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价值判断力

2024-06-18

理性价值判断力(精选6篇)

理性价值判断力 篇1

一、引言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在新准则体系中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不仅对会计实务工作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而且也给注册会计师审计职业判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2008年全球爆发的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争论, 也进一步反映了社会公众的审计需求与审计职业界目标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增大。而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职业判断能力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会计理论界对会计目标的理解有两种主要的观点: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按照决策有用的观点, 财务报告的目标在于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会计信息的质量不仅要考虑可靠性, 更要考虑相关性。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能较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因此,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会计准则中都大量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我国2006年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中,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被大量引入, 其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准则共有17项。公允价值在我国具体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具体会计准则中部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如应收账款、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及持有至到期投资等。另一类是全部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生物资产等。我国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时也充分考虑了我国的国情, 对公允价值使用的条件进行了较为严格的限制。

二、人的有限理性与审计职业判断

(一) 审计人员因素导致的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

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既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在自身经济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之间寻求一种平衡, 同时又受到专业胜任能力和信息方面的制约。因此, 审计人员在判断过程中总是有限理性的。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 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胜任能力。一般认为, 审计人员要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 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并且还要不断地接受后续教育。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可分为通用型专业能力和专用型专业能力两大类。通用型专业能力是指进入审计行业所须具备的有关会计、审计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经验和技能。而专用型专业能力则是与特定审计人员紧密相关的那部分知识和技能, 它大多是通过对审计人员的专门培训形成的。由于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很多技能和经验需要审计人员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锻炼和思考才能够形成, 而正规的学校教育只能让审计人员学会从事审计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的专业知识, 了解审计的基本工作环节, 而不可能把审计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都涉及到。会计、审计准则也只能作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具体适用情况需要审计人员根据经验做出职业判断, 而这些技能是需要在长期的审计工作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而且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 相关的法规内容会作出修订, 会计、审计准则也会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原有在学校掌握的专业知识就会变得陈旧, 需要及时的更新。当审计过程中面临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而审计人员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又无法解决时, 专业知识和胜任能力的有限性就显现出来了。

(2) 审计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了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审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 而这些因素又是不可观察的。而作为审计信息使用者的社会公众, 既缺乏足够的专业能力对审计质量进行判断, 又不可能花费高昂的成本对审计质量的高低进行鉴定。因此, 审计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师的自律, 与其职业道德水平高低有很大的关系。然而, 注册会计师作为理性的“经济人”, 也有着和普通人一样的需要, 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需求, 这就决定了注册会计师也会有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动机。注册会计师在开展审计业务时, 当面对竞争对手的业务竞争、自我生存的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时, 有时会丧失独立性, 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做出一些损害社会公众利益、违背职业道德的选择。

(二) 审计职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

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也会导致审计职业判断的有限理性。具体来说可以将审计职业环境分为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两个方面。

(1) 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经济环境是复杂多变的, 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 新的、复杂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 会计、审计准则也由于经济业务的复杂和新兴业务的不断涌现而变得日趋复杂, 这也使得审计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衍生金融工具等业务的出现就给审计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对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计量一直是金融工具相关会计准则的核心问题,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业务本身极其复杂, 而且长期游离于表外, 如何确定金融衍生产品公允价值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难题。而且有些金融衍生产品需要通过估值技术来确定其公允价值, 那么在估值的过程中估值模型的选取是否恰当、参数的设定是否合理、数据库中累积的样本数量是否充足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审计人员的判断。电子商务的出现同样也对审计人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在电子商务环境下, 包括收入的确认以及成本、费用与收入的配比等业务都和传统的经济业务有很大的不同。而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相关法规的不完善, 使得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交易更多的需要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因此, 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 不仅导致审计过程中职业判断数量的增加, 而且也提高了审计职业判断的难度。然而,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层出不穷的经济业务, 审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不可能一夜暴增, 在审计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无法短时间内作出巨大改变的情况下, 审计人员作出的职业判断只能是有限理性的。

(2) 法律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审计法规是审计人员在开展相关审计业务活动时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 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职业判断的依据。审计法规的相关规定越具体, 审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依据就越充分、明晰, 审计判断的随意性就越小。然而, 法规总是存在滞后性和不同部门制定的法规不统一等问题, 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面对具体的审计业务时要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 尽可能的保证审计质量。而且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层出不穷的经济业务, 法规有时也会出现空白, 出现“无法可依”的情况。在审计过程中, 当面对法规没有规范的新情况、新问题时, 由于无章可循, 势必造成判断标准的不统一和判断结果的多样性, 也是导致审计人员作出有限理性判断的原因之一。

(三) 审计职业判断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审计判断的有限理性

审计职业判断是一个基于经验和学识的复杂的判断过程, 审计职业判断的复杂性是由判断过程的复杂性、判断内容的复杂性和判断标准的不确定性所决定的。从判断过程来看, 审计人员一方面要受到外在环境因素影响, 另一方面还要受到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经验、性格、习惯等内在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并不稳定, 随时在发生变化。因此, 审计职业判断是外因和内因交互作用下的一个动态的复杂心理过程。从审计判断的内容看, 审计判断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 包括审计的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阶段。审计判断的内容既有传统业务又有新兴业务, 既有有章可循的也有法律没有进行规范的, 业务程度的复杂程度和信息、证据的可获得性也难易不同, 对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从审计判断的标准来看, 一方面会计准则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给会计人员很大的可选择性, 也为管理当局进行盈余管理留有很大的空间, 加大了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对经济业务适用会计准则的恰当性做出准确的判定, 还要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作出判断。另一方面, 审计准则作为审计人员开展审计业务的行为规范, 只是为职业判断提供了基本框架, 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情况的审计准则。有时审计工作会面临找不到明确的参照标准和判断依据的问题, 这时只能依靠审计人员的执业经验和判断力来进行决策, 作出的选择也只能是有限理性的。

三、公允价值的运用对审计职业判断提出新要求

(一) 增加审计职业判断难度

首先, 公允价值定义本身的局限性影响了审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职业判断。我国公允价值定义中的的交易主体是指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 而非市场参与者, 在交易双方存在关联关系的情况下, 无法保证交易价格的公允性, 给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其次, 公允价值理念的指导思想是熟悉情况的市场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自愿接受的价格。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 可以参照市场价格, 而对于缺乏活跃市场的, 只能通过估值技术来确定。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 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直接的原始凭证获取审计证据。而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 在缺乏明确市价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的确定涉及到大量的专业判断, 交易的价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都具有不确定性, 而且不同的会计人员判断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因此, 对于事后的审计人员来说, 事过境迁, 增加了审计人员获取审计证据的难度, 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A ICPA) 曾经指出, 在可观察的市场价格不可得的情况下, 公允价值计量是固有不精确的。因此, 注册会计师在通过审计程序对被审计单位的公允价值进行测试、复核时, 得出的结果可能会与被审计单位的结果有所出入。

另外, 由于受到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等方面的限制, 公允价值的确定有时不得不通过聘请外部专家来完成。公允价值最终确定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专家的专业水准和职业素养高低, 而注册会计师则需要对外部专家提供的结果作出再判断, 这无疑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难度。

(二)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要求

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是指审计人员处理审计事务的能力, 是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告披露是否公允、是否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能力。从外部环境分析, 公允价值的确定受市场环境的影响, 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从技术层面分析, 由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涉及到大量的假设, 对于不存在活跃市场的, 确定公允价值还需采用估值技术。这就对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传统的审计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金融、资产评估、工程、电子商务、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 审计人员还要不断地接受职业后续教育, 更新知识结构, 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变化。

(三) 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水准

公允价值的运用之所以会加大审计人员的职业风险, 很大程度上是同注册会计师丧失职业道德相关联的。和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较,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在增加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会降低信息的可靠性。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很多时候需要通过人为的判断、估计来确定, 客观上为审计人员提供了人为操作的空间。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比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态度, 才能避免主管随意或者是故意舞弊事情的发生。如果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素养, 即使拥有具备很高专业技能的审计人员和完善的法律、法规, 仍然无法阻止舞弊行为的发生。

四、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有限理性应对对策

(一) 认识自身行为的客观规律, 降低有限理性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虽然会用到很多专业知识和方法, 但审计过程从头至尾都是一个职业判断的过程。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审计人员获取信息的有限性以及自身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的限制, 审计人员几乎不可能找出所有可能的审计结论。即使能找出所有可能的结论, 受自身加工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 通常也只是利用有限的信息和经验法则获得一个令人基本满意的结论。因此, 审计判断过程中人们总是习惯性的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通过忽略一些因素以使问题变得更加简化、清晰, 便于自己作出正确的判断。但是, 有时如果选择了错误的方向, 忽略了重要的信息, 不可避免的会造成审计判断的错误。因此, 充分认识审计人员审计过程中的行为发展规律, 了解有限理性的不足之处, 就可能避免一些人们自身认知上的一些误区, 有利于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

(二)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 提升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

很多研究结果表明, 审计判断正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无疑对注册会计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 审计法规和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 审计业务的不断拓展, 需要注册会计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适应日益复杂、不断变化的审计工作。因此, 审计人员应持有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 主动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 通过自我学习及各种形式的后续教育, 不断更新自己知识和技能。只有通过主动学习新的知识, 掌握现代先进的审计工作方法, 才能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所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降低有限理性对职业判断的影响。

(三) 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加大处罚力度

社会的基本秩序是通过法律加以规范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法律规范体系的内在和谐统一是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法律规范体系存在内在的矛盾或相互不一致, 将会导致适用对象无所适从, 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我国现行的法律在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行为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也存在很多缺陷。如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法》是1994年施行的, 多年来, 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注册会计师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其他如《证券法》、《公司法》等相关法律也需要修订和完善, 以防止法律规范之间相互冲突或法律规范体系出现空白。另外, 从己有的法律条款责任强度来看, 对审计人员违规的惩罚力度不够。目前法律规定罚款最高可以达到违法所得的五倍, 情节严重的还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但是, 从已公布的处罚结果来看, 因为审计上市公司年度报表而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数不多, 审计职业界实际承担的法律风险仍然很低。因此, 应该适当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对审计人员形成足够的压力, 促使其主动追求高质量的审计判断, 最大限度地避免有限理性对审计判断的影响。

(四)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机制

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保证公允价值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如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尔维修指出, 人的精神和美德都是教育的产物。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强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使其在执业过程中能够严格遵守独立审计准则, 恪守职业操守。同时在全社会营造注册会计师遵守职业道德的大氛围, 塑造正确的舆论导向, 建立社会诚信利益导向机制和注册会计师道德评价机制, 使市场能够区分高质量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 增加注册会计师诚信执业的效益, 使其工作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对于不遵守职业道德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 可通过相关的道德评价机构进行道德评价, 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 在行业网站上设立专栏公布, 使道德评价成为注册会计师行为的重要约束机制。

(五) 建立信息数据库, 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提供技术支持

在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情况下, 通常要采用估值技术对公允价值进行确认。而估值技术需要用到数据参数, 这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市场数据库来提供。估值技术涉及到的的信息即包括经济增长率、物价总水平、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方面的信息, 又包括行业利润率、产品周期、房地产交易信息、无公开交易市场价格等微观方面的信息。通过数据平台整理、分析和加工, 形成信息资源, 建立信息数据库, 为公允价值的确定提供参考。而这些信息的搜集与处理远远超出了单一会计师事务所所能承受的能力。因此, 需要全社会建立一个信息资源平台, 资源共享, 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提供技术方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韩洪灵:《审计职业判断:一项基于透镜模型的研究》, 《审计研究》2007年第3期。[1]韩洪灵:《审计职业判断:一项基于透镜模型的研究》, 《审计研究》2007年第3期。

[2]厉国威、郑宇璐:《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的公允价值审计探讨》, 《财会通讯》 (综合·上) 2010年第10期。[2]厉国威、郑宇璐:《基于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下的公允价值审计探讨》, 《财会通讯》 (综合·上) 2010年第10期。

[3]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3]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2号——公允价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理性价值判断力 篇2

一、企业会计准则对职业判断力的影响

教育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本科会计教育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更应如此。现行本科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实务处理为主, 理论分析为辅;教学方法是教师孤立地传授单学科的会计专业知识, 学生被动接受, 机械记忆。导致学生过分注重实务操作, 并未真正掌握会计的基本理念和精髓, 更不能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的高度理解和掌握会计准则, 影响了职业判断力的培养和提升。

(一) 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模式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规则导向模式, 强调会计准则的规则化、详尽化。但因为力图考虑到所有可能的情况, 详述每种假定情形下恰当的会计处理, 使得任何情况下所适用的会计方法都是确定的。这种准则存在众多的例外事项、界限检验和准则指南, 反而有利于通过形式上将交易和事项设计在界限以内或近似来规避准则。另一种是原则 (目标) 导向模式, 在制定会计准则时, 强调某项业务的会计处理应达到的目标, 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形式, 这样可以促使财务报告的编制者更加关注会计主体活动的内在性质, 更好体现财务报告的目标和反映会计原则的意图。以原则导向制定的会计准则从会计理论和概念框架出发, 对具体事项的处理仅进行原则性的解释和说明, 尽量减少解释和指南的数量。这种模式要求报表编制者和审计人员按照宽泛的准则处理具体事项时进行大量判断, 并为判断提供充分依据, 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判断水平, 否则会出现会计人员由于不恰当的职业判断导致严重经济后果的情况。因此, 在原则 (目标) 导向制定模式下, 会计人员常困惑于“职业判断”, 使得准则的执行和落实程度不足。

(二) 财务报告目标改变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将财务报告目标定义为, “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这一目标既要求决策有用又要求反映受托责任, 与原准则中将会计信息应当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的首要目标有着显著区别, 顺应了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定位。与此相适应, 在财务报告目标层次下的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基本理念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如为了配合财务报告的目标, 特别强调相关性的质量要求, 关注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启用了综合的计量模式;“交易观”的收益理念修改为“综合收益观”理念, 所得税费用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等。这些改革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准确而熟练地掌握会计和相关学科的理论, 掌握会计准则的基本理念和精髓。

(三) 采用价值为基础计量模式的影响

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质量要求, 我国会计准则认可了企业对外投资等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在可靠性能够保证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公允价值、现值等以价值为基础的计量属性, 并做出了多项与风险管理相适应的相关会计处理的规定, 甚至将某些对未来的估计包含在财务报表中。如部分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处理中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多项处理中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应用;存货期末计量时的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等。这些以价值为基础计量模式的采用, 可以大为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 新会计准则体系虽然在上市公司已经实现了平稳过渡和顺利衔接, 但由于新准则体系在不确定性事项处理的改变, 使得会计人员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判断力方面受到很大挑战, 出现了类似“新会计准则理解有误, 数家上市公司业绩出错”的现象。

二、基于提升职业判断力的会计本科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本科教育是会计人才成长的关键时期。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 本科教育阶段是人的素质、能力、意志和品格形成的重要时期, 是会计人才各项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只有本科阶段经过严格训练和良好熏陶的人才, 才更有可能在会计工作岗位上脱颖而出。如何改革教学模式尤其强化理论教学, 使学生具备较高理论水平, 培养和提升职业判断力, 塑造可持续性发展的会计人才, 是本科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 完善会计教育目标

会计职业判断是指在面临不确定会计事项的情况下, 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标准, 充分考虑企业环境, 运用其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 对日常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告编制做出正确估计和决策。在实施原则导向模式的会计准则条件下,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核算企业的经营成果。会计职业判断本身就是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正确进行会计职业判断的前提。会计行业是知识高度密集型的领域, 对本科会计教学提出了很高要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 理应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宗旨。经济全球化使得会计事务的国际合作日益频繁, 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并呈现本土化经营趋势, 并且随着我国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 使实务界亟需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熟练会计技术和广阔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这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事业发展平台, 同时也对会计教育目标提出更高要求。会计本科教育目标定位是培养具备管理、经济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 熟练掌握企业会计的决策、管理技能, 使之成为能担负重任的高素质会计管理人才。与前一阶段的会计教育目标相比, 由于本科教育是一定程度的通才教育, 其目标定位是培养会计管理方面的人才, 在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广度上有所拓展、深度上有所提高。但这种目标定位与达到具有国际视野的, 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高素质会计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本科会计教育的目标首先应立足于社会需求的这一基础, 其次要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特点来确定。应当注意的是, 大学本科是介于专科生与研究生层次之间的学历教育, 是奠定理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阶段, 既不能定位过高, 也不能仅定位于实务操作层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素质整体水平下降;而毕业生步入社会时必须具备的理论水平和通用知识, 随着“原则导向”模式的新会计准则的实施、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扩充, 这一“下降”与“扩充”的趋势使得教育目标定位困难。大学本科生源来自于从未接触社会实际的高中毕业生, 在本科教育过程中, 只能是在具备一定专业理论基础和相关知识的前提上, 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养成, 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对会计教育目标的定义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 而在于培养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具有的素质 (汤湘希, 2002) 。结合我国国情和本科教育阶段特点, 可以将会计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熟练掌握会计专业技术的综合性应用人才。在这一目标导向下, 应该注重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等高水平的实务处理能力。其中要特别强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不断更新学习, 充分理解和掌握快频率、大幅度变化的会计准则, 以适应日益创新和复杂职业判断的需要, 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会计人才。

(二) 改革会计教学内容

改革会计教学内容, 是适应新会计准则要求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的基础。

(1) 现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为了应对环境变化对新型会计人才的需要, 达到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目的, 教学内容必须有较大改革。目前, 大学本科课程设置是按会计职能划分为初、中、高级财务会计, 管理会计, 会计信息系统等会计课程。这种课程设置符合会计学知识体系结构, 消除了课程间的重复, 加强了知识的系统性。仅就课程体系来看比较合理, 但就初、中、高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看, 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过分强调会计实务操作。除个别著名高校的教材外, 大部分本科财务会计教材的内容都是以各会计要素项目的顺序, 依据具体准则的规定, 介绍如何进行实务操作即编制会计分录, 关注的是具体业务的会计处理, 原因在于会计准则中隐含的基本理论并没有得到重视。虽然新准则体系较之以往更加完善, , 但是对于宽泛的规定以及必将涌现的创新事项, 如果不能掌握准则中蕴含的会计基本理念和精髓, 不会举一反三, 仍然会出现会计改革后的教师疲于应付增补教材内容、学生疲于应付更新会计知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二是孤立地传授会计专业知识。会计职业判断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不仅要具备会计学科扎实的知识, 还要具备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对复杂且不断更新的交易和事项做出合理、可靠的职业判断。现状却是:会计教学内容安排上仍然强调专业领域的纵向结构, 缺乏跨学科的横向结构。教师在教学中不重视会计与相关学科的交融, 使得学生不能在整个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高度理解、掌握会计准则, 难以具备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这将成为有效贯彻执行新准则的软肋。三是各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缺乏职业道德、职业操守教育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素质的重要体现。会计作为特殊的行业, 要求会计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专业素质, 也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地做出职业判断。现行设置的各门会计课程均未涉及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的内容, 因此这方面有待加强。

(2) 会计教学内容改革的对策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教学内容以理论为导向, 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正如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有“规则导向”和“原则导向”之分一样, 会计教学内容也有以实务为导向和以理论为导向之分。“原则导向”制定的准则要求会计人员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特别是面对不确定性的交易或事项时会计处理方法的灵活性大, 可在备选政策或方法中选择。在这种形势下, 会计教学不能再以传授知识为导向而应以理论为导向, 注重会计理论教学,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理论基础扎实、较强分析判断力的会计人才。从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来看, 会计人员中本科毕业生将占更大比例, 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本科阶段系统的课程设置、紧凑的教学节奏等其他教学层次不具备的优势, 将原来在研究生层次才有较多涉及的会计理论, 适当安排到本科教学当中, 由浅入深地结合会计实务加以介绍, 将讲授的重点由实务处理转到对理论的阐释。在现行课程设置基本不变的前提下, 教学内容应适当借鉴西方会计教材内容, 注重阐释会计事项的内在联系、本质和定义, 侧重于研究指导会计实务操作的理论思想而非会计实务本身, 使学生“知其然, 更知其所以然”。新会计准则模式下, 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实务处理的教学方式是完全可行的。首先, 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已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 其内涵包括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部分, 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内涵多了“记录”环节, 即应用指南的附录———会计科目及其科目的解释, 其中详细地规范了科目设置及其如何使用。通过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附录这一工具, 解决实务处理的问题, 让学生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掌握基本理念。只有会计理论基础扎实, 才能领会和掌握会计准则的目的和精髓,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应变能力, 才能对纷繁复杂的会计现象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力, 这是“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其次, 通过校内外实习进行实务技能训练。校内实习是逐层递进的, 包括初级会计课程后单课程的手工模拟实习、中级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课程后的多课程综合模拟实习, 甚至还有综合多学科的ERP (企业资源计划) 实习。各个学习阶段、各种模拟环境下对实务处理的学习, 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热情, 能够将学生引入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 使所学理论与实际存在的问题相关联, 对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判断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有极大益处。二是教学内容注重学科间渗透、协作。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会计行业已成为知识高度密集型的领域。高素质会计人才不仅要精通会计专业理论和信息技术, 还要熟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财税学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的理论和实务, 本专业和相关知识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着职业判断能力。传统的会计教育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知识和技能, 忽视相关学科理论的渗透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 传统会计教育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 知识面狭窄, 应变和创新能力匾乏, 职业判断能力弱等缺陷已经显露, 难以适应国际化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与传统会计教育模式强调专业领域的纵向结构、缺乏跨学科的横向结构, 过分偏重在单一学科领域中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有很大关系。如何实现教学内容学科间的渗透与协作是会计教学内容面临的另一重要课题, 。会计学科虽然是专业性很强的学科, 但受客观环境影响会涉及其他学科许多理论, 如经济学的综合收益理论、金融学的资本市场运行理论以及国际商法规范等。特别是会计学隶属于管理学学科, 其理论发展必然受到整个管理学科发展的影响。虽然目前本科层次已经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 但由于只是孤立地讲授课, 并没有很好地注重其间的理论关系、逻辑关系, 学生并不能运用于指导会计理论或者实务处理。因此, 会计专业的教师应理顺各相关学科的有机联系, 对学生进行引导, 使会计教学的理论导向能够真正到位, 使学生在较高的理论层面上学习会计, 达到以理论为导向培养会计人才的教学目的等。三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完善会计职业判断的有效保障。会计职业判断既是技术性的工作, 也是主观性很强的活动, 其过程始终蕴含着可靠性与相关性、利益驱动与公允列报等多种矛盾的博弈, 其结果不仅受限于会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 还会受到个人价值观、职业道德水平的制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是:首先, 树立会计职业判断的意识。会计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树立学生职业判断的意识, 培养会计职业判断的思维习惯, 摒弃原来遇到问题直接从有关规定中寻找具体处理方法的习惯。在学习专业知识内容时, 结合涉及到的备选政策、方法等加以介绍, 让学生做出判断、决策, 用不同的判断结果证明职业判断给各相关利益人所带来的影响, 使学生明确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意识的树立是正确运用职业判断和提高职业判断能力的前提条件。其次, 结合专业知识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是否具有高尚的价值观是职业判断的重要影响因素。会计是一项特殊的职业, 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的必备条件, 会计专业的学生是会计准则的未来贯彻和执行者, 但目前本科会计教学中没有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会计教育不能只是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 还应包含相关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人的其他道德品质一样, 不可能自动养成, 必须加以具体启发和引导, 进行在校和后续持久的宣传和教育。因此既要系统讲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也要分散地在实务处理或案例中, 在启发引导, 分析专业技术的同时, 还要分析实际操作者的心理动机和职业操守等问题。虽然本科生设置公共的“思想品德”课程, 但是学生反映如果和会计专业知识结合起来讲解, 会有更大的收益和学习积极性。

(3) 两种有效的配合方法经过实践, 笔者采用了课堂教师利用热点案例引导、组织和讲解基本理论, 学生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的资源的方法, 对培养锻炼学生职业判断能力取到了较好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具体来讲:一是以会计热点问题的研究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如以出口企业和对反倾销、企业所得税、金融资产、企业合并和财务报表的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 在相关基本理念的基础上, 结合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质趋同的新准则规定, 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理论, 在一定会计理论水平的基础上发挥准确、正确的职业判断。以实际问题——理论分析——职业判断——处理实务的模式引导学生学习, 改变目前“实务处理为主, 理论分析为辅”的教学模式。在此模式下, 教师的职责是引导、组织以及相关理论疑难点的讲解, 学生在做好预习的前提下, 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总结发言或者课程论文的方式进行学习。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分析判断、语言表达和文字综合等方面得到训练和培养, 对其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起到很好作用。二是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大平台上, 建立企业会计准则自主学习网络课程, 训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程中包含大量会计理论的介绍、新准则体系、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经济热点问题的案例以及“四大”会计公司研究报告等等扩展资源, 使学生在课外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新准则的精髓和理念以及具体操作规定, 了解我国会计国际化的进程, 适应我国会计改革完善的需要, 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一特殊教学方式的开展对可持续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可以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和执行, 对会计事项尤其是创新型的事项, 会计处理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会计人员的自由裁量权加大, 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职业判断力。本文认为, 本科会计教育必须顺时应势地进行改革, 要完善教育目标, 加强理论教学, 改变以往“重实务、轻理论”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新准则体系,职业判断力,本科会计教学,会计理论

参考文献

[1]周宏、张巍、宗文龙、杨霁:《企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与会计人才评价研究》, 《会计研究》2007年第4期。

[2]应淑仪、吴涛:《国外会计本科教育的启发和思考》,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袁敏:《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4]刘玉廷:《对我国高级会计人才职业能力与评价机制的探讨》, 《会计研究》2004年第6期。

[5]玛丽.E.巴斯:《将对未来的估计包含在今天的财务报表中》, 《会计研究》2007年第9期。

理性判断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 篇3

一、房地产保值与增值的理论依据

我国城市土地归国家所有, 个人仅能拥有一定期限内的土地使用权。按照法律规定, 土地使用权到期, 需继续使用的, 要通过审批并补交土地出让金。而房产在使用过程中, 无疑也面临着结构损坏、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通常而言, 房地产是不应具备保值或增值能力的。房地产之所以能够在不断折旧的情况下保值甚至增值, 有其独特的本质原因。

要取得房地产的使用价值, 房产与地产缺一不可。二者价值相互依存, 联系紧密, 一方价值的上升也会拉升另一方的价值。通常情况下, 房地产价值上升是由土地价值上升带动的。根据级差地租理论进行分析, 土地价值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绝对地租的上升

城市土地绝对地租是指凡是租用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 原有土地往往难以满足城市的需要。因而, 城市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来开发更偏远、更难于利用的土地。城市最劣土地的边际成本随城市的扩张而递增。这种现象不仅对城市边缘土地价值造成影响, 也通过增加使用所有土地的最低成本, 提高了城市土地的绝对地租。对于房地产而言, 绝对地租的上升是自然增值过程。如成熟街区的房地产, 除时代变迁外其他条件均无显著变化, 房地产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绝对地租的上涨。

2. 级差地租的上升

城市土地级差地租分为两种形式。级差地租Ⅰ是投入不同地块上的等量资本, 由于土地位置不同而产生超额利润;级差地租Ⅱ是由于对同一地块连续增加投资而产生的超额利润。对于房地产的保值增值, 前种形式一般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发生区位条件的改变而使房地产升值;后者则往往通过旧城区改造体现房地产的升值。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例, 与周边类似地块相比, 深圳地铁一期站点周边700平方米范围内住宅价格平均涨幅达到19.5%, 100平方米范围内则高达37.8%。该地区房地产升值的主要原因是级差地租的上涨。

二、房地产保值与增值的市场诱因

房地产是一种具有多种特殊属性的商品, 其市场运行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房地产能够实现保值与增值, 其市场诱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 房地产商品供需失衡

我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的进程中, 房地产刚性需求量很大。自1978年改革开放起, 我国城市化率由17.8%上升至2010年的47.6%。预计2020年, 全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4.45%;2030年预计将上升至61.6%。这就意味着, 在1978年至2030年的50余年内, 我国年均新增城市人口超过1300万;由此产生的每年数百万套的新增住宅需求使得近10年我国住宅房地产刚性需求经久不衰。同时,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家庭规模缩小和居住环境改善的需要等因素都是促使房地产刚性需求持续旺盛的重要原因。

而与之对应, 房地产的供给则不同于普通商品。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 建设用地的规模必须严格控制。土地供应量难以遵照市场经济的规律, 随价格上升而增加。房地产市场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 使房地产价格保持在高位且不断上涨。

2. 房地产行业的垄断

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土地出让市场是由政府垄断的。“土地财政”已成为一些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土地供应中的招拍挂方式决定了在土地稀缺的市场条件下, 土地价格往往不断趋高。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巨大、工程复杂、行业门槛相对较高, 同时, 房地产又具有不可移动的特性。在一定范围内, 容易出现由数家公司形成的寡头垄断。由于相近房地产价格相互关联, 各寡头间利益相关, 很容易达成同盟。寡头垄断同盟所带来的, 通常是整个行业的超额利润。

3. 信息不对称

房地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作为消费者, 很难从专业角度分析其内在品质。消费者被置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端。例如, 混凝土强度是否达标、砌体结构中砂浆饱满度如何等问题, 消费者是无从得知的。同时, 消费者通常会忽视很多关于房地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而这些因素都能直接或间接影响房地产的价值。这些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为部分开发商提供了以次充好、抬高房价的机会。

4. 投资和投机需求

人们热衷选择投资房地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第一, 投资者对房地产市场投资的预期是风险低、回报稳定。同时, 近年来的经验显示, 房地产价格涨多跌少、投资者普遍认为房地产投资风险较低。

第二, 民间投资渠道匮乏。普通城市居民的投资渠道是相当有限的。仅有的几种投资方式中, 股票、期货风险较大, 且需专业知识为基础, 收益难以保证;定期存款、基金和理财产品大多回报较低, 也不是民众的首选。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使得闲散资金涌入民众接受度更高的房地产市场。

第三, 房地产投资被称为规避通货膨胀最有效的方式。近年来, 我国CPI指数居高不下。2008年末, 政府投放4万亿人民币刺激经济后, 通货膨胀日益显现, 民众难以通过存款的方式实现资金的保值。这就迫使一些民间资金不得不进入房地产市场。

第四, 消费理念因素。中国人自古有购置房地产作为长期投资的习惯, 且对房地产的消费方式多为拥有型消费。这使得中国人对房地产投资的接受程度更高。

许多境内外投资、投机商也愿意选择中国房地产市场, 其原因一方面是看多中国房地产市场, 另一方面则是对中国经济的良好预期。中国经济近年来维持高速发展的势头, 人民币汇率坚挺。投资中国房地产市场可享受到房地产市场保值增值和货币市场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回报。因而, 虽然中国政府制订了一些政策限制热钱的涌入和房地产投机, 却依然难以避免境内外游资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三、房地产保值与增值的条件

房地产能保值与增值并非是真理。纵观世界各国, 日本楼市曾遭腰斩, 美国遭遇次贷危机, 都导致了房地产贬值。事实上, 在任何市场中, 风险都是存在的。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 政治稳定

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房地产保值与增值的前提, 战争与动荡是房地产的大敌。在动荡时期, 很少有人愿意高价购买随时可能灰飞烟灭的房地产。对战争的担忧也足以重创房地产市场。受“9.11”事件影响, 2001年四季度曼哈顿房地产成交量骤降34.8%, 价格在随后几年内受到重大影响。这并不是因为房地产实际价值的贬损, 而是由于人们预期到风险并进行了回避。只有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中, 投资者才不用为利益是否会受到威胁而忧虑。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

2.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是房地产保值与增值的必要因素。如上文所言, 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依赖于城市的扩张、新城市中心的建立和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因素都需要快速发展的经济作为支撑。研究表明, 经济发展速度在5%以下时, 房地产市场呈现停滞甚至萎缩的态势;经济发展速度在5%~8%时, 房地产市场得以稳定发展;当经济发展速度超过8%时, 房地产市场呈现高速甚至飞速发展的态势。虽然这项研究只考虑了单一因素的作用, 但也能体现出房地产市场与经济发展的高度正相关。

3. 刺激需求的政策

积极、稳健的房地产政策能够促进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例如, 多年前上海市曾实行购商品房减免个人所得税的政策, 大大激励了观望中的投资者需求, 房地产市场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促使商品房价格迅速上涨。

同时, 国家也会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金融杠杆调节宏观经济, 这对房地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例如,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能够直接影响到开发商和购房者的资金来源。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能够为房地产市场提供充足的资金, 更能提振市场信心, 使投资者保有乐观的预期。这些因素都能够帮助房地产实现保值与增值。

4. 城市人口稳定增长

城市人口情况与房地产保值与增值密切相关。城市人口数量和家庭规模等因素决定了房地产的刚性需求量。同时, 人口结构也是影响房地产需求的重要因素。婚龄与壮年人群是房地产的重要消费者;幼儿和老年人则对房地产需求影响相对较小。城市人口数量稳定增长、家庭规模减小或稳定、人口结构有利于房地产发展的地区, 房地产能够受到刚性需求的有力支撑。社会资本也倾向于选择这样的地区进行投资或投机。

5. 其他条件

还有一些条件对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汇率为例, 汇率的变动决定了房地产市场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坚挺的汇率能够促进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近年来, 人民币汇率持续走高, 造成了部分国际热钱的涌入, 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同时, 宏观经济发展导向、行政区域变动、地质环境等问题都可能形成房地产保值与增值的影响因素。

四、结论

20世纪90年代起, 大量民间资本和国内外游资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 使房地产市场呈现高度繁荣的态势。20余年来, 房地产价格涨多跌少。这使部分不理性人群对房地产有了必然上涨的错误认知。然而, 房地产的保值与增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房地产市场20余年的高度繁荣是在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稳定进步、高速城市化进程、人民币较快升值和积极稳健的房地产政策等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完成的。在世界经济瞬息万变的背景下, 这些因素能够持续多久是一个未知量。如果投资者继续盲目乐观, 势必造成房地产泡沫。一旦泡沫破裂, 经济将受到严重的打击。2011年至今的限购政策, 是为民生打压房地产价格, 更是对投资者的一针“镇静剂”。作为投资者, 应当认清影响房地产价值的各种因素, 判断投资风险。切不可认为投资房地产即可高枕无忧, 而丧失作为一个投资者所应有的理性与审慎。

参考文献

[1].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同济大学出版社.2009

[2].聂冲温海珍樊晓峰.城市轨道交通对房地产增值的时空效应.地理研究.2010.29

[3].方创琳.中国城市化进程亚健康的反思与警示.现代城市研究.2011.8

[4].Neglia Appraisals Inc.Neglia Appraisals Releases New Study of Effects of9/11on NYC Re-al Estate Market[DB/OL].PR Newswire Dec5, 2002

理性价值判断力 篇4

老雕塑家杨林于1984年受孝感城建委委托, 创作了《董永与七仙女》双人雕像, 安放于董永公园孝子祠里。此后这尊雕塑成了该市的城市标志及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观。2001年至2003年, 杨林发现孝感市孝南区某麻糖食品厂、武汉硚口区某食品厂等20家单位分别生产和销售了外包装上印有该雕像图案的食品, 遂起诉该20家单位, 要求赔偿并赔礼道歉。

法院审理后认为, 杨林雕塑的《董永与七仙女》设置于董永公园内, 成为公园景观的一部分, 其艺术作品本身具有长期的公益性质。按《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 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再行使用”, 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 不向其支付报酬。法院同时认为, 麻糖生产者在产品包装上使用该雕像图片, 目的在于利用《董永与七仙女》民间爱情神话故事的知名度来宣传孝感, 推荐孝感产品, 消费者购买的是麻糖食品而非包装, 并不影响杨林对该作品的正常使用。

2007年9月29日武汉中院认定上述20家单位不构成侵犯杨林《董永与七仙女》雕像作品著作权, 驳回了杨林的诉讼请求。 (1)

笔者认为, 这是一起关于合理使用的典型案件, 对他人著作权的使用分为合理使用与侵权使用, 而原、被告双方的争议焦点在于被告的行为属于前者还是后者。认定被告行为的性质必须先明确“合理性”的判断标准, 只有先确立适当的依据, 才能将之运用于司法实践, 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著作权及邻接权, 鼓励有益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立法模式

合理使用在著作权领域里占据重要地位, 是作者对其著作权的一种适当让渡, 这一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认可与应用, 然而各国对其合理性判断标准之规定则各不相同。学界对该立法模式类别的讨论大同小异, 概括来说包括“因素主义、规则主义、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相结合的模式。”

“所谓因素主义是指法律对是否构成著作权合理使用只作原则性的规定, 把合理使用的构成概括为若干要素, 符合了要素规定的条件就构成合理使用, 采取这种模式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所谓规则主义是指法律采用列举的方式对构成合理使用的行为类型作出具体规定, 符合这些类型的行为就构成合理使用。德国、中国、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此种模式。而在我国台湾地区则采用的是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相结合的第三种折中模式。” (2) 下面进行详述。

(一) 美国相关法律规定

美国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问题上采用的是典型的因素主义立法模式, 自美国法官Joseph Story于1841年首先提出合理使用三要素, 这一合理性的界定规则于1976年写进了版权法, 该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在任何特定情况下, 确定对一部作品的使用是否合理使用, 要考虑的因素应当包括: (1) 使用的目的和性质; (2) 有版权作品的性质; (3) 同整个有版权作品相比所使用的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 (4) 这种使用对有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或价值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首次将合理性判断标准引入立法, 它确立了在世界范围内认可度非常高的四条标准, 灵活度较强、适用范围较大。然而这四条标准并不能为案件的审理开启新的局面, 由于合理使用规则界定本身的缺陷以及执法者过高的自由裁量权, 合理性判断标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及多样性, 适用争议较大, 不利于公众正确充分地行使著作权及邻接权。

(二)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问题上采用的是典型的规则主义立法模式,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中详细列举了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 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为报道时事新闻, 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等12种合理使用的情形。这种立法模式为司法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有利于提高案件审理的规范性和公众接纳度, 然而无法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状况, 不能全面保障民众的著作权。

(三) 我国台湾地区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台湾地区在合理使用判断标准问题上采用的是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结合的立法模式。其著作权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著作之利用是否合于第四十四条至第六十三条规定或其它合理使用之情形, 应审酌一切情状, 尤应注意下列事项, 以为判断之标准: (1) 利用之目的及性质, 包括系为商业目的或非营利教育目的; (2) 著作之性质; (3) 所利用之质量及其在整个著作所占之比例; (4) 利用结果对著作潜在市场与现在价值之影响。”其第四十四条至第六十三条规定则为对合理使用具体情形的列举。

此外伯尔尼公约和Trips协议在该问题上的规定也采用了因素主义与规则主义相结合的立法模式, 该公约第9条第2款规定了构成合理使用的三项要素: (1) 合理使用仅就特定的情形而适用; (2) 不得与作品的正常使用相冲突; (3) 不能不合理的损害作者的合法利益。笔者认为此种制度相对来说最为合理。

三、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之考量依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因素主义和规则主义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同时也存在固有缺陷, 无法完全满足实践的需求。我国著作权法采纳规则主义, 其列举之合理使用的情形内涵不够明确, 外延不够概括, 容易导致司法僵化, 不利于实现其立法宗旨。笔者认为, 可以吸收与借鉴外国立法经验, 以原则、规则、因素作为合理使用判断标准之考量依据, 将三者相结合, 共同应用于司法实践。详述如下:

(一) 合理使用判断原则

法律原则是指在某一法律体系中贯穿于立法、执法、司法全过程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准则。作为“利益平衡器”的合理使用制度, 其重心在于“平衡”, 而要达到“平衡”, 则必须以公平、平等、公益、合理作为合理使用制度的基本原则, 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既为公众最大程度地享有知识产品、满足精神需求提供保障, 又为司法实践提供规范合理的判断依据, 以保护著作权、激励有益创作和传播、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二) 合理使用判断要素

关于合理使用的判断要素, 目前国内学界普遍认可“四要素说”, 即作品的使用目的、被使用作品的性质、使用作品的程度以及对被使用作品的市场影响。笔者认为, 这一学说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高度的概括性, 值得采纳。分别论述如下:

1. 作品的使用目的

“使用的目的必须正当, 包括不具有商业性质和非营利的教育目的。”有些学者主张将使用作品的目的界定为“非营利性”, 笔者认为, 吴汉东教授提出的“正当性”比“非营利性”更准确、概括程度更高。在实践中, 一些非营利性的著作权使用行为也可能构成侵权, 如为毁损他人名誉而使用其作品。而对教育目的进行限制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 目的之公益性与使用者是否营利是相互独立的, 以教育为目的使用他人作品也可能侵害他人著作权, 造成他人损失。

2. 被使用作品的性质

“作品的类型与合理使用存在着有机联系, 而作品的性质则难以具象, 应当予以适当考虑。”吴汉东教授以此为基础针对作品类型与合理使用之间的联系展开了具体的论述:一般说来, 合理使用限于已发表作品, 而对于虚构作品的合理使用要严于纪实作品, 视听作品、为特定对象创作的作品则有着非常严厉的限制。从中分析可知, 作品受到限制的程度与其独创性密切相关, 独创性越高, 限制越严厉。这一做法与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相符, 有利于提高社会大众的创新意识, 营造全民创新的良好氛围, 促进文化大国、科技强国的创建。

3. 使用作品的程度

“作品的实质部分应是整个作品的灵魂和精华所在, 在整个作品中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价值。因此过量或损质的使用, 都不符合‘合理性’要求。把握该要素, 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该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二是使用作品的数量与‘实质’的关系。三是新作品与原作品的关系。”对作品的使用程度应从“量”与“质”的角度进行分析, 即同整个作品相比所使用部分的数量和内容的实质性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而“量”与“质”均属于比较抽象的问题, 难以做出精确的判断与界定, 在实践中容易引起争议, 吴汉东教授的阐述则提高了该要素的可操作性, 有利于缓解司法困境。

4. 对被使用作品的市场影响

著作权法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著作权, 鼓励有益创作与传播,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 故这一要素应作为最根本的判断标准。吴汉东教授认为, “作为合理使用构成条件的市场因素, 其设定目的在于维系使用者使用作品的利益 (主要是非物质利益) 与创作者控制作品使用的利益 (主要是物质利益) 之间的平衡。因此, 考察对著作权作品市场影响, 关键在于有无损害的发生。”合理使用与侵权的主要区别在于损害程度, 合理使用作为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 著作权人难免遭受轻微的损害, 当这种损害扩大到一定程度时, 就构成了侵权。因此对于损害程度的界定就显得至关重要。笔者认为, 应从使用作品的经济结果入手分析, 合理使用应当是“不损害作品潜在市场或价值”的使用。

四、结语

杨崇森指出, “当今社会是一个以权力为本位的社会, 权利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 任何权利的行使都存在一定的边界, 权利的无限扩张必将导致垄断的产生, 因此, 对于权利的限制显得尤为重要。”合理使用作为对著作权的限制,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这种限制也应当适度, 否则将损害民众的创作积极性, 违背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 传统的合理使用制度不断受到现代技术的冲击, 现有的合理性判断标准难以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形, 因此只有坚持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 立法指导司法、司法促进立法, 不断完善立法, 积累司法经验, 不断提出、引入科学合理的新观点, 促进整个法律体系的更新与有效运转, 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更好更全面地保护著作权, 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参考文献

[1]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5.

[2]于玉, 纪晓昕.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论坛, 2007 (03) .

[3]吴汉东, 曹新明, 王毅, 胡开忠.西方诸国著作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8.

检察建议的法律价值判断 篇5

①兴起阶段:检察建议是中国检察制度中特有的一项制度, 一般认为检察建议是在20世纪50年代, 参照苏联的经验, 并在中国检察实践发展起来的。当时最高检察院和各地检察院为了更好地履行各项检察职能, 创立了检察建议书、提请书和抗议书等法律文书。由此看来, 检察建议在诞生阶段便具有法律监督的性质。

②衰弱阶段:1967年, 受文化大革命和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 检察机关被取消, 检察建议也随之被束之高阁。

③发展阶段: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后, 检察建议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并赋予了新的法律价值功能。1982年12月6日, 黄火青检察长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时, 明确提出检察机关针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漏洞, 运用“检察建议”帮助健全制度, 预防违法犯罪。1992年10月30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加强贪污贿赂犯罪预防工作的通知》和1999年1月29日《关于加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强化并具体规定了适用检察建议的情形。各级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建议的预防违法犯罪功能,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由此检察建议便具有了社会综合治理的功能。2011年3月29日,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会签文件《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 (试行) 》, 对民事行政方面适应检察建议做出明确细致的规定。随着司法改革的逐步推进, 检察建议的法律地位不断提高, 其价值功能也随着检察实践不断丰富发展, 其作为法律监督价值功能和参与社会综合管理的成效也逐渐凸显。检察建议的价值功能检察建议是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与社会综合治理的一种重要法律形式。近年来, 检察机关以检察建议为载体, 创新开展检察监督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一) 法律监督功能检察机关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 履行法律监督职能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权。检察建议法律监督功能主要体现在检察机关在执法办案过程中, 针对公安机关、审判机关违反程序法、实体法等方面问题, 依法提出检察建议, 实行法律监督。法律监督层面的检察建议, 又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刑事检察建议, 即主要针对公安、法院在刑事侦查、审判活动中, 存在违反法律规定, 提出的检察建议。这方面的检察建议弥补了法律法规在刑事法律运行中的漏洞。当然,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 因为还有纠正违法通知书等其他可用的法律文书, 所以这一类的检察建议的数量不是很多。二是民事行政检察建议。对于民事行政方面的检察建议, 2011年两高联合会签文件《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 (试行) 》做出了明确规定, 规定了检察建议的提出条件、提出程序以及回复期限。这两类检察建议有效矫正了国家法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 弥补了法律法规不明确、不到位的缺点, 同时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功能现代的社会管理, 早已突破了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 包括政府在内的社会各个机关、团体均可以成为社会的管理者, 形成了“大社会、小政府”的管理模式。因此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之下, 检察机关不仅肩负着法律监督职能, 还肩负着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管理功能。检察机关通过预防和防范违法犯罪, 宣传法律, 引导相关单位和个人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培养社会公民对法律的信仰等方面来参与社会管理。其他法律文书又无法全面承担其这一职能, 而检察建议以非强制力的“建议”行为, 恰恰有效弥补了传统的强制检察行为的效果空白, 具有很强的现实操作性, 成了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综合管理的一个有效载体。近年来, 由于检察建议的法律价值判断日趋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国政府对检察建议的法律价值判断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有关的立法和司法解释日臻完善, 但关检察建议的法律价值判断的基础理论研究却相对薄弱、滞后, 尤其是经常处理检察建议的法律价值判断构成理论几乎没有研究。要坚持检察建议的法律价值判断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要明确在权益的归属, 没有再征收其他的任何费用, 坚决抵征收额外的费用, 要严格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让他们能够真正做当家作主。只有把权利落实好后, 才能对检察建议的法律价值判断制度进行有效地完善。

检察机关结合所办理的案件, 针对案发单位在管理方面违反法律规定, 或者在财务制度、安全保卫等监督管理体制、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和漏洞等, 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预防、防范犯罪建议。同时通过对案发单位的督促整改, 案发当事人的教育宣传, 一方面使可能再次引发违法犯罪的隐患、缺陷或苗头性问题得到及时排除, 强化案发单位自身的有效管理;另一方面引导相关单位正确执法, 自觉守法, 维护法律尊严, 唤起他们的亡羊补牢意识和防患未然意识, 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实践证明, 检察建议有其存在的价值功能, 并在司法实践中广泛运用。但是目前涉及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不高, 法规不统一, 处于各自造法的局面, 因此应该立法完善并进一步发挥检察建议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青春.董必武的人民司法观与司法解决纠纷机制在农村社会中的现实困境及运作进路——以民事司法为基点[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 (第七辑) [C].2011年.

[2]王宏玉.构建和谐社会, 加强非监禁刑理念研究——非监禁刑的理念:矛盾冲突中的选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一辑) [C].2011年.

论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 篇6

1 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基本理念

理性源于人类天然禀赋的认识能力,主要指形成概念,进行推理、判断的思维活动能力,属于认识活动中的高级阶段。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理性越来越局限于技术效能。技术理性相对于价值理性获得了进一步的优先地位,具备了工具和技术的特征,于是理性演变为技术理性。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迅猛发展,技术理性随之露出端倪,是对人理性的物化、外化、异化,主要指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技术方法等直接的文化知识形态,内容包括人们关于这种文化形态的理性认识观念、文化价值取向及社会心理态度。技术理性是科学技术与理性主义文化价值观的融合体。技术理性认为,科学技术有助于解决社会生活领域的一切问题,因为它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如果有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主要是由于科技仍不够发达;如果出现了不良结局及负面影响,那么,消除这种结局和影响,根本上还是要依靠科技的进一步延展和深化。技术理性的日益彰显把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对立与冲突推上了社会历史和社会生活的舞台。

价值理性作为技术理性的对立面进入人类社会,与技术理性对物质世界的占有和控制欲望、对目的与效率的大力追求不同,价值理性始终体现人对价值问题的理性思考和不断反思,具有彻底的批判性,要寻根究底,揭示事物的普遍性和规律,富于怀疑精神,具有明确的目的合理性与终极关怀性,代表着一种与技术理性不一样的精神追求和价值立场。

2 技术理性的负面影响及原因分析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指出:“不受价值范导的理性是盲目的,离开理性支持的价值是空虚的。”对理性的倡导若走向极端,则会变成对理性的迷信。由于近代以来技术在社会中取得的物质成就,使技术理性的效果和作用日益强势,从而导致人们在利用技术对自然与社会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只预期到了良好的结果,却没有想到将来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作用。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导致社会物质生产呈现现代化趋势。然而,伴随着工业化高速发展而随之产生的工业废物、化学农药、放射性元素、噪声和电磁波污染等也在大规模侵蚀着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违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各种各样的公害,如酸雨、温室效应、臭氧空洞等多种负面影响。而在新形势下,水土流失日益严重,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稀有物种迅速减少,自然灾害日益频繁,能源危机及基因技术误用给人类伦理道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道德滑坡、精神迷惘、诚信缺失、官员腐败等严峻的道德危机日益成为全球性的重大社会问题。

实际上,关键问题在于技术目的的滥用与技术手段的失控。人类在运用技术时,由于目的不明确,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只考虑眼前利益,对可能造成负面价值的结果评估不足。然而,这种现象通过对技术理性的精准定位、重新理解、科学利用,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带给社会的是一把双刃剑的作用效果,人们要积极合理地利用技术,同时也要明白,运用技术的失控则会给社会造成巨大灾难。因此,有一些科学技术,倘若运用合理,无疑将会造福人类社会;但如果踏进社会伦理领域,将可能失去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带给社会不可估量的损失。

之所以出现技术运用的失误与技术手段的失控,归根结底,主要是缺乏价值理性对技术理性的制约。技术理性以技术性方式确定功能目标,凸显效率和价值,注定要忽视人的精神意义和精神价值,带来价值理性日渐衰微。只有扶正价值理性,使其真正发挥应有功能与作用,促进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达到融合,最终才能解决技术理性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

3 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融合统一

任何技术都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具有正能量和负作用,科技负载价值。依据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特征,人们要把技术理性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这就需要使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达到融合统一。

吕乃基教授认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人际关系不乏理性。中国虽然没有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概念,但由于这种理性主要用于人际关系,可称之为人际理性。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进入制度和文化层面,在某种意义上,人际理性处于核心地位,对人际理性的批判和改革将对现阶段中国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人际理性把人际关系放在万物万事的第一位,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身的关系。核心是熟人社会中的权力、官本位。在一定意义上,一切人际关系围绕官形成大大小小的圈层。由熟人与陌生人之分和熟人圈的层次即可见人际理性并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更迭,无论是擅权、弄权,还是篡权,都离不开“权”字。人际理性最终不是为了去认识和发现世界,以提升人性,推进社会,而是为了实用。实用是对集体、整体和熟人社会无原则的维护,在个人层面则各有千秋,为了共同的目标不择手段,引发腐败的滋生。

坚持贯彻辩证性原则。单纯地强调技术理性或价值理性都是片面观点,因为仅仅信奉技术理性,人类会陷入抛弃理想的物性之中;而仅仅固守价值理性,则会由于不顾现实从而丧失前进的动力。仅仅只是从技术理性的角度来看人,将会把人这种高智商、具有思维的高等动物降低为物的标准;而单纯以价值理性的角度来窥视人,则必然会把人上升到神的高度,这是我们坚持贯彻辩证性原则进行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

坚持倡导主导性原则。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技术理性对人生存意义造成的异化,关键问题在于技术的误用、滥用。人类社会只有不断前进、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直至发展到共产主义阶段,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才能达到最终的、彻底的、完全的系统性融合。积极倡导主导性原则,不断朝这一发展方向努力奋斗与拼搏前进,才能凝聚合力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中短波发射台下一篇:艺术家的自画像