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

2024-10-09

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共8篇)

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 篇1

企业供应链整体的运行效率受供应链的协调性、供应链成员企业协作性、信息传递时效性和消费者需求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供应链中任何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都会影响供应链的财务状况, 严重时会引发企业供应链财务危机。选取企业供应链系统指标时, 应结合供应链财务风险的特点, 综合考虑影响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的各种因素, 准确反映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的水平。

一、企业供应链系统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指标体系须能够反映评价目标的层次性和条理性, 选取指标要符合实际情况, 建立指标评价体系需运用系统思想分析问题, 针对企业供应链的财务风险, 提取风险因素, 分析各因素的关系, 筛选评价指标, 确定指标层次结构,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评价指标须能够反映行业特点, 具有代表性, 考虑到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动态性, 指标的选取不局限于财务指标, 评价指标既包括能够量化的财务指标, 又包括能量化的非财务指标。在选取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时应遵循代表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整体与局部结合性原则和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结合性原则。

企业供应链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都有可能直接或间接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 因此需要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抓住对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的关键因素。由于企业供应链本身的复杂性, 使某些指标数据的收集和计算过程比较困难, 为了提高指标体系的可用性, 可以用简单实用的指标代替复杂指标。在指标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应考虑获取指标的成本和收益性, 从经济性角度和可行性角度综合判断。企业供应链中某一或某几个节点企业存在财务问题、供应链成员企业消极合作、行业信誉度降低等都有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影响供应链的财务状况。需要考虑整体和局部结合性原则, 从多个角度对企业供应链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 该指标体系中既包括反映整体状况的指标, 又包括用以评价单一经济实体的指标。

例如, 郑州市瑞茂通供应链管理股份有效公司就针对煤炭供应链建设了一套涵盖信息采集发布、煤炭营销、物流管理、订单处理的供应链信息平台, 打造了一个覆盖整个煤炭供应链管理中各个环节、涵盖相关客户和供应商的高性能网络信息化体系。在该供应链信息平台中, 信息采集、发布系统通过对各类信息数据的分析为公司提供做出正确决策的有效参考资源;订单管理系统帮助运营部门对信息资源进行调配, 平台将订单执行情况传至客户终端, 客户也可在平台进行查询;物流系统提供多种物流服务, 并对运输情况进行监控, 将监控信息传至平台和客户;煤炭营销系统则根据信息数据进行媒体资源购销, 并将出入库数据、盘点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 通过与财务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通过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客户沟通、交流, 将营销、销售、客服等信息做集成和自动化处理, 为公司战略制定提供信息支持;决策支持系统引入商务智能即时分析平台, 对公司各类数据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分拆、切片、汇聚、旋转等处理实现信息数据的即时分析。

二、企业供应链系统财务指标筛选与指标处理

按照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 从核心企业、经销商、供应链系统、外部环境五方面选取常用指标。财务风险指标是成本和价格变动情况, 企业财务风险指标主要是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流动比率、周转率、盈余现金保障倍数、销售增长率、营业收入现金率。经销商财务风险指标主要是周转率、总资产负债率、销售毛利率、退货率。供应链系统风险指标主要是信息共享程度、流通成本、需求预测偏差风险。价格变动容易发生财务风险, 将物资价格变动情况和产品价格变动情况作为价格变动情况的替代指标, 将存货周转率、资金流阻塞度作为企业财务风险水平指标周转率的替代指标。流动比率体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 速动比率扣除变现能力较差的存货影响, 选择速动比率作为流动比率的替代指标。通过赊销比率体现违约风险对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的影响, 由于产品品牌信誉度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收益状况, 环境风险中对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影响较大的包括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两个因素, 自然环境风险一般难以预测, 我们将自然环境风险包含在突发事件风险中进行综合考量。

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的评价指标有定量和定性, 有正指标和逆指标, 因此无法直接判断供应链财务风险的大小。需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使各指标属于同趋势和同类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包括数据同趋化处理和无量纲化处理。数据同趋化处理是使性质不同的指标具有相同趋势;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是把单位、数量级等不同、直接相加没有意义的指标变为能够直接加总可进行综合评价的具体数值。定量指标包括正指标和逆指标, 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 评价越好;逆向指标指标值越小, 评价越好。由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数据通过专家打分方法获得, 对定量指标统一按定性指标处理。定性指标量化方法是按照专家打分法的方式, 将定性指标打分分为5、4、3、2、1, 依次对应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等级为高、较高、一般、较低、低。对通过专家打分获得的数据, 归一化为[0, 1]区间上的数值。

三、企业供应链系统风险评价方法

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评价方法分别是定性评价方法、半定量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需要的定量数据较少, 是根据经验和知识对被调查对象所处环境、管理、信息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定性评价, 如叙述性方法、检查表法等。半定量评价方法是专家根据自身的相关经验和知识对评价因素评分, 对评分结果进行数学运算, 赋予各因素相应的数值, 采用合适的合成算子对数值进行合成, 最后综合合成结果确定相对等级的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根据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量化各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关系, 得出某个确定数值的方法。上述三类评价方法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虽然定量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广, 但需大量数据资料和时间对被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将模糊数学理论中的隶属度应用到评价中, 解决因素间的边界划分不清楚、因素无法定量化等问题。该方法能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排序确定综合评价结果, 还能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被评价对象隶属的评价等级, 能够解决无法进行数量分析的问题, 但不能解决因素间彼此不独立造成的评价重复问题。人工神经网络是通过模拟生物体中的神经元结构处理信息的评价模型, 主要功能是处理输入、传输、输出的信息, 优势在于每个信息处理单元可根据实际需要输出多个并行的链接。功效系数法是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 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满意值和不允许值两个界限值, 分别对应指标值上限和下限, 通过确定各项指标的功效系数, 计算出各指标综合得分, 根据得分确定评价结果。该方法适宜于评价单一企业财务状况, 指标的满意值和不允许值没有统一的标准, 且难以确定。

四、企业供应链系统风险测评创新

随着我国社会生产模式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市场竞争方式从传统的客户关系竞争逐渐向供应链竞争转变, 供应链内部的各方利益之间存在各种方式的重叠与交错, 供应链上游的供应商再也无法通过过去常用的传统式信贷方式向银行求得资金支持, 资金的短缺极易使后续的各项程序和环节出现停滞。在这一背景下,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生存几率和资金运转能力, 降低供应链成本, 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在供应链金融运作中, 银行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并向企业供应商提供贷款、预付款代付及其他存货融资服务, 这种服务是企业与银行间的面向整条供应链所有成员的融资服务。

供应链金融是B2B模式的互联网金融, 更多地依赖于准确、及时的上下游数据作为企业授信手段和风险控制手段。供应链金融系统向企业提供财务报表数据、企业经营数据, 为企业的财务指标体系管理和商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同时, 企业可利用供应链金融服务所在的云平台、金融服务平台及其涵盖的加速器软件和快企业应用等, 构建与供应商、经销商、物流商、金融服务商之间的数字化业务网络, 获取并利用业务网络数据价值, 开展企业风险管理和信用等级管理, 实现能充分满足驱动需求的企业管理高效协作, 使企业互联式网络化管理进一步升级。例如, 2015 年4 月, 上海文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就与上海华夏邓白氏商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在利用新型供应链数据技术创新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模型项目上展开了合作, 双方利用供应链金融数据分析企业经营风险表现特征, 并运用专业方法建立企业经营风险评估模型, 评估、预测企业的经营实力和信用等级, 创立标准化的信用评估、信用风险分析方法, 提高金融产品投放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还一同研究了贷后关键监控和贷后风险监控机制。双方在供应链金融上展开的合作利用专业的分析预测工具和敏锐的商业洞察力, 为客户提供最值得信赖和最具参考价值的市场销售方案、风险管理方案和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资讯, 帮助客户进行有效、安全的风险管理, 构建了积极、稳定的商业关系。

五、结论

现阶段对于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研究已趋于成熟, 对于供应链财务风险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理论层面上或是供应链财务风险的某一方面, 如风险评价、风险传递等, 对企业供应链财务风险的研究较少, 供应链的崩溃最终都表现为资金链断裂, 对企业供应链的财务风险研究能够进一步帮助企业识别、评价和控制企业供应链系统财务指标体系的财务风险。

参考文献

[1]朱永永.基于公司治理的会计政策选择策略嬗变[J].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1.2.

[2]贺世强.中小企业非财务指标绩效评价探讨[J].商业会计, 2013.12.

[3]李丽君, 闫伟超, 孙世敏.基于改进能量分析模型的生产核心型供应链中制造商财务风险评估[J].管理评论, 2014.3.

BT项目供应链体系风险管理评价 篇2

1.1 BT供应链

供应链是指由业主、总承包商、专业分包商、劳务分包商、物料供应商、保险公司、融资公司、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构成的物流及服务网络。而BT项目不同于一般的制造业和服务业, BT项目的供应链是指在BT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 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 将物料供应商、承包商以及业主等利益相关方连成一个整体的供需网络模型。

1.2 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CM) 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是对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 (计划、协调、操作、控制、优化) 的过程。从单一的企业角度来看, 是指企业通过改善与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 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各种资源以获得企业的竞争优势。

1.3 供应链风险管理

供应链风险管理旨在识别BT项目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潜在风险, 并采取适当的行动规避或消除风险, 可定义为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协作, 识别管理供应链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来降低整体供应链的脆弱性的过程。

2 BT项目风险管理程序

风险管理是过程管理, 它涵盖了BT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虽然BT项目不同利益主体的风险管理侧重点会有所不同, 但是其基本程序都大致相同 (如下图1) , 都会经历一个风险识别、分析、评估至风险处理的过程。

2.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目的是确认哪些因素会对BT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安全等造成影响。然而在实际的供应链活动中, 风险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 一旦风险发生就疲于应付, 给项目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如何把握全局、正确识别全部风险是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必须解决的大问题, 需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和分析。

2.2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在风险分析和评估后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风险的发生或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一般对于风险的应对主要采取风险减轻和风险转移两种方法。在项目的进展中收集和分析与风险相关的信息, 预测可能发生的风险, 及时进行监控和预警。

3 BT项目供应链管理体系

3.1 识别BT项目风险

3.1.1 识别风险因素

虽然BT项目供应链体系下各企业之间相互协调与合作使得各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但是随着产品与技术的生命周期缩短、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以及供应链结构管理的复杂化, 供应链自身存在的脆弱性便凸显出来。相互联系的各企业无论哪个环节由于利益冲突或信息不对称, 都会给整个供应链造成很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主要包括双方的道德风险及能力风险、信息扭曲风险、材料设备采购风险、物流风险等供应链内生以及政治、经济、法律、技术及自然突变风险等外生风险, 具体的风险关系如图1所示。

(1) 道德及能力风险。

由于供应链上每个成员企业都是理性人, 为了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往往会隐藏一些信息, 引起竞争企业的逆向选择, 这就导致了道德风险的产生。另一方面, 也存在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质量不合格、资金不足、运营管理不妥等成员企业能力不足的风险。

(2) 信息扭曲风险。

信息扭曲风险是随着BT项目供应链规模日益扩大, 结构日益复杂而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对称或不准确, 这种误差经供应链上每个节点的传递后不断的被放大而造成信息失真, 这势必会对组织实现战略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最终导致整个供应链陷入困境。

(3)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在建设期内由于各种技术原因而导致出现施工事故的风险, 主要包括项目设计风险、规范使用不当风险、施工技术风险等方面。项目设计风险是供应链的致命风险, 项目设计不当则会使企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直至使供应链彻底断裂。施工技术风险是指施工工艺复杂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带来的风险, 这种风险可以通过严格按施工规范操作减轻风险程度。

3.1.2 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它是指风险管理主体在各类风险事件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系统地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件发生的潜在原因。从总体上说,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来识别供应链上风险,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遗漏风险因素, 特别是对工程有重大影响的风险因素。至于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 目前仍没有达到完善的程度, 主要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核对表法和面谈法,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分解分析法、图解法、SWTO法以及现场观察法等。

(1) 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该方法是通过项目风险管理人员选定和该项目有关领域的专家, 与之建立直接的联系, 通过函询进行调查并收集各专家意见加以综合, 如此反复直到专家意见趋于一致, 以作为最后的预测和识别依据。采用该种方法时间不宜过长, 时间越长其准确性越差, 越容易受组织者和专家的主观因素影响。

(2) 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凭借专家的实际经验, 通过会议的形式来广泛收集各种信息的一种直观的预测或识别的方法, 该方法能给专家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能够启发大家的思路并活跃现场的气氛, 这种相互补充和激发的效应使得其预测结果更加准确, 因此, 该种方法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

(3) 情景分析法。

情景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假设来分析供应链上与政治、经济、技术、自然等有关的风险因素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提醒决策者注意某种政策或技术可能导致的后果和风险, 它可以对可变因素较多的项目进行风险预测和识别, 并在假设的基础上设想出许多不确定性带来的结果以便采取措施防范于未然。

(4) 核对表法。

核对表法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风险识别方法, 该方法是将相似工程经历过的风险事件及其来源用核对表的形式罗列出来, 并利用经验来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 其内容一般包括项目的政治经济环境、项目管理技术、项目工程性质、项目管理人员的技能及不足等。该种方法操作简单, 容易掌握, 但是往往对于单个风险的描述不足, 也不能揭示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风险的指导力度还不够。

3.2 供应链风险评估

将项目上的风险因素识别出来之后, 只能够说对BT供应链上存在哪些风险有一个定性的理解, 而对于该风险发生概率有多大, 发生后损失值有多大却并不了解, 这就造成了项目管理人员无法对所产生的风险采取防控措施, 因此, 需要将每种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量化,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对风险进行评估。

目前, 对于项目整体风险的评估有一系列的定量方法可供参考, 主要包括调查打分法、层次分析法、蒙特卡洛模拟、敏感性分析、模糊数学及影响图法。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说都能适合所有项目, 而是应该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 通过考察项目的规模、目标、类型来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上各种评估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 具体如下表1所示。

3.3 BT项目供应链风险管理措施

3.3.1 优选合作伙伴

合理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投资是对可能出现的能力风险的最有效的防范措施, 选择合作伙伴首先应对潜在合作伙伴企业的综合素质及能力有一个清楚的、战略性的理解和认识, 核心企业要考虑是否有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必要, 而其他企业也应对自己是否有必要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业务往来做出思考, 比较自己在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前后所获得的利益;其次, 当合作双方确立合作意向后, 必须对合作者的商誉、信用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经营管理等各方面进行慎重的考察, 最大限度的排除系统内部风险的发生, 加大合作企业之间的信任力度, 确保双方合作符合市场及企业自身长期发展的需要。

3.3.2 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

BT项目供应链的构建决定了参与BT项目各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 共担风险。供应链节点上各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机制是供应链运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为了保持这种合作关系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必须制定相关的制度、合同以及约束条件以防止企业可能发生的道德风险。第二, 加强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和共享, 并积极采用一定的激励手段和机制, 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使合作伙伴能得到较大的利益。第三, 选择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 更有利于信任机制的加强。

3.3.3 加强核心企业的领导地位

供应链上各节点上的企业由于资金实力、技术力量、商誉等级等等的不同而地位有所不同。BT项目供应链并不是简单的从一个供应商到分包商再到总承包商这一个链条, 而是围绕核心企业形成的一个网链, 在这个网链中核心企业必须处于领导地位, 才能够使供应商保持强大的创新能力, 才能够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提高供应商之间的协同运作能力, 最后达到降低运作成本和风险的作用。

4 结语

本文着重阐述了BT项目供应链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减少风险发生的一些具体的举措, 由于篇幅所限没有具体的研究风险评估的过程, 本文中只对比列举了几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和各方法的使用范围, 对于具体的计算过程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根据BT项目供应链的特点, 将风险管理理论与BT项目供应链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对BT项目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建立了BT项目供应链风险管理体系, 并提出了具体的减小BT项目风险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BT项目,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利益主体

参考文献

[1]王国贤, 陆惠民.基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 2009, (10) .

[2]供应链管理[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0365.htm, 2011.

[3]杨俊.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 2005.

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篇3

http://bbs.vsharing.com/Article.aspx?aid=635027 为了客观、全面地评价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这一节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讨论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评价指标

在这里,整个供应链是指从最初供应商开始直至最终用户为止的整条供应链。反映整个供应链运营的绩效评价指标,目前国内外研究得很少,本文综合考虑了指标评价的客观性和实际可操作性,提出了如下反映整个供应链运营绩效的评价指标: 1.产销率指标

产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已销售出去的产品与已生产的产品数量的比值 产销率指标又可分成如下三个具体的指标: ①供应链节点企业的产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节点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经营状况。②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核心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销经营状况。③供应链产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在一定时间内的产销经营状况,其时间单位可以是年、月、日。随着供应链管理水平的提高,时间单位可以取得越来越小,甚至可以做到以天为单位。该指标也反映供应链资源(包括人、财、物、信息等)的有效利用程度,产销率越接近1,说明资源利用程度越高。同时,该指标也反映了供应链库存水平和产品质量,其值越接近1,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小。2.平均产销绝对偏差指标

该指标反映在一定时间内供应链总体库存水平,其值越大,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大,库存费用越高。反之,说明供应链成品库存量越小,库存费用越低。3.产需率指标

产需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节点企业已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其上层节点企业(或用户)对该产品的需求量的比值。具体分为如下2个指标: ①供应链节点企业产需率

该指标反映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产需率越接近1,说明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供需关系协调,准时交货率高,反之,则说明下层节点企业准时交货率低或者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较低。②供应链核心企业产需率 该指标反映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和快速响应市场能力。若该指标数值大于或等于1,说明供应链整体生产能力较强,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若该指标数值小于1,则说明供应链生产能力不足,不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4.供应链产品出产(或投产)循环期(Cycle Time)或节拍指标

当供应链节点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单一品种时,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是指产品的出产节拍;当供应链节点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时,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是指混流生产线上同一种产品的出产间隔。由于供应链管理是在市场需求多样化经营环境中产生的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其节点企业(包括核心企业)生产的产品品种较多,因此,供应链产品出产循环期一般是指节点企业混流生产线上同一种产品的出产间隔期。它可分为如下两个具体的指标:

(1)供应链节点企业(或供应商)零部件出产循环期该循环期指标反映了节点企业库存水平以及对其上层节点企业需求的响应程度。该循环期越短,说明了该节点企业对其上层节点企业需求的快速响应性越好。

(2)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该循环期指标反映了整个供应链的在制品库存水平和成品库存水平,同时也反映了整个供应链对市场或用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决定着各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即各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必须与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合拍。该循环期越短,说明整个供应链的在制品库存量和成品库存量都比较少,总的库存费用都比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供应链管理水平比较高,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缩短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应采取如下措施:

◇ 使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与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合拍,而核心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与用户需求合拍。

◇ 可采用优化产品投产计划或采用高效生产设备或加班加点来缩短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其中,优化产品投产顺序和计划来缩短核心企业(或节点企业)产品出产循环期是既不需要增加投资又不需要增加人力和物力的好方法,而且见效快,值得推广。这种方法在一般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书中都可以找到,此处不赘述。

5.供应链总运营成本指标

供应链总运营成本包括供应链通讯成本、供应链库存费用及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它反映供应链运营的效率。具体分析如下:

(1)供应链通讯成本供应链通讯成本包括各节点企业之间通讯费用,如EDI、因特网的建设和使用费用;供应链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费等。

(2)供应链总库存费用供应链总库存费用包括各节点企业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存费用、各节点之间在途库存费用。

(3)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各节点企业外部运输总费用等于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之间运输费用总和。

6.供应链核心企业产品成本指标

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产品成本是供应链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根据核心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价格确定出该产品的目标成本,再向上游追溯到各供应商,确定出相应的原材料、配套件的目标成本。只有当目标成本小于市场价格时,各个企业才能获得利润,供应链才能得到发展。7.供应链产品质量指标

供应链产品质量是指供应链各节点企业(包括核心企业)生产的产品或零部件的质量。主要包括合格率、废品率、退货率、破损率、破损物价值等指标。

二、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 1.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

本章所提出的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是以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为基础的。根据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对每一层供应商逐个进行评价,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优化整个供应链的管理。在该结构模型中,供应链可看成是由不同层次供应商组成的递阶层次结构,上层供应商可看成是其下层供应商的用户。有关供应链结构问题在前面的各章中进行了讨论,这里进一步简化成一种层次结构模型,如图10-3所示。2.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

供应链是由若干个节点企业所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评价供应商的绩效以及由谁来评价等问题是必须明确的问题。根据供应链层次结构模型,这里提出了相邻层供应商评价法, 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相邻层供应商评价法的基本原则是通过上层供应商来评价下层供应商。由于上层供应商可以看成是下层供应商的用户,因此通过上层供应商来评价和选择与其业务相关的下层供应商更直接、更客观,如此递推,即可对整个供应链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评价。为了能综合反映供应链上、下层节点企业之间的关系,本书提出了满意度指标,其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满意度指标是反映供应链上、下节点企业之间关系的绩效评价指标,即在一定时间内上层供应商i对其相邻下层供应商j的综合满意程度Cij。其表达式如下所示: 在满意度指标中:

◇ 准时交货率是指下层供应商在一定时间内准时交货的次数占其总交货次数的百分比。供应商准时交货率低,说明其协作配套的生产能力达不到要求,或者是对生产过程的组织管理跟不上供应链运行的要求;供应商准时交货率高,说明其生产能力强,生产管理水平高。◇ 成本利润率是指单位产品净利润占单位产品总成本的百分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因此,在市场供需关系基本平衡的情况下,供应商生产的产品价格可以看成是一个不变的量。按成本加成定价的基本思想,产品价格等于成本加利润,因此产品成本利润率越高,说明供应商的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越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供应商在市场价格水平下能获得较大利润,其合作积极性必然增强,必然对企业的有关设施和/或设备进行投资和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合格率是指质量合格的产品数量占产品总产量的百分比,它反映了供应商提供货物的质量水平。质量不合格的产品数量越多,则产品质量合格率就越低,说明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质量不稳定或质量差,供应商必须承担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修或报废的损失,这样就增加了供应商的总成本,降低了其成本利润率。因此,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与产品成本利润率指标密切相关。同样,产品质量合格率指标也与准时交货率密切相关,因为产品质量合格率越低,就会使得产品的返修工作量加大,必然会延长产品的交货期,使得准时交货率降低。

在满意度指标中,权数的取值可随着上层供应商的不同而不同。但是对于同一个上层供应商,在计算与其相邻的所有下层供应商的满意度指标时,其权数均取相同值,这样,通过满意度指标就能评价不同供应商的运营绩效以及这些不同的运营绩效对其上层供应商的影响。满意度指标值低,说明该供应商运营绩效差,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比较低,并且影响了其上层供应商的正常运营,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营,因此对满意度指标值较低的供应商的管理应作为管理的重点,要么进行全面整改,要么重新选择供应商。在整个供应链中,若每层供应商满意度指标的权数都取相同值,则得出的满意度指标可以反映整个上层供应商对其相邻的整个下层供应商的满意程度。同样地,对于满意度指标值低的供应商就应当进行整改或更换。

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 篇4

一、3PL企业面临的出质人风险分析

(一) 出质人风险综述。

不管是银行还是3PL企业都面临着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的信用风险问题, 只是银行与监管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在程度上和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银行可能面对的是借款人和监管企业双方面的信用风险, 而监管企业面对的是银行和借款人两方面的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面向的对象是资质状况较差的中小企业, 这些企业的授信规模小, 历史资料较少, 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调查有困难, 因此3PL企业作为银行与融资企业之间的桥梁, 银行与借款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3PL企业对供应链中各个环节提供监管服务来解决的。相对应地, 3PL企业在供应链金融监管业务中面临的信用风险压力也很大。同时信用风险还与其他风险相伴而生, 往往正是有了其他风险的发生才引发了信用风险的发生。在供应链金融操作过程中, 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信用风险。如:由于突发自然灾害导致企业的生产或运输中断、社会大环境变化、政策的变动、自身生产经营状态不佳、产品的市场供需突然发生变化等情况下都有可能造成企业发生信用风险。当然也不排除有企业恶意拖欠或终止还款义务造成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如果借款企业资信存在问题, 而3PL企业在对出质人的信用情况, 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财务情况等有关的资信信息不了解, 不清楚, 没有进行深入的调查与评估, 就有可能面临出质人欺诈带来的风险。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 供应链金融风险与传统的金融风险不同的是:供应链金融风险因为涉及到供应链上的所有节点企业, 因此会存在风险放大的效应, 一旦发生信用风险, 对整条供应链的影响都是很大的, 所以在出质人的选择上要非常慎重, 不能因为盲目地想扩大业务而忽略了对借款人信用的审核和监管。

(二) 出质人风险防范。

对于出质人资信道德风险的防控一是要做好对出质人的企业实际经营和信用等级的调查与评估。二是要防范在监管过程中出质人弄虚作假, 以货易货时以次充好, 甚至伪造虚假提单进行质押物的提货操作。三是对于调查评估过的企业应该建立企业资信档案, 并在合作的过程中根据后续的合作情况进行资信评估等级的升级或降级操作, 做好出质人资信状况的跟踪服务。当然, 在实际过程中, 要对出质企业的业界口碑、以前有无融资经历、出质企业在所属行业中的地位、经营历史、盈利情况、人员流动情况、财务情况等进行严格、细致、全面的调查审核。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 (Analytic Hierarchy Proeess, 简称AHP) 是由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正式提出的, 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数量化, 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 再把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递阶层次结构, 通过两两比较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然后进行总的综合判断来确定备选指标的重要性总顺序。简单来说层次分析法主要包括四个基本步骤:一是在确定决策的目标后, 对影响目标决策的因素进行分类, 建立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二是比较同一层次中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的同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对其一致性进行检验;三是确定每个因素对上一层次该因素的相对权重;四是计算各因素对于系统目标的总排序权重并进行决策。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结论, 结合专家的调查结果和案例公司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选取设计评价指标并构建层次模型 (见表1) 。

三、指标权重的确定

在确定了比较准则以及备选的方案, 建立了层次结构以后, 需要对同一个层级的所有指标进行两两对比, 确定其相对的重要性。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问题中, 几个一级指标对于不同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肯定会有不同的重要程度, 而不同的方案在相同的准则上也有不同的适合程度表现。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 但是不同的两个因素 (指标) 哪个比哪个重要, 重要到什么程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人们在判断、比较时, 为了实现定性向定量的转化, 需要有定量的标度。在层次分析法中通常用1~9级标度法来给判断矩阵的元素赋值。通过相互比较, 确定下一层各因素对上一层目标的影响的权重, 将定性的判断定量化, 即构造因素判断矩阵。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 根据专家意见和行业经验对其供应链金融监管业务出质人风险的各有关要素权重的评估, 通过设计计算文件对矩阵进行权重运算与一致性检验得出结论见表2~6。

如表2所示:5个一级指标所占的比重值分别为8.9%, 4.6%, 25%, 47%及13%。

如表3所示:企业基本情况中4个指标所占的比重值分别为7.5%, 9.85%, 50.3%, 32.3%。

如表4所示:企业人员情况中3个指标所占的比重值分别为16%, 29.7%, 53.9%。

如表5所示:企业信用情况中5个指标所占的比重值分别为5.7%, 33.7%, 30.3%, 16.6%及13.6%。

如表6所示:企业财务状况中4个指标所占的比重值分别为35%, 35%, 18.9%, 10.9%。

对以上各指标矩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 计算结果如表7。

综上可以得出:出质人风险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如表8所示。

四、结语

我国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还处于传统层面, 尤其是3PL企业很少是自营模式, 更多的是扮演受银行委托对质押货物进行监管的角色。国内学者从3PL企业角度出发, 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各方面的研究无论是定性还是定量的都不多。本文在对国内著名5A级3PL企业供应链金融监管业务中面临的各类风险分析的基础上, 着重研究了3PL企业在进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时面临的出质人风险, 提出了一些风险防范的措施, 并且应用AHP对该企业出质人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各指标权重确立进行了研究, 希望能给其他3PL企业供应链金融监管业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方法和思路。

参考文献

[1].郭晴.供应链金融模式分类及风险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2] .秦立公, 袁媛, 蒋俊美, 刘忠萍.第三方物流企业灰色关联度风险评估研究——基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J].会计之友, 2013

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 篇5

关键词:国际供应商,国际采购,选择风险体系

国际供应商是指为国内企业生产、经营和科研提供原材料、备品备件、设备及其他资源的国外企业, 是国际物流、资金流的始发点, 是信息流的端点。国际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工作对整个供应链来说至关重要, 它将有助于保证质量, 降低采购成本, 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的风险控制能力, 有助于构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国际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中常见的风险

国际供应商选择与评价的风险是指国内企业在国际采购过程中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和损失, 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 基于国际供应商内部环境的内部风险。

1. 生产风险。

从生产角度来看, 风险主要来自国际供应商的设计、加工和制造能力, 生产工艺的的灵活性, 生产技术的创新水平和市场占有率等。

2. 流通风险。

从流通角度来看, 主要表现在国际供应商的持续供货, 准时送货和物流损失控制等。

3. 管理风险。

从管理角度来看, 主要表现在国际供应商的质量、成本控制水平, 管理决策能力和内部制度等。

以上几点都是基于国际供应商内部环境的风险, 风险成因大部分可以量化。只要企业管理者予以足够的重视, 风险是能够控制的。

(二) 基于国际供应商外部环境的外部风险。

1. 供给风险。

从供给角度来看, 二级供应商的供应水平, 原材料成本波动和突发事故等。

2. 需求风险。

从需求角度来看, 用户需求的变化, 需求预测的偏差和顾客的法律诉讼等。

3. 环境风险。

从环境角度来看, 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和政策法规的变动等。

以上几点都是基于国际供应商外部环境的风险, 风险成因大部分无法量化。企业管理者不易对相关的风险进行控制, 风险随时都有可能出现, 企业要有紧急处理方案。

(三) 基于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企业间协作的关联风险。

1. 双方企业的兼容性。

价值观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它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准则, 是构成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差异的价值观接触必然会导致相互摩擦, 双方都出于本能极力维护自己长时期形成的价值观, 将使双方不能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

2. 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经营理念, 有的企业着眼于长远, 制定适宜的远景战略规划, 追求双赢。有些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 热衷于一次性博弈,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双方在经营理念上的不统一, 一定会产生利益冲突。

3. 信息沟通的有效性。

双方没有建立顺畅的沟通, 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都出现了问题。一方面, 双方缺少了解彼此的准确信息渠道, 不知道对方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 不同企业决策机制及运作制度迥异, 双方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融合。

二、国际供应商选择与评价要素分析

风险意味着不确定性, 量化国际供应商选择与评价要素可以最大程度的控制风险, 使国内企业对供应商做出客观的选择和评价。可量化的选择与评价要素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如企业年产量、库存周转率、生产规模、设备设施等。二是供应商的财务报表, 如注册资金、资产负债率、主营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现金流量等。三是供应商的技术能力, 如研发费用比、技术人员比、新产品产值率、设备先进度等。四是供应商的发展能力, 如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等。五是供应商的服务水平, 如交货准确率、订货满足率、货物差错率、顾客投诉率等。六是双方的合作水平, 如战略目标一致度、企业文化兼容度、信息平台对接度等。

除了以上可以量化的要素外, 一些定性的分析也可应用在选择和评价中。良好的国际供应商一般都有如下的特性: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要求;运作透明、信息流畅;强大的整合能力或适应能力;业务程序化、模块化;对突发事件的有效评估和快速处理等等。另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国内企业要找的是最适合自己的合作伙伴, 而不是片面强调最低成本、最优质量或最短交货期的供应商。

三、构建基于风险控制的国际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

(一) 构建体系的原则。

1. 货源数量控制原则。

实际供货的供应商数量不应该太多, 向少数供应商订货, 可以形成对国际供应商有利的定货批量, 从而争取折扣优惠, 实现双赢。国内企业精选国际供应商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 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库存。

2. 半数原则。

采购数量不能超过供应商产能的50%, 一旦超过这个警戒水平, 则采购商的风险较大。如果供应商出现问题, 将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

3. 关键物料备选原则。

对关键物料选择一家供应商的同时, 选取2~3家供应商作为备选, 有主次供应商之分。一方面, 由几家供应商供应同一种物料可以取得谈判优势, 不至于被一家供应商挟持;另一方面, 当一家供应商发生意外, 如各种自然灾害、重大事故、战争等, 还可以从其他供应商获取货源。

4. 对等原则。

由于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深入程度不同, 应该优先考虑规模、层次相当的供应商。如果双方规模差异过大、谈判力量对比悬殊, 往往不利于采购商在生产排期、售后服务、供货周期等方面达成有利于自身的共识。

(二) 建立国际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

采取阶段连续性方式, 将国际供应商选择与评价体系分为进入选评、运行选评、改进选评及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维系等四个阶段。

1. 起始阶段———进入选评。

该阶段对供应商进行综合分析评分 (可根据各分项要素计算平均得分) 。按照国内企业对国际供应商的风险控制能力的满意程度可分为3个分数段 (0分~100分) 。80分以上为合格供应商, 50分以下为不合格供应商, 二者之间的为需讨论的或持续考核的供应商。

2. 第二阶段———运行选评。

该阶段采取日常业绩跟踪和阶段性评比的方法, 对供应商的生产能力、财务报表、技术能力、发展能力、服务水平及双方的合作水平等6个方面使用加权评分标准进行分析跟踪。根据各自行业和企业的特性, 确定相关的权重标准。

3. 第三阶段———改进选评。

该阶段可以成立专门的部门或技术组织, 对关注的国际供应商进行辅导和跟进。

4. 最后阶段———供应商战略伙伴关系维系。

该阶段是针对供应商的合作战略采取分类管理的办法。对于国内企业来讲, 最终选出的供应商可能很多, 并不是每个供应商都予以同等的管理关注。企业应把注意力该放在关键因素上。通常情况下, 企业可采用ABC分类法, 对关键的供应商进行重点管理。A类供应商数占总供应商数的10%, 但供应商品的价值占企业进口采购价值的60%以上;B类供应商占总供应商的20%~30%;C类供应商数占总供应商数的60%至70%, 但其供应的物资价值仅占企业进口采购的很少部分。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多变的世界经济环境决定了企业对上游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成为其战略决策的一部分, 而相应的工作存在着诸多不可预知的风险。识别和规避此类风险, 将保证国内企业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世界经济结构正面临新的调整, 资源环境的压力正在转化为巨大的创新动力, 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蓄势待发。站在全球的视角选择与评价国际供应商, 打造或加入有竞争力的供应链, 将使国内企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参考文献

[1].王兵, 徐小斌, 郑洪帖.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J].商业研究, 2002, 10

[2].庞燕.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制造业的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重组[J].物流技术, 2004, 8

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 篇6

中国能源战略为“科学、绿色、低碳”,加快调控转型,强化节能优先,实行总量控制,保障合理需求,优化多元结构,实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节能、提效,合理控制能源需求。煤电能源供应链形式特点呈现“耗电→耗油耗电→耗煤→电能损失→耗电”的循环过程[1]。煤电能源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组成的多环节、多主体、多阶段、多区域的复杂系统[2],链条中各环节之间相互依赖,任何环节出现风险都可能波及上下游其他环节,甚至使链条风险被传递、延展,最后导致整个链条断裂[3,4,5]。煤电能源供应链外生风险因素的出现、内部主体投入产出的变化都会形成风险[6],风险递展一旦超出供应链弹性临界就会威胁到能源系统的运行效率。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特 征与其他 供应链风 险特征具 有很大的 区别[7],本文针对中国国情,研究过程是对一般供应链风险理论的细化。

就供应链风险管理 ( SCRM) 而言,供应链风险源于不确定性[8]。Milliken ( 1987) 将不确定性分为状态不确定性、效果不确定性和响应不确定性[9]; Krickx ( 2000) 分类的结论是主观不确定性 ( 认识不确定性) 和客观不确定性 ( 随机不确定性)[10]; Blackhurst et al. ( 2004) 将供应链的不确定性进行描述方法划分为区间分析、模糊方法与规划及概率分析[11]。一些学者认为供应链的不确定性源于供应商、生产商和顾客[12,13]。供应商原因包括提前期的不确定 ( 生产延迟、供给延迟和运输延迟) 以及订货量的不确定; 生产商原因包括系统可靠性问题 ( 产品库存和需求处理方式) 、设备故障以及执行计划偏差; 顾客原因包括需求预测偏差、购买力波动、从众心理以及人性特征。但是, “不确定性”是价值中性的, 既包括收益的机会,又包括损失的可能; 供应链风险可视为可能的后果和相关不确定性的组合, 分为随机性风险、危险因子和深层不确定性[14]。Tang ( 2006) 从运营风险角度,将供应链不确定性分为供应管理 ( 供应网络设计、供应商选择、订单分派和供应契约) 、需求管理 ( 时间、需求和产品转移) 、产品管理 ( 生产方式) 和信息管理4个角度[15]。综上所述,可将煤电能源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存在形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环境的不可预见性”[16]; 另一种是内部风险性,即“个体生产率计量的困难”[17]。风险主要包括市场不确定性、规制不确定性、行为不确定性和技术不确定性等[18,19]。

1 问题描述

1. 1 供应链部门关系

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的部门关系,如图1所示:

( 1) 煤炭行业准入管制相对复杂,产业组织中一方面是大量“小、散、乱”的小型煤矿,另一方面是相对规范的大型煤炭企业。中国煤炭生产过程存在规模经济,煤炭市场中仅有少量的具有有效规模的煤炭企业可提供有效供给。2013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的决定,对煤炭行业取消煤炭生产许可证和煤炭经营资格证。煤炭经营许可证颁发的初衷在于维护煤炭经营秩序,但随着煤炭市场化和煤炭物流产业的发展,继续利用集权经济手段干预市场反而增加交易成本并产生行政寻租。

( 2) 解决“市场失灵”的矛盾,首先需要解决煤炭运输问题[20]。运力交易市场的不健全和不完善是交易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重点合同煤与铁路运输计划挂钩,而非重点合同煤运输则要自筹运力,由此导致的点车费、加车费等运力“寻租行为”推高了煤价。没有“重点煤”合同销售 量指导的情况下,基于煤、电企业市场份额的运力配额分配方法谈判相对冗长,大型煤炭生产商的运力配额受到新政策影响的程度较小,而小型煤炭生产商可能更难参与竞争以维持其运力配额。

( 3) 中国现有的煤炭储配中心包括: 社会储配中心 ( 如曲靖市、大同市、青岛市、三门峡市、九江市等) 和电厂煤场。煤炭储配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应对不确定性因素,从而确保煤炭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近年来,中转港口、接卸港口和电厂煤场存储过多,加之中国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价一路走低,电力企业也出现“回避储配中心、转购市场煤”的行为。

( 4) 燃煤发电产业是中国50% 以上煤炭的需求者,属于高物流、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因此,发电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实现其利润最大化,而且应该履行燃煤发电企业社会责任、减少对环境系统的负外部性影响、提高社会福利水平的发展要求。由于价格管制,使得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无法在价格上达成统一,所以,多数发电企业依靠专用性政策获得利润,致使其管理水平无法提高、风险应对能力相对较弱。

( 5) 电网公司的职能包括输电、变电、配电及调度。中国电网结构相对薄弱,电力负荷高峰时段电力系统的零备用运行致使电网安全受到极大威胁。其主要存在问题包括: 电网建设长期滞后、交流弱联系统稳定性较差、二次系统安全性较差、电网输电能力不足 ( 如电磁环网问题) 、电网无功补偿容量不足、负荷中心电源支撑不足、外力破坏以及部分装备质量较低。

( 6) 电力终端用户是煤电能源供应链的最终环节。为深化资源性商品价格改革,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 ( 2013) ,将逐步调整销售电价分类结构。根据用电负荷特性,政府将现行居民生活、非居民照明、商业、非工业、普通工业、大工业、农业生产用电价格等八类销售电价逐步归并为居民生活、农业生产、工商业及其它等3个用电部门,并按其电负荷特性进行分档。

( 7) 政府对煤炭市场和电力市场的规制局限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规制的作用容易随之受规制煤炭企业和燃煤发电企业活动的类型以及规制形式的变动而改变; 另一方面,在规制被取代前,必须针对煤电双方的经济活动,对其替代措施的特性进行评估。但是“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政府完全不干预电煤交易,相反地,有效的规制 ( 如价格限制、激励计划或促进竞争等) 还可赋予政府比较大的相机行事权利。政府的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才是实现政府内部权力优化配置, 以及厘清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措施 ( 李克强,2013) 。

1. 2 风险源传递关系

( 1) 煤电能源供应链的管理应以煤炭市场和电力市场的需求为导向。理想状态下,生产、运输、配置和销售都应建立在能源需求完全信息的基础上。但是,政策工具及市场环境作用于宏观经济后,同时也增强了消费者偏好的不确定性, 使需求预测的难度加大,从而导致能源供应链的经营风险增加。有效的煤电能源供应链管理,不仅应反映能源资源类产品价格的联动关系,而且应反馈市场变化趋势和消费者偏好。

( 2) 200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经济增加值 ( EVA) 纳入中央企业的考核体系,每年对其进行测算; 并从2010年起,以EVA取代净资产收益率 ( ROE) ,作为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在价值度量上,与传统绩效度量指标 ( 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回报率等) 相比,EVA可体现风险与价值的联系,所以,以经济资本计量为基础的EVA是风险与价值驱动型管理合理的考核维度[21,22]。

( 3) 在供应链 风险管理 中,将EVA作为VBM ( Value - based Management) 普遍的中期性价值化绩效度量标准[23]。由于EVA受到相互依存的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价值驱动树 ( Value Driver Tree,VDT) 可作为一般性框架来说明运营杠杆和价值性绩效指标 ( 如EVA) 之间的因果关系[24]。VDT的作用包括: 1将顶级绩效分解到运营杠杆层面,如图2 ( a) ; 2通过风险调整资本成本和风险调正绩效指标 ( Risk - adjusted Performance Metrics,RAPM) ,将风险因子纳入绩效指标,如图2 ( b) 。Walters ( 1999) 从中期规划角度定义了3个运营性价值驱动因子[25],包括1营业利润率 ( 供应链销售量的增加和协同) ; 2资产利用率 ( 改进生产管理可提高成本效率) ; 3经营性现金流 ( 运营资本管理可缩短现金周转周期) 。

1. 3 指标体系构建

假设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中的决策者均为风险规避型,企业主要通过3种关键的驱动因素来创造价值,即: 利润的增长、发掘新的价值空间和提高资本的功效。此时企业价值的驱动因子从功能上可体现行业特色,同时可反映市场的需求。利用VDT对EVA进行分解,得到9个风险源 ( 需求不确定性、供给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资源衰竭、能源质量、设备安全、资金获取能力、偿付能力和财务监管能力) 和1个其他风险。再根据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的实际情况与指标选取的原则,结合煤、电产业的各位专家的意见,通过定性分析对指标进行筛选。最终形成“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指标体系” ( Coal - Electricity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 Index System, C - ESCRMIS) 。具体步骤: 1通过VDT分解风险源,从两个维度对各级指标进行拆分; 2把数据无法获得的指标替换或删除; 3将高度相关的指标进行合并。

为了构建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评价测度模型, 需要厘定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源传递关系及指标结构 ( 图3) 。在指标分解图中,从两个维度对煤电能源供应链的风险进行分类:

维度1: 中断风险和运营风险。中断风险包括R1、R7、R8、R9、R10、R11和R12; 运营风险包括R2、R3、R4、R5和R6。

维度2: 内生风险和外源风险。内生风险包括R1、R2、R3、R4、R5、R6和R7; 外源风险包括R8、R9、R10、R11和R12。

2 数据及模型

2. 1 数据收集

2. 1. 1 问卷设计

( 1) 对研究变量进行定义,将各个指标的含义进行简洁的定义与解释;

( 2) 通过与能源经济、产业经济、物流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专家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分析讨论,对问卷中的表述进行修改和完善;

( 3) 选择部分专业人员进行问卷的预调查, 对调查问卷中不合适的内容、用词或排版等问题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 4) 通过邮件、电话和实地调研等形式,正式发放调查问卷;

( 5) 定期回收问卷,为确保问卷的质量,根据搜集到的样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及模型的拟合。

问卷调查所需收集的数据涉及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指标,因此应选择对相应行业相关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将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煤炭企业、政府部门及科研单位等设为答卷人的选择范围。问卷的结构安排上包括说明信、 答卷说明、答卷人背景信息、对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指标的解释、结束语等5个部分。问卷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涉及被调查人的工作单位、工作年限、职位等信息; 第二部分针对各个指标进行调查,指标打分采用五分Likert量表。其中,1为“非常不重要”,2为“不太重要”,3为“一般重要”,4为“比较重要”,5为“特别重要”。

2. 1. 2 样本容量选择

Boomsma ( 1982 ) 与Gerbing et al. ( 1988 ) 通过研究证明样本容量最低应达到100,大于200的效果更佳[26,27]。邱政皓等 ( 2002) 研究认为, SEM分析所需的样本容量至少比待估参数的个数多50[28]; 何晓群 ( 2004) 也从χ2检验的有效性角度进行分析,认为100 ~ 200为适合的样本容量[29]。为了保障SEM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本文的样本容量拟定为300。在保证需求的范围内, 最大限度的提高统计结果的精确性,将政府部门、煤炭企业、发电企业、电网公司、科研机构及其他部门 ( 运力部门、储配中心和金融系统) 的样本容量的分别拟定为30、50、90、50、60和20。

2. 1. 3 统计性描述

本次问卷调查历时近5个月 ( 2013年12月到2014年4月) ,实际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74份,回收率93. 50% ,其中有效问卷329份, 有效率为82. 25% 。对问卷回收所搜集到的样本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内容主要为调查样本的个人信息 ( 表1) 。

注: 电力企业员工 ( 149) 包括火力发电企业员工 ( 96) 和电网公司员工 ( 53) 。

2. 2 数据分析

2. 2. 1 探索性因子分析

探索性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对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指标进行分类。数据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是利用SPSS 19. 0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录入数据后选择Analyze,在Data Reduction的Factor中进行如下操作: 在Descriptives中选择KMO and 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 在Extraction中选择主成分Principal Component,并将最大迭代次数设置为200; 在Rotation中选择最大方差旋转法Varimax。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风险指标的经济意义和实际作用,对各个主成分进行定义和分类:

1定义“主成分1”为“经济风险及意外” ( C1) ,包括: 财务风险 ( R6) 、经济周期 风险 ( R8) 、市场需求风险 ( R10) 和意外灾害 ( R12) 。

2定义“主成 分2”为“主观 性风险” ( C2) ,包括: 道德风险 ( R1) 、信息传递风险 ( R2) 和企业文化差异 ( R7) 。

3定义“主成分3”为“流程风险”或 “客观性风险” ( C3) ,包括: 生产供给风险 ( R3) 、采购风险 ( R4) 和物流风险 ( R5) 。

4定义“主成分4”为“体制风险” ( C4) , 包括: 制度法律风险 ( R9) 和政策风险 ( R11) 。

2. 2. 2 信度分析

信度 ( Reliability) 分析即可靠性分析,可体现测验结果的可信度与稳定性,即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包括: 重测信度法 ( 时间一致性稳定系数) 、复本信度法 ( 形式一致性的等值系数) 、折半信度法 ( 项目内在一致性系数) 和α信度系数法等。其中,α信度系数法兼具其他信度分析方法的优点,且适用于态度或意见问卷的信度分析。

若问卷整体信度可达到0. 8以上,则为理想, 信度最低要求应至少达到0. 5以上[31]。一般情况下,Cronbach'sα小于0. 35为低信度; 介于0. 35和0. 7之间为中信度; 大于等于0. 7为高信度, 即属于很可信范围[32]。运用SPSS 19. 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做Cronbach'sα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由检验结果可知,问卷的整体属于高信度, 分类部分属于中信度,均符合信度要求。

2. 2. 3 效度分析

效度 ( Validity) 分析即有效性分析,是指测量工具所能测量出样本特质的程度,即衡量工具能否真正衡量到研究者所要衡量的问题,包括: 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主要是检验样本数据的代表性; 准则效度是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境下行为表现的有效性程度1; 结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体现出来的结构与测量值之间的对应程度。验证性因子分析得到的模型拟合系数与标准化因子载荷是比较适合分析结构效度的指 标[33]。在模型拟合较好的情况下,标准化因子载荷达到效度要求的最低标准为0. 45,大于0. 71时则表明其效度较高。本文将进行KMO ( Kaiser - Meyer - Olkin) 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判断变量可否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2. 3 模型拟合

2. 3. 1 测量分析

测量分析的目的是检测概念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将经过处理的样本数据 ( 包括329个样本和12个观测变量的数据) 代入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考察模型的可行性,以便进一步的修正。运用LISREL 8. 80软件对模型进行数据拟合,得到模型,如图4所示。

在验证性因子分析基础上,进行二阶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表明: 除政策风险 ( T - value为0. 37 ) 外, 其余因子 的T - value介于7. 01 ~ 11. 73之间; 但根据其经济意义和实际作用,不予以剔除。二阶因子分析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是可以接受的,结果如表5所示。

2. 3. 2 结构分析

结构分析的目的是度量一阶因子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别建立C1、C2、C3和C4的结构模型,并对T - value小于1. 96 ( 显著性0. 05) 的路径进行修正 ( 表6) 。由图5可知: 主观性风险、流程风险和体制风险可共同影响经济风险及意外 ( 标准化路径系数0. 42、0. 19和0. 43) ; 且经济风险及意外又可反作用于主观性风险 ( 标准化路径系数0. 67) 、流程风险 ( 标准化路径系数0. 45) 和体制风险 ( 标准化路径系数0. 62) 。

2. 3. 3 模型修正

高阶因子分析的系数就是高阶因素的路径系数,该参数反映了高阶因素对初阶因素的解释力, 代表了一阶因子对于二阶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标准化的路径系数估计值模型如图6所示: 经济风险及意外 ( C1) 、主观性风险 ( C2) 、流程风险 ( C3) 以及体制风险 ( C4) 等4个一阶因子在“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 ( SCRM) 二阶因子的标准化路 径系数分 别为1. 04 ( T - value为7. 91) 、0. 65 ( T - value为6. 68) 、0. 44 ( T - value为5. 09) 和0. 60 ( T - value为4. 03) 。

1经济风险及意外 ( C1) 是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测量变量财务风险 ( R6) 、市场需求风险 ( R10) 和意外灾害 ( R12) 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 53、0. 58和0. 59,均大于最低可接受值0. 45; 经济周期风险 ( R8) 的因子载荷为0. 43,但根据其经济解释,决定予以保留。

2主观性风险 ( C2) 是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次级最主要影响因素。测量变量道德风险 ( R1) 、信息传递风险 ( R2) 和企业文 化差异 ( R7) 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 60、0. 73和0. 46,均大于最低可接受值0. 45。

3体制风险 ( C4) 是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直接性影响因素。测量变量法律风险 ( R9) 和政策风险 ( R11) 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 43和0. 93。

4流程风险 ( C3) 是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基本性影响因素。测量变量生产供给风险 ( R3) 、采购风险 ( R4) 和物流风险 ( R5) 的因子载荷分别为0. 57、0. 66和0. 69。

2. 3. 4 测度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中的标准化因子载荷实质上可反映各个观测变量与相应的潜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鉴于此,根据“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CRITIC) ,将标准化因子载荷归一化处理,即可得到各指标对应的权重。

其中,ρij为一阶因子Ci的第j个测量指标的相应权重; λij表示因子载荷。

其中,ξ代表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系数,βi 代表一阶因子Ci的权重,Rij代表一阶因子的第j个测量指标的指标值。M表示一阶因子对应的相应指标数目,M = 2,3,4。

由此得到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评价测度模型” ( Coal - Electricity Supply Chain Risk Evaluation,C - ESCRE) 。计算得到“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指标体系权重分布情况如表7所示。在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过程中,煤炭企业、火电发电企业以及电网企业可根据该指标体系权重系数表进行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系数评价。

风险测度模型如公式 ( 3) 所示。由测度模型可知: 现阶段,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的主要风险源为政策风险 ( R11) 、意外灾害 ( R12) 和市场需求风险 ( R10) 。在其他风险源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弱的情况下,政府部门、能源企业及科研机构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重点针对政策、市场和意外灾害等3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机制安排、框架设计及策略选择。

3 案例分析

3. 1 案例描述

本节设计了一个简单的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评价的算例,以分析评价模型的效果。

假设存在2条煤电能 源供应链 ( SC1和SC2) ,其中涉及到煤炭企业、运力部门、储配中心、燃煤发电企业和电网公司的各个环节 ( 图7) 。由于在每条供应链的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同等级的风险。现做如下假设:

【假设1】供应链中各个节点企业均是风险规避型的。

【假设2】能源的输配属于物理过程,不考虑能量的损失,且在终端市场消纳; 企业均掌握自身企业的相关信息,且供应链的信息传递需要交易成本; 资金同样受到外生变量 ( 如市场和政策) 的影响。

3. 2 结果与讨论

根据供应链节点企业的掌握信息,对供应链SC1和SC2进行打分 ( 图8) 。利用公式 ( 3) ,对SC1和SC2的风险系数进行计算,结果如表8所示:

由表8可知: ( 1) 虽然SC2的结构与SC1的结构相比相对复杂,但是其风险系数相对较低; ( 2) 对于SC2,虽然其财务风险、道德风险的信息传递风险均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较大,且高于SC1,但是经过加权计算后,经济周期风险和市场需求风险对SC1的影响会增加系统的不确定性,且其影响效果更明显,所以SC1的风险系数高于SC2的风险系数。由此可知,SC2的系统安全性高于SC1; SC2可作为投资再生产的最优选择。

4 结论及政策含义

本文针对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的风险管理问题,基于供应链部门关系和风险源传递关系的梳理,构建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指标体系,研究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风险评价测度模型。研究结论如下:

( 1) 从技术经济层面,基于VBM理论,利用VDT对EVA进行分解,从营业利润率、资产利用率和经营性现金流的角度,将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的风险源分为需求不确定性、供给不确定性、政策不确定性、资源衰竭问题、能源质量问题、设备安全问题、资金获取能力、偿付能力、 财务监管能力和其他风险源; 并由此构建适合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指标体系,包括: 道德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生产 ( 供给) 风险、采购风险、物流风险、财务风险、企业文化差异、经济周期风险、制度法律风险、市场 ( 需求) 风险、政策风险和意外灾害等12个风险因子。

( 2) 从数量经济层面,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SPSS和LISR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将12个风险因子分为经济风险及意外、主观性风险、流程风险和体制风险等4类风险集; 测量分析的结果表明12个风险因子对相应的风险集的影响取决于其因子载荷; 结构分析的结果表明4类风险集之间的影响取决于其路径系数,主观性风险、流程风险和体制风险可共同影响经济风险及意外,且经济风险及意外又可反作用于主观性风险、流程风险和体制风险; 经济风险及意外、主观性风险、体制风险和流程风险,按其对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影响程度进 行排序,且路径系 数分别为1. 04、0. 65、0. 44和0. 60。

( 3) 从理论及应用层面,利用CRITIC方法, 构建了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风险评价测度模型 ( C - ESCRE) ,且得到道德风险、信息传递风险、生产 ( 供给) 风险、采购风险、物流风险、财务风险、企业文化差异、经济周期风险、制度法律风险、市场 ( 需求) 风险、政策风险和意外灾害等12个风险因子的系数分别约为0. 08、0. 10、0. 05、0. 06、0. 06、0. 06、0. 08、0. 07、0. 10、0. 15和0. 11。其中,信息传递风险、市场 ( 需求) 风险、政策风险和意外灾害的影响程度较大; 道德风险、经济周期风险和制度法律风险的影响程度次之; 生产 ( 供给) 风险、采购风险、物流风险、财务风险和企业文化差异的影响程度再次之。

基于以上的结论,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电力不能储存,生产与消费需要保持时时平衡; 电力投资高度密集、回收期长。如果电力发展严重“超前”就会造成电力设施的闲置成本, 反之,如果发展“滞后”又会导致缺电带来的国民经济损失。电力发展的忽高忽低也会带来煤炭发展的忽高忽低,如“电力短缺带来: 扩建电源→扩建电网→增加煤炭生产规模”,而“电力过剩带来: 减少电源投资→减少电网投资→压缩煤炭生产规模”,中国煤电能源供应链条的每个环节投资都需要一个周期,周期的不同步就会带来煤电产业投资链的一次次起伏,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损失,国有投资损失一般又会通过价格转嫁给社会用户。

电力产业是煤炭产业的最大用户,煤炭是发电所用的重要能源,二者彼此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如果电力中断,几乎所有的产业都不能正常运转。煤电能源供应链的协调发展可以保证电力的正常运转,为社会生产与生活稳定提供保障。近几年,随着国际煤炭价格的走高、发电装机的扩展迅速,煤炭需求出现激增,导致煤炭市场价格不断上涨。而发电企业电价由政府管制,煤价又构成了发电运行成本的70% ,利润会随着煤价上涨而被压缩,甚至出现亏损,于是,每年的煤电价格之争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一些燃煤发电商由于亏损宁可放弃发电,带来电力供应出现结构性短缺。尽管国家发改委2004年底出台了“煤电联动”政策,由于煤、电两个利益集团对价格联动的科学依据均存质疑,已经无法执行。可见, 煤电价格关系风险控制问题有必要进行研究以减少煤电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

供应链风险与管理 篇7

供应链是指由原材料获取, 加工成半成品直至产品, 并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的一些企业或部门组成的网络。对供应链的构成、运作、协调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供应链管理这一新的经营与运作模式。

供应链中各组织成员是紧密相连的, 相互建立了一种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组织成员建立跨部门的管理流程, 并使这种流程突破组织内部界线, 与上下游、前后向关系的贸易伙伴、用户相互连接起来, 这样能够增强组织快速反应能力, 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由此可见, 供应链的涵义可以确定为:执行采购原材料, 将它们经过生产制造等环节转换为中间产品或成品, 并且将成品销售到最终用户的功能网络。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 通过对信息流、产品流、资金流的控制, 即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然后制成中间产品或最终产品, 最后通过分销网络把产品送到最终用户手中, 这样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 而且是一条增值链, 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价值, 给组织成员带来收益。供应链的打造能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环节, 降低成本, 有效配置及优化资源, 提高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但供应链是多个企业组织的结合体, 在其运行中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分析供应链的风险成因, 加强对风险要素的管理, 是供应链高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

二、供应链风险分析

(一) 需求风险。

供应链的组建是为了回应市场需求, 抓住市场机遇, 快速开发、生产出市场需求的产品, 缩短供货时间, 及时占领市场, 但由于市场需求变动的不确定性和需求信息的虚假, 容易引起企业自身的投资风险。

1、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

产品市场供给的充足使得用户选择的自由度增大, 需求多样化, 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降低, 容易从一个产品转向另一个产品。供应链的协调运作需要事先制定完善的计划, 而计划要求对产品市场需求的准确预测。需求不确定性会使供应链上各成员的计划调整和执行难度增大, 运作风险提高。

2、需求信息的虚假。

用户需求信息是成员企业进行生产、库存决策的重要考量指标, 由于用户产生的虚假需求信号, 会沿着供应链的传播逐步扩大, 企业根据虚假信号做出的理性反应, 就是通过增大库存来消除不确定性。其结果是:用户端的虚假信息使供应链成员扩大库存, 提高了库存成本, 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 最终供应链成员蒙受高运营成本的风险, 这就是所谓的“长鞭效应”。

(二) 信息资源风险。

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减少上述“长鞭效应”, 使得供应链上的各成员能够根据充分信息安排生产作业和库存配送计划, 降低运作成本, 提高用户满意度。但信息共享容易导致成员企业信息资源损失、核心技术及商业机密泄漏, 增加经营风险。因此, 成员企业为了自身的战略发展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会降低信息共享程度, 严密保护自己的信息, 造成了供应链信息的不对称, 增加了成员企业的决策风险。

(三) 经济波动及利润波动风险。

经济周期变动对原材料的供求产生影响,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原材料出现短缺影响制造商的正常生产;而经济萧条时期, 产品囤积在仓库, 使得产品成本上升。供应链整体利润是以各成员企业利润为基础的, 在整体利润一定的条件下, 各成员企业的利润分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某些企业获利水平低会导致他要么拒绝合作, 要么在合作中消极, 不利于供应链的高效运行。

(四) 契约风险。

从概念上讲, 供应链契约是指通过提供合适的信息和激励措施, 保证买卖双方协调销售渠道绩效获益的有关条款;即使供应链达不到最好的协调, 也可能存在Pareto最优解, 保证每一方的利益至少不比原来差。而供应链契约风险是指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契约的一方从另一方那儿得到剩余的收益, 使契约破裂, 导致供应链的危机。

三、供应链的风险管理

(一) 建立多种供应渠道。

为确保物料和产品的稳定供应, 供应链应发展多个供应渠道, 不能单一地依靠某一个供应商, 否则一旦出现问题, 势必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如果欲与供应商建立信任、合作、开放性交流的供应链长期合作关系, 必须首先分析市场竞争环境, 目的在于找到针对哪些产品市场开发供应链合作关系才有效, 必须知道现在的产品需求是什么, 产品的类型和特征是什么, 以确认用户的需求, 确认是否有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必要。如果已建立供应链合作关系, 则应根据需求的变化确认供应链合作关系的必要性, 分析现有供应商的现状和供应上存在的问题, 对供应商的业绩、设备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质量控制、成本控制、技术开发、用户满意度、交货协议等方面也要做充分的调查。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 应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

(二) 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传递网络。

建立高效快捷的信息传递网络, 以预防信息传递风险。在物资采购网络建设中, 应充分应用以EDI、POS为代表的现代商务信息技术, 有效地降低信息传输错误, 及时对风险进行控制。在内部信息建设中, 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建立高效快捷的物资供应网络系统, 建立统一标准的各种数据库, 开发物资可视系统和运输控制系统;二要尽快在各物流系统建立局域网及相互畅通的全局网。

(三) 加强成员企业柔性设计。

用户对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企业能够及时、快速地调整其生产供应周期, 满足用户的需求。要求供应链上的企业尤其是处于核心地位的企业, 尽可能提高自身的柔性, 对用户需求及时地进行产品变型、工程更改, 缩短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时间, 以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将新产品送到用户手中, 提高用户满意度。

(四) 通过3PL降低风险。

供应链的成员企业可以实行多职能的外包策略, 将自身在供应链中所担负的职能外包给3PL, 以降低风险。通过3PL可以降低成本, 促使成员企业转型, 提高经营水平, 弥补内部作业能力不足;向竞争对手看齐, 获取竞争优势, 提高生产能力, 增加销售额, 提高服务水平, 降低库存, 提高存货效率和周转能力, 缓解资本投入, 增加现金流量, 将固定成本转变为可变成本或其他有形或无形的收益等。

四、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发展趋势

(一) 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 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了风险问题, 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供应商缺乏分类管理, 缺乏长期合作意识;对维护合作伙伴关系缺乏风险意识。

2、在企业合作过程中, 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时, 往往忽视其他伙伴的利益和伴随的相关风险, 缺乏高效的利润与风险分享机制。

3、缺乏灵活的契约机制, 企业间在契约制定过程中, 往往忽视双方对待风险的处置态度, 对双方的风险偏好考虑不周, 造成双方期望利润不能达到最优值。

(二) 进一步研究方向。

通过分析, 本文认为, 供应链风险管理需在以下几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1、多供应商选择的优化组合方法。目前的方法主要集中在对供应商的单一最优选择上, 如何构建出适合于选择多个供应商的优化组合方法, 过程中考虑到供应商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市场需求函数。目前, 大多数模型中将需求函数要么假定为稳定需求, 连续性随机变量, 要么假定需求函数符合正态分布, 泊松分布等。然而考虑到市场需求的波动, 通过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 模拟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变化的需求函数是一个新的研究问题。

3、联合策划、预测和补充策略。可以促进供应链伙伴之间更为紧密的协调和合作, 但目前此策略还没有成熟的模型, 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五、结束语

供应链充满风险, 对其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有效的管理, 让成员企业分享供应链的整体优势, 增加供应链上各加盟企业的利润, 提高其自身的市场适应能力, 从而降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研究概述 篇8

供应链风险概念的提出, 最初是基于对供应风险概念的研究。它是风险在供应链领域应用的一个特例, 至于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相关的说法很多, 目前没有统一的认识, 一些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供应链风险进行了界定。

根据Deloitte咨询公司2004年发布的一项供应链研究报告, 供应链风险是指对一个或多个供应链成员产生不利影响或破坏供应链运行, 使其达不到预期目标甚至导致供应链失败的不确定性因素或意外事件。

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把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 供应链风险因素的发生通常会降低供应链运行效率, 增加成本, 甚至导致供应链的破裂和失败。有效的供应链风险管理将使供应链运行安全, 降低运行成本, 提高供应链的运行绩效。

关于供应链风险的定义, 《Decision Makers Direct》上的一篇《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将其界定为:一切能够扰乱供应链正常运作的威胁。

Paulsson在其文章中指出脆弱性 (Vulnerability) 、混乱 (Disruptions) 和干扰 (Disturbances) 都是用来描述供应链负面影响的术语。

我国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马士华教授侧重从供应链外在环境和内在结构的不确定性出发, 认为在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过程中, 存在着各种产生内生不确定和外生不确定性的因素.并认为只要存在不确定性.就存在一定的风险, 不确定性总是和风险联系在一起。

王燕 (2008) 指出, 作为一种特定领域的风险, 供应链风险是指供应链企业在运营过程当中, 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使供应链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的大小及可能性。

丁伟东 (2003) 等指出供应链风险是一种供应链潜在的威胁, 会导致供应链系统的脆弱性, 对供应链系统造成破坏, 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整个供应链带来损失和损害。供应链上的各环节是环环相扣的, 彼此依赖, 相互影响,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 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2 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涵义

Cranfield School of Management (2002) 给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定义是识别和管理供应链风险, 协调供应链成员从整体上减少供应链的脆弱性。从而消除、减轻和控制供应链风险。

Chapmen (2002) 等将其定义为:通过协调供应链各成员, 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外生风险, 以从整体上减少供应链的脆弱性。C.S.Tang认为供应链风险管理就是要通过供应链伙伴之间的协调或合作来确保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利益和连续性;Paulsson认为, 供应链风险管理就是与供应链中的各方共同协作或独自进行, 运用风险管理的工具去处理那些由物流或相关活动引起的或受其影响的供应链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根据Deloitte咨询公司2004年发布的一项供应链研究报告指出, 供应链风险管理是贯穿于供应链运作的始终而寻求供应链战略、技术与知识、业务流程和人力资源等优化构建设计的协同过程。它的目标是为达到供应链的安全持续运行, 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而控制、监督和评估供应链风险。

宁钟 (2009) 指出供应链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识别潜在的风险, 并采取适当的行动以规避或消除风险, 因此把供应链风险管理可定义为: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协作, 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来降低整体供应链的脆弱性。

3 供应链风险的来源

关于供应链风险来源的分类方法, 研究者们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

Cranfield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中心的供应链柔性研究报告总结出供应链风险来源的16个主要方面, 包括企业的管理活动和行业趋势, 主要有准时化生产、过度关注成本的降低、全球化采购、单一供应商、集中分销、外包等等。

Suh and Kwon (2000) 认为供应链中的风险的主要来源是合作伙伴之间信息的共享, 如果合作伙伴滥用其他供应链成员的信息其危害是巨大的。

Norrman和Lindroth (Norrman, Lindroth, 2001, 2002) 指出供应链风险类型包括:需求不确定, 上游事故的冲击, 由于外包而发生的角色和责任的转变, 上下游业务特征的不匹配, 供应链产能风险, 信息与合作风险, 产品周期和上市时间的缩短及准时递送时间及提前期的缩短。

Harland等人 (2003) 认为供应网络复杂性的增加是供应链风险的主要来源, 而引起供应网络复杂性增加的主要动因是产品服务的复杂化、电子商务的出现与发展、外包的扩大以及全球化。

Juttner等人 (Juttner, et al, 2003) 按照供应链风险的来源、结果、驱动力和缓解策略, 把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分成三类:环境风险、网络风险和组织风险。

Paulsson (2003) 在其评论文章中还提到了导致供应链风险的因素:过分关注效率而不是效果、供应链的全球化、集中生产和集中配送、外包增长的趋势、需求的多样性以及缺少可见性和控制手段。

Morgan James (Morgan, James, 2004) 对各种风险类型的重要性进行排名, 名次从高到低依次是经济风险、恐怖主义相关风险、政策风险和其他风险。

Kleindorfer & Saad把供应链风险分成两类:第一类指的是调节供给和需求一致性的风险, 第二类指的是影响供应链正常营运的风险, 例如天灾、恐怖袭击, 或是罢工都可算在此类。

Sunil和ManMohan (Sunil, ManMohan, 2004) 。他们对各种供应链风险进行了总结, 把风险的类型归结为中断、延期、信息、预测、知识产权、购买、应收账款、存货、产能。

比较全面和具有代表性的是Mason-Jones & Towill的观点, 他们认为供应链中应该有五种风险源, 分别是环境风险源、需求风险源、供应风险源、程序风险源以及控制风险源。

(1) 环境风险源:

环境风险源主要是由外部环境不确定所构成的, 大致可以分成政治 (如伊拉克战争) 、天灾和社会性 (如恐怖袭击) 三类风险源。

(2) 需求风险源:

任何在外向物流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 都可以归类为需求风险。

(3) 供应风险源:

Zsidisin认为供应风险是多维度的概念, 他将供应风险源大致分成两类:一方面是供货商方面, 这类风险主要包含了供货商无法掌握需求变动、供应商方面的质量问题以及供货商无法跟上科技变化等等。另一方面是供应市场特征导致的风险, 主要包括了单一供应源以及市场产能的限制等导致的风险。

(4) 程序风险源:

程序风险源指的是在供应链中各伙伴间合作的执行方式, 随着产品特性而采用不同的供应链策略时, 特定供应链上的合作关系及执行方式也会随之改变。若是能随着不同的产品及市场特性采用适合的供应链合作程序, 将可以大大降低风险。

(5) 控制风险源:

控制风险源指的是在供应链中决策的机制、政策, 或是规定, 其范畴很广, 诸如订购量、批量或是安全库存等都包含在里面。

4 供应链风险的评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供应链也日趋复杂, 供应链中断事件的频繁发生及其严重后果使得供应链风险评估方法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供应链风险评估是在单个风险水平估计的基础上确定供应链整体风险水平的过程, 是估计单个风险的性质, 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发生时间及其后果影响的大小, 然后再进行综合评价来确定供应链的总体风险水平以及风险能否被接受的过程。

Pater (2001) 提出了跨国供应链的评分方来度量风险, 并用5个案例研究来展示他们的方法。在其文章中定义了供应链暴露 (supply chain exposure) 的概念, 并提出了一个简单的评分方法来进行评估。这种方法对于初步评估跨国供应链的风险是有意义的, 可以让企业迅速认识到脆弱性的来源是什么, 而且如何改进。但方法的主观因素很大, 其使用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估人的素质。

丁伟东等 (2003) 利用模糊风险因素分析法进行供应链风险评估, 并通过计算供应链系统的可靠性来衡量供应链系统的风险, 提出了供应链可靠性评估矩阵, 具体有4个步骤:①选定评估因素, 构成评估因素集;②根据评估要求, 划分等级, 确定评估标准;③对各风险要素进行独立评估, 得出评估矩阵和权重矩阵;④进行数学运算, 计算出每个企业的风险评估结果, 定义企业的可靠性。这种定量研究的方法虽然简单, 但是没考虑到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而且也没有具体说明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估风险因素的风险值。

Hallikas (2004) 研究了网络环境下的风险分析和评估, 以及供应商网络风险管理过程, 文章关注的焦点是网络协作产生何种风险, 以及如何在网络协作中进行风险管理。Hallikas从风险事件的概率和结果的角度半定量化地研究供应链风险评估, 主要是从财务角度进行评价, 同时考虑到一些非物质结果, 例如信任、荣誉、知识的退化等一些难以货币化的因素。将概率和结果划分为5个等级, 并将结果以一种风险图表的方式表示出来。这种评估能加强企业对内外环境的理解。Hallikas的半定量化的研究方法为供应链的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和思路。

5 供应链风险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1) 定量研究的加深。

目前所提出的各种供应链风险防范措施和方法大多属于定性的, 定量研究成果较少, 已有的定量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供应链风险的测度和最优化风险决策上, 从总体上讲存在模型的适用性需要改进的状况。

(2) 风险预警机制的研究。

风险预警系统或预警机制的研究已在其他领域广泛展开, 鉴于其他领域的风险预警系统或预警机制在防范和控制风险方面的作用, 有关供应链风险预警系统或预警机制的研究也必将很快展开。

(3) 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供应链中组织间的信息共享和知识转移将引起大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改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让决策者和利益相关者获得充分而真实的信息, 可以通过技术的手段实现, 如互联网、信息技术, 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

参考文献

[1]丁伟东, 刘凯, 贺国先.供应链风险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13 (4) .

[2]宁钟, 孙薇.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评述[J].管理学家, 2009, (2) .

[3]王燕, 刘永胜.供应链风险管理概述[J].物流技术, 2008, (8) .

[4]周艳菊, 邱莞华等.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J].系统工程.2006, 24 (3) .

[5]Chapman Peta1.Identifying and Managing 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J].Logistics and Transport Focus, 2002, 4 (4) .

[6]Chfistophen S.Tang.Perspectives in 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S].Production Economics, 2006, (3) .

[7]Cranfield Management Schoo1.Supply chain vulnerability[R].Cranfield University, 2002.

[8]Deloitte.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R].2004.

[9]Harland Brenchley and Walker.Risk in supply networks.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Supply Management2O03, (9) .

[10]Kleindorfer P R, Saad G H.Managing Disruption Risksin Supply Chains[J].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05, 4 (1) .

[11]Juttner U, Peck H, Christopher M.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Outlining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003, 6 (4) .

上一篇:英汉广告翻译策略下一篇:新课改下的英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