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肠内营养(精选9篇)
肠外+肠内营养 篇1
肠瘘 (fistula of intestine) 为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脏器或体外出现的病理性通道, 引起肠内容物流出肠腔, 导致感染、营养不良及器官功能障碍等改变, 有报导由于肠内外营养的使用本病治愈率已达到90%[1]。我们对我院肠瘘患者在采取先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 PN) 治疗, 再肠内+肠外, 最后逐步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enteral nutrition, EN) 的方法, 现对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的80例肠瘘患者, 男54例, 女26例, 年龄为22~72岁, 平均年龄45.5岁, 其中直肠癌术后低位肠瘘12例, 外伤致空肠瘘8例, 急性胰腺炎术后并发十二指肠瘘16例, 腹外科术后吻合口瘘20例, 其他原因造成十二指肠瘘24例。患者均无肝、肾功能不全, 无内分泌, 免疫系统, 严重心肺疾病, 围手术期未接受输血。
1.2 治疗方法
1.2.1 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肠瘘患者测血清电解质1次/d, 指导临床补液。加强引流, 控制感染, 瘘口负压吸引, 尽量吸干净溢出的肠液, 并用氧化锌纱布敷盖, 保护瘘口周围皮肤。
1.2.2 生长抑素或生长激素
给予奥曲肽, 约2周, 待流出的肠液量<100mL/d, 瘘管肉芽组织生长时停用生长抑素, 改用生长激素8d, 连续用约l0d。
1.2.3 营养支持
早期采用TPN, 从术后第4天开始。热量104.5kJ/ (kg·d) , 糖与脂比为1.5︰1;氮量为0.2g/ (kg·d) , 热氮比为150︰1。常规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以及足量的水、电解质、谷氨酰胺、维生素等;每天监测患者血糖4~5次以调整胰岛素用量, 常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运用生长抑素、东莨菪碱等消化腺分泌抑制药。运用肠外营养10~16d, 根据患者肠道的情况, 逐渐改为EN+PN, 最后过渡到EN。PN用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持续输注;EN用要素膳或整蛋白膳经肠造口输注。
1.3 观察指标
患者术前, PN后, EN后的TNF-α和IL-6, PA及血浆内毒素。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 数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 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EN后15d PA, IL-6、TNF-α以及内毒素测量值均优于TPN后15d, 差异有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肠外瘘患者多伴感染, 机体为应激状态, 因此促分解代谢激素分泌上升, 蛋白质分解加剧, 当不能合理给予营养支持时, 会出现代谢紊乱以及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发生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1) 大量消化液丢失, 营养物质也随之丢失; (2) 肠瘘导致肠道完整性的破坏, 且由于摄食对消化液分泌的刺激, 患者需禁食; (3) 肠瘘引起的感染, 导致肠瘘患者处于应激状态, 导致分解代谢亢进。因此, 营养治疗对肠瘘患者来说很重要。肠瘘患者的营养治疗主要包括PN以及EN。
PN将营养物质从静脉补给, 因此应用PN可减少胃肠液分泌, 从而经瘘口溢出的肠液量随之减少, 如在PN时加用生长抑素,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胃肠液分泌, 减少肠液丢失量, 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促进瘘口的自愈;PN补充水、电解质方便;PN营养素经肠外补充, 帮助肠道得到休息。但长期TPN可造成肠腔营养底物缺乏, 胃肠黏膜损伤加重, 使黏膜细胞萎缩, 引起细胞间紧密连接部增宽与分离, 容易形成细胞旁路感染途径[2]。
由于长期的PN可加大感染率, 所以应尽早实施EN。但EN能增加瘘流量, 故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前提是腹腔引流通畅及腹膜炎症已经局限。PN+EN为完全EN的过渡阶段, 两者联合可及时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弥补此时肠道对完全EN尚不适应不能仅靠EN的缺点, 促进机体的合成代谢, 缩短扭转负氮平衡时间, 增加蛋白质储备,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3], 为单纯EN作好准备。联合营养治疗的时间一般为1~3个月, 视患者瘘口的引流量, 逐步从联合营养转变为EN。本次患者在腹部炎症局限以及引流量减少后及时行EN。发现EN治疗后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PN后 (P<0.05) , 直接说明肠内营养可降低肠瘘患者的内毒素水平。内毒素血症与肠黏膜萎缩及肠道通透性增加密切相关。肠黏膜屏障功能的降低可导致细菌以及内毒素移位, 而内毒素血症可肠黏膜屏障功能下降更严重, 最终导致细菌及内毒素进入血循环形成肠源性感染。本次研究结果说明肠内营养保护肠黏膜功能, 使肠道通透性降低, 减轻因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导致的肠源性感染。有研究显示TPN时细胞因子TNF-α及IL-6会明显升高[4], 本次研究亦发现PN时细胞因子TNF-α和IL-6明显高于EN时, 也说明肠内营养可抑制肠内炎症介质的过度释放, 降低肠黏膜通透性, 减少肠内细菌移位的发生, 与其他研究EN可提供更有效的营养支持, 促进胃肠黏膜的生长, 改善肠道的屏障和免疫功能, 降低肠道细菌移位率的结论一致[5]。本次研究还发现肠内营养后PA值显著高于肠外营养后 (P<0.05) 。
另外, 生长激素具有帮助增加肉芽组织中的羟脯氨酸及纤维母细胞含量, 加快肠黏膜上皮细胞增加, 加速瘘口愈合功能, 生长抑素可帮助有效抑制胃肠液分泌, 减少肠液丢失量, 有利于感染控制, 应注意使用。
本次研究发现EN可以有效的控制内毒素以及炎症因子水平, 尽早使用EN十分重要, 但是可增大瘘流量, 必须在引流通畅, 腹膜炎局限的基础上进行。因此肠瘘患者治疗应先采用PN, 用PN+EN过渡, 视患者情况尽早行EN。
参考文献
[1]Draus JM Jr, Huss SA, Harry NJ, et a1.Enterocutaneous fistula:are treatments improving[J].Surgery, 2006, 140 (4) :570-576.
[2]李宁.肠功能障碍与营养支持[J].临床医学杂志, 2006, 14 (4) :199-201.
[3]谢大志, 付歆颖, 陈锦湘, 等.肠瘘治疗中肠外营养24例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l7) :213-214.
[4]姜英俊, 空心涓, 田字彬, 等.消化道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联合应用与单纯肠外营养的比较[J].中国营养学杂志, 2006, 14 (1) :18-21.
[5]任建安, 黎介寿.术中十二指肠损伤及并发十二指肠瘘的诊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5, 25 (9) :522-524.
肠外+肠内营养 篇2
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指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插管的途径,输入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等静脉营养液的一种方法。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临床首次真正地应用肠外营养是1967 年美国外科医师Dudrick 和Wilmore ,应用静脉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alimentation)于1 例短肠综合征的婴儿,虽然仅存活22 个月,但从此开创了临床营养的新时代。
二、分类:
中心静脉营养:对于胃肠无功能或者在7-10天以上不能使用胃肠道或者通过外周静脉不能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者,应行中心静脉营养。包括锁骨下静脉置管 锁骨上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周围静脉营养:胃肠外营养不超过10天及少量营养支持可以考虑。
三、适应症
常见应用肠外营养的病人有:(1)7 天不能经胃肠进食的病人。(2)短肠综合征。(3)消化道瘘。(4)麻痹性肠梗阻。(5)急性胰腺炎。(6)多发性内脏损伤。(7)脓毒血症。(8)大面积烧伤。(9)炎性肠道疾病。
四、肠外营养的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①导管并发症如气胸、血气胸、神经血管损伤、导管体内断裂、空气栓塞、导管堵塞、导管滑脱后皮下积液等。②感染并发症如导管感染、肠源性感染、营养液污染等。预防导管感染的关键是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原则。长期的传统PN 可导致肠黏膜萎缩及肠道细菌移位,如果在营养液中加入谷氨酞胺,可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防止肠源性败血症的发生。③代谢并发症如高血糖、低血糖。应注意输注速度和胰岛素的使用,严密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④肝胆并发症成人中以脂肪变和脂肪性肝炎最常见,儿童以胆汁淤积为主。多数患者这些变化是暂时的,停用PN 后可恢复正常。⑤电解质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常见的有低钾、低镁、低磷。在PN 过程中,应定期测血电解质、应用安达美。
五、肠外营养制剂的分类及特点 1 碳水化合物制剂
碳水化合物制剂是最简单、有效的PN 制剂,可提供机体代谢所需能量的50% ~ 60%,葡萄糖是PN 最常选用的能量制剂,临床上常配制成5%、10%、25%、50%等规格的注射液。此外,70%葡萄糖注射液专供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临床常用制剂还有果糖、麦芽糖及糖醇类(如山梨醇和木糖醇)。但这些制剂均不能长期大量应用,否则会引起高乳酸血症、高胆红素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目前已不主张单独应用葡萄糖制剂,而应与脂肪乳剂合用,以减少葡萄糖用量,避免糖代谢紊乱的发生。另外,在大量输注葡萄糖时,需补充适量胰岛素以弥补内源性胰岛素的不足,每日葡萄糖用量不宜超过400 g。目前,3 种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果糖和木糖醇的混合制剂已在日本出现,这种新型制剂的葡萄糖浓度较低,使得血清葡萄糖水平也低,从而减轻了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而果糖和木糖醇又增加了葡萄糖的利用与蛋白质合成,从而达到最好的代谢效应。
氨基酸制剂
氨基酸构成肠外营养配方中的氮源,用于合成人体的蛋白质。人体蛋白质由20 种不同的氨基酸组成,其中8 种人体不能合成(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蛋 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必须由外界提供,称必需氨基酸。现有的复方结晶氨基酸溶液品种繁多,都按一定模式配比而成,可归纳为二类:平衡型与非平衡型氨基酸溶液。临床选择 须以应用目的、病情、年龄等因素为依据。每天提供的氨基酸量约1 ~ 1.5 g/kg 体重,约占总能量的15% ~ 20%。平衡型氨基酸溶液中所含必需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符合人体基本代谢所需,生物利用度高,适用于多数营养不良病人,如乐凡命(8.5%、11.4%)、格拉命、5%复方氨基酸等。其中8.5%和11.4%的乐凡命含18 种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包括酪氨酸和胱氨酸。格拉命含有17 种氨基酸,其主要特点是含有L-甘氨酰-谷氨酰胺,能在血浆中迅速分解出谷氨酰胺。非平衡型氨基酸溶液的配方系针对某一疾病的代谢特点而设计,兼有营养支持和治疗的作用,目前主要指肝病、肾病、创伤和婴幼儿用的氨基酸。肝病用氨基酸富含支链氨基酸,能够调节血浆支链氨基酸/ 芳香族氨基酸的比例,用于肝硬化、重症肝炎和肝昏迷的治疗,如安平、肝安注射液等。肾病用氨基酸由8 种必需氨基酸和组氨酸构成,用于纠正因肾病引起的必需氨基酸不足,如复合氨基酸9R注射液(肾安,肾必氨5.53%)。创伤型氨基酸富含支链氨基酸,用于手术前后、严重创伤、烧伤和骨折等,如15-氨基酸HBC。婴幼儿用氨基酸能提供足量的必需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0%),婴幼儿体内苯丙氨酸羟化酶、胱硫醚酶的活性低,故应降低苯丙、蛋、甘氨酸的用量,同时富含婴幼儿体内不能合成的酪氨酸、胱氨酸(或半胱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如爱咪特。近年来,个别氨基酸在代谢中的特殊意义已受到重视,如谷氨酰胺(Gln)在PN 中已有着重要的作用。Gln 不仅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非必需氨基酸,经研究还发现,在PN 液中加入Gln,可改善体内的氮平衡,促进肠道黏膜和胰腺的生长,对防止肠黏膜萎缩,维持肠黏膜的完整性及防止肠道细菌易位,防止肝脏脂肪化,骨骼肌蛋白合成均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PN 液中多不含Gln,主要是因其不稳定,遇热会分解产生氨和焦谷氨酸等物质。将Gln 进行化学修饰形成二肽,即丙氨酰-L-Gln 和甘氨酰-L-Gln,便可克服其缺点;经静脉注射,在二肽酶作用下还能迅速分解释放出Gln,提高生物利用率,且无积累作用,又能弱化肠黏膜通透性在PN 后的升高,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目前临床静脉用谷氨酰胺制剂是丙氨酰谷氨酰胺(力太,莱美活力),由于渗透压高(921mOsm/L),不能单独输注,需加入全营养混合液或其他液体中使用,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 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另外,根据平衡氨基酸液的理论,静脉营养液中的各个氨基酸比例应符合机体的需求,但在临床营养支持中,由于各个氨基酸在液体中的溶解度和稳定性的差异,某些氨基酸含量较少甚至缺乏,而有的氨基酸含量又过多。氨基酸过多或过少均会影响氨基酸的体内代谢,因为机体内氨基酸合成蛋白质是遵守“木桶理论”,即含量最少的氨基酸决定机体蛋白的合成质量与数量。肽类技术的发展解决了部分氨基酸的上述缺点,保证了氨基酸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能够耐受高温消毒和较长时间的贮存,同时也提高了部分氨基酸的溶解度,使其达到完全平衡氨基酸的要求。目前,已有二肽和游离氨基酸的混合液作为氮源应用于人类,酪氨酸和谷氨酰胺分别由甘氨酰酪氨酸、甘氨酰谷氨酰胺和丙氨酰谷氨酰胺提供,代表产品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3 脂肪乳剂
脂肪乳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所供能量可占总能量的25% ~ 50%。目前脂肪乳剂有多种,其中以大豆油或红花油经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的脂肪乳剂最为常用,该溶液中脂肪微粒的粒径大小和生物特征与天然乳糜微粒相似,理化性质稳定。由于构成脂肪乳剂的原料不同,其甘油三酯的碳原子数也不尽相同。根据其长短,可分为长链甘油三酯(LCT,14 ~24 个碳原子)、中链甘油三酯(MCT,6 ~ 12 个碳原子)及短链甘油三酯(2 ~ 4 个碳原子)。LCT 脂肪乳剂能提供人体的必需脂肪酸和能量,但其氧化代谢速度较慢,代表产品英脱利匹特。与之相比,MCT 具有更多优点,包括快速提供能量、基本不在组织内沉积、较少影响脂蛋白代谢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减轻因为肉毒碱缺乏导致的脂肪代谢异常、改善免疫功能等,因而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和肝功能不良者,用于新生儿的治疗也较安全。不过,MCT 不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大量输注还会产生毒性,因此临床一般应用LCT 与MCT 各占一半的物理混合制剂可扬长避短,对某些特殊患者(如严重创伤、感染、肝功能不全等)更为安全,其代表产品是力能、力保肪宁。短链脂肪酸尚处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阶段,因其具有促进肠道血流,刺激胰酶分泌,促进结肠内水、钠吸收等特点,故在临床尤其适用于短肠综合征患者。另外,处于研发状态的新型脂肪乳剂层出不穷。如结构脂肪乳剂是继MCT/LCT 物理混合制剂后以化学混合为特点的新制剂,即在1 个甘油分子的3 碳链上结合不同链长的脂肪酸,其耐受性好,氧化更快,不易发生酮症或高脂血症,能更明显地增强氮潴留效果,代表产品Struclolipid;80%橄榄油脂肪乳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常用的脂肪乳剂有更多的α-生育酚,可减少脂肪过氧化,亦有益于维护免疫功能;鱼油脂肪乳剂,富含ω-3 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减少血小板活化聚集,减轻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防止肿瘤生长,代表产品尤文;在LCT 或MCT脂肪乳剂中添加维生素E 的产品也已问世,其利用了维生素E 的抗氧化作用,可维护生物膜的稳定性,防止其受氧自由基或脂质过氧化产物的损害,代表产品力保肪宁。
4、维生素制剂
维生素可分为水溶性和脂溶性两大类,前者包括维生素B、C 和生物素等,后者包括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无储备,长期PN 时常规提供多种维生素可预防其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有一定的储备,短期禁食者不缺乏。水溶性维生素制剂的代表产品是水乐维他,含9 种水溶性维生素。常用的脂溶性维生素制剂为维他利匹特,含4 种脂溶性维生素,上述产品均可溶于全营养混合液或脂肪乳剂中使用。
成人每日维生素建议用量及常用临床制剂
5、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或日需求量在100 mg 以下的元素,其具有重要的和特殊的生理功能。对临床较具实际意义的微量元素包括锌、铜、铁、硒、铬、锰等,这些元素均参与酶的组成、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上皮生长、创伤愈合等生理过程。代表产品是安达美,含9 种微量元素。由于溶液为高渗(1 900 mmol/L)和低pH 值(2.2),需加入其他液体中输入。
6、电解质
电解质是维持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维护各种酶的活性和神经、肌肉的应激性以及营养代谢正常的一类重要物质。临床多应用单一性制剂,如0.9% NaCl 溶液、10% NaCl 溶液、KCl 溶液、MgSO4溶液、NaHCO3 溶液等,必要时也应用谷氨酸钾、谷氨酸钠或格列福斯(每支含磷10 mmol,为成人每日基本需求量)。
成人不同
病
生
理
状
态
下
每日
需
要
六、能量消耗评估
基础能量消耗(BEE)BEE(男):kcal/d=66.47 +13.75W+5.0H-6.76A BEE(女):kcal/d=65.51+9.56W+1.85H-4.68A 或 20—25kcal/kg.d A 年龄 H 身高 CM W 体重 kg 总消耗
TEE:kcal/d=BEE*应激指数*活动指数 应激指数(%)
大手术 10-20 感染 20 骨折 20-40 外伤 40-60 败血症 60 烧伤 60-100 活动指数
重症患者肠外营养的护理 篇3
【关键词】重症患者; 肠外营养;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453-01
ICU即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医院中危重患者的抢救中心,患者的营养支持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营养支持又分为肠内营养支持和场外营养支持[1]。肠外营养(TPN)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是治疗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是现在医学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2]。TPN治疗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随着TPN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并发症的出现逐渐为医护人员所关注,如空气栓塞、导管感染、电解质的紊乱等等。因此,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危重症患者治愈率。因而,提高护士的认识水平和预防措施,医护配合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主要途径。
1.预防和控制感染的措施
1.1 TPN的配制与输液操作
1. 1 .1 TPN 的配置及管理: ①严格无菌操作,洗手制度:配置TPN应在净化工作台进行,配制前应用酒精擦拭净化台表面及输液瓶,并将所有用品准备齐全,避免因多次走动而增加污染机会,严格“三查七对”;②配置完成后严禁加任何液体,并在24h内输完,TPN 配置好需在冰箱内冷藏,不超过24h,在输注前0.5-1h取出,复温后再输; ③配置好的TPN应有床号、姓名及配置时间; ④输注时检查有无浑浊或沉淀,确认无误,方可使用。
1.1.2 输液量的控制:输液时可持续输入或循环输入,按时、按量、均匀地完成输液量。每小时输液量应控制在输入量的±10% 内,防止过快或过慢、时快或时慢,从而影响能量的利用。
1.2 静脉置管的护理
1.2.1 中心静脉导管及置管处的护理: ①置管操作时严格无菌操作原则,穿手术衣、戴口罩、帽子。严密观察穿刺或置管后有无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胸闷,若有应疑及气胸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②严格交接班制度,每班做好交接班,交接检查置管刻度。③输液前应抽取回血,确认导管知否在静脉内。④应减少更换敷料次数,置管处敷料表面应标明更换日期并至少1周更换一次。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痛、热等感染征象,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给予处理。⑤避免经导管抽血或输血,保持导管通畅。
1.2.2 导管的护理: ①严禁经导管处抽取血标本。②每日输液完毕应用肝素钙或肝素生理盐水封管。③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导管相连的输液系统每24 h更换1次,每1—2 d消毒、更换敷料。④预防感染和空气栓塞,经常巡视病人,检查各接头是否固定妥善,输液是否持续。⑤检查置管处皮肤有无发红、发白及条索状发红等。如有上述情况立即拔出,重新置管并选择弹性好、位置好固定、不影响患者活动及护理操作的位置,若发生静脉炎需用33%硫酸镁湿热敷。
1.3 除导管的护理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3.1 监测生命体征: 严密监测患者体温、脉搏、呼吸变化等,如输入高糖、高氮營养液时,呼吸、心跳可加快。若病人发生不明原因的寒战、发热、烦躁不安或反应淡漠,应疑为导管性感染,应及时汇报医师,协助拔除导管,并作微生物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并根据结果调整用药。
1. 3.2 准确记录24h出入总量,因而决定第二日的输入量,并可了解电解质与氮平衡的情况。
1. 3.3 血糖的监测: 及时准确监测血糖并记录。血糖最初3 d每天测定1次,以后每3—4 d测定1次,以了解高糖利用情况,并作为胰岛素用量参考。尿糖超过3+时,应增加外源性胰岛素的用量或降低输入的糖量,
1. 3.4 肝、肾功能的检测:定期留取血液生化标本,以了解电解质和肝、肾功能。
1. 3.5 营养状况的评定:定期抽血测定白蛋白,每周测量体重、上臂皮下脂肪厚度和上臂周径1次等。
1. 3.6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 严格上岗培训,洗手制度,加强无菌原则,增强无菌意识。
1. 4 心理护理:
以TPN为主的患者不能经口进食物,但仍有进食要求,因此TPN 患者很容易从心理上产生焦虑、悲观和失落感。由于TPN的输注时间较长,加上TPN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可忽视,从而也增加了病人的悲观情绪,以致于病人常常不能配合输液,从而导致导管堵塞甚至会出现病人的拔管行为,如此都使导管感染风险增加。因此,在使用肠外营养之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TPN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评估其家庭经济状况,以此来了解患者及家属对TPN的态度和看法,使患者及家属认识到TPN 的必要性、安全性和临床意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同时告知TPN可能产生的临床效益和并发症,鼓励患者尽早经口饮食或肠内营养。
2.结论
营养液是机体组织修复、产生抵抗力、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物质基础,是病人得以康复不可缺少的条件。TPN作为重症监护室病人治疗的一部分,在护理工作上已形成一套完整、定型的操作常规。每一步都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均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要使TPN达到预期目的和效果,必须认真做好每一环节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49-296
肠外+肠内营养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危重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肠内营养组36和肠外营养组30例, 肠内营养组男性26例, 女性10例, 年龄27~67岁, 平均 (35.21±5.24) 岁;肠外营养组男性21例, 女性9例, 年龄29~65岁, 平均年龄 (33.21±4.47) 岁。66例重症患者, 其中29例为脑外伤, 9例脑出血, 4例大面积脑梗塞, 6例多发性骨折, 5例严重胸外伤, 重症肺炎5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肠内营养组患者入院后24 h留置胃管, 检查无胃潴留, 早期 (24~48 h) 开始持续胃管泵入肠内营养乳剂 (1.3 kcal/m L) 开始肠内营养 (EN) 。第1天以20 m L/h持续泵入, 以后逐步增加肠内营养泵入速度、总量, 目标热量30 kcal/kg, 3~5 d达目标喂养量。
1.2.2肠外营养组24 h后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 输入含150 g/L葡萄糖、100 g/L脂肪乳、70 g/L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微量元素配成的完全胃肠外营养液。热卡目标量30 kcal/kg, 经中心静脉24 h均匀输注。
1.2.3 两组患者第1天15 kal/kg, 第2天20 kal/kg, 第3天25kal/kg, 目标热量30 kcal/kg。氮热比100:1。
1.3 观察指标
分别比较患者营养支持治疗前和治疗7 d后血红蛋白 (Hb) 、血清总蛋白 (TP) 、白蛋白 (ALB) 、淋巴细胞计数 (TLC) 。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营养支持治疗后肠内营养组Hb、TP、ALB、TLC均较肠外营养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危重患者, 在严重应激状态下机体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 营养物质消耗与需求增加, 营养物质摄入减少或供给不足, 导致重症病人营养状况急剧下降, 直接影响重症综合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营养支持不仅供给细胞代谢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底物, 维持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 还参与调理代谢紊乱、调控免疫与内分泌功能, 促进病人康复[1]。表现为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增加, 肝糖生成增加和胰岛素介导的外周葡萄糖利用减少, 导致了伴有胰岛素抵抗的应激性高血糖, 脂肪动员与分解加速, 蛋白质分解增加, 骨骼肌与内脏蛋白消耗, 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正确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不仅可以供给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能量与营养底物, 维持组织器官结构与功能而且可以调控严重应激状态下的炎症、免疫与内分泌状态, 影响病理生理变化, 某些特殊营养素已作为一种“药物”, 能够影响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所以当今营养支持已成为重症患者综合治疗策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非单纯的补充营养, 故又称为营养治疗[2]。危重患者机体代谢呈分解消耗状态, 为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 可保障患者需求的热量, 但该支持方法破坏肠粘膜屏障功能, 使患者胃肠功能衰竭, 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全身炎症反应。早期肠内营养对治疗危重患者严重代谢紊乱、预防应激性溃疡、感染及肠衰竭非常有益。肠内营养符合生理, 即能真正实现从门脉系统供给底物, 又能满足肠道粘膜的营养需要。原因可能是机体创伤应激及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因子和肠内内分泌作用导致肠源性高代谢反应, 而早期肠内营养明显降低这种代谢反应, 维持肠粘膜功能, 改善肠通透性。不少研究显示[3], ICU患者可从早期EN (<24 h) 获益。早期EN可降低机体全身炎症反应和缓解高代谢状态, 降低炎症介质的活性与释放, 减少肠道粘膜的渗透性, 改善肝脏和内脏血流, 降低疾病严重性, 减少感染的发病率, 缩短住院时间, 改善预后以及降低重症患者的病死率。基于众多临床与基础研究证据, 许多国家的EN指南推荐[4,5]:一旦患者的液体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EN即应当在24~48 h启动, 在48~72 h达到目标营养。
肠内营养 (EN) 具有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固有菌群的正常生长, 保持肠道的机械和生物屏障作用, 促进胃肠激素分泌和肠道功能恢复, 改善门脉循环, 防止肠黏膜萎缩和细菌易位, 且具有应用方便, 并发症少等优点[6]。但是只要胃肠道解剖与功能允许, 并能安全应用, 应积极采用肠内营养支持[7]。肠内营养 (EN) 与肠外营养 (PN) 比较, 不仅成本低廉, 而且安全方便, 较易获得更佳的正氮平衡。在实施肠内营养 (EN) 的过程中, 注意勤观察, 勤监测, 按照浓度由低到高, 总量由少到多, 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早期肠内营养施行允许性低热量, 可以提高肠道耐受性[8]。
该研究通过对危重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肠内营养组Hb、TP、ALB、TLC均较肠外营养组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重症患者需要营养支持, 而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符合生理要求, 即利于促进肠功能恢复, 又可保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患者免疫力,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危重病人营养支持指导意见 (2006) [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6, 26 (10) :721-732.
[2]刘大为.实用重症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793-807.
[3]Doig GS, Heighes PT, Simpson F, et al.Early interal nutrition, provided within 24 h of injury or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 significantly reduces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meta-analysa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Intensive Care Med, 2009, 35 (12) :2018-2027.
[4]Heylang DK, Dhaliwal R, Drover JW, et al.Canadian Critical Car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Canadian Critical Care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upport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ritically ill adult patients[J].JPEN J Parentere Enteral Nutr, 2008, 23 (3) :301-307.
[5]Mc Clave SA, Martindale RG, Vanek VW, et al.A.S, P.E.N.Board of Directors, American College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Guidelines for the provision and assessment of nutrition support therapy in the adult critically ill patient:Socie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SCCM) and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A.S.P.E.N) [J].JPEN J Parentere Enteral Nutr, 2009, 33 (3) :277-316.
[6]李宁, 黎介寿.外科营养近20年的进展与展望[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2, 22 (1) :6-8.
[7]李欣, 熊艳, 黄钊阳.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指导意见.内科危重症诊治指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肠外+肠内营养 篇5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规范化序贯疗法,营养支持,疗效
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往往由于进食的时间过长, 术后禁食的数量和种类较多, 加上手术治疗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增加了机体蛋白和能量的消耗, 术后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速度均造成了一定影响[1,2]。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 胃肠道手术术后给予营养支持受到了广泛关注, 主要包括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以及全肠内营养疗法[3,4]。观察对比2010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使用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和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4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96例, 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检查确诊[5], 对于肝肾功能异常不能够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凝血功能障碍、溶血性疾病等不能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排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8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 其中男29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58.8±5.8) 岁。从疾病类型分析, 胃溃疡患者11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0例, 胃癌患者17例, 结肠癌患者1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其中男28例, 女20例, 平均年龄 (58.5±5.5) 岁。从疾病类型分析, 胃溃疡患者10例,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例, 胃癌患者19例, 结肠癌患者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的基础治疗以及护理, 主要包括控制低盐和低磷以及优质蛋白饮食。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 使用外周静脉和中心静脉放置中心静脉导管, 术后的第1~6天使用全量的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序贯肠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疗法治疗, 针对上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术中置入空肠穿刺造口管, 针对下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术中置入鼻胃管。待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之后, 术后第1天使用氨基酸型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 每小时20~30 ml, 总剂量为300 ml;术后第2天每小时使用30~40 ml;术后第3天每小时40~50 ml;术后第4天每小时给予50~60 ml;术后第5、6天使用整蛋白型的肠内营养制剂进行治疗, 每小时给予60~80 ml, 对于能量不足部分每天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前白蛋白、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的变化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 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在体重、前白蛋白、总蛋白水平上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在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上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呕吐、恶心以及腹泻、腹胀等症状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8.3% (4/48) , 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3% (3/48) , 两组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营养不良对于患者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也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往往由于进食的时间过长, 术后禁食的数量和种类较多, 加上手术治疗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增加了机体蛋白和能量的消耗, 术后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速度均造成了一定影响。胃肠道手术在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 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手术治疗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营养支持疗法对于术后患者身体恢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7]。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规范化序贯肠内肠外营养疗法被广泛应用于胃肠道手术术后营养支持治疗中, 能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 降低了临床并发症发生率,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8,9,10]。
肠外+肠内营养 篇6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因此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来保证患者的营养供给[1]。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本次研究笔者就对这两种营养方式在术后早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胃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患者,按照其术后采取的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肠内营养组50例患者,男31例,女19例,年龄34~78岁,手术方式:10例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3例为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7例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总蛋白水平为(58.5+2.7)g/L,白蛋白水平为(30.1+2.3)g/L,前白蛋白水平为(198.7+17.4)mg/L,血红蛋白水平为(103.4+17.1)g/L。肠外营养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年龄35~76岁,11例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20例为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8例为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的总蛋白水平为(58.3+2.8)g/L,白蛋白水平为(30.3+2.5)g/L,前白蛋白水平为(199.2+16.9)mg/L,血红蛋白水平为(102.6+16.7)g/L。排除术前营养状况评定为恶病质者;合并严重的肝功能障碍患者;合并有代谢疾病患者[2,3]。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及术前营养状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取肠内营养方式患者经鼻空肠营养管滴注500m L浓度5%的葡萄糖溶液,如果患者无不适感,则缓慢输注肠内营养液500m L。肠内营养液的主要成分为:每1000m L中,包含38g蛋白质、34g脂肪、138g碳水化合物、0.26g维生素、4.24g微量元素,渗透压250mmol/L。输注后如果没有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良反应,则在术后第3天、第4天将肠内营养液的输注量增加至1000~1500ml/d,连续输注7d[4]。
肠外营养组患者在术后第2天开始给通过中心静脉管缓慢输入营养液,营养液规格为:1920m L/袋,每袋营养液包含1400kcal总能量、45g氨基酸、68g脂肪、130g葡萄糖,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营养液中加入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丙氨酰谷氨酰胺、电解质等物质[5]。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
比较患者术前和术后营养支持7d后的总蛋白水平(TP),白蛋白水平(ALB)和前白蛋白水平(AP)[6];观察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体重下降情况等[7]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8]。
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术后PA、ALB和TP水平相当,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所示。
肠内营养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体重下降幅度以及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肠外营养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临床数据见表2所示。
3 讨论
由于胃癌根治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手术时间较长,会导致患者出现较强的应激反应[9],导致患者的合成代谢受阻,加之患者术后要进行禁食,使得其摄入体内的蛋白质及热量严重不足,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出现营养不良,给患者的术后恢复造成不利影响[10]。因此,术后早期积极有效的营养支持,对于改善患者术后机体营养状况、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1,12]。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营养液是经过患者的肠道-门静脉系统吸收,且经过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调节。因此,这种营养支持方式更符合机体生理状况,更利于患者的自我调节[13]。不仅如此,肠内营养支持还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的肠粘膜萎缩,有利于维持患者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对于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作用[14]。
肠外营养支持在进行营养物质补充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胃肠道功能及其结构的限制,因此,能够及时有效地补充机体所需[15]。但是长期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会导致肠黏膜萎缩、肠道菌群失调、瘀胆以及肝功能受损等问题,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6]。
本研究结果显示肠内营养支持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与肠外营养支持相比,其临床效果更加显著。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我院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术后采取的营养支持方式均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观察两组术后营养水平、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前的PA、ALB和TP水平相当,经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肠内营养组患者与肠外营养组患者相比,其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显著较短,住院时间显著较短,体重下降幅度显著较小,术后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在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的基础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肠外+肠内营养 篇7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早期肠内、外营养
食管癌、贲门癌在临床消化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咽部不适, 患者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会发生脱水、身体消瘦、贫血等症状[1]。目前, 临床治疗食管癌、贲门癌均采用手术治疗方法, 由于患者术后进食困难, 经常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 不利于患者康复。传统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效果并不理想, 且易发生术后不良反应。最近几年,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且深受众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对此, 本研究对本院接收的84 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做分组对比试验,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 年2 月~2015 年2 月本院接收的84 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参考组和试验组, 各42 例。参考组中男23 例, 女19 例, 年龄48~83 岁, 平均年龄 (63.1±6.9) 岁, 体重51~68 kg, 平均体重 (56.4±4.3) kg ;3 例食管上段癌, 25 例中段癌, 14 例下段癌;试验组中男24 例, 女18 例, 年龄46~81 岁, 平均年龄 (61.5±6.7) 岁, 体重52~69 kg, 平均体重 (57.3±4.0) kg ;4 例食管上段癌, 26 例中段癌, 12 例下段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参考组患者接受常规肠外营养支持, 对患者静脉滴注10% 葡萄糖溶液、氨基酸、水乐维他以及蛋白等, 术后1 周将胃管拔出, 患者进食流质食物。试验组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术前在胃管侧口处插入营养管, 令营养管和胃管经鼻腔共同插进胃里, 术后第1 天, 向营养管内注入生理盐水, 术后第2 天, 向营养管内注入肠内营养乳剂 ( 主要成分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钙、钾、维生素等) , 与此同时, 向营养管内注入米汤、牛奶、果汁、鱼汤等流质食物50 ml/ 次, 2 h/ 次, 500 ml/d, 逐日增加。根据患者情况给予相应的营养搭配。术后1 周, 拔出胃管, 使患者进食流质食物。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体重下降、肛门排气时间、营养支持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对比试验组患者体重下降、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营养支持费用均明显少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试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3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 ;参考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13 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95% ;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的主要方法是手术切除法因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较大, 且术后患者进食困难, 容易发生代谢失衡, 出现营养不良等症状, 这对患者术后康复有直接影响[2]。传统肠外营养支持对患者康复效果较差, 且易发生术后不良反应。最近几年,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在临床上得以应用, 且效果显著, 深受众多医生和患者的认可。
早期肠内营养不仅能提供患者营养需求, 还可以保护胃肠道功能, 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减少术后不良反应。若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方法不当, 容易发生食管堵塞、脱管、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 影响治疗效果[3]。因此, 在进行肠内营养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采用正确的护理方法, 避免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脱管是患者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营养的持续供应, 对此护理人员需固定好营养管, 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其重要性, 定时观察营养管, 控制好营养液用量以及滴注速度, 避免用量过大或滴注速度过快使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患者下降体重、肛门排气时间以及营养支持费用均明显少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 明显低于参考组的30.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食管癌和贲门癌患者接受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护理可帮助患者控制体重, 缩短患者肛门排气时间,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金金.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观察.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6) :891-893.
[2]焦伟华, 朱霞辉, 李进男, 等.食管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的效果分析.全科护理, 2014, 12 (13) :1205-1206.
肠外+肠内营养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普外科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50例,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EN组和PN组, 每组各25例。所有患者经临床及病理诊断证实符合进展期胃癌诊断标准, 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排除有甲亢及甲减, 先天代谢异常或其他代谢病疾病患者。EN组男性14例, 女性11例, 年龄43~78岁, 平均年龄 (58.1±6.5) 岁;PN组男性16例, 女性9例, 年龄45~79岁, 平均年龄 (59.6±7.3) 岁。
1.2 方法
EN组:将鼻肠营养管置于空肠距Treitz韧带下方15 cm处, 固定位置后检测其通畅性, 确保能够正常使用。制剂选用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术后第1 d由鼻肠营养管先试泵入整蛋白型肠内营养乳剂, 初始输注速度为20 m L/h, 此时应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若患者无不适, 则逐渐提高速度至40~80 m L/h, 直到全量为50 m L/ (kg·d) 。营养液总热量为125.52 k J/ (kg·d) , 非蛋白热量107.75 k J/ (kg·d) , 蛋白质供应量为1.2~1.5 g/ (kg·d) , 热氮比100~150∶1, 共进行肠内营养支持7 d。
PN组:选择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给予营养支持。术后24 h开始给予全静脉营养, 总液体入量为50 m L/ (kg·d) , 总热量为125.52 k J/ (kg·d) , 非蛋白热量107.75 k J/ (kg·d) , 补氮0.15 g/ (kg·d) , 热氮比150∶1, 共进行肠内营养支持7 d。氮源选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水溶性维生素选用水乐维他, 脂溶性维生素选用维他利匹特, 微量元素选用安达美, 营养液输注速度由医用输液泵辅助控制, 初始剂量为20~40 m L/h, 增加20 m L/d, 直至100~125 m L/h。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清晨采集静脉血2 m L, 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PA (前白蛋白) 、ALB (血清白蛋白) 、TP: (总蛋白) 等指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营养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PA、ALB及TP水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营养支持治疗后两组PA、ALB及TP水平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EN组患者在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体重下降方面均显著少于PN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比较
E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 P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上胃癌患者营养不良现象十分常见, 主要是由于肿瘤本身、厌食、消化吸收功能障碍、肠梗阻等, 致使营养物质摄入量减少, 能量消耗增加[3]。胃癌根治术患者不仅受到肿瘤本身的影响, 还由于手术对机体的损伤, 使机体分解代谢亢进, 营养状况严重不良, 免疫功能下降, 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并发症的发生[4]。因此, 在临床上合理的进行营养支持, 改善营养状态是必要的。
随着医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 合理的营养治疗已经在肿瘤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胃癌患者中有约一半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 这直接导致了患者伤口愈合较慢, 住院时间长, 术后切口感染率较高, 死亡率也居高不下, 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6]。目前, 肠内营养 (EN) 与肠外营养 (PN) 是临床上进行营养支持的两种有效途径。
目前, PN为胃肠道功能不全的患者提供有效的营养支持, 在改善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 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7]。但长期给予PN会导致肠道粘膜萎缩, 肠道功能异常, 免疫功能降低, 细菌感染发生率增加, 从而提高了治疗成本, 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EN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EN不仅能为患者提高比较的能量和物质来源, 还能对胃肠道产生机械刺激, 促进胃粘膜代谢, 增加肠道、肝脏等脏器血量, 维持肠道粘膜屏障正常功能, 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从而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8]。国外有研究报道[9], 胃癌根治术患者选择性给予肠道营养能提高CD3、CD4水平, 这表明机体免疫功能明显改善。EN不但能选择性给予营养, 使得患者营养摄取更符合人体的生理, 而且治疗费用较低,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因此EN具有较多PN不具备的优势。该研究中, 两组患者均能耐受并完成试验, 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E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 PN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0%,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
PA、ALP及TP等生化常用指标可反映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 且在手术应激时均下降。研究表明, 血浆ALP水平与外科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密切相关, PA能够较好的反映机体短期内营养状况的改变, 可作为判断预后的可靠指标[10]。该研究结果显示, EN与PN在患者营养状况改善方面, 具有同样的效果。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方面, 与PN组相比, EN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 说明EN能更好的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尽早恢复肠道的吸收和分泌功能, 有效缩短住院时间, 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 与PN相比, EN在胃癌根治术后的营养支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可有效改善机体营养状况, 尽早恢复肠道功能,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雪飞.胃癌根治术后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早期临床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 2010, 16 (28) :33-34.
[2]刘晓红.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同营养支持方法的比较及护理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 15 (8) :89-91.
[3]叶仙珍.42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效果分析[J].现代医院, 2011, 11 (8) :78-79.
[4]王昌国.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肠外营养效果比较[J].山东医药, 2010, 50 (38) :71-72.
[5]谭瑞香, 刘芬.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 (14) :2378-2379.
[6]Bae HJ, Lee HJ, Han DS, et al.Prealbumin levels as a useful marker for predicting 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gastric surgery[J].J Gastrointest Surg, 2011, 15 (12) :2136-2144.
[7]王兴国, 杨中民.胃癌根治术后行早期肠内营养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 2010, 31 (35) :6478-6479.
[8]俞伟君, 王永锋.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的对比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 2012, 12 (10) :1220-1222.
[9]Nozoe T, Iguchi T, Adachi E, et al.Preoperative elevation of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as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indicator for gastric cancer[J].Surg Today, 2011, 41 (4) :510-513.
肠外+肠内营养 篇9
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早期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食管癌、贲门癌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 患者消化道受到较大刺激, 存在进食困难, 易造成术后营养不良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早期肠外营养效果较差, 同时术后患者易出现严重并发症。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在临床广泛使用, 并在临床取得一定成效, 作者对河南省南阳医专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进行分组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10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 男58例, 女52例, 年龄40~86岁, 平均年龄 (62.6±5.3) 岁。其中食管癌76例, 贲门癌患者34例。术前依照营养状况评定法对患者营养状况进行评定[1], 均伴随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其中食管胃左胸内吻合术65例, 食管胃颈部吻合术45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为55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手术方式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肠内营养支持:患者术前均留置胃管, 观察组患者术中经胃管插入的鼻腔内再插入鼻肠营养管至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30 cm空肠腔内, 术后第1天下午将温热生理盐水注入营养管内, 第2天注入肠内营养乳剂 (主要包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钾、钠、磷、钙、钼、氯、镁、锰、铜、锌、硒、铬、碘、生物素、维生素) , 同时由营养管内注入自制流汁 (牛奶、肉汤、米汤、鸡汤、苹果汁、青菜豆腐汤、鱼汤、黄芪小红枣汤) , 每天注入500 ml, 50 ml/次, 2 h/次, 逐日递增, 至2000 ml/d (200 ml/次, 2 h/次) , 交替注入, 先给予素食,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荤素搭配供给。胃管在术后7 d拔出, 患者食用流质食物, 同时营养管内继续滴入肠内营养乳剂, 500ml/d。术后10 d对患者血常规、体温等进行常规检查, 恢复正常后可拔出营养管, 给予常规饮食。参考组患者术后常规静脉滴注5%~10%葡萄糖、蛋白、氨基酸、血浆及水乐维他, 术后7 d后拔除胃管, 患者口服流质食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体重下降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营养支持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 (52.6±4.3) h, 明显少于参考组 (77.2±5.4) h, 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体重相较治疗前下降 (2.05±1.65) kg, 参考组患者术后体重相较治疗前下降 (5.32±2.85) kg, 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1例堵管、2例水电解质平衡紊乱、2例呕吐, 并发症发生率为9.1%, 参考组患者出现4例水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发生率为7.3%, 给予两组患者积极对症治疗后均痊愈, 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手术切除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主要方法, 患者机体损伤较大, 易出现内分泌系统代谢方面失衡, 而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发热、消化液及体液的流失等导致患者对蛋白质及热量需求加大[2], 因此术后营养问题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近年来肠内营养支持已经成为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常用的营养支持方式, 早期营养能够有效安全的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症状, 提供患者术后所需营养, 对胃肠道功能进行保护, 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然而肠内营养方式不当或者护理不到位可导致脱管、管道堵塞、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发生[3], 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因此肠内营养支持时, 医护人员要加强有效护理, 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脱管是最严重并发症之一, 影响营养支持的继续进行, 因此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营养管进行固定, 将营养管固定重要性告知患者及其家属, 并每天定时对营养管进行观察。输注营养液前后先采用温开水20 ml对管壁进行冲洗, 从而有效减少营养液粘附管壁引起的堵管现象, 保证营养管的通畅。营养液用量过大、滴注过快等均会导致恶心、腹泻、泛酸等消化道反应, 因此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询问分析, 严格控制滴注速度、掌握营养液温度及浓度等, 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对于由于营养液引起的不适反应则更换营养液。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参考组, 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体重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参考组, P<0.05, 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无显著差异, P>0.05。由此可知,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给予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及干预治疗能够改善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症状, 促进患者康复,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光成, 管宏俊, 孙长鹏, 等.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临床研究.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32 (01) :34-35.
[2]李杰, 于凤莲, 雒利春.食管癌、贲门癌术后早期肠道内营养病人的护理.医疗装备, 2012, 21 (02) :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