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水文化

2024-12-09

特色水文化(通用12篇)

特色水文化 篇1

1 乡村河流水文化

人类在长远的发展史中, 通过与水的接触、运用、欣赏等实践活动, 形成了水文化。人类常把水与哲学、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美学、文化传统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产生了许多与水结缘的物质或精神财富。

水与人类的文明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沿水而居, 水环境从人类产生的那刻起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逐渐又因水衍生了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 创造了人类灿烂的文明史。

孔子的“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让人对水的灵动享受不已, 中国的比德思想更是把人类对水的崇拜发挥得淋漓精致。

水造就了人类文明, 但是如今人类发展的文明却把水逐渐地消灭掉。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倡导人类尊重水资源, 保护水文化。水文化的重要性杂近些年的景观设计中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挖掘保护水文化的地域性, 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景观, 重视水文化的生态环境营造, 不仅留住了水文化, 更是留住了人类文明。

2 乡村水文化资源分类与设计策略

2.1 乡村民俗地方特色型水文化资源

地方水文化民俗有端午节、泼水节、龙王节、龙舟节等;水神祭拜、鬼节放河灯、出海前祭拜龙王庙等宗教仪规无不表现着浓厚的水文化;各地的饮食水文化更是数不胜数, 如品茶节、酒神节、醋神节等。

2.1.1 运用原则

严谨的保护民俗水文化的乡土性。水文化民俗是长期以水为畔的居民, 对水的认识、理解, 还包括他们与水发生各种活动中的行为方式、思维特点等。民俗的形成是经历史的发展, 将人类与水的各类活动, 通过升华、精炼、提取而获得的精神财富, 形成过程中吸收了当地文化、历史的元素、特点, 具有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在运用民俗水文化的时候, 因因地制宜, 严谨的去挖掘、保护当地的民俗水文化, 不歪曲、不捏造, 确保水文化的原滋原味。

因地制宜保留差异地域特色。民俗水文化资源的地域差异比较明显, 具有着较强的场地性, 例如一些对水的节庆类、信仰崇拜类的水文化资源往往存在于独特的以水而生的村域文化中。不同的村域会形成不同的村庄水文化, 即使是同一大水域, 水域的南岸村与北岸村都会形成不同的村域特点, 因此因地制宜的保留其村域的水文化特点, 也是开发的一大关键原则。

2.1.2 运用方法

参与体验型的文化活动开发。民俗水文化是人类长期与水相处所衍生出的各类与水相关的生活习俗与信仰, 正因为其来源于生活, 在运用时文化活动的开发就可以多往参与体验型发展, 例如增加水上活动的自助性, 游客可亲自参与到这些民俗中, 体验当地的民俗风情, 亲自祭拜水神、制作水产品等, 将游客充分的融入到当地水文化中。

相互结合、综合式开发。民俗水文化的发生往往有着特定的时间、空间、特点, 不是孤立存在的。特别是乡村环境中民俗, 保留着朴素纯朴的特点, 其民俗水文化常与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等相互存在, 如果在开发时, 各种文化能相互结合的共同开发, 更能将水文化发展宣扬得更好, 各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同时发展, 更能将传统的水文化真谛深入人心。

2.2 乡村文体娱乐型水文化资源

文体娱乐一直是人类满足生存后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要求享受, 各类文体娱乐型的水文化资源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数不胜数。早在屈原《九歌》诗中的《河伯》、《湘君》两篇中, 就对古代一些水上娱乐活动进行过描述。到了唐宋时期, 大型水上娱乐活动发展形式更为丰富, 例如一种在水上表演木偶戏技艺的艺术形式———水傀儡活动就很盛行, 活动生动的将一些神话传说与历史故事再现在人们眼前, 以愉悦人们心理。自古以来端午节的水上赛龙舟在如今依旧备受人们喜欢推崇, 这都是文体娱乐型的水文化资源, 现代各类新文化的加入, 新的娱乐型水活动也发展起来, 例如水上游乐场、水文化主题公园等, 这些娱乐活动的产生都来源于历史长河, 是传统水文化的发展与延伸。

2.2.1 运用原则

充分挖掘水体自身资源。水文化的娱乐休闲性活动例如漂流、游水、乘舟、观景等, 常需要依赖于水的自然属性。在娱乐水文化活动的设计中, 如何在传统的水活动之上, 再深入的挖掘其特色, 是这类资源开发的重点。

与时俱进的设计原则。现代的水文化活动对其功能上有了新的要求, 例如活动的大众普及性、空间的公共性等, 故娱乐型水活动设计应与时俱进, 根据各类年龄参与者的心理要求、活动特点, 将活动设计得具有大众普及性。水活动的空间设计上还要将现代景观设计学的公共性融入其中。

2.2.2 运用方法

创建主题公园型。当河流水域宽阔时可以创建以水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或水上游乐园, 水上游乐园是以水上娱乐活动为主的主题公园, 设计可以将乡村中传统的水上娱乐活动与现代主题乐园的休闲方式结合起来, 即保留了乡村的传统文化, 又赋予了它时代的气息。该类乡村河流旅游开发项目易带动周边经济的兴起, 在江苏例如汤山的“水魔方”游乐项目的开发就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人气上升。

创建时代特征的健康休闲产品。人类与生俱来就带有着亲水的渴望, 水能在不同层面上给予人类满足与抚慰, 使人身心健康。一些以水为载体具有时代特征而开发的健康休闲旅游项目很值得推荐, 例如水疗度假村、水上活动村等。这些健康休闲产品的组成类型有很多, 例如足浴、水鱼足疗、温泉疗养、垂钓、划船等, 都能让乡村旅游的开发与时俱进, 健康向上, 符合现代人类的心理、生理需求。

3 小结

无论是乡村民俗地方特色型水文化资源, 还是乡村文体娱乐型水文化资源, 都是人类劳动人民长期以来的智慧结晶。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结合现代河流景观设计运用到乡村环境建设中来都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未来乡村环境建设市场空间开发度大, 效果明显, 而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将是其关键突破点。

摘要:尊重人类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水文化, 因地制宜的运用水文化营造特色河流景观, 是景观设计师必然要面对的课题。本文将乡村河流水文化进行了分类分析, 针对不同类型的水文化探究不同方式的运用手段, 以增进对乡村河流景观水文化特色运用与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乡村,河流景观文化,特色,设计

参考文献

[1]孙高峰.浅谈城市水系景观与人文资源的共融—以邵阳市资江风光带规划为例[J].湖南城建高等转科学校学报, 2002.

[2]黄国平, 马廷, 王念.城市水系景观评价的模糊数学方法.中国园林, 2002.

[3]王中华, 邓明静, 王海侠, 冯晨静, 杨建民.京杭运河 (江苏段) 河岸生态景观带设计初探[J].河北林果研究, 2007.

[4]汪霞.城市理水—水域空间景观规划与建设[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9.

特色水文化 篇2

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

·湖北麻城 陈昌学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灵魂和根基。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引擎。

我们麻城作为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而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要抢抓大别山实验区的历史机遇,建设“五个麻城”,打造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谋求跨越式发展,也只有从文化着眼,充分挖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特色文化这篇大文章,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才能更好地使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麻城的六大特色文化

麻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自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麻城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具体来说有六大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杜鹃文化、移民文化、麻姑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

红色文化麻城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也是鄂豫皖红军之源。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麻城诞生。董必武在此撒播革命火种,王幼安在此首建特别支部。1927年,“麻城惨案”震惊全国,毛泽东派学生军驰援麻城。革命战争年代,麻城有13.7万多人参加革命,6万多人参加红军,有在册烈士12532人。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其中有著名的开国大将王树声、传奇将军许世友、二野猛将陈再道、华野虎将王必成。老区乘马岗还是“全国将军第一乡”,红色古迹遍布全镇,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杜鹃文化麻城山川秀丽,花色似锦。全市共有100万亩杜鹃林.其中,龟峰山风景区有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华一绝,世界罕见,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2008年、2010年麻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影视明星曹曦文为麻城城市形象代言人、麻城首席杜鹃仙子。“杜鹃花城”的美誉已叫响全国;“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已成为麻城响亮的城市名片。此外,麻城还有国家级4A景区龟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全市生态游、红色游、人文游方兴未艾.移民文化麻城是明清两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圣地。“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明初麻城有四乡,其中古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沈家庄等移民遗址遍布麻城。当时10万麻城乡亲前赴后继、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西迁巴蜀建功立业,麻城人几乎填充了四川、重庆的每个角落;“麻乡约”川渝有名.央视纪实片《大迁徙》在麻城开机拍摄显示了麻城是中国移民发祥地之

一。今天,我们张扬这种筚路蓝缕、敢闯天下的移民精神,就是为了谋求麻城的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教师文稿

跨越式发展。如今,有26万多麻城人外出务工经商,有千余名“麻城海员”漂洋过海;还有一大批麻城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麻城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麻姑文化麻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大将麻秋之女。麻姑之父麻秋所筑之城即为今天的麻城。麻姑故里在五脑仙山,那里有麻姑的美丽传说,如今是国家森林公园.“麻姑仙洞”是麻城著名风景名胜“三台八景”之一.近几年来,为了弘扬麻姑文化,麻城市聘请神话作家周濯街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麻姑》,并筹划拍摄了神话电视剧《麻姑传奇》,充分展示了麻姑与麻城的历史渊源及麻城丰富独特的文化魅力.名人文化麻城历来崇文重教,书墨飘香,人文昌盛。秀丽的山川造就了邹来学、刘天和、李长庚、梅国桢、梅之焕、耿定向、刘侗、女诗人毛钰等众多杰出人物.其中仅明代一朝,麻城就诞生了文武进士121人。明清两朝,麻城书院林立,有万松、白杲、东溪、道峰、辅仁、白云、芝佛、天台等著名书院,这里曾一度是明代中晚期进步思想的中心。革命战争年代,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将星璀璨。到了近代,麻城有辛亥革命志士余诚、严重、“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著名作曲家张敬安、著名数学家严士健、斯诺克台球手梅希文、中国围棋“新人王”李喆。2003年金红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魏霞入围2010“感动湖北”人物候选;程龙富入选2010“感动湖北”十大人物;还有全国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丁颂扬,当代麻城英模人物辈出。回溯到古代有:三国时期的曹操;唐代的李白、杜牧;宋代文学家苏轼;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文学家冯梦龙;清代廉吏于成龙;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文学家和诗人郭沫若、著名作家王愿坚、邓一光等都曾客游麻城,歌咏麻城.民间文化麻城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特产丰富,地域文化底蕴深厚。一是东路花鼓戏.俗称“哦呵腔”,是由鄂东民歌演变而成的地方剧种.2008年东路花鼓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近,麻城市大型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获湖北省戏剧节金奖。二是麻城花挑.麻城花挑是湖北独具风格的民间歌舞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原流行于麻城福田河双庙关一带.2006年已入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麻城美食.麻城的肉糕、火烧粑;东山的老米酒、吊脚火锅;夫子河的鱼面;黄土岗的鳝鱼面等各具风味,特色鲜明.四是自然景观文化.龟峰山的雄壮、五脑山的幽静、九龙山的神奇、杏花村的古韵、麻城“三台八景”的胜迹都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五是麻城特产文化.福田河的“福白菊”、盐田河的板栗、龟山的老米酒、乘马的花生、顺河的山油茶这些地理标志性产品,其自身就是底蕴深厚、辐射面广、源远流长的麻城文化符号。

麻城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推进“名城强市”战略,我市在麻城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著名作家熊召政为麻城文化发展顾问;定期开设“麻城讲坛”探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开通麻城首家村级网站,创作村歌《麻城杏花村》,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开展全市性的文物普查工作,做好文物和重要历史遗址的挖掘、保护和规划,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文物监管和保护的力度,大力推进文物事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麻城文选》的编辑出版填补了麻城文学选集出版的空白,是麻城文化名城建设的一件大事; 龟峰山、麻城烈士陵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五脑山、杏花村、博物馆、乘马会馆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检查验收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增强了麻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了麻城城市形象。目前,我市在发掘境内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的文化生产主体还比较单一,文化产业弱小,难成气候;市场意识不强,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旅游景点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网络化旅游体系;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产品开发也比较滞后;尤其是资金与人才的缺乏,使我市的文化产业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我们麻城要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建设“文化麻城”,关键是要把本土内涵深厚的特色文化资源、文化精神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用特色文化产品占领市场。

力”的观念。让全市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文化事业中来,共同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让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大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以建设好乡镇文化站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城乡影院建设;广泛开展“送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开展“麻城文化周”活动,积极支持传统地方戏曲、民间节会演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三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推介力度,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地方经济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质的红色文化、杜鹃文化和名人文化产业,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资源整合和媒体推介等措施,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依托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改扩建乘马会馆,修复改造将军故居及革命遗址,将乘马、顺河众多的红色景点串连起来,让游客在旅行中传承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

文化产业短板,吸引市内外文化投资者在麻城特色文化产业领域做文章。可学习沿海城市经验,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借鉴“文化+科技”、“文化+休闲”、“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创新模式,在“水”字上做文章,发展浮桥河、三河、明山水库的生态游;在“绿”字上做文章,发展生态农业,兴建一批乡村农家乐和生态农庄;在“游”字上创品牌,建设杜鹃博览园、移民公园和麻城名人文化园;着力打造“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品牌,实施移民文化遗

址修复和保护工程,建设麻城美食文化一条街,使麻城由单纯的山水游向休闲游、体验游、人文游转变,促进旅游消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化创意策划人才,夯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基础。每三年评选一次“麻城文艺奖”,用评奖鼓励人才,推出新人新作,为文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文艺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支持大别山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托龟峰山民俗艺术团、东路花鼓戏团,开展送戏下乡,进一步打造东路花鼓戏品牌,实施地方戏精品工程,让东路花鼓戏成为麻城扩大对外交流的名片;弘扬麻城特产文化,把全民创业与特产文化结合起来,实施品牌战略,大兴“三乡三业”;弘扬麻城花挑和民间剪纸艺术,建造麻城民俗文化展览馆,展示麻城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2011年11月28日书

陈昌学:男,1977年8月生于湖北麻城市。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会员。2000年毕业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分配于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工作。2003年在湖北大学进修学习。2012年通过考试进入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工作。工作期间,历任中学语文、英语教师,有过多年中学毕业班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业余爱好摄影、文学写作,有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在《中国教师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师院报》、《楚天声屏报》、《麻城报》及《初中生天地》、《黄冈周刊》、《创业麻城》等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也有部分作品散见于黄冈教育网、黄冈新视窗、麻城信息港、麻城教育信息网等网站。系学校、麻城市骨干教师,2007年麻城市首届初中班主任培训优秀学员,2010年麻城市委党校第三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有论文在2011年麻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举办的“住建杯”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征文中获“十大优秀征文”。

通联: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陈昌学

邮编:438300QQ:327197770

Tel: ***

E-mail:***@163.com

理念 特色 文化 成果 篇3

理念,即理想和信念。科学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办学的总体指导思想,是由学校全体成员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追求结合而成的复合体。办学理念必须明确“学校是什么”、“学校具有什么使命”、“学校具有什么作用”等基本问题。办学理念来源于学校办学传统的积淀与升华;校长经过长期办学积累的大量的成功经验的思想基础;在广泛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和发展产生的一种哲学思考。办学理念的提炼要总结、反思与研究学校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学校发展环境,广泛研讨与论证上来完成。办学理念一旦提出,必须落实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用理念来指导、规范办学的一切行为。为此我校的办学理念定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具体表述为: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育人为本,就是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人成才,一切着眼于调动和依靠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即要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师德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全面发展就是培养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是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风格。它既是学校的亮点、卖点,也是学校的导向和办学水平的标尺,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殊魅力。特色就是影响力,就是竞争力。办学特色的建设一般分三个阶段:选择和孕育、组织和发展、完善和巩固。或者可概括为孕育、诞生、成长、成熟的过程。它是一个实践——发展——再实践——再发展,不断得到师生、社会认可的过程。办学特色可以是多维度的。如:以管理为特色,实行情感管理、人文关怀,学校形成向心力凝聚力、和谐力,学校充满温暖,似家园、乐园;以培养目标为特色,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文明修养和德才皆备;以培养名师为特色,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在学科有建树的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和“名教师”,以课程资源开发和学科建设为特色,在开齐开足国家地方课程外,结合实际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重点突出英语、信息技术等学科特色;以教科研为特色,如衡水中学“以考代练、以考促学”,我校的“五问式高效课堂”等;……总之,办学特色多种多样,只要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教师发展,有利于学校发展,满足社会、时代需要,特色可以建立,就可以保持与发展。在此过程中,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坚强的意志和开拓奋进的精神不可缺少。

先进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组成的校园人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过程的活动方式活动结果。先进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的重要环节,是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平台,也是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体现。在物质文化建设上要优化育人环境,让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楼都孕育人文特色,要体现出校园的清洁、安静、优美、意境的理念。制度文化建设上要以人为本,既要建章立制,依法治校、按章办事,又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管理文化建设上要以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为基础。简单地说要管顺、管好,但不能管死、管乱。教师文化建设要以教师的师德水平、教学能力、治学方略、师生关系为主要内容。学生文化建设要以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方法与学习成绩、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为主要内容。

特色水文化 篇4

一、科学解析“习得育人”文化内涵及基本要义

什么是“习”?“习”的意思是反复地在运用中学习掌握, 从而逐渐养成习惯, 直至内化为健康向上的心理行为意识。《论语》开篇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这句话的意思是, 学习了就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反复实践, 用心体验并吸纳养成, 在不断地温习、探索中感悟人生道理, 享受大大小小成功的喜悦, 这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孔子认为, “习”是快乐、积极心态养成的不竭源泉。

“习”字, 繁体写为“習”, 是一个会意字。从羽, 与鸟飞有关。本义为小鸟反复地试飞。是什么时间呢?白天。古人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太阳升起的时候, 大家就像小鸟一样, 迎着东方熹微, 开始了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实践体验。多少鸟呢?所有的鸟。两片羽毛, 象征“有教无类”, 教育公平, 让每一只小鸟都能飞向蓝天, 寓意教师在阳光下为每一个孩子都插上理想的翅膀;还象征师生同飞, 教师带领学生颉颃校园, 展翅翱翔在理想天空, 去追逐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习得育人”又是何意呢?意为实践体验, 积极养成习惯、自主内化。“习善而为善”, 即在严格训练中, 在反复多次的体验中, 习惯熟悉, 有自律而为的自为、自觉、自由之韵。

二、积极思考“习得育人”历史依据及现实意义

“习”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主题, 是学校理念文化系统的核心引领, 在各种学校主题特色文化建设中应独树一帜。那么, 其文化的历史依据及现实的意义何在呢?

1. 依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必然。

中华儒家文化有六艺之学, 是中华先进的体验教育传统, 其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六艺的课程与学段, 在今天看来, 依然科学实际。所谓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礼, 体验进退交际常识;乐, 操习艺术技艺;射, 体验健身自卫技能;御, 体验出行本领;书, 研习汉字书写技巧;数, 运用计算知识。我校文化特别突出“六艺”之学, 力求承继儒家文化衣钵。讲中华文化, “习”字当先, 师生共习, 在体验中提升品位, 在体验中成就品质, 在体验中与学校共成长。

2. 创立学校办学特色的现实要求。

我校前身为古南学校, 为武汉西部较薄弱学校。初中剥离后, 单设为小学, 借硚口名校———东方红小学的品牌优势, 得东小优质教育资源支持, 更名为“东方红第二小学”。“习得育人”文化主题中“习”的确立, 隐含向名校虚心学习的基本定调, 也蕴含零点起步创造西部小学传奇的教育梦想。学校希望在办学中做到脚踏实地, 一步一个脚印, 先行后说, 行知结合, 不浮躁, 不跟风, 真办学, 实育人, 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培育新一代高素质的中华复兴大业接班人。

三、努力培养“习得育人”文化建设生力军

教育的改革实践关键靠教师, 没有教师的参与, 就不可能有教育的变化。东方红二小成为单设小学后, 学校的发展之路在哪里?我们认为, 首先在教育者的思想、行为的变化上。因此, 学校秉承“日习日进, 常习常新”的校训, 践行“让校园成为师生读书、实践的乐园”的办学目标, 提出了干部、教师、学生三个不同对象在习练中提高素养的要求, 即干部要“习德———修炼人格, 得浩然之气;习学———修炼思想, 得管理之道;习做———修炼真知, 得成事之术”。教师要“习心 (爱心、耐心、真心) ———修炼心境, 得育人精髓;习业 (基础专业、学科专业) ———修炼专业, 得教书神韵;习技 (一技一特长) ———修炼艺质, 得心灵美好”。学生要“习行———修炼行为, 得习惯优良;习智———修炼思维, 得学识增长;习艺———修炼特长, 得兴趣宽广”, 也就是引导大家外筑“筋骨皮”, 内修“精气神”, 实现人的内涵及气质之升华。

几年来, 我们一直将教师的发展变化放在首位, 开展“修业“活动, 年年进行“五好” (上课好、带班好、作业设计好、培优好、补差好) 教师评比;开展“修德“活动, 定期安排“寻找教师职业幸福, 做幸福教师”的讲座, “用身边的人说身边的事”师德演讲等;开展“修技”活动, 如:“一师一特长”培训、“一手字、一口话、一专功”训练、“课堂模式运用的效能课堂”赛课、“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实践课堂”比课等;开展“修心”活动, 倡导教师树立“每天读书一小时, 幸福生活一辈子”的读书理念, 开展每周一记、每月一思、学期“万字摘”活动。同时, 我们定期开展读书主题实践活动, 如“半月谈”评书活动, “悦读吧”品书活动, “感恩、敬业、做人”的读品人生活动、“与书香为伴, 做‘最美’教师”好书推介活动、“爱党、颂党”赛诗会、“学小玲, 做楷模”教育畅谈等。我们还通过心理健康讲座、生活健康讲座以及练武术操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帮助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心态, 培养了大批“专业+特长+生态”的复合型教师。

四、逐步构建“习得育人”教育体系

我们认为, “习得”的关键词为实践、体验、感悟、内化。六年来, 在实践探索中, 我们构建了“规范、实践、激励”的习得管理策略, “习惯在实践体验中养成、兴趣在校本活动中深化、素质在生活运用中内化”的习得德育策略, “实践为主、学导互动、内外兼修、生动实效”的习得课程策略, “教育性、实践性、亮美性、个性化”的习得环境策略, 学校已经形成“习得育人”教育基本体系。

1. 建设习得德育的基本策略, 提高育人实效

我校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创建了以兴趣、实践、内化为载体的教育策略。

(1) 让学生的好习惯在“三园”建设的体验中得到养成

在德育工作中, 学校开展了“三园” (阳光校园、有序校园、礼仪校园) 建设, 让学生的好习惯在“三园”建设中逐步得到养成。

首先抓好阳光校园的建设。学校通过抓“阳光体育锻炼”活动, 让学生动起来, 养成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通过“习故事”特色活动, 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 滋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抓好有序校园的建设。学校以“个个班好”“集体备班制”活动为载体, 打造有序的校园育人环境。一抓常规有序:以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入手, 以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为突破口, 抓常规“五有序”, 即校园安静有序、文明路队有序、课间活动有序、两操规范有序、清洁保洁有序。二抓活动有序:本着构建和谐有序校园的宗旨, 坚持“教学优先、分布活动”的原则, 实行按天分年级开展了足球、篮球、武术、跑跳、游戏等不同的运动。三抓管理有序:在行为规范的养成方面, 学校加强检查的力度, 对班级常规管理实行量化评比, 通过三级检查, 坚持做到日反馈、周小评、月末评奖, 在学生、小组、班级和年级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班班争先的良性竞争氛围。四抓安全有序:通过举办专题讲座、观看法制教育片、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 使学生做到学法、知法、守法、护法, 努力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有序的育人环境。

最后抓好礼仪校园的建设。学校把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学校坚持全员育人的观念, 制订礼仪具体要求, 开展实践礼仪、展示礼仪活动, 让学生的言行遵礼守礼。

(2) 让学生的兴趣在校本趣味活动中得到提升

学校积极开发社团活动, 一是开发校级社团, 如:中华武术、漫游书画、东方声乐、工艺作坊、植物培植、科学探奇、航海探奇、电子制报等。二是开发班级社团, 如时装设计、插花艺术、咔嚓摄影、故事王国、诗诵艺术、神奇魔方、百变溜球、翻飞空竹等。学校现已组建近30种特色社团, 通过这些不同层次的社团活动培养了学生广泛的兴趣。

同时, 学校还积极建设书香校园, 建立了一整套书香校园建设机制。一是定期开展读故事、讲故事、演故事、画故事、唱故事、编故事等“读书·故事”系列活动, “爱国爱校、健康成长”励志读书比赛, “红色经典诗歌”诵读活动, “亲书跳骚超市”书籍互换活动等;二是建立“四段八级”式“红孩儿故事汇”段位评价, 实行“读书三星”的周评、学期评机制。

此外, 学校还开展了如“雷锋伴我成长”“争做绿色天使”“红色的劳动节”“灿烂的毕业季”等主题活动, 也开展了各种评比活动, 评出艺术、科学、文明、劳动等“学校百星”, 由此来强化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意识, 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及积极的人生态度。

(3) 让学生的素质在生活运用中得到固化

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进行的整体布局, 使学校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再现场。我们围绕学校开发的《三习规范歌》中的要求, 对每个班级进行了统一布置, 设计了个性大秀场、“日习日进, 日进日高”班级争章榜、每月群星荟萃墙、文明进餐积分榜、“我的美好生活”集锦窗等特色展示栏目, 同时开展评选“美好孩子”活动, 以促进每位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不断积淀好习惯。目前, 在这样丰富而独特的学校文化熏陶下, 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了实时的固化。

2. 聚焦习得课程的基本策略, 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我们力求建构“实践为主、学导互动、内外兼修、生动实效”课程, 形成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为辅、校本课程有机渗透的学校特色课程的布局。

(1) 围绕国家课程, 实施“四习八法”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认为, 国家课程实施中也应有学校特色的烙印。因此, 我校将“习得”的思想贯穿课堂,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以实践为基础, 以悦纳为前提, 以发展为目标, 特别关注学生的心态和脑智力开发, 将课堂分为四个环节, 并用八种策略进行教学 (简称“四习八法”模式) , 即1~2分钟的习心静神、调整心态环节;30分钟习思导智及习练储智两个环节;8~9分钟习得升智环节。在“四习环节”中有机实施“1:3分配, 学导互动;冥想静心, 调整情绪;五官联动, 助思提效;三法交替, 扩大容量;意义记忆, 导图整理;多元习练, 自主内化;实践反刍, 内外兼修;三维评价, 生态发展”八种策略, 由此, 全面改变了课堂, 促进了课堂效能的稳步提升。

(2) 开发“习得教育”校本课程教材, 丰富学生成长舞台

我校在落实国家课程的基础上, 重点进行了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我们遵循学校办学理念, 根据“六艺”之学, 彰显办学特色, 开发了系列校本教材, 满足了学生实践的需要。学校开发了“三习规范歌”“必读国学故事”“红孩儿推荐故事选编”“中华武术”“班级社团活动校本教材设计”“中华经典礼仪课程”等德育课程。学科课程开发了“趣味练笔系列”“数学中的智慧”“开心综合实践系列”“脑科学阅读训练”“硬笔书法电子指导教材”等。学校通过系列校本教材的开发, 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了多元的成长舞台。

3. 实施习得管理的基本策略, 不断规范教育行为

“习得育人”的核心价值就是以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 在“实践、体验、感悟、内化”中促进师生和谐发展。围绕这一价值观, 我校对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重新思考和定位。

(1) 依法依规, 健全现代管理制度

2012年, 学校拟定出《学校章程》, 内容涵盖办学宗旨、办学理念、基本制度、岗位职责、师生校园生活要求及规范、教学流程管理规则、学校程序性制度、学校评比奖励性制度等, 特别制定了干部“五力”、教师教学“五好”、教师育人“五好”以及《三段六年学科、兴趣质量管理评价细则》《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突出贡献人员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评价标准、细则和办法, 以此规范、激励教职工的教育行为。

(2) 以“双主体”管理方式为突破口, 激活管理机制

我们提倡学校的每个教师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我们以《东方红第二小学“生长”式教师培训发展手册》为载体, 引导教师记录自己专业发展情况, 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等行为进行自我调控, 自我修正。同时, 我们还坚持每月开展文明年组评比, 树立榜样年组;坚持每学期开展“金榜”年组、“标杆”教师评选, 激励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在学生管理中, 我们也实施“双主体”管理, 学校和班级尽可能地为每位学生设置参与管理的岗位,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班级和学校管理中, 让他们既是管理者, 又是被管理者。

4. 落实习得环境基本策略, 发挥环境育人功能

(1) 注重色彩的象征意义

学校本着教育性、实践性、亮美性、个性化为特征的环境建设指导方针, 在环境布置的色调选择上总体基调上以粉红及海蓝为主。粉红:象征希望;海蓝:象征人生的海洋。粉红及海蓝搭配, 象征师生如飞鸟般在人生的海洋中展翅翱翔, 追寻梦想。学校力图通过色彩的有机搭配体现环境文化与办学理念的共通一致, 力求把学校建设成环境优美, 且有自己个性的美丽校园。

(2) 开发实践、体验的育人环境

我校文化核心是“习”, 所以我们对校园环境进行了与之相关的三个主题的整体布局。

第一个主题是绿色校园, 意为打造一片“绿意”, 使整个校园洋溢在一片绿色之中。目前, 学校绿茵景点错落有致, 奇花异草, 四季吐艳, 名木奇葩, 四季常青。

第二个主题为活力校园, 意为打造健康学园, 让校园动感飞扬。我们在操场的西侧, 建成了“健身场”, 设有太空漫步机、四位坐蹬器、攀越架等趣味运动设施, 让学生在绿意盎然的操场上享受健康和活力的运动。

第三个主题为书香校园, 意为形成浓郁的书香文化。一为由老师带领学生动手布置的装饰物。有走廊上师生共同设计创作的字画剪贴作品;有梯间设置的小马虎领物吧、音乐习练吧、轻聊吧、棋艺吧和每间教室门口的漂流书架。二为习艺园。习艺园是学生集中进行才艺习练与展示的区域。我校特色才艺模块是拳术、地书、航模等, 我们有专门场地与相关配套设备供师生习练展示。三为习德园。习德区是每周例行周会仪式的地方, 是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同时也是学生举行大型校园活动的集会场所。我们依据小学生实际, 提炼出传统道德中两个核心价值元素“善”与“俭”作为文化宣传的侧重点。习德区既是习德体验的公众表现之地, 亦是习德成果展示的褒扬场所。四为习思园。思, 是行知的积淀与消化, 又是视野的开拓与新起点的发掘。日习日进, 日习日新, 没有“思”便无以进, 无以新。习思园的设立, 给大家提供了读书看报、赏字赏花的场所, 让师生在读、看、赏中提升着“习”的品质。

北京特色文化 篇5

老北京人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及祭祖敬神、婚丧嫁娶、生辰寿日都离不开糕点;一些小康人家还把糕点当作早点和夜宵,或用来做招待客人的茶点。因此,北京的糕点铺特别多,而且,除糕点铺外,一些副食杂货店也兼卖这些糕点。

老北京人把糕点铺称为饽饽铺。“饽饽”一词始于元代。元世祖定都北京(大都)后,市面上出现了以蒙古饽饽为主的民族食品。经营这种食品的称鞑子饽饽铺。明朝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又带来了南方糕点,经营这种糕点的称南果铺。清朝入关后,又带来满洲饽饽,从此北京形成了蒙、满、汉、回四个民族、三种类型的饽饽铺,蒙、满合称鞑子饽饽,汉族的大教饽饽以及回族的清真饽饽。清末民初以来,由于各民族多年的生活习惯的融合,逐渐转化为满汉结合的北方糕点,称“北案儿”;南果铺则称“南案儿”;清真则称“素案儿”。

《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上说:“瑞芳、正明、聚庆诸斋,此三处,北京有名者。”这三家都在前门外。此外,还有王府井大街路西的宝兰斋,东四牌楼北的瑞芳斋,地安门外路东的桂英斋,西单牌楼北的毓美斋以及后来开业的`稻香村南味糕点等都很有名。

饽饽铺的产品品种,季节性很强,到什么季节卖什么时令糕点。例如:从正月初开市起,即开始供应细馅什锦元宵,直至正月十五。四月开始卖鲜花玫瑰饼,鲜花藤萝饼;五月节则卖江米小枣粽子、五毒饼。盛夏则供应绿豆糕。八月中秋节则供应中秋月饼,自来红、自来白、提浆、翻毛月饼,南果铺则供应广式月饼、苏式月饼。九月重阳,应节供应重阳花糕。十月入冬,玉面蜂糕、芙蓉糕、萨其马又上市了。一进腊月门,又准备年货供应了。那时腊月二十三是“小年”,要祭灶,送灶王上天,要供应关东糖和南糖,关东糖用麦芽糖制成,形状有糖棍儿和糖瓜儿两种。南糖是由南果铺开始制作,仿效苏州式的糖食,有芝麻鸡骨糖、芝麻片、芝麻条、糖馅芝麻块以及带各种馅料的芝麻糖,包括豆沙馅、金糕白糖馅;此外还有花生糖片、花生糖块,统称“什锦南糖”。祭灶过后,年禧祭佛供品上市,品种有成堂蜜供、成套月饼等,月饼分红、白两种,每五块月饼为一碗,从下往上,一块比一块小,最上面码一个莲花托儿,托着一个面桃,桃上有红面条盘出“一笔寿”的图案。每堂五碗,重十五至三十斤不等。

饽饽铺日常供应的品种有大、小八件,缸炉槽糕、套环蓼花、龙凤喜饼、核桃酥、杏仁酥、杏仁干粮、焦排叉、中果条(江米条及糖枣、芝麻球组成)等。其中龙凤喜饼是男女青年订婚时,男方向女方赠送的礼品,每四块一斤,一般要送一百斤。套环蓼花是新女婿看望岳父母时要带的礼品,取“套环亲戚”的吉利。缸炉槽糕是妇女生孩子时的必备食品。中果条则是儿童的小食品。

在经营管理上,饽饽铺大都是前店后厂,前柜销售,后设烘炉,前后人员,分工严格,后案的人员为手艺人。店规中,对个人卫生要求严格,站柜台的店员,不能蓄发留胡须,必须剃光头或留平头。对顾客要和蔼,说话要文雅,不准说粗话,即便没有顾客,也禁说不雅之词。如遇女顾客来购物,在收款或找零钱时,不能把钱和物品直接送到女顾客手中,要把钱和物放在柜台上,以避免碰手之嫌。

老北京糕点的饮食文化特色

驴打滚

豆面糕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

灌肠

不只有庆丰包子 老北京糕点美食大搜罗

在北京的小吃中,灌肠要算得上是物美价廉,绝对的大众化。这种纯北京式的真正土产多少年来在集市、庙会上随处可见,尤其是北京的夜市上,都少不了由它来唱主调。说实话,吃灌肠不在乎解饿,只是领略它的风味,过过馋瘾。

在北京的传统风味小吃中,要讲风味,这外焦里嫩的灌肠味道最奇特;要讲传统,它更是千古不变,无论是谁,依旧将煎好的灌肠蘸上蒜汁;依旧是用小竹签一片片扎着吃,如果哪位用筷子那就没有一点情趣了。听老人们讲,当年,地安门外后门桥东西两面各有一家灌肠铺,在北京很有名。桥东一家较老的叫福兴居,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关张后便只剩下桥西的合义斋一家了。当初,这合义斋也是以经营灌肠而出名,不过,今非昔比,当年的合义斋如今早已经改头换面,成为一家经营多种风味小吃,门脸儿修得古色古香的铺子了。。

奶油炸糕

它是最有营养价值的北京小吃,用上好面粉为原料,先烧适量开水,水开后,改用小火,将面粉倒人锅内,迅速搅拌直到面团由自变成灰白色,不粘手时,取出稍晾成烫面。白糖用水化开,香草粉用水化开,适量鸡蛋液在碗内搅匀,分几次加入烫面中,最后一次加入奶油、糖水、香草粉水,揉搓均匀。

除奶油炸糕外,还有黄米面炸糕和江米面炸糕(用水磨米,质量最好),面均要加水和好后发酵,面和得不要太硬,要适当揉进一点碱。制作时抓一块面约一两,用手指在中间按一个坑儿,包进豆沙馅,将口封严,随包随入温油炸至金黄色。此种炸糕外焦里嫩,香甜可口,很受欢迎。

艾窝窝

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特色水文化 篇6

提高认识,全面理解文化企业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是指社会主义企业在市场经济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活动之中,又流溢于企业活动之外。不可忽视的是,在生产精神产品的文化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全面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对文化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企业的产品属性和生产方式,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是文化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文化企业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文化属性,其文化属性决定了文化产品在意识形态上的导向性。文化企业自身建设状况和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直接决定着其产品能否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我们出版企业,承担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社会责任,因此,一定要努力建设自身先进的文化,做到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不给错误思想和文化垃圾提供传播渠道。另一方面,文化企业的生产方式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主要依靠员工的智力创造。脑力劳动是在无形状态下进行的,其效率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员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文化企业的员工在满足社交、自尊、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方面要求较高。传统的管理手段虽然能够发挥明确工作内容、规范工作:过程、保持工作状态的作用,但难以更好地促进员工自觉性和责任感的提高,难以满足职工个人高层次需求,也容易使员工陷入被动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注重对外在行为的规范转向注重对内在意识的引导上,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向员工宣传、灌输并努力使员工接受企业管理方法的内在理念。即依靠具有自身特色的优秀的企业文化,激励和规范企业和广大员工,为员工提供施展自身才能的空间,引导员工把个人发展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最大限度地结合起来,在实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员工个人的发展。

其次,企业文化建设是文化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竞争能力,尤其是核心竞争力最终决定着企业来来的命运。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于出版社这样的文化企业来说,员工队伍和员工的创造能力及所生产的特色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否长久地拥有一支既遵从企业的价值观,又能够积极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员工团队,进而形成有自身特点的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能否长久、稳定发展的基础。所以,在人才培养和员工队伍建设上,企业领导者既要注重专业技术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又要注重团结、诚信、敬业等企业价值理念的弘扬,这样才能持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班子重视,大力营造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首先,领导班子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领导人、领导班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企业中的“典型人物”,企业领导者首先应是企业文化的引导者,同时也应是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处处体现着企业文化。因此,要建立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必须依靠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倡导。我们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确定为实现全社2001~2005年发展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领导班子多次组织企业文化的学习、研究和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成立了由班子主要成员和部分中层干部组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小组,统筹规划出版社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保证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推进。

其次,领导班子要引导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形成合力建设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企业文化的形成不仅需要领导者的规范和倡导,更重要的是员工的认同和接受。因此,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依靠广大员工的创造精神。我们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为全体员工举办企业文化讲座,宣传普及企业文化知识,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并在全社大会、中层干部会等多种场合反复强调,不断强化。同时还组织在社内局域网开辟了企业文化论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讨论,为员工提供畅所欲言的多种条件,形成了全社同心协力、共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结合社情,确定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贯穿于企业的发展、变革的整个过程。企业文化只有适合自己企业的实际和有利于本企业的发展,才能被确立下来并逐步发展完善。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个性,认清自己的特点,发挥本企业及其文化素质的优势,在企业自身所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本企业的文化。

首先,我们较为全面地了解了我社的创业及发展历程、产品结构的形成和丰富的过程,以及经营管理理念的发展和变革历程。同时,结合我社2001—2005年发展规划以及更加长远的发展目标,分析我社在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市场定位、产品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生产与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以此确定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导向。

其次,开展了社内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设计了包括被调查人基本情况、职业满意度、企业发展理念、企业核心领导层评价、组织与团队、企业文化物质层面、企业文化制度层面、企业文化精神层面、价值取向、开放式问题10个部分,共?08个问题的调查问卷,下发全体员工,以求全面掌握我社企业文化现状和员工企业文化诉求。回收问卷有效率达到90,5%o其后,组织人员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员工年龄、学历、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不同部门工作经历等7个主要维度、18个主要选项、100个问题的大量基本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系统分析,基本达到了全面了解员工现状的目的。

在较为充分地把握了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我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包括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口号、社标五个部分。

由内而外,注重夯实企业文化的内在基础

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用文化方式包装企业。运用非常好的词语以及流行的名言和警句,把企业加以包装的做法,在一段时间内和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提高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目的,但这不能达到提高企业内在素质的目的。企业内在素质与企业外在形象是相互对应的,内在素质的优劣,决定了企业能否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最终影响着企业外在的社会形象。

因此,我社在企业文化建设上,选择了从企业内部入手,通过打造一支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优秀员工队伍,建立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经营体制和科学合理的现代管理体制,为员工创造和提供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空间,以不断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高满意度的服务,在顾客、合作伙伴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面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我们所提出的“由内而外”还有另一层含义。企业文化包含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其中最核心的是精神文化层面。企业精神文化是最深层次的文化,它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既是其他文化层面的结晶和升华,又是其他文化层面的基础和支撑。因此,我们选择了从内在的企业文化精神层面建设入手,带动外在的制度层面、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的方式。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拟定了在企业内部宣传、贯彻我社企业文化核心理念的工作安排,通过讲座、征文、演讲等多种形式,使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深入人心,为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搭建了思想平台。

层层联动,当前工作和长远目标统筹规划

企业文化的各个层面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虽然我们采取了以精神层面的建设为龙头,以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提炼、宣传、贯彻为基础的工作方案,但同时也认识到,在核心理念建设达到一定阶段时,应当适时地进行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搭建。

在制度层面,首先从与我们所提炼的核心理念有一定差距、关乎员工切身利益、为员工所密切关注的绩效考核制度的修订、完善入手,力求在收入分配、业绩考核等方面,充分体现我社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同时,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范员工行为。在物质层面,我们先期开展了员工认同感较强、实施难度较小的办公用品标识化、统一产品包装、办公环境整治等工作。通过各个层面的联动以及关键环节和见效较快环节的有关工作的配套进行,进一步强化了我社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打造灵动的水文化教育特色 篇7

一、锁定特色办学方向

我校地处吴江运东开发区最重要的庞山湖地区, 学生是周边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和来自五湖四海的新吴江人的后代, 他们对庞山湖悠久的水文化发展史知之甚少。事实上, 曾经的庞山湖起着调节太湖水位的重要作用, 历代过往的文人墨客, 如范仲淹、王安石、范成大等等, 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文。而位于学校以西的京杭大运河, 更是一条历史之河, 一条文化之河。古往今来关于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已得到千锤百炼, 无疑是育人的绝好教材。此外, 当下的中小学环境教育中, 水资源教育, 是提高我国公民环境意识和环境伦理的必由之路, 是保护蓝天绿水的有效途径。

从以上所述的学校周边的自然和文化环境以及教育的实际需要出发, 针对“山湖”校名的内涵———山的沉稳和水的灵动, 经过多次的专家论证、教师征询和行政研讨, 2010年初, 我校确定以“水文化”教育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以达到让学生“了解水知识, 体验水功能, 保护水资源, 学习水品质”的教育目的。

二、迈出特色建设步伐

明确了目标, 制定了建设方案, 我们就有序推进特色建设的进程。首先, 策划“水文化教育”特色研究课题。要切合实际地创建自己的教育特色,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品位, 离不开课题的有效引领。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确立课题研究的先导地位, 让它成为学校特色建设的“指挥棒”。为了迎合课程改革深化和办学特色内化的需要, 学校申报了两个相关课题:苏州市陶研课题《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开发“水文化”育人功能的实践研究》和省级子课题《水文化特色引领下的校本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的实践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 强化了水文化教育, 也较好地发挥了学校特色建设的引领作用。

第二, 开发“水文化教育”特色校本课程。学校教科室组织人员在引领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参与编写水文化特色教育的校本课程。2010年在部分年级中先行开展“水文化”主题综合实践活动, 教师在活动中积累资料, 边研究边整理, 初步完成校本课程的初稿, 并组织学校骨干力量进行编撰, 形成了中、高年级各一册校本教材, 分别是围绕水的自然特性的《生命之水》和水的人文特性的《灵动之水》。并逐步在中、高年级选择试点班级进行使用, 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了二次修改, 目前, 在全校推广使用的过程中集思广益, 并进一步修订完善。

第三, 开展“水文化教育”特色实践活动。只有真正渗透于学校整体工作中, 并融入日常教育教学的特色, 才是有生命力的学校特色。基于这样的认识, 我们努力开发已有的特色资源, 把特色活动纳入到校本课程。在“灵动的水”为主题研究性学习活动中, 学生认识了水的自然特性, 了解了校名背后的故事, 探究了校训和楼名的涵义和寓意……学生的研究兴趣非常浓厚, 研究性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学校在吴江区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中分别获一、二等奖, 研究性学习成果汇编也获一、二等奖。教师的综合实践教学论文在区级评比中获奖。2010年开始, 我们每年举办一届“水文化研究节”, 全体师生积极地参与到每一届的主题活动中, 制作冰灯、研究纸船、探索和宣传校名与楼名文化,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对水的自然特性和与我校密切相关的水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四, 构建“水文化教育”特色环境文化。首先, 宣传理念文化。为使学校的“水文化”特色教育逐渐深入人心, 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水文化”的相关知识, 利用集会、专题会议等对全校师生进行培训, 通过校园广播、电视台、《山湖》校刊等多种媒体进行宣传, 采用师生问卷调查等进行培训结果的测试, 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 师生对此特色普遍认同。特色化的环境是学校的一张名片, 彰显着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同时, 它也是学校特色教育的课程资源, 能营造浓郁的校园特色氛围, 达到环境育人的目标。在深挖校名内涵的基础上, 学校确定以“沉稳”和“灵动”为校训, 以浮雕的形式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五幢大楼的楼名及注解呈现在每幢楼的醒目位置;让学校的每一堵墙都会说话, 让每一个场所都折射出文化的光辉。

其次, 打造楼名文化。我们从育人的角度出发, 发动全校教师为学校五幢大楼进行命名, 经过反复推敲和认真筛选, 在深究“山”与“水”的寓意后, 把五幢大楼分别命名为:“仁智楼”、“上善楼”、“仰止楼”、“登峰楼”、“百川楼”, 并进行了注解, 将师生的精神追求寄予其中。“仁智楼”———仁者爱山, 智者乐水;“上善楼”———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仰止楼”———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登峰楼”———山登绝顶, 立人为峰;“百川楼”———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这样的命名, 有诗意, 有深意, 又有教义和特色, 较为明了。

最后, 创设活动文化。学校以“水”为主题, 利用近200平方米的室内场所, 创建了水文化科技活动园, 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水的特殊性质和对自然界、人类的重要作用, 同时学生可以在那里动手操作, 亲身体验水的功能, 感悟水的巨大力量, 水的伟大和无私, 以及感受保护水资源的迫切愿望。这是一个集教育性、参与性、互动性和探究性于一体的科普活动场所, 在这小小的空间里, 学生们可以通过耳闻目睹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走进水的世界, 探寻其中的奥秘。这也是我校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基地。吴江教育局和吴江水利局联合将活动园命名为“未来工程师工作室”并授牌;省市区各级水利和教育部门的领导都给予高度评价;中国水利网站进行了报道;中央电视台7套“异想天开”栏目也进行了报道。

三、展望特色教育未来

学校的特色建设虽然已经迈开了步伐, 但尚处在起步阶段。特色建设的资源要进一步开发, 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 水文化教育的外显特征要进一步凸显, 营造更加切合学生发展的特色文化氛围。

第一, 加强校园水景文化设计。以水景联系引导建筑群落, 以溪水、河流、喷泉等一定量的水体作为主题, 强化我校特有的建筑群水文化育人的氛围。通过对显性环境的建设, 一方面能让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学校的特色, 接受特色文化的教育, 另一方面也是向每一位家长和来访者亮出我校的特色名片, 让他们从每一个细节中感受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 我们要利用水多变的形态和可塑性, 以及它丰富的内涵, 灵活组织点、线、面的水景, 以展现水的自然特性、人文特性的小品点缀其间, 让学生时时处处可眼见水景, 耳听水声, 触手及水, 最直接地感受到水文化的魅力。这些水景, 可以是现代的, 展现我们开发区走在时代尖端的风貌;可以是古朴的, 传达我们江南水乡的独特神韵;但是, 它们必须是活泼、充满童趣的, 能吸引孩子探索研究的。目前, 学校正在规划设计体现学校“仁智教育”特质的“善”“容”“智”“恒”四处景点, “善”———上善若水, “容”———海南百川, “智”———智者乐水, “恒”———滴水穿石, 在每一处景点上能够较好地体现水的品质,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水文化的熏陶。

第二, 开展水文化研究系列活动。

1.追溯水文化历史。我国治水历史非常悠久, 治水经验十分丰富, 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世代相传的大禹治水, 就是典型的原始社会的水文化。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水利工程成为我国重要的水文化遗产, 特别是对我校校名中蕴含的“山湖”———庞山湖历史的追溯与调查, 让学生充分了解家乡水文化的源远流长。

2.深入开展以“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1) 成立“水文化”研究性学习小组。了解水丰富的自然特性, 调查了解淡水资源, 了解水污染及水危害的现状;通过对农村灌溉用水调查、农民饮用水工程调研、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干旱水灾调查、节水护水小窍门搜集等, 真正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水资源知识, 走进节水的世界, 提高环境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达到以水文化育人的目的。 (2) 以主题活动促进学生对“水文化”知识的了解。以“中国水周”、“世界水日”等为载体, 开展以“水”为主题的文娱活动;以“水”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以“水文化”研究为主题的科技活动;以“水”为主题的美食活动等, 这些活动主要有书法、绘画、诗歌、对联等, 通过这些活动的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增长有益的知识和能力。每年举办一届“‘水韵山湖’校园文化艺术节”。

第三, 强化水文化特色日常教育。通过水文化教育, 引领学生感受“水文化”的精髓, 以水品质来熏陶学生、教育学生, 让学生“了解水知识, 体验水功能, 保护水资源, 学习水品质”。这是我们开展水文特色教育的真正目的。

“灵动之水”是学校水文化特色教育中突出的一个关键词。学校结合实际, 引导学生探究校名、楼名, 以及和水相关的名言警句、古诗词佳句等, 让学生开展有系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 体会、感悟水文化教育之精髓———善、容、智、恒, 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真正培育学生崇善、包容、智慧、顽强的精神品质。

特色文化团队:永远的文化绿洲 篇8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先进而有生命力的文化, 文化能从根本上体现新农村的价值和意义。与城市相比, 农村的文化发展相对缓慢, 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 我们要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走向高度重视, 为了繁荣新农村文化, 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确实改变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从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但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认识误区, 把城市文化的形式强加于乡村文化, 或者试图把乡村文化直接改变为城市文化, 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 是一种文化专制行为, 对文化的包干与包办从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往往花了大力气去推行却收效甚微, 如许多声势浩大的送戏, 送文化下乡活动只能取得暂时的效果, 却不能从本质上去改变农村文化的现状,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潜质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 要真正改变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 就要找准定位, 改变观念, 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参与, 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不断增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创新的活力。

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要着眼于农村文化的自主发展繁荣, 这里的关键就在自主两字, 要让农民在文化建设中充分自主自立, 就要尊重农村的生活方式, 尊重农民的文化习惯, 遵循乡村的文化活动规律, 在长期的基层文化工作实践中, 笔者捕捉到一个现象, 一个地区的文化繁荣与否与当地的文化团队建设有密切联系。由于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的精神需求, 几乎在任何地方都有文艺爱好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 这些爱好者往往自觉形成了自己的中心, 自觉地向外界学习, 自觉地扩大影响, 甚至自觉地形成自己的组织。随着时代的发展, 慢慢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内涵。一切地方戏的产生, 大致就是这个道理。一支有特色的文化团队, 有很强的组织性和号召力, 能起到凝聚力量的作用, 可以吸引一大批人的加盟, 全面带动, 全面改变当地的文化建设面貌。因此, 培养和发展农村文化队伍, 是农村文化建设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建设特色文化队伍是一项既有战略意义、又有现实意义的工程。这也是农民自办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 一支优秀的特色文化队伍将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面旗帜, 引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加大政策推动力度, 确保特色文化队伍稳固发展

农民组建特色文化团队, 对建设稳定而和谐的社会环境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建设乡村文化队伍的过程中, 政府要积极引导, 全力扶持, 把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和大力扶持农民组建文化团队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确定下来。并且要突出搞好服务管理工作, 协调解决团队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不断改善活动的条件, 提高活动质量, 规范活动环境, 确保特色文化团队健康有序进行, 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团队, 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对刚刚起步, 还处于萌芽状态有潜力的特色团队要进行重点扶持, 对已形成文化特色, 有影响力的团队要进行重点保护。

在提供精神支持的同时, 政府还可以出台一系列的考核奖励制度, 对表现优秀的团队可以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和一定的经费支持。

二、利用传统文化, 形成团队特色

农村业余文化队伍往往是一个群众自娱自乐的团体, 有很大的随意性, 相互复制, 相互克隆, 一轰而起, 也一轰而散是这个特殊的文化团体经常会出现的现象。只有形成特色才会吸引男女老少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 才具有强大持久的生命力, 团队文化需要不拘一格表现特色, 才能突出优势。

一个团队的特色往往和地方特色有关, 和民间传统有关。例如武进寨桥的蚌舞和滆湖的水乡文化有关, 横林的太平马灯和长期流传的传统文化有关, 因此, 发展特色文化要结合当地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和实际现状。千百年来, 农民一直靠自己创造的传统文化自娱自乐, 传统文化反映了当地的文化发展历史, 体现了当地群众的审美情趣, 这些传统文化是创建特色文化团队的重要资源。面对丰富的文化资源, 我们要有选择和鉴定的能力, 以创建特色文化为目的, 重点抓住在这一地区广泛流传的传统文化项目加以改进和发展。

三、以人为本, 不断提升团队的队伍素质

搞好团队建设, 人是最关键的要素。文化团队的建设关键在人才, 人才是最大的优势。要提升团队素质。一是要培养团队的带头人和组织者。作为文化团队的带头人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必须要对本地区的文化活动情况了如指张, 这是一项基本条件, 其次必须热心群众文化活动, 有兴趣才会有积极性, 这些有组织能力又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素养的人材是担任组织者的最佳人选。

队伍的整体素质也需不断提升, 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要扩大团队的影响力, 增加知名度, 让社会接受并喜爱, 关键在于团队的质量。农村的文化队伍的质量可以说是有高有低, 参次不齐, 有的文化团队慢慢萎缩并消失的原因在于整体素质不高, 武进横林的马灯队已成为武进节庆活动中的保留节目, 是当地一块响当当的文化品牌, 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为了马灯队的壮大和发展, 横林文体站多次组织开设马灯表演培训班, 几年来培训人数达千人以上。通过培训班的学习, 吸收了更多的优秀人才参与到马灯表演的队伍中来, 这支庞大的特色文化团队展示出强大的活力, 在武进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独树一帜。

四、推广经验, 依靠典型的示范作用

农村业余文化团队在组建起步时肯定会处于无序的壮态中, 缺乏管理和活动经验, 要发挥先进队伍无可替代的示范作用, 推广成功的活动经验, 通过放大和扩散效应, 积极引领新建的文化团队向健康向上、凝聚力强的先进典型学习。通过典型引导推动特色文化团队的发展壮大, 通过典型带动, 有力地影响和推动其他特色文化团队的建设。

近年来, 武进雪堰镇的文化团队建设就做得有声有色, 在镇文体站的正确引导下, 书法、美术、腰鼓等多个团队搞得有声有色, 参与人数达四百多人, 其中还包括许多热爱文化的外来务工人员, 在雪堰文体站的积极引导下, 这些协会经常性地发展活动, 各协会成员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雪堰镇的成功经验也被不断推广, 带动了武进的新农村文化建设, 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交流, 形成城乡良好互动

团队要发展, 离不开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这种互动不应只是乡村之间的, 或者是城市对乡村的, 同样乡村也可以作用于城市, 也可以让农民送演出、送文化进城。让他们在各种大型的民俗文化展示和艺术节的演出中一展风采。农村业务演出团队充满生活气息, 原生态的表演能让城里人耳目一新, 他们也能在城市的舞台上收获自信, 获得更为丰富的表演经验。

农村民间文艺演出团体走进城市, 将与城市文化加强交流形成呼应, 有效地推动农村文化团队的建设。

特色水文化 篇9

长岛作为中国极少数的几个海岛型资源地之一,是妈祖文化、龙山文化的传承地,自第一届中华妈祖文化节开展以来,借助中国北方妈祖信仰中心的优势,打造了海岛文化品牌[3]。因此,随着长岛影响的日益增大,北长岛的开发建设也呼之欲出,其作为长岛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特色的设计被提上日程。

1 北长岛旅游文化特色设计思路

北长岛旅游文化特色设计将糅合“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相结合及功能需求”的城市设计方法与马林诺夫斯基文化理论成果,形成文化设计的新角度,提供物质设计与精神设计结合的思路(见图1)。

同时,在马林诺夫斯基文化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对理论框架进行深化,通过文化剖切、提炼与整合,进行旅游文化主题和三个层次的特色设计(见图2)。

2 北长岛岛屿文化特色挖潜

北长岛是长岛商、游、住三位一体的服务基地,功能导向性较强,其文化特色挖潜建立在长岛整体岛屿文化特色梳理之上,由此,形成部分与整体在岛屿文化特色的一致性。

2.1 岛屿文化特色剖切分析

长岛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足迹,从史前文明到历史文明,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历史价值。由此,按照文化类别的不同,长岛海岛文化可划分为地质、历史和水乡民俗三类,按其内涵、外延、所属层次类别进行归类(见表1),抽离出北长岛不同的文化特色主题。

在该三类文化之中,包含的人文内容的文化类型和文化底蕴越深厚,其层次类别则越偏于抽象与综合,其外延也更为宽泛,可组织的素材也越丰富。

2.2 岛屿文化元素提炼与文化特色的梳理整合

在长岛海岛文化剖切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文化划分与层次划分,以及具体化各类文化中的文化典型、特色及文化元素加以提炼,通过进一步的细化、抽象,对文化元素进行整合,得到形态、色彩、意蕴三方面特色梳理(见表2),形成北长岛文化特色基调。

在此基础上,根据主要形、色、意的表达引申出不同的文化主题和衍生出新的设计元素。在旅游文化特色的设计中确立文化主题的意蕴旋律、色彩主调和形式方法,再进行元素的重新组合与再创造,实现由零到整的设计思路。

3 北长岛岛屿文化特色设计

在北长岛文化特色挖掘的基础上,结合其自身设计功能的需要,将物质载体赋予文化内涵,进行文化的多层次设计,用以形成文化的自繁衍机制和文化与经济互动机制,以期在提升资源品质的同时,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文化影响放大效应。

3.1 北长岛岛屿文化特色设计原则

在北长岛旅游文化特色的设计中,不同文化层次之间应是互通的,即在主题基调一致、总体特色确立的条件下,分不同的文化主题予以设计,主题之间相互连通,并相对独立。每种实体层面的表达都将蕴含其他层面的表达,即讲究设计的文化共融性。在设计过程中,应遵循的设计原则包括:

(1)地方特色性与场所精神:实体层设计应以某文化类型的形、色、意为基调进行设计,体现各文化类型的特点,取得设计的协调性、体现地方特色。

(2)元素的重构运用:实体层设计不应是各类要素的简单拼合,进行古文化元素的再创造运用,符号的抽象化处理等,讲究意趣与神似。

(3)现时性:实体层设计应体现现时性进行设计,一是体现满足现代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满足不同的功能配置要求;二是体现现代元素的融入,包括新材料的旧材质表现等,即以新代旧等。

3.2 北长岛岛屿文化特色主题设计

根据长岛海岛文化与文化元素的调查分析和文化特色的提炼,可以将北长岛的旅游文化特色主题分为海洋地质文化主题、海洋历史文化主题、海洋生活文化主题、海洋传说文化主题和海洋宗教文化主题五类。五类文化主题设计将囊括设计项目实体的设计和主题文化其他层次的设计(见表3):

(1)海洋地质文化主题:展现海洋地质的自然神秘,表现地质物峻、雄、险与彩石灵秀的特征。

(2)海洋历史文化主题:展现海洋历史文化的深厚积累,表现古人类生活面貌和古人类技艺的发展,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再认识、古技艺文化的发扬热情以及艺术创作的灵感。

(3)海洋生活文化主题:以海洋民俗生活为起点,进行渔家生活方式的体验设计,以人的活动为设计主题,获得渔家生活情趣。

(4)海洋传说文化主题:体现传说文化的幻想主义倾向,采用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不同的表现方法加以展现和描述。

(5)海洋宗教文化主题:展现宗教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神秘主义格调,增加宗教的渲染力,体现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海外华人侨胞的爱国热情和道家文化的清幽深远。

4 结语

在当今这个城市设计日趋丰富的时代,设计取决于内涵与品质。设计者总是试图通过一种方式去发现和展示某种独特的东西,这是符合辩证法的,任何一个设计都应当是对具体对象分析的结果,而不是空中楼阁,而这一过程又极其复杂,充满了曲折性和难以预料性,需要设计师们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或许这也便是设计的魅力之所在了,鼓动着设计者们采用新的视角、新的思想去发掘,一种文化、一个设计、一种品格,抑或一个奇迹……

摘要:借鉴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层次理论,结合城市设计零整互化和功能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北长岛为例,提出“文化主题—文化元素—抽离要素与文化意向—文化层次设计”岛屿旅游文化特色设计的思路。

关键词:岛屿,旅游,文化特色设计

参考文献

[1]付薇.旅游经济与文化生态的关联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52~53.

[2]刘康.海岛旅游模式及环境影响对策分析——以青岛为例[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9):102~109.

特色水文化 篇10

一、提高认识, 把握发展机遇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朝阳尤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整合朝阳文化资源、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的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可以进一步整合我市的文化资源, 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二是调整朝阳经济结构、推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是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要求的朝阳产业, 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劳动就业、推进现代服务业等方面作用显著。朝阳的第三产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 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可以进一步改善我市的经济结构,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增加发展活力。三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能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 党和国家进一步确立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部署, 文化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强调了加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建设, 指出:“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城市为核心, 加快产业整合, 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三大文化产业带。”这一规划给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中的朝阳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提出“要把打造文化品牌作为发展辽宁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深入挖掘我省文化资源, 全力打造一批辽宁文化品牌, 提升辽宁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要“立足辽宁特色文化资源, 打造辽西历史文化走廊等文化品牌”。这一部署为我市打造朝阳文化品牌创造了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 这为我们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政策, 抓住发展机遇, 加快发展步伐,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二、着眼优势, 挖掘内在潜力

朝阳具有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而“五张王牌”更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无价之宝。

1. 历史牌。

全市已发现历史文化遗址4587处, 有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46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 留有人类祖先10万年前繁衍生息的足迹。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为夏商周以前“三皇五帝”传说找到了实物证据, 把中华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被誉为“东方文明的曙光”。东晋十六国时期, 朝阳是前燕、后燕和北燕王朝的都城, 创造了融中原文化、东北亚文化和草原丝绸文化于一体的三燕文化。朝阳是中国北方的佛教圣地和佛教文化传播中心,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佛教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僧人昙无竭西行天竺取经比唐玄奘早207年;北塔博物馆同时珍藏佛祖真身舍利和锭光佛真身舍利, 为世界唯一;龙翔佛寺被称为东北佛教“祖庭”。朝阳是世界上第一只鸟起飞和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 素有“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之称。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和自然遗产为我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

2. 传统文化牌。

朝阳戏剧创作和舞台演出成就斐然, 被誉为“戏剧大市”。许多具有浓郁辽西风韵的优秀剧目多次在国内、省内摘金夺银;话剧《凌河影人》囊括了包括文华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在内的所有戏剧大奖。古筝艺术享誉全国, 有“南扬州, 北朝阳”的美誉, 是中国古筝名城。楹联艺术基础雄厚, 是中国首家“楹联之市”。皮影戏全国闻名, 凌源被国家授予“皮影之乡”。书法创作闻名遐迩, 北票市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 北票民间文学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剪纸在民间广为流传, 建平县被命名为省级民间剪纸艺术活动基地。秧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朝阳被称为秧歌之乡。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多姿多彩的发展形式。

3. 旅游文化牌。

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朝阳旅游文化资源丰富。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古生物化石和佛祖真身舍利是三大带有垄断性的特品级旅游文化资源, 开发前景十分可观。朝阳鸟化石地质公园是中国唯一一座国家级鸟化石地质公园。耸立于市区的北塔为东北第一塔, 塔中发现的镏金银塔、金银经塔和波斯玻璃瓶为三件国宝级的文物。努鲁儿虎山风景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凤凰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景区。大黑山森林公园森林是辽宁省最大的原始次生林带, 被誉为“辽西绿岛”。白石水库为辽宁第三大水库, 是大凌河畔一颗璀璨的明珠。计划2009年竣工的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纪念馆、陵园, 填补了辽宁抗战教育基地空白, 为朝阳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基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为朝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山水空间。

4. 人才牌。

朝阳文化人才辈出, 尹湛纳希被誉为“蒙古族的曹雪芹”;玛拉沁夫、儿童文学家胡景芳等驰名文坛;拥有国内一流的戏剧创作家、画家、摄影家、话剧演员等文化艺术精英, 在戏剧创作、古筝演奏、快板书、绘画、书法、摄影等方面艺术造诣享誉全国。朝阳体育人才济济, 有奥运会女子柔道冠军李忠云、世界杯和世锦赛女子举重双料冠军孙彩艳、亚洲男子十项全能记录保持者齐海峰等一批世界级体育明星。文化和体育名人荟萃, 为扩大朝阳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起到了强有力的宣传作用。

5. 区位牌。

朝阳一域连三省 (区) , 东眺沈阳经济区, 西望京津塘城市群, 南临渤海湾, 北接内蒙古, 既便于承接两大城市群辐射, 又利于吸纳腹地资源, 具有东西借力、南北聚财的区位之利。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资源禀赋和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的名片, 将为朝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新的机遇。

三、突出特色, 打造朝阳文化品牌

1. 统筹规划, 因地制宜, 精心构筑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

坚持“文化强市”战略, 整合现有文化资源, 以市场为导向, 立足特色, 突出重点, 打造品牌, 迅速壮大文化产业规模。在区域发展战略上, 率先在中心城市实现重点突破, 努力把朝阳建设成全省重要文化产业基地。在行业发展战略上, 实施分类指导、区别对待、重点突破、逐步推进战略。优先开发文化旅游业, 逐步推进其他文化产业的发展。坚持改革创新, 进一步繁荣会展广告业、文化艺术品生产经营业、文艺创作演出业、广播电视电影音像业、文化体育娱乐业、艺术教育培训业、新闻出版印刷发行业和版权服务业、网络文化服务业。依托旅游文化资源, 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着眼全市一盘棋的大格局, 发展优势文化产业项目, 建立文化产业园区, 培育优势文化产业群, 发展优势文化产业带。

2. 突出特色, 抓住重点, 全力打造“四大文化”品牌。

一是紧紧依托朝阳文化资源优势, 全力打造以牛河梁红山文化、古生物化石文化、佛教文化、三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大文化”, 建设并叫响“文明圣地”、“化石王国”“三燕古都”“东方佛都”四大文化品牌。二是依托“四大文化”资源, 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围绕打造“文明圣地”文化品牌, 大力推进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保护开发, 建设牛河梁遗址公园, 使其成为集科学考察、祭祀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围绕打造“化石王国”文化品牌, 以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为中心, 建成全面展示晚中生代热河生物群化石和自然地质地貌的综合性世界级地质公园。围绕打造“东方佛都”文化品牌, 推进东北佛教文化圣地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以供奉佛教圣物佛祖舍利为中心, 把凤凰山打造成为东北第一佛教名山, 把朝阳建设成为“东方和谐圣城”。围绕打造“三燕古都”文化品牌, 要在三燕风格建筑及饮食文化上下功夫。建设古龙城景观, 将仿古一条街改造为“慕容街”, 并按照“三燕”传统文化特色风格进行改造扩建。建设三燕博物馆和鲜卑风味小吃一条街。三是着眼“四大文化”内涵, 策划推介出寻宗觅祖、文化祭祀、科研考察、文化采风、佛学佛事等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知名度的精品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四是围绕“四大文化”主题, 创作上演剧目, 形成朝阳演艺品牌。注重开发仿古玉器、皮影、剪纸、刺绣、木雕、砖雕、泥塑等系列旅游纪念品和工艺美术品, 逐步形成特色文化产品。以剪纸画、皮影具、红山器物仿品、刺绣等民间手工艺品为依托, 带动旅游纪念品的规模生产。以牛河梁红山文化、古生物化石、特色手工艺品和书画为先导, 带动制盒业、标识业、装裱业的发展壮大。

3. 改革创新, 扶持引导, 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一切有利条件。

一方面是深化改革, 不断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一是抓好监督、评估、执法和服务, 进一步确立文化产业单位在市场主体地位, 着力解决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的问题, 扩大文化产业单位的经营自主权, 努力解决工作机制不畅、职能不理顺等弊端;二是将现有的文化单位进行科学分类, 对文化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扶持和保障, 对经营性单位加速事转企步伐;三是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 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另一方面, 要引导扶持, 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条件。一是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加快国有资产重组, 做大做强有活力的国有文化企业, 坚持多元投入方针, 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和个人投资文化产业, 大力吸引外资参与文化产业;二是增加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资金, 引导文化产业的投资方向, 增加文化产业贷款指标, 倡导实施资助性信贷政策, 允许文化单位对其享有使用权的土地、房产、建筑物, 依法进行开发经营、租赁和转让;三是培育、壮大文化经纪人队伍, 充分发挥文化经纪人在推介文化产品、活跃文化市场、服务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 组建区域文化发展协调基金组织、各类文化产业基金组织和文化投资公司, 允许社会和个人兴办文化艺术基金;四是建立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和调查核算制度, 建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信息交流平台;五是加强行业管理和市场管理, 加大文化法制宣传教育, 为文化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4. 深入宣传, 加强领导, 确保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特色水文化 篇11

关键词:城市文化景观 溯源 城市文化特色 安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安顺是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631年的城市发展历史,为安顺留下了丰富的城市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成为安顺城市发展的时间和文化坐标,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变迁,是安顺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安顺城市建设的改建和扩建,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很多城市文化景观和文物建筑,造成城市文化的割裂。本文拟通过对《贵州通志》、《安顺府志》、《续修安顺府志》三本志书中所载安顺城市文化景观(见表一)进行溯源,探究这些城市文化景观的演变及留存现状,对志书中八景之外的城市文化景观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文化景观进行梳理,分析新旧文化景观之间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的更新性之间的关系,挖掘安顺城市文化特色,以便在新城建设中通过景观符号的利用,使整个环境系统具有城市典型风貌特色,反映城市文脉的延续,同时又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志书中所记载的安顺城市文化景观

(一)《贵州通志》记载的普定八景概况

明万历《贵州通志》记载的普定八景,指的就是安顺八景。一景“龙洞飞虹”,在安顺城东门外飞虹山下。二景“凤献朝阳”,指东门外凤凰山,山形如扑地凤凰,其主体为凤骨,两侧斜坡即凤翅,其颈俯曲至南水关内复昂起,东岳庙(今为东林寺)正殿恰压凤头,神座适落凤嘴。因为该山位于日出东方,头朝向普定卫城,故得其名。三景“环峰拱翠”,指的是安顺环城皆山的整体景观,意出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四景“带水潆澜”,指贯城河的风光。贯城河山城带水,碧波荡漾,河上有九座石拱桥,六座平板桥,形成“九桥十八洞”的景观。五景“东潭印月”,指城东金钟山半山腰的潭池。六景“西墅绯桃”,指西门桃园,是当年城中仕女踏青的场所。七景“文峰夕照”,指今天的西秀山白塔,时为砖塔,形状像一支大笔,故名文峰。八景“圣泉漱玉”,指城南五里,有泉自山麓流出,即玉碗井。

(二)《安顺府志》记载的郡城八景概况

清咸丰《安顺府志》中记载的郡城八景条目,郡城即今天的安顺城。八景之首:“笔锋耸翠”,即今天的西秀山白塔。该塔的修建因为“初,郡城既建,形家以城南山势不耸,于南隅阜建塔以彰文明之象”。二景“砚石濯流”,指东水关静乐庵的偏石板,状若巨砚,故名砚石,与文峰塔相对,意寓笔砚相对。三景“高楼伴云”,伴云楼在安顺府署(今县府路),大堂东侧。四景“曲波泻月”,指贯城河风光。五景“星阁春暖”,指老东门坡大街正中的文昌宫,嘉庆二十一年知府张经田建文昌宫以复兴郡城三十余年无有中举之现状,后成为安顺登高望远揽胜之地。六景“文苑秋阴”,指城西莲社堂街(今醒狮路)“凤仪书院”。七景“钟惊旅店”,指旧大十字中心的钟鼓楼,形家认为安顺环山耸立而中权独陷,土星缺然,故设钟鼓楼于大十字,使五星得配,且可资守望,壮观瞻。钟楼报晨昏,晨钟破晓,惊觉逆旅,催人登程。故名“钟惊旅店”。八景“花映文场”,指“习安书院”,俗称“考棚”,在今市一中内。一中内的那棵老槐树就是习安书院留下来的古树。

(三)《续修安顺府志》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

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记载了安顺清末名士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习安为安顺府城的代称。本文只是使用其咏八景的诗名,对于诗的具体内容,限于篇幅的原因不录用。第一首诗名“笔锋挺秀”,即今西秀山白塔。第二首诗名“砚石生香”,即城东北的偏石板,与笔锋遥遥相对。第三首诗名“甲楼十字”,即大十字的钟鼓楼,光绪年问更名鼎甲楼。第四首诗名“丁水三叉”,指贯城河水在李家花园(现今为若飞广场处)处汇合,形成丁字形状。第五首诗名“金钟覆地”,指金钟山,即《贵州通志》中的“东潭印月”景观以及《安顺府志》安郡城外八景中的“金钟横地”。第六首诗名“玉笏朝天”,在万仙洞,离城三十里,在汤官屯左侧,未被《安顺府志》列入八景。第七首诗名“华严书声”,指华严洞,嘉庆初,学使洪亮吉更名为“读书山”,离城五里,即《安顺府志》中安郡城外八景的“山洞读书”。第八首诗名“洪化海国”,在城南四十五里,旧系良田,明成化三年忽陷成海,周围约二十五里,未被列入志书八景。

二、志书所记八景景观的发展演变

(一)志书所记景观类型的发展变化

1.“普定八景”代表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兴起

“普定八景”中,城内外的自然景观居多,如“龙洞飞虹”、“环峰拱翠”、“东潭印月”、“西墅绯桃”、“圣泉漱玉”等景观,体现了安顺城市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溶洞、多潭池、多泉流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杨士德在《湘黔滇旅行日记》中“山很低,不过两三百米,一个个孤立着,散布在这个仿佛平原的地方,很是好看”的这段话,对安顺周围群山的描写就很形象地体现了安顺城“环滁皆山也”的美丽自然环境,也是对“普定八景”中“环峰拱翠”这一景观的最好注脚。这八景中自然景观多于人文景观,也体现了明朝时候安顺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兴起阶段,人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很高,人文景观还不多,但也开始出现,如“带水潆澜”就代表了安顺城市建设形成的景观,表明城市在宜居的同时,也塑造了城市山水风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的文化景观;

“文峰夕照”景观是安顺文化兴起的象征,更表达了历史上安顺人希望地方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强烈心理诉求。

2.“郡城八景”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的繁荣兴盛

“郡城八景”的景观和“普定八景”相比,原先的纯粹的自然景观不见了,八景都体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八景中首景“笔锋耸翠”,二景“砚石濯流”,五景“星阁春暖”,六景“文苑秋阴”和八景“花映文场”都与安顺的文化教育事业密切相关,这些景观表达了安顺人重视地方文化发展的强烈愿望。三景“高楼伴云”,七景“钟惊旅店”是安顺城市的高层建筑,除了“培风水,关盛衰”的目的之外,更多是“资守望,壮观瞻”,是安顺人登高揽胜、抒发高远志向、陶冶高洁情怀的地方。至此,安顺城市的人文景观具有了更多的人文教化功能,体现了安顺人重视文化教育、陶冶性情的价值取向,更包含了安顺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安顺城市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地方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气息浓厚,已发展成“西南一大都会”。

3.“咏习安八景诗”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沿袭了前面两个时期中的一些景观,同时把景观的范围扩大到了城市之外。其中有两个景观沿袭了三个朝代,只是名称有所变化,“笔锋挺秀”,《贵州通志》叫作“文峰夕照”,《安顺府志》叫“笔锋耸翠”,实则都是指今天的西秀山白塔。“丁水三叉”,《贵州通志》叫作“带水潆澜”,《安顺府志》叫作“曲波泻月”,实际上都是指贯城河的风光。而今天,西秀山的白塔成为安顺城市的时间和文化坐标,成了安顺城市的形象标志。贯城河依然与今天安顺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密切相关。“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与“郡城八景”的四个景观一脉相承,它们分别是:“砚石生香”对“砚石濯流”,“丁水三叉”对“曲波泻月”,“笔锋挺秀”对“笔锋耸翠”,“甲楼十字”对“钟惊旅店”。而“金钟覆地”则与“普定八景”中的“东潭印月”相对,与安郡城外八景中的“金钟横地”相对。所以,“咏习安八景诗”很好地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安顺人历来就对“八”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志书中记载的景观多是“八景”。历史发展到今天,安顺人对“八”这个数字的情感依然如故。2011年安顺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面向安顺市举行了“安顺八大系列”评选活动,这一系列的评选结果中就有“市区八大景点”项目,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对安顺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新评选的“市区八大景点”为:王若飞故居、安顺文庙、安顺武庙、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西秀山石塔、华严洞、虹山湖。这些景点多体现了时代的更新性,如“王若飞故居”、“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虹山湖”。但是其中“西秀山石塔”和“华严洞”这两个景点则是对历史上“安顺八景”的继承,“安顺文庙”、“安顺武庙”虽然未列入志书八景中,但是它们代表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安顺人崇文尚武的价值取向,所以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的发展,有着历史的继承和时代的更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得以延续并继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志书中所记景观的留存现状

1.消失的城市文化景观

随着朝代的更迭,城市发展的变迁,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也发生着变化,会增加新的文化景观,同时有些旧有的文化景观也可能消失,这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律。如西门的“西墅绯桃”,如今再也看不到西门外绯红绚烂的桃花和踏青的仕女。原来安顺市“环峰拱翠”的美丽景象,因为今天城市的扩展和高层建筑的修建,山体和视野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钟鼓楼曾经是安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系着安顺城市的风水,文化的发达,地方的兴衰,在安顺人心中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于1951年城市扩建的时候被拆除,从此成为老安顺人心中永远的记忆与遗憾。与“笔锋”相对的“砚石”再也不会生香。“高楼伴云”、“星阁春暖”等景观再难觅其踪迹。曾经“带水潆澜”、“曲波泻月”的贯城河,今天已然成了死水沟、臭水沟,不再有“山城带水,碧波荡漾”的优美风光,严重影响了安顺人的生活环境,严重破坏了安顺城市的形象。

2.留存下来的城市文化景观

志书八景中还留存下来的景观已不多见。“文峰夕照”这个景观经过了600多年的沧桑历史,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安顺城市形象的标志。但令人担忧的是,周围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已经对这个郭石农诗中“何来大笔势摩天”的景观造成视觉上的严重遮挡。“凤献朝阳”这个景观因东林寺的存在,目前还能依稀可辨其形迹,但是随着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个景观最终将消失在高楼大厦中。“文苑秋阴”这个景观,现今还存留了“凤仪书院”遗址,

“花映文场”还留下了今天市一中内那颗古老的槐树。处于城郊的华严洞和玉碗井还保存得较好。这些经过沧桑岁月留存下来的城市文化景观,是安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延续着安顺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承载着安顺城市文化的记忆,寄托着世世代代安顺人的情感与渴望,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珍贵的文化景观命运堪忧。

三、志书八景之外的文化景观以及新增加的景观

(一)志书八景之外的文化景观

除了以上列入志书中的各种八景之外,安顺城市中还留存了很多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极高的文化景观,尤其是寺庙庵堂、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这些宗教文化景观,表明了安顺历史上儒、道、释、伊、天主、基督等宗教信仰和谐共处的文化现象,说明安顺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多元交汇相融的城市。

1.文庙

安顺文庙(府学宫)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明宣德八年(1433)由贵州布政使司右参议李睿在卫城始建。经过明、清两朝多次复建增修,遂臻完备。大成殿前两座透雕盘龙石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安顺历史上石雕艺术的最高成就。安顺文庙的修建,开启了黔中六百年的兴学历程。安顺文庙有“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府志统计,明清两代科举,安顺共出了28名进士,明代8人,清代20人。清代出了两名中书。明代出举人143人,清代出举人169人。这组数字反映了安顺教育事业的发达。

2.武庙

根据《贵州通志》记载:“关王庙,城内北,永乐年问建。”指的是旧大十字东北隅的关帝庙、武庙。武庙内供奉关羽和岳飞。由大殿、两厢和观音阁组成,殿内36根10多米高的方石柱,整石整料,无镶无接无缺,撑起大殿宏阔的空间,石柱不假装饰,简洁质朴,方正刚直,体现了武庙所蕴含的内在文化精神,与相隔不远的文庙内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石雕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为安顺石柱殿堂之冠。武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圆通寺

位于安顺西秀山脚下,据秦敬《圆通寺碑记》:“圆通寺,创始于明洪武十八年,重修于永乐六年,皆镇远侯顾公之力也”,始建时间与万历《贵州通志》的记载相同。《贵州通志》记载,安顺城区在明代建有坛庙三十二,其中圆通寺堪称第一大庙,经过明、清两朝历次重修,成为安顺城区三大寺庙之首(即圆通寺、东岳庙、崇真寺)。现存大殿为贵州省为数不多的明代木结构古建筑,大殿内也有28根整石料雕成的石柱,石柱风格与武庙内石柱风格相同。

圆通寺与西秀山上的白塔一起构成安顺著名的城市文化景观,郭石农有诗云:“何来大笔势摩天,塔见圆通望俨然。”白塔与圆通寺相得益彰。现在环绕西秀山修建了塔山广场和景观道,成了市民观景、散步、休闲、健身的地方。

4.崇真寺

在安顺城内西南隅府门口街(今县府路)府署左侧。为安顺城中三大庙宇之一。据万历《贵州通志》记载,建于洪武二十年。由首任普定卫指挥使顾成择地修建。抗战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兽医学校于1939年迁来安顺,学校总部设在崇真寺。1949年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兽医学校,于1952年迁往长春,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现今地面建筑还存三清殿、汉相祠、萧曹庙,存有安顺城中唯一的古戏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东岳庙(今东林寺)

安顺三大寺庙之一,位于城东南隅南水关贯城河畔东,始建于明万历年问。建筑奇特,高低错落,供奉东岳大帝和南岳神,香火很盛。在“普定八景”中的“凤献朝阳”之景,意指凤凰山的山体如一只扑地凤凰,而东岳庙正殿恰压凤头,神座适落凤嘴,体现该庙处于山水交汇、依峰耸峙的绝佳地理位置。

6.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老大十字北侧,东临安顺茶城、中华北路、王若飞故居,南抵老大十字。寺前有大龙井,为安顺古井。大龙井后有龙王庙,过去天旱时,官府带领城中官绅市民求雨之地,现为安顺市文物保护单位。灵泉寺名当由该井而来。

7.清泰庵

位于城东北隅东水关内贯城河畔,今虹山水库大坝东段南侧下,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原来的清泰庵前临贯城河东端,背靠古城垣,竹木苍翠、绿圃似玉,远处山峦秀丽、云烟似带,景色宜人。在此庵左后侧约二十米处,另有一静乐庵与它通连一起,形成“上静乐,下清泰”的景观,可惜静乐庵现已不存。距清泰庵不远处,原有一巨型石板,名偏石板,形同砚石,即府志中的“砚石濯流”和“砚石生香”景观,可惜砚石今已不存在。清末安顺名士郭石农、何威凤曾于清泰庵设帐授徒,并写下了不少诗文佳作。现在清泰庵的香火依然旺盛,尤其是其素食很有名。

除了以上儒、道、释等各种宗教建筑景观外,安顺还有清真寺、天主堂和基督教堂,并拥有各自的信众,宗教活动频繁,体现了安顺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另外,安顺城内古井很多,现今城内还保存下来的古井,应该加以保护。安顺唯一的老城墙残段位于南门大桥,如今只剩下33米,被保护下来供人们怀想安顺建城时的城市规模,凭吊怀古。

(二)新增的城市文化景观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其肌体会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更新。老的城市文化景观可能会消失,新的文化景观会产生。蕴含在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内涵诸如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民俗特征、宗教信仰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安顺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王若飞故居”、“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和“虹山湖”。

1.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是安顺人心中的骄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其故居位于安顺市若飞大道北道中段东侧,由王若飞故居和王若飞事迹陈列馆组成,是安顺市最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切为人民打算”是王若飞一生践行的准则。

2.谷氏旧居

安顺人津津乐道的话:“一门三中委”,指的就是位于今天安顺科学路(原来儒林街中的“大箭道”)28号-34号房院的谷氏旧居。“三中委”指的是谷家三兄弟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都是原国民党政界的大人物。谷氏旧居与王若飞故居相距不远,两所旧居的这种相隔而望很有意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共两个政党对垒成败的象征。“一切为了人民打算”的朴实话语,则道出了两个政党胜败的玄机。所以保护谷氏老宅也是很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

3.安顺历史文化街区

安顺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东起若飞中路,西至若飞北路,中华东路以北,若飞北路以东,清泰庵、人民路以南,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王若飞故居和灵泉寺的保护范围。总用地面积35.11公顷。

历史街区内存在大量珍贵的文物、古建筑、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的街巷风格,文庙、武庙、贯城河、清泰庵、灵泉寺、王若飞故居、谷氏老宅等文物单位都聚集在历史街区内,除了这些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之外,更可贵的是,因为街巷内生活的世居居民,使得历史街区成了活态的遗产,具有浓郁的安顺地方生活气息,安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隐性的文化,在历史街区得以继续延续和发扬。历史街区是人们情感的依托和文化归属感的源泉。历史街区表达了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为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文脉和地域特色的时代需求。

4.虹山湖

虹山湖位于安顺市区东北隅,湖周围被虹山、卧龙、伏虎、狮子山、金牛诸山环抱,湖中有金童、玉女两座小山,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是安顺市上游重要的防洪、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综合性蓄水工程。今天的虹山湖是在1958年4月动工修建的虹山水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虹山湖经过几次修建,成为安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2012年,虹山湖公园完成近期工程整治,现在成为市民游憩、休闲、娱乐、健身的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的公园,成了现代安顺城市文化的新景观。延续了安顺城市历史上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传统。

四、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的文化特色

(一)安顺地方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安顺城的儒学教育开始于1394年。在这600年的兴学历程中,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也培育了安顺人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内在精神。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笔锋挺秀”、“石砚生香”、“星阁春暖”、文庙等是安顺人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历史见证。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很多景观消失了,但是“笔锋挺秀”(西秀山白塔)、文庙等文化景观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今天成了安顺城市文化的象征,这是安顺人对文化尊崇的结果。1938年4月6日“湘黔滇旅行团”抵达安顺,留宿文庙,闻一多先生曾经画了文庙的透雕盘龙石柱的速写,当时的文庙有县教育局派专人管理,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还要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而当时国内的“孔家店”多已被打倒,改办成学校,安顺地方对孔子的尊崇让“湘黔滇旅行团”师生的惊讶迷惑,其实这极好地说明了安顺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二)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

1.城市人文景观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交相辉映、和谐交融。安顺的地理环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龙洞飞虹”,“环峰拱翠”,“东潭印月”,“圣泉漱玉”,“砚石濯流”,“金钟覆地”,“玉笏朝天”,“石蕊凌波”,“华严书声”等景观,都体现了安顺多山、多溶洞、多潭池、多泉流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2.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

安顺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交融的特征还体现在建筑材料、建筑特点、建筑审美方面。西秀山白塔,文庙的石雕,武庙、圆通寺的石柱,贯城河的石堤、石栏、石桥、石井,石铺的房屋与街道,历史街区的青石板路,老城墙的斑驳石墙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安顺地方出产优质的灰白色的建筑石料,由此而衍生了安顺人特有的石头建筑、石雕艺术和建筑审美情趣,而这一切都是与喀斯特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成果,形成了安顺人将日常生活与审美欣赏,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与外在自然的馈赠相结合的安顺特色建筑风格。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的最终表现力。

(三)多元交融的宗教文化

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中留存的大量的宗教建筑,是儒、道、释、伊、天主、基督教和谐共生的文化现象的历史物证。除此之外,还活跃着本地各种民间宗教信仰,体现了安顺人对天地人心的敬畏和反思。这种多元交融的宗教,表明了安顺是一个移民杂处、文化多元的城市,这些宗教表达了安顺人的各种精神寄托以及文化心理,形成了安顺地方本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它存在于建筑问,融到生活里,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行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安顺文化是在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基础上汉族移民文化与本土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产物,文化底蕴迥异于贵州其他地方。从本土文化特色人手研究安顺城市文化景观,追寻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立足安顺的区域特点,为城市的发展寻找一种科学可行的发展模式。

通过历史文化景观的溯源和对近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梳理,我们认为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的城市文化特色迥异于贵州其他地方的文化,所以应该成为安顺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文化本底,一种本土景观设计的方法,尤其是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将本土城市文化景观进行符号化,使得整个环境系统具有城市典型风貌特色,反映文脉的延续,同时满足时代发展需要。通过景观手段,来保护安顺本土的生活方式、良性的本土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杨宛迪:《城市文化景观地域特色的探寻、保护、发展》[D],天津大学,2011:4

[2]清赵懋功:《拟习安书院碑》

[3]清胡林翼:《安顺府浚河禀》

[4]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6

[5]明《贵州通志》:江东之,王耒贤,沈思充修

[6]清.《安顺府志》,常恩主修

[7]民国.《续修安顺府志》,黄元操主修

中国建筑文化三大特色 篇12

相比西方古典建筑文化而言,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有以下这样三大基本特色, 需要认真加以新的审视, 以汲取其合理的营养。

深沉高迈的文化哲理

中国文化哲学的早熟, 使之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灌注和培育比其它建筑体系显得格外的悠久、自觉、深刻、成熟, 因而中国传统建筑体系的文化哲理更加突出, 更具普遍性。从宫殿、寺庙建筑直至普通民居、小品园林, 无不充满丰富多姿而又深沉高迈的哲学意识。正如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李约瑟博士所指出的, 中国建筑精神在于“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自然不在话下, 城乡中不论集中的, 或是分布于田庄中的住宅也都经常地出现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 以及作为方向、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

中国建筑文化哲理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举其大要可列陈数端。

首先, 在对建筑的名称上, 就可看出强烈的文化意义。如称建筑群中位于主体位置、形体高大的建筑为“殿”或“堂”。据《释名》:“堂, 犹堂堂显貌也, 殿, 殿鄂也。”这是将形容词名词化, 以之命名这种高大壮丽的建筑, 可说是形神韵皆备, 这名称本身就已含有某种文化意味, 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不似西方建筑, 直呼其名为教堂或神庙那样直白。又如“馆”这种建筑类型, 据《说文》:“馆, 客舍也。”从食、从官, 为宾客食宿之处。初始本义, 即“客官居所”, 如招待所, 因而有欢迎、公共用途之义。后加延伸义, 则赋予社会学意义, “馆”字便大行其道, 用于学馆、公馆、会馆, 以至现代的图书馆、旅馆、博物馆等等。这个“馆”字便含有迎接、开朗、活泼、公用的含义, 使这类建筑性格特征展露无遗, 其文化意蕴也溢于言表。

其次, 对建筑这一客观对象的定义理解, 中西的观念也大异其趣。关于“建筑”的意义, 在西方建筑学中, 不同学派有不同的说法, 诸如“建筑是庇护所”、“建筑是艺术和技术的总和”、“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建筑是空间的艺术”等等。这些说法固然都有一定的真理性, 但究其建筑哲学的高度, 都不及中国的定义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据可能传至汉代的古籍《黄帝宅经》, 其中有一句十分特别的话云:“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 人伦之轨模。”意思是建筑 (住宅) 是介于天地间阴阳之气交汇聚集之处, 是人类社会家庭生活准则的空间存在模式。这句话前半句说的是建筑的自然属性, 后半句说的是建筑的社会属性。

建筑的本质, 可以说是用独特的“住”的建筑语言, 表述营造者的艺术精神和文化哲学观念, 以及他们对人生观、宇宙观的把握和理解。应该说, 中国建筑文化对于建筑的哲学定义更明确更深刻地揭示了这一点。

第三, 应用阴阳数理哲学的方法指导中国建筑的营造, 以体现中国建筑的艺术精髓, 从而成为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主义美学原理。被誉为中国哲学之源的三千年前的周易哲学奠定了中国数理哲学的基石。《易·系辞上》:“通其变, 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 遂定天下之象。”建筑本身就是一种“象”。以数取象, 以象喻理, 以理成境, 这些原则都强烈地灌注于建筑营造设计之中, 达到和谐有序, 情理相融的艺术感染力。如住宅作为“阳宅”采用“阳数设计”, 先秦典籍记载建筑等级要求, 以横向三、五、七、九开间的奇数展开, 高度尺寸也按等级以奇数决定。帝王大朝金銮殿号称“九五之尊”, 则取阔九间、深五间为建筑最高规格。惟一例外按偶数设计的是藏书楼, 如文津阁、天一阁, 取开间六、层数二, 是依据《易·河图》“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的思想确定设计原则。至于北京城市规划, 天坛布局与个体设计其应用数理象征主义手法更是达到极高成就。

第四, 独特的礼制建筑是中国建筑博大精深文化哲理的最集中体现。如明堂、辟雍、坛庙、宗祠等等, 其源起悠远。这种建筑型制具有极为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纪念性, 集中反映了宗法礼仪、意识形态、哲理观念, 不但在使用上包含着重大政治社会内容, 而且要求有更高的艺术形式加以表达。没有这样的礼制建筑, 甚至“国不将国, 君不将君”。因此, 这类建筑的哲理精神显得更为鲜明和突出。

在这方面, 北京的天坛建筑群尤其是其典型的代表作。天坛以“天”为主题, 充分表达中国人的“天园地方”古典自然哲学观, 其数理构图比例、群体组合等方面手法和技巧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祈年殿作为“时间的建筑”, 环丘台作为“空间的建筑”, 整个天坛就是一座反映东方宇宙时空观的哲学建筑。这种大手笔使这座建筑成为惟一的天下独步之作, 被中外识者赞誉为“完美无暇”的古典建筑精品。

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伦文化, 而中国传统哲学则是一种伦理哲学, 不像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古典文化是神的文化和神的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哲学重情知礼的精神渗透在中国的几千年社会生活之中, 建筑作为社会生活的文化容器, 必然在各个方面强烈地体现这种精神。不仅是宫殿、寺庙建筑, 尤其是居住建筑更是如此。从建筑布局、功能使用、空间环境, 到构造尺度、装饰装修、家具陈设等等无不浸染着人本主义的精神追求。这种人本精神在设计理念上集中表现在以下诸点。

一是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原则。在平面布置和功能使用要求的安排上, 十分注重使用对象相互关系的决定作用, 并成为一条设计基本原则, 也就是“人伦之轨模”的设计原则。即是说建筑设计最根本的是要反映人与人之间相互的确定的规范关系。建筑就是人际关系的空间模式。如作为封建统治中心的皇宫, 不仅要采用庄严、壮观的构图手法来突出皇权至上的设计主题, 更重要的是要遵从礼制名份, 尊卑等级, 反映封建宗法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北京故宫布局就是这样的范例。在设计构思上故宫分前朝后庭二大部分。外朝属阳, 天子公事之用置于前, 设三大殿, 空间处理宽敞、通达、宏伟。内庭属阴, 寝室生活之用, 置于后, 设二宫, 及后妃六宫六寝, 空间处理则紧凑、亲密、精细。在一般住宅四合院中人伦关系反映在平面布局上更是十分严格。长辈住上房, 哥东弟西, 女眷居后院不迈二门, 如此等等。其功能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以及各式人等在其中的活动规律。

二是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尺度。中国建筑总的来说均以近人的尺度营造形象、空间和环境, 显得亲切平和, 以阴柔之美的艺术感染力见长。即或是高大壮丽的宫殿、寺观, 尺度虽有扩大, 但也有所节制, 把握适度。不是以超乎寻常的夸大尺度使人在建筑面前感到渺小得似乎并不存在。不象西方哥特建筑或罗马穹顶教堂建筑那样, 尽其无比的尺度夸张, 追求疯狂的高直空间和宏大飞升的穹窿, 目的只在营造神的空间和气氛, 无视人与空间的亲和力, 只是让人在这种空间中压抑得听任神的驱使摆布, 实现宗教对人心灵的震慑。中西建筑美学观不同尺度的应用就在这空间环境人与神体验的区别。因此可以说, 中国建筑空间尺度是以人为本, 而西方建筑空间尺度是以神为本的。

三是建筑环境的教化功能。讲修养、重教化、广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一条准则。在营造建筑环境中这条准则也得到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 无论寺庙修行或家居休生养性, 应用对联, 匾额等装修手法, 把人生哲理、传统美德、儒教家训等同建筑结合起来, 形成强烈的人文环境, 达到教化的目的。各地传统民居形形色色的装饰图案, 如砖木石三雕, 陶灰泥三塑, 油漆彩画等, 讲求“鹿鹤同春”、“喜雀闹梅”、“遍地呈福”等等图案象征生活美满、吉祥如意等寓意, 莫不表达礼乐并行、情理通融的人生追求和耕读文化的生活乐趣。在满足建筑物质功能的同时, 刻意强调建筑精神功能的重要意义, 有时甚至后者更重于前者, 成为中国建筑人本精神的一大特色。

四是建筑组合整体有机的群体意识。中国建筑在观念上从来是整体重于布局, 群体重于个体。在营造方法上, 院落围合重于室内分划, 有机统一重于单体表现。所谓一座建筑常常指的是一群建筑的组合体。如民居中常以某院代表这一组群若干个院落, 诸如“王家大院”、“李家大院”等称呼, 都是若干幢单体的组合, 是一个“群”的概念。院落是建筑群体组合的基本空间单元和母题。庞大的建筑组群都由院有机衍生而成。同西方院落不同, 中国建筑院落的构成和功用常被赋予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因此, 要懂得中国建筑, 必须要懂得中国建筑的“院落精神”。“院落”是中国建筑的灵魂和精髓。中国建筑文化即是“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也就是中国建筑人本精神群体意识的体现。虽然它源自家族血缘政治的产生, 富于封建宗法的色彩, 这是客观社会因素的消极影响, 但就群体组合有机统一整体的设计意念和方法上, 却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以周易为肇始的阴阳哲学被称为中国传统哲学之母, 与西方古典哲学相比, 最本质的差异莫过于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念, 大致反映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 强调人为营造应与所处自然环境相协调适应。人居环境不仅是指建筑本身, 而且还应包括这个建筑内外空间及其周围自然环境。建筑应成为这个大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 纳入其中, 与之和谐而统一, 与之适应而共存。这一环境观念早在三千多年的周代就十分明确。据其时的《诗经·斯干》所载, 在描写周姬王妃子的宫殿如何建在山下水边大自然的环抱中, 就抒发出“秩秩斯干, 幽幽南山”的赞叹诗句。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文章描写建筑与环境关系的作品不可胜数。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滕王阁赋》等更是其中的名篇佳作, 留传千古。以致建筑与文学结成不解之缘, 赋予了多少建筑构思和建筑美学的灵感与创作的激情。

第二, 风水学说的广泛应用。风水学说古称风水术, 从建筑选址相地, 建筑环境配置, 到与周围山川自然环境协调的宏观把握, 以至家居陈设等局部关系, 所有建筑空间环境各要素无所不包, 互有对应, 构成一个庞大的“天人合一”人居环境观照体系。从现代科学观分析, 不少论者认为“风水理论实际上是包含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等等的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包括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关系学等等内容的人文社会科学。从大建筑学观点看, 风水学说就是古代城市规划学, 它同中国营造学、园林学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三大建筑理论。遗留至今的许多寺庙、陵墓、民居等古建筑, 如北京的潭柘寺、十三陵, 陕西的黄帝陵、乾陵等例证不胜枚举, 它们多是在风水理论的指导下选地建成的。还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村镇聚落等众多实例, 都是给我们展示了无比丰富的特色鲜明的“风水宝地”建造佳作。

第三, 山水城市的创造与发展。在世界城建史上, 中国的山水城市是独具门类、别有风格的。中国的传统城镇以至乡村聚落几乎无不与“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历史文化名城, 如桂林、苏州、杭州、常熟、重庆等大多是山水城市。虽然它们营建的理论基础是风水学说, 但其指导思想都是“天人合一”的阴阳哲学原理。古之风水术, 又称“山水之术”, 即研究人居与山水的关系, 也就是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学问。从小规模的田舍村庄, 以至于在更大的聚落范围内形成具有浓厚人文意蕴的山水城市。孔子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 赋予山水以人的感情, 山水中寄托了人生意义, 山水城市也就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之所。山、水、城具有共生的生态关联自然性, 共存的环境容量合理性, 共荣的构成要素协同性, 共乐的景观审美和谐性, 和共雅的文脉经营承续性这五大特征。这些特征同当今所提倡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十分相类的。

第四, 崇尚自然的环境美学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及审美心理结构中, 在崇尚天道自然的思维模式影响下, 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

这种环境美学观的本质特征在于“中和美”的谐调。在大地的自然景观中, 山是形形色色的, 水是千变万化的, 其美也是多姿多采的, 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选择和观赏评价的角度。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 把最美的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性加以推崇。如概括山以五形, 以木山为佳, 水以多曲, 以冠带形为丽。“中和美”的核心在于“和”。“美在和谐”, 这才是美的真谛。

这样的环境美学最集中的体现便是中国的自然式园林艺术。中西园林之间一个重大美学区别在于环境经营中意境的创造。中国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最高的美学理想是“意境美”的追求, 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 并同时给以人文的熏染, 提高艺术修养, 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 直抒胸臆, 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 的确达到了“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上一篇:有机废气处理技术下一篇:高考英语江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