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2024-05-28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精选8篇)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篇1

阑尾炎是临床上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安全可靠。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要求的提高及微创技术在外科中的应用, 使得如何微创治疗阑尾炎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1]。腹腔镜手术效果可靠, 创伤较小, 但操作复杂且花费较高, 限制了临床的应用。为探究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选取96例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施微创小切口手术的观察组患者和常规手术的对照组患者, 每组48例, 所有手术患者病理标本均证实为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其中排除了观察组中转常规手术的患者及术后病理证实为非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 对照组年龄16~52岁, 病程6~36 h, 男28例, 女20例;观察组年龄15~48岁, 病程2~36 h, 男30例, 女1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一般身体状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围手术期准备和护理, 其中观察组患者在硬外麻醉下于腹部麦氏点处作一创口长约2.0 cm的微创小切口, 使用安置拉钩辅助局部组织显露, 按顺序逐层钝性分离皮下各层组织直至腹膜。在逐层分离过程中, 置入拉钩时使用适量的力度, 拉钩需置入更深一层的局部组织以保持视野清晰。进入腹腔后, 不需用手探查阑尾位置, 肉眼可见时, 采用阑尾钳缓慢地将阑尾拉起;肉眼不可见时用卵圆钳在右髂窝及附近仔细寻找, 操作要轻柔细致, 以免伤及盲肠。在阑尾和系膜充分拉出的前提下, 对阑尾进行常规的切除和包埋, 最后用纱布将阑尾四周的渗液沾除, 于腹膜间断和腹外肌腱膜间断缝合2针, 皮下及皮肤间断缝合1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口的阑尾切除术手术治疗, 患者在硬外麻醉下于腹部麦氏点处作一创口长5.0~8.0 cm的手术切口, 逐层分离皮下组织直至进入腹腔找到阑尾, 按上述方法处理阑尾后, 间断缝合逐层关闭腹腔。术后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和护理,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

观察指标:患者手术临床效果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判定。下床活动时间指的是患者手术完成送回病房后到能独立自主首次下床活动的时间;术后拆线时间是指患者术后到拆线的实际天数, 包括出院后返回医院拆线的患者;住院总费用指患者此次住院因为阑尾炎疾病所花费的实际费用总和, 其中不包括患者要求做的其他方面的健康检查, 但包括因为阑尾炎病情患者自费的药品及器械。

统计学分析:全部数据录入SPSS18.0软件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及住院总费用比较: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拆线时间及住院总费用均小于对照组,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观察组术后伤口感染、脂肪液化及并发不完全性肠梗阻各1例, 对症保守治疗后均好转, 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 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讨论

阑尾炎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基本可迅速明确诊断, 且一旦确诊对于无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推荐手术治疗。传统的阑尾切除术手术切口长6~8 cm, 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切口感染, 约占1/3左右[2]。

本研究选取的阑尾炎患者其病理类型均为单纯性阑尾炎, 其常规手术的对照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8.3%, 不到10%左右, 而使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术后切口感染率仅2.1%。与邱正森关于切口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的的报道结果大致相同[3]。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其他方面的术后并发症, 如切口脂肪液化、出血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这可能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患者切口较小, 腹腔暴露及对腹腔的干扰和对皮下脂肪组织的损伤较小有关[4]。也正是基于此术式的这些特点, 才使得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拆线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常规阑尾切除术的对照组, 使得患者能提前下床活动, 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 使患者可以早日出院, 从而减少患者的住院总费用[5]。

参考文献

[1]许有信, 田有年.单纯性阑尾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体会165例[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16) :77.

[2]张刚.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7 (3) :67-68.

[3]邱正森.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3, 11 (27) :138.

[4]雷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3) :32.

[5]何伯军.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 2014, 20 (1) :103-105.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篇2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阑尾炎;抗炎;肠痈

【中图分类号】R-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266-02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以说是外科的常见急腹症,及时治疗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炎症,从而防止病情的发展。临床上传统上使用西药进行抗炎治疗,一旦饮食不当或者过度劳累容易复发,导致患者不得不选择手术治疗[1]。我院在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治疗过程当中,使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取得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150例,其中男78例,女72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29岁,病程1-6d,平均2d。患者的纳入标准方面:患者出现固定疼痛点或者转移性的右下腹疼痛;出现麦氏点压痛;表现出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呕吐;实验室白细胞计数检查(10-13)×109/L,同时中性粒细胞的比例显著上升。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方法

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注意休息,同时避免使用刺激辛辣的食物,同时要调节电解质的平衡。

1.2.1对照组患者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抗炎治疗。所有患者应用金三联抗感染:庆大霉素15万U+6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使用方式为静脉滴注,1次/d;氨苄西林3g+120m的l0%生理盐水,使用方式为静脉滴注,2次/d;3%的甲硝唑300ml,使用方式为静脉滴注,1次/d[2]。患者疼痛严重时肌内注射山莨菪碱或者罗通定以缓解疼痛症状。

1.2.2研究组患者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在西医抗炎治疗的前提下,联合使用大黄牡丹皮汤,主要成分如下:丹皮15g,大黄20g,蒲公英25g,金银花25g,桃仁15g,薏苡仁25g,赤芍15g。用水煎服,1剂/d,分3次服用,连续使用七剂,其中前3剂中使用芒硝、大黄。病情严重的患者,可一昼夜服用2剂,在病情缓解之后,1剂/d,。

1.3疗效判断标准

患者的疗效判断标准如下。显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同时腹部痛消失,体温下降到正常水平,白细胞计数检查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的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同时右下腹压痛显著减轻,体温以及白细胞计数趋于正常;无效:患者的体征症状无显著改善甚至恶化,持续高温,最后选择手术治疗。以显效以及有效统计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检测的数据用统计学专业软件数据包SPSS18.0进行分析,数据用(x±s)表示,以P<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对照组患者显效25例,有效28例,无效22例,有效率为70.1%,研究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3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6.0%,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结论

3.1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病理特征。阑尾炎的致病因素多种多样,通常是因为患者的血气运行不顺而引发。患者的阑尾管腔发生阻塞,从而导致血气运行发生障碍,进一步引发细菌感染。除此之外,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往往也会导致阑尾环形肌以及阑尾动脉出现痉挛收缩。如果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炎症,往往会诱发严重并发症,例如肝脓肿以及阑尾炎穿孔等,甚至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治療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过程当中,往往选择手术治疗。不过通过使用抗炎药物进行保守治疗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保守治疗的缺陷在于部分患者虽然在治疗的初期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症状不断复发最终导致患者选择手术治疗的方式。

3.2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本病在中医当中属于肠痈的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患者饮食不节、情志不畅以及寒温不适而导致肠道功能的失调,运化失职,生湿生热,热胜肉腐,最终引发肠痈。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肠腑,因此根据六腑以通为用这一治疗原则,通腑泻热是治疗该病的关键措施。本研究当中使用的阑尾炎汤方,芒硝以及大黄有着凉血解毒以及清热通便的功效;丹皮则能够清热凉血;桃仁以及赤芍可以活血祛瘀;连翘则有着清热解毒的功效;冬瓜以及薏苡仁能够利湿化浊,诸药联用能够起到泻热解毒、清热通腑以及利湿化瘀的功效,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结果。现代药理学的研究显示,大黄在口服之后5h能够发挥泻下作用,致泻成分主要是结合型蒽苷,因此大黄粉冲剂可以治疗肠梗阻,同时牡丹皮以及赤芍等有着比较显著的抗炎、抗菌以及镇痛功效。金银花和连翘则能够发挥广谱抗菌的效果,对于抑制革兰阴性菌,例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以及绿脓杆菌有着一定程度的效果。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确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肖钦运.急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刍议[J].中国中医急症,2012,17(10):25-26.

[2]郭恒全.手术配合中药治疗阑尾炎80例[J].现代中医药,2014,11(5):189-190.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15~78岁, 平均42.1岁。试验组男19例, 女11例;年龄16~77岁, 平均43.2岁。两组患者均无消化系统疾病手术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常规采用硬膜外麻醉, 于右下腹麦氏点处作一长为4~6cm的切口, 按顺序分离各层组织, 进入腹腔, 寻找阑尾;当阑尾暴露后, 用阑尾钳夹持阑尾系带, 将阑尾缓慢地拉起;对阑尾进行常规切除, 残端用碘伏和酒精涂擦, 于盲肠壁上缝荷包将阑尾残端埋入;在确保无张力的前提下再次将系膜绑扎在盲肠末端缝线下覆盖加固;逐层缝合各层组织, 碘伏消毒后, 覆盖无菌纱布保护创面。试验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 于右下腹麦氏点处作医长约2cm的手术切口;当阑尾暴露后, 用卵圆钳缓慢地将阑尾拉起, 在保证阑尾和系膜充分拉出的前提下, 对阑尾进行与传统手术方式类似的处理方法。注意该手术方式对于组织的分离要求很高, 尽量保证切开的过程中无血液渗出;所有操作流程都需小心, 切勿触及盲肠。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伤口感染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分别为23.3% (7/30) 、13.3% (4/30) , 试验组分别为3.3% (1/30) 、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是急性阑尾炎中的轻型或早期病变, 阑尾外观轻度肿胀, 浆膜充血, 症状和体征均不如其他几种类型的急性阑尾炎明显;但是显微镜下, 各层均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水肿, 加上阑尾炎的发生多与阑尾管腔阻塞和肠道内细菌入侵有关, 病情转变较快, 因此, 对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正确及时处理至关重要[4]。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 为了改良手术方式、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进一步提高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 一些普外科专家提出采取微小创口来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实施手术的观念。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较, 微小创口下的阑尾切除术切口小, 对组织损伤小, 腹腔暴露少, 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和减少各种并发症及感染情况[5,6,7]。由于创口小, 在微小创口下进行手术前, 手术器械的选择较为严格, 对于切开过程中使用的拉钩规格需严格把关在1cm左右。同时, 该手术方式要求术者可以在短期内正确定位并暴露阑尾, 因此术前主刀需做好理论知识的温习工作, 将各种阑尾的解剖部位牢记在心。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综上所述,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各种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微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6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 试验组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方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伤口感染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伤口感染率分别为23.3% (7/30) 、13.3% (4/30) , 试验组分别为3.3% (1/30) 、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 降低各种并发症和感染的发生率。

关键词:阑尾炎,微创性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传统器械小切口切除阑尾22例治疗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0, 12 (35) :1093.

[2] 詹建汗, 邓升健, 黄林.小切口阑尾切除术6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 22 (10) :886.

[3] 陈勇, 王胜义.126例小儿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体会[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 31 (3) :357-359.

[4] 许有信, 田有年.单纯性阑尾炎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体会165例[J].中国社区医师, 2011, 13 (16) :77.

[5] 张刚.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7 (3) :67-68.

[6] 雷涛.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 33 (3) :32.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患者300例, 年龄10~68岁, 平均 (41.2±0.6) 岁, 其中男178例, 女122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150例和保守组150例, 手术组中男90例, 女60例, 平均年龄 (41.6±0.3) 岁, 保守组中男88例, 女62例, 平均年龄 (41.1±0.6)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 (P>0.05) 。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禁食、禁水, 并严格监测患者体温、心电, 保守组给予抗生素治疗, 每日进行氨苄西林与甲硝唑联合静脉滴注。手术组术前进行硬脊膜外麻醉、消毒, 术中采用右下腹麦氏切口, 沿结肠带逐渐向盲肠部位寻找盲肠, 一旦不能摸寻盲肠时, 应考虑盲肠后位现象, 寻找到阑尾后, 将阑尾提起, 露出系膜, 并将其切断, 将阑尾根部进行结扎并切断, 部分患者可选择性进行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术后进行抗感染等常规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首次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右下腹无压痛、反跳痛, 无发热, 胃肠道症状消失, 血常规等检查正常;好转:患者右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减轻, 发热减轻, 胃肠道症状好转, 血常规等检查正常;无效:患者右下腹压痛、反跳痛均存在, 发热, 胃肠道症状存在, 血常规等检查异常。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PSS 15.0统计学软件,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和U检验, P<0.05为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首次治疗成功率比较

手术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94.67%, 保守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0.00%, 手术组与保守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见表1。

2.2 治疗后复发情况比较

手术组术后2例复发, 复发率为1.33%;保守组治疗后30例复发, 复发率为20.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成为外科常见病之一[1], 多由大肠杆菌、肠球菌等细菌入侵、肠腔内发生梗阻等造成, 患者常有右下腹部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皮肤感觉过敏等诸多临床表现[2]。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治疗, 极易造成阑尾化脓、穿孔、腹腔脓肿、化脓性门静脉炎、弥漫性腹膜炎等诸多并发症。随着治疗方法不断更新, 临床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主要有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由于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感染、出血等诸多并发症[3], 因此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尤为慎重。保守治疗主要通过对患者选择性应用有效抗生素和补液等药物, 具有风险较小、治疗过程简单的优势, 但患者经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一旦症状未得到缓解, 将转为手术治疗, 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目前, 随着手术器械和技术地不断完善, 手术治疗效果不断提高[3]。医师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 或选择性进行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通过探视腹腔内整体情况, 将病变较为严重的部位进行针对性切除, 尽快恢复患者肠道功能, 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承受的痛苦, 对于确诊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首选方法, 应用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者, 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低, 且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本研究分别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成功率的对比中, 手术组成功率优于保守组, 且治疗后手术组复发率小于保守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综上所述, 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 手术治疗首次成功率高, 治疗后复发率低。

摘要:目的 比较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300例, 随机分成保守组和手术组, 分别给予保守和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治疗成功率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成功率的对比中, 手术组成功率为94.67%, 保守组成功率为70.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情况对比, 手术组复发率小于保守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首次治疗成功率及复发情况均优于保守治疗。

关键词:手术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参考文献

[1]黄青红.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19 (5) :83-84.

[2]肖应超.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4C) :15-16.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篇5

关键词:微创小切口,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阑尾炎是临床上的常见外科疾病之一, 一般情况下采用手术治疗, 切除患者阑尾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也逐渐广泛, 其中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 有助于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患者临床痛苦[1,2]。本文则以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实施手术治疗的88例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为例, 对微创小切口手术和常规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以来收治的88例单纯性阑尾炎。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 采取微创治疗的44例作为观察组, 采取常规开腹术的44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3例, 女性11例, 年龄13~50岁, 平均年龄 (27.15±3.92) 岁, 其中发病时间3~72 h。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2例, 女性12例, 年龄13~52岁, 平均年龄 (27.68±3.25) 岁, 其中发病时间3~72 h以上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腹部痛感和腹部不适的情况;经过常规检查发现所用患者白细胞均有大幅度的提高,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不大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以上两组患者均进行手术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开腹手术处理;观察组采取微创小口手术法。微创小口手术法:和其他常规麻醉方法相似采取连续硬模外麻醉, 在麦氏点部切一个长度为1.5~2.0 cm的小切口。从切口处将患者的腹部各层组织切开, 并将各层组织采用甲状腺小拉钩分开, 以此得到良好的手术视野, 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不要伤到其他组织。保证每一层的切口都是垂直进入腹部的, 在每层切口处不能够出现出血情况。每切完一层, 甲状腺小拉钩要跟进一层指导进入腹部。为了保证整个手术的操作空间和扩大视野, 要借助于甲状腺小拉钩将腹腔进行悬提, 注意这个过程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更不能直接触碰阑尾和回盲区。手术人员可以用肉眼观察患者的阑尾, 在不出现触碰阑尾的情况下用卵圆钳轻柔, 缓慢提起阑尾, 直到提出到切口处, 在将其固定好之后则可以直接切除。送入腹腔前做好包埋工作, 采用消毒纱布将阑尾周边渗出液吸出, 在腹膜处缝合2针, 同样在腹外腱膜也缝合2针, 再对皮下组织以及皮肤采取全层褥式缝合1针, 整个手术过程共缝合5针。手术过后为了防止患者出现切口感染, 给患者使用一定的常规抗生素。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加以处理, 两组患者总有效比较采取卡方比较, 用t检验, 当P<0.05表示有明显差异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手术以后两组患者的手术完成情况比较顺利, 其中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 (19±1.2) min, 平均住院时间 (5.2±2.5) d;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 (37±3.2) min, 平均住院时间 (8.1±3.5) d, 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对照组中还出现了术后并发症6例, 术后疼痛2例, 术后感染4例, 见表1。

3 讨论

目前, 我国的医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特别是微创外科手术技术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人们更加重视微创技术在手术中的实际应用[3]。在微创小切口的手术中对于单纯性阑尾炎效果比较突出, 手术时间短, 不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中, 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是在1.5~2.0 cm, 对患者影响比较小;在切口的选择上采取的是麦式点, 借助于常规的阑尾炎手术基础, 在手术中采用了医疗设备器械在患者的腹腔外部进行手术操作, 来完成阑尾的切除操作工作[4]。

微创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相比有很多优点, 其中包括了: (1) 手术中手术切口比较小, 平均切口长度只有1.5 cm; (2) 整个手术中机体出血风险比较少; (3) 由于切口较小那么对患者的其他组织造成的伤害也相对较小; (4) 与过去的手术相比, 手术时间大大减小, 时间一般不会超过半小时; (5) 进行手术后其他的肠功能方面恢复比较快, 大约在24 h以内; (6) 术后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 身体感觉良好; (7) 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比较短, 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可以为患者节省更多的医疗费用; (8) 切口较小, 术后比一般手术显得美观, 对女性患者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5]。从本次的研究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偏少, 两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5.0%相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 差异对比显著P<0.05。发现采用微创手术的方法治疗, 不管是手术时间, 还是术后患者住医院时间, 都明显的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这样解决了很多患者的后顾之忧, 更加经济, 恢复时间更快同时术后并发症也更少。所以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效果更加显著, 要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微创小切口手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Ates M, Sevil S, Bulbul M, et al.Routine use of laparoscopy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ly doubtful diagnosis of appendicitis.[J].J Laparoendosc Adv Surg Tech A, 2008, 18 (2) :189-193.

[2]苏琼川, 张惠明, 王飞跃, 等.皮内缝合微创小切口切除阑尾炎116例临床体会[J].海南医学, 2012, 23 (15) :58-59.

[3]张刚.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2, 7 (3) :67-68.

[4]吴勇成.微创小切口在单纯性阑尾炎手术中的运用效果观察[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4, (10) :196.

小儿单纯性阑尾炎的超声诊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利用超声探头触诊法诊断的32例阑尾炎患儿,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2~7岁,平均4.8岁,所有阑尾炎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13例健康对照组为来我院常规体检者,无临床症状。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Voluson 730 Prov,Logiq3 Expert Acuson X300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10~12)MHz,患儿取仰卧位。三层触诊(右手持探头):浅层触诊主要了解腹部下有无肠型及皮肤过敏,中层检查主要明确有无压痛及肌紧张,深层检查主要了解有无肿物及深压痛。对比法分3步进行(右手持探头,左手直接触压)。首先双手交替触压左右下腹,根据哭闹程度发现压痛,同时凭手感及压下深度体会肌紧张程度,然后以同样方法对比患侧上下;第二步放开患儿双手,允其自由活动,医生双手同时压住左右下腹,任凭患儿以手抵抗,抵抗侧为压痛部位;第三步以探头重按压痛部位,另一手触压其他部位,如患儿仅抵抗压痛处按压的探头,则进一步确定压痛部位,并能了解压痛范围大小及其他部位有无压痛。以上检查时探头处于工作状态,观察患儿的表情,必要时用探头反复扫查,结合图像及压痛等综合分析。

2 结果

13例健康对照组三层触诊和对比法检查未发现肌紧张、明确的手抵抗、明确的压痛部位。超声图像有7例可见长轴>10 mm的淋巴结回声(图1),呈散在分布,其纵横比均>2,淋巴结构清晰,边界清楚,内部血流不丰富。32例小儿阑尾炎中典型阑尾炎声像图(图2)21例,深压痛28例,中层压痛及肌紧张18例,患儿抵抗压痛处26例,肌紧张3例。见表1。

(1)典型阑尾炎声像图(21例):二维超声显示阑尾区腊肠形的低回声,管径稍增粗,最大外径≥0.6cm[1],管壁回声增强,管腔回声减低,周围网膜回声可稍增高,增厚。周围可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常常体积较大,类球形,最大者约26 mm×14 mm,内血流丰富。(2)深压痛(28例):持探头右手触及大血管搏动时,患者哭闹明显加剧,极力反抗,缓慢放松探头,上述表现立即缓解,探头在此处扫查到阑尾回声。(3)中层压痛(18例):持探头右手在未触及明显大血管搏动前,患儿痛苦反应较其他部位明显,探头在此处扫查到阑尾回声。(4)患儿抵抗压痛处(26例):持探头右手在右下腹遭患儿持续推脱,探头在此处扫查到阑尾回声。左手在此处同样遭患儿持续推脱。(5)肌紧张(3例):尽管患儿持续哭闹,但吸气的瞬间腹部会突然变得柔软,而在肌紧张时,吸气间歇腹部不明显放松。

3讨论

由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2],机体调节和适应能力差,故多数小儿不是以“转移性右下腹痛”为主要表现。而早期即出现发热反应和胃肠道症状。另有部分小儿患有急性严重肺部疾病却表现为明显的腹痛、腹肌紧张,而误诊为阑尾炎。解剖因素方面:腹直肌薄弱,故肌紧张现象多不明显,盲肠位置较高或移动度大,故不易产生典型的麦氏征。小儿大网膜发育尚不健全,阑尾炎症扩散迅速,易导致严重的腹膜炎,如不及时手术会导致病情加重。中典型阑尾炎声像图(图2)21例,深压痛28例,中层压痛及肌紧张18例,患儿抵抗压痛处26例,肌紧张3例。见表1。另外症状不典型,合并其他疾病易导致误诊:阑尾炎有时会误诊为肠系膜淋巴结炎,肠系膜淋巴结炎同样会误诊为阑尾炎,合并腹泻易被误诊为肠炎。这是由于婴幼儿阑尾炎呈漏斗型,基底较宽,故阑尾腔内炎性渗出物易引入肠腔所致。有时阑尾炎和肠炎同时存在而被误诊为一种疾病。有些肠梗阻1~3 d来诊,会误诊为阑尾炎化脓穿孔引起的腹膜炎。因此小儿阑尾炎误诊率较高。从统计来看,即使具有典型阑尾炎声像图,也可能没有深压痛,单纯性阑尾炎也可能出现肌紧张等与成人阑尾炎特征不一致的现象,这可能与患儿表达方式或能力欠准确或发育不健全有关,也可能与我们的触诊手法、感知等有一定的关系。要想提高小儿阑尾炎的确诊率,单纯依靠某项检查,可能误诊率会比较高,许多情况下缺乏典型的特征,假阳性或假阴性表现比较多,本研究采用超声探头触诊结合超声图像的方法恰好弥补上述不足。

综上所述,超声探头触诊结合超声图像特征能明显提高小儿单纯性阑尾炎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做到早诊断并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郭万学,周永昌.超声医学[M].6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1497.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治疗方法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住我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2例, 经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均属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中男41例, 女41例;年龄18~62岁, 平均年龄 (32.2±3.5) 岁;发病时间1~6h, 平均 (3.3±1.3) h。将患者随机分为保守组和手术组, 每组41例。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症状等方面进行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所有治疗均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对保守组患者予禁食水和营养支持, 以头孢类抗生素配以甲硝唑, 静脉滴注, 3d后改为口服。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患者的体温、临床症状以及白细胞数变化, 发现病情恶化立即转为手术治疗。当患者腹痛缓解、症状明显改善、体温降至正常后出院。出院后继续口服抗生素治疗, 直至疗程结束。手术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 切除阑尾。根据患者情况施行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在手术的同时, 积极抗感染,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给予营养支持。手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结束后逐层缝合, 避免死腔残留。术后继续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患者可进半流质饮食, 体温正常及血常规检查正常后可予出院。

1.3 观察项目

观察记录患者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以及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处理, 检验水准α=0.05,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保守组有3例患者经治疗24h症状无缓解转为手术治疗, 计为治疗无效。手术组全部治愈。二者比较差异不明显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2.2 其他指标比较

保守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手术组, 差异显著 (P<0.05) 。随访1年, 复发及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目前, 在广大的基层医院, 对于确诊阑尾炎的患者首选手术治疗。因为手术切除阑尾可以一劳永逸的解除患者痛苦, 杜绝复发。但手术治疗不可避免要对患者身体造成切口和出血, 而且手术治疗的住院费用远比保守治疗要昂贵, 并可能带来各种并发症, 如切口感染、肠梗阻等[3]。相比之下, 保守治疗优势明显。但保守治疗的治愈率比手术治疗要低, 存在部分患者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的情况。这表明,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均有各自优势。但目前手术治疗已成为主要趋势, 而急性阑尾炎手术操作简单、风险较小, 因此, 很多医生将手术治疗作为首选方法[4]。

本文对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进行对比, 发现保守治疗见效快、费用低、无创伤且并发症少。但在治愈率和适用范围方面不及手术治疗。一般来说, 临床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多见, 原因可能是细菌入侵、先天畸形或者腔内梗阻等[5]。 对于细菌感染者, 建议保守治疗。而对于先天畸形或者腔内梗阻造成者, 则建议手术治疗, 因为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这类患者治疗后往往复发。

总之, 临床上治疗阑尾炎已有多元化的趋势, 但具体治疗方法仍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肖应超.非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研究 (J) .临床合理用药, 2012, 5 (4C) :15-16.

[2]白正忠, 李树营.外科手术和保守方法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比较 (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 21 (25) :2801-2802.

[3]张刚.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6) :149, 151.

[4]林毅.急性未穿孔阑尾炎134例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J) .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 (4) :23-24.

单纯性阑尾炎手术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标准;有不适宜手术的因素存在;体温<39℃;年龄16~60岁;白细胞计数<12×109/L;患者要求或同意采用保守治疗。排除标准:合并阑尾穿孔坏疽者;合并肠梗阻、胃肠炎或上消化道穿孔者;合并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精神障碍者;病程>48h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48例, 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4例。观察组中男13例, 女11例。对照组中男14例, 女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3 诊断标准

急性阑尾炎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的诊断标准:转移性右下腹痛, 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右下腹麦氏点可有压痛和/或反跳痛;腹部B超检查提示右下腹长条状回声, 无包块形成;外周血检查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 尿常规正常。非手术治疗指征参照黄家驷《外科学》中早期单纯性阑尾炎或轻型化脓性阑尾炎诊断标准:合并周身情况或客观条件不允许手术者;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腹膜炎, 形成炎性肿块或脓肿。

1.4 方法

两组患者均禁食, 给予抗生素抗感染, 输营养液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守疗法。内服型中药:红藤、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各30g, 蒲公英、赤芍、川楝子、牡丹皮各15g, (生) 薏苡仁50g, 厚朴、皂角刺、桃仁各12g, 大黄 (后下) 10g, (生) 甘草6g, 1剂/d, 分2~3次服用, 应根据患者服药后大便的次数对大黄的剂量进行调整。外敷型中药:大黄、侧柏叶、黄柏、蒲公英打成细末, 100g/次, 用水和蜜调成糊状, 外敷阑尾区, 4~6h/次, 2次/d;灌肠中药组方:红藤、忍冬藤、白花蛇舌草各30g, 蒲公英、赤芍、川楝子、牡丹皮各15g, (生) 薏苡仁50g, 厚朴、皂角刺、桃仁各12g, 大黄 (后下) 10g, (生) 甘草6g, 由制剂室煎取, 100ml/袋, 1次/d进行灌肠。整个疗程7d, 治疗期间严密监控患者的病情变化, 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应做出相应的治疗, 及时手术, 切除阑尾和脓肿, 进行引流。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失败转手术的情况。

1.6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进行判定,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腹部体征阴性, 复查血常规和腹部B超显示正常;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时作时止, 腹部体征阳性, 复查血常规和腹部B超显示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腹部体征阳性, 复查血常规和腹部B超无改善或加重。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体征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体温下降、腹痛减轻、压痛减轻、恶心呕吐减轻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

2.3 两组患者治疗失败转手术的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失败转手术的患者有4例 (16.7%) , 观察组有1例 (4.2%)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阑尾黏膜或黏膜下层的病变较重, 阑尾轻度肿胀、浆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泽[2]。黏膜上皮可见一个或者多个缺损, 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纤维渗出;黏膜下层有炎性水肿。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压痛、腹肌紧张等症状。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 急性阑尾炎属于“肠痈”, 《诸病源候论》中指出肠痈病机是邪气与营气相干, 在于肠内, 遇热加之, 血气蕴积, 结聚成痈。《外科正宗·肠痈论》对病因病机进行了总结, 认为其病位总在胃肠, 发生的病机变化离不开气滞、瘀血、痰浊。中医认为急性阑尾炎的病机为“热毒瘀结、不通则痛”, 这是被临床广泛认可的一个观点, 因此根据中医学“大肠为六腑之一, 六腑者泻而不藏, 以通为用,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3], 诸痛属实, 痛随利减”的理论, 临床多以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为治疗原则。

抗生素能抑制早期单纯性阑尾炎病变部位的细菌繁殖, 并对病变部位的细菌进行有效杀灭, 这时候的基本特征是阑尾肿胀, 炎症从黏膜和黏膜下层向肌层还有浆膜扩散。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 医生通常会采取手术切除阑尾, 但手术均有一定的风险, 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伤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 而且考虑到患者的不同情况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 部分患者对手术表现出一种抗拒的心态。因此, 中药治疗满足了患者对手术的抗拒心理。

中医理论认为, 阑尾炎是属于热毒一类, 因此在药物选择上选择红藤、忍冬藤、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用以散除郁热, 赤芍、桃仁、牡丹皮用以活血化瘀等, 再加上外敷药清热燥湿、解毒疗疮内外结合, 以及灌肠是药物直达病灶, 三者配合疗效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 中药保守疗法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显著, 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疼痛, 对控制患者的病情有很好的帮助, 值得临床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春旺, 刘永利, 陆伟杰, 等.急性阑尾炎保守治疗的对策 (附474 例分析) [J].福建医药杂志, 2010, 32 (5) :52.

[2]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临床路径[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3, 20 (3) :22.

上一篇: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下一篇:创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