体表现在:(1)芒市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为一体,残疾人总体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2)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任务还十分艰巨,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还比较差,歧视残疾人、侵害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3)由于残疾人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就业渠道还十分狭窄,就业压力大;部分单位对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认识不到位,导致残疾人就业难。(4)残疾人事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问题较为突出,严重制约芒市残疾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建议以后要完善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好宣传,形成发展残疾人事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介作用,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法律法规,形成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舆论环境。结合芒市实际,制作一部反映残疾人事业发展、扶残助残、残疾人自强创业先进典型的专题片:并组织开展好各种残疾人节日宣传活动。

(二)抓好各项业务工作,着力改善残疾人民生

具体做好以下工作:(1)继续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减轻残疾人痛苦,帮助恢复身体功能。(2)继续做好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结合实际,扎实推进我市残疾人就业、扶贫工作步伐。(3)做好社会保障体系工作,解决残疾人基本生活、养老、就医和就学等方面的后顾之忧。(4)配合教育部门做好残疾人适龄儿童的入学工作。(5)做好残疾人文体宣传、维权工作。大力宣传残疾人事业,不断增强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意识。(6)全面推进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三)建立新型化的残联组织系统

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1)数字化残联建设。数字化管理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举措,将依托第二代残疾人证管理系统及就业、康复管理系统,扎实推进芒市数字化残联建设步伐,准确掌握残疾人底数和需求情况;(2)巩固完善芒市残联系统“五级为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切实做好残联系统五级为民服务信息互动直达通道建设工作。“五级为民服务体系”即州、县(市)、乡(街道)残联理事长、副理事长带头参与,各级残联干部、村(居)委会残疾人工作联络员、村组残疾人义务信息员广泛参与,从而形成推进芒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参考文献

多民族聚居 篇8

如今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歌舞文化在现代化城镇中几乎绝迹,而流传了数千年至今的最为正统、珍贵的传统歌舞艺术文化埋藏于茫茫大山中一些较为古老、未完全开化的村落中。如何让这些原生态文化能够得到当代人的重视,如何在不颠覆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传统民间歌舞艺术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保护传承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了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

作为湘西少数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传承的研究者,应及时、动态的掌握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中民间传统歌舞文化生存的现状,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传承与研究相结合,提出建立具有地方特色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保护方法,推动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歌舞文化信息化的发展进程。笔者认为,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民间歌舞艺术传承的方法与途径研究应有如下几点:

一、系统的挖掘与探索

湘西地区民间歌舞艺术题材丰富,内容多样,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尽相同的族源、历史境遇、语言系属和音腔体系,因而形成了多种的民族习俗和多样的民间歌舞形式,呈现出多元的艺术文化格局。所以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中的民间传统歌舞资源进行收集汇总显得尤为重要。越是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越不谙世事。它们通常远离城市,在偏远的大山与村落之间,收集过程会受到在很多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深入湘西偏远山区中的村落,通过系统地对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民间传统歌舞艺术种类进行挖掘和探索,研究和梳理出地区中传统歌舞艺术的表演特征,对其所包含的各种传统民间歌舞表演形式,例如哭嫁歌、拦门歌,摆手舞、鼓舞等原生态歌舞具体的活动空间、活动场所、活动内容、班队结构、师承关系等方面进行梳理,同时对传承人使用的音腔体系和源流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和调查;摸清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便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收集,掌握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间民间歌舞艺术遗存的真实情况。

二、细致的归纳与整理

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中原生态的民间传统歌舞本体进行研究,尤其在曲调旋律、节奏节拍、演奏乐器、舞蹈动作、音乐风格等方面。这些传统歌舞在歌唱方式,技巧上,舞蹈韵律、动作上的不同,都能够直接体现出其表演风格、形式、内容的变化性与多样性。因此我们需要对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间歌舞文化的每一类表演体裁,在音乐特点、表达形式、形成分布、传承人概况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归纳、整理。同时,借助信息及网络平台,为国内外关注少数民族民间歌舞保护传承的专家、学者乃至政府部门提供详实可靠的历史依据和学术参考。这不仅能够拓展与深化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中民间传统歌舞文化的学术内涵与价值,还能对该区域中原生态传统歌舞文化的抢救与保护、研究与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示范。

三、科学的保护与革新

创新性的在精神旨归、崇拜意识和表演形式三个层面上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村落中民间歌舞文化进行深层次探讨,从该地域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的生活背景、艺术诉求、民族个性、民族历史积淀以及表演风格特征等入手,结合其实际生存状态,在传承的方式方法及途径方面做更深层次的追问及探索。抽取其本质精华之处,建立科学的保护体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索一条既能保护原生态传统歌舞意识形态且能符合现代社会审美标准的道路。

李玉刚演唱的《新贵妃醉酒》是一首由京剧改编成的流行京剧音乐,由于其歌曲突破传统的京剧形式,采用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旋律、唱法、编曲技巧相结合,极大的推动了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直接或间接的了解中国京剧文化。又如,华阴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其语言难懂,旋律粗俗,此前罕有人知,近乎濒危。2016年,谭维维演唱的《华阴老腔一声吼》,将现代摇滚与老腔相改良结合后,获得巨大反响。这不仅使这种濒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家喻户晓,对政府、学者、专家对华阴老腔的研究与保护也更加有效。

由此可见,在不颠覆湘西少数民族歌舞艺术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上,将古老传统的少数民族歌舞文化精髓与现代流行音乐科学合理的结合起来,提出具有湘西地方特色而又符合时代特征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方法是切实可行的。这样不仅直接拓展了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民间传统歌舞艺术传承与保护、创新和延伸的发展空间,同时有利于把湘西少数民族聚居村落的民间传统歌舞艺术研究带入更深层次,更宽的研究领域,对湘西乃至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法有着新的历史意义。

一个民族的发展应当铭记其悠久的传统和历史,但违背当今时代的发展而一成不变或固步自封的沉浸于传统之中却是无法进步的。我们需要将合理的将传统与当代结合,创新和延伸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与空间,才不会麻木、空洞的喊着保护与传承的口号,才能给散落在民间的少数民族传统歌舞艺术注入灵魂,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陈廷亮,张磊.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6).

多民族聚居 篇9

一、政府引导模式

政府引导、制定当地旅游发展模式。政府作为当地旅游开发的主管行政机关, 对当地旅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政府相关部门首先需要做好当地旅游的引导工作, 制定旅游发展的相关原则。本着凡是不符合原则的项目不审批, 不立项, 不符合原则的工作不开展, 积极引导当地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保护与开发并举

本着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 科学、合理、有序地利用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优势, 打造武陵山片区旅游新形象。本着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全力开发具有资源与区位优势的重点区域, 带动一般区域。对本片区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的调查与论证。查明资源量及承载力, 评价旅游开发对该地区自然及人文环境的影响, 为规模化开发武陵山片区旅游提供科学依据。

2. 全面推进与可持续发展结合

充分利用武陵山片区市场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交通优势和后发优势, 建设生态和谐的武陵山片区旅游, 使之成为推动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 促进武陵山片区经济和社会全面振兴与可持续发展。比如:在景区开发生态旅游、度假旅游、休闲文化旅游以及“农家乐”等环境友好型的旅游产品。

3. 强化监管体系建设

在旅游资源开发中, 加强和完善武陵山片区地区旅游资源管理体制, 研究、制定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勘察开发的有关法规、政策, 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严格执行旅游开发登记与许可制度;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监测, 建立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信息网络, 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4. 加强资源保护工作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 做好资源保护工作: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监控力度, 引导旅游资源科学的开发和利用;制定相关法规, 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引导旅游资源的有效开发;加大资源保护宣传, 提高资源保护意识;科学勘探旅游资源, 实现资源允许开发量与实际开发量的相对均衡状态。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而言, 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 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循环使用资源, 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

二、市场主导模式

从旅游市场发展的战略出发, 注意从整体上考虑打造武陵山片区的品牌塑造、产品开发和产业集群。

1. 品牌塑造战略

应积极整合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 深度开发旅游系列产品, 拓展旅游消费空间, 提高旅游消费水平。利用武陵山片区旅游品牌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 延伸开发旅游产品, 深化该区域旅游的文化和形象内涵, 打造武陵山片区旅游第一品牌和国际化品牌的形象。

2. 产品开发战略

武陵山片区旅游资源必须进行复合开发, 要与旅游目的地的功能、市场指向相吻合。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发与该地区旅游相关的产品, 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的结构, 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旅游消费水平, 增强旅游对武陵山片区经济与社会的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旅游带动模式

1. 特色旅游商品产业集群

武陵山片区旅游要满足消费者购物的内在需求和体验, 以特色旅游商品为主要诉求的产业集群要做到:重视消费者购买特色商品的体验;开发出既与当地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 又具有丰富内涵的系列商品;重视特色商品的开发, 建立良好的供应体系;形成商品品牌内涵与价值。

2. 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

民俗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也是深受中外游人喜爱。武陵山片区的文化民俗资源相当丰富, 而且特色突出, 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武陵山片区旅游必须与独特的武陵山片区文化紧密相连, 这也是确保地区的旅游能够持久发展的重要因素。以特色文化为主要诉求的旅游集群要做到:重视消费者对特色文化的体验;注重文化创新和旅游体验的设计, 组织专业策划、开发人员依托产品和服务等有形资源, 针对主要目标客户群, 研究设计不同的旅游体验;在文化表演、产品组合、旅游衍生产品、宣传推广等方面, 创造出属于自己企业及民族的个性化产品, 以更多体验选择来吸引消费者。

四、旅农一体化模式

发展旅游农业, 将农业资源纳入到旅游资源当中, 增加可供开发的旅游资源总量, 并使农业产品面向旅游业市场, 增加产品的销售量, 提高农业企业的收入。旅农一体化最具代表性的是新农村建设中农家乐休闲旅游, 它是一种逐步发展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休闲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

1. 加强领导, 强化服务

扶持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 把这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农村经济新亮点培育好、发展好, 为之服务好。

2. 以农为本, 夯实农业休闲旅游业建设基础

利用农家乐休闲旅游业集“吃、住、游、乐”于一体的窗口功能, 延长农业产业链, 促进现代农业建设。

3. 扩大宣传

努力打造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品牌, 搞好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包装策划, 通过各种媒体、平台、渠道和形式大力宣传推介农家乐休闲旅游业, 突出“健康、绿色、休闲”三大主题, 进一步拓宽市场, 打造一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品牌, 扩大武陵山片区休闲农业旅游业影响力。

五、旅工一体化模式

旅游产业链不仅带动与之直接相关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而且带动间接相关的产业如工业的发展。

1. 发展目标产业的选择

旅游业是武陵山片区的支柱产业。旅游产业与工业结合, 发展面向旅游市场的旅游工业, 如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工程、特色工艺制作等行业, 并将高科技融入到旅游产品中, 生产出具有民族文化的、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商品。旅游业发展会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 如果工业企业选择生产满足潜在市场消费者需求偏好的商品, 将高科技与民族工艺相结合,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可给旅游产品创造价值。

2. 利用旅游市场

旅游产品的销售是旅游产品所蕴涵的潜在价值向现实价值转化的关键环节, 为了能够顺利地实现转化, 必须规范旅游商品市场。加强景区旅游商品市场的管理, 规范商业经营活动, 对旅游商品销售点和旅游商品实行授权准入制度, 杜绝各商品销售点之间哄抢客户、恶意竞价和销售假冒伪劣旅游商品的现象发生;同时, 应合理规划景区商业点布局, 减少景区销售点, 可在游客集散地和景区服务中心建立旅游商品专营店。并利用交通优势, 配备必要的信息服务体系, 以扩大特色产品的外销。

摘要:武陵山片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与该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建设协同发展的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其建设采用政府引导模式、市场主导模式、旅游带动模式、旅农一体化模式和旅工一体化模式, 科学、合理选择旅游发展模式, 是促进当地旅游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谐发展,模式,武陵山片区

参考文献

[1]刘仁庆, 郭少军, 徐雪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主要障碍及相关对策探讨[J].河南科学, 2004 (6) :882.

[2]周觉, 何萍英.从黄金周看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J].消费经济, 2006 (6) :64.

[3]李宏, 李伟.论民族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42 (1) :130-136.

[4]张星梓, 郭慧光.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理念[J].云南环境科学, 2003, 22 (4) :5-8.

[5]邓永进.论民族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与主要措施[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27 (2) :62-66.

[6]陶少华.武陵山地区旅游发展新思路[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2011 (2) .

上一篇:鼻内镜围手术期下一篇:小儿烧伤的健康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