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Ⅱ型呼吸衰竭

2024-10-26

COPDⅡ型呼吸衰竭(精选10篇)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1

摘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 机械通气是此类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 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护理质量对治疗结果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COPD,呼吸衰竭, Ⅱ型,机械通气,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患者由于疾病的持续进展, 到疾病晚期, 肺功能已有严重不可逆性损害。这些患者一旦遇呼吸道感染、心功能不全等诱因, 即可发生缺氧、严重CO2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 即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需要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才能挽救其生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至2009年朝阳市中心医院ICU共收治21例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给予机械通气的患者, 男16例, 女5例, 年龄56~75岁, 平均65.5岁,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COPD诊断指南[1]。21例患者均建立人工气道, 行机械通气治疗, 人工气道的建立方式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1.2 治疗方法

常规给予抗炎、吸氧、化痰、解痉平喘等治疗,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全部患者的机械通气均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 经鼻气管插管1例, 经口气管插管20例, 其中3例患者插管后7~14d行气管切开并持续机械通气。上呼吸机时PEEP初设值为2~3cmH2O, 潮气量设置为6~8mL/kg, 呼吸频率18~20次/min, 吸∶呼>1∶2, FiO2<40%。根据患者通气改善的状况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各项参数, 逐渐脱机。

2 结果

21例患者经积极治疗2~4d后, 20例血气指标明显好转, PaO2及PaCO2明显改善。19例患者顺利撤机, 上机时间为3~20d, 平均上机时间13.5d;1例患者因经济原因强行撤机, 自动退院;1例患者因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1例患者中抢救成功20例, 死亡1例, 抢救成功率达95.2%。

3 护理

3.1 导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 准确记录插管深度, 随时观察深度有无改变, 并严格交接班。气管切开的系带应用双带打死结, 固定气管导管于颈部。经口气管插管者应选用适当的牙垫, 每天更换牙垫的位置。气管切开者每天更换气管套管周围的纱布垫1~2次, 清洁干燥, 防切口感染。

3.2 监测病情及呼吸机运转

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胸廓起伏度是否正常, 听诊两肺呼吸音是否对称, 自主呼吸与呼吸机是否协调。监测患者的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 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 根据血气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2]。机械通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呼吸机报警, 要及时查找原因, 解除报警或更换呼吸机。

3.3 保持气道通畅

根据痰液情况适时吸痰, 吸痰前后均给予100%纯氧1~2min, 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管插入深度应超过导管内口, 旋转上提, 切勿反复抽插吸痰管。吸痰动作宜轻柔, 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次, 一根吸痰管只用一次。吸痰应先吸气道内, 再吸口鼻腔。若痰液未吸净需再次吸引, 两次吸引间隔1~3min。

3.4 翻身、叩背

气管插管患者可以从仰卧→左侧位45°→仰卧→右侧位45°交替翻身, 要注意导管勿脱出、折曲[2], 叩背自下而上, 自外向内顺序进行, 使痰液松动, 易于排出。翻身、排痰后给予吸痰, 定时翻身。

3.5 气道湿化

气道湿化液常选用无菌生理盐水, 每天的湿化量在200~300mL为宜[3]。湿化药物根据医嘱用糜蛋白酶、沐舒坦、地塞米松等。

3.6 预防呼吸道感染

病情允许的患者抬高床头30°~45°避免误吸, 口腔护理2~3次/d。呼吸机上的管道、接头、湿化罐应48h消毒1次;雾化器每次雾化后及时卸下, 清洁消毒后备用。室内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d, 保持室内温度22~24℃, 湿度67%~70%, 尽量减少探视。

3.7 营养支持

本组患者均以鼻饲为主, 一般总热量每日维持在2000kcal左右。蛋白质占20%, 碳水化合物占50%~60%, 脂肪占20%~30%。鼻饲时取半卧位或头抬高30°~40°, 少量分次多餐喂食。

4 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必须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 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呼吸机操作技术, 保证呼吸机各管道通畅, 详细记录患者情况, 准确做出判断, 及时进行处理, 保证机械通气在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中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参考文献

[1]顾体军.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有创机械通气31例治疗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12 (9) :34-36.

[2]郭红梅.机械通气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2) :172.

[3]沈文沂, 王丽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伴Ⅱ型呼吸衰竭[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 13 (9) :17-18.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2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5-0633-02

中图分类号:R 563.8047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5.072

BiPAP呼吸机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利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可使一部分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免于气管插管[1]。我科对52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52例均为我科2007年1月~2009年1月收治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46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65岁,病史7~28年。诊断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治疗前血气分析提示PO2<60 mmHg,PCO2>50 mmHg,符合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自主呼吸微弱,低血压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气道分泌物多,与鼻面罩无法相配者,以及不能耐受中途放弃治疗者。

2.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常规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选用钮氏面罩,给予BiPAP呼吸机(沙利文ⅢSTA型多功能双水平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根据病情调节各参数。观察呼吸机治疗耐受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并于治疗后8 h监测血气分析。

3.结果 NIPPV治疗8 h后52例患者中51例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缓解,血气分析PaO2、PaCO2、SPO2均有显著改善。1例因痰液阻塞、病情加重改为气管插管转ICU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护理措施

一、通气治疗前护理

1.心理护理 上机前应积极做好患者解释和宣教工作,详细介绍BiPAP呼吸机的优越性,提高依从性。对首次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要详细解释,消除恐惧感,鼓励患者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与护士配合治疗争取早日撤机。

2.呼吸机的准备 湿化器内注入温度为32~35 ℃无菌蒸馏水至水线处。调节好参数,试机并检查电源、呼吸机性能及各管道是否密封完好。使用时先将氧气管直接与面罩上的侧孔相连,氧流量1~3 L/min,吸氧20 min后再打开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

3.患者准备 通气治疗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清除患者鼻腔分泌物,嘱患者排空大小便,集中完成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以减少取戴面罩的次数,保持通气的持续性。

二、治疗期间的护理

1.面罩及连接管道的护理 维持正确的体位,使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头略后仰,保持气道通畅,协助患者翻身时不影响无创正压通气。用3根头带使面罩与患者连接,避免压住眼睛和耳廓,固定带松紧以不漏气为好,过紧则影响面部血液循环。充分利用患者饮水、进食、排痰等断开BiPAP时,用温水洗脸,改善面部血运循环,恢复皮肤弹性。需留置胃管的患者,应在机械通气前,通过面罩上的胃管孔,置入胃管。一次性连接管道扭转是呼吸机通气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可使患者窒息,应注意保持面罩与连接管道通畅,检查管道是否扭转[2]。

2.通气期间的监测与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根据医嘱,由专职护士每0.5~2 h调节呼吸机参数1次,在治疗间歇期,经鼻导管给氧。指导患者尽量使用鼻腔吸气,不张口呼吸,以免产生腹胀。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以稀释痰液,经常更换体位,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咯痰。痰量较多时,可用沐舒坦15 mg bid雾化吸入稀释痰液,促进排痰。当患者感觉不舒服时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3.营养摄入 正压通气对胃肠道会产生影响,使患者出现消化吸收不良,饮食摄入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不易控制。因此,应选用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免加重CO2潴留[3],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静脉补充营养。

4.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①面罩漏气:通气前可选用大小合适、佩戴舒适的面罩,头带用力均匀以免漏气。面罩的角度应调至从侧面看正好平行罩在患者面部。②口咽干燥、排痰障碍:密切观察,保持其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加强气道湿化管理。③胃肠道胀气:通气前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减少吞咽动作。出现胀气明显时,置胃管排气,必要时应用中药芒硝外敷,可取得满意效果。④误吸:机械通气时间最好在饭后0.5~1 h以后进行,避免饱餐后使用,以防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4]。如出现此类情况,应立即去除面罩,清除口腔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负压吸引,防止窒息,并及时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避免吸入性肺炎。

⑤皮肤过敏和压迫性损伤:加强皮肤保护措施,经常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变化,适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保持面部清洁,用温水洗脸,改善面部血运循环。可用3M透明敷料贴在长期NIPPV治疗的患者鼻背两侧,注意换新,效果理想,未出现鼻部破溃情况。

三、撤机前后的护理

当患者病情好转,按医嘱及时停机,继续给予鼻塞吸氧,并加强患者的呼吸功能锻炼,教会患者腹式呼吸及缩唇呼吸,以增强肺泡通气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与患者密切接触的面罩及螺纹管、湿化器每次用后需用浓度为2%戊二醛浸泡30 min,取出后经清水冲洗晾干,干燥保存备用。若长期使用者,每周消毒一次,方法同前。

护理体会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具有同步性能好和自动漏气补偿功能,人性化程度高,自主调节、控制呼吸频率,能迅速有效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增加通气量,避免有创通气的一系列并发症。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应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加强病情观察,及时抽取血气分析标本,准确调节呼吸机各参数。做好呼吸道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时为病人解决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问题,增强病人的舒适感和耐受性,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效果,缩短病人住院天数,降低住院费用及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680-684.

[2]曹志新,王 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 136-137.

[3] 翟翠红,覃秀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J].医学文选,2006,25(4):766.

[4]潘淑潋,石爱丽.COPD行间歇性无创正压通气48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4):594.

(收稿日期:2009-06-28 修回日期:2009-09-19)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这四年时间里, 抽取104例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患有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再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患者年龄在54~93岁, 平均年龄72.9岁;其中包括61例男性患者和43例女性患者;患者病程在1~7年, 平均病程3.8年;两组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 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104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 平均每组52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1]

痊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全部消失, 肺部杂音完全消失, 生活完全可以自理;显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明显好转, 肺部杂音明显减小,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上;有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略有好转, 肺部杂音稍有减小, 生活自理能力改善一半以下;无效:患者的喘、咳、痰症状没有好转, 肺部杂音没有减小, 生活自理能力没有任何改善, 或患者症状有加重迹象。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差异性显著 (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 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 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见表1。

3 讨论

无创正压通气 (NIPPV) 法, 是最近几年以来, 医学界在呼吸疾病治疗方法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之一[2], 可以说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先进的呼吸疾病治疗技术, 是解除COPD患者呼吸障碍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且研究人员人正在不断努力对其性能进行改进与完善[3], 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 医疗人员对其原理性能了解得更加透彻, 操作越发娴熟, 该法已经逐渐成为了临床上对呼吸衰竭进行治疗的第一有效疗法[4]。

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有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 不会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可以最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摘要:目的 对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有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这四年时间里, 抽取104例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患有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再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 平均每组52例。A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 B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A组患者比较, 其有效率明显高出很多, 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均没有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有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十分明显, 不会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可以最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值得进一步的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COPD,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朝朝, 周骏, 张贤生, 等.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手术方式的探讨[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 22 (8) :568.

[2]张旭.解剖性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技巧[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 22 (8) :561.

[3]周利群.腹膜后腔的建立[M]//.郭应禄.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222.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4

【关键词】无创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病;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通气早期主要用来治疗睡眠呼吸综合症,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变革,无创通气技术也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多种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时,呼吸机通过口或鼻面罩与患者相连进行正压通气,无需再建立有创人工气道,当患者呼吸力学异常、呼吸肌疲劳等问题明显而痰液引流问题又相对次要时是应用无创通气的最佳时机。而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发病率与死亡率相对较高,无创通气法对于救治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是相对有效安全的方法,本文通过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与分组

资料选自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67例,女19例,年龄55-83岁,平均年龄(64±7.28)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3例,患者病程4-15年,平均病程(9±1.13)年,两组患者入院前均经相关检查并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均已排除全身系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糖皮质激素、袪痰剂、支气管扩张剂、吸氧以及抗生素等进行平喘、抗感染、袪痰等常规治疗[1]。

研究组患者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再给予无创通气治疗,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的BiPAPP无创呼吸机,给患者选用合适的口鼻面罩和头套固定。采用S/T模式,氧流量1.5-3.0L/min,吸气压力(EPAP)为6-8cmH2O并逐渐增加到16-20cmH2O,呼气压力(EPAP)为4-6cmH2O,可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IPAPP和EPAP。无创通气治疗3h/次,2次/d,7d/1疗程[2]。

观察并两组患者使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呼吸频率、心率、PaCO2c 、PaO2的变化情况,将两组各项指标情况进行记录并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处理,一般资料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研究组和对照组中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临床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2.2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通气治疗后,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患者心率及呼呼频率较对照组患者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的PaO2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Ⅱ型呼吸衰竭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而当两种疾病联合发作时,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其死亡率也会随之增高。本院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无创通气治疗,发现无创通气法对治疗此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BiPAPP无创通气治疗法在我国对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疗效显著,如本院进行无创通气治疗的34例研究组患者在心率、呼呼频率、PaO2值、PaCO2值上面显著优于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表明,在早期使用无创通气治疗能有效降低慢性阻碍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CO2值,并能纠正低氧分压,降低心率,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3]。

BiPAPP无创通气呼吸机治疗与传统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无创通气呼吸机通过口鼻面罩使用双水平气道正压来提供压力支持通气,此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克服气道的阻力,使其容易吸入气体使肺膨胀,从而达到增加肺胞通气量、减轻呼吸肌疲劳、降低患者呼吸肌的耗氧量等效果。同时,由于BiPAPP无创通气呼吸机的体积较小,操作灵活简便,对患者的创伤小,使患者相对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更容易接受。

综上所述,BiPAPP无创通气呼吸机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对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纠正低氧血症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在临床治疗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海清,郭汉强.BIPAP無创通气在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中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3):81-82.

[2] 朱银喜,申小青,李为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34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2):148-150.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5

1 资料与方法

注:组内治疗前后比较,△△P<0.01,或△P<0.05,#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P<0.01,或*△P<0.05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呼吸科诊治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1],且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示,Pa O2≤60mm Hg,Pa CO2≥50mm Hg,符合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同时具有无创通气的指征[2]。全部患者均无大气道阻塞、肺大泡等机械通气禁忌证,且排除昏迷、自主呼吸微弱、低血压休克、严重心律失常、感染中毒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者。共纳入104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28例,年龄46~75岁,平均(65.4±13.5)岁。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动脉血气分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选用S/T模式,从呼气压4~6cm H2O开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和潮气量上调IPAP参数,待患者能稳定自主呼吸转为鼻导管吸氧,即可撤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上予以纳洛酮2mg,加入50m L生理盐水中,用微量泵以5m L/h的速度静脉泵入,1次/12h。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比较动脉血气分析。现比较72h动脉血气结果。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心率、呼吸频率变化比较

见表1。

2.2 转归

观察组中4例因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拒绝治疗而最终死亡;6例改为气管插管,插管率为11.54%,其中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6.25%。对照组中9例因不能耐受无创通气,拒绝治疗;15例常规治疗无效,改为气管插管,插管率28.85%,其中1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21.15%。两组插管率、多脏器衰竭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合并呼吸衰竭会使患者气道阻力增加,且常因呼吸功能不全,致使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肺过度充气和形成内源性PEEP,致呼吸肌疲劳,甚至肺性脑病,直接危害患者的生命。近年来,研究证实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应用无创通气可以显著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3]。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呼吸机可以对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辅助呼吸,改善通气,使其有效通气量增加,减轻呼吸肌疲劳,氧耗降低,二氧化碳生产减少,排出增多;同时,保持一定正压能够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有利于二氧化碳排出,在短时间内能有效纠正缺氧,使二氧化碳潴留减轻,缓解临床症状。纳洛酮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脂溶性高,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可以竞争性阻断并取代阿片样物质与受体的结合,可有效的抑制β-内啡肽效应的抑制,兴奋呼吸中枢,改善低氧症和高碳酸血症,保护脑组织;同时,纳洛酮还是一个强有力的促炎细胞因子,可以诱导产生其多种炎性介质。本组研究结果提示,纳洛酮辅助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循环功能,解除呼吸抑制,提高插管率,降低病死率。

摘要: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呼吸科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选用S/T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纳洛酮2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用微量泵以5mL/h的速度静脉泵入,1次/12h。全部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d比较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观察组插管率为11.54%,病死率6.25%,对照组插管率28.85%,病死率21.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h观察组动脉血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纳洛酮辅助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能够明显改善呼吸循环功能,解除呼吸抑制,提高插管率,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机,纳洛酮,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1-460.

[2]曹志新.无创机械通气技术[J].中国临床医生,2006,34(2):10.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患者58例, 其中男性37例, 女性21例, 病史5-28年。病例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COPD诊断标准。剔除了身体不耐受, 不能良好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用药处理, 并合理设置呼吸机的参数。观察患者对呼吸机的耐受情况、神智情况, 发绀情况, 治疗6h后复查血气分析, 查看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饱和度情况, 判断治疗, 护理是否有效。

2 结果

通过有效的护理, 无创呼吸机治疗6h后58例患者中54例呼吸衰竭被明显纠正, 血气分析中氧分压, 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饱和度均有明显改善。4例病情加重转胸外科重症监护病房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3 护理措施

3.1 治疗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程长, 体质弱, 治疗前多存在紧张, 焦虑等心理因素, 不了解无创呼吸机的相关知识。所以治疗前, 必须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使用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讲解面罩基本结构和取戴方法, 训练患者配合呼吸机先做缩唇呼气, 随后闭嘴鼻吸气的腹式呼吸锻炼。让患者了解治疗目的, 增强其自尊心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消除患者的恐惧感。

3.1.2 呼吸机的准备

将适宜温度 (32-35℃) 的无菌蒸馏水200-300mL置于湿化罐内。检查呼吸机和连接管路是否正常运转, 更换滤网, 调整呼吸机参数以保持通气压力的稳定, 连接氧气及进行氧流量的调节, 连接呼吸机将管路与面罩连接。

3.1.3 患者准备

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动脉血气分析, 清除患者口及鼻咽道分泌物、排空大小便, 避免饱食, 采取舒适体位, 最好坐位, 将面罩与患者面部密切接触, 避免漏气, 使患者感觉舒适。

3.2 治疗期间的护理

3.2.1 面罩、连接管道的护理

患者头略后仰, 保持头、颈、肩在同一平面上, 使患者气道通畅, 患者翻身时协助一下以不影响无创正压通气为主。选择合适的面罩, 由于不同患者的脸型和对连接方法的偏好不一样, 应提供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连接器供患者试用, 面罩松紧度能伸进1手指为宜, 避免漏气, 注意系带拉力过大造成病人不适。患者饮水、进食、排痰等断开呼吸机时, 嘱咐患者用温水洗脸, 恢复皮肤弹性。, 应注意保持面罩与连接管道通畅, 检查管道是否扭转[3,4]。

3.2.2 密切的监护 (漏气、咳痰等) 护理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气促程度、呼吸频率、呼吸音、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潮气量、通气频率、吸气压力和呼气压力以及定期的动脉血气检测等。严密查看面罩有无漏气情况, 鼻/面罩可能使面部有不适时, 马上查找原因立刻改正。

3.2.3 营养摄入护理

由于正压通气对胃肠道会产生影响, 使患者出现抵抗力下降, 感染又不容易控制。因此饮食上告知患者应选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如鸡蛋糕, 茧蛹, 豆腐脑等。避免产气食物, 如:豆类, 咖啡, 碳酸饮料等, 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输注营养液。

3.2.4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咽干燥、鼻/面罩压迫皮肤损伤、恐惧 (幽闭症) 、胃胀气、误吸、漏气、排痰障碍及睡眠性上气道阻塞等。因此应指导患者紧闭口, 用鼻呼吸, 减少吞咽动作, 在病情允许情况下可半坐卧位, 胃肠胀气症状明显时应尽早做胃肠减压。指导患者如出现呕吐, 咳痰等情况时, 应立即解开面罩上的毛扣, 去除面罩, 及时清除口咽鼻的分泌物, 床旁备好负压吸引器, 以备急需时应用, 注意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皮肤变化, 平时指导适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面部清洁。

3.3 撤机前后的护理

患者病情好转撤机过渡期及撤机后, 应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吸氧 (2L/min) , 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数据, 结合各种呼吸功能锻炼, 增加患者饮食中蛋白质食物的摄取, 增加肺泡通气量。

4 总结

无创呼吸机现在已广泛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的治疗, 它操作简便, 损伤性小, 依从性好的患者甚至可以自由取戴, 经济费用低。在使用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使用中加强病情观察, 正确设置呼吸机参数。做好患者的生理及心理护理, 有助于增强病人的舒适感和耐受性, 提高治愈率。观察显示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 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明显改善, 且并发症发生。因此, 有效的护理有助于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II型呼衰竭。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护理

参考文献

[1]单淑香, 陈宝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 (呼吸系统分册) , 2005, 25 (6) :440-444.

[2]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5, 28:680-684.

[3]曹志新, 王辰.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136-137.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7

1 临床资料

3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 男性18例, 女性12例, 年龄68~75岁, 平均75岁, 其中COPD病史30年以上者19例, 35年以上者8例, 40年以上者3例, 全部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入院时Pa CO2在75~92 mm Hg。

2 护理

2.1 入院护理

2.1.1 入院接诊:

患者全部由急诊收院, 入病房后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 (1~2 L/min) , 采取半坐卧位, 卧床休息, 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 予心电监护, 急检血气分析及各类生化检查, 同时给予大剂量的雾化吸入治疗 (湿化气道, 同时带入化痰、解痉药物) , 如有持续性的气道阻塞, 应给予吸痰, 并使用糖皮质激素。采血培养, 根据病原菌种类选用抗生素。

2.1.2 入院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程度、监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分析和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

2.1.3 入院心理护理:

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及其家人对疾病的态度、经济状况, 了解患者心理、性格、生活方式, 多为患者分忧, 讲解疾病相关知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无创通气上机时机的选择:

应在呼吸衰竭早期, 大胆应用无创通气, 但根据医师诊疗手法和患者经济状况的不同, 而很难硬性规定。如果经过入院治疗后, 患者病情不见好转, Pa CO2进行快升高。出现精神一神经症状, 应使用无创通气治疗。

2.3 无创呼吸机的准备:

无创呼吸机最理想:应是一个人专用一台, 但由于经济状况, 医院大多一机多人使用, 因此必须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特别是面罩和呼吸管路, 应用有效氯含量5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 min, 并用蒸馏水冲洗干净, 晾干备用, 应放在专用处置车上, 保持平坦, 防止摔坏。

2.4 上机前患者的准备:

患者应采取半坐卧位 (抬高床头3 0°~45°) , 保持头、颈、肩、胸在同一水平, 痰多者先吸净痰液, 保持呼吸道通畅, 腹胀者应先解除腹胀, 指导患者在呼吸机送气时进行吸气, 在送气间歇时患者呼气, 用温湿毛巾将面部擦洗干净 (油脂易使硅胶面罩老化) 。

2.5 遵医嘱上机:

将呼吸机管路、面罩、湿化器器电源连接好, 放在专用的处置车上, 推到患者床旁, 接好电源, 连好氧气 (氧流量>5 L/min) , 遵医嘱设置好参数, 通常见表1。

打开呼吸机同时, 为患者扣口鼻面罩, 同时嘱患者吸气, 患者自觉无不适, 能随呼吸机呼吸后, 将面罩固定好, 尽量使面罩与面部充分吻合, 防止漏气。

2.6 无创通气的病情观察:

(1) 观察患者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程度、呼吸频率、节律深度。 (2) 观察生命体征。 (3) 观察缺氧和CO2潴留情况, 有无发绀、球结膜水肿。 (4) 观察意识状况及精神-神经症状, 有无肺性脑病的早期症状。 (5) 观察液体出入量和每小时尿量。 (6) 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结果。 (7) 有无心悸、胸闷、腹胀、下肢水肿等肺心病症状。 (8) 如同时应用呼吸兴奋剂, 应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9) 有无血糖紊乱、应激性疼痛等激素不良反应。 (10) 重点观察无创通气 (不良反应) :胃胀气、误吸、口咽干燥、面罩压迫鼻梁皮肤损伤、漏气、排痰障碍、恐惧 (幽闭症) 、睡眠性上呼吸道阻塞、鼻刺激症状 (流涕、鼻塞) 。

2.7 无创通气后的有效指征:

治疗1~4例后评估疗效, 患者呼吸困难缓解、发绀减轻, 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 Pa O2↑, Pa CO2↓, Sp O2↑, 活动耐力增强, 说明无创通气有效, 反之应及时通知医师改有创通气, 做好气管插管的气管切开准备。

2.8 心理护理:

无创通气必须在患者充分配合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要讲解疾病和呼吸机的相关知识, 讲明无创通气痛苦最少、效果最好, 在无创通气时多陪伴患者, 并用间歇期多与患者谈心, 以防止幽闭症发生。

3 结论

30例患者虽然病情轻重不一, 上机时机不一, 上机持续时间不一, 停机时机不一, 但停机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 Pa CO2比上机前明显降低, 能帮助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渡过危重期, 延缓了患者肺部功能恶化进程, 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延长了患者的寿命。

无创呼吸机是临床呼吸辅助治疗设备之一, 其所采用的是正压通气方式, 可以有效调节人体气道内所收到的阻力, 同时还能够帮助肺部呼吸肌恢复其原有弹性, 减少患者机体在呼吸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 改善肺部气体交换情况, 提高血液中氧的含量, 减小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利用静脉通道注射呼吸兴奋剂的方式进行治疗, 其虽然能够恢复人体肺部的呼吸功能, 但其作用时间较短, 同时由于兴奋剂的作用, 人体肺部呼吸肌会加剧活动, 导致呼吸肌更加疲劳, 增加患者的病情, 治标不治本, 因而不可能受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而无创呼吸机不同, 其具有PEEP、NIPPV+SIMV或NIPPV+A/C模式, 可以对治疗过程中呼吸的参数进行有效调节和设置, 这样就可以根据每一个患者的不同病情进行相应的调节, 合理降低患者肺部呼吸肌的负荷, 减少机体能耗, 缓解疲劳度[2]。如由于大部分COPD患者均会出现内源性的PEEP, 因此可以将无创呼吸机调节到PEEP模式下, 这样就可以有效抵消内源性PEEP为人体肺部所带来的伤害, 控制了肺泡的萎缩情况, 改善了人体血液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有效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同时, 无创通气机还具有扩张支气管的功能, 这是传统给氧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可以有效提高人体对氧气的摄入量。另外, 无创通气机主要是利用面罩给氧方式辅助患者进行呼吸, 并不需要通过创口或插管的方式进行氧气输送, 这样就最大程度的使患者能够自主呼吸, 有助于其正常生理功能的恢复。同时患者在接受通气治疗时, 其还可以正常进食, 也可以与医护人员进行及时的交流, 在绝大部分意识清醒的患者中应用较广, 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大[3]。利用无创通气机的方式还可以有效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 减少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肺炎的可能性, 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给患者家庭减少了经济负担, 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治疗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30例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通气治疗, 患者出院时Pa CO2明显低于入院时Pa CO2, 临床征状改善明显。结果 无创通气可有效降低COPD、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 CO2,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 用无创通气机的方式还可以有效预防感染情况的发生, 减少了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肺炎的可能性, 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支出, 给患者家庭减少了经济负担, 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COPD,Ⅱ型呼吸衰竭,无创通气

参考文献

[1]刘新茹.COPD合并Ⅱ型呼衰应用无创通气患者依从性的原因及对策[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7) :1319-1320.

[2]安立红.COPD合并Ⅱ型呼衰应用无创通气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2, 17 (10) :1905-1906.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收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 40例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40例年龄范围, 22~55岁, 平均年龄 (45±3.2) 岁;其中, 男30例, 平均年龄 (48±1.5) 岁;女10例, 平均年龄 (42±2.2) 岁。临床观察统计40例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28例、咳痰19例、气短或呼吸困难32例、喘息和胸闷35例;少数患者因病症严重而出现食欲缺乏、体力不支、状态不佳等问题。

1.2 方法

对其临床症状情况回顾性分析, 总结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详细症状, 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根据临床统计症状情况, 对40例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功能衰竭, 对患者脏器功能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掌握患者的病症情况, 本次治疗后1个月, 对40例进行回访调查, 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 (P<0.01) 。根据治疗前后症状的对比, 总结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整体效果。

2 结果

经治疗后回访调查, 4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6%以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症状前后对比, 见表1。从表中看出, 慢性咳嗽、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是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主要症状, 治疗前平均占有率达70%以上。临床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后, 患者主要症状比例均有明显的下降, 主要症状平均有效率96%以上, 说明无创呼吸机对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的疗效显著。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重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患病人数多, 病死率高。由于其缓慢进行性发展, 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COPD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过后, 临床症状虽有所缓解, 但其肺功能仍在继续恶化, 并且由于自身防御和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有害因素的影响, 经常反复发作, 而逐渐产生各种心肺并发症。Ⅱ型呼吸衰竭, 又名高碳酸性呼吸衰竭[1]。血气分析特点是Pa O2<60 mm Hg, 同时伴有Pa CO2>50 mm 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单纯通气不足, 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的程度是平行的, 若伴有换气功能障碍, 则低氧血症更为严重, 如COPD。从临床治疗经验来看, 这两种症状单一发生的情况较少, 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已经成为病症发展的主要形式, 这对临床治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COPD主要根据吸烟等高危因素史、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等综合分析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FEV1/FVC<70%及FEV1<80%预计值可确定为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有少数患者并无咳嗽、咳痰症状, 仅在肺功能检查时FEV1/FVC<70%, 而FEV1≥80%预计值, 在除外其他疾病后, 亦可诊断为COPD[2]。近年来, 无创呼吸机 (CPAP) 在临床上用于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 及相关疾病, 这些疾病所引起的Sp O2下降、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副交感神经张力下降血液二氧化碳浓度升高、p H值降低以及胸内负压增高, 严重影响各种重要脏器功能, 特别是脑功能、心血管功能首受其害[3]。本次此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 具有疗效快、时间短、易操作等诸多特点, 未来临床应积极推广CPAP技术的应用。

4 结论

COPD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 临床采用无创呼吸机参与治疗处理, 两种并发症状处理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次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 40例患者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的控制, 仅少数病症严重者效果不显著, 充分说明了无创呼吸机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二型呼吸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 共收录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 40例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患者资料, 对其临床症状情况回顾性分析, 总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二型呼吸功能衰竭的详细症状。根据临床统计症状情况, 对40例均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Ⅱ型呼吸功能衰竭, 治疗后1个月, 对40例进行回访调查, 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的差异性 (P<0.01) 。结果 临床观察统计40例主要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 经治疗后回访调查, 40例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6%以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功能衰竭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好, 临床应积极推广使用。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功能衰竭,疗效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诊治规范[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8) :453.

[2]徐忠成, 黄亦芬, 钮善福.无创性正压通气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 2004, 10 (1) :45.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9

选择近5年(2001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急诊科、内科所收治的Ⅱ型呼吸衰竭伴肺性脑病患者6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国内“慢性阻塞性肺病诊治规范”。将入选61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65~85岁,平均73.84±4.98岁;病程5~20年,平均10.97±4.29年。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3~85岁,平均73.23±5.36岁;病程4~20年,平均9.80±3.81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均有明显的咳、痰、喘及意识障碍,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值相近(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积极控制感染,持续低流量吸氧(给氧浓度为30%~40%,氧流量为1~3L/分,鼻导管给氧法),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气道通畅,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注射剂,首剂负荷量0.8mg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静脉推注,以后给予纳洛酮注射剂2mg加入生理盐水60ml中,每日2次,用微量泵24小时持续静脉泵入,1天泵入纳洛酮总剂量为4mg,连用3天。

观察方法:患者临床咳、痰、喘症状、意识状态、血压,均于治疗前、治疗后行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心电图、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血糖、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等检查。

疗效判定:①显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明显改善,意识状态在24h内由谵妄、躁动、昏迷转为清醒;②有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有改善,意识状态在24~48小时内转为清醒;③无效:治疗后咳、痰、喘症状,意识状态及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没有改善甚至恶化。

结 果

结果显示纳洛酮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

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治疗后,两组在咳、痰、喘症状,意识状态及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明显改善(P<0.01=,但治疗组在治疗后上述情况的改善更优于对照组(P<0.05=。

讨 论

Ⅱ型呼吸衰竭因肺通气功能障碍引起,其发生的机制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呼吸动力和呼吸阻力的不平衡。临床研究已证实,在机体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时,体内的β-内啡肽含量明显升高,β-内啡肽系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主要来源于下丘脑和垂体,β-内啡肽能抑制呼吸中枢,减少呼吸冲动,使呼吸动力进一步不足,导致呼吸困难,每分钟通气量下降,使低氧及高碳酸血症更趋严重,形成恶性循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心、肺、脑及循环功能损害,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多表现为躁动、谵妄,甚至昏迷。

纳洛酮是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而无激动活性,与阿片受体的亲和力比β-内啡肽强,其可直接、有效地拮抗和逆转β-内啡肽介导的各种效应,纳洛酮容易透过血脑屏障迅速发挥作用,产生强有力的兴奋呼吸中枢作用,阻断β-内啡肽所致呼吸抑制的病理过程,从而阻断恶性循环,改善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改善脑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促进意识恢复。纳洛酮静脉给药起效较快,它的药物代谢半衰期较短(60~90分钟),首剂给予负荷量,以后用微量泵24h持续静脉泵入有助于快速不间断有效拮抗β-内啡肽,使病情不易反复。

COPDⅡ型呼吸衰竭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45例, 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推荐的诊断标准[2], 其中男36例, 女9例, 年龄45~8l岁, 中位年龄63岁, 病史13~35年, 平均25.5年。

1.2 方法

45例均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 给予床旁多参数监测、抗感染、平喘、祛痰的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 (BiPAP) 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选择大小合适的鼻 (面) 罩和头带, 间歇正压通气 (NlPPV) 呼吸模式治疗, 在通气30~60min内行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pH变化。使用时间为32h~10d, 平均5.5d, 病情稳定后改为间断通气。

2护理与监测

2.1 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初次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 常有恐惧、焦虑等心理反应, 应耐心倾听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感受, 向其介绍病情及无创呼吸机的性能, 耐心阐述使用无创呼吸机的必要性, 每项操作前均应做好解释工作, 或请康复的患者现身说法使其了解治疗效果及预后, 增强其信心, 消除紧张情绪, 使其主动配合。停机前仍需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 解除思想顾虑并教会患者做好呼吸操训练, 鼓励其树立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 与护士配合争取早日撤机。

2.1.2 生活环境:

病室每天开窗通风, 室温保持约25℃。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 使患者感觉舒适, 以便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患者进食30min后再应用无创呼吸机, 同时护士在床旁观察15min, 防止患者呕吐引起窒息。教会患者如何配合呼吸机通气, 如何迅速摘下面罩防止呛咳, 不能因无创通气影响患者饮水、排痰。

2.1.3 呼吸道护理:

鼓励患者适量饮水以稀释痰液及经常更换体位, 教会患者有效咳嗽、咯痰。病情允许, 指导患者行体位引流, 以最大可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痰液多且咳嗽无力时应用吸引器吸痰。若痰液黏稠, 可行雾化吸入。饭后30~60min暂停呼吸机治疗, 防止呕吐以免加重呼吸困难。做好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机械通气至关重要[3]。

2.1.4 无创呼吸机护理:

无创呼吸机应用时间主要取决于感染控制情况, 所以气道湿化及有效排痰和管道的消毒尤为重要。湿化液一般水温调节在32~35℃, 夏天湿化液可以不加温, 室温保持在18~22℃, 湿度波动在50%~70%。严格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每次排痰后做好口腔清洁,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口鼻分开, 呼吸机管道、口腔护理包每日更换消毒1次, 预防交叉感染。

2.1.5 营养支持:

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一般全身情况较差, 由于病情观察治疗期间多数不能进食, 而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 呼吸肌 (肋间肌) 在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时被分解代谢消耗[4], 导致呼吸肌重量减轻和结构异常, 呼吸功能降低。其次, 正压通气对胃肠道产生影响, 使患者出现摄入减少, 消化不良, 使机体抵抗力下降, 感染不易控制。所以, 早期应给予静脉补充能量维持足够营养, 减轻呼吸肌消耗。在病情许可或间歇停机时, 给予肠内营养, 根据患者饮食喜好, 给予合理的营养指导, 选择高蛋白、高脂肪、高维生素、低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鱼、蛋、新鲜蔬菜、水果等, 并注意补钾, 如食用桔子汁、鲜蘑菇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的摄入。改善患者全身情况, 是避免呼吸机依赖和撤机困难的能量保障, 可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1.6 撤机后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腹式呼吸或缩唇呼吸, 鼓励主动咳嗽、排痰, 指导患者进行上肢抬举运动。

2.2 监测

2.2.1 一般监测: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皮肤黏膜发绀情况, 监测血气分析, 注意自主呼吸频率、幅度、节律和呼吸机是否同步, 通气量是否适当, 如患者出现烦躁不安、自主呼吸与呼吸机不同步, 多由于通气不足或痰液堵塞, 应及时清除痰液, 增加通气量。

2.2.2 检查呼吸机:

在上机前必须检查呼吸机功能是否完好, 各管道是否消毒, 有无漏气, 湿化器水位是否正常, 电源是否连接等。

2.2.3 呼吸机参数监测:

首次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由于情绪紧张而配合不好或呼吸模式、参数调节不当而导致人机对抗。当出现人机对抗时要检查有无气道分泌物堵塞、导管扭曲或体位不当等, 及时去除原因, 正确指导患者进行深而慢的节律呼吸, 随机做“吸-呼”动作, 以触发与呼吸机协调同步。

2.2.4 监测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的动态变化, 观察是否有代谢性酸中毒、缺氧是否改善, 根据病情补充碱性药物, 随时调整呼吸机模式的工作参数, 直至能维持满意的呼吸功能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为止, 并详细记录。

3结果

本组无死亡病例, 42例疗效满意, 病情稳定后逐渐缩短使用时间, 延长间隔时间, 有效率为93.3%, 3例因出血病情危重转ICU改为有创机械通气。

4讨论

人工呼吸机的应用已经成为治疗各种类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方法。但是, 有创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给患者及家属带来巨大痛苦和心理阴影, 同时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所以, 临床上通常待呼吸衰竭发展至危及生命时才考虑进行有创人工通气。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 无创人工通气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 尤其是对于慢性呼吸衰竭或早期呼吸衰竭的患者。目前无创呼吸机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导致的呼吸衰竭简便有效的武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5,6]。治疗的同时一定要做好严格细致的护理工作, 要求护士必须具备一定的呼吸机知识及高度的责任感。通过积极的心理护理, 建立有效沟通, 保持呼吸道湿润、通畅, 避免胃肠胀气, 合理调节无创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 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 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一定会取得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俞森辉.现代呼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3:227-278.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2, 25 (6) :453-460.

[3]许仁和, 吴广胜.机械通气治疗学[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3:124.

[4]江莉.呼吸机在呼吸衰竭中的治疗和护理[J].大连医科大学报, 2002, 24 (3) :22.

[5]田素霞.长期无创正压通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疗效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1A) :21-23.

上一篇:预算管理问题下一篇:主动实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