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性人才

2024-09-29

应用性人才(通用11篇)

应用性人才 篇1

印度是世界上软件业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近年来, 其软件生产增长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 而同期世界软件业的增长率是20%[1]。科技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竞争, 而人才竞争的背后则是教育的竞争。印度和中国同为文明古国, 近代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现代又同为正在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 印度信息技术等方面应用人才的培养值得中国高校借鉴。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书中,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被定义为: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达成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培养的途径和特征, 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简言之, 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达到预期人才培养目标, 学校或教育机构采取的系列教学活动及其组织方式的总称。它不是固定的某一套模板或框架, 而是一个动态组织过程, 贯穿于学校的整个培养过程, 包括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以及人才培养评价等四个基本要素。

应用性人才, 是指能够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中的技能型人才。所谓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 是指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人才培养过程紧紧围绕培养对象的技能和能力而展开, 注重培养对象实践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评价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一中印教育思想及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

1中国教育的“功名为本”与印度教育的“能力为重”

人是意识性动物, 人类活动的具体实施总是在一定意识指导下进行。学校的人才培养活动, 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对中印两国教育思想和教育传统的比较, 可以让国人认真审视和反思我们走过的教育历程。

在中国, 几千年“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根深蒂固, 成为读书人的神圣逻辑, “功名为本”在现代依然是很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封建社会时期, 统治者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 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 为的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 有励志诗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鼓励广大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在这种官职权势、金钱物质的外在诱惑中, 众多读书人尤其是贫寒学子将所有的未来期望都寄托在科举考试上, 希望“一跃龙门”从而改变自身及家族命运。在这种功利性教育中, 少部分人成功走上仕途, 绝大部分成了孔乙己、范进类“怀才不遇”的“酸秀才”。现代社会, 在“官本位”体制影响下, 鲜有人再去专心学术研究、专心人才培养, 学术腐败丑闻层出不穷, 然而“大学官僚化是比学术腐败更严重的腐败”[2], 高校里削尖脑袋望官、媚官、跑官和争官的现象比比皆是, 学历、职称成为一块“敲门砖”。

在印度, 教育界用生物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来教育和培养学生, 学生们充分了解“接受良好的教育是竞争的先决条件”, 将自身能力的培养与锤炼视为竞争取胜的唯一要素。在高校行政管理上, 与我国“官本位”不同的事, 印度高校拥有较为独立的办学自主权, 如印度理工学院在成立之初, 政府就定位为一个符合现代大学办学要素的意识, 政府行为实际是以“无为无不为”的方式介入学校管理, 从而没有产生像中国“行政教育”带来的系列通病, 读书人也从未有读书谋权得势的意识。这也是其成功所在和特色所在。

2印度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具体”, 中国目标则“包罗万象、定位不清”

中国和印度在总的教育方针和目的上基本一致: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中国和印度均于上世纪中期前后开启国家发展的新历程, 面临的都是国家百业待兴、急需各领域专业人才服务发展的困难局面。1957年, 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是建国后党对教育目的的科学表述。随着时代发展国家虽做出过修订和补充, 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贯统一的: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建设者”和“接班人”。I958年, 印度政府颁布《科学政策决议》, 就科学研究与发展提出6大目标, 其中与高等工程教育有关的两点是:保证在国内培养一批高质量的科学家, 并视其为国家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尽快执行各种培训科技人员计划, 以满足国家在科学、教育、工农业、国防等领域的需要。

从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受到我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极大影响, 表现出重德轻智、重文轻能、重人轻物等特征。古代强调培养“贤者”、“君子”, 认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道德的完善。而道德教育与政治理想又总是交叉而行,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众多读书人的理想抱负。古代“文以载道”、“观物比德”, 总是借自然之物来比喻人生的哲理导出政治、道德的结论, 极少涉及自然现象以及科学技术方面的问题。在传统文化影响下, 教育的普遍特点就是“多说道理, 少说知识, 多说人生, 少说宇宙”, 导致了德力 (智) 分离, 培养了大量“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 更重要的是, 忽视对自然与物的认识和研究, 这直接影响了中国在科技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后来的教育发展过程中, 又出现了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重分数轻能力、重成绩轻素质等偏差;20世纪末教育领域又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运动, 由于其主要针对“应试教育”, 所以在高等教育领域并没有引起像在基础教育领域中的那般积极回应和强烈反响。

印度一开始就确定了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目标, 将学生能力摆在首要位置, 并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这与其“优胜劣汰”的竞争教育思想高度一致。这一目标具体明确, 且在教育过程中一以贯之, 落实得力。

简而言之, 中国要培养的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 印度要培养的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文化内涵过于丰富, 难以把握, 而能力水平可以评估, 易于培养。由此可见, 教育要取得显著成就, 明确目标和清晰定位非常重要。印度人才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其应用性人才培养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中国地大物博, 人力资源充足, 这是我国的优势, 而也正是这一优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成为阻碍国家科技进步的劣势。我国招商引资, 引来的多是技术构成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看中的是我们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而印度则引去了众多国际大型高科技企业, 如IBM、Motorona等, 他们则冲着印度优秀的科技人才而去。

二中印人才培养过程的比较

1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开展人才培养活动的重要载体, 而课程是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印度的软件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非常重视数理能力, 对基本理论的要求较高, 学生6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数学、物理和化学知识。专业教育为主, 专业课程比例最高, 另开设一系列跨学科课程, 突出人文素养课程。注重隐性课程。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曾经非常重视数理化基础教育,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 “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转变为“学好数理化, 不如有个好爸爸”, “官本位”“钱本位”的思想逐步浮出水面, “我爸是李刚”虽是个别事件, 却突出反映了“官本位”思想的嚣张气焰。中国教育有特殊国情, 在目前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中, 政治理论教育和英语教育所占比重较大, 极大冲击了专业学习的地位。

2教学形式与方法

近年来, 中国高校教学形式日益多样化, 但仍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学方法以讲授式为主。印度在课堂教学方面与中国基本一致。在应用性人才培养方面, 他们做得更好的在于他们的实践教学。这一点将在下文予以阐述。

3学业要求与评价

印度对学生学业有着较高的要求和较严格的管理, 基本实行“精英教育”模式。印度理工学院每年有20%的学生因为考试不合格或承受不了极大的学业压力而被无情淘汰。孟买分院有一位老师被学生称为“暴君教授”[3], 他的评分方法别具一格:不论全班学生的考试成绩如何, 他只会评出一个A、一个B, 其他的人, 不管成绩究竟怎样, 都只给CDE, 甚至F。这位教授的理由是:IIT是英才云集之地, 不能让这些人成为三流货色。马德拉斯分院有一位雷迪教授, 评分方法苛刻至极:每道题目的答案, 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第四位, 算不准, 得零分。就这样, 吃“鸭蛋”变成常事, 有的学生甚至由年头吃到年尾。正是这种严格的要求, 才催生了的高质量。

中国历来有“严师出高徒”的传统, 扩招之前的“精英教育”模式也为国家各行各业的建设培养输送了大量应用性人才, 这些“天之骄子”成为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 引领和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之路。然而, 随着高校扩招以及随之而来的高等教育质量下降, 伴随着“以人为本”、“个性化教育”、“素质教育”等教育理念的冲击, 中国高等教育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强调普遍的“合格”而忽视了“优秀”, 给予了过多的“关怀”而忽视了基本要求。中国在人才选拔和考核方面历来重视“以考为主”, 以分数论英雄, 随着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高等教育倡导学业评价的多样化, 如推行考察、作业、小论文、面试等方式, 如果教师要求不高, 审查不严, 很容易带来学业评价的低要求、无标准和随意性。尤其在一些地方本科院校, 存在着为了让大部分 (95%~99%) 学生达到毕业资格而灵活设定毕业资格条件的现象, 力求多途径多方面弥补学生考试不合格、学分不足等问题。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对学生的“不当人性化关怀”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标准的缺失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

三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与实践教学

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最核心的就是培养学生从事专业领域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搭建学生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之间必不可少的纽带和桥梁。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适应工作岗位并快速创造成果,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校时是否接受了有效的实践教学。而最有效的实践教学无疑是与相关行业企业开展“产学研”紧密合作。早有前辈指出, 高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实现双赢:高校从企业获得不菲的经费, 改善教学和科研质量, 弥补专业教师的不足, 从而促进知识的创造:企业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 在一些高技术领域获得优秀毕业生, 从而提升员工素质, 减低企业研发方面的投入, 并争取到政府的支持, 保持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用[4]。

印度校企之间的深入合作, 源于政府和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指导。1984年印度前总统拉·甘地就提出了“要用电子和教育把印度带入21世纪”的口号, 印度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高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 如要求高校开展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工作, 并通过减少高校拨款的方式督促高校寻求企业合作与支持, 建立大学科技园, 促进产学研结合等等。目前, 印度高校已设立有约50个创业发展中心, 建立了数十个科技创业园, 以为高校师生产业提供创业环境, 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印度各界政府还在高校、公司企业及政府内部设立了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 一些科研机构赫赫有名, 如巴巴原子能研究中心。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政府依托印度理工学院孟买分校、印度艾哈默德巴德管理学院、印度国家设计学院等著名院校建立了1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5]。

印度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成功离不开实践教学。印度高校非常重视实践, 在课程设置方面, 实践与理论比例为6:4。实践教学的实施尤为注重依托知名大型企业行业公司, 通过各种方式给学生创造接受最新技术的实践机会, 如企业行业在学校设置实验室或实践教育基地, 接受学生到公司观摩学习, 挑选学生到企业内部接受实践锻炼, 或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 甚至有些课程直接是由公司工程师根据企业需求研究开设并授课的。

近年来, 中国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也一直提倡强调实践教学, 但推行和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由于几千年来科举制度的影响, 重视书本理论学习的传统和习惯根深蒂固,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随着近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有很大发展进步, 然而, 目前高校实践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理论和实践“两张皮”,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企业资源培养应用性人才是高校和企业共同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在这里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印度, 各大世界性企业包括外来企业都非常乐意并趋之若鹜地争取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 或定期到高校为学生开展企业推广课程, 或挑选优秀工程师到高校为学生授课。但是在中国, 企业则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到企业内部实习, 也不太愿意自己的工程师到高校兼职授课。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一则担心对他们的人身安全负责任, 二则认为他们会降低公司的运转效率, 如果有企业或公司积极到高校寻求实习生, 那么他们的目的似乎只有一个:那就是“廉价劳动力”。目前高校所聘请的企业或行业人士到学校授课, 大多都是个人行为, 且并不是为了传递最新行业知识、技术或相关动态, 而是为了“挣外快”。归根究底, 还是企业作为经济组织追求较大的经济回报, 而目前我国还不完善的校企合作体制, 使得企业利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和有效回报。

四启示及探索

传统文化和传统思维的力量对教育的影响巨大且涉及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践教学等方方面面。中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各项改革, 初衷甚好, 但过程和结果却不尽人意, 究其根本, 我们认为要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首先必须要转变思想, 其次是抓关键, 再次必须抓落实。

1转变“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评价观及思维方式

教育改革必须彻底更新教育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否则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只会是表面、框架和结构上的敲敲打打, 无法触及深层内核。必须改变“功名为本”的学习观和“以考为本”的评价观及思维方式。英语应用性学习, 注重学生听、说、阅读、翻译等能力的培养。

2将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准确定位到“能力”培养与提升上

目前我国较为认同的是“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内化于心, 即为素质;素质外化于行, 即体现为能力。显然, 能力是更高层次的概念, 一个既有知识积累, 又有素质支撑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人民是创造世界的主体, 而人民的劳动才是创造世界的根本力量, 所以能力才是立足竞争不败之地的最关键因素。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充分重视实践教学, 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师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的具体实践者, 对改革是否深入、能否取得实效起关键作用。高校在抓高水平、高学历、高职称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 应抓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设, 激发教师的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积极性, 让教师好教乐教善教, 积极思考教育教学改革、主动参与教学改革实践, 以“学生为本”的宗旨、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 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业评价方式的改革。

4积极发挥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 校企合作要抓落实, 相关项目要抓建设

湖北省教育厅2010年起大力推行的“战略性新兴 (支柱) 产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就是为了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紧缺人才, 引导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培养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2010年至今, 已有多所高校共197个专业获批立项, 第一批学生将于2014年6月毕业, 毕业生是检验教学的重要标准, 目前我们还无从检验。但从实施过程来看, 进度和深度并不如人意。通过百度搜索“战略性新兴 (支柱) 产业本科人才培养计划”, 出现相关记录452万条, 主要包含三类:一是省厅的文件通知, 二是相关学校上传的项目申报书, 三是项目成功获批后学院的相关新闻报道。关于专业联合企业推进相关合作, 共同制定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并实施产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等相关工作的记录为零。

要切实改变“只重申报, 不重建设;只重结果, 不重过程”的现象。切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行业企业, 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 鼓励高校在相关行业领域内寻求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要求高校与企业行业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研发课程、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共同培养行业紧缺人才。

参考文献

[1]彭慧敏.印度高等工程技术教育改革的经验、问题与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 2008 (2) :80.

[2]王晓华.大学官僚化是比学术腐败更严重的腐败.http://blog.ifeng.com/article/25214719.html

[3]黄俊伟, 俞贵邦.厚积薄发——印度理工学院成功之谜[J].2004 (3) .

[4][5]杨思帆.当代印度高校与高技术产业的联结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应用性人才 篇2

——高举旗帜,不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开展“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等系列党员思想教育活动,强化了全系党员的党性观念,政治理论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强固堡垒,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支部由两个扩展到3个,把党小组建到了高年级的教学班级。吸收7名青年骨干教师入党。发展学生党员近200名。系党总支换届选举圆满完成。党员骨干教师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明显。

——依靠群众,不断开创和谐工作新局面。始终坚持党政联席议事制度,始终坚持问计于师生,始终坚持勤沟通、多协调的共事机制,从制度建设入手保证党风廉政建设成果,从而形成了音乐系风清气正、人心思进、携手共建的良好环境。

——立足教学,不断夯实应用性人才培养基础。03年设立音乐表演本科专业,05年增设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舞蹈学专业正在申请中。在校生由人增至628人。专任教师由 26人增至41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学位)22人。教学设备总价值由200余万元增至300余万元。两个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历经三次修订。教学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基本达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人才测评技术在人才选拔中的应用 篇3

关键词:人才选拔;测评技术;应用;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12-0123-03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企业选对人、用对人,企业将蓬勃发展,如果企业用人失误,企业将遭受损失。仅凭传统的简历分析和面试,无法全面考察人才,因此,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选取适合的人才测评技术,设计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人才测评体系,高效选拔人才。

1人才测评的理论基础

人才测评是通过心理测验、面试、评价中心等一系列科学的手段,对人的基本素质、能力、业绩、发展潜质、个性、职业兴趣等进行测量与评定的专业化活动,它是一门融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及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应用型学科。通过对候选人的全面考察,甄别出卓越者与一般者;通过候选人过去的行为来预测其未来能否胜任岗位,为企业选拔外部人才和合理配置内部人才提供科学依据。

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差异是千差万别的,而且难以衡量。人才测评就是以“人职匹配”理论和“冰山模型”理论为依据,通过科学的方法,将个体差异性识别出来,为人才选拔提供决策参考。

1.1人职匹配理论

人职匹配的核心是:最匹配的才是最优的选择。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从人的角度看,某个人完全能胜任岗位要求;二是从职位的角度看,该岗位招到了合适的人。要做到人职匹配,一是做好工作分析,制定职位说明书,列出岗位职责和资格要求,提取关键胜任能力指标;二是针对这些胜任能力指标设计试题,选择适合的人才测评工具;三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测评,在候选人中挑选出最适合的人,将其配置到最适合的职位,实现人职匹配。

1.2冰山模型理论

“冰山模型”是1973年由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他把人的胜任特征形象地描绘为一座在水中漂浮的冰山,易被感知的“水上部分”是表层外显特征,如知识、技能等;较难被感知的“水下部分”是深层潜在特征,如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它们才是决定人们行为及表现的稳定的关键因素。

胜任力测评是通过分析和比较候选人的“水下部分”,将卓越者与一般者区分开来,因此,我们从胜任特征人手,通过专家小组、问卷调查、访谈法、观察法等方法,建立胜任特征模型;然后针对性地选择人才测评工具,重点考察被评价者的自我概念、动机和特质,找到真正高素质的合适人选。

2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实现

笔者曾经服务的公司,是一家理念先进、注重科学管理和人才观念的航空公司。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急需引进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如飞行员、飞机维修工程师、销售人员等。为了科学、客观、准确地选拔人才,公司非常注重运用专业的人才测评技术甄别人才,运用的人才测评技术包括:心理测验、面试、履历分析、无领导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管理游戏、演讲、案例分析、背景调查、360度反馈等。由于各种测评工具的优缺点不同,在实际运用中采用了多种测评工具的有机组合,以提高测评的准确性。

2.1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包括人格测验、能力测验、动机测验和职业适应性测验。它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化和标准化的测量,能反映候选人的能力特征、智力水平、人格品质、动机、职业兴趣、价值观等,并预测其发展潜质。在传统的面试基础上加人心理测验,大大提高了人才选拔的准确性,减少了招聘失败的风险。目前流行的心理测验有:MBTI职业性格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六角模型等。

实践证明,公司使用的HRO Fit-In职业性格测试效度较高。它重点考察候选人的26个突出特质。表1为飞机维修工程师招聘为例的职位分析。

经过职位分析,将26个突出特质分为以下三类:关键胜任特质(包括尽职、行动力、利他、条理、自信、乐观、情绪控制、抽象推理)、次要胜任特质(包括冷静、说服能力、合群、谦虚、合作、细致、外向、成就动机、创造力)和不重要特质(包括健康管理、自我主张、竞争、严苛、自主、审慎、前卫、艺术兴趣、同感)。

如将候选人A和B的得分与岗位胜任特征(即关键+次要胜任特质)对照分析,测评结果候选人B的尽职、条理和抽象推理能力明显优于候选人A,而且B的各项得分与该岗位的胜任特征更为接近,所以更匹配该岗位。所以,候选人B进入下一轮面试。

2.2行为面试

行为面试是招聘面试中的核心技术,又被称为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BEI),其核心是收集当事人亲身经历的行为事件。它用“STAR”原则进行一步步追问。行为面试通过候选人过去的表现预测其未来表现,能够避免传统面试可能产生的“晕轮效应”、“偏见误差”、“刻板印象”等,测评效度高。

以票务员招聘为例(在旅游旺季,公司急需1名票务员),经过职位分析后,确定其4项岗位胜任能力:多任务处理能力、业绩导向、客户服务意识、销售潜质,各项能力按情景、任务、行动、结果4个方面进行面试。经过电话面试筛选后,选择了3名候选人参加面试,并分别对他们行为面试问题的回答予以评分,结果如表1。

综合分析后得出,候选人C的行为面试总评分最高。在这项测评中,C胜出。经过心理测试和背景调查后,公司最终录用了候选人C。

2.3评价中心测评

评价中心测评不再采用传统心理测验笔试形式,而是采用无领导的小组讨论、公文筐测验、角色扮演、管理游戏、案例分析、演讲等新型测评方法,并与实际工作相结合,通过情景模拟来考察候选人的能力,其仿真测评的效度非常高。

以销售经理招聘为例(公司急需3名销售经理,负责机票渠道分销工作),招聘经理通过履历分析和电话面试,将候选人推荐给销售总监。经过二次筛选后,确定12名候选人参加评价中心的测评(见表2)。

在多年的实践中,公司成功地运用专业人才测评技术,招聘了多名优秀机务维修人员、飞行员和市场营销人员,如今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3结论

本文以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为基础,应用人才测评技术为企业人才选拔提供决策参考,并通过实例说明人才测评技术的应用方法。实践证明,人才测评技术能够对人事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应用性人才 篇4

一、实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一)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

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一章节都是分开讲述, 所以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造成基本知识结构条块分割的情况。很多学生往往没有建立框架体系, 所以很多基本知识点好像都理解但是串起来又不知所云, 呈现出“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状况。例如, 在国际货款支付的章节中, 基本的支付方式有汇付、托收、信用证。教材以及相关的参考书在讲述这些基本的支付方式的流程中只是涉及到结算的流程, 并没有涉及到清算的流程。但是在实际业务中, 结算和清算是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的。如果缺少了任何一方, 业务就没有办法完成。

(二) 教学过程与实务过程关联度不高

实际操作过程和教学环节联系程度不高。在教学环节花大篇幅讲述的地方在实际操作环节往往很简单, 在教学中只言片语的地方可能在实务环节就是重中之重。例如, 在合同的磋商、订立和履行的章节中, 订立一张合同经过询价、发盘、还盘、接受四个步骤。但在实务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如何寻找到你的潜在客户, 如何建立业务关系。如果学习过程仅仅停留在文本的理解和学习, 那么和真实的商业实战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三) 专业英语的程度有限, 特别体现在听说能力上

《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是和英语紧密相连的一门学科。如果没有英语作为支撑那么这个课程的学习就像是空中楼阁。因为在实际业务中, 相关的从业人员几乎不怎么接触到中文, 几乎都是英文资料。例如, 相关票据的制作、填写、信用证的开立、审核、修改都和英文紧密联系。特别要指出的是要求专业英语的能力, 有些学生英语可能不错, 通过了六级, 但是在阅读信用证, 订立合同等方面未必能胜任其工作。其次, 在现代国际商务的沟通方面听说的能力越来越重要, 但是这个方面几乎都是学生的薄弱环节。

(四) 教学过程中对细节的忽视

在学和教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基本面上的学习, 但是在实际业务过程中是细节的工作。例如, 在商品品名的章节中, 会涉及到商品品名的重要意义。不能仅理解“重要”, 一定要清楚怎么重要, 如何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如果不重视商品的品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二、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过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 抽象理论具体化, 形象化,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短短的几十个学时中, 老师不可能做到面面具到, 有很多大量的内容需要学生自行学习。在教学环节, 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 只有他们的思想产生触动, 产生浓烈的兴趣, 行动上才可以积极的学习相关的知识。因此, 激发学生的兴趣才是教师首要考虑的因素。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个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形象化, 让学生感觉这些知识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构建该门学科的知识体系框架

很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主要是没有完整的框架体系, 学到的很多知识是零碎的不能把它融会贯通。值得注意的是, 不仅要构建本课程的框架体系, 还有构建整个学科的框架体系。比如, 在国际贸易实务中, 商品的概念, 贸易术语及计算, 国际货物的运输, 国际货物的保险, 国际货款的支付, 商品的检验与索赔这些相关的内容最终要融会贯通, 不能把他们分裂开来。因为, 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完成整笔交易。除此以外, 还要和其他的相关课程紧密联系, 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的大融合。比如, 外贸函电, 商务英语口语, 国际结算,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市场营销等相关学科进行融会贯通。

(三) 注重细节

很多学生感觉到有些课程很空泛, 这是由于对相关课程不是很了解的原因导致的认识。并不是课程很空泛, 而是由于个人学习的知识太过于空泛。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和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 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把握细节。比如, 如何审核信用证, 怎么样去识别“软条款”怎么样去规避风险?培养解决细节问题的能力, 这不仅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一个标准更能体现学生专业素质的强弱。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 学生更应该突出相关专业素质的细节能力, 才能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同关税区政府之间, 在WTO框架下签订的部分内容受WTO调整的协定。

韩国海关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10]的规定, 本法规定, 有关决定原产地的标准按照总统的意思适用《对外贸易法》等有关贸易的法律。从而韩朝之间的交易呈现出类似于自由贸易的主要特征。因此, 通过大陆与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经济合作, 将来可以实现构建区域共同市场。

三、结语

不管是海峡两岸的经济合作还是韩朝之间的南北交流合作的法律, 都是顺应目前的国际经济潮流和发展趋势的现实选择, 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在此值得注意的是, 韩国与朝鲜开始谈判到修改以及实施的有关经济合作虽然比ECFA要快, 但有关法律的属性以及内容上的欠缺 (偏向于原则或行政上的规定) 放慢了双方经济合作的发展速度。因此, 为了改善韩朝更好地融入全球经济发展, 有必要借鉴ECFA的相关规定以及做法。

摘要:本文结合《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本身的特点, 提出了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教学探索

参考文献

[1]杨娟.浅谈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商情 (教育经济研究) 2008 (5)

应用性人才 篇5

【关键词】民办高校 校企合作

【基金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科研项目(编号:JGJX2015D27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28-02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带来的一种必然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层级的角度,应用型人才可分为:一、基础层次技能应用型,主要由高职高专院校培养;二、中级层次知识应用型,主要由应用型本科院校和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专业培养;三、高级层次创造应用型,主要由国家及部分地方重点大学来培养。

从这个层次的划分上,民办本科培养出的人才应于第二个层级,即知识应用型。相对于创造应用型人才,知识应用型人才缺少运用理论创新解决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的一线问题的创造力,但相对于基础层次技能应用型人才,又能够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制定生产实践中的方案和计划,而不是单纯的、重复性的具体劳动。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面向产业、面向社会的培养模式,产业的需求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是民办高校中逐步探索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一,这种合作方式有效的解决了民办高校当下存在的几点问题:

一、师资结构不合理,青年教师基数大。民办高校建校时间短,师资结构由自有教师、外聘教师(兼职教师)组成,其中,自有教师大部分来自公立高校毕业的研究生,学历水平高,职称偏低,年龄段层次很难拉开;外聘教师(兼职教师)多来自于公立高校,具有职称高、教学经验丰富的特点,数量上相对于自有教师比重偏低,二者构成了民办高校的教学主体,相对于日新月异、发展迅猛的产业,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方案,都具有相对滞后的特点。校企合作的实现,唤醒了高校对教师队伍对自身问题的审视,一些民办高校提出“双师型”、“双能型”教师的概念,并开展相关的评聘工作,师资队伍集企业经验和教学经验一体,呈现出民办高校的特色办学、特色师资的现象。

二、教学与生产实践脱钩,实践教学比重低。民办本科高校在人培养模式定位上,近些年逐渐清晰,总结出强化实践性和应用性的特点,理论和实践的比重问题、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衔接问题凸现出来。伴随着校企合作的实现,实践在整个培养方案中的比重逐渐上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学生未来在企业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校企合作的模式一方面改善了学校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细化了实践的内容和方法,实践内容和企业实际工作内容衔接,降低了毕业实习的成本,使学生毕业即能进入到行业中,大大的提高了就业率,从这个意义上说校企合作对于民办高校来说,无异于是第二条生命线,既解决了产学研脱钩问题,同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带来了新思路。

三、民办高校硬件设或施投入不足,或更新缓慢。高等院校对硬件设施的投入是评估一个学校办学资质的重要因素,民办高校相对于公立高校来说,缺少国家经济支持,在经营模式上属于自给自足、自负盈亏,加上发展历史较短,呈现硬件条件参差不齐的状况。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迅猛,需求多元化、产品更新迭代、科技日新月异,企业发展一切面向社会需求,硬件设施更新立足于产品、科技,相较于高校具有市场化、信息化、高效能的特点,具体表现在设备上即更新快、品质高、符合市场需求,这些优势是高校望尘莫及的,而二者的合作恰好弥补了高校的不足,高校提供人力资源,企业提供硬件环境,突破彼此的瓶颈,达到双赢的目的。

四、民办高校就业困难,学生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不符。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自身的发展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就业和发展,在与企业的合作中,学生培养定位可以实现精准对接、定向培养,学生在学校即可熟知行业准则和行业规范,校内外实践结合,毕业即可成为其所在行业中的“成手”,解决了“入行难、门难进”的就业现象,在校内积累更多实践经验,也节省了企业对新入职员工的培训上岗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

总之,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高校教师水平,与社会接轨,向“双师”、“双能”型人才迈进。二是充实和细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环节,让实践与企业实际工作挂钩,体现课程的实践意义。三是补充高校硬件设施短板,提高学生实践质量。四是促进学生就业,降低就业门槛。

应用性人才 篇6

1 引言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翻译作为交流的纽带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 我国目前的翻译市场却面临翻译人才短缺的局面, 翻译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现象, 供需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拿河南省为例, 河南对外开放的高速发展对翻译人才有着刚性的需求。章华民 (2009) 指出:根据翻译总量与全省年进出口总值的常规比率 (1∶50) 粗略估计, 到2012年, 河南省共需各类翻译人才约1万人 (朱耕, 2012) 。[1]根据潘华凌、刘兵飞 (2011) 的调查发现, “江西省翻译人才缺口预计80%以上, 专业翻译人才需求在1万人左右;从翻译语种的需求情况看, 英语翻译需求比重最大, 约占65%;翻译需求也开始呈现多元态势, 专业领域涉及机械、电子、汽车、商贸、电信、计算机、生化、医疗卫生、金融、法律、会计等多个行业和领域”。[2]从众多企业在网站发布的各类翻译人员招聘信息也可以看出, 国内目前对各类翻译人才的需求巨大。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贫乏, 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毕业生对于机械、化工、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翻译工作往往不能胜任。仅仅靠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培养出来的翻译人才很难满足巨大的市场需求。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既懂英语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可以作为充实翻译人才队伍的后备军。

2 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借鉴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笔者学院英语专业 (翻译方向) 本科培养方案, 把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和汉语功底、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翻译基础理论, 较好地掌握口笔译专业技能, 能够熟练运用英汉两种语言胜任外事、经贸、科技、金融、法律、新闻等领域中一般难度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的实用性翻译人才。非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设置应该具有针对性, 不仅要注重市场需求, 还应以培养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为主要目标。

2.1 刘和平曾在会上一再强调, “专业+外语”是以后翻译人才培养的趋势之一。国内一些重点大学已经进行这方面的改革与探索, 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培养模式与实践经验, 如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实行“3+1”或“2+2”模式, 即前3个或2个学期学习基础英语, 后1个或2个学期选修 (李枚珍, 2011) 。[3]还有大连理工大学培养“专业+英语”双学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 可以说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

2.2“专业+翻译”。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专业涉及经贸、旅游、管理、护理、电子、计算机等各个领域, 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通过大学四年的学习, 专业知识已经成为非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与强项, 那么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的英语语言基础及实际翻译技能。因此, 非英语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专业知识+英语基础知识与技能课程+翻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国内外的一些大学实践了“专业+翻译”的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如香港中文大学成功实践了“专业+翻译”的4+1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还有美国的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高级翻译学院的翻译硕士生, 他们的本科专业往往不是外语专业和翻译专业, 而是一些理工类专业 (武光军, 2011) 。[4]

2.3 “专业+翻译+专业翻译”。这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对上一种模式的延伸。与前一种模式相比, 专业翻译的增加使得翻译人才的专业领域更加明确、细化, 一个优秀的翻译人才需要“术业有专攻”, 应该明确自己最擅长哪一方面的翻译。比如本科主修的是机械翻译, 那么将来最擅长的是机械方面的翻译。借鉴武光军 (2011) 对翻译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笔者认为非英语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课程体系可以向以专业为核心+翻译+专业翻译的一体化课程转向, 如图:

那么, 除了原有的大学英语教学之外, 非英语专业课程可以分为专业知识+翻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翻译课程模块 (如:旅游英语翻译、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经贸英语翻译、新闻翻译等) 。

3 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3.1 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开设以专门用途英语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简称ESP) 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特别是听说能力。那么, 具有听说能力的学生能参加国际商务和技术谈判, 听懂英语学术讲座吗?只有一般读写能力的学生能够读懂英语专业文献, 能用英语写各种商务信函、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吗?答案是否定的。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形成以专门用途英语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教学改革。

非英语专业的ESP教学是用来巩固学生的学科专业与提高其专业外语能力在未来特定情境中的运用。而且EPS课程能在英语学术能力和专业词汇、结构和语篇这两个方面, 为学生上全英语专业课程做好准备。因此, 我们必须让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英语, 一方面使学生有了学习英语的动力, 另外也可以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不仅仅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 日本的大学进行ESP教学也非常普遍, 尤其是日本的一流大学” (转引自蔡刚基, 2010) 。[5]卢思源 (2009) 提到, 他们学院的理工科毕业生被单位派去参加涉外任务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里学习过ESP课程, 对机械工程方面的英语科技术语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较为熟悉。[6]陈壁清 (2009) 指出, 根据日本的ESP机构的研究, 日本Sony公司之所以成功, 其中一点就是他们的产品说明书和技术文献都是以规范的英语写成的, 大部分员工都能讲英语, 能读英语技术文献和资料, 能写英语技术报告 (转引自蔡基刚, 2010) 。[5]

3.2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校企合作, 发挥政府调节作用, 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高校培养出的翻译人才却无法满足巨大的翻译市场需求, 这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各院校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意识, 培养真正适应市场需求的实用型翻译人才。笔者建议, 高校之间可以联合进行需求调查与分析, 根据翻译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结果, 结合具有省内特色的经济、科技、文化产业, 设置符合本地化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特色的必修及选修课程, 培养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英语翻译人才。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合作。通过校企合作, 高校师生将有机会直接参与真实的企业项目并获得行业专家的指导。校企可以合作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共建实验室等活动。加强校企合作一方面有益于建立英语翻译人才联合培养基地, 帮助企业挖掘和培养适合企业发展的英语翻译人才, 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有力保障。而且增强了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与针对性, 充分提升学生的翻译实践操作技能、应变等综合能力。当然, 校企合作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与调节, 高校和企业同时掌握着所需的各种资源, 由于各自所处的角色不同, 在合作中所造成的分期应该由政府这个“协调器”进行引导语调节。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倡导双导师制式、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 以应用翻译教学为主, 培养学生实际翻译能力与从业技能。双导师制式的教学模式是把学校教育与社会培训有效地结合起来, 能够帮助学生深入行业, 了解行业的实际需求, 使其尽快满足企业对专业型翻译人才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 以教师为主导进行专业知识和理论的讲授与指导, 教师可以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采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的方式, 让学生通过小组实训了解和熟悉商业环境的要求, 提前进行职业化的素质训练;在课堂外, 由翻译行业专业人员指导学生进行翻译笔译及口译方面的培训与训练, 利用企业真实项目资源作为教学素材, 将翻译教学与翻译实际密切联系起来。马淑霞 (2012) 论述了项目融入式 (project-integrated approach) 、实习式 (hands-on approach) 和工作坊式 (work-shop approach) 三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不仅在基础理论课与专业实践之间建立了从理论知识到动手实践的有力衔接, 带领学生“在做中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翻译活动中, 相互交流合作, 不断总结反思, 使自己在翻译理论知识与技巧及职业素养等方面均得到锻炼与提升。[7]韩子满 (2008) 提出, 可以考虑招募职业译者加盟, 充实教师队伍;与专业翻译机构合作, 借用职业译者, 并为教师提供锻炼机会;创办自己的翻译公司, 为教师提供锻炼平台 (转引自王银全, 2009) 。[8]

建立翻译人才信息库, 邀请口笔译人员到高校进行讲座, 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的翻译人才。为整合翻译人才队伍, 各省市相关部门可以帮助筹建英语翻译人才信息库, 将全省的翻译人才进行建库整合, 搭建英语翻译人才的平台。高校可以经常邀请一线口笔译工作者来学校讲学以保证学生与该行业职业者接触, 同时安排学生到翻译活动现场去体验。除此之外, 应用型翻译人才应该具备反应灵敏、知识面广、逻辑思维能力强以及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

4 结语

高素质高水平的翻译人才, 尤其是汉译英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扩大我国对外交往、弘扬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非英语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技能优势, 若汉译英技能得以提升无疑如虎添翼, 进行以ESP教学为主、基础英语教学为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加强校企合作, 发挥企业调节作用, 倡导双导师制式和多种翻译实践教学模式, 政府相关部门应帮助建立翻译人才信息库, 为社会培养具有实际翻译能力与从业技能, 具有丰富的文化素养和优良的翻译职业道德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 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耕.翻译人才需求趋势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2 (2) :189-192.

[2]潘华凌, 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的情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34 (1) :79-83, 90.

[3]李枚珍.论非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 (1) :81-83.

[4]武光军.复合型翻译人才:我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改革方向[J].外语界, 2011 (3) :2-8.

[5]蔡基刚.中国台湾地区大学ESP教学对大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6) :26-30.

[6]卢思源.ESP/EST纵横谈[A].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

[7]马淑霞.探讨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2012 (12) :57-59.

应用性人才 篇7

面对社会对音乐人才新的需要,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通过全面调研、集体商定、专家论证、领导审核, 对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新的构建。本次培养方案的构建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努力培养一流人才”为根本出发点,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紧密围绕怀化学院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育人模式, 以“三个面向” (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乡镇) 的培养定位和“八字”方针 (“吹、拉、弹、唱、演、教、导、创”) 的人才规格为指导, 突出音乐艺术专业实践性与创造性的特点。

一、明确培养目标, 确立培养规格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 必须做到科学合理设计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因为培养目标和规格关系到学生发展的路径和社会对专业的需求。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在制定和修订培养方案前曾广泛而深入的进行社会调研, 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音乐人才的实际需要, 根据本校和地方实际情况确立了我系音乐人才的服务面向定位“面向基层、面向社区、面向乡镇, 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往的地方音乐应用型人才”。根据服务面向定位,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了修订。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本专业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具备“吹、拉、弹、唱、演、教、导、创”八种能力, 能胜任乡镇中小学音乐教育和基层音乐文化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培养具有本专业较扎实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具备“吹、拉、弹、唱、演、教、导、创”八种能力的音乐应用型人才。当前社会需求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原有的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已经滞后。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在人才培养规格上, 实现由以培养中小学师资为主, 向以培养既能胜任中小学教学工作, 又能胜任基层音乐文化工作为主的转变。

二、建立新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 关系到培养目标能否实现, 我系在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了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在对课程体系的调整改革中,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依据“三个面向”和“八字”方针, 本着“普及公共课、扎实基础课、拓展专业课、强化实践课”的原则, 将课程的内容、方式和课时比例予以调整, 构建融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能力素质拓展计划为一体, 以“八字”方针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 包括公共能力培养课程模块、专业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和发展能力培养课程模块。在课程设置方面, 坚持以应用为导向,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公共能力课程的设置围绕价值判断、交流沟通、身心调适和信息处理四类能力培养目标, 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身心素质以及基本的英语、计算机能力的培养。公共能力课程共计63学分, 其中普通公共课程43学分、校级选修课程8学分、校级学生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4学分和综合实践类课程8学分。专业能力课程群的设置注重对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如音乐学专业的专业能力培养课程围绕音乐理论认知能力、音乐基础能力、艺术鉴赏能力和音乐教育教学能力四类能力培养目标, 开设《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声乐基础》《钢琴基础》《器乐基础》《形体与舞蹈》《音乐教学法》等课程, 这些课程是音乐学专业必须具备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音乐教育教学、钢琴演奏、声乐演唱、器乐演奏、舞蹈表演等基本技能技巧。发展能力是对专业能力的优化和提高,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在各专业发展能力课程群的设置上注重职业指向性, 侧重对学生迁移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以此为学生创造一个创业、择业及发展的广阔空间, 如音乐学专业的发展能力培养课程围绕中学音乐教学研究能力、群众文艺辅导能力、舞蹈表演能力、声乐演唱能力、器乐演奏能力、钢琴演奏能力六类能力培养目标, 开设《声乐专修》《器乐专修》《钢琴专修》《作曲技法》《小乐队编配》《舞蹈编导》《中学音乐教学案例分析》等课程。此外, 在发展能力课程模块中还紧密结合专业特点设置相应的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 每个活动项目基本学分为1学分, 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至少参与4个项目。新的培养方案构建了体现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 致力于培养出基础扎实, 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实践能力强, 综合素质高, 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研究型艺术人才。

三、大力加强实践教学

对于培养音乐应用型人才来说, 课堂教学是基础, 课外实践是主导, 艺术创新是核心。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制定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课堂教学为基础, 以实践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重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目的。具体体现在:第一, 将实践教学作为完整的教学体系纳入培养方案, 与理论教学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为适应社会发展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 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将一些课程在减少课内理论讲授学时的情况下, 增加了实训学时,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 如合唱指挥、形体与舞蹈、音乐MIDI制作、音乐教学课件制作、乐队排练等课程。第二, 实践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实践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课程综合实践、专题讲座、专题讨论与辩论等实践环节, 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学内容、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第三, 将实践教学延到课外, 设置“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学生通过参加各类艺术实践活动、社会艺术活动、专业竞赛活动、科研活动和社会调研活动等, 将取得的成果通过指导教师和学校的认定获得相应的学分。为了规范实践课程的考核, 我系还专门设立“素质拓展和创新能力认证中心”,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艺术实践活动, 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生在实践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强化培养。

四、突出个性化培养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保证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学生各方面的差异和对教学的不同需求, 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 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 保证学生有较多时间和空间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展个性, 把因材施教和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落到实处。第一, 为满足学生就业的不同需求, 我系在音乐学专业、舞蹈学专业都设置了专业发展模块课程。大学三年级学生可根据专业教育需要、个人学习能力、兴趣和爱好根据要求选取相应的能力培养目标所设置的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发展学生的个性;适应社会需求、拓宽专业口径, 满足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的多样化。第二, 为进一步积极推行因材施教, 把共性培养与个性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体现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内涵, 新的培养方案增加了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如音乐学专业的发展能力课程模块中提供能力素质拓展活动项目包括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学音乐教育教学观摩实践、社区文艺辅导、舞蹈创编活动、合唱艺术节、器乐展演、钢琴展演等项目, 每个学生可以任意选择4个项目, 按规定获取学分。学生可以在培养方案框架内, 根据自身的兴趣和今后的发展, 为自己量身定做“个人学习计划”。这在加强学生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 较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的原则, 为实现培养规格的多类型、多层次要求创造了条件。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自建系以来, 一直在努力探索一条能结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培养思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紧密围绕我院人才培养目标, 以“三个面向”的培养定位和“八字”方针的人才规格为指导, 我系制订出了一套突出音乐艺术专业实践性与创造性的本科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尽管我系在对培养方案进行修订的过程中, 进行过充分的调查、周密的思考和策划, 但由于各方面的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人才培养方案仍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修改、充实、完善。

参考文献

[1]王耀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结构体系的思考[J].中国音乐教育, 2003 (2) .

校企合作储备应用型人才 篇8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储备,培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原来的精英教育模式已经开始转向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 我国还有很多高校仍然采用的是非真正意义上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导致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差、创新能力弱。这显然与当前的国内国际经济发展要求不相符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要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也是实现与经济社会融合的必由之路。这种模式应该是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参与与合作的应用型教育模式, 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一线高技能人才。但是, 当前, 我国高校的校企合作经验不足, 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不佳。因此, 我们试图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找到一个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 真正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储备应用型人才。

1 应用型人才的含义及能力结构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使得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趋综合化与复合化。本质上来说, 就是社会与企业需要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指的就是那些能够把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共同应用到所从事的工作中去的专门型人才, 他们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够直接从事一线生产工作。当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其内涵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但是, 无论如何变化, 高校都应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求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由于应用型人才实际上就是把专业知识转化为产品的人才, 因此, 我们可以据此把他们分为三类:工程型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技术型人才。所谓工程型人才就是指那些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有关工程的设计、规划、决策工作的人才。所谓技能型人才是指那些能够运用一定的知识与经验来执行活动的人才。所谓技术型人才, 是指那些能够从事组织管理等实践活动并处理相关操作过程的技术人才。这种人才介于工程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之间, 往往是处于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的专业人员。那么, 现实社会与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到底有哪些方面呢?换句话说, 应用型人才到底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结构呢?我们认为, 在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符合社会与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应该具备知识运用能力、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具体来说,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结构应该包括扎实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自我更新能力, 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独立工作的能力, 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协同能力以及较强的调查研究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够适应社会与企业的发展需要, 增强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实际能力, 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

2 当前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高校开展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校企双方各自发展的内在需求。其中, 高校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堂以外的实践应用环节,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更多地为教师与学生提供产学研机会, 有利于提高高校办学效益与教育质量。企业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获得人才与知识方面的支持, 有利于自身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开发, 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 当前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不容乐观, 总体上来说, 大部分校企合作仍然处于初期的探索阶段, 主要是以学生短期实习为合作模式, 真正培养出应用型人才的作用非常有局限性。那么, 这就出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说校企合作中政府管理职能发挥不够到位, 相关管理体制和机制也不够健全, 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模式中的热情不高, 科研成果转化平台缺失, 企业商业秘密不够安全, 学生实习期间的人身安全等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究其原因, 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2.1 校企双方对于合作的认识不够深入

很多高校对于校企合作的深层次意义认识不够, 认为校企合作仅仅是为了实现学生就业的短期目标, 并没有从全局统筹的角度来考虑校企合作模式。因此, 高校在具体实施校企合作的时候, 其教学计划等并没有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导致了校企合作中的脱节现象。同时, 企业对于校企合作的参与热情不够, 这是因为高校在选择校企合作企业的时候, 往往更多的考虑自身利益, 并没有很好地为企业进行谋划, 从而使得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 严重挫伤了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事实上,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校企双方自身对合作目的和价值取向的认识不同, 从而导致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2.2 校企合作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与健全

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并没有针对校企合作设立专门的机构, 对于其中的工作人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章制度, 导致了管理与沟通机制长期不畅, 合作形式过于简单, 缺乏长远的科学规划, 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发展。因为不够完善灵活的校企合作机制, 无法有效保障合作双方的合法权益。虽然说我国已经在积极倡导和推进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但是, 有关的立法却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导致了一些问题无法有法律依据, 变得杂乱无章而使得合作不够顺畅。

2.3 政府没有发挥应有的管理功能

当前, 我国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基本上没有政府的牵头管理, 无法统筹安排校企合作, 大部分的校企合作仅仅是依靠人际关系来维持的。这样的合作方式非常不规范合理, 甚至会经常出现一家企业与多个高校合作的情形, 也有多个企业仅与同一学校合作的情形出现。由此就带来了隐性的恶性竞争, 而且这种竞争并不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之上的, 这就使得校企合作模式长期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之中。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 有些企业会对不同的学校学生采取不同的政策, 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自尊心, 也给这些学校的发展带来了负面效应, 而学校又难以据此维权。

3 校企合作对应用型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分析

校企合作对于储备应用型人才来说,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挑战与创新, 是重视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双重保障, 有利于培养出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使得校企双方能够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 对于提高高校办学质量, 促进企业合作活力是有重大作用的。那么, 作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 校企合作对于应用型人才储备的重要性具体表现如下。

3.1 有利于高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当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困难, 而企业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是一个表面上看似无法融合的矛盾。事实上, 这种状况主要就是由于高校没有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那么, 如果我们采用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就非常有利于促进高校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 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与提高, 强化他们的专业技能, 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 接触企业。

3.2 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与招聘

当前,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居然是缺乏高技能的专业人才。校企合作将提供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它让企业能够近距离的观察学生和考核学生, 有机会让企业真实的感受学生的实际能力, 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应用型人才提出自己的要求, 高校就可以根据企业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式, 甚至可以为企业进行人才的定向培养, 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可以做到毕业即就业, 而企业又可以顺利选拔到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

3.3 有利于学生转变学生角色, 更好地适应角色变换

高校与企业之间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不仅可以提供教师进一步完善自身专业技能的机会, 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角色转换。这是因为教师有了更为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 专业教学变得更为务实, 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了解到企业的运营状况, 学生可以在模拟的课堂上增长自己的专业技能, 从而实现由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 是高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利模式。

4 深化校企合作, 储备应用型人才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就是高校把企业作为学校定点的实训基地来进行现场操作, 让学生走出校门, 走向社会和企业的实训过程, 有利于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有助于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有助于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有助于应用型高校教育的专业与学科建设。我们要做好校企合作的工作, 帮助学生提前完成角色转化, 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便利条件。我们要清楚校企合作的目标, 就是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让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能得到检验和运用, 为企业和学校服务, 最后实现校企双赢。但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校企合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是企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没有责任和义务, 导致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同时, 学校又把教学放在第一位, 政府也缺乏有力的财政和政策支持, 大大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因此, 我们应该遵循校企合作储备应用型人才的基本原则, 比如说坚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坚持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原则, 坚持资源共享、校企互动的原则, 共同构建校企合作的发展机制。一般来说, 校企合作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双元制”模式、校企互动模式、工学交替模式、“订单”式合作模式。但是, 无论是何种合作模式, 我们都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深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笔者认为, 具体措施如下:

(1) 高校应该积极吸引企业参与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完善中来。作为高校专业培养方案来说, 其目标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要能够符合企业的行业专业标准。但是, 在校企合作模式下, 高校不应该是单打独斗, 而是应该积极吸引企业参与进来, 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并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一个“通识+专业核心+专业拓展”的课程体系, 强调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参与深度, 积极发挥出企业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正面指导作用。

(2) 强化特色专业与学科建设工作, 服务于地区与行业经济。高校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原因之一就是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应用型人才。那么, 高校就应该基于区域经济、行业经济的实际情况, 充分利用好校企合作的平台, 对重点专业和学科进行开发与建设, 从而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 有利于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发挥, 可以为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3) 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的水平。校企合作环节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师资队伍的水平, 他们的水平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 我国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够成熟和稳定, 很多教师的实践经验不是很充足, 这就会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实现。因此, 高校应该创新与企业的交流互动机制, 提高师资队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重视对这些教师自身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让教师进企业, 工程师进课堂, 切实提高校企合作的实践效果。

(4) 努力加强校企合作中的实训基地建设。当前, 我国很多高校虽然开始了实训基地的建设, 但是, 这种建设仍然处于初期阶段, 水平还不够高, 学生去基地进行实训还需要缴纳额外的费用, 而且只是体验到最基础的实践技能, 并没有真正参与到一线生产活动中去。显然, 这种模式有待改进。具体来说, 我们应该以带薪实习为主要突破点,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让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学到实践技能, 还能够获得一定的报酬, 这样, 就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 推进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去, 深化实训基地建设。

(5) 完善校企合作的相关制度与机制, 推动产学研的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方式应该进一步推进, 由最初的人才培养拓展到校企之间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让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进去,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提高实践技能, 企业还能够吸收新的设计理念, 高校可以进行科研成果的攻关和转化, 从而为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提供不断深入的产学研合作。

总之, 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新时期高校教育的必由之路, 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 我们应该积极转变教学观念, 努力寻求校企合作的途径, 全方位服务企业, 谋求校企的深度融合。这就需要高校构建平台+专业模块群的课程体系, 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构建校内培养与企业实操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有效整合校企人力资源,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保障体系, 使校企明确各自在合作办学中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督协调机制, 为促进校企合作, 储备应用型人才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忠华, 姚和芳.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35) :11-12.

[2]刘燕琼, 李中.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校企合作探析[J].高教高职研究, 2010 (8) :201-202.

应用性人才 篇9

一、开设计算机专业要做好市场定位

(一) 市场分析与调查

计算机专业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也需要系统掌握学科理论, 软、硬件及网络知识的工程型或应用型人才。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也不是高职院校力所能及;社会各界需要更多的面向社会各行业使用计算机解决各类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类新型人才, 他们主要从事政府部门、机关企事业单位计算机信息及网路系统的开发、运行管理, 软硬件的维护的技术工作。

我学院是天津市建交委主办的, 我们的着眼点自然而然放在天津市建委及其所属的建工、市政等十大集团及相关建筑行业。我们从三个方向 (从事管理型工作岗位、监管型工作岗位和应用型工作岗位) 做了调查;结论是:建筑企业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进行工程管理的专业人才较为紧缺。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走进千家万户, 以及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企业中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已成必然趋势。

随着计算机在建筑行业企业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逐年增加;调查显示:1) 相当多的企业目前靠在职相关人员, 经过短期培训去应付信息管理工作, 这就是潜在的需求。2)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引进, 建筑类企业的管理工作要上等级, 急需引进懂建筑知识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3) 高职毕业生在城建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在企业留得住) 。因此在其专业设置上应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

(二) 找准定位, 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一方面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 而另一方面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增加。目前这种企业招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的重要原因是社会用人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脱节, 导致供求结构不平衡。具体有:对工具和方法的掌握不熟、经验不足, 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需求与高校教育间不断被拉伸的真空地带。

目前, 城建行业、企业相关的信息化管理岗位 (招投标合同管理、预算系统管理、进度管理、工程项目审计等) , 建筑模型制作岗位、计算机辅助施工岗位及项目管理岗位等需要具有高级计算机应用和建筑管理能力的复合人才。在企业中, 计算机及网络维护人员短期内需求很大。从节约培养成本和周期的需要, 企业更看重的是毕业生的动手能力, 多数用人单位选用的是具有实际操作经验, 上岗就能独挡一面的人, 即:来了就能用。

计算机相关专业教育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融合相关的学科知识, 满足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计算机专业”这个概念不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已经有了很大的拓展, 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对专业培养规格进行准确定位;因此我们开设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建筑管理方向”, 与建筑行业的需求相适应的。

通过广泛调查和研究, 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可以概括为:培养具有计算机专业技术和实践技能的, 面向经济建设事业和社会发展一线的, 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的专业定位是培养即懂建筑行业知识, 又掌握运用计算机、网络手段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二、计算机专业教学体系要创新

(一) 专业设置基本原则

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都开设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多数的培养模式、专业教学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践环节等, 甚至整个教学体系都是参照传统本科大学计算机专业制定的, 甚至盲目向名牌院校、重点院校看齐。把学校的软硬件条件优势和市场人才需求相结合, 进行专业重新整合, 并调整教学体系, 是开办计算机专业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当然, 高层次的、搞研发的计算机技术人才还是很吃香;随着信息产业日趋进步, 也同样需要知识雄厚, 具有研发能力而且有经验的尖端计算机专业人才, 而这类人才的培养在高职院校是难以实现的。我学院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重基础、强实践、求创新,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 具有较好的创新意识, 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一个通用专业, 在一所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办计算机专业, 就必须了解并结合学校的环境优势和行业特点, 以形成本专业的办学特色;一方面要学生扎扎实实打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基础, 另一方面又要突出建筑行业对计算机专业的要求。

(二) 课程体系要改革

电子计算机己经成为各行各业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越来越不可缺少, 大多数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入学之前已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比较了解;应用型专业应该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工作岗位与实训课程之间建立关联, 要充分考虑岗位、技术对专业能力的要求。具体来说, 就是要掌握必要的建筑行业管理和业务知识, 熟悉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培养方案中, 我们针对建筑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开设课程。另外, 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 除了实训 (或实验) 课程, 还必须加强专业实习的组织与落实;安排半年以上, 甚至一年左右的时间进企业、公司单位上岗实习, 即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

(三) 专业方向要突出, 课程结构要合理

在课程体系设置中, 我们统筹培养过程, 妥善处理通识教育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限选课程的关系, 通过专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来体现各个专业方向, 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计算机专业课程 (按照天津市教委的规范) 大致可分为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技能训练课和选修课四个方面。其中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英语、建筑物联网技术、数据结构导论;技能训练课程主要包括: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C语言程序设计、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络营销、ERP系统应用、图案与装饰设计、电子商务概论。

因为是建筑管理方向, 所以还有十门课程是建筑或管理的课程 (略) 。如网络研究方向, 可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SQLServer数据库原理及应用、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等课程基础上联系建筑企业网路深入探究与实践, 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三、突出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 采用灵活多样的实践课程形式

注重实验 (实训) 教学内容与方法、实验 (实训) 考试方法改革;通过课程内实验或实训、集中实践教学 (或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第二课堂、创新学分设置等实现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中独立的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具体包括: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课程实训、图像与图形处理技术课程实训、 (SQLServer) 课程实训、软件综合课程设计、取证训练 (办公软件、数据库) , 计算机市场调研、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小学数学自测题, 学习、测试课件等等;鼓励学习较好的学生参加, 从假题真做到真题真做, 这样即提高教师科研水平, 笔者在讲授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时, 经常会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外作业, 如学生选课系统设计、简单动画设计、学生成绩查询系统设计等, 学生们分工合作, 效果很好。

(二) 工学结合、产学结合, 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应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 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紧密依托行业、企业等单位联手共同开发共建, 加强产学合作, 多方面、全方位地开拓实习、实训基地。向行业内的建筑单位介绍自己, 同这些单位建立长久合作关系, 学校师生要到企业中参加生产实践, 进行项目实战和岗位实习, 也可以把企业项目带进学院, 企业单位选派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学校参与课程实践教学。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俗话说, 名师出高徒。只有优秀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因此, 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重知识, 轻能力, 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普遍问题。在传统教学中, 教师同外界接触较少, 参加生产实践较少, 操作能力较差;应该聘请企业、事业单位中计算机方面的资深专家参与学院的教学活动, 将新技术和观点带进校园, 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以及新技术, 了解社会对本专业的具体需求, 开阔学生视野。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 变学生被动学习为教师和学生互动学习, 变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模式为教学互动模式,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要有开拓创新的精神, 就必须有一个平等的环境, 这样学生和教师要建立其和谐的师生关系, 鼓励并支持师生共同对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 对问题进行研究, 增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鼓励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思想、新的看法。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并提出问题, 然后分析问题, 最终用创新的思维去解决实际问题。

要引导学生选准选对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选修相关的课程, 避免学生只注重自己的兴趣而选择不实用的课程。

五、结语

目前, 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难很大, 作为计算机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模式要从原来的研究型、理论型向工程型、应用型转变, 转变人才培养的传统观念, 以适应市场和行业的需求。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最多的。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现阶段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的主要任务。

摘要:社会上专业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学生培养模式, 在许多层面相互脱节, 是影响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客观原因。近十几年来, 我国计算机专业在规模上蓬勃发展, 但很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却存在专业特色不明显、毕业生竞争优势不强的问题。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天津城建系统的唯一一所高职院校, 提出将计算机专业与建筑管理相结合的一种可操作模式, 建筑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设置为专业方向, 体现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该学院的专业设置特色。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筑管理

参考文献

[1]高茂庭.港航物流行业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计算机教育, 2011.

[2]张勇.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

应用性人才 篇10

关键词:独立学院 市场营销专业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加大,许多独立学院也纷纷开设市场营销专业,但从目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和方法来看,理论与实践脱节,培养出来的营销人才范畴较大,针对性不强,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行业多样化、差异化的人才需求,为此,本文在借鉴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提出了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途径。

一、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

国外大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科定位和培养模式上不仅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措施得当。正因为如此,多年来能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值得关注。

(一)应用型人才的定义

应用型是指培养人才不以学术型、研究型的精英教育为取向,而以适应广大用人单位实际需要的技术型的大众化教育为取向,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强化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既注重智育,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理论界通常把从事揭示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研究人员称为学术型人才,而把将科学原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并转换为产品的工作人员称为应用型人才。

2004年,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举办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上,专家们取得了较一致的共识:应用型人才首先是指那些能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二次开发能力的人。它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

(二)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法上,国际上通常比较流行的教育实践活动有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和北美的“CBE”模式等。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具有学校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也是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教育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并缩短了企业用人与学校育人之间的距离。主要特点具体表现为:(1)教育同生产紧密结合;(2)培养过程中企业的广泛参与;(3)采纳各类互通式的教育形式。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毕业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2.英国的“三明治”模式

英国的“三明治”是一种“理论-实践-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在校授课和到企业实习相互轮替的教学方式实现以职业素质、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的人才培养目标。其主要特点为:(1)政府、企业、学校对这种模式高度认可;(2)学生的实习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并且相对集中;(3)有一套严格的质量评估体系;(4)学生可以在企业实践活动中强化、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5)企业可以减少员工的前期培训,成功从实习学生中选择优秀的员工。

3.北美的“CBE”模式

CBE是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的缩写。这个实践教学模式产生于二次大战后,现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的职业教育中。其原理是:(1)任何学生如果给予高水平的指导都可以熟练地掌握所学的内容;(2)不同学生,学习成绩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学习环境不充分,而不是学生本身的差异;(3)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而不是重视教;(4)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学生接受指导的方式、方法和指导质量。

综上所述,培养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指“教、学、做”要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培养的模式一定要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二、国内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把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的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已有深厚基础的研究型或学术型大学。这既符合这些学校的资源现状,也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独立学院的营销毕业生群体相对普通高校的营销毕业生群体而言,其劣势在于基础的广度、理论体系的完整、研究能力等方面,而在上手快、解决常见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独立学院与高职高专的区别属于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的区别,在都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前者更具综合性,素质更全面,发展后劲更足。

独立学院作为教学型学院,其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是:一是在知识方面,要求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形成多方面的知识结构。二是在能力方面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三是在素质方面,要求非专业素质全面提升与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其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

三、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一)构建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进一步完善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在实施转变教育观念之时,要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增加必要的课程或修订相应课程的教学内容,使目前市场营销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鉴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社会生产实践的结合,市场营销专业教学要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重新构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目标是保证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大学生毕业后更快适应社会的需要,保证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新的市场营销专业考试评价体系

新的考试评价体系要遵循强调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目的是要促进学生发展。不能像过去一样简单地以学生几次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衡量学生的水平与教学质量的好坏,而要以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强弱、综合素质的高低和社会适应期的快慢来衡量人才质量,鼓励学生自主发展。具体讲,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考试评价体系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对市场营销专业课主干课程进行考查;其次,对市场营销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行考查;最后的考查在完成市场营销专业实习后进行,主要以考查实践能力为主。通过实施综合考试,引导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融会贯通的学习,注意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三)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实验室建设,建立校企业合作实习基地

市场营销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专业教学的重要一环。特别是校外实习很难进行时,营销的模拟实验就是学生巩固和深化书本知识的一种主要途径,更是学生进入企业营销前沿阵地之前的重要“军事演习”,所以应加大在模拟实验室方面的建设投入。应建设一个多功能的市场营销实验室,使市场营销专业主干课程的校内实践都能在这里进行。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要求选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课堂模拟、现场观摩、实际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市场营销人才。

学校要紧密依托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立产学研密切合作的运行机制,实施产学研结合, 让学生直接、广泛地接触社会和生产实践。通过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充分利用这一途径,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和创新能力,保证学生学有所用、以用促学、学用双收。

(四)提高教师实践能力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要求专业教师队伍不仅要有学术水准,同时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和丰富的营销实践经验。为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一方面,鼓励教师进修和培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有计划地派出教师到商贸企业挂职锻炼,参与课题研究,以丰富专业教师的实践知识,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担任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每学年抽出一定时间走访企业,并编写社会实践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从社会上聘请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有营销经验的专家和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或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社会对营销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例如学院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或基层实习、搞合作研究或做博士后等,这将对青年教师的未来成长、建立与社会的长期合作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基金项目:

①本文是安徽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项目号2007JYXM284)阶段性成果之一。

②本人也是2010年安徽财经大学教学重点研究项目(独立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号ACJYZD201008)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晨曦.浅谈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J].福建电脑,2009,(1).

[2]郑红梅.英国“三明治”教学模式的实现方式和质量控制[J].世界职业技术教育,2006,(2).

[3]赵越春.市场营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4).

[4]朴勇慧.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现代管理,2006,(12).

[5]郑晓梅.应用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之辨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的探索 篇11

关键词:金融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大量的既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又具备金融创新业务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我校的金融学专业适应时代的要求,以金融市场化改革为导向,构建了面向市场的金融专业实验平台,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应用型的金融人才。

一、构建面向市场的金融专业实验平台

(一)创建以国内外金融市场为背景的实验环境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IT)和网络技术(NT)已经能够为金融专业学生提供接触“真实的”金融市场的机会,解决了困扰金融专业实验建设的难题。我们在金融实验室中配置了高性能的服务器,建立局域网,添置了卫星接收系统,订购了金融信息数据库。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的电脑终端上接收到路透社、世华财讯等国内外专业金融信息机构提供的全球财经实时信息,还可以同步浏览国内外重要的金融市场上正在进行的股票、债券、外汇和期货期权等金融产品实时的交易行情。面向市场的实验平台拉近了市场与校园的距离。

学生通过实验平台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市场的脉动。比如,学生在面向市场的实验平台上,目睹了上证指数在2007年5月30日以后的暴跌,体会到股票投资有风险的道理;在第一时间获悉了花旗银行等国际金融大鳄在美国次级房贷危机中巨亏的消息,观察到全球股票市场应声下挫的行情,领略到了金融危机的阵阵寒意,更加容易理解金融全球化的含义。

(二)设计以金融投资为主线的实验内容

我们构建的面向市场的金融实验平台不仅提供了解市场、观察市场的窗口,还为学生提供了亲自进行金融产品“模拟”交易的机会。我们配置了可以从事模拟交易的金融实验教学应用软件。配合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期货与期权等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开设了模拟证券投资、外汇交易和衍生产品(期货)交易等专业实验。

通过这些“模拟”的交易实验,学生作为“投资者”,参与金融产品“交易”,不但熟悉了金融市场结构、交易组织、交易程序;还可以了解股票、债券,尤其是衍生产品等不同的金融产品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特点。例如,没有实际投资经历的学生很难理解期货交易中的一些特殊规则,通过模拟交易实验,学生亲身体会到了衍生产品交易的杠杆作用,就比较容易理解交易机制中采用的逐日盯市(Mark to market)等制度安排的作用。通过这些“真刀真枪”的实验,学生可以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锻炼并掌握投资的技巧。

(三)建立以金融理论为指导的实验体系

在金融专业实验平台建设中,我们体会到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是金融学教学计划中相互依存的两个组成部分。实验教学绝不能与理论教学分离,而要以金融理论为指导。一方面,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于实验之中,指导金融投资决策;另一方面,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用实验结果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比如,我们配合《证券投资学》的理论教学,要求每个学生跟踪一只股票,收集该股票6个月以上的实际数据资料,计算其收益和风险,并结合市场整体表现分析这只股票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据此提出该股票的投资策略,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投资活动结合起来。

我们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本校金融专业本科理论教学的体系和培养熟悉国际金融业务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结合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以金融市场的运营和投融资机制为主线,建立了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的课程实验和综合性专业实验相结合的实验体系。通过系列的专业课程实验,学生逐个熟悉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衍生产品等市场的运营机制,加深对各门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形成金融市场整体构架的认识。构建了以系统性和实用性为特点,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验体系,成为本科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四)探索开放式互动型实验模式

我们摒弃了由教师预先设定实验条件,要求学生按照统一的方法和路径,依样画葫芦的传统实验模式,探索了开放式、互动型的实验模式。教师只布置实验目的、内容和要求,学生自己选择投资对象,收集相关数据,制定投资方案,分析投资结果,完成实验报告。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人”。

比如“证券投资组合”实验,由同学独立分析判断当前的市场形势和各种证券的投资特性,在规定的投资额度内(如50万元或100万元),确定投资目标,独立设计各自的投资方案,实施投资操作,并根据市场形势的动态变化,修正投资组合,完成最后的实验报告。这种开放式,与市场互动的实验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和灵活的选择权。尽管每个学生选取的股票组合不同,实验的结果迥异,但是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独立思考中获得更多的锻炼。有些学生还从自己错误的“投资”抉择中吸取珍贵的“教训”,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开放式实验模式的改革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二、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

我们体会到,金融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尤为重要。

(一)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我国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迫切需要既懂得现代金融理论知识又熟悉市场运作和投资技巧的应用型金融人才。我们在面向市场的金融专业实验改革中,要求学生运用金融理论知识,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独立作出投资的决策。如证券投资综合实验中,学生需要比较股票、债券、期货和外汇等各种金融工具的收益和风险特征,分析股票、债券、外汇和衍生产品等金融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计算各种金融工具之间的相关性,并根据自己的风险嗜好和预期收益来设计投资方案,制定投资决策,跟踪投资绩效,并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准备对投资进行调整。在实验中,学生变被动的“操作者”为主动的、独立思考的“投资者”。这种角色的转换要求学生能够活学活用金融理论,实现了知识向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能力的转化。

(二)激发学习积极性

投资风险和收益是金融产品最主要的特征,也是金融理论教学的重点内容。鉴于学生不可能有实际从事金融投资的经历和机会,因而对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和风险的特点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概念上。学生参加了模拟的股票、债券甚至期货等金融产品的“交易”的实验以后,从自身的投资“经历”中,可以领略到金融市场风云变幻的惊悚,各具特质的金融创新工具的魅力,巨额财富聚散转换的刺激。金融理论不再是枯燥的文字和说教,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索金融理论知识的兴趣,挖掘了学习专业知识的潜能。

(三)拓宽学生的视野

我国金融体制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市场化改革。金融产品逐渐丰富,利率和金融产品的定价机制趋向完善。单靠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对我国金融市场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有比较全面和正确的了解。建立面向市场的金融实验平台解决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的矛盾。学生通过实验平台,可以浏览国内外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产品市场的实时行情;了解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情况,芝加哥IMM上的外汇牌价,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期货铜价的涨跌变化;觉察到我国金融业开放后推出的QFII和QDII对市场的影响。面向市场的实验平台犹如一个全球金融市场的大学堂,打破了校园的围墙,拓宽了同学的视野。

(四)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尚不成熟,投机现象比较严重,很多时候证券的价格并不能反映其内在价值,证券收益与风险也不完全匹配。金融市场的现实与理论有时存在比较大的反差。例如,在我国的股票市场上,过度的投机导致有些股票的价格与内在投资价值严重的背离。一些没有业绩支撑的ST股票往往受投机风潮的追捧。我们在专业实验中,要求学生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让学生了解金融理论的假设条件与现实的矛盾。学生既了解了理论知识的局限性,克服对书本知识的迷信;又能从面向市场的实验中发现我国金融市场的不足,探讨完善我国的股票市场、倡导价值投资理念的对策。通过这类“真刀实枪”的实验,学生感悟到:一方面理论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另一方面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理论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文兵.高等院校实验教学系统的构建[J].理工高教研究,2002,(4).

[2]黄永琴.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趋势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1,(1).

[3]高占先.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1,(2).

[4]杨卫光等.改革实验教学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4).

[5]曾琅琳等.加速实验基地改革发展专业实验课程[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6).

上一篇:民营企业发展对策下一篇:品牌创新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