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治疗

2024-08-24

减量治疗(精选10篇)

减量治疗 篇1

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是由气道细胞产生,其浓度与炎症细胞数目高度相关,可作为气道炎症生物标志物。Fe NO检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气道炎症检测技术,现已广泛用于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与监控中。咳嗽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是目前控制气道炎症最有效的治疗药物,咳嗽性哮喘患者对ICS治疗反应良好,但ICS停用或减量后,咳嗽症状仍会复发。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减量ICS至关重要。现本文就Fe NO在哮喘ICS减量治疗中的价值具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入院初次确诊并应用ICS为初始治疗方法的咳嗽性哮喘患者10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009年版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1],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标准: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初始治疗;Fe NO测定值>正常值32 ppb(1 ppb=1×10-9mol/L);不吸烟或戒烟>4周。排除标准:入组前1个月内应用过糖皮质激素治疗;合并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智力或精神障碍,不配合此次研究。10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FeNO、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应用500μg/d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舒利迭,批准文号H20140166;Glaxo Operations UK Limited(英国)]或等量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支气管扩张药治疗。每隔3个月复测Fe NO和肺功能,并根据检测结果相应调整ICS用量,进行升级(ICS 750μg/d或ICS 1 000μg/d)或降级(ICS 2 000μg/d或ICS100μg/d)治疗。

1.3 研究方法

观察组每月测定Fe NO检测值,应用Fe NO测定仪,参照美国胸科协会/欧洲呼吸病学会发表的Fe NO检测标准规程进行操作。对照组每月测定肺功能指标,以PEF、FEV1作为主要评价指标。两组根据各组检测指标分别判断ICS的减量时机。同时两组分别进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气道可逆性,应用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气道高反应性。每3周为一随访阶段,随访12周,观察随访各阶段ICS使用量与哮喘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计数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CS使用量观察组在随访的各个阶段,ICS的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a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总复发16例、复发率为30.9%,对照组总复发18例、复发率为34.6%,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咳嗽相关性哮喘存在与典型哮喘相似的呼吸道重构与呼吸道炎症,同时伴有呼吸道反应性增高,如未能在早期对咳嗽相关性哮喘进行适当干预,则约30%的患者将会出现喘息症状,发展为典型哮喘。研究表明,经ICS治疗,咳嗽相关性哮喘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哮喘的发生。但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容易引起骨质疏松、高血压、精神障碍以及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等恶性不良反应[2]。因此,临床对咳嗽相关性哮喘患者症状控制后往往控制ICS使用量,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目前,在该病治疗过程中,主要通过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与临床症状进行ICS剂量调整,但近期的研究表明,肺功能检查指标并不能完全有效的反应咳嗽相关性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情况,同时无法完全有效指导ICS用量。

同时Fe NO作为评估气道炎症的无创性指标逐渐受到临床的重视,其产生于呼吸道上皮细胞,主要来源于气道,国外学者研究[3]证实Fe NO可作为气道炎症标志物反应嗜酸性粒细胞性气道炎症。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与支气管激发试验结果发现ICS治疗可迅速抑制Fe NO,Fe NO水平下降早于患者临床症状、气道阻塞程度与气道高反应性的改善。用其指导ICS用量均低于肺功能指标指导的ICS用量,并且在9周及12周平均用量中差异较大。

在观察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中,结果提示,两组患者的复发率相近。综上所述,Fe NO可作为指导应用ICS治疗咳嗽性哮喘患者的减量指标,并且在指导患者减量治疗的同时不增加复发率。

摘要:目的:研究呼出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 NO)在哮喘吸入糖皮质激素减量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30日入院初次确诊并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inhaled corticosteroids,ICS)为初始治疗方法的哮喘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2例,观察组根据每月Fe NO检测值,对照组根据每月肺功能指标,分别判断ICS的减量时机。随访12周,观察随访各阶段ICS使用量与哮喘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随访的各个阶段,ICS的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复发16例、复发率为30.9%,对照组总复发18例、复发率为34.6%,两组患者总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e NO可作为指导应用ICS治疗咳嗽性哮喘患者的减量指标,并且在指导患者减量治疗的同时不增加复发率。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哮喘,一氧化氮,减量治疗,呼出气

参考文献

[1]王菲,靳蓉,苏守硕,等.不同程度支气管哮喘儿童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21):1634-1636.

[2]李永兰,刘志勤.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13):1913-1915.

[3]刘洁露,于化鹏,谭晓媚,等.支气管激发试验与舒张试验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值的影响和意义[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6,39(3):189-192.

法国的垃圾减量政策 篇2

垃圾减量政策的演变

1975年制订的“垃圾减量和材料回收”相关法规指出,减量措施必须加强执行力度,而不能只靠一般的管理手段;

1992年立法中规定:应该优先从源头减少垃圾;

2002年,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部通过拨款资助五个标兵城市推行垃圾减量活动;

2004年,法国出台《全国垃圾减量行动计划》,包括下列两个方面:

1减少商品包装袋

此举自实施以来虽引起颇多争议,但效果显著,超市物品包装袋近乎减少了一半。

2实行“消灭印刷品垃圾”措施

据统计,每年大约有100万份印刷品免费散发到街道邮箱,重约80万吨。为此,生态与可持续发展部提议建立一个运行机制,阻止公共印刷品继续散发,帮助每个公民减少日常生活垃圾。公民在自家门前的邮箱上用贴纸声明“拒绝广告印刷品”,只要5%的此类要求得到尊重,每年即可减少4万吨垃圾。要使贴纸产生威慑力,须由专业人士、环境保护协会以及消费者共同签署一份道德协议,将其司法化。

垃圾减量政策的推进

根据欧盟长期宏观政策,欧洲议会2006年2月13日采纳了欧盟委员会垃圾主题战略报告中的提案,议会下属的环境部门于当年11月公布了今后将重点采取的措施:

1以公共利益为重,科学规范垃圾处理措施的五个方面,即:减量、再利用、回收、垃圾资源化的其他方法和紧急援助,从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达到减量目标。

2自提案实施起,以2008年、2012年、2020年为三个时间点,分步骤实现预期减量目标。

3对焚烧所产生的能源进行再利用是垃圾资源化的一种方法,但今后将逐步把焚烧排除于资源化方式之外。

4到2020年,使50%的市政垃圾以及70%的建筑垃圾和工业垃圾得到循环再利用。

自1970年起,法国主要通过焚烧处理垃圾,而不是从源头上减量,因此全国各地都设置了许多焚化点和焚烧厂,并由当地政府负责管理。

法国专门保护环境的非政府组织“星球联合会”于2006年3月15日发表观点称,应该把重点从焚烧转移到减量方面。法国国家信息中心废物处理办公室和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要走向可持续发展,实现垃圾管理环境无害化就必须切实执行垃圾减量政策。

借助欧盟上述垃圾减量措施与相应资助手段,法国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的状况可以得到改善。配合欧盟委员会2005年12月21日通过的《垃圾指导规划提案》,法国在原有立法和政策的基础上,于2007'年6月15日公布实施垃圾减量及五项重点处理措施(减量、再利用、排放、焚烧、再循环),进一步加强垃圾减量和回收力度。

减量增效,肥企在路上 篇3

与此同时, 农业部推出的《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 对企业提出了减量增效的要求。在新的政策环境下, 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要有新思维、新举措。所幸的是, 当前肥企已经积极行动起来, 通过技术、营销的创新, 迎接新趋势、新要求。

试点减量增效

实施化肥减量, 又要保证农作物丰收, 必须要提高化肥使用效果。减量增效是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目标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要确保减量增效出效果, 就必须要积极探索。目前, 国内生产企业以及科研院所等已开始进行积极实践。

据了解, 2015年,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与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 创新服务机制, 探索科学施肥新模式, 实现化肥减量增效, 在多地建立了化肥减量增效试点。

其中, 在东北地区开展了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点。根据新型经营主体对一体化综合服务和农资低成本投入的需求, 在黑龙江和吉林省, 中化化肥建立了配方施肥服务联盟, 并联合其他肥料生产销售企业, 协同当地技术推广部门, 共同推进配方肥入户到田。计划2015年试点配方肥整建制县 (市) 不低于10个。

在西北地区开展了苹果化肥减量增效试点。根据农户对设施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需求, 在陕西洛川县苹果种植区, 依托种植大户, 联合地方政府和果树产业专家, 建设科学施肥服务中心, 制定果树整个生育期的施肥套餐。同时, 探索与以色列水肥滴灌设施企业的合作, 引进先进的灌溉设备, 在中国本土落地转化。

在华东地区开展了水稻化肥减量增效试点。根据农户对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需求, 探索水稻农机农艺结合的科学施肥高产栽培模式。在江西南城开展试点, 依托种植大户成立“南城水稻种植大户联盟”, 从苗床整理、营养土配置、软盘放置、稻种催芽、播种密度、覆土、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全面培训和试验示范。建设水稻“机插秧+科学施肥”样板田, 推广水稻农机、农艺、农资结合的科学施肥栽培模式。

在华北地区开展了苹果和玉米化肥减量增效试点。依托中化化肥在华北区域近4000多家核心门店的网络布局, 逐步在黄淮海区域建设一批集成网络与信息化技术的终端智能自动配肥站。在山东栖霞推广苹果营养诊断平衡施肥, 在安徽萧县推广玉米水肥一体化技术, 利用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和终端智能自动配肥站针对差异化作物、差异化客户和差异化地块提供差异化配方产品, 满足区域内个性化施肥需求, 以提高农户科学施肥水平。

在华南及西南地区开展了经济作物化肥减量增效试点, 探索经济作物增产、经济、环保的科学施肥模式。在海南省成立“经济作物新型经营主体种植联盟”, 建设“化肥零增长”示范基地, 摸索主要经济作物最佳施肥时间、施肥量和施肥组合, 示范先进施肥技术和生产模式, 带动农户使用新产品新技术, 并进行跨区域推广示范。

此外, 山东农业大学以“关于化肥减半增施有机肥维持最高的玉米产量”为课题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增施有机肥少用一半化肥仍维持高的玉米产量。如果秸秆中的养分通过动物过腹还田, 粮食带走的养分不能有效还田, 可通过增施化肥解决。按照粮食与秸秆比例1∶1计算, 与现行的化肥施用量相比, 仅施加一半的化肥即可保证粮食产量不下降, 甚至改造了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质, 产量还可略有提高。

多项技术助力

目前, 我国肥料施用量过高、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 存在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 施肥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因此, 要实施化肥减量增效, 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此,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理事长白由路指出, 要实现化肥用量“零增长”需从多方面下功夫。首先, 肥料本身技术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用当前肥料的结构是很难实现零增长的;其次, 施肥技术要改进, 采用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方式, 肥料施用和技术相配合, 合理进行施肥;再次, 植物营养理论要深入研究, 平衡好肥料、土壤、作物三者的关系。

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有专家指出, 实现化肥减量增效关键是把握好“精、调、改、替”, 推进精准施肥、调整化肥施用结构、改进施肥方式、有机肥替代化肥。具体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几项工作。

一是推广精准施肥技术。这一技术是在归纳区域作物生产体系与种植制度特点及土壤养分供应特点等共性规律的基础上, 根据养分资源综合管理相关技术原理, 确定区域氮、磷、钾及中微肥的适宜用量、比例以及相应的施肥技术, 并以工艺与市场研发区域配方肥料为技术载体, 配套相应的施肥技术和农化服务, 实现区域高产、优质、资源高效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二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是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 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 选择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针对性地补充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作物缺什么元素就补充什么元素、需要多少补多少, 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 满足作物的需要, 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是推广机械化深施肥技术。机械化深施肥技术主要是指使用农业机械在耕翻、播种和作物生长中期将化肥按农艺要求的种类、数量和化肥位置效应施于土壤表层以下一定的深度。主要包括深施底肥、深施种肥 (也称种肥同播) 、深施追肥。机械化深施可以减少化肥损失, 提高化肥利用率, 节省成本, 增加效益。

四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施肥与灌溉结合在一起的农业新技术。它通过压力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 将肥料溶液以较小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施肥方法, 可以把水和养分按照作物生长需求, 定量、定时直接供给作物。其特点是能够精确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 显著提高水肥利用率。增产增效情况与传统技术相比, 蔬菜产量增加15%~22%, 节水30%~35%, 节肥40%~45%;水果增产10%~15%, 节水40%, 节肥30%。

五是推广农家肥与化肥混合施用。有机肥种类多、肥源广、易于积制、成本低、施用简单, 是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养分含量比较齐全, 肥效持久而稳定。坚持化肥与农家肥混合施用, 可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增强土壤肥力;使迟效与速效肥料优势互补;减少化肥的挥发与流失, 增强保肥性能, 较快地提高供肥能力。此外, 也可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品质, 并对减轻环境污染有显著效果。

六是推广使用秸秆腐熟剂完善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腐熟剂能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快速腐熟, 使秸秆中所含的有机质及磷、钾等元素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 并产生大量有益微生物, 提高土壤有机质, 减少化肥使用量, 增强植物抗逆性, 改善作物品质, 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据了解, 每亩还田秸秆200千克, 可以少施20%的磷肥和钾肥, 即每亩少施2千克氯化钾和5千克过磷酸钙, 每亩节省化肥投入15元。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认为, 化肥不足或化肥过量都会降低产量。要提高产量, 同时节肥增效, 就必须把养分管理技术与高产栽培技术结合起来。因此, 各地在实施总量控制、区域配肥、有机替代等减量施肥技术的基础上, 应与密植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紧密结合, 集成高产高效的绿色增产模式, 开展大面积、整建制示范推广应用, 以提高作物单产, 提升养分效率, 实现减量增效。

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涂先德指出, 未来, 肥料产品要实现创新发展, 其主要目标包括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提高产品品质、减少环境污染。肥料企业将是未来推动肥料创新发展, 实现零增长目标的主力军。

肥企身体力行

实施化肥减量增效行动, 用量减少了, 对传统化肥生产企业提出了挑战。为此, 年初以来, 传统复合肥企业为了提高化肥的使用率, 不断加快创新步伐。

金正大集团抓住化肥减量机遇, 与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启动“种肥同播”技术推广行动, 在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开展试验示范, 实现从推广成熟的玉米种肥同播向棉花、小麦、水稻等大宗作物拓展, 并在产品上从缓释肥向硝基控释肥、硝基双效肥、作物套餐肥等品种升级, 从源头严把产品质量关, 为种植业者提供全程立体化和综合化服务。

金正大集团董事长万连步表示, 盈利可以来自于高价, 也可以来自于增量。农业部提出“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对金正大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应该让更多的农户意识到高效肥料与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套餐肥活动建立起农户对品牌的认可度和信赖度, 这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 目前金正大共推出8种综合性通用套餐, 将来还会结合各地的反馈, 根据农化专家研发结果, 进一步细化套餐种类, 为农户提供立体化和综合化的服务。

山东鲁西化肥集团通过技术创新, 不断开发肥料新品种, 打造中国现代肥料王国, 为化肥零增长提供新技术与新产品支撑。该公司开发的缓释肥、叶面肥、高品质水溶性复合肥、腐殖酸水溶肥等系列肥料, 无一不是市场所需的功能性肥料。

中化化肥公司也致力研发新品, 助力化肥减量增效。公司研发生产的功能性肥料——中化螯合肥, 是一种集有机无机复合肥、微肥于一体的肥料, 富含中微量元素和腐植酸, 可降低作物生长过程中某种营养元素间的拮抗作用, 并避免营养元素与土壤中的酸碱离子反应沉淀失效;同时, 充分刺激农作物或植物对大、中量元素的吸收, 提高肥料利用率, 补充和改良土壤中的有机质与微量元素成分, 满足植物生长需求。以改土培肥、壮根促果、锁住养分、高效吸收的良好功效, 成为该公司的拳头产品。

大企业在行动, 小企业也不甘落后, 化肥减量增效已在全国风生水起。

湖南新合作三维农资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腐植酸复混肥。该肥料以自然界腐植酸为原料, 与微生物有机结合, 在腐植酸原料中添加作物必须的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和硫、锌、镁等中微量元素, 在一定的酸碱条件下, 经200℃~300℃的高温螯合造粒而成, 其产品活性很高, 既可通过稳定、缓释、控制作用, 延长肥效, 提高化肥利用率;又可通过量的约束, 调控释放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 从性状上改善化肥质量。由于效果好、性价比高, 受到种植业者的欢迎。

苹果园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措施 篇4

摘要:介绍了苹果园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包括: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果实套袋等农业防治措施,以及保护利用天敌等生物防治措施,以确保苹果安全生产,保证果品质量安全无毒。

关键词:苹果;化学农药;减量;措施

文章编号:1005-345X(2016)01-0046-02中图分类号:S471文献标识码:B

苹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果品,其安全生产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因此,在保证苹果园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对确保苹果质量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意义重大,而采取综合管理技术措施控制病虫危害,是实现化学农药减量使用的根本途径。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了苹果园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与同行商榷。

1农业防治措施

1.1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果树抗病虫能力

具体措施有:①增施有机肥。每年9月份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施肥量至少达到“斤果斤肥”的标准。②控氮增磷钾。全年速效化肥施用量,按生产100 kg果,施1 kg纯氮、0.8 kg纯磷、1~1.2 kg纯钾的标准进行,并根据苹果树生长发育需求进行追施。③合理灌溉。果树落叶后及时浇足封冻水,改变树盘土中越冬病虫的生存环境,达到自然降低病虫基数的目的;春梢停止生长后结合施肥适量灌水,诱导越冬桃小食心虫集中出土,药剂封闭树盘,从而很好地控制其危害。

1.2合理整形修剪

①清除病虫枝。结合冬季修剪,清除在树上越冬的白粉病梢、卷叶虫梢及枝枯型腐烂病枝;落叶期及时清理树叶,深埋或烧毁,从而有效地减少越冬病虫源。②合理整形修剪。对树体进行合理整形修剪,保持良好的果园群体结构和个体结构,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减轻各种危害叶、果的病害,同时也为保证施药质量奠定基础。冬季修剪后每667 m2留枝量控制在6万~8万条。③防止病害蔓延。结合夏季修剪的摘心、除萌蘖、疏除多余枝等措施,减轻叶螨类、卷叶虫类的危害及各种叶果病害的侵染蔓延。

1.3疏花疏果与果实套袋

对花量较大的树,严格按照20~25 cm留一健壮花序的标准,于开花前进行疏花,能在节省营养的同时,自然控制苹毛金龟子危害。间隔20~25 cm留一果,平川地区667 m2留果量1.5万~1.8万。保持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维持强健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进行果实套袋可以使果实避开与病、虫及农药的接触,从而降低病虫果率和农药残留。

1.4果园覆草与生草

果园进行覆草,由于改善了土壤水、肥、气、热、生物条件,果树生长发育状况大为改观,抗病虫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在树盘土中越冬的害虫如桃小食心虫、金龟子等因不能正常出土而减少了果实、花、嫩梢的危害。

果园行间种植牧草和蜜源作物,可以改善天敌的生存环境,有效地促进天敌的繁衍和增殖;果园空地种植油菜,可促使危害苹果花、果的金龟子、椿象等转主,减轻对果树的危害。

崔茉丽等:苹果园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措施

1.5合理利用寄主抗性

利用寄主抗性是综合治理中一项有特殊作用的措施。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品种间的抗性差异,在一代发生期仅对“感虫”的金冠品种喷药“挑治”,其他品种则不需喷药;防治苹果轮纹病,重点“照顾”红富士品种;防治斑点落叶病,重点对新红星施以专用杀菌剂等等,这样就大大地缩减了农药用量。

2生物防治措施

2.1保护利用天敌

每年6月份以后,防治害虫一定要使用选择性强的农药,或根据各种害虫的为害特点(如梨花网蝽、毛虫类群集为害,苹果绵蚜集中在主干伤口附近为害等)进行“挑治”,尽量不在全园使用广谱性杀虫性,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培养释放的天敌昆虫有赤眼蜂、瓢虫等。也可利用病原微生物进行治虫防虫,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Bt乳剂)等。

同时,搞好果园生草也可改善果园生态环境,增加天敌种类和数量,提高天敌的多样性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2.2应用高效生物制剂和植物源农药

应用高效生物制剂,如中生霉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农抗120、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或应用植物源农药,如除虫菊素、鱼藤酮、烟碱、大蒜素、芝麻素、天然植物保护剂(辣椒、八角、茴香)等,都可起到防虫治虫的作用,以减少农药的使用。

3化学防治措施

加强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发生的规律,结合苹果的物候、气象、天敌等进行全面科学分析,预测病虫害未来发展的态势,为及时防治病虫害提供最佳时期和方法。

把握好用药关键时期,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根据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的变化及时使用合适药剂。以预测预报为基础,依据害虫的发生规律抓住防治的关键时期,在害虫抵抗力最弱的虫态、暴露的易防治或虫体群居的时期及时使用农药。

3.3科学用药

掌握农药特性,适时对症用药。如用戊唑醇防治褐斑病、用多抗霉素防治斑点落叶病、用四螨嗪防治红蜘蛛的卵和幼螨等。注意禁止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或有交互抗性的农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北京举行“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 篇5

为动员全社会参与垃圾处理, 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 由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首个“周四垃圾减量日”活动近日在京举行。

活动发出的《文明有礼重在行动、垃圾减量从我做起——致全体市民和社会各界的一封信》, 倡导绿色低碳环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养成爱护环境、勤俭节约, 物尽其用、减少废弃的文明生活习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绿色办公, 提倡使用再生纸, 实行“双面打印”, 办公用品重复使用;生产企业减少过度包装, 减少废弃物, 从源头做好垃圾减量工作;流通企业减少对过度包装产品的采购, 降低一次性产品的使用率;在日常生活中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 减少一次性餐具、一次性日用品等产品的使用;倡导适量点餐、减少浪费;学习和掌握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知识, 遵守垃圾分类标准和规范, 自觉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

污泥减量化研究进展 篇6

1 常用污泥处置方法及存在问题

1.1 卫生填埋

土地填埋是指把污泥运到限定的区域内(山间、峡谷、平地和废矿坑内)铺开压实成薄层,至一定厚度在其上覆盖惰性土壤,已封闭的填埋场覆以由粘性土壤组成的最终覆盖层,上面可以种绿色植物。由于污泥填埋对污泥的土力学性质要求较高,需要大面积的场地和大量的运输费用,地基需作防渗处理以免污染地下水等,近年来污泥填埋处置所占比例越来越小。

1.2 污泥焚烧

焚烧是利用污泥中有机成分高,具有一定热值的特点来处置污泥。由于所需设备、能源及操作费用所限,尚不具备推广应用的条件。而且由于污泥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恶英、二氧化硫、盐酸等气体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1.3 水体接纳

水体消纳污泥是一种方便、经济的处置方法。但这种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污泥进入水体后,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溶入水环境,导致水生环境恶化,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食物链造成威胁。1991年起美国禁止污泥向大海投弃,1998年欧盟也做了类似的规定。

1.4 土地利用

污泥土地直接利用具有投资少、能耗低、运行费用低、有机部分可转化成土壤改良剂成分等优点,主要应用于农田、菜地、果园、草地、市政绿化、育苗基质及严重扰动的土地修复与重建等。污泥含有丰富的有机营养成分如氮、磷、钾等和植物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如Ca、Mg、Cu、Zn、Fe等,其中有机物的浓度一般为40%~70%,其含量高于普通农家肥,因此能够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肥力,促进作物的生长。如能合理利用,将是非常有价值的资源。

2 污泥减量化技术

2.1 基于生物细胞合成代谢的解偶联技术

正常情况下,生物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是由腺苷三磷酸和腺苷二磷酸之间的转化而联系在一起的,即分解一定的底物,将有一定比例的生物体合成。但在特殊情况下,底物被氧化的同时ATP 不大量合成或者合成以后迅速由其他途径释放这样细菌在保持正常分解底物的同时,自身合成速度减慢,表观产率系数降低[5],从而达到降低污泥产量的目的,这就是所谓的解偶联。相应的技术有生物分泌物解偶联、化学制剂解偶联、生物链延续、细胞内源呼吸、固定化细胞、改变氧化还原电位等等。研究表明[7],解偶联技术可以实现80%的剩余污泥质量削减。然而,由于解偶联技术针对生物合成代谢进行调节,必然干扰了微生物生命活动、改变污水处理微生物种群结构及其形态与功能,可能对生物处理系统造成颠覆性的破坏进而影响到受纳水体的生态平衡。此外,解偶联剂通常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随处理水排入环境后可能造成生物积累,对生态系统形成威胁。因此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必须通过长期、系统的试验和环境检测来保障,而这方面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这制约了解偶联技术的工业化推广与应用。

2.2 基于生物基质再利用的破胞循环/微生物隐性生长技术

剩余污泥破胞循环是利用各种溶胞技术,使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迅速死亡并分解成为基质再次被其它微生物所利用。污泥破胞循环减量化技术中的溶胞技术是整个工艺的关键,细胞溶解的速率、效率及稳定性,不仅关系到后续微生物的正常隐性生长,更直接决定了整个污泥减量工艺的运行成本。目前所报道的方法有温度调节、好氧厌氧消化、高级氧化破解等[8,9]。其中,以臭氧和超声波氧化技术为代表的高级氧化破胞技术中,近年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

臭氧具有强氧化性,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的氧化剂之一。国外许多研究者[10,11]考察了臭氧对污泥的破解能力以及它们间的量化关系,取得了一定的进展。Yasui[12]等人在1990年前后 ,率先提出了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结合的臭氧化污泥减量技术。实验证明,当曝气池中日臭氧投量为 10 mg/g MLSS时,剩余污泥的产量减少 50%,此后一系列研究均取得积极的成果[13,14]。在现有的污泥减量技术中,臭氧氧化方法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实现连续运转6个月不排放剩余污泥,因此具有很强的吸引力[15,16,17]。

超声波是指频率从 20 kHz 到 10 MHz 范围内的声波,具有频率高、方向性恒定、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特点。20世纪70年代,国外就有学者用超声波来提取细胞壁上的聚合物进而研究污泥中微生物的表面特性[18]。1993年超声波技术被引入污泥处理研究中[19],该技术由于具有无污染、能量密度高、分解污泥速度快等特点,在污泥处理领域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超声技术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环境友好技术,具有设备简单、运行稳定、无二次污染等优点[20,21]。但要使之成为一项成熟的污泥处理技术,尚需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分析,虽然已对若干种生物进行了降解研究,但多为单组分或少数几种组分模拟体系,而实际污泥通常含有很多种生物。如何进一步拓宽实验物系,尤其是针对难降解物系和实际多组分物系开展研究,是超声波处理污泥技术面临的问题之一;(2)从经济上来考虑,与其他污泥处理方法相比较,仍存在处理量小、费用高的问题;(3)由于声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复杂性,尤其是降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难以鉴定,降解的机理、物质平衡、反应动力学等方面尚不明朗 ,反应过程还未能定量化描述,以及规范化和定量化的尺度,这势必制约着反应器的放大设计及过程放大等进一步深入的工作。

此外,氯气、酸碱以及热处理均能实现有效的溶胞[5]。

2.3 厌氧消化

目前,厌氧消化处理污泥技术分为单相和两相消化两大类。

70年代初, S. Ghosh和F.G. Pholand根据厌氧生物分解机理和微生物类群的理论首先提出了两相厌氧消化的概念: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置于两个串联的反应器内并提供各自所需的最佳条件,使这两类细菌群都能发挥最大的活性,提高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产酸相与产甲烷相的分离使得它们的分工更加明确,产酸相的主要功能是改变基质的可生化性,为产甲烷相提供适宜的基质,COD的去除主要由产甲烷相来完成。Yeoh[22]对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和单相厌氧消化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活性为0.168m3CH4(STP)·kgCOD-1d-1或0.292 m3CH4(STP)·kgVSS-1d-1,明显高于单相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活性0.055m3CH4(STP)·kgCOD-1d-1或0.082 m3CH4(STP)·kgVSS-1d-1。这说明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确实比单相系统具有优良的性能,其它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文献[23]中所用的产酸反应器就是一种专利产品,处理效果很好;由于厌氧接触反应器和UASB作为产酸反应器都存在处理效率低和启动困难的缺点,文献[24]中用填充床酸化反应器+UASB甲烷化反应器有效地处理了啤酒废水和抗生素废水;针对水解反应器(HUSB)和颗粒污泥膨胀床(EGSB)优缺点的互补, 文献[25]中将二者组成两相工艺成功地处理了悬浮性固体含量高的城市污水。

两相厌氧消化具有如下的特点:第一、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别置于两个反应器内并为它们提供了最佳的生长和代谢条件,使它们能够发挥各自最大的活性,较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26,27]。第二、两相分离后,各反应器的分工更明确,产酸反应器对污水进行预处理,不仅为产甲烷反应器提供了更适宜的基质,还能够解除或降低水中的有毒物质如硫酸根、重金属离子的毒性,改变难降解有机物的结构,减少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作用和影响,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第三、提高了产酸相的处理能力。产酸菌的缓冲能力较强,因而冲击负荷造成的酸积累不会对产酸相有明显的影响,也不会对后续的产甲烷相造成危害[28]。第四、产酸菌的世代时间远远短于产甲烷菌,产酸菌的产酸速度高于产甲烷菌降解酸的速率[29]。第五、同单相厌氧消化工艺相比,对于高浓度有机污水、悬浮物浓度很高的污水、含有毒物质及难降解物质的工业废水和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具有很大的优势,能够得到满意的处理效果。

2.4 对细菌的捕食

污水为多种多样的微生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和增殖介质,因为没有任何一种单一的微生物能够利用污水中存在的全部众多的化合物作为底物,因此最好能建立起由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有多条较长的食物链,如细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其中原生动物,如纤毛虫(Ciliate)和后生动物,如轮虫(Rotifers)、寡毛类、环节动物(Oligocha ete)及线虫(Nematode)在食物链的最高端,起捕食者的作用,它们捕食细菌,将污泥转化为能量、水和二氧化碳,从而使污泥量减少。

3 小结与展望

污泥减量化的研究,适应了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良性运行、防止污水处理出现二次污染、使污水治理更具环境效益的需要,是污泥处理的重要方向。本文主要介绍了降低细菌细胞合成量的解偶联技术、强化微生物细胞隐性生长、污泥消化和微型动物捕食技术4方面的污泥减量化研究。如何对废水生物处理中产生的各种污泥进行经济有效地处理,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污泥减量化的研究还需要从原理、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比较,并结合各个污水厂污泥的具体理化特征选择适当的减量化技术。

摘要:从现阶段国内外污泥处理与处置在环境和经济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阐明了研究污泥减量技术的紧迫性。根据生物处理工艺中影响剩余污泥产生的可能途径,介绍了各种减量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比较了减量效果和优缺点。

保险的风险减量管理模式研究 篇7

进入21世纪, 全球气候异常变化, 世界金融市场动荡, 灾害与事故频发, 一系列极端事件开始拷问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哲学命题:如何平衡发展中的“利益”与“风险”。一方面工业革命、科技创新、金融变革彻底改变了人类日常生活方式, 将幸福带到千家万户, 另一方面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利益争夺增加了全球自然生态和经济社会风险。利益与风险, 无视天平的任何一端, 人类发展都会失衡。从美国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 从汶川大地震到日本海啸和福岛核泄漏事件, 都深刻预示着:一个单纯的逐利时代将结束, 一个理性的避险时代将开始。新时代背景下, 保险业作为社会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行业将会迎来怎样的发展契机和深刻变革?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征

世界文明史将进入一个新时代。17世纪大航海创造了贸易经济, 19世纪工业革命创造了规模经济, 20世纪信息革命创造了互联网经济, 21世纪当人类陶醉于所取得的成果时, 自然灾害、金融危机将财富撕得粉碎, 重新审视发展模式, 人类忽略了天平的另一端:风险。这种风险来自环境污染, 来自资源枯竭, 来自社会矛盾。重新增加风险砝码, 平衡财富与风险的关系, 从两个维度审视经济发展方式, 一个风险经济时代即将到来。风险经济时代衡量人类在单位风险增加下所取得的经济成果, 改变原来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代价的理念, 突出“成本效益”理念和“又好又快”发展思路。

伴随全球气候异常变化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 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 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伤害, 带来巨大损失。据统计, 50年代我国灾害发生频率为12.5%, 80年代为70%, 2005年以后几乎年年遭灾。目前中国继日本、美国后已成为世界上灾害损失最为严重的第三位国家。我国正全面进入风险社会, 灾害事故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国经济社会面临深刻转型,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调整经济结构,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已成为时代主旋律。

三、我国保险业需要风险管理模式的变革

保险因风险而生, 也必将因风险而发展。后危机时代, 国际资本市场风险加剧, 自然灾害风险上升, 保险业“投资+承保”的双轮驱动经营模式面临压力, 尤其是2008年以来资本市场回报率大幅下降, 投资收益率锐减, 冰冻雨雪、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 保险业的经营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 保险业转变投资独大的盈利模式, 回归商业本原、回归承保盈利是大势所趋。保险经营的逻辑是不断把社会各种风险纳入企业经营, 通过专业化的运作, 在全社会有效分担风险、化解风险, 在增加社会总福利的同时, 实现企业自身价值。保险这种风险经营的本质, 决定了保险业经营必须立足于管理风险的根本任务, 研究经济社会的风险特征和演变规律, 不断进行保险经营模式创新, 不断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 在保障国计民生中实现自身发展。保险业也只有不断地扑捉时代的风险变化, 总结和认识风险规律, 创新风险管理模式, 平衡风险与发展关系, 才能实现永续经营和科学发展。

风险管理模式创新是保险业回归商业本原、实现承保盈利的需要, 是走重效益、重品质发展之路的需要, 是打造有竞争力保险产品和服务的需要。目前我国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创新工作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性工作亟待开展。基础数据的积累、整合、分析工作尚不系统, 许多风险区划和纯风险损失率厘定工作有待开展。二是产学研脱节。大部分科研机构、高校不了解保险公司需求, 科研成果缺乏在保险公司内部的应用推广机制和平台。三是微观研究明显滞后于宏观研究。许多实际保险业务的风险评估技术方法有待于建立和突破。四是交叉学科研究薄弱。保险业务涉及工程、建筑、农业、制造等多领域, 风险管理工作亟待相关专业人才参与和支持。为此, 加快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创新需要社会支持和多方投入, 尤其是加强数据、定量分析技术、安全技术、防灾技术等基础性研究, 同时建立高效的产学研融合机制, 打造科研成果向保险业实际生产力转化的孵化器, 培养理、工、农、医等与保险交叉领域研究人才。

四、保险的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创新开启变革之门

面对时代新变化、我国新形势、行业新问题, 中国保险企业如何推进自身转型和调整结构, 如何创造性地服务经济社会, 探索未来发展新的引擎, 根本在于创新。未来十年, 中国保险业无论从经营理念还是管理技术都面临深刻变革, 保险产品、服务、销售、理赔都面临转型升级, 以风险减量管理为方向的商业模式创造正成为新的孵化器和助推器。

1、保险风险减量管理的理念及商业逻辑

当前保险机制是一种风险的存量管理, 保险企业被动接受客观存在的风险总量, 然后在全社会分担。未来保险业将出现风险管理模式的新变革, 即风险减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 也就是说, 保险经营过程不单单被动分散风险, 还利用成功的商业模式主动而有效地削减各类风险。美国法瑞特 (FM Global) 成功利用工程师队伍对保险客户进行防灾减灾, 综合赔付率在75%以下, 实现远远高于同业的利润水平。举一个通俗的例子, 依据大数法则, 10元的保险费用等于10元的期望损失, 如果保险公司拿出1元投入风险减量管理而使期望损失降至8元, 那么保险公司获得1元超额利润。实现超额利润的关键是能否成功打造减灾管理的商业模式, 即实现“保单先行, 减灾跟进”的商业模式。为此保险公司不但要依靠精算师, 还要依靠工程师, 大力投入灾害研究和减灾防损研发, 动态削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致灾因子, 改良社会生产和环境生态的孕灾环境, 提高国民经济承灾体抗风险水平, 建立风险减量管理的商业模式。

2、科学技术是实现保险风险减量管理的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开展保险的风险减量管理模式创新需要科技支撑。未来, 以技术革命为依托的风险管理服务变革, 将重塑保险服务理念, 压缩保险服务时空距离, 再造保险服务流程, 降低保险服务成本。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 人们将实现与周边世界无障碍的全接触, 那时保险客户需要全方位的风险感知提示和风险解决方案。如果没有具体的科技支撑和技术手段, 保险的风险减量管理只能是设想或者流于浅显的表面工作。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新技术应用突破服务边界, 打造一条高科技、个性化、交互式的保险服务之路, 作为风险管理专家, 量体裁衣为客户定制风险减量解决方案, 超越保险产品卖方身份, 成为客户的风险顾问和合作伙伴。与此同时, 保险公司将突破传统的风险管理经营模式, 打造高效、智能、现代化的服务管理流程。比如, 利用飞机航拍、卫星遥感等先进科技手段, 对传统业务进行升级改造, 打造一个从地面到天空三维一体化的承保理赔新模式。通过云计算等信息共享和信息共建技术, 建立风险智库, 与保险具体业务融合, 在数据、模型、知识和方法的支持下, 实现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利用3G通信技术, 构建个体全能展业平台, 只通过一个终端为客户提供全面风险管理服务, 实现保险服务一体化、数字化和便捷化。

3、风险减量管理创新引领保险业进入价值经营时代

以风险减量管理为代表的保险经营模式创新将引领我国保险业迈入新的价值经营时代。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 我国保险业处在转方式、调结构的时期, 如何实现由粗放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是一个关键性难题。笔者认为, 破题之法是创新经营模式, 寻找新的增长引擎。以风险减量管理为切入点的经营模式创新将推动保险业实现转型, 由价格竞争进入到价值经营时代。马克思认为商品经济基本规律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保险业如果单纯围绕价格竞争必然出现巨大波动风险, 只有实现价值经营, 抓住商业本质, 才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8年保监会70号文件开启了转变之路, 建立有序的市场规则, 结束非理性价格竞争, 使保险企业开始回归价值经营, 开始注重有效益发展、有品质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未来, 我国保险业将经历三个阶段:一是我国保险业从价格竞争转变为价值竞争的阶段。中国保险企业首先摆脱单纯依靠价格竞争的传统增长方式, 参与到全球保险产业链的价值竞争, 进入高附加值、高技术领域。各企业将通过整合内部资源, 吸收国际先进保险管理理念和技术, 革新原有业务, 不断为被保险人提供超预期的风险保障服务, 进入到产业链竞争的高端领域。二是我国保险业从价值竞争转变为价值创造的阶段。中国保险企业在充分参与全球保险业价值竞争的基础上, 创新保险服务理念和服务技术, 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发明转化为新的商业模式, 为传统保险产业链开辟新区域, 满足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 为客户创造保险服务的新价值。三是我国保险业开始价值链的延伸拓展阶段。我国保险行业通过不断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 使保险成为社会的全面风险管理者。那时, 保险业的业务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卖保险, 还包括减灾技术和服务的提供, 以及风险教育、培训、救援和安全制度建立等, 其全面风险管理服务将渗透于社会经济各领域, 产业链不断延伸。未来几十年, 保险业将通过自身的经营模式变革, 不断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 在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成集“风险分担”和“风险减量”于一体的新的功能格局。

(注: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非参数统计分析及政策调整研究》 (10CJY017) 、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收入分布视角下北京市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变迁及政策优化研究》 (2011D005002000002) 。)

摘要:当前, 保险经营是一种风险的存量管理模式, 即保险企业被动接受客观存在的风险总量, 然后在全社会进行转移和分担。未来, 保险业将出现风险管理模式的新变革, 即风险减量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也就是说, 保险经营不单单是风险收集和共担的过程, 还能够利用成功的商业模式主动而有效地削减各类社会风险, 改良社会和生态的孕灾环境, 提高国民经济承灾体的抗风险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保险,风险,减量,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和:创新是发展科技保险的必由之路[J].中国保险, 2008 (6) .

[2]王小平:灾害频发:主动设防才是应对上策[N].金融时报, 2010-09-01.

[3]杨林:结构风险防范, 保险公司有所为[N].中国保险报, 2009-12-25.

[4]欧阳晓红:灾年保险赔付反降, 法特瑞“叫卖”灾前预防[N].经济观察报, 2010-08-23.

含油污泥的水热法减量处理 篇8

目前, 先进的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理技术有含油污泥调质技术、超声波预处理技术、水热污泥预处理技术等[5]。其中, 水热污泥预处理技术可以促进污泥中颗粒有机物的水解, 进而有效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6]。国外在该领域已开展了多年的研究[7,8,9,10,11], 并已有了一些工业应用的实例。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尤其是将水热技术应用于含油污泥的处理还不多见。

本工作针对我国存在的含油污泥难处理的问题, 采用水热技术处理含油污泥, 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处理后含油污泥性质的影响, 分析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效果。

1 实验部分

1.1 材料、装置和仪器

含油污泥:国内某大型石化企业污水处理厂的含油污泥, 半固态, 深褐色, 含水率70.6% (w) , 含油率32.0% (w) , TS 0.29 mg/L, VS0.19 mg/L。

间歇式水热反应装置:江苏南通石油仪器厂, 有效容积为1 L, 加热方式为油浴。

TOC-V CPN型总有机碳分析仪:日本岛津公司;UV190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奥析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首先将油浴锅升温至设定温度, 然后将预先装好物料的反应釜密封后置于油浴锅中, 对反应釜进行加热, 待反应温度升至设定温度后 (实验共设5个温度系列[12,13,14,15]) , 开始计算反应时间;达到预设反应时间后, 将反应釜置于水浴中冷却至室温, 打开反应釜取出物料, 离心后分别对上清液及沉淀进行分析测定;沉淀经压滤脱水后即为最终减量处理后的含油污泥。

1.3 分析方法

采用称重法[16]测定TS、VS、SS、VSS、含水率;采用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TOC;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16]测定氨氮质量浓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7]测定TN;采用过硫酸钾消解-钼锑抗光度法[17]测定TP。

含油污泥减量化率 (α, %) 的计算方法见式 (1) 。

式中:M1为水热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含固率, %;M2为水热处理及压滤后泥饼的含固率, %。

2 结果与讨论

2.1 含油污泥中TS, SS, VS, VSS的测定

TS和SS可表征污泥中固体物质的含量, VS和VSS则可表征污泥中有机物的含量。其中, VS由易生物降解部分和难生物降解部分组成[18]。在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 反应温度对含油污泥TS, SS, VS, VSS的影响见图1。由图1可见, 反应温度由110℃升至190℃时, TS, SS, VS, VSS均出现明显下降。对于含油的活性污泥, VSS主要是由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及后生动物组成, 故水热过程中的VSS变化对污泥性质的改变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反应温度为170℃的条件下, 反应时间对含油污泥TS, SS, VS, VSS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 反应时间由15 min延长至90 min时, 含油污泥的TS, SS, VS, VS均无明显变化。由图1和图2可见, 与反应时间相比, 反应温度对含油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更大, 是影响含油污泥热水解反应的重要因素。





2.2 含油污泥的VS/TS和VSS/SS

VS/TS可以表征污泥总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 而VSS/SS则可以表征悬浮固体中有机物的含量。水热处理后含油污泥的VS/TS和VSS/SS见表1。由表1可见:当反应时间为30 min时, 在反应温度由110℃升至190℃的过程中, 含油污泥的VS/TS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当温度达到190℃时, 含油污泥的VS/TS急剧下降;VSS/SS也呈现相似的规律, 但变化幅度较小。这是因为:反应温度的升高, 促进了含油污泥中有机物的溶解;当反应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 大部分有机物转移到液相中, 并发生水解, 以小分子的形式存在, 导致含油污泥的VS/TS急剧下降。由表1还可见, 当反应温度为170℃时, 在反应时间由15 min延长至90 min的过程中, 含油污泥的VS/TS和VSS/SS均变化不大, 90min时略有减小。这说明, 与反应时间相比, 反应温度对含油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更大, 是影响含油污泥热水解反应的重要因素。

2.3 含油污泥的脱水性能变化及减量化效果

含油污泥经水热处理后, 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含水率由原来的70.6%降至压滤后的33.6%。这是因为, 含油污泥中的大分子有机物从难溶固体中释放并发生水解, 同时与大分子有机物相结合的水分子也被释放出来, 导致水更容易与含油污泥颗粒分离, 从而降低了含油污泥的含水率。

水热处理及压滤脱水后, 含油污泥的减量化率见表2。由表2可见:在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 含油污泥经水热处理后的减量化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总体呈上升趋势, 当反应温度升至190℃时, 减量化率达到88.2%;在反应温度为170℃的条件下, 反应时间为15 min时, 含油污泥的减量化率达到82.2%, 随反应时间的延长, 减量化率没有明显变化, 90 min时略有增大;各反应条件下的减量化率均达到78.8%以上。

2.4 含油污泥水热处理后上清液的水质

水热处理后, 含油污泥的泥水分离效果较好。选取170℃下水热反应30 min的试样, 对其离心后的上清液水质进行分析。水热处理后含油污泥上清液的水质指标见表3。由表3可见, 经水热处理后, 含油污泥的上清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碳及一定浓度的氮磷。水热处理使含油污泥悬浮固体中的有机物水解, 并转移到液相中。由表3数据可推测, 水热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固相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 因而后续可考虑进行焚烧处理。上清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物, 后续可考虑进行生物处理。

mg/L

3 结论

a) 与反应时间相比, 水热处理的反应温度对含油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更大, 是影响含油污泥热水解反应的重要因素。

b) 含油污泥经水热处理后, 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最终的减量化效果良好, 各反应条件下的减量化率均达到78.8%以上。在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 减量化率达到88.2%。

c) 水热处理后, 含油污泥的上清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有机碳及一定浓度的氮磷, 需进一步处理。

摘要:采用水热技术处理含油污泥, 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水热处理后含油污泥性质的影响, 分析了含油污泥的减量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对含水率为70.6% (w) 、含油率为32.0% (w) 的含油污泥进行水热处理时, 与反应时间相比, 反应温度对含油污泥的脱水性能影响更大, 是影响含油污泥热水解反应的重要因素;含油污泥经水热处理后, 脱水性能得到改善, 在所有实验条件下减量化率均高于78.8%, 其中, 在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30 min的条件下, 减量化率达到88.2%。

减量垃圾应向我们的前辈学习 篇9

最近有媒体报道说,北京市市政市容管委会将对垃圾处理的基准价由每吨25元逐渐上调至每吨100元以上,目的是要通过经济手段来鼓励市民进行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

这一管理思路与“禁塑令”颇为一致——对塑料袋实施收费后,商场的塑料购物袋消费量减少了约70%。

半年多来,中国的各大媒体都先后报道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难的问题。兴建垃圾焚烧厂引发了各地民众大声呼吁政府要高度重视垃圾的安全处理。如果焚烧厂飘出的烟尘中含有危害健康的物质(如二恶英、重金属等),它们将随着气流毫无边际地散落到土壤和水体中,导致人类及其他生命所依赖的三大环境元素——空气、水体和土地不再安全。

殊不知,中国曾是个无垃圾社会。几千年来,祖先留给后代的只有文物,而没有垃圾。

中国人从古代起就习惯于把剩饭菜用来喂猪,把动物粪便和枯草落叶用来沤肥,以助农业生产。这其实就是当今全球推崇的循环经济模式。中国古人很早就开始利用烂渔网和破布来造纸,他们是我们今天学习“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的楷模。

地球上的物质有个特点,凡是能在大自然中自行生长起来的,也必然能在大自然中自行分解掉。

中国古人顺应了这一客观规律,衣、食、住、用、行使用的材料几乎都取自自然。所以,他们生活后留下的废物,哪怕是房屋,也能最终被大自然化解成一片重新长满植物的土地。

中国古人也制造出了大自然不可降解的材料,最典型的就是瓷器。由于破碎的瓷片有锋利伤人的危险,在古代应属有害废物。但聪明的古人利用碎瓷片来做铺地或屋脊的装饰,极为巧妙地把废瓷片给利用了。这样的思路,也使中国古人把建筑废物,如废砖、废石材、废瓦片、废陶片用于铺路、造园、堆山、筑道、垒梯、砌墙等。

中国古代的商品包装都是利用植物纤维为原料制作的纸和绳,比如马粪纸、草绳等。由于这些纸和绳的易燃性好,被废弃后正好成为家中厨灶需要的燃料。因此,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家庭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几乎没有包装物。

将废弃的纸、草绳、藤竹物、木制品、坚果壳等用作燃料,是中国传统社会把垃圾变为能源的利用方法。由于这些物品的原材料是植物,燃烧它们的化学过程与森林自燃相似,不会生成大自然无法降解的持久性污染物,更不会产生有毒重金属。烧后留下的草木灰可给土壤补充钾肥。

中国社会真正出现垃圾问题是在工业化之后。大约一个世纪前,燃料变成以煤为主,是中国城市开始工业化的标志。但是,当煤炭进入中国家庭之后,所产生的大量煤渣成了居民排放的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由于煤渣无法直接变成土壤的肥料,中国城市出现了生活垃圾堆积、难清运、难处理的问题。比如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因城中有大大小小的垃圾山而被称为“垃圾城”。

20世纪50年代后期,北京找到了解决城市生活垃圾的好办法——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这一做法的原由发表在1957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中。文章题目为《为什么要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处理》,作者署名韩若适,身份是“市上下水道工程局环境卫生处主任”。

他在文章中写道:“按照几年来垃圾物理分析调查资料看,北京市垃圾的成分有:一、炉灰(约占百分之五十三),其中包括煤渣、煤球灰、碎砖石、破盆碗等无机物;二、有机垃圾(约占百分之四十),其中包括厨余——菜根菜叶、鸡肠鱼刺、蛋壳鳞毛等以及落叶、杂草、禽兽尸体、畜粪和清扫的脏土等;三废品(约占百分之七),其中包括棉麻废品、破烂衣物、废铜烂铁、罐头盒、碎玻璃和旧书报废纸等。”

他指出:把三种成分分开收集,倒都是有用处的东西。炉灰运去铺路,煤渣可制造空心砖等建筑材料;有机垃圾运到农村去积肥,可增加大量肥源,并减少蝇蛆的滋生条件;废品卖给废品公司,对自己和国家都有好处。该报同一版面的新闻报道说:“由于群众认识到了推行垃圾分类收集是对工农业建设和改善环境都有好处的事情,都积极支持。……西四区百分之九十九的住户能经常保持把垃圾分清。”

这份报纸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对城市垃圾实施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处理是北京在50年前创建的模式。现在,这一做法已在世界流行。

垃圾渗滤液减量化措施研究 篇10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减量化

0 引言

垃圾渗滤液是城市垃圾在其运输、处理、处置过程中,因其自身所含水分,并受外部水文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性质复杂、处理难度大的高浓度有害污水。垃圾在填埋后的厌氧发酵、地表水浸滤、地下水浸泡等作用都会促使渗滤液产生[1]。填埋场在运行与封场后的很长时期内都会产生渗滤液[2]。对于垃圾渗滤液的污染控制,包括其水质净化与水量消减,对于垃圾处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渗滤液的减量问题进行研究。

垃圾渗滤液产生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源因素和外源因素。在填埋场内控制渗滤液产量的关键是限制降水入渗。垃圾渗滤液的减量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1)通过垃圾分类在产生源对渗滤液进行控制;

2)在垃圾转运站、综合处理厂对渗滤液进行控制;

3)在填埋场内利用雨污分流系统对降水进行控制;

4)垃圾场内污水处理工艺对渗滤液总量的消减;

5)回灌蒸发对渗滤液总量的消减;

6)其他减量方法,如湿地蒸发、强化蒸发工艺对渗滤液的减量。

1 垃圾进入处理场之前的减量化

在生活垃圾进入垃圾处理厂或处置场之前,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减量化控制,可以称为渗滤液的“源头减量”。

1.1 垃圾分类回收和预处理

生活垃圾的含水率主要是由其中的厨余等有机物造成的,另外纸张、棉絮等吸水性物质也会在进入填埋场之后对渗滤液的产量有影响,因此,在垃圾贮存、清运工作环节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同时注意给予完善的分类清运车辆配套,有利于垃圾渗滤液的源头减量。一般而言,厨余以及纸类物质含量高时,垃圾含水率也高。

通过垃圾源头管理,在垃圾集装点或回收中心,采用人工分选或机械分选工艺,对有机物和纸张进行分选、干燥,减少产生渗滤液的可能。另一方面,将城市垃圾中有害的部分,包括电池、药品、含汞器物等分离除去,可以降低渗滤液中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

1.2 压缩转运中的渗滤液控制

压缩又称为“压实”,是一种普遍采用的固体废弃物预处理方法,是指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减少表观体积,对废物实行减容化。压缩对于垃圾处理具有预稳定的作用。

我国生活垃圾一般为混合固体,甚至有时是固液混合体。生活垃圾中的易腐垃圾的含水率较高(50%~90%),当其接受压缩时,极易产生渗滤液。

垃圾转运站压缩过程产生的渗滤液、冲洗废水等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或河道水体,容易造成城市污水处理厂负荷冲击。但从渗滤液减量的角度出发,转运站中的渗滤液排放,减少了进入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总量。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的生活垃圾压缩转运工艺可分为“水平压缩转运”和“垂直压缩转运”等几种。对于水平压缩转运站,装箱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会从箱体滴漏出来。压缩后,渗滤液被压滤渗出,出渗量大约占垃圾量的5%~15%,在夏季和雨季较多。此处的压滤液产量小,产生时间是间断的,污染物浓度变化幅度大。竖直压缩容器底部的密封结构使得渗滤液不会溢出,可运至处置场处理,但是对箱体会造成腐蚀。

2 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的减量化

2.1 上游与周边地表水的控制

地表水入渗是垃圾场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对地表水入渗的有效控制是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减量的首要控制措施。

垃圾填埋场分为平原型、山谷型两大类。对于平原型垃圾填埋场,一般不存在严重的上游与周边地表水问题。对于山谷型填埋场,又可以分为山顶型、半山型两类,当填埋场的场顶标高与山谷顶部相接时,周边地表水侵入场内的可能性较小,只对上游汇集的洪水进行隔离、导排即可;当厂址所在山谷的自然深度较大(深度大于40 m),而所建设的填埋场场顶标高低于山谷总深度时,周围山坡上的降雨或地表径流能够汇入填埋场库区内,通常,这种场外汇水面积产生的雨水汇集量将大大多于填埋库区的顶口面积,此时必须设置足够的地表水排出构筑物。对垃圾场周边地表水的控制措施一般包括对降雨的阻隔,对暴雨的预防,对地表径流的引导排除,对上升泉等地表水的隔离。对场区周围地表水的控制就是避免区域地表径流进入场内,从而避免渗滤液产量的增加。为了控制地表水入渗,应该在垃圾填埋场建设之初就作好控制地表水的整体规划。

在整体规划之前,首先必须对垃圾填埋场的上游、支流、边坡等的流域情况进行详细调研。填埋场周围的地表水排水路线对填埋场的整体运行是至关重要的。当垃圾填埋场的地址位于河道地形内时,可能属于天然地表水的原有排水线路,必须设计对上游河道内洪水的拦截措施,防止上游洪水进入填埋区内。也可建造溢洪道、导流坝。与上游与周边地表水的控制相关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拦洪坝、泄洪暗管、洪水提升泵站、排水井、截洪沟等。在填埋场施工阶段,可采用分区施工、分期施工的方法减少裸露工程面积,在垃圾填埋场投入生产运行之后,宜采用分区填埋、分区封场的工作方法,减少开放作业面的面积。这些措施都是以垃圾渗滤液的减量化为最终目的的。

2.2 场内雨污分流

垃圾填埋场内的雨污分流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科学和严格地设计雨污分流系统,对垃圾填埋作业区内外的未受垃圾污染的雨水和渗滤液进行分别收集,一方面可以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降低渗滤液处理成本;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由于山沟、丘陵地带的垃圾填埋场内因暴雨形成的强大水流对填埋场造成冲刷。

填埋场内部雨污分流的基本原理是:在垃圾填埋场内设置的阻止填埋区汇水面积内的雨水进入填埋垃圾体的方法和措施,以及对环场边坡汇水、上游洪水的排出。科学和严格地设计雨污分流系统,对垃圾填埋作业区内外的未受垃圾污染的雨水和渗滤液进行分别收集,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运行中应尽可能使渗滤液自由排出[3]。雨污分流效果的优劣甚至会直接关系到垃圾填埋场运行的成败。

国内已建的垃圾填埋场一般都采取了常规的雨污分流措施,主要有:

1)设置拦洪坝、分区坝、垃圾坝,控制或杜绝雨水汇入;

2)设置永久性截洪沟、临时性截洪沟,拦截雨水;

3)设置泄洪暗渠(管)、雨水排出管、渗滤液收集管,控制雨水与渗滤液的流动状态;

4)设置每日覆盖、降雨临时覆盖(覆土覆盖辅助以土工膜临时覆盖)、分层覆盖、中间覆盖、封场覆盖,减少雨水渗入量;

5)有时还可以在场底建造临时小土坝或场内临时移动式排水沟。

场内雨水阻截与排放系统又分为填埋场封场前与封场后两个部分。可以采用“以路分区”的做法,将一个大填埋区分割成为若干个小分区,利于对雨水的分块控制。“路堤结合”填埋工艺能较好地解决北方填埋场雨季填埋中存在的问题。要保证所收集的雨水不受污染。非作业区的覆盖土经过压实后能够形成一层防渗良好的致密层,能对雨水起到隔绝作用。可以利用“膜覆盖”协助雨污分流。在垃圾填埋过程中,膜覆盖可分为两大类:中间覆盖、日覆盖。可以利用“堆体造型”协助雨污分流。

2.3 建设垃圾场排水构筑物时需注意的问题

拦洪坝是很常见的阻水构筑物,但需注意加固、防渗的问题。例如对拦洪坝上游侧的坡面需进行防渗处理,对拦洪坝上游坡脚必须进行加固处理,可采用粘土、HDPE防渗膜、浆砌石等多层防渗措施。

泄洪暗管可以将拦洪坝上游积聚的洪水排出,但暗管的横断面积一定要足够大,以利于运行期的清理,暗管的拐角、连接一定要顺畅。暗管的进水口一定要设置充分的杂物拦截措施(格栅、沉砂池等构筑物)。当自然地形不允许建造泄洪暗管时,可考虑在拦洪坝旁边建造洪水提升泵站。用大型水泵将汇集在拦洪坝前的积水提升至场外排水渠的高度。但是洪水提升泵站的建设有很多制约因素。例如:易与场地边坡的防渗结构冲突,不易寻找到坚固的地质条件用于安放大型水泵,另外由于不同地区大气降水量是极不均匀的[4],大型水泵可能面临常年闲置的危险。排水井有时也被用于排出填埋场内的积水。杭州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场内设有标高不同的多个排水井,用于排出中间层的垃圾堆体表面雨水。

环场截洪沟是大量用于垃圾场上游与周边地表水的主要排水构筑物,一般是指环绕在垃圾填埋场场顶周围1 m~3 m远外侧的用于阻截上游与场顶外周边雨水(洪水)的工程系统。即使是对于小型的村镇级的简易垃圾填埋场,环场截洪沟也是不可少的,对于大型垃圾填埋场,截洪沟更是多种多样,可采用分期设置截洪沟的方法[5]。

3 结语

垃圾渗滤液减量化,有利于降低垃圾场的渗滤液处理成本,并对垃圾场起到保护作用。

通过对生活垃圾在进入垃圾处理厂或处置场之前实施源头减量措施,包括垃圾分类回收和预处理、垃圾压缩转运中的渗滤液控制,可以实现垃圾进入处理场之前的减量化。通过在垃圾填埋场内实施工程措施,对上游与周边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对库区内面积采取场内雨污分流措施,科学建设排水构筑物,可实现垃圾填埋场内渗滤液的减量化。

参考文献

[1]王宗平,陶涛,金儒霖.垃圾渗沥液处理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进展,1999,7(3):32-39.

[2]周北海,王琪,董路.垃圾填埋场构造对渗滤液成分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0,13(3):6-8.

[3]张澄博,孔德坊.成都长安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头预测[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1998,9(2):41-44.

[4]曾宪坤.垃圾填埋场渗沥液调节池的浮盖设计与施工[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06,27(6):56-59.

上一篇:脑卒中后吞咽困难下一篇:图书馆开放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