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精选12篇)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篇1
在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 学生才是教学的中心和主体, 而教师则担任组织教学活动和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 师生之间在有效的沟通交流中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任务型英语教学, 学生能够全面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
一、任务设计需要注意的方面
(1) 任务呈现,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将任务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了解任务的要求和规则, 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任务设计,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教学目标灵活设计任务, 不应该套用模板或者一直使用同一种模式, 设计任务应该考虑到教学目标和教材结构、学生的英语能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 任务实施, 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活动时,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考虑学生的建议和想法, 修改和完善教学方案, 让教学方案更适合学生。
二、中学任务型教学的对策
(一) 任务设计要科学
教学任务设计要建立在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深刻理解的基础上, 教师必须明白任务的意义和设计方法, 例如如下的任务设计中: (1) Pre-task, 教师提问“Do you know Oprah Winfrey?”学师生共同讨论Oprah Winfrey的生平; (2) Fast Reading, 学生快速阅读文章并做课后判断题; (3) Detailed Reading, 学生自习阅读文章并回答教师提问的问题; (4) Practice, 根据给出的关键词和图片简要复述文章内容; (5) Consolidation, 教师使用计算机和投影仪让学生观赏视频片段并提出问题; (6) Discussion, 学生讨论。虽然看起来上面的任务设计循规蹈矩, 但是实际上与传统课堂教学差别并不大, 并且表面上是6个任务, 实际内容只有5个任务。
(二) 任务设计要目的明确
任务目标包含在教学目标中, 学生通过不断完成任务来获取英语知识, 培养英语技能, 任务目标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设定, 如锻炼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训练英语写作技能等。例如如下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将前几课学的体育运动的名称写在纸上, 如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等, 在课堂上将学生分组, 小组内的学生利用纸上的体育运动名称组成和一篇语言通顺、没有语法错误的小短文。这个任务不仅让学生牢牢记住了体育有关的单词, 还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任务目标不同, 起到的效果也不同, 在开始任务型教学前就要明确。初一、初二的学生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和技能, 然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布置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让学生在任务型教学中有所收获。
三、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实践
任务型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以任务为导向, 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以“Food”这节课的教学为例, 其教学步骤为:
(1) 导入知识, 教师在讲课前, 可以先给学生展示与food有关的图片、视频等, 通过这种方式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What food do you like best?Do you know words about food?How to spell them?”, 然后进入任务型教学中。
(2) 任务介绍, 课堂导入完成后, 教师向学生介绍本单元或者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如第一课时进行熟悉本单元生词, 第二课时学习阅读部分, 并进行小组对话练习, 第三课时学习单词, 第四课时学习语法, 第五课时进行发音练习, 第六课时进行英语交际学习。
(3) 任务实施, 教师首先带领学生熟悉单词, 然后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或者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总结答案, 然后让学生练习对话, 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对话, 对话完成后再让学生以本节课内容为主题进行小组讨论, 将英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最后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 概括文章内容, 提出疑问并在小组内讨论。
(4) 任务展示,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 到讲台上阐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存疑, 然后全班同学共同讨论交流。
(5) 任务考核, 教师解释学生存在疑问的地方, 提出问题并选择几个小组回答问题。
四、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反思
第一, 教学任务应该有趣味性, 学生的兴趣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影响, 教师设计的任务和问题应该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 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第二, 任务应该具有层次性, 任务的设计应该由易到难, 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 课堂任务应该由看图读单词到小组对话再到文章阅读, 由浅入深, 不断推进。第三, 课堂教学外要有适当的延伸, 课文教学是重难点, 课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 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五、结语
综上, 在中学英语任务型教学中,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情况做好任务设计, 这样才能确保英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李倩.中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探究[J].课外阅读, 2011 (5) :132.
[2]华敏娴.浅析新课程下中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与设计[J].新课程, 2016 (9) :50.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篇2
本文为西安翻译学院2017年院级教改一般项目《关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分级教学的改革研究》(编号:J17B08)
【摘 要】 分级教学是目前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本文通过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分级教学的一些教学构想和实践效果,以期解决传统教学方法中的不足和问题,真正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
【关键词】 英语专业;基础英语;分级教学;改革
2007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其中指出:“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其中一般要求是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目标。”从这一指示中可以看出英语教学要遵循分类指导、因地制宜的原则,大学英语如此,英语专业教学更是如此。基础英语是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及如何切实提高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值得广大教师思考和讨论。分级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和语言水平,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实行分类教学,分阶段提高,最终实现因材施教,使不同学生在其层级范围内最大程度地提高英语水平。对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非常适用。
一、分级教学的理论依据
1、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
分级教学的主要理论依据是Krashen提出的语言输入理论(The Input Hypothesis)。这一理论是二语习得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中的i+1理论指出语言习得是通过高出语言习得者已有的语言水平一个级别的语言输入。大量的教学与实践也表明,只有当语言学习者所接触的学习材料处于其可理解的范围内并在一定的其可承受的区域内,学习才会有成效,高出学习者原有语言水平的输入才能转化为其实际的语言发展水平。分级教学就是基于不同学生原有的语言水平,对不同层级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语言输入,促进其在各自的发展区内实现最大化发展,使基础差的学生可以弥补差缺,坚实基础知识,使基础较好的学生能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目标,不断开发自身更大的潜力,取得更大进步。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时是学习者一个主动的、自我的建构活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人为本,即注重个体差异、承认差异、尊重差异。这一点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的英语教学将不同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统一的教学,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分级教学模式正是在充分重视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级的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及分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笔者所在的院校,英语专业作为本院办学的特色专业也是省级特色专业,英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和生源的逐渐较少,高校招生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的招生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给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学院在招生数量和质量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在生源方面,由于地区、城乡差异以及学生自身偏科等因素影响,学院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异较大。目前,英语专业大一年级有15个教学班,总人数571人,班级设置基本按照英语高考成绩,设置成了15个平行班。在同一个班级里,学生英语水平不一,两极分化严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期待也不尽相同。教学采用的是统一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帮助到基础差的学生又满足基础好的学生是长期以来困扰教师的问题。从师资方面,目前从事15个教学班基础英语教学的共有8位教师。老中青年均有,各位教师在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上有差异,也有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方法。实行分级教学可以合理利用教师资源,发挥教师个人的优势,展现其独特的教学能力,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总之,实行分级教学的改革,对于低年级的基础英语教学尤为重要。通过制定适合不同学生英语水平的教学目标和计划,实现符合自身认知发展的目标,提高了各个层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并且合理分配了师资,适应了个性化、人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值得广泛推广。
三、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分级教学改革的基本构想及实施
1、教学班级和学生的合理分级
科学合理的分级是分级教学的前提和保证。首要举措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班级设置,即把平行班调整为不同级别的班级。新生入学后,在高考英语成绩基础上,可以组织摸底测试,以综合成绩的结果来确定班级的设置。成绩优秀的学生划分到A班(快班)、成绩中等的学生归到B班(中等班)、成绩较差的学生进入C班(慢班)。经摸底考试,对本院15个教学班出现了新的分级班级设置。A班为4个,B班为8个,C班为3个,A级班和C级班学生总数占到总人数的20%,B级班占80%,形成了中等学生占大多数,优秀和差生的比例小的均衡格局。ABC三个分层班级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也就是说C班的同学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后可以进入到B班,B班可以进入A班,A班优秀学生可以申请跳级修读,这样层层推进,动态调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
2、教学目标的调整与改革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级教学改革,首先要对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目标设置进行改革和调整。在分级教学下,教学目标应该是合理的分阶段和分层级的目标。根据目前本院英语专业学生的情况,在大一基?A英语的教学中,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C班学生通过大一学年的学习,达到初级要求;B班学生经过大一学年的学习后达到中级要求;A班学生达到高级要求。这样,不同的学生在大一学期结束后分别达到了不同的级别要求和学习目标,在各自水平和能力范围内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最大化。当然,学生实现的目标层级不同,意味着进入提高阶段的时间不同。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提高阶段较晚,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前进入提高阶段,并可以申请跳级进入更高一级的学习要求。
3、教学内容和方法的调整与改革
在分级教学改革下,对ABC三个层级学生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出差异性,每个学期就需要开设三个不同级别的基础英语课程,使用不同级别的教材,C班慢班学生使用基础英语第一册,B班中等学生使用第二册,A班快班学生使用第三册。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作业布置上也都有所差异,呈现分层次的特点。C班慢班的老师课堂教学中可以着重加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积累,注重词汇记忆和运用、语法、句型结构等的复习和查漏补缺,构建学生英语知识的系统框架。也可以组织一些词汇语法专项训练,促使学生在词、句基础上打好坚实基础,实现“升级”。B班中等班级的老师在加强语言输入的同时要注重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能力的和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可以进行演讲、报告、辩论等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使用能力。A班快班的老师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可以扩展文章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外书籍,使学生能在原有英语基础之上,增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4、考核方法的改革
分级教学改革下,考试考核机制也要发生相应的改革,因材施考。基础英语考试考核实行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不同层级的学生,考试内容和难度、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考试可以分成模块测试,基础模块,听说模块,读写译模块。比如,C班慢班学生的考试可以参加基础模块考查,B班学生可以参加基础模块+听说模块的考查,A班学生可以进行较为综合的测试,可以参加听说模块+读写译模块的考查。通过不同模块的考试,学生可以对自身对各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有全面的检测和认识,发现问题,不断进步。
四、分级教学改革实施注意问题及建议
经调查和对ABC三个分级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后,结果显示分级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了认可。但是分级教学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
1、对师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
首先,ABC三个层级的班级划分,对于A班学生来说,无形中会有一种心理优越感,自信心充分,可以极大促进学习,但是过于优越的心理会让一些学生丧失竞争和危机意识,长此以往会导致学业停滞不前,有可能面临“降级”。对于B和C班学生来说,这部分学生占大多数,难免会对比产生一些心理落差,感觉自己被划分到了差的班级里,是不被重视的人群,产生自卑感,影响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以上问题,可以召开分级教学改革说明会,宣传分级教学改革的初衷。让学生改变错误狭隘的认识。分级教学并不是区别对待,并不是只重视好学生而忽略差生。同时广大教师也要树立强烈的教学责任心,不能因为自己带了C班就丧失工作热情,带了A班就松懈敷衍,同样要正确引导学生,给予学生更为广博的知识空间。
2、教学方法上存在不足
分级教学下由于ABC三个层级班级不同,教学内容和教材选取不尽相同,教学方法当然也有差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基本一样,在内容侧重上不明显,该精讲的没有精,该粗略的没有粗。只是简单的调整了讲课速度,这样并不能从根本上适应不同层级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们应该针对不同层级的学生学习的侧重点来规划自己课堂的讲解内容和方法,是重单词语法讲解练习还是注重语言运用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以此来设计自己课堂的具体活动和布置相应的作业任务,通过这些来不断提高学生相应的能力水平。
3、教学管理上的配合不到位
分?教学打破了原有的教学班级设置,而且ABC三个层级的学生还会发生升级与降级,班级成员会定期变化的现象,导致班级管理、学籍管理不能随时跟进,责任不明确等。针对这一问题,学校、院系必须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学生动态档案,同时任课教师和班级导员等之间要积极配合,加强协作,对分级班级齐抓共管,使各个班级得到有力的师资和管理保障,避免混乱。
总之,基础英语课程的综合性和重要作用给教学带来了极大挑战,分级教学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人性化教育理念,有效地实现了因材施教,不仅是大学英语也是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可取之举。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和问题,需要学校、学院和广大教师学生的通力合作,及时调整纠正问题,使分级教学能真正得以实施,切实有效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晴霞,田丽敏.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研究[J].科教论坛,2016.16.292-294.【作者简介】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英语 教学 语法 语音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目标是指一门课程目标,这里指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狭义的目标可以是指一个阶段、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目标。我们认为,首先,中学英语是基础教育,它有别于职业教育和短期培训。前者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为以后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打好基础。后者一般有一些具体的目标(参加GRE考试、速成商业英语等),它专业性强,以速成、强化为主。其次,我们认为初高中两个阶段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初中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简单的阅读技能,还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它是说的基础。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由于只有句子才能真正完整地表达意义,因此让学生在句子中学习单词是可取的。而且,这些句子必须是地道的英语,而不能是Chinglish。
在英语教学中主要采用听说法、功能法是比较适宜的,高中阶段则可以语法翻译为主,并辅之以其他一些教学方法。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也因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动机水平,视学习的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教学目标应具体化、操作化。
二、教学过程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由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写作翻译教学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教学过程是紧密聯系的,但又有所区别。为了分析的方便,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1.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是英语初学者的关键阶段。学生对语音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其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对语言的全面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语音课不是语音学课,对初学者尤其是模仿能力很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语音课不必讲授一些深奥的发音理论、发音部位。要求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口型、舌位等知识,只会加大难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通过模仿和操练以及适当的口型矫正就足以使学生掌握一口纯正的语音。笔者认为,学生在初学字母之后不宜马上学音标,这样容易产生相互干扰。学生在学会字母后,先学习一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再学习音标效果可能更好些。
2.词汇教学
英语学习者最感到困难的可能要算记单词了。许多学生借助于单词表、卡片等工具进行死记硬背,结果却往往令人沮丧。其实单词不是靠死背而应靠活用。单词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词不离句。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如果经常鼓励学生用所碰到的每个生词造几句与日常生活贴近的句子,这样不仅单词容易记住,而且对单词的理解也更加完整、全面。
3.语法、句型教学
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和测验的一大缺陷就是过分强调语法规则。语法是掌握英语的一种途径、一种辅助手段。学习语法不是目的,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将掌握语法规则当作最终目的,从而忽略了掌握和运用语言本身。可以说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语法上。一般学生在学完语法后,仍然不能听说、不能阅读,而且所学的语法规则不是忘记就是混淆。实际上,一般英美人在日常生活的听说读写中,常见的语法也就是中学英语中所列的十几个基本句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把语法规则加以归纳简化,去掉一些不需要的语法规则,然后花少量的时间对这些语法进行集中教学,用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去说、去读,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规则、运用规则。这样,学生才不致被语法所吓倒,学生对语法的学习过程也就不会学了就忘,忘了又学的低效重复。近来有人从母语习得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不用学习语法就能掌握母语,从而断定学习英语也不需要语法的学习,而只需不断地模仿、操练,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外语的学习与母语的习得有许多不同之处,这是显而易见的。中学生不同于婴幼儿,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必然有助于他们分析语言错误,从而加速规范语言的习得。
4.阅读教学
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为阅读、翻译和写作教学作准备的,后者才是检验英语是否真正为学生所掌握的标准。但同时,阅读又是人们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人们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阅读的材料越深、越难就越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其实,“看不懂”的书一方面可能是书中的语言不地道、不实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前面讲过,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其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的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警告,说英语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笔者认为,如果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岂不更好英语的所有语法、句型等基本规律在浅显易懂的文章中就能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难度适当(切忌过难)且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让初学者轻松愉快地掌握一门语言的规律尤为重要。
5.写作、翻译教学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 篇4
听力理解的认知听力理解是个复杂的对意义进行构建的心理过程, 是听话人积极地对声学信号进行分辨、筛选、组合、记忆、释义、储存、预测的过程。听力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模式是怎样的, 语言背景知识是如何在听力理解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呢?
理论框架认知语言学认为, 对语言现象的认知是建立在对世界的经验以及感知和概念化的基础之上的。听力理解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及理论解释听力理解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字面语言信息进行解码的过程, 而是输入信息与听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的动态交互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听话人要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对所接受的声音符号进行分析、合成、归纳, 从而实现语义的重构。认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信息处理主要涉及“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然而, 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理解模式都有其局限性。听者由于某一方面知识的欠缺造成理解障碍时, 会不自觉地求助于其他方面的知识。
(二) 听力的理解过程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1. 听力的理解。
Kenneth认为听力理解由以下成分构成:辨音、信息感知、听觉记忆、信息解码、运用所学语言使用或储存信息。辨音包括辨别各种语音、语调和音质等, 这也是听力理解的第一步。信息感知是指学生在具备了辨音的能力之后有意识地感知语流中的语音组合, 从而获取句子意义的阶段。听觉记忆指的是将所感知到的听觉信息能够在被理解之前在大脑中保存一定的时间。信息解码指的是理解或获得信息的过程。在经过了以上几个阶段之后, 学生就可以运用所学语言将信息表达出来或储存在长期的记忆中。听力理解是通过听觉器官和大脑的认知活动, 并运用语言、词汇、语流和各种非语言认识, 把感知到的声音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2. 听力的过程。
听力的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1) 听力理解是一个积极的过程; (2) 听力理解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 (3) 听力理解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三) 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
1. 知识障碍:
学生掌握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 对词语、语句和语段在语言上的感知熟练程度, 连贯记忆力的强弱, 对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 等等。
2. 非知识性障碍:
设备因素, 课堂气氛, 理解技能, 心理情感因素等, 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合理安排、协调、诱导和激发下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避免学生产生思维的噪声而干扰听力的理解。认清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对提高听力教学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 听力教学的训练
1. 听力教学的阶段性。
教师在进行英语听力教学时, 首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 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一个学生在英语听力理解中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 学生听到一串声音, 对内容毫无理解。在这一阶段,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听、常听、精听与泛听结合起来, 从而使学生对英语语音、语调、语言技巧产生一种语感。第二阶段, 学生可以在语流中辨别出短语或句型, 并通过短语和句型对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谈话内容有一个大致的理解。在这个阶段, 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句子或短语的能力。在第三阶段, 学生能在语流中辨认出分句或句子, 并知其含义, 对所谈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这一个阶段学生的困难往往是与某些题材有关的词汇不足, 教师应使学生大量接触与这些题材有关的录音, 并反复多次地听与录音题材有关的词语、句子、句型等, 使学生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中猜出生词的意思, 逐渐扩大词汇量。在第四阶段, 学生能连贯地听懂所谈的内容。
2. 听力教学的针对性。
在听力教学训练中, 教师除了向学生介绍记忆的特征、记忆的过程之外, 还要指导他们按自己的记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认知心理学家Mudock通过实验证明, 人对字词的回忆效应, 首尾部分均佳, 惟独中间部分较差。这就是对记忆研究产生积极影响的“系列位置效应”理论, 同时也是对心理学理论早就确认的首因效应和后因效应的一个证实。对所听材料的开头部分, 由于听者的注意力在开始时往往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对所听内容辩得最清, 而对材料的结尾部分, 由于信号才消失, 信号意义还完整停留在大脑之中, 处于短时记忆状态, 听者也不易忘却。因此开头和结尾部分均可单独用大脑记忆。而材料中间部分, 也是内容主要部分, 本部分内容多, 信息量大, 结构层次复杂。大脑在处理这部分信息时, 记忆顺序易受到干扰, 记忆处于混乱状态, 因此记忆难度较大, 所以中间部分必须用脑记和笔记相结合的记忆方式记忆效果较好。
3. 充分利用现代化电教设备。
在听力教学中使用视听材料可使声音和图象相结合, 视觉和听觉相结合, 语言和情景相结合, 对视觉型、听觉型、感受型等各类学习风格的学生都有益。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原声版的英语电影、VCD等。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篇5
长沙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刘建清
摘 要:双语教学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长沙市从起在几所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五年来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同。实验表明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是符合实际、行 之有效的一种双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双语教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253605-0041-05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英语已成为人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英语教学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在更丰富的语言层面上,扩大英语学用的时空,拓宽外语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国内双语教学出现新的发展态势:深圳罗湖区从1992年起开始双语教学实验;上海把双语教学看作是培养新型上海公民的重要途径,提出了“强化英语、试验双语、探索多语的方针,积极稳妥地开展双语教学实践”(朱浦,),现已有400多所不同层次的学校成为双语实验学校;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等地都陆续有双语教学实验的报道;辽宁省教育厅发出文件,在全省中小学开展双语教学实验。可见,双语教学已经成为外语教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这种认识和指导下,长沙市从20起在几所学校开展小学双语教学实验,并于列为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二、实验过程
(一)学习理论,理清双语教学认识
在开始课题研究之时,课题组派教师到深圳罗湖区和上海双语实验学校进行调查研究,从网络和书刊中收集相关资料,集中研究学习,以逐步理清对双语教学的认识。权威的《朗文语言教学及应用语言学词典》对于双语教学的释义是“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r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学科教学的方式)。国内对双语教学较为权威的解释为:学校中全部或部分地采用外语(英语)传授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王斌华,2003)。在双语教学中,学科知识的获得是主要目的,同时也是给学习者创造学习和使用外语的空间,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多地使用需要他们掌握的外语(唐盛昌,2003)。双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能同时使用母语和外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使他们具有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树立跨文化的意识。
(二)选择实验学校,培训实验教师
我们选取育英、博才、仰天湖三所学校为双语实验学校。后来加入实验的还有砂子塘天华学校和东风学校,它们在英语教学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这些学校具有良好的英语教学氛围,英语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五年来,参加实验的教师有20多人,参加实验的班级有60多个,学生近4000人。
教师是教学的关键。没有合格的教师,实验就无从谈起。我们在实验中十分重视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提高实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理论水平。我们先后派出7批教师到深圳、上海、杭州、青岛等地实地考察,通过听课、听专家报告、与实验教师交流等形式学习双语教学经验。每次学习回来,实验教师都要写出学习体会、上汇报课、介绍学习情况。理论学习也是培训教师的一种重要途径,我们通过有关书刊和网站了解国内外双语教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学习有关专家的论文和外地双语教学经验,用这些理论指导我们的实验。通过理论学习和外出考察,实验教师对双语教学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教学技能也日趋成熟。
(三)设计课程,确立课时
在起步阶段双语课程只有单一的《科学》,经过几年的实验,几个学校都根据实际情况开设了多种双语课程,例如,English-Art,English-Science,English-Internet,English-Maths等。
在教材方面,目前,国内中小学双语教材还处于起步阶段,上海、深圳等地双语教学教材主要是引进,有的是学校自编一些简单的教材。我们比较分析了引进教材后选用了香港版的New Primary Science。该教材以小学阶段学生应该学习掌握的科学常识、自然常识等为主要内容,比较系统规范,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秋季后采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引进香港版改编而成的《小学生活科学》。其他双语教材都是自编或改编的,如仰天湖学校自编的校本双语教材DIY,使美术与手工巧妙结合,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盎然。
在课时安排上,我们认为要达到双语教学目标,必须加大课时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借鉴外地的做法,确定实验班英语课为每周5课时,科学课每周2课时,其他双语课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四)研究教法,探索教学经验
1.实验中我们不断探索适合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推进的模式。
1)渗透型教学:在双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在上课时可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将双语学科中涉及的一些关键词汇、重要知识点用英语讲述,并用母语进行归纳。也就是说,在初始阶段主要是以母语交流为主,并逐步渗透学科知识,使学生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2)整合型教学:教师在双语课教学中交替采用中英文进行授课,适时适度地用母语和英语讲授学科知识,促使学生建构双语思维;同时加大英语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尽早进入全英文教学状态。
3)全英语教学:双语教学的目的,一是完成学科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学科知识技能;二是让学生有更多的语用空间,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用英语授课,学生则尽可能地用英语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使其初步建立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学生在用英语时出现的错误采取淡化处理的方式,从正面进行强化,使他们对学习充满兴趣和成功感。
2.实验中我们通过多种集体研究的方法,不断摸索双语教学经验。
1)听课研讨。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开展互相听课评课研究活动,五年来,共开展听课评课活动40余次,每个实验教师都担任过主讲教师。通过研究交流,实验教师的思路逐步明确清晰。如刚开始实验时双语课既不像学科课也不像语言课,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都没有达到。通过研讨,我们认为,双语课必须要有明确的学科特征,学科教学目标必须达到,同时语言渗透要恰当,在必要时可借助母语对一些关键性的知识要点进行讲解,以免造成学科目标的缺失。
2)集体备课研讨。由于实验教师绝大多数是英语教师兼任双语课,对学科方面的知识了解有限,而科学课中有的篇章专业性很强,有的英语词汇甚至在一般的词典中都查找不到。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取了集体备课的形式,学校内的英语教师、实验组内的教师一起来研究,共同攻关。我们还要求实验教师向学校自然课任课教师请教,听他们的课,学习有关专业知识。有的实验教师还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解决难题。
3)培养双语专职教师。随着实验班级的增加,在英语教师兼双语课课时多、备课量大、精力分散、不利于双语教学实验的情况下,我们提出培养双语专职教师的建议。培养专职双语教师有利于教师在专业上的发展,使他们将主要精力用于双语教学的研究。目前,参加实验的学校都有了专职双语教师,他们的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对教材的理解、钻研也更加专业化。
三、实验效果
五年多来,经过实验教师的努力,实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英语成绩得到提高
6月,课题组对双语实验班和普通班进行检验,结果无论是口语测试、听力测试还是笔试,实验班学生的成绩明显高于普通班学生的成绩,P<0.01,呈极显著性差异(见表1)。
表1 实验班与普通班英语测试成绩比较
口语测试 听力测试 笔试 总成绩
M SD M SD M SD M SD
实验班 18.48 1.58 22.72 2.69 47.17 7.2 88.34 10.19
普通班 13.97 3.74 19.90 4.23 41.44 11.80 76.78 18.78
T 10.74* 5.42* 3.98* 5.43*
双语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积累词汇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上课时,学生们总是跃跃欲试,积极思维,尽可能地用最贴切的词语和句子表达自己的意思,充分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仰天湖学校对学生的词汇量做了统计,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远远多于普通班学生(见表2)。
表2 实验班与普通班词汇量比较
词汇量
班级 600-700 500-600 400-500 200-400 200以下
四年级实验班 16人 20人 23人 7人 无
平行普通班(一) 2人 12人 15人 26人 7人
平行普通班(二) 2人 14人 17人 26人 4人
(二)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满意度高
学生对双语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最近,我们对实验班部分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在291份问卷中,有272人回答“喜欢英语”,占93.47%;有267人回答“喜欢用英语上科学课”,占91.75%,说明学生对双语教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和家长对双语教学表现出很高的满意度:88.62%的学生和94.9%的家长对双语教学效果感到满意;96.2%的家长赞成学校实行双语教学,原因是孩子上了双语课程后,英语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词汇量增加了,对学习更有兴趣了。他们认为,孩子通过双语学习增加了对外国文化和世界的了解,学到了很多知识,能自觉翻阅其他书籍,查找相关资料及利用网络学习。许多家长认为,双语教学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发展了孩子的智力,活跃了孩子的思维,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学习。
(三)学生初步形成英语思维习惯
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开始形成初步的英语思维习惯。如在进入教师办公室时,他们会很自然地说:“May I come in?” 见到老师时,他们习惯用英语打招呼。在做实验时,学生也会说一些专业方面的词汇,如在学习“冷热”一课时,当学生用手接触热水杯时,他们会很自然地说:“Oh! It’s hot!” 在课间游戏时,他们也会说出Run, Jump, Sorry, Wonderful,Give it to me,It’s my turn等英语词语和句子。一些学生还常使用英语写日记、短文。双语教学不仅扩大了他们的英语词汇量,而且他们用英语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比同龄人要大得多。
实验班的学生还积极参加兴趣小组和各种英语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大大拓展了他们的英语学用空间。在英语竞赛、英语节目表演中,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能力远远高于普通班的学生。如博才学校、育英学校、仰天湖学校举行的学校英语节上,一等奖节目几乎都被实验班学生囊括。
(四)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双语课中有许多实验要做,在需要观察的实验中,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植物的生长实验,观察的时间长,记录也要详细。在需要动手做的实验中,由教师指导学生做。如学习“水的三种形态”一课时,教师指导学生用水制冰,把水加热烧开观察水的汽化。教师还根据学习内容布置一些动手做的实践作业。如学习了“水的循环”一课后,教师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出水的循环过程;学习了“声音的传播”一课后,教师布置学生用废塑料瓶做土电话。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63.57%的学生利用双语课中学到的知识做过小风车、七色板、动物分类卡片等小制作。当学生把深奥的理论和自己动手的结果联系到一起时,不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更增加了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课题组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语文、美术、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对比分析。统计结果显示,语文学科的成绩对比差异不显著,说明双语教学不会对学生的母语学习产生大的影响;而在对实验班单方测验后,发现语文学科P<0.05,差异显著,说明双语教学对母语的学习发生正迁移,有利于母语学习;美术、科学、计算机学科两者的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双语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
(五)教师能力得到提高,教师队伍初步形成
双语教学实验培养了一批骨干教师,其中有的已成为国家级、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在全国和省市教学竞赛、论文评选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实验中,我们要求每一位实验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现已结集了《实验教师优秀论文集》、《优秀教案、课例集》和《课题组实验总结集》等,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积累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六)双语校园文化浓厚,英语特色更显著
在实验学校,双语教学活动正逐步由课堂内引伸到课堂外,从校园内发展到了家庭和社会活动中。仰天湖、育英学校每学期定期开展英语角、英语沙龙、英语班会等等点面结合的课外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了丰富的英语交流和实践的机会。实验学校积极利用校园网站、宣传栏、各种标示牌等营造浓厚的双语校园文化。在拓宽学生运用英语的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各项英语学习中,使实验学校的英语特色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
四、结论与思考
(一)双语教学模式拓展了学生的学用空间
我国的双语教学还处于初始阶段,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教学模式。我们在这个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对国外的沉浸型双语教学模式、过渡型双语教学模式和保持型双语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比较后,提出了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这个模式的核心是,学生进入学校后即开设英语课程,并在适当年级开设一门或几门双语课程,在双语教学初期,可适当利用母语,最终达到双语课全部使用英语的目标。实践证明,渐进型双语教学模式符合我们的教学实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双语教学拓展了学生英语的学用空间,把语言学习与生活、学习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解决语言思维的问题,是一种标本兼治的解决方案。
(二)处理好学科知识与教学语言的关系是双语教学的关键
双语教学是用英语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语言基础薄弱,一开始就要达到全英语教学是不现实的。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在实验中强调,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用英语,同时借助肢体语言、实物、图画等,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个双语教学的环境,使他们逐步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当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语言产生矛盾并可能导致学生的理解困难或知识缺陷时可借助母语教学,以避免学科知识的偏差,特别是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可以用母语做一些归纳,以便学生全面掌握。
(三)双语教学实验符合学科整合的理念
双语教学贯彻了学科整合的理念,把语言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到一门学科教学之中,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又学习了英语。因此,在一定的范围内、在有条件的学校推广小学双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科间的整合和融合,逐渐实现综合课程的开展。
参考文献:
唐盛昌. 2003. 双语教学之初探[A]. 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论文集[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斌华. 2003. 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朱浦. 2003. 试论初始阶段的上海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A]. 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论文集[C].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注:本课题主要研究人员:刘建清、龙胜、刘莎、彭青、李肖蕾、李佳、卢静、欧阳丹熙、刘小梅等。
收稿日期:-07-07
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篇6
关键词: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
书面表达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甚多,以致影响最后总分,因此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势在必行。写作在考试中最常见的形式是“情景作文”或“提示作文”,而学生对于语言要素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写出的东西往往是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Chinese English,甚至出现各种错误,这些问题长时间未得到解决并因此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一、灵活应用教材,注重写作的基本功训练
写作教学应以课文为中心,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逐一进行训练,训练可分为五个阶段。其一由“词汇积累”到“句式”的训练阶段从七年级开始就加强学生词汇方面的训练,让学生通过积累的方法增加词汇量。首先,在每个单元的对话和课文中都有很多单词、词组、习惯用语和句型等,老师应坚持每天听写学生,强化训练。对于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可以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划分好句子成分,然后叫学生“读熟”。其次,让学生达到会用学过的单词、词组和句型造句。在课堂上,针对每节课所学的单词、词组及句型,老师带领学生操练。课后,老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层次的布置作业,帮助学生增强举一反三的能力。再次,要加强英汉互译练习。平时引导学生多做一些复述、表演、翻译等练习,让学生口头表述或书面整理,有助于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培养和规范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其二“由句式”到“段落”的训练阶段从七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书写小段落的训练,做到口笔同步。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写作内容也不断丰富,八年级就要注意段落中的时态差异、句型变化以及过渡句的使用等。到了九年级就要注意文章的体裁、格式、写作方法、复句的正确性以及中外文化的差异性。其三各种体裁文章的训练阶段在我们所学的课文中有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还有日记、通知、假条、书信、电子邮件等应用文。在实践教学中,根据教学进度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在适当的时候介绍各种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及各自的特点,这样可以避免写作练习的盲目性,做到有的放矢,有目标地训练。另外课文中还有大量的插图,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进行看图说话、写作。从一些常见的文体练起,由短到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其四默写课文及优秀的作文范文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以课文为中心进行训练尤为重要,因为课文能够体现各种英语语法及句法的特点,课文中的句子就是規范、地道的英语范文。因此,每学完一篇课文,都要求学生进行熟练地默写。这对夯实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批和互批,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批出并纠正,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改错能力,又能增强学生修改文章的意识,同时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能力将会大大提高。
二、注重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一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阅读技巧方面的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生词,教师应指导学生锻炼自己在阅读文章过程中的猜词能力,联系上下文语境理解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注意从阅读技巧方面指导学生,培养学生自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阅读范围的指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帮助他们确定不同范围、不同标准和不同难易程度的文章,供他们去读。比如说,可以给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一些稍长、有哲理的趣味文章去阅读,给阅读能力稍弱一些的学生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文章,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各层次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表达能力。其三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阅读文章方面的互动为了更好的强化各类学生的阅读效果,教师每周可以安排特定的时间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进行阅读文章的互动训练。通过口头练习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各类学生阅读指定材料的能力。其四教师定期地组织学生开展话题讨论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设置英语角。教师利用英语角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某一固定话题的主要情节、人物特征、中心思想,引导学生在英语交流与互动的宽松氛围中各抒己见,互相交流。这种做法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加深对英语文章的理解,以增强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
三、具体的写作训练
以上是基本功的训练。有了扎实的基本功,再进行一些作文训练,也是很必要的。①从简单起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过高的要求对学生是不切实际的。现在的教学过于强调系统的语法知识。对一个中学生来说,学完所有英语语法知识是不现实的,高中学的语法知识已相当于英美大学生的水平。“春发、夏长、秋获、冬藏”,每个年龄都有该干的事情,拔苗助长是不需要的。因此,笔者要求学生从简单的句子开始,不贪多,不犯较为明显的语法错误。用简单的句子表达意思,尽管幼稚,但学生一样是有成就感的。语言的第一问题是表达,简单的文章就像小学生作文的流水账一样,幼稚却纯真而可爱,应该给予鼓励。②避免Chinglish:中式英语是很多中国人学英语时容易犯的错误,在初学者中表现得尤其明显。笔者要求学生,在写作时不要写中文再翻译为英文,而要根据语感直接写英文,尽量减少中文这个中间环节。
总之,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渐进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学生都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努力。学生学习兴趣是多变的,而且影响变化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所以兴趣会出现反复。最重要的是教师要随时注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反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从心底里爱英语,更好地学习英语。
边远地区中学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篇7
1. 边远地区界定
从环境地理学角度出发, 边远地区的界定也存在诸多定位。然而, 从学者们的定义来看, 可以归结为处为地理位置或经济发展相对靠后的, 带有原生态元素的地区。在我国, 从经济发展上来划分, 可以分为三类地区。一类地区可以归结为沿海地区, 二类地区可归结为东部地区, 三类地区西部边远地区。
边远地区通常意义上指, 新疆、内蒙古、重庆、云南等边远地区。尤其是指经济发展较为靠后的地区。从原始形态上来划分, 其边远山区也可以理解为尚未开发或开化的地区, 其原始风貌呈现较好, 信息化程度与能力相对靠后。
2. 边远地区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从现行教学现状来看, 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区域为例。英语总体教学尚处于单一形式授课阶段, 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要授课内容。缺乏现代教学方式的引入, 同时, 缺少现代教学设备的应用与理念的充实。在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上与其他地区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信息化水平对于现行英语教学来说, 是不可或缺地重要组成部分。而在边远地区的学校, 语音学习室在大多数学校中仅能提供部分班级进行授课。通常情况下, 多个平行班级上课则可能导致授课设备的严重不足, 给授课人员课程安排带来严重的影响。同时, 信息化水平的相对落后, 也给学生对英语语音与词汇的应用和结合巩固带来一系列的不便。按照语音与词汇学习规律来讲, 英语词汇在生活中到处可见, 给学生视觉性冲击, 给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给予一定程度的激发与促进。而信息化的发展不充分或者不对称, 则给学生英语的学习也带来一系列的困难。
3. 边远地区英语词汇教学策略的思考
3.1 分层英语词汇教学边远地区的应用
分层教学理念在边远地区教学过程中应用, 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可操作价值。由于英语教学的外界环境相对较差, 大部分学生英语词汇的学习主要依靠在课堂上教学过程中所获得。
对于边远地区的学生来讲, 其英语词汇的基础相对较差, 受其家庭背景、社会因素以及个体自身的理解能力的影响。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处于半启蒙状态, 因此, 采用分层教学方式较为适合边远地区学生学习的要求。
在课程和统一要求下,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与个性特征进行多个教学目标的设定, 从多种不同的方面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设计, 使“吃不饱”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而使部分词汇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够通过分层教学获得一定程度上的知识性地积累。
分层教学课堂实施过程中, 要实现兴趣教学处于第一位, 给不同等级水平的学生以不同地要求。对中等水平的学生给以充分的讲解, 使其了解与掌握词汇学习的规律。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则要求其进行识记, 进行简单的重复, 以期在后续的词汇学习与应用中得提高与巩固。可以说, 英语词汇分层教学是一种艺术性构建地过程。适当的处理分层教学能够使英语学习的整体效果获得较大的提升。
3.2 提高英语学习的信息化程度, 促进英语词汇学习能力的提高
词汇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 其英语词汇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与否。对于大多数个体来说, 信息化英语学习的促进与影响在潜在的过程中实现并且得到加强。因此, 对于英语信息化内容的构建与信息化设置的应用是极为有必要的。通过对信息化设备的布设以及对英语学习设备的增加, 给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英语学习环境。通过学校、家庭对英语学习意识的重视, 给英语学习者一定的支持。进而, 对英语学习者的词汇学习给予一定程度上关注。通过建立独立词汇式课程的学习, 进行部分词汇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一系列地强化。
3.3 加强词汇的课外性辅导
英语教学人员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 个体学习能力的差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一定程度上的关注, 给学生适应的课外辅导, 使学生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从教学角度上来进行, 个别词汇题目的设计, 使用现代国际流行的英语词汇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 使学生的践行性和词汇应用能力提高, 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行自我能力的提升与加强。英语教学人员适度的布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或者英语学习的具体环境, 促进学生英语兴趣的提高。同时, 举办英语词汇记忆能力的竞赛活动, 促进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学习与促进。
结束语
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一定的差距, 这是毫无争议的。然而, 英语的学习是无地阈划分的, 对英语的学习的任何地区的学生都是有需要的。英语的学习其词汇的学习是重要组成部分, 成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支点。通过语音与词汇的学习, 才能在英语后续的学习中有着一定的提高与加强, 否则, 英语基础性知识的不巩固, 则后续的英语学习更为困难。对边远地区, 信息化程度相对靠后, 同时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不容乐观的现实情况下, 对英语词汇学习地关注更是应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上。
参考文献
[1]王秀丽.中学英语词汇教学[J].科技信息, 2011 (08) .
[2]钱时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对高三词汇复习的启示[J].中学英语之友 (下旬) , 2011 (06) .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研究 篇8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教学方法
1.引言
英语词汇是学好英语的首要条件, 只有掌握好一定量的英语词汇, 才能学好英语。但是现在的部分农村中学生, 因英语词汇量太少, 成为英语学习的后进生。他们很苦恼、很失望, 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兴趣是使英语学习通向成功大门的一把钥匙。因此, 教好词汇是使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有效进行词汇教学。
2.利用一切条件强化语音教学, 为学好词汇打好扎实的 基础
词汇教学通常采取先音到形的方法, 词汇的音是学生学习时对单词的第一个印象, 也就是最初的印象, 只有把音读准了才能记住单词的形, 如果读不准音, 那就记不住它的形, 无音无形就谈不上义。因此, 要牢牢记住一个单词, 必须把音念准。我们要注重强化语音教学。要进行语音教学, 必须先学会先听音, 然后大胆地开口学, 这是语言教学的基本步骤。之后可以让学生模仿跟读、看口型、看图形等, 利用一切条件给学生创造更多模仿和发音的实践机会, 以便达到准确发音的目的。当然, 教师应提高本身的综合素质, 强化好自己的语音。
3.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词典的良好习惯
学生常用词典, 记住单词音标、词义和词性, 以及词的运用, 他们的学习能力会不自觉地提高, 如此就可以他们的词汇量。在平时英语阅读时, 教会学生碰到生词时, 先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大胆猜测, 确实猜不出或不确定再查词典。养成这种习惯, 会无形提高自己的判断力, 英语的词汇量也会有所增加。另外, 查词典时, 注意词性的变化和其他相关的词, 这样会掌握一大串的词汇。例如, 遇到visit (动词) 这个词时, 词典里还会出现visitor (名词) 等相应的单词。
4.重视构词规律的教学, 教会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有效 方法
每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构词规律, 掌握了这些规律, 就便于记忆。英语中构成单词的基本元素是有限的, 无非是词根、前缀、后缀等。学生如能掌握这些规则, 记单词就会事半功倍。如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 就有dis-, disagree (不同意) ;un-, un- lucky (不幸的) ;im-, imperfect (不完美) ;in-, indefinite (不确定的) ;ir-, irregular (不规律的) 。另外, 还有其他的构词法, 如复合法等。
5.重视词汇意义的教学
英语词汇含义十分广泛, 一个词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意思, 即一词多义。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词汇的意义, 较熟练、正确地使用所学的每一个单词及短语, 重视词汇教学就显得特别重要。英语的词义可以分两类, 即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通常表示语法概念的意义叫语法意义。例如go, goes, went, going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 , 然而它们的词汇意义却是一样的。而所谓的词汇意义, 是指词所表现的内容。例如提到“国家”这个词, 学生就知道是country, 但是还有另外三个词:na- tion, state, power也都有“国家 ”的意思 , 只是在某些用法上有些不同:country侧重于国家的疆土或国土;nation侧重指国民或民族;侧重指民族、人民;state侧重于政府;power指的是国家的政权, 特别强调的是“强大”的意思。另外, 同义词在某些用法上也有所不同。例如much和many都表示“多”的意思, little和few都有“小”的意思 , 然而它们的词性特性是不同的。反义词用法更加明显。如much和little都可以用来修饰不可数名词, many和few可用来修饰可数名词, 但它们字面的意思又完全不一样,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互相使用。教师应举例说明这些词的区别, 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再有, 同一个单词在不同的句子和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完全不同, 这是学生必须要理解及掌握的。
6.注重语境方面的教学
目前, 农村中学外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仍然不能完全摆脱死记硬背的传统教学模式。平时, 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际应用。所以, 教师在组织教学词汇时应创造生动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学习英语词汇。为此, 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 让学生从练习中掌握新单词、复习旧词汇。另外, 教师还要坚持用英语授课, 尽可能用学生所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进行提问、对话, 这样能让学生一直用英语进行思维。
7.注重词汇记忆法教学
现在的农村中学生, 如何记好词汇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刚进中学学习时, 词汇少, 学生还能记忆所学单词, 但随着学习的深入, 词汇量逐渐增加, 学生觉得很难记好所有的词汇, 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 要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笔者认为可以用下面的几种方法。
7.1卡片记忆法
在词汇学习中, 教师要求学生把单词写在卡片上, 正面写上英文, 背面写汉语, 并随身携带, 平时经常不定时地拿来翻阅背诵, 并且不断将已记住的单词挑选出来, 然后不断补充新单词, 这样做又简单又有实效, 学生可以利用零碎的课余时间记忆词汇。
7.2音标记忆法
根据单词的读音记忆是加强记忆的一个重要的方法, 音标掌握得好的学生, 很容易根据常见的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 自己总结出一定的规则, 比较快地记住所学的单词。例如: 字母组合-tion的发音为/∫n/, 记population (人口) , congratula- tion (祝贺) , invention (发明) 等单词时就能过目不忘。
7.3构词记忆法
英语的词汇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则, 那就是基本词汇, 由基本词汇组合再构成其他词汇等, 掌握这类规则就能很好地记忆单词, 如前缀un-lucky, care-careful, class-classroom等。
7.4分类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 要把学到的单词按不同的规则分类整理, 其优点在于单词输入大脑之前, 已经经过分析和系统的整理。当进行记忆时, 人脑只要进行短暂的思维活动, 就可以在大脑里较长时间的保留下来。比如可以按年份、季节、动植物、学科、职业、交通等各种类型分类记忆单词。
7.5比较记忆法
在学习过程中, 教会学生通过对各种单词音、形、义等方面的比较, 加强词汇的记忆。如:同音方面的比较:如our (我们的) , hour (小时) , weather (天气) , whether (是否) ;单词与复数方面的比较:如foot→feet (脚) , man→men (男人) ;义的比较:如also, too, either, as well。
7.6间隔反复复习记忆法
不管学生多聪明, 不管他们绞尽脑汁用什么方法记忆词汇, 遗忘都会存在。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是在识后的最初时间内遗忘较快, 而后逐渐变慢。有学者这样指出遗忘的规律大致是:2天, 4天, 8天, 1个月, 2个月。如果我们根据上面的规律间隔安排时间复习词汇, 就能较好地记下所学的词汇。
8.结语
英语词汇教学很重要, 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应注重语音和字母组合规则,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英语文章, 注重从构词规律, 词形和义, 记忆方法等方面教学词汇。另外, 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加强本身各方面的修养,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
[2]教学月刊[J].江苏:时代英语报社出版, 2002.
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研究 篇9
一、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实施背景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各领域对于优秀人才的融入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国家基础教育阶段,需要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具备良好的实践能力。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地改革素质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品格而来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严格按照该标准来实施教学,融合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性,则中学阶段的教学质量较以往将会有明显的提高。
二、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征、内涵及其实践方向
1.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征分析。对于中学英语教学而言,教师应避免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转而采取兴趣导向式教学策略,这样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科目的兴趣,并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英语、促使学生群体自动自发地组建英语学习小组。从本质上来看,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特征有三点:(1)该教学模式具有情感调动的意味,也就是说,通过教学策略的实施,令中学生提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2)该教学模式具有创新教学的特性,因其与以往传承式教学模式极为不同,该模式强调的是教学双方的平等性,甚至将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围绕着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来推进教学,并不断以互动教学的形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语言学习与应用的灵感,促使其多利用英语来交流;(3)该教学模式更注重语言的实践性,这也是令语言类型课程的教学回归其本源,学生通过主动浏览多媒体课件、音视频教学素材,不仅扩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更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感知到外国人的思维习惯以及行为习惯等等内容,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2.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内涵分析。从教学实践过程来看,中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的实践能够促进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改善,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突出互动式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势。鉴于语言类课程本身的特性,需要不断进行表达与练习才能跟上学习的节奏,再加上,课堂互动教学所营造的轻松氛围,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两种语言来表达观点,这对于中学英语课程的学习来说是最为重要的,学生在兴趣的导向下,集中精力吸收英语知识,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促进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角色扮演,把英语课本中的对话内容以课堂对话的方式呈现出来,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
3.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方向研究。长期以来,我国中学英语阅读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高,学校教师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十分重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着语法、阅读技巧等内容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较为忽视,因此,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应作为未来学校英语教育的主要实践方向。例如:教师在英语课堂当中,可以沿着“设问、思考、讨论与创造”这一思路来完成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目标,具体来说,这一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凭借教师“启迪式”引导,促使学生主动提出质疑或是找寻答案,进而令师生都步入到良性的交流、论证、脑力激荡等环节之中,通过发散思维的过程,来实现英语基础知识、口语技能、英语阅读写作等课业基本内容的传承。此外,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可知,大量阅读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必经之路,也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当中最关键的技能。但即便如此,也不应忽视培养中学生自主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不要为了做英语阅读题而去阅读英语短文,而是要从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体悟英语语言的逻辑性,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英语思维习惯下的语言表述。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研究,能够感知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思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必要性,与此同时,采取必要的可行性策略来推进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也是当前教育界需要考虑的实际问题。
在钻研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得知,不同的教学策略的选择会对传统教学带来较大的影响,基于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来合理选择不同的自主创新教学策略来完成不同的教学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中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互动式的语言训练。
摘要: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讲求的是能够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强化教学质量,实质上,其本质是,将学生置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来提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中学英语自主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期相关的研究内容能为教学实践带来有益的借鉴。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研究 篇10
一、营造口语环境
教师一定要牢牢树立一个观点:从口语抓起。现代英语的教学,应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口语能力。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口语能力在某些方面,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日后能否更好的应用英语。中学英语属于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口语能力的提升,在该阶段的学习,拥有较多的便利条件,且总体上的基础性较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遇到太多的学习困难,能够为后续的学习,提供较多的保障。为此,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应首先从营造口语环境方面入手。本文认为,在今后的工作中,可尝试从以下几项工作出发:
1.教师应为学生设定较多的对话情境。目前,很多中学英语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都是对学生进行板书教学,并未让学生拥有较多的时间进行口语练习。在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为学生设定较多的口语练习话题和情境,通过口语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英语的语法运用和固定句式,以此来完成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2.由于客观上的教学水平受到限制,因此口语环境的营造,必须具有一定的新意。教师可根据每节课程的要求,设定不同的口语练习话题,并且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以此来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总的来讲,学生的口语练习,将会直接影响到英语的运用和后续学习,日后必须在该方面继续努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情景教学法之所以受到师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它能创造接近生活的语言情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应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情境,并且将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这样以来就可以较好的帮助学生加深英语知识及意义,从而实现较好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水平。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创设情境和激发兴趣,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认真做好准备工作,也可发动学生协助做好准备工作。创设情境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总是在自己身上努力,应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困难部分,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保证课堂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2.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根据教材的内容、情节、故事发展顺序,简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工作,不能总是将自己作为教学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将学生作为学习的重点,并且为其配套各种教学手段,包括多媒体手段、分层教学等等,促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保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获得持续性的优化。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
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多鼓励学生并且能够把学习的权利放给学生,认识到“教师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由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因此要在关注学生情感方面,制定针对性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与教师减少各方面的矛盾,从而能够实现客观上的工作提升。关注学生的情感,可尝试从以下几项工作出发:
1.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强,发音练习中,往往表现出不敢开口的情况,由此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后续的学习遇到了较多的困难。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当中,教师应对自信心较弱的同学,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了解他们害怕的原因,并且鼓励他们大声的练习,一开始读错并不要紧,积极的改正才是最重要的。
2.部分学生心情急躁,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都要在第一时间背下来并且掌握,害怕被别人甩在身后。针对此类学生,应保证学生能够正确的面对英语学习,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教师应与学生促膝长谈,通过学生的思维来思考问题,这样一来就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帮助学生,实现其学习英语的正确性和标准性。关注学生情感,是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的重点部分,绝对不能忽视,主观上的因素对中学英语教学具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四、转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环境
1 . 变课堂“静态结构” 为“动态结构” 。在“复习旧课、讲授新课、总结复习”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是预定学生已经进人了学习状态,而由老师为主体“灌”和“填”。但学生的心理空间并未开启,被动地接受难以产生动力来源。所以理想的课堂教学环境之一是强调“活动性”,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对教学的参与。为此,转变课堂的教学结构是今后的重点内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要求教师能够较好的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英语知识,向老师提出较多的问题,教师以解答问题来告诉学生较多的知识点,双方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完成教学工作和学习工作,从而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长期坚持动态结构为主的英语课堂后,教师能够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也将获得较大的进步。
2.创设一种学生能自主的课堂环境。自主性是一种学习自身产生的需要,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一种学生能自主的课堂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加稳定。首先,在创设自主课堂环境的过程中,要求教师设定不同类型的话题讨论和情境对话,同时还要让学生自动的去学习知识,教师要运用较多的教学设备,完成有效的知识传授。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时间不是很多,教师应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知识传授,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制定有效的课后作业,促使学生在课后能够主动的去做各种拓展练习和巩固练习,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水平的提升,并且积极发挥好课堂教学的成果。
本文对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优化展开讨论,现阶段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环境,相对过去有了很大的优化,很多工作都告别了过去的恶性循环,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是,中学英语教学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课堂教学环境优化,在未来的工作中,应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与学生开展更多的交流,否则仅仅是在短时间内努力,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成效。
摘要: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开始转轨,随着国际化社会导致的教育的开放和融合,中学英语教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同时日益显现出其教学方法改革的迫切性。从主观的角度来说,中学英语在目前的教学当中,表现出了很多的问题,很多教师依然使用灌输式教学,并且未能进行广泛的课堂教学环境优化,导致学生的能力和特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长期的学习当中,未能够实现教学水平的最优化和学习成绩的最大化提升。在今后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应将课堂教学优化放在首位,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研究,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英语,巩固自己的成绩,加强应用能力的提升。
浅谈中学英语兴趣教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英语;和谐平等;兴趣教学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愉快学习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老师和蔼可亲的语气、协调自如的表情、真诚的微笑、信任的眼神、恰当的鼓励,为学生带来感官上和精神上的愉悦;课后多和他们接触,从生活上多关心他们,注意他们在情绪、思想和行为上的变化,就像父母一样与之多交流、多谈心,帮助他们答疑解难。其次,教师要平等对待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对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或表扬,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时刻在进步,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动力。愉快教学就是通过营造轻松、欢快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如:帮助班上的同学改英文名,尽量多讲一些关于英美国家的文化、生活故事,使他们能够爱上英语。
二、分散难点,减少学生对英语障碍的心理
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倾向性的差异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在环境、教育等的影响下形成的。仔细分析一下对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使用英语的民族与我们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英语与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英、汉文字在音、形上迥然不同;在词义、词性上也不能完全对等;英语的词序、语序与汉语也有所不同;英语动词时态、语态是汉语中所没有的,这就给中国学生学英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要让学生排除母语的干扰,学会地道的英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一方面让学生多读、多听、多模仿来培养英语语感,另一方面让他们把握住英语与汉语的区别。然后再让学生反复操练,加深理解,掌握英语的习惯表达法,在备课时我反复琢磨学生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英语动词的时态是学生最感困难的,我就用学生熟悉的行为动词造一些简单易懂的句子,先让学生听懂、会讲,然后在不同的情景中使用不同的时态的句子,让学生理解时态的意义,最后再归纳所学过的时态在结构上的区别与联系。这一做法归纳起来就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精讲多练,及时归纳;融汇贯通,举一反三。这个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语言兴趣深入课堂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教师要注意对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把知识变成有序的、多层次的智慧,在课堂上用生动浅显的語言“传递”给学生,用启发兴趣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战胜困难,主动地吸收信息,再将所吸收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智慧。我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运用语言的技巧:
1.幽默的运用
美国作家特鲁赫伯曾经阐述:“真正的幽默是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进而使我们的身心和周围的一切均衡地成长,实现更高级文明。”幽默运用于严肃的课堂教学,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2.歌曲的运用
歌曲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同时可以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进行综合训练,还可以利用其想象空间开拓学生的语言思路,最终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寓教于乐”的作用。
3.师生游戏
参与游戏是青少年与生俱来的合群性的体现。通过游戏可以达到巩固词汇、语法、听力、口语等的目的。
4.老师讲故事
讲故事是一种原始的授课方法,是“一种民间艺术,不能随意操纵或大量生产,其魅力是独特的”。在教学中适当使用“讲故事”,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讲故事者使用的建筑材料是词汇,嗓音和语言形式;工具是声音、表情和手势;产品是人类词汇和想象力基础上共通经历的创造物。”讲故事可以使教师摆脱通常在课堂上使用的那种“教师腔”,讲故事的教师不仅使用浅显易懂的词汇,而且使用声音、表情和手势,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强烈而又真实的语言交流的体验。
5.创设情景 、注重活动,灵活教学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去餐馆就餐的对话时,我事先准备了牛奶、桔汁、梨汁、香蕉、面包等,上课时把它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餐馆的柜台。教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orange(milk,pear)?”营业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 many would you like?”顾客答“Three。”营业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 you are。”顾客说:“Thank you。”表演完一遍以后,教师再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吃的喝的东西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台上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再如学习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我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篇12
1.1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含义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是指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承认并充分考虑学生间英语水平存在的巨大差异,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信息加工者, 并且根据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将学生分为若干个群体, 进行分类教学,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 设计出不同的教学内容, 通过有效控制教学进度, 变换授课方式, 配备合适的教师进行教学, 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层次上得到最充分的自由、和谐的发展, 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最终适应社会不同需求, 达到培养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
1.2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意义
在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意义重大。首先, 英语专业学生入学时英语水平差异较大, 按专业组班的教学模式常常是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 因而英语水平提高很慢;而基础差的学生则“吃不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这部分学生就会因无法跟上学习节奏而自暴自弃, 进而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 最终一无所得。因此, 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也成为难题。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分层次教学, 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又能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从而使学生可以各有所获, 主动地获取知识, 整体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其次,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认知和加工信息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 (引自丰玉芳, 2006) 。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构建有关的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意义构建只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分层次教学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 可以使学生恢复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充分发挥英语学习的主体作用,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再次, 分层次教学符合“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原则。
2 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专业“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大学英语教学层次的确定
实施分层次教学, 如何科学地确立教学层次十分重要。确立教学层次的依据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根据学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 二是在学生入学后进行统一英语摸底考试, 根据考试成绩进行分层。一般说来, 高考入学考试信度和效度都比较高, 考试的区分度也比较可信, 因此我们认为根据据学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成绩进行分层较为合理, 同时也要征求学生本人的意见, 作为分层组班时的参考。科学合理地分级是成功进行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是因材施教,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2.2 大学英语专业“分层次”教学内容的确定
确立好分层组班后,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要根据不同的层次有针对性地确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 这是实施因材施教的基础。A级学生一般有较好英语基础和较高学习兴趣, 而且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属于提高班。因此, 要适当提快教学进度, 注重拓宽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较好地掌握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 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构建能力, 以发展学生个性才能为主, 教学上采取“慢进度、多鼓励、重进步、勤沟通”的办法, 努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加强教书育人工作, 使这部分学生英语学习有所进步, 具备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教材的选用上也要有所不同, 以利于教学顺利的开展。
2.3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方法
“分层次”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因材施教, 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思想, 注重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英语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双向教学活动关系。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分层次”教学的特点, 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 对不同层次, 不同素质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并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 充分考虑学生的反映, 根据教学实际需要, 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将教与学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取得了英语教学的最佳效益和效率,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首先, 对于A级班学生,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教材为依托, 快进度、严要求, 适当提高教学要求, 在按质按量完成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之外, 适当扩充阅读的内容, 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信息内容, 满足A级学生的需求, 以提高A级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例如在每节课讲课前5分钟, 让学生讲英语小故事,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 在课后布置学生写英语短文, 如简历、应聘信、应用文、商务信函等。A级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扎实、学习英语的兴趣较大, 有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的愿望, 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能, 尝试采用探索式教学方法和采用启发式教学, 在教学中精讲多练, 侧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教师还应鼓励指导这部分学生积极参加英语第二课堂的活动, 如参加英语朗读演讲比赛, 看英语电影, 参加英语角等。这些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英语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机会, 使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实际交际, 从而营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气氛, 也会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实际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其次, 由于B级学生英语知识基础比较薄弱, 学习能力和自觉性也相对较差, 缺少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讲解详细, 条理清晰, 举一反三,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控制难度, 逐步提高。教学中还要注意温故而知新, 内容应删繁就简, 多一些模仿练习, 同时教学中还要注重提高学生自信心及学生学习兴趣, 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和思想情况, 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与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中, 教师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 综合运用直观教学法、交际法、游戏法、表演法、竞赛法和小组讨论法, 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方法, 如A级学生若采用竞赛法和小组讨论法可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能动性;而B级学生则较适合游戏法, 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学中对B级学生以鼓励为主,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避免单纯的机械式操练和“填鸭式”教学, 设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愉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而总体上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2.4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层次教学实施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最大限度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这种“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并且使学生们从不同层面上构建起自己英语语言知识的金字塔。但是, 在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可忽视的实际问题。首先是B级班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以及厌学情绪, 失去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因此部分学生经常无故旷课, 放弃了英语学习。其次, 由于B级整个班级英语基础差, 上课时课堂气氛十分沉闷, 难以组织起生动的教学, 长期下去, 有的教师也失去了耐心;部分学生最大的愿望是期末考试及格。再次, 分层次教学各层次教学内容不同, 期末考试A、B级考试题量、难度也不同, 因而容易造成A、B级学生期末英语学习成绩不具备等值可比性, 这给学生评比奖学金带来不公平性。最后, 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涉及到非英语专业的各个专业, 因而涉及面很广。分层次教学打破各专业的界限, 这给教学管理带来许多不便。这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有待于今后在教学发展中进一步研究解决。
3 结语
本科院校大学英语专业实施“分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分类指导, 因人而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特长, 课堂教学中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施教, 使之学有所成, 学有所长, 因而能充分发挥学生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能力, 对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 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8) .
[2]教育部办公厅.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G].教高厅, 2004.
[3]王初明.正确认识外语学习过程是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1, (10) .
[4]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6) .
【中学英语教学改革研究】推荐阅读:
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05-23
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研究08-14
中沙中学英语课题研究报告06-02
中学英语教学09-21
中学英语情景教学05-16
中学英语情境教学06-12
中学英语听说教学06-14
中学英语趣味教学09-19
中学英语教学技巧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