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事业发展

2024-11-03

体育事业发展(精选12篇)

体育事业发展 篇1

一个人要想保持健康, 适当的运动必不可少;一个国家要想全民健康, 从学生抓起的体育运动, 更是必不可少。

近年来, 国务院多次下达通知, 要求各地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对国家、民族的未来负责;辽宁省教育厅把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当作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在校园体育课程设置、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校园内外体育活动开展等方面狠下功夫, 同时联合社会力量, 共同纵深发展学校体育事业, 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社会参与的学校体育工作推进机制。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 便是积极支持辽宁省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运动”、“激情”、“拼搏”这样的精神与中国移动动感地带“时尚”“好玩”“探索”的品 牌理念不谋而合。

09年起, 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响应国家号召, 积极为省教育厅分忧, 在校园体育建设上献策献力, 每年都组织多项校园文体活动, 培养和激发了青少年热爱体育、强身健体的兴趣, 丰富了校园生活, 解决了发展校园体育缺乏资金、缺乏动力的重要问题。更重要的, 活动的趣味性、激励性吸引了越来越多学生的参与, 这使得体育成为校园的风尚, 培养了青少年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引导青少年学生热爱体育活动, 崇尚体育精神, 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形成健康向上、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 让更多学生能够主动运动、从运动中寻找乐趣, 从而增强体质, 达到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作用。

作为传统的体育大省, 辽宁省为全民体育、学校体育更稳更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民间基础。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 加上中国移动这样热心企业的参与, 必然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更多的学生走出教室, 走到阳光下, 享受“阳光体育”。

体育事业发展 篇2

——三门县亭旁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工作总结

亭旁镇是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位于三门县中西部,镇域总面积143平方公里,全镇辖106个行政村,总人口5.8万。2010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6.93亿元,财政总收入13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近几年,国家重点项目甬台温铁路三门客站,投资4个亿的佃石水库相继建成使用,投资7亿元的74省道复线穿境而过,区位优势不断凸显。我镇被誉为“浙江省红旗第一飘”、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小康型老年体育乡镇。

近几年,我镇体育工作在上级有关职能部门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全体干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坚持全面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开展创建省体育强镇为契机,以建设体育设施,繁荣农村体育为中心,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基本任务。全镇群众体育活动蓬勃开展,体育组织网络不断完善加强,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高,场地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体育社会化进程逐步推进,体育事业得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镇党委、政府决定在2011创建省体育强镇,并作为党委、政府重要工作来抓。近几年来,镇党委、政府把体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写入历届党代会和人代会工作报告中,每年党政联席会议多次进行专题研究,从人、财、物等各方面给予支持。而且我镇还专门召开镇党委班子会议做专题研究,及时制定《亭旁镇创建体育强镇的实施方案》,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宣传委员具体抓落实,各办公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亭旁镇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创强工作实施方案。同时,我镇还把体育工作列入干部目标考核管理内容,与干部岗位责任制考核挂钩。体育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评比和总结,通过正常性的检查,积极地推动了全镇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创强”作为一项全民工程。我镇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远教平台、网络等各种有效手段,层层发动,广泛宣传,积极倡导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提高全镇人民的参与意识,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我镇开辟专题、专栏,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普通人群体育锻炼标准》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大力加强以全民健身为主题的各类文体活动宣传。在“全民健身月”活动中,我镇都专门制作宣传牌、刊出宣传栏、挂横幅标语。我们刊出宣传栏、悬挂横幅标语。每个健身苑(点)、体育辅导站、文体俱乐部等场所都为群众提供体育健身有关的报刊、杂志。积极开展体育骨干培训,我镇每年都积极组织力量参加省、市、县体育部门组织的体育培训班,今年年初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全省体育强县、强镇争创工作培训班,还参加了国民体质监测社会指导员培训班。镇里每年定期举办2期体育骨干培训班,到目前全镇各行政村共配有社会三级以上体育指导员70名。

三、增加投入,保障充分

我镇将体育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保证人均体育活动经费2元以上,并逐年增加。2009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15万元;2009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18万元;2010年实际体育支出经费22万元;今年6月举办了亭旁镇首届全民运动会,支出经费约20万元。此外,2011年是创强年,在往年的基础上,按实际需要进行核拨,并确保创强的各项经费落实到位。在镇政府预算经费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打紧开支,压缩其他办公经费,挤出经费专项用于健身活动经费,为搞好活动提供经费保障;通过与企业衔接,拉赞助经费,拓展经费来源;积极向县体育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申请体育器材设施、活动经费等项目落实。

四、健全组织,建设队伍

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体育工作,党政领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由分管社会事务的宣传委员分管体育工作,制定了《分管体育工作领导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了镇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创建省体育强镇领导小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体育工作的宣传委员为副组长,各片分管领导为成员。出台了《亭旁镇创建省级体育强镇实施方案》,建立了体育指导站,配备了站长和专职体育干事,各村成立了体育指导站,配备了健身指导员,初步形成了领导小组——指导站——村指导员三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同时,还注重体育制度建设,近年来,我乡共制订《镇体育指导站制度》、《镇体育指导站工作职责》、《镇体育档案人员工作职责》、《镇老年体协工作职责》、《镇体育档案归档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我们非常重视体育队伍建设,目前我镇共有邵上村、芹溪村、石头岙村、杨家村等十八个村成立了农村业余体育俱乐部,体育俱乐部配有台球室、乒乓球室、篮球场、棋类室、文体广场、全套健身活动器材等设施。全镇共成立了村级篮球队、排舞队、乒乓球队、腰鼓队、舞狮队、太极拳队等文体队伍共四十多支。每个活动场所都有专人负责,并聘请专业人士给予指导,每周安排固定时间进行训练,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竞赛和参加重大节庆的展示活动。极大程度地提高并带动了其他群众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增强了技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提高了村民的身体素质。

五、积极推进体育设施建设

1、镇村体育健身设施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全镇新增篮球架65付,健身路径80套。高标准建成下叶村社区服务中心广场以及室内活动场地,为居民休闲健身提供了一流的设施和条件。

2、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管护得到加强。加强对镇、村体育设施的检查,建立了全民健身器材报修、维护平台,督促做好体育设施的维护,从而确保了镇、村二级全民健身器材的基本完好。

3、学校体育场地建设得到提升。投入60多万元,对亭旁中学、中心小学的操场进行了改造,新建的操场均已投入使用。镇中小学都有标准田径场、篮球场,学校的场地设施坚持对社会开放,广受到群众的欢迎。

六、积极普及开展群体活动

1、加强体育骨干建设,做好各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全镇70名(其中:二级25名,三级 4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及一批体育健身骨干,经常活跃在各类体育活动中,开展科学健身宣传、指导,推动全民健身活动的不断普及。举办太极拳、健身气功、排舞等培训班3期,培训人数175名,参加各级各类演出展示活动6次。邀请专家举办健康讲座6次受教育570多人次,全社会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

2、加强对镇体质测试站人员培训,组织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工作,高标准完成省、市下达的国民体质监测工作任务。

3、积极组织开展适合各个年龄层次的体育健身活动,使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口不断增多。如亭旁镇组队参加“欢乐海洋”海洋趣味体育大赛,得奖九项,其中青蟹爬行、草福编制获第一名;组织开展亭旁镇首届全民运动会,共有32个代表队300余名运动员参加6个项目的角逐,声势浩大,群众运动氛围浓厚;亭旁镇老年体育运动会;亭旁镇中心广场每晚举办规模庞大,参与人员众多的排舞训练;下叶村、邵上村等村篮球参加三门县全县村级篮球赛;前楼等村参加三门县村级乒乓球比赛;石头岙村组织“五〃四”青年篮球友谊赛,象棋比赛,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系列体育活动。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镇里动员和协助村、企开展乒乓球、象棋、篮球、拔河、健步走等比赛活动。与此同时,一批乒乓球、棋牌、健身舞等体育特色家庭也不断涌现。

4、学校体育教育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全面开展,拳击、篮球、田径等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成绩不断提高。其中,亭旁中学拳击队每年在省、市各级比赛中获得各种奖项,也为高校输送了众多优秀体育特长生。

总之,我镇的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得益于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重视,得益于县体育部门的精心指导,得益于全乡上下干部群众的努力。对照浙江省体育强镇的标准,我镇自评分为119分。今后,我镇将以这次创建活动为契机,总结经验,加强领导,抓住机遇,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体育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为建设和谐亭旁添光献彩。

体育事业发展 篇3

关键词:桎梏 体育事业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199-01

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是在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提前下进行的,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无形之中带动了学校体育和大众体育的发展,人们通过对竞技体育的关注也无形中提高了体育意识,提高人们的健身、消费的意识,从而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在这种竞技氛围中去偏重学校体育和群众体育,会更有成效地缩小与两者之间的差距。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在政策导向方面要加大力度,各地方各部门在具体实施操作方面要加强协调,而且要实现三者的协调发展也要求我们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长抓不懈。

1 狠抓基础,学校体育仍然是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的很多政策文件对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的把握是很正确的,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倡导“阳光体育”“终身体育”等等,并且出台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终生锻炼的习惯,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健全人格,发展个性,培养创新意识等等这些都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学生体质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根据国民体质监测结果,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能素质整体下降。2005年与1995年相比,学生的柔韧性、爆发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体能素质中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已连续10年下降,耐力素质已连续20年下降。

更让人迷惑的是许多体育教师们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出台后都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上体育课了,从2000年开始以来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到2007年重新组织专家进行补充和修订,期间反反复复地被提出很多质疑,理论学者和实践专家们是各执一词,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在雾里云里中摸索。

2 稳步推进,完善体制是我国体育发展的重要一步

我国的体制改革要缓慢深入大胆地进行,针对管理体制上出现的一些问题,要针对重点,管理法规要完善,监察要到位,部门分工要明确,职能要充分发挥,各司其职,各就其位。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正面临经济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推进。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以及机构改革,既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总体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各项配套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同时还是理顺政府体育行政部门与体育总会、奥委会、项目管理中心、单项运动协会及其他社会体育组织关系的前提。因此,在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体育公共决策应实现由微观直接干预(包揽一切体育事务)向宏观间接调控(分级管理、授权监管)的转变。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2年8号文件中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的要求。要完善就必须进行改革,要改革就必须找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才能达到“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的目标。我国的国情国力要求坚持竞技体育管理举国体制。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竞技体育的发展基础是我国竞技体育坚持举国体制的客观社会基础。中国的举国体制再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会继续的,但是是在完善中发展和坚持的。当前我国体育体制在多方面存在问题,完善势必会改革,但是不能盲目进行,按照科学发展观,立足国情,找准问题进行我国的体育改革才会卓有成效,所以缓慢推进,完善体制是我国体育发展今后要走的重要一步。

3 重在落实,推进建设体育强国路径中全民健身是重点

目前,我们国家的体育政策导向或是工作重点正在发生转变,在竞技体育要继续保持的同时,体育强国的战略就是要加大全民健身的力度,提过国民体质,倡导科学健身的理念,为此刘鹏在2010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努力实现群众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要积极推动政府履行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能,争取更大的重视与支持;立即启动各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的研制工作;大规模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政府的正确的导向给大众体育注入了活力,有利于大众体育的发展,实施并且要积极开展是下一步的行动。

4 脚踏实地,体育事业大发展面向社会化、生活化

由于深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运作都是由政府统一计划、组织、实施的,然而随着人们对体育需求的增加,这种政府管办合一的状态,无论是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以及体育经费问题等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向政府宏观调控、社会具体微观运作体育赛事或是体育活动的一种符合体育发展的趋势和状态。体育的生活化就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体育的观念、形式、内容等要素广泛地渗透到我国社会各个方面,成为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种趋势和状态。

我国体育的社会化和生活化的发展是越来越明显,现代体育日益成为一项全球化的社会性活动,各国都在大力推广和发展体育项目,随着我国大众体育健身的来临,我国的体育发展也必然会沿着这一趋势发展,而且现代体育正在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点内容,体育运动的实践性和观赏性是深入到人们生活中去的基本特点,通过体育满足人们的内在需求,这是我国体育在发展中所要注重的。

参考文献

[1]唐宏贵.对中国体育消费的社会学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2).

从体育的角度看体育旅游事业发展 篇4

一、从体育角度界定体育旅游概念

体育旅游是一种旅游方式, 其主题和主要内容是体育, 换言之, 是以旅游为形式、体育为内容。前者代表了体育内在的“强身健体、身心合一”的本质功能, 后者则体现了旅游内在的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审美需求。两者完美统一于体育旅游当中。在体育旅游概念里, 体育、娱乐的界限是模糊的。但也正因为这一点, 才能够动员更多的人参与到大众体育当中去, 在体育旅游过程中, 体育实现了生活化、普遍化、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 体育真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体育旅游不同于一般的商业旅游, 需要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 鼓励旅游者的亲身参与、彼此欣赏, 并充分发挥其社会交流和参与功能, 包括在旅游中所从事的各种身体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康复及体育文体交流活动。

体育旅游项目和产品有着不同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点, 即“体育性”。首先是专业性和技能性。体育旅游者首先必须要掌握某项体育休闲运动 (如滑雪、潜泳、攀岩等) 的简单技能, 这样才能有效地亲身参与其中并获得新奇感与体验感。因此, 体育旅游在体育设施、体育培训和安全保障上有其专业技能性, 体育旅游的开展始终离不开体育的专业技能指导。其次是规则性。体育旅游者需要了解某项体育赛事 (如NBA、世界杯) 的比赛规则或者某些体育运动 (如高尔夫) 的竞赛规则, 这样才能获得体育旅游过程中的愉悦感和紧张刺激感。第三, 健身性。体育旅游是以获得身体健康为需求动机的一种消费行为, 这也符合以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体育事业的目的和宗旨, 而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六章“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中也明确强调“发展健身休闲体育”。因此, “强身健体”是体育旅游业态的一个重要属性。

二、我国体育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1. 发展较快, 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节点, 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尤其是足球职业联赛开始发展起来, 推动了大众体育的开展, 体育旅游成为了都市人消费的新热点。但中国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远未成熟, 特别在中小城市和农村, 体育旅游人才储备不足, 体育旅游产品开发也离市场的需求较远。许多体育旅游项目和景点并不是独立展开的, 而是依托于文化游览、观光休闲。换个角度看, 体育旅游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 关键是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经济效应。

2. 中国拥有发展体育旅游的诸多优势

首先是拥有丰富的体育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自然资源比如:东北的冰雪、南方的江河峡谷、西南的雪山, 西北的沙漠戈壁, 众多的名山大川……给我们提供了进行体育旅游的绝好基础;人文资源比如:我国的山峰险峻大连城市的“足球名片”、三亚的日光浴、敦煌的体育壁画、山东的蹴鞠文化……, 还有那众多少数民族的独特的体育民俗和景观, 吸引着众多体育旅游爱好者。

其次是群众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公众体育观念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中产阶级群体已经形成, 并逐渐壮大, 体育人口迅速增加, 参加体育旅游的人数将会逐渐增加, 体育范畴内的健身、娱乐、休闲、探险等特色旅游项目必然会成为人们的新宠, 体育旅游的开展还将大大拉动体育旅游周边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扩大。

再次是中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很多体育项目在我国都已成功地导入了产业化运作模式, 形成了巨大的体育产业市场。这一切给体育旅游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许多地区把发展体育旅游作为当地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 给予重点扶持, 这是体育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庞大助力。

三、从体育角度看未来中国进一步发展体育旅游的对策

1. 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运动会提升我国体育旅游的影响力

1990年, 中国成功举办了亚运会;2008年, 中国又成功举办奥运会;今年中国又获得了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2019年男篮世界杯的举办权。至此, 中国已经举办或将要举办了全球和地区主要的体育盛会。比如:奥运会、大运会、大冬会、青奥会以及足球、篮球、乒乓球等单项世界杯比赛。这些运动盛会对体育旅游发展带动作用是明显的, 业界应该充分利用大型体育盛会的举办契机, 提升体育旅游产业的影响力:充分利用先进的体育设施, 以及由赛事举办形成的良好的赛事和体育旅游人力资源;充分利用体育盛会的申办、举办这一过程推动体育这种“积极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充分利用因大型体育盛会形成的良好的的治安、交通、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的旅游环境。

2. 提升体育旅游业者的体育旅游经济意识

从体育的角度看, 体育旅游是一种休闲体育或假日体育, 是人们参与体育的一种形式或活动的一种方式。或者可以看做是到异地的体育活动。“假日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独特现象, 体育旅游业大有可为。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业界没有充分利用节假日发展假日体育经济。业界首先自身要有“假日体育旅游”这样的意识, 同时, 要善于培育、培养体育旅游市场, 可以做一些市场细分。体育产业应主动与旅游业界结合, 根据各地区、各时段、各节假日的不同, 规划丰富多彩的体育旅游产品。

3. 以品牌作为增长点发展特色体育旅游

体育明星有着特别的人格魅力, 特别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体育旅游业者可以请明星代言, 用以作为体育旅游的卖点, 体育旅游的周边产品也应当有明星的特色。要创造体育旅游品牌, 并充分发挥品牌的影响力。

4. 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

很多体育项目和活动都讲求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性。不然就没有趣味。一些新兴体育项目, 像蹦极、漂移、攀岩等等刺激能够吸引人, 也可以开发出更多的项目鼓励游客的参与。

游客的参与是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但是, 体育项目有技术性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例如乒乓球、羽毛球以及网球等运动项目需要有较高技术要求就需要有教练做一定的指导, 游客才能够体会到蕴藏在运动中的乐趣;例如漂流、滑水、登山等项目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 则更需要有专业教练从旁指导。

5. 注重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强调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 是说体育旅游应当合法合规, 决不可走入低俗、下流甚至暴力、色情的陷阱。所谓协调, 是多层面的。在体育旅游层面, 体育旅游所涉及的人事物三者应当协调, 这就要有相当的人才储备和组织, 专业的体育旅游公司也许会成为将来体育旅游的主力军;在旅游产业层面, 体育旅游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个旅游种类, 而应是一种旅游方式, 应该有机地渗透到旅游产业当中去;在经济社会发展这一层面, 体育旅游应当和社会整体发展、自然生态的自我更新相协调。所谓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是说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发展要有更为长远的眼光, 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体育旅游发展再发展过程中, 须考虑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承受力。

在这其中, 政府绝不可以缺位:要连同业者根据当地的自然和人文, 做好体育旅游发展的规划, 优化体育旅游发展的环境, 整合体育旅游资源, 鼓励体育界和旅游界的沟通, 建立体育旅游开发体系和体育旅游信息数据库, 鼓励体育旅游人才队伍的成长, 引导社会投资方向, 提升体育产业的社会地位。

6. 抓住互联网+机遇, 促进体育旅游的突进

“互联网+体育旅游”是互联网、体育、旅游三者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的进入, 无疑会改变体育旅游的业态。互联网+会迅速促进体育旅游市场规模化, 服务质量标准化、价格透明化、用户体验个性化。体育旅游行业需要抓住机遇, 体育产业从业者要通过互联网+加快和旅游业的融合进程。通过互联网+, 将体育产业、旅游产业和消费者无缝对接。

结语

现代人生活方式已经大大改变, 健康理念和旅游观念的变化以及人们体育和健康意识的兴起是体育旅游事业发展的社会基础。体育和旅游的结合, 使得旅游超出了单纯的旅行和观光的范畴。我国拥有众多的体育旅游资源, 随着经济的发展, 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越来越大。从体育角度看, 体育旅游产业从业者要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运动会提升我国体育旅游的影响力;提升体育旅游业者的假日体育旅游经济意识;营销过程中以品牌作为增长点发展特色体育旅游;加强游客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注重体育旅游事业的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抓住互联网+机遇, 促进体育旅游的突进, 以发挥出体育旅游的生态效益、文化效益、社会效益。

摘要:体育旅游是体育与旅游的结合。人们体育锻炼健身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体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扩大。以体育健身、娱乐、观赏竞赛为目的体育旅游成为了人们特别是都市人的生活的一部分。体育旅游有着巨大的旅游市场, 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推动作用也是巨大的。体育界和旅游业界都应重视体育旅游。

关键词:体育旅游,经济

参考文献

[1]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运行机制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10, 31 (2) :25.

[2]胡小明, 倪伊克.运动休闲之要素—兼论竞技娱乐化[J].体育科学, 2010, 30 (1) :14.

[3]胡小明.分享运动—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J].体育科学, 2010, 30 (11) :4.

[4]王伯超, 范冬云, 王伟超.发达国家体育公共服务改革的背景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34 (5) :6.

[5]宛霞, 邵凯, 邢晓晨.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0, 29 (6) :33-35.

[6]杨强.从最新产业政策看体育旅游业如何健康发展[J].环球体育市场, 2010, (6) :14-15.

[7]杨强.体育强国发展战略的思考:突破与不足——基于《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的解读[J].体育科学, 2010, 30 (9) :12-17.

[8]中国旅游未来研究会课题组.新10年中国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2011-2020) [J].旅游学刊, 2011, (3) :93-94.

体育事业发展 篇5

为进一步推进我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综合竞争力,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更好地服务于东川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就加快东川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依托,按照体育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增强人民体质这一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加快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可持续发展,努力开创全区体育工作新局面。

(二)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奥运争光计划》,坚持“5335”基本工作思路,即用5年时间实施群众体育多元化服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体育产业品牌化“三大战略”,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和体育体制机制创新“三大工程”,实现有场馆、有活动、有人才、有赛事、有产业“五有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全民健身、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体育产业开发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和竞技体育水平,加快东川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步伐。

(三)目标任务

——体育场馆设施建设: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力争成功申办省市综合或专项运动会,以此为契机建成一批大型体育场馆;全面提升和改善运动校队教学训练场地设施;全民健身活动场地设施分布合理便捷,健身设施管理先进有效;基本建成区级体育公园、街道(乡镇)级“新农村体育健身工程”的二级体育设施框架;在“十二五”规划期内,力争每千人占有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

——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建立较为完善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健全、运转高效;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阶段有高潮、常年不断线”的活动组织体系;全民健身活动普及率高,群众参与广泛,市民的健康素质位居全市前列;每万人中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人以上;引导和培育市民群众树立“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健身理念;积极营造“运动东川、活力东川、健康东川”的全民健身氛围。

——各类体育人才培养:通过体教科学有效结合,发掘和培养一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通过城市之间的体育协作交流,引进一批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形成合理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梯队;通过教育和培训,拥有一批敬业创新、务实勤奋、善于经营的体育管理人才。

——竞技体育与赛事组织:力争有更多东川籍运动员代表国家、省市参加各类赛事并夺得更多奖牌;完成市上下达的运动会参赛任务;综合运动会确保周期性举办;积极开拓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争创

并形成1-2个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品牌赛事;承办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品牌赛事。

——体育产业开发与经营:基本建成与大众消费水平相适应,以体育服务业为重点,多业并举、门类较全、结构合理、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兴办、共建共享的格局;体育彩票销售额逐年稳步增长,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争取达到全省和全市中上水平;体育产业实现品牌化发展,体育无形资产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二、大力实施“三大战略”,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全面协调发展

(一)全民健身实施多元化服务战略

按照亲民、便民、利民的原则,努力构建管理有序、服务有方,覆盖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指导、健身活动、体质监测等内容的全民健身多元化服务体系。

政府重点支持公益性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和体育赛事的组织实施,鼓励和支持体育协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服务经营实体及体育赛事活动。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统筹考虑、综合利用。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应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应在节假日向学生和市民开放,做到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共享。学校的体育设施应逐步向市民开放。

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网络建设,不断壮大社会体育指导

员队伍,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服务作用,切实为市民群众健身提供科学指导和服务。

城镇社区要大力发展假日体育、休闲体育、公园体育,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休闲的紧密结合,通过周期性组织和品牌化发展,吸引更多的市民群众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体系,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农村体育活动重点抓好乡镇,深入开展“ 体育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在农村健身活动中的指导服务作用,将民间传统的健身方式与现代体育活动有机结合,推广适合农村特点、科学有效、文明向上的体育健身方法,引导农民群众因地制宜进行体育锻炼。

积极做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建立区、乡镇(街道)二级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完善我区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和数据库,每年测试2000人,定期公布和分析跟踪市民体质状况,指导群众科学健身。

(二)竞技体育实施后备人才培养战略

按照城运会和市运会的项目设置要求,确定我区重点优势项目,挖掘培育潜优势项目,集中打造优秀人才,积极做好人员、经费和编

制等项目保障工作。

积极扶持多种形式的业余训练模式,通过整合社会优质资源,鼓励协会、团体和个人创办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断增强业余体育训练的活力,形成全社会共同为竞技体育发现、选拔、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的良好环境。

坚持“体教结合”方针,通过增加“体教结合”项目,推动“体教结合”发展。在抓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工作的同时,加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建设力度,制定完善体育、教育等部门共办训练的有关政策,做到“优势互补、责任共负、人才共育、成果共享”。加强教练员队伍管理,提高教练员业务水平。按照竞技体育的周期性,结合我区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布局和潜优势项目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做好教练员的引进和培养工作。在教练员队伍的管理上,逐步引入金牌风险抵押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不断构筑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平台。

(三)体育产业实施品牌化战略

体育行政部门要做好体育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积极引导群众体育消费需求,组织推广具有传统优势和特色的体育项目,开发和打造体育旅游品牌项目。

切实转变观念,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调动全社会力量投资兴建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唯求所用。同时,要依托场馆资源,努力搭建“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有效平台。

通过实施体育服务标准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引进高档次趣味体育、休闲体育赛事和其他国际国内专项体育赛事。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逐步形成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中介、体育技能人才培养、体育场馆服务和体育彩票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体育服务业,逐步带动体育用品业、广告业、旅游业等体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发展电子竞技业,使其成为我区体育产业新的增长点。

按照“培育、服务、规范、监管”的体育市场要求,坚持“发展体彩为人民”的方针,认真做好体育彩票发行销售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体育彩票网点建设、营销宣传和运行服务工作,培养彩民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促进体育彩票工作健康发展。

坚持走体育产业社会化、市场化、品牌化的路子,注重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利用,认真抓好体育赛事冠名、广告、电视转播和社会赞助等商业运作。切实保护体育产业投资者和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推动体育社会团体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三、全力推进“三大工程”,确保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全力推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东川实际,制定全区体育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分步组织实施。

加强我区与昆明周边县(市区)及省内部分城市之间的联动合作,注重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设施同步协调发展。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立足当前、着眼未来”的方针,按照“项目带动、大赛推动”的思路,以申办“中国.东川泥石流越野赛”为契机,启动体育馆、全民健身中心、泥石流汽车、摩托车越野运动公园、滑翔运动基地、射击与拓展训练营等项目建设,以此推动我区的体育综合开发建设进程。发改、规划、国土等部门和项目所在地乡镇(街道)要根据人口规模,合理规划、切实保障体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用地,开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积极做好政策支持和协调配合,确保项目建设顺利组织实施。

完成对现有森林公园、人民公园的升级改造,通过改造现有场地设施和新建部分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功能,提升社会服务档次,逐步把公园体育建设成为集市民健身锻炼、休闲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主题公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东川区城市总体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科学布局、完善功能”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整合全区体育用地资源,积极做好体育用地及城市体育功能分区规划。

积极做好乡镇(街道)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三个一”工程,力争每个乡镇(街道)建成一个体育健身广场、一批全民健身路径、一个综合运动场,推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二)全力推进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工程

通过申办举办全国单项或全省、全市综合性运动会,促进体育基础设施建设长期滞后局面得到改善,进一步完善我区的社会服务功能,扩大城市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

通过体育产业社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培育和扩大体育市

场环境,提高体育经营城市的能力。

通过整合利用现有场馆资源,挂牌建立各类体育培训基地,提高广大教练员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和指导业余体育训练的能力。

通过建立健全各类体育协会组织,鼓励支持和引导体育协会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裁判员服务各项赛事活动的能力。

通过举办承办品牌体育赛事活动,提升大型赛事活动的组织策划和运行服务能力。

(三)全力推进体育体制机制创新工程

体育工作者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通过观念的创新,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促进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上来,为加快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体育行政部门要本着做大做强体育产业、做活机制、做优人才的原则,切实加强职工队伍建设。通过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努力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要积极会同人社、民政等部门,制定出台优秀运动员退役安置实施办法,形成全社会关注体育、支持体育事业发展的良好工作机制。 重视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输送和考核工作。完善选材输送的激励机制,根据人才质量设定奖励标准,根据输送层次实施跟踪奖励,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界为我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的积极性。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一)加强组织建设,实现齐抓共管

全区各级各部门要把体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解决

体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体育行政部门要加强指导,统筹规划,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体育文化活动。

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大体育宣传力度,为加快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事业发展

财政要将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经费、体育基本建设资金、赛事组办费用列入财政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确保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经费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扩大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的文化体育与传媒专项资金,建立体育基金会,吸纳社会资金投资体育事业。

在公共体育设施立项、选址、建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府优先安排用地,非营利性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实行行政划拨,有关建设规费按政策规定执行。

对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领域的捐赠行为,按照国家和省市的有关规定落实免税政策,并对捐赠者和中介人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加强法制建设,规范行政行为

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及相关法规,建立健全符合区情的体育法规体系,将体育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进一步完善体育经营活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体育市场管理机构和行政执法队伍,维护体育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商、公安、物价、税务、卫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做好体育市场的监督管理工作。

社区和城镇建设规划应征求体育部门的意见,严格做到体育设施与社区城镇建设“同时规划设计、同时建设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竣工验收时应有体育行政部门参加。

(四)抓好队伍建设,提高能力水平

体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转变职能,加强对体育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逐步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体育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体育管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体育科研队伍建设,造就一支高水平的体育科研队伍。重视体育经营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遵纪守法、善于经营的体育经纪人。 加强体育队伍作风建设,强化对体育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体育队伍的整体素质。

坚持体育竞赛“ 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决反对使用违禁药物,切实维护体育竞赛的公正性和纯洁性,确保我区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向前发展。

(五)深化交流合作,扩大城市影响

积极吸收和引进国际国内先进经验和发展理念,运用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训练方法,不断提高我区竞技体育水平。

加强国内体育协作城市和友好城市之间在体育人才、竞技项目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扩大交流合作的内容和范围。

积极开展体育外事交流活动,通过专项赛事与国际友好城市之间的体育赛事交流,增进友谊,开阔视野,提高我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体育事业发展 篇6

关键词:新媒体;舞蹈艺术;体育事业;作用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5)04-0041-03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以往相对陈旧的传统舞蹈艺术形式不能再满足当今受众的审美需求。当新媒体技术邂逅舞蹈艺术,形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新媒体舞蹈艺术革新。基于舞蹈与体育一脉相承的密切关系,新媒体化呈现出来的新型舞蹈艺术形式对国内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以2013年10月第6届东亚运动会为例,在东亚运动会体育舞蹈项目赛场上,中国队采用新媒体技术融合的音乐表现力、舞蹈编排、赛场效果等,带给观众强烈的表演欣赏性和技艺性,最终获取9金3银的好成绩,极大助力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十二五”时期,构建与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体育创新改革是确保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中国在“十二五”期间体育改革的重大任务。因此,新媒体时代,充分发挥新媒体舞蹈对体育事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体育艺术革新和形式创新至关重要。

1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

新媒体艺术起源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传统艺术理念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形式与舞蹈艺术相融合,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舞蹈艺术发展趋势。进入数字化时代以后,新媒体艺术开始广泛吸收媒体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一方面,为加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创造性地将新媒体艺术融入到舞蹈之中;另一方面,为使大众更为便捷地欣赏到舞蹈艺术的魅力,创造性以新媒体艺术为载体,通过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为舞蹈增添更多的传播和表现形式,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剧院。

新媒体舞蹈艺术有着独特鲜明的特点。首先,虚拟化、互动化的表现形式。新媒体舞蹈艺术不再仅仅依靠演员的肢体语言和实际的场景道具作为表现形式,而是以舞蹈艺术为核心,运用多样化的多媒体艺术手段,为观众营造更为真实、全面的舞台场景,提升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同时,还通过科技手段虚拟现实,实现了舞蹈的虚拟化表达,利用虚拟幻化技术将以往不可能表现的东西具象化地在舞台空间内表达出来,加强观众与舞蹈的情感交流,实现观众与舞蹈作品之间、舞蹈演员与多媒体设备之间的良好互动,使新媒体舞蹈艺术具有更高的观赏性。其次,多维度空间的审美追求。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虚拟再现手段,可以实现舞台空间的时空转移、环境的瞬息万变,打破以往舞蹈表演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最后,以舞蹈肢体和科技融合为载体。重视舞蹈演员与新媒体技术的配合,实现演员与舞台环境的共舞。

总而言之,新媒体舞蹈艺术开发了新的审美体验,实现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新境界。对与舞蹈一脉相承的体育艺术而言,舞蹈艺术的这些本质性、创造性的革新同样影响着体育事业的发展。

2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对我国体育事业的积极作用

在舞蹈艺术与体育的关系问题上,学术界有众多争议。龚斌、王书彦曾提出,舞蹈是体育运动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体育运动起源的初级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体育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高级形式。认为没有舞蹈,就没有完整的现代体育运动。国内众多学者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还有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作为一种身体活动形式,舞蹈艺术的体育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强烈地表现着人的生物属性,并且具有鲜明的人文精神。认为舞蹈艺术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着极其巧妙的作用,能够以自身独特的美学丰富体育运动的美感,使体育运动有着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定性。因此,舞蹈艺术的发展对促进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事实上,现阶段很多体育运动项目就是舞蹈艺术与体育运动的完美结合。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舞蹈艺术开始呈现新媒体与舞蹈艺术相融的发展趋势,这一舞蹈艺术的革新同时推动着体育表现形式和方式的创新,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第一,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与体育不断融合,推动着体育向更理想的完美境界发展。舞蹈艺术本身丰富的美学价值自然不容置疑,但笔者认为体育运动比舞蹈艺术的价值更加广泛、复杂、多样。笔者这此问题上认同山东师范大学王子铭的观点,体育运动除了能表达舞蹈艺术的美之外,还能极大地体现人的一种无限拼搏精神。实际上,在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不断加强与体育运用的融合,更是推动体育隐含的精神向着更理想的完美境界发展。从有着“空中芭蕾”之称的跳水运动角度来说,一方面,跳水运动所拥有的空中造型和翻转动作使其充分展现了舞蹈艺术的造型美和动态美,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跳水运动又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单纯的舞蹈永远不能达到的“高度”和“难度”,体现出体育运动本身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拼搏精神,同时也彰显出一种鲜明的体育艺术,这种体育精神和体育艺术是任何舞蹈艺术和体育都不能单独实现的一种综合的美。值得关注的是,这种体育精神和文化并不仅仅局限于运动员,而能通过多媒体技术的传播,将其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中,鼓舞人们时刻发扬体育精神,在强健体魄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由此可知,正是舞蹈艺术、体育与多媒体运用的融合,才造就了体育向着这种更理想的境界发展。

第二,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使体育具有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定性,更加符合现代美学的要求。在学术争议中,现代美学探讨的焦点之一就是体育是否具有舞蹈艺术的内在规定性,而体育与舞蹈艺术的关系问题更是一跃成为国际体育哲学界新一轮争论的焦点。针对这一问题,新媒体时代舞蹈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做出了正面的回答。以2013第十届长沙体育舞蹈艺术节为例,作为一项融合体育与舞蹈艺术的一项运动,体育舞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健与美的结合,使其既具体育的特性,又有舞蹈艺术的美学特点。而在开幕式中,更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舞蹈营造得肃穆、端重。意大利国家级演员马可、玛利亚为观众进行节目展演,展演过程中运用投影、虚拟现实等多媒体技术,充分展现了体育舞蹈独特的魅力,极大地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展现体育运动的现代美学价值。

第三,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使体育运动带给观众更多的健身娱乐体验。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的发展使体育活动越来越重视健身娱乐体验,不仅能使参与者达到健身塑形的目的,还能通过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技术为其带来强烈的视觉艺术享受。如体育活动中备受人们青睐的华尔兹舞,将舞蹈的升降、摆荡、反身、倾斜与体育的健身融为一体,用活泼的身体语言来感染者参与者和观众。尤其是通过投影技术、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新媒体技术对华尔兹舞场进行设计,为华尔兹舞场营造一种美轮美奂的时空穿越感,充分扩展了舞场的美学艺术,给参与者和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和娱乐体验。

第四,新媒体背景下舞蹈艺术提升新体育项目艺术性。现代体育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个现象便是在舞蹈艺术影响下不断出现新的运动项目,并且这些新型运动项目有着较强的艺术性,如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艺术体操等。舞蹈艺术的现代传媒技术更是大量渗透到体育竞技项目中,在多媒体丰富的音乐、图片、视频背景下,融合舞蹈艺术和体育运动新型竞技项目具有高度精湛的技术性、艺术性和审美性。这些体育活动追求形体、动作、姿态以及内在精神的美。以伦敦奥运会花样游泳项目为例,该体育项目由游泳、技巧、舞蹈和多媒体音乐编排而成,有“水中芭蕾”之称,它既强调体育运动过程中力量和技巧的掌握,同样重视其艺术性的优雅,并且,花样游泳要求运动员跟随现场多媒体音乐所表达的心境变化组织灵活、准确、连贯的动作进行表演,具有较强艺术魅力。

第五,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交叉学科人才的兴起。交叉学科研究是21世纪以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众多学者一致认为交叉学科能够突破单一学科的限制,呈现出层次多样的特点,提出交叉学科研究成为国内重要发展趋势的论题。而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的结合便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可以说,它带来的将是新媒体体育舞蹈专业人才的兴起,这一学术关注反映出学术界对新媒体时代体育及舞蹈专业的高度重视。未来,随着社会化分工的越发明细,市场上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会越发明显,势必会有更多的体育学府、综合院校相继开设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方向的专业,培养综合性专业人才,以满足社会需求。

此外,随着新媒体技术和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还会加强体育事业的创新力度和传播力度,以扩大体育潜在观众群,促使更多优秀体育健将的诞生,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都是未来新媒体时代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而给予体育事业的无限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与舞蹈、体育的结合既是传统艺术的延伸,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高时效、高技术密集型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生活压力变大,体能降低,为缓解脑力紧张,人们不仅要求体育活动能够强健体魄,更希望通过多元化艺术与体育运动的结合,使其更具审美性、娱乐性、自然性、艺术性,使快乐体育成为主流,真正实现“体育向着身心和谐的方向发展”的目标。因此随着科学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体育事业势必会将时代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具创意的表现形式融于一体,在极大地丰富体育事业自身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体育事业向国际化、社会化、科学化、素质化方向发展,并呈现出国际间体育竞争加剧、体育社会功能增强、体育形式多样化、体育向着身心和谐发展、更具健美价值的新型运动项目出现、创新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等特征。

3结语

当今社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新媒体舞蹈艺术正在不断发展壮大,这种新媒体技术与舞蹈艺术的完美结合,打破了传统舞蹈表现形式的限制,成为舞蹈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新媒体舞蹈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对与舞蹈一脉相承的体育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体育事业开始通过新媒体进行美术艺术、观众审美体验等方面的革新,并将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交互技术融合到体育赛事中,实现新技术手段的创新。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交叉学科研究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的结合作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体育事业获得发展的关键。今后,这一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必然促进新媒体背景下舞蹈与体育交叉学科人才的兴起,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体育事业持续、快速、稳健发展。今后,新媒体舞蹈艺术作用下我国体育事业将会拥有无限的发展空间,这是我国“十二五”期间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同时也是顺应当今时代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史友宽. 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考察与理念探索[D].开封:河南大学,2013.

[2]周波. 论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韩磊磊. 转型期中国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4.

[4]王晓微. 中国体育产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4.

[5]吴婷. 新媒体舞蹈艺术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3.

体育事业发展 篇7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建设必将对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体育与经济的关系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作为上层建筑的体育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等生产力条件的制约, 也对经济发展有着能动的反作用。体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持, 经济的发展也受惠于体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所带来的高效率。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和建设将会进一步提升我省的经济发展水平, 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而体育消费水平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体育产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春天。同时, 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带来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 加大人们的心理压力, 减少人们的体育锻炼时间, 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大力开展体育活动, 普及终身体育观念, 引导人们合理增加体育消费, 倡导健康生活新理念, 将有利于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保证人们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 提高劳动者素质, 进而提高生产力水平,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队伍提供有力的保障, 有利于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步伐。

体育事业发展 篇8

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经营状况

体育产业主要分为五大类, 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生产、体育健身、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彩票等。据统计, 2007年广州共有体育产业单位15300多个, 体育产业产值总产出264亿多元, 体育产业增加值106.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3%, 从业人员达85万多人。2008年体育彩票销售额达11.37亿元。广州市体育系统事业单位的业务则主要集中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彩票和体育培训等方面, 未有涉足体育用品生产业, 体育健身也较少。

(一) 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分类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在2008年下发的《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 (试行) 》精神, 将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下辖事业单位初步分为四类:

这些单位的业务范围包括体育场馆服务、体育赛事组织、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和体育技术咨询服务等类型, 尤其是场馆服务所占比例较大。

(二) 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经营情况分析

根据对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近年来经营考核情况的分析, 其经营特点如下:

1.总体经营运行平稳。广州市体育局系统所属事业单位资产总额达到10亿元以上, 净资产也是一直在10亿元上下, 净资产占资产总额比例一直在90%以上, 财务运行良好, 国有资产在稳健经营发展中得到保值增值。在收入上, 下属单位年收入一直呈逐年增长的态势, 由于亚运场馆改造等因素影响, 2009年收入略微出现下降, 但年经营总收入始终在一亿元上下。

2.较好完成年度经营考核任务。在经营收入考核方面, 2008年超额完成经营收入总任务, 全年经营收入计划考核数1.18亿元, 共创收1.42亿元, 超额完成20%。尽管受亚运场馆改造等因素影响, 但在31个经营考核单位中, 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仍然有24个, 占总数的77%。在利润 (事业基金) 指标考核方面, 全年计划完成数592万元, 实际完成789万元, 超额完成任务的单位26个, 占总数的84%。

从单位经营收入变化情况来看, 大部分单位年经营收入都在500万元以下, 只有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体工队) 、广州市体育彩票管理中心年经营收入超过千万元。反映出广州市体育局经营收入大户不多, 同时也体现了位置级差、场馆规模差异、专项垄断性体育收入差别的存在。

3.本体 (体育) 产业发展健康有序。近年来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经营本体产业取得较好成绩。以2008年为例, 虽然受亚运场馆改造工程影响, 但本体产业成绩仍然不俗。全年本体经营收入6000万元, 比上年略有增加, 占总收入的比例为42%。经营收入列前五名的是体育彩票发行收入2100万元、体育培训收入1573万元、门票收入1316万元、体育活动收入589万元、大型体育比赛相关收入422万元, 占比分别为35%、26%、22%、10%和7%。

(三) 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收入类别分析

1.事业收入。一般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体育竞技比赛收入;门票收入;广告赞助收入;体育技术服务收入;无形资产转让收入, 如场馆冠名和固定广告收入, 但场馆冠名权在广州尚未有所动作。

在事业收入分类中, 其他收入占50%以上, 门票收入、体育培训收入、体育活动收入只占10%左右, 大型体育竞技比赛收入更低, 只占事业收入的1%左右。

2.经营收入。一般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业务活动和辅助活动之外, 开展非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销售收入;经营服务收入;租赁收入。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 在总收入中,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广州天河体育场、广州天河体育馆三家单位占据较大份额。在经营收入分类中, 房屋出租收入占比接近40%。

(四) 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支出类别分析

1.人员支出。指单位经营过程中与人员相关一切费用。人员支出方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在职员工的工资、奖金、社保等费用;另一部分是离退休员工的退休费、生活补助、医疗费、住房补助等等。系统内直属单位近年来个人平均年收入在4—5万元之间。部分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压力较大, 在职人员与退休人员人数几乎相等, 尤其是医疗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相当高。

2.经营业务支出。主要包括水电气费、绿化安保支出、办公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以及各种税费等等。

3.场地器材设备支出。主要包括场馆场地器材的购置和日常维修的费用。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由于运营时间长, 场地器材需要大规模更新和维修产生的费用, 普遍都以专项拨款或上级财政补助的方式支出, 场馆本身并未负担。

广州市体育局系统经营龙头单位——天河体育中心分析

公共体育场馆不仅要满足举办体育赛事和推动全民健身等社会公益服务的需求, 而且要面向市场, 通过市场化运营机制和手段, 提高公共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推动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属于广州市体育局管理的公共体育场馆19家, 资产近3亿, 对广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7年总收入为1.7亿, 其中财政补贴共计8000多万元;总支出为2.3亿, 收支基本平衡。

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市体育局管理的最重要大型公共体育场馆, 在经营上采用“以本体产业为主, 以非体产业为辅”的发展思路, 承担了广州大量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 为满足群众体育需要作出积极贡献, 对广州市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发展概况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是为了承办1987年第六届全国运动会而兴建的, 占地面积509960平方米, 总投资人民币3亿元人民币。在组织管理上天河体育中心是广州市体育局直接领导的事业单位, 其核心管理架构主要由中心领导机构 (下设办公室、组织人事部、场馆设备部、经营物业部、群体竞赛部、财务部、保卫部、篮球俱乐部等) 和6个场馆 (天河体育场、天河体育馆、天河游泳馆、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网球学校、天河棒球场、广州武术馆) 组成。在坚持“以体为本”的基础上,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利用自身的场馆资源和专业培训能力, 实现了从非本体产业经营为主到本体产业经营为主的转变, 从单一、分散型、粗放型经营向多功能、集约化经营管理转变, 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取得比较明显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不但开放场馆为广大市民提供健身运动场所, 而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经营活动, 举办多种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 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经营格局。天河体育中心举办过多场大型体育比赛, 平均每年举办大型赛事20多场次, 也举办了一些大型文艺表演, 充分发挥了中心的竞赛表演功能, 并为中心带来了经济效益。此外, 天河体育中心还积极举办各种公益体育活动, 各类公益活动每年也不少于45场次, 充分体现了社会效益。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内有不同档次和类型的体育运动项目20余项, 各种体育项目合理搭配, 形成高中低档和免费项目, 吸引众多市民群众前来活动, 全年超过500万人次。经营收入多元化, 将原中心各场馆独自经营转变为整体经营, 由中心对各场馆统一管理;逐步提高体育项目经营收入在中心各项收入中的比重, 实现了功能向体育产业的转变。中心各大场馆也拥有一定的收益分配权, 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经营状况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将六个场馆进行统一经营管理, 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显现, 同时加大对外拓展、培育市场的投入, 以投资促发展, 形成了良性循环, 场馆经营稳步发展, 连续几年全中心的总创收都超过一亿元, 本体产业 (包括体育赛事门票收入、体育培训、体育比赛、其他体育收入等项目) 在其中的比重也逐年递增。

1.收入来源。2005至2007年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财政资金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三项收入来源都呈增长趋势, 其中财政资金收入的增幅最大, 为128%, 其次是经营收入增幅为54%, 事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则为52%。这一方面反映了天河体育中心的近几年的整体经营状况确实在不断的改善, 通过积极开发大型赛事活动的场地出租、房屋出租、群众体育活动、体育培训、广告等经营项目, 天河体育中心的事业与经营收入有较大的增长;另一方面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也在不断地加大, 说明在经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 成本也不断增加。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物业出租和场地出租是经营收入的比较稳定来源。2005到2007年三年, 天河体育中心的物业出租和场地出租平均收入为3000万左右, 其中物业出租约为1800万元, 占经营收入的30%, 场地出租的收入也占经营收入的30%左右。以2007年为例, 天河体育场、游泳馆、网球学校三个单位的主要经营收入是物业出租, 天河体育馆的主要经营收入则是场地出租。

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除了在经营收入上有比较显著的成绩以外, 以体育活动、体育培训、群众体育锻炼的门票销售为主的事业收入也占有一定比例, 平均占经营收入的20%左右, 每年带来1000万以上收入, 由此可以看出, 天河体育中心基本上能做到“以体为主”, 发挥大型公共体育场馆的本体功能。从天河体育中心整体的经费自给率来看, 从2005年67%下降到2007年的63%, 总体来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2.支出情况。天河体育中心每年的支出主要以人员支出和公用经费支出为主, 人员支出中包括在职员工的工资福利以及退休职工的福利补贴, 而公用费用支出包含除人员支出以外的所有事业与经营支出。

天河体育中心近三年的公用费用支出上升的幅度不大, 增长率为12%;相比之下, 人员的支出的增长较大, 从2005年的2000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3661万元, 增长率为83%, 2007年的人员支出甚至超过了公用经费的支出。

天河体育中心员工总人数达到453人, 其中退休人员200余人, 退休人员的支出也在每年上涨, 平均占每年人员总支出的30%左右, 退休人员的支出日益成为场馆经营的一大负担, 每年退休人员的增加, 使场馆负担越来越大, 包袱越背越重。此外, 从天河体育中心整体的人员成本创收率来看, 从2005年2.3下降到了2007年1.8, 说明人员成本的效益有所下降, 支出逐年上升, 负担逐年加重, 经营成本增加、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在成本的控制能力和使用效率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3.经营特点。一是能发挥体育本体功能, 并且兼顾了经济效益。天河体育中心在“以体为本”的指导思想下, 积极向社会群众开放进行体育锻炼, 并通过比较廉价门票销售带来一定的收入, 基本做到以社会效益为目的, 兼顾经济效益。平时进入中心的运动人口日均达9700余人次, 节假日则达15000人次, 全年超过500万人次, 已经成为全市最大的全民健身中心。二是实行多元化经营, 提升增值空间。天河体育中心在经营项目上除了群众体育锻炼外, 还有体育产品销售、餐饮、休闲娱乐、广告以及场地出租等其它服务, 为广州市民提供吃喝玩乐的完善配套服务。天河体育中心购物休闲娱乐等配套设施的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 只占体育设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 但通过物业出租等经营方式, 为中心带来的收入占年经营收入40%以上。天河体育中心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开发户外广告, 带来收益。三是充分发挥大型体育场馆设施优势, 积极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及文艺表演。天河体育中心在2004至2006年间平均每年举行大型体育赛事20多场次, 加上举办港澳台歌星演唱会等文艺演出, 充分利用了场地资源, 通过场地出租, 带动体育中心内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等经营项目, 取得了较好的整体经济效益。

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经营管理存在问题

1.体育事业单位定位不清, 性质不明。对体育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定位尚存模糊地带, 导致市场发育不全、经营理念滞后。虽然《体育法》等法规已经对公共体育场馆等体育服务机构性质作了明确规定, 但受多方面原因影响, 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和部分体育事业单位对于所属单位的公益性属性和商业性属性仍然存在定位不清晰问题, 导致具体经营中出现商业性和公益性难以协调的现象。有关政府部门对体育事业单位的税费标准征收也模糊不清, 使得体育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运营负担沉重。政府层面也缺乏促进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战略和长期稳定的产业发展优惠政策。

2.经营理念落后, 管理水平不高。目前该系统大多数单位财务仍纳入体育部门预算管理。由于有政府补助作为“保底”, 一些单位缺乏经营动力, 或者经营理念陈旧, 在内部机构设置上没有市场部、经营部等负责市场开发的部门, 也极少通过运用营销手段去开拓市场, 现有体育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经济效益无法提高。受到“官办”意识的束缚, 经营单位经营上缺乏服务意识, 一般单位只是提供基本服务内容, 极少向消费者提供其它附加服务, 导致经营效果差、经济效益不高。

3.管理制度滞后, 激励机制欠缺。广州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集社会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于一体, 保留着事业型的经营管理方式, 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挑战面前, 显得相对落后。经营单位责、权、利定位不清, 不敢放开手脚、灵活经营;一些经营项目的开发要向政府部门申请报批, 程序繁琐, 耗费时间, 市场反应缓慢;一些单位管理人员学历较低, 缺乏经营管理知识, 对体育工作特点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固化不灵活, 不管工作效率如何, 人员待遇基本不变, 工作积极性不高,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效益的提高。

4.人才结构层次不高, 体育产业运营人才匮乏。广州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相当缺乏既懂体育运动规律又懂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一些单位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高素质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有些体育场馆离退休人员所占比重竟在40%以上, 有的场馆甚至没有35岁以下的员工, 导致人员知识结构失衡, 整体素质偏低。以广州市越秀山体育场、广州市天河体育中心游泳馆、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和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为例, 四个大型公共体育场馆员工中, 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占了大多数, 本科学历较少, 硕士学历的只有1人, 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数的平均比例高达73%。

改善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经营状况对策建议

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措施, 为广州体育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已经确立了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以及全省首善之区的目标, 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指针, 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广州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市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体育消费观念新颖, 为体育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广州将在2010年举办亚运会, 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了新一轮发展难得的历史机遇。广州要充分发挥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的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 进一步改革创新、开拓进取, 切实改善经营状况, 推动广州体育产业发展。

1.准确定位, 努力提高经营水平。体育产品本身具有混合产品性质——同时具有公共产品和私人物品的性质。体育产业发展, 离不开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体现。在此意义上, 广州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必须广泛提供体育公共服务、满足城市体育发展需要、促进以体育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同时, 作为准公共产品和私有产品的性质, 经营单位必须适度追求经济效益。各单位要制定对策、完善机制, 整合资源、集聚能量, 形成规模、提升能力, 通过挖掘系统内部国有资产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潜力, 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提高集约经营能力。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形成品牌, 积极开拓市场、占领市场。

2.不断学习创新, 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人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 应是经营单位的努力方向。各经营单位要采取各项便民措施, 延长服务时间, 对顾客热情周到、注意服务细节, 提高服务质量、进而提高管理绩效。及时更新设备, 采取科学方式手段进行管理。加强对互联网的利用与技术开发, 实行相关部门和场馆间联网经营, 在经营过程中加强成本控制, 增收节支、降低成本, 提升利润率。

3.大力激发体育需求, 提高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体育事业单位具有若干生产经营的特性, 拥有发展体育产业的能力, 而广州体育赛事、体育健身、体育彩票、体育培训市场还有发展空间, 大有可为。必须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居民体育消费倾向, 提高消费层次, 扩大体育消费群体;提高供应能力, 培育体育市场。拓展体育经济互动圈, 形成完整的体育产业链。大力开发体育比赛表演市场, 加强体育培训, 推广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企业体育赛事与群众体育活动, 形成市场规模, 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4.强化人才兴业理念, 造就一支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通过多种方式、多渠道培养、引进并大胆提拔使用经营管理人才, 逐步建设一支既懂体育规律又懂管理、善经营, 知识面广、结构合理的体育经营管理人才队伍。首先是加强培训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 提高队伍素质, 进而提高整体服务管理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科学考核、绩效评估制度和激励机制, 加强内部科学管理, 激发活力, 提高管理层和员工的创新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向心力。

5.争取财政加大投入, 强化政府制度供给与政策引导。体育产业属于低利润行业, 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还不强, 尤其需要政策支撑和政府支持。广州市体育局系统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状况的根本改善, 有赖于政府层面出台加快体育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办公厅已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 广州市委市政府应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 在财政、金融等方面给予体育产业发展的支持, 形成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对于体育事业单位, 政府要“放水养鱼”, 财政继续给予体育事业更多的支持。设立体育产业专项资金, 创新体育产业投融资方式, 拓宽融资途径。在体育投入、立项、税费、建设、用水、用电、用气、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

6.积极探索管理体制改革途径, 组建国有体育产业集团。在核清资产、明确产权的基础上, 对广州市属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行分步改革。可以考虑先将若干经营基础较好的体育事业单位组合起来, 进行集约化管理。在条件成熟时, 转制为广州市体育产业集团, 采用集团化管理。集团公司经营范围形成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育培训、大型赛事承办与推广、大型活动承办与推广、体育无形资源开发等内容的多元化格局。最后择机进行股份制改造, 引进社会资本参股, 将广州体育产业集团转制为广州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引入资金、管理技术、管理人才和先进理念, 做大做强, 促进全市体育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及相关产业分类 (试行) 》, 2008年6月。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指导意见》 ( (国办发[2010]22号) , 2010年3月19日。

[3]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统计局:《广州市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2009年1月) 。

[4]广州市体育局2005、2006、2007、2008年下属单位审计报告。

[5]广州市体育局2005—2009年下属单位收入情况统计资料。

[6]刘江南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东省国有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 (2008年12月, 未刊稿) 。

[7]中共广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等:《广州体育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广州调研》 (2009年6月) 。

[8]刘燕舞:《论城市的发展与体育产业的推进—以广州为例》,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9]庄珠喜:《北京与首尔体育产业发展现状的比较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10]杜长亮, 吴广亮, 谢云:《关于体育产业发展与政府行为介入问题的思辨》,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1]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汇报材料 (2010年1月) 。

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篇9

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在以经济建设为指导思想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从教学的性质看,体育是造就社会主义德、智、体、美、劳全面而又新型的人才不可缺少的。因此,体育事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体育事业可以为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科学技术,提供熟练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本身客观地包含着经济的因素。体育发展是超前的事业,因为体育培养人才周期长,体育的经济效益具有迟效性的特点,因此,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先行。体育与经济之间的联系可表现为体育的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诸如强健的体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等等、显示体育是提高劳动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经济的发展也需要依靠体育事业的推动

经济的发展同发展体育事业一样,也不是主观的东西,单凭调整生产关系是不行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技术”,按这个意义,科学技术是属于生产力范畴的。特别是现代经济越来越要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的劳动能力的提高,这就需要体育技能的培养。经济的发展与体育技能的这一“依靠”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 体育技能训练是劳动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这两种生产在数量上要保持一定的比例,在质量上也要相适应,整个社会再生产才能实现。有一定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劳动力的再生产在任何社会都是实现再生产的必要条件,而体育训练则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劳动力的再生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在劳动力再生产的两个方面中,前者主要是通过生活资料的消费来进行的,其中包括需要花费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料对劳动者进行教育和训练,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后者则要通过投资于体育来进行,发展体育事业是劳动力生产的重要手段。那么,体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一是体育训练传授和积累劳动技能。马克思指出:“工人阶级的再生产,同时也包括技能的世代传授和积累。”体育训练的基本职能就是要向受训者传授前人积累的知识和技能,保持和发展生产过程和科学技术活动中从业人员的劳动能力。二是体育能生产劳动能力,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马克思:“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在现代生产条件下教育与经济的基本联系。青少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发展,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发展身体的运动能力,练就了健壮的体魄,使之成为合格的劳动力。再次,体育投资能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马克思指出:“人的劳动能力有一个特征,就是它在生产过程中除了生产和自身价值外,还能创造出新的价值。经过培养与训练的劳动才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超过它自身的新价值。”这不仅说明体育投资具有生产性,而且体育投资在生产中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往往较之消费掉的费用是一个“扩大”了的量,是劳动者智力素质在生产中的作用。

2. 体育事业发展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的重要途经

科学本身就是经济,但是它还不是具体的,直接的经济,而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经济,要把科学转化为具体的直接的生产力,一部分是可以通过体育来实现的。一方面通过体育教育,科学技术被劳动者所掌握,变成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构成劳动力的要素;另一方面,通过技术的发明创造,转化在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上,构成生产资料的要素。这一过程也是通过体育科学所培养的科技人才来实现的。社会科学也可以通过体育科学转化为物质力量。社会科技的发展可以不断开拓劳动者的知识视野,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产生新的更高的劳动效率。

3. 体育教育是使科学技术实现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科学研究是一种精神生产,也称为科学生产。教育不仅仅能积累、继承前人的科学技术,而且还担负着发展科研的任务。体育教育培养体育健儿,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体育教育使学生在一定时间里系统地掌握某一领域前人的科学精华,也包括从前人某些思想技术中获得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索,研究、最后达到突破,促进体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体育事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新问题

1. 我国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情况

经济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增加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国家体育总局于2001年对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第二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主要调查结果如下:体育人口中有23.2%的人在2000年至少参加过4次体育比赛或表演,更有72.6%的人坚持在周末参加1小时以上的体育娱乐活动。体育人口表现出较高的组织化程度,有32.8%的人参加了体育俱乐部或基层体育组织。体育人口参与体育活动的效果:体育人口在身心各方面的锻炼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其身体和心理的基本状况明显优于非体育人口。如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个百分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肥胖的发生率低于非体育人口1.5个百分点。而有身体疲劳、体力衰退感觉的人,体育人口比非体育人口要少一半。体育人口饮酒、吸烟的比例比非体育人口要低得多。

2. 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主要特征

(1) 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一般情况

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包括晨晚练点、体育中心(室、站),体育辅导站和项目、人群体育协会的活动点等。活动点的规模以中等(31人~90人)为主,占活动点总数的46.4%。在参加群众体育活动点的人群中,以离退休人员为主体,女性所占比重较大。活动点的活动时间以晨晚练为主,晨练占80.7%,晚练占47.7%,其中有一部分活动点是晨练与晚练都开展活动的。活动点稳定性较强,常年坚持的占93.4%。64.0%的活动点的活动时间不随四季的变化而变化,活动时间最长的季节是5~10月份。每天活动时间在2小时以内的占总数的57.8%,在2小时以上的占总数的42.2%。

(2) 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的活动项目

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群众体育活动点所从事的体育锻炼项目依次为:1.健身健美操,占52.0%;2.武术,占44%;3.秧歌,占43.1%;4.交谊舞,占33.3%;5.广播操,占23.3%;6.羽毛球,占19.5%;7.气功,占14.9%;8.门球,占11.2%;9.网球,占2.9%。这些活动点的活动项目基本坚持长年不变,占总数的78.1%,有13.3%的活动点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有8.3%的活动点有随体育潮流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向。

(3) 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活动场所

由于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相对封闭,部分场馆的开放又带有盈利目的,加之城乡居民享受体育设施进行活动的权利的意识相对淡薄,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主要场所依然是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非正规体育场所,占总数的71.2%,比1996年上升了0.6%。能利用单位、学校、社区所拥有的体育设施的只占28.8%。

(4) 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的组织管理

我国的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一半以上为锻炼者自发组成的,占总数的60.3%。其他依次为:居委会帮助组成的占总数的13.8%,各类体育协会帮助组成的占6.6%,体育行政部门帮助组成的占6.3%,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帮助组成的占4.6%,民办公助的占4.6%,各级工会组织的占2.6%。活动点的管理主要由锻炼者自主管理,占总数的63.8%。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由于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然对体育行政部门有很大的依赖性,对体育协会的作用还缺乏认识,认为体育行政部门应对活动点进行管理的,占总数的23.3%,体育协会在群众体育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体育协会自身的宣传和管理职能还有待加强。各活动点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锻炼者所交的会费,占经费来源的47.5%,其次是街道、居委会拨款,占12.4%。活动站的经营收入仅占3.7%。

(5) 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活动点中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

在调查的348个活动点中,有151个活动点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占43.4%。在有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活动点中,有75.5%的活动点有1~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4.5%的活动点有3名以上(包括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男性占48.6%,女性占51.4%。

3. 农村体育的发展问题

农村体育问题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持续难点和重点。为了增强农民体质,丰富他们社会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农村体育所涉及的内容包含农村社区体育、学校体育、小城镇体育,还有部分竞技体育的成分。发展农村体育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占有最大的人口基础和战略地位。农村体育的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因此,农村体育问题的解决与否与解决程度,成为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变量。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思索农村体育工作的现状,研究农村体育发展的特点、规律,加强体育内容与过程的优化,层层重视,齐抓共管,农村体育工作一定会有新的局面。

4. 体育产业亟待发掘

体育产业是新兴的并具有发展前途的、主要满足人们精神文化健身等需求的产业。社会的分工,经济的发展,使体育产业从非独立行业而逐渐成为独立行业,使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特定的功能。为使我国体育产业很好的运作主要谈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大对西部体育产业的投资和开发。利用西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开发体育旅游。注重西部农村社团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普及,因地制宜、自制为主,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2) 调整体育产业结构,加大健身娱乐业的发展。 (3) 通过“民办官助”,其他各部门的资助合作带动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

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经济学界对体育事业及经济关系研究仍然未予应有的关注。经济理论研究的滞后已影响到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重视体育事业和加强体育经济的研究成为当今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强体育经济的研究,必须结合世界体育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和中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国情特点,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2]胡良贵: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2

[3]毛泽东:体育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0

[4]刘德佩等:我国城市居民体育现状及其发展战略思考.体育科学.1990, (1) , 1

[5]程福恩: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3

体育事业发展 篇10

以人为本的体育观是一种大体育观, 它对体育的定义是把体育和人的幸福感、自由度、尊严、个人价值联系起来, 以人文精神和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也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体育上的具体展现[1,2]。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社会的发展必须以人的发展为核心, 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以人与社会的发展为前提, 所以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

2.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民本理念”缺失的诸多表现

2.1 体育事业的发展重物质建设, 轻精神建设。

长期以来, 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过分重视物质形态的建设, 导致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人文思想和人性关怀严重缺失。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 体育场馆的规模越来越宏大, 功能越来越齐全, 但是与普通群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在经济飞速发展和GDP竞赛日益加剧的现代社会中, 似乎只有建设了大量的大型体育设施才是衡量体育事业发展的唯一标准。体育发展片面的价值观, 使体育事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分离, 人的体育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身体素质没有明显改善。这些与“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相违背, 完全失去了发展本身的目的和意义。

2.2 资源的投入, 重竞技体育, 轻群众体育。

20世纪初, 我国人民被讽为“东亚病夫”, 这让我们急于证明自己的心情更加迫切。所以, 至今竞技体育仍然是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要部分。但是如今的社会已经是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 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哪个民族夺标最多所能体现的了。

近年来, 特别是“奥运争光计划”颁布以后, 奥运争光任务就变成了体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实现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制度倾斜、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等, 都是为了强调竞技体育的至高地位[3]。我国奥运金牌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 但是我国国民体质连续20年下降。虽然全民健身计划已提出多年, 但是我国大部分民众的健康状况并未得到改变, 反而问题日趋严峻。在2007年公布的世界国民体质排名中, 我国国民体质位居世界第32, 亚洲第3[4]。因此, 夺金并不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全部, 它只是促进体育事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5]。

2.3 城乡体育发展失衡, 差距巨大。

我国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十余年来, 全民健身活动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展起来, 但是在农村和小城镇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 群众体育的发展还相对滞后。2005年《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表明, 我国体育场地主要分布在校园, 占总量的67.70%, 而广大农村地区仅占8.18%[6]。由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匮乏, 而农村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农民的体育需求已经无法得到满足。

现阶段, 我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 农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满足, 而农民下一步的需求将会是精神文化和娱乐休闲。然而, 由于农民的体育观念淡薄, 政府的宣传不到位, 农村体育发展比较薄弱。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 我国城乡居民体质水平差距明显。城市成年居民体质优秀率为18.5%, 而农民优秀率为9.5%;城市居民不合格率为10.2%, 而农村居民不合格率为19.2%[7]。

3. 体育事业发展中民本因素缺失的原因分析

3.1 体制因素。

“民本理念”在我国体育管理中缺失, 究其原因, 体制应该是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后, 伴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体育发展体制就由国家主导并逐步建立起来。社会发展到如今的高度, 制度也要相应跟上时代进步, 跟上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然而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 政府主导的体育管理体制并未发生本质的变革。

长期以来, 我国体育工作的重心一直停留在竞技体育上, 竞技体育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拥有世界一流的训练条件, 超前于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然而群众体育的发展相对来说仍然失衡, 体育人口数量偏低, 人均体育资源短缺, 这些都导致了体育管理体制中“以人为本”理念的缺失, 从而造成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城市体育与农村体育的畸形发展。

3.2 经济因素。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人本理念的缺失, 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础。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连, 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尤其是群众体育的发展完全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 取决于经济发展之后所带来的物质条件的改善, 取决于经济的发展给个人所带来的可支配收入情况, 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6]。

我国虽然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 但是人均GDP却仍在不发达国家的行列, 国民的生活总体上仍然没有步入小康水平, 在一些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部分人民甚至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体育事业的发展作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必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了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水平, “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完全体现出来。

3.3 社会因素。

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服务于整个社会的, 因此社会因素应该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首先, 青少年的素质教育失衡,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未来社会“以人为本”体育观念的发展。目前整个社会对应试教育过分重视, 忽略了对青少年“以人为本”体育观念的培养, 导致青少年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其次, 媒体传播对在体育发展中渗透“以人为本”的观念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新媒体高速发展的新时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时刻被媒介所引导。所以正确运用媒体传播手段对社会灌输“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将会产生很好的宣传效果。

最后, 社会是全体国民的社会, 所以全体国民应该有权利也有义务对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意见。只有把体育事业发展的决策权交给人民大众, 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才能真正实现发展的目的。

4. 秉持人本理念, 构建和谐的体育发展体系

4.1 发展理念植入人本思想。

体育事业的发展应该以增强人民体质为形式来服务国家的发展, 不应该人为地割裂体育的发展和人的发展, 体育发展成果应完全真正地为了人、属于人、有利于人[8]。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国民的体质健康和社会的多个方面。要在体育事业的发展规划中植入民本理念, 就必须把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最终目的。在体育的发展规划和管理实施的过程中, 应从长远考虑, 认清人民体质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

4.2 完善体育法规, 使体育事业发展法制化。

我国自1995年颁布体育法至今已有17年之久, 这17年间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迅速,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 旧版体育法已经严重滞后于体育事业的发展。面对复杂现状, 需要运用与现实同步的法律手段, 化解矛盾, 深化改革, 促进体育事业发展。我们要适应现阶段人民群众新的体育要求, 在新形势下加强体育法制指导, 加强体育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 全面加快体育法制进程。

4.3 认清民众体育需求, 使体育事业发展更加社会化。

人的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体育事业的发展应满足人的体育需求, 特别是不同的民族、年龄段、社会背景的人群。他们的兴趣爱好、运动习惯都不尽相同, 尤其是弱势群体的体育需求同样应该公平对待。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应充分考虑各种人的多种需求, 营造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富有人性化的体育发展氛围。还应充分体察民情, 反映民意, 广纳民智, 倾听群众呼声, 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发展需要, 促进社会和谐[9]。

4.4 加强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飞速发展, 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对我国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体育管理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 面对新形势, 我们必须不断更新体育管理的课程设计;提高体育课程设计的科学化、国际化水平;改革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体系, 尽快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与世界先进的体育管理教学体系接轨, 使体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做到高起点, 培养出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体育管理人才, 服务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摘要:在体育事业发展中, 由于体育事业发展价值取向的扭曲, 对于人民群众的本质诉求缺乏考量。作者运用文献资料法、数据分析法、归纳演绎等方法对体育事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从体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三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要贯穿“民本理念”, 构建和谐的体育事业发展体系。

关键词:体育事业,“民本理念”,缺失表现,缺失原因,构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绮红.论以人为本的体育观[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 (5) :156.

[2]徐敏生.民本理念在我国城市规划中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现代化, 2011, (1) :47-49.

[3]冯卫.从竞技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演变的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4) :14-15.

[4]任丽娟.关于我国经济运动水平与国民体质健康水平的思考[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 (2) :39.

[5]祝六平.以人为本, 促进体育事业和谐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 :2.

[6]丁海勇, 冉强辉.新农村建设中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1) :77.

[7]徐颂峰, 欧阳秀雄, 刘烨.农村体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26-28.

[8]裴立新.“以人为本”新世纪体育发展的基本理念[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9-12.

体育事业发展 篇11

【关键词】职能转变;发展方式转移;群众体育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关键年,国家体育总局召开的转变职能、共谋群众体育发展大计的会议,可谓正当其时,意义重大。通过职能转变,有助于推动群众体育转型升级。

一、打造群众体育事业升级版的意义

(一)关于“群众体育”的概念

关于“群众体育”的提法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研讨。一方面,“群众”一词是与干部、领导、党员相对应的词语,称群众体育不够准确;另一方面,现在有群众体育、社会体育和全民健身三种提法,虽表述不同,但意思基本一致。在国外一般称为大众体育,因此称“群众体育”为“社会体育”或“大众体育”更为合适。

(二)群众体育现实需要政府职能转变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行政部门所能提供的体育公共服务,与人民群众健身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群众体育工作必须进一步转变工作职能。群众体育职能转变的核心是要解决“为什么转,如何转,转向何方”等问题。

1?郾为什么转?

这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明确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体育部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必然选择。体育行政部门要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变,充分发挥体育组织、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在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中的作用,由原来的一家办体育转变为大家办体育。

2?郾如何转?

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对转变体育发展方式进行科学谋划、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即以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发展方式转变,使群众体育向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转变,向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全面发展转变,向科学创新转变,向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与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配置作用相结合转变,向城乡、区域群体间的均等化和协调发展转变,加快打造群众体育事业升级版。其中,职能转变是前提和基础,转变发展方式是方法和途径,群众体育事业升级版是目标和要求。

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调控、经办、服务、监督等各个环节,构建良好运行机制。要充分发挥各行业、各部门优势,调动社会力量,打破行业壁垒,建立开放式、社会化的活动组织模式,积极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发展格局。要充分发挥体育的综合价值和功能,把握体育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民生。

3?郾转向何方?

积极打造群众体育事业的升级版。面对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也要进行重大转型。近年来,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长跑猝死、军训晕倒的现象,使高校颇有压力,一度取消运动会的长跑比赛。农民健身工程的“一场两台”,已不适应农村体育的发展。一是农村大多是“386199”部队,篮球场成了晒粮场;二是土地金贵,一个篮球场就要占一亩地;三是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存在重复建设和标准不高问题。由此可见,群众体育的组织、设施、活动方式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因此,需要群众体育从量的提高变为质的提升,通过建立完善组织建设、设施建设、活动开展、健身指导、科学评估、检查督导为主要内容的发展体系,打造我国群众体育事业的升级版。

(三)打造群众体育事业升级版的意义

1?郾打造升级版,群众体育应纳入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愿景

“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赋予了群众体育新的内涵和外延。要实现“中国梦”,首先要实现“健康梦”。只有通过发展群众体育,不断增强国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才能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蓄力。五月十一日,我们在全省举行了全民健身活动月“3510主题”大行动,突出健身、绿色、环保、低碳,倡议在平时工作生活中三公里以内步行,五公里以内骑行,十公里以内乘公交。全省所有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统一举行启动仪式,参与人数超过10万人。

2?郾打造升级版,群众体育应助推体育工作整体发展

群众体育是竞技体育的基础和源泉,是体育产业的支撑和动力,是体育文化的内容和灵魂。加快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是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是弘扬体育文化的重要阵地;完善群众体育组织,有助于体育各项工作的落地生根,特别是有助于加强青少年业余训练网络建设;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可以推进产业化运作,可以提高文化影响力,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3?郾打造升级版,群众体育应发挥主导作用,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群众体育的发展涉及到社会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关系密切。要解决群众体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应以群众体育转型升级为抓手,加快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

二、打造群众体育事业升级版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体育资金投入不足

群众体育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2012年是河南群众体育资金投入最多的一年,各级共投入资金2?郾9亿元,其中国家级和省级投入1?郾5亿元,吸引市县投入1?郾4亿元。但与沿海省市相比,政府体育部门投入仍有较大差距,人均仅2?郾9元,无法满足全省1亿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二是体彩公益金不能多数用于群众体育工作,而用于本应由政府财政支出的体育场馆建设,影响了体彩公益金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投入力度。三是我们根据市场规律,投入引导资金1000万元,吸引企业投资13亿元,分别在郑州市和南阳市投资兴建五云山和莲花泉两个全民健身活动基地。但总体讲,仍没有较好解决吸引社会资金的难题,依靠市场运作弥补资金不足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二)场地设施建设不够

目前,河南有158个县(市、区)、1892个乡镇、464个街道办事处、4?郾8万个行政村和4000个城市社区,虽然我省的群众体育设施投放量逐年加大,但仍满足不了全民健身的需求。一年来,我们的直观感受是,群众反映问题多了,人大政协相关建议提案多了,我们的压力更大了。在这个方面,福建做的非常好。去年我们到福建省考察了健身设施建设情况,每个县(区)要建了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相关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

(三)活动方式缺乏创新

曾经出现的张悟本现象,折射出人们已经注意到保健、健身的重要性,但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说明真正贴近群众身边的体育活动还是偏少,健身理念还不够科学,真正付诸行动去健身的人群比例还是较小。韩国鸟叔跳的骑马舞,掀起了全球的健身热潮,这种现象就很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

(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完善

政府体育部门对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战略性思考和研究不够深入,对推动政府履行群众体育职能的宣传氛围还不浓厚,直接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做的多,依靠社会参与建设做的少。社会各界对于通过发展体育产业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缺乏有效共识,体育类经营企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缺乏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各级体育部门对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理念仍然认识不足,制约了群众体育的发展。

三、打造群众体育事业升级版的策略

(一)积极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机遇,去年我们报经省政府同意,加快推动中原特色的体育强省建设,在强省规划中明确提出实施“全民健身,幸福中原”战略,积极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按照这一要求,确立了我省群众体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即以“评价体系”总揽全局,以组织建设、品牌赛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三项工程为突破,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场地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与体育志愿服务、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五项具体工作的深入开展。

1?郾管办分离,破解基层体育组织弱化的困境

体育行政部门负责政策的制定、实施和督导落实,各类体育组织负责承担具体任务。体育行政部门只需要发挥大脑中枢的作用,手和脚的功能交给相关基层组织。一是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每年举办200余项次的省级全民健身活动,气功运动管理中心在全省基层努力推广健身气功运动;二是由各训练中心的社会体育科和协会承办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三山同登群众性健身大会、横渡母亲河等全民健身活动,共带动数十万人参与。在省辖市层面,开封、焦作、周口等地把各单项协会集中起来办公,承担了部分群体工作职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我们正在把这一做法向县级体育部门推广。

2?郾强化责任,激发全省群众体育工作者积极性

我们连续两年与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体育部门签订群众体育工作目标责任书,将《全民健身计划》根据不同地区人口、经济状况进行分解,下达至各地。通过立“军令状”的方式,使全省上下共同推动《全民健身计划》任务。年终汇总考评后,我分别致信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主要负责同志,通报成绩,指出不足,使各地政府对群众体育工作有了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

2012年初,我们出台了《河南省全民健身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内容包括全民健身设施、组织、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国民体质监测、政府“三纳入”工作等9项内容、228个评价指标。一是用《评价体系》指导工作,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年度目标任务,使群众体育工作有章可循。二是用《评价体系》督导工作,专门成立督导小组赴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市)督促贯彻落实情况。三是用《评价体系》评判工作,年终对各省辖市和省直管县进行了全面的考评,有效地鼓励了先进,鞭策了后进。建立和运用《评价体系》,极大的调动了全省各级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主动性、积极性,也促进了河南群众体育工作的较大提升。同时,注重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作用。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决定于今年6月起,对各省辖市进行贯彻《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的专项执法检查,进一步督促市、县政府部门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推动“三纳入”工作的落实。

3?郾齐抓共管,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调机制

为贯彻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大群体”工作格局,我们整合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参照总局做法,报经省政府同意,将于6月份召开我省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工作会议,由33家省直单位、18个省辖市政府、10个省直管县政府负责同志参加,形成发展合力,共同推动群众体育事业发展。此外,为了督促部门协同机制向市、县延伸,从去年开始,我们已将该项工作列为《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目前,已有13个省辖市、101个县区和900个乡镇成立了由政府牵头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领导小组。

4?郾典型带动,实施“5142”工程

在去年5月份对新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南阳市创建国家级全民健身城市的经验,决定实施群众体育“5142”工程,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即到2015年,计划创建5个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市、10个全民健身示范县、4类各10个全民健身示范区(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城市社区、整体搬迁的革命老区、产业集聚区)和2个国家级全民健身基地。

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群众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全省18个省辖市和116个县(市、区)出台了《全民健身实施计划》,7个省辖市实现了全覆盖;各地均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郑州、焦作等省辖市的“三纳入”工作任务全面完成。二是建立健全各级基层体育组织2283个,63个县级体育部门成立了体育总会,市县两级单项体育协会达499个,行业体协达到130个,人群体协达到179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8188名。三是新建行政村体育健身工程5082个,乡镇体育健身工程302个,全民健身路径505条,增建10个国家级和省级“雪炭工程”,并将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列入河南省十项重点民生工程。四是主打“农”字牌、“武”字号等品牌赛事,成功举办了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等大型活动。其中,仅“万村千乡”农民篮球赛,就有30万人参与。五是经省政府批准,在举行明年第十二届省运会的同时,举办首届全民健身大会,着重突出群众体育的带动作用。六是投资30万元创办《河南省全民健身在线》网站,建好全民健身宣传平台。

(二)打造群众体育事业升级版应努力的方向

针对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问题,为进一步转变群众体育发展方式,推动体育事业的新发展,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郾完善体育法规和标准

在北京奥运表彰会上,时任总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就发出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引起了国人的关注。一方面,建议尽早出台体育强国的具体标准、举措、任务和目标,并用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我们就可以为推动体育强省、强市、强县的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地域的实际情况,将体育锻炼时间、频率、健身设施数量、活动及服务质量进行细化和量化,制订出科学的指标考评体系。通过数据的比较,评选出全国群众体育工作示范市、县,从而带动各级体育部门的积极性,推动群众体育的科学发展。

2?郾是加强群众体育区域协调发展

建议利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机遇,借助区位优势,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豫北的安阳、鹤壁、濮阳等城市积极参与晋冀鲁豫13市体育交流,今年我们专门邀请了中原经济区周边地市的体育部门观摩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反响。

3?郾是加强体育设施的建设和综合利用

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将群众体育设施相关工程建设纳入到当地民生重点工程。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标准,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部门目标管理体系和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使群众体育能够惠民、为民。其次,合理利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向周边群众开放机关、学校等场地设施和大型体育场馆,提高设施利用率。第三,加强与住建、规划等部门的沟通对接,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基础上,利用公园、绿地建设体育器材,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第四,注重在青年员工集中的产业集聚区建设体育设施,引导年轻人通过参与体育文化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避免富士康“连跳”悲剧的发生。

4?郾是支持各地开展群众体育品牌活动

以河南为例,由网民发起、企业组织、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仅今年一届就吸引来自全世界29个国家和地区的3?郾9万名长跑爱好者报名参加;由焦作网友发起的“黎明脚步”活动,通过每天免费发手机短信叫醒网友起床跑步,自2007年以来共带动全国200个城市的近30万人参与,这些品牌活动充分调动了中原地区群众自愿参与健身的积极性。建议对各地通过创新思路和发展模式所打造的品牌赛事给予鼓励和支持,并适时进行推广。同时,由于部分品牌活动和节会申办经费门槛较高,不利于项目的推广和发展,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尤其要考虑对人口基数大、发展底子薄的地区给予更大支持。

5?郾发挥体育协会作用

建议各类体育协会能够结合自身特点,研究和探索协会管理的创新模式和有效办法,加快推行体育协会实体化,做到“六有”,即有机构、有经费、有人员、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

另外还应注意加强总局和地方政府之间信息沟通,通报群众体育工作情况,了解群众体育发展现状;充分利用电视、网站、报刊等进一步加大群众体育的宣传力度,不断推动群众体育向前健康发展。最后,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国体育大会、农运会等要取消,建议全运会能真正体现体育全面内容,增设群众体育项目。另外,各省(区、市)申办全运会积极性很高,全运会可考虑发挥资源优势,安排在多个相邻省份举办,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一个省份承办的压力。

体育事业发展 篇12

1 发展高校体育事业的含义

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承载着服务于社会的重要功能。高校服务与社会,就是指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和直接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体育的根本任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体育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身、休闲、欣赏高水平竞赛表演等体育文化需求,而要实现这些,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因而高校的作用凸显出来,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其较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来满足社会对体育休闲文化的需要。这样,可以促进社会稳定。扩大大学生就业渠道,拓展大学生的学业思路,为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服务,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健康服务,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也是在体育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高校体育工作服务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各国人民的发展历史证明,经济是体育的基础,体育的发展有赖于经济的发展。同时,体育产业也是一项全民的具有重大经济效益的事业,对物质生活和国民收入的增长起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党的十三大决定,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振兴国民经济战略首要位置,把经济建设由主要依靠粗放经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在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发展。党的十六大又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融政治、经济、文化、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为一体的综合目标。这一目标的科学内涵,十六大用六个“更加”进行了简明的概括,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为了认真贯彻党的经济建设指导思想,落实体育事业的地位,促进经济教育的良性循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很有必要研究体育事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关系。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奠定基础。

2 发展高校体育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的,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各种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健全的社会,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发展高校体育事业是体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也需要创新,创新就是使我们的工作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更好地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式和任务需要。推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创新,就要在高校体育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领导体制等方面不断有新思路,尝试新方法,取得新经验,以加强高校体育工作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果,使高校体育更好的服务社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应起的作用。观念创新就是我们开展高校体育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树立以服务为主的理念,把服务师生,服务社会作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开展工作的切入点,努力做到“为人民服务,为师生服务”,凝聚人心,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设置创新就是根据目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器材的分布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好地优化利用效率,让民众、师生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引导,使物尽所用,推进全民整体体质的提高。对于高校来说,体育场地设施等在保证这个学校使用的前提下对社会开放,已成为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因此,体育服务社会是高校进一步落实政策精神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自身形象的手段。

3 高校体育的发展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体育休闲的需要

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要大力发展提高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现代服务业,而高校体育在其中充当重要的作用。高校通过服务社会与社会互动实现双赢,不仅满足社会需要,促进社会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自身的发展。在学校和社会之间互动的过程中,既满足了公众休闲体育的要求,也扩大了高校在社会中的影响,提升高校在社会中的正面作用,对自身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同时也拓宽了广大教职员工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另外,部分体育设施及场馆可以进行适当的有偿服务,这不仅能够吸引民众的体育休闲,而且也增加了高校的经济收入,弥补了经费上的不足,使体育事业更加健康的发展。和谐社会就是指人的全面发展,好的身体素质是一切发展的根本,而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最佳途径。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身体健康状况更加重视,随之体育休闲越来越成为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资源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资源相对来说还不很充足,城乡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存在缺少时间,缺乏场地,精力不足,经费欠缺,不懂体育锻炼方法等的客观原因,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进一步推行。而高校体育的参与,可以缓解人民群众在场地、人力信息和教育等资源方面的不足,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休闲的需求,对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社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大,我国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国家的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及是否能够满足,也是衡量和谐社会发展的一个方面。高校多位于城市,周边人口密度大,市民的生活水平及体育需求较高,高校体育场地数量多,质量高,体育人力等资源丰富,充分利用高校体育教育资源,能促进社会的公平程度,使人民群众身心愉悦,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无论是建设还是享有,主体都是人。人民是和谐社会的主体。没有了人,也就无所谓和谐社会的建设和享有。只有体魄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充分建设和享有和谐社会。而人的体魄健康,是人自身的和谐,是建设和享有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没有了身体,人的思想道德、智慧才华无法独立存在。因此,人自身的和谐是人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的和谐。健康的体魄是人自身和谐的物质基础。一个没有健康体魄的人不能称其为和谐的人,人自身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六大将显著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群众体育是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质最重要、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体育的大力支持。发展高校体育事业,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社会建设的全面程度和整体水平,促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而且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体力支持和精神助力,促进“四化建设”的协调发展。群众体育可以宣泄消极情绪,减轻精神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可以改掉不良行为方式,减少越轨行为,预防和缓解由社会矛盾形成的社会不稳定。群众体育可以形成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团结合作,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气,可以平等参与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等现代意识。这些无疑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因而高校体育的参与,会提高群众体育活动质量和活动范围。

摘要:采用理论分析法, 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高校体育服务社会的必要性。高校是具有特殊角色和功能的社会一员, 高校体育也是体育大家庭中的一员,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 高校体育服务社会会提升自身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身体健康的需要, 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实现自身的价值, 在传播文化知识的同时, 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上一篇:铁路拱桥下一篇:高职高专无机化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