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主体

2024-10-12

转变主体(精选10篇)

转变主体 篇1

2011年4月,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 (国发[2011]8号) , 明确提出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2012年12月, 国务院出台《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规划 (2012~2020年) 》, 提出到2020年形成科研分工合理、产学研紧密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种新机制。培育一批育种能力强, 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育繁推一体化”现代农作物种业集团。不难看出, 种业科研政策导向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商业化育种体系。然而, 从目前吉林省种业科技资源的分布状况来看, 从事多年育种工作, 有着较强优势的科研单位;目前实力不强的种业企业, 在这10a左右的时间里, 怎样实现育种主体从科研单位到种业企业的转变, 是商业化育种体系建立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1]。

1 农业科研院所的优势

过去几十年, 财政投入大量资金于省、市级农业科研院所, 支持农作物育种研究。种业科研, 一直以科研单位为主, 90%的科研是由科研单位完成的。科研院所在育种研发领域获得并积淀了丰富的资源[2]。高端人才集中、技术储备雄厚、科研条件先进、信息收集量大、是农作物育种和种质创新的主力军[3]。“吉单”系列玉米品种优势突出, 吉单27、吉单535、吉单522等品种, 在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山西玉米主产区表现优良, 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1.1 科研单位育种人才集中

农业科研单位聚集了各类高素质研究人员, 新品种选育开发的优势全面, 是科技创新快出成果、多出品种的重要保障[4]。据统计, 目前我国80%以上的育种人才集中在科研教学单位, 88%的农作物杂交品种由科研教学单位选育[5]。

1.2 科研单位种质资源丰富

农业科研单位在长期的农作物新品种选育过程中, 通过资源交换、引进和合作研究等渠道, 搜集各类种质资源, 调查种质材料的基础农艺性状, 完成资源扩繁任务, 创新了大量专用、特用品种资源, 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与方法, 为选育出适合生产实际的新品种奠定了良好基础[6]。

1.3 诚信度高

在大多数人心里, 科技工作者是坚持科学真理, 尊重客观规律, 勇于探索创新的代表, 他们治学态度严谨、质量意识强, 同时在长期的科教兴农中发挥着积极的主导作用, 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农业科研单位”的牌子在农民心中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 “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信任。所以, 农业科研单位一直是提供诚信、可靠现代农业技术与产品的代表[7]。

2 吉林省种业的现状

2000年, 我国《种子法》出台以来极大的促进了我省种子企业的发展, 一大批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种子企业取代了计划体制下隶属于政府的各级种子公司, 吉林省的种子产业也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据统计, 目前按新标准发放种子经营许可证的企业达78家, 企业资产总额已超29亿元, 年销售额突破30亿元。种业硬件设施明显改善, 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相继选育出一批优良新品种, 全省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其中, 农业部颁证确认的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3家, 进入全国50强的种子企业2家。

由于种子产业特别是玉米种子产业属于高度依赖技术创新的行业。种子企业大多遇到了由于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 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从而严重影响企业壮大与发展的困难局面。特别是面对国外大公司的竞争, 本土企业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

总体上看, 虽然种子企业不少, 但具有强竞争力的企业不多, 大多还是育种技术落后, 技术人才匮乏, 研发资金不足;吉林省多数种子企业没有自身研发机构, 几家较大型的种子企业的研发实力也十分薄弱, 低水平重复研究现象普遍。虽然吉林省玉米每年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不少, 但是具有实质突破性的品种不多。

3 实现育种主体转变的策略

当前, 急需有机整合科研单位的科技人才、种质资源、育种技术等优势, 依托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 构建基础科技创新体系、规模化育种技术体系, 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种质资源共享平台推动种子产业竞争能力的整体提高。

3.1 构建种业科技研发平台和创新体系

打造以科研院校为主体的公益性、基础性研究团队, 立足于“长远发展”, 为未来科技创新奠定基础。主攻种业科技应用基础研究, 从创新特异种质资源, 开发高效育种方法入手, 特别是要集成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常规技术等构建作物高效育种技术流程。大幅度增加对育种领域优势单位科研投入, 提高前沿攻关科学家的研究经费与待遇, 促进专心致志从事公益性研究, 追踪国际前沿, 发掘优异资源、创制特异材料、研发关键技术。

随着种业新政的实施,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基础性公益性研究的投入必将向农业科研单位倾斜。科研单位要调整学科设置, 重点强化育种新理论、新材料和新方法研究, 努力培育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前瞻性视野和较强原始创新实力的基础创新研发平台和创新团队, 开展种质资源的发掘和创制、重要基因发掘利用、育种理论与技术的突破、种子制种与加工技术创新、种子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8], 建立适应现代种业发展要求的科技研发平台和创新体系[9]。

3.2 构建高效的规模化育种技术体系

建立企业快速培育新品种的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强化优异品种研发能力, 可全面推广单倍体育种等领先的技术体系。择优支持规模大、实力强、成长性好的骨干种企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 加大商业化育种力度, 应用先进育种技术、装备精加工设备, 促进种业尽快发展壮大。

3.3 搭建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平台

依托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体系, 搭建种业科研成果交易平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 农业部和各省区市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相继成立了信息中心, 经过多年建设发展, 初步形成了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体系[10]。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原则, 为科研院所等成果持有者和企业等成果转化者搭建成果信息发布、咨询、评价评估、展示交易等全方位服务平台, 促进产学研用结合, 建立科研成果市场化运作的托管机制。该平台主要为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提供科研成果登记、信息查询等服务, 所载科研成果信息包括类型、名称、权利人、有效期、拟转让方式以及价格等。交易双方还可以根据交易情况进行评价。科研成果转让净收入的一定比例一次性奖给完成人或团队, 有效调动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积极性, 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转化速度。

3.4 建立科技人员流动机制

引导育种家到龙头种业企业, 缓解当前特殊时期资源、技术、人才极度缺乏是当务之急。制定“保留职位、职称、奖励、福利、晋升、退休政策不变”等政策的实施细则, 保证育种家无后顾之忧, 全身心的投入到商业化育种工作中。支持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不侵犯本单位技术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前提下, 签订包含时间安排、收入分配、成果权益等内容的协议后, 到企业兼职;到企业挂职, 挂职期间只能由一方领取工资, 挂职期结束后返回原单位, 其在种子企业工作期间的业绩, 可以作为职务竞聘考察内容。

3.5 建立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目前, 外国商品化种子大量涌入, 我国很多特有本土种质资源因保护不力而迅速流失甚至灭绝, 同时, 对外国优良品种亲本的引进异常困难。玉米育种的种质基础狭窄和遗传脆弱性已经成为人们十分担心的问题。扩大玉米遗传育种的种质基础, 突破性优异中间材料的创制和大规模的组合配制、筛选, 充分开发地方种质资源、进行种质扩增显得尤为重要[11]。建立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 实现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整理, 在数据、信息、实物3个层次上, 全面实现种质资源的共享。因科研或育种需要, 可以向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提出申请, 对符合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提供种质资源条件的, 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应当迅速、免费向申请者提供适量种质材料。如需收费, 不得超过繁种等所需的最低费用。从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获取种质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向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反馈种质资源利用信息, 对不反馈信息者, 国家中期种质库、种质圃有权不再向其提供种质资源。负责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鉴定、保存、登记等工作的单位, 有义务向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委员会办公室提供相关信息, 保障种质资源信息共享。

摘要:本文在国家出台种业新政的宏观背景以及种质资源、人才资源等种业科技资源分布现状的考量下, 分析了吉林省农业科研单位现存的优势以及种业企业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促进育种主体转变的策略。

关键词:种业新政,科研院所,种业企业,转变

参考文献

[1]周明月, 孙洪武.中国种业公共科研单位与企业结合机制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 2014 (02) :77-80.

[2]刘德畅, 孙虎, 等.种业科企合作新机制探索[J].农业科技管理, 2014 (02) :81-83, 89.

[3]刘和平, 等.种业科企合作的实践与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 2011 (11) :122-124.

[4]王成瑷, 张文香, 赵磊。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种子产业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种子, 2003 (01) :48-50.

[5]江娜.“新政”催生种业变局专家解读国务院意见[N].农民日报, 2011-04-28 (01) .

[6]赵志刚, 罗瑞萍.科研育种单位发展种业企业对策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16) :345-346.

[7]张富.农业科研单位种业公司发展探讨[J].中国农业信息, 2008 (03) :37-38, 46.

[8]刘明霞, 李国威.种业新政下农业科研院所育种创新问题的思考[J].农业科技, 2012 (08) :127-128.

[9]刘钦.种业新政下提升农业科研单位育种创新能力的思考[J].种子科技, 2012 (02) :3-4.

[10]李昌健.加强全国农业信息中心体系建设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 2014 (03) :1-4.

[11]王奕, 郭承亮.我国种子企业发展科研育种的对策思考[J].中国种业, 2014 (04) :12-14.

转变主体 篇2

【摘 要】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对县乡政府职能产生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县乡政府职能的影响,并提出了

主体功能区建设背景下县乡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县乡政府 政府职能转变

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政府管理关注的重点。党的十七大还明确提出:到202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建设是根据区域资源环境承接能力和开发适宜度对各区域进行规划建设,并由此带来国家政策的相应变化,县乡政府的行政环境势必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将对县乡政府职能产生重大影响,不同区域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相应区域的县乡政府职能也应随之改变。在新的区域划分和功能要求下,探讨县乡政府的职能定位和职能转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主体功能区建设对县乡政府职能的影响

行政环境决定、制约政府职能。随着经济体制、外部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变化,政府职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主体功能区建设将改变县乡政府的行政环境,从而对县乡政府的职能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进而将引发县乡政府职能的一系列变化,主要体现为:

(一)职能重点:基本一致→因地制宜职能是政府定位的核心,转变职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各级政府都强化了经济建设的职能,目前经济建设职能已成为全国各级政府职能的重中之中,呈现出政府职能的高度一致性。这种高度一致性是致使我国国土开发秩序混乱、生态破坏严重、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现象突出的重要因素。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这几类地区在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方向现有条件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如优化开发区是提升国家(或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重要的人口和经济密集区域,带动全国(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区域;重点开发区是全国(或地区)集聚经济和人口的重要区域,支撑全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限制开发区是保障国家(或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全国(或地区)的生态功能区;禁止开发区是保护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区域。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以经济建设为主,限制开发区应以生态建设为主兼顾经济建设,禁止开发区以保护自然为主。由此决定了不同区域的县乡政府的职能重点是不同的,必须因地制宜,如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的政府职能重点是经济建设和公共服务,而禁止开发区的政府职能重点则应是保护自然和生态建设。

(二)职权关系:权责不等→权责统一职权关系的调整的本质是利益格局的调整,关键在于权力和责任的重新划分与规范。从目前我国县乡政府在整个行政体制中地位和作用来看,权力的划分模糊且不规范,职权与职责极不对等,突出表现为权力小、责任大,财权小、事权大, 县乡政府切实履行职能受到很大限制;从基层政府内部职权关系上来看,许多地方部门权力划分过细,规范不足、责任不清,有利的事都去争,有弊的事都去避,造成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等弊病。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将对不同区域实行分类管理,按照主体功能区的定位要求,要在政府权责划分、政策配置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从而促进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在权力关系上,将进一步加大上级政府的分权或权力下放,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和效率;在财政关系上,进一步界定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责任,完善中央和省级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理顺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管理权,逐步培植地方政府可永续利用的地方税源,改变地方财政收入过重依赖流转税和土地出让金的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纵横向转移支付机制,加大对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偿的转移支付力度等等。这有利于改变县乡政府“权力小、责任大,财权小、事权大”的格局,从而实现政府的权责关系走向平衡、统一。

(三)机构配置:上下对口→因地而异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设置的基础和内在根据,政府机

构则是履行政府职能的载体,并随着政府职能的变革而变化。受政府职能定位不准、政治管理体制不活、政府再造动力不强的影响,我国政府机构一直没有超出“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基层政府机构设置整齐划

一、上下对口、特色不足、分工过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现象十分严重,是政府职能转变难、政府有效性不足的根基所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而引发政府职能的调整、权责关系的优化、区域发展方向的变化、区域治理模式的活化等,对县乡政府机构改革带来重大机遇。各地需要根据当地的主体功能定位,科学设置机构,该并则并、该减则减、该强则强、该弱则弱,力求机构设置符合政府职能的需要。届时县乡政府部门将体现出应有的差异性,甚至会涌现出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政府部门。

(四)职权方式:大体类似→各有侧重职权方式主要是指政府用何种方式输出自己所承担的职能,它直接影响着政府职能的效率和效果。受传统的计划经济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加上基层干部素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干部素质普遍不高,许多县乡政府依然没有摆脱靠

文件、会议、审批、管制等行政手段为主的政府治理模式,以权代法、以权谋利的“人治”的现象并不鲜见,经济、法律、社会手段运用普遍不足,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与推进主体功能区的形成不相适应。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需要对不同主体功能区治理模式进行调整,既要考虑主体功能区的属性,又要考虑政府与市场发挥的不同条件。总体上看,市场化程度和市场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从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到禁止开发区逐渐减弱;而外部性逐步增强。按照这一属性和特点,在优化开发区域,应主要依靠市场调节,政府的作用是通过健全和完善产权、价格、监督等制度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公平的外条件;在禁止开发区域,应主要依靠政府规制,通过一系列规划手段和限制措施,强制性地确保主体功能的实现;在重点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应当强调市场增进与政府规制相结合,并还要体现因地时制宜,如即使在重点开发区内也要建有生态功能区,并实行强制保护。因此,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政府职权方式也将会因地因时而异。

二、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县乡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我国已进入政治体制改革的攻坚阶段,面临的问题深、困难重、压力大。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要实现县乡政府职能转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转变观念,推进县乡政府职能定位的理念创新县乡政府职能的转变,首先是政府治理理念的创新,主要是提高县乡政府机构及工作人员对服务型政府的理解和认同能力。县域经济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一种民营经济,其行为主体是民众,是民众在致富欲望驱动下“为自己干”的人格化经济,故对市场始终保持灵敏的反应和高效率。政府要从“管制型”施政理念向“服务型”施政理念转变。当前关键要按照建设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将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作为新阶段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目标,坚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根本,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努力实现“九个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随意”政府向“诚信”政府转变,由“利益”政府向“中立”政府转变,由“僵化”政府向“学习”政府转变,由“保守”政府向“创新”政府转变,由“神秘”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

(二)因地制宜,实现县乡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突破县乡政府职能转变应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特点不同,在职能转变重点、方式、途径等方面有所不同。如从政府经济职能角度看,优先开发区域的县乡政府应重点加强土地、水资源的有序利用,鼓励环境友好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技术创新,鼓励支持产业升级和转移,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重点开发区域的县乡政府,应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支持技术创新,加强空间规划,鼓励吸纳人口。限制开发区域的县乡政府,应重点鼓励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引导人口和要素向适合地区集中,限制污染型产业发展, 加强劳动力培训和鼓励生态移民。禁止开发区域的县乡政府,应重点组织生态移民,开展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严格禁止各类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要求的开发活动,限制过度的景区和

旅游开发。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县乡政府的基层性决定了公共服务是其最基本、最核心的职能,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不是其职能重点。由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将日益增大,农民群体性事件有可能时有发生,加上主体功能区建设过程中的利益协调问题比较多,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将成为县乡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点职能。如近几年粤东与闽西的交界处的农村冲击政府或司法机关的农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原因涉及到环境保护、征地补偿、司法判决不公、民事纠纷、干群矛盾等方面,而这些问题大都属于县乡政府的职责范围。

(三)理顺关系,实现县乡政府职能内容的合理定位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职能框架,必须明确市县政府的职能定位,切实解决好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问题。当务之急是理顺以下几个关系。一是政市关系。市场机制能够解决的,就让市场解决,政府只管市场做不好和做不了的事,切实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同时,要为市场提供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企业构架平等的竞争平台和市场环境。二是政企关系。政府应在理清自身职责的基础上,积极回应企业的要求,为企业服务,帮助企业成长,与企业完成积极、良性的交互作用。属于企业份内的事情由企业去做,政府不加干涉。三是政事关系。加快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步伐,合理划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职责,除法律、法规明确授权或规章正式委托外,事业单位一般不得承担行政职能,不得利用行政权力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权力优势进行行业管理和垄断性经营服务。四是政社关系。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发挥社区的教育、卫生、医疗、环保、就业、利益协调等职能,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感和情感归属感。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好城乡基层自治组织、各种行业组织、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各类群众组织的管理和自律作用,努力形成政府管理与社会调节互动互补的机制。五是党政关系。既要坚持党委的政治领导地位,又要正确区分党政职能。建议实行党政一把手一人兼,党委、政府成员交叉任职,并尽可能地减少副职;党委主要是研究重大的方针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发展规划、重大人事任免、重大应急事宜,大量的行政和经济工作应交给政府去办。六是上下关系,即上下级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从权力配置、利益调整、法律关系角度,合理划分事权、财权,依法确立、规范省、市、县、乡政府的职能范围和权力范围,属于该级政府的事务由该级地方自主处理,理顺上下级关系。突破行政区划分限制,采取城镇联盟建设的方式,做到统一规划,整体布局,资源共享,设施共建,优势互补,逐步实现中心城市与县(市)之间经济、交通和环保等一体化。在条件成熟时,减少政府层级,扩大管理跨度,实行三级和两级相结合的地方政府层级体制。特别是要积极稳妥地推行省县(市)直辖,逐步实 现“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的行政管理格局。另外,撤并部分基层政府,特别要从实际出发积极稳妥地调整乡镇建制,有条件的可实行并村。七是理顺条块关系。“条块关系”是政府间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总的原则应该是: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对于可垂可不垂的职能不垂,可改为由地方政府管理,上级职能部门加强业务指导;对必须实行垂直领导的部门,在人事安排与绩效考核等方面应该征求地方的意见,对其工作情况应由地方人大组织评议,接受群众监督,促使垂直单位真正对当地的人民负责。

(四)优化机构,提高县乡政府职能载体的运行效能

政府机构设置是否科学,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政府职能的发挥,影响到政府工作效率。总体思路是精简、优化、提质。一是精简整合。政府职能机构设置应向“宽职能、少机构”方向发展,拓宽职能范围,加强职能整合,对部门及部门内部相近或联系紧密的职能进行归并;对一般性和常规性的职能机构,通过整合提高运行效率,减少行政成本。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和部门内部的机构设置尽可能实行大编制,减少办事流程和环节。二是充实增设。对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调优或充实机构和人员编制,如公安等部门。设立县级应急指挥中心,建立以信息化为核心、多层次快速反应系统为支撑的应急机制,提高应对处理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少数县还可根据县域特色增设职能机构,如河北昌黎县就其主导产业—葡萄酒

业单设了葡萄酒业管理局。三是建设“电子政府”。推行办公自动化,实现无纸化办公和信息资源共享,加速“政务网”体系的建立,整合优化政务网络资源,形成中央、省、市、县、乡主干政务网络。

(五)创新机制,提升县乡政府职能发挥的作为能力邓小平同志一向强调:“还是制度靠得住”,构建和谐社会,制度安排是关键。一是建立健全行政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决策规则,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二是建立健全选才用人机制。主要是建立健全基于个人才干的招聘制度和晋升制度、政绩考评制度、干部培训制度、干部交流制度,实现“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事竟其功”。三是加快建设公共财政体系。按照市场经济的“公共财政”原则,收缩财政的生产建设性领域,主要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如社会基础教育、公共基础设施,并促进公平分配、维护宏观经济及社会稳定、保证政权建设等。建立健全转移支付机制,在加大中央、省级财政对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县域的转移支付力度的基础上,建立横向转移支付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在以优化支出结构为重点的节流上下功夫。四是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各部门单位自行设立的事项,应坚决取消。对不属于政府职能,以及不应由政府直接管理的事项,应取消审批。对凡是可以由下级政府自行确立的事项,均予以下放。对同一事项由多个部门交叉审批的,原则上以一个为主审机构。同一部门对同一事项多次重复审批的,原则上应把多次重复审批调整为一次性审批。五是建立健全政务公开机制。除国家安全和利益维护需要依法保密的事项以外,原则上必须进行公开。六是建 立科学的政府效绩评价体系。当前应尽快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取向的政府业绩分类评价体系,在评价指标设置上,要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设置相应区域的评价指标及其指标权重,如对禁止开发区主要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在评价程序设置上,要对政绩考核评价活动的组织程序、方法程序、结果评定程序等进行科学规范和确定;在评价标准设置上,既要看数字,又不能唯数字,既要注重组织考核,更要重视群众评价。七是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八是建立健全政府运行控制机制。在致力于持续提升县乡政府能力的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县乡政府能力的有效约束与控制,使之“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最大限度地以公共利益为指向,正确行使而不被滥用。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和

转变主体 篇3

关键词:教育观念;学生主体意识

古希腊学者普多塔戈早就说过:“头脑不是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充当点火的角色,自己心中就要有一个火种在。笔者就在政治教学中如何“点火”,浅谈一些看法。

一、赞赏、尊重、鼓励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手段

“人性最深层次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欣赏”,而且这种渴望会随着阅历的增加变得更加深层。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抽取某校18个班部分学生的名单给了学校,认为这些学生是最优秀的,8个月后他来到该校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增长很快,求知欲旺盛,以前所谓的“差生”表现也很突出。事实上名单里的学生都是随机抽取的,并非天才。罗森塔尔通过自己“善意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坚定了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在教师的信任、爱护下,这些学生更加自强、进取。罗森塔尔效应说明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赞赏学生,学生就愿意接近教师,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也就会更加表现自己,发挥自己的潜能。我曾接手的一个班级里,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比较自卑,课堂上也不愿意发言,死气沉沉,我就经常鼓励他们,人不要被自己打败,要相信自己,分析自己学习中的问题,然后去克服。我在给一位学生批改作业时,写了这样一句话:你的思路很缜密,认识也有独到之处,如果能掌握好教材中的观点,进步会更大!没想到我的这次表扬,他很受鼓舞,上课喜欢问问题了,爱发言了,成绩进步很大。因此,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鼓励。

二、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条件

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说过:“积极的情感、欢快的情绪,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容易形成新的联系,而消极的情绪则会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创设民主平等的情感气氛,学生体会到平等、自由、友善、宽容、民主,对学生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心理学认为,要使个人创造力得到充分地发挥和发展,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心灵的自由才会有思维的自由。有人说,一直颤抖的手写不出伟大的作品来。同样我认为,一颗恐惧的心是讲不出内心真实想法的。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活跃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讨论、小品、辩论、讲故事、时事分析等多种形式。比如,在讲《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这课内容时,让学生表演小品,扮演国企厂长发表“就职演说”,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积极性马上被调动起来了。那么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个教师要给自己准确地定位,要让学生有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自由和空间。

三、创设科学和谐的评价环境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基本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长。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独特个性,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师最起码的学生观。所以,在评价方式上,要克服过去单纯以分数高低来量化学生,采用鼓励评价、书面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在评价内容上,要涵盖学生的认知、情感、思想、心理发展、活动表现、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各个方面,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希望、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教师要适时对学生参与情况和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善于运用表扬、鼓励性语言,如:“真棒”“我欣赏你敏锐的洞察力”“希望加倍努力,你的潜力还很大”等,发挥评价的正导向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的情感。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间的交流评价。如,归纳总结时设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感想告诉大家?”学生发言,同桌对讲,畅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通过交流评价,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

四、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才欲望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关键

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认为,学生对学科本身的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志从趣生,兴趣是求知的先导,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学生主体意识的产生、持续,质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积极的心态。作为教师应当精心设计每一堂课,使课堂教学有趣味,学生愿意上、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需要教师下很大的工夫。首先,导入上要能吸引学生,教师不要平铺直叙地、呆板地开始一节课,应当从歌曲、诗歌、故事、时政、漫画中导入,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比如: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导入引用元代杂剧《刘行首》中诗句:“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和“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进行比对,引起学生对正确消费观的理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生动的情景、安排丰富的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这些对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意义很大。在教学《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我列举了“表哥”“房姐”“躲猫猫”等大家比较熟知的社会热点话题,使学生参与讨论,理解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

五、开展为终身发展努力的研究性学习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目的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和实质是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潜能,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这种学习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问题意识,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养成时时想发现、事事想探究的认知习惯。这本身需要的就是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愈浓烈,学生探究事物、获取知识的愿望就愈强烈。学生亲历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去探究和获取政治学科的知识,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更主要的是使学生掌握、认识并理解政治原理的一般方法,学会在生活中发现政治现象并活用政治原理,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创新,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科学精神,从而开发和张扬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从主体教学看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篇4

对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颁布《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后不断落实贯彻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挑战和新要求。

在我国推进体育教育改革的大潮中, 不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了重要内容, 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应该占据的主体地位正是要在教师引导下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体现。因此, 解决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心理和情感被忽视的情况, 引入主体教学模式就显得刻不容缓。

本文中, 笔者对于吉林省高校的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长春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的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300名进行调查问卷研究, 观察他们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和主体教学模式下的不同表现。

二、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

对上述五所高校的学生进行相关的主体教学模式的实验, 通过对学生进行快乐体育教学、小群体教学、发现式体育教学等观察课堂教学效果。

具体来说, 快乐体育教学是针对于广泛存在于高校学生中的“厌学”情绪而提出的,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快乐为重要目标而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那种只重视学生的相关体育指标量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扬弃。通过教师的指导, 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发现自己的兴趣, 学在其中, 乐在其中。发现式体育教学指的是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的过程从中发现结论, 而不是传统模式下教师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比如说在跑步课上, 教师让学生自己研究究竟影响跑步速度的因素中“步幅”和“步频”哪个更重要, 让学生在试验中自己得到结论。小群体教学模式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实际情况让他们自主配对, 在各小组之间的竞赛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 从而实现良性竞争的目的, 让体育课堂更加高效。

三、主题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首先, 主题教学指的是学生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主体存在, 教师退居到次要地位, 主要承担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指导和引导作用。教师通过对学生不同性格特点、认知能力、身体素质等的差异性有系统地组织课堂体育教学, 努力让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都能得到有效提升。通过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模式的引入, 让学生真正能够自主地参与体育锻炼的全过程, 自觉地提升体育锻炼的意识, 自发地在体育锻炼中实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其次, 主体教学强调学生在高校体育课堂上的自主选择权, 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自主地选择体育课堂的运动项目、锻炼时间、指导教师等。这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已经初显成效, 高校体育课程的选修课正是这种主体教学的一种体现。但是应该看到, 目前的高校体育选修课广泛存在着学生的选项较少, 甚至有时候选修课已经成为了只有一个选项的必修课。在主体教学模式下, 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学习的进度掌握和难度把握等都有着自主地能动性。这样给体育教学带来的益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得到了具体地照顾和满足, 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既能“吃得饱”又能“吃得好”。

第三, 学生主体教学对于教学氛围的强调空前提高。学生由于成为了教学的主体, 因此学生的心理能不能得到满足、学生的情绪能不能得到宣泄、学生的心情能不能得到优化直接关系到教学内容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因此说, 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师尽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快乐, 在快乐中加紧学习, 快乐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下主体性才能得到最大地满足和张扬。

第四, 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是与确立学生的终身体育的意识紧密相连的。学生在主体教学的模式下增强对于学习体育的兴趣和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这样即使到了大三大四没有体育课的时候甚至是此后的人生中都能够将自身在主体教学模式下获得的体育锻炼技能和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从而真正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最后, 主体教学模式同样要求教师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的启发, 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造体育教学的新进展。

结论:

对于我国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主题教学模式的应用, 并且对于主题教学模式可以使用的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小群体体育教学模式等三个形式进行了依次分析, 此外, 还对在目前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学生主体教学所能够产生的良好效果亦即主题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结论:在我国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中, 引入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广泛存在的体育课堂效率不高、学生参与性不强等问题, 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体育课堂学习效果。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并且通过文献资料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于在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中引入主体教学的模式进行效果研究。事实证明, 让学生自主选择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形式、时间以及教师等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于学习体育的动力和兴趣从而不断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主题教学,体育教学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李泽群, 李骅, 何轶, 谈智武, 张蔚明.大学体育教学主体参与模式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7, (04) :110-112.

[2]杨楠.体育教学模式与主体教学浅论[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3, (01) :1-10.

[3]刘惠芳, 王救文, 蔡春娣.高校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 06, (17) :186-188.

转变主体 篇5

“翻转课堂”是从 Flipped Classroom Model 翻译过来的术语,被称为“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其试图通过调整课内外教学内容并合理利用学习时间,把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以看视频、听讲座、听播客、阅读电子书等形式在课外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认知,通过自我提炼,在课内与教师利用宝贵的时间研究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翻转课堂在含义上与探究性教学、混合式教学有所重叠,主要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虽然这种教学理念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但是在翻转课堂实施过程中视频制作与传播成为翻转课堂推广的瓶颈,一直困扰着翻转课堂的课程进程。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微视频”等各类信息平台中体育教学资源已非常丰富,2012 年“慕课”(MOOC)的出现又进一步拓宽了教学视频的选择面,学生在各种网络平台上不但可以学习体育技能,而且还可以拓宽学习互动交流的范围。由此,在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大潮背景下,多样化的信息平台为翻转课堂提供了极大地发挥和想象的空间。

1.1 教学环节的重构。

现行的教学通常是由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环节组成,知识传授环节是通过课内的讲解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知,课外重复练习与实践,以实现知识深化与巩固的过程。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将基本认知与深化巩固两个环节进行颠覆,知识传授环节在课外依托各种媒体以预习的形式完成,而知识内化环节则是在课堂内更多地采取师生间答疑、纠错、探究等交流互动形式,通过重新构建教学环节,使学生课外学习内容得以补充,并获得更多的课内互动机会,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吸收与内化。

1.2 教学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课堂中,一直以来教师都以自编自导自演的角色为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学生作为知识的接受者,扮演着最忠实的观众,演讲过程即是学习过程,演讲结束则是学习结束。翻转课堂中师生的角色转变是对教学实践的一次突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一名“听众”向“演员”转变,教师则从“演员”转变为“导演”.在教师统筹规划教学目标的大框架下,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力求形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化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发挥空间。

1.3 教学资源的丰富。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微视频”“慕课”的出现使教学资源得以丰富,课堂翻转得以实现。经过教师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地开发,简短的教学视频成为主要的传授方式。每一个视频对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简短的视频长度与学生注意力时间范围相吻合;简单的检索路径使学生能快捷地获得知识;通过暂停、回放等功能有效地发挥了重复学习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手段,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1.4 教学环境的颠覆。

翻转课堂主导思想是把体育教学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的空间、时间局限中解放出来,教学环境从课内走向课外,将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通过网络空间进行有效地紧密联系。教师可借助网络资源组织课外教学,通过实时监督学生学习动态,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并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教师通过信息分析可采取更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这种将课堂互动延伸到网络中的交流,不仅有助于学习、解惑的及时性,也能实现空间、时间的解放。翻转课堂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应用。

2.1 与运动技能原理相契合。

运动技能是实现终身体育的重要基础,而运动技能的形成则需要通过认知、提高、熟练、自动化 4个学习阶段。在传统技术教学中,教师按照讲解示范、组织练习、错误纠正、动作定型 4 个环节来开展教学。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将讲解示范环节改为学生课外通过观看教学视频进行前期自学,课内教学时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困惑向教师寻求解答,此方式增加了课上组织学生练习和纠错的时间,同时,学习过程中处于改进与提高阶段的学生是运动兴趣的高峰期,学习主动性可使学生技能快速地提高。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实施流程与运动技能形成原理相契合,为体育教学的课堂翻转奠定了理论基础。

2.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

人们对教学主体地位的认识始终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徘徊。新版的体育课程指导《纲要》中已明确,要求教师从课内“灌输式”的教学形式中解脱出来,根据体育教学的特点,结合翻转课堂实施步骤,可以发现翻转课堂与学生体育教学规律相契合。在课前教师布置学习任务、课中个性化指导与课后的练习监控均能较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通过视频学习和前期预习、课中技术纠正、课后的练习提高,均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翻转课堂的实施环节不仅明确了教师教学组织管理的主导性,也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学、改、练的步骤中获得了实际的成效。

2.3 协调体育课讲解与练习的时间矛盾。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纠错、练习及评价一直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技能掌握与运动负荷是评价体育课的重要指标。然而短短 90min 的时间,既要求身体练习的量,又要求讲解示范,因知识习的及时性,学生在未经过思考的懵懂状态下练习,很容易造成对动作的错误理解,教师必然会进行二次讲解,使得课程时间在讲解与练习的相互挤压中流失,自然无法良好地完成课程指标。翻转课堂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其能够增加体育课堂练习时间,学生在课前对技术动作已进行了初步认知,教师在课内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讨论和纠错,不仅增加了学生锻炼的时间,也规避了练习与讲解的矛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习效益偏低的问题。

2.4 加强对教师示范能力的补充。

众所周知,我国高校对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一直没有良好的评价办法,也不涉及教师的切身利益,由此导致体育教师忽视专业技能的提高,技术示范能力的下降几乎成为体育教师的一个通病。在力求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前提下,体育教学应谋求新的教学路径,而网络视频教学则成为了一个示范教学的有效出路。网络视频课的传授者大多是参与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或教练员,无论是运动技能、体能还是示范能力都远超普通学校的体育教师,有着明显的优势。根据Shef?eld 的理解,普通教师示范称为学习型,专业运动员示范称为熟练型。学习型示范可提供学生对运动项目学习的初步认知;熟练型示范可作为参照标准,有利于学习者建立正确的动作执行,进而对技术动作进行纠正和完善。在教学实践中,视频微课程的合理应用可以对教学形成优势互补,也可为当下高校体育教师示范能力偏低的现状进行补充。避免翻转课堂异化,追求体育教学实效。

3.1 避免高估学生的自主性。

“自主学习”理论是由学习者的能力、态度、策略和习惯等因素综合而形成的一种自发性学习机制,也就是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需求,自主控制参与学习、制订学习目标、监控学习过程、评估学习结果的能力。但学生的惰性控制、时间管理、目标设定、资源利用等能力不足,成为了自主学习的最大阻碍,完全依托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效果并不乐观。因此,体育教师有必要对学生的自主程度或者是自由选择的宽容度进行适当地跟踪与调控,在一定的教育机制中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及协调自主学习与总体教育目标的关系。

3.2 避免弱化教师的主导性。

体育教师一直是体育教学中的主导者,不可否认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对体育教师的功能起到了一定的颠覆性作用。当体育教学为了实现灵活性而减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投入时,课堂已不再是课堂。为了避免教学误区,在引用翻转课堂时,应有合理地分配。虽然学生通过微课能自主完成学习,但并不代表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了,反之会变得更加关键。课前教学视频资料的录制和整合、课中的活动组织与设计、课后学生体育练习的监控与评价等各项工作都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全局把控,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被过度地替代,教学便失去了可控性,终究会沦为“放羊式”教学。

3.3 避免忽视学科的差异性。

翻转课堂的提出来源于计算机多媒体领域,是长期实践中衍生出的教学模式,因适用性广泛而被各学科借鉴和引用。体育学科中翻转课堂的应用正处在萌芽阶段,还较为薄弱,在探索和发展阶段难免要借鉴其他学科的经验,但学科间的理论与经验毕竟存在差异,生搬硬套不一定适用于体育学科。因此,体育教学要以存在的价值来丰富和完善,在实践教学中把握好体育项目特征与培养规律,选择性地借鉴与采纳,完善适用于本学科的教学手段,以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为目的,避免盲目追求形式而背离翻转课堂的实施初衷。

参考文献:

[ 1 ] 邵伟德,李启迪,刘忠武.运动技术教学原理构建 [ J ].体育学刊,2013(2)。

[ 2 ] 毛振明.体育教学论 [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 方曙光,潘凌云,樊莲香.体育教师教育的实践品性:困境与出路 [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3(6)。

[ 4 ] 常先厚,肖玉新.体育教学本体论[ J ].体育与科学,2006(2)。

转变主体 篇6

摘 要: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是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前提,也是乡镇政府在“后税费时代”职能转变过程中的导航标。乡镇政府在职能转变过程中,应明确自身定位,以还原农民话语权、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农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责任意识,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为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

关键词:农民主体地位;乡镇政府;后税费时代;政府职能转变

中图分类号:F32.2;D42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8)06-0014-05

Reconstruction of main body position of the peasants:

duty transformation of town government at post-era of tax and fees

LI Tao1, YAN Jia-yin2

(1.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ffairs,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Chongqing 400031;

2. Organization and Personnel Department, Chongqing Three Gorges Vocational College,Chongqing Wanzhou 404001, China)

Abstract: The realization of the main body position of the peasants is the premise of giving free rein to the subjective role, transferring the activity, subjectivity and creation of the peasants, and promoting socialism village reconstruction and is also the navigation mark for duty transformation of town government at post-era of tax and fees. In the process of duty transformation, a town government should clarify self-position, return right of speaking to the peasants, protect the basic interests of the peasants, cultivate the subjectivity consciousness, citizen consciousness and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of the peasants, promote the lawful construction and provide institutional security for realization of main body position of the peasants.

Key words: main body position of peasants; town government; post-era of tax and fees; duty transformation of government

农业税的全面免除标志着我国农村“后税费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对农民赋税负担的全部解除,更将带来农村的一系列重大变革。就与农村直接接触的乡镇政府而言,建设服务型政府将是其改革的目标,政府职能将由行政命令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就“三农”问题而言,即使免除农业税,农业发展、农村富裕的根本仍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调动农民自身的内驱力,其根本前提在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实现。可见,实现农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农民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后税费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的导航标,同时也是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本质体现。因此,在“后税费”特征下,立足现状分析,厘清制约农民主体性地位发挥的各种原因,充分肯定农民主体地位,发挥农民主体功能,挖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性力量,将成为当前乡镇政府在转变职能和服务模式过程中面临的新的历史课题。

一、当前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表现

农民主体地位包括政府对农民的定位和农民主体意识两方面。体现在政府职能上,就是以实现和维护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视农民为服务对象而非管理对象,在平等基础上充分展现农民应有的话语权;就农民本身而言,在于其自觉主体意识的觉醒,在公民意识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感,新型农民的具体要求便是农民主体地位得以彰显的最佳诠释。从本体上讲,农民主体地位的内涵体系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第一,“后税费时代”农村建设的总方针应以满足农民迫切需求和农村深入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把握好建设的核心内容,即培养农民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第三,明确自身角色定位,把握好“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还自主权于农民,真正发挥农民作为“后税费时代”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实施者和受益者的作用;第四,农民主体地位的建设还应体现在农民意愿、农民利益、农民建设、农民传统、农民管理五个方面。

笔者就农民主体地位的现状对重庆市忠县、万州(渝东北)、黔江(渝东南)、合川(渝西)的若干乡镇进行调查后发现,当前农民主体地位缺失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从乡镇政府角度看,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农村都担当了为城市发展积累原始资本的角色。改革开放后,乡镇政府也因计划生育、征收农业税及其他税费等原因而背离政府的服务性职能,很大程度上充当了管理者的角色。乡镇政府与农民在地位上不对等甚至不平等造成了农民主体地位的强行丧失,农民在与政府的对话中缺乏话语权。同时,由于体制原因让一些乡镇政府形成了“对上不对下”、忽视农民根本利益的错误政绩观。取消农业税后,在转变乡镇政府职能的过程中,由于乡镇政府干部本身的素质和观念等原因,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突出农民主体地位”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在江苏省南通市委党校姜作培教授对50名乡官的调查中显示:有“50%的乡官对谁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做了错误的回答,54%的乡镇领导不知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过分依赖上级财政”[1]。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农民主体地位在乡镇政府被弱化甚至缺失。另外,笔者调查发现,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见表1),各种信息(如政策、科技推广、农业信息等)沟通不畅,乡镇政府向农民推广各种信息的广播、宣传栏的作用受到制约,即使在作为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的电视传播中,乡镇政府文广站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导致农民主体地位难以在政府有效调控下得到有效充分的实现。

其次,就农民自身而言,农民主体意识缺乏、法制意识淡薄,包括投身农业开发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强、参与开发的主动性不够和只注重个人利益而忽视他人和农民集体利益等几个方面。笔者在与一些农民的访谈中发现,他们更多的是一种臣民意识而非公民意识,多数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准则,对于有关集体利益长远发展的事情,首先考虑的是该事情对自己目前能够有多大效益而非以后对大家有多少好处。梁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的调查显示:农民思想认识问题和主体意识不高、唱主角的参与率不高,自我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在项目建设中主力军作用不明显,全程监控力度不够,[2]这成为农民主体意识“缺位”的重要表现。在姜作培教授的调查中,乡镇领导对目前农民素质的评价普遍较低,50位乡镇领导中没有1人对农民素质表示满意,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72%[2]。笔者调查显示(见表2),只有12.7%的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事情,对新农村建设主体不清楚的人占到25.3%,更多的是将新农村建设主体推向政府。此外,对农民学习现代农业新技术主动性的调查显示,想学习的占主体地位(56.40%),但不想学习的也占有很大的比重(43.60%);其中,我们对农民群体中想学习的原因做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见表3),除去“其他”部分以外,积极型的农民仅占18.80%。就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现状来看(见表4),主动采用的比例仅占10%,多数农民是被动接受。

最后,就政府与农民的互动情况来看,农民参与政治的主动性还比较缺乏(见表5),主动参与的仅占23.5%。但大多数农民也充分认识到民主政治关系自身,在我们的调查中,有72%的人很肯定地告诉我们,希望采取“直选的方式”选举村委会干部,并且有73%的人表示如果采取直选他们将有更高的热情参与选举活动。这说明乡镇政府还应加强基层民主政治机制和体制的改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农民主体的政治参与热情。就农民对村代表及村委会的评价来看(见表6),大多数农民认为村代表及村委会能够代表农民利益(充分代表占47.1%,基本代表占17.5%),但回答不能代表村民主体利益和不清楚的也占了25.4%,说明还应加强村代表和村委会自身的代表力度,同时还要加大农民主体地位的教育。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其实对主体地位的要求还是比较强烈的,这充分体现在农民对经济主体地位、政治主体地位以及文化主体地位的强烈需求上。

二、制约农民主体地位发挥的原因

1.小农意识惯性和相对封闭的农村条件是制约着农民主体地位发挥的历史原因

过去,我国农民作为人民大众的主体,为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却没有被赋予主体地位,而只是成为统治阶级剥削的对象和改朝换代的工具。两千多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封建社会,农民被紧紧地束缚在土地上,通过租借地主土地而被迫接受剥削;同时,统治阶级凭借其控制的整个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向农民灌输一整套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没有任何生产资料的农民只能为自身的生存而不断劳作,并逐渐形成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他们虽然用自己的血汗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但终究只能够成为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由于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基础没有被完全摧毁,农村市场体系尚未健全,封建制度下的小农意识惯性仍然存在于当前农民的思想中,制约着农民主体地位的发挥和农村法治社会的建立。

2.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造成农民根本利益受损和农民话语权的缺失,成为制约农民主体地位发挥的重要原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党充分考虑到了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调动了他们投身革命的热情,最后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农民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但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城乡间的户籍壁垒、两种不同的资源分配制度及在这一体制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例上升,甚至不能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制约着农民主体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与沟通的不对称造成了农民话语权的缺失。在“后税费时代”,这种情况依然存在。由于农民的根本利益受损,势必影响到农民投身建设的积极性。

3.农村民主、法制和文化建设滞后是制约农民主体地位发挥的现实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因乡镇政府片面强调对农村的管理职能,只注重对农村各项税费的征收,使得农村民主、法制和文化建设被严重忽视。在民主和法治社会,农村现状与社会要求脱节,根本原因在于根植于农民心中的小农意识及其文化素质的低下。农民的民主和法制意识缺乏,经济基础薄弱,农业技术知识和市场参与知识不足。因此,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不可能经受住市场风险的冲击。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只能是安于现状,或者进城务工,以解决家庭的生计问题。另外,一些乡镇政府不顾农村和农民实际情况所搞的“经院式技术下乡”让农民倍受损失,严重打击了农民学习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影响了农民主体地位的正常发挥。

三、“后税费”语境下的农民主体地位的重建途径——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

“后税费”的时代特征在本质上要求乡镇政府实现行政职能的转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农村实际,重建农民主体地位,努力实现由无限政府到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的过渡。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后税费必然要求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重建,而该体系的重建在本质上依赖于农民主体地位的率先重建。

1.乡镇政府应充分把握“后税费”的时代特征,以新农村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开放,加强服务,以公共交流的方式还原农民话语权,提高农民主体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后税费时代”农村建设的伟大历史任务,乡镇政府在整个过程中如何充当好导演和指挥家的角色,确保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新时期摆在面前的首要问题。提高农民主体地位,首先,应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建立健全村委会、村代表制度,在涉及农民利益和农村发展的各项重大问题时能够发挥表达农民意志的各种组织机构的功能;建立乡镇政府与农民相互沟通的平台和渠道并形成一定的机制,开通咨询热线和投诉热线,倾听来自农民的呼声,实现政府与农民的公共对话[3];让农民真正享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大权利,在维护知情权的基础上有效地行驶决策权和监督权,激发农民参政议政热情,实现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有效互动。其次,应加强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增强农村集体行动能力。乡镇政府涉农部门应实现转制,以涉农服务市场主体的身份服务农民,并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因地制宜地整合农村社会资源,加大农村民间组织的力量,为农村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让各项资源真正能为农民所掌握和运用,增强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最后,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农村文化传承和创新。合理保存和处理与农村环境相适宜的各种农村文化形态,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积极推进农村社会自治,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分类指导,实行“一村一策”、多点开花的致富途径,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模式,并建立农民抗风险机制,鼓励农民创新实践,激发农民生产热情。

2.乡镇政府应明确自身定位,由“控制”乡村变为“治理”和“服务”乡村,正确处理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提高农民主体地位

农村繁荣的前提在于农民的自主,乡镇政府必须充分地调动农民积极性和主体性,充分发挥好农民自己的主体建设优势,方可真正有效实现乡镇政府的主导职能。这实质上就是通过乡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对农民主体实施的一种有效调控,实现乡镇政府职能由“控制”向“服务”的转变。乡镇政府的“控制”行为实际上是与我国国策的贯彻机制、财政机制、政绩机制、国家对乡镇政府发展经济的角色期待、资源配置方式密切相关的,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服务型政府要求,就必须结束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提高政府机构人员自身素质,规避职能越位、缺位和错位,通过乡村治理改善干群关系,实现机构改革,增强乡镇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同时乡镇政府要通过发挥政府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提高政府投资效率,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引导,强化农村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民主体地位的凸显是建立在政府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以及公共服务等主导性职能基础上的,因此激发农村内在发展潜力和动力的根源还在于政府职能的“治理”和“服务”转变。

乡镇政府应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建立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开拓有利于资金合理流入农村的投融资渠道,从人财物上广泛支持农村,让农民看到切实的希望,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乡镇政府应该让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唱主角,政府不得大包大揽,农民和政府之间应该形成合理的分工结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必须厘清,不能将农民主体地位建设等同于农民中心主义。目前,农民在社会中的地位属于弱势群体,要发展农村、农业,缺乏必要的生产资料、资金和技术,这些都是乡镇政府需要考虑到的。首先,党和国家应该控制生产资料价格,乡镇政府应该保质保量地提供公共服务,如农业信息、市场行情等。其次,农村信用社应简化贷款程序,乡镇政府也应通过多种渠道设立农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用于为农民生产提供相应资金帮助。[4]最后,农民的主体意识全面发挥还需要农村榜样的带动,乡镇政府应对农村先进榜样予以肯定和表彰,从而发挥农村带头人的作用。

3.乡镇政府应加强农村教育培训力度,加强农村法制创新、建设与普及,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实现,提高农民主体地位

农民主体地位重建的基础在于农民自身素质的提高,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的乡镇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民素质,让农民学习科技知识和技术。首先,政府应加大教育投入,在农村创办更多的文化教育基地,通过开办农民夜校、建立基层文化宣传组织等,提高农民素质。其次,应该开展更多形式的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和农业种植示范活动。通过不同方式的教育下乡活动,为农民送去科技、送去宣传资料和图书,让广大农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同时,政府开展农业种植示范活动,向农民广泛宣传最新的农业科技,让农民不仅听到,更重要的是亲眼看到先进科技带来的直接成果。最后,通过示范让农民接受劳动力转移培训,加大“双高普九”的力度,疏通人才返乡服务渠道,这才是实现农村繁荣的根本之道。

要真正做到新农村建设农民的主体性和政府的主导性,需要制度和法律的约束。只有通过乡镇法制建设和普及,形成对农民选举权、土地财产权、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农民自主建立的各种经济组织才可能得到最大的保护,而其地位、作用的保护将提升农民组织的运转能力和办事效率,才可能成为农村建设的主体。所以,一方面应该加快农村法制的建设,尽快建立与后税费特征和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合作组织法等,加大执法力度,实现农村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另一方面,通过法律的健全,推进农村民主机制的健全,使民意得到更加畅通的表达,实现农民的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农民主体意识,为乡镇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发挥最大优势提供人力和智力资源的保证。

参考文献:

[1] 姜作培. 50位乡官眼中的新农村建设[J].人民论坛,2007,(2).

[2] 梁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农业综合开发中农民主体地位问题的调查与思考[EB/OL]. http://bnz.cq.gov.cn/zh/site/web_show_310.shtml.

[3] 程亿.维护农民话语权的后现代公共行政分析[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4).

[4] 贾鸿.取消农业税后县乡财政制度创新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6(1):83-86.

转变主体 篇7

一、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现代教育促使学生发展成熟,即使是中职生也已经初步形成其主体意识。主体意识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中职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给予学生更多话语权,回归到教师培养学生的角色,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不是仅靠外部刺激被迫接受填充的对象,作为知识意识的主动构建者,教师的角色是帮助学生主动构建、引导其完成。如果教师过多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既压制了学生的学习个性又压制了课堂的自由性。虽然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但事实上课堂主体应该是学生的意识,尊重学生,引导学生将医学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升中职医学课堂的学习效率。

中职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形成和确立自己的目标,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有效目标,并且要做好目标评价和总结,在不同学习阶段都有新的目标,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和能力的主动建构者。

二、构建课堂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中职医学课堂必须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以适应开发学生主体意识需要,已经广泛实行的先学后教、任务驱动模式都是值得借鉴的成功的生本课堂模式。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展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对此要善于引导,给予学生充分准备讨论时间。

教师要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根据实际需要例如学生好奇心强、希望受到肯定、善于模仿、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下有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等,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使学生能拿出更加饱满的热情来进行中职医学的学习。中职教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指导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其自己的答案,教师再根据其完成情况进行答疑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由机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对于学生得出的答案即使是错误的也不能进行批评和指责,在肯定其认真思考的前提下再进行纠正,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对下一次探索充满期待。

三、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中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水平不是完全一致的,随着生活经验的差异,同学之间合作能够启发补充,互帮互助,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同时还能增加人际交流,避免因为孤独感影响学习积极性。

现代思维活跃的学生能够迅速接受新鲜事物,传统老旧的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学需求,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仅仅止步于此,需要中职医学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根据课程需要,辅以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媒体放映等方式,更加直观且丰富地展示教学内容;中职医学教育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可能会发生的情境,例如按摩专业可模拟需要按摩的部位和情况,根据设定进行教学和实际模拟,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似的情况下进行学习。激发学生联想思维,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再结合所学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联系,赋予新知识特有的意义。

传统中的中职医学教学课堂是教师授课学生听课,不利于学生进行自我探索。通过这样的新方式能大大提高课堂时间使用效率,弥补因为教学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学生学习兴趣缺失。

除了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根据其他兴趣方式进行补充,例如针灸专业可以在教学中融入武侠小说片段,结合小说描写,对于错误的部分指正,对于正确的部分肯定。通过实际演练加深学生记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能对于课本知识有新的理解。

四、强化师生互动,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在中职医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开发离不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教师存在直接联系,教师教学也需要学生互动反映教学效果。教学课堂不仅仅是传递知识的场所,在课堂上师生通过互动交流拉近师生距离,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自主,学习情绪更加高涨,主体意识更加强烈。

中职医学专业课程强调实际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演练,尽量多以真人进行模拟,对于学生技术以及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有必要。很多时候容易出现瞧不起新手护士的现象,大多都是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没做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教师需要有意识地推动和引导学生沟通交流学习课程,针对全体学生做好教学设计,在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下,再根据不同学生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做自我分析,对自我认知有个明确认识,通过不断反馈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评价。学生自己判断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态度、完成情况等,若有小组也需采纳小组意见,共同完成学生个人能力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需要注意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压力,要争取客观、全面、确切地反映出学生学习效果。

五、结语

受现代教学模式要求,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如何应用更为有效的方式完成目标是中职医学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想要创建更好的中职医学教学课堂必须要从学生主体意识开发着手,不仅是教师教学需要更是为了每位学生更好成长全面发展需要。中职医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以培养技术为主,综合考虑学生发展,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索。

通过以上方式,在帮助学生加深主体意识提高其参与度的情况下,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摘要:学生主体意识开发是基于中职医学教学有效性的现实需要。中职医学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在课堂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课堂互动。本文对中职医学教学课堂现状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如何基于学生主体意识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学生主体意识,中职医学教师

参考文献

[1]潘永忠.中职卫校临床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2,01:37-38.

转变主体 篇8

关键词:全媒体,传播主体,公民新闻

2008年是全媒体在中国发展的元年,什么是全媒体?这个概念并没有在学界被正式提出,它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杜威的主要观点成为了公民新闻的理论渊源。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在媒介规制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凭借其“亲民”本色、自由性、开放性特征,影响并渗入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改变着公共社会生活。公民新闻应运而生,新闻的传播主体也随之发生了革新,由专业机构逐渐转向个人。

1 公民新闻概述

1.1 公民新闻的定义

公民新闻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在全世界范围内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那么何谓公民新闻?关于公民新闻,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各实践机构也有不同的解读。如公民新闻网站的先驱、在韩国本土和世界各国发展了4万多名公民记者的韩国公民新闻网站Oh My News的口号是“人人都是记者”,它强调普通公众对于新闻信息报道的参与。研究新媒体的美国专栏作家马克·格拉泽(Mark Glaser)就认为,“公民新闻就是让没有经过专业新闻训练的普通公众,通过运用新的传播技术来发布新闻信息”。总之,简单说来,公民新闻就是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

1.2 公民新闻与公共新闻的区别

要准确理解公民新闻的概念,就要把它和公共新闻区别开来。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民们在事件报道和传播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公共新闻中,媒介处于主导地位,虽然公众参与媒体讨论的机会增多,但仍然处于被动地位。而在公民新闻中,公民们处在事件报道和传播的主导位置,他们主动就其关注或经历的事件,通过网络及其他方式进行公开报道或传播,或对已经公开报道的事件主动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二是报道的领域发生了变化。在公共新闻中,报道主要集中于公共事务领域,而在公民新闻中,公民们可就任何新闻事件进行公开的报道和传播。它既可以关注公共领城的问题或事件,也可以表达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琐事或感受,即所谓的“草根新闻”。

1.3 公民新闻的传播特点与表现形式

概括来说,公民新闻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具有如下3个特点。第一,新闻主体的草根性。“每个公民都是记者”是对公民新闻报道主体的最佳诠释。第二,新闻视角的自下而上。相对于以往新闻报道以一种自上而下的视角审视社会行为,这种视角的好处是,新闻内容更加关乎普通民众的利益,思考问题的角度也是从普通群众的社会心理出发。第三,新闻载体的技术性。公民新闻的兴起,是以互联网、手机等各种新媒体的使用为前提的,普通民众借助现代个人传播技术,以文字、照片和录像等形式记录下了大量重要的新闻讯息,被各大电视台及网络视频反复呈现。

2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新闻传播主体从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变?

第一是由于网络技术的原因。普通民众不需要经过任何技术培训和专业训练,就可以将身边发生的事拍摄下来、书写下来,同时不需要经过任何组织媒介,就可以将自己拍摄、撰写的内容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第二是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提高。公民意识的觉醒使传统的受众以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传播姿态参与到全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中,从单向的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互动,并且由普通民众采写的新闻,因为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广泛性,又有贴近生活的亲和力。而由突发事件亲历者发布的新闻,则具有超强实效性。这也是公民新闻被称作“参与式新闻”的原因。

3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具体表现

3.1 生产模式的转变

在传统的新闻生产中,新闻机构在新闻的采写、编辑、传播等各个环节起着主导作用。这也造成了信息流通具有单向性。作为受众的公民无法当面提问、要求解释,整个传播过程缺乏及时而广泛的反馈。而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公民新闻使得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传统界限被打破。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接受者如今可以利用互联网方便快捷地发布信息,以往的信息发布者因浏览网络信息而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以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为例,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当地震发生时,媒体职业记者并不总能出现在事发现场。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媒体鼓励公众利用现代网络科技提交所有原创和未经删减的新闻信息,忠实记录历史。所以在汶川地震中,不仅有媒体记者采写的灾情报道,各大网站也开始刊载网民抒发悲情、纪念亡灵的帖子,每天数十万个,寻找朋友、战友、亲人的信息,也都小心地被收集起来。各大论坛还开辟了报料专区,搜索震区盲区。此外,公民的参与还打破了以往陈旧的突发事件报道模式,冲破了新闻披露的“单一化”“单渠道”“单音讯”的任务模式。

这从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受众媒介接近权的增加。何谓媒介接近权?1967年由美国学者J.A.巴隆首次提出的这一权利明确指出,一般社会成员可以也应该拥有利用传播媒介阐述主张、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同时,这项权利也赋予了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普通公众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实质是将表达权归还于公众,使每一个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言论出版自由指的是任何人都有运用出版机构自由出版、自由发表言论的权利,形成“意见的公开市场”,而不仅仅是某一组织机构从事新闻出版的自由。

3.2 公民新闻实现了“议程设置”传播模式的反设置

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有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中,议程设置的主体是媒体组织,这些议程多数是比较重大的事件或导向。而在全媒体时代下发展的公民新闻,则是网络技术催生下形成的“人人都是记者”“未经过滤的”新闻,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议程设置”传播模式的反设置。受众不再被大众传媒所设的议题牵着鼻子走,对于重要的新闻信息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3.3 公民新闻使意见的性质多元化

观点和意见性质的多元化也是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的一个重要表征。公民新闻的报道主体——普通公民被称作“新舆论主体”,相对于受过正规新闻训练的传统主流媒体专业新闻人员来说,他们扮演的是一个业余的新闻记者的角色。由于基数大,而且都没有接受过标准的专业化训练,所以每个公民新闻的报道者自身的个性和特征都得以充分体现,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此外,公民新闻还改变了“舆论一律”的格局。有了身处事发第一现场的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将会变得更加理性、客观与真实。

4 从机构新闻转向公民新闻存在的问题

公民新闻作为一种新事物,在看到这种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公民新闻目前存在的问题。

首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缺乏致使新闻的发布主体难以获得信任。由于公民媒介素养的偏低,隐私披露、色情文化、虚假信息的泛滥,公民新闻所提倡的全民参与公正报道新闻的理念受到威胁。部分公民不具备基本的新闻素养,更缺乏专业主义的新闻精神,大多从自己关心的、感兴趣的、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事件出发,缺乏责任意识,特别是在目前非实名制的网络体制下,恶意炒作、攻击的行为就更难以避免。虽然提供这些新闻的公民也可能经过媒体筛选,但这种新闻模式是不成熟的,公民新闻强调的自由与公信力必须要靠法律和技术上的规范。

其次,公民新闻虽然开始于技术的廉价与简便,但要成为一个独立的常规的报道载体,仅靠个人资助、没有稳定的资金是不行的。设备、交通、充足的时间也是制约公民新闻发展的因素。

最后,从影响力来看,虽然公民新闻在迅速地发展,但是公民新闻目前仍难以与传统媒体相抗衡。在重大新闻事件中,公民信息挖掘的层次较浅,比较常见的是公民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等一些有公民参与但不起主导作用的形式。就网络媒体而言,由于新闻采访权受到限制,大多数公民新闻只出现在网络新闻评论领域;以新闻博客、原创性公民新闻报道为主要内容的网站或者维基新闻还难见踪影。就拿博客来说,中国的博客数量在2008年已接近1亿,但是《全球中文博客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博客写作的内容是感性生活方面的,多为网民的心灵交流和信息共享,新闻博客很少。虽然将偶然遇到的新闻事件写在自己的博客里也有,但很多人的此举多是出于无意识的,并不具有新闻责任感。也就是说,博客并没有体现出多少新闻事件报道和传播的功能。

总之,在全媒体发展进程中,随着真正属于大众的、自产自销的共享媒体的出现,公民新闻提倡的这种全民参与新闻报道的精神具有着积极的巨大的潜在的力量。借由技术保障下无限发展的可能,公民新闻为我们憧憬的自由表达提供了一种接近性,甚至是现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全媒体时代,实现由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转变,是实现普通公民媒介接近权、获得新闻自由的一条有效途径。但目前公民新闻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因为公民媒介素养的偏低,公民新闻的公信力受到质疑;公民新闻的发展仍然比较薄弱,难以同传统媒介的影响力相抗衡。要实现新闻传播主体由机构新闻向公民新闻的彻底转变,至少需要3个必要条件,即公民社会的形成、全民素养的提高、新闻体制的保障。而中国的公民新闻还处于初级阶段,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上,公民新闻的本土发展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艳玲,杨静.“公民新闻”初探[J].传媒观察,2009(2):30-31.

[2]范建斌.开启全媒体传播时代[J].国际公关,2009(1):71-72.

[3]周丽,谭云明.“公民新闻”时代网络编辑面临的挑战[J].青年记者,2010(11):45-46.

[4]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与发展[J].新闻爱好者,2010(1):31-32.

转变主体 篇9

变“以教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中心”

即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让学生主动、自主地发展。为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变“一言堂”为“群言堂”, 允许学生标新立异, 允许持不同观点者进行讨论、辩论、争论, 最终达成共识;变“以教定学”为“以学定教”, 即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思考学生会想什么, 会说什么, 从而把握住学生的“脉搏”, 不仅会发现学生智慧的火花, 而且还能感受到学生丰富的情感和心智;“变教师指令”为“学生选择”, 即尊重学生的选择, 允许学生围绕教学目标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选择中最终掌握知识、形成个性、学会创新。例如, 教学《打碗花花》一课时, 可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自学, 通过读书、看图、提问、小组讨论达到理解、消化、吸收的目的, 从而使学生不但读懂了课文, 还学到了许多书本以外的知识。

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接受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并重”

体验与实践是创新的前提, 把感受告诉学生, 不如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灵活的活动中能迅速地走向成熟。因此, 教师要把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转化为活动内容, 同时, 也不能轻视接受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要把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 在教学《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时, 我先让学生从释题入手, 理解尺长寸短;然后,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整体把握文本内容, 进一步理解题意;接下来, 引导学生研读文本, 整理问题, 在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并将讨论结果分组在全班进行汇报;最后, 组织学生展开辩论, 尺长为正方, 寸短为反方。学生的辩论紧张、激烈, 他们都各不相让。在这个“释题—研读—讨论—交流—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全程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他们充分体验了多种学习方式并用的好处。

变“以知识为中心”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掌握基础知识, 更在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与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又要抓住情感、意志、道德、人格等非智力因素进行有效教育, 把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当作教育的最终价值取向, 让学生会学、会想、会用、善于创新。语文教学是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 我常以文中的主人公为典范, 用身边的事例引导、教育学生, 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 在潜移默化中茁壮成长。如, 学习《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时, 我以叶圣陶先生帮助肖复兴修改作文的片段为例,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叶老平易近人的待人品格, 学习他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文品如人品, 精神比知识更重要。

变“评教为主”为“评学为主”

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已有的逻辑知识体系、固定的课堂模式和教师讲授为中心, 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看重的是教师的“表演艺术”, 评教师“导”的多, 评学生“演”的少。评课者坐在教室后排, 看到的是学生的背影,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视学生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我们所倡导的新的“评课模式”, 就是要变“评教为主”为“评学为主”, 这就要求评课者坐在学生的对面或侧面, 仔细地观察学生, 看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是否积极主动, 思维是否得到放飞, 个性是否张扬, 在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中, 是否凸显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是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了三维目标。这样, 才能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转变主体 篇10

经济持续增长所带来的“资源危机”、“能源安全”以及“全球变暖”等问题正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内外的科学家和政治家纷纷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探索缓解资源、能源以及气候压力的各种途径,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不同理念。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首次提出是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大会,但由于其没有明确的概念,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1987年日本东京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以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所发表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而可持续发展正式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是在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被提出的。会后,我国相应的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正式将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牺牲今后世世代代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提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尽其用,使资源在技术进步的前提下可以多次循环利用。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Garrett Hardin在20世纪60年代所提出的“牛仔经济学[2],而正式作为一种理论被提出却是在90年代,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D.Pearce和R.K.Turner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及经济学》一书中,随后出现了大量体现循环经济思想和理念的理论,比如产品生命周期、DFE(为环境而设计)等[3],在我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新发展观,呼吁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与生态承载力相和谐的发展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4]。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及1997年《京都议定书》都对低碳经济进行了系统论述。但低碳经济出现在政府文件中却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5]。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点的发展模式,是以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结合为目的的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发展低碳经济就是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使现有的“高碳”能源结构逐渐向“低碳”的能源结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尽可能使用现有技术可控的低碳能源和大力推进技术创新[6]。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可持续发展还是循环经济亦或是低碳经济,实现它们的根本途径即为技术创新。

1 技术创新是林业企业实现低碳循环的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林业企业(木竹材加工企业、林产化工企业)是以森林资源或木材的附属物、内生物以及副产品为原料,一方面现阶段由于我国生态建设任务的提出,采伐量受限,造成林木资源短缺的现状,将现有“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封闭式经济增长方式能够使得林业企业减少资源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资源效率,从而降低成本以及减排,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因为林业企业原材料多为林木,而林木作为一种含碳能源,在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必然会排放CO2,而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碳关税必然成为发达国家保护本国经济发展应对新兴市场国家对国际市场的争夺的新型贸易保护工具[7],同时发达国家还纷纷制定苛刻的环境标准,借环保之名,打造国际贸易壁垒。由此可以看出,林业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进行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及能源利用率,生产低碳产品,这是一个国际大趋势。将来的竞争必然会是低碳经济的竞争,而同时政府排放管制必然会不断强化,如果林业企业被动地采取应对措施,那么很有可能失去占领低碳竞争制高点的先机,致使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林业企业应该树立新型的低碳经营价值观,积极主动的实施低碳经营策略,在其他行业还没有意识到低碳经济的重要性时抢占先机,争取制定低碳标准,掌握低碳经济时代的话语权。综合两方面,林业企业要在紧张的资源压力和激励的竞争形势下取得长足发展,将原有的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循环以及低碳的集约式经济增长方式是最好的方式。而由前面可知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以及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因此林业企业要想实现循环以及低碳的经济增长方式,就要从技术创新着手。

2 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2.1 缺乏技术创新意识

由于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引进技术成为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方式,引进设备成为企业改善产品质量提升竞争力的主要途径,模仿创新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这造成了我国林业企业对引进技术和引进设备的依赖,形成“引进-使用-淘汰-再引进”的恶性循环,而长期采取模仿创新造成的后果就是企业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就无从谈起能够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造成资源浪费的局面。

2.2 企业研发人员素质不高及不足

林业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重视不足,对企业内部科研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高素质的人才外流或转向企业管理和经营以及生产等其他环节,同时也不能吸引外部高素质的人才进入企业供职,这从林业企业研发人员的构成上可以看出,专科学历的研发人员所占比重超过半数,本科学历的科研人员相对较少,而本科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所占比重不足5%,相较而言,外部科研机构以及高校成为吸引高素质人员,几乎所有的硕士及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都供职在局直属和省直属的科研机构中,少数分布在高校中。同时,我国林业科研人员2/3以上在林业企业外供职,造成企业内部科研人员不足。由于研发人员不足以及素质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2.3 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以及筹集渠道单一

由于计划经济残存意识的影响,林业企业的意识还停留在依靠增加原材料的投入以及扩大投资规模获取利益的层面上,加之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周期较一般技术创新周期更长、风险更大,而企业为完成缴税配额以及保证员工工资正常发放往往会选择稳妥战略,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企业用于研发的经费投入,抑制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使得企业产品多是一些科技附加值不高、缺乏国家竞争力的粗加工产物,这从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品中就可发现,刨花板等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多为进口,而我国出口的林产品多是以珍贵原材料制成的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林产品,比如家具、松香等。同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经费多为企业自筹,外资、政府投入以及银行资金所占比重较小,这意味着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但存在技术创新失败的风险还会给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带来一定的资金链风险,从而进一步抑制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2.4 建立独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和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比重偏低

科研机构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基地和窗口,技术创新活动的研发环节就是在科研机构中进行的,可见科研机构对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性。由于技术创新活动的商业化转变环节即生产销售环节是在企业中进行的,从空间便利性以及信息获取便利性方面考虑,在企业内部设立研发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所占比重较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研发活动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而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此研发活动的开展也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关键。

2.5 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林业企业是科技成果的应用主体,但是现阶段我国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个:第一,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第二,企业市场调研能力不足,致使引进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科技成果;第三,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科研机构和高校是科技成果的产出主体,但其存在和发展主要依赖于财政而不是市场,因此不具备像企业先天了解市场的特性,致使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的脱节,最终造成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局面。

2.6 缺乏完善的技术创新机制

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创新机制保证其顺利进行,而现阶段,我国林业企业缺乏完善的创新机制包括信息获取机制、科技投入监管机制、创新人员的激励制度以及法律保障机制等,加大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难度。

3 基于转变增长方式的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

基于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将林业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碳和循环的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具体的措施如下。

3.1 增加研发经费、技术引进经费以及消化吸收经费投入

依据循环经济的3R原则,要实现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就要增加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资源化技术以及替代技术等循环技术和绿色产品的研发投入,而要实现低碳经济增长方式,企业就要增加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研发投入。我国在低碳循环技术创新方面缺乏经验,而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实力雄厚及技术先进等原因已经走在低碳循环技术创新的前列,因此林业企业借鉴国际低碳循环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林业企业加大技术引进经费和消化吸收经费的支出,同时建立完善的信息获取机制,这样企业才能把握低碳循环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保证企业创新成果的先进性,完善的信息获取机制还能为企业提供融资机会以及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

由于现阶段市场对绿色产品和低碳产品并没有很高的认可度,致使林业企业不会因为技术创新谋求到超额利润,从而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因为林业企业受到规模较小和自然条件等的约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盈利水平在不断下降,从而导致企业的留利水平以及自我积累能力较低,因此对自有资金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资源化技术和低碳技术等的创新较一般的技术创新具有更大的风险,同时还没有足够高的利润诱导以及较强的外部性的存在,再加之林木资源价格扭曲(现行价格远低于边际机会成本——边际环境成本、边际生产成本、边际耗竭成本)使得企业不急于采取应对资源短缺的措施,所以企业科研投入的不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因此,从政府角度而言,要从以下六方面加大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

第一,采取生态补偿机制和征收碳税,对损害资源和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将依据排污量收费改为依据销售收入收费和对高碳能源征税),从而提高该行为成本以减少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同时对保护资源环境的行为给予补偿从而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第二,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使林业企业对其创造的创新成果拥有垄断的产权,降低企业因技术创新成果被模仿而造成的利益损失,从而保证企业的创新积极性;第三,通过法律和制度规范引导市场建立完善的市场机制即明晰环境资源产权,确定合理的林木资源使用价格以及低碳产品和绿色产品的使用价格,使其能够真实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以及市场供求关系,从原材料和产品两方面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第四,加强对消费者的低碳环保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低碳绿色产品的认可度,从而加大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获润空间;第五,加大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研发资金的支持力度,同时建立研发经费监管机制以避免对林业企业投入的研发经费被挪为他用。林业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的一方面原因就是自有资金的不足,除维持正常生产经营之外实在无力支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政府研发经费的投入对企业尤为重要;第六,建立完善的风险担保及投资机制,促使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林业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筹资渠道单一,其中之一就是金融机构对其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得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将加大正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链危险,从而抑制创新积极性。因此使金融机构加大对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能够有效的增加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3.2 增加低碳循环专业研发人员投入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林业企业往往存在重市场而轻科研的现象,但是却忽视了技术创新是企业争夺份额的有力法宝,致使形成了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企业增加科研人员的投入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树立“重科研”的企业文化氛围,使科研人员在林业企业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第二,加大研发人员经费投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薪资水平和建立林业技术股份(技术股份主要是参与新技术创造价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分配,能够充分调动研发人员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8])。企业科研人员外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薪资水平低,另一个原因是缺少完善的激励机制,对创新有功人员的奖励不到位。因此加大科研人员经费支出是留住企业科研人员和吸引外界高素质科研人员的重要措施;第三,加强与外部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技术创新是一项需要科技支撑的高风险的活动,从降低风险的角度考虑,必须有强大的科技基础作为支撑,而无论企业如何努力也绝不可能将科研机构和高校的高素质人才全部吸引到企业内部来供职,一个是成本太高,另一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致使科研机构和高校注定是大量高素质科研人才的聚集地,因此,如果采取与科研机构和高校合作的方式则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招聘科技人才的成本同时还能为企业降低创新风险寻求到坚强的技术后备力量。

3.3 引进节能低碳型生产设备投入

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众多环节,即包括“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设想构思-研究开发-生产制造-销售”的全过程。因此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必然涉及到生产制造环节,为贯彻低碳环保的理念使生产制造环节实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生产方式同时又能够保证技术创新成果的商业化,引进节能低碳型生产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增加对生产制造工人操作节能低碳型生产设备的培训,设备的先进性只有在符合设备要求的生产工人的操作下,其先进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9],避免由操作设备不当而产生的资源浪费以及对设备的损坏。

3.4 增加对企业营销人员的培训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即是获利,而要实现获利目标的最终环节就是销售,企业营销人员主要有两个职能,一是市场调研,二是产品销售。市场调研是企业了解市场需求从而进行与之相符合的技术创新活动的关键;产品销售是实现产品市场价值为企业赚取利益的最终途径,好的营销人员能够为企业制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市场调研依据,还能够将企业的低碳产品以及绿色产品中的低碳环保理念很好的传达给消费者,从而完成企业技术创新成果顺利商业化转变。由此可知,对营销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

3.5 树立“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的一个著名的社会学命题: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之后,都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存在;这种表现为社会精神气质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10]。由此可知,“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就是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决定性力量。所谓的“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低碳环保观念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体系,是崇尚生态价值、尚简节用、尚俭戒奢以及适度生产和绿色环保的理念,它要求企业将高能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的生产方式,推崇企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

林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有赖于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而人的行为受人的价值观、思想、习俗等精神因素也就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因此树立“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碳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保障。同时,“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还倡导企业内部员工从身边做起,注意节约资源、节约能源从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减少CO2排放。

仅靠员工的自觉很难实现企业的低碳循环目标,因此树立“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制定低碳环保制度、制定低碳环保行为规范、低碳环保教育与培训。低碳环保制度是指保证CO2低排放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的制度、体制及机制等。低碳环保行为规范是指规范CO2排放行为和资源利用行为的措施以及道德准则,是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符合企业低碳循环发展要求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规定。低碳环保教育与培训是指培养员工低碳观念和指导员工减少工作(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过程中CO2的排放以及节约能源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的具体措施。

4 基于转变增长方式的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上述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经整理得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

4.1 创新投入

1)研发经费投入、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经费投入。

①循环技术及绿色产品研发经费投入;②低碳技术及低碳产品研发经费投入;③低碳循环技术引进及消化吸收经费投入。

2)研发人员投入。

主要用低碳循环专业研发人员数量及低碳循环专业研发人员薪资支出两个指标来衡量林业企业对低碳循环专业科研人员的投入强度。

3)设备支出。

设备支出是指引进节能低碳型设备的经费支出,用其衡量企业的清洁生产的执行力度。

4)教育培训支出。

教育培训支出包括以下两个指标:生产制造工人培训支出、营销人员培训支出、低碳环保教育与培训支出。

4.2 绩效

绩效包括创新绩效以及环境绩效两个指标。

1)创新绩效。

创新绩效包括以下五个指标:①低碳产品及绿色产品销售收入。正向指标,越大越好。②低碳技术及循环技术专利申请数。正向指标,越大越好。③应用循环技术减少的原材料成本。正向指标,越大越好。④应用低碳技术减少的CO2排放量。正向指标,越大越好。⑤消费者对低碳及绿色产品的认可程度。正向指标,越大越好,同时也是定性指标。

2)环境绩效。

衡量林业企业是否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经济的低碳循环式的增长方式,环境绩效必须作为其衡量标准。环境绩效包括以下六个指标:①排污罚款金额。反映企业循环技术以及节能低碳型设备的效果,属于逆向指标,越小代表效果越好。②污染处理投入。同样是反映企业循环技术以及节能低碳型设备效果的指标,属于逆向指标,越小代表效果越好。③碳生产率。是指报告期内企业生产总值与同期碳排放量的比重,反映了单位碳排放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正向指标,越大说明企业经济增长质量越高。④碳排放系数。是指报告期内企业碳排放增长率与企业生产总值增长率之比,反映企业碳排放增长与企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对关系,是逆向指标,越小代表企业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依赖程度越小,说明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越高。⑤单位产值原材料消耗。是指原材料成本与企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企业循环技术和节能低碳设备效果的衡量指标,是逆向指标,越小代表效果越好。⑥单位产值能源消耗系数。是指能源成本与企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作为企业低碳技术和循环技术以及节能低碳设备效果的衡量指标,是逆向指标,越小代表效果越好。

4.3 创新支持

1)政府支持。

政府支持用以下两个指标衡量:①政府对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②政府对企业的生态补偿。

2)金融机构支持。

用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科研经费投入来衡量。

3)科研机构和高校支持。

用以下两个指标来衡量企业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程度亦即科研机构和高校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程度:①企业对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支出;②企业对高校的研发经费支出。

4)“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

①企业家精神。企业家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所面临的问题深层思考,汲取营养,提炼企业家精神,然后再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化为企业精神,即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化[11]。因此,要实现低碳循环的经济增长方式,树立“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应该具备这样的精神:重视低碳环保,重视技术创新对低碳环保的重要性,敢于冒险,同时还要有眼光,具备宽厚的林业行业知识以及低碳循环技术知识,重视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家精神是衡量企业文化的重要指标,属于定性指标。②低碳环保制度的完善程度。属于定性指标。③低碳环保行为规范的完善程度。属于定性指标。

具体图示如下:

5 结论

转变林业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取决于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究其实质是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在其中发挥关键性作用。而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目前尚存在诸多不足,如何构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完善技术创新的不足从而最终实现林业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尤为重要。本文提出构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具体措施,明晰政府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并最终设计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判断主体构建合理与否提供了判断依据。限于数据收集的困难性,本文最后并没有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实证研究,这也是在以后的研究中需要予以改进的地方。

摘要:资源危机、能源安全以及全球变暖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林业企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必须转变现有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的粗放式增长方式,而技术创新是林业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分析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构建的具体措施从而实现林业企业的低碳循环的集约式增长方式,最后设计出创新主体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判断主体构建合理与否提供依据。

关键词:低碳循环,经济增长方式,林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蒋有绪.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世界林业研究,2001,14(2):1-8.

[2]GUO DONGMEI.China's Import of Wastes and Its Implica-tion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8,6(4):35-40.

[3]PEARCE C L,SIMS H P,JR.Vertical versus shared leader-ship as predictor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hange managementteams:an examination of aversive,directive,transactional,transformation,and empowering leader behaviors[J].GroupDynamics:Theory,Research,and Practice,2002,6(2):172-197.

[4]王晶.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运行机制、模式及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5]赵卓,肖丽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41-46.

[6]袁男优.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2010,23(1):43-46.

[7]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1.

[8]张延明,王兆君,刘石保.企业技术创新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林业企业,2003(2):43-44

[9]雷叙川.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3.

[10]李飞宏.浅谈马克思.韦伯的宗教社会学思想[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9(15):214.

上一篇:偏头痛治疗进展下一篇:乒乓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