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应用

2024-10-28

白细胞应用(共12篇)

白细胞应用 篇1

白细胞介素-2 (IL-2) 是在分裂素或特异性抗原刺激下, 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一种淋巴因子, 在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Morgan等人首先报道的名称是T细胞生长因子 (TCGF) , 1979年在第二届细胞因子研究会上定名IL-2。IL-2的其它名称包括T细胞替代因子 (TRF) 、T细胞促分裂因子 (TMF) 、淋巴细胞条件培养液 (LCM) 和杀伤辅助因子 (KHF) 等。IL-2是动物体内免疫活性细胞和诱导调节作用强且范围最广的细胞因子。

1 白细胞介素-2的研究进展

1.1 IL-2的结构与特点

IL-2主要是由T细胞 (CD4+和CD8+) 、T细胞瘤细胞和一些前T细胞、前B细胞产生, 其次还可由NK细胞和LAK细胞产生。

人IL-2基因最早于1983年由Taniguchi等首先克隆成功。1985年, Yokota等首先建立活化鼠T细胞系的c DNA文库, 再将文库菌落转染COS-7细胞, 表达后以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检查细胞培养上清的IL-2活性, 进而克隆到了鼠IL-2基因。1986年, Cerretii等用人IL-2基因c DNA探针从活化牛淋巴细胞c DNA文库克隆到牛IL-2 (bIL-2) 基因, 与人和鼠的IL-2各有65%和50%的同源性。与人和哺乳动物相比, 鸡IL-2克隆研究相对较晚, 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至今尚未发现鸡CD4 T细胞的Thl和Th2亚型的存在, 另一方面是由于鸡IL-2的种属特异性较强, 使得在人和哺乳动物IL-2研究中使用的许多成功的技术和方法无法有效的应用于鸡IL-2的研究。但由于鸡的IL-2的研究不但在鸡免疫系统的发生及免疫调节机理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而且在人类和哺乳动物的比较免疫学、生物发育和进化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国内外学者对鸡的IL-2进行了不懈的研究, 某些方面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97年, Sundick等用激活的鸡脾淋巴细胞构建了一个c DNA文库, 获得了鸡IL-2的基因克隆。他们所克隆的鸡的IL-2 m RNA全长747bp, 结构基因长343bp, 根据氨基酸序列所推测的蛋白长143个氨基酸。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该分子类似于哺乳动物的IL-2和IL-15, 和牛的IL-2和IL-15的同源性分别为24.5%和23.8%。他们推断禽类和哺乳动物有一个共同的IL-2基因祖先, 在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化成鸡和哺乳动物的IL-2基因。和哺乳动物的IL-2相类似, 该基因m RNA具有短的5’端非翻译区 (UTR) , 该m RNA仅在激活的T细胞中表达, 而哺乳动物的IL-15可在多种细胞中表达。根据核苷酸序列所推导的蛋白质含有一个短的信号序列, 长22个氨基酸, 和哺乳动物IL-2信号序列长度相近, 比哺乳动物IL-15的短 (长48个氨基酸) 。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含有四个保守的半胱氨酸, 可以形成两个链内二硫键, 而哺乳动物只含有两个半胱氨酸, 形成一个链内二硫键。研究还发现, 该基因靠近开放阅读框架的3’端有重复的ATTTA序列, 他们认为这些重复序列可能是某些特异性内切核糖核酸酶的识别位点, 从而降低了IL-2m RNA的稳定性。

IL-2对热较稳定, 37℃12h、56℃1h或70℃15min处理仍保留活性, 4℃可保存1年以上, 其活性在pH2~9范围内保持稳定。IL-2对蛋白酶敏感, 对DNA酶、RNA酶和神经氨酸酶不敏感。

1.2 IL-2的生物学功能

交叉实验表明, IL-2作用的种属特异性呈下行性, 即较高等动物的IL-2能作用于较低等动物的细胞, 而低等动物的IL-2不能诱导高等动物细胞发生反应。如人和猿的IL-2几乎可以作用于所有哺乳动物的T细胞, 但其他哺乳动物的IL-2很少可以作用于人。

IL-2最重要的作用是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 (从G0期进入S期) 和分化。T细胞受多种刺激后能产生IL-2, 产生的IL-2又作用于T细胞自身, 诱导自身增殖、分化和发挥功能, 这种作用称“自分泌作用”。IL-2对T细胞的作用还包括增强CTL的细胞毒活性, 增加细胞内p H, 诱导IL-2R表达, 促进细胞移动, 增强细胞间的接触和诱导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IFN-γ、IL-4、TNF和CSF等) 。

IL-2能诱导NK细胞增殖, 增强NK细胞的活性 (何球藻等, 1997) , 诱导LAK细胞和TIL, 并刺激它们产生细胞因子。IL-4增强IL-2诱导的LAK细胞活性。

高剂量的IL-2能引起单核巨噬细胞增殖和分化, 并增强单核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骨髓和外周的单核细胞表达IL-2Rβ, 但不表达IL-2Rα, IFN-γ和LPS能诱导血液和肺泡单核细胞表达IL-2Rα。

IL-2也能刺激已活化的B细胞增殖, 活化B细胞表达高亲和力IL-2R, 其中α链由B细胞促分裂原诱导表达, 而β链由IL-2或IL-4诱导表达。IL-2除了支持B细胞生长外, 还能促进免疫球蛋白 (IgM和IgG) 的分泌, 诱导J链合成, 从而加速IgM的装配和分泌。

此外, IL-2还能刺激少突神经胶质细胞产生髓碱性蛋白, 对该种细胞的增殖则呈双向性调节。

1.3 白细胞介素-2受体 (IL-2R) 的研究

1981年, Robb等发现T细胞表面存在IL-2受体。IL-2必须和其受体 (IL-2R) 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IL-2R是由多条肽链组成的分子结构, 即α、β、γ3条链组成 (金伯良, 1995) 。Lenonard等 (1984) 测出α蛋白分子55kd, 也称p55、Tac或CD25蛋白, 是活化T淋巴细胞的标志。1987年前后, Tsado、Sharon等 (1986) 先后报道, 找到了构成人IL-2R的第2种蛋白即:75kd的β蛋白, 也称p75。β蛋白包括包膜外区、穿膜区和胞浆区, 后者有2个结构域:一个是靠近胞膜的丝氨酸富含区, 在IL-2诱导的增值信号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另一个是与酪氨酸激酶相连的酸性区域。IL-2Rγ也是一种糖蛋白, 含347个氨基酸, 分子量为64kd, 表达于多种淋巴样细胞表面, 胞膜结构特征似红细胞生成素家族成员, 胞浆区能与一些磷酸化蛋白质中磷酸化酪氨酸残基相连, 参与信号的传导。

1.4 IL-2与免疫抑制的关系

在畜禽疾病中, 许多病原感染后可引起畜禽免疫功能不全或丧失。虽然目前对造成免疫抑制的机理尚不完全了解, 但研究表明, 一些病原所引起的免疫抑制与IL-2等细胞因子分泌水平降低或表达不正常有关。

Orosz等 (1985) 研究了鸡成髓细胞瘤病毒、疱疹病毒、长臂猿白血病病毒和肉瘤病毒对人淋巴样细胞的影响。发现病毒和细胞一起培养后, 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 (PHA) 的反应性受到抑制, 分泌IL-2的能力降低当病毒颗粒浓度降低到每个细胞10个病毒颗粒以下时, 细胞对PHA产生部分反应, 并分泌一定水平的IL-2。在不发生感染的情况下, 加入外源IL-2可恢复细胞对PHA的反应, 当共同培养超过26h, 则不能恢复。李庆章等 (1994) 报道, 鸡马立克氏病毒和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感染后, 鸡胸腺、脾脏T细胞对有丝分裂原反应下降, IL-2分泌受到抑制。这些研究表明, 病毒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干扰合成功能性IL-2而导致免疫抑制。在寄生虫中, Sileghem M和J N Flymn (1992) 证明刚果锥虫 (Trypanosoma congolense) 可以引起免疫抑制, 感染牛的淋巴结淋巴细胞在体外经ConA诱导不能分泌IL-2, 外源IL-2也不能恢复T细胞的增殖反应。

2 白细胞介素-2的应用研究概况

2.1 IL-2作为免疫佐剂

近年来, 随着细胞因子研究的发展, 人们发现将重组细胞因子作为疫苗佐剂使用, 不仅能特异性地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而且可增强机体抗感染的能力。Nanberg等 (1989) 报道, 以IL-2和狂犬病灭活苗一起使用, 攻毒后, 疫苗对试验鼠的保护作用最少提高25倍。此后Schijns等 (1994) 报道了TNF-α、IL-1α、IL-2和IFN-γ对狂犬病灭活苗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 IL-2和IFN-γ的作用相当, 可使疫苗达到50%保护的稀释倍数提高50倍, 当标准疫苗做1:10000稀释, 仍可提高保护性免疫。Reddy等将低剂量重组牛IL-2与牛疱疹病毒I型弱毒疫苗 (BHVI) 一起使用, 血清中和抗体效价比单独使用疫苗组提高6倍, 攻毒后病毒排出量减少到原来的1/4。Blecha等 (1995) 报道, 将牛IL-1β及IL-2与猪链球菌苗一起使用, 攻毒后, 注射高剂量 (250μg/m L) IL-1β的猪可以耐受链球菌的攻击, 注射低剂量 (10μg/m L) 的猪比对照组产生更高滴度的抗体和更好的生长性, 且临床症状较轻。

传统疫苗应用的许多佐剂是简单化合物形式, 如油佐剂或简单铝盐等。许多佐剂由于引起剧烈的局部反应或全身毒性反应而受限制应用。而IL-2等细胞因子作为新型免疫佐剂, 可能是解决传统免疫佐剂不良影响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被人们普遍看好并有着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佐剂。

2.2 IL-2作为免疫治疗剂

用细胞因子处理未感染动物, 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 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Weinberg等报道, 多次使用IL-2可以明显降低试验性感染豚鼠生殖系统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复发率。Tellz等报道, 使用由鸡ConA活化T细胞诱导产生的细胞因子, 可以使鸡肠炎沙门氏菌器官侵入率降低51%~60%。以此种细胞因子注入鸡胚, 同样可以显著降低孵化期鸡胚的沙门氏菌器官侵入率。Quiroga等报道, 将重组牛IL-2注入牛乳房, 可以明显降低细菌性乳腺炎的发病率。

在寄生虫方面, Lillehoj等报道, 在以Eimeria tenella或E.acervulina感染鸡的前1d或感染后的第1天, 用由ConA活化鸡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处理鸡, 可以明显降低 (P<0.05) 球虫感染鸡卵囊的排出量。在体外, 这种细胞因子还可以抑制球虫在牛肾细胞系MDBK中的发育。

2.3 构建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Ramshaw等、Flexner等先后报道将小鼠或人IL-2cDNA与含禽流感血凝素 (HA) 基因的痘病毒重组, 获得可以表达IL-2的重组病毒, 将这种重组病毒与不含IL-2基因的痘病毒同时接种裸鼠, 结果显示, IL-2的插入并不影响HA的表达水平及免疫原性, 但可以防止对裸鼠的致死。说明插入细胞因子可以大大提高活病毒载体的安全性。

Flexner等在啮齿动物和猴中证明, 用重组病毒表达IL-2可明显降低病毒毒力并且不丧失免疫原性。

Hazama等将IL-2基因与牛单纯性疱疹病毒糖蛋白D基因融合, 真核细胞内表达融合蛋白, 免疫小鼠后攻毒。结果该融合蛋白可以完全保护小鼠免受病毒攻击, 而以氢氧化铝为佐剂但不含IL-2的重组糖蛋白只产生部分保护, IL-2在体内的半衰期也因此而延长了大约4倍。表明, 采用此种方式获得IL-2抗原重组蛋白, 是研制新一代基因工程苗的另一有效途径。

2.4 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Misawa等研究了IL-2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 在NK1.1+细胞的抗肿瘤活性方面的并用效果。结果表明, M-CSF能预先加强NK1.1+细胞的功能, 而给予IL-2后NK1.1+细胞的功能显著增强。

此外, 应用工程技术已研制出多种免疫毒素。IL-2免疫毒素是最成功的例子, 在治疗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淋巴瘤等疾病防治上已展示出诱人的前景。目前, 已有人源化的IL-2免疫毒素研制出来。

3 结束语

目前, 细胞因子已由原来的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发展。另外, 免疫抑制性的动物传染病日渐增多, 急需免疫增强型的新型疫苗, 或加强传统疫苗的免疫效果。而IL-2作为细胞因子之一, 它作为免疫佐剂可能是解决目前众多疫苗, 特别是寄生虫疫苗效果不良或不稳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被人们普遍看好并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佐剂。但是, IL-2在疾病的诊断提高动物的繁殖力以及传染病的防治等方面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IL-2在动物上的广泛应用, 将会为畜牧业生产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 IL-2在动物和人类疾病的治疗上显示了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洪岩, 等.鸡IL-2基因克隆及序列测定[J].中国兽医科技, 1999, 29 (7) :5-7.

[2]SundickRS, Gill-Dixon.Aclonedchickenlymphokineho mologoustobothmammalianIL-2andIL-15C[J].Immun, 1997, 159:720-725.

[3]巴德年.当代免疫学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20322-43.

[4]李庆章, 等.雏鸡人工感染马立克氏病强毒后白细胞介素-2及受体的变化[J].畜牧兽医学报, 1994, 5 (3) :243-246.

[5]Sileghem M, et al.Suppression of interleukin-2secretion and interleukin-2receptor expression during tsele-transmitted trypanosomiasis in cattle[J].Eur.J.Immunol, 1992, 22:767-773.

[6]Schijns V E C J.Modulation of antiviral immuneresponse by exogenous cytokins:effects of tumernecrosis factor-a, interleukin-la, interleukin-2ad interleukin-6on the im munogeniciry of an inactivated rabies vaccine[J].J Gen Virol, 1994, 75:55-63.

[7]Blecha F, et al.Influlence of recombinant bovineinterleukin us type I glycoprotein D by fusion with-1and inter leukin-2in pigs vaccinated and challenged with strep tococcus suis[J].Vet Immunol Immunopathol, 1995, 44:329-346.

[8]Tellez G I, et al.Immuno prophylaxis of Salmonella enteritidis infection bylymphokines in leghornchicks.Avian Dis, 1993, 37:1062-1070.

[9]Quiroga G H, et al.Cytologic responses of Staphylococcus aurous-infected mammary glands of heifers to interferon gamma and interleukin2treatment.A J Vet Res, 1993, 54 (11) :1894-1900.

[10]Hazama M, et al.Adjuvant independent enhancedimmune responses to recombinant herpes simplex vir biologically active interleukin-2.Vaccine, 1993, 11 (6) :629-636.

[11]Misawa E, et al.Booster effect of interleukin-2on natural killer1.1+cells stimulated by administration of 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factor in mice.Journal ofimmunotherapy, [J]Immunother2003Jan-Feb;Vol.26 (1) , pp.21-30.

白细胞应用 篇2

它是利用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和扩增来生产生物产品,或者作为发现和测试新的工具。

为此本文就动物细胞培养基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生物制药;动物细胞培养;应用

一、动物细胞的特点及生长特性

动物细胞虽可像微生物细胞一样,在人工控制条件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大规模培养,但其细胞结构和培养特性与微生物细胞相比,有显著差别:①动物细胞比微生物细胞大得多,无细胞壁,机械强度低,对剪切力敏感,适应环境能力差;②倍增时间长,生长缓慢,易受微生物污染,培养时须用抗生素;③培养过程需氧量少;④培养过程中细胞相互粘连以集群形式存在;⑤原代培养细胞一般繁殖50代即退化死亡;⑥代谢产物具有生物活性,生产成本高,但附加值也高。

二、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发展

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大分子的生物制品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是为了满足生产疫苗的需要。

后来随着大规模培养技术的逐渐成熟和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人们发现利用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来生产大分子药用蛋白质比原核细胞表达系统更有优越性。

因为重组DNA技术修饰过的动物细胞能够正常地加工、折叠、糖基化、转运、组装和分泌由插入的外源基因所编码的蛋白质,而细菌系统的表达产物则常以没有活性的包含体形式存在。

随着大量永生性细胞株的创建,在商业利益的刺激下,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也迅速发展起来,并被应用到生产实际。

动物细胞培养主要用于生产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酶、多肽等功能性蛋白质,以及皮肤、血管、心脏、大脑、肝、肾、肠等组织器官。

它在医药工业和医学工程的发展中占重要地位。

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生产药物产品将是生物制药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物技术在过去有显著增长,并继续快速发展,今后几十年内还将有更多的蛋白质、抗体、多肽类药物由动物细胞培养来生产。

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发的动物细胞生产生物制品的种类的增多及产品周期短、安全高等优点,利用动物细胞进行大规模生产生物制品凸显其优越性的发展越来越快。

三、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来,已把巨大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到开发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上,将能加快发展步伐,进一步应用遗传修饰的哺乳动物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和其他精细的糖蛋白。

获得有药物作用的蛋白质是十分复杂的过程,要求分子有精确的折叠和糖基化,这些要求在细菌和酵母体内却难以得到满足。

然而,采用杂交瘤和重组DNA技术往往可以使动物细胞产生和分泌出一定数量的有用蛋白质。

大规模的动物细胞培养在药物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重大的价值。

1.疫苗

在疫苗产业早期,往往利用动物来生产疫苗,如用家兔人工感染狂犬病毒生产狂犬疫苗,用奶牛来生产天花疫苗,用某些细菌接种到动物身上来生产抵抗该种细菌的疫苗。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已经能够利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病毒。

先在反应器中大规模培养动物细胞,待细胞长到一定密度后.接种病毒,病毒利用培养的细胞进行复制,从而生产大量的病毒。

这一突破是动物细胞工程的真正开始。

虽然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迅速,大大降低了实验动物的用量,提高厂生产效率,但由于原代细胞增殖能力有限,一般只能通过简单增加动物的数量来增加产量。

而使用具有无限增殖潜力的细胞系,则使疫苗的生产得到飞跃式的进展。

某些来自人体或动物体内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的体外培养后,可以获得无限增殖的潜力,用它们来生产疫苗可以大大降低实验动物的用量。

更为重要的是,用动物细胞体外大规模培养技术生产的疫苗可以保证质量,因为所用的细胞性质均一,经过严格的安全检验,克服了动物个体间的差异造成的疫苗质量不稳定的问题,并且大大降低了来自动物的病原体传染使用者的可能性。

用类似的细胞培养技术可生产酶、细胞因子、抗体等生物制品,其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可分泌目标蛋白的细胞系。

但是,在基因工程技术出现之前,细胞表达蛋白的水平很低,因而用这种工艺生产蛋白制品产量低、成本高,因此早期的动物细胞技术只用于疫苗及少量的干扰素和尿激酶的生产。

基因重组技术和杂交瘤技术大大促进了动物细胞技术的进步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使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在生产疫苗中越来越重要。

传统上一直把细胞培养产物用于人类和牲畜的病毒疫苗,这些疫苗至今己被大规模应用。

口蹄疫疫苗是大规模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的主要产品之一。

1983年,英国Wellcome公司就已能够利用动物细胞进行大规模培养生产口蹄疫疫苗。

美国Genentech公司应用SV40为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基因插入哺乳动物细胞内进行高效表达,已生产出乙型肝炎疫苗。

2.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在体外诊断、体内造影、人和家畜的治疗以及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需要量可达数百克。

有些系统的单克隆抗体的需要量在今后几年内将迅速增加到几公斤的数量级。

为此,迫切需要更有效的生产方法。

白细胞应用 篇3

[关键词]活化应用 模式 细胞增殖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116

一、“活化应用”模式提出的背景

由于受传统高考的影响,学生不重视生物学科,造成生物教学面临尴尬的局面。学生在生物学习上,存在学而不精、主动性不强、基础不牢固和运用知识出现“短路”等现象。特别在复习教学时,这种现象体现得更加明显。复习课主要起到夯实学生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复性、系统性和大容量的特点。学生在生物新课学习时,受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找不到学习的方法,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造成学习效率不高;而复习时此种情况更是加剧。对此,笔者通过教学探索尝试,发现“活化应用”模式可有效促进生物教学效率的提升,实现课堂教学有效优效。

二、“活化应用”模式概述

(一)“活化应用”模式简介

“活化应用”模式的基本内涵是将知识归纳梳理,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活化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有效记忆,发展学生活学活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化应用”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心理学中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活化应用”模式,注重于“学活”和“活用”,在“学活”的同时,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从而达到及时、有效提取知识信息,灵活应用知识的“活用”状态。

(二)“活化应用”模式的操作流程

(三)“活化应用”模式的运用课例

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细胞图像识别,染色体行为、染色单体、DNA数量变化等知识,既抽象又复杂,尤其是在对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进行综合运用时,更无从下手。而通过“活化应用”模式教学,可有效突破“细胞增殖”的学习瓶颈。现以“细胞增殖”复习课例对“活化应用”模式的应用进行简述。

1.直观模型演示,再现细胞增殖知识

利用“红纸”和“白纸”自制简单的染色体(质)模型,由学生直观演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各期染色体行为的变化情况。在演示的同时,让学生用粉笔简画出细胞的形态变化(如图1后期II图形)。通过演示,使细胞增殖知识得到再现,让抽象变形象,微观变直观,为知识的活化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演示过程中,可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给导学、导思提供了着手点和突破点。如图2前期I中同源染色体的直观演示出现了偏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发现模型与教材中同源染色体概念的矛盾之处,激发学生的纠错心理和学习意识。同时设计导问,引导知识活化和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根据此同学的演示提出:同源染色体是否一定一样大小?由此复习人类性染色体X与Y是大小不一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使知识得到巩固和升华。

2.归纳比较,活化辨别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知识在表面上是静态的、凝固的、分散的和无活性的。对于知识,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去体验、去探索、去活化。通过学生自我构建细胞增殖图像,将知识再现,教师辅以引导提问,归纳比较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观察演示的图像,找出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和DNA分子的数目变化规律,并将变化规律绘制成曲线图。通过梳理活化,让学生感受、体验细胞的变化过程,探索各期的特点,将知识消化、吸收、内化,促进学生将对知识的“知”化为“智”,并将固化的、分散的知识构建成有灵性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图3是学生自我构建的细胞增殖概念图。通过梳理活化,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激活了学生思维,让只会等待变成主动探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变得要学、乐学、愿学。

3.发散思维,应用知识

发散思维是变通、多向、自由的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通过梳理活化,使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知识发生了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在质变后,可通过有质量、有深度的题目,来检测学生对细胞增殖知识的变通运用程度,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内化,同时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题】 如图4表示某雄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曲线表明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B.CD段的变化是由于着丝点的分裂

C.BC段细胞内,染色体∶DNA=1∶2

D.D点后的细胞中不一定含有Y染色体

4.反馈练习,巩固升华

反馈练习有助于教师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监控教、学、用、做的结果;能帮助学生学会知识、会学知识、会用知识和建构知识。通过反馈练习,还能深化复习效

果,使知识得到巩固与升华,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在知识梳理活化后,教师应根据教材的重难点及学生学习中暴露出的薄弱点,选择相应的反馈练习。如对于图像识别模糊这一问题,笔者设计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对比和曲线图练习题,以巩固知识应用中出现的不足。检测题可以不同形式、角度出现。多样化的习题,可避免学生做题的厌倦感。在练习设置上,要有层次性,既要有基础题,又要有提升题。80%左右的题量应是学生会做的基础巩固题,10%左右应是需要“伸伸手”就能解决的应用题,最后的10%设置为学生平时易出错的题目。反馈练习不在多,而在于精。要做到一张反馈练习卷尽量涵盖不同的知识点,起到“以一抵多”的作用。

三、总结

“活化应用”模式,是以知识巩固为基础,注重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通过“活化应用”模式教学,可巩固薄弱的学习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运用“活化应用”模式进行教学时,可将多种教学方法相融合,如本课借助了直观模型构建、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以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只要用心探索、用心思考,必能改变教学状态,必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必能使课堂变得有效优效。

白细胞应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未去白细胞组:在辽宁省肿瘤医院临床输血二次或二次以上住院患者, 年龄在1~81岁之间, 共计1264例, 其中男性患者752例, 女性患者512例。去白细胞组:在辽宁省肿瘤医院临床输血二次或二次以上住院患者, 年龄在1~79岁之间, 共计846例, 其中男性患者523例, 女性患者323例, 随机抽取60例病人所输的血液对其进行检测, 检测标本包括去除白细胞前的血液和去除白细胞后的血液。

1.2 方法

采用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去除白细胞过滤器, 严格无菌操作, 将白细胞过滤器上端插入血袋, 排除滤器上端管内空气, 血液过滤器后, 封口处热合, 贴标签用于临床输血。调查我院2128名患者的输血反应由医生和护士记录并报告给本中心。

1.3 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3]有下列症状之一:体温升高1℃, 明显畏寒, 肉眼可见皮疹, 血压下降, 胸闷和呼吸困难、呕吐、过敏性休克等症状则认为输血反应。

1.4 血液检测

为研究白细胞过滤器的过滤情况及60份血液在过滤前后血液质量变化, 取过滤前后的血袋内的血样2ml做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进行计数分析。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 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

2 结果

输血反应情况见表1。

3 讨论

在实验中发现我院发生的输血反应, 以白细胞抗体所引起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最为常见。主要是由于未经滤过的全血或血液成分制品, 在贮存一段时间后大量的白细胞丧失了生物学活性, 产生了许多"副产品", 输血后这些"副产品"可刺激机体产生白细胞抗体, 当再次输血时, 白细胞抗原不合引起受血者体内抗原抗体反应, 造成白细胞凝聚并在单核细胞系统内破坏, 释放内源性致热源, 从而引起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主要原因[4]。受血次数越多, 产生白细胞抗体的机会就越多, 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率就越高。

笔者对60份血液过滤前后进行检测, 结果从表1显示白细胞滤除率为99.26%~99.41%, 红细胞回收率为90.97%~92.32%, 说明白细胞过滤器能高效地去除白细胞和回收红细胞;普遍认为, 血红蛋白回收率的高低可以作为衡量白细胞过滤器回收效果的重要标志, 本实验中血红蛋白回收率为99.62%~99.84%, 已达到白细胞过滤器本身所要求的质量标准。去白细胞组与未去白细胞组比较P<0.01。结果证明采用过滤方法输血明显优于直接输注, 降低输血风险, 提高输血安全性;

笔者实验过程中调查的输血反应情况很难找到非常准确的数据。因为, 首先医院对患者发生的许多较为轻度的输血反应没有重视也没有记录、统计和报告。其次, 医生和护士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给予糖皮质激素等抗过敏性药物预防输血反应, 影响输血反应的统计。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在辽宁省各城市各级医院应该增加投入使用白细胞过滤器, 可以大大降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 而且可以有效预防在受血者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所引起的副作用, 尤其是适用于长期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或器官移植的受血者, 从而达到临床输血的目的。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白细胞过滤器对全血或SAGM (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甘露醇) 悬浮红细胞进行白细胞去除, 比较白细胞去除前后血液的质量及临床应用现状, 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将全血或悬浮红细胞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去除白细胞, 比较去除白细胞组与未去除白细胞组发生的临床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率。结果在400ml全血或悬浮红细胞中白细胞去除率>99% (99.26%~99.41%) , 红细胞回收率>90% (90.97%~92.32%) , 血红蛋白回收率>99% (99.62%~99.84%) ''血小板去除率>38% (38.11%~39.89%)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35%, 较未去白细胞组发生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4.1%明显降低,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结论经过去除白细胞的血液成分制品能显著降低非溶血性反应率、白细胞携带病毒相关疾病的传播、由HLA抗体引起同种免疫反应, 真正满足了临床输血的需要。

关键词:去除白细胞,输血,辽宁省肿瘤医院,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参考文献

[1]聂慧芳, 周克礼, 张鹏, 等。血站型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 2006, 19 (2) :130--132

[2]徐文皓, 李志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J].中国输血杂志, 2002, 15 (5) :368-370.

白细胞应用 篇5

1、知识目标

(1)掌握作物脱毒、人工种子的制备过程和意义(2)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3)了解细胞产物的例子

2、能力目标

搜集有关细胞工程研究进展和应用方面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交流。

3、情感目标

(1)认同细胞学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之间的关系(2)关注细胞工程研究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学习者特征分析(结合实际情况,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特征、知识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

本节教材内容对学生来说,第一课时已经学习了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知识,这节课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基础。教师可以采用学案导学、让学生理解记忆为主结合讨论的方法。但是,本节内容都是前沿科技,学生难以亲身体会,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相关图片等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设计(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和学生情况描述所选择的具体方法):

本节教学重点是知道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及细胞产物的工业化发展,这部分内容通过学生自学基本能够掌握;教学难点是作物新品种的培育,这部分内容与必修二的知识联系较紧密,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回忆单倍体的概念、特点等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单倍体育种与杂交育种的图解,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使抽象的知识清晰、明了。

教学过程(按照教学步骤和相应的活动序列进行描述,要注意说明各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具体资源及环境):

【旧知复习、导入新课】

1、回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2、思考利用这项技术能做哪些工作。[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对前面的已学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为后面的知识做铺垫。【教学内容】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教师]课件展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本,找到问题的答案。

1、微型繁殖技术的概念是什么?

2、微型繁殖的原理是什么?

3、微型繁殖的优点是什么?

4、作物脱毒的原因、材料、方法、结果、优点分别是什么?

5、人工种子的概念、结构?

6、培育人工种子的技术、原理?

7、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

1、概念: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优良品种植物(也叫快速繁殖技术)。

2、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3、优点:①繁殖速度快;②保持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因为是无性繁殖)

4、原因:长期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易积累感染病毒,导致产量降低,品质变差。

材料:分生区(如茎尖)的细胞

方法:植物组织培养

结果:获得脱毒苗

优点: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5、概念:以植物组培技术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种子。

结构:人工种皮+胚状体(或不定芽、顶芽、腋芽)

6、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7、优点:①后代无性状分离,保留优良特性;

②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限制;

③贮藏、运输方便。[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对以上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梳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便于复习和记忆。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传统方法——杂交育种依据的原理是什么?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原理:基因重组。

优点:优良的基因通过基因重组,把两亲本的优良性状组合在同一后代中。缺点:要不断进行(多年)纯化和选择,才能得到符合理想要求的新品种。[教师]进一步追问:用什么方法可以弥补杂交育种的缺点呢?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单倍体育种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

1、单倍体定义?

2、单倍体是如何形成的?

3、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1、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2、由配子不经过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例:蜜蜂中的雄蜂。

3、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设计意图] 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新技术的必要性,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课件展示以下问题,指导学生根据问题阅读课本,找到问题的答案。

1、单倍体育种的方法、技术、原理和优点分别是什么?

2、突变体是如何产生的?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

1、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数目加倍。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原理:染色体变异

优点: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2、产生: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于培养细胞一直处于不断地分生状态,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

遗传学原理:基因突变

[设计意图]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对以上知识点进行概括和梳理,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便于复习和记忆。

三、细胞产物的工业化发展 [师生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以下问题:

1、细胞产物种类有哪些?

2、细胞产物运用的技术是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解决问题并回答问题:

1、种类: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等。

2、技术:植物的组织培养—愈伤组织培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师生互动]引导学生一起总结本节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设计意图]形成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巩固练习】课件展示当堂练习,规定时间让学生完成。

[设计意图]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

板书设计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2、作物脱毒

3、神奇的人工种子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单倍体育种

2、突变体的利用

三、细胞产物的工业化发展

技术应用(说明在教学中使用了哪些相关的软硬件): 多媒体与黑板有机结合

资源应用(说明在教学中资源应用的思路、制作或搜集方法):

1、通过百度文库整理制作预习学案,学生课前预习。

2、通过百度搜索、百度文库下载相关资料,并结合教参制作课件,以展示问题、图片、知识网络和当堂检测题。资料引用(说明所引用资料来源出处):

百度搜索、百度文库、人教版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教参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

1、个人评价: 对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与鼓励性评价,如果学生能正确回答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与表扬,若回答欠准确或思路不对,教师也不能批评或指责学生,而应该作出提示,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以免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这样通过课堂观察,教师便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作出积极反馈,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使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多鼓励,尤其是对中下学生,以促成其良性循环。

2、小组评价: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标准如下:

优:组内成员人人积极思考,踊跃参与讨论,互相学习与纠错,共同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良:组内成员大部分积极参与,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差:组内成员没有合作意识,没有讨论、交流与互评等活动。

通过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增进合作交流技巧,使学生群体的智慧和思维可以共享,相互解释所学知识、能够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学反思(对整堂课进行总结评价、分析):

“问题启发式”教学的效果还是很好的,它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积极性,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同时,能够相互讨论,积极发言,同学们在相互借鉴的同时也很好的提升了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这种“问题启发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白细胞应用 篇6

摘要:目的 分析肝癌的CT表现,探讨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16例肝细胞癌的CT检查资料。结果 经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16例患者一共发现21个病灶。病灶大小在1.5----5cm之间。纤维板层样肝癌左叶11例,右叶5例,肿瘤内出现钙化。后经手术及病理均得到证实。结论 CT 图像分辨率高,在疾病的发现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肝的三期增强扫描可以充分反应肝内低密度占位病变,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肝细胞癌;CT;表现

0引言

肝细胞癌是原发性肝癌中最常见的类型,一般早期无症状,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CT检查在肝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就16例肝癌患者的CT表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近2年来诊治的16例肝癌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31-----63岁,平均年龄48.2岁。6例患者体检超声发现肝内异常光团或体检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5例患者上腹疼痛伴纳差14---60余天,3例患者右上腹疼痛7---20天,2例患者上腹不适2个月左右。同时多数患者伴体重下降。

1.2 检查方法

所有患者给予螺旋扫描机检查。进行CT平扫、增强横断位,TWI抑脂横断位扫描,或增强冠状位重建。扫描周期为1s、 电压20~140kV、层厚8~10mm、 矩阵512×512等。具体如下: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前需禁食4个小时,于检查前半个小时服用300~500ml的浓度适宜的对比剂。之后行肝动脉期、门动脉期的全肝扫描,扫描时间15~28 s/次。注意,进行CT扫描时需嘱咐患者屏气。在CT扫描前,应根据临床的要求和CT机性能,对检查部位进行准确的定位。CT平扫时需由膈顶扫至肝右叶下缘,对于脾较大的受检者应给予全脾扫描。平扫效果不佳行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条件与平扫相同。动脉期扫描根据患者肝的体积大小设置扫描时间,大约13~17s。肝动脉期扫描结束进行肝门静脉期增强扫描。

2结果

经过CT平扫和增强扫描,16例患者一共发现21个病灶。病灶大小在1.5----5cm之间。纤维板层样肝癌左叶11例,右叶5例,肿瘤内出现钙化。

CT上多有肝硬化表现。平扫呈稍低密度,部分周围可见环形低密度带,即肿瘤包膜。由肝动脉供血的癌灶出现明显结节状。门静脉期肝实质明显增强。肝动脉期扫描病灶强化不均匀,中心低密度区强化不明显 。部分病灶均匀强化呈高密度钙化灶。门静脉扫描可见部分病例门脉癌栓形成,可见门脉主干或分支增粗。一些病灶可见高密度带假包膜。

3 讨论

CT图像具有很高的密度分辨力(0.2%),随着MSCT扫描速度的不断加快和空间与密度分辨力的不断提高,CT检查在疾病的发现与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1]。肝脏为中等密度组织,缺乏良好的密度对比,普通X线片在腹部的应用价值不大。因此CT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作用越来越大。但因肝脏的特殊性,检查前需做好患者胃肠道准备工作。患者于检查前4小时禁食,检查前半个小时服用浓度适宜的对比剂。胃肠道常用对比剂包括阳性、中性和阴性。

肝脏扫描有CT平扫和增强扫描。扫时取仰卧位,同时患者屏气。腹部常规进行横断面扫描。如果为MSCT检查,则一次屏气基本可完成一个部位的扫描。扫描周期为1s、 电压20~140kV、层厚8~10mm、 矩阵512×512。肝窗宽为100~150Hu,窗位45~60Hu。有时根据脏器和疾病的需要可采取适当的调窗技术[2]。

由于肝脏为中等密度的组织,CT平扫有时可遗漏呈等密度的病变,为了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应常规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也有的医院规定,凡是临床怀疑腹部脏器有病变者均应常规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双期或多期增强扫描。肝CT增强扫描分为动脉期、门脉期和平衡期。增强扫描条件与平扫相同。 动脉期扫描根据患者肝的体积大小设置扫描时间,大约13~17s。肝动脉期扫描结束进行肝门静脉期增强扫描。

肝的三期增强扫描可以充分反应肝内低密度占位病变,对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肝实质约1/4由肝动脉供血,3/4由门静脉供血,在肝动脉期扫描时肝实质尚未明显增强,而此时以肝动脉供血为主的病灶(如原发性肝癌),出现明显增强呈高密度影。肝门静脉期扫描时肝实质已明显增强,密度增高,而此时血供较少或只有肝动脉供血的病灶密度下降至低密度,因此有助于了解肝内病灶的供血情况,同时可提高肝内病灶的检出率。对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内胆管细胞型肝癌等,还可选用“两快一长”增强扫描方式,即选择病灶的最大层面或兴趣层面,静脉快速团注足量对比剂,快速启动扫描,60秒内在同层面再次扫描,此后在2、3、4、5、7、9分钟及l0分钟以上各扫描一次,观察该层病变血供的动态变化特点,有利于定性诊断[3]。

综上所述,CT可以通過病灶的形态、密度来发现异常,对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精确度,是肝脏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颜丙峰 ,马俊 .肝脏增强CT对早期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2014,08: 57-58.

[2] 毛丽红. 多排螺旋CT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4,05: 136-136,137.

白细胞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选自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0例, 30~35岁9例, 36岁~40岁29例, 41岁-45例12例。实验室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患者。在直接涂片检验, 高倍镜下判定为“白细胞”, 其数量<10/HP, 精子精量<50×109/L的对其同时进行涂片染色检验。

1.2 方法

正甲苯胺过氧化物酶染色:试剂应用饱和NH4CI溶液 (250g/L) , 50g/L Na2EDTA磷酸缓冲液 (pH 6.0) , 正甲苯胺 (0.25mg/mL) , 30%H2O2蒸馏水溶液。此工作液含:1m L试剂1;lm L试剂2;9m L试剂3;和一滴试剂此溶液配制后可使用24小时。试验步骤将0.lmL精液与0.9m L工作液混合, 振荡2分钟, 在室温下放置20~30min, 再振荡, 过氧化物酶阳性细胞被染成棕色, 而过氧化物酶陇性细胞不着色, 用白细胞计数池重复计数200个白细胞两次, 并估计过氧化物酶阳性和阴性细胞的百分比。

2 结果

共检验出疑似“白细胞”标本50份, 采用正甲苯胺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查后, 仅发现10份标本系白细胞。其中5份仅检出白细胞, 5份标本同时还检出各级生精细胞, 其数量各约占50%。有18份标本只发现个别白细胞, 绝大部分细胞系为各级生精细胞。余22份标本只发现各级精母细胞而未发现白细胞。

3 讨论

精子中最主要的结构为一浓集的细胞核, 携带遗传物质即DNA, 成熟的精子中胞浆少, 既无核RNA又无浆RNA。既不生长, 也不分裂仅含单倍体量的DNA。从一个双倍体精原细胞发育为近百个单倍体精子需增加几十倍的DNA。用放射自显影术证明这些DNA均在精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合成, 细线期初级精母细胞后不再有DNA合成。初级精母细胞中含四倍量DNA, 经两次成熟分裂到精子细胞期即成为单倍体细胞。也曾用放射自显影术研究RNA代谢, 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均有RNA代谢, 精子细胞早期有低水平RNA合成, 中期精子细胞后就不再合成[2]。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均可合成核仁RNA及非核仁RNA。细线期与偶线期精母细胞中核仁RNA合成达高峰值, 而非核仁RNA合成高峰在粗线期精母细胞。

试验发现葡萄搪对精子发生过程中的蛋白质合成系统有保护作用。体外的氨基酸掺入试验证明, 加入葡萄糖后各级生精细胞中氨基酸掺入均增加。粗线期初级精母细胞的掺入量最多, 早期精子细胞掺入量增加的幅度最大。葡萄糖还能大大减轻温度对睾丸蛋白质合成的破坏作用。目前来看, 葡萄糖供应对精子细胞的变态过程及其蛋白质合成系统十分重要, 而精原细胞及初级精母细胞的蛋白质合成对葡萄糖的依赖就不强。故FSH起一始动作用, 发动以后单独靠睾酮也可维持一定生精功能。三种激素均不能直接作用于生精细胞, 都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支持细胞, 然后进一步创造适合精子发生的内环境。已在支持细胞表面证实有FSH受体, FSH并不能通过血睾屏障;在支持细胞内也证实有雄激素受体[3]。雄激素也可作用于曲细精管壁周围的类肌细胞。大多数学者认为ICSH主要促进间质细胞分泌雄激素, 然后刺激精子发生, 这些均提示支持细胞在精子发生的调控中占特殊地位。又发现支持细胞还可调节间质细胞合成与分泌睾丸酮。体外培养的支持细胞可分泌一种促进间质细胞分泌睾丸酮的因子, 同时支持细胞可分泌雌激素及LHRH样物质, 这两个激素却是间质细胞功能的抑制因子。支持细胞与间质细胞间也有复杂的功能关系。

睾网液内的精子有活动能力, 一旦进入附睾头段后即失活力。精子在附睾运行过程中运动方式有规则性的改变, 先出现原地摆动, 然后转圈状运动, 最后才有螺旋式的向前运动。所以观察精子的运动方式是衡量精子成熟的一个指标。精子成熟过程中细胞内cAMP增加与精子动力获得密切相关。使用磷酸二酯酶可使未成熟精子内cAMP含量升高并产生一定运动能力, 但并无前向运动。研究证实附睾头部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为附睾尾的两倍, 这可能是精子成熟过程中cAMP升高的原因。附睾上皮还可产生一特异的前向运动蛋白, 这种糖蛋白与附睾精子结合时可促进其产生前向运动[4]。另外Ca2+也是调节精子运动的重要因素。

精子发生过程中, 其核中发生组蛋白型的转变。精子在附睾内运行过程中精子核中DNA与鱼精蛋白紧密结合, 故表现为精子成熟过程中精子核的DNA细胞化学染色 (如Fculgen) 不断减弱, 这也是精子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标。精子成熟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构改变是蛋白质结合硫基减少, 而二硫键增加。这种改变可见于精子核、顶体下区、顶体后区、精子中段、鞭毛纤维鞘、精子膜。如此广泛的转换与精子结构的稳定密切相关。

精子成熟过程中磷脂、脂肪酸及硫基等的改变均意味膜结构的改变。附睾分泌一些物质附着精子表面使精子结构与性质明显改变。精子膜在受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这表明精子成熟过程中其膜结构已成熟到能完成受精作用的地步;但另一方面附睾精子要在射出以后转运到输卵管时才真正发生受精作用, 故附睾精子膜在成熟的同时还将覆盖上一些物质使之暂时不起作用。总之精子成熟过程中膜有两方面改变, 一是为受精做好准备, 另一是暂时阻抑其受精功能。精子在阴道内不会获能, 若宫颈口开放则可使精子获能。子宫是精子获能的主要场所, 输卵管分泌液卵泡液及卵丘也参与获能, 精子只有与子宫内膜接触才能获能。分析家兔子宫及输卵管中的淀粉酶均高于血清水平几倍, 淀粉酶也随性周期改变, 以排卵期最高。另精子在宫腔内有大量白细胞出现, 白细胞一进人宫腔, 精子即与其附着, 白细胞中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供精子能量需要, 另自细胞特殊颗粒释放水解酶以去除精子表面的去能因子未完成获能的第一步反应。

卵母细胞外有一层糖蛋白构成的透明带, 透明带外是富含粘多糖的卵丘与放射冠, 精子要同时消化粘多糖和蛋白质才能与卵结合。顶体酶系中有一些特殊的酶, 透明质酸酶可消化卵丘细胞, 放射冠分散酶可使放射冠解体, 顶体蛋白酶使精子穿过透明带。透明质酸酶最适pH是3.8, 此酶的活性有赖于钠、钾浓度, hCG诱发排卵后的子宫液能促进其释放, 孕酮及切除卵巢后的子宫液则抑制其活性。放射冠分散酶是一脂糖蛋白, 只作用于放射冠不影响透明带。顶体蛋白酶是一大类蛋白酶, 可使透明带分解, 又称为类胰蛋白酶。人精子中顶体蛋白酶可被宫颈粘液中的抗胰蛋白酶抑制剂及抗凝血酶所抑制, 此三种物质在排卵期的宫颈粘液中均减少。顶体蛋白酶具氨基肽酶、酯酶及蛋白酶活性, 对精氨酸键有高度选择作用。顶体中还有唾液酸酶, 是与顶体结合最紧的酶。一般认为它可改变透明带的结构, 不让其他精子再穿过。

摘要:目的 探讨精液中白细胞检验情况, 评估与不育的关系。方法 应用涂片染色法采用正甲苯胺过氧化物酶染色检查后对本组50例患者临床标本进行检测, 并对结果进行判定。结果 10份标本系白细胞。其中5份仅检出白细胞, 5份标本同时还检出各级生精细胞。结论精液中白细胞与生精细胞有相关性。

关键词:精液,白细胞,不育

参考文献

[1]党小军, 胡淑玲, 李芒会.流式细胞术在白细胞精子症精子质量评估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2011, 26 (3) :45-46.

[2]李如凯, 郭龙华.C14orf48基因在人精液精子中的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 15 (6) :23-24.

[3]李雪兰, 钟晓敏.尿液中含有精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1, 13 (6) :65-66.

白细胞应用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 年1 月至2014 年6 月确诊为急性肾损伤的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 共58 例, 其中男32 例, 女26 例。同时选取健康对照组30 例, 均为健康体检者, 经实验室检查除外肾脏疾病。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急性肾损伤患者于入院第2 天及出院前1 天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5 ml, 健康对照组也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 -80 ℃保存待测。IL-18 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 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同时常规实验室检查检测患者血清尿素氮 (BUN) 和肌酐 (SCr) 值。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 与对照组相比较, 入院时及出院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IL-18 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IL-18 值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与入院时比较, P<0.05

3 讨论

急性肾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功能在短时间内急剧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目前尚缺乏敏感而特异的指标对早期肾损伤进行检测, 从而错过了对肾脏干预的最佳时机, 使急性肾损伤患者死亡率居高不下[2]。Parikh等[3]关于IL-18 的研究表明, 急性肾损伤患者尿IL-18 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且升高的时间于急性肾损伤血肌酐变化前1~2 d。

本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较, 入院及出院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IL-18 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 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随着肾功能改善, IL-18 的表达水平也显著下降, 治疗前后的IL-18 的表达水平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总之, IL-18 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指标, 在急性肾损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可以用于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诊断。

参考文献

[1]马强, 杨楠, 曹远宏, 等.白细胞介素18与肾脏疾病[J].华南国防医杂志, 2009, 3 (1) :78-81.

[2]肖威, 汪杨.白细胞介素18在诊断急性肾损伤的应用价值探讨[J].临床荟萃, 2013, 28 (12) :1330-1332.

白细胞应用 篇9

关键词:尿检,分析法,联用,应用评价

对尿液进行检测分析是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检验项目之一, 又称尿常规。它特别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观察和预后判断中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信息。同时也能反映许多脏器如肾脏、肝脏、内分泌等多种功能异常的最常用的化验检查项目。曾被美国著名学者专家Dahelen Free称为“体外的活肾检”。基本内容包括化学分析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

但是传统的显微镜检查法费时、费力, 而且重复性差, 结果也不令人满意。因此近年来, 尿干化学分析与UF-100型流式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简称UF-100) 被广泛联合应用于临床尿常规检测中。本文就此随机抽取我院各科室及门诊病人尿液标本500例, 同时采用UF-100、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沉渣检测进行检验分析, 以此比较、分析3种分析法联用对尿检准确性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日本东亚公司的UF-100型全血自动尿沉渣检测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深圳美侨600-I型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奥林巴斯CX21型双目显微镜, 台式低速离心机, 带刻度离心管, 标准一次性计数板。

1.2 标本收集及前期处理

随机收集2010年三季度的我院各科门诊病人新鲜中段尿液500份。每份标本20mL, 于2h内进行检测:其中男患者标本280例, 女患者标本220例, 年龄段在3~80岁, 平均年龄 (40±2.5) 岁。尿液混匀后分成2个试管, 其中一管先进行干化学法分析, 后进行尿沉渣流式细胞检测;另一管进行1500转/min, 离心5min, 然后弃上清部分, 底部余0.2mL混合均匀后, 充入一次性计数板的池中, 用于显微镜检测。

1.3 实验方法

按要求调试各种仪器设备, 严格按照仪器及试纸说明书进行检测操作;镜检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P 13.0统计分析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1) 在采用3种方法检测尿液中, 检出率比较存在相对的差异性。在RBC的检出率中, 干化学法为37.2%, 为最高, 而镜检法为25.0%, 是最低的一种;在WBC的检出率中则反过来, 镜检法为34.4%, 为最高, 而干化学法则为16.8%, 为最低, 具体见表1。

(2) 在2种自动仪器检测法中, 对尿液进行有效成分诊断实验评价指标中, UF-100法对WBC灵敏度为82.1%, 明显高于干化学法, 而对于RBC的灵敏度方面干化学法为87.5%, UF-100为83.3%, 对RBC的检测灵敏度方面, 干化学法优于UF-100法, 具体见表2。

3 讨论

3 种分析法主要是通过物理、化学、电子学的方法对尿液标本进行分析。从文中实验数据可见UF-100对于WBC与RBC都具有较高灵敏度, 在对RBC检出比较中, 对RBC的检出率为37.2% (干化学法) >33.2% (UF-100法) >25.0% (显微镜检查法) , 这一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比较一致;对于同一标本3种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 多数标本的3种检测结果一致, 但在不符标本中UF-100对RBC、WBC有较高的检出率, 实际临床应用中可以采用尿干化学法筛选, 结合UF-100对RBC进行精确计数, 这对菌尿和结晶尿结合显微镜检查法排除假阳性, 也可提高RBC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UF-100是按流式细胞仪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尿沉渣分析仪UF-100自动分析法在检测尿液标本时的标本不需要离心, 只需经过荧光染色, 而由于各种细胞、管型、细菌的大小、形状、内部结构和结合荧光染料的多少存在很大的不同, 因此均可加以区分。同时在对红细胞检测过程中可以区分其均一型、不均一型和混合型, 这对于鉴别区分红细胞的来源 (肾小球、肾小管或者是下泌尿道) 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而这种检测结果在用显微镜检测法中, 存在主观的影响比较大。但UF-100法在鉴别区分管型的类型、鉴别区分滴虫和结晶尿方面也存在严重不足, 不能检测区分出来;同时不能鉴别区分少数特殊的细胞如移动上皮细胞、肿瘤细胞等等。所以, 目前, UF-100法与干化学法一样, 只能起到“过筛”作用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显微镜检测法。

尿干化学法分析是根据化学显色反应, 经过光学、电子学之间的转化来反映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由于尿液干化学法对红、白细胞的检测是基于化学反应原理的, 因此受影响因素很多, 如泌尿系统感染的病例中大多数的杆菌和球菌均可释放出过氧化物酶等活性物质, 这均可发生特异反应;另外尿液标本中会含有月经、白带、精液、羊水、肌红蛋白, 或者大量的维生素C等等微量元素, 以及尿液标本还会有可能受到一些药物如庆大霉素、先锋等的污染, 这些均可干扰RBC的检出, 不可避免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所以该法仅可作为“过筛”检测用而不能取代显微镜检查。另一方面, 当干化学法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不一致时, 我们不能单一地结合某一检测结果, 在尿液干化学检测的同时, 必须进行尿沉渣的显微镜检查, 以确保尿液检测分析的检验质量, 并结合临床追踪观察、以防止漏诊或误诊。

总之, UF-100法与干化学法具有快捷、简单, 以及流式沉渣分析的准确性和自动化,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增加检验结果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因此在临床上根据实际需要把三种检测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S].第3版.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2]廖玉凤, 卢冬梅, 宗春光.UF-100、干化学和镜检法检测尿沉渣的对比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N].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9-01.

[3]Roggman.S, Zamen Z.Safely reducing menual urinc microscopy analyscs by combining urinc flom cytomettr and strip resulta Amj clin pathol[J].2001, 116 (6) .

[4]张家红, 郭丽洁.UF-100型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 2004, 11 (5) .

[5]马晓露, 刘艳, 李艳莲.尿液有形成分显微镜检查复检标准的探讨[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2 (3) .

白细胞应用 篇10

1 三维细胞培养支架制备

三维细胞培养的关键在于三维细胞培养支架制备 (3D cell culture scaffold, 3DCCS) (图2) , 其研究内容将涉及微加工制造、生物偶联、表面化学修饰、软光刻制作、高分子合成、细胞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目前可用于制备3D-CCS的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 (PS) 、聚己内酯 (PCL) 、聚酰胺 (PA) 、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硅片、玻璃、胶原蛋白或水凝胶等[16,17,18,19,20,21,22,23,24,25,26,27]。而相应的制备方法有:运用相分离法合成的多孔高分子支架;利用电放纤维技术人工合成的纳米纤维支架;尤其是运用精密微加工技术制备具有均一微结构的支架, 其确保多孔结构的可重复性以及可调控性, 并且可以和微流控技术相集成, 开发新型的微流控三维细胞培养芯片。目前商业化的3DCCS主要有英国Reinnervate公司的alvetex三维支架 (http://www.reinnervate.com) , 其被Scientist网站评为2010年的全球生物技术的十大革新之一, 名列第6位 (http://www the-scientist.com/2010/12/1/47/1/) 。另外, 还有美国3D Biotek公司的3D InsertTM三维支架 (http://www.3dbiotekstore.com/) 和国内的瑞康健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等。

注:上列:左图来自文献[10], 中间图来自文献[11], 右图来自文献[12];下列:左图来自文献[13], 中间图来自文献[14], 右图来自文献[15]。

笔者利用微乳模板法人工合成了PS三维细胞培养支架。SEM图片 (图3) 显示40μm孔径分布在整个支架的内部, 且相互中通。这些材料正在应用于杂交鹅掌楸细胞的胚胎发育中。

2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培养系统

植物细胞培养是通过一个能模拟生物体内环境的体外空间, 配置以无菌、适当温度、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的细胞离体培养体系, 使之生长、发育, 实现植株再生、繁殖或进行特定目标的科学研究的细胞水平的现代试验技术体系。现阶段, 人们多采用瓶、皿或微孔板培养方式, 但这种传统的器皿培养技术, 不仅操作繁琐, 而且试剂耗量大、占用空间多、微环境较难调控。更为重要的是, 相对于细胞的微小尺寸, 这种培养环境与体内环境相差较远, 客观上难以真实反映细胞生命过程的生理、遗传等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特征。

微流控芯片技术的出现恰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契机。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据于微电子的微细加工技术和微机电加工系统 (MEMS) 原理而发展起来的, 现代生物技术、微细精确仪器分析和高分子材料等领域的学科交叉点。它不同于人们熟悉的一次性的生物芯片 (Biochip) 及其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通过对微通道中的流体的控制, 把一个分子生物学分析实验室的采样制备、溶液配制、试剂和试验样品进样、反应、分离和检测等功能, 集成到邮票或信用卡大小的芯片上的“芯片实验室”。该申请项目涉及到的植物细胞培养微流控芯片与其他微流控芯片一样, 具有不同操作单元之间在技术上组合灵活、整体可控和规模集成等特点。在用于细胞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芯片通道尺寸 (通常10~100μm) 与种子植物细胞直径大小 (10~200μm) 相适应, 有利于单细胞操纵、分析;二是芯片的多维网格结构形成相对封闭的环境, 与植物生命体的正常生理状态下的细胞空间特征接近;三是芯片通道微尺度下传热、传质较快, 可以提供有利于细胞研究环境和进行培养微环境的调控;四是芯片可以满足高通量细胞分析的需要, 可同时获取大量的生物学信息;五是芯片上多种单元技术的灵活组合使集成化的细胞研究成为可能, 诸如细胞进样、培养、分选、遗传操作和分离检测等过程均可在一块芯片上完成。微型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细胞培养系统, 将极大地简化操作步骤, 减少细胞或试剂耗量, 降低成本, 并可方便地与其他单元操作耦联, 有可能使常规细胞培养技术产生根本性变革。

目前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培养系统, 多采用灌流式培养方法:将细胞悬液注入微通道或微培养室, 待细胞贴壁后, 将培养液连续灌入培养区域, 实现营养物质的连续更新。芯片材料多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 (PDMS) , 该类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对气体有一定的通透性, 有利于细胞培养过程中O2和CO2气体的交换。另外, 由于其透明, 也利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进行动态观察。并且通过软光刻技术, 可以制造复杂的微纳三维结构, 其已被广泛应用于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的制作。虽然以细胞为对象的微流控芯片研究起步较晚, 但近几年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广泛重视。日本东京大学的Teruo Fujii课题组研制的微流控芯片细胞培养系统, 可实现肝癌HepG2细胞株连续10 d培养;在此基础上构筑的多层PDMS芯片组成的堆栈式细胞培养装置, 可实现细胞大规模的培养[28,29]。美国伯克利大学的Luke P Lee课题组通过模拟体内环境设计了一种高通量微流控细胞培养芯片, 这种芯片可以减轻剪切力对细胞的培养[30]。国内大连化物所的林炳承课题组利用通透性水凝胶材料的微加工技术, 研制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功能的二维或三维结构, 并用于细胞培养。以上这些报道的芯片设计仍然停留在对多个细胞的培养, 无法实现高通量的单细胞培养。在已有的报道主要是拘于动物和人类医学方面应用的研究, 有关植物的研究报道甚少, 在木本植物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与动物细胞不同, 对于植物细胞而言, 在细胞膜外还具有1层厚厚的细胞壁结构, 植物细胞在人工培养条件下, 会大量合成次生代谢物, 对培养物的微环境干扰大。由于植物细胞生物学结构特点以及在人工培养条件下容易结团、对于剪切力极敏感等固有特点, 使得研制适合于植物, 尤其是木本植物的单细胞培养芯片就显得很为重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Joel Voldman曾连续报道了坝式结构和网孔状的微流控芯片可以迅速、高通量的捕获单个植物细胞 (图4) [15,31]。美国伯克利大学的Luke P Lee课题组和美国华盛顿大学的Albert Folch课题组也进行了类似的研究[32,33]。但结果表明, 他们的坝式结构的芯片无法消除培养过程中的流体剪切力对植物细胞的影响, 而网孔状结构的芯片无法实现后续的细胞原位培养。瑞士苏黎世联邦高工的Textor M课题组利用微孔状的PDMS芯片系统研究了细胞的三维培养情况[10]。韩国大学的Lee S H课题组研究了Nicotiana tabacum原生质体在PDMS微流控芯片中的培养情况, 国内的西北农林大学王进义课题组研究了tobacco mesophyⅡ原生质体在PDMS微流控芯片中的培养和细胞融合情况[11,34]。其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传统的培养方式, 原生质体的生长、分化速度都得以提高, 这说明PDMS微环境对于原生质体培养有着有利影响。

注:左图来自文献[15], 中间图来自文献[32], 右图来自文献[33]。

笔者加工了多种不同形状微单元的PDMS芯片。并在真空下, 利用酶液 (纤维素酶、果胶酶) 溶解拟南芥叶片2 h后, 再过筛, 得到直径30μm的原生质体样品。滴加PDMS芯片表面上, 通过原生质体自然沉降, 实现对其捕获。经过大量的沉降参数优化, 发现在真空条件, 亲水处理后的圆形微孔状 (直径40μm) 、间隔40μm阵列分布的PDMS芯片可以有效地捕获原生质体 (图5) 。

3 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在植物细胞研究中应用的前景展望

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哺乳动物细胞培养研究中, 涉及到植物细胞培养中的研究报道甚少。但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许多相通之处, 例如:原生质体 (去壁后的植物细胞) 与哺乳动物细胞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例如可以摄入细胞器、微粒体、病毒以及DNA等大分子物质, 这就为将三维细胞培养技术引入到原生质体培养中提供了可能性。尽管也有一些类似的研究已开展, 但现在大多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 与农、林等生产实践相结台的应用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分析认为, 这种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互相渗透无疑将成为今后研究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趋势。以后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适合植物细胞的单细胞芯片的研发。这种细胞芯片具备以下3个特点:一是可以简单、迅速、大范围的捕获单个细胞;二是可消除流体剪切力对植物细胞生长的影响, 以获得真实的生物学信息;三是便于原位培养, 同时也便于进行原位、长时间动态的跟踪观察和进行精确的高通量分析。

白细胞应用 篇11

【摘 要】本文探讨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设计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 医学细胞生物学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25-02

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近几年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的代表则为翻转课堂,翻转课堂(Flipping Classroom)就是在网络环境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资源的观看,在课堂上通过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的核心是教学模式的创新,具体表现为基于班级授课制,强调知识传递、以教定学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强调问题为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

而随着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和校园网络的普及,云计算、公开课、视频分享网站等软件的大量普及与方便获取,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翻转课堂,并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生长环境。医学细胞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前沿学科之一,也是高等医学院校生命科学与医学相结合的基础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医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和应用,医学细胞生物学的认识逐步向微观的纵深发展,医学细胞生物学的新理论、新技术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临床医学各学科中。然而,在教学方面医学细胞生物学课程仍然延袭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主动性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也无法主动掌握专业知识和新技能,实践能力不强,无法应用医学细胞生物学专业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再加上高职学生文理兼收,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学生自身自学能力、接受理解知识的能力也各不相同,不能把本科教学方法死搬硬套到高职教学上。无论从教师教学上还是学生自身出发,目前的教学均不利于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目标。因此本文探讨了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设计构建出本土化的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简析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不再是作为一个讲授者的身份出现,而是积极协助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变成主动的学习者,有利于学生自己将获得的知识更好内化。再次就是打破了传统的“课堂学习,课外作业”的教学模式,变成了“课外学习,课堂作业练习”,积极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使课堂上的作业练习有的放矢,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翻转课堂的重点在于教学视频,教学视频的提供可以是教师自己制作,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挑选获得。没有教学视频,就没有后面的翻转课堂。而同时教师要加强自己教学观念的改变,主动做一个协助者和组织者,以完成翻转课堂,学生要不断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能力,来顺利使翻转课堂得以实施。

二、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笔者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高职学生很少有预习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每次上课只是当堂听讲,加上高职文理同班,导致接受知识效果不好,对细胞生物学学习兴趣不高。而翻转课堂的“课外学习,课堂作业练习”模式有助于积极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的应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涉及到很多精微的结构,以及一些抽象的生理过程,例如从DNA到蛋白质的过程,这个过程十分抽象,没有具体化,仅仅依靠课堂语言的描述,十分乏味。但是如果借助于一些视频内容,不仅让学生提前知道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己尝试理解,并且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自己制作或者利用别人制作的视频,生动形象地展现这个过程,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细胞生物学理论知识。

(三)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知识的内化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翻转课堂的活动形式多样,小组讨论、PBL学习、个人展示等,翻转课堂的课堂活动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建构过程来实现知识的内化,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医学细胞生物学的具体方案

(一)课前活动

教师首先设定教学目标,准备使学生学习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然后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制作和选择紧扣教学目标的短视频等学习资源。最后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内容的内化。本教研室已成功开发了平台并录制了相关教学视频,为学生自主课前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

学生不仅要个人独立学习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并自己尝试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还要通过学习小组或者网络平台等来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学习内容。

学生在课前学习期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QQ群、微信群等及时沟通,就学习中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互动。

(二)课堂活动

1.快速少量的测评

教师简短抽查测评学生的自我学习情况和学生学习的程度,以方便进一步有效组织课堂。

2.确定探究问题

课堂探究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确定。从教师的角度,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出一些问题。从学生的角度,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进行课前针对性练习时发现的疑问及同伴交流中未解决的困难提出一些问题。综合两方面来确定用于课堂探究的问题。

3.独立探索解决问题

知识的内化最终是要落在学生个人身上。只有当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理论与实验知识去独立地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才能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从而系统地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

4.开展协作学习

随机进行分组,3-5个人一组,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鼓励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随时在小组协作学习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检验自己观点与想法的正确性,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交流、协作,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因为医学细胞生物学的特点,我们一直在实验课教学上进行分组操作,医学是个重团队的学科,通过分组协作学习,更能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反馈知道自己的学习薄弱点,并通过小组学习解决问题,以达到深化学习的目的。

5.总结与反馈

学生经过自我和小组团队学习后,将个人及小组成绩进行课堂展示,并由教师和其他学生共同来评价和验收学习成果,评价内容包括提出问题的情况、针对性练习的成绩、在小组协作探究式活动中的表现、课堂独立解决问题的表现、成果展示等多方面。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和成果展示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总结。将优秀的学习资源或者重点的学习内容再次发布到网络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

总之,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顺应了国家和时代的要求,有助于细胞生物学教学模式的变革和培养出更能适应信息化、多元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桂花.翻转课堂在高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

[2]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l)

[3]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2015A034)

【作者简介】李晓龙(1984— ),男,河南开封人,广西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肿瘤及肿瘤治疗;赖燕燕(1974— ),女,广西南宁人,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肿瘤与天然药物。

白细胞应用 篇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 年10 月—12 月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 876 例, 其中男916 例, 女960 例, 年龄范围在6 个月~12 周岁之间。

1.2 仪器及方法患儿末梢采血80 μL,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抗凝行血常规检测。另采血20 μL全血加入肺炎支原体血清稀释液80 μL中1∶5 稀释。 (1) MP-Ig M:被动凝聚法, 应用MP抗体诊断试剂盒 (日本富士瑞比欧株式会社) 对MP-lg 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判断:滴度临界值为1∶40, 阳性标准为滴度在1∶80 及以上。 (2) 白细胞检测:首先混匀抗凝末梢血, 然后应用SYSMEX-XI800 五分类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析血细胞参数。结果判断:儿童: (5.00~12.00) ×109/L为正常值, >12.00×109/L者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P-Ig M阳性率在1 876 例标本中, 共检出921 例阳性标本, 阳性率为49.1%。其中男452 例, 阳性率为49.3%;女469 例, 阳性率为48.9%, 男女患儿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MP-Ig M及白细胞检测作相关分析合并细菌感染组10 月、11 月、12 月MP-Ig M抗体与WBC阳性率均依次降低,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r=0.90, P<0.05) 。见表2。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 (MP) 属于一种致病微生物, 处于非活性生长状态, 目前已知最小, 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现阶段临床普遍认为, MP致病机制为免疫损伤及直接侵犯。MP进入呼吸道后可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吸附, 对纤毛活动进行抑制, 对上皮细胞造成破坏, 促进过氧化氢的产生, 损伤肺部组织, 导致一系列病理免疫反应[2]。肺炎支原体感染起病隐匿, 早期临床表现不一, 易造成漏诊、误诊[3]。但病原体侵入机体后, 免疫系统会发生反应, 促进特异性lg M及lg G抗体的产生。与lg G相比, lg M具有较早的出现时间, 通常情况下出现于感染后1 周, 达到高峰时间为3 周~4 周;而肺炎支原体感染有2 周~3 周的潜伏期, 当患者有临床症状出现就诊时, lg M抗体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 有效检测MP-lg M后, 近期感染的标准就是其具有明显较高的水平[4]。本研究结果表明, 在1 876 例标本中, 共检出921 例阳性标本, 阳性率为49.1%, 因此, 临床对MP-kg M抗体进行检测一方面能够对支原体感染肺炎进行辅助诊断, 另一方面还能够对近期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有效判断。同时支原体感染肺炎的患儿中, 在性别因素上并无差异, 本组男452 例, 阳性率为49.3%;女469 例, 阳性率为48.9%, 男女患儿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在血液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 WBC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机体对微生物病原体进行抵御, 尤其是对化脓性细菌入侵进行抵御的过程中, 其处于第一线。通常情况下, 血液中的WBC在发生炎症的过程中升高, 因此临床在对炎症进行判断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WBC分类计数[5]。由于WBC计数易受抗生素、年龄、日间变化等因素影响, 因此建议对WBC进行多次检测, 动态观察。细菌性肺炎、支原体性肺炎等是临床常见的小儿肺炎, 单纯的支原体性肺炎患儿的WBC计数结果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价值并不大[6]。但是当小儿肺炎为细菌性肺炎时, WBC计数明显升高, WBC计数越高患儿因细菌感染的概率越大。如果同时进行肺炎支原体lg M抗体的检测, 可以发现MP-Ig M阳性率与WBC计数阳性率呈正相关, 本研究结果表明, 合并细菌感染组10 月、11 月、12 月MP-Ig M抗体与WBC阳性率均依次降低,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r=0.90, P<0.05) , 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提示呼吸道感染患儿WBC增高时, 需高度关注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时, 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WBC联合检测对临床早期鉴别病原体有一定帮助, 有助于明确诊断并给予患儿及时有效的对症治疗, 避免交叉感染, 最终收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对呼吸道感染患儿检测白细胞及肺炎支原体Ig M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3年10月—12月在我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 876例同时检测血常规及肺炎支原体抗体, 记录数据进行总结。结果 在1 876例标本中, 共检出921例阳性标本, 阳性率为49.1%。其中男452例, 阳性率为49.3%;女469例, 阳性率为48.9%, 男女患儿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合并细菌感染组10月、11月、12月MP-Ig M抗体与白细胞阳性率均依次降低, 二者呈正相关关系 (r=0.90, P<0.05) 。结论 肺炎支原体性肺炎患儿的患病率与性别无关, 可以同时对细菌性肺炎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测和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 做到明确诊断, 准确治疗, 避免交叉感染。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儿童,肺炎支原体抗体,白细胞

参考文献

[1]陈樱, 竺王玉.宁波某地区肺炎支原体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感染观察[J].青岛医药卫生, 2014, 46 (2) :134-137.

[2]李胜学.肺炎支原体患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检测应用[J].医药前沿, 2013, 22 (4) :170.

[3]于辉, 潘旭萍.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化验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 21 (24) :54-55.

[4]罗宇元, 罗文燕, 刘国乐, 等.儿科肺炎支原体肺炎202例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 2013, 37 (9) :840-842.

[5]韩文宁, 李锦亮, 李丽, 等.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功能的变化与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 (1) :60-61.

上一篇:集群式转移下一篇:教师言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