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态纪录片(共4篇)
新生态纪录片 篇1
生态纪录片是指运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生态题材作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一种纪录片类型。作为纪录片中的一个重要门类,生态纪录片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英国。“1955年,一档名为《视野》的电视纪录片一经播出就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就是由BBC摄制的关于动物昆虫的纪录片节目。”[1]截至目前,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美国探索频道、英国BBC公司、日本NHK公司及美国迪斯尼自然频道为代表的国际知名纪录片频道在生态纪录片的制作和传播方面具有垄断性的优势。近年来欧美国家制作的《难以忽视的真相》《海洋》《地球2100》《地球脉动》等均产生了轰动性的传播效果。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以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为龙头也开始了生态纪录片的创作,但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流于科普教育和意识形态宣传,产生的社会影响相对有限。我国真正产生广泛社会影响并使生态纪录片为广大观众所接受、喜爱则源于1981年12月31日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的开播。尽管《动物世界》播出的纪录片主要是从国外电视机构购买的,但正是由于其将生态纪录片的概念引入国内,才导致后来相关题材的滥觞。如中央电视台著名纪录片导演孙曾田20世纪80年代在《动物世界》栏目担任编导,其后来拍摄的获得国际大奖的纪录片《最后的山神》《神鹿啊,我们的神鹿》在一定程度上均得益于这段工作经历。
1 我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阶段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目前,中国生态题材纪录片在创作视角的选择上在不同时期展现了不同的特点,其对待自然环境的态度也几次发生变化,以此为依据,大体上可以将中国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
1.1 俯视生态的纪录片创作视角
新中国成立后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始终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阶段。自然环境成为社会发展中的资源宝库和动力来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对生态索取过度而对其保护意识严重不足。“对四个现代化、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狂热追求,使‘人类中心主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现代性’,这样的生态理念反映到纪录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的创作理念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力量。”[2]这一阶段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有《一定要把淮河治理好》《英雄战胜北大荒》《大庆在阔步前进》等。
1.2 仰视自然的纪录片创作视角
改革开放之后直到2000年前后,中国影视制作机构开始逐步与国外的同行接触,纪录片创作重新得到了重视。特别是1981年《动物世界》和1983年《话说长江》的播出,其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理念和观众养成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国家从宏观政策上提出“三北防护林”建设,退田还湖、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措施以及生态、环境、环保等概念开始在国内的普及,这些也反映到生态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上来。这个阶段的生态纪录片创作主要以展现祖国的壮美河山、歌颂伟大变革时代的生态建设为主要表现对象如《话说长江》《丽江神韵》等。
1.3 平视自然与生态的纪录片创作视角
20世纪90年代之后,生态美学被引入我国。2000年彭辉导演的纪录片《平衡》以平实的视点展现了西部野牦牛队、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及可可西里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这部作品被认为是“进入2000年第一部真正触动人心的中国生态电影”。[3]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并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放在同样的高度作为并列的文明形式来进行阐述。由此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纪录片的创作也产生了影响。此后一大批优秀的生态题材纪录片纷纷涌现,特别是出现了一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型系列作品,如《三江源》《环球同此凉热》《森林之歌》等。
2 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纪录片的发展特征
进入21世纪后,我国主流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日益重视,生态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纪录片的发展也在近年来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处于这两个领域的结合部的生态纪录片,在这样大的社会语境背景下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近年生态纪录片的系统梳理,显示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2.1 产量增加、质量提高、题材扩展
近年来,纪录片行业整体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特别是2011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等卫视纪录频道的出现,使国内的纪录片获得了更多的播出平台,其自然对纪录片的产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纪录片中占有重要比重的自然生态类纪录片其总产量也随之大幅增加,近年来出现了《美丽的克什克腾》《绿染三北》《自然守望者》《神往之地:神龙架》《中国国家森林公园》《六盘天歌》《问水:三江源》《长白山》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以现代生态视野为立足点,以生态中心主义和自然价值观为视角,强调人类利益与自然利益的和谐统一。其所涉及的题材领域也大为扩展:“土地荒漠化、水资源保护、中国气候危机、捍卫动物生存权、工业污染危害、突出民众环保意识、展现森林绿色生态、反映环保成果等题材均有涉及”。[4]
2.2 产生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
生态纪录片不是纯粹的艺术作品,其创作初衷往往是为了对民众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产生良性作用。在这方面,近年来的生态类纪录片在唤起民众对相关领域给予关注,促使民众切实参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上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央视网的同期调查中,34.57%的观众认为《森林之歌》最大的价值是用亲切动人的方式增强了人们的环保意识。”[5]这些生态纪录片作品也同样得到了官方及学界的广泛认可和称道,这也使其自身进入了一个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阶段。在这个层面来说,近年来我国生态纪录片确实通过艺术作品在带动社会更多人来思考和改变生态环保现状这一层面做出了自己的积极贡献。
2.3 拥有了良好的创作环境
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方针;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立美丽中国的战略构想,这些重要的国际国内会议的召开,环保、生态共识的提出,对生态纪录片的创作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我国各级政府机构开始意识到,利用纪录片这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众艺术形式来宣传、推广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级政府部门开始与媒体合作拍摄生态纪录片。仅在中央层面,国家林业局和中央电视台联合拍摄了《森林之歌》《大漠长河》,国家气象局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环球同此凉热》。在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各级政府的积极参与下,生态纪录片的创作可以积极利用多方资源优势,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来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自己的贡献。
2.4 创作手法日益成熟、丰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纪录片创作的手法日益丰富,在创作上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理念,很多新的创作手法开始被纪录片创作群体普遍使用。作为纪录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生态纪录片受此影响,其创作手法也日益多样化。纵观近年来在大众媒体传播的生态纪录片,其视听表现技巧与国内高水平纪录片、甚至国外优秀纪录片相比也丝毫不显得逊色:故事化的表现手法、电影化的快速剪辑、两极镜头的广泛使用、奇观化视点的拍摄、多线索交叉的时空关系、历史资料的广泛利用、真人扮演、场景再现、模拟拍摄的使用使生态纪录片在视听观感上越来越大片化、越来越具有冲击力。与此同时,如《同饮一江水》《美丽中国》等越来越多的生态纪录片开始采取中外联合拍摄的方式进行运作。中外联合拍摄使这些纪录片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传播能力,也使中外电视机构能够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其有利于我国生态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
2.5 迎来了新的传播环境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垄断性地位被日益消解,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适应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特性,应对新的传播环境和传播需要,生态题材纪录片也在进行积极探索。“用光影保护生态环境”青年导演计划的创始人乔乔,其个人投资800余万元,拍摄2 000余小时素材,最后剪辑出的仅有12分钟的微纪录片《消失的家园》在网络传播后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其通过网络传播的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就获得了数百万次的点击。新媒体为个人提供了生态纪录片的传播渠道,也为传统媒体拓宽了生态纪录片的传播视域,把握住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利用其为生态纪录片的传播服务也将有利于生态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3 结语
虽然生态纪录片近年来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生态纪录片与国外同类型的纪录片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我国生态纪录片创作的大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生态纪录片的拍摄手法、选题视角、运营手段及营销宣传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利用纪录片这一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大众传播形式来进行生态、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普及,其对中国的生态、环保领域和纪录片创作领域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够在全社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生态纪录片的发展、繁荣也将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建立和生态正义的实现。
摘要:近年来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日益受到重视,作为纪录片中的一个重要类别,生态纪录片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本文从生态纪录片概念的厘定、生态纪录片的发展阶段和生态纪录片近年来呈现出的特征等方面对我国生态纪录片的整体发展态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生态,环保,纪录片,传播
参考文献
[1]寇燕.当代中国环境类纪录片对公共领域构建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2012.
[2]郭小平.生态纪录片的“绿色镜像”[J].社会观察,2010(5).
[3]李桢.绿色之路——中国生态电影三十年[D].上海:复旦大学,2010.
[4]寇燕.当代中国环境类纪录片对公共领域构建的影响[D].重庆:重庆大学,2012.
[5]王瑄.对生态纪录片《森林之歌》的思考——从《容颜》看国产生态纪录片的艺术审美与生态意识[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2011(4).
新生态纪录片 篇2
由央视拍摄的《森林之歌》便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纪录片作品中的优秀代表。该系列纪录片通过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较好地传播了生态思想。本片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对生态思想的完美表达
《森林之歌》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和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共通点,即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做为创作主线,将生命体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生命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关怀一一呈现,达到一种蕴含着生命体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
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宇宙统一的世界观)、道家思想中“万物齐一”等都在《森林之歌》中得到了体现。该片通过中对森林之中各种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的真实记录,暗示人们应该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众在审美的同时认识到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支,而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应该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本身拥有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久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人类中心主义”使得贪婪的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无限掠夺自然。《森林之歌》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头黑熊在冬眠的季节到采松塔人曾住过的窝棚边刨垃圾堆,试图找到一点食物。而黑熊爱吃的红松种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人采摘干净了。夜晚黑熊因饥饿而发出哀号,令人心酸。
新生态纪录片 篇3
纵观法国当代关于生态题材的记录片,早期的有《熊的故事》、《虎兄虎弟》,后来的如1991年吕克一贝松的《亚特兰提斯》、2003年雅克·贝汉的《迁徙的鸟》再到2005年吕克·雅克的《帝企鹅日记》、2006年蒂埃里·皮昂塔尼达的《白色星球》,在这些片子中,纪录片人用他们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方式为我们展现了这些神奇的物群,生态主题始终贯穿于这几部纪录片中。
所谓“生态主义”是指在绿色运动中强调解决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的思想、观点和行动纲领。”远在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的“有机统一论”曾指出,人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旦打破这个平衡或者统一的状态,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会出现失衡或者消亡。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到生态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人们不得不开始反省,对生态问题也日益关注,并提出了环境保护的构想。而“生态恶化决不仅仅是自然现象,自然生态的恶化与当代人的生存抉择、价值偏爱、认知模式、伦理观念、文明取向、社会理想密切相关……生态问题,不单单是一个技术问题或科学管理问题,更是个伦理问题、哲学问题、信仰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诗学的、美学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思想上、意识上的引导和影响。打破片面的“人类中心论”。
在这些法国当代纪录片中有着诗意的舒缓的节奏,弥漫着感人至深的浪漫情怀。法国的导演们用他们的那种精致、细腻以及偏重感性的深度挖掘等艺术特质,用完美的视听效果将动物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法国电影应该展现出跟着重于娱乐性和商业性的好莱坞电影截然不同的高雅艺术特质……法国电影的繁荣为全世界的电影文化提供了另一种声音……”正是这种“不一样的声音”承载了一个严肃的主题。
纪录片是声画一体的艺术,它运用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音响来反映和表现生活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使其画面和声响更具有冲击力。更能准确、灵活多样地反映生活。导演用纪录片这一表现形式,从它的题材的选择、镜头的拍摄和组接、主题的表现等都饱含着人文主义者的深沉凝视和悲悯气息。
一、题材的选择动物化
在这些纪录片题材的选择上,导演把目光投向了和我们人类分享同一个星球的动物。早期的熊和老虎。遥远的海洋《亚特兰提斯》中的鱼类,《迁徙的鸟》中坚守“归来的承诺”的鸟类,《帝企鹅日记》中看似笨拙、柔弱、容易受伤,实则勇敢、坚强而可爱的帝企鹅族群。《白色星球》中的白极熊和其他珍稀动物。在《亚特兰提斯》,海洋中的鱼类是片中的主角。在片中分成了“韵律”、“灵魂”、“黑暗”、“柔美”、“爱”等章节,情节弱化。节奏较慢,受“直接电影”的影响,没有传统的对白和解说,跟踪拍摄。最大限度的记录真实,展示了在亚特兰提斯这片神秘的领域里的主人的生活状态。而《迁徙的鸟》是关于“承诺的故事”,描述了候鸟南迁北移的过程,在这个漫长而执着的征程里。它们一方面要克服长途跋涉的疲劳。另一方面还要迎接大自然对它们的严峻挑战。展示了鸟类生命最朴实的真面目,反映了鸟类的生命历程,是一部鸟类的史诗、生命的颂歌。鸟类在迁徙中那份对于生命的执著。对于子女的照顾,对于困境迎难而上的品质,无不令人类尊敬。《帝企鹅日记》讲述了在南极大陆生活的帝企鹅生存和繁衍的故事,在从北部前往南部繁殖9个月的旅程中表现出来的顽强的生命力。记录了成年企鹅求爱、威婚及在小企鹅诞生、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许多艰难与危险《白色星球》以北极熊一家的命运为线索,用唯美的画面向观众展现出北极熊生存的环境,也展示了全球环境变暖给北极生物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在法国当代纪录片的自然人文方面的取材于动物较多,从地域上看,从南极到北极,从宏观到微观,反映了纪录片人对这个星球的生物的一种人文关怀,一种和平共处的善良愿望。特别是在这些动物身上我们看到了和人类一样的忠诚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二、表现的方式多样化
1.平等的拍摄视角
“画面是影视艺术语言最基本的元素和造型表意的基本单位。它是电影思维的基本载体和思维材料,它倾注着电影创作者的美学追求和艺术思考,同时它又是人的知觉和客观事物之间最活跃的中介,影片的美感信息是由这个中介传达的”。在这些纪录片中。纪录片人用画面为我们传递了大量的信息。在景别的运用上,有利用航拍技术所拍摄的大全景。展现了南北极和世界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还大量运用中、近景以及特写。在近距离的拍摄画面中,所取的角度尽量和拍摄对象平行,保持一种平视的角度。很少有高高在上的俯视的镜头,体现了导演的一种平等的态度,在《帝企鹅日记》里,当镜头推向这些小生灵时,客观地记录了它们在憨态可拘的行走和雪地上匍匐前进,以及在大海里捕鱼的矫健身手。特别是它们神圣而庄严的“交接仪式”。对爱的坚守等,镜头客观地记录了它们的生存状态,让人不得不为其执着所感动。在《亚特兰提斯》中,没有对白,音画结合也更加紧密,镜头全是在水下拍摄,用鱼类的视角去拍摄游走的浮冰、温暖的太阳、摇曳的水波。视角是由下至上的,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海水和空气的临界面,太阳是散发着耀眼光芒的巨大的球体,海水上漂浮的浮冰犹如天空中的朵朵白云。随着它们的移动,光线也在发生着变化,这又何尝不是鱼类的天空呢?在《鸟的迁徙》里,一大片茂密的庄稼地里,收割机开始工作,田地的一端是个鸟窝,里面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小鸟,它还没有长大到到能够独立起飞的时候,眼睁睁地看着巨大的收割机轰隆隆的开过来,这时镜头的角度切换为小鸟的视角。收割机在画面中更确切地说是在小鸟的眼中是那么庞大、无情,轰隆隆地开过来,摧毁它的家,席卷这个年幼的生命。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无尽的反思。
2.巧妙的画面组接
“纪录片不是生活本身,它是一个文本创作,是作者通过影象发表的对生活的看法。”纪录片人还通过影视语言的相互衔接,对比利用画面的组接和象征、隐喻等手法来表现来表达他的见解和观点。象征、隐喻是指由运动造型直接暗示或通过造型表意单位之间的相互衔接、对比、补充而传达的解释性或提示性的内容,罗兰巴特称之为“明显意义”。戴维波德莱尔则谓之“显在意义”。显然,它是导演有意赋予画面和观众自己从中看到的一种象征意义。这是一种能找到能指的所指。”在《鸟的迁徙》一群天鹅正从一家农院飞过,自在而轻盈,这时镜头马上切
换院子里被关在铁笼的鹅的镜头,这时家鹅正仰望着头顶上飞过的同类,透过铁笼对家鹅的一个眼神的特写,落寞、孤独还有无助,两个对接的画面,一个自由,属于大自然,一个被囚禁,被人类所驯服,眼神中读出了它们对同类的羡慕。一群加拿大雁在迁徙过程中,它们要穿越北美穿越人类文明的城市,而在镜头中矗立的工厂如巨人般地挡住了它们前进的路,工厂从烟囱排放阵阵浓烟,钢铁管道、隆隆的车轮,这些符号隐喻着现代文明,鸟儿在它们面前是弱小的,无助的,小心翼翼地穿行危险地带,还得躲避随时葬身车轮的危险,这时镜头转向了一只被陷进污泥里不能出来的大雁,阴暗的色彩和低沉的音乐传达出了鸟儿的惊恐与无助。在城市的鸟类遭遇了凶猛的猎狗和弹无虚发的猎枪。在乡村,一个老妇人正拿着食物喂养这些长途跋涉的迁徙者们,鸟儿大胆地在她手里啄食,这时夕阳的余辉撒满了原野,一切都那么宁静、和谐,这对组接的画面给了我们更多的思索空间,由此可以体会到纪录片人对人类整个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全方位的审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之间和谐关系的向往和追求。
3.和谐的声音造型
“影视是视听的艺术”。影视艺术的声响可以产生本质上是诗意的新的艺术形式,大大拓展了影视艺术的空间和表现力,渲染情绪气氛,引发观众的联想向更深的审美层次的转化。现场声音它又指声响,在影视艺术中,作为听觉造型手段的人声与作为视觉造型的画面相结合,在时空的纬度中共同参与着影视审美价值的创造。“它是电影听觉语言中最重要的元素,它作为现实主义的因素赋予并强化了银幕世界的真实幻觉。”在《帝企鹅日记》中两只企鹅的交流,一家三口相互呼唤,声音此起彼伏,真实而自然。在《迁徙的鸟》中,冰雪初融,一群鸟儿在河面追逐嬉戏,那“踢踏舞”的节奏,还有雪崩的声响。音响除了能还原当时的声音外,还能传达出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比如《迁徙的鸟》中,当鸟儿穿过工厂是巨大的轰鸣声,尖锐的金属撞击声,打破寂静的枪身,不只渲染出了一种恐怖气氛,而且揭示出了作为鸟类心灵深处的恐惧以及这种恐惧带来的无助。附加声音它分为解说词和音乐,在《帝企鹅日记》中解说角色分为三个,企鹅爸爸,企鹅妈妈和宝宝,解说者也分别由成年男性、女性和小孩担任,语言优美且富有诗意。而音乐也是这类纪录片的一个亮点,具有异常丰富的表现性和象征性。“音乐可能成为电影中最具有诱导性……的因素”,在《迁徙的鸟》中开篇是Nick care主唱的一首温暖而感伤的情歌.与钢琴声浑然一体,和着唱诗班的赞歌,犹如天籁之音,无不表现出对这些族群的敬意。因此和谐的音乐使影片的节奏更顺畅和连贯。也使主题表达更鲜明更集中。
三、主题表现的反思化
马克思曾经指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人甚至是直接地自然存在物,因为人靠自然界生活。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然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关于生态题材的纪录片在当今世界影坛已经成为先锋力量,寄予着纪录片人对现实的深刻追问和思考。
综观法国当代纪录片,透过唯美的画面,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反思和批判,除了镜头和画面生态主义的主题表现得比较隐晦外,在解说中表现得较为直白,比如在《白色星球》中结尾部分的解说“北极覆盖的冰层在减少,物种在消失,人类是主因,听见了北极熊的哭声,请不要让伟大的北极熊消失。”真可谓震耳发聩,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颇有深意,因为没有足以支撑身体的冰面。北极熊艰难地水中前行,无疑使得观众在内心暗暗捏了一把汗,最后,所幸它还是爬上了一块坚实的浮冰,登上了陆地,导演想要寄予的是,如果人类再毫无节制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不久的将来,这个白色星球就将不复存在,也许下一个消失的就是人类自己,同时也让人联想到目前屡屡爆发的地震、海啸、干旱、洪灾、沙尘暴、温室效应等,地球的承受能力已达到极限,现代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时也种下了今天的祸根,自然界已经开始向人类展开报复,而恩格斯在他的《自然辩证法》池曾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个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可以看到法国当代记录片主题的不再是一味赞颂现代工业文明。而是掠去科技生活的表象,将目光投向更深层次的思考。高耸的烟囱、滚滚的车轮、繁华的都市都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给人类带来丰厚的物质利益的同时,却给同样在这个星球上生存的生物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
而在片面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中,自然不过是人随意支配和改造的对象。过分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和统治的能力。“在生态学中,人类的悲剧缺陷就是狭隘的人类中心视野,还有人类想征服、教化、破坏与利用自然万物的冲动。”在1968年英国学者加雷特-哈丁的《公有地的悲剧》文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下去的严重后果。“现在的生物圈是我们拥有的唯一可居住的空间。而(人类现在拥有的能力)能够使生物全变得不再适宜人类居住。如果地球上的居民现在不采取迅速有力的一致行动去制止短视的人类贪婪行为对生物圈的污染与掠夺。那么它就会在可以遇见时间内产生自我毁灭性后果。”。
对纪录片《新丝绸之路》的赏析 篇4
《新丝绸之路》拍摄历时两年,摄影组深入丝绸之路,在西域沙漠和绿洲间寻找拍摄遗落的东西方经济文化等文明元素交融的痕迹。同时他们还不得不遍访瑞典、英国、俄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拍摄研究外国探险家挖掘、切割的现在还陈列在他们各自国家的博物馆里的文物。摄制组在资料房堆了半屋子的带子中,在总共拍摄了1000多盘的素材带中,筛选、缝合与加工成包括序片在内的【生与死的楼兰】【吐鲁番的记忆】【草原石头祭】【一个人的龟玆】【和田寻宝】【敦煌生命】【青海之路】【探访黑水城】【十字路口上的喀什】【永远的长安】十一集独立成章的《新丝绸之路》大型纪录片。是继去年《故宫》后,央视又一大手笔的纪录片制作。虽然此次,CCTV与NHK仍是合作,但他们的合作方式是同一命题、分别拍摄、各自制作,最终完成的是CCTV与NHK两个版本。抛开NHK版本不说,单说CCTV的《新丝绸之路》绝对是最近几年内我国纪录片制作中的优秀作品。下面就从《新丝绸之路》内容选取,表现
手法,镜头语言,画面语言,音乐运用等不同角度来赏析评价。
(一)超然客观的领取
内容上,这次的拍摄不是26年前《丝绸之路》那样对丝路古道沿线的纪实报道,而是选择了十处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地点进行发掘记录和扩展,每集各自成章。从罗布泊深处神秘的小河墓地、保存完好的4000年楼兰美女干尸、吐鲁番关于壁画的记忆,和田宝石的探寻,全世界仅存的一颗释迦牟尼真骨舍利、草原道上的石刻鹿文,黄金面具等一大批的珍贵文物,来反应这条横贯亚洲腹地、叶脉渗透当时世界各地的文明之路的历史,继而揭开古东方、古世界文明的一角。本片所呈现的内容受益于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学术研究,许多观点来自被广泛认可的学术的支持。另外,片中还大量介绍了近现代的一批西方探险家,因为想要拍片、想要引出某些题材和内容不得不这样做,西方探险家们从传说、历史和接触的文化发现了丝绸之路这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深入到这片古老的亚洲腹地,在自然环境和人为条件都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开始了最早的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西方人本身并不单单是学者,几乎每一个外国探险家在离去时都带走了数额庞大的文物。那些被挖掘、被切割的文物现在还陈列在他们各自国家的博物馆里,和他们的名字一起被世人观瞻。所以,今天的摄制组便不得不遍访瑞典、英国、俄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来完成本已被截取的拍摄了。开始看片时,应该是自己的民族情感在作祟,心中总是一股不舒服的感觉,一种悲愤填于胸口,待看完,静下来思考就觉得导演领取的观点比我个人的要高出许多要超然很多。导演韦大军有这么一段话“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民族情感,但《新丝绸之路》不会在这个情感上做过多的文章,因为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可以而且理应变得多元化。当我们试图用另外一种更超然、更客观的角度回看那些已经被定义为‘灿烂辉煌’的历史时,不由得产生出悲凉或是说无奈的情愫。正如我们的丝绸之路,作为欧亚大陆上陆
路交通的主干道,它在中古和上古时期所确立起来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近古被渐渐颠覆,西方世界的兴起和海上交通的成熟让它湮没在历史和传说之中。”
正是因为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感觉“新”字加得很好,想想26年前与日本合作拍摄的时候,我们还沉浸在“文明古国”、“地大物博”的自我欣赏和膨胀阶段,拍摄过程不仅开通专线,还动用了军队,仅仅过了26年,对于历史而言那是一瞬,这二十多年来我们同整个国家一起,一直在经历着封闭与开放间的挣扎。我们看世界的方式可以而且理应变得多元化,我们审视自身和看待世界的方式也应回归理智,所以这次拍摄有意回避了“全景展示”、“波澜壮阔”的习惯,选择十个场景,加入了不少感情和看待历史的正确方式。比如敦煌壁画,虽然一直人为保护但是仍不断消磨损毁,片子中也提出了对现有文物如何保护,敦煌这样的文物到底能够再存在多久,这样新的思考。所以26年后的丝路重拍,不仅仅是技术的更新,内容的更新,新科考成果的展示更是当代的我们思想的成熟,是我们更客观更理性的记录历史的一种成长。
(二)纪实写意型艺术
电视纪实作品,是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以“真实世界再现”的纪实手法反映社会生活的非虚构艺术作品。在对生活过程的忠实记录和生动细节描述中,表现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评判和情感,这就构成了我们熟悉的纪实艺术品格。中国电视纪录片研究会会长陈汉元曾经就电视的纪实艺术有过这么一段表述“纪录片的使命就是忠实于事物发展的过程,我们不要去干预这个过程,因为过程就是历史,如果做干预了,使它的走向变了,那么你可能歪曲了这段,你在捏造变更历史真象,制造一种历史真象,纪录片就是纪录片。”
可是对于《新丝绸之路》所涉及的题材,摄制组要挖掘的要拍摄的是历史遗留的文化符号,他们采取的是写实和写意结合的艺术手法,跟过去传统的纪录片拍摄手法不同,《新丝绸之路》的拍摄方式有很大变化,正如导演韦大军所讲的,称它是一部“变种纪录片”。除传统的纪实手法外,还将运用多种艺术手段。比如专门成立了“再现组”,用真人表演的方式呈现古代战争、民族迁徙、20世纪初探险者的所作所为以及神秘的“楼兰美女”等等。而“航拍组”将借助直升机、动力伞等工具从空中拍摄,最为宏观的景象将组成“俯瞰丝绸之路”这特殊的一集。摄制组还计划用电脑动画技术复原灿烂的壁画、恢弘的城堡以及当年的生态环境。其中场景再现特别是电脑特技的运用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给我印象最深的第二集结尾部分,利用数码技术还原伯孜克里克壁画,最初的几个镜头颇有张力,镜头引导我们从洞窟群的边缘穿过,进入狭长的洞窟,数字复原的壁画彷佛从土砖砌成的洞壁上渗透出来,缓缓亮起,象2000年前的画师点亮手中的油灯。华彩纷呈的壁画,佛像,供养人纷列两侧迎候,千年时光纷至沓来,蔓延过遍布刀痕的洞壁。那些镜头让人震惊,可惜那只是一种技术的还原,也许曾经的辉煌只属于那些懂得寂寞的先人,因为他们远比现代人执著。《新丝绸之路》,只是一个折射着完美画面的空洞眼神,朝着那幽深的洞窟投去匆忙的一瞥,就抽身而退,空留诸神坐在时间的深处,轻轻得叹息。这些叹息应该给现代人一些启示和思索。《新丝绸之路》在记录现在,重现过去,在沙漠的深处寻找文化遗迹,希望,和启迪。片中记录了最近几年新发现的考古成果,给人们展示了西域先民的生活和文化,对印欧人种从草原世界打通到绿洲世界的道路给予了解释的根据,也给西域古代史以更多的线索;片中也记录了现在丝路沿岸部分生活生产习俗的继承。在记录这些文化元素的时候,导演选择了严格的客观和真实,在此他
们坚持着属于纪录片的纪实艺术;而当现代人面对有限的历史文明痕迹,更多的是科学的推测,甚至是很多的想象和猜测,无论是片中对原始先人生活场景的再现,还是关于古西域若干故事的猜测,辽阔的戈壁将一切生命衬托得格外醒目,在丝绸之路绝大多数地段,这一现象令人感动。这个主题更多地是讨论地域和群体的文化,其兴趣点大多不在帝王历史上,所以具有别样的魅力。他们都不自觉的给那些文明痕迹以某种解释和诠释。在表现这一部分《新丝绸之路》的导演们显然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理解,运用了写意的手法,把那些符号升华。但同时片中的一些关于主观记录元素的处理,也是属于纪录片的,比如重现镜头的虚化,在面对一些考古中不能确定的话题,他们都尽量不采用肯定的句法,在质疑中引导人们去跟随着镜头寻找答案,也许根本现在还找不到答案,但镜头展示了找的过程,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
《新丝绸之路》根据思想,情感表现的需要,该纪实的纪实,该写意的写意;纪实中蕴含着写意,写意中融会着纪实。体现着一种虚实相生,情景交融,形神互济的综合美。虽然在理论界,关于纯纪实和创作主观性还有很大的争议,但个人觉得任何影视作品,都应带有人性的关怀,展示人类历史中某一时期的记忆。具体是纯粹的记录还是加以写意手笔,要视题材而定了。《新丝绸之路》在纪录片的发展轨迹中如果是个变种,那希望以后关于纪录片有更多形式的研究,继续引导纪录片“多样性”的发展。
(三)光、影、音的运用
说到《新丝绸之路》的用光,画面,及音乐,单看片头就可以征服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可以看出央视在不断的竞争与成长中,现在制作人有很明显的精品意识。每一个镜头的运用,每一个画面的构图和用色、用光,每一个音乐的音符都是在执著和挑剔中筑就的。具体到镜头语言,片中不论是航拍的气势恢弘,展现西域特有的自然人文风光;或特写的壁画写真,展示壁画精致的质地和制作的精美;或者虚化的镜头重现原始西域人的生活生产亦或战争的杀戮;也或者一个拉镜头,记录沙漠驼队的步履,展现西域人们生存空间,生态环境;更或电脑特技完成的壁画岩洞复原,古长安城的复原更是给我们很大的震撼和感动。画面的处理,让我很佩服央视的摄影,那么唯美的构图和用光,给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给我们的更是美的享受和心灵深处的触动。和去年《故宫》一样,片中很好的运用了光和影的唯美变化,他们不但使画面饱满有张力,也为画面凭添了一些神秘的魅力。在看完片子很久后,合眼回忆,片中唯美景致的画面还可以在脑海浮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贞以漫漫黄沙为远景,以一线骆队为近景,夕阳西下,构成的剪影效果的构图,细腻的光线,柔美的构图,与沙漠的辽阔空旷,让我很清晰的意识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路,更不仅仅是埋葬了古老的东方文明。这条路更是生命的沿承文明的融合和继续。同时让我难忘怀的是壁画人物眼神的特写,那眼神用特写来记录,凝神却表现很大的哀怨,那些眼神属于鸠摩罗什一样的僧人,也是创造华夏灿烂文化辉煌历史的先人对我们民族我们后人的凝视。可以这么概括,《新丝绸之路》的绝大部分画面张力十足,饱满极具感染力。同时摄制时高科技的运用也给了片子画面更多的更新颖丰富的内容。《新丝绸之路》的拍摄在技术手段上采用了超级高清晰设备,这也是纪录片有史以来第一次使用这种高端的设备进行拍摄。摄制组还特别为此成立了航拍组,以直升机、动力伞、航模飞行器从空中全方位进行拍摄。其中讲述丝绸之路起点西安的《永远的长安》,以翔实的史料,大气的拍摄手法,以及真实逼真的三维动画,还原了大唐盛世长安。熟悉却陌生新奇的画面内容也给片子很多的魅力。
提及片种的音乐,我甚是喜欢,但在看片的过程中,并没有引起我多大的注意力,因为从始至终片子中的配乐都和画面混为一体,甚至让人感觉不到音乐的存在却时刻引导我们去回忆,思考和感受审美的愉悦。看完片子,静静的体验片中的音乐,同样给我们悠远神秘的感受。《新丝绸之路》片头、片尾主题曲及大篇幅的背景音乐均出自西安音乐人程池之手。程池曾参与过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音乐创作,并为电视剧《不能没有你》《大宋提刑官》,电影《绿茶》《妈妈》创作主题音乐,观众熟悉的央视《今日说法》《半边天》片头音乐也出自程池之手。在张艺谋、张元、韦大军等名导演眼中,程池是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作曲家。《新丝绸之路》共12集,程池为此创作了《一个人的龟兹》《草原石头记》《青海之路》等十多段不同调式、风格的音乐。片中我们感受到的正如他所讲的“我在写这些音乐时,想带给人们更多的温暖和对历史的回忆。在丝绸之路上,我的录音机录下了风吹树叶的哗哗声,小河流水的叮咚声,四周很是空旷,听着自然界给予人类的最朴素的声音礼物,心中很是舒畅,人也极其地放松。采风中,我还走进许多村落农家,收集了新疆、青海等地的大量民间音乐,有些音乐的旋律真是鲜为人知,它们凝重、质朴、多情,我的创作想像力得到极致的发挥。”我如果单单用“荡气回肠”“悠扬”等几个简单的词语来形容那些音乐,显的是很单薄的了。因为那些音乐都来自西域黄沙和绿洲,来自西域人们千百年来的积累和沉淀。因为在任何的影视作品中只有音乐和画面融合的天衣无缝了,那所用的音乐才是最宝贵的。正如那片中一声秦腔或者牧民悠然的高歌放在现代的某个小提琴音乐会现场,定义一定会是一种噪音,但在西部的漫漫黄沙,在无边的草原中,那就是悠扬的让人身轻神怡的美妙乐音。那些音符中,同样记录着文明的符号,记录着属于西域这片神秘土地的生命的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