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2024-09-28

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共12篇)

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1

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实现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向自主、探究、合作式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与教师教学方式的改变紧密相关, 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按国家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 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对初中数学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如何更新观念, 开拓创新, 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总结了几点, 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优化教学过程, 培养学习兴趣

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 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 同学们总以为是复习课, 心理上产生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 我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 即“概念关”、“法则关”、“运算关”, 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讨论的方式, 找出每个“关口”的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 “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在“运算关”强调一步算错, 全题皆错等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 在全班进行讲解, 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 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 而且能使学生处于“听得懂, 做得来”的状态.

二、发挥自主探索及合作交流的效能

对于一些规律性强, 覆盖面广, 迁移和应用范围广的定理、公式和一些数学思想方法, 重点开展合作交流学习, 例如《平方差公式》一节中, 如何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规律特点, 在教学中, 教师可编拟几道计算题:1. (1+x) (1-x) , 2. (2a+1) (2a-1) , 3. (100+1) (100-1) , 4. (y-6) (y+6) , 教师先让学生求出答案, 再启发:大家自己找一找, 这4个题存在什么规律?经过几分钟后, 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教师深入到每个小组, 针对不同情况加强引导, 然后各组中心发言人代表本组与全班同学交流, 最终推导出平方差公式, 这里,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 等时机成熟后再合作探究, 然后组间交流, 较好地发挥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效能.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创新意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它能促进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 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 体会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动手操作的过程, 是学生用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 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 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体验,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教学“长方体”时, 可设计操作活动:1.给每一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纸板, 让每一组学生糊1个长方体的纸盒, 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同时, 就体验到只有2个相对的长方形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 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 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2.让学生利用学具盒中的材料插一个长方体框架, 在学生插框架的过程中, 体验到只有把12条棱分成3组, 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才能插成长方体的框架, 从而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了感性认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 改变了教师讲, 学生听, 教师演示学生看的被动接受的方式, 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创造出了所学知识, 同时,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手脑并用的活动, 既发现了新知, 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新的教学方法, 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较高要求, 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本文仅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就教于广大教师, 以便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改进、完善.

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2

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教育局 冯新亮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第一条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第一次明确将“数学活动经验”列入课程目标中。修订完成的《课标》修订稿这样阐述: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程目标进一步被明确,地位进一步凸显,等同于“双基”。所以,小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获得应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最基本教学目标之一切实予以落实。但是在我们实际课堂教学当中是什么现状呢?无论是教师日常的课堂教学设计中,还是学校的教学评价中,无论是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还是大量的课改论文专着中,都很难见其踪影。原因很多:其一,《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数学活动经验”课程目标,但缺乏必要的解释说明,教师对其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理解不深。其二,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为课改新鲜事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三,数学活动经验不像事实性知识那样“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感觉无从下手。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数学活动经验”这一课程目标的粗浅理解。

一、《课标》为什么要提出“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

1.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是指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和心理品质诸方面。素质教育落实在数学教育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2.数学观的变化,最为重要的是数学活动论的兴起。数学活动论认为:应该从多维度来看待数学的本质。数学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活动,不应该完全等同于这种活动的产物。(举例:比,不要仅仅把“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这个概念本身看作是数学,还应该包括学生如何来理解这个概念的过程,这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数学)。数学活动论代表人物尼斯甚至说:把数学只看作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认为数学是某些权威所提出来的一些东西,那是很危险的。《课标》提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是人类的一种科学语言;数学是人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数学活动论的观点,怎样来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这句话呢?我们是否能仅仅把那些死板的数学结论看做是数学吗?这是作为基础教育基础学科的数学的本质吗?应站在不同角度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涵义。站在语言的角度,我们就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会运用这种语言去交流,去表达。站在工具的角度,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这个工具,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站在文化的角度,我们要让学生真实的体验这种文化,深深的爱上这种文化。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产生的能促进其数学素质不断发展的有关数学的经验,那才是真正的自己的数学。

3.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重要代表人物就是杜威。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改造或重组,这种改造和重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二、对数学活动经验本质的基本认识

通过前面的论述,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对于什么是数学活动经验,老师们可能有了一个粗浅的认识。数学活动经验就是学生对数学的真正体验。它不仅仅是指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有关数学事实的感性认识,更是自己在真实的数学活动中获得的有关知识观念、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过程、数学语言以及情感态度的一种综合的感性认识,实际上这种认识也是以结构的形式存在的,绝不是简单的事实性知识,这就是学生数学素质的原型。但是我们又很难给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确切定义。但我们可以理解,数学活动经验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提出来的,它只属于特定的学习者自己,所以具有学习者的个性特征。

2.实践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习者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获得,离开活动过程这一实践形式是不会形成有意义的数学活动经验。

3.发展性。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在一个学习阶段、在一个特定的学习环境中对学习对象的一种经验性认识,是非严格理性的,而且还可能是不正确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是可变的。

4.多样性。由于活动经验具有主体性特征,所以受学生已有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已有数学活动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影响,学习同样的内容,经历同样的数学活动,每一个学生仍然可能具有不同的经验。

三、如何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1.重视过程性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与传统教学大纲相比,《标准》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明确了过程本身就是课程目标,即必须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经历过程。并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认识过程动词表述学习活动的不同程度。

2.设计好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做数学”

从课程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出,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离不开数学活动。什么是好的数学活动呢?课标中也给我们指出了几种小学生进行数学活动的方式:观察、实验、猜测、验证等等。

本人认为,一个好的数学活动除了要选择恰当的.活动方式外,一定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创设现实的、鲜活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活动情境。二是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抓住数学的本质。三是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充分思考,充分交流。

现在现实课堂教学中设计的数学活动,本人认为整体上存在目的不很明确,流于形式,学生交流有所欠缺,不到位。交流基本上还是个别学生和老师的交流,不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项交流,而且老师所关注的就是把重要的数学结论说出来,一旦学生说出来,哪怕是第一个学生说出来,老师大加赞扬,这个数学活动也就万事大吉。学生也养成了习惯,交流的时候非常注意揣摩老师想要什么答案,所以学生尤其是反应快一点的学生,往往一下子就能说到点子上,即使自己还没弄懂也要配合老师,老师也不管其它同学是否理解。

3.采用多种方法,有意识帮助学生积累和提升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留心观察和认真收集学生有关数学活动经验的信息,及时收集信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倾听学生的真实声音。仔细倾听学生的思路想法,仔细分析学生的作业,适时地有针对性的点拨、启发、引导。使用好成长记录袋。引导学生养成撰写数学日记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及时评价、指导。

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认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20-01

小学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从教学中找寻生长点,把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更有助于学生有效学习数学。而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如果没有全面、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探究,就不可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就无法获取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一、在生活中应用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用于实际”的道理。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落脚点就是运用,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运用、问题的解决亲身体验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作用,从而培养学习的自觉性与应用意识。教学中同样要挖掘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因素,真正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仅仅在课堂上集中学习是不够的,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走出教室,回归到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实际中活动,将数学学习与自己的生活充分融合。例如在学习完“找规律”一课后,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思考题:想一想,规律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想想看,把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能设计出哪些有规律的图案?结果有的学生用各种几何图形排列出被子的图案,有的把学校的校园美化列入了自己的想象空间等,这样的作业,既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又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空间。

二、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花”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

三、选用开放性的教学内容

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强调,数学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开放性的教学内容首先表现在开放题的应用上,以开放题为载体来促进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弥补了数学教学开放性、培养学生主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足。数学开放题的类型很多,如:例1,在2,4,6,7,10这五个数中,哪一个与众不同?(这是一道结论开放题)例2,现有三个整数,问这三个数具备什么条件时,它们的和能被3整除?(这是一道条件开放题)等等。在开放题的使用中要注意,开放题中所包含的事件应为学生所熟悉,其内容是有趣的,是学生所愿意研究的,是通过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够解决的可行的问题;开放题应使学生能够获得各种水平程度的解答,学生所作出的解答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开放题教学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还表现在学习的材料应不局限在教材这一点上,生活事件、实践活动、成长经历等都可作为学习的材料。

四、要善于利用学习的反馈信息

反馈的信息,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师都很重要。正反馈信息可以使学生的正确认识和教师的好教法得到加强,负反馈信息可使学生的错误认识和教师的不适当的教法得到改正。教师如果只重视讲授而忽视学生的反应,或重视课外批改作业而忽视课内作业的检查,就会使学生不能及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又不能及时改正计算中的错误,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由于教师不能当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还可能造成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当然,加强课上的信息反馈,也并不意味着把所有的作业都放在课内批改,这两者还是有区别的,要妥善处理。

五、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同样应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是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观念的集中反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主要通过解答应用题和自编应用题来培养。应用题是从客观现实生活和生产的数量关系中提出的问题。通过对应用题的分析解答,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情况,而且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答,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要从数量观念出发去观察事物,把数与量逐步成为认识周围世界的工具。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定会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得到发展。

六、变“学会知识”,为“学会探索”

对拼音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4

一、创设情境, 快乐学习拼音

教师要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 使学生心情愉快, 乐于思维, 勇于探索。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 教师更要顺应儿童心理, 巧妙地创设各种有益于学生接受的情境,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上一年级前都接触过拼音。有的学生是在幼儿园学的, 有的学生是家长教的, 所以大部分学生口形不到位, 导致发音不准确。因为孩子们都觉得自己学过, 都想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 所以教师就可以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的同时纠正发音。如在教学第一课“a, o, e”时, 我就问:“谁会读老师今天请来的这三个拼音朋友?”学生们都兴奋地举手, 并大声喊:“老师, 我会。”还有的直接就大声地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我会让学生大声读, 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满足, 心情变得愉快, 然后请学生仔细看清老师的口形听清声音, 并说说是怎么读的, 再请学生试读,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时教师还要特别重视发挥自己的示范功能, 课前一定要独自照着镜子练习发音, 注意口形。经过模仿训练, 学生的口形到位了, 拼音也读得准确了。

如在学习“b、p、m、f”拼读的时候, 我也让学生自己先读。班上的大部分学生都会拼读, 学生的自我得到展示, 兴趣很浓。于是我再认真地给学生讲拼读的方法, 让他们按照我的教法去拼读。

二、充分利用音节和语境图进行说话训练

如在拼读“rìchū”这个音节时, 教材中配有插图, 图上画着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于是在学生用自己的话断断续续描述出这幅图以后, 我指着图说出了两个句子:“一轮红日慢慢地爬上了东边的山头”, “红红的太阳悄悄地探出头来”。这两个句子看似难, 但配上图和教师的表情, 它便变得可爱生动, 容易掌握了。再如读“rèchá”这个音节时, 我问:“小朋友, 你想给谁送上一杯热茶?”学生纷纷回答, 再让学生端着一杯热茶进行简单的表演, 并对他想送的人说一句话:“×××, 请喝一杯热茶。”学生轻松而又准确地掌握了“rèchá”这个读音, 并学会了一句初步的交际语言。此外, 还可以利用一些学生熟悉而又感兴趣的音节口头造句, 如教“wǒ”时, 可让学生说:我是 (%%%%) , 我有 (%%%%) , 我爱 (%%%%) 。

三、在有效控制课堂时间的前提下, 有机渗透相关知识

如教“zhīzhū”这个音节时, 我让学生讲讲有关蜘蛛的小知识。有学生说:“我知道有一种红蜘蛛。”有学生说:“蜘蛛爱吃小虫子。”有学生说:“蛛网是很黏的。”有学生说:“蜘蛛是从屁股后面抽丝的。”……最后一个学生说:“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一种叫做‘黑寡妇’的蜘蛛, 它常常咬死自己的配偶, 被它咬过的人会立刻死亡。”当他讲完这个小知识时, 全班学生都瞪大了眼睛, 投以钦佩的目光。我趁热打铁地追问:“你是怎么懂得这些知识的?”他说:“我是从书上看到的。”从那天开始, 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对课外阅读都有了浓厚的兴趣, 而且热情高涨。学生进入小学阶段接触母语是从汉语拼音开始的, 可是单纯的拼音教学是枯燥的。学生学起来简单乏味, 但教师有意识地扩充了它的内涵,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识, 而且产生了读书的兴趣和较浓厚的求知欲望, 学生得到的已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拼音学习本身。

四、课件展现, 图音结合, 色彩记忆

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 激发兴趣, 创设色彩鲜艳的情境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 享受美追求美, 让学生在感官认知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

如在看图说话时, 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 如教学单韵母ü:图上画着条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在吐泡泡。出示投影片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单韵母ü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答案:单韵母ü的发音和鲤鱼的“鱼”第一声相同。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的身子就像单韵母ü, 红鲤鱼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两个小黑点。学会比较, 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了基础。

采用不同颜色制作图片、幻灯片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者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 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 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 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 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 我在课件的“拼音角”上也利用不同颜色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 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 黑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 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五、要以音节教学为中心

掌握音节是拼音教学的中心和重点, 是衡量拼音教学质量的标准, 是充分发挥拼音作用的关键。因此, 在教学中除了对声母、韵母音、形和拼音技能做必要的指导外, 还应着重进行直呼音节和书写音节的训练, 并以音节教学为中心。那么, 在每节拼音课的教学中怎样强化音节教学呢?

1. 看图引出音节词后, 要认真指导学生读准音节词的音, 使学生对词的读音和表达的意思有初步的印象。

2. 引导学生把音节词分解为音节后, 要指导学生多读几遍学习的音节, 为声、韵的连读做准备。

3. 教学声母或韵母后, 要引导学生运用声、韵连读的方法进行直呼音节的练习。

对学习的音节要求学生带调按四种声调的顺序读, 逆顺序读, 变顺序读。读的形式最好是“开火车”轮读或指名读, 齐读的次数尽量少些。在学生熟读音节后, 还应再次让学生熟读教材中的音节词。熟读音节和词语不仅会使学生领会并掌握直呼的要领, 而且会加深对音节及声母、韵母的识记。

4. 对学习的音节和音节词要指导学生书写, 书写量可少些。

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5

现在有很多学校,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越来多的人参与这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提高教学质量,但认识不当,也将会带来许多坏处。通过将近两个月的研修学习和探索,我对有效课堂教学总结几点,希望大家参考,如有不同意见,请提出。

首先是对有效教育内涵的共识.有效教育就是提高课堂质量,解决负担轻质量低、负担重质量低、负担重质量高的问题,通过教师水平达到负担轻质量高的教育教学。有效教学,通俗地说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收获、提高和进步。具体表现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从厌学到乐学。

其次是教师的角色的转变问题

我们认为要开展有效教育,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这是关键一步,是教师必须要做的.这是教师的蜕变过程,是升华的过程。面对这个过程,我们有一部分老师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表示要课堂改革必须这样干,但也有一部分老师打着“有效教育在农村还是很遥远”的旗号,说是进行这种模式太累太花时间等种种借口。但我们坚决认为教师角色必须转变,这才是开展这次活动的前提条件。由此我们为教师做了理论上的转变。

1、我们必须由管理者变为组织者 以前,大家或多或少有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学生是不懂事的,生来就需要大人管,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管与被管的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服从管理的是好学生,不听话的是坏学生。就在这样的“管理”中,学生“望师生威”,培养了一批批平庸听话的“好学生”。新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成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组织者。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像谈话节目的主持人,更不像以前维持纪律、不断施加压力的“监工”。

2、我们必须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以前,站在讲台上,像个讲经布道的大师,对着一群虔诚的信徒慷慨陈词,偶尔也会点到有数的几个信徒问几个无关痛痒的“大梦话”。而现在,我们应该和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争论中寻求真理,与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感情和想法;不是只顾自己“导演”和“主演”,而把学生尊为“主人”,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我讲你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受到重视,积极性大大提高。我们的主动参与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秋天的怀念》这篇充满真挚情感交流的活动中,我和学生共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知道怎样尊重人,怎样热爱生命;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中袁忠雄老师和学生一起分组探讨噪声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使学生从环保的角度懂得,不妨碍别人的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

3、教师必须由独裁者者变为协助者

以前,在课堂上,我们一人说了算,而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健全学生人格。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时给以最大的帮助。当学生对《风雨》的主题争议不定时,应该给以指导,并对那些持“不同政见者”给以肯定;对于那些很少发言的学习困难学生,给他一个发言的机会,解除他们心中的恐惧。在活动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实践,一方面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的机会;二是不断开发、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学科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渐渐习得学科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长期坚持我们的任务减轻了,担子却更重了。

课改有它的活力和发展空间,这给我们发挥潜能、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广阔天地,我们老师正在也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把自身锻炼成为一代新型教师

最后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学生乐学。

在实施有效教育起始阶段,老师、学生都有一个新鲜感的问题,时间久了,学生熟悉了套路,就不爱做了,不爱听了。那么,如何才能使学生乐学且有收获呢?我们一致认为应当这样保持有效教育的旺盛的生命力。

一、要“活用”材教。我们在解读教材时要有课程意识和教材意识,撰写时要有目标意识和年段意识,上课时要有生本意识和训练意识。教师要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教科书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老师可以根据教与学中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或添或删,灵活使用教材,使教材更具开放性,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如此“活用”教材还会怕学生不乐学吗?

二、要学会换位思考。众所周知,教学是“教”与“学”双方面的活动,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在思考如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更重要的还要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掌握、应用。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有足够的了解的基础上,采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全面而充分地考虑到课堂上学生可能的发言,可能遇到的困难,对课堂有足够的预测。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这样做可以有效避免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实现教学预设而越俎代疱。

三、在教育中,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积极的态度传达给学生,进而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有幽默感,同时又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

对现在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 篇6

【关键词】学堂 简约 民主 平等 宽松 和谐 心灵对话

一、现在的数学课堂,应该定义为学生的“学堂”,而不是老师的“讲堂”。

现在的课堂教学,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了,与学生说话时腰弯下来了,一些中小学课堂开始出现喜人的变化,出现了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过去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正在悄悄地被“你说、我说、大家说”的课堂气氛所代替。教师应该是导演,学生应该是主演、演员。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探戈的舵手,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灯塔、路标、引路人。

教师不再居高临下,而是和学生一起讨论。在这种氛围下,我们“经常有惊喜”、“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经常被难住”。现在的数学课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而不仅仅是优秀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 应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唤醒各自沉睡的潜能的时空,离开学生的主体活动,这个时空就会破碎;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应是向在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双手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应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学生走出教室的时候仍然两眼闪烁着智慧的火光……

教师在课堂上就像实话实说的节目主持人,如今的课堂教学,学生的自主性应该得到充分的尊重、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同时教学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明显增多;现在课堂教学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注重面向学生的未来,因此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提倡要为学生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面对这样的问题时,学生就处于一种不适的困境,但不是令人绝望的深渊,它只是挑战一个人的智慧,只是一时的“山重水复疑无路”,过后,就是豁然开朗,就是茅塞顿开,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学生、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现在的数学课应该是一堂探索课、讨论课、师生活动课。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因此一堂好的数学课应该是一堂探索课、讨论课,师生双边活动课,课堂上教师应该是学生在知识海洋里探戈的舵手,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灯塔、路标。教师要树立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思想,教师要努力改变教学模式呆板、单一,以教师教为中心的错误做法;努力改变学生学习不活跃,启而不发,问而不答,教而不学的状态,努力培养学生在目标引导下“先学”、“自学”、“互学”,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现在的数学课应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该推出许多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构建气氛民主、便于交流的开放性课堂,有利于改变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

三、现在的数学课应该给学生以美感、信心和鼓舞。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即使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融入了师生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也充满了美丽的想像,有时还不乏人生智慧的火花,就更不用说那些本身就富有人文气息和生命诗意的教学内容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对生命与人文将更加关注,我们要善于营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氛围,把更多的“情”和“爱”注入平日的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勇气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如今,我们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我们也不再指责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插嘴。更多的发现是:“谁想到什么?”“不用举手就可以说”“你的答案吸引了我”“请你帮帮他好吗?”“还有其他方法吗?”……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教师讲课过程中,学生可以不举手申请而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同学交换意见,在发言时,如果需要演示,可以随时到黑板上板书,也可以使用投影。现在的数学课必须给学生以美感,是激起学生情感共鸣的舞台,情感是人的心理动力机制的中心,晓之以理,必先动之以情。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调,引人入胜的引入,画龙点睛式的启发,均能使师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的民主、和谐、平等、宽松的情感态度要一直围绕着整堂课。爱乃是情感的核心,教师只有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积极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努力实施民主化教学,教师与学生的融洽互动,才能引发学生的最大兴趣,达到轻松乐学的境界。

对教学创新的几点认识 篇7

理念是行为的灵魂, 是创新的先导, 教学理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帅的作用。目前, 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 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 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 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 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 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 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 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 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二、深入挖掘教材知识之间的联系

对教材知识的进一步挖掘和联系, 包括学科重点知识的挖掘、学科内知识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综合等。它是学生学习能力强化的一个重要步骤, 也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知识能力考查的重点。只有通过对教材知识的深入挖掘和联系, 才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识, 提高综合学习能力。

教材各部分的文字材料、图表等, 首先直接反映相关部分的主题, 体现为显性知识。同时, 它们还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其它部分的主题, 体现为隐藏性知识。在学习中要指导学生对隐藏性知识深入挖掘和联系, 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如1865年, 美国从俄国购买阿拉斯加, 对美国领土扩张这一主题来说是显性知识, 在隐性知识上则反映出:俄国在1865年之前是一个地跨欧亚美三洲的大帝国。教材中这类隐藏性知识不少, 可作为学生能力开发的重要题材。

三、强化质疑,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历史学科的过去性使学生感觉比较乏味, 而传统观点的误区认为历史课就是背背而已, 又使学生对其难度认识不够, 所以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我们利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例如, 学习《动荡的中东》一课时, 向学生提问中东地区的矛盾有哪些?如何正确认识“历史”这个因素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讨论的效果不高, 我抓住这个机会进行启发提问:回顾中东地区的历史?引入四次中东战争。理解了历史的因素。除了精心设疑之外, 我还鼓励学生质疑。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鼓励学生提问。”在自主学习课堂中, 我依据这一理论, 大胆的鼓励学生提问题。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 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采用竞赛的方法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传统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处于主导地位, 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师生关系紧张, 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 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 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 教师与学生是朋友,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 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 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 在平等的基础上, 相互协作。最后,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 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五、积极培养学生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是创造力的开发。要开发创造力, 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品格, 鼓励知识的运用和创新, 指导正确的创造方法的和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在教学中, 可先由教师示范, 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造力的开发训练:在教学中, 学生要由被动转为主动, 思考方位的转换是非常重要的。让学生转换一下角色, 站在教师或命题者的角度, 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 既是学生创造力开发训练的有益尝试, 又可以加深对教师或命题者的认识和理解, 对学习和考试都有很大益处。设计题目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 可先参照相关练习题或试题, 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 然后再发展到自己独立设计, 要尽量突出其创新性、综合性、现实性, 也可增加一些趣味性。

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8

1“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

通过对理工科学生知识的认知结构, 我们提出了“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四步环节”:即从问题情境 (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出发,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先独立设计研究步骤 (即自主学习) , 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探索性试验, 再通过分组讨论与交流, 提出猜想, 进行证明或验证, 发现规律。

(1) 创设情境。创设情景是数学实验教学过程的前提和条件, 其目的是为学生创设思维场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国教育学家斯宾塞在《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一文中明确提出:“科学起源于人生的需要, 无论个人或种族, 其取得的途径必由具体以达抽象。所以, 每门科学必须以纯粹经验为之先导;等到观察积累了丰富的材料后, 推理才能开始。”

数学教学中,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运用文字与动画组合。问题情境呈现清晰、准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2) 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生观察、思考, 从问题情境中发现规律, 提出猜想, 进行探索研究。 (3) 有一定的探索性。问题的难度要适中, 能产生悬念, 有利于激发学生去思考。 (4) 简明扼要。创设情境不宜过多, 用时也不要太长, 以免冲淡主题, 甚至画蛇添足。

(2) 活动与实验 (也即自主学习) 。这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主体部分和核心环节。教师根据具体问题组织适当的活动和实验。在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有关线索指引下, 学生独立探索自主解决问题。教师给学生提出实验要求,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 在计算机上完成相应的实验, 搜集整理研究问题的相关数据, 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实验的结果作出清楚地描述。

著名的数学家、数学教育学家G·波利亚总结出了数学学习过程的三条原则, 其中第一条是“主动学习”, 认为“学习过程是认识

积极的, 自己头脑不活动起来, 是很难学到什么东西的”。学生通过“做数学”来学习数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观察、实验去获得感性认识, 有利于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在“实验空间”中观察现象, 发现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数学情感。

(3) 讨论与交流 (也即协作学习) 。这是开展数学实验必不可少的环节, 也是培养合作精神、进行数学交流的重要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实验活动中去, 对知识的掌握, 思维能力的发展, 学生成绩的提高以及学习兴趣、态度、意志品质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或全班的数学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 通过发言、提问和总结等多种机会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进行整理, 明确表达出来。这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4) 归纳和猜想。提出猜想是数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是实验的高潮阶段。G·波利亚曾经这样高度评价猜想的作用:仅仅把数学视为一门论证科学的看法是偏颇的, 论证推理是数学家的创造性工具成果, 而要得到这个成果则必须通过猜想。猜想是一种灵感, 要产生灵感, 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数学修养外, 还应该对面临的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学生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数据分析, 寻找规律, 通过合情推理、直觉猜想, 得到结论是数学实验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体现, 是实验能否成功的关键环节。

但数学不能仅靠猜想来行事, 验证猜想是科学精神、思想以及方法不可或缺的关键程序, 是对是学实验成功与否的“鉴定”。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证明或举反例否定猜想, 让学生明白, 数学中只有经过理论证明而得到的结论才是正确的。

2“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安排

在教学安排上, 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去体验, 而不在于教他们多少内容, 不追求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 而应当激发学生自己动手探索和发现的兴趣。各个实验基本上是独立的, 前后实验没有顺序上的冲突, 实验安排的顺序基本上是由易到难, 基础内容在前, 较高级的扩散性的内容在后。此外, 在安排上, 时间不宜太紧, 因为实验的设计和准备需要学生在课下进行, 要留有学生查阅资料和实验准备的时间, 以便提高实验学时内的学习效率。

另外, 由于数学实验要涉及高等数学相关知识, 因此我们建议:在开设这门课的时候最好是在大二下期或大三上期。在数学专业学了高代、数分之后, 而非数学的也已完成高等数学课程之后开显得较为合理。

3 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 教师引导”, 并注重学生的“探索和发现”的原则。这是开设“数学实验”课程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务必牢牢把握。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的任务仅仅是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问题, 绝不是展现实验的过程。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由学生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让他们深切感受到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酸甜苦辣, 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2) 开设“数学实验”的前提就是教会学生使用一些数学软件。于是问题出现了, 学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既然数学问题在计算机上按按键盘就能解决, 还有必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动手去做吗?教师要让学生弄清楚:虽然学会使用数学软件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但不是主要目的, 开设这门学科主要目的是能使用这些软件快速解决一些实验中的问题。

(3) 教师应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背景知识, 选择适当的实验素材。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专业特长, 提高了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也可达到从实验中学习、探索数学方法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7 (5) :74~81.

[2]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1 (5) :614~617.

[3]任善强, 刘琼荪.“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高等数学研究, 2004 (1) :8~10.

我对高职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9

一、增进教学的情意性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引起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动力既非远大理想, 也非美好的未来, 而是知识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好奇心.空洞的说教和枯燥的讲解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与厌倦, 特别是对于曾经长期遭受学业挫折的职业学生来说, 只有洋溢着动人之情和引人之趣的课堂教学, 才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增进教学的情意性, 首先要加强对教学内容的情意化改造.教师在教学中则要充分挖掘教学材料本身所蕴含的情意, 让学生充分感知这些易于动情的学习内容, 并以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讲圆锥曲线时, 讲人类最早通过笔算算出行星———海王星的轨道, 飞机在高空中翻跟斗的动作 (轨迹) ;讲等差数列时, 讲儿童时代的高斯计算1+2+3+…+10=5 050的趣事;在讲等比数列时, 讲印度国王与象棋发明人锡塔的故事;讲直角坐标系时, 讲十万马克悬赏的证明———费尔马大定理…….其次,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情施教, 在进行知识、技能传授时, 运用教学艺术营造带有浓情厚意的学习氛围, 创建与学习内容相协调的情满课堂的教学意境, 做到以情促知, 情知交融.如讲数列求和公式:1+2+3+…+n=时, 给学生指出此公式是由北宋著名科学家沈括提出的.宋朝时我国制酒行业很发达, 洒缸要一层一层堆起来.如果最下一层堆100个, 上面是99个, 再上层就是98个……, 由此产生了计算:100+99+98+…+3+2+1的问题.

二、实现教学的快乐性

实现教学的快乐性是教师永远的理想追求.它要求老师具备高超的教学艺术, 能正确操纵各种教学变量, 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赋予情趣, 将呆板的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 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体验, 逐步进入乐学的境界.针对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的特点, 可从两点着手.

1. 学习过程的情景化

对个体心理来说, 再精彩再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要让学生置身于形象化的教学中, 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效.另外, 要多使用多媒体等电化教学手段, 将技术、文化和相应的德育内容融入课堂教学,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益也有积极的作用.

2. 学习评价的激励化

以教学目标为依据, 采用形成性评价方法, 发挥课堂评价的优势.课堂评价应包括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语言评价, 学生之间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等.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语言评价就是对每个同学在课堂上所做出的良好行为进行表扬, 鼓励, 并计入平时成绩薄.这样以来, 可以使学生培养自信心, 明确自身努力的方向, 查找自己的不足, 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方式是在每次数学活动后, 组别之间互相评价, 最后选出表现最后的一组, 给这组成员加分.这样以来, 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合作, 培养了集体荣誉感.而同学间的互评的过程是学生提高自我认识, 找到差距的过程, 也是发展辨别能力,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过程.这种评价方式往往要比正式的评分更重要.所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要突出激励性, 要将改进或形成作为评价的重点, 通过评价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

三、注重初中与职高数学教学的衔接

数学知识是前后连贯性很强的一个知识系统, 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漏缺, 都会给以后课程的学习带来影响, 因此, 在教学中善于做好查缺补漏的工作, 以缩短初中与职高数学知识跨度的距离, 让学生进入职高后, 顺利学习数学.

初中与职高数学教材内容有许多知识需要做好衔接工作, 有的是职高的新内容, 有的是初中的旧知识.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注意对初中有关知识的复习, 而且更应注意讲清新旧知识的区别与联系, 适时渗透转化和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帮助学生温故知新.刚开始要适当放慢教学进度, 通过联想对比, 回顾初中知识, 明确概念的内在联系、知识的衔接, 使学习逐步深入, 适应职高数学教学的节奏.

四、数学课程体系要创新

随着职教的发展, 职教教材率先进行改革, 采用新体系, 引进新符号、新内容.它对传统内容进行了精选, 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 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然而由于职业专业门类的多样化, 现行教材的文化课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存在矛盾.所以数学课程体系要创新, 可单独编写教材, 也可把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个子模块嵌入专业教材中, 当然这样的教材编写应由专业教师和数学教师共同合作编写, 并需处理好知识的衔接, 融通和渗透.如, 针对不同的学校, 不同的专业课程开课时间, 努力调整数学知识点的教学次序, 使之尽最大可能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先用的先教, 后用的后教, 不必过分看重所谓的必修和选修的次序.例如:一般学校机电专业的专业课次序:机械制图—电工学—数控, 那么在安排数学教学时可先教立体几何的相关部分, 再教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接着教解析学知识.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 先让学生弄清怎样来计算标高率, 盈亏率, 折扣率.然后结合这些商业行为来分析成本, 标价, 售价之间的关系.对计算机专业, 可以补充“逻辑代数”有关知识, 如二进制等知识, 为学生学习计算机打下必要的基础.通过对数学教材的灵活处理, 制定不同专业的大纲, 使专业课基本上适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学生在学习中, 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学习热情会得到提高, 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激发.

五、对数学教师的特质要求

谈谈对高等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10

一、做好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

刚刚踏入大学的多数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大学的学习节奏.而高等数学又是大学生踏入大学后最先接触的课程之一, 与初等数学相比, 它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和更高的抽象性, 因此学生学起来比较难.所以, 做好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的衔接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可从以下两方面做起:

1.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相比, 高等数学在知识上是中学数学的继续和提高, 在思想方法上是中学数学的延续和扩张, 在观念上是中学数学的深化和发展.高中阶段, 每节课的内容少, 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 常常是教师在讲授完主要内容之后, 总会带着学生做练习, 然后再布置大量相关的作业, 整个学习过程都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在大学, 每节课容量大, 老师在讲解一个问题时, 往往会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涉及的相关知识以及相关的例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都呈现给学生.因而在课堂上, 没时间做太多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而在课外, 学生由于考试压力不大, 加上高等数学本身的不易理解, 多数学生也不会投入更多时间去学习.所以, 要学生意识到, 在大学里, 老师只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 对高等数学知识的掌握最终需要学生自己.而做到这点, 大学生只能变原来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注意知识点的衔接, 消除陌生感

改革后的高中数学, 在教学内容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 目前的高等数学教材并没有考虑到高中数学的这些变化, 这就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后果.有些内容学生没有学过, 老师却默认为它们已被掌握, 从而不作为教学内容.这样, 在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上就出现了断层.比如, 在计算定积分、二重积分时, 要用到极坐标知识, 但是在高中里, 由于没有高考的要求, 大部分老师对这部分知识基本上是一带而过的.因此大学老师在用到极坐标时, 必须要在课前让学生去自学极坐标的相关内容, 然后在课堂上加以必要的解释, 学生才能把握极坐标的知识, 并将其应用于定积分、二重积分的计算.总的来说, 对于高等数学要用到, 而中学数学涉及而没有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或者是在课堂上加以必要的解释, 以期为高等数学的学习做好准备.对于高中学过, 而只是换了一种观点解释的知识点, 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 让他们觉得就是中学数学, 只是比过去更规范、更系统罢了, 其实并不陌生, 例如导数、微积分等.

二、上好绪论课,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论指出:“激发学生学习的重要办法是对他们展示学习的前景与近景.”上好高等数学教学中的绪论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首先要明确告诉学生, 高等数学课程在整个大学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让学生知道它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 对它掌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后继专业课的学习.其次介绍高等数学在现代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绪论课上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高数教学进度快, 理论抽象, 仅靠课堂上听一听就想把知识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 因此, 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通过预习, 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 既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又能增强听课的针对性, 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掌握教师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 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听课的质量, 同时也能克服了一些学生对教师的过分依赖.通过课后复习, 能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所在, 及时弥补, 不影响后继学习.

三、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在教学中, 首先, 要重视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教学论认为, 学习高等数学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 需要有激励, 推动他们去学习的内部动力, 这种激励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 就是学习动机.学生学习是动机激起和推动的, 它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活动的水平、进程和效果.如果学生缺少自己努力、缺乏主动性——学习动机, 真正的学习便不会出现, 出现的仅仅是形式的学习.因此在教学中, 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 注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让学生主动探索, 在探索过程中获取知识,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例如, 在讲极限时, 让学习体会古人在求圆周率时用的“割圆术”、求平面图形面积时用的“分割”思想的伟大.高等数学教学主要内容是微积分, 而微积分学的发展与创立是曲折不平的.14~16世纪, 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数学也开始出现转机.从16世纪到19世纪, 微积分学经历了酝酿、创立和发展的漫长历程.教师虽然知道, 但基于各种原因, 放弃了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介绍, 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高等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高等数学发展历程的再现.通过这种再现, 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感受高等数学的发展历程, 在自己的脑海中再现这种过程, 从而在感叹前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的同时, 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领悟、理解, 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 重视实践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启智功能.《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能够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达到思维的训练, 能够培养学生细致、周密的观察力, 能够增强学习的记忆力, 能够提高思考的注意力, 能够提高自由想象力, 以及把握事物内在本质的洞察力.在教学中, 引入恰当的问题情境, 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 注意引导学生数学实践,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形式诱导学生参与知识形成发展的全过程, 就是学生数学实践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 听课只是从老师那里获取了知识, 若不经过自己的消化吸收, 就永远不是自己的东西, 而练习的过程就是消化吸收的过程, 也就是实践的过程,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 才会发现问题, 才能真正认识、理解、掌握所学的知识.

其次, 重视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前提.现代教育家认为,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 需要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 创设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因此, 教师只有以自身的积极进取、学识渊博、讲课生动、治学严谨、和蔼可亲等一系列行为在学生中树立起比较高的威信, 才会有较大的感召力, 才会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对学生尊重、理解和信任, 才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他们就会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即使有时学生说得不准确、不完整, 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 要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善于协调师生的双边活动, 让大多数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 从而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最后, 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数学教育学》认为学习过程是个极其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认识过程, 学生要想真正掌握知识、技能、技巧, 并能使能力得到发展, 必须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一番独立思考, 自己获得重新制作过程, 使大脑成为智力的加工厂, 而不仅仅是装知识的容器.在教学中, 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 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教与学的矛盾决定了教需有法, 教必得法, 学才有路, 学才有效, 否则学生只会效仿例题, 只会一招一式, 不能举一反三.在教学中, 教师不但要教知识, 还要教学生怎样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点拨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要指导学生重学善思, 记思结合, 要学生学用结合, 重视实践, 提倡模仿与创新并重.总之, 在高等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时时刻刻注意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要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很好地结合起来, 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

对小学阅读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11

一、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基本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但是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而不是我们教师。教师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起来的,要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会阅读。所以要从各方面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必须要形成、发展学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为创造性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与众不同,有创造力的人在心理上必须有自由、感到安全,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确立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有关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小学低年级学生在阅读时的注意力和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课文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即说明了这个道理。此外,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无论哪种表达,最终都是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楚等。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另外,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把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提高说话、作文的能力。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接受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启动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其随着阅读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感情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他们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开始转向课文本身的语言。教师应从学生的面部表情、朗读的声调、发言的措辞,敏锐地觉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学生心头涌动。教师要适时牵住学生的情感纽带,引导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浪花必然会渐渐地涌动起来。如教学《月光曲》的内容时,通过图片、音乐引导学生进入《月光曲》的意境,进行感悟、欣赏,再从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走进茅屋弹奏、即兴创作的情感变化中找出贝多芬创作的灵感和激情,使学生用整个心灵去感受美妙的《月光曲》,心驰神往,拨动他们的心弦。

四、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个性心理品质和获得信息的多少,取决于他们认识水平的深浅程度,也决定了他们质疑问难的水平。如果不加以引导,学生的提问往往会停留在字词句段和文章的字面上,起不到加深理解、培养思维能力、扩大知识面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捕捉质疑点,把问题问到点子上,这个点子就是课文的重点、难点、知识点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点等。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一是从课题入手,抓住题眼发问。如《草船借箭》可以抓住“借”字发问,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二是抓住矛盾,把课文中看似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中“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可抓住“焦急”和“耐心”提问:这两个词用在一起是不是矛盾的?为什么?三是比较优劣,对教材的重点字词或重点句,通过比较认识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为什么要用这个字、词而不用那个字、词。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中,“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可在此提问:为什么用“抽”字而不用“生”或“长”字?

总之,小学时期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黄金时期,小学生若能在此期间养成独立、自主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益。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多角度地启发学生进行阅读,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是很有必要的。

对数学教学的几点认识 篇12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数学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达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同时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数学课要教会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的水平上,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素材应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有效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自主探究、教师引领、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朴素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引领者,学生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为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在课堂教学前精心设计备课思路

精心设计备课思路是打造有效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教师要调整备课思路,把数学教学目标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在活动探究课程中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这是打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的必要前提。

如在“正切”一课的备课中,教师可在备课中设计如下问题情境,教师先给出引例,带领学生进入到实际问题的情境中。然后可提出如下问题:你能比较生活中的两个梯子哪个更陡吗?你有哪些办法?问题的设计首先基于学生的生活背景,梯子的倾斜程度是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其次基于学生对“倾斜”的直观感觉,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通过讨论,尝试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探究规律,这样的设计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是打造有效性数学课堂的有效途径。课堂上学生能否自主参与学习活动是学生能否成为学习主人的明显标志。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结合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把握探究学习的“度”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合理、有度的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交流,这样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学生通过探究和思考而得到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能够螺旋上升,进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数学课堂的探究源于学生对数学知识一定的认知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把握适当的探究知识的度,既让学生亲历获得知识的过程,体验其中的乐趣,又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轻松感和得到知识的愉悦感。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过于重视解题,把数学教学等同于解题教学,学生虽训练了不少,但收效甚微。另一种是不太重视例题与练习的作用。前者用大部分时间进行解题训练,结果让机械的模仿代替了主动分析,死板的记忆代替了灵活的运用,具体的解题技巧掩盖了深刻的数学本质。后者给予(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69页)学生例题讲解和习题训练时间太少,学生听、看、说的机会过多,而动脑动笔的时间过少,容易造成学生眼高手低的感觉,使学到的数学知识很难转化为学生的解题能力。在设计练习时应注意题目的典型性、启发性、创造性和时代性。在教材例题和习题的基础上善于进行适当的剖析、改进和深化,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并通过不断变式练习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变式练习可以看作是对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提高数学练习效益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只要教师能恰当地加以利用,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形成解题技能技巧,区别易混淆的概念和知识,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都有很大的帮助。

上一篇:介入灌注治疗下一篇:医疗单位会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