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生存(精选12篇)
现代化生存 篇1
摘要: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的发展速度超出预料, 高楼林立人群拥挤, 人们不再以步行而是以汽车代步, 导致本身人口密集的城市不断的被车辆淹没, 交通拥堵不堪, 生存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城市开放空间作为人类城市环境的“肺”, 对生存其间的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 为创造一个良好的栖息地,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以及由此所营造出的人与人之间情感空间, 更作为一种生存的艺术, 成为现代人越来越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开放空间,场所精神,情感空间,生存,艺术
20世纪丹麦著名建筑师雅各布森认为“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每个城市不管表象如何都承载着自己特有的历史, 静待人们慢慢品味。我们每到一个城市, 真正能展现这个城市底蕴的并不是现代化高楼和速食文化, 而是真实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游玩方式, 这才是和这座城市息息相关的最真实的味道。而城市开放空间就是承载这种现代人心理和行为的空间和场所。
一、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缺失
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城市不被建筑物所隐蔽的部分, 是从大自然中分割出来的, 较小的、具有一定限度性的、为人们的城市生活所使用的空间。城市开放空间相对于城市实体空间来说, 能提供人们的户外公共活动、休闲、娱乐等场所, 以及提高城市生活环境品质。
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倡导的框架式的方盒子建筑风靡世界, 改变了全球城市的天际线, 形式相似的高楼逐渐变成现代大都市的代言, 缺乏人性尺度的亲近感。而北京的四合院之所以在现代被给予很高的评价, 很多人认为四合院才是适合人们居住的房屋形式, 那是由于这种内院式住宅, 房屋与其自身四面围合成的空间不但满足人的生活所需, 中间宽敞的庭院, 成为属于自己的室外活动的开场空间。这种居住形式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更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仿佛走出房门就能享有大自然和自由的气息。每个人都有着轻松进出开放空间的权利, 就如同人们有权利享受洁净的空气一样。但在稀土如金的现代, 极简和速食主义下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使得生活其中的现代人没有这种待遇享受自家的开放空间, 因此, 城市的开放空间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城市化对旧城而言, “拆”字当头, 打破了人们原有的公共生活的格局, 这直接导致了开放空间的缺失和支离破碎;对新城而言, 很多城市选择并规划了大尺度的交通和绿色空间, 但可达性差距及尺度的失衡造成了参与性的缺失, 开放空间在现代城市的发展中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二、城市开放空间中的场所与情感
城市是现代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 怎样让生活其中的人们有归属感并能舒适的居住在这里, 成为现代城市开放空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人们生活在一个熟悉、可达以及珍视社会设施和地理环境的地方时, 对其身心健康都会带来益处和帮助, 这种会对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产生安全感和满意感的情感统称为“场所精神”, 是对记忆的一种物体化和空间化, 反映人与场地的心理、情感上的联系。城市中的场所精神的体现, 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于城市开放空间的营造来实现。
城市开放空间作为现代人们栖息地, 一种现代生存的艺术, 不但在空间和功能上要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更要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城市开放空间对场所精神的营造, 可以加强生活其中的人们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 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关怀。有机组织和规划城市开放空间, 提高开放空间的品质, 不但能引导人的行为, 还能将教育、文化、休憩多重功能融合在一起;更多吸引人们放弃产生污染的交通工具, 从而改善交通压力, 进而达到改善生态环境, 增强城市的生命力的作用。反言之, 当城市开放空间只强调表面的效果, 城市蔓延没有个性、千篇一律令人疏远的规划设计时, 城市开放空间正悄然失去场所精神和凝聚力, 人们不再或者很少对生活过的地方的文化或生态环境承担长久的保护责任, 或产生厌倦和逃离感。一旦城市的开放空间的营造使得人们感觉自己像“生活在自己土地上的陌生人”, 场地感严重缺失, 使得人与城市之间没有情感的共鸣和本质的联系, 这对一个城市来说是极其可怕的。试问这样的生存空间怎能让人们安居乐业, 如何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栖息场所, 这个城市如何向前发展。
三、作为现代生存艺术的城市开放空间
我们回顾过去, 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最明显的变化便是在追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时, 城市环境更注重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而在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需要方面并不理想。这也间接导致了现代城市生存质量的下降。而在城市开放空间中提供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体验想象、获得精神满足的机会, 是人们公共户外生存空间的缩影。城市雕塑、广场、公园, 以及能激发人们无限想象力并获得精神满足的街巷, 让人意想不到的公共艺术品, 甚至是产生戏剧性效果和诗意氛围的灯光照明等, 这些开放空间的营造, 于高层建筑之间开创一块赏心悦目的景致, 为城市居民其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场所, 缓解人们在城市生活中的紧张和压力。
在历史上, 艺术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为城市开放空间增色, 如纪念碑、雕塑、喷泉、建筑细部和装饰中都有艺术的贡献。艺术能够传达美感, 铭记历史, 追忆重大事件, 表达对社会生活、城市居民和城市生活的评价。在当代, 城市开放空间仍然一如既往地充当着艺术与民众之间的交互界面, 并成为一种生存艺术渗透到城市的每个角落。但在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的社会里, 围绕我们的常常只是事物的外观而非内容, 许多城市开放空间的景观和雕塑, 只有花哨的形象而缺乏真正的思想和艺术的感染力, 缺乏与场所的气候和历史文化的关联, 也缺乏对将要生活其中的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个性特征的考虑, 这样的城市环境难以使人们产生共鸣, 没有归属感和愉悦感。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首先作为城市居民生存的场所,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生存其中人们的生活品质, 然而不仅仅是这些空间的表象, 更是要寻求从场所精神出发的生存艺术形式。城市开放空间与艺术的相遇和结合, 才能使身处其中的人们改变思想的深度和内涵。
四、结束语
艺术不再是一个抽象的观赏品的代名词, 在现代社会艺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城市中的居住者的栖息地, 城市开放空间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人们集会和休闲的空间, 满足人们生活所需的功能, 一旦赋予其场地感的景观和建筑设计, 就会引起人类文化价值上的共鸣。此时的开放空间就不只是个场所和空地, 而是人类的情感空间, 成为一种生存意义上的艺术。当生活的周围环境都被用心的注入思想和灵魂、深深置根于文化和传统之中时, 置身其中的人就会感受到这些艺术形式所传达的文化特征和传统。因此, 新时代作为生存环境的城市开放空间更应该注入灵魂, 成为城市居民的一方乐土, 一片感知的天地, 一个归属的栖息场所, 一种生存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著, 宋俊林、倪文彦译,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丹麦]扬·盖博著, 何人可译, 《交往与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3][加]简·雅各布森著, 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译林出版社, 2005
现代化生存 篇2
所以晓宇也没有放在过心上。但在这次演讲中男生表现的很好,语言流利,思路清晰,能够看出男生准备的很充分,真正吸引晓宇的是男生穿的一双纯白色耐克球鞋,虽然能轻易看出并不是真品,但打理得很干净、整洁,加上男生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形象,让晓宇突然就动了心。
在演讲结束后,男生下台,晓宇看着男生笑了。男生也看到了,先是怔了一下,旋即看着晓宇的眼睛,确认是对着他时,也是笑了笑,但从他之后不太自然的走路姿势上,是能很明显看出男生的高兴的。但由于老师的在场,且对男女生关系管的也非常严,所以只能是冲着晓宇笑了笑。
之后,老师上讲台,点评同学们的演讲时,晓宇却一个字也没有听进去。从晓宇看见他对自己笑开始,心里就一阵激荡,心跳声在耳边一直没停过。
“为什么以前没注意到呢?他好像还挺帅的,嗯,眼睫毛好长啊。”晓宇在心里不住地想,这样想着,晓宇能感觉到他的脸“唰”一下就红了。他忙看了看身旁的同桌,还好,没注意到她,像以前一样,在哪不知道在想什么。
就这样,少女芳心萌动的晓宇一直到放学,也没有平静下来,像是初食了禁果的夏娃,兴奋与不安在心里纠缠在一起。放学铃声响起时,同桌扭头收拾书包,终于是注意到了晓宇,见晓宇放学也没有什么动作,且一脸潮红。
疑惑地问她:“怎么了,身体不舒服吗?”“不,没有。”晓宇很快就答道。“那你不走,放学了啊。”同桌又问道。晓宇嘟囔着说:“刚才上课有些东西没听明白,我想再看看。”“噢,是吗?”同桌颇有些玩味的笑着看着她说。
晓宇忙低下头,正好看到同桌得意而翘起的脚和不太干净的足球鞋,忽然抬起头大声说:“要你管啊,快去踢你的足球吧!”可一看到同桌的脸,是由惊讶转而疑惑,晓宇又忙低下头。
同桌看她突然强硬起来,也只好带着一脸疑惑走出了教室。在同桌出去后,教室里就只有晓宇一个人了。晓宇此时又何尝不是满脑的困惑呢,她想,她到底是在怕什么呢?害怕遇到他吗?一边想着,一边慢吞吞地也走出了教室。
走到操场上,风吹在晓宇的脸上,凉丝丝的感觉让晓宇平静了许多,晓宇知道现在自己应是喜欢上他了。清楚了这一点,也就不再有什么犹豫,步伐也轻快了起来。
正走了没多少,晓宇向前一看,巧的是前面正好就是他,只是背对着晓宇,晓宇刚才稍静一些的心脏,又开始“砰砰”直跳。
他站在那,背对着晓宇和同班的人不知道在说些什么,里面就有晓宇的同桌,应是说的兴起呢,手舞足蹈的。
晓宇在后面走着,不由降低了步速,眼睛也粘在了他的身上。突然,就看见他狠狠地向地上吐了一口痰,这还没完,后又用他的假耐克鞋搓了搓,动作很熟练,吐痰,用鞋搓,动作一气呵成。
熟练到晓宇在之后看他继续说话,手舞足蹈,怀疑刚才那一幕,有些怀疑是否真的发生过,但从心里泛出的厌恶却是实实在在,提醒着晓宇,这就是事实。他自然是不知道晓宇在他身后,可晓宇确实看的真真切切。
刚才他的每个动作,都给晓宇很大的触动,晓宇意识到这才是他。再看到他时,晓宇的心好像跳的没那么厉害了,很难说晓宇现在,心里是什么感觉,就好像刚才心里的什么东西也被他踩在地上,再搓了几下,变成了粉末,不再有了。
晓宇知道他并没有做错什么,是自己大错特错。晓宇现在很平静,嗯,他还是他,但此时晓宇好像不是以前的晓宇了。
晓宇继续向前走,快要经过他们时,同桌先看到了晓宇,但没和晓宇打招呼,而是示意他,他转过头看见了晓宇,张了张嘴,眼睛盯着晓宇,像是要说些什么。
晓宇好像什么都没看见似的,只是向着同桌点点头,就越过了他们。这之后,一直到毕业晓宇和他的关系都显得有些僵硬,晓宇也常躲避他向自己投射来的目光,自然晓宇和他也没有发生什么。
在高中毕业后,好多年,晓宇还是偶尔会想起这件事,会想当初自己是不是太有点小女生的矫情?如果没有看见他那样做,是不是就会和他发生什么吗?或许吧。
晓宇认为一个人的性格、家庭状况、爱好等等,是能够从这个人穿的鞋,看出来的。
她从衣着判定一个人或许会有些偏差,但从鞋上往往八九不离十。所以,在晓宇不了解一个人的时候,就会从这个人穿的鞋来生成第一印象。无论男或女。
04
晓宇在大学上下楼梯时,会把头低得很深,但并不是像大多数的大学生那样,把眼睛埋在屏幕的荧光中,她的目光常落在前一个人的鞋上。
她会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老鼠,一边在地面上左右腾挪以躲避人类的鞋底,一边轻巧灵活地跳跃着前进。她经常会这样想,并乐此不疲。
一次晓宇还是在玩着她的小游戏时,一双布洛克款式的雕花皮鞋进入了她的视线。晓宇有些惊讶于这双鞋的质感和上脚的效果,不由得停止了她的小游戏,而被这双鞋吸引。
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篇3
【关键词】丹·布朗;精神世界;信仰危机;人文关怀
丹·布朗的小说,在美国刮起了一阵文化悬疑小说的旋风。他的《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自2003年问世以来始终高踞畅销书排行榜首,他的其余四部小说分别是《数字城堡》(Digital Fortress,1996)、《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2001)、《骗局》(Deception Point,2002)、《失落的秘符》(The Lost Symbol,2009)。他的小说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恐怖、悬疑、侦探,文本逐一消解了人性与神性、善与恶、科学与宗教在传统价值体系中处于二元对立的中心概念。图文信息化的今天,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在不断“滑坡”,精神世界在失去道德原则的指引下,也越来越虚空和迷失。而丹·布朗的作品重点就在于揭示人类精神的荒芜和信仰危机。
一、宗教信仰中的危机
(一)宗教信仰的强大与迷惘
宗教信仰,是完善道德的途径,是人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树立的规范条约。在信仰危机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宗教却越来越困惑和无知,它就像熟悉的陌生人。宗教信仰的力量是强大的,可当人们在自己的信仰中走错方向,迷失自我时,又该靠什么来指导精神呢?
人们对上帝无条件的虔诚,不仅仅是为了赎罪,而是精神力量的来源,是完善道德的标准。宗教的力量是强大的,强大到成为人类的价值判断标准。
在《天使与魔鬼》中,物理学家维特勒和教皇就是这种通过信仰而拥有强大精神力量的人。维特勒是一名特殊的神学物理学家,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却相信上帝的存在。他用一滴反物质论证了宇宙的能量,证明了上帝的力量。维特勒依靠自己的精神信仰,完成实验来证明了上帝的力量。同样,教皇也坚持着自己的信仰。虽然和一女子相爱,但彼此仍能克制欲望,而后借科学的力量成为父母。在教皇身上,我们看到信仰力量的强大,看到一个有信仰的人在面对欲望时的冷静克制,在面对进步力量时的接受认同。
《失落的秘符》中,虽然所罗门·彼特是所罗门家族的领头人,却从没有沉浸于金钱中。尽管所罗门家族拥有庞大的产业,可彼特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共济会的最高领导。这不是权力的诱惑,而是彼特对知识的渴望。共济会守护着古代奥义,拥有古代智慧的钥匙,只有真正的博才学者才能理解它的奥义。为了拥有与理解奥义相匹配的知识,彼特不断学习宗教与科学知识,甚至资助妹妹在意念科学领域的探索。对于彼特而言,真正的财富是精神智慧的获得,而不是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宗教信仰给予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但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怅惘和迷失。当人们在自己的宗教信仰中因为偏执而走向极端时,很容易失去道德的准则而迷失人生方向。
《达·芬奇密码》中的白化病信徒塞拉斯就是在自己的宗教中迷失了。弑父的他一直作为流浪汉、偷盗者而生活,直至遇见神父给了他新的生活和新的生命。为此,他抛弃以前的自己,坚持肉体的苦修来忠诚于上帝。“肉体的痛苦可以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耶稣所受的苦难,身体的刺痛可以压制肉体的欲望,最主要的是,肉体的疼痛可以清除他灵魂中的罪恶”。塞拉斯认为肉体的痛苦是渺小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内在,但他却走错了道路。当他得知神父让他进行肉体苦修实现灵魂净化,又让他充当了实现卑劣阴谋的窃杀工具和替罪羊时,他精神崩溃的说“我快变成鬼了!”。宗教信仰并没有带给塞拉斯强大的精神力量,反而让塞拉斯被人利用,陷入彷徨与迷惘中。塞拉斯一直在苦修中寻找解脱,却不知上帝就在身边。
《天使与魔鬼》中的教皇内侍,更是迷失了自己的心智。他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一次爆炸事件中为保护他而死亡。从此他的使命就是虔诚的相信上帝,“对上帝的承诺是一切承诺中最重要的承诺”。为了上帝在大众中的信仰,他可以做任何事,包括杀死科学人员与教皇来维护宗教的强大。教皇内侍因为盲目的欲望与崇敬,杀死了深爱自己的父亲——教皇。在他眼里,宗教是上帝,是至高而无法碰触的。但正是自己的偏狭使自己在信仰中走向偏执而失去了信仰的指导。强大的宗教让自己的信徒陷入现实的怅惘中,以致以死亡的方式去结束生命。他深信不疑的上帝,并没有带给他拯救。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宗教道路上的抉择。我们相信信仰的力量,那是自我道德的完善和自我价值的指引。但人们总是迷失于自己对信仰的错误理解中,因为自己的偏执和狭隘而失去方向。从而在宗教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饕餮和色欲中走向极端。在强大的宗教信仰面前,如何让我们在获得精神力量的同时又保持自我价值而不陷入黑暗迷惘中,似乎亟待解决。
(二)宗教与科学的矛盾
人们总是认为宗教与科学是一对死敌,水火不相容。宗教在于证明上帝,科学在于证明人类自身。而在丹·布朗看来,“科学和宗教并非相互抵触”,“科学只是太年轻,还认不出宗教是它的朋友。”
《天使与魔鬼》中,教皇内侍绝对忠诚于宗教,而无法容忍科学。与之相对的则是马克西米利安·科勒——欧洲原子核研究中心的主任。尽管他是一名残疾科学家,却是“坐在电动轮椅宝座上的君王”。年幼时,因为高烧,治疗不及时而失去双腿。他的父母却认为这是上帝的奇迹,残疾是上帝的惩罚。自此,他对科学的力量坚定不移,终身服务于科学。最后用自己的死揭露了教皇内侍的阴谋。宗教本来是精神的皈依,但对科勒来说,宗教是欺骗。相反,科学才是他的宗教。科学每天上演的奇迹,是宗教无法追随的。
宗教与科学的矛盾似乎每天都在上演。人类需要信仰,宗教是道德的约束。从车轮到汽车,从汽车到太空探索,科学进步的速度是飞跃的。然而科学令人类的裂痕越来越深,当宗教被人遗忘时,人们不自觉的陷入了绝望、孤独和痛苦中。宗教信仰不是无知,教皇内侍说,“宗教信仰,告诫我们有些事物是我们无法理解的,有些事情是我们要承担责任的……由于有了信仰,我们就会对彼此负责,对自己负责,对一种更高的真理负责。”宗教是让我们完善自我,聆听自己。但同样,面对科学,人类需要进步。我们生活所依赖的一切,都离不开科学。当宗教思想对某些人已成为精神毒药时,科学却充当了拯救者。人们信仰宗教,它让灵魂有了依托。但对宗教的偏执,有时会让人走向极端。人们热爱科学,它让生活充满奇迹。但对科学的偏执,难免不会产生另一种极端。现代社会中,随着科学的进步,信仰被动摇,当人们热衷于外部感官世界时,却忘了内部精神世界。宗教是强大的,在我们真正面对抉择时,却是无助的。科学是强大的,在我们真正呼吁道德时,却是无力的。
丹·布朗认为,宗教与科学并不仅仅是抵触,二者可以相互合作。“真正的科学发现上帝等候在每扇门后”,神学院的学生没必要在物理学院门口游行抗议基因工程的研究。为何就不能正确对待二者的联系,我们需要宗教信仰作为人生航灯,但也需要科学在生活上演奇迹。
二、科学的威力与迷失
科学产生于宗教,因为科学,人类打开了另一扇认识世界的大门。科学在如鱼得水的进步发展,造就了我们如今的信息化时代。科学的强大威力,大到让我们登上月球,探秘宇宙;小到让我们研究原子、质子,解密生命。但在科学的威力下,人们却常常违背其初衷,不是造福而是毁灭。在科学的世界中,人们也容易迷失自我。
《数字城堡》中的远诚友加,曾经是国安部的解码人员,却不满国安部的万能解密机对普通人类隐私的截获而愤然辞职,走上了与之对抗的道路。友加是日本广岛核爆炸辐射的受害者,也是一个电脑天才和虔诚的佛教徒。他认为万能解密机是对公众隐私的践踏,从而编造了“数字城堡”这个程序,破解了解密机。国安部的工作并没有使友加深陷科技带来的利益中,反而一直追求道德的自我完善,学会宽容。信息时代的今天,人类真正要恐惧的是自己权利的丧失,因为我们都有权保守自己的秘密。
国安局副局长斯特拉斯莫尔,为了自己退休前会被人们崇拜与谨记,为了自己的权力欲和自尊心,他迷失在自己的高科技中,他所坚定的科技力量使自己在爱国道路上,走向了偏执,毁灭了自己。
高科技的信息化时代,人们在享受快捷网络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人们在依赖高科技时,很少去怀疑自己密码的安全与否,自己信息的泄漏与否。殊不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个人隐私早已被他人所盗取。我们一直谈论的人权问题,在虚拟的网络中,也已消失殆尽。这让我们不得不去审视高科技带来的负面影响。当人类身边充斥着高科技的电脑、手机和虚拟游戏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必然的。心灵缺少的交流,是科技无法弥补的。人类很容易陷于科技的沼泽中,而忽略了道德的准则,失去价值判断。科学本应是生活奇迹色彩的制造者,却成了不少犯罪者的帮凶。科学的威力是强大的,却也容易让现代人迷失于其中而陷入尴尬的生存困境。
三、政治与道德的监控
丹·布朗的政治惊悚小说《骗局》以美国总统大选为背景,关注政治与道德。本应是监控政治的道德,反而被政治和个人私欲所扭曲。
作为总统候选人,赛奇威克·塞克斯顿无所不用。他猛烈抨击现任总统的航空航天政策,背地里却与各大航空公司相勾结,取得金钱支持。一方面处处宣扬他节俭的政治竞选宣言,另一方面却不惜收受贿赂、挪用巨额资金进行高消费。为了竞选,他可以牺牲家庭、出卖亲情甚至无情地排除一群无辜的科学家。“他的眼睛可以在一瞬间闪烁着泪花,又能在一瞬间变得清澈如水。他可以有办法打开原本冷漠的心灵,带给所有人一种信任感”。在竞选的背后,他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道德与良心。
在《骗局》中,我们感受到政治、道德和国家安全间的对立。本应该民主的政治,却在私欲膨胀下而失去了一切原则,彷徨的人们总是不顾伦理道德而做出错误的抉择不知悔改。在《数字城堡》中,丹·布朗反复谈到,“谁来监控这些监控者”。我们不禁思考,道德与政治,究竟是谁在为谁服务。丹·布朗认为,道德不应该被政治利用,而应该成为监控政治执行的手段。在我们面对利益诱惑时,道德要确保政治的公正和民主。但同时,我们也要确保自己的道德是符合准则的。因为政治可以靠道德监控,而道德的监控只能靠我们自身。如果我们的政治和道德公正完善,监控者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接触自己的黑暗面而迷失方向,越来越身不由己和陌生。丹·布朗的作品正是在警示我们,“这是一个失去了信仰的世界,人们不知不觉陷入了精神的荒原;那些孤独而痛苦的现代灵魂在绝望地呼唤”。在新时代中,我们摒弃传统的信仰开始掌握自己而独立思考时,不可避免的陷入迷雾中,被利益蒙蔽双眼和心智。我们要做的,就是拨开迷雾,展露自己最初的心智。在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提出的解决途径。在大学教授戴维·贝克身上,被寄寓的是追求。追求自己内心的声音,追求无限的知识。在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身上,被寄寓的是坚持,坚持自己的原则和高尚的品德。在政治情报者雷切尔·塞克斯顿身上,被寄寓的是真理,不管自己的政治身份如何,遵循的只是本来的真理,真理往往是信仰的标杆。还有探索、真诚、勇敢等等。我们缺少的正是这些精神力量为我们指引道路。正确对待自己,充满自己的信仰和精神斗志,坚定自己的方向。无论过去还是未来,我们活在当下。
【参考文献】
[1]耿秀萍.从丹·布朗小说看现代人的精神生态现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105—109.
[2](美)丹·布朗著.朱振武,王巧俐,信艳译.天使与魔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89.
[3](美)丹·布朗著.朱振武,赵永健,信艳译.数字城堡[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4](美)丹·布朗著.朱振武,王巧俐,信艳译.骗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美)丹·布朗著.朱振武,吴晟,周元晓译.达·芬奇密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美)丹·布朗著.朱振武,文敏,于是译.失落的秘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7]高尔聪.浅议丹·布朗小说的主题与悬疑特色[J].世纪桥,2009,(6):48—50.
[8]朱振武.解码丹·布朗创作的空前成功[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2(4):42—46.
【作者简介】
泉州城市近现代建筑生存现状探析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设处于高度活跃期。但无论是古城更新、新城市扩张亦或是新农村建设过程,受冲击最大的却是这些遗存最多,也是最具泉州侨乡特色的近现代建筑。华侨大学建筑学院于2005年起受泉州市规划局委托,对泉州市近现代建筑进行调查研究和保护规划的编制,以下是对泉州近现代建筑生存现状的总结。
泉州政府部门、专业部门以及民间,始终有一批为保护古城文物古迹和风貌特色而不懈努力的人,市政府对保护工作也给予越来越多重视和支持。但在近五年的调研和踏勘过程中,泉州城市近现代建筑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现分别从几方面予以阐述。
1 自然性破坏
1)建筑物老化:
泉州城市近现代建筑建造时间最长的已近150年,最短的也有半世纪以上。由于长期自然力作用,建筑材料逐渐老化,如钢筋混凝土风化、钢筋锈蚀、木材腐烂导致整个建筑物承重体系受破坏;坡屋顶瓦材破损,平屋顶防水材料老化,水泥面层开裂,排水天沟堵塞,造成屋面大面积积水渗漏;天花、墙体、抹灰大块脱落,立面石材和砖材风化剥落,地面铺砖、木地板起翘开裂,导致建筑整体美观和使用受影响。
2)虫害破坏:
泉州城市近现代建筑大部分以砖木结构或木结构为主,以调研数据统计,纯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占40%以上。泉州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度大,极大部分近现代建筑由于通风条件差,室内阴湿,极易造成白蚁滋生。木材在闷湿环境中,也易为霉菌等腐蚀而糟朽,又如木甲虫、老鼠等,亦成为破坏建筑安全的因素。据开元寺、承天寺维修人员介绍,拆下来需更换的构件,100%均由白蚁蛀蚀、霉菌腐朽所致。2009年夏,泉州开元寺佛像亦由于白蚁肆虐,不得不进行重新修缮,如建成年代较晚的吴家面故宅,即使维护得当,也因木材糟朽太过严重,重新进行落架翻修。
3)自然灾害:
泉州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季多台风、暴雨,10级以上具有较大破坏力的大风极为常见,且往往是多种自然灾害并发。这些自然灾害对近现代建筑的破坏极具毁灭性。2007年7号,8号热带风暴和9号强台风,泉州市受损、倒塌的房屋就达9 000多间。这其中多数为近现代建筑,特别是一些年久失修的夯土建筑或木结构建筑。如建于1906年的安溪白头格民居群,2006年时仍有9座(最初12座),近年来的几个强台风又毁掉了3座,数量仅为初建时一半,而仅剩的6座也已岌岌可危。
2 使用性破坏
1)使用功能改变:
有些近现代建筑由于使用功能改变,固有建筑空间布局被随意分割,建筑内部遭到严重损毁。如晋江清■小学旧校舍,现改建为私人木工作坊。原有建筑外廊被封堵,教室门窗被密封,建筑立面已完全遭破坏,且由于内部加工机台的连续振动,对房屋结构造成了致命性破坏。
2)使用负荷增大:
有些近现代建筑,由于居住人口增多,需要更多房间来满足其使用要求,造成建筑使用负荷过大。如后山社陈禹亭旧居将榉头位置用作过道的连廊,改建成卧室。另有部分近现代建筑,业主直接拆除护厝或后面几落,新建起现代式的钢筋混凝土楼房,仅保留原有门面(见图1)。
3)使用方式不当:
部分业主为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舒适度,在老建筑内部安装空调等现代化设备。这些设备的电路在安装的时候,未进行专门的规划和设计,随意乱拉,有些早期安装的线路已老化,大功率的电器一旦使用,往往容易引起火灾。某些建筑业主早已搬迁,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喜庆的时候才回到祖屋进行祭祀等活动。这些活动过程中所燃烧的香烛、金纸等,如果没有处理妥当极易引起火灾。老建筑一旦着火,几乎无法施救——近现代建筑以木结构居多,往往又位于偏僻的小巷中,周围缺乏消防设施,消防扑救难以企及。调研结果显示,泉州许多的近现代建筑,都曾遭遇过火灾,如江南树兜田■兄弟大厝和蔡浅古民居建筑群(见图2)。而媒体报道的古厝被大火烧毁的实例,更是不胜枚举。
4)使用人群改变:
部分近现代建筑,产权人不再居住,将其租赁给外地务者。这些新居住群体对所租住的房屋,珍惜与爱护的程度远不及其产权所有者。有的连日常打扫维护都不进行,更有甚者直接破坏,拆除屋内木构件当柴火烧,在墙上随意抹画、张贴的现象皆有发生。也有部分建筑留有老人小孩居住,这些老弱群体,根本无法担负起建筑日常维护和清扫的任务,只能任其老旧破坏。
3 “保护性”破坏
1)业主行为:
由于历史原因,泉州近现代建筑产权属国家所有的极少,现仅见侨光电影院与人民影剧院两例。人民影剧院早已被拆毁,侨光电影院为迎合商业运作,也将进行改建。集体产权者如泉州二院惠世医院主楼,由于长期废置以及疏于维护,其破损程度已非一般,亟需进行抢救性维修。私人产权的近现代建筑,有独立产权者,从其自身的生活需求或经济利益出发,自发而随意地对建筑进行翻新改造。在没有技术指导或政策规范的情况下,这种改造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的破坏。而产权归属不清或共有产权建筑,因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导致这些产权人只用不管或者只管不用,只要权利而不履行责任,许多近现代建筑因此荒废弃落。
2)政府行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泉州,在近现代史上的地位,远不如五口通商城市福州与厦门,其近现代建筑在数量、规模和类型上更无法与二者相提并论,且福州、厦门具有独立的立法权。因此,泉州地方政府在政策层面上就显得力不从心。这次规划编制后来仅将适用范围和重点局限于鲤城、丰泽和洛江三个区,其主要原因是泉州市底下又设有分管县级市,在对近现代建筑保护的工作上步伐较难一致。再者,近现代建筑在定级为优秀近现代建筑后,必然会有相应的法规对其维修、改建等进行更为严格的限制,业主利益必然受影响,导致更大矛盾产生:状况一,此次保护规划在进行媒体公示时,部分业主就予以坚决抵制,甚而动员海外关系等,致使某些精品建筑无法纳入保护范围;状况二,即便是在定位为保护单位以后,个别业主以产权私有等为由,不允许参观,或私自设定参观门票和价格,甚而连基本的建筑摸底测绘等都不予以配合,这些行为也导致近现代建筑保护失去原有意义,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破坏”。
3)市场行为:
今日文物建筑的市场开发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保护途径,较易得到各方的肯定,特别是针对城市近现代建筑的开发利用,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泉州近现代建筑商业开发较为成功的实例为后城街14号古厝茶坊。该建筑在保持内功空间布局和风格不变的情况下,成功进行功能置换,顺利转型为以茶文化为主的泉州民间传统文化消费的商业建筑。其成功得益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商业模式的选择。
与古厝茶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近现代建筑由于地处偏僻或运营方式选择偏差,导致破坏更加严重。另有部分近现代建筑业主由于利益驱使,售卖内部建筑构件和装饰构件,导致建筑艺术价值丧失。建筑整体出让,拆迁后异地重建,这种做法一度曾被视为拯救优秀古建筑的途径之一受到提倡。但事实证明,大部分异地重建的建筑,由于丧失了始建时的建筑环境、社会文脉,价值已不复当初。
近现代建筑的生存,总是与城市化更新、商业性开发有着不可避免的矛盾。建设单位和主管部门,往往在二者发生冲突时以经济利益为先。如已被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北峰陈碧峰故居,在这次规划保护中列为一级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保护本应顺理成章。然而在规划论证会上,竟有相关部门提出该建筑所处地区正进行工业区的建设,应进一步慎重考虑是否保护,实在令人错愕。文物主管部门尚且如此,更不能奢求以经济利益为首的开发商和其他利益集团能够做出让步。
4)其他行为:
随着信息的透明化和公开化,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在文物建筑等保护过程中曾起到重要作用。而近年来媒体对近现代建筑的报道,却给这些建筑带来无妄之灾。由于媒体清楚地报道了近现代建筑的地址等相关信息,在引起社会关注的同时,一些文物偷盗分子依靠信息四处下手。另外由于社会保护和研究力量的不足,保护资金的短缺,保护人才的断层,也使这些近现代建筑的生存变得举步维艰。
4 结语
城市近现代建筑,是城市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也是不该忘却的城市记忆,具有不可再生性。作为著名侨乡的泉州,其城市近现代建筑特色鲜明、数量大、涉及面广,但其生存现状却一直在恶化。本文仅是通过对其生存现状作一个较为粗略的概述,以期唤起相应部门和相关专家的再度关注,从而为保护研究工作开展或者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料。
摘要:从自然、社会各方面因素入手,着重描述了泉州城市近现代建筑的生存现状,力图通过对该状况的分析和归纳,为泉州城市近现代建筑的保护提供可靠的事实依据。
关键词:近现代建筑自然性破坏,使用性破坏,保护性破坏
参考文献
[1]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的指导意见[Z].2004.
[2]泉州市城乡规划局.泉州城市近现代建筑保护规划[Z].2008.
[3]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厦门市鼓浪屿历史与风貌建筑保护条例[Z].2000.
[4]泉州市历史网(http://qzhnet.dnscn.cn/).
卡夫卡与现代人的生存困境 篇5
境
刘岩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中,卡夫卡是无法绕过的一座高峰。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并且传达出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卡夫卡的写作是纯粹的个人写作,他希望自己是一个群体之外的孤独者,是一个审视者和旁观者,用他那洞察圣灵的“第三只眼”来俯瞰人生。卡夫卡用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困惑:人在这个不可解释的世界上无能为力,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世界是我们的迷误。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变形诉说了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的迷失。
关键词 卡夫卡 个人化写作 精神困境
“生命就像我们上空无际的苍天,一样的伟大,一样无穷的深邃。我们只能通过‘个人的存在’这细狭的锁眼谛视它;而从这锁眼中我们感觉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弗兰茨·卡夫卡
在20世纪现代主义作家中,卡夫卡是无法绕过的一座高峰。卡夫卡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因此,卡夫卡可以说是最早感受到并且传达出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优秀作家。
一、纯粹的个人化写作
卡夫卡的一生平凡而短暂,社会、种族、家庭、自身的心理等主观因素使他陷于矛盾与冲突中不能自拔,这注定了他的过早毁灭,但同时也形成了他的作品所赖以产生的特殊土壤。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充满了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1883年,卡夫卡出生在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性格坚强、粗暴,母亲气质忧郁、耽于冥想。卡夫卡自幼酷爱文学,中学毕业后一度学过文学和医学,后来迫于父亲的压力,于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法律,并于1906年获得了法学博士学位。1908年他转入半官方的“工人工伤保险公司”任职。1917年他患上结核症,1924年死时年仅41岁。卡夫卡履行公职人员职责长达14年,虽屡获升迁但却并不喜欢这一职业。在日记中,他坦露了心声:“我唯一的职业是文学”,“以文学为出发点来看我的命运,则我的命运十分简单,表达自己梦幻一般的内心生活,这一意义使其它的一切都变得次要了,它把一切都扭曲了,并将一直扭曲下去。”他同父母的关系是扭曲的。父母不理解他的创作,嘲讽他的作品。他的感慨令人叹息:“我在自己的家里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卡夫卡的婚姻也很扭曲,他曾三次订婚,又三次主动解除婚约,始终没有建立自己的家庭,这种反复无常缘于他害怕失去创作所必须的“孤独”。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家庭因素与社会环境,造成了他与社会、他人的多层隔绝,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而社会的腐败,奥匈帝国的强暴专制,政治矛盾与民族矛盾的双重困扰,人民生活的贫穷困苦,经济的衰败,这一切更加深了敏感抑郁的卡夫卡内心的苦闷。于是,时时萦绕着他的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卡夫卡追随过自然主义,也受过巴尔扎克、狄更斯、易卜生、高尔基等作品的影响,并对其十分赞赏。但卡夫卡的卓越成就主要不是因袭前者,再去描绘丑恶的客观生活内容,而是逃避现实世界,追求纯粹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慰藉,表现客观世界在个人内心心理所引起的反映。而那种陌生孤独、忧郁痛苦以及个性消失、人性异化的感受,正是当时社会心态的反映。
卡夫卡的写作是典型的纯粹的个人化写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写出了数十篇短篇小说、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日记、书信等,共计几百万字。但他生前只发表过一些短篇小说,那些脍炙口的作品大都是死后出版的。卡夫卡的成功恰恰是来自这种不带有任何功利性的个人写作。正因为这种纯粹意义上的个人写作,使得卡夫卡对生存状态的感触与体悟更为直接和深刻。这样他才有可能更真实地直接面对生命个体所遭遇的困境,描绘出人的真实的生存状态,并最终上升为20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
二、群体之外的孤独者
卡夫卡希望自己是一个群体之外的孤独者,是一个审视者和旁观者,用他那洞察圣灵的“第三只眼”来俯瞰人生。他的超前意识有利于发现未来,后来人们发现二战中的种种非人现象,都早被卡夫卡“着了先鞭”[1]。但卡夫卡本人却是个不被世人所理解的孤独者。这正如其作品《乡村医生》的主人公受到上帝的召唤,被猪圈里突然冒出的两匹马和突然出现的马夫拉走,他非但治不了病人的病,自己还被脱光衣服送到病人的床上去,最后坐上马车在茫茫雪海中艰难地飘泊。卡夫卡从固有的生活中被抛进了这不幸的时代中,永远回不了家,成为永恒的飘泊。这样一种独立又无所适从的苦恼,这样一种无边的寂寞,在“上帝死了”、信仰随之失踪的年代,是现代思想探险者的普遍惶惑。
在给未婚妻的信里,卡夫卡曾有过这样的自白:“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不出的地窖最里面的一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接着马上又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么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这种地窖中的穴鸟般的生存方式不仅体现了他的个性特点与生活状态,而且象征着一种与外界世俗生活的对抗,一种对完全浸润于个人写作中的理想生活的想象。重要的不是在现实中到底实现了多少,而是这种生活的想象性及可能性的维度。
小说《城堡》具有鲜明的卡夫卡特色,小说主人翁K是一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应聘前往不知名的城堡工作。谁知堡内层层机构,没有人知道这项聘任,K遇上重重的阻挠,只好孤军奋战,和官僚权贵不懈地进行斗争,直到最后他始终没有进入城堡,也无法见到城堡最高当局。打破传统小说形式的《审判》,同样没有清楚的时空定位,也无明显的结构和情节发展,有的只是周而复始的事件,莫名其妙被控的约瑟夫·K,渴望获得一个公正的审判。K却始终见不到最高法官、进不了最高法庭。
实际上,卡夫卡的全部意义在于问题的提出而不在于答案的获得。他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用文字向我们展示了现代人的困惑:人在这个不可解释的世界上无能为力,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世界是个荒诞的世界。卡夫卡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一个共同的遭遇,即他们都处在一种身不由己的境地里,迷失在梦幻一般的世界中,充满着恐惧和不安。卡夫卡的主人公的名字大多带有一个k字,作家所全力表现的是k在充满敌意的社会面前的陌生感、孤独感和灾难感。他们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但是无论怎样费尽心机,也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走向灭亡。
三、变形的世界与异化的个体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变形记》(1912)被公认为他的代表作。这部中篇小说讲述一个人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展现出现代人自我丧失,在绝望中挣扎的精神状态。故事的开始非常平淡:“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这个终日辛劳的小职员非常焦虑,害怕因此失去工作,无法承担养家重任。但随着时光流逝,家人从一开始的惶恐关切到后来逐渐习以为常,并且对他日益厌倦。家人因为失去经济支柱,因此都忙于生计无暇顾及他。而他的存在也日益使家人感到不便甚至厌恶,在房客被他吓走后,连最亲近的妹妹亦叫嚷着一定要把他弄走。格里高尔彻底绝望了。一天晚上,他怀着对家人的爱恋不舍,主动告别了人世。格里高尔死后,一家人如释重负,大家沐浴着三月的春风,一身轻松出外郊游去了。
实际上,“大甲虫”的意象早在《变形记》之前五年就出现了。在短篇小说《乡村的婚事准备》中,小说如此描述:“我是一条大甲虫?是这样的。我是这样安排大甲虫形象的:他好像正在冬眠。我把自己小小的脚紧贴在大肚子的躯壳上,低声嗫嚅着,对我的躯壳发出了命令,我的躯壳这时正在离我不远的地方蜷曲着身子,显得很悲伤。不一会儿,我命令下完了,躯壳深深地鞠了一躬以后,便悄悄地走了。我安闲地躺在床上,顺利地办完了一切事情。”
小说的确意味深长。卡夫卡有意把主人公拉邦分为“人们”和“自我”,这表达了他对世界上一切既定秩序的质疑。只有“人们”才参加现实中的活动,只有“躯壳”才被送到乡村参加婚事的准备工作。在这里“,躯壳”等同于“人们”。躯壳是“衣冠楚楚”的,这样可以适应世界的义务,满足世界的要求。而“自我”则留在家里,变成了一只“大甲虫”,躺在床上“,盖着黄、棕两色相间的被子,正沐浴着从微开的窗户吹进来的惠风”。人与自我的异化由此可见端倪。
在《变形记》中,格里高尔的变形诉说了现代人自我价值与个性的迷失。这是一个荒诞而悲哀的故事,但作家的语调却平静得近乎冷漠,他看似漫不经心地讲述了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而他的简洁、平淡、冷漠的语言风格,则激发起读者对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更深刻地思考。格里高尔每天兢兢业业地工作以偿还父亲欠下的巨额债务,却还要忍受老板莫名的猜疑与无理。巨债像一块巨石,不仅剥夺了他的自由,泯灭了他的个性,而且使他沦为一部工作机器。变形后的格里高尔所遭受的境遇与凄苦的内心世界,则进一步揭示出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因无法沟通而造成的孤独与悲凉。在变成甲虫之后,不仅外人对格里高尔惊恐交加,甚至母亲见到他就昏倒在地,父亲暴跳如雷,妹妹也讨厌并冷落他。越是渴望被他人理解和接纳,也就越快地遭受到彻底抛弃与毁灭,甲虫的外壳彻底阻断了他与外界交流、沟通的渠道。
这就是现实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维系人际关系的是金钱、利益,这种维系一旦断裂,人与人之间就只剩了对峙、冲突、隔膜、猜忌、残杀。卡夫卡用冷漠的笔调,描写了一幅冷漠的人间图画。在现实生活中,充满了隔膜与孤独。虽然在真实世界中人不会变成甲虫,但是却会给自己带上各种各样的面具,躲藏在这些面具后面的灵魂渴望交流却无法交流,只能陷入深深的孤独。卡夫卡的《变形记》正是折射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人与人的隔膜以及由隔膜带来的孤独,最终导致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无力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卡夫卡的小说不无悲观,但他通过个体生命体验所揭示出的却是现代人普遍存在的真实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现代人生存的多重困境 篇6
[关键词] 生存 多重困境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3.06.024
《一次别离》无疑是一部朴实无华却内蕴丰厚的电影,相对于中文译名的直白,该影片的英文片名"A Separation"似乎涵盖了更为复杂的多面意思。本文将对在纳德和西敏这对夫妻的离婚案中勾连出的移民与留守、婚姻与爱情、传统与现代、法律与道德等诸多问题进行浅析。
首先是对祖国“母体”的背离与否。纳德一家三口打算要离开自己的国家移民到对自己孩子成长与未来更好的国家。正如电影的开头西敏向法官陈述要带女儿出国的理由时说:“我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令人惊讶的是法官问:“怎样的环境”?西敏却没有回答。西敏对移民这件事感觉最为强烈,她极力想要离开这个国家,而丈夫拒绝离开的理由是要照顾患上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我们不能否认西敏的这个决定多少带有利己主义色彩,这种利己主义色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人必然是追求自我保存,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和存在的,人的本质决定人是利己的。”[1](P551)但是老人在影片中似乎带有一层象征意义,那就是他们的祖国,他们曾经试图背离的“母体”。在我看来这种主动对于“母体”(也就是自己祖国)的背离,看似是积极地追寻新的更加优越的生活,实则是对现状的逃离,虽然他们是自己国家的有着不错生活的中产阶级。影片中对于大的背景交代甚少,但影片最初在西敏和纳德打算离婚的法庭上,工作人员反问西敏“怎么确定移民的国家就一定对孩子有好处呢?”我们可以大胆假设,纳德的父亲,这位身患老年痴呆不能自理的老人根本不存在,那么移民之后,他们的生活会像想象中那样么?我觉得答案是否定的。正像是西敏质问纳德,“他还认识你这个儿子吗?”纳德说,“他不必认识我,只要我知道他是我的父亲就可以了。”人身上的对于母体的依赖、眷恋是无法通过距离来剥离的,所以纳德对于自己的父亲和国家都还是怀有期待的,甘愿承担照顾父亲的重担。况且纳德一家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逃离了这个大的生存土壤、文化环境,他们可能会剔除自己的信仰以及信仰带来的生活习惯么?他们能够在另外一个环境中适应生存下来么?这似乎象征着整个社会要去否定自我要去重构自我,而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难以承受的阵痛。这种对于“母体”的“背离”,该去该留,本身就是一个生存困境。
其次是最为显而易见的分居。其深层原因是两人之间的隔阂。纳德不忍丢下身患重病无法自理的父亲而放弃移民,西敏在无法说服之后选择分居,乃至片末两人的离婚。剧中纳德与西敏发生的最为激烈的争论是如何处理与保姆瑞茨家的矛盾,西敏为了避免自己的女儿受连累,想要通过妥协退的方式。而纳德却十分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对西敏大加指责“你一遇到什么事情,要么就是躲避,,要么就是妥协,你从没有想到迎上去解决它!”西敏偏于感性,她最为关心的始终的自己的女儿,而纳德却十分理性注重法律。这也许是男女处理问题的分歧。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好好的交流,正如西敏哭诉着“他连‘你别走,别这样,我不想离婚’这种话都没说过”,“好像十四年的夫妻生活都不算什么似的”,证明夫妻关系已长时间疏离。当西敏愿意卖车出钱去帮助丈夫时,换来的却是纳徳愤怒的指责,“我是说你为什么要插一手?”西敏再次留下泪水。由此可见西敏的出走,并非出于自私,而是于夫妻的隔膜与冷漠。影片中导演处处小心,保持中立,正像是西敏要求离婚时还强调自己的丈夫是个正人君子。破裂的婚姻更多的是两人长期疏于交流导致的隔阂。即使纳德安慰自己的女儿说“她会回来的”。影片中有一次纳德为自己的父亲洗澡,在浴室里他禁不住失声痛哭,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的痛苦与无助,只是他从不曾在自己的妻子面前流露。这里的“Separation”更像是他们夫妻之间的隔膜,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稀薄,移民问题、重病父亲大概只是冰山一角。无法与自我、他人、社会沟通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是所有人的生存疑虑。现代人在心灵精神上的孤独、虚无、幻灭,这种扭曲是惊人的。这种畸形变形不是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变异。这种精神困境不但是纳德和西敏的困窘,而是具有普泛化的,是存在于现代生活的角角落落的生存困境。
然后是纳德一家与保姆瑞茨一家的“鸿沟”。带着孕体和照顾小女儿的瑞茨需要早晨五点就起床然后坐车两个小时来工作。通过影片画面中瑞茨憔悴的神态,我们可以看到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底层民众与纳德一家的差距。丈夫的失业、债务使得她不得不瞒着丈夫出来工作,这在伊斯兰教的教义中是不允许的。在瑞茨的丈夫哈德特因为她流产而控告纳德,气急败坏地出场以后,影片中透露出浓浓的辛酸气息。作为一个处在社会底层的家庭,经济破败物质匮乏是困扰他们的生存难题,他们需要一笔钱,这笔钱可以堵上债务,可是细想一下,抛去良心的谴责,即是得到了这笔赔偿,他们以后的生活就会有起色么?更何况处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他们血液里积淀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胎记是不会允许他们逃离道德的谴责的。两个家庭的对立并非黑白分明,而是善恶不明。一切矛盾在此碰撞,所有阴暗面又被作者融合到一切普世价值和真善美中,结成一片朦胧无解的无法遁逃的生存之网。
最后是影片中暗含的一对矛盾,纳德代表的世俗世界的法律规则和个人道德,瑞茨代表的传统的宗教道德。除了上文中纳德指责妻子的妥协退让之外,影片中安排了纳德为女儿温习单词的细节,他告诉女儿即便会被扣分也要坚持正确的拼法,这里可以看出纳德是一个有原则坚持真理的人——他甚至不介意为坚持原则付出的代价,恰如西敏指责他不顾及女儿的安全执拗不赔偿瑞茨家一样。但面对法官的追问时,因为担心女儿和父亲无人照料,他却违心地说了假话。倘若他恪守道德便意味着将要遭受法律的制裁,所以他做出了向现实妥协的一种无奈选择。其后法官要求询问他的女儿,纳德并没有对女儿有太多的交代,没有试图想要女儿帮他圆谎。而后面对女儿的一再追问,他说出了真相。纳德处在道德与法律的纠葛中,法律中他能蒙蔽他人,道德中他却欺瞒不过自己和女儿。同样,瑞茨瞒着丈夫出来照料老人是违背宗教道德的,所以在为老人洗澡之前,她忐忑不安,不知所措,最后竟然打电话向宗教权威请教是否可行。这样的事情只可能发生在一个深受宗教熏陶,严守宗教禁忌的底层社会妇女身上。在这个信仰日渐淡薄的现代世界里,古老的宗教观依然顽强地延续着它的生命力。但是为了顾忌丈夫的感受,同时面对得到一笔赔偿为家庭解难的诱惑时,瑞茨不敢向丈夫坦白自己在流产前被车子撞过的事实,一边暗暗地受到道德的谴责,一边不得不接着把戏演下去。宗教最原始的根源来自自然,但是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适应社会的法律和道德难免会与宗教冲突。 这种道德的挣扎一直持续到纳德和西敏愿意出钱赔偿,才触及到她的底线。她道出实情的理由是害怕会招来可怕的诅咒。平民百姓的善良和诚实竟是出于对信仰的恐惧,或者说虔诚。绝对的信仰带来了绝对的恐惧,这本身也是互为矛盾。相对于纳德与西敏担心这件事情对于自己女儿成长会带来负面影响而言,这是多么的嘲讽。她的丈夫虽然是一位无力养家而自责的男人,但也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当瑞茨袒露车祸实情后,他想收下赔偿金并独自承担说谎的罪过。此时,在与宗教道德的冲突中,身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感以及被债主的逼迫最终占据了上风,但是面对不愿意违心发誓的瑞茨时,他的道德谴责和生活的承重负担交织碰撞。然而我们不该痛加指责,“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自私和人性是分不开的。”[2](P625)他的自私源于生活的困顿,影片中人的自私本性是被现实生活的困境催生出来的。
影片的结尾意味深长:女儿含泪,将向法官宣布选择父亲或者母亲,而男人和女人则走出审讯厅,两人之间隔着一道玻璃屏障,各自不安地等待。故事既然讲的是一次别离,那么几经波折之后,两人又重新回到了法官面前。纳德依旧是纳德,西敏依旧是西敏,互不妥协,离婚是必然的。梅特似乎已经明白,孩子总该接受大人的分离,就如同老人总有一天得接受儿女的离开一样。
结语
电影《一次别离》仅是如实地呈现了一个家庭生活中的故事,然而在这个平凡的生活缩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所思所想所困扰的问题跟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人民一样。 这个平凡的故事背后带有普泛化的意义,揭示了现代人类文明和现代人生的生存困境。人性的自私,信仰的挣扎,亲情的博弈,现实的贫苦,无论真相如何,双方都有各自的难处。片中没有所谓的正反面人物,每一个人都像是遁入了一个大网,挣扎于现实与良心的纠葛,人性的善与恶,并最终暴露出了人信仰道德界限之外的一面。生活还在继续,问题依旧存在。
参考文献
[1]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M].荣震华、李金山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4.P551
[2]休谟著. 关文运译. 人性论[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0.P625.
作者简介
现代化生存 篇7
何为信念?郑州大学的魏长领教授认为信念是人们对事物的存在及其性质、状态、功能和变化等方面坚信不移的判断或命题, 它总是表现为一定的观念、概念、定理、公理等。也就是说信念是人们基于知识理性和实践判断所建立起来的真理性确信, 它具有知识真理的判断标准和抉择理由。学者们通常把它与信仰进行联系和区别。总的来说, 信仰更具有文化根源性和价值想性, 信念强调的是知识的真理性和可靠性。简单来说, 信仰中包含着非理性的成分, 而信念更注重的是理性成分, 信仰的情感因素比信念多。两者共同渗透在我们的生活中, 交织一起为我们的生存带来曙光。在对两者分析的基础上, 靳风林教授给生存信念下了定义:生存信念表征着人在生存过程中依靠知、情、意去坚定地追求生命的理想、价值与意义。并且指出了生存信念中包含的三个因素, 即理性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三种因素各自发挥着作用, 引导人们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
2 现代人生存信念的迷失
有了生存信念, 人生才被赋予意义, 否则人生就是枯燥乏味, 痛苦虚无的。而如今人们的生存信念状态如何?
2.1 现代人生存信念的缺乏与扭曲
生存信念的迷失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人们的生存形态不断地发生改变, 物欲的追求一点点的上升, 物欲没有得到满足, 人陷入追求的痛苦。痛苦是人不想要的, 即使物欲得到了满足, 但是过后却又陷入更大的空虚。正如叔本华所描述的, “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象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 事实上痛苦和无聊两者也就是人生的两种最后成分。”任何事情似乎都不再有意义, 生存的信念荡然无存。很多人都宣称自己什么都不信, 没有任何信念或信仰。仅以大学生为例, 有16.24%的大学生对现在和未来的人生表现出了悲观失望和痛苦无望的人生态度。十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对大学生话的情感体验是低沉的、消极的。生存信念的缺乏带给现代人的是矛盾和痛苦, 人们变得迷茫、空虚、孤独。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人无所适从, 或者悲观地生存着, 或者步入生命的极端。
另一方面, 生存信念的扭曲。本来生存信念的确立是为了让人更好的活着, 去追求人生的理想、价值和意义。但是, 有时生存的意义成了单纯的物质的满足、个人的享乐或者科学的崇拜。于是人变得盲从, 最终受外在的牵引失去自我。“当生命的激情成为纯自然法则支配下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时, 他们就变得只知享乐, 没有理想…不懂尊严和尊重。最终沦为‘工具人’或‘本心人’。” 此外, 一个人如果认为社会的现实与自己的生存信念相背, 那么他有可能走向生存的反面。这就是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自杀或去伤害他人的原因。信奉精神至上的人可能因为不堪现实的物资拖累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信奉物质至上的人一旦物质得不到满足, 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
2.2 现代人生存信念迷失的原因分析
我们为什么迷失了自己的生存信念?是这个本身无意义的世界造就了空虚的我们, 还是我们在这个物欲世界中迷失了自己?
时代诱因。在现代社会, 神不复存在, 随着科学的发展, 科学精神与技术理性成为了生活和未来的核心。人生意义、价值、理想被实证主义的浪潮淹没, 于是这个作为一个人真正至关重要的问题被现代人无形中抹去。同时, 一切都变成了赢利的工具, 在工具理性影响下, 人们不择手段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而不管行动是否符合价值判断, 价值理性被忽视, 人完全丧失了生存信念中的价值理想。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没有信念或者追求某种外在的东西, 这就是生存信念的迷失。
社会原因。当今社会是一个价值观念多元碰撞的社会, 在各种价值冲突下, 人们往往容易作出错误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前所述, 这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凸显的时代, 它们诱发了各种见利忘义、不择手段以及贪污受贿、偷盗走私等犯罪行为。社会上不公平、不正义等消极现象处处可见。现实让人们失望、无助, 美好社会的信念逐渐被遗忘, 对于一些阶级提出的人生信念, 人们甚至觉得受到了蒙蔽与欺骗, 不再执着于曾经的信念。随着对以往价值与意义的破除和摧毁, 人们进入生存的空无状态和未来的无望状态。
个人因素。一方面, 由于个人生存境遇不佳, 生活压力增大, 人的承受能力愈来愈弱, 心理素质变低, 容易对生活产生悲观、绝望情绪, 当其遭受的不幸发展到其承受的极限时, 他就滋生厌世心态。另一方面, 由于人的认知不同, 个人在价值选择上会出现差异。尤其是面对多元的世界, 选择的自由大了, 出现偏差或错误的机会也越大, 更容易陷入迷茫。所有的因素交织在一起, 摧毁了原本在理性基础上的意义大厦, 抛弃了可望不可及的生存信念, 使人用肉体独自承受着生存的荒诞与苦涩。
3 用信念支撑起生命的重负
3.1 在现实里索求价值
个体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人以其自然之身生活在这个现世社会, 这个生存位置是没有任何意义可言的, 可是人偏偏又是个精神存在, 它无法忍受在一个没有意义的世界中存活。于是生存的悖论出现了:现实世界本无意义可言, 不得不在这个世界中生活的人又要求它有意义。这种意义从哪里去获得呢?它只能用人所寻求的生存信念来确立。生存信念赋予人生以意义, 一个人只有确立了坚定而真诚的人生信念, 才会感到人生有意义。 可见, 生存信念是人生存的动力所在, 是每个生存个体必须具备的、不可少的, 我们应树立坚定的人生目标、坚定的生存信念, 来支撑无意义的现实。
3.2 追求有限存在中的无限精神
任何生存信念都有其信念对象, 问题在于我们应该确立一个什么样的生存信念。这里并非要个体去信仰“神”、“上帝”或“绝对理念”。个体应该明白, 人是一个三维的存在。它首先是一个自然的存在, 这是物质基础。但人还有思想, 它的生命还体现在价值上, 它有着自己的价值生命。而精神生命离不开社会活动, 人是社会的人, 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存在。人的三种生命相互融通, 共同构成人的完满生命。人的自然生命是有限的, 其意义不在于过完自然生命的几十或者百年, 而在于通过对社会生命的开掘、充实来实现自己的精神、价值生命, 意即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就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是一个蕴含在具体生命中的永无止境的过程。
总之, 时代的局限、现实的痛苦、个人的悲惨遭遇等都不应当构成对人生存的威胁。无论何种情况, 我们都不应放弃我们生存的信念。人生就在于不满现实, 不满自身, 不断改造世界, 完善自己, 这是一个伴随终身的生存过程。
摘要:生存信念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更是一个个体性问题, 是一个给个体生命提供意义与价值依据的问题。现时代, 由于科学霸权和技术理性、现代化过程中多元价值冲突加剧等多方面原因, 现代人迷失了生存信念。个体如何在此背景下形成理性的面对无意义的现实、索求意义的人生是个值得自己深度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生存,生存信念,生命意义
参考文献
[1]魏长领.信念与信仰的异同[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 .
[2]万俊人.信仰危机的“现代性”根源及其文化解释[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1, (1) .
[3]靳风林.死, 而后生:死亡现象学视阈中的生存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4][德]叔本华, 石冲白译.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2.
[5]羊展文.当代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分析[J].梧州学院学报, 2006, (4) .
现代化生存 篇8
一、企业灵魂来源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的诞生而产生的一种与物质基础相适应的微观上层建筑, 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所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也可以称它为企业的灵魂, 对企业的凝聚力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是一种规范、引导、凝聚和激励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 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 在企业中形成强大的综合力, 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一些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今天的规模和成绩, 企业文化是持久发挥作用的内在的根本要素之一。我们不能片面追求高额利润, 更重要的是在于人才的培养, 在于企业文化建设。只要这个队伍不垮, 人心不散, 精神不倒, 任何困难都能战胜, 并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面对以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形势, 企业文化建设更加受到国内企业的关注。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已成为各企业今后工作的重点。
根据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我们认为, 企业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功能, 首先, 是因为所有的企业文化都具有尊重人、关心人、以人为本的本质属性, 这种属性能唤起人性中那种神圣的做人的自豪和尊严;其次, 企业文化不是口号, 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 它体现在各个企业内在和外在的不同特点和传统上, 由广大职工来掌握, 并指引他们的行动。企业文化管理不是抽象教条地对人们进行说教, 而是密切结合企业的目标和职工的切身利益, 使全体成员树立起统一的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有一整套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体系和制度, 使企业全体员工在这个体系和制度中得到熏陶, 成为行动的指南和凝聚力的内涵, 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中摸不到、看不见的内在发展动力, 也是未来企业成功的主要管理思想。未来的企业员工一般都有一定文化, 悟性较高, 思想活跃, 流动性大, 所以在管理上要有新的突破, 不能再用陈旧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现代化企业, 要用科学的管理思维模式。时代召唤着创新, 企业只有创新才有发展, 企业管理也是如此。
二、企业文化来源于人, 反作用于人
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而打造企业文化的是人, 接受企业文化的也是人。企业的主体是人, 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在“人”的身上做文章。思想是一切行动的源头, 如果人的思想问题解决了, 那么管理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而影响职工思想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企业文化。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源于企业文化, 这些内容都是来自企业发展中的一些先进思想, 先进思想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基础, 没有先进思想就不会产生先进的文化。任何企业的发展都要以“人”为主要因素,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如果每个人的潜能都发挥出来, 那么, 每个人都是一个太平洋, 都是一座喜马拉雅山, 谁盘活了人的思想, 谁就盘活了企业的一切。因此, 建立企业文化的目的就是激活人的思想。企业文化是思想的管理技巧。企业文化要与时俱进, 要有扬弃的思想, 不能用落后的文化来影响改革思潮。
企业文化虽然是历史产物, 但是, 如果这种产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就可以继承下来, 发扬下去。在打造企业文化时, 员工思想应全面吸收企业先进的东西, 在培育企业职工整体价值观的同时, 必须建立健全及完善各种制度, 使企业文化建设长期发展下去, 靠短期突击不能奏效, 反而有害。人是社会的产物, 很可能受到社会上各种思想的影响, 传统的旧思想很可能在有些人头脑中根深蒂固, 使他们不愿意接受新思想, 这样, 企业文化就停留在旧有的模式中, 人的思想也会在旧思想中老化、僵化, 很难推动企业的发展, 反作用于人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要改变企业文化的旧有模式, 就应把少数人创造、倡导的某种先进思想, 传播到组织的每个团体, 再由一个个团体传播给每个人, 使之在企业的每个角落生根、开花、结果。
三、企业高层人员素质与企业文化的形成
1. 企业文化的形成是由企业领导者行为习惯演绎而来。
同时, 也是一定历史时期客观规律的反映。企业领导者在创建企业时, 如果获得成功, 企业领导者必定是顺应了某些客观规律, 如果失败, 必定违反了客观规律。领导者的智力水平、理论水平、哲学水平, 必定极大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基础是企业的价值观。价值观是在哲学指导下形成的历史范畴, 是人类社会最高智慧的结晶。作为企业, 其价值观负责说明该企业存在的社会意义。那么,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 其价值观也就是他对世界的看法和人生取向, 必然影响他周围的员工, 达成某种一致, 由此形成企业的价值观, 进而形成企业文化。
2. 每一个企业的文化都是独特的, 极难复制。
现代化生存 篇9
一、家庭主妇的悲哀
在1968年的一次访谈中塞克斯顿不无悲哀地说道:“我想要的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结婚、生子……我尽最大努力过着传统的生活,我就是被这样教育长大的,这也是我丈夫想要我过的生活。但是,靠一个小小的白色的尖头木栅栏是不能挡住噩梦的。”塞克斯顿所说的噩梦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她的诗《家庭主妇》中找到答案。
一些女人嫁给了房子。/那是另一种皮肤;它有心脏,有嘴,有肝脏,还有排便。/墙是永恒的,是粉色。/看她如何一天到晚跪着,/忠实地洗着自己。/男人以暴力闯入,像约拿被吸进/母亲的肉体。/一个女人就是她的母亲。/这就是问题所在。
诗题在英语中有双关含义,它既指“家庭主妇”(housewife),又指“房子的妻子”(house wife)。这首诗尖锐地指出,一些女人嫁给男人,就等于嫁给了他的居住地———房子,她不是丈夫的妻子,而是房子的妻子。女人的实际生活伴侣不是活生生的男人,而是无知无觉的房子。塞克斯顿生动地描绘出现代家庭主妇令人窒息的生活:整日与房子为伴,极度缺乏情感的交流与沟通。诗人故意赋予房子人的特征:有皮肤、心脏、嘴、肝脏。可是诗人写得越具体,就越具有讽刺意味,这种生活的非正常性就越发令人深省。“另一种”一词就是在提醒读者,这是非人的生活。“还有排便”则直接把这种生活与粪便联系在一起,不加掩饰地表达了对它的厌恶。“墙是永恒的,是粉色”说明生活缺乏变化、单调乏味。四面墙像牢笼一样将家庭主妇囚禁起来,女人被剥夺了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自由。传统的社会规范无情地束缚着女性,对她们的家庭角色进行了严格的定位。家庭主妇的日常活动之一就是洗洗涮涮。在日复一日的简单机械重复中,女人自己渐渐老去:“看她如何一天到晚跪着,/忠实地洗着自己。”女人的生命就这样被浪费掉了。塞克斯顿写出了很多被困房中的女性的心声:感觉活得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在枯燥、单调的家庭生活中逐渐泯灭了个性与尊严,失去了真正的自我。“男人以暴力闯入,像约拿被吸进/母亲的肉体。”一句暗示,男人平时对女人毫不关心、毫不在意,他们只是在肉欲的驱使下才和女人发生亲密接触。这种接触是暂时的、被动的,甚至是不情愿的,就像基督徒约拿违背了耶和华的旨意,被耶和华派去的一条大鱼吞进腹中一样。“母亲的肉体”表明,对于男人而言,女人在家庭生活中往往充当着母亲的角色,男人在离开自己的母亲之后,找了一个妻子作为母亲的替代品,以满足他的各种日常需求。所以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是不对等的,男人把不属于妻子的责任强加给妻子,对她们进行了过度的索取。这样一来,女性的生活内容与生活方式完全取决于男性的需要,女人不是作为独立、有尊严的个体而存在。塞克斯顿最后指出了问题的结症:“一个女人就是她的母亲。/这就是问题所在。”女儿过着完全和母亲一样的生活,命运没有丝毫改变。女性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任何变化,她们看不到拯救的希望。一代一代的女性过着相似的生活,人们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妥。塞克斯顿痛心地说:“这就是问题所在。”
塞克斯顿以愤怒和悲悯的笔触揭示了现代女性可悲的婚姻生活。她们也许生活富足,但她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她们被困于房中,生活如一潭死水。也许所有的家庭主妇在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有同感。这首诗也只有女性作家才能写出来。因为塞克斯顿在写“她”的时候就是在写自己。
二、绝望的另类女人
塞克斯顿不愿认同传统的家庭妇女的角色,对其深恶痛绝,相反,她宁愿做一个“女巫”,一个鬼魅的、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女巫”。在《她那一类》一诗中塞克斯顿发出了另类的声音。
我出去了,一个着魔的女巫,/出没在黑风地里,夜里更勇敢;/梦想着做坏事,我轻轻飞过/普通的人家,一盏又一盏灯:/孤独的人,十二根手指,有些疯狂。/这样的女人不太像女人。/我一向就是她那一类。//我在森林里找到温暖的洞穴,/在里面放满煎锅、雕刻、架子,/橱柜、丝绸,无数的物品;/给虫子和精灵准备好晚餐:/我抱怨着,把这混乱重新安排。/这样的女人总被误解。/我一向就是她那一类。//我坐过你的马车,赶车人,/我曾冲着途经的村庄挥动裸臂,/我得知这是最后的光明之路,幸存者,/你路上的火焰至今咬在我的腿上,/你的轮子碾过,我的肋骨断裂。/这样的女人不羞于去死。/我一向就是她那一类。
第一节诗刻画了一个与传统的家庭主妇截然不同的形象:一个勇敢、疯狂、着了魔的女巫。她不是每天待在家中与房子为伴,她“出去了”,来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她的特长不是白天在家里洗洗涮涮,她的优点在于“夜里更勇敢”。她与众不同,“十二根手指,有些疯狂”,能“轻轻飞过/普通的人家”。她梦想着“做坏事”,也就是做一些与传统的社会标准相背离的事。这样的女人在世人眼里不但不是“好妻子”、“好母亲”,简直“不太像女人。”因为她的所作所为都是对传统的好女人标准的颠覆。可是诗人充满自豪地说:“我一向就是她那一类。”女巫是另类,她不愿意扮演社会所要求的角色。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为社会不容,成为“孤独的人”。第二节诗描写了一个处于矛盾中的女性形象。她在洞穴里忙忙碌碌:做饭、整理、摆放各种物品。耐人寻味的是,她为躲避世俗家庭而来到洞中,可是她又极力把洞穴变成一个家。塞克斯顿一方面肯定了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她们给人提供食物和温暖,她们使一切变得正常、有序。另一方面诗人也写出了女性被家庭琐事所羁绊的痛苦。她们无论走到哪里都摆脱不掉做家务的命运与烦恼。她们想逃离,又无法真正逃离,所以即便在洞穴里女巫也在抱怨,她做不到心平气和、心甘情愿。这样一个经常处于矛盾中的女性显然不是传统社会所期望看到的:“这样的女人总被误解。”第三节中的马车象征着社会生活对于女性的传统定位。“我”曾经坐在马车上,曾经扮演着贤妻良母的角色,曾经走在被人们称作“光明之路”的社会规范里,其结果是被火焰灼伤,被无情的轮子压断肋骨,最终极度失望以至绝望,有了死的欲望。社会习俗告诫人们,想死是一种罪过。但诗人毫不忌讳地说:“这样的女人不羞于去死。”她并不以死亡为耻,相反,死亡的欲望即是再生的欲望,是女性想控制自己命运的欲望。对于她们来说,死亡即是新生的开始。
诗中的女巫并不可怕,因为她实际上并没做什么坏事,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她的疯狂源于她的痛苦。每节诗都以“我”开头,描写了“我”的行为、动作、心情,而每一节末尾的叠句“我一向就是她那一类。”把诗人和诗中的女巫区别开来,一个是痛苦的体验者,一个是痛苦的书写者。然而,诗人和女巫有着极大的认同感,两个女人最后合二为一。这种双重主体性使得诗人既在诗中又在诗外,也迫使所有的女性读者思考,她们是否也有类似的体验,是否也可以归为“她那一类”。这首诗的英文韵式很整齐,韵脚为ababcbc/ababcac/ababcbc。诗中的女巫疯狂而又绝望,游离于社会群体之外。尤其是第三节诗,有的评论家,比如美国传记作家戴安·伍德(DianeWoodMiddlebrook)认为,这节诗暗示出一个女通奸者的形象。无论怎样理解,女巫的大胆行为与诗歌严整的韵式形成鲜明的反差。这似乎在表明一种无可奈何,女性无论怎样不满与叛逆,终究逃不出社会规范的藩篱。
塞克斯顿生前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据她的医生马丁·奥恩博士回忆,她总感到无望无助,无力尽一个妻子或母亲的责任。她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我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在内心深处就想做一个“女巫”,一个不被传统社会习俗羁绊的女人,一个可以朝着心中的梦想自由飞翔的人,飞得高高的,超越世俗的偏见,就像诗中的女巫那样,轻轻飞过那些“普通的人家”。
《家庭主妇》和《她那一类》两首诗分别描写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女人:平凡的家庭主妇和非凡的女巫。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她们身上的一些共同点。她们都很孤独,对生活现状极度不满以至绝望。她们不认同传统社会规范对女性的束缚,又无力挣脱,结果只有痛苦地活着。塞克斯顿以令人窒息的笔触展现了现代女性的生活困境,同时对男权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提出愤怒的质疑。像塞克斯顿这样的现代女性与传统女性相比,她们对自身的处境与生命的价值有了更多的认识和反思。她们大声疾呼,要求重新确认妇女在生活中的地位。正如塞克斯顿所言:“也许现代女性更有意识,想得更多了。”
参考文献
[1]刘剑梅.萨克斯顿:与诗神和死神共舞[J].读书,2007(2):144.
[2]KEVLES,BARBARA.“The Art of Poetry:Anne Sexton.”In Anne Sexton:The Artist and Her Critics[C].Ed.J.D.Mc-Clatchy.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78:3~4.
[3]陈树.破碎的主观铜像——外国后现代主义诗选[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
[4]彭予.安妮.塞克斯顿:与疯狂共舞[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4):49.
现代化生存 篇10
一直以来,民族舞蹈都可以体现出民族的特色。如蒙古舞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蒙古宗教舞主要有两种形式,其一是萨满教仪式形成的萨满教舞蹈,其二是喇嘛教之“天鹰舞”及“查玛”艺术。所有的舞蹈都是民族特色的具体体现,萨满教的典型舞蹈是《安代舞》。征战也对舞蹈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类舞蹈又在长时间中演化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所以到后来又出现了鄂尔多斯舞、科尔沁舞、喀尔喀舞等多种舞蹈。
二、现代舞与中国现代舞
关于现代舞,我们长期对其成因、发展和思想主张,以及创作思路做了全面的研究,得出了两个特征:
(一)现代舞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大产物,它是以严谨的理论为基础,是一种先进思想的体现,与时代的发展步伐一同前进。
(二)现代舞主要是以科学的手段来研究人体的运动规律,同时还结合了现代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创作出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方法,它不仅使舞蹈艺术的领域有所拓展,而且可以给文化一个较好的表现力,从而使舞蹈艺术得到不断的发展。
20世纪末的人类文化面临着转型期,如何清醒地认识这一形势,分析民族舞蹈所处的环境、地位和发展趋势,是在世纪之交回顾与展望民族舞蹈学科前景的重要课题。
三、民族舞与现代舞的融合实例
在长期的民族舞与现代舞的融合过程中,我们发现布朗的“放松技术”会经常使人觉得比较容易,而如果要真正地达到身心高度协调的效果,难度就会比较大,民间舞中藏舞就是这样的一个实例,通过长期的古典及芭蕾训练以后,演员会慢慢地放松下来,而接受过“放松技术”训练的演员在学习这一舞蹈是否会比别人容易很多?答案是肯定的。老师在这一训练中,往往会发现一个学生脚步不仅协调而且特别灵活,所以会在民族舞与现代舞融合的训练中,把脚步训练当作重中之重,如是在藏舞的踢踏中就可以把其优势突显出来,这样就不但把传统打破了,同时还考虑了其中的创新元素,使得学生有较大的发展,并使他们在整个表演中保持一定的积极性。在这样的手法的帮助下,不少学生不仅会民族舞,同时在民族舞中还融合了一定的现代元素。
又如《邵多丽》,它不只是继承了传统舞蹈的民族特色,同时又展现了创新意识和时代精神。《邵多丽》是用于表达人们对未来的生活向往的舞蹈。在整个舞蹈的中间部分,三个花季少女手拿修长的竹竿,一段快节奏的动作使得傣族舞蹈的婉约含蓄风格有所改变,出现了灵活豪放的元素。与此同时,在这一舞蹈中,又包含了不少的现代舞的感觉和成分,它不再是一个民族舞,而是民族舞和现代舞的融合。而在理念上如此的创新,使得观众特别喜爱,这其中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创作者把舞蹈中的民族风格与现代风格完美结合。此外,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把节奏念白作为主要音乐的创新手法也为整个舞蹈锦上添花。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舞蹈并不是指单纯的民族舞蹈,而是融入了各种现代元素的民族舞蹈,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中的相互渗透性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也就是说,在文化转型时期,要想实现民族舞和现代舞的生存和发展,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把两者的精华部分结合起来,从而使双方都获得一定的发展。
四、结语
在文化转型时期,民族舞蹈会受到经济、社会、文化的影响。我们要创作多层次、多功能、多种风格特色、高品味、高立意、高水平的民间舞蹈作品,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
摘要:我国的舞蹈,尤其是民族舞蹈在促进民族艺术的发展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民族舞蹈有其自身的特点,而且可以较大程度地体现出民族特色,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扬民族文化,体现中华民族的家庭特色。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文化面临着转型,所以民族舞蹈的生存与发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与现代化建设,以及市场经济接轨。
现代化生存 篇11
“80后”小伙胡鹏飞是2000年从陕西凤翔来到北京的。凤翔泥塑与天津的泥人张、无锡惠山泥人并称中国泥塑的三大流派。胡鹏飞来北京之前,就暗下决心要靠自己的泥塑手艺养活自己。
泥土,是万物赖以生存的根基。女娲用泥土创世的神话,使得中国人与泥土有着更为亲近的联系。胡鹏飞对这门手艺是“纯粹的喜欢”,他记得一段对“泥人张”创始人的描写:“为人捏像只须对坐谈笑,抟泥入手,顷刻而成;且能藏泥于袖,悄悄抟塑人像,形神毕肖,栩栩如生。”
然而,来到北京之后,胡鹏飞发现这里和自己想的并不一样。“北京充斥着各种高大上的东西,泥塑这种东西从原材料上看,似乎既没有经济价值,也没有收藏价值。”胡鹏飞对《瞭望东方周刊》回忆了最初的困惑。
但凭借用时尚来包装传统形象、“走产业化路线”,如今胡鹏飞的泥塑工艺品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
与很多传统艺术一样,泥塑艺术面临着新时代下的困境。但还有许多如胡鹏飞一样的手艺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新的生机。
“欢迎拍照”
走进北京通州的一间小院,胡鹏飞正忙着指导几名工人给兔儿爷“开脸”。每年临近中国传统节日,尤其是中秋节前夕,胡鹏飞总会异常忙碌。
胡鹏飞是这家名为“吉兔坊”的泥塑工作室的创始人。胡鹏飞告诉本刊记者,兔儿爷是北京地区著名的传统节令玩具,泥质彩塑,兔首人身,于每年中秋前大量上市。
老舍曾在《四世同堂》中对兔儿爷有过生动的描写:“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了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分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得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传统的兔儿爷制作工艺极为繁琐。胡鹏飞首先要精选泥料制胚,雏形初成后经过数日晾干,修饰打磨后,用白漆上底色,再用细毛笔蘸不同的颜料为兔儿爷画上面部五官、衣服、坐骑图案。十几道复杂的工序,讲究的是拿捏的力道和绘功的精细,一般要耗时一个星期才能完成。
准备原料就不易。泥土的种类千差万别,一般选择杂质少、黏性好、可塑性强的。
泥土采集回来后,要经过多道工序——摊开晾晒,将水分蒸发掉之后,再把土里的石块、杂草等杂质挑出来,用两毫米孔径的筛子过筛,得到较为细腻的颗粒。经过漫长的等待,才能达到泥胚的标准。
再之后,要将泥土加入清水,成为泥浆后再过滤,去除杂质。经过24个小时的沉淀之后,泥和水自然分离。这时,颗粒用肉眼已经看不到了,只有在放大镜下面才可以找到。
泥土在四季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下,状态并不稳定,开裂成为泥塑艺术品的一大天敌。为此,要在泥土中加入棉絮,以增加黏结性。经过五六个小时的人工捶打之后,泥土与棉絮终合为一体。
在胡鹏飞看来,泥塑工艺品的制作过程“极为精彩”,“好多同行都怕被别人看见制作流程,但我们工作室门口写的是‘欢迎拍照’。”
集生产、展示、交流、传播于一体,这是胡鹏飞认可的民间艺术传承的方式。
改变传统技艺
把泥塑生意带到北京后,胡鹏飞曾苦苦坚持了三年,直到一次偶然的生意给他带来了转机。
“卖凤翔的‘虎头’时,有人问起卖不卖兔儿爷,我就问当地的朋友这是什么。得知当时国子监附近有人一个兔儿爷能卖100多块钱时,我就觉得这个东西好。”胡鹏飞说。
之后,胡鹏飞就开始尝试着做兔儿爷。“北京大爷很热心,给我提意见,说我做的兔儿爷哪不像,还给我讲兔儿爷背后的故事,我就一直改,也逐渐成了这方面的专家。”
如今,胡鹏飞设计的兔儿爷品种多达十多种,有骑葫芦兔儿爷,骑麒麟兔儿爷,骑白象兔儿爷,像胖阿福一样的兔儿爷以及穿着结婚礼服的兔儿爷兔奶……
实际上,普通消费者往往会忽略手工艺品的文化价值,而单纯认为价格相对于现代工艺产品而言偏贵,这让他们很难买账。
提到自己做的兔儿爷为什么能被大家接受,胡鹏飞说自己走的是品牌化路线,“用商业的方式去运作,把传统和现代人的时尚、审美相结合,通过包装、文字、图案的创作设计,让买主觉得提着这份礼品送人是一件体面的事,既有文化又时尚。”
传统形象走时尚路线并不容易。胡鹏飞告诉本刊记者,前几年,他们在设计兔儿爷的时候,也是顶着巨大压力的。
传统兔儿爷的三瓣嘴呈三角形向下,显得严肃威武。而胡鹏飞的笔画到三瓣嘴末梢时向上一挑,便挑出了一个笑容可掬、亲切喜庆的新版兔儿爷。
很多人都说兔儿爷不应该这样笑着,但是胡鹏飞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连专家都已经接受了。”
如今,胡鹏飞在北京、河北、陕西都开辟了基地以满足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对兔儿爷的需求,每年他的工作室要制作近10万个兔儿爷。
同样在改进传统泥塑技艺的,还有胡新明。
1965年,胡新明出生在陕西凤翔六营村的一个泥塑世家,父母亲都是当地的泥塑艺人,泥塑大师胡深则是他的叔伯爷爷。胡新明从小就开始学习泥塑。
作为“凤翔泥塑”的第七代传承人,胡新明见证了凤翔泥塑的起起落落。从明代开始,六营村就盛产泥塑,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凤翔泥塑的一个辉煌时期,那时全村家家户户都会做泥塑,每逢庙会泥塑摊位红彤彤的一大片。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几十年造型都没有变化的凤翔泥塑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当时的泥塑非常薄,轻轻一捏就会碎掉。为此,胡新明也吃了不少苦头。
nlc202309091427
胡新明还记得,1988年他向新加坡出口了8600件泥塑工艺品。当时他亲自送货,到了西安后要换出口专用箱,在换箱的过程中,五分之一的工艺品碎了。再等运到新加坡后,没有一件作品是完整的。
这件事对胡新明触动很大,他决心改进制作工艺。胡新明告诉《瞭望东方周刊》,原来的泥塑制作工艺,产量低又“娇气”,根本难以满足走出国门的需求。
在这之后,胡新明花了几年时间,经过上百次实验,成功研制了“摔不烂胡氏泥塑”。
在胡新明看来,原本的手工业是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所服务的,而如今很多产品已被现代文化挤掉,如何让人们接受手工艺品并继续去使用,与现代生活融合是必不可少的。
先谋生,再传承
胡新明做泥塑已经有近40年时间了,他带过的徒弟有100多人。胡鹏飞的工坊成立10年了,也从最初只有几个人,发展到拥有设计师、彩塑艺人、制作员工200多名。看起来泥塑的传承不成问题,但胡鹏飞对此并不乐观——包括泥塑、剪纸,许多传统艺术都缺乏更年轻的传承人。
“我们只能找到年龄比较大的手工艺人,他们只是把这个当作一份工作。”胡鹏飞说,泥塑是一门需要“静”的艺术,但很少有年轻人愿意耐住性子沉入其中。
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泥人”传承人何斌完全采用手工制作泥塑作品——手捏细纹,每个作品造型都不同。
何斌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自己平常会接私人定制的订单,但因为人手不够,自己单枪匹马难以做推广。虽然何斌也会带徒弟,但是徒弟们往往“学个一两天”就放弃了。
相比何斌“小众”化的艺术品生存方式,胡鹏飞、胡新明则希望走产业化路线。他们采用模具批量生产——当然,模具也要设计原稿、翻模、修、画、烧、打光。
胡鹏飞同时在线上线下大批量铺货,“只要你到后海那片问哪里有货,都能找到我们的分销商;网上也很容易买到,一个兔儿爷只要三四十块钱。”
为了加快生产速度,他增加了人手,细化了分工。“最多的时候有五六十个师傅帮忙做,一个人一天就能做上十个。在分工上,有专门捏的,专门画的,专门包装的。”
2010年,他的工作室一天就能产出100多个兔儿爷。
胡新明进一步对传统泥模具生产制作效率低、成本高、周期短等缺陷进行了改进——用现代石膏模具代替了泥模具,使泥塑生产周期大大缩短。原本一天只能生产10件产品的泥模具,改用石膏模具后日产量可以达到100件。
如今,胡新明的泥塑工作室每年产量达10万件,年销售额达到500万~600万元。
无论是个人定制化的小众市场还是产业化经营,对于匠人来说首先要依靠自己的手艺谋生活,先把自己养活,再去谈传承和传播。“文化的传承光靠一腔热血显然不够,没有市场的传承与保护都是空谈。”何斌说。
现代化生存 篇12
关键词:民间绘画,生存,发展
一、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现代民间绘画, 俗称农民画, 它起源于原始的彩陶、壁画、地画和岩画等, 兴起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半个世纪以来, 在国家文化部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引导、扶持下,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始终以其独有的地域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以她“洋不过你土过你”的独特风格逐步跻身于艺术百花园中并成为一支艺术奇葩, 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友人的喜爱和青睐。到八十年代末创作群体象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省、市、区, 涌现出了一百多个画乡和众多的优秀辅导员, 创作队伍之庞大、作品数量之多超过其他任何画种,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这块由国家文化部颁发的金字招牌成了各地发展经济、扩大地区影响的名片。九十年代以后, 随着现代民间绘画在国际市场走俏, 掀起了一股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热, 但受经济利益驱使, 许多作者纷纷投身商海, 商人掮客也大批介入, 政府部门的注意力也从让民间绘画为社会服务转移到经济效益上, 停止了政策引导与扶持, 把民间绘画全面推向市场。新千年之后, 因为自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一出现, 便展示了它与众不同的艺术品格和鲜明个性:色彩艳丽、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情调, 自成一家的绘画语言……就象花丛中的什样锦, 虽然没有牡丹的富贵、芍药的娇媚, 梅花的清香, 但却有着蓬勃旺盛的生机和无比顽强的活力。只要有阳光的温暖、雨露的滋润, 哪怕有极其贫瘠的不毛之地也会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二、提升民间绘画艺术的措施及对策
1. 消除国内各界对画种的偏见
事实证明, 一幅好作品离不开“黑、白、灰”和“点、线、面”的合理搭配以及“松能跑马、密能插针”和“色调统一”等绘画原理的运用, 而民间绘画特有的表现方法和丰富的艺术语言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画种, 独特的乡土气息更是其他画种无法比拟。如果在美术活动中不分优劣把其列为不上档次的“业余”画种而不屑一顾甚至加以歧视, 这种行为产生的后果不言而喻。笔者所知, 浙江嘉兴秀洲, 近年来有多幅民间绘画作品和其他画种作品同台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群星奖”;在陕西户县则有四位民间绘画作者被吸收为国内权威美术团体——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而在江苏官员曾经对画家们一句“农民画是业余的”就把众多有影响民间美术作品挡在了该省二年一届的省政府最高奖——“五星工程奖”的评选大门之外。因此, 一方面, 各艺术界人士, 对现代民间绘画要正确认识, 不冷落、不歧视。另一方面, 要对社会释放出现代民间绘画她不但有她的特色:体现农民生活、农村生产环境、自然环保、生态文化、更有她独特的艺术美。
2. 政府部门正确认识, 积极扶持
纵观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走过的历程, 不难发现, 它是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和精心培育下才成长起来的。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形成, 到被进级阶段进一步得到艺术界和专家的肯定, 从而独树一帜, 这一切无一不是在政府扶植培育下才取得成功。当前, 政府部门不能把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推向市场。因为现代民间绘画如同具有千百年悠久历史的国画相比:如果说国画是个饱经比故满腹经论的老寿星, 那么, 现代民间绘画不过是个呀呀学语的婴儿, 请看各级政府部门为国画设置了画院。许多国画家辛勤努力, 尚且不能全面进入市场, 其职能和任务仍然是将为社会服务放在首位。要将以业余作者为主体的中国代民间绘画全面推向市场而不再进行帮助扶持, 这岂不是让一个还需大人呵护的孩童去自食其力自谋生路吗?其中的道理勿需多言。现代民间绘画就是要在政府的正确引导、积极扶持、不断创新, 才能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
3. 引导现代民间绘画艺术提升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只有高水准、高质量的作品, 才更有艺术欣赏价值。能不能创作出精品, 是艺术产品是否具有生命力的关键, 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也概莫能外。一方面戏曲界有句谚语, 叫作“好子弟班赶不上赖行台”。意思是说业余演员基本功较差, 若不经过专家辅导永远也不会赶上专业剧团的水平。中国现代民间绘画创作队伍, 大家都是业余作者, 他们具有雄厚的生活积累, 对世界有着自己独特感受和强烈的表现欲, 这是专业画家难以比拟的优势。但是他们没有受专门训练, 艺术素质较差, 专业技能较低, 因此他们的作品, 往往基础很好, 但不经过专业人员辅导指教, 帮助他们修改提高, 很难再上一层楼, 成为精品。因此, 只要我们不断努力, 增强培训、交流、挖掘、创新、研究, 采取有利措施, 与时俱进, 才能使中国现代民间绘画这支艺术奇葩, 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快遮发展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
三、转变观念, 确保中国现代民间绘画持续健康发展
【现代化生存】推荐阅读:
现代西方哲学生存分析06-09
抓校长现代化素养促区域教育现代化论文05-19
现代奥运的现代看法10-20
课程现代化10-14
现代化格局10-15
基本现代化05-13
现代化矿山05-19
现代化运用05-24
现代化设计05-31
现代化历程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