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课型

2024-10-19

自主学习课型(共5篇)

自主学习课型 篇1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提出语文教学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传统的“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的过程, 也很难看到学生有自主参与语文学习的实践体验。信息技术用于语文课堂教学, 它可以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手段, 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创造语文教学全新的教学环境。为了能为学生创建自主学习的语文平台, 更好地让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 笔者坚持在多媒体教室上整合课, 课型基本上有以下五种形式:

(1) 语文课件展示课。将网上下载或自己制作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室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对照课件自主地学习课文。如:在学习《过秦论》时, 学生直接在网上观赏课件并欣赏笔者给他们提供的课件, 他们自主学到了古文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文言文知识。为了使语文教学和信息技术整合, 有时候, 笔者给学生提供的课件是一个压缩软件, 让学生自己解压;有时候课件的执行文件需要将其拷贝到D盘的根目录下才会正常运行, 这些事笔者有意交给学生完成,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能学习、巩固信息技术的应用。

(2) 背景知识检索课。这种课型主要运用在反映重大事件的课文学习时进行, 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 让学生在网上检索曹雪芹的生平知识, 学习《杜甫诗三首》则检索关于“安史之乱”的知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方案中所要求的“利用网络, 自觉养成信息的‘获取———内化———提升’的习惯, 不断完成新知的建构过程, 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知识丰厚、见多识广’的课堂教学模式”。

(3) 课件自主制作课。在学生查找大量的课文学习背景资料后, 笔者注意让学生把这些资料整理成课件, 变成自己的东西, 将信息技术课中学习的制作各种课件的方法运用到语文课堂上。如:在学习《归园田居》后, 学生制作了《我眼中的陶渊明》、《陶渊明的饮酒诗》等课件。学生制作的课件也许是简单的, 但他们都十分珍爱自己的作品, 全都拷贝到自己在网上建立的文件夹里, 有的还用邮箱或U盘拷回家去, 给自己的父母欣赏。学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课件制作方法后, 大有用武之地。今年的母亲节, 学校要求每班制作一份给母亲的电子贺卡, 笔者在班上布置后, 结果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制作了十分精美的贺卡, 我们班制作的贺卡多、构思巧、画面美。

(4) 基础知识训练课。在网络上也可以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 将训练题通过服务器发到每一台学生机上, 让学生自主地在计算机上做题, 既节省了时间, 又锻炼了学生打字的速度, 真正达到了“将两个半杯水倒在一起, 腾出一个空杯子”的目的, 实现了网络上的“无纸化”作业。有一次考试后, 笔者将质量分析也放在网络上做, 把题目发到学生机上,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答题思路自己纠正错误。这是在教室里进行试卷讲评怎么也达不到的效果。笔者还下载、制作了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课件, 如:修改病句、文言句式等形式的课件, 供学生自主学习, 以补充课堂教学中基础知识方面的不足。

(5) 写作知识欣赏课。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鉴赏能力, 笔者把作文课也放到多媒体教室上, 让学生在网上查找有关高中生写作的文章, 观赏网上发表的优秀习作,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以上尝试,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构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模式,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更提高了学习质量。

[编辑:刘少颖]

自主学习课型 篇2

二、陌生化状态下的阅读指导。学生对名著处于陌生化状态,教师从激趣入手,摘引名著中相关内容,师生共读,然后,教师就这个名著的美点亮点进行简要介绍,提醒学生阅读时需要关注的“点”,并可以布置阅读交流的预习作业,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三、名著赏读课。结合名著相关内容,抓住名著中鲜明的个性特点,进行“选点突破”式的欣赏活动,这类课型,必须建议在学生已经阅读的基础上,属于二次阅读。比如《三国演义》的阅读欣赏,可以在“诸葛亮的智慧”这个点上进行。

四、名著重读课。所谓“重读”,就是在原有的粗略阅读基础上,进行“精读”和“细读”,这样的课,需要教师更深入地研究名著,寻找到细读指导的途径和策略。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课型,前提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原初阅读状态,基础是需要借助“赏读”的一些手法,目的是给学生重读名著以方向和方法。

自主学习课型 篇3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阅读期待

综合性学习是最终实现学生自主语文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最有效的手段,它注重实践,反哺生活,在融合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实现了课程资源最大程度上的融合,关注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综合性学习课的实施开展有难度,但可不可以找一个突破口,创设一种行之有效的综合性学习课型呢?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笔者构建了具备“从阅读教学而来”“关注研究性学习”和“基于学生的阅读期待”三大特色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新课型。

下面笔者以“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牡丹、竹、兰形象解读”三堂课的教学为例,对这一模式进行分析。

一、观点产生——基于阅读期待,以阅读教材为切入口

(一)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

笔者上《爱莲说》时,学生提出一个疑问:“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在他的表述中肯定了菊和莲有高贵的品质,那么牡丹呢?牡丹只是象征富贵吗?”一石破湖,这个问题顿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也引发了笔者的关注。

这是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课堂的表现来看,有些学生赞同周敦颐的论断,也有一部分学生高举起手想要批驳。针对这个现象,笔者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了解学生的初步思考。分析问卷后,笔者发现不赞同周敦颐“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论断的有17人,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周敦颐理所当然的表述却是许多学生的疑问,我们决定上一节课来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这是一个有意思的质疑。“牡丹,花之富贵者否?”这个问题可以串联起中国文化中对于牡丹意象的一系列解读,能够让学生围绕“牡丹”这个主题,紧盯“牡丹是否富贵”这个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性学习。于是,17人对37人,学生自然地分为两组……我们上了一堂“中国文化视野下牡丹形象解读”课。

(二)发掘课文“闲笔”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中国文化视野下牡丹形象解读”一课后,笔者又尝试了“中国文化视野下竹形象解读”一课。这堂课同样以课文为切入口,生发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一句。这里的生发有笔者的引导:“桃花源内只种竹吗?如果是,可不可以换?如果不是,陶渊明为何只写竹?”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众说纷纭,进而有了探究的价值和意义。在提出这个疑问前,笔者广泛查阅了资料,研究这个问题的可研究性,最终找到了切实的依据。显然,从课本出发,发掘可以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口,能够让综合性学习更加切近学生、服务学生。

(三)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学习苏轼的《浣溪沙》时,面对“山下兰芽短浸溪”兰草蓬发的美景,学生们纷纷感慨“我们的学校叫建兰中学,可是为什么没有兰花”。综合性学习提倡关注学生的生活,基于学生对“为什么学校没有兰花”的疑问,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思考和学习,并上了“中国文化视野下兰形象解读”一课。

二、观点碰撞——立足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资料搜集和应用能力

基于阅读期待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起源于阅读教学中生发的疑问。持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然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比如:有些人赞成“周敦颐‘牡丹,花之富贵者’”的论断,有些人不赞成;有些人觉得学校应该种兰花,有些人则觉得没有必要。在不同观点的基础上,笔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查阅资料,进而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资料的收集、删选和运用,都是学生在课堂之外自主完成的。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成果也是丰富多彩的,如:从《神农本草经》出发,利用“牡丹的原名——鹿韭、鼠姑”来论证牡丹不显贵的出身;从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出发,以“土人皆取以为薪”来看牡丹初始时作为柴火的历史;从《卧虎藏龙》和《夜宴》竹林打斗的场景,来看李安对于儒道精神的发挥和发扬;等等。

三、观点深化——以全员辩论为手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辨能力

为了能让学生对问题有深入的认识,笔者采用了辩论的方法。以下是“中国文化视野下牡丹形象解读”一课中的一个片段:

生(正) 其实从宋代开始牡丹就被称为富贵花了,明代著名的画家还这么说:“五十八年贫贱身,何曾妄念洛阳春?不然岂少胭脂在,富贵花将墨写神。”在我国,牡丹花在千百年的文化中积淀下来的印子就是“富贵”这两个字。

生(反) 首先,我给大家解释一下富贵的含义。富:富裕、富有。贵:显贵、贵气、地位高。富贵指富裕而又显贵的地位。“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牡丹自古以来就有吉祥之意,带给我们的是满满的温暖和古朴的爱意。毫不夸张地说,牡丹是世界上最值得歌颂、赞扬和值得尊敬的花之一。而今天对方辩友却一直来跟我们强调富贵,赞成“牡丹是花之富贵者也”,请问对方辩友,你们把象征圣洁的牡丹和象征富贵的金钱、利益放在一起,侃侃而谈地画上等号,不觉得惋惜、不觉得愧怍吗?

辩论不仅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能让思考继续延展。在教学中,笔者还把Ipad引入课堂,以便让有感触的学生及时地运用Ipad参与课堂辩论。这相当于把少数人参与的辩论发展为全员的辩论,从而把更多的人引向思考、引向探究。

四、课堂生成——关注听说读写训练,指向写作能力的培养

在“中国文化视野下兰形象解读”一课的教学中,辩论双方最后还是不能统一意见。于是,笔者给他们布置了不同的任务:觉得建兰要种兰花的,给校长写一封种兰倡议书;觉得建兰无须种兰花的,写一写能体现君子之气的兰苑(建兰中学的雅称)。以下是一学生写成的《兰苑记趣》片段:

环苑皆山也,望西南吴山,林壑尤美。望之潺潺似绢者,中河也。自城隍阁东行二三里,便得林荫翠翠。琅琅书声,渐入耳畔,其小道素净,有闲人谈笑其间。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然铃声惊乍,学友蜂拥而出,或携友畅谈,或思疑解惑,或追打相逐,一派生机。

校园之中,有一鱼池,水深而鱼肥。校园之北,有一绿地,草茂而花艳。校园之南,有一校舍,书声琅琅,经久不绝。校园之东,有一学社,琴棋书画,无所不学。校园之西,有一小亭,可观四时之景也。

文章极写兰苑之美、建兰人之向学。可见,来源于学生身边的题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常规的写作练习外,笔者还注重学生“研究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如让初中学生尝试写研究性报告。课后,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撰写了《明清小说中牡丹形象研究》《唐诗中的竹》等研究报告。

总之,基于阅读期待的初中综合性学习新课型把语文味作为课堂的审美标准,如在“中国文化视野下的牡丹形象解读”一课中,学生研究了许多的牡丹资料,从戏剧《牡丹亭》到古诗中的牡丹,从历代牡丹名画到牡丹作为中国爱情之花的地位,从牡丹的传说到牡丹的服饰,从牡丹的饮食到佛教从印度传入后入乡随俗地用牡丹代替了莲花成为“供花”,等等。同时,这一课型以研究性思维的培养为发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查找信息,阅读、学习、筛选相关信息,发掘可以为自己所用的知识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整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研究、思辨、表达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课型 篇4

1. 方法指导课

方法指导课, 就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分门别类地介绍研究性学习的基础理论, 尤其是研究方法及运用要点的一种课型。其大致流程为:方法界定—原则阐释—运用示例—练习达标。

操作要点: (1) 方法体系要严谨, 力争系统介绍研究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方法; (2) 技法讲解要深透, 以便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避免蜻蜓点水、一知半解; (3) 事例选择要典型, 适合使用该种方法, 能够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4) 练习设计要合理, 难易适度, 便于学生巩固落实所学知识。

2. 实践演练课

这是与方法指导课相配套的课型。有些方法理解、操作难度较大, 虽经教师细致讲解, 但学生短时间内未必能够熟练掌握, 需要辅以足够的跟踪练习。实践演练课就是适应这一情形而产生的、以自我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型。比如讲完“文献检索法”之后, 可以联系图书室和微机室, 分别开设一节检索演练课,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习机会, 借以强化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防止出现光说不练、难以养成动手能力的弊端。其大致流程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研讨—总结讲评。

操作要点: (1) 科学设置情境, 尽量贴近生活实际, 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2) 教育学生加强自律, 认真思考, 在主动探究中实现能力的飞跃; (3) 教师要做好巡回指导, 确保学习活动不放任自流; (4) 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难点, 通过个别辅导、集中点拨等方式及时予以突破。

3. 案例探究课

研究性学习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又与其他学科紧密相关、有机融合。案例探究课, 就是将研究性学习活动和各门学科知识都作为学习目标的一种课型, 亦即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来研习某一学科的知识, 在学科知识研习的过程中熟悉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根据教师讲解和学生探究所占比重的多少, 可以分为侧重赏析和侧重探究两种不同情形。其大致流程为:提出课题—分析课题—模拟研究—归纳成果。

操作要点: (1) 课题选择要慎重, 尽量选取某一学科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或者能够反映该领域最新动向的对象; (2) 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 加强过程调控, 确保所有活动始终围绕既定目标展开; (4) 妥善处理研究性学习与其他学科知识学习的关系, 突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地位, 其他学科知识不能喧宾夺主。

4. 课题答辩课

独立开展课题研究是学习该门课程追求的重要目标。然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摸索的过程, 其间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指导和适时引领。而课题答辩就是帮助全体学生落实课题研究基本规范、保证研究活动健康开展、进而获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的保障。其大致流程为:展示介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每节课可安排多个学习小组依次进行。

操作要点: (1) 学生展示所在小组的思路之前务必做好充分准备, 这是确保答辩顺利进行的基础; (2) 教师提问应该抓住要领、有的放矢, 高质量的提问是保证学生学有所得的关键; (3) 一个组答辩时, 其他各组同学应认真听讲, 借鉴别组先进经验, 规避可能陷入的误区; (4) 整个活动安排专人主持, 力争进程紧凑有序, 不拖泥带水。

自主学习课型 篇5

据此情况, 笔者将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设计为阅读理解课型, 第二第三课时设计为语言学习课型 (即语言知识学习) 。语言学习课主要教学任务是在学生已熟读且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掌握并运用文章中的语言知识, 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 进而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笔者采用以生为本的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观摩、相互交流和相互促进的一种多维互动模式, 创造轻松、愉快、真实的课堂背景和课堂气氛, 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和谐、自然, 让学生主动体验、感知、领悟、运用语言知识, 从而有效提高课堂学习英语效率。那么, 就如何设计互动的语言学习课型教学, 笔者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 提出一些建议。

笔者在全县初中英语教学研究活动中上了一堂译林出版社的《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One Reading (2) Best friends语言学习课, 本文将围绕该教学案例的教学设计思路作如下剖析。

一、巧用课文练习, 在温故中创设互动情境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的课后练习点明了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或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 或揭示了理解课文的思路, 或体现了教学训练的重点, 或渗透了教法和学法。如何充分利用课文后练习, 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利用其应尽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群体交流的、开放的活动环境, 进行有效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通过课文练习让学生回忆第一课时已学过的语言知识, 再通过师生问答重温课文, 进而让学生有效回忆已阅读过的文章内容, 为下一个环节语言点学习作好复习铺垫。

【片段1】以师生互动的方式, 让学生做课本第9页Part B1和B2课后练习;接着, 请几位学生看大屏幕中三幅图, 学生从三幅图中选一幅, 教师点击该图画后, 出现1~2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Step One:Revision (约7分钟)

S1:... (Choose and describe.)

S2:... (Help S1 correct if something is wrong.)

【思路分析】先以师生互动的方式, 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接着, 给学生1.5分钟做课本练习。核对答案时, 要求一位学生朗读题目, 另一位说出答案, 这样, 促使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进一步加深对三位朋友的性格特征以及文章内容的回忆和理解。最后, 采用游戏活动, 通过放映三幅不同图画来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 学生根据自己喜爱的图画自由选择序号, 教师根据学生选择的序号点击, 即出现图画后的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并进行必要的描述。这样, 既提高了学生注意力, 促使学生开阔了思维, 又促进了学生的语言生成, 有效地运用所学形容词简单描述三位朋友, 进而达到复述文章内容的效果, 为语言知识学习作好了铺垫。

【思路反思】设计这一环节时要让学生在充分熟悉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效利用课文练习, 通过自主检测、师生问答、生生问答等教学活动, 为学生创设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 重温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学习文章中的语言知识要点。

二、紧扣细节问题, 在互动中领悟知识要点

从阅读文章细节入手, 充分把握细节就文章中某一事实或细节进行提问, 学生能在文中找出获取该问题答案的关键语言信息。如果细节问题设计得好, 能使一堂语言学习课由没有生气变得有活力。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语言知识的理解,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双向交流互动活动的过程中增长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使学生的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 在多维互动中, 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主动地学习语言知识。

【片段2】让学生分别朗读文章中的三个部分, 在此基础上, 精心设计教师提问, 引出语言知识点的讲解。

Step Two:Language points (约23分钟)

T:Wonderful!You all have a very good memory.Let’s move on to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three parts.Here are more questions.Please read Part 1 aloud first.

Ss:... (Read Part 1 aloud)

T:Now let’s keep on talking about Betty.

1.T:Is Betty slim or fat?

S:She is slim.

T:Yes, she is as slim as the writer.

as+adj.+as表示“和一样”, 形容词为原级。

e.g. (1) I am 1.60 metres tall.She is 1.60 metres tall, too.=I am as tall as she (is) .

(2) This book is interesting.That book is interesting, too.=This book is________________that one.

2.T:Why does the writer think Betty is generous?

S:Because she is willing to share things with her friends.

be willing to do something情愿或愿意做某事

e.g. (1) 愿意照料他妈妈be willing to look after his mum

(2) 愿意喂它食物be willing to feed it food

(3) 愿意帮助他学习英语be willing to help him withhis English

share something with somebody与某人分享/合用某物

e.g. (1) 和Tom合用一个房间share a bedroom withTom

(2) 和我们分享快乐share joy with us

(3) 与我和他合用一台电脑share a computer withhim and me

以此类推, 以同样的方式学习本课重要的词组和词语搭配。

【思路分析】本环节针对文章中的细节设计提问, 通过师生互动问答, 引出文章中重要的短语、句型等语言知识要点, 并将其板书在黑板上, 同时结合文章中的句子, 让学生分析、理解其用法;再采用PPT呈现句子翻译、词组翻译等例子。教师领读或学生自读、齐读例句, 引导学生领悟其意义。这样, 通过师生问答、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师生举例、生生朗读等教学活动, 有效地进行语言知识点学习和操练, 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文章内容, 深刻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结构及意义,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掌握并运用所学的词组、句型结构等语言知识点, 而不是孤立地学习语言知识。

【思路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提问的设置要做到层次不一, 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促使每个学生愉快地融合在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情景之中, 自然而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语言知识,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些问题都要依据教学目的, 围绕文章细节内容而设计。只要设计新颖, 操练得法, 就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活跃学习的氛围;就能拓宽学生思路, 强化学生认知;就能使得绝大多数学生较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进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师生问答时对学生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给学生更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等待学生思考, 做到不让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带着遗憾坐下。

三、联系生活实际, 在合作中拓展、运用新知

在学生较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的语言知识的前提下, 遵循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尽可能地创设贴近文章意境和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的情境话题。话题可以涉及自己的家乡、朋友、同学等, 并提供精美的图片素材, 让学生多思多说, 以提高学生参与互动、交流的积极性, 巩固与运用所学语言知识, 通过合作和互动达到拓宽知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

【片段3】让学生从Betty, Max和May三个人物中选择一个他/她认为最合适做朋友的人, 并说一说自己的观点。接着,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第10页Part C2课文练习。最后, 让学生讨论小组内谁的性格最好, 适合做最好的朋友, 请学生描述这个人, 并写下关键词填入表格中。

Step Three:Interview (约3分钟)

T:We’ve learnt a lot about Betty, Max and May.If you can choose only one of them as your best friend, whom will you choose?Why?

S:...

Step Four:Exchange (约6分钟)

1.T:You know how to choose only one of them as your best friend.And now you turn to page 10 and help Amy, Simon and Sandy vote for the best friend.Now please complete Part C2 in groups and exchange your ideas.极言所

Ss:... (Complete Part C2 in groups and discuss their ideas with one another.)

T:... (Make their round of inspection and instruction.)

2.T:You’ve voted one of them as your best friend.And then discuss who you will vote as the best student in your group and tell your reasons.Now please discuss in groups and write some key words down in the table.

Ss:... (Write key words.)

S1;S2:... (Ask two students to describe their best student.)

【思路分析】这个环节让学生们进一步运用形容词描述一个朋友的外貌、个性和品质。先让学生给出所选择的理由, 在小组活动中自由发表见解, 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 合理地补充、修正自己的观点, 达到较完美的认知状态。接着, 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由学生担任。然后, 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完成课文练习,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如何选择最好的朋友, 领悟朋友的真谛。最后, 教师设计了一个让学生通过小组内讨论推举出组内最好的学生的环节, 先写下关键词, 再派代表在全班面前描述、交流。这样,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而且增强了学生之间互动的积极性, 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有效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课堂气氛热烈, 教师将课堂教学一步步推向高潮, 学生的互动也就会延伸到课后。

【思路反思】设计话题要坚持开放性原则, 要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设计要合情合理, 提供给学生有代表性的语言素材,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充分置身于英语语言环境中。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学生跳出书本, 积极参与, 开阔思维, 联系现实生活, 积累描述人物、事物的词汇, 才能引导学生谈自己的观点、认识和看法, 让学生不仅有机会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 进行综合语言能力操练, 而且能增进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学好英语的重要性。总而言之, 要鼓励每个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交流, 设计比较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 把语言形式和意义联系起来, 通过叙述、问答、讨论、汇报等手段, 积极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运用语言做事, 运用语言吸收和传递信息, 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交流思想, 将所学语言运用于真实交际。

四、重视课内作业, 在练习中强化知识技能

课内作业能促使学生在运用中加深对新的语言知识的理解, 促进学生构建新的认知结构, 巩固新知, 形成技能。它还有利于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设计课内作业应以学生课堂学习目标为依据, 来检测目标的完成情况。活动时, 先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 再通过小组互动或班级互动检查、核对答案, 促使学生在练习中发现不理解的问题, 向同伴或老师请教, 以便每堂课都能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 进而有效巩固所学语言知识, 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片段4】笔者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设计三种题型, 让学生通过互动操练, 以巩固学生所学语言知识。

Step Five:Exercises (约6分钟)

T:In this lesson, we’ve got to know further about three friends.Let’s do some exercises to review what we’ve learned today.

S:... (If someone has any question, she or he can ask Teacher or Partner.)

A.Fill in the blanks

1.He looks______ (happy) , because he didn’t pass the exam.

2.He often tells jokes and makes us_______ (laugh) .

3.Maybe she is ready________ (dance) .

1. 当你经过我的书桌时, 请别撞掉我的铅笔。

Don’t______my pencil_____the desk when you walk______my desk.

2. 这本书很乏味, 它让我觉得无聊。

This book is_______and it makes me__________.

3. 长的直发使她看上去很漂亮。

The straight long hai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的朋友和我一样苗条。

I am__________my friend.

5. 我们都喜欢英语老师, 因为他很有幽默感。

We all like our English teacher because he has_________.

Step Six:Homework最后布置作业

1.Read and recite the text.

2.Write a passage about him within 80 words if the boy in the picture is your best friend.

3.Complete Period 2 and Period 3 on pages 6~9. (初中英语作业本, 译林出版社)

【思路分析】为了更加牢固地掌握和运用新的语言知识点, 本环节设计适量课堂练习是必要的。设计的练习包括词汇练习 (四会单词) 、翻译练习 (三、四会词组和句型结构) , 约3分钟练习量。学生完成后, 小组内相互核对答案, 相互纠错, 促使学生学会在语境中应用并掌握新的语言知识点。最后, 根据各小组答题情况进行点评、归纳、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思路反思】在设计课内作业时, 应重视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促使学生形成完整的存取自如的知识网络;要紧扣教学内容中的四会和三会语言知识点编写, 练习量要适中。在小组活动时, 要留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 促使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来纠正错误, 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学习效果, 进而才能使学生有效达成学习目标, 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 语言学习教学活动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活动的自然性, 体现多维、多层的互动形式学习语言知识, 力求在互动学习、运用中掌握语言知识, 有效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进而提高综合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教育财政国内研究下一篇:高职教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