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共享式音乐课堂

2024-08-27

构建共享式音乐课堂(通用4篇)

构建共享式音乐课堂 篇1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 教师如何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来创新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已经成为学校教师教学讨论的重要话题。在音乐课堂中如何提高教学效果, 已成为当下教学理念和实践领域聚焦的话题。当前中学音乐课堂教学, 主要存在着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 课堂上语言多, 音乐少。

当前中学音乐课堂中, 大多数教师忽略了音乐的魅力, 在教学中只是重视传授音乐常识, 没有及时演奏音乐给学生辨听。结果, 一节课下来, 或许学生可能指导了一些音乐常识, 但具体这些常识如何运用, 如何创造美妙的音乐却不为学生所知晓。大多数文字的叙述, 使得音乐课堂没有音乐, 学生的参与和实践无法得到锻炼。

2.课堂上教师讲得多, 学生参与得少。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一般是教师自弹自唱或教师弹学生唱, 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 老师分析曲式结构, 学生背诵曲式结构, 经过学生多遍的简单机械性的学唱, 最后达到会唱。这样的课堂教学, 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音乐课成了唱歌课, 音乐教学无法达到让学生直接体验音乐情感、体会音乐魅力的效果。

在新课程下, 体验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经验为基础, 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以学生的自主体验为核心, 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在音乐课堂中, 突出体验的价值和地位, 不但可以深化课堂教学的生命意义和个人价值, 还可以改善师生关系, 让师生间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达到共建、共享课程和生命意义的目的。改变当前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实施体验式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实施体验式教学, 构建愉快的课堂教学呢?

1.创设音乐课堂的情境,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1)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创设情境。在音乐课堂上, 教师可以用一些富于情趣、生动形象的语言, 借助语言的声调、节奏、情感等多种因素, 形象地创设课堂情境, 启迪学生的想象, 引导学生神游于情境之中, 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借助多媒体来创设情境。多媒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感染力和吸引力, 能够通过形、声、光、色的传递,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诱发学生的情感活动, 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境,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可以把教学内容演变成具体的、可感知的情境, 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通过外部刺激, 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量,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3) 采用角色表演等方法来创设情境。音乐课上, 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 组织学生参与表演, 让学生通过角色语言、模拟角色行为、遵从角色规范而促进对音乐的认知、理解。通过表演, 还可以使学生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 丰富学生的多重角色体验,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 运用游戏创设情境。喜欢游戏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兴趣来创设游戏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加学生的注意力, 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2. 引导学生体验,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创设音乐情境之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情境的特征, 挖掘音乐情境的内涵, 探究情境的问题, 从各个方面对情境进行体验。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情境进行体验时, 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首先, 要把握好情境中的体验点。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情境是丰富多彩的, 但实际上符合教学要求和目标的具有体验价值的往往只是一两个点。因此, 教师要努力找到具有体验价值能给学生带来深刻体验的“体验点”, 而不是简单播放课件或者是说教。这样, 才能保证体验的有效性, 才能提高情境利用的效果。其次, 要把握好引导的时机, 由于情境的开放性特征, 使得学生对情境往往有着自己的独特体验, 但有些体验是积极的, 有些体验是消极的。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体验及时引导, 促进学生的体验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第三, 把握好调试引导的力度。教师的引导既要避免空洞乏力, 使学生不得要领、无所适从;也要避免过于直截了当, 甚至包办代替, 把引导变成“指示”或“牵引”。只有引导的力度适当, 才能使学生在充分发挥主体性的同时, 又不至于放任自流。

3. 在一些实践中, 有些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的时候, 会进入一些误区

总结这些经验, 笔者认为在音乐课堂中实施体验式教学要注意: (1) 实施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为了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非智力品质的发展, 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实践环境。 (2) 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贯穿于教学的始终, 不能凭借一时热情来做。音乐教学的情境和体验应该存在于整个音乐学习过程, 并起着激发、推动、强化、调整学生认知、情感、实践活动的作用。 (3) 实施体验式教学要注意学生的可接受性。音乐情境要便于让学生从音乐情境中感受到所要学习的问题和知识, 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让学生自由放任并导致音乐课堂教学的混乱。

在新课程改革日益突破的今天, 音乐课堂的教学必须适应课程理念的新要求, 实施体验式教学, 让教学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体验, 强化学生的经验, 真正突出音乐课堂的学科价值, 构建愉快的音乐课堂。

如何构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 篇2

传统教育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授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 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如果把知识比作食物, 那么课堂师生关系就像“填鸭式”:教师觉得食物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营养, 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 唯恐学生吃不饱, 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 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当然也有“高明”的教师, 事先将食物咀嚼得很细碎, 然后一点一点地喂学生。其结果是窒息学生的思维和智力, 摧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是现实的社会成员之一, 有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并且受多元文化的冲击, 有自己的思想, 不是任由他人塑造的。

新课程实施, 给师生关系增添了更有实效, 更人性化的内涵。要求师生关系向“共享式”的角色转化:面对美味食物, 师生共同进餐, 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 共同分享大块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 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 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享用的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口味, 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的共享中, 学生味道十足, 回味无穷, 师生都得到满足, 获得营养。这样的老师是站在学生位置上看待学生, 能进行换位思考, 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心态, 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为了学生的求知和全面发展, 并及时肯定学生的任何微小的进步, 理解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 教法恰当得体, 师生关系亲密无间。

如何构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呢?本人认为“共享式”的师生关系不仅体现在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造性中, 也体现在老师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个性, 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状态中。具体从以下六个方面去理解落实。

一、教师更新教学理念, 转变教师角色,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 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长期以来, 教师是法官, 学生是被告。教师居高临下、义正辞严地宣判, 学生服服帖帖、小心翼翼地接受。而现在的课堂老师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 而不是一心只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在课堂开始的时候, 老师说:“……现在, 就这个问题, 我们一起探讨, 共同来解决。”而不是说:“这节课我讲的内容是……”只有变“我讲你听, 我教你学”为“我引导, 你完成, 你动手, 我也动手”, 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提高, 学习的兴趣也变得浓了起来, 课堂才会有生机, 学生才会兴味盎然。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者的身份, 并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与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宜的学习目标, 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并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 所思所想, 随时掌握教学中的各种情况, 设想下一步如何组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通过各种适当方式的设计, 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 探索热情更加高涨,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交往互动中共同发展;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二、新课程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之间的关系, 在合适的时机, 合适的情境, 合适的阶段, 开展非指导性教学。

历史与社会课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 有的提供了许多供学生分析和思考的范例或素材, 而不是仅把分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直接呈现在教材中, 意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对于这些探究活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 给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 不要越俎代庖, 代为探究, 更不要以“讲授探究”代替“亲历探究”。如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下册) 第22页提供了1998年日本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1998年日本主要产品占世界市场的百分比, 以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这些数据和图片, 充分表现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学生通过对这些原始素材的探究、思考, 是能够分析出日本经济的特点的。我们应该首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 引导他们对这些图表进行自主解读和探讨, 而不要一上来就直接讲出日本加工贸易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三、新教材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发展个性留出充分的发展空间

有些探究性活动没有标准答案,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如历史新教材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中提供了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 如提供两种不同的观点, 要求学生“判断:他们谁说的有理?”同时更有较大的活动课《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和独特见解。

四、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仅仅是少数尖子

生, 这就要求教师关照个别差异, 给吃不饱的学生另外提供补充性挑战

教育不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高、精、尖人才。新课程的目标是:学有价值的知识, 学必需的知识, 学切合每个人发展实际的知识。

如果说我们原来的课程教材使班级里中上游的学生能够获得成功, 中下游的学生感觉吃力的话, 新的课程教材则强调让大多数学生都成功。新课程、新教材强调面向全体, 减轻负担, 删减那些超出多数学生接受能力的过于深难的内容, 并从总体上控制必修课知识学习总量, 这样做同时也是为了给探究和创造等实践活动创造机会, 在学习总量和难度上毕竟比原来降低不少, 因此产生比例更多的学生吃不饱的问题也是自然的, 这就要求教师针对个别差异, 因材施教。

五、新课程强调教师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我们要在思想上把握改革思路, 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动手能力、科学交流能力等探究素质) 与人文素养 (包括视觉艺术素养) , 强调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强调口语交际, 等等。新课程所强调的这些素质中有一些是纸笔测验等考试方法所无法涵盖或无法充分测查出来的。如果教师在实践中只重视考试所关注的那些方面的素质, 势必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均衡、和谐发展这一课程追求最终落空。这要求课程教学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 关注、关照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六、新课程强调老师的评价方式要多元化, 在实际中不断改进

自己的评价方式和方法, 探索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新的评价模式

传统的纸笔测验不能够体现和反映学生的所有素质和潜能, 如道德品质、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交流与合作、个性与情感以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因此评价内容、标准、方式要多元化。如实行心理安慰评价:在课堂上, 当学生在回答出一个问题, 想出一种解题方法, 或是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 教师都应该给与及时的鼓励性的评价, 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还有根据课堂教学情境, 实行随堂表演评价:如上《环境保护》这节课时, 因为本节内容只是介绍性知识, 所以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 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 让他们分别对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家居污染和综合治理四个方面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 再让他们上讲台汇报。结果学生的表现出乎意料的好, 很多同学纷纷抢着登台亮相, 其中不乏机智和幽默, 课堂气氛极为热烈。若用以往的方法来评价, 我们只能从学生的语言表述中是否有科学性错误来打分, 但是如果我们摒弃原有的观念, 在具体情境中来评价学生在这次活动中的表现, 应该说更加科学合理。比如有些同学表现得思路清晰, 有些同学语言表达能力很强, 有些同学很幽默, 有些同学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深化音乐课堂共享音乐快乐 篇3

音乐为本, 明确思路

如果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准备一节歌曲教学公开课, 我们会如何做呢?有两种思路。

第一种思路:翻开教材, 选择歌曲, 然后, 绞尽脑汁地思考, 有些什么形式和花样能使这堂课丰富多彩?打击乐伴奏、歌曲创编、歌曲动作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有哪些?多媒体资料有什么?如何制作PPT课件?

第二种思路:同样是确定教材, 然后开始反复听、反复唱这首歌曲, 看一下歌曲哪些地方能打动我们?歌曲的节奏、歌曲的旋律、歌曲的速度、歌曲的节拍、歌曲的写作方法、歌曲的风格有什么特点?歌曲的主题、歌曲的高潮在哪里?总之, 在综合分析歌曲音乐特点的基础上, 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并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确定本节课教学方案。

比较一下, 上述两种思路哪一种更切合新课标的精神和思想呢?我认为:两种思路反映出两种不同的理念, 第一种更多地注重音乐课的形式, 从外到内进行深入, 关注的是怎样上课有新意, 怎样能调动课堂气氛, 而关注音乐很少, 第二种更注重音乐的内在, 注重让音乐本身来说话, 注重从音乐的角度带领学生感受音乐。

俗话说,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音乐也是这样。有三类音乐教师:第一类音乐教师自己能感受到音乐的美, 并把这份美传递给学生;第二类音乐教师自己能感受到音乐的美, 但还不能找到最恰当的方法将这种美传递给学生;第三类音乐教师自己就不能感受到音乐的美, 更谈不上传递给学生了。所以, 我们要努力使自己成为能够感受音乐美并能够传递音乐美的第一类教师。

审美体验, 深化课堂

备好课以后, 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1.音乐课“听”什么?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 音乐课离不开学生聆听音乐, 那音乐课上学生应该“听”什么呢?前一段时间到各个学校听了一周的音乐课, 发现好多教师在音乐课中的“听”就是听歌词, 听歌词中唱了什么, 听歌词表达了一个什么内容?其实, 这只是听的一部分。我觉得:音乐课中的“听”更重要的是听音乐, 即听节奏、听音高、听旋律、听情绪。例如, 歌曲《在祖国的怀抱里》, 听节奏, 我们听到的节奏是紧凑密集的, 所以歌曲带给我们的感受是活泼欢快的;听结构, 歌曲分为四大句, 是启承转合的写作方法;听音高, 一二句在低音区, 是叙述的口气, 要唱得亲切自然, 三四句在高音区, 是情感的抒怀, 要唱得激动深情。这样学生从音乐和歌词两方面理解了歌曲, 就容易把歌曲唱得更准确了, 所以我们让学生听音乐时要做到: (1) 听门道, 从音乐本体的技术元素中了解音乐; (2) 听情思, 从音乐传达的情感信息中体味音乐; (3) 听美感, 从音乐展示的美的韵律中享受音乐; (4) 听历史, 从音乐散发出的人文气息中感悟音乐; (5) 听文化, 从音乐反映的时代风格中认知音乐。

2.音乐课“唱”什么?

一首歌曲如果不用感情去演唱, 那演唱出来的声音就是没有“灵性”的, 既不会感动自己, 也不会感动别人, 那还怎么进行“审美教育”呢?有了情感的歌声才是最美的。基于这样的认识, 在学生每次演唱时就要给学生明确的目标。比如歌曲节奏的拍击、空拍的停顿、各种音乐记号的学习都要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唱, 为什么这样处理歌曲。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要参与其中, 做学生最忠实的听众, 关注学生演唱的每一个细节, 从节奏的准确、速度的把握、音色的处理, 情感的表达等多方面仔细聆听, 针对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 及时从音乐的角度进行评价, 而不是简单地说一句:真棒、很好。在歌曲总体上, 自始至终牢牢把握歌曲的曲式结构, 明确段落的逻辑发展关系, 做到心中有整体感、全局感, 高潮和结束应该如何处理, 在对学生提出逐层要求的基础上, 尝试不同的演唱形式, 如合唱、齐唱、领唱、分组唱及无词哼唱等, 培养学生听辨歌唱声音的习惯和能力, 并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音准和演唱, 进一步加深音乐体验和演唱兴趣。这样, 学生就会在一次次的练习中, 逐渐唱会歌曲、唱美歌曲, 从而更加喜欢歌曲。

3.音乐课“思”什么?

音乐课上如何能让学生真正关注音乐呢?在听完某首欢快的歌曲之后, 我们可能会问学生: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活泼的还是抒情的?学生可能会异口同声地说:欢快的、活泼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中的快乐。面对这一问题, 我们首先要将歌曲中的音乐元素提炼出来。如紧凑的节奏、较快的速度、跳跃的旋律等, 让他们真正从音乐元素中体验感受到快乐的情绪, 并且围绕这些音乐元素设计和展开教学。所以, 不单是让学生说出欢快的还是抒情的,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知道为什么有欢快活泼的感觉, 是节奏的因素还是速度、旋律的因素, 让学生从音乐要素中真正感受到这种欢快的感觉。在课堂上进行拍手、跺脚等身势练习时, 让学生从头到尾在强拍处拍手, 并不能起到音乐练习的目的, 因为跟着音乐的强拍连续拍手是人的本能, 不需要我们在音乐课中进行专门训练。假如我们变换一下练习方式和途径, 只在乐句的规定小节拍手, 如在《丰收之歌》每句最后一小节拍手或在每句二四小节拍手, 就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关注。

4.音乐课“编”什么?

音乐具有创造性的质体, 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音乐教学中创新无处不在, 但很多时候我们偏离了音乐学科的最初方向。比如在现实中, 看到很多的创编歌词, 上一段唱的是小熊, 下一段再换个小狗、小猫之类, 这样的创编注重的是歌词的文本, 而不是音乐本身。我们看似让学生创编了新的内容, 但这样的创编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意义不是很大。音乐律动创编也可以根据乐句编排动作相同的乐句用相同的动作, 既让学生创编了动作, 又在创编动作中理解了乐句。即兴创编不是自由创编, 即兴创编离不开高效的指导, 在即兴创编过程中, 教师仍是学习过程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构建和谐课堂共享语文美味 篇4

一、“和谐”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和谐的构建体现在情感维的和谐、认识维的和谐、发展维的和谐三方面。情感维的和谐是指师生关系和谐、生生关系和谐。认知维的和谐是指教师目标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和谐, 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水平的和谐, 教学手段与教法、学法之间的和谐, 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的和谐。发展维的和谐是指全面发展与人的个性差异的和谐。学生各项素质发展水平的和谐、教育的社会需要与学生自身需要的和谐, 课堂上的三维和谐, 有利于增进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 消除彼此间的情感障碍、行为障碍和意义障碍, 有利于确立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有利于全体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得到生动活泼较为全面的发展, 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如何营造语文课堂教学的“和谐”

语文教学是一门纯美的艺术, 语文学习更是一个追求纯美的过程。柏拉图认为, 协调就是美, 反之就是不美。在语文课堂教学里, 应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 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 领会欣赏语文的美。

1.营造师生关系的和谐——平等对话

一切可以称其为美的作品、话语、行为等, 都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如果师生不是平等的朋友关系, 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心灵无法沟通, 将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学习发展和人格建立。

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 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学生满足了师生间平等、尊重、合作的需要, 才会因此发展自尊、自重。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 感到自身的价值和人格得到尊重、承认, 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 避免无谓的争端、烦恼、恐惧。因此, 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 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 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 对权威、尊严的威胁, 应“以自然的坦率代替了做作的尊严”, 应“保持像木匠、管道工一样普通的本色” (马斯洛语) , 让师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语文的学习是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感情互相交流的过程。我们要认清自己的角色, 尊重每一个学生, 师生关系应亦师亦友。我们应尊重学生的人格, 更应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思维技巧, 乃至求新、求异的思维过程。对一篇文章有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考, 师生可以一起谈观点、论认识、说感情, 一起沉浸在作品的情感中, 同悲欢、同离合。在和谐的氛围中, 师生一起学习、一起探求, 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2.营造学习方式的和谐——合作共享

在我们教学中,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德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视集体主义教育的,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班集体, 遇到问题, 组织全体学生来讨论, 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力量来解决。而在日常教学和学生学习中, 我们更多地强调靠个人钻研独立完成, 没有重视群体之间的互相切磋、各展所长, 乃至不同见解的碰撞、互相启发。语文课堂应该是活跃的思想交流的场所, 是表达和表现自己的场所。善于让别人理解自己, 也善于理解别人;善于帮助别人, 也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既是未来融入社会的需要, 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 就是一种快乐, 一种美的享受。我们不要在语文学习中把学生变成“鲁滨逊”。

合作学习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方式, 在形式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特征, 就是有力地挑战了教师“一言堂”的专制。它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 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 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 强调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比如在教授《皇帝的新装》一文时,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 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一开始就将其分组, 第一步学生们自由读, 读时选择喜欢哪个角色;第二步选择角色, 分角色朗读, 之后同学们评价;第三步课堂讨论: “童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你对小孩的哪句话有何感触 ”;第四步进行排演课本剧的试验阶段。整个课堂气氛活跃, 我想这节课的合作学习基本完成了。当然, 合作学习不能流于形式, 教师要深入到小组当中, 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 从而灵活地调整下一个教学环节。在学习中合作和共享, 是学习心理的一种需要, 如能得到满足, 将使教师和学生的身心都感到愉悦和甜美。

3.营造教学过程的和谐——流畅自然

完美的教学过程应该是行云流水式的, 其间没有任何的阻隔和块状感, 它给人的感觉是自然连贯、一气呵成。

语文教学过程的流畅, 讲究的是能否从整体出发将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能否用一条主线将教学内容串连起来, 能否在步骤过渡间用精妙的语言将其连接起来, 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其中有宏观的把握, 也有微观的实施。在教学时, 我经常先让学生总览文章, 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初步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在此基础上,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得提出想解决的问题,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 筛选有价值的、全班学生必须要掌握和解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再次细读甚至多次品读课文, 使学生与课文的距离缩短到最小, 让学生的情感自然融入课文的情理之中, 达到“我中有书、书中有我”, 人文合一的境界。在读中理解文章、掌握知识、感悟情感、品味语言、增强语感、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呈线型, 而这条线就是学生的读、问、思、品、悟、解。

当学生提出的问题比较多、跳跃性比较大的时候, 处理不好, 教学过程就会出现块状的感觉。我们在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时, 应精心编排问题的顺序, 并在问题的过渡上花心思、巧安排。

4.营造学习内容的和谐——丰富有效

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性、简单性, 只会令学生觉得索然寡味。要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学习兴趣, 并使之长久地保持下去, 终生不弃, 甚至发展为研究的动力、方向, 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语文教材内容涉及文学、人生、自然、科学等方面, 但由于种种原因, 教材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达到尽善尽美, 还有许多尚待完善的地方, 这也留给教师许多发展的空间。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对教材的传授、分析上, 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思考, 许多教师以为完成了对教材的教授就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是对教学的片面理解。教学内容的丰富, 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形成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此, 在课堂教学中, 应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 尽可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他们的阅读量、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热情, 以期达到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趣味盎然的和谐境界。

如学习《春》一文时, 学生被《春》里的优美语言和作者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感情感染了。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入描摹春天的诗文, 如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作者以声写春, 描写了春光、春风、春雨, 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喜爱之情。又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人以春风、春雨写春天。此外, 杜甫的“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描写了春天阳光照射下美丽如画的江山;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描写春游踏青的乐趣;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作者以色彩来写春天。这些诗文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 使课堂教学容量增加, 同时也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到, 春天历来是人们歌咏赞美的对象, 春天在人们心目中, 是值得永远向往的季节, 爱春之情油然而生。

上一篇:独立性地位下一篇:CA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