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2024-10-09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共9篇)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1

今天的声乐教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科学, 由于训练得当和长时间的磨练, 从古至今出现了许多中外大师, 他们无论是在歌唱技法还是艺术成就都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声乐演唱实际上是对歌曲的理解, 对词曲作者的认识, 对时代背景的了解, 对民族风格和异国文化的感悟, 对语感的掌握, 将作品情节和意境与人生的深切体会完完全全地融为一体。然而达到这样的境界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则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周而复始, 循序渐进的艰苦训练的过程才能实现

声乐专业与其他艺术学科不同, 声乐是声音的艺术, 然而声音本身却是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发声器官虽然是现实存在的, 但在正常情况下我们是办法看到的。因为它隐藏在我们的身体之中。所以和其它乐器相比, 了解和利用我们自己的声音就只能凭借自身的感觉去控制和调校了。因此, 声乐专业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的特点。可以说歌唱是一种运动, 是生理、物理、心理三位一体的行为。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一门认识世界的科学, 但可能许多人并不会理解物理与声乐艺术有什么直接关系,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事物的普遍运动形式及其相关转化规律都属于物理学研究的范畴, 声乐艺术更是如此。说到这里, 我们就必须要给声乐这种艺术形式定义一下物理性的一些特质。声乐, 故而思意就是歌唱, 歌唱的最基本的条件就是首先要有一副健康的嗓子, 但声乐并不是单纯的嗓子的运动, 就我们自身而言, 歌唱的时候仅凭嗓子的发声是难以完成一首作品的。就是完成了, 唱出的声音也是会不尽如人意的。那么声乐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声乐就是我们的身体各个器官共同协作的过程”。这就是我通过声乐艺术所具有的物理性来总结判定的。所以声乐演唱的状态一定是整体的协调运动, 并且相互支持, 互相联系。老师常说, 在歌唱的时候我们应该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件乐器, 比如说大提琴, 琴箱可以比作我们的各个腔体, 琴弦可以比作我们的嗓子, 而弓就是我们唱歌的气息。要想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 除了日积月累的不断练习以外, 琴箱的薄厚程度、琴弦的粗细紧松、运弓的轻慢缓急都决定着一首乐曲的完整和动听的效果。因此在学习声乐之前我们必须要清楚的知道声乐的发声原理、人体的生理构造以及自身的先天条件, 从而在练习或演唱时我们能充分调动全身的各个部分, 确保唱出来的声音必定是饱满和动听的。逐步加强音乐素养, 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通过声音的轨迹、方法规律、支撑原理等一系列措施来解决它。在这里声乐艺术的基础功底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学习歌唱的过程中, 并不意味着某一阶段的简单重复, 既不能沿着相同的路径恢复原有的状态、位置和层次, 也不能像数学一样学完了加减乘除再学混合运算, 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琢磨、提炼、积累和提升练习效果的不同方法, 寻求切入点和突破口。在学习的初级阶段, 遇到难关直至迎刃而解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由低到高的过程。这就像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 这个时候要求他跑起来, 这样的动作是几乎不可能的。运用正确的歌唱呼吸、共鸣、发声、语言、艺术手段, 协调各个歌唱器官的功能, 使声音能强能若、刚柔并济, 这都是需要我们在长期的学习和思考中总结出来的。下面就让我们来说说歌唱最基本的几点练习要素。首先是歌唱的呼吸。巴葛亚洛蒂 (pacchiarotti) 曾经说过“懂得呼吸和发音的人就懂得歌唱”。任何人在日常生活中说话都是有一定语气和方向的, 用很戏剧化的方式有情感的说话, 这种练习既是为了音乐的真实再现, 也是为了声音在高声区更加稳定。气息是歌唱的根基, 歌唱时的声、字、情都离不开气息的支持, 歌唱时的呼吸力度是由意识控制的运行状态, 没有正确的歌唱呼吸就自然不会有正确的声音位置的观念。进而正确的共鸣的运用也就难以保证了,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使自己达到一种自然地状态, 这样才能保证腔体的不变和歌唱位置的准确性, 普拉契多·多明戈 (placido domingo) 曾说过:“如果声音有了恰当的支持, 就是你在唱歌时有人可以打你一下, 而那声音仍然能保持, 我是习惯于这样的呼吸……有时我也顶着钢琴唱……唱歌时我感觉到把顶住我的任何东西推开。”再次是歌唱的共鸣, 歌唱的共鸣大致可分为: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三种。总的来说在歌唱过程中寻求正确的腔体共鸣目的就是美化音色、扩展音域、协调声区等, 是歌唱过程中的关键和重要的纽带。共鸣腔体的练习和养成直接决定着我们唱出的音色是否完美动听。对于大多数音乐学习者来说, 共鸣腔体的练习是一个难点, 在歌唱过程中总是抓不住瞬息的变化和要领, 声音位置的不统一就成了声乐学习最大的瓶颈。在这个问题上除了经常练习哼咪音以外大家还可以尝试一下用音乐的感觉去调整的方法, 不管刚开始的位置如何, 在演唱过程中去感受音乐旋律的流动性和情绪的高低变化, 随着作品量的逐渐增加和长时间的刻苦练习, 这个问题会得以较好的解决。最后是歌唱的语言。声音的美与否实质上是为语言服务的, 它是歌唱运腔的基础, 歌者的语言、咬字不讲究, 唱出来的声音也就显得很苍白。所以, 我们必须保持正常、自然、平和的咬字状态, 使咬字时的情绪既不急躁, 也不懒散让歌唱的语言更加清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正腔圆”。在这个过程中母音的连接要更加连贯, 语言中的元音和辅音要清晰的区别开来, 这样一来, 歌曲的完整度、清晰度包括精神情感等各方面都会变得饱满细腻, 语言作为乐音的音乐化的作用就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说大家都比较喜欢熟悉的, 由常思思演唱的《春天的芭蕾》这首歌。当我第一次听到它的时候我就被它那跳跃的旋律, 颗粒饱满的花腔所吸引, 由于演唱者专业技能过硬和对音乐感觉理解相当到位, 在整首歌曲的处理上都是十分协调和统一的, 特别是歌曲的花腔部分, 常思思将每一个音符都演唱的游刃有余, 腕如花仙子在五彩缤纷, 春意盎然的大自然中自由的飞舞。因此在这首歌曲当中声乐演唱的技术支撑就显得犹为重要。首先是呼吸的支持, 呼吸能否做到流动自如, 而又不会因为没有气息的支持而影响花腔跳跃的律动性, 再次就是共鸣和语言, 能否将歌曲当中每个字都装进歌唱运行的歌唱腔体。从而达到各个功能腔体的共鸣。所以在声乐学习中, 我们应该系统的, 全方位的做好歌唱的基础训练, 用娴熟的, 科学的歌唱技法去武装我们的歌声, 是我们能自如的运用自己的声音, 借助歌词传递给我们的信息, 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总之, 在循环往复的声乐学习中, 貌似涉及的方面几乎相同, 但其中每一次都有技巧, 方法以及能力要求的加深与提高, 这种提高和发展是不能用1+1=2的定式去衡量的。借鉴别人的经验与教训, “去粗取精, 去伪存真, 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坚持不懈的加深与巩固, 必然会得到丰厚的收获。所以, 声乐艺术的发展是离不开歌唱技术的支持, 以良好的歌唱技术为基础, 用声音来表达情感, 这两者永远是相辅相承, 不可分割的!

参考文献

[1].《歌唱的艺术》第六页, 赵梅伯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第91页, <美>杰罗姆汉涅斯著, 黄伯春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2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论文主要通过对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两者发展现状以及两者融合的必然趋势加以阐述,为数字媒体技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价值。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论文【1】

摘 要:数字媒体产业是数字信息时代的核心产业之一,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随着数字媒体产业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

关键词:数字媒体 发展趋势 融合 人才培养

21世纪是数字信息的时代,数字媒体产业也被认为是数字信息时代最具发展潜力的阳光产业,国家政府也对这一新兴的融科技、文化、艺术为一体的产业给予大力扶持。

巨大的市场需求刺激着许多与数字媒体相关产业和领域的变革与发展。

在教育领域,国内各大高校都纷纷结合各自的优势背景和特色,开设和创办与数字媒体相关的学科和专业,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之下应运而生。

1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发展现状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以技术为主,艺术为辅,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跨学科新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毕业生需要掌握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数字媒体制作、传输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主要依托于计算机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工科性质的技术,而将艺术修养,人文知识素养置于附属、辅助位置,从而导致学生综合知识素养的缺失,缺乏创意与内涵。

另外,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对学生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培养也不如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那样严谨,造成学生文化艺术不如文科或艺术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术也比不上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往往难以顺利就业。

2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现状

艺术媒介的变化和基于数字手段的内容整合,使得以数字科技、艺术设计和新媒体研究相统一的新型教育模式成为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

所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集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与艺术创作为一体的专业,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字技术应用基础和艺术理论基础,掌握数字技术在影视艺术领域、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影视艺术、网络多媒体艺术领域中进行创作实践的应用性人才。

可以看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要求具备数字技术应用的能力,包括相关的数字艺术设计软件的应用,网络技术的应用等。

同时也比较注重艺术理论的学习和艺术修养的陶冶。

但是,有艺术专长的学生对于相关技术的学习难以精进,对相关技术软件的使用也局限于表面,因此即使有好的创意在运用数字技术表现时会受到一定的束缚,作品的展现形式不能完全符合于本人的创意和思想。

3 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

3.1 科技、艺术与文化

在古代,技术与艺术都指的是在劳动生产中的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科技与艺术才逐渐分化。

但随着数字高科技时代的到来,科技与艺术又有了共同生长的土壤,依托于现代数字科技与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技术更是与新兴数字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

同时,数字艺术只有依赖于先进的数字技术才能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其艺术创作形式和风格才会趋于更加成熟与完美。

不论是科技还是艺术,都是人类文明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写照。

因此,我认为科技与艺术的灵魂都根植于人类社会所积累的宝贵财富―文化之中。

最高的科技,一定需要人文思想作为基本指针,才会避免人类全面彻底物化的危机或毁灭的末路。

因此,在数字高科技摇篮中诞生的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在培养学生时应注重文化的熏陶,加强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

3.2 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字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有一定的规模,但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

数字产业需求的是具有过硬的计算机技术,同时又具备一定艺术创意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长远来看有利于培养市场所需求的人才。

此外,人们对数字媒体产品也越来越挑剔,数字媒体作品的创意层次和品位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都在考验着作品设计与创作人才。

一件作品好不好,关键看创意好不好,创意在于赋予作品什么样的灵魂与思想,只有灵魂思想饱满充实的作品才会被人们所认可,而一件作品的灵魂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精粹的体现。

既然现代的数字艺术根植于文化而又借助于数字技术得到展现,那么在数字媒体艺术与数字媒体技术逐渐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加之于文化的滋养,以赋予其鲜活的思想与灵魂又未尝不可呢。

俗话说,过去的奢侈品是今天的必需品,那么今天的奢侈品也将成为明天的必需品。

在计算机发展之初,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较好的掌握使用,但在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了。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字媒体技艺在作品创作,娱乐视听等各方面的发展将会越来越普遍化,运用新媒体进行创作的人将不再局限于艺术家,任何一个行业的人都有可能,所以说跨学科跨领域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那么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在于更加有利于培养未来社会所需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许多杰出的艺术家,科学家等都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比如日本著名动画大师宫崎骏就拥有经济政治学的背景。

总之,我认为从长远来看,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吸收和借鉴双方各自的优势和特色,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逐渐融合的过程。

4 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目前在学生培养方面存在一种文化涵养缺失问题。

艺术创作的内容来自于我们日常的生活之中,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构成了我们博大精深的文化。

缺失了文化的底蕴,即使再精湛的艺术,运用再好的技术,创作出的也不过是缺少灵魂的作品。

因此,在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中应重视文化修养。

另外,数字媒体技艺是在交叉学科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基础上的再次交叉,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学生的知识分离化现象。

在教学指导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避免陷入培养“被复合型”人才的误区。

最后,由于缺少实践,许多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欠缺,在就业时往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

因此数字媒体技艺的人才培养应注重实践,可以创建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工作室,以及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工作室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结语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媒体技术与数字媒体艺术的融合将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未来激烈的数字信息市场的竞争中,二者通过互相吸收借鉴,取长补短以完善自身价值的体系,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将来,数字媒体技术不再只是由理工科学生或科学家才能运用的计算机技术,而数字媒体艺术也不再是由艺术家或是对艺术感兴趣的科学家进行创作,而是将出现二者兼具的人才,即数字媒体技艺人才。

笔者认为这样的融合才真正有利于数字媒体信息的长远发展。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3

一、声乐艺术中技术与个性的关系

我国各大音乐高校从事声乐教学的科研者研究,发现声乐艺术中的技术与个性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声乐艺术中,技术是支撑个性的重要条件,而个性是艺术永恒的追求。

(一)技术是支撑个性的重要条件。正如上述所说,声乐艺术是人声演唱的音乐形式,以人的声带为主,配合口腔、舌头、鼻腔用作与气息,发出的悦耳的、连续性的、有节奏的声音。而如何使用人的声带、声带如何与口腔、舌头、鼻腔相配合,发出适合恰当的气息,如何将声音悦耳动听、连续有节奏的呈现出来,是需要考验歌唱者的声乐技术的。众所周知,名族文化的不同,声乐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同;声乐作品创作的灵感不同,表达出的情感也不同。这些由民族文化、声乐作曲家创作心情等等因素对声乐作品的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歌唱者必须具有成熟的技术,才能将各具特色的声乐作品表现出来。由此可见,没有演唱声乐的技术,歌唱者是无法将歌唱作品呈现给观众,就算歌唱者具有了不起的个性,也无法让观众感受到作品的美妙。技术是声乐艺术的基础,是将声乐作品呈现出来的基本条件,而个性是对声乐作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没有表现声乐作品的技术,个性也将无法展现,因此,技术是支撑个性的重要条件。

(二)个性是艺术永恒的追求。个性即灵魂,艺术表现的完美与否,就是看艺术作品的灵魂是否表现出来。声乐作品的灵魂, 就是声乐作品的情感之所在,是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技”和“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声乐艺术中,“技”就是技术的意思;而“艺”,顾名思义,就是“艺术”。说到“艺术”,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联想到“审美”、“品味”等词眼。对声乐作品的品味,就是看歌唱者所表现出的声乐作品的灵魂,即声乐作品的个性。简单的说,歌唱者唱歌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音乐,抒发自己的感情。众所周知,音乐是无国界的。对于不同国家的歌唱者来说,歌唱另一个国家的声乐作品,在语言不同的环境中,也能将声乐作品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有的歌唱者表现的比原唱的还要好, 就是因为歌唱者领会了作品要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用自身具有的声乐艺术的表演技术,即使跨国表演,也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因此,声乐作品的个性,是艺术的终极追求。

二、高校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声乐艺术中,技术与个性缺一不可,只有拥有了成熟的技术, 又有对个性独到的见解与感悟,才能完美的呈现声乐作品。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理清声乐艺术中技术与个性的关系,并在教学过程中,对技术与个性的教学基于对等的重视程度,以提高声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一)高校声乐教学应注重传承民族文化。声乐艺术中的个性是艺术永恒的追求,是让观众走进作品情感的重要方式。观众通过与声乐作品之间的共鸣,不仅仅可以了解声乐作品创作者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心境、情感,还能通过声乐作品,了解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者的人生经历。可以这么说,声乐艺术,是民族文化的呈现。因此,高校在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传扬民族精神,可以在教学内容上,引入大量的中国声乐作品的演唱,以此注重对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增强学生民族感念与文化情感。

(二)高校声乐教学应注重挖掘个性潜质。高校声乐教学应在教学过程中,讲究优良的教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比如,声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时,首先从作品的情感入手。让学生在学习之前,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文化背景、民族音乐的唱法特点以及表达情感的技巧等,让学生在浅显的引导下, 自行理解声乐作品。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质,是让学生在对声乐作品的理解中,能够自主的了解作品的内在,而不是教师强迫性的要学生达到对作品某一观点的认同。当学生所理解的作品精神出现偏差时,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再对其作出正确的引导。

三、结语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4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走天下,只落得两袖清风一身粉笔末的形象,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制作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

对教学媒体的选择问题,教育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很多原则。其中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罗伯特・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提出了教学媒体选择的三类要素:媒体的物理特性,学习任务的特征,学生的特点。那么相对于我们要谈的“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问题,就应当相应的考虑三个方面:多媒体的特征,语文学科的特点及某一具体课时的学习任务,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捌湓谟镂难?爸械男睦硖氐恪?nbsp;

一、多媒体的特点

多媒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他们的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习氛围轻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运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有关的音乐或图像,可以将学生迅速带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中。学生融入情景,就能更好地读书有味,读书入情,读书悟理。

多媒体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板书无需多写,问题也无需重复,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如此能增大容量,提高效率。

利用实物投影仪可以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更方便了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语文学科特点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如果不能合理的利用,艺术的使用,也会产生不和谐的.效果。多媒体使用的过程中要始终立足于语文学科的特点。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作为应有的教育目的,必须把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价值观念作为应有的教育目的,必须把工具性和人文行统一起来。落实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整合“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巢宗祺)。

我们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时不要流于形式,只玩花样,不求实效;不要忽视人文性,忽视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也不要忽视基础,舍本逐末,忽视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训练,总让学生丢掉课本抛弃语言看屏幕,违反语文学科的特点,违背以认识教材为基础的规律。

三、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

把握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充分认识到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性,意识到科学引导学生发现探究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贯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在多媒体技术运用过程中不要过于机械,限于程序化,没有开放性,这样教师成了“播映员”,课堂缺少灵活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降低,违背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原则。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识、研究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5

(一)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点

提起多媒体,大家并不陌生,但如果要精准地给多媒体下定义或解释它是什么,可能大家会感到难以解释。在21世纪的社会里,多媒体技术几乎是无处不在的,多媒体技术就是一门实用性与趣味性相互结合在一起的技术。在探讨多媒体技术的作用之前,我们先要把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和特点理解清楚。那么,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也是比较多的,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多媒体技术的信息媒体是各种各样的,也就是多样性,而非单一性。(2)多媒体技术的实时性,能够根据人们不同时期的需要进行变化。(3)多媒体技术的集成性和数字化。

(二)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上文简述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与特点,接下来简单分析它的作用,也就是用途。综合性的特点也决定了它的功能是很广泛的,而不是单一的。正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诞生与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与好处。就我而言,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使我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到很多东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如果说多媒体技术对教学的作用,我们可以拿“网上教学”、“远程教学”作为典型例子。

二、声乐教学的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高校声乐教学是对初高中声乐教学的一个系统的完善,前者比后者更加完善更加系统。在初中和高中的声乐教学中,一般都是由老师示范作为教学的主要模式的,也就是说,学生是较为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这样也会导致学生接受的知识面是较为狭窄的。在初中和高中的教学中,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歌唱技巧,都是以老师传授为主,也就是说,学生接收知识和教育的“渠道”较少,主要以老师为主。当进入了高校教学中,这种以老师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那么适用了,过去一昧地以授课为主,已无法当前竞争的需要。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挑战下,对高校声乐教学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高校声乐教学中,刚好又是一种创新而可行的方法。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已经可以知道,多媒体技术在我们生活中几乎是无处不在的,这也说明了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其中,它在教学中也是用途很大的,目前很多学校都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它是一种创新而实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的课堂中,都不难发现多媒体技术的“身影”,那么它的存在是不被否认甚至是肯定的,我们要关心的就是“如何更好地运用它、发挥它的作用”。当前,众多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有一部分高校还在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但也有一些高校开始运用多媒体技术了。为什么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当高校声乐教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向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整个声乐教学模式也会随之更加完善和更加全面全面。多媒体技术的发挥与运用,可以使更多的知识和资源重新整合,并且更加丰富和完善,这样的教学模式也更加有趣和具有说服力。例如说,多媒体技术可以把文本、图像、音乐、视频等整合在一起,这样也可以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摆脱了过去的枯燥与单一,这种更加直接的教学模式也是学生更加喜欢和更加愿意接受的。又例如,对于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都希望能够接触更多专业的演唱会,但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承担一场演唱会的费用的,但学生也想更加清晰地欣赏演唱会,这样也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当中的演讲技巧。那么,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就可以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视频,再加上老师的建议,因材施教,学生就可以既不花大费用,又可学到东西。

四、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的利与弊

任何一样东西都是有好和不好的,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也是如此。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也能够看到它的好处,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接受各方面的知识,也让课堂变得更加有趣,是一种实用、创新、高效率的教学模式,那么它的缺点又有哪些呢?由于声乐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练习唱歌”是非常重要的,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我们更多的是能够提高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学习到一些演唱技巧,但最终还是需要学生平时多练习的。我们所担心的就是,多媒体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化和平面化知识,有可能会降低学生练习唱歌的积极性,这是我们需要正视的一个问题。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确切地看到多媒体技术对声乐教学的巨大用途。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科技作为我国第一生产力。在它的影响下,多媒体技术也在时代的需要下诞生了,电脑就是多媒体的一个主要象征品,早在20世纪初,电脑已经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中,电脑与互联网的相互交融、相辅相成,导致多媒体在时代的要求下不断发展壮大,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正因为它的发展与完善,因而对我们的生活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同时对我国的教学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它逐渐融入了我国的教学课堂中。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作用,之所以要把它作为一个探讨的主题,是因为鉴于目前的情况,也许人们对多媒体技术有着深刻的理解,甚至教师们也有着一套系统的声乐教学方法,但如果将多媒体技术与声乐教学放在同一个话题里探讨,人们可能还是存在一定的疑问。当然,我们不否认当前高校的声乐教学方法与模式,但我们也不可忽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当前的时代下,我们应该抓住机遇,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对声乐教学进行调整与改革,通过改进与完善声乐教学的模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我们所期望的是,发掘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同时也不断创新新世纪的高校声乐教学。

关键词:多媒体,声乐教学,运用,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谷秋阳.湖南省普通高校音乐学专业声乐理论课教学及教材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2.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6

与其他学科不同,声乐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声乐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指导学生在唱歌时能够控制好自己的器官,在以往的声乐教学中,教师无法对学生进行细致、直观的教学,只能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在多次实践中体会歌唱时身体器官的控制与协调。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而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很容易就能够掌握教师的意图,能够使声乐练习更加规范化,指导学生轻松地掌握声乐学习方法以及演唱技巧。[1]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师能够将学生的实际歌唱情况录下来,并为学生播放,让学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了解自己的演唱水平,从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二、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更新声乐教学理念

当前,音乐教学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声乐教学成为目前声乐教学的重要模式。多媒体技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能够对文字、图像、视频等进行处理,是声乐教学形式的重要变革,为声乐教学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避免了传统声乐教学中的问题。要实现多媒体在声乐教学的中的高效利用,首先要更新教育者的声乐教学理念,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作用,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声乐学习中,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将教学内容直观化、生动化

传统声乐教学的教学方法比较陈旧,不利于声乐教学效果的实现,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声乐教学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直观。声乐训练是依据听觉进行的,对歌唱时的呼吸、吐字以及音色等是否正确进行判断。传统声乐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来学习声乐知识,能够看到的部分比较少,学生学习的难度比较大。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教师能够将一些看不到的东西通过图像、文字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歌唱时,各个器官之间的配合,将头部、喉部以及胸部的变化通过动画的形成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各个器官的运动和变化,从而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2]

(三)利用声乐资料指导学生学习

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声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寻找一些与声乐教学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在教学是为学生播放。例如在了解乐器时,很多乐器学生不认识、不了解,单靠教师的讲解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从网上找到一些乐器的图片、演奏效果等,并播放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外形、音色等不同,极大的丰富了声乐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素养,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3]

(四)营造良好的声乐学习情境

在声乐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展示声乐教学的效果。不仅要让学生听,还要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演唱和演奏,以提高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在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时,要注意音乐作品风格、主题的变化,使学生听完歌曲后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演唱和演奏。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声乐学习情境,让学生模拟在舞台上进行表演,用大屏幕模拟舞台背景,播放立体音乐,让学生在周围同学的注视下进行一场真实的舞台表演,进行拍摄、录音,然后指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势,并积极改正,提升学生的表现力。

(五)延伸声乐学习范围

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声乐教学研究 篇7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之“药到病除”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完全推翻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摆脱了传统模式的许多弊端。传统教学模式只是一味地教师口述,黑板作图的形式,不仅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还不能为学生完美地解决疑惑:第一,男声与女声有着极大的区别,教师不能兼顾男女同学;第二,声乐教学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发音器官,例如声带,大多数都“藏”在身体里面,教师口述不能让学生明白;第三,声乐教师应该对自己的学生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声乐特色,教师难以兼顾;第四,学校的教学设备有限,教学设施对于莘莘学子来说难免显得捉襟见肘。而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应对上述不足,这也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声乐教学上的必要性。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之“润物无声”

“言传心授”的传统教学对于声音的概念模糊不清,阐述不够有力,达不到学生对其的基本要求,多媒体会极大改善这一现象,通过音频再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善,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声乐素质:首先,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觉经常会出现“失聪”的现象,老师耳中沉闷乏味的声音在学生耳中却十分的悦耳动听,通过多媒体技术下的Cake Walk记录下学生的声音可以帮助他们区分主观与客观的声音,也可以通过视频功能记录下学生表演的状态,便于学生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其次,谱出自己歌声的波形与五线谱,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熟悉自己的歌声,分析自己的声音,以便加以改进和完善;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像具备“魔力”一样深深吸引着广大学子,比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更具有感染力,更能够渲染学生的情绪,使他们产生兴奋,极大地提高课堂效率,与此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维持课堂纪律,产生不同的反响,更好地服务于声乐教学。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之“力能扛鼎”

首先,多媒体网络技术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相结合,产生对声乐的不同体验,提高自己的境界。比如南方音乐大多温婉清灵,而北方音乐多粗犷豪放,可以利用VCD、DVD、录音带或借助电脑动画为学生描绘出一幅来自南方的秀美景象,比如细雨濛濛中一位白衣女子手撑油纸伞漫步在西湖边,袅袅轻烟自湖面升起,衬托着湖边的垂柳都莫名地多了一分静逸,水面荡起层层涟漪,赋予这美好静谧的画面更多出了一份动感,动静结合来阐释西湖之美,这不是很好地展示了《西湖情韵》这首歌的音乐境界吗?这就是属于多媒体功能的强大之处,以画面辅助学生聆听的形式,给学生带到了属于音乐的美妙境界,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情操得到陶冶,思维得到活跃,使之创作出更加激动人心的好作品,达到更加完美的教学效果。

其次,多媒体网络的运用能够给学习声乐的教师以及学生开辟一片广袤的交流新天地。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教师交流,通过微信、QQ、微博等平台,更好地改善了教师资源的匮乏问题,同时,学生与教师的模式可以为一对多,与更多的教师学习探讨可以丰富学生见识,增长学生经验。学生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将自己的作品发给老师,让老师进行客观评价,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互动。

再次,学生利用更多的公众平台将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让大众点评,也是将自己的作品给大众欣赏的好机会。

总而言之,声乐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借助科学前卫的教学模式、观念与方法以及重要的器械手段,为声乐教学服务,打破传统模式的禁锢,具备充分的创新意识,解放思想,更好地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让其发挥重大作用,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使声乐教学的前景更广阔,更辉煌。

参考文献

[1]郭丹.网络数字化多媒体声乐教学研究与实践[J].教育技术导刊,2015,(8):12-13.

[2]付莉.多媒体网络技术视角下的声乐教学研究[J].文化教育大众文艺.2015,(7):193-194.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8

一、如何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作为现代化教学应用技术之一, 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化、直观化、高度信息化等优势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一) 构建新型声乐教学模式

网络声乐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动着高校声乐教学模式的革新, 让教学方式体现出个性化特点, 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同时, 还能充分训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使其能够在持续教学过程自身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不少高校仍然采用原有的教育技术和模式, 只是运用新的教学设施, 增加投资力度, 认为设备齐全就是教学模式的现代化。如何在高校声乐中切实运用多媒体技术, 并使其功效得以发挥是当前高校声乐教师所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就需要从根本来革新原有的教学模式, 首先就是将学生当作声乐教学的主体;科学合理地将现代化的媒体信息资源转变为学生学习与创新的手段;尽量让学生在利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来处理声乐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因此, 先进多媒体技术不但带给教学模式革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而且便于声乐教学研究出新型教学模式, 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 转变声乐教育理念

在现阶段高校声乐教学当中, 仍然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技术过时、视野狭窄等缺陷, 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声乐教育理念进行转变, 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增强学生对典型音乐作品的认识;构建多学科化的教学平台, 便于学生之间交流学习经验与心得;充分利用高校多媒体资源环境, 让各方资源的配置都能优化。

(三) 改善技术应用环境

高校应高在结合自身经济条件的基础上, 来选择多媒体技术所用到的各种设施, 在课堂上对硬件的要求为一台多媒体PC机、数字音频卡、监听音箱、麦克风以及相关教学音频软件等, 并且要求教师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多媒体设施的操作流程。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多媒体技术是将图像处理、声音控制、视频播放、三维动画等多种技术在一台计算机当中有效整合, 是一种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元素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为高校声乐教学有效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 有效地解决了原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各种弊端。着重多媒体软件的开发, 其目的就是加大声乐教学中教与学之间的交流。

(一) 正确评价声音

高校不同学生在嗓音、演唱、声乐艺术理解等方面存在较多的差异。采用相关的多媒体软件可以使学生听清自己声音, 并且在第一时间找出声乐课程学习中所犯的不同错误, 在辨别声音优劣的同时, 还能按照声音波形形状、同步五线谱来判别声音的到位程度, 可清晰地认识到自身某个阶段最佳发音感觉,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将风格教学融入声乐教学中

在原有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上, 通常采取钢琴伴奏的方法, 来使学生来适应声乐教学, 一旦在钢琴音准方面存有问题, 就很可能对学生音准把握方面造成影响, 再加上节奏的变化性与节奏感显著性的缺乏, 很难带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主动性。采用多媒体技术, 能够事先对音乐作品的伴奏歌曲进行对应准备工作, 达到突出节奏与风格的目的, 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风格与节奏, 进而让他们的综合表达能力得以提升;多媒体技术能够在声乐小课堂当中添加多种风格教学, 这样学生在进行多声演唱训练时, 还能增强自身的演唱能力。

(三) 让高校声乐课堂教学延续到课外

原有的声乐课堂教学只局限于课堂学习, 即使在课堂外学生也很难把握住课堂学习的感觉。采用多媒体技术, 将声乐重点学习内容录制下来, 在有效处理之后分发给学生, 这样学生在课外学习声乐的过程中, 就能够按照课堂学习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声音训练, 在与课堂中自己表现进行对比分析, 便于找寻效率较高的学习状态, 达到对音乐作品正确处理的目的。

(四) 能够有效处理当前高校一对多的问题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形势下, 不少高校实行一对多的声乐教学方式, 来解决师资所面临的压力问题, 这样就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技术, 引入数字化教学模型, 不但让不同学生可以同时得到统一课题的教学, 还可以为他们创建一个多看、多听、多练的声乐学习环境, 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推广与运用, 势必对原有的声乐课堂造成冲击, 还为声乐教师提供了一条教学改革的新型路线。在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进程中, 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推广应用必将引发原有声乐教学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深刻的改变, 为培养更多的声乐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志春.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艺苑, 2012 (6) .

[2]庄虹子.试析多媒体技术与高校声乐教学的有机融合[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8) .

[3]张晓行.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高师声乐课堂的可行性探究[J].北方音乐, 2012 (11) .

多媒体技术的声乐艺术 篇9

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与幻灯机、录像机、VCD、电影等传统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相比, 具有着相同之处也具有着明显差异。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不仅具备着传统媒体辅助教学技术所具有的辅助教学功能, 同时也具有着更大的资源容量和交互性、证实性、直观性、灵活性等特点, 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 可以丰富声乐教学内容, 并让声乐教学具有更加多样和更加灵活的教学方式。

二、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 应用多媒体呈现歌唱发声原理

学生对歌唱发声原理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技巧, 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声乐专业能力具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在传统的声乐教学中, 发声原理教学却受到了非直观性特点的制约, 然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却可以很好的弥补传统教学的这一缺陷。首先, 在声乐教学中, 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可以利用图片直观的呈现出歌唱过程中的器官影响。通过对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 教师可以对教材中的歌唱器官解剖图进行扫描来呈现在屏幕中, 也可以使用医用腔体模型图片以及影响来呈现在屏幕中, 这些画面清晰且具有直观性的内容呈现方式方便教师对歌唱器官生理反应做出讲解, 当然, 这也对教师所具有的课件素材收集以及课件制作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通过这种教学, 学生能够对歌唱过程中人体的整体器官以及局部器官做出良好的观察, 从而了解器官在歌唱中随着发音差异而产生的变化;其次,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技术对歌唱发声原理进行动画演示。在声乐技术教学中, 演唱技能教学中经常需要使用到演示法, 这种教学具有很强的直观性, 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和观察度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歌唱过程中的器官变化还是发声原理, 都可以使用Flash等动画技术来进行展现, 这种手段相对于传统教学以及以上所提到的图片展现而言能够让发声原理更加的明了和简单化, 有助于学生对这些内容作出深入理解。

(二) 利用高保真录音来纠正学生歌唱效果偏差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 根据学生的歌唱效果来指出学生在歌唱方面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纠正, 对于提升学生的声乐表现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一些情况下, 学生对教师所指出的问题具有模糊的认识, 从而无法有针对性的对自身歌唱能力进行提高。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中的录音功能对学生的歌唱过程进行录音, 同时要求让学生对自身歌唱器官发声状态的感受来记忆自身的主观听觉, 在此基础上, 教师可以播放录音并要求学生将录音与自身的主观听觉记忆向比较,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主观听觉与客观听觉的差异, 同时指出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引导学生通过录音来自主发现问题, 并要求学生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并掌握避免音差干扰的影响。这种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对学生演唱效果偏差进行指出与纠正的方法, 远比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的指出学生演唱错误并强制要求学生进行改进而言具有更好的信服度与说服力, 并且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提升能力的扩展, 这对于提高声乐教学质量而言具有着重要意义。

(三) 通过多媒体辅助技术来培养学生声乐表演气质

在学生声乐表演气质的培养中, 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歌唱表情和歌唱姿势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传统声乐教学中, 歌唱表情以及歌唱姿势的培养虽然能够通过要求学生面对镜子来对自身面部表情和姿势做出调整以推动学生表情和姿势的规范性, 但是在这种培养方式中, 学生往往会陷入紧张、尴尬和窘境, 他们会关注自身的面肌是否得到放松、肩膀是否抬去、喉型是否稳定等问题, 而越是关注, 这些表现就越是难以令人满意。而通过多媒体辅助技术来培养学生声乐表演气质, 教师可以设置摄像头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录制, 并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录像来认识到自身在面部表情以及歌唱姿势方面的欠缺, 在此过程中, 学生能够关注自身在声乐表演方面的感情传达以及对声乐作品已经的融入, 这有利于推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展现出良好的歌唱状态以及放松歌唱心理, 相对于传统的歌唱表情和姿势教学而言, 这种培养方式能够取得更加令教师和学生满意的效果。在学生对录像进行观看和对自身不足做出寻找的过程中, 教师有必要参与共同观察, 并对学生在歌唱中表现做出认证的分析与评价, 从而使学生更加准确的认识到自身在歌唱表情和歌唱姿势方面的问题, 并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参考文献

[1]彭勇军.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 (01) .

[2]王璟华.声乐教学中教师情感战略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必要性[J].乐府新声, 2011 (04) .

[3]涂覃平.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艺术百家, 2010 (04) .

上一篇:自适应模拟退火下一篇:初中物理实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