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024-06-13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共12篇)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1

“学程导航”中的“学程”是指学生学习的课程及其过程, “导航”是指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角色定位与教学策略。“学程导航”就是一种以“生本”理念为指导, 根据学习的课程和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其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高效地获得相关知识与能力以及积极情感体验的教学范式。“学程导航”汲取了洋思、杜郎口等学校的经验,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使其成为学习活动的真正的主体和主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学程导航”范式的一些体会。

一.学导设计、任务驱动———变“教案”为“学案”

传统的教案把整个教学过程天衣无缝地按教师的意志设计好, 然后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完成教学设计。“学程导航”强调备课要从着重于教师的“教”走向学生的“学”, 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设计“学程”, 教师的“教”即“导航”要服务于“学程”。在教学设计时, 既要注重文本解读, 更要注重学情分析。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 确定新授课的起点, 了解全班学生学习层次状况, 以便在课堂上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在教学中进行本学科特殊方法的渗透。要充分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按照认知规律思考学生将会怎样去想, 可能遇到什么思维障碍, 以及怎样启发学生去突破。惟有如此才能实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核心理念。比如学习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征之歌”, 通过谈话, 发现学生对长征史实一无所知, 于是在教学前让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 收集长征的故事, 结合历史图册和地理图册, 绘制长征路线图, 在图中标出红军翻过了哪些高山, 越过了哪些河流, 经过了哪些战斗, 通过“重走长征路”, 为这一单元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和感情基础。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变“教程”为“学程”

现代阅读观认为, 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只有从“如何学”的角度去考虑自己的“教”, 去组织安排“学程”, 才能切实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效益, 达到教与学的统一。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满堂灌”为代表的传统的“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式, 正在被人们所摒弃, 代之而出现了“满堂问”。教师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把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问题在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教学情境中产生。在阅读教学时, 应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本, 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过程, 潜心读书, 感悟体验, 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体验中受到熏陶, 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讨论、争辩, 通过积极思考, 相互交流、探讨, 以求得认识的深入。

在教学过程中, 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怎样读书、怎样预习、怎样听讲、怎样独立完成作业。例如在指导学生预习时, 让学生按“导读”提示自学;在预习中画出重点词句, 寻找出不理解之处, 进行质疑, 为课堂上深入学习做好铺垫。在指导学生整体感知时, 可以提出一些统摄全文的问题, 如文章的线索结构、行文思路、主体内容、感情脉络;也可以提出一些定向性的问题, 如抓住课题启发, 课后习题引导, 抓关键词语或中心句段, 找出精彩的感人的片段;还可指导学生练写批注, 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和疑问, 等等。要根据不同文体的不同阅读要求。能够根据作品的文体特征, 抓住阅读的重点,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如阅读文学作品, 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 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倾向, 并在审美层次上对作品中人物形象及塑造方法、情节结构、语言表达等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展示反馈、评价反思———变“师评”为“自评”

以往展示反馈、评价反思这些环节大多由教师包办代替, 而“学程导航”范式要求把练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让学生参与练习设计。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 力求目的明确, 重点突出, 形式多变, 梯度适宜。练习之后, 师生共同批改检查, 对作业的正误优劣进行当堂评价, 使绝大部分学生当堂达成目标, 做到重点问题堂堂清,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可以让学生自选练习。教师应考虑各种层次学生的需要, 安排一些弹性题目,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自己挑选, 以便扬长避短, 更好地激发练习的兴趣。比如优等生会选一些带有思考性、创造性的题目, 中等生一般会根据教材内容, 选一些变换角度综合性的题目, 而后进生大都选基础知识方面的有关字词句的题目。还可以让学生自拟练习。学生既复习了有关知识, 学习需求又得到满足, 促进了自主学习。比如学习了《七律·长征》, 有的学生把相关诗句写在课前绘制的长征路线图上, 有的学生查找毛主席长征途中写的其他诗词, 有的学生继续收集有关长征的故事。这样,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长征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综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2

--关于自主创新教学的思考

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方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知识经济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使得学生被动接受填鸭式的“满堂灌”,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而真正的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老师去启发、点播和引导,作为教师,我们想着应该如何为学生服务,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采取种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呢?以下是我对此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用精巧地导入,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与联系。”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精心设计一些对理解课文有帮助,可激情引趣的内容,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其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真正成为自主学习中的主体。例如,在布置学生预习《葡萄沟》一课时,我让学生先从地图上找到新疆,然后了解新疆有哪些特产,从而让学生知道葡萄是新疆的特产。并让学生说说对葡萄、葡萄干的了解,学生们踊跃发言,介绍了葡萄的生长、品种、口感。看着学生们兴趣盎然的样子,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起学生学习活动的内在动机,无疑是为他们主动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如我在新授《小镇的早晨》时,在导入时,我先用课件出示美丽小镇的图片,先用精美的课件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

二、提供材料,创设自主学习条件。

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个恰到好处的教学活动,要出现这样一个理想状态,能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观察、思考,获取自己的体验,在合作交流中不断优化自己的结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得好:“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简单地以成人眼光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判断,例如,在学习《特殊的考试》这一课时,当我问学生小白兔为什么通过考试时,学生的回答多种多样,有的说小白兔很可爱;有的说小白兔爱卫生;也有的说„„对于这些回答,我都给予了肯定,并且让学生带上动物头饰,来表演课文,学生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懂了课文,学会了做人。

三、尊重学生,让学生做自信向上的学习主人。

自主创新教学的评价应当站在发展性评价的角度,重视激励性评价的作用。教师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要轻易地否定学生的观点,看法,想法,伤害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给学生一些自主选择,自由加工的机会。例如在教授《田忌赛马》这一课时,在指导这一课对话部分朗读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读田忌、齐威王、孙膑的话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了不同人物的语气,有的学生用自信的语气读出了孙膑的语语;有的学生用霸道的语气读出了齐威王的话语;有的学生用沮丧的语气读出了田忌的话语,而有的学生却语调平平,对于这些,我都给了肯定,但又适时的分析了一下人物的性格,让学生们根据人物的性格再进行诵读,通过这一环节的点拨,学生对课文又有了一个深层次的了解,所以再次朗读时,学生显得更加得心应手。通过这一环节,让我明白了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这样学生才会自信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四、重视鼓励,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坏境中学习。自主创新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精神,使得学生从“依赖他人”的被动学习转为自己探究学习。学生怎样才能自主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呢?这就要老师适时的进行鼓励,让学生在表扬中自主的去学习。

总之,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必须在课堂上创设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3

关键词:初中生物 学生 学习 主人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个基本理念凸显了出来,那就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优化学习方式,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主导。笔者教学初中生物已有几年,在这几年中,笔者努力为学生构建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充分激发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学习带来的乐趣与满足,他们不仅能够认真学习,还获得了自我提高,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笔者现将自己的做法写出来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让教学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展开

在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中,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中心与主体,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而学习的中心与主体被学生所代替。对于这个“主体”来说,课堂氛围极其重要,只有让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师生关系才能够融洽、和睦,学生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老师的期盼。这样,学生就会非常信任老师,进而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讲的课。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这种喜爱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古人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确实能够使他们爱上老师所上的课,所讲的内容。

對于教师来讲,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让他们能够平等地受到教育,在同一片天空下公平地学习、竞争。教师的表扬与肯定,要毫不吝啬地分给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变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时代新人。以笔者讲解“真菌”一课为例,对于“真菌——蘑菇”这一个知识点,有个学生提问:“是不是有毒的蘑菇都是颜色很鲜艳的?”虽然这个问题与本课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笔者也没有回避,更没有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首先对他积极探索、勇于质疑的精神提出了表扬:“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答案啊?”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依靠看颜色来判断蘑菇的毒性是行不通的,只有经过科学的检验才能确定。这样,在自由自在的课堂讨论中,学生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由此可见,教师是课堂氛围的掌控者,必须努力为学生呈现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让他们的精神状态始终处在最佳状态,让教学成为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快乐旅程。

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习的,因此,教师能否以优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够逐步得到提升,他们也能够因为自主发展而呈现出独特的生命色彩,思维方式也会带来很大的变化。针对这个教学方案,笔者经过探索,觉得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两点,才能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一是指导学生自己说。作为学生思维方式外在的表现形式,“说”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只有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引导学生自己说,学生能说的教师就不说,不跟学生抢话题,如果有些问题难度较大,也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不要一味说教。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做。学生通过什么展示他们的思维形式呢?就是动手!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提升实践能力,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随之而加深,常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对于一些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动手完成的,笔者都不对其进行示范,而是放手让学生来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他们也有了更好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三、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具备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与课内活动的设计来启迪学生,让他们学会通过讨论来抒发见解、解决问题。如学习“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笔者向学生讲解了环境污染的类型,然后提问:“大家觉得我们学校存在环境污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存在。”笔者接着问:“请大家举例说明,都有哪些污染呢?”学生分别说:“有饮用水污染”“有废弃物污染”。然后,笔者让学生分析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学生都积极发言,分析得很透彻。最后,笔者说:“大家既然都知道原因了,那么,你们能不能帮助学校想想办法,整治一下这些环境污染,还我们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听到这个问题,学生的热情都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兴致高涨,各种各样的好点子都从他们的小脑瓜中冒了出来。有的学生说要设立爱护花草的标志,有的学生说要自带塑料袋,各种想法,不一而足。

有一点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我们在设计课内活动时要提前做好安排,如每课安排几项,如何进行,教师应该怎样与学生互动,什么时候进行指导,在活动中如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与调控等。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经研究证明,给予学生有效的评价,能有效促进他们健康发展。针对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笔者多是从学生课堂表现、活动参与、作业完成的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笔者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并通过建立一些奖励制度来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进行全面评价。如果学生对结果有异议,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对其重新进行评价,并记录下他的最好成绩。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解“空气质量与生活健康”一课时,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编辑生物小报并进行年级评比,做一次实验,设计宣传海报等。这些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在活动中无论是自评、互评还是师评,都让学生客观地认识了自我,体验了自我,发展了自我。

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将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4

1. 让学生动手动脑, 调动思维积极性。中小学生的认识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所以应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运用学具, 动手动脑, 调动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 在数学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先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例子自己动手创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并说出操作过程。这时课堂十分活跃, 学生们都争着说过程。这样的动手操作, 一方面为学生架起由感性到理性的桥梁, 帮助理解掌握知识, 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 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 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现象的部分进行观察, 能调动他们思维的积极性, 他们就能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例如, 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 引导其它学生观察思考:“他是怎样创作的? 为什么先折后剪呢? 它怎样才能证明是轴对称图形呢? ” 在学生获得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 再让全班学生举例验证说明。此时, 场面热烈, 学生纷纷举手, 接着让学生概括“轴对称图形”已是水到渠成。这种启发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逻辑方法, 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 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最大限度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3. 给足时间, 等待学生自己判断。在这点上, 我们有些教师往往做得不好。一些教学能手提醒我们, 等待非常重要, 我们的教师要会做延迟判断, 让学生自己来判断, 而不是老师作为一个法官来判断, 这是老师在课堂上要经常使用的一种策略。老师不要把自己知道的答案马上告诉学生, 必要的等待可以给学生一个表达的机会, 一个自由想像的时空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 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4. 让学生体验成功, 树立学好课程的自信心。学生应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 克服在学习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 树立学好各门功课的信心。我们不仅要认真倾听、耐心等待, 而且要经常为学生喝彩。这是因为:喝彩, 能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产生积极的、主动的、冲击式的学习欲望。每个学生的大脑像一个沉睡的巨人, 只要将其唤醒, 学生的潜能就会像原子核裂变那样充分释放出来, 使人超常发挥。

5. 用好教材,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现在的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 并增加了许多活动内容, 如“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试一试”等栏目, 但许多教师对这些栏目弃之不理。其实真正用好这些栏目,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为新教材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 教材当中的栏目内容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让学生的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 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利用“想一想”, 题目图文并茂, 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 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 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利用“做一做”的内容, 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单的几何模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利用“试一试”, 更是有意识地提高了知识难度, 让学生用学会的知识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篇5

日期:2008-10-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打印] [评论]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再创造”数学和应用数学,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

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1时),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60分),可裁判员却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小朋友们都面面相觑)这个判定可令他们费解了: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就当学生们疑惑之际,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小朋友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学生们个个瞪大了小眼睛,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短短的40分钟下来,几乎每个孩子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无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巧妙地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二、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马芯兰老师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教师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了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教师要求小组学生将圆锥装满水后又把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去,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次,教师让学生小心翼翼地将圆柱中的水倒入与其等底等高的圆锥之中,直至三次倒完,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三倍”;第三次,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来验证刚才的发现。结果,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变形为长方体后进行比较计算,获得验证;有的学生则用“倒沙子”的方法得出同样的结论;更有的学生选用了不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做了“倒水”实验,提醒大家注意必须是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才能具有一定的倍数关系。可以说,在这几番“物质化”的操作活动中,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圆锥体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三、重自主探索,让学生“再创造”数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他们得到暂时的满足,而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积极从事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去大胆地“再创造”数学。

例如:教师在教学完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以及减法的运算规律之后,请学生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总结收获。其中,有学生提出:既然加法、减法、乘法都有相应的运算定律或规律,想必除法也不会例外吧!对此,教师给予赞赏性的肯定,索性取消了进行练习课的打算,改为要求学生自主探索“除法的运算规律”。一开始,教师发挥引导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切入思考的依据——例题:“商店卖出5箱热水瓶。每箱12个,共收入840元。每个热水瓶售价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又组织学生出谋划策,讨论接下来该怎样去发现并掌握“除法的运算规律”,学生借鉴先前学习运算定律的方法,决定分三步走:建立猜想——举例验证——出题应用。于是,学生们在小组中一步一步展开了自主学习,最后如愿以偿,发现并掌握了“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这一条运算规律,可谓事半功倍。整个过程中,教师只作了恰到好处的点拨,学生始终循着自己的思考在积极主动地发现、探索,深刻地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他们经过自主探索,“再创造”了数学知识,其成功后的喜悦定然也能激励他们再去“再创造”新的数学知识。相信,这些乐于自主探索的孩子,成功会越来越多,认识会越来越深。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6

一、 创设主动探索空间,促学生自主参与学习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活动,它的集中表现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现在的素质教育就是使学生参与到数学活动来,在自觉、自动的参与过程中去理解、去发现去创新。现代教育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并主动解决问题是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用哲学观点讲,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学习获得成功的内因,教师的诱导点拨是学习的外部条件,外因只能通过内因起作用。引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是为了激励学习的内因,使其与外因形成合力产生最佳效应,促进学生主动获取知识需求达到心理上的满足和情感上的体验,从而真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应该更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因为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每个学生创设思考、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以新课程立体几何三视图教学为例,让学生从自己从正投影中去领会‘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意义,并和同学们合作交流 ,通过交流把信息转递自己的同伴,得出一般规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争作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问题情景激励自主学习

1.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让学生质疑的情景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励对所有知识敢于质疑的基础上通过释疑,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数学教师指导下,通过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这里,学生的探究学习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班级集体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有别于个人在自学过程中自发的、个体的探究活动。而教师的主要角色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即让学生通过“进行观察比较,发现、提出问题,作出解决问题的猜想,尝试解答并进行验证”的过程去揭示知识规律,求得问题的解决。其实质是让学生学习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新课程数列教学为例,让学生从数字观察比较,从中发现规律,教师再指导学生总结,得出数列通项公式,达到很好的效果。

2.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并作为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要充分利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达到学习的最佳效果。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教师通过计算机演示课件,创设一种真实情境,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学习立体几何的兴趣与好奇心,从而有效地降低学生对立体几何的恐惧感。

3.创设独立尝试、合作研讨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去找。如 在立体几何教学线线平行的证明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独立的证明,不断地发现与别人有不同的证法,在通过交流,使头脑中那些初步的证明思路得以清晰。明确起来,同时在倾听同学的陈述中获得启示,感受到教学思想方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设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

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之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这“新知”可以是对所有人都是新的,也可以是对别人并不新,而对自己却是新的,学生的探究有了新的发现。要时时鼓励学生说出与别人不同的想法,包括与老师不同的想法;要支持学生在现成的答案之外探寻“新解”的尝试。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在探究中获得新知和能力的乐趣。教学中教师同时引导让学生讲,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课堂上可以小组说、代表说、合作说,有条理的表述出来,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梳理,形成缜密严谨的思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经常设法为学生安排“成功”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我的价值,品尝到其中的乐趣,进而成为学习的动力。

5.创设反馈信息、查找错误分析纠正的环境和条件

针对学生的作业、练习中出现的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去剖析、纠正的本体,以错引正,体现自悟。数学同时又是一个有机整体,它的各部分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这种紧密联系可使不少习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有不同的解法,鼓励学生一题多解,加强知识间纵横联系,渗透数学思想学习。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7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十分抽象,难以理解。初中学生又是首次接触“场”这个概念,学习的难度较大。八年级学生显著的心理年龄特征主要表现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好问,喜欢动手进行实验。根据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放开手让学生自主、自觉地学习、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我先是提出活动目标,然后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活动,只是从旁协助学习和恰当地指导学习。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前充分准备

在课前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1)找出身边各种形状和用途的磁体、大头针、铁粉……可以带到课堂上来;(2)预习磁场内容,动手用自己找到的器材做实验;(3)记下预习和实验时不理解的内容、想不清楚的问题。

学生带来了条形磁体、环形磁体,磁钉,旧喇叭、旧电机中的磁体等各种各样的磁体。同时提出各种困惑他们的问题:(1)凭什么说磁体周围有磁场?(2)磁场是个什么东西?(3)怎么理解磁场是有方向的?(4)磁感线是什么?(5)地球内部真的有一块大磁体吗?(6)月球上有磁场吗?……

通过收集器材、课前预习、动手实验、动脑思考、发现、提出问题,同学们其实已经积极地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对即将学习的磁场知识似懂非懂、将信将疑,对课堂充满了期待,各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要解开心中的疑惑。这样的课前预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和热情,真正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点问题逐个突破

我在课堂上为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条形、蹄形磁铁各两个,小磁针四盒,玻璃板一块,铁粉、大头针各一盒。让学生利用自己收集和老师提供的器材,去探究磁体周围的空间有什么特点?学生有的用一个磁体推着另一个磁体运动,有的用条形磁铁拉着小磁针快速旋转,有的用磁体隔着作业本带动着铁粉“跳舞”……学生一个个兴致极高,不亦乐乎。这时我请学生谈谈自己在实验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东西,我们看不见、摸不到,但通过它产生的作用,使是我们感知到它的存在,这种东西就是磁体周围空间的磁场,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学生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大量的实验感受到了磁场的存在。这种感受对磁场这个抽象概念的建构,远比看一个演示实验,再听老师严谨地分析、推理、总结出磁场的存在,要生动、丰富、深刻得多。

接下来引导学生在各种磁场中放入更多的小磁针,随着放入磁场的小磁针数目的增多,小磁针一个个首尾相连,呈现出一道道美丽的线条。此时我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用小磁针排列的线条来方便、形象描述磁场呢?”再请同学们讨论用这些线条来描述磁场有没有什么不足之处,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很快同学们就发现了两个问题:1.磁场是有方向的,而这些线条是没有方向的,不能表示出磁场的方向。2.手头的磁针太少、太大,磁体周围很多地方的磁场情况无法了解。

针对第一个问题,学生也提出了改进意见,根据小磁针N极的指向在这些线条上标上箭头。引入磁感线概念:用一些带箭头的曲线画出来,来描述磁场,这样的曲线也就是磁感线。同时,同学们也认识到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第二个问题需要找到更多、更小的小磁针。有的同学马上想起,被磁化了的铁粉就相当于小磁针。学生们很快又投入到下一个实验,把铁粉均匀地撒在磁体上面的玻璃板上,轻敲玻璃板,磁场中的铁粉排列出一条条清晰的、对称的、或疏或密、或直或曲的线条来,所有的学生都兴奋起来了。仿照这些线条,在磁体周围画出磁感线就可以很好地描述出磁场的情况。请同学们观察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找一找磁感线有哪些特点?学生们发现:(1)磁感线方向都是从北极(N)出来,回到南极(S); (2)越靠近磁极的地方磁场越强,磁感线越密集……

三、把课堂延伸到生活中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8

一、让学生亲近数学

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 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让学生亲近数学。例如:在教学“时分的认识”前,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小乌龟在钟面形跑道上不紧不慢地爬了一大格, 小白兔沿着钟面形跑道马不停蹄地跑了一整圈 (60分) , 可裁判员最后判定:乌龟和兔子跑得一样快。“啊? ”这个判定令学生很费解:明明是小白兔跑得快多了, 为何比赛结果却是不分胜负呢? 正当学生疑惑之际, 教师适时引入教学:“这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一定能解开这个谜。”这下, 学生个个瞪大眼睛, 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时分的认识之中。一节课下来, 几乎每个学生都明白了时与分的关系。正是这样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

马芯兰老师曾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 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 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 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动手实践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 我根据低年级好奇好动的特点, 十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 让学生在操作中动用多种感官, 通过积极思维获取知识。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进行某种操作时, 首先必须看清题意, 再想一想, 根据题目要求, 在操作时先做什么, 再做什么, 该如何做。克服不经思考, 盲目动手的毛病。通过摆一摆、想一想、讲一讲, 引导学生观察验证,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这样教学, 不仅有利于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逐步地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 而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教学“图形的拼组”时, 教师打破了以前只由老师在台上操作, 学生在台下观察得出结论的做法, 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充分的动手操作。第一次, 教师要求小组学生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一个正方形然后用这个正方形剪出一个圆形;再用这个圆形剪出一个正方形, 然后用这个正方形折出两个长方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第二次, 教师让学生用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出一个长方体、用八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拼出一个正方体;再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拼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让学生感受到正方体、长方体之间的关系。 第三次, 教师请学生自由选择学具盒中的图形拼组出一个新的图形。结果, 有的学生用四个三角形拼出了一个正方形;有的学生用一个正方形剪出四个大小相等的三角形;有的学生把橡皮泥捏成的长方体切成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体, 等等。在这几次操作活动中, 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 也不再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教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 轻而易举就让学生对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这一原本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而这样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三、让学生应用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 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 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 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 想身边的事情, 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

例如:在教完“简单的统计”之后,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了一次实践活动。首先, 请小组学生统计同学们对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喜好情况, 制成统计表, 并对统计结果作合理分析。由此, 他们再次经历了“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制表分析”这一简单的统计过程。不仅如此, 他们还学会了用数学的眼光审视实际问题, 构想社会现实, 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和无穷力量。

又如:在学习“认识物体”一课时, 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这些物体的概念比较陌生, 但是他们对足球、魔方、牙膏盒等这些东西却十分熟悉。于是课堂上我就让学生对这些东西进行分类, 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让学生逐步建立起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的概念, 并初步了解它们的特征。之后又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这些物体, 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物体的理解。这样学生从现有的生活经验和以有知识背景出发, 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 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将数学的真实作用还原于生活,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问题。要学生学会数学, 做数学, 在生活中感悟数学, 运用数学, 发挥、发展、创新数学。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9

一、让教学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展开

在全新的课堂教学理念中, 教师不再是学习的中心与主体, 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组织者, 而学习的中心与主体被学生所代替。对于这个“主体”来说, 课堂氛围极其重要, 只有让教学在和谐的氛围中展开, 师生关系才能够融洽、和睦, 学生也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知道, 老师对他们抱有很大的希望, 并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老师的期盼。这样, 学生就会非常信任老师, 进而喜欢老师, 喜欢老师所讲的课。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 这种喜爱会使他们受到鼓舞,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古人曾经说过:“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确实能够使他们爱上老师所上的课, 所讲的内容。

对于教师来讲, 尊重每一个学生是教师这个职业最基本的要求。我们要给予学生均等的机会, 让他们能够平等地受到教育, 在同一片天空下公平地学习、竞争。教师的表扬与肯定, 要毫不吝啬地分给学生, 这样才能使学生变成“敢想、敢说、敢做”的时代新人。以笔者讲解“真菌”一课为例, 对于“真菌———蘑菇”这一个知识点, 有个学生提问:“是不是有毒的蘑菇都是颜色很鲜艳的?”虽然这个问题与本课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关系, 笔者也没有回避, 更没有对学生进行批评, 而是首先对他积极探索、勇于质疑的精神提出了表扬:“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 大家是不是都想知道答案啊?”经过笔者的引导, 学生逐渐意识到:依靠看颜色来判断蘑菇的毒性是行不通的, 只有经过科学的检验才能确定。这样, 在自由自在的课堂讨论中, 学生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他们积极思考的习惯和科学探索的精神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由此可见, 教师是课堂氛围的掌控者, 必须努力为学生呈现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 让他们的精神状态始终处在最佳状态, 让教学成为学生全身心投入的快乐旅程。

二、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作为教学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习的, 因此, 教师能否以优秀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给学生足够的、自由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 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够逐步得到提升, 他们也能够因为自主发展而呈现出独特的生命色彩, 思维方式也会带来很大的变化。针对这个教学方案, 笔者经过探索, 觉得教师应该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才能够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一是指导学生自己说。作为学生思维方式外在的表现形式, “说”的重要性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学生只有说出自己的想法, 他们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努力引导学生自己说, 学生能说的教师就不说, 不跟学生抢话题, 如果有些问题难度较大, 也要做好引导者的角色, 不要一味说教。二是引导学生自己做。学生通过什么展示他们的思维形式呢?就是动手!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能提升实践能力, 对于知识的理解还能够随之而加深, 常常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 对于一些学生能够自己通过动手完成的, 笔者都不对其进行示范, 而是放手让学生来做。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他们也有了更好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三、教师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活动

对于学生来说, 只有具备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因此, 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与课内活动的设计来启迪学生, 让他们学会通过讨论来抒发见解、解决问题。如学习“探究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课时, 笔者向学生讲解了环境污染的类型, 然后提问:“大家觉得我们学校存在环境污染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存在。”笔者接着问:“请大家举例说明, 都有哪些污染呢?”学生分别说:“有饮用水污染”“有废弃物污染”。然后, 笔者让学生分析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学生都积极发言, 分析得很透彻。最后, 笔者说:“大家既然都知道原因了, 那么, 你们能不能帮助学校想想办法, 整治一下这些环境污染, 还我们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听到这个问题, 学生的热情都被激发了出来, 他们兴致高涨, 各种各样的好点子都从他们的小脑瓜中冒了出来。有的学生说要设立爱护花草的标志, 有的学生说要自带塑料袋, 各种想法, 不一而足。

有一点需要教师注意的是, 我们在设计课内活动时要提前做好安排, 如每课安排几项, 如何进行, 教师应该怎样与学生互动, 什么时候进行指导, 在活动中如何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评估与调控等。

四、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

经研究证明, 给予学生有效的评价, 能有效促进他们健康发展。针对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 笔者多是从学生课堂表现、活动参与、作业完成的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方式上, 笔者倡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并通过建立一些奖励制度来对学生的生物学习进行全面评价。如果学生对结果有异议, 可以组织全班学生对其重新进行评价, 并记录下他的最好成绩。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客观、准确的评价, 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讲解“空气质量与生活健康”一课时, 为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如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 编辑生物小报并进行年级评比, 做一次实验, 设计宣传海报等。这些生物课外活动的开展, 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同时, 在活动中无论是自评、互评还是师评, 都让学生客观地认识了自我, 体验了自我, 发展了自我。

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让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课堂教学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 将教学变成学生主动投入学习活动的过程, 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能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责编张翼翔)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优化学习方式, 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日常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这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也是学生将来学习、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 我们倡导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的主旨与核心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让学生全面受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观念, 让教与学的过程逐步变为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的过程,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节奏,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 才能够逐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逐步得到提高。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篇10

首先,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语文课堂发生的变化, 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和灵活运用。它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变“教”堂为“学”堂, 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是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实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再则, 教学流程变得更加通畅自如, 学生学习的兴趣好像更加浓郁, 老师似乎显得更加从容淡定、“清闲自在”……

事实果真如此吗?透过展示课堂表面的“繁荣”, 我们不难发现:

1.教师的尴尬位置。曾有一位语文教育专家在全国性语文教研会议上说:“语文教师要封住自己的嘴巴”, “能不多讲的要少讲, 能少讲的要不讲”。语文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 应是学生学习的园地, 这已经成为语文教师们的共识。但是, “封住嘴巴”“不能讲话”的语文教师到底应该站在课堂教学的什么位置?究竟要起到什么作用?怎样起到作用?……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的内容都是在教师课前准备的学案规定范围内按部就班进行的, 学生表演得再精彩也不过是个提线的木偶, 线还是紧紧攥在老师事先准备的学案中——这是一些“高明”教师所采用的遥控式管理, 遥控的科学性操纵着表演的人文性。另一种形式是放羊式教学:学案上列举几个问题,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这种教学方式就是把经典课文当作阅读理解来完成, 展示的结果只重答案, 不问答案从何而来 (是独立思考, 还是合作讨论的结果?抑或是从学习资料中抄袭而来?) ;只看结论, 不管它的学习过程 (思考问题时, 有没有遇到困难?遇到困难时怎么办?是与其他同学合作讨论, 还是查找学习资料?) ;只讲知识, 不论方法……在课堂展示活动中, 学生往往不需要老师的搭台架梯、启发引导, 就能把问题讲解得透彻明白、表演得精彩完美。我们在感叹学生的能力非凡、训练有素之时, 是否想到:问题都能如此完美地解决, 还用学生在课堂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展示?学生们的能力如此非凡, 俨然一个个“小老师”, 真正的老师应站在课堂教学的什么位置?学生真的能取代老师的地位?起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由一个极端 (只有教, 没有学——满堂灌) 走向另一个极端 (没有教, 只有“学”——表演展示) ?值得我们深思!

2.有了老师精心准备的学案, 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了凭依的蓝本, 课堂展示有了活动的规划图;但是正是由于它的出现, 课堂教学没有了悬念, 没有了激情, 没有了智慧的生成和思想的碰撞……我一直以为, 语文教学就像写作过程, 不同教师上课就是不同风格的作家在写作:有的擅长写小说, 悬念丛生, 情节曲折, 故事生动, 引人入胜;有的善于写散文, 情真意切, 文思泉涌, 妙笔生花, 行云流水, 娓娓而谈;有的专好写议论文, 谈古论今, 激情澎湃, 汪洋恣肆, 纵横捭阖, 收放自如……文似看山不喜平, 语文教学同样如此。如果都是千人一面的自主学习课, 都是千篇一律的活动展示课, 那么哪里还用苦苦追寻语文教学的恒久魅力?哪里还用孜孜以求去探究语文教学的艺术?如鲁迅《藤野先生》:“ (清国留学生) 还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对“标致”一词的理解, 可以作为一道阅读理解题列在学案中, 活动展示时学生都能极其流畅说出正确的答案 (查找资料) 。但答案如何通过思考得出?很多学生, 包括许多老师都不甚了然, 不得而知。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要求学生列举出与“标致”相关的近义词、反义词, 学生举出美丽、漂亮、俊俏、丑陋、难看、恶心等等;然后再讨论句中的“标致”作何理解时, 学生自然就能轻松理解其意, 并能准确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如果不做这样的深究与探讨, 即使答案不是由教师灌输而来, 是从学生的口中说出, 表面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但是结果还是一样, 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与提高!

3.这样的“活动展示”教学, 教师真的教得如此轻松?学生学得如此快乐?表面上如此, 课堂上如此, 但平时呢?课前课后呢?据我所知, 教师每节课前准备学案就得做足功夫:收集资料, 选择习题, 打印分发;学生每天得疲于奔命应付每一学科的学案习题、进行没完没了地预习复习;课后, 教师要收齐批改, 整理反馈, 重点评讲, 讲完还得收上来, 以备学校或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教师平常还得备课、研究学生、批改作业……如果每一节课、每一天都是如此, 不论对于学生, 还是对于老师, 增效减负都是一种奢望!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成为真正的主人?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活动展示, 灵魂在场。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不能只是预设学案的静态展示, 更要关注语文学习的动态生成。语文课堂教学, 不能只倾向于“精英”教育, 拽着学生的思路飞跑, 而应面向全体, 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活动展示课, 不应只是精英学生表演的舞台, 要求每位学生的共同参与和个性展示;参与和展示的不应只是学生的身体, 不仅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热闹形式, 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智慧与精神, 要求灵魂在场, 让生命飞扬!

2.对话共生, 教学相长。以前的语文教学, 不见学生的“学”, 只见教师的“教”——满堂灌或满堂问;现在, 则只见学生的“学”——表演、展示, 不见教师的教。如何做到“教”“学”相长?对话共生!不是老师教、学生学, 也不是学生学、老师看, 而是老师与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提高, 一起进步!语文课, 不仅要展示学生的个性, 也要上出教师的风采:教师不只是语文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 更是语文学习的促进者——对话共生, 才能教学相长!

3.自主合作, 学做主人。语文课堂学习, 不仅要让学生动手,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把课堂教学表演的舞台让给学生, 变“教”堂为“学”堂;更要让学生动脑, 锻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 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意识。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 课堂学习才能“活”起来, 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好”起来, 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学习更加有效、实效、高效!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11

一、树立一种自学指导理念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都调动起来,引导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去,自己去看书、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关注生活、工作和学习。但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才可以实现。教师要创设一个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真自学、课堂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从而让学生充满信心,把求知当成最大的快乐,让学生尝到学习的滋味,增强他们自学的自信心,从而“爱自学”。

然而,应试教育和激烈的分数竞争却使得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失去了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能力差,更别说自学能力了。自学能力是学生的基本能力,从初始年级抓起,让学生在充分的自学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早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训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内在的需要,使学生从苦学到乐学,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获得适应社会需要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成为有自学能力的人。

二、构建一套自学指导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学能力和方法包括阅读、分析、研讨、联系实际、整理笔记等系列方法,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在教学实践中反复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在学习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提高学生能力。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遵循新课标理念,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探索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积极构建具体可操作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举措,交给学生一把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1.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感。”由于课堂教学有相应的规则限定,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多角度、多层面展开一些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合作的活动,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比如可以有机地创设“情景”氛围、进行角色体验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给学生一个乐于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乐趣中不断地健康成长!

2.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预习,不仅可以感知教材,为课文学习理解打下基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和习惯,并使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逐步提高。良好的预习习惯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之一,也是拓展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的重要一环。可以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可以说,预习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自学能力的具体表现之一。教师上课前要指导好学生自学,进行课前预习。课本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指导学生认真预习课本、掌握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指导学生预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同样适用于课堂教学),我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三种自学结构。

在指导学生自学的预习环节中,学生进行了预习,带着问题去感知课文内容。在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究学习,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是从“问题”开始的。怀疑是对已有结论、常规、习惯、行为方式等的合理性作否定的或部分否定的判断,怀疑必然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重新审视,会在原以为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新的问题。怀疑不是胡猜乱想,而是有依据的。作为怀疑依据的事实与经验,总是与现有结论或常规不一致甚至相悖的。例如,《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这似乎已经成了定论,但是也有人说《西游记》不是淮安的吴承恩写的,它另有作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学生通过书刊、网络查阅了大量的资料,逐渐得出相关的信息:《淮安府志》虽然记载有吴承恩著《西游记》,但是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且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西游记》的作者应该是江苏句容人——华阳洞主人李春芳。从一首诗中研究到“(李)春芳长者留迹”即是证明。通过怀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视野逐步变得丰富和开阔了起来。

4.尝试构建自学学法

(1)演绎法:先教给学生某种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运用此种方法去读、写、听、说或掌握有关知识,最后由学生运用此种学法独立解决问题。如在教《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就首先教学生“区分记叙、议论的方法”(写人物、记事情,为记叙;谈观点、表看法,是议论),学生运用此法很快找出文中的记叙和议论部分。运用演绎法指导学法,指向明确,便于掌握。

(2)归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某种学法,在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以后,师生共同归纳学习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它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由理性指导实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更感到亲切。如在教《森林写意》与《离太阳最近的树》两篇课文时,紧扣“如何掌握对照与比较的阅读方法”这一问题,先后由师生共同归纳出这样两句“口诀”(即方法):“观察地点变作品范围不限,可比内容多样;作品辨析多面,评判赏析多样。”绝大多数同学能运用此法解决课后练习。

(3)综合法:即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综合运用“演绎法”和“归纳法”,也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如在教《风景谈》一文时,紧扣教材的训练重点——“如何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作用”,先教了学法——“记叙文的议论较简括,点明题旨、深化主题”;接着分析课文,加以验证;最后归纳出事例论据的特点和作用:“紧扣中心,概括简明。加点分析,服务主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兴致盎然,并且很容易就学会了这种方法。

(4)连带法:有些学法前后有联系,在教新的学习方法前,先让学生温习一下有关的学法,为学好新的学法打下基础。如读与写的方法、听和说的方法、学习基础知识的方法,内在或多或少有些联系,笔者经常利用这种联系,指导学生学习。

(5)诊治法:此法针对部分学生不良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用科学的学法加以矫正。如学生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针对这一问题传授“精读方法”。诊治法针对性强,收效明显,但运用此法要有耐心。

5.指导学生动手,提升自学能力

陶行知说:“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哪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所以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在自学中动手实践十分重要、必要。例如语文诗歌教学,高中阶段学生尝试诗歌的写作是可行的。它既能使学生充分感悟诗歌语言的奥妙,又能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诗歌以情成篇,以情动人,在教学中,抓住诗歌这一特点,给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进行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感悟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一系列活动学写诗歌,让学生在充分的语言使用中进行语文学习,学生也很喜欢。现摘录笔者学生写的诗歌如下:

漫步山塘

高一 王晓红

七里山塘

你是沉睡在江南的一个梦

庭院楼阁

深街小巷

深深地烙印上历史的气息

你是一位柔情似水的少女

青苔小路

妩媚河水

浓浓地展现了苏州水乡的秀美

悠悠山塘

摇橹声哗哗奏响

叫卖声不绝于耳地吟唱

大红灯笼高挂

面面彩旗飘扬

嘘——

不要惊醒她

让古韵味浓的百年山塘

继续吟唱下一篇华彩乐章

6.编撰易于自学记诵的歌诀

在对学生的自学指导中,根据不同的学科,教师适时、适当地编撰一些歌诀,突出整理信息的优势,便于学生的记忆和运用,效果极佳。这样学生就具备了足够的心理认知与情感准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有效组织以后环节的教学作好了铺垫。例如,针对如何解决现代文阅读问题,经过归纳总结,我编撰了这样的歌诀(打油诗):

语文语段解题歌

课内语段课外做,重要笔记不放过。

课外文章重感知,整体理解善把握。

关键信息分层选,系统全面不怕多。

自我理解言有据,完整归纳不啰嗦。

巧用文题相暗示,审题明确结硕果。

根据学生的作文选材状况,我编撰了这样的歌诀(打油诗):

作文选材“四宜不宜”

宜小不宜大,宜新不宜俗,

宜实不宜虚,宜曲不宜直。

有了学生易于自学记诵的歌诀,学生记得牢固,学得开心,成效明显。

三、给予学生的自学评价以赏识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士说:“人性最深层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和赞美。”在自学指导中,我们应该多提倡赏识,这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方式。毋庸讳言,在日常的自学指导中常有这样一种倾向:有些教师总是盯住学生的缺点、弱点,总是较多地对学生的错误作出反应。作为自学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的过程。师生之间总是以“裁判与运动员”的客体关系出现,而不是“教练与运动员”的互存关系。古人云:“凡长育人材也,教之在宽,持之以久,然后化成而俗美。”在自学指导中,对学生暂时表现出的不尽如人意处,评价形式力求多元化,应巧妙运用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教师的期待,进而化为一种积极的行动,而不能采用简单、武断的方式。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需要充分的尊重、信任和关怀,给他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他最终就能成功。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篇12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小学生阅历浅, 积累知识较少且对直观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更容易接受,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准备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现状。但是, 很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不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水平, 以自己为中心, 主导课堂教学。教学节奏、提问设计、学生活动等内容都严格按自己的教学要求设计, 使学生在课堂上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完全没有了自我, 没有真正的自主学习, 更不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整理和反思, 使他们对学习已经变得麻木, 但又迫于家长和学校的压力, 不得不捧起书本, 结果学习变成了一种形式, 一种附加在学生身上无形的枷锁。因此, 学习效果低劣就不足为怪了。教师转变观念就是要减少教育的功利目的, 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师显示教育业绩的工具, 不要把学生变成接受知识的容器, 学生是有思想的、活生生的人, 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地发展, 我们始终不能改变教育的这一初衷。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信心是前进的动力, 可困难却是信心的绊脚石。这就要求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 在教学难度上研究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无论是授课难度还是作业或课堂提问的难度都要设定在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后才能解决的程度。既给学生设置一定的困难, 让学生不断体验战胜困难的喜悦, 树立我能学会的信心;又不给学生太大的困难, 避免因难以克服困难而失去信心。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 也是经常性的事, 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和帮助, 引导学生积极想办法, 运用已学知识解决新问题。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 相互启发, 共同提高。引导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并鼓励学生帮助同学, 在帮助同学的同时, 开动脑筋, 提高自己对难题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点拨和启发学生自觉克服困难, 扫除学习中的障碍,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给后续学习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显然, 教师不同的处理方法, 会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 好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 没能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分析指导, 而是采用集体评讲的惯用方式进行教学, 从而使有些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学习的主动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 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 让每个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体验学习中成功的快乐, 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喜欢学习。

三、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不少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方法, 盲目顺从, 以至于该记的记不住, 该算的不会算, 好多题不能举一反三, 造成恶性循环, 原因是我们的教师忽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中, 学习方法的指导尤为重要, 再聪明的学生如果方法不得当, 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多年来, 在课堂教学中, 我很注重课前自学。比如, 在学习小学六年级圆柱表面积、体积这一章节时, 课前, 我让每位学生准备好自制的道具, 并提出两个与圆和圆柱有关的小问题, 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课中, 让他们小组合作, 展示自己的作品, 并分析、解决小组每个成员提出的问题,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后我再给予点评、肯定、直到讲解课堂内容的重、难点。课后, 让学生带着具体的例题对圆柱表面积与体积进行反思, 进一步深入联系, 做到举一反三, 感觉效果还不错。好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上一篇: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护理下一篇:公共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