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2024-11-05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精选12篇)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1

随着传统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在临床用药已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疗效与耐药性之间的平衡[1]。目前在临床上已有多种高效低毒的抗癌新药得到推广应用, 替吉奥胶囊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本院选择12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替吉奥单药治疗, 现将临床疗效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0例, 女性患者53例, 年龄在62~78岁, 平均年龄为 (69.3±6.8) 岁。所有老年患者经过病理证实均为Ⅳ期胃癌, 排除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免疫类疾病以及血液类疾病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常规保肝、止吐等对症治疗, 然后采用替吉奥单药治疗, 用药剂量与患者的体表面积相关。体表面积<1.25 m2的每次给药40 mg, 体表面积在1.25~1.50 m2的每次给药50 mg, 体表面积>1.50 m2的每次给药60 mg, 每天分别在早餐晚餐后给药2次, 连续治疗2周, 停药1周为一周期, 治疗两周期后观察12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疗效评定[2]:

临床疗效的评定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实体瘤评价标准: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以及进展 (PD) 。临床有效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总病例人数×100%;疾病控制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 /总病例人数×100%。12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的评定按NCI-CTC3.0版标准分为0~Ⅳ级。

2 结果

2.1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12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有6例患者完全缓解;45例患者部分缓解;56例患者趋于稳定;16例患者病情仍在进展中。临床有效患者51例患者, 有效率为41.5%, 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有107例, 疾病控制率为87.0%。

2.2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最多的是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不良反应, 发生率分别为67.5%和56.1%;其次是腹痛腹泻和口腔黏膜炎, 发生率分别为29.1%和21.1%;发生率较低的是血小板减少和肝肾功能异常, 发生率分别为18.7%和15.4% (表1) 。

3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老龄化的发展, 老年胃癌患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 由于胃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 发现一般都是晚期, 绝大多数已经失去手术根治机会, 主要以全身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相比较于其他治疗方式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病情控制相对较好, 合理应用化学药物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改善症状、增强体力以及延长生命均起到一定价值。但全身化疗会出现一系列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 且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由于机体耐受力和免疫力较差, 难以坚持完成全部治疗, 从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全身化疗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完全缓解并不明显。

替吉奥是高效低毒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新药, 针对胃以及颈部恶性肿瘤尤为适宜。国外的相关研究报道替吉奥单药治疗晚期胃癌疗效优于伊立替康联合顺铂的疗效, 且报道了其临床总有效率为44.6%[3]。国内也有研究报道称, 替吉奥单药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低[4]。本院采用的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 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较低。替吉奥主要成分是替加氟、吉美嘧啶以及奥替拉西钾。替加氟为主要抗癌成分, 吉美嘧啶辅助替加氟的抗癌作用, 奥替拉西钾可减少消化道的不良反应, 三种成分有机结合不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5,6]。替吉奥口服给药, 应用简单方便, 有效避免静脉给药引起的血栓风险, 安全可靠。晚期胃癌的老年患者本身的功能减退, 免疫力低, 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老年患者的损伤会严重影响病情的控制, 替吉奥因为不良反应轻, 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 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123例为研究对象。由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失去手术根治机会, 本院选择替吉奥单药治疗, 两个周期后观察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并统计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123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中有6例患者完全缓解;45例患者部分缓解;56例患者趋于稳定;16例患者病情仍在进展中。临床有效率为41.5%, 疾病控制率为87.0%。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最多的是白细胞减少和胃肠道不良反应, 发生率分别为67.5%和56.1%;其次是腹痛腹泻和口腔黏膜炎, 发生率分别为29.1%和21.1%;发生率较低的是血小板减少和肝肾功能异常, 发生率分别为18.7%和15.4%。结论 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替吉奥,老年晚期胃癌,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蔡炜宇, 文旭.替吉奥联合多西他赛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 2013, 33 (4) :4.

[2]沈琳, 鲁智豪.胃癌药物治疗新视角[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 (2) :103.

[3]刘莉, 郑盈, 张智勇, 等.替吉奥单药口服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 2011, 26 (3) :294.

[4]王东建.单药替吉奥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 2012, 27 (2) :203.

[5]王青兵, 王雁军, 张勇, 等.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肿瘤药学, 2013, 3 (5) :378-379.

[6]吴军, 沈丰, 曹银辉, 等.替吉奥胶囊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癌症杂志, 2013, 28 (2) :163-164.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2

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24小时内发生的为即发反应,在输血后几天甚至几个月发生者为迟发反应。过敏反应:

1、症状:症状轻者表现皮肤红斑、荨麻疹、发热、关节痛,重者可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喉痉挛、哮喘,更严重者发生过敏性休克。

2、治疗:

(1)应立即停止输血,换输0.9%生理盐水。

(2)吸氧:鼻管、面罩、必要时请麻醉师配合气管插管正压给氧。

(3)抗过敏:地塞米松10MG或氢化考地松100MG+5%GS静点,严重者使用0.1%肾上腺素0.1-0.3ML静注。(4)异丙嗪25MG入壶;(5)10%葡萄糖酸钙10ML入壶;

(6)对反复发生热性输血反应,可选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输注。

发热反应:

1、症状:多在输血后立即或数小时内发生。轻者畏寒,体温增高,个别可因高热、抽搐以至昏迷。症状持续1-2小时后逐渐缓解。

2、据症状轻重处理。(1)轻症:口服阿司匹林或物理降温。(2)重症:吸氧、药物降温、抗过敏等治疗。溶血反应:

1、症状:轻者难与发热反应鉴别,头疼、头胀、心前区窘迫、腰疼、腹痛、恶心、呕吐、一过性轻度黄疸,或显示输血疗效不佳。重者表现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循环障碍、创面渗血,继发出现黄疸、血红蛋白尿以至血压降低等休克表现。严重的不合血输入后,因大量红细胞破坏,激活凝血系统导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少尿、无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

2、治疗:抢救重点在抗休克、防止急性肾功能衰竭。(1)可适当补液,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新鲜同型血浆以增加血容量。

(2)使用盐多巴胺、重酒石酸间羟胺等血管活性药以升高血压及扩张肾血管。(3)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等。

(4)出现少尿时在纠正血容量后适当用20%甘露醇、呋塞米促进利尿。

(5)急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治疗。(6)明确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可用肝素治疗。

细菌污染:

1、症状:这类输血反应虽少见,但后果严重,轻者被误认为一般发热反应,重者即使输入少量也可立即引起寒战、高热、烦躁、休克、尿闭等剧烈反应。

2、治疗:

(1)立即停止输注。

(2)抢救以抗感染和抗休克为主。

(3)及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滴注大剂量为宜。在菌种未明确前,可先用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

(4)将袋内剩血离心取底层直接做涂片染色和病原体培养。

大量输血后的并发症:

24小时内输血量超过2500ml,称大量输血。

1、循环负荷过重:如输血过多过快,常在输血过程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紫绀、泡沫样血痰等肺水肿征象。应立即停止输血,按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紧急处理。

茶碱类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篇3

【关键词】茶碱类;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40-01

茶碱类药物主要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哮喘的治疗,氨茶碱、胆茶碱、二羟丙茶碱以及茶碱乙醇胺等都是常用的茶碱类药物。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历史悠久,由于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以及安全性差等因素逐渐被取代。近些年在茶碱类药物的药理研究上进一步发现,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扩张、抗炎以及调节免疫等方面效果明确,合理应用茶碱类药物可以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本次就我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现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哮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有哮喘患者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龄在16~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6±5.7)岁,其中有慢性哮喘患者33例、有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5例以及有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12例;对照组有哮喘患者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5±4.3)岁,其中有慢性哮喘患者30例、有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7例以及有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糖皮质激素联合β受体激动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茶碱类药物治疗,其中慢性哮喘的患者给予缓释茶碱配合吸入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患者给予氨茶碱配合治疗,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型哮喘患者给予茶碱缓释片配合治疗。

1.3判定标准

疗效判定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3个标准,其中显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肺部喘鸣音消失;有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肺部喘鸣音有明显减少;无效表现为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喘鸣音无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高,详情见表1。

3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茶碱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得到了深入研究,发现检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支气管扩张、抗炎、免疫调节以及抑制血小板活性等方面。①茶碱浓度在10~20mg/L时可以非特异性抑制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增加了环磷酸腺苷的浓度,便有效的促进了钙离子外流和抑制了钙离子内流,起到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②茶碱类药物通过抑制神经肽和磷酸二酯酶的释放来实现抗炎作用。③茶碱类药物可以激活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活性,增加了糖皮质类激素的抗炎作用,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具有抑制炎症基因转录和激活的作用,所以茶碱类药物便起到了免疫调节作用。④茶碱类药物对血小板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从而有效减轻患者支气管黏膜的炎性反应。

由于茶碱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等原因,其临床应用率已经比吸入型糖皮质激素以及β受体激动剂的临床应用率低。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心跳过速等心血管系统症状;精神失常、惊厥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研究表明,茶碱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与血药浓度有直接关系,当血药浓度超过16mg/L时,主要发生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轻度不良反应;当血药浓度超过20mg/L时,会发生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严重不良反应;当血药浓度超过40mg/L时,便会出现中毒症状,危及患者生命。所以在茶碱类药物给药时,积极防治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关键,预防措施主要有:①初次对患者使用茶碱类药物时,需要在患者用药过程中严格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图监测。②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药量、给药途径以及给药速度,做到用药个体化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③严格控制适应症。④随时对患者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对药量进行及时的调整。⑤发生不良反应时立即停药,并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给予相应的处理。

茶碱类药物目前被广泛应用在慢性哮喘、急性哮喘发作以及激素依赖和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治疗上,茶碱类药物的支气管扩张、抗炎以及免疫调节等作用也得到了临床证实,合理的应用茶碱类药物和联合茶碱类药物进行临床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保证了茶碱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拱玉芝.茶碱类药物在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0,7(14):11-12.

[2]李媛,林青.茶碱类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421-422.

[3]史存才.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5):178-179.

[4]陈喜.茶碱类药物对治疗哮喘46例的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22):3042-3043.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4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直肠癌,护理

癌症已成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由于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导致患者存活率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在临床治疗上,分子靶向药物与传统化疗药物联用,可减少副作用,提高疗效。西妥昔单抗是第一个在全球多个国家获准上市的靶向用于表皮牛因子受体的IgGl单克隆抗体,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先进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它选择性地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在临床前试验中显示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具有抗瘤活性,它在头颈部鳞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西妥昔单抗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口腔炎、腹泻、恶心、呕吐等。笔者所在科自2010年3月~2011年5月对24例直肠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取得一定疗效,现将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24例直肠癌患者,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62岁。本组中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直肠癌,经CT、MRI等明确转移部位,其中肺转移16例,肝转移5例,盆腔转移3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均为西妥昔单抗单独用药,按说明书操作。西妥昔单抗起始剂量为400 mg/m2,滴注时间120 min,滴速控制在5 ml/min以内。以后维持剂量为一周250 mg/m2,滴注时间不少于60 min。

1.3 不良反应

24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疹24例、口腔炎4例,16例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经细心的护理干预后,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顺利完成。

2 护理

2.1 化疗前护理

为避免患者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担忧出现不良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在化疗前先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应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方案及药物的作用、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等,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免妨碍治疗的顺利进行。

2.2 化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西妥昔单抗的不良反应有皮疹、口腔炎、腹泻、恶心、呕吐等。

2.2.1 皮疹的护理

用药期间患者免疫力低下,应做好皮疹护理,防止破溃和感染。皮肤反应主要症状为痤疮样皮疹,本组出现皮疹患者24例,按医嘱口服扑尔敏,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给予炉甘石洗剂或抗痤疮制剂涂沫,同时协助患者做好皮肤护理,由于日晒可加重皮损,建议患者戴太阳镜和遮阳帽避免暴露于日光下,不推荐局部使用皮质激素[2]。

2.2.2 口腔炎护理

本组共有4例患者出现口腔炎,表现为颊、唇、软腭黏膜发生不同程度的红肿、溃疡,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及口腔卫生,将庆大霉素、利多卡因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指导患者3 h或饮食前含漱,每次30 ml。患者经上述处理后,口腔黏膜红肿、溃疡逐渐缓解愈合[3]。

2.2.3 腹泻、恶心、呕吐护理

本组共有关16例出现腹泻、恶心、呕吐,腹泻时口服易蒙停,首剂口服4 mg,以后每2 h口服2 mg,直至末次水样便后继续用药12 h,用药时间最长不超过48 h[4]。恶心、呕吐护理给予有效止吐药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指导患者少食多餐,避免易产气、含油脂或辛辣刺激的食物。

3 结果

24例直肠癌使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后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皮疹24例、口腔炎4例,16例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经细心的护理干预后,无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治疗顺利完成。

4 体会

西妥昔单抗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先进的抗EGFR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是生物反应调节剂中的抗体类,它是免疫球蛋白IgG1的人源化嵌合单抗,可阻断EGF和TGFa与EGFR的结合,这一竞争性结合的后果是抑制了相关配体结合后的酪氨酸激酶活性和其后的肿瘤生长[5]。由于用药期间患者免疫力低下,应做好不良反应护理工作,以免影响疗效及妨碍治疗顺利完成,本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经有效处理后均得到控制,未出现严重反应,在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严格掌握用药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才能给患者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护理及健康指导,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崔岚,逢晓云,王晓珉,等.新型抗肿瘤药物西妥昔单抗.中国药师,2005,8(4):332-333.

[2]范丽丽,范晓燕,刘秀峰,等.西妥昔单抗治疗晚期大肠癌1例的护理体会.现代肿瘤医学,2006,24(6):776.

[3]高敏.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的护理.全科护理, 2009,7(4):951-952.

[4]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822.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5

摘要:目的:探讨西药用药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对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种类、方式、原因以及用药后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结果:经过观察发现,引起患者西药用药不良反应使用途径主要为四大途径:静脉滴注、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以及口服,其中引发不良反应最多的为静脉滴注,占总例数的64.3%(36/56);主要不良反应表现在皮肤上,占44.6%(25/56)。主要药物为抗生素类、呼吸系统类、内分泌系统类以及消化系统类等,其中抗生素类的占51.8%(29/56)。此56例患者经过相关药物治疗后,其中痊愈患者52例,减轻患者4例。结论:在西药的使用中,必须对医护人员普及西药用药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使其能够更安全、更合理的对患者进行用药。

关键词:西药、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抗生素

西药的药物种类较多,并且不同药物组合所产生的反应也是不相同的,在临床上,西药的合理使用已经成为了医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在用药联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状况,即药物作用相互促进与相互减弱

【1】

。本篇文章主要阐述了对我院收治的56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的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56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作为本次探讨的对象。在此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有男患者20例,女患者36例;年龄为5至70岁,平均年龄为(37.52±32.85)岁。此56例患者均属于因西药用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患者。1.2 方法

对此56例患者的西药用药类型、临床表现症状、导致不良反应的因素以及所采取的措施等进行全面的研究与分析。1.3 观察指标

对56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种类、方式、原因以及用药后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1.4 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结束后,在这56例西药用药不良反应患者中,其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使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xs),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

2.结果

2.1 患者不良反应的基本状况

在此56例不良反应患者中,有34例中老年患者,占总例数的60.7%,在各个年龄阶段中,中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有4例婴幼儿患者,占总例数的7.1%。其中女性患者占总例数的64.3%(36/56);男患者占35.7%(20/56),经过对比发现,女性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这可能与男女之间的体质有一定的关系。2.2组织系统与临床表现

西药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的症状有很多,例如:恶心、呕吐、皮疹、皮肤瘙痒、腹痛、意识不清晰、消化系统不适、呼吸困难、头疼以及发热等。在这些不良反应的症状中,皮肤瘙痒及皮疹是最为常见的症状,约占总比例的64.3%,最为少见的症状为呼吸系统,仅占总比例的1.8%(见表1)。

表1:患者的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其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 皮肤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全身反应

2.3 药物情况

在所有药品中,不良反应最高的是抗生素类药品,占总例数的51.8%;最低的为神经系统类药品,占总例数的1.8%(见表2)。

临床症状 皮肤瘙痒、皮疹 意识不清晰、头疼 腹痛、恶心呕吐

心慌 呼吸困难 发热、抽搐

患者例数(例)

4 8 2 1 5

总比例(%)

64.3 7.1 14.3 3.6 1.8 8.9

表2: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状况

药物类型 抗生素类药品 心血管类药品 血液类药品 中药类药品 呼吸系统类药品 神经系统类药品

3.讨论

合理的对药物进行使用能够有效的防止患者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并且对治疗效率及效果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临床中,为了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率,可采取以下措施对其进行预防【2】

患者例数(例)4 10 5 7 1

总比例(%)

51.8 7.1 17.9 8.9 12.5 1.8 :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其综合职业素质、责任感以及技能水平能够得到提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的了解是给患者开药的前提条件,同时,还需对每种药品的药理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解,为患者制定出最为合适的用药。②若患者需要进行联合用药时,需要对药物的药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对药物联用的使用范围进行掌握,避免超出药物之间的度。③医院应将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落实到每个医护人员中。在临床中,患者出现过敏反应时,大多是由于输液而导致,因此,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及药物的质量进行全面的了解,防止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在临床上,由于西药用药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有很多,不同的不良反应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不相同【3】

。在本次研究中,不同年龄段及性别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从总体上来说,女性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男性较高;中老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其他年龄段患者更高。

综合以上所述,西药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因素来自各个方面。因此,医院在实际的护理中,必须对药物的存放进行严格的规范,并且在患者进行输液前要严格检查输液的质量,运用正确、合理方式对药物的搭配进行选择,杜绝错误搭配的发生。同时,在患者进行用药时,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监督,若患者出现不适时,医护人员要立即停止患者对该药物的使用,并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有必要可给予抗结剂进行治疗,充分保障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环丙沙星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篇6

作者简介:谭凯丽,女,大专,药师。

【摘要】文章综述了环丙沙星治疗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胃肠道感染等方面的临床应用,同时归类综述了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重点分析了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过敏性休克、严重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随着环丙沙星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呈现多样化,需要引起广大医师的重视,临床应用时应全面观察患者反映,确保用药安全。

【关键词】环丙沙星;临床应用;过敏反应

环丙沙星(ciprofloracin,CPFX)又名环丙氟哌酸(商品名:悉复欢)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1983年由德国拜耳药厂开发成功,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喹诺酮类物中疗效最强的一种。其机制是抑制旋转酶,而所有生物体内都有这些酶。该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起效迅速,作用持久,毒性小等特点,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本文对近年来环丙沙星的临床应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综述。

1 临床用途

1.1 呼吸道感染:环丙沙星对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菌及耐β-内酰胺类菌株引起的呼吸道感染有显著疗效。适用于:①与其他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并用,治疗对青霉素及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的下呼吸道感染;②治疗不能耐受红霉素的患者军团菌肺炎;③与其他抗假单胞菌药物并用,治疗对青霉素过敏的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患者。

下列情况则不主张使用环丙沙星: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大叶性肺炎的单一环丙沙星治疗,铜绿假单胞菌肺炎的单一环丙沙星治疗。

1.2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环丙沙星适用于:①急性前列腺炎,复杂性尿路感染,单纯性、淋病奈瑟菌尿道炎或宫颈炎。②对一般抗生素耐药或对其他药物过敏的泌尿道感染。但对单纯典型泌尿道感染及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则不主张使用环丙沙星。

1.3 胃肠道感染: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

1.4 其他感染:①伤寒;②骨和关节感染;③皮肤软组织感染;④感染性腹泻;⑤败血症等全身感染;⑥对喹诺酮类敏感的单纯性淋病,囊性纤维化的假单胞菌感染。

下列情况不主张使用环丙沙星:①急性骨髓炎;②咽炎,中耳炎,鼻窦炎;③蜂窝组织炎。

2 环丙沙星与其他药物的配伍

2.1 作用或协同情况:①与青霉素联用于淋病时,对淋球菌作用增强;②与异烟肼或乙胺丁醇联用治疗结核杆菌有协同作用;③与妥布霉素联合用药对肠道杆菌有协同作用;④与头孢哌酮联合用药对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

2.2 相互作用、禁忌及慎用情况:

①尿碱化剂可降低本品在尿中的溶解度,导致结晶尿和肾毒性;②本品与茶碱类合用时可能由于细胞色素P450结合部位的竞争性抑制,导致茶碱类的肝清除明显减少,血清除半衰期(t1/2β)延长,血药浓度升高,出现茶碱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不安、激动、抽搐等,故合用时应测定茶碱类血药浓度和调整剂量。③与氯霉素联合使用于大肠球菌时作用拮抗;④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会加强环丙沙星的致惊厥性,应慎用;⑤丙磺舒可减少本品自肾小管分泌的50%,合用时可因本品血浓度增高而产生毒性。⑥环孢素与本品合用,可使前者的血药浓度升高,必须监测环孢素血浓度,并调整剂量。⑦本品与抗凝药华法林合用时可增强后者的抗凝作用,合用时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1];⑧环丙沙星与含有镁、铝的抗酸剂联用时,会干扰环丙沙星的吸收,其生物活性可被抑制91%,使其血药浓度降低,故不可同服;⑨对环丙沙星及任何氟喹诺酮类药物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3 不良反应

3.1 消化道反应:可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腹泻、恶心或呕吐,消化不良、厌食。治疗中如发现严重长期腹泻,必须咨询医生,因为这可能是严重的伪膜性肠炎。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给予适当治疗(如给予万古霉素)。禁用抑制胃肠道蠕动药。李玲报道[2]1例女性55岁患者,因尿急、尿频、尿痛,在当地院诊为泌尿系感染,口服环丙沙星0.4g,每天2次,共3天。1周后出现口渴、头晕、四肢无力,出大汗,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300ml~400ml,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治。经止血、抑酸对症治疗,病情痊愈出院。3个月后再次出现泌尿系感染,再次口服环丙沙星,药量同上。5天后上述症状再次出现,继续用止血、抑酸对症治疗,病情平稳,嘱病人停用环丙沙星。随访2年,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3.2 中枢性神经系统反应:有头昏、头痛、嗜睡或失眠。少数病例可出现外周痛觉异常,颅内压升高、共济失调、惊厥、焦虑、意识混乱、抑郁、幻觉、癫痫发作等,一些病人在初次即可出现这些反应,应立即停药。王秀杰报道[3] 1例静滴环丙沙星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除有头痛、头晕外,还可出现四肢无力,两腿不能站立,全身软瘫似重症肌无力,故有中枢神经系统既往史者应慎用或禁用。

3.3 过敏性休克:张曼清报道[4] 1例27岁女性患者因尿频、尿急、尿痛1d,诊断:尿路感染。遂给予乳酸环丙沙星200mg经脉滴注。约15min后,患者突然感觉胸闷、气短、心慌、面色苍白、全身出汗、四肢发凉、脉搏细快,测血压75/40mmHg,考虑为环丙沙星过敏所致。立即停输环丙沙星,改滴生理盐水,由莫菲滴壶加入地塞米松10mg,同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肌内注射异丙嗪,吸氧。约15min后病情逐渐缓解,测血压92/60mmHg,40min后患者基本恢复正常。

3.4 严重肝肾功能损害:任进民报道[5]1例髋骨骨折患者,静滴环丙沙星200mg,bid,连用2d后出现重度黄疸、转氧酶增高,严重肝功能衰竭昏迷,住院10d后死亡。国际药物检测WHO协作中心,亦曾有环丙沙星致肝功能衰竭的报道[5],采用环丙沙星注射液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静滴,bid,第1次用药30min后,患者出现寒战、腰及双下肢酸痛难忍,经用非那根25mg肌注后缓解,但在第2次至第5次应用环丙沙星后均出现上述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体温高达39~40℃,四肢关节无红肿,考虑为环丙沙星所致,故停药。停药后上述症状消失,但患者即而出现了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卧床不起、耳鸣、结膜充血、巩膜黄染、全身皮肤黄染、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发现肝肾功能均有明显损害,血象异常,专家会诊确认为环丙沙星引起的药物间质肾炎和药物性肝炎,经过对症和支持治疗1个月后患者康复。

3.5 呼吸系统反应: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哮喘、喉头水肿等,停药后症状一般会消失。

3.6 过敏反应:过敏表现为皮诊、瘙痒、紫癜、静脉炎、对光

敏感等。静滴环丙沙星若滴度过快,可出现皮疹、瘙痒、静脉炎等过敏反应,所以控制滴速可有效降低上述过敏症状的发生率,另有报道若将环丙沙星与葡萄糖注射液串联静滴时,可明显降低环丙沙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应嘱患者在应用环丙沙星后应尽量减少在日光下的暴露时间。

3.7 药物性黄疸:孙士杰等报道[7]1例: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应用环丙沙星注射液200mg加入液体中静滴,bid第2天后出现了黄疸自行消退。笔者认为环丙沙星引起突发性急性黄疸为机体对药物的一种变态反应所致。

3.8 对骨及关节的影响:包括关节病、肌肉性痉挛及腱破裂等。因毒理学研究表明,环丙沙星可引起未成熟动物关节软骨的改变,并可抑制小动物四肢的增长发育,因此建议,在有其他药物可替代治疗时,不能将环丙沙星应用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未成年人[1]。

4 结束语

环丙沙星属新型广谱合成抗菌药,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对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等,疗效尤为突出。但是在临床应用中,各种不良反应也频频出现,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因此,本文总结了环丙沙星的临床应用及其较典型的药物不良反应,目的是希望医务工作者重视环丙沙星不良反应,在临床工作中加强对环丙沙星的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李大魁. 新编药物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16): 105

[2] 李玲, 毕云成. 环丙沙星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1例[J]. 中国伤残医学, 2008, (3): 92

[3] 王秀杰. 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引起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例[J]. 医师进修杂志, 1998,3:137

[4] 张曼清. 环丙沙星静滴致过敏性休克1例[J]. 临床军医杂志, 2008, (3): 406

[5] 任进民. 环丙沙星致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J]. 药学进展, 1995, 19(2): 45

[6] 聂舢. 乳酸环丙沙星致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1998, 7(1): 45

[7] 孙士杰.等.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药物性黄疸1例[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 (2): 21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来本院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14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57例。实验组男32例, 女25例, 年龄5~13岁, 平均年龄 (5.17±2.34) 岁, 病程2~12个月, 平均病程 (6.35±1.35) 个月;对照组男34例, 女23例, 年龄6~12岁, 平均年龄 (5.21±2.17) 岁, 病程2~13个月, 平均病程 (6.28±1.47) 个月。所有患者排除呼吸道感染、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慢性咳嗽。两组患儿性别、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方法, 采用常规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过敏反应等措施,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6岁患儿用量为4 mg, 7~13岁患儿用量为5 mg, 1次/d, 连续用药3个月, 随访6个月。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比较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咳嗽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临床疗效参考文献[2]分为优、良、中、差。优良率= (优+良)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优37例, 良14例, 中5例, 差1例, 优良率为89.5%, 对照组优24例, 良17例, 中9例, 差7例, 优良率为71.9%, 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两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比较实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为 (6.57±1.53) d, 对照组为 (10.37±1.62) d,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比较实验组发生头痛1例, 腹痛2例, 流感样症状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1%对照组发生头痛3例, 腹痛4例, 流感样症状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儿均未停止用药, 在3 d内不良反应消失。实验组有3例 (5.2%) 复发, 对照组9例 (15.8%) 复发,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由于儿童的呼吸道粘膜比较柔弱难以抵抗外界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因此极易引发感染导致炎症反应[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 家长误以为是一般咳嗽, 然而应用一般抗生素效果不佳。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常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抗炎治疗, 以及其他具有炎症介质拮抗作用的药物。孟鲁司特钠是一种特异性的白三烯受体的拮抗剂, 是一种新型的非糖皮质激素的抗炎药, 其能够有效阻断白三烯与其受体结合, 到达抑制血管通透性增强的目的, 改善支气管痉挛的病理改变, 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3]。本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患儿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9.5%, 对照组为71.9%;实验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为 (6.57±1.53) d, 对照组为 (10.37±1.62) d;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1%, 对照组为15.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儿均未停止用药, 在3d内不良反应消失。实验组有3例 (5.2%) 复发, 对照组9例 (15.8%) 复发,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 具有临床起效快, 疗效好及复发率低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雪志, 孙清, 印荣, 等.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盐酸坦索罗辛的应用观察.山东医药, 2010, 50 (18) :81-82.

[2]王爱敏, 吴继红, 周怡.抗敏防喘汤联合孟鲁司特钠防治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1 (4) :262-263.

[3]朱敏仪.孟鲁司特钠治疗及其预防9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医学信息 (旬刊) , 2011, 24 (2) :369-370.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精神分裂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第一代抗精神药物组 (FGA组, 38例) 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组 (SGA组, 38例) , 其中男47例, 女29例, 年龄21~37岁, 平均年龄 (26.17±7.42) 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 入院24 h内获得脑电图、心电图、血液生化等检查结果。排除标准:妊娠期、哺乳期妇女、严重脑、心、肝、肾脏等器质性疾病、青光眼、肿瘤、血液病及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FGA组共38例, 其中16例用氯丙嗪300~650 mg/d;13例用奋乃静40~60 mg/d;9例用氟哌啶醇10~20 mg/d。SGA组共38例, 其中利培酮10例3~6 mg/d;奥氮平6例5~30 mg/d;喹硫平12例200~700 mg/d;齐哌西酮5例80~160 mg/d;舍吲哚2例10~20 mg/d;氯氮平3例200~400 mg/d。两组均在药物加到治疗量治疗1个月后开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剂量、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PANSS) 减分率判断疗效[2]。用副反应量表 (TESS) 评估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好转、无效4级。其中痊愈:经治疗, 患者情绪得到稳定, 临床症状消失;显效:经治疗, 患者情绪基本得到稳定,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好转:经治疗, 患者情绪有所好转, 临床症状得到部分缓解;无效:经治疗, 患者情绪不仅无好转, 还逐渐变得异常暴躁且临床症状未缓解。不良反应严重程度分为0~4级, 0级 (无) 、1级 (较轻、可疑) 、2级 (轻度) 、3级 (中度) 、4级 (重度) 。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检验结果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比较

FGA组5例痊愈 (13.16%) ;27例显效 (71.05%) ;4例好转 (10.53%) ;2例无效 (5.26%) 。SGA组8例痊愈 (21.05%) ;22例显效 (57.89%) ;5例好转 (13.16%) ;3例无效 (7.89%)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12, P>0.05) ;FGA组住院时间 (38.2±15.4) d, SGA组住院时间 (44.5±18.27) d, SGA组住院时间明显高于FGA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1, P<0.05) 。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SGA组患者中发生4例心动过速 (10.53%) 、3例体位性低血压 (7.89%) 、2例视力模糊 (5.26%) 、2例口干 (5.26%) 、2例鼻塞 (5.26%) 、1例扭转性痉挛 (2.63%) 、1例血象异常 (2.63%) 、1例嗜睡 (2.63%) 、3例兴奋 (7.89%) 、2例心电图异常 (5.26%) 、2例皮疹 (5.26%) 、2例体重增加 (5.26%) 。FGA组患者中发生6例心动过速 (15.79%) 、7例体位性低血压 (18.42%) 、4例视力模糊 (10.53%) 、3例口干 (7.89%) 、4例鼻塞 (10.53%) 、3例扭转性痉挛 (7.89%) 、3例血象异常 (7.89%) 、4例嗜睡 (10.53%) 、5例兴奋 (13.16%) 、2例心电图异常 (5.26%) 、2例皮疹 (5.26%) 、2例体重增加 (5.26%) 。SGA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FGA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GA组血糖升高、唾液增多、血糖升高、情绪抑郁、心动过速及腹泻等因子和FGA组对比有明显增高,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症状群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 尽管临床上对此病病因还尚未清楚, 但共识的导致此病发病因素为个体心理的易感素质、外部社会环境等不良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患者临床表现多为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感知觉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是精神分裂症首选的治疗措施, 应注意单一用药原则和个体化用药原则。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两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病作用效果相当, 虽然SGA组患者没有出现较多的心电图异常等不良反应, 但血糖升高等发生率显著高于FGA组。SGA组血糖升高、唾液增多、血糖升高、情绪抑郁、心动过速及腹泻等因子和FGA组对比有明显增高, 产生上述现象多和SGA组各药存在不同药理机制有关。由此得出, 两种药物之间化学结构不同并存在明显药物学特点的多样性, 在治疗中也会产生不同效果及反应。

综上所述,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都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疗效相当, 不良反应各有侧重, 部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及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但需要客观评价,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第一代 (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 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 (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齐哌西酮、舍吲哚以及氯氮平) 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 76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第一代抗精神药物组 (FGA组, 38例) 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组 (SGA组, 38例) , 两组患者分别给予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药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经治疗,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SGA组患者中发生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视力模糊、口干、鼻塞、扭转性痉挛、血象异常、嗜睡、兴奋等不良反应少于FGA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GA组血糖升高、唾液增多、血糖升高、情绪抑郁、心动过速及腹泻等因子和FGA组对比有明显增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都有独特的治疗作用, 疗效相当, 不良反应各有侧重, 部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及阴性症状的疗效优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 但需要客观评价, 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疗效,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朱艳艳, 张淑萍, 阮学平.精神疾病中医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北京中医药, 2013, 32 (10) :757-759.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4月到本院接受抗病毒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所有患者均已确诊为AIDS/HIV感染患者, 其中男45例, 女35例, 年龄19~84岁, 平均年龄 (41.7±14.5) 岁, 平均病程 (4.58±1.25) 年。患者服用的抗病毒药物全部为国家免费提供, 其中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药物 (NRTIs) 包括:AZT、3TC、TDF。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类药物 (NNRTs) 包括:NVP、EFV。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A组 (26例) 、B组 (27例) 和C组 (27例)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研究中使用的治疗方案是在国家治疗标准的指导下制定的。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 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要立即对治疗方案进行改善。A组:AZT+3TC+NVP治疗;B组:AZT+3TC+EFV治疗;C组:TDF+3TC+EFV治疗。同时在患者在服用治疗药物之后, 按照时间的不同进行检查, 其时间分别为15 d、1、2、3、6、9、12、18个月, 在进行检查时要检测患者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情况。最后为了更好的记录治疗情况, 要对患者进行定期调查, 特别是要记录患者在服用治疗药物之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的情况, 保证研究记录的完整性。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病毒治疗, 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进行评定治疗的有效性。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80例患者生活质量情况

80例患者中生活质量提高35例, 生活质量显著提高25例, 生活质量提高不显著15例, 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变化4例, 死亡1例。

2.2 三种治疗方案引发的不良反应对比

A组出现消化道症状11例, 肝损伤5例, 药疹3例, 骨髓抑制7例;B组出现消化道症状13例, 肝损伤2例, 药疹3例, 骨髓抑制5例, 神经症状4例;C组出现消化道症状8例, 肝损伤3例, 药疹4例, 骨髓抑制7例, 神经症状5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患者依从性

接受治疗的80例艾滋病患者除1例死亡外, 尚有79例正在接受治疗。经随访调查所有人服药依从性良好。

3 小结

艾滋病是人体中的一种辅助性T细胞的缺陷, 会引起患者身体免疫力下降, 引发许多传染病, 威胁着人类的健康[3,4,5]。为了更好的治疗艾滋病, 因此在治疗当中, 为了找出最佳的方案, 把患者分为A组 (AZT+3TC+NVP) 、B组 (AZT+3TC+EFV) 、C组 (TDF+3TC+EFV) , 患者在服用药物之后, 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而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比较少, 表明药物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免疫力, 可以有效阻挡病毒的扩散。

总之, 艾滋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 有规律地进行治疗, 并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进行服用针对病情的药物, 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自身的免疫力和生活质量,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应俊.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探索及疗效评价.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2) :71-72.

[2]张淑忠.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观察.医学信息 (旬刊) , 2011, 24 (9) :5941-5942.

[4]姚仕堂, 段松, 项丽芬, 等.云南省德宏州3014例艾滋病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药物不良反应分析.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1 (2) :128-134.

[5]韦秋玲.109例HIV/AIDS病人抗病毒治疗临床观察.中国艾滋病性病, 2010 (4) :375-378.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1979年WHO对冠心病诊断标准的说明, 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选取就诊并接受治疗的患者60例, 所有患者年龄在50~70岁, 随机平均分成AB两组, A组 (氯吡格雷组) 35例, 男性患者20例, 女性患者15例, 平均年龄为63.8岁, 其中患有稳定型心绞痛8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12例, 急性心肌梗死者5例, 合并有高血压患者20例;B组 (阿司匹林组) 25例, 男患者18例, 女患者7例, 平均年龄为65.6岁, 患有稳定型心绞痛5例, 患不稳定型心绞痛16例, 急性心肌梗死者4例, 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18例, 且年龄较大。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类型等一般情况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 , 所以对患者的调查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方法及标准

依据患者病史, 全面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 (1) 有药物过敏史者, 如对解热镇痛药过敏, 代表为阿司匹林; (2) 患有恶性肿瘤者; (3) 患有血液疾病者; (4) 患有胃部疾病者:如溃疡 (胃和十二指肠) 、出血活动者; (5) 近期有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使用史者; (6) 有严重心功能不全; (7) 有严重肝功能和肾功能不全者。

1.3 操作方法

在接受治疗前, 全体患者都要进行血常规和血小板计数情况的检查, 要求清晨、空腹、静脉血测定。对所有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实施常规住院治疗:如降脂药物他汀类、减少心绞痛发生率β-受体阻滞剂和扩血管药物硝酸脂类。在此基础上, A组患者口服硫酸氯吡格雷, 75mg/d, 1次/d;B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 100mg/d, 1次/d。治疗后分别在2周、4周时清晨抽血测定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 并观察患者全身有无出血征象, 检查胃部情况及有无胃肠道反应。

1.4 疗效评定

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与观察, 对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及部位、持时长短、心脏射血分数 (EF) 的增加、血小板聚集率测定进行分析, 其中增加的EF≥50%为显效, EF在20%~49%之间者为有效, EF无明显变化甚或加重者为无效, 总有效率等于显效率和无效率二者之和。

1.5 统计学方法

选取SASS 1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部位都有明显改善, A组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者为24例, 次数减少50%~80%者为10例, 次数减少50%以下者1例;B组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 者为15例, 次数减少50%~80%者为8例, 次数减少50%以下者2例。符合统计学标准P<0.01。

由此可知氯吡格雷组对改善心绞痛发作的频率较阿司匹林组有较好疗效。

2.2 从血小板的聚集情况可知, 对用药前后两组患者的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为期两周治疗后其血小板均显著下降 (P<0.05) ,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情况比较发现氯吡格雷组

患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患者 (P<0.01) 。详见表1。

2.3 两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的情况分析

氯吡格雷组共出现1例出血者 (4%) , 2例胃肠道反应 (8%) ;阿司匹林组共出现2例出血者 (8%) , 3例胃肠道反应 (12%) 。因所选病例数较少, 所以出现并发症的比例较高, 此不良反应停药后可消失, 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冠心病就是由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阻塞血管腔, 或是使管径绝对或相对狭窄, 或是冠状动脉痉挛等功能性改变使心肌得不到血氧的供应而发生的坏死。因为劳动或情绪激动而使心肌发生急剧、暂时性的缺血缺氧则称为稳定性心绞痛;那些无规律可循, 在任何情况下均可发生的急性的心绞痛则命名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 血小板主要是在破溃出黏附、聚集破裂的动脉粥样斑块并形成白色血栓, 加上纤维蛋白、网织红细胞的作用变成红色血栓。了解血小板的作用后, 抗血小板治疗方法则与其作用相反, 主要是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减低血小板年复合聚集的能力, 进而降低血栓形成。

本次试验中A组患者口服氯吡格雷, 该药为血小板二磷酸腺苷 (ADP) 受体拮抗剂, 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主要是通过对ADP受体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氯吡格雷在肝脏被激活, 竞争性的结合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 此外其结合过程还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 防止血小板与ADP结合, 此外, 应用本药, 由释放ADP引起的血小板的活化扩增也受到阻断, 导致血小板无法聚集, 口服硫酸氯吡格雷, 75mg/d, 1次/d, 3~7d达血药稳态, 停药5d可恢复血小板功能。

B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 该药为环氧化酶抑制剂, 为抗血小板药物的经典药, 目前使用最广。在防治动脉血栓中阿司匹林具有良好效果。阿司匹林在抗血小板中的作用机制:能失活PG合成酶 (COX) 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化, 使血小板环氧酶不可逆转的受到抑制, 使血小板中血栓素A2 (TXA2) 的生成减少, 从而影响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的形成。

冠心病的好发人群为老年人, 由于年老之后身体各种机能活动逐渐衰退, 并发症和危险因素也逐步增加, 因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更加复杂, 如抗血小板治疗及用药也应更加慎重, 全面考虑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造成出血等并发症之间的联系。本实验中氯吡格雷组共出现1例出血者 (4%) , 2例胃肠道反应 (8%) ;阿司匹林组共有2例出血者 (8%) , 3例胃肠道反应 (12%) 。综上所述,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对治疗冠心病均有疗效, 氯吡格雷疗效更满意且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杨宝蜂.药理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84.

[2]邓林.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老年冠心病疗效对比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9) :55.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篇11

【关键词】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294-01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谨遵医嘱且用法、用量正常的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据资料分析,我国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则有50万~100万人,占住院患者的10%~20%[1]。因此,临床医生应足够重视药物不良反应。

喹诺酮类药物是人工化学合成药物,自第一代喹诺酮药物应用以来,人们对喹诺酮药物的化学结构不断修饰,使得该类药物迅速发展出二代、三代及四代药物

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1 胃肠道不良反应

在分析住院30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占130例,占43.3%,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损害。

1.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中枢神经系统是喹诺酮类药物第二种常见的不良反应[2]。主要的症状焦虑、神经过分紧张、欣快、恶梦、精神失常及癫痫,另外,还可表现为神志不清、震颤或抑郁,特别好发于动脉粥样硬化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的老年人。另外,有报道部分喹诺酮类药物还可使重症肌无力患者病情加重[3]。

1.3 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有皮疹、荨麻疹、红斑、血管水肿、表皮松解症,严重者可出现剥脱性皮炎, 还出现过敏性休克的报道[4]。其机制一般认为是由光毒性引起的。

1.4 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的不良反应

心血管系统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慌、心悸、血压升高、心肌缺血、心肌炎,对心脏有一定的毒性;对泌尿系统表现为肾毒性,引起结晶尿、血尿、尿素氮升高,可发生肾炎、肾衰竭等。

1.5其他不良反应

可致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喉头阻塞感,呼吸困难,支气管炎,支气管痉挛等,部分患者出现哮喘发作。

2 喹诺酮类药物的合理应用

喹诺酮类药物由于抗菌作用强,不需皮试,使用方便而受到临床欢迎,但随着应用的逐年增加,相应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合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就显得十分重要。

2.1 應遵守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的原则:有效控制感染,争取最佳疗效;预防和减少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应选择最适当的剂量和最合理的疗程,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同事注意药物对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影响;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最合适的药物,确定给药途径,防止浪费。

2.2患者的年龄与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老年人随年龄增长,胃肠道、肝、肾及其它器官功能都有不同程度减退以及常患有多种基础性疾病、合并用药等因素,一定要根据老年人群的药物代谢特点,制定合理的个体用药方案,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药物不良反应。

2.3 18岁以下青少年使用此类药物时,一定要密切观察,防止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同时医生还要严格控制;联合用药,了解部分喹诺酮类药物与其他药物合用出现理化性质改变,如氟喹诺酮类药物与茶碱缓释片合用,前者能抑制茶碱代谢,使茶碱血浓度升高;且茶碱的治疗窗较窄,易导致茶碱中毒。

总之,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医务工作者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鉴别判断能力,进而加大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力度是重点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耿洪业,王少华.实用治疗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191.

[2] Hooper DC,Quinolones:Coinical uses.M.D.B.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2001,413.

[3] 邓敏,胡芳,王云甫,等.头孢菌素类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对重症肌无力影响研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1):4-8.

儿科临床用药及不良反应调查分析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自2010年5月-2011年6月间我院儿科住院病例60例。

1.2 研究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对60例病例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并分类, 对其中产生用药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1.3 统计分析

回顾性调查研究采用SPSS13.0软件对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统计学指标包括频数、构成比等。

2结果

2.1 病例基本情况

60例住院患儿中, 男性38例 (63.3%) , 女性22例 (36.7%) ;最大年龄9岁, 最小年龄3个月, 平均年龄4岁;城镇患儿44例, 农村患儿16例。住院患儿以感染病例为主, 共52例, 占86.7%, 其中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2.2 发生不良反应情况

16例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占总病例的26.7%, 其中的3例有药物不良反应史。患儿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皮肤及附件的不良反应11例, 占68.8%, 如皮疹、斑丘疹、荨麻疹、多形性红斑等;肝功能损害2例, 占12.5%;肾脏损害2例, 占12.5%;腹泻、呕吐1例, 占6.2%。

2.3 患儿给药途径

口服给药14例 (23.3%) , 静脉给药38例 (63.3%) , 肌内注射给药8例 (13.3%) 。静脉注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13例, 占81.3 % ;口服给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例, 占18.7%;肌内注射给药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2.4 不合理用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剂量过大, 有11例 (68.8%) 临床用药超出了患儿的承受范围, 另有3例 (18.7%) 使用儿童慎用或禁用药物, 2例 (12.5%) 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

2.5 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结果

16例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患儿, 治愈14例 (87.5%) , 病情有所好转的患儿有2例 (12.5%) 。

3药物不良反应影响因素

3.1 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

同一种类抗菌药物中的各个药物都有各自的特性, 在体内产生的生化效应或反应亦不相同, 其不良反应也存在差异。两种以上抗生素合用时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更大。同一类抗菌药物的不同剂型和不同给药途径可以产生不同不良反应[2]。另外,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可因患儿的特异体质或个体差异而存在不同之处。

3.2 药物剂量使用过大

某些治疗小儿感冒、止咳、呕吐、腹泻的非处方药, 家长能够在市场药店自行购买, 买药时很少有人给家长提供用药信息, 指导家长合理用药, 导致按成人剂量给药, 或是认为疗效欠佳而随意加大剂量, 更有甚者随意联合使用几种同种药效的药品, 致使药物剂量增加, 超出了患儿的耐受范围, 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3 药物的不合理配伍

临床医务人员安全用药意识淡薄, 缺乏安全用药信息和药物配伍相互作用的知识是导致药物不合理配伍的主要原因[3]。医生在用药前, 并没有详细的了解用药信息和对联合用药的效果评价, 制定患儿用药方案的时候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

3.4 不同给药途径引起的不良反应

在所有的给药途径中, 静脉给药的比例最高, 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也最高。本调查的结果与刘燕琳[4]的调查结果一致, 这是因为静脉给药,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 无肝脏首过效应, 故其药理作用以及不良反应较口服给药迅速而强烈。另外, 用于静脉给药的药品制剂的质量要求比其他制剂高, 而现实中某些注射药品的杂质过多, 质量达不到要求, 这也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

4讨论

从16例ADR报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儿科临床不合理用药及药品不良反应现象比较普遍, ADR临床主要以全身皮肤及附件的损害为主, 占所有ADR总病例的68.8%, 这与刘云连[5]对儿科4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结果相近 (62.5%) 。本次调查表明, 给药途径, 尤其是静脉给药途径, 对ADR的影响最大。文献研究同样显示[6,7], 静脉给药是导致儿科发生ADR的重要原因。因此, 应提倡减少静脉给药的频率, 尽可能采用口服给药, 应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儿科首先应强化临床医师安全用药意识, 深入临床及时反馈和总结药品不良反应信息, 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避免用药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证患儿的用药安全。其次, 儿科医护人员须加强对儿童监护人安全用药意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 指导监护人合理用药。再次, 国家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 为儿童安全用药提供有力的数据和依据。通过建立健全儿科临床用药规章制度, 进一步规范儿科临床静脉给药途径, 提倡口服给药, 提高用药安全。相关职能部门, 应加强对儿童药品生产质量和临床用药规范实施监测、监管, 避免用药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我院儿科药物的应用状况, 分析临床用药不良反应 (ADR) 发生情况及导致不良反应产生的相关因素, 探讨保证临床用药合理性的对策, 确保本院儿科临床用药合理性。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 随机抽查本院自2010年5月-2011年6月间儿科住院病例60例, 对临床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并分类, 对其中产生用药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6例患儿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占总病例的26.7%, 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 (68.8%) , 静脉给药的比例最高, 静脉给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高达63.3%。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用药剂量过大、使用儿童慎用或禁用药物以及药物的配伍使用不合理。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药物剂量使用过大、药物的配伍不合理以及不同给药途径均是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因此, 应重视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儿科,药物使用,不合理用药,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孙金珏.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J) .现代医药卫生, 2004, 20 (16) :1692-1693.

[2]余文海.抗菌药物在儿科的不良反应及原因分析 (J) .儿科药学杂志, 2005, 11 (5) :11-12.

[3]赵瑞玲, 吴金红, 高明娥, 等.儿童用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0, 30 (19) :1700-1703.

[4]刘燕琳.儿科用药及不良反应调查 (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0) :781-784.

[5]刘云连.我院儿科4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 4 (23) :112.

[6]戴建华.我院100例儿科用药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J) .实用医技杂志, 2006, 13 (22) :3987.

上一篇:音乐的风格下一篇:泌尿生殖系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